學術產出-學位論文
文章檢視/開啟
書目匯出
-
題名 公羊三世說研究:一個歷史哲學的進路
Research on Gongyang’s three generations theory : An approach from the historical philosophy作者 吳驊叡
Wu, Hua-Jui貢獻者 林啟屏
Lin, Chi-Ping
吳驊叡
Wu, Hua-Jui關鍵詞 三世說
公羊學
康德
永久和平
Three generations theory
Gongyang School
Kant
Perpetual Peace日期 2023 上傳時間 2-八月-2023 13:50:18 (UTC+8) 摘要 三世說是《公羊》學的核心思想,由於其認為歷史呈現的是「由亂至平」的圖象,故深得歷代《公羊》學家之青睞。過往學者多聚焦於三世說在歷史中底演變及接受的過程,抑或比較董仲舒、何休二人理論之異同,又或是思考三世說與歷史、政治的關聯,對其「基礎」則較不過問,換言之,即不太過問「三世說如何可能?」這一問題。晚清康有為以「進化論」作為基礎,已經開始觸及此問題,然而「進化」與《春秋》之間存在著明顯的扞格,難以克服的理論困境也反映出三世說實有以其他觀點加以補充的必要。職是之故,本論文以「三世說底基礎為何?」為切入點,並以康德哲學作為比較的對象,藉由康德對「人」與「歷史」底理解說明「由亂至平」的理想如何可能,從而指出:在歷史目的論底視域下,三世說底基礎實際上根源於歷史中的每一個「人」底實踐,而非讖緯或是信仰;除卻以歷史目的論的進路為三世說奠基,本文也會比較三世說之「太平世」與康德之「永久和平」之間的異同,以此思考作為歷史哲學的三世說可以具有何種理論意義。
The three generations theory(三世說) is a core concept in Gongyang School(公羊學), which has been highly favored by scholars of Gongyang School throughout different eras because it asserts that history demonstrates a progression from chaos to peace. In the past, scholars have predominantly focused on the evolution and acceptance of the three generations theory within history, comparing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heories of Dong Zhongshu(董仲舒) and He Xiu(何休), pondering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three generations theory and history or politics, paying less attention to its foundational aspects. In other words, they paid relatively little attention to the question of “ how is the three generations theory possible?” During Late Qing Dynasty, Kang Yu-wei(康有為), building upon the foundation of “evolutionary theory,” began to address this question. However, it has significant discrepancy between “evolution” and the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春秋). The insurmountable theoretical dilemma also reflects the necessity of supplementing the three generations theory with alternative perspectives.Therefore, this paper takes “What is the basis of the three generations theory?” as an entry point and compares it with Immanuel Kant`s philosophy. By exploring Kant`s understanding of “Menschheit” and “Geschichte,” this paper aims to elucidate how the ideal of transitioning from chaos to peace is feasible so as to point out that within the perspective of historical teleology, the fundamental basis of the three generations theory actually stems from the practice of every individual in history, rather than from Chenwei(讖緯) or beliefs. Apart from establishing the three generations theory based on the approach of historical teleology, this paper will also compare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Era of Great Peace”(太平世) in the three generations theory and Immanuel Kant`s concept of “Perpetual Peace” in order to examine the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that the three generations theory as a historical teleology can hold.參考文獻 一、古籍[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疏:《尚書注疏》,收於《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8月,冊1。[漢]司馬遷著,[宋]裴駰集解:《史記集解》,臺北:藝文印書館,2011年8月。〔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清〕王先謙補注:《漢書補注》,臺北:藝文印書館,1996年8月。[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禮記注疏》,收於《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冊5。[漢]何休解詁,[唐]徐彥疏:《春秋公羊傳注疏》,《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冊7。[魏]王弼:《老子註》,臺北:藝文印書館,2011年10月。[晉]杜預集解,[唐]孔穎達疏:《春秋左傳注疏》,收於《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冊6。[晉]陳壽著,[宋]裴松之注,盧弼集解:《三國志集解》,臺北:藝文印書館,1956年。[晉]范寧集解,[唐]楊世勛疏:《春秋穀梁傳注疏》,收於《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冊7。[前秦]王嘉等撰,王根林等校點:《拾遺記(外三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8月。[宋]程顥、程頤著,王校魚點校:《二程集》,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2月。[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6年6月。[宋]黎靖德編,王星賢點校:《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3月。[元〕脫脫等撰:《宋史》,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元]趙汸著,張立恩整理:《春秋屬辭》,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21年10月。[清]莊存與撰,辛智慧箋:《春秋正辭箋》,北京:中華書局,2020年11月。[清]章學誠著,葉瑛校注:《文史通義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1月。[清]孔廣森撰,陸建松、鄒輝杰點校:《春秋公羊經傳通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12月。[清]焦循撰,沈文倬點校:《孟子正義》,北京:中華書局,2017年6月。[清]劉逢祿:《劉禮部集》,收於《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冊1501。[清]劉逢祿撰,曾亦點校:《春秋公羊經何氏釋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9月。[清]劉逢祿撰,曾亦點校:《春秋公羊釋例後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9月。[清]宋翔鳳著,楊希校注:《論語說義》,北京:華夏出版社,2018年5月。[清]龔自珍著,王佩諍校:《龔自珍全集(上冊)》,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清]王先謙:《荀子集解》,臺北:藝文印書館,1994年1月。[清]皮錫瑞著,吳仰湘點校:《經學通論》,北京:中華書局,2018年6月。