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學位論文

文章檢視/開啟

書目匯出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引文資訊

TAIR相關學術產出

題名 羅典《易》學研究
A Study on Luo Dian's Yi Theory
作者 廖凡慧
Liao, Fan-Hui
貢獻者 陳睿宏
Chen, Rui-Hong
廖凡慧
Liao, Fan-Hui
關鍵詞 羅典
凝園讀易管見
李光地
程朱易學
湖湘學派
清代易學
Luo Dian
Ningyuan Du Yi Guan Jian
Li Guangdi
Yixue of Cheng Yi and Zhu Xi
Atmosphere of the Hunan-Xiang region
Yixue of Qing Dynasty
日期 2024
上傳時間 1-二月-2024 11:26:44 (UTC+8)
摘要 羅典(1719-1808),字徽五,號慎齋,乾隆時期湖南湘潭人。乾隆十二年(1747)得湖南鄉試第一,乾隆十六年(1751)舉進士,曾兩度主持河南鄉試,六十多歲以照顧母親的理由辭官還鄉,先至武陵朗江書院任職山長5年,後返鄉回嶽麓書院任職山長,從乾隆四十七(1782)年至嘉慶十三年(1808),掌教整整27年,直至病逝,期間作育湖湘一帶學子無數。深受湖湘一地「經世致用」學風影響,強調經學的人事義理之用,著《凝園讀易管見》,既為讀《易》之心得,實敬慎細酌,承程朱等前人之說,並多有定見者,既為教授學生的《易》教範本,又為儒理政治教化思想之顯作。 本文著重於從象數與義理兩個面向,梳理羅典的《易》學思想主張,總結其《易》學的特色與主要內容要義:基於湖湘學派的學術傳統與書院執教背景之響影,乃至依準程朱之學、李光地之說,展現出高度的儒理色彩。以義理為本,不失象數之用;不論義理或象數,皆能顯現以傳解經的方法與重要內涵。歸本於程朱,撮用於李氏,既有繼承,又能顯發己意,而未一味採納,時有批判指正;非流於沿襲,澄清批判,多能顯其陳義之功,尤力圖闡發《周易》政治教化的微言大義。重視字辭訓義,奠基於前人之說,又有執於己意之可觀者。義理思想之主要取向,著力於政治教化下的君臣之道,乃至中正、應時之變的理解與見識。中正之思想,又即其爻位象數觀點之展示,以爻位中正立象,落實於中正之道的具現。《易》理思想,無意於理、氣、心、性之辨,亦無意於有關思想之表義,始終根於《易傳》與程朱為主的純粹化之儒道,尤其彰顯於儒學的政教關懷。
Luo Dian(羅典)(1719-1808), styled himself Huiwu(徽五), and also known as Shenzhai(慎齋), was a native of Xiangtan(湘潭). Metropolitan graduate during the Qianlong(乾隆) period. He twice presided over the provincial examination in Henan(河南). In his sixties, he resigned from official duties and returned to his hometown to take care of his mother. Initially, He taught at the Langjiang Academy(朗江書院) for five years.Afterward, he held the position of principal at Yuelu Academy(嶽麓書院) for 27 years, nurturing numerous students in the Hunan-Xiang(湖湘) region. Influenced by the local " Statecraft(經世致用) " academic atmosphere of the Hunan-Xiang (湖湘)region, Luo Dian emphasized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Confucian studies, especially in the realm of human relationships and moral principles. His work " Ningyuan Du Yi Guan Jian(凝園讀易管見) " reflects his insights into the Book of Yi-Jing(易經). It not only serves as a guide for studying the Yi-Jing but also demonstrates his meticulous consideration, inheriting the views of predecessors such as Cheng Yi(程頤) and Zhu Xi(朱熹), with many of his own perspectives. It serves as both a teaching model for students studying the Yi-Jing and a prominent work in Confucian political and educational thought. This Study focuses on two aspects: Xiang-shu(象數) theory and Yili(義理) principles, outlining Luo Dian's key philosophical propositions in the study of the Yixue(易學). Summarizing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essential content of his studies, it reveals a distinctive Confucian influence based on the academic tradition of the Hunan-Xiang school and his background in academy teaching. Following the teachings of Cheng Yi and Zhu Xi, and the ideas of Li Guang-di(李光地), Luo Dian's interpretation of the Yi-Jing exhibits a high degree of Confucianism. Grounded in moral principles, it does not neglect the use of numerical symbolism, demonstrating an effective method for interpreting scriptures and highlighting important connotations, whether in moral principles or numerical symbolism.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一、《易》著之古籍 [漢]京房撰,[吳]陸績注:《京氏易傳》,收入《四部叢刊初編》第4册(臺北:商務印書館,1976年6月。 [漢]焦延壽:《焦氏易林》,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7年。 [漢]魏伯陽等撰:《古文參同契箋註集外二種》,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7年。 [漢]佚名:《子夏易傳》,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7冊,1986年。 [魏]王弼,[晉]韓康伯注,[唐]孔穎達正義:《周易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1985年。 [魏]王弼:《周易略例》,收於《百部叢書集成》,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唐]李鼎祚:《周易集解》,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6年。 [宋]丁易東:《大衍索隱》,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806冊,1986年。 [宋]丁易東:《易象義》,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21冊,1986年。 [宋]王宗傳:《童溪易傳》,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7冊,1986年。 [宋]王應麟:《周易鄭康成註》,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大易類聚初集》第1冊,1983年。 [宋]朱震:《漢上易傳》,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1冊,1986年。 [宋]朱熹:《周易二種.周易本義》,臺北:大安出版社,2012年。 [宋]朱熹:《周易本義》,杭州:浙江大學圖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宋]吳澄:《易纂言》,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22冊,1986年。 [宋]林至:《易裨傳》,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5冊,1986年。 [宋]林栗:《周易經傳集解》,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2冊,1986年。 [宋]俞琰:《周易集說》,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21冊,1986年。 [宋]俞琰:《讀易舉要》,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21冊,1986年。 [宋]胡一桂:《周易啟蒙翼傳》,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22冊,1986年。 [宋]胡方平:《易學啟蒙通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20冊,1986年。 [宋]張浚:《紫巖易傳》,杭州:浙江大學圖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宋]程頤:《伊川易傳》,杭州:浙江大學圖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宋]程頤撰,王孝魚點校:《易程傳》,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宋]楊萬里:《誠齋易傳》,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4冊,1986年。 [宋]雷思齊:《易圖通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21冊,1986年。 [宋]劉牧:《易數鈎隱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8冊,1986年。 [宋]鄭剛中:《周易窺餘》,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大易類聚初集》第2冊, 1983年10月初版。 [宋]魏濬:《易義古象通》,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34冊,1986年。 [元]張理:《易象圖說》,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806冊,1986年。 [元]董真卿:《周易會通》,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26冊,1986年。 [元]熊良輔:《周易本義集成》,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24冊,1986年。 [明]方以智:《周易時論合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續修四庫全書》第15冊,2002年。 [明]何楷:《古周易訂詁》,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36冊,1986年。 [明]來知德:《周易集註》(杭州:浙江圖書館影印欽定四庫全書本 [明]胡居仁:《易像鈔》,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31冊 ,1986年。 [明]章潢:《周易象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續修四庫全書》第9冊,2002年。 [明]章潢:《讀易雜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續修四庫全書》第9冊,2002年。 [明]陳士元:《易象彙解》,收於《叢書集成續編》第28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9年。 [明]陳士元:《易象彙解》,收於《續修四庫全書》第8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明]陳士元:《易象鉤解》,收於《百部叢書集成》第52輯,臺北:藝文印書館,1968年。 [明]黃道周:《易象正》,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35冊,1986年。 [明]董守瑜:《卦變考略》,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35冊,1986年。 [明]熊過:《周易象旨決錄》,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31冊,1986年。 [明]蔡清:《易經蒙引》,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29冊,1986年。 [明]韓邦奇:《啟蒙意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30冊,1986年。 [清]方申:《方氏《易》學五書》,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叢書集成續編》第29冊,1989年7月臺1版,頁603。 [清]毛奇齡《仲氏易》,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大易類聚初集》第13冊, 1983年10月初版。 [清]毛奇齡《易小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41冊,1986年。 [清]王夫之:《船山《易》學》,臺北:廣文書局,1981年。 [清]王夫之:《周易外傳》,長沙:嶽麓書社,1998年。 [清]王樹枏:《費氏古易訂文》,臺北:文史哲出版社影印光緒辛卯季冬文莫室刻本,1990年。 [清]李光地:《周易折中》,杭州:浙江大學圖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清]李富孫:《易經異文釋》,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大易類聚初集》第20冊, 1983年。 [清]李塨:《周易傳註》,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47冊,1986年。 [清]李道平:《周易集解纂疏》,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清]李銳:《周易虞氏略例》,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大易類聚初集》第19冊,1983年。 [清]俞樾:《周易互體徵》,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大易類聚初集》第18冊,1983年。 [清]俞樾:《周易平議》,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大易類聚初集》第18冊,1983年。 [清]紀磊:《九家逸象辨證》,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叢書集成續編》第30冊, 1989年。 [清]紀磊:《虞氏逸象攷正》,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叢書集成續編》第30冊,1989年。 [清]張惠言:《周易鄭氏義》,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大易類聚初集》第19冊,1983年。 [清]張惠言:《周易鄭氏學》,臺北:成文出版社《無求備齋易經集成》第176冊,1976年。 [清]張惠言:《易緯略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續修四庫全書》第40冊,2002年。 [清]陳壽熊:《讀易漢學私記》,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大易類聚初集》第18冊,1983年。 [清]惠士奇:《惠氏易說》,臺北:藝文印書館《皇清經解易類彙編》本,1992年。 [清]惠棟:《周易述》,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52冊,1986年。 [清]惠棟:《易例》,臺北:成文出版社《無求備齋易經集成》第150冊,1976年。 [清]惠棟:《易漢學》,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叢書集成新編》第17冊,1985年。 [清]惠棟:《增補鄭氏周易》,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7冊,1986年。 [清]黃宗炎:《周易象辭》,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大易類聚初集》第13冊,1983年。 [清]黃宗炎:《尋門餘論》,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大易類聚初集》第13冊, 1983年。 [清]黃宗羲:《易學象數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黃宗羲全集》第9冊,1993年。 [清]羅典:《凝園讀易管見》,普林斯敦州:普林斯敦大學圖書館乾隆丙戌年明德堂刊本。 [清]羅典著,蘭甲云校點:《凝園讀易管見》,長沙:嶽麓書社,2013年。 [清]焦循:《易圖略》,上海:海古籍出版社《續修四庫全書》, 1995年。 [清]焦循:《易廣記》,北京:北京大學圖書館藏道光六年半九書塾刻本。 [清]歐陽厚均:《易鑑》,劍橋市:哈佛燕京圖書館道光丁未三月安仁歐陽氏刊本。 [清]杭辛齋:《學易筆談》,臺北:廣文書局,1975年。 二、《易》外之古籍 [西漢]司馬遷:《史記》,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 [宋]程顥、程頤《二程集》,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 [宋]朱熹:《朱子文集》,卷87,劍橋市:哈佛燕京圖書館同治七年刻本。 [宋]真德秀:《真西山集》,收入《同治正誼堂叢書》本,臺北:藝文印書館,《百部叢書集成》第26冊,據清同治左宗堂增刊本景印,1968年。 [魏]何晏集解,[宋]邢昺疏;[清]阮元校勘:《論語注疏》,收入《十三經注疏》第8冊,臺北:藝文印書館,1985年。 [清]皮錫瑞:《經學通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3年。 [清]皮錫瑞:《經學歷史》,臺北:藝文印書館,1996年。 [清]孫奇逢著,張顯清主編:《孫奇逢集》,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 [清]張廷玉,《明史》,臺北:鼎文書局,1991年。 [清]郭嵩燾:《養知書屋文集》,北京:北京大學圖書館藏光緒十八年刻本。 [清]黃宗羲:《宋元學案》,北京:北京大學圖書館藏光緒十八年刻本。 [清]愛新覺羅永瑢編:《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 [清]劉錦藻等編:《清續文獻通考》,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36年。 [清]戴震:《戴震文集》,臺北:中華書局,2017年。 [清]歐陽厚均編:《嶽麓詩文鈔》,長沙:嶽麓書社,2009年。 [清]羅汝懷編:《湖南文徵》,劍橋市:哈佛燕京圖書館同治11年刻本。 [清]曾國荃等撰:《湖南通志》,收入《中國省志彙編》第6冊,臺北:華文書局,1967年。 [清]常明、楊芳燦、譚光祜編:《四川通志》,收入《中國省志彙編》第7冊, 臺北:華文書局,1967年 [清]陳嘉榆等修:《湘潭縣志》,收入《中國方志叢書》,臺北:成文出版社,據光緒十五年刊本景印,1970年。 [清]朱克敬:《瞑庵雜識》,收入《筆記小說大觀.正編》第6冊,臺北:新興書局,1977年。 [清]范煜撰,[唐]李賢注:《後漢書》,杭州:浙江大學圖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三、當代《易》著(依姓氏筆畫排序) 丁維杰:《周易哲學》,臺北:藝文印書館,1959年。 孔繁詩:《易經繫辭傳研究》,臺北:晴園印刷事業有限公司,1998年。 王居恭:《周易旁通》,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年。 王章陵:《周易思辨哲學》,臺北:頂淵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4年。 王博:《易傳通論》,臺北:大展出版社有限公司,2004年。 王新春:《周易虞氏學》,臺北:頂淵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9年。 王瓊珊:《易學通論》,臺北:廣文書局,1971年。 王鐵:《宋代易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成中英:《易學本體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 朱伯崑:《易學哲學史》,北京:昆侖出版社,2005年。 朱伯崑主編,《周易通釋》(北京:昆侖出版社,2004年),頁97-105。 朱維煥:《周易經傳象義闡釋》,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3年。 江國樑:《易學研究基礎與方法》,臺北:學易齋,2000年。 牟宗三:《周易的自然哲學與道德函義》,臺北:文津出版社,1998年。 牟宗三:《周易哲學演講錄》,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 艾爾曼:《從理學到樸學》,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5年。 余敦康:《內聖外王的貫通——北宋易學的現代闡釋》,上海:學林出版社,1997年。 余敦康:《周易現代解讀》,北京:華夏出版社,2006年。 余敦康:《漢宋易學解讀》,北京:華夏出版社,2006年。 吳康:《邵子易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2年。 吳懷祺:《易學與史學》,臺北:大展出版社有限公司,2004年。 呂紹綱:《周易闡微》,臺北:韜略出版有限公司,2003年。 呂紹綱主編:《周易辭典》,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1992年。 李周龍:《易學窺餘》,臺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 李學勤:《周易經傳溯源》,北京:長春出版社,1992年。 李樹菁:《周易象數通論——從科學角度的開拓》,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04年。 汪忠長:《讀易劄記》,臺北:考古文化事業公司,1982年。 汪致正:《易學津梁》,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汪學群:《清初易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年。 