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學位論文

文章檢視/開啟

書目匯出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引文資訊

TAIR相關學術產出

題名 國軍歷次組織變革對基層部隊作戰效能之影響
作者 王偲綸
Wang, Ssu-Lun
貢獻者 李文傑
Lee, Wen-Chieh
王偲綸
Wang, Ssu-Lun
關鍵詞 組織變革
精實案
精進案
精粹案
作戰效能
Organizational Transformation
Efficiency
Strategic Unit
日期 2024
上傳時間 1-二月-2024 11:22:32 (UTC+8)
摘要 現今科技帶來了社會型態的轉變,同時戰爭型態、軍事思維及武器裝備不斷的演進,而國軍組織體系正朝向新型組織結構發展,隨著武器裝備的進步,亦不需要多人操作,同時,在國軍軍事戰略的調整下,於民國86 年至90 年間推動的「精實案」以「精簡高層,充實基層」為目標,緊接著民國93 年至99 年間推動的「精進案」則以「常後分立」為原則,後續民國100 年至103 年間推動的「精粹案」更以建構「量勢、質精、戰力強」的現代化國軍部隊為核心,而在組織變革的過程中對於基層部隊作戰效能的影響是本研究欲探討的目的。 本研究以質量併行方式,進行國軍組織變革等相關資料蒐整與分析,並且透過與八位現(退)役高階幹部進行深度訪談,將訪談內容分析後提列出「人員素質、訓練制度、軍事專業、效率提升以及軍事效能提升」等五個構面納入量測問卷,發放量測對象為已完成國防大學陸軍指揮參謀學院指參教育的基層優秀幹部,並將訪談及問卷分析結果交叉比對後提出本研究結綸為「目前國軍組織內部人員編制數不足以支撐基層部隊作戰效能」,顯見國軍組織結構仍有精進空間,並透過SWOT 分析法綜整出「運用國防資源研究機構進行組織結構、兵力調整等相關性研究實施國軍組織再造,更加提升基層部隊作戰效能」之策略建議。
The changing cross-strait environment has induced several waves of organizational transformations in the national defense army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The primary orientation of these organizational transformations was aimed at modifying the current army to be more flexible and more adaptable to the advancement of modern military technologies. Thus, this research examines whether the army's efficiency has been raised as planned following the organizational transformations. The designed in-depth interview, combined with the surveyed results, shows that the resulting organizations were acceptable to both the planner and executive level members. However, the resulting efficiency still fell short of the original target of organizational transformations. The insufficient preplan to cut the units proportionally is to be blamed. Therefore, this research suggests an integrated strategic unit should be formed to have a better preplan for the further adjustment of the future to be reform.
參考文獻 中華民國89 年國防報告書編纂委員會(2000)。中華民國89 年國防報告書 。國防部。 中華民國93 年國防報告書編纂委員會(2004)。中華民國93 年國防報告書 。國防部。 中華民國110 年國防報告書編纂委員會(2021)。中華民國110 年國防報告書 。國防部。 王崑義(2010)。非傳統安全與台灣軍事戰略的變革。台灣國際研究季刊 ,6(2),1-43。 白秀玲(2010)。 國中資優生完美主義與負向情緒模式之建構研究. 特殊教育研究學刊 , 35(2),103-133。 江念慈(2016)。內部治理機制與組織資本對於公司價值的影響。國立交通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吳明隆(2009)。結構方程模式:方法與實務運用 。台灣: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吳明隆(2011)。論文寫作與量化研究 。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社。 吳秉恩(1996)。組織行為學 。台北市:華泰書局。 吳建鋒(2009)。組織變革態度,組織承諾,工作滿意與組織公民行為相關性之研究。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市。 吳敏凱(2011)。國軍精進案後組織彈性化對志願役軍官工作績效影響之研究─以工作壓力為中介變項。淡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 吳麗珍、黃惠滿、李浩銑(2014)。方便取樣和立意取樣之比較。護理雜誌 ,61(3),105-111。 呂哲甫(2013)。 環保型非營利組織變革之研究─以台灣環境行動網與地球公民協會合併為例 。世新大學行政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岑淑筱、郭家毓(2011)。組織策略、智慧資本、組織創新與組織營運績效之研究-以連鎖咖啡餐飲業之台商為例。東海管理評論 ,13(1),225-253。 林建煌(2003)。策略管理 = Strategic management(初 版 ed.),台灣:元照出版。 林清同、陳彥彰、康緞(2011)。學習導向對企業績效的影響─以結構資本為中介變項。育達科大學報 ,(28),57-75。 侯嘉政 、 陳宜伸、 張宏榮(2010)。企業動態能力、組織變革策略與組織變革績效之探索性研究。經營管理論叢 ,6(1),23-47。 洪榮昭(1997)。能力轉換滾石生苔否?。就業與訓練 ,15(2),59-63。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市:巨流圖書。 范聖孟(2014)。論法治國原則下的軍隊與組織。國防雜誌,29(4),97-112。 翁志英(2008)。海外台校人力資源管理對組織效能之探討─以胡志明市台灣學校為例。國立高雄大學國際高階經營管理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張馨尹(2014)。繼任 CEO 來源對公司績效的影響-以企業變革為中介變數。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許家偉(2015)。