[清]蘇輿撰,鍾哲點校:《春秋繁露義證》,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12月。二、近人專書丁亞傑:《晚清民初公羊學研究——皮錫瑞、廖平、康有為》,臺北:萬卷樓出版公司,2002年3月。王文東:《天之道與人之禮——《春秋》經傳主體思想》,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11月。王汎森:《近代中國的史家與史學》,增訂版,香港:三聯書店有限公司,2020年3月。王晴佳:《人寫的歷史必須是人的歷史嗎?:西方史學二十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20年9月。甘 陽:《我們在創造傳統》,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9年。朱松美:《東周兩漢社會轉型背景下的《春秋》詮釋》,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21年3月。朱 軍:《晚清文學儒家烏托邦敘事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23年1月。牟宗三:《心體與性體(一)》,臺北:正中書局,1991年11月。___:《名家與荀子》,收於氏著:《牟宗三先生全集》,新北:聯經出版公司,2020年12月,冊2。___:《道德的理想主義》,收於氏著:《牟宗三先生全集》冊9。___:《歷史哲學》,收於氏著:《牟宗三先生全集》,冊9。___:《政道與治道》,收於氏著:《牟宗三先生全集》,冊10。___:《智的直覺與中國哲學》,收於氏著:《牟宗三先生全集》,冊20。___:《時代與感受續編》,收於氏著:《牟宗三先生全集》冊24。___:《牟宗三先生早期文集(上)》,收於氏著:《牟宗三先生全集》,冊25。___:《中國哲學的特質》,收於氏著:《牟宗三先生全集》,冊28。___:《中國哲學十九講》,收於氏著:《牟宗三先生全集》,冊29。___:《五十自述》,收於氏著:《牟宗三先生全集》,冊32。___:《圓善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19年12月。牟宗三講演,盧雪崑整理,楊祖漢校訂:《牟宗三先生講演錄(捌):康德美學》,新北:東方人文基金會,2019年3月。牟宗三主講,蔡仁厚輯錄:《人文講習錄》,收於氏著:《牟宗三先生全集》,冊28。余治平:《董子春秋義法辭考論》,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13年6月。余英時:《論戴震與章學誠:清代中期學術思想史研究》,三版,臺北:三民書局,2020年11月。李明輝:《康德倫理學與孟子道德思考之重建》,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9年11月。___:《四端與七情——關於道德情感的比較哲學討論》,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2年1月。___:《儒家視野下的政治思想》,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3年4月。___:《儒學與現代意識》,增訂版,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6年11月。___:《儒家與康德》,增訂版,新北:聯經出版公司,2018年11月。___:《李明輝新儒學論文精選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20年5月。李隆獻:《先秦兩漢歷史敘事隅論》,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7年6月。___:《歷史敘事與經典文獻隅論》,臺北:萬卷樓出版公司,2020年10月。汪 暉:《現代中國思想的興起》,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4年7月。汪高鑫、馬新月著:《中國經史關係通史・先秦兩漢卷》,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22年9月。阮芝生著,趙林校訂:《從公羊學論《春秋》的性質》,北京:華夏出版社,2013年8月。林月惠:《詮釋與工夫——宋明理學的超越蘄嚮與內在辯證》,增訂版,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12年12月。林啟屏:《儒家思想中的具體性思維》,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4年2月。___:《從古典到正典:中國古代儒學意識之形成》,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7年7月。林義正:《春秋公羊傳倫理思維與特質》,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3年12月。___:《公羊春秋九講》,北京:九州出版社,2018年3月。林遠澤:《儒家後習俗責任倫理學的理念》,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17年4月。侯步雲:《宋代「春秋」學與理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21年7月。姜廣輝主編:《中國經學思想史・第一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9月。胡 適:《四十自述》,臺北:遠東圖書公司,1966年。茅海建:《戊戌時期康有為、梁啟超的思想》,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21年4月。倪培民:《儒家功夫哲學論》,北京:商務印書館,2022年10月。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教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0年9月。___:《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卷二》,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8年9月。徐復觀:《學術與政治之間》,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5年4月。___:《兩漢思想史・卷二》,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0年9月。___:《兩漢思想史・卷三》,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0年9月。徐復觀著,蕭欣義編:《儒家政治思想與民主自由人權》,增訂再版,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13年11月。徐聖心:《心之無對性:先秦儒學體現的文化性格》,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21年10月。康有為:《〈中庸〉注》,收於氏著,姜毅華、張榮華編校:《康有為全集》,北京:中國人民大學除版社,2007年9月,第五輯。___:《〈禮運〉注》,收於氏著,姜毅華、張榮華編校:《康有為全集》,第五輯。___:《春秋筆削大義微言考》,收於氏著,姜毅華、張榮華編校:《康有為全集》,第六輯。___:《大同書》,收於氏著,姜毅華、張榮華編校:《康有為全集》,第七輯。張君勱著、程文熙編:《中西印哲學文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1年。張雪珠:《康德論自由:道德自由、法權自由與人的尊嚴》,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21年5月。張麗珠:《清代學術思想史(下冊)》,臺北:五南圖書出版,2021年3月。梁啟超:《梁啟超全集》,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7月,冊1。___:《清代學術概論》,收於氏著:《梁啟超全集》,冊5。許倬雲:《西周史》,增訂新版,新北:聯經出版公司,2020年5月。郭國燦:《史思之間——近代中國的思想文化轉型論集》,香港:中華書局,2022年4月。陳其泰:《清代春秋公羊學通論》,北京:華夏出版社,2018年1月。陳柱著,李靜校注:《公羊家哲學(外一種)》,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4年9月。陳蘇鎮:《《春秋》與「漢道」——兩漢政治與政治文化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21年5月。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一)》,臺北:三民書局,2010年3月。彭國翔:《重建斯文——儒學與當今世界》,新北:華藝學術出版,2019年2月。曾亦、郭曉東著:《春秋公羊學史(上)》,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7年3月。曾暐傑:《性惡論的誕生——荀子「經濟人」視域下的孟學批判與儒學回歸》,臺北:萬卷樓出版公司,2019年6月。黃光國:《盡己與天良:破解韋伯的迷陣》,新北:心理出版社,2015年8月。黃俊傑:《儒家思想與中國歷史思維》,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4年11月。黃冠閔:《感通與迴盪:唐君毅哲學論探》,新北:聯經出版公司,2018年8月。黃振華著,李明輝編:《論康德哲學》,臺北:時英出版社,2005年5月。黃進興:《歷史的轉向:現代史學的破與立》,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21年6月。黃樸民:《文致太平——何休與公羊學發微》,長沙:岳麓書社,2013年6月。