汪學群:《清代中期易學》,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年。 邢文:《帛書周易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 周止禮:《易經與中國文化》,北京:學苑出版社,1990年。 周伯達:《周易哲學概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9年。 尚秉和:《周易尚氏學》,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5月第1版,2003年。 屈萬里:《先秦漢魏易例述評》,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4年。 林尹等著:《易經研究論集》,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81年。 林文欽:《周易時義研究》,臺北:鼎文書局,2002年。 林忠軍、張沛、張韶宇等著:《明代易學史》,濟南:齊魯書社,2016年。 林忠軍、張沛、趙忠國《清代易學史》,濟南:齊魯書社,2018年。 林忠軍:《周易鄭氏學闡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林忠軍:《象數易學發展史(第二卷)》,濟南:齊魯書社,1998年。 林忠軍主編:《歷代易學名著研究(上、下)》,濟南:齊魯書社,2008年。 林耕年:《易學通論》,臺北:大溢出版社,2003年。 祁潤興:《周易義理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金景芳、呂紹綱:《周易全解》,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南懷瑾、徐芹庭註譯:《周易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7年。 胡自逢:《先秦諸子易說通考》,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9年。 胡自逢:《周易鄭氏學》,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0年。 胡自逢:《程伊川易學述評》,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5年。 范良光:《易傳道德的形上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0年。 唐明邦、汪學群:《易學與長江文化》,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 唐琳:《朱震的易學視域》,北京:中國書社,2007年。 孫劍秋:《易理新研》,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7年。 徐芹庭:《虞氏易述解》,臺北:五洲出版社,1974年。 徐芹庭:《易經研究》,臺北:五洲出版社,1997年。 徐芹庭:《易經源流》,北京:中國書店,2008年。 徐芹庭:《易經詳解》,北京:中國書店,2008年。 高懷民:《先秦易學史》,臺北: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1990年。 高懷民:《大易哲學論》,臺北:作者自印,1988年。 高懷民:《中國哲學在皇皇易道中成長發展》,臺北:作者自印,1999年。 高懷民:《宋元明易學史》,南寧: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 高懷民:《兩漢易學史》,臺北: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1970年。 高懷民:《邵子先天易哲學》,臺北:作者自印,1987年。 常秉義:《周易與歷法》,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02年。 張立文:《周易帛書今注今譯》,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1年。 張吉良:《周易哲學和古代社會思想》,濟南:齊魯書社,1998年。 張善文:《象數與義理》,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7年。 張善文:《歷代易家與易學要籍》,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年。 張漢:《周易會意》,成都:巴蜀書社,2002年。 張濤:《秦漢易學思想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張濤主編:《周易文化研究(第一輯)》,北京:東方出版社,2009年。 章秋農:《周易占筮學》,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年。 郭建勳注譯、黃俊郎校閱:《新譯易經讀本》,臺北:三民書局,1996年。 郭彧:《京氏易傳導讀》,濟南:齊魯書社,2002年。 郭彧:《京氏易源流》,北京:華夏出版社,2007年。 陳來:《宋明理學》,臺北:允晨文化,2010年。 陳鼓應、趙建偉:《周易注譯與研究》,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9年。 陳鼓應:《易傳與道家思想》,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4年。 陳睿宏:《漢易之風華再現:惠棟易學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6年。 陳睿宏:《義理、象數與圖書之兼綜-朱震易學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11年。 陳睿宏:《宋元時期易圖與數論的統合典範-丁易東大衍數說圖式結構化之易學觀》,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14年。 陳睿宏:《宋代圖書易學之重要輯著──:《大易象數鈎深圖》與:《周易圖》一系圖說析論》,臺北:政大出版社,2016年。 傅隸樸:《周易理解》,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9年。 程石泉:《易學新探》,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黃沛榮:《易學論著選集》,臺北:長安出版社,1985年。 黃忠天:《周易程傳註評》臺北: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2006年。 黃慶萱:《周易縱橫談》,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 楊吉德:《周易卦象與本義統解》,濟南:齊魯書社,2004年。 楊自平:《世變與學術——明清之際士林易學與殿堂易學》,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2年。 楊自平:《清初至中葉易學十家之類型研究》,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7年。 楊錦銓:《易經古義解讀》,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2年。 葉福翔:《易玄虛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廖名春:《帛書易傳初探》,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8年。 劉大鈞:《周易概論》,成都:巴蜀書社,2004年。 劉大鈞:《象數精解》,成都:巴蜀書社,2004年。 劉大鈞主編:《大易集述》,成都:巴蜀書社,1998年10月1版1刷。 劉大鈞主編:《大易集奧》,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12月1版1刷。 劉玉建:《兩漢象數易學研究》,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 劉瀚平:《宋象數易學研究》,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3年。 劉瀚平:《周易思想探微》,臺北:商鼎文化出版社,1997年。 潘雨廷:《易學史叢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潘雨廷:《讀易提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鄧球柏:《帛書周易校釋》,長沙:湖南出版社,1996年。 鄭衍通:《周易探原》,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2002年。 鄭萬耕:《易學源流》,瀋陽:瀋陽出版社,1997年。 盧央:《京房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 盧央:《京氏易傳解讀》,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年。 盧央:《易學與天文學》,臺北:大展出版社,2005年。 賴貴三:《易學思想與時代易學論文集》,臺北:文津出版社,2007年。 賴貴三:《臺海兩岸焦循文獻考察與學術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2008年。 戴君仁:《談易》,臺北:臺灣開明書店,1982年。 戴璉璋:《易傳之形成及其思想》,臺北:文津出版社,1989年。 鍾泰德:《易經研究》,臺北:文英堂出版社,1998年。 顏國明:《易傳與儒道關係論衡》,臺北:里仁書局,2006年。 嚴靈峰:《馬王堆帛書易經斠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 四、當代非《易》著(依姓氏筆畫排序) 任繼愈主編:《中國哲學發展史》,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 朱漢民、楊慎初、鄧洪波:《嶽麓書院史略》,長沙,嶽麓書社,1936年。 朱伯崑《易學哲學史》,北京:昆侖出版社,2005年。 朱漢民:《湘學原道錄》,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 朱漢民:《湖湘學派史論》,長沙:湖南大學出版社,2004年。 朱漢民:《湖湘學派史論》,長沙:湖南大學出版社,2004年。 李兵:《書院教育與科舉關係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年。 李肖聃:《湘學略》,長沙:嶽麓書社,1895年。 汪學群:《中國儒學史‧清代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 林慶彰:《明代經學研究論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 姜廣輝主編:《中國經學思想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年。 韋政通:《中國思想史》,臺北:水牛出版社,1991年。 張舜徽:《清儒學記》,濟南:齊魯書社,1991年。 章太炎:《章氏叢書》,臺北:世界書局,1982年。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臺北:三民書局,2010年。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15年。 楊布生,《嶽麓書院山長考》,上海:華東師範大學,1986年。 鄭萬耕:《易學源流》,瀋陽:瀋陽出版社,1997年。 錢基博:《近百年湖南學風》,長沙:嶽麓書社,1895年。 錢穆:《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臺北:聯經出版社,1994年。 羅宏、許順富:《湖南人底精神:湖湘菁英與近代中國》,北京:新星出版社,2017年。 羅宏:《湖湘世家:鼓磉洲羅氏》,長沙:嶽麓書社,2020年 五、期刊論文(依姓氏筆畫排序) 王新春:〈哲學視野下的漢《易》卦氣說〉,《周易研究》,2002年第6期,頁50-61。 王樹人、喻柏林:〈《周易》的「象思維」及其現代意義〉,《周易研究》,1998年第1期,頁1-8。 任蘊輝:〈論漢代《易》學的納甲〉,《中國哲學史》,1993年第8期,頁73-80。 