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學位論文

文章檢視/開啟

書目匯出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引文資訊

TAIR相關學術產出

題名 從《大火炬的愛》以來——朱西甯小說中「民/國」書寫的變遷
The Transition of Chu Hsi-Ning’s Novel Motif: Discussing “The Chinese Nation and the Land” from the Love of the Torch to his 90’s works
作者 吳賢愷
Wu, Sian-Kai
貢獻者 王婉如
吳賢愷
Wu,Sian-Kai
關鍵詞 朱西甯
戰鬥文藝
反共文學
民族主義
場域
Chu His-ning
fighting literature
anti-communism literature
nationalism
fields
日期 2024
上傳時間 1-二月-2024 11:27:33 (UTC+8)
摘要 隨著國民政府敗退來臺日久,他們逐漸認識到難以速戰速決重返大陸的困境。他們一方面面對國共內戰和美蘇對峙的冷戰局勢,另一方面又必須統治著一塊全新的土地和居民。為此國民黨對於臺灣的土地和人,都進行了相當地改造,以讓島上的居民一同做起反攻大陸,收歸故土的美夢。 文學作為兼具教育和娛樂功能的載體,也理所當然成為編織夢想的絲線。國民黨藉過去失敗的經驗和對共產黨成功的參考,對臺灣的文藝體制和論述生產方式進行了徹底的重建,以此服務於黨國的意識形態。為了重申自己作為中國正統的法理性,以及讓臺灣人做回中國人的意圖,民族主義成為了施政的目標和考量。1955年開始,國民黨將原本致力推行的反共文學口號進行改良,喊出「戰鬥文藝」。這個口號總結了過去數十年來國民黨對文藝政策的理解,以及他們對於現代國家和中華民族的想像。 國民政府對於重塑中華民族文化的意念,使得儒家典籍和古典文學再次重返經典地位,成為教育單位的課本和藝術創作的靈感泉源,即便解嚴後也是商業市場審美的一部分。而朱西甯作為一位在國家文藝體制,和文學場域都卓有聲譽的作家,從他的作品可以一窺國民黨文藝理念和民族主義在臺灣文學中影響的伏流。
After retreating to Taiwan for years, the Nationalist Government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gradually realized that it was hard to regain the territory of mainland China in the short term. On the one hand, it had to confront the Chinese Civil War with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CCP) and the tension of the Cold War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Soviet Union; on the other hand, it had to commence governing Taiwan, a territory used to under Japanese rule, and the people living there. For the sake of governing, Kuomintang (KMT) implemented considerable political transformation in Taiwan and built a shared dream of regaining mainland China for the Taiwanese people. Since literature has the capability of education and entertainment, Kuomintang used it as a thread for weaving dreams of recapturing lost territory. Learning from past failures and successful experiences against the CCP, Kuomintang rebuilt the literary system and the production of the narrative completely to service its totalitarian ideology. Therefore, Chinese nationalism became the political goal and the consideration to claim the legitimacy and the sovereignty of China and convince Taiwanese people to convert to Chinese. In 1955, Kuomintang enhanced its anti-communism literature campaign and came up with the slogan, “fighting literature,” a form of anti-communism literature. This slogan reflected Kuomintang’s philosophy on art policies over the past decades and their imagination of a modern country and Chinese race. Confucian ancient books and classic literature became vital again due to the effort of the Nationalist Government to remodel the Chinese race. They were elected in textbooks and became the inspiration of artists, and they are still a part of business aesthetics even after martial law in Taiwan was lifted. As a prestigious writer both in the national literature system and literature fields, Chu His-ning’s work reflects how Kuomintang’s literature philosophy and Chinese nationalism influenced Taiwanese literature.