愛新覺羅・毓鋆講述,許晉溢整理:《毓老師講《春秋繁露》第二部(上冊)》,臺南:奉元出版,2021年10月。愛新覺羅・毓鋆講述,蔡宏恩筆錄,許晉溢整理:《毓老師講《春秋公羊傳》〈魯隱公〉》,臺南:奉元出版,2022年3月。楊伯峻:《春秋左傳注》,臺北:源流文化,1982年3月。楊念群:《「天命」如何轉移:清朝「大一統」觀的形成與實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22年9月。楊祖漢:《從當代儒學觀點看韓國儒學的重要論爭續編》,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7年8月。楊儒賓:《1949禮讚》,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17年4月。___:《原儒:從帝堯到孔子》,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2020年12月。楊樹達:《春秋大義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4月。詹世友:《康德實踐哲學的義理系統》,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6月。熊十力:《原儒》,臺北:明文書局,1988年12月。___:《讀經示要》,臺北:廣文書局,2017年6月。趙鼎新著,徐峰、巨桐譯:《儒法國家:中國歷史新論》,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22年6月。劉小楓:《共和與經綸》,增訂本,北京:華夏出版社,2021年10月。蔣 慶:《公羊學引論:儒家的政治智慧與歷史信仰》,修訂本,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4年8月。蔣年豐:《文本與實踐(一):儒家思想的當代詮釋》,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8月。___:《海洋儒學與法政主體》,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4月。鄭任釗:《公羊學思想史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8年4月。鄭麗文:《從康有為和嚴復看晚清思想之嬗變》,臺北:萬卷樓出版公司,2007年4月。黎漢基:《《經學通論》辯證》,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20年10月。盧雪崑:《孔子哲學傳統:理性文明與基礎哲學》,臺北:里仁書局,2014年4月。___:《孟子哲學:孔子哲學之傳承與道德的形上學之奠定》,廣西: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22年4月。蕭公權:《中國政治思想史(上)》,三版,新北:聯經出版公司,2022年10月。蕭高彥:《探索政治現代性:從馬基維利到嚴復》,新北:聯經出版公司,2020年12月。錢 穆:《國學概論》,收於氏著:《錢賓四先生全集》,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98年1月,冊1。___:《先秦諸子繫年》,收於氏著:《錢賓四先生全集》,冊5。___:《兩漢經學今古文平議》,收於氏著:《錢賓四先生全集》,冊8。___:《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一)》,收於氏著:《錢賓四先生全集》,冊16。___:《中國學術通義》,收於氏著:《錢賓四先生全集》,冊25。嚴復著,張運宗校對:《天演論匯刊三種》,收於《嚴復合集》,臺北:辜公亮文教基金會,1998年9月,冊7。顧頡剛講授,劉起釪筆記:《春秋三傳及國語之綜合研究》,香港:中華書局,1988年6月。[日]安居香山、中村彰八編:《重修緯書集成》,東京:明德出版社,1981年3月。[日]深川真樹:《影響中國命運的答卷:董仲舒《賢良對策》與儒學的興盛》,臺北:萬卷樓出版公司,2018年10月。三、譯著[法]吉爾・德勒茲(Gilles Deleuze)著,夏瑩、牛子牛譯,吳子楓校:《康德的批判哲學》,西安:西北大學出版社,2018年12月。[法]路易・阿爾都塞(Louis Althusser)著,吳子楓譯:《政治與歷史:從馬基雅維利到馬克思(1955-1972年高等師範學校講義)》,西安:西北大學出版社,2018年1月。[美]艾倫・W.伍德(Allen W.Wood)著,李仙飛譯:《每個人的自由發展:德國古典哲學中關於自由、法權和倫理的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年2月。[美]艾爾曼(Benjamin A. Elman)著,趙剛譯:《經學、政治和宗族——中華帝國晚期常州今文學派研究》,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年7月。[美]理查德・霍夫施塔特(Richard Hofstadter)著,汪堂峰譯:《社會達爾文主義:美國思想潛流》,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22年7月。[美]勞倫斯・R.帕斯特納克(Lawrence R. Pasternack)著,劉鳳娟譯:《《純然理性界限內的宗教》中的康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22年1月。[英]華許(William Henry Walsh)著,閻子桂譯:《歷史哲學(修訂本)》,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76年1月。[荷]弗蘭克・安克斯密特(Frank R. Ankersmit)著,周建漳譯:《歷史表現中的意義、真理和指稱》,北京:商務印書館,2023年1月。[徳]恩斯特・卡西爾(Ernst Cassirer)著,劉述先譯:《論人:人類文化哲學導論》,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11月。[德]黑格爾(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著,王造時譯:《歷史哲學》,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21年4月。[徳]康德(Immanuel Kant)著,韓水法譯:《實踐理性批判》,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年10月。[徳]康德著,李明輝譯注:《道德底形上學之基礎》,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3年5月。[徳]康德著,李邱零主編:《康德著作全集(第六卷)》,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2月。[徳]康德著,李秋零編:《康德著作全集(第八卷)》,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3年6月。[徳]康德著,李明輝譯注:《道德底形上學》,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15年3月。[徳]康德著,李明輝譯注:《康德歷史哲學論文集》,增訂版,新北:聯經出版公司,2019年5月。[徳]康德著,鄧曉芒譯,楊祖陶校訂:《判斷力批判》,新北:聯經出版公司,2020年7月。[徳]康德著,鄧曉芒譯,楊祖陶校訂:《純粹理性批判》,新北:聯經出版公司,2020年7月。[徳]康德著,牟宗三譯註:《康德的道德哲學》,收於氏著:《牟宗三先生全集》,冊15。[徳]康德著,牟宗三譯註:《判斷力批判(上)(下)》,收於氏著:《牟宗三先生全集》,冊16。[德]馬克斯・韋伯(Max Weber)著,閻克文譯:《學術與政治》,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21年8月。[德]曼海姆(Karl Mannheim)著,張明貴譯:《意識形態與烏托邦》,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2月。四、單篇論文王江武、高瑞杰:〈何休「三世」說探析〉,《湘潭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3卷第1期(2019年1月),頁172-176。仝晰綱、林吉玲:〈公羊三世說之變異與改造〉,《齊魯文化研究》(2002年第1輯),頁69-74。吳從祥:〈何休「三世說」淺議〉,《紹興文理學院學報》第28卷第2期(2008年3月),頁87-90。宋惠如:〈董仲舒《春秋繁露》「弒君」說析論〉,《臺大中文學報》第67期(2019年12月),頁1-44。李 靜:〈《春秋公羊傳》之三世〉,《長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第15卷第4期),頁58-63。李明輝:〈康德哲學中的Menschheit及其文化哲學意涵〉,《清華學報》新52卷第2期(2022年6月),頁215-248。李若暉:〈從「天子僭天」到「君天同尊」——何休刪削《公羊》發覆〉,《哲學研究》(2017年第2期),頁48-55。李隆獻:〈再論首次弭兵:由宋國地位與華元形象談起〉,《臺大中文學報》第73期(2021年6月),頁1-54。汪高鑫:〈何休對公羊「三世」說的理論建構〉,《陝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6卷第1期(2007年1月),頁21-26。林世賢:〈論董仲舒的時空知覺及其歷史觀——「氣感」的觀點〉,《政大中文學報》第24期(2015年12月),頁167-196。林啟屏:〈經世與超越:評林義正著《孔學鈎沈》〉,《東吳哲學學報》第20期(2009年8月),頁113-120。___:〈中國古代禮樂傳統與文化定向:以祭祀為論述視角〉,《政大中文學報》第37期(2022年6月),頁195-228。林義正:〈孔子晚年經世思想蠡測〉,收於國立政治大學文學院編:《「孔學與二十一世紀」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1年10月),頁339-365。