何茂活:〈從《古俗字略》看漢字簡化的歷史基礎——兼論該書的辭書學價值〉,《辭書研究》,2012年第1期,頁67-73。 李兵、許靜:〈論清代科舉考試內容對書院教學的影響〉,《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2卷第5期,2008年9月,頁22-27。 李兵:〈羅典與嶽麓書院〉,《中國書院》第三輯,2000年2月,頁14-16。 周山:〈《周易》詮釋若干問題思考〉,《中國哲學》,2004年第2期,頁49-55。 周立升:〈虞翻象數易論綱——兼論虞氏易注的道家傾向〉,《中國哲學》第16輯,1993年3月,頁173-296。 林忠軍、張沛:〈略論明代《易》學的形成、演變及意義〉,《周易研究》,2016年第3期,頁37-43。 林忠軍:〈《易緯》宇宙觀與漢代儒道合流趨向〉,《中國哲學》,2002年第12期,頁52-56。 林金泉:〈《周易》與陰陽五行思想〉,《孔孟月刊》,1981年9月,第21卷第1期,頁4-9。 林麗真:〈如何看待易「象」——由虞翻、王弼與朱熹對易「象」的不同看法說起〉,《周易研究》第4期, 1994年,頁35-41。 常秉義:〈「卦變」說辨析〉,《周易研究》,1997年第4期,頁15-24。 張沛:〈李道平疏文中的《易》學思想〉,《蘭州學刊》,2014年第4期,頁12-17。 張素卿:〈從典範轉移論惠棟《周易本義辨證》,《國文學報》第53期,2013年6月,頁93-118。 張素卿:〈惠棟論《易》之「大義」與「微言」〉,《國文學報》第56期,2014年12月,頁123-152。 曹樹明、宋錫同:〈王弼「卦主說」探微〉——對《易傳》以來「卦主」思想的繼承與發展,《管子學刊》,2009年第1期,頁74-88。 郭彧:〈卦變說探微〉,《周易研究》,1998年第1期,頁9-20。 郭素紅:〈明代《易》學中的漢學傾向〉,《東岳論叢》第30卷第10期,2009年10月,,頁110-113。 陳睿宏:〈乾嘉漢學大師惠棟述易於文獻運用上之重要缺失〉,《中國文化月刊》第1期,2007年9月,頁54-68。 陳睿宏:〈從宏觀的經典闡釋角度看惠棟《易》學的時代意義〉,《孔孟月刊》,第45期,2006年10月,頁5-9。 陳睿宏:〈從詮釋學觀點看惠棟《易》學〉,《政大中文學報》第6期,2006年12月,頁183-208。 陳睿宏:〈惠棟改易經文以釋易述評〉,《臺中教育大學學報》第20卷第2期,2006年12月,頁1-32。 陳睿宏:〈惠棟《易》學中對中庸與易理的融攝〉,《臺中教育大學學報》第22卷第1期,2008年6月,頁37-66。 陳睿宏:〈李道平《周易集解纂疏》的爻位「當」、「應」觀析論〉,《政大中文學報》第12期,2009年12月,頁121-157。 陳睿宏:〈論朱震易學以象釋義的卦象主張之重要內涵〉,《第七屆中國經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11年8月,頁290-295 陳睿宏:〈《大易象數鈎深圖》所見鄭東卿《易》學圖式之象數觀析論〉,《成大中文學報》第51期,2015年12月,頁77-120。 陳睿宏:〈丁易東大衍數說聯結圖書《易》學析論〉,《東吳中文學報》第27期,2014年5月,頁145-184。 陳睿宏:〈圖書《易》學的延續與開展-論元代張理圖書《易》學之重要內涵〉,《東華漢學》第19期,2014年6月,頁195-242。 陳睿宏:〈《四庫全書》收錄《易》著之《易》學史意義與考辨研究概況〉,《孔孟月刊》第59期,2012年12月,頁48-57。 陳睿宏:〈論宋代時期《易》學圖說與《洪範》之會通流衍〉,《國文學報》第71期,2022年6月,頁35-68。 傅榮賢:〈孟喜《易》學略論〉,《周易研究》第3輯,1994年8月,頁4-7。 楊自平 :〈從《御纂周易述義》論乾隆殿堂《易》學特色〉,《當代儒學研究》第10期,2011年6月,頁171-203。 楊自平:〈胡炳文《易》學學統的建立與《本義》會通眾說析論〉,《成大中文學報》第58期,2017年9月,頁23-58。 楊自平:〈清中葉宋《易》派王又樸《易》學析論〉,《臺北大學中文學報》第20期,2016年9月,頁37-62。 趙中偉:〈周易「中」的思想研究〉,《輔仁國文學報》第9期,1993年6月,頁239-275。 趙中偉:〈從「物理之後」到「倫理之後」──「元亨利貞」詮釋意涵解析〉, 《輔仁國文學報》第22期,1996年7月,頁29-60。 趙中偉:〈乾元用九,乃見天則──《周易》「天」之思想的創造性詮釋〉,《哲學與文化》34期,2007年10月,頁21-43 趙中偉:〈元亨利貞,自強不息 柔順利貞,厚德載物──乾、坤兩卦語言意義的詮釋〉,《輔仁國文學報》第36期,2013年4月,頁1-34。 趙榮波:〈卦主說芻議〉,《周易研究》,2003年第2期,頁66-73。 劉玉建:〈五行說與京房《易》學〉,《周易研究》,1996年第4期,頁1-11。 劉玉建:〈試論京房《易》學中的世卦起月例〉,《周易研究》,1996年第2期,頁17-20。 劉玉建:〈論魏氏月體納甲說及其對虞氏《易》學的影響〉,《周易研究》,2001年第4期,頁21-25。 鄭萬耕:〈《易》學中的陰陽五行觀〉,《周易研究》,1994年第4期,頁24-32。 鄭萬耕:〈《易》學中的整體思維方式〉,《周易研究》,1995年第4期,頁62-70。 賴貴三:〈清代乾嘉揚州學派經學研究的成果與貢獻〉,《漢學研究通訊》第4期,2000年11月,頁588-595。 賴貴三:〈紀大奎及其《雙桂堂易說》探析〉,《中國學術年刊》第23期,2002年6月,頁35-60。 賴貴三:〈晚清名儒俞樾曲園《易》學析論〉,《孔孟學報》第90期,2012年9月,頁63-94。 賴貴三:〈《易》學東西譯解同──德儒衛禮賢《易經》翻譯綜論〉,《臺北大學中文學報》第16期,2014年9月,頁29-65 賴貴三:〈宋至清儒詮釋「洗心退藏於密」異同析論〉,《國文學報》第63期,2018年6月,頁135-170。 蘭甲云:〈略論羅典《凝園讀易管見》學術成就與教育功效〉,收錄於張濤主編:《周易文化研究》第六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4年,頁149-155。 六、學位論文(依姓氏筆畫排序) 江弘毅:《宋易大衍學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1991年。 吳菁珂:《北宋《易》學的開放性詮釋》,石家莊:河北大學中國古代史碩士論文,2012年。 官岳:《來知德《易》學研究》,濟南:山東大學中國哲學博士論文,2008年。 林志孟:《俞琰《易》學思想研究》,臺北:私立文化中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1994年。 黃守虹:《清代中期湘學研究》,長沙:湘潭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學位論文,2013年。 徐瑞:《周易符號結構論》,濟南:山東大學中國哲學博士論文,2010年。 涂雲清:《吳澄《易》學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7年。 高新滿:《俞琰《易》學研究》,濟南:山東大學中國哲學博士論文,2012年。 張國洪:《吳澄的象數義理之學》,濟南:山東大學中國哲學博士論文,2006年。 許朝陽:《胡煦《易》學研究》,臺北:私立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0年。 許維萍:《宋元《易》學的復古運動》,臺北:私立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0年。 管友元:《嶽麓書院藏清代山長題匾硏究》,長沙:湖南大學文物與博物館碩士學位論文,2005年。 陳睿宏:《惠棟《易》學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6年。 曾復祺:《朱震《易》學之研究》,臺北:私立銘傳大學應用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8年。 黃忠天:《宋代史事《易》學研究》,臺北: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4年。 楊自平:《吳澄之《易經》解釋與《易》學觀》,臺北: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9年。 楊東:《王弼《易》學與程頤《易》學的比較研究》,成都:四川省社會科學院中國哲學碩士論文,2002年。 楊淑瓊:《虞翻《易》學研究——以卦變和旁通為中心的展開》,臺北: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2年。 詹景安:《熊過《周易象旨決錄》研究》,臺北:高雄師範大學經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4年。 劉新平:《《易》學中的五行思想研究》,長沙:湖南師範大學中國哲學碩士論文,2014年。 劉慧珍:《漢代《易》象研究》,臺北:私立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7年。 趙中偉:《《易經》乾卦研究》,臺北:私立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54年。 趙中偉:《《周易》「變」的思想研究》,臺北:私立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4年。 賴貴三:《項安世《周易玩辭》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年。 賴貴三:《焦循雕菰樓《易》學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3年。 韓賀舟:《邵雍《易》哲學研究》,濟南:山東大學學中國哲學碩士論文,2014年。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系
107151002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7151002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陳睿宏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 Chen, Rui-Hong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 (作者) 廖凡慧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作者) Liao, Fan-Huien_US
dc.creator (作者) 廖凡慧zh_TW
dc.creator (作者) Liao, Fan-Huien_US
dc.date (日期) 2024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二月-2024 11:26:44 (UTC+8)-
dc.date.available 1-二月-2024 11:26:44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二月-2024 11:26:44 (UTC+8)-