軍事全球化下募兵制度及組織變革對軍事效能的影響─從2015 年國軍的發展環境來觀察。國防大學通識教育學報,(5),17-35。 陳文政(2010)。二○二○年的國軍-軍事的威脅與組織的因應。 台灣國際研究季刊 ,6(3),107-138。 陳以亨、黃芝華(2004)。訓練移轉相關因素之研究。中山管理評論 ,12(3),595-620。 陳金貴(1976)。組織變革中員工抗拒改革的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偉華(2014)。戰略與軍事效能關係之研究。復興崗學報 ,(105),37-62。 曾美智(2006)。 國軍[精實案]政策評估之研究 。國立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 鈕文英(2020)。質性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 。台北市:雙葉書廊 葉瀚文(2011)。子公司的組織變革—以脈絡論分析埔里酒廠的組織變革。國立暨南國際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 蔡煌瑯(2015)。由國防治理思維析論台灣國防預算配置與組織轉型策略。國立臺灣大學會計與管理決策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蕭詠璋 、陳忠仁(2008)組織變革與資訊科技對組織績效影響之研究。 組織與管理 ,1(1),73-94。 錢淑芬(2004)。軍事專業價值與軍隊承諾之研究。復興崗學報 ,82,107-144。 戴良吉(2023)。志願役士兵轉服士官所需職能之分析-以陸軍砲兵部隊為例。國立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謝游麟、葛惠敏(2011)。國軍軍事戰略之理論與。國防雜誌,26(1),63-77。 韓耀霆(2010)。國軍組織的再精進與調整-《四年期國防總檢討》的觀察與分析。國防雜誌,25(3),45-59。 瞿海源、畢恆達、劉長萱、楊國樞(2015)。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質性研究法 ,台北市:台灣東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顏志龍、鄭中平(2019)。給論文寫作者的統計指南:傻瓜也會跑統計 (第三版 ),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社。 羅春月(2004)。民營化組織變革的不確定性認知對組織承諾之影響研究。國立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貳、英文部分 Bates, R. A. (1997). The impact of training content validity,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learning, performance utility, and transfer climate on transfer of training in an industrial setting. 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 and Agricultural & Mechanical College. Bentler, P. M., & Wu, E. J. (1993). EQS/Windows user's guide. Los Angeles: BMDP Statistical Software. In: Inc. Black, S. E., & Lynch, L. M. (2005). Measuring organizational capital in the new economy. In Measuring capital in the new economy (pp. 205-236).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Brooks, R. (2007). Creating military power: The sources of military effectiveness.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Dessler. (1976).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 a contingency approach / Gary Dessler. Prentice-Hall. Eisfeldt, A. L., & Papanikolaou, D. (2013). Organization capital and the cross‐section of expected returns. The Journal of Finance, 68(4), 1365-1406. Fornell, C., & Larcker, D. F. (1981a). Evaluating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 with unobservable variables and measurement error.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18(1), 39-50. Fornell, C., & Larcker, D. F. (1981b).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 with unobservable variables and measurement error: Algebra and statistics. In: Sage Publications Sage CA: Los Angeles, CA. Friedlander, F., & Brown, L. D. (1974). Organization development.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25(1), 313-341. Hellriegel, D., & Slocum, J. W. J. (1994). Mananement (6 ed.). 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 Hoy, W. K., & Miskel, C. G. (2008).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Hurwitz, J., Lines, S., Montgomery, B., & Schmidt, J. (2002). The linkage between management practices, intangibles performance and stock returns. Journal of Intellectual Capital, 3(1), 51-61. Kotter, J. P. (1998). 企業成功轉型 8 Steps(邱如美譯初版). 