邱 鋒:〈何休「公羊三世說」與讖緯之關系辨析〉,《天津社會科學》(2012年第4期),頁130-134。浦偉中:〈何休與《公羊》學三世遞進的歷史進化觀〉,《史學史研究》(1993年第1期),頁25-29。郜積意、陳緒波:〈論董、何「三世異辭」說〉,《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年第2期),頁36-45。張鼎國:〈「較好地」還是「不同地」理解?從詮釋學爭論看經典註疏中的詮釋定位與取向問題〉,《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9卷第3期(1999年09月),頁87-109。許雪濤:〈何休公羊三世說及其解經方法〉,《學術研究》(2011年第4期),頁22-28。郭曉東:〈三科九旨正是一物:論何休的「三科九旨」說及其與宋均的比較〉,《哲學與文化》第49卷第11期(2022年11月),頁21-37。陳 徽:〈公羊「三世說」的演進過程及思想意義〉,《孔子研究》(2016年第2期),頁110-121。黃俊傑:〈孟子運用經典的脈絡及其解經方法〉,《臺大歷史學報》第28期(2001年12月),頁193-205。黃冠閔:〈革命經學與哲學改造:論熊十力〉,《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30卷第1期(2020年03月),頁47-63。黃開國:〈「公羊學」的歷史哲學〉,《孔子研究》(2005年第6期),頁78-88。楊祖漢:〈哲學思辨、自然的辯證及道德實踐的動力〉,《鵝湖學誌》第66期(2021年6月),頁129-160。楊濟襄:〈「三世」觀點在康有為學術思想中的爭議與新詮〉,《經學研究集刊》,第十一期(2011年10月),頁157-184。___:〈通義與異議:孔廣森對《公羊》學關鍵論題的統籌與釐清〉,林慶彰總主編,蔡長林、丁亞傑主編:《晚清常州地區的經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9年5月,頁281-365。葛兆光:〈對「天下」的想像:一個烏托邦想像背後的政治、思想與學術〉,收於陳宜中編:《大國的想望:天下主義、強國主義及其他》,頁22-75。劉德明:〈儒家兄弟親親之道的個案探究——以三傳及宋代理學家對季友的評價為核心〉,《清華中文學報》第18期(2017年12月),頁51-99。蔡長林:〈俞樾《公羊》學初探──以「王魯」說為討論中心〉,《國文學報》第42期(2007年9月),頁1-30。___:〈從「以《春秋》當新王」到「《春秋》託王於魯」——《公羊》學「三統」說及其歷史際遇〉,《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17卷第3期(2007年9月),頁179-199。蘇家宏:〈論蘇軾早期的《春秋》觀——以〈三傳義〉為例〉,《漢學研究集刊》第26期(2018年6月),頁199-226。饒宗頤:〈神道思想與理性主義〉,《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49本第3分(1978年),頁489-513。五、外文著作Huang Kuan-Min: “The World in Common: Utopian or Cosmopolitan? A Remark on the Political Thought of Xiong Shili”, in David Der-wei Wang, Angela Ki Che Leung, and Zhang Yinde (ed.), Utopian and Utopianism in 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Context. Texts, ideas, Spaces, Hong Kong: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pp.83-98.Kant, Immanuel: Grundlegung zur Metaphysik der Sitten, In Kants Gesammelte Schriften, hrsg. Königlich preußischen Akademie der Wissenschaften (Berlin: G.Reimer, 1902-), Bd.4, S.385-464.——: Kritik der praktischen Vernunft, In Kants Gesammelte Schriften, Bd.5, S.1-164.——: Kritik der Urteilskraft, In Kants Gesammelte Schriften, Bd.5, S.165-486.——: Die Religion innerhalb der Grenzen der bloßen Vernunft, In Kants Gesammelte Schriften, Bd.6, S.1-202.——: Die Metaphysik der Sitten, In Kants Gesammelte Schriften, Bd.6, S.203-494.——: “Erneuerte Frage: Ob das menschliche Geschlecht im beständigen Fortschreiten zum Besseren sei?”, In Kants Gesammelte Schriften, Bd.7, S.77-94.——: “Idee zu einer allgemeinen Geschichte in weltbürgerlicher Absicht,” In Kants Gesammelte Schriften, Bd.8, S.15-31.——: “Beantwortung der Frage: Was ist Aufklärung?,” In Kants Gesammelte Schriften, Bd.8, S.33-42.——: “Mutmaßlicher Anfang der Menschengeschichte,” In Kants Gesammelte Schriften, Bd.8, S.107-123.——: “Über den Gebrauch teleologischer Principien in der Philosophie,” In Kants Gesammelte Schriften, Bd.8, S.159-184.——: Zum ewigen Frieden, In Kants Gesammelte Schriften, Bd.8, S.341-386.——: Logik, In Kants Gesammelte Schriften , Bd.9, S.1-150.——: Kritik der reinen Vernunft , nach der ersten und zweiten Originalausgabe herausgegeben von Jens Timmermann, Mit einer Bibliographie von Heiner Klemme, Hamburg:Felix Meiner, 1998.Nussbaum, Martha C. For Love of Country: Debating the Limits of Patriotism, Boston: Beacon Press, 1996.Spencer, Herbert. First Principles, New York: D. Appleton and company, 1897.六、學位論文林正昊:《康德的最高善理論》,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系博士論文,林遠澤先生指導,2019年7月。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系
109151006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9151006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林啟屏 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 Lin, Chi-Ping 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 (作者) 吳驊叡 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作者) Wu, Hua-Jui en_US dc.creator (作者) 吳驊叡 zh_TW dc.creator (作者) Wu, Hua-Jui en_US dc.date (日期) 2023 en_US dc.date.accessioned 2-八月-2023 13:50:18 (UTC+8) - dc.date.available 2-八月-2023 13:50:18 (UTC+8) -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2-八月-2023 13:50:18 (UTC+8) - dc.identifier (其他 識別碼) G0109151006 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46513 -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 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 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中國文學系 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9151006 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三世說是《公羊》學的核心思想,由於其認為歷史呈現的是「由亂至平」的圖象,故深得歷代《公羊》學家之青睞。過往學者多聚焦於三世說在歷史中底演變及接受的過程,抑或比較董仲舒、何休二人理論之異同,又或是思考三世說與歷史、政治的關聯,對其「基礎」則較不過問,換言之,即不太過問「三世說如何可能?」這一問題。晚清康有為以「進化論」作為基礎,已經開始觸及此問題,然而「進化」與《春秋》之間存在著明顯的扞格,難以克服的理論困境也反映出三世說實有以其他觀點加以補充的必要。