dc.identifier (其他 識別碼) G0107151002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49597-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中國文學系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7151002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羅典(1719-1808),字徽五,號慎齋,乾隆時期湖南湘潭人。乾隆十二年(1747)得湖南鄉試第一,乾隆十六年(1751)舉進士,曾兩度主持河南鄉試,六十多歲以照顧母親的理由辭官還鄉,先至武陵朗江書院任職山長5年,後返鄉回嶽麓書院任職山長,從乾隆四十七(1782)年至嘉慶十三年(1808),掌教整整27年,直至病逝,期間作育湖湘一帶學子無數。深受湖湘一地「經世致用」學風影響,強調經學的人事義理之用,著《凝園讀易管見》,既為讀《易》之心得,實敬慎細酌,承程朱等前人之說,並多有定見者,既為教授學生的《易》教範本,又為儒理政治教化思想之顯作。 本文著重於從象數與義理兩個面向,梳理羅典的《易》學思想主張,總結其《易》學的特色與主要內容要義:基於湖湘學派的學術傳統與書院執教背景之響影,乃至依準程朱之學、李光地之說,展現出高度的儒理色彩。以義理為本,不失象數之用;不論義理或象數,皆能顯現以傳解經的方法與重要內涵。歸本於程朱,撮用於李氏,既有繼承,又能顯發己意,而未一味採納,時有批判指正;非流於沿襲,澄清批判,多能顯其陳義之功,尤力圖闡發《周易》政治教化的微言大義。重視字辭訓義,奠基於前人之說,又有執於己意之可觀者。義理思想之主要取向,著力於政治教化下的君臣之道,乃至中正、應時之變的理解與見識。中正之思想,又即其爻位象數觀點之展示,以爻位中正立象,落實於中正之道的具現。《易》理思想,無意於理、氣、心、性之辨,亦無意於有關思想之表義,始終根於《易傳》與程朱為主的純粹化之儒道,尤其彰顯於儒學的政教關懷。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Luo Dian(羅典)(1719-1808), styled himself Huiwu(徽五), and also known as Shenzhai(慎齋), was a native of Xiangtan(湘潭). Metropolitan graduate during the Qianlong(乾隆) period. He twice presided over the provincial examination in Henan(河南). In his sixties, he resigned from official duties and returned to his hometown to take care of his mother. Initially, He taught at the Langjiang Academy(朗江書院) for five years.Afterward, he held the position of principal at Yuelu Academy(嶽麓書院) for 27 years, nurturing numerous students in the Hunan-Xiang(湖湘) region. Influenced by the local " Statecraft(經世致用) " academic atmosphere of the Hunan-Xiang (湖湘)region, Luo Dian emphasized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Confucian studies, especially in the realm of human relationships and moral principles. His work " Ningyuan Du Yi Guan Jian(凝園讀易管見) " reflects his insights into the Book of Yi-Jing(易經). It not only serves as a guide for studying the Yi-Jing but also demonstrates his meticulous consideration, inheriting the views of predecessors such as Cheng Yi(程頤) and Zhu Xi(朱熹), with many of his own perspectives. It serves as both a teaching model for students studying the Yi-Jing and a prominent work in Confucian political and educational thought. This Study focuses on two aspects: Xiang-shu(象數) theory and Yili(義理) principles, outlining Luo Dian's key philosophical propositions in the study of the Yixue(易學). Summarizing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essential content of his studies, it reveals a distinctive Confucian influence based on the academic tradition of the Hunan-Xiang school and his background in academy teaching. Following the teachings of Cheng Yi and Zhu Xi, and the ideas of Li Guang-di(李光地), Luo Dian's interpretation of the Yi-Jing exhibits a high degree of Confucianism. Grounded in moral principles, it does not neglect the use of numerical symbolism, demonstrating an effective method for interpreting scriptures and highlighting important connotations, whether in moral principles or numerical symbolism.en_US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動機與目的 1 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二、 研究目的 6 第二節 前人研究成果回顧 7 一、 清代《易》學研究概況 7 二、 湖湘學派與嶽麓書院研究概況 14 三、 歷來有關羅典之研究 17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研究文獻 20 一、 研究方法 20 二、 主要資料之研讀 22 第二章 羅典生平論著與重要《易》學傾向 25 第一節 羅典的書院生涯與講學論著重於明道合理 25 一、 書院生涯與剛正性格 25 二、 治經論著與講學重於處事之道 29 第二節 羅典《易》學源流考察 34 一、 湖湘學派的學術背景 34 二、 以李光地《周易折中》輯引為底本 38 第三節 羅典治《易》主要之實質傾向 48 一、 宗法程朱而後承李光地 48 二、 尊崇以傳解經之用 51 三、 以經詁經的詮義之法 54 四、 關注字義之訓詁 56 五、 義理為本而不失象數為用 58 第三章 羅典《易》學的象數觀 61 第一節 羅典的取象方法 63 一、 以上下經卦為主體 63 二、揚棄卦變而重反對之法 74 第二節 羅典的爻位觀 80 一、 爵位說 80 二、 中位說 85 三、 當位說 89 四、 相應說 94 五、 比爻之承與乘 98 六、 卦主說 106 第四章 羅典《易》學的重要義理思想 123 第一節 「中」與「正」的思想蘊意 123 一、 「中」、「正」的義理內涵 124 二、 「正中」、「中正」之辨 129 三、 「中則必正」價值體系 137 四、 小人喪其「中」顯其「不中」 141 第二節 以君臣關係為主的儒家倫常觀 146 一、 天子近臣「多懼」如何自安 146 二、 同德相與的君臣關係 155 第三節 時論思想 165 一、 承繼《易傳》的「時中」思想 166 二、 政治場域上適時而變 170 三、 牽制小人之時變 181 第五章 結論 187 一、 羅典《易》學內容的主體取向 187 (一) 後繼李光地,實則歸本於程朱 187 (二) 以傳解經,立說時出新意 190 二、 義理為主與象數之輔的思想內涵 193 (一) 中正、君臣與時變之道的義理思想之關注 193 (二) 爻位為核心的象數觀 198 三、 羅典《易》學的概括評說 200 參考文獻 203zh_TW
dc.format.extent 6403709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7151002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羅典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凝園讀易管見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李光地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程朱易學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湖湘學派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清代易學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Luo Dian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Ningyuan Du Yi Guan Jian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Li Guangdi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Yixue of Cheng Yi and Zhu Xi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Atmosphere of the Hunan-Xiang region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Yixue of Qing Dynastyen_US
dc.title (題名) 羅典《易》學研究zh_TW
dc.title (題名) A Study on Luo Dian's Yi Theory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一、《易》著之古籍 [漢]京房撰,[吳]陸績注:《京氏易傳》,收入《四部叢刊初編》第4册(臺北:商務印書館,1976年6月。 [漢]焦延壽:《焦氏易林》,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7年。 [漢]魏伯陽等撰:《古文參同契箋註集外二種》,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7年。 [漢]佚名:《子夏易傳》,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7冊,1986年。 [魏]王弼,[晉]韓康伯注,[唐]孔穎達正義:《周易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1985年。 [魏]王弼:《周易略例》,收於《百部叢書集成》,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唐]李鼎祚:《周易集解》,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6年。 [宋]丁易東:《大衍索隱》,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806冊,1986年。 [宋]丁易東:《易象義》,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21冊,1986年。 [宋]王宗傳:《童溪易傳》,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7冊,1986年。 [宋]王應麟:《周易鄭康成註》,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大易類聚初集》第1冊,1983年。 [宋]朱震:《漢上易傳》,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1冊,1986年。 [宋]朱熹:《周易二種.周易本義》,臺北:大安出版社,2012年。 [宋]朱熹:《周易本義》,杭州:浙江大學圖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宋]吳澄:《易纂言》,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22冊,1986年。 [宋]林至:《易裨傳》,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5冊,1986年。 [宋]林栗:《周易經傳集解》,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2冊,1986年。 [宋]俞琰:《周易集說》,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21冊,1986年。 [宋]俞琰:《讀易舉要》,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21冊,1986年。 [宋]胡一桂:《周易啟蒙翼傳》,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22冊,1986年。 [宋]胡方平:《易學啟蒙通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20冊,1986年。 [宋]張浚:《紫巖易傳》,杭州:浙江大學圖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宋]程頤:《伊川易傳》,杭州:浙江大學圖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宋]程頤撰,王孝魚點校:《易程傳》,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宋]楊萬里:《誠齋易傳》,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4冊,1986年。 [宋]雷思齊:《易圖通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21冊,1986年。 [宋]劉牧:《易數鈎隱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8冊,1986年。 [宋]鄭剛中:《周易窺餘》,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大易類聚初集》第2冊, 1983年10月初版。 [宋]魏濬:《易義古象通》,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34冊,1986年。 [元]張理:《易象圖說》,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806冊,1986年。 [元]董真卿:《周易會通》,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26冊,1986年。 [元]熊良輔:《周易本義集成》,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24冊,1986年。 [明]方以智:《周易時論合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續修四庫全書》第15冊,2002年。 [明]何楷:《古周易訂詁》,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36冊,1986年。 [明]來知德:《周易集註》(杭州:浙江圖書館影印欽定四庫全書本 [明]胡居仁:《易像鈔》,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31冊 ,1986年。 [明]章潢:《周易象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續修四庫全書》第9冊,2002年。 [明]章潢:《讀易雜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續修四庫全書》第9冊,2002年。 [明]陳士元:《易象彙解》,收於《叢書集成續編》第28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9年。 [明]陳士元:《易象彙解》,收於《續修四庫全書》第8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明]陳士元:《易象鉤解》,收於《百部叢書集成》第52輯,臺北:藝文印書館,1968年。 [明]黃道周:《易象正》,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35冊,1986年。 [明]董守瑜:《卦變考略》,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35冊,1986年。 [明]熊過:《周易象旨決錄》,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31冊,1986年。 [明]蔡清:《易經蒙引》,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29冊,1986年。 [明]韓邦奇:《啟蒙意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30冊,1986年。 [清]方申:《方氏《易》學五書》,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叢書集成續編》第29冊,1989年7月臺1版,頁603。 [清]毛奇齡《仲氏易》,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大易類聚初集》第13冊, 1983年10月初版。 [清]毛奇齡《易小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41冊,1986年。 [清]王夫之:《船山《易》學》,臺北:廣文書局,1981年。 [清]王夫之:《周易外傳》,長沙:嶽麓書社,1998年。 [清]王樹枏:《費氏古易訂文》,臺北:文史哲出版社影印光緒辛卯季冬文莫室刻本,1990年。 [清]李光地:《周易折中》,杭州:浙江大學圖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清]李富孫:《易經異文釋》,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大易類聚初集》第20冊, 1983年。 [清]李塨:《周易傳註》,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47冊,1986年。 [清]李道平:《周易集解纂疏》,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清]李銳:《周易虞氏略例》,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大易類聚初集》第19冊,1983年。 [清]俞樾:《周易互體徵》,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大易類聚初集》第18冊,1983年。 [清]俞樾:《周易平議》,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大易類聚初集》第18冊,1983年。 [清]紀磊:《九家逸象辨證》,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叢書集成續編》第30冊, 1989年。 [清]紀磊:《虞氏逸象攷正》,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叢書集成續編》第30冊,1989年。 [清]張惠言:《周易鄭氏義》,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大易類聚初集》第19冊,1983年。 [清]張惠言:《周易鄭氏學》,臺北:成文出版社《無求備齋易經集成》第176冊,1976年。 [清]張惠言:《易緯略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續修四庫全書》第40冊,2002年。 [清]陳壽熊:《讀易漢學私記》,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大易類聚初集》第18冊,1983年。 [清]惠士奇:《惠氏易說》,臺北:藝文印書館《皇清經解易類彙編》本,1992年。 [清]惠棟:《周易述》,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52冊,1986年。 [清]惠棟:《易例》,臺北:成文出版社《無求備齋易經集成》第150冊,1976年。 [清]惠棟:《易漢學》,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叢書集成新編》第17冊,1985年。 [清]惠棟:《增補鄭氏周易》,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7冊,1986年。 [清]黃宗炎:《周易象辭》,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大易類聚初集》第13冊,1983年。 [清]黃宗炎:《尋門餘論》,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大易類聚初集》第13冊, 1983年。 [清]黃宗羲:《易學象數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黃宗羲全集》第9冊,1993年。 [清]羅典:《凝園讀易管見》,普林斯敦州:普林斯敦大學圖書館乾隆丙戌年明德堂刊本。 [清]羅典著,蘭甲云校點:《凝園讀易管見》,長沙:嶽麓書社,2013年。 [清]焦循:《易圖略》,上海:海古籍出版社《續修四庫全書》, 1995年。 [清]焦循:《易廣記》,北京:北京大學圖書館藏道光六年半九書塾刻本。 [清]歐陽厚均:《易鑑》,劍橋市:哈佛燕京圖書館道光丁未三月安仁歐陽氏刊本。 [清]杭辛齋:《學易筆談》,臺北:廣文書局,1975年。 二、《易》外之古籍 [西漢]司馬遷:《史記》,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 [宋]程顥、程頤《二程集》,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 [宋]朱熹:《朱子文集》,卷87,劍橋市:哈佛燕京圖書館同治七年刻本。 [宋]真德秀:《真西山集》,收入《同治正誼堂叢書》本,臺北:藝文印書館,《百部叢書集成》第26冊,據清同治左宗堂增刊本景印,1968年。 [魏]何晏集解,[宋]邢昺疏;[清]阮元校勘:《論語注疏》,收入《十三經注疏》第8冊,臺北:藝文印書館,1985年。 [清]皮錫瑞:《經學通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3年。 [清]皮錫瑞:《經學歷史》,臺北:藝文印書館,1996年。 [清]孫奇逢著,張顯清主編:《孫奇逢集》,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 [清]張廷玉,《明史》,臺北:鼎文書局,1991年。 [清]郭嵩燾:《養知書屋文集》,北京:北京大學圖書館藏光緒十八年刻本。 [清]黃宗羲:《宋元學案》,北京:北京大學圖書館藏光緒十八年刻本。 [清]愛新覺羅永瑢編:《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 [清]劉錦藻等編:《清續文獻通考》,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36年。 [清]戴震:《戴震文集》,臺北:中華書局,2017年。 [清]歐陽厚均編:《嶽麓詩文鈔》,長沙:嶽麓書社,2009年。 [清]羅汝懷編:《湖南文徵》,劍橋市:哈佛燕京圖書館同治11年刻本。 [清]曾國荃等撰:《湖南通志》,收入《中國省志彙編》第6冊,臺北:華文書局,1967年。 [清]常明、楊芳燦、譚光祜編:《四川通志》,收入《中國省志彙編》第7冊, 臺北:華文書局,1967年 [清]陳嘉榆等修:《湘潭縣志》,收入《中國方志叢書》,臺北:成文出版社,據光緒十五年刊本景印,1970年。 [清]朱克敬:《瞑庵雜識》,收入《筆記小說大觀.正編》第6冊,臺北:新興書局,1977年。 [清]范煜撰,[唐]李賢注:《後漢書》,杭州:浙江大學圖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三、當代《易》著(依姓氏筆畫排序) 丁維杰:《周易哲學》,臺北:藝文印書館,1959年。 孔繁詩:《易經繫辭傳研究》,臺北:晴園印刷事業有限公司,1998年。 王居恭:《周易旁通》,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年。 王章陵:《周易思辨哲學》,臺北:頂淵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4年。 