參考文獻 一、專書 〔加〕卜正民(Timothy Brook);施恩德(Andre Schmid)等編;陳城等譯:《民族的構建:亞洲菁英及其民族身分認同》(Nation Work:Asian Elites and Nation Identites),吉林市:吉林出版集團事業有限責任公司,2007。 〔加〕諾思羅普.弗萊(Northrop Frye)著;陳慧、袁憲軍、吳偉仁譯:《批評的解剖》,天津市:百花文藝出版社,2006。 〔法〕皮耶‧布赫迪厄(Pierre Bourdieu)著;石武耕等譯:《藝術的法則:文學場域的生成與結構》(Les Règles de l'art. Genèse et structure du champ littéraire),臺北市:典藏藝術家庭,2016。 〔法〕米歇爾‧傅柯(Michel Foucault);謝石譯:《性史》,臺北市:結構群文化事業公司,1990。 〔法〕米歇爾‧福柯(Michel Foucault)著 ; 劉北成、 楊遠嬰譯:《規訓與懲罰:監獄的誕生》(Discipline and Punish: the Birth of the Prison),北京市: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9。 〔法〕米歇爾‧福柯(Michel Foucault)著 ; 劉北成、 楊遠嬰譯:《瘋癲與文明》(Madness and Civilization),臺北市:桂冠,1992。 〔法〕米歇爾‧福柯(Michel Foucault)著 ;王德威譯:《知識的考掘》(L'archéologie du savoir),臺北市:麥田出版公司,1993。 〔法〕尚‧布希亞(Jean Baudrillard)著:林志明譯:《物體系》(Le Systeme des objets),臺北市: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1997。  〔法〕阿爾都塞著(Louis Pierre Althusser);陳越編譯:《哲學與政治:阿爾都塞讀本》,長春市: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遜(Fredric Jameson)著;王逢振、陳永國譯:《政治無意識》(The Political Unconscious: Narrative as a Socially Symbolic Act),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 〔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遜(Fredroc Jameson)著;蔡新樂等譯:《文化研究和政治意識》(Cultural Studies and the Political Conscious),北京市: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8。 〔美〕段義孚著;潘桂成譯:《經驗透視中的空間與地方》(Space and Place : The Perspective of Experience),臺北市:國立編譯館,1998。 〔美〕班乃迪克‧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著;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臺北市:時報文化,2015。 〔美〕理查‧威爾遜(Richard W. Wilson)著;盛杏湲譯:《道德國家》(THE MORAL STATE A STUDY OF THE POILTICAL SOCIALIZATION OF CHINESE AND AMERICAN CHILDREN),臺北市:桂冠圖書文化有限公司,1997。 〔美〕麥克‧克朗(Mike Crang)著;王志弘、余佳玲、方淑惠譯:《文化地理學》( Cultural geography ),臺北市:具劉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3。 〔美〕愛德華‧W‧薩伊德(Edward W. Said)著:蔡源林譯:《文化帝國主義》(Cultural imperialism : a critical introduction),臺北縣:立緒文化,2000。 〔美〕愛德華‧W‧薩伊德(Edward W. Said)著;王志宏等譯:《東方主義》(Orientalism),臺北縣:立緒文化,1999。 〔美〕詹明信(Fredric Jameson)著;張旭東編;陳清僑等譯:《晚期資本主義的文化邏輯:詹明信批評理論文選》(The Cultural Logic Of The Late Capitalism ),北京市: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7。 〔美〕雷訊馬(Michael E.Latham);牛可譯:《作為意識形態的現代化》(Modernization as Ideology),北京市:中央編譯出版社,2003。 〔英〕艾略特(Thomas Stearns Eliot)著;卞之琳等譯:《傳統與個人才能:艾略特論文集》,上海市:上海譯文出版社,2012。 〔英〕雷蒙‧威廉士(Ramond Willams)著 ;王爾勃、周莉譯:《馬克思主義與文學》(Marxism and literature),開封市:河南大學出版社,2008。 〔英〕雷蒙‧威廉士(Ramond Willams)著 ;彭淮棟譯:《文化與社會:1970至1950年英國文化觀念之發展》(Culture and Society: 1780-1950)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9。 〔英〕雷蒙‧威廉士(Ramond Willams)著:劉建基譯:《關鍵詞:文化與社會的詞彙》(Keywords: a vocabulary of culture and society),臺北市:巨流圖書有限公司,2003。 〔蘇〕巴赫金(Михаил Михайлович Бахти)著;白春仁、曉河譯:《巴赫金全集》,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9。 丁淼:《中共文藝總批判》,香港:亞洲出版社,1969。 三三集刊編輯群編:《戰太平》,臺北市:三三書坊,1981。 中國文藝年鑑編輯委員會編:《中國文藝年鑑》,臺北市:平原出版社,1966。 尹雪曼總編:《中華民國文藝史》,臺北市:正中書局,1976。 毛澤東:《毛澤東選集》,北京市:人民出版社,1967。 王平凌先生遺著編輯委員會編:《王平陵先生紀念集》,臺北市:正中書局,1975,頁162。 王集叢:《三民主義文學論》,北京市:北京瀚文典藏文化公司,民國32年時代思潮社書初版複印,2013。 王集叢:《戰鬥文藝論》,臺北縣:文壇社,1955。 王煦華、朱一冰《1927-1949年禁書史料彙編》,北京市: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7。 王鼎鈞:《文學江湖》,新北市:印刻文學,2018。 王德威:《如何現代、怎麼文學?——十九、二十世紀中文小說新論》,臺北市:麥田出版公司,2008。 王德威:《後移民寫作》,臺北市:麥田出版,2007。 王德威:《從劉鶚到王禎和——中國現代寫實小說散論》,臺北市:時報文化,1986。 王德威:《歷史與怪獸:歷史、暴力、敘事》,臺北市:麥田出版,2011。 王藍:《藍與黑》,臺北市:九歌,2015。 古繼堂:《臺灣小說發展史》,臺北市:文史哲出版社,1996。 台灣省政府新聞處:《鳳凰村的戰鼓》,南投市:台灣省政府新聞處,1965。 史書美:《現代的誘惑——書寫半殖民地中國的現代主義(1917-1937)》,南京市:江蘇出版社,2007。 司徒衛:《五十年代文學論評》,臺北市:成文,1979。 任卓宣:《三民主義之完美及基本認識》,臺北市:帕米爾書店,1982。 朱西甯:《1949來台日記》,臺北市:印刻出版公司,2022。 朱西甯:《八二三注》,臺北市:印刻出版公司,2003。 朱西甯:《大火炬的愛》,臺北市 : 重光文藝,1952。 朱西甯:《日月長新花長生》,臺北市:皇冠出版社,1978。 朱西甯:《加減乘除》,臺北市:印刻出版公司,2021。 朱西甯:《冶金者》,臺北市:印刻出版公司,2021。 朱西甯:《旱魃》,臺北縣: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5。 朱西甯:《春城無處不飛花》,臺北市:三三書坊,1989。 朱西甯:《海燕》,臺北市:中國文化學院出版部,1980。 朱西甯:《狼》,臺北縣:INK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6。 朱西甯:《茶鄉》,臺北市:三三書坊,1984。 朱西