職是之故,本論文以「三世說底基礎為何?」為切入點,並以康德哲學作為比較的對象,藉由康德對「人」與「歷史」底理解說明「由亂至平」的理想如何可能,從而指出:在歷史目的論底視域下,三世說底基礎實際上根源於歷史中的每一個「人」底實踐,而非讖緯或是信仰;除卻以歷史目的論的進路為三世說奠基,本文也會比較三世說之「太平世」與康德之「永久和平」之間的異同,以此思考作為歷史哲學的三世說可以具有何種理論意義。 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The three generations theory(三世說) is a core concept in Gongyang School(公羊學), which has been highly favored by scholars of Gongyang School throughout different eras because it asserts that history demonstrates a progression from chaos to peace. In the past, scholars have predominantly focused on the evolution and acceptance of the three generations theory within history, comparing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heories of Dong Zhongshu(董仲舒) and He Xiu(何休), pondering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three generations theory and history or politics, paying less attention to its foundational aspects. In other words, they paid relatively little attention to the question of “ how is the three generations theory possible?” During Late Qing Dynasty, Kang Yu-wei(康有為), building upon the foundation of “evolutionary theory,” began to address this question. However, it has significant discrepancy between “evolution” and the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春秋). The insurmountable theoretical dilemma also reflects the necessity of supplementing the three generations theory with alternative perspectives.Therefore, this paper takes “What is the basis of the three generations theory?” as an entry point and compares it with Immanuel Kant`s philosophy. By exploring Kant`s understanding of “Menschheit” and “Geschichte,” this paper aims to elucidate how the ideal of transitioning from chaos to peace is feasible so as to point out that within the perspective of historical teleology, the fundamental basis of the three generations theory actually stems from the practice of every individual in history, rather than from Chenwei(讖緯) or beliefs. Apart from establishing the three generations theory based on the approach of historical teleology, this paper will also compare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Era of Great Peace”(太平世) in the three generations theory and Immanuel Kant`s concept of “Perpetual Peace” in order to examine the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that the three generations theory as a historical teleology can hold. en_US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1第一節 問題意識之緣起與研究目的 1第二節 文獻回顧與相關議題之探討 6(一)三世說根源於《公羊傳》?還是何休藉讖緯所造? 7(二)三世說可以被理解為歷史哲學嗎? 13第三節 研究進路與章節安排 19(一)進化論為何不可行 19(二)本文底進路與章節 23第二章 歷史知識底兩面性:通常性與哲學性 29第一節 三世說與Geschichte——歷史有其「義」 29第二節 實踐歷史的主體——作為有理性者的「人」 39(一)康德論「人」之「自由」與作為「目的自身」 39(二)《春秋》論「人」之「自由」 43(三)《春秋》論「人」作為「目的自身」 49第三節 小結——「歷史」與「人」之雙重結構 56第三章 見治升平——發展「文化」 61第一節 康德論「自然目的論」與「文化」 61(一)自然目的論與人作為「最後目的」 61(二)文化底特質:技巧與管訓 66第二節 「升平世」呈現的禮義規模 69(一)「人情性」與「王者一乎天下」——文化底起源與發展 69(二)從「所傳聞世」到「所聞世」——發展禮文化 78(三)文化底不足之處 83第三節 小結——文化作為歷史底過渡 88第四章 著治大平——永久和平之福 91第一節 「終極目的」與「善的意志」於歷史之地位 91(一)人作為「終極目的」——善的意志作為文化底基礎 91(二)《春秋》原心定罪——對「善之存心」之要求 96第二節 相異的期待,類似的視野 105(一)康德論永久和平——世界公民視野下的理想與現實 105(二)著治大平——遠近若一的理想 110第三節 小結——道德作為歷史底理想 119第五章 結論:由今世以通來世 123參考文獻 129 zh_TW dc.format.extent 3258006 bytes -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9151006 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三世說 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公羊學 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康德 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永久和平 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Three generations theory 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Gongyang School 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Kant 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Perpetual Peace en_US dc.title (題名) 公羊三世說研究:一個歷史哲學的進路 zh_TW dc.title (題名) Research on Gongyang’s three generations theory : An approach from the historical philosophy 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 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古籍[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疏:《尚書注疏》,收於《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8月,冊1。[漢]司馬遷著,[宋]裴駰集解:《史記集解》,臺北:藝文印書館,2011年8月。〔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清〕王先謙補注:《漢書補注》,臺北:藝文印書館,1996年8月。[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禮記注疏》,收於《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冊5。[漢]何休解詁,[唐]徐彥疏:《春秋公羊傳注疏》,《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冊7。[魏]王弼:《老子註》,臺北:藝文印書館,2011年10月。[晉]杜預集解,[唐]孔穎達疏:《春秋左傳注疏》,收於《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冊6。[晉]陳壽著,[宋]裴松之注,盧弼集解:《三國志集解》,臺北:藝文印書館,1956年。