王博:《易傳通論》,臺北:大展出版社有限公司,2004年。 王新春:《周易虞氏學》,臺北:頂淵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9年。 王瓊珊:《易學通論》,臺北:廣文書局,1971年。 王鐵:《宋代易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成中英:《易學本體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 朱伯崑:《易學哲學史》,北京:昆侖出版社,2005年。 朱伯崑主編,《周易通釋》(北京:昆侖出版社,2004年),頁97-105。 朱維煥:《周易經傳象義闡釋》,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3年。 江國樑:《易學研究基礎與方法》,臺北:學易齋,2000年。 牟宗三:《周易的自然哲學與道德函義》,臺北:文津出版社,1998年。 牟宗三:《周易哲學演講錄》,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 艾爾曼:《從理學到樸學》,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5年。 余敦康:《內聖外王的貫通——北宋易學的現代闡釋》,上海:學林出版社,1997年。 余敦康:《周易現代解讀》,北京:華夏出版社,2006年。 余敦康:《漢宋易學解讀》,北京:華夏出版社,2006年。 吳康:《邵子易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2年。 吳懷祺:《易學與史學》,臺北:大展出版社有限公司,2004年。 呂紹綱:《周易闡微》,臺北:韜略出版有限公司,2003年。 呂紹綱主編:《周易辭典》,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1992年。 李周龍:《易學窺餘》,臺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 李學勤:《周易經傳溯源》,北京:長春出版社,1992年。 李樹菁:《周易象數通論——從科學角度的開拓》,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04年。 汪忠長:《讀易劄記》,臺北:考古文化事業公司,1982年。 汪致正:《易學津梁》,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汪學群:《清初易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年。 汪學群:《清代中期易學》,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年。 邢文:《帛書周易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 周止禮:《易經與中國文化》,北京:學苑出版社,1990年。 周伯達:《周易哲學概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9年。 尚秉和:《周易尚氏學》,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5月第1版,2003年。 屈萬里:《先秦漢魏易例述評》,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4年。 林尹等著:《易經研究論集》,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81年。 林文欽:《周易時義研究》,臺北:鼎文書局,2002年。 林忠軍、張沛、張韶宇等著:《明代易學史》,濟南:齊魯書社,2016年。 林忠軍、張沛、趙忠國《清代易學史》,濟南:齊魯書社,2018年。 林忠軍:《周易鄭氏學闡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林忠軍:《象數易學發展史(第二卷)》,濟南:齊魯書社,1998年。 林忠軍主編:《歷代易學名著研究(上、下)》,濟南:齊魯書社,2008年。 林耕年:《易學通論》,臺北:大溢出版社,2003年。 祁潤興:《周易義理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金景芳、呂紹綱:《周易全解》,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南懷瑾、徐芹庭註譯:《周易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7年。 胡自逢:《先秦諸子易說通考》,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9年。 胡自逢:《周易鄭氏學》,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0年。 胡自逢:《程伊川易學述評》,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5年。 范良光:《易傳道德的形上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0年。 唐明邦、汪學群:《易學與長江文化》,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 唐琳:《朱震的易學視域》,北京:中國書社,2007年。 孫劍秋:《易理新研》,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7年。 徐芹庭:《虞氏易述解》,臺北:五洲出版社,1974年。 徐芹庭:《易經研究》,臺北:五洲出版社,1997年。 徐芹庭:《易經源流》,北京:中國書店,2008年。 徐芹庭:《易經詳解》,北京:中國書店,2008年。 高懷民:《先秦易學史》,臺北: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1990年。 高懷民:《大易哲學論》,臺北:作者自印,1988年。 高懷民:《中國哲學在皇皇易道中成長發展》,臺北:作者自印,1999年。 高懷民:《宋元明易學史》,南寧: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 高懷民:《兩漢易學史》,臺北: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1970年。 高懷民:《邵子先天易哲學》,臺北:作者自印,1987年。 常秉義:《周易與歷法》,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02年。 張立文:《周易帛書今注今譯》,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1年。 張吉良:《周易哲學和古代社會思想》,濟南:齊魯書社,1998年。 張善文:《象數與義理》,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7年。 張善文:《歷代易家與易學要籍》,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年。 張漢:《周易會意》,成都:巴蜀書社,2002年。 張濤:《秦漢易學思想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張濤主編:《周易文化研究(第一輯)》,北京:東方出版社,2009年。 章秋農:《周易占筮學》,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年。 郭建勳注譯、黃俊郎校閱:《新譯易經讀本》,臺北:三民書局,1996年。 郭彧:《京氏易傳導讀》,濟南:齊魯書社,2002年。 郭彧:《京氏易源流》,北京:華夏出版社,2007年。 陳來:《宋明理學》,臺北:允晨文化,2010年。 陳鼓應、趙建偉:《周易注譯與研究》,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9年。 陳鼓應:《易傳與道家思想》,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4年。 陳睿宏:《漢易之風華再現:惠棟易學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6年。 陳睿宏:《義理、象數與圖書之兼綜-朱震易學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11年。 陳睿宏:《宋元時期易圖與數論的統合典範-丁易東大衍數說圖式結構化之易學觀》,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14年。 陳睿宏:《宋代圖書易學之重要輯著──:《大易象數鈎深圖》與:《周易圖》一系圖說析論》,臺北:政大出版社,2016年。 傅隸樸:《周易理解》,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9年。 程石泉:《易學新探》,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黃沛榮:《易學論著選集》,臺北:長安出版社,1985年。 黃忠天:《周易程傳註評》臺北: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2006年。 黃慶萱:《周易縱橫談》,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 楊吉德:《周易卦象與本義統解》,濟南:齊魯書社,2004年。 楊自平:《世變與學術——明清之際士林易學與殿堂易學》,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2年。 楊自平:《清初至中葉易學十家之類型研究》,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7年。 楊錦銓:《易經古義解讀》,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2年。 葉福翔:《易玄虛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廖名春:《帛書易傳初探》,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8年。 劉大鈞:《周易概論》,成都:巴蜀書社,2004年。 劉大鈞:《象數精解》,成都:巴蜀書社,2004年。 劉大鈞主編:《大易集述》,成都:巴蜀書社,1998年10月1版1刷。 劉大鈞主編:《大易集奧》,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12月1版1刷。 劉玉建:《兩漢象數易學研究》,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 劉瀚平:《宋象數易學研究》,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3年。 劉瀚平:《周易思想探微》,臺北:商鼎文化出版社,1997年。 潘雨廷:《易學史叢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潘雨廷:《讀易提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鄧球柏:《帛書周易校釋》,長沙:湖南出版社,1996年。 鄭衍通:《周易探原》,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2002年。 鄭萬耕:《易學源流》,瀋陽:瀋陽出版社,1997年。 盧央:《京房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 盧央:《京氏易傳解讀》,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年。 盧央:《易學與天文學》,臺北:大展出版社,2005年。 賴貴三:《易學思想與時代易學論文集》,臺北:文津出版社,2007年。 賴貴三:《臺海兩岸焦循文獻考察與學術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2008年。 戴君仁:《談易》,臺北:臺灣開明書店,1982年。 戴璉璋:《易傳之形成及其思想》,臺北:文津出版社,1989年。 鍾泰德:《易經研究》,臺北:文英堂出版社,1998年。 