天下遠見出版. Lewin, K. (1947). Frontiers in group dynamics: Concept, method and reality in social science; social equilibria and social change. Human relations, 1(1), 5-41. Lincoln, Y. S., Guba, E. G., & Pilotta, J. J. (1985). Naturalistic inquiry: Beverly Hills, CA: Sage Publications, 1985, 416. In: Pergamon. Michael, S. R. (1982). Organizational change techniques: Their present, their future. Organizational Dynamics, 11(1), 67-80. Millett, A. R., & Murray, W. (1988Lessons of War). Lessons of War. The National Interest(14), 83-95. Molyneux, A. (1998). IC and the ASCPA: seeking competitive advantage. AUSTRALIAN CPA, 68, 32-32. Wojnicki, A. C., & Godes, D. (2008). Word-of-mouth as self-enhancement. HBS marketing research paper(06-01).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行政管理碩士學程
111921319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11921319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李文傑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 Lee, Wen-Chieh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 (作者) 王偲綸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作者) Wang, Ssu-Lunen_US
dc.creator (作者) 王偲綸zh_TW
dc.creator (作者) Wang, Ssu-Lunen_US
dc.date (日期) 2024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二月-2024 11:22:32 (UTC+8)-
dc.date.available 1-二月-2024 11:22:32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二月-2024 11:22:32 (UTC+8)-
dc.identifier (其他 識別碼) G0111921319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49585-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行政管理碩士學程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11921319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現今科技帶來了社會型態的轉變,同時戰爭型態、軍事思維及武器裝備不斷的演進,而國軍組織體系正朝向新型組織結構發展,隨著武器裝備的進步,亦不需要多人操作,同時,在國軍軍事戰略的調整下,於民國86 年至90 年間推動的「精實案」以「精簡高層,充實基層」為目標,緊接著民國93 年至99 年間推動的「精進案」則以「常後分立」為原則,後續民國100 年至103 年間推動的「精粹案」更以建構「量勢、質精、戰力強」的現代化國軍部隊為核心,而在組織變革的過程中對於基層部隊作戰效能的影響是本研究欲探討的目的。 本研究以質量併行方式,進行國軍組織變革等相關資料蒐整與分析,並且透過與八位現(退)役高階幹部進行深度訪談,將訪談內容分析後提列出「人員素質、訓練制度、軍事專業、效率提升以及軍事效能提升」等五個構面納入量測問卷,發放量測對象為已完成國防大學陸軍指揮參謀學院指參教育的基層優秀幹部,並將訪談及問卷分析結果交叉比對後提出本研究結綸為「目前國軍組織內部人員編制數不足以支撐基層部隊作戰效能」,顯見國軍組織結構仍有精進空間,並透過SWOT 分析法綜整出「運用國防資源研究機構進行組織結構、兵力調整等相關性研究實施國軍組織再造,更加提升基層部隊作戰效能」之策略建議。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The changing cross-strait environment has induced several waves of organizational transformations in the national defense army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The primary orientation of these organizational transformations was aimed at modifying the current army to be more flexible and more adaptable to the advancement of modern military technologies. Thus, this research examines whether the army's efficiency has been raised as planned following the organizational transformations. The designed in-depth interview, combined with the surveyed results, shows that the resulting organizations were acceptable to both the planner and executive level members. However, the resulting efficiency still fell short of the original target of organizational transformations. The insufficient preplan to cut the units proportionally is to be blamed. Therefore, this research suggests an integrated strategic unit should be formed to have a better preplan for the further adjustment of the future to be reform.en_US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2 第三節 研究流程 2 第貳章 文獻探討 5 第一節 軍事戰略與國軍軍事調整案 5 一、我國軍事戰略 5 二、國軍軍事調整案 6 第二節 組織變革 8 一、組織變革的定義與理論模式 8 二、組織變革相關研究 11 三、軍事組織與組織資本 12 四、組織資本的相關研究 13 第三節 軍事效能 13 一、軍事效能的定義 13 二、軍事效能相關研究 