[晉]范寧集解,[唐]楊世勛疏:《春秋穀梁傳注疏》,收於《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冊7。[前秦]王嘉等撰,王根林等校點:《拾遺記(外三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8月。[宋]程顥、程頤著,王校魚點校:《二程集》,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2月。[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6年6月。[宋]黎靖德編,王星賢點校:《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3月。[元〕脫脫等撰:《宋史》,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元]趙汸著,張立恩整理:《春秋屬辭》,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21年10月。[清]莊存與撰,辛智慧箋:《春秋正辭箋》,北京:中華書局,2020年11月。[清]章學誠著,葉瑛校注:《文史通義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1月。[清]孔廣森撰,陸建松、鄒輝杰點校:《春秋公羊經傳通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12月。[清]焦循撰,沈文倬點校:《孟子正義》,北京:中華書局,2017年6月。[清]劉逢祿:《劉禮部集》,收於《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冊1501。[清]劉逢祿撰,曾亦點校:《春秋公羊經何氏釋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9月。[清]劉逢祿撰,曾亦點校:《春秋公羊釋例後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9月。[清]宋翔鳳著,楊希校注:《論語說義》,北京:華夏出版社,2018年5月。[清]龔自珍著,王佩諍校:《龔自珍全集(上冊)》,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清]王先謙:《荀子集解》,臺北:藝文印書館,1994年1月。[清]皮錫瑞著,吳仰湘點校:《經學通論》,北京:中華書局,2018年6月。[清]蘇輿撰,鍾哲點校:《春秋繁露義證》,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12月。二、近人專書丁亞傑:《晚清民初公羊學研究——皮錫瑞、廖平、康有為》,臺北:萬卷樓出版公司,2002年3月。王文東:《天之道與人之禮——《春秋》經傳主體思想》,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11月。王汎森:《近代中國的史家與史學》,增訂版,香港:三聯書店有限公司,2020年3月。王晴佳:《人寫的歷史必須是人的歷史嗎?:西方史學二十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20年9月。甘 陽:《我們在創造傳統》,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9年。朱松美:《東周兩漢社會轉型背景下的《春秋》詮釋》,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21年3月。朱 軍:《晚清文學儒家烏托邦敘事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23年1月。牟宗三:《心體與性體(一)》,臺北:正中書局,1991年11月。___:《名家與荀子》,收於氏著:《牟宗三先生全集》,新北:聯經出版公司,2020年12月,冊2。___:《道德的理想主義》,收於氏著:《牟宗三先生全集》冊9。___:《歷史哲學》,收於氏著:《牟宗三先生全集》,冊9。___:《政道與治道》,收於氏著:《牟宗三先生全集》,冊10。___:《智的直覺與中國哲學》,收於氏著:《牟宗三先生全集》,冊20。___:《時代與感受續編》,收於氏著:《牟宗三先生全集》冊24。___:《牟宗三先生早期文集(上)》,收於氏著:《牟宗三先生全集》,冊25。___:《中國哲學的特質》,收於氏著:《牟宗三先生全集》,冊28。___:《中國哲學十九講》,收於氏著:《牟宗三先生全集》,冊29。___:《五十自述》,收於氏著:《牟宗三先生全集》,冊32。___:《圓善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19年12月。牟宗三講演,盧雪崑整理,楊祖漢校訂:《牟宗三先生講演錄(捌):康德美學》,新北:東方人文基金會,2019年3月。牟宗三主講,蔡仁厚輯錄:《人文講習錄》,收於氏著:《牟宗三先生全集》,冊28。余治平:《董子春秋義法辭考論》,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13年6月。余英時:《論戴震與章學誠:清代中期學術思想史研究》,三版,臺北:三民書局,2020年11月。李明輝:《康德倫理學與孟子道德思考之重建》,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9年11月。___:《四端與七情——關於道德情感的比較哲學討論》,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2年1月。___:《儒家視野下的政治思想》,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3年4月。___:《儒學與現代意識》,增訂版,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6年11月。___:《儒家與康德》,增訂版,新北:聯經出版公司,2018年11月。___:《李明輝新儒學論文精選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20年5月。李隆獻:《先秦兩漢歷史敘事隅論》,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7年6月。___:《歷史敘事與經典文獻隅論》,臺北:萬卷樓出版公司,2020年10月。汪 暉:《現代中國思想的興起》,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4年7月。汪高鑫、馬新月著:《中國經史關係通史・先秦兩漢卷》,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22年9月。阮芝生著,趙林校訂:《從公羊學論《春秋》的性質》,北京:華夏出版社,2013年8月。林月惠:《詮釋與工夫——宋明理學的超越蘄嚮與內在辯證》,增訂版,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12年12月。林啟屏:《儒家思想中的具體性思維》,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4年2月。___:《從古典到正典:中國古代儒學意識之形成》,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7年7月。林義正:《春秋公羊傳倫理思維與特質》,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3年12月。___:《公羊春秋九講》,北京:九州出版社,2018年3月。林遠澤:《儒家後習俗責任倫理學的理念》,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17年4月。侯步雲:《宋代「春秋」學與理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21年7月。姜廣輝主編:《中國經學思想史・第一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9月。胡 適:《四十自述》,臺北:遠東圖書公司,1966年。茅海建:《戊戌時期康有為、梁啟超的思想》,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21年4月。倪培民:《儒家功夫哲學論》,北京:商務印書館,2022年10月。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教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0年9月。___:《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卷二》,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8年9月。徐復觀:《學術與政治之間》,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5年4月。___:《兩漢思想史・卷二》,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0年9月。___:《兩漢思想史・卷三》,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0年9月。徐復觀著,蕭欣義編:《儒家政治思想與民主自由人權》,增訂再版,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13年11月。徐聖心:《心之無對性:先秦儒學體現的文化性格》,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21年10月。康有為:《〈中庸〉注》,收於氏著,姜毅華、張榮華編校:《康有為全集》,北京:中國人民大學除版社,2007年9月,第五輯。___:《〈禮運〉注》,收於氏著,姜毅華、張榮華編校:《康有為全集》,第五輯。___:《春秋筆削大義微言考》,收於氏著,姜毅華、張榮華編校:《康有為全集》,第六輯。