顏國明:《易傳與儒道關係論衡》,臺北:里仁書局,2006年。 嚴靈峰:《馬王堆帛書易經斠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 四、當代非《易》著(依姓氏筆畫排序) 任繼愈主編:《中國哲學發展史》,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 朱漢民、楊慎初、鄧洪波:《嶽麓書院史略》,長沙,嶽麓書社,1936年。 朱伯崑《易學哲學史》,北京:昆侖出版社,2005年。 朱漢民:《湘學原道錄》,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 朱漢民:《湖湘學派史論》,長沙:湖南大學出版社,2004年。 朱漢民:《湖湘學派史論》,長沙:湖南大學出版社,2004年。 李兵:《書院教育與科舉關係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年。 李肖聃:《湘學略》,長沙:嶽麓書社,1895年。 汪學群:《中國儒學史‧清代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 林慶彰:《明代經學研究論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 姜廣輝主編:《中國經學思想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年。 韋政通:《中國思想史》,臺北:水牛出版社,1991年。 張舜徽:《清儒學記》,濟南:齊魯書社,1991年。 章太炎:《章氏叢書》,臺北:世界書局,1982年。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臺北:三民書局,2010年。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15年。 楊布生,《嶽麓書院山長考》,上海:華東師範大學,1986年。 鄭萬耕:《易學源流》,瀋陽:瀋陽出版社,1997年。 錢基博:《近百年湖南學風》,長沙:嶽麓書社,1895年。 錢穆:《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臺北:聯經出版社,1994年。 羅宏、許順富:《湖南人底精神:湖湘菁英與近代中國》,北京:新星出版社,2017年。 羅宏:《湖湘世家:鼓磉洲羅氏》,長沙:嶽麓書社,2020年 五、期刊論文(依姓氏筆畫排序) 王新春:〈哲學視野下的漢《易》卦氣說〉,《周易研究》,2002年第6期,頁50-61。 王樹人、喻柏林:〈《周易》的「象思維」及其現代意義〉,《周易研究》,1998年第1期,頁1-8。 任蘊輝:〈論漢代《易》學的納甲〉,《中國哲學史》,1993年第8期,頁73-80。 何茂活:〈從《古俗字略》看漢字簡化的歷史基礎——兼論該書的辭書學價值〉,《辭書研究》,2012年第1期,頁67-73。 李兵、許靜:〈論清代科舉考試內容對書院教學的影響〉,《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2卷第5期,2008年9月,頁22-27。 李兵:〈羅典與嶽麓書院〉,《中國書院》第三輯,2000年2月,頁14-16。 周山:〈《周易》詮釋若干問題思考〉,《中國哲學》,2004年第2期,頁49-55。 周立升:〈虞翻象數易論綱——兼論虞氏易注的道家傾向〉,《中國哲學》第16輯,1993年3月,頁173-296。 林忠軍、張沛:〈略論明代《易》學的形成、演變及意義〉,《周易研究》,2016年第3期,頁37-43。 林忠軍:〈《易緯》宇宙觀與漢代儒道合流趨向〉,《中國哲學》,2002年第12期,頁52-56。 林金泉:〈《周易》與陰陽五行思想〉,《孔孟月刊》,1981年9月,第21卷第1期,頁4-9。 林麗真:〈如何看待易「象」——由虞翻、王弼與朱熹對易「象」的不同看法說起〉,《周易研究》第4期, 1994年,頁35-41。 常秉義:〈「卦變」說辨析〉,《周易研究》,1997年第4期,頁15-24。 張沛:〈李道平疏文中的《易》學思想〉,《蘭州學刊》,2014年第4期,頁12-17。 張素卿:〈從典範轉移論惠棟《周易本義辨證》,《國文學報》第53期,2013年6月,頁93-118。 張素卿:〈惠棟論《易》之「大義」與「微言」〉,《國文學報》第56期,2014年12月,頁123-152。 曹樹明、宋錫同:〈王弼「卦主說」探微〉——對《易傳》以來「卦主」思想的繼承與發展,《管子學刊》,2009年第1期,頁74-88。 郭彧:〈卦變說探微〉,《周易研究》,1998年第1期,頁9-20。 郭素紅:〈明代《易》學中的漢學傾向〉,《東岳論叢》第30卷第10期,2009年10月,,頁110-113。 陳睿宏:〈乾嘉漢學大師惠棟述易於文獻運用上之重要缺失〉,《中國文化月刊》第1期,2007年9月,頁54-68。 陳睿宏:〈從宏觀的經典闡釋角度看惠棟《易》學的時代意義〉,《孔孟月刊》,第45期,2006年10月,頁5-9。 陳睿宏:〈從詮釋學觀點看惠棟《易》學〉,《政大中文學報》第6期,2006年12月,頁183-208。 陳睿宏:〈惠棟改易經文以釋易述評〉,《臺中教育大學學報》第20卷第2期,2006年12月,頁1-32。 陳睿宏:〈惠棟《易》學中對中庸與易理的融攝〉,《臺中教育大學學報》第22卷第1期,2008年6月,頁37-66。 陳睿宏:〈李道平《周易集解纂疏》的爻位「當」、「應」觀析論〉,《政大中文學報》第12期,2009年12月,頁121-157。 陳睿宏:〈論朱震易學以象釋義的卦象主張之重要內涵〉,《第七屆中國經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11年8月,頁290-295 陳睿宏:〈《大易象數鈎深圖》所見鄭東卿《易》學圖式之象數觀析論〉,《成大中文學報》第51期,2015年12月,頁77-120。 陳睿宏:〈丁易東大衍數說聯結圖書《易》學析論〉,《東吳中文學報》第27期,2014年5月,頁145-184。 陳睿宏:〈圖書《易》學的延續與開展-論元代張理圖書《易》學之重要內涵〉,《東華漢學》第19期,2014年6月,頁195-242。 陳睿宏:〈《四庫全書》收錄《易》著之《易》學史意義與考辨研究概況〉,《孔孟月刊》第59期,2012年12月,頁48-57。 陳睿宏:〈論宋代時期《易》學圖說與《洪範》之會通流衍〉,《國文學報》第71期,2022年6月,頁35-68。 傅榮賢:〈孟喜《易》學略論〉,《周易研究》第3輯,1994年8月,頁4-7。 楊自平 :〈從《御纂周易述義》論乾隆殿堂《易》學特色〉,《當代儒學研究》第10期,2011年6月,頁171-203。 楊自平:〈胡炳文《易》學學統的建立與《本義》會通眾說析論〉,《成大中文學報》第58期,2017年9月,頁23-58。 楊自平:〈清中葉宋《易》派王又樸《易》學析論〉,《臺北大學中文學報》第20期,2016年9月,頁37-62。 趙中偉:〈周易「中」的思想研究〉,《輔仁國文學報》第9期,1993年6月,頁239-275。 趙中偉:〈從「物理之後」到「倫理之後」──「元亨利貞」詮釋意涵解析〉, 《輔仁國文學報》第22期,1996年7月,頁29-60。 趙中偉:〈乾元用九,乃見天則──《周易》「天」之思想的創造性詮釋〉,《哲學與文化》34期,2007年10月,頁21-43 趙中偉:〈元亨利貞,自強不息 柔順利貞,厚德載物──乾、坤兩卦語言意義的詮釋〉,《輔仁國文學報》第36期,2013年4月,頁1-34。 趙榮波:〈卦主說芻議〉,《周易研究》,2003年第2期,頁66-73。 劉玉建:〈五行說與京房《易》學〉,《周易研究》,1996年第4期,頁1-11。 劉玉建:〈試論京房《易》學中的世卦起月例〉,《周易研究》,1996年第2期,頁17-20。 劉玉建:〈論魏氏月體納甲說及其對虞氏《易》學的影響〉,《周易研究》,2001年第4期,頁21-25。 鄭萬耕:〈《易》學中的陰陽五行觀〉,《周易研究》,1994年第4期,頁24-32。 鄭萬耕:〈《易》學中的整體思維方式〉,《周易研究》,1995年第4期,頁62-70。 賴貴三:〈清代乾嘉揚州學派經學研究的成果與貢獻〉,《漢學研究通訊》第4期,2000年11月,頁588-595。 賴貴三:〈紀大奎及其《雙桂堂易說》探析〉,《中國學術年刊》第23期,2002年6月,頁35-60。 賴貴三:〈晚清名儒俞樾曲園《易》學析論〉,《孔孟學報》第90期,2012年9月,頁63-94。 賴貴三:〈《易》學東西譯解同──德儒衛禮賢《易經》翻譯綜論〉,《臺北大學中文學報》第16期,2014年9月,頁29-65 賴貴三:〈宋至清儒詮釋「洗心退藏於密」異同析論〉,《國文學報》第63期,2018年6月,頁135-170。 蘭甲云:〈略論羅典《凝園讀易管見》學術成就與教育功效〉,收錄於張濤主編:《周易文化研究》第六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4年,頁149-155。 六、學位論文(依姓氏筆畫排序) 江弘毅:《宋易大衍學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1991年。 吳菁珂:《北宋《易》學的開放性詮釋》,石家莊:河北大學中國古代史碩士論文,2012年。 官岳:《來知德《易》學研究》,濟南:山東大學中國哲學博士論文,2008年。 林志孟:《俞琰《易》學思想研究》,臺北:私立文化中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1994年。 黃守虹:《清代中期湘學研究》,長沙:湘潭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學位論文,2013年。 徐瑞:《周易符號結構論》,濟南:山東大學中國哲學博士論文,2010年。 涂雲清:《吳澄《易》學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7年。 高新滿:《俞琰《易》學研究》,濟南:山東大學中國哲學博士論文,2012年。 張國洪:《吳澄的象數義理之學》,濟南:山東大學中國哲學博士論文,2006年。 許朝陽:《胡煦《易》學研究》,臺北:私立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0年。 許維萍:《宋元《易》學的復古運動》,臺北:私立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0年。 管友元:《嶽麓書院藏清代山長題匾硏究》,長沙:湖南大學文物與博物館碩士學位論文,2005年。 陳睿宏:《惠棟《易》學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6年。 曾復祺:《朱震《易》學之研究》,臺北:私立銘傳大學應用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8年。 黃忠天:《宋代史事《易》學研究》,臺北: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4年。 楊自平:《吳澄之《易經》解釋與《易》學觀》,臺北: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9年。 楊東:《王弼《易》學與程頤《易》學的比較研究》,成都:四川省社會科學院中國哲學碩士論文,2002年。 楊淑瓊:《虞翻《易》學研究——以卦變和旁通為中心的展開》,臺北: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2年。 詹景安:《熊過《周易象旨決錄》研究》,臺北:高雄師範大學經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4年。 劉新平:《《易》學中的五行思想研究》,長沙:湖南師範大學中國哲學碩士論文,2014年。 劉慧珍:《漢代《易》象研究》,臺北:私立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7年。 趙中偉:《《易經》乾卦研究》,臺北:私立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54年。 趙中偉:《《周易》「變」的思想研究》,臺北:私立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4年。 賴貴三:《項安世《周易玩辭》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年。 賴貴三:《焦循雕菰樓《易》學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3年。 韓賀舟:《邵雍《易》哲學研究》,濟南:山東大學學中國哲學碩士論文,2014年。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