14 第四節 總結 15 第參章 研究設計 17 第一節 研究架構 17 一、質性研究部分 17 二、量化研究部分 17 第二節 研究方法 17 一、立意抽樣法 17 二、半結構訪談法 18 三、問卷調查法 20 第三節 研究對象與資料蒐集 25 一、質性研究部分 25 二、問卷調查部分 26 第四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27 一、質性研究部 27 二、問卷調查部分 28 第肆章 資料分析與研究結果 29 第一節 跨越時代的組織銳變:質性資料分析 29 第二節 問卷調查分析 51 一、信度與效度分析 52 二、樣本描述 57 三、不同個人背景變項與各構面之差異分析 62 四、複選題分析 70 第三節 SWOT 分析 71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73 第一節 研究結論 73 一、軍隊組織變革調整後優勢及劣勢 73 二、強化軍事量能,提升作戰效能 74 三、整合軍事及民間資源,肆應未來戰略環境 74 第二節 未來建議 75 參考文獻 76 壹、中文部分 76 貳、英文部分 79 附錄、研究問卷 81zh_TW
dc.format.extent 3111077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11921319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組織變革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精實案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精進案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精粹案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作戰效能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Organizational Transformation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Efficiency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Strategic Uniten_US
dc.title (題名) 國軍歷次組織變革對基層部隊作戰效能之影響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華民國89 年國防報告書編纂委員會(2000)。中華民國89 年國防報告書 。國防部。 中華民國93 年國防報告書編纂委員會(2004)。中華民國93 年國防報告書 。國防部。 中華民國110 年國防報告書編纂委員會(2021)。中華民國110 年國防報告書 。國防部。 王崑義(2010)。非傳統安全與台灣軍事戰略的變革。台灣國際研究季刊 ,6(2),1-43。 白秀玲(2010)。 國中資優生完美主義與負向情緒模式之建構研究. 特殊教育研究學刊 , 35(2),103-133。 江念慈(2016)。內部治理機制與組織資本對於公司價值的影響。國立交通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吳明隆(2009)。結構方程模式:方法與實務運用 。台灣: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吳明隆(2011)。論文寫作與量化研究 。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社。 吳秉恩(1996)。組織行為學 。台北市:華泰書局。 吳建鋒(2009)。組織變革態度,組織承諾,工作滿意與組織公民行為相關性之研究。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市。 吳敏凱(2011)。國軍精進案後組織彈性化對志願役軍官工作績效影響之研究─以工作壓力為中介變項。淡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 吳麗珍、黃惠滿、李浩銑(2014)。方便取樣和立意取樣之比較。護理雜誌 ,61(3),105-111。 呂哲甫(2013)。 環保型非營利組織變革之研究─以台灣環境行動網與地球公民協會合併為例 。世新大學行政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岑淑筱、郭家毓(2011)。組織策略、智慧資本、組織創新與組織營運績效之研究-以連鎖咖啡餐飲業之台商為例。東海管理評論 ,13(1),225-253。 林建煌(2003)。策略管理 = Strategic management(初 版 ed.),台灣:元照出版。 林清同、陳彥彰、康緞(2011)。學習導向對企業績效的影響─以結構資本為中介變項。育達科大學報 ,(28),57-75。 侯嘉政 、 陳宜伸、 張宏榮(2010)。企業動態能力、組織變革策略與組織變革績效之探索性研究。經營管理論叢 ,6(1),23-47。 洪榮昭(1997)。能力轉換滾石生苔否?。就業與訓練 ,15(2),59-63。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市:巨流圖書。 范聖孟(2014)。論法治國原則下的軍隊與組織。國防雜誌,29(4),97-112。 翁志英(2008)。海外台校人力資源管理對組織效能之探討─以胡志明市台灣學校為例。國立高雄大學國際高階經營管理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張馨尹(2014)。繼任 CEO 來源對公司績效的影響-以企業變革為中介變數。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許家偉(2015)。軍事全球化下募兵制度及組織變革對軍事效能的影響─從2015 年國軍的發展環境來觀察。國防大學通識教育學報,(5),17-35。 陳文政(2010)。二○二○年的國軍-軍事的威脅與組織的因應。 台灣國際研究季刊 ,6(3),107-138。 陳以亨、黃芝華(2004)。訓練移轉相關因素之研究。中山管理評論 ,12(3),595-620。 陳金貴(1976)。組織變革中員工抗拒改革的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偉華(2014)。戰略與軍事效能關係之研究。復興崗學報 ,(105),37-62。 曾美智(2006)。 國軍[精實案]政策評估之研究 。國立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 鈕文英(2020)。質性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 。台北市:雙葉書廊 葉瀚文(2011)。子公司的組織變革—以脈絡論分析埔里酒廠的組織變革。國立暨南國際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 蔡煌瑯(2015)。由國防治理思維析論台灣國防預算配置與組織轉型策略。國立臺灣大學會計與管理決策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蕭詠璋 、陳忠仁(2008)組織變革與資訊科技對組織績效影響之研究。 組織與管理 ,1(1),73-94。 錢淑芬(2004)。軍事專業價值與軍隊承諾之研究。復興崗學報 ,82,107-144。 戴良吉(2023)。志願役士兵轉服士官所需職能之分析-以陸軍砲兵部隊為例。國立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謝游麟、葛惠敏(2011)。國軍軍事戰略之理論與。國防雜誌,26(1),63-77。 韓耀霆(2010)。國軍組織的再精進與調整-《四年期國防總檢討》的觀察與分析。國防雜誌,25(3),45-59。 瞿海源、畢恆達、劉長萱、楊國樞(2015)。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質性研究法 ,台北市:台灣東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顏志龍、鄭中平(2019)。給論文寫作者的統計指南:傻瓜也會跑統計 (第三版 ),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社。 羅春月(2004)。民營化組織變革的不確定性認知對組織承諾之影響研究。國立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貳、英文部分 Bates, R. A. (1997). The impact of training content validity,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learning, performance utility, and transfer climate on transfer of training in an industrial setting. 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 and Agricultural & Mechanical College. Bentler, P. M., & Wu, E. J. (1993). EQS/Windows user's guide. Los Angeles: BMDP Statistical Software. In: Inc. Black, S. E., & Lynch, L. M. (2005). Measuring organizational capital in the new economy. In Measuring capital in the new economy (pp. 205-236).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Brooks, R. (2007). Creating military power: The sources of military effectiveness.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Dessler. (1976).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 a contingency approach / Gary Dessler. Prentice-Hall. Eisfeldt, A. L., & Papanikolaou, D. (2013). Organization capital and the cross‐section of expected returns. The Journal of Finance, 68(4), 1365-1406. Fornell, C., & Larcker, D. F. (1981a). Evaluating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 with unobservable variables and measurement error.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18(1), 39-50. Fornell, C., & Larcker, D. F. (1981b).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 with unobservable variables and measurement error: Algebra and statistics. In: Sage Publications Sage CA: Los Angeles, CA. Friedlander, F., & Brown, L. D. (1974). Organization development.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25(1), 313-341. Hellriegel, D., & Slocum, J. W. J. (1994). Mananement (6 ed.). 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 Hoy, W. K., & Miskel, C. G. (2008).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Hurwitz, J., Lines, S., Montgomery, B., & Schmidt, J. (2002). The linkage between management practices, intangibles performance and stock returns. Journal of Intellectual Capital, 3(1), 51-61. Kotter, J. P. (1998). 企業成功轉型 8 Steps(邱如美譯初版). 天下遠見出版. Lewin, K. (1947). Frontiers in group dynamics: Concept, method and reality in social science; social equilibria and social change. Human relations, 1(1), 5-41. Lincoln, Y. S., Guba, E. G., & Pilotta, J. J. (1985). Naturalistic inquiry: Beverly Hills, CA: Sage Publications, 1985, 416. In: Pergamon. Michael, S. R. (1982). Organizational change techniques: Their present, their future. Organizational Dynamics, 11(1), 67-80. Millett, A. R., & Murray, W. (1988Lessons of War). Lessons of War. The National Interest(14), 83-95. Molyneux, A. (1998). IC and the ASCPA: seeking competitive advantage. AUSTRALIAN CPA, 68, 32-32. Wojnicki, A. C., & Godes, D. (2008). Word-of-mouth as self-enhancement. HBS marketing research paper(06-01).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