___:《大同書》,收於氏著,姜毅華、張榮華編校:《康有為全集》,第七輯。張君勱著、程文熙編:《中西印哲學文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1年。張雪珠:《康德論自由:道德自由、法權自由與人的尊嚴》,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21年5月。張麗珠:《清代學術思想史(下冊)》,臺北:五南圖書出版,2021年3月。梁啟超:《梁啟超全集》,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7月,冊1。___:《清代學術概論》,收於氏著:《梁啟超全集》,冊5。許倬雲:《西周史》,增訂新版,新北:聯經出版公司,2020年5月。郭國燦:《史思之間——近代中國的思想文化轉型論集》,香港:中華書局,2022年4月。陳其泰:《清代春秋公羊學通論》,北京:華夏出版社,2018年1月。陳柱著,李靜校注:《公羊家哲學(外一種)》,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4年9月。陳蘇鎮:《《春秋》與「漢道」——兩漢政治與政治文化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21年5月。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一)》,臺北:三民書局,2010年3月。彭國翔:《重建斯文——儒學與當今世界》,新北:華藝學術出版,2019年2月。曾亦、郭曉東著:《春秋公羊學史(上)》,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7年3月。曾暐傑:《性惡論的誕生——荀子「經濟人」視域下的孟學批判與儒學回歸》,臺北:萬卷樓出版公司,2019年6月。黃光國:《盡己與天良:破解韋伯的迷陣》,新北:心理出版社,2015年8月。黃俊傑:《儒家思想與中國歷史思維》,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4年11月。黃冠閔:《感通與迴盪:唐君毅哲學論探》,新北:聯經出版公司,2018年8月。黃振華著,李明輝編:《論康德哲學》,臺北:時英出版社,2005年5月。黃進興:《歷史的轉向:現代史學的破與立》,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21年6月。黃樸民:《文致太平——何休與公羊學發微》,長沙:岳麓書社,2013年6月。愛新覺羅・毓鋆講述,許晉溢整理:《毓老師講《春秋繁露》第二部(上冊)》,臺南:奉元出版,2021年10月。愛新覺羅・毓鋆講述,蔡宏恩筆錄,許晉溢整理:《毓老師講《春秋公羊傳》〈魯隱公〉》,臺南:奉元出版,2022年3月。楊伯峻:《春秋左傳注》,臺北:源流文化,1982年3月。楊念群:《「天命」如何轉移:清朝「大一統」觀的形成與實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22年9月。楊祖漢:《從當代儒學觀點看韓國儒學的重要論爭續編》,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7年8月。楊儒賓:《1949禮讚》,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17年4月。___:《原儒:從帝堯到孔子》,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2020年12月。楊樹達:《春秋大義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4月。詹世友:《康德實踐哲學的義理系統》,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6月。熊十力:《原儒》,臺北:明文書局,1988年12月。___:《讀經示要》,臺北:廣文書局,2017年6月。趙鼎新著,徐峰、巨桐譯:《儒法國家:中國歷史新論》,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22年6月。劉小楓:《共和與經綸》,增訂本,北京:華夏出版社,2021年10月。蔣 慶:《公羊學引論:儒家的政治智慧與歷史信仰》,修訂本,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4年8月。蔣年豐:《文本與實踐(一):儒家思想的當代詮釋》,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8月。___:《海洋儒學與法政主體》,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4月。鄭任釗:《公羊學思想史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8年4月。鄭麗文:《從康有為和嚴復看晚清思想之嬗變》,臺北:萬卷樓出版公司,2007年4月。黎漢基:《《經學通論》辯證》,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20年10月。盧雪崑:《孔子哲學傳統:理性文明與基礎哲學》,臺北:里仁書局,2014年4月。___:《孟子哲學:孔子哲學之傳承與道德的形上學之奠定》,廣西: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22年4月。蕭公權:《中國政治思想史(上)》,三版,新北:聯經出版公司,2022年10月。蕭高彥:《探索政治現代性:從馬基維利到嚴復》,新北:聯經出版公司,2020年12月。錢 穆:《國學概論》,收於氏著:《錢賓四先生全集》,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98年1月,冊1。___:《先秦諸子繫年》,收於氏著:《錢賓四先生全集》,冊5。___:《兩漢經學今古文平議》,收於氏著:《錢賓四先生全集》,冊8。___:《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一)》,收於氏著:《錢賓四先生全集》,冊16。___:《中國學術通義》,收於氏著:《錢賓四先生全集》,冊25。嚴復著,張運宗校對:《天演論匯刊三種》,收於《嚴復合集》,臺北:辜公亮文教基金會,1998年9月,冊7。顧頡剛講授,劉起釪筆記:《春秋三傳及國語之綜合研究》,香港:中華書局,1988年6月。[日]安居香山、中村彰八編:《重修緯書集成》,東京:明德出版社,1981年3月。[日]深川真樹:《影響中國命運的答卷:董仲舒《賢良對策》與儒學的興盛》,臺北:萬卷樓出版公司,2018年10月。三、譯著[法]吉爾・德勒茲(Gilles Deleuze)著,夏瑩、牛子牛譯,吳子楓校:《康德的批判哲學》,西安:西北大學出版社,2018年12月。[法]路易・阿爾都塞(Louis Althusser)著,吳子楓譯:《政治與歷史:從馬基雅維利到馬克思(1955-1972年高等師範學校講義)》,西安:西北大學出版社,2018年1月。[美]艾倫・W.伍德(Allen W.Wood)著,李仙飛譯:《每個人的自由發展:德國古典哲學中關於自由、法權和倫理的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年2月。[美]艾爾曼(Benjamin A. Elman)著,趙剛譯:《經學、政治和宗族——中華帝國晚期常州今文學派研究》,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年7月。[美]理查德・霍夫施塔特(Richard Hofstadter)著,汪堂峰譯:《社會達爾文主義:美國思想潛流》,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22年7月。[美]勞倫斯・R.帕斯特納克(Lawrence R. Pasternack)著,劉鳳娟譯:《《純然理性界限內的宗教》中的康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22年1月。[英]華許(William Henry Walsh)著,閻子桂譯:《歷史哲學(修訂本)》,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76年1月。[荷]弗蘭克・安克斯密特(Frank R. Ankersmit)著,周建漳譯:《歷史表現中的意義、真理和指稱》,北京:商務印書館,2023年1月。[徳]恩斯特・卡西爾(Ernst Cassirer)著,劉述先譯:《論人:人類文化哲學導論》,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11月。[德]黑格爾(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著,王造時譯:《歷史哲學》,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21年4月。[徳]康德(Immanuel Kant)著,韓水法譯:《實踐理性批判》,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年10月。[徳]康德著,李明輝譯注:《道德底形上學之基礎》,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3年5月。[徳]康德著,李邱零主編:《康德著作全集(第六卷)》,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2月。[徳]康德著,李秋零編:《康德著作全集(第八卷)》,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3年6月。[徳]康德著,李明輝譯注:《道德底形上學》,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15年3月。[徳]康德著,李明輝譯注:《康德歷史哲學論文集》,增訂版,新北:聯經出版公司,2019年5月。[徳]康德著,鄧曉芒譯,楊祖陶校訂:《判斷力批判》,新北:聯經出版公司,2020年7月。[徳]康德著,鄧曉芒譯,楊祖陶校訂:《純粹理性批判》,新北:聯經出版公司,2020年7月。[徳]康德著,牟宗三譯註:《康德的道德哲學》,收於氏著:《牟宗三先生全集》,冊15。[徳]康德著,牟宗三譯註:《判斷力批判(上)(下)》,收於氏著:《牟宗三先生全集》,冊16。[德]馬克斯・韋伯(Max Weber)著,閻克文譯:《學術與政治》,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21年8月。[德]曼海姆(Karl Mannheim)著,張明貴譯:《意識形態與烏托邦》,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2月。四、單篇論文王江武、高瑞杰:〈何休「三世」說探析〉,《湘潭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3卷第1期(2019年1月),頁172-176。仝晰綱、林吉玲:〈公羊三世說之變異與改造〉,《齊魯文化研究》(2002年第1輯),頁69-74。吳從祥:〈何休「三世說」淺議〉,《紹興文理學院學報》第28卷第2期(2008年3月),頁87-90。宋惠如:〈董仲舒《春秋繁露》「弒君」說析論〉,《臺大中文學報》第67期(2019年12月),頁1-44。李 靜:〈《春秋公羊傳》之三世〉,《長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第15卷第4期),頁58-63。李明輝:〈康德哲學中的Menschheit及其文化哲學意涵〉,《清華學報》新52卷第2期(2022年6月),頁215-248。李若暉:〈從「天子僭天」到「君天同尊」——何休刪削《公羊》發覆〉,《哲學研究》(2017年第2期),頁48-55。李隆獻:〈再論首次弭兵:由宋國地位與華元形象談起〉,《臺大中文學報》第73期(2021年6月),頁1-54。汪高鑫:〈何休對公羊「三世」說的理論建構〉,《陝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6卷第1期(2007年1月),頁21-26。林世賢:〈論董仲舒的時空知覺及其歷史觀——「氣感」的觀點〉,《政大中文學報》第24期(2015年12月),頁167-196。林啟屏:〈經世與超越:評林義正著《孔學鈎沈》〉,《東吳哲學學報》第20期(2009年8月),頁113-120。___:〈中國古代禮樂傳統與文化定向:以祭祀為論述視角〉,《政大中文學報》第37期(2022年6月),頁195-228。林義正:〈孔子晚年經世思想蠡測〉,收於國立政治大學文學院編:《「孔學與二十一世紀」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1年10月),頁339-365。邱 鋒:〈何休「公羊三世說」與讖緯之關系辨析〉,《天津社會科學》(2012年第4期),頁130-134。浦偉中:〈何休與《公羊》學三世遞進的歷史進化觀〉,《史學史研究》(1993年第1期),頁25-29。郜積意、陳緒波:〈論董、何「三世異辭」說〉,《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年第2期),頁36-45。張鼎國:〈「較好地」還是「不同地」理解?從詮釋學爭論看經典註疏中的詮釋定位與取向問題〉,《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9卷第3期(1999年09月),頁87-109。許雪濤:〈何休公羊三世說及其解經方法〉,《學術研究》(2011年第4期),頁22-28。郭曉東:〈三科九旨正是一物:論何休的「三科九旨」說及其與宋均的比較〉,《哲學與文化》第49卷第11期(2022年11月),頁21-37。陳 徽:〈公羊「三世說」的演進過程及思想意義〉,《孔子研究》(2016年第2期),頁110-121。黃俊傑:〈孟子運用經典的脈絡及其解經方法〉,《臺大歷史學報》第28期(2001年12月),頁193-205。黃冠閔:〈革命經學與哲學改造:論熊十力〉,《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30卷第1期(2020年03月),頁47-63。黃開國:〈「公羊學」的歷史哲學〉,《孔子研究》(2005年第6期),頁78-88。楊祖漢:〈哲學思辨、自然的辯證及道德實踐的動力〉,《鵝湖學誌》第66期(2021年6月),頁129-160。楊濟襄:〈「三世」觀點在康有為學術思想中的爭議與新詮〉,《經學研究集刊》,第十一期(2011年10月),頁157-184。___:〈通義與異議:孔廣森對《公羊》學關鍵論題的統籌與釐清〉,林慶彰總主編,蔡長林、丁亞傑主編:《晚清常州地區的經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9年5月,頁281-365。葛兆光:〈對「天下」的想像:一個烏托邦想像背後的政治、思想與學術〉,收於陳宜中編:《大國的想望:天下主義、強國主義及其他》,頁22-75。劉德明:〈儒家兄弟親親之道的個案探究——以三傳及宋代理學家對季友的評價為核心〉,《清華中文學報》第18期(2017年12月),頁51-99。蔡長林:〈俞樾《公羊》學初探──以「王魯」說為討論中心〉,《國文學報》第42期(2007年9月),頁1-30。___:〈從「以《春秋》當新王」到「《春秋》託王於魯」——《公羊》學「三統」說及其歷史際遇〉,《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17卷第3期(2007年9月),頁179-199。蘇家宏:〈論蘇軾早期的《春秋》觀——以〈三傳義〉為例〉,《漢學研究集刊》第26期(2018年6月),頁199-226。饒宗頤:〈神道思想與理性主義〉,《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49本第3分(1978年),頁489-513。五、外文著作Huang Kuan-Min: “The World in Common: Utopian or Cosmopolitan? A Remark on the Political Thought of Xiong Shili”, in David Der-wei Wang, Angela Ki Che Leung, and Zhang Yinde (ed.), Utopian and Utopianism in 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Context. Texts, ideas, Spaces, Hong Kong: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pp.83-98.Kant, Immanuel: Grundlegung zur Metaphysik der Sitten, In Kants Gesammelte Schriften, hrsg. Königlich preußischen Akademie der Wissenschaften (Berlin: G.Reimer, 1902-), Bd.4, S.385-464.——: Kritik der praktischen Vernunft, In Kants Gesammelte Schriften, Bd.5, S.1-164.——: Kritik der Urteilskraft, In Kants Gesammelte Schriften, Bd.5, S.165-486.——: Die Religion innerhalb der Grenzen der bloßen Vernunft, In Kants Gesammelte Schriften, Bd.6, S.1-202.——: Die Metaphysik der Sitten, In Kants Gesammelte Schriften, Bd.6, S.203-494.——: “Erneuerte Frage: Ob das menschliche Geschlecht im beständigen Fortschreiten zum Besseren sei?”, In Kants Gesammelte Schriften, Bd.7, S.77-94.——: “Idee zu einer allgemeinen Geschichte in weltbürgerlicher Absicht,” In Kants Gesammelte Schriften, Bd.8, S.15-31.——: “Beantwortung der Frage: Was ist Aufklärung?,” In Kants Gesammelte Schriften, Bd.8, S.33-42.——: “Mutmaßlicher Anfang der Menschengeschichte,” In Kants Gesammelte Schriften, Bd.8, S.107-123.——: “Über den Gebrauch teleologischer Principien in der Philosophie,” In Kants Gesammelte Schriften, Bd.8, S.159-184.——: Zum ewigen Frieden, In Kants Gesammelte Schriften, Bd.8, S.341-386.——: Logik, In Kants Gesammelte Schriften , Bd.9, S.1-150.——: Kritik der reinen Vernunft , nach der ersten und zweiten Originalausgabe herausgegeben von Jens Timmermann, Mit einer Bibliographie von Heiner Klemme, Hamburg:Felix Meiner, 1998.Nussbaum, Martha C. For Love of Country: Debating the Limits of Patriotism, Boston: Beacon Press, 1996.Spencer, Herbert. First Principles, New York: D. Appleton and company, 1897.六、學位論文林正昊:《康德的最高善理論》,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系博士論文,林遠澤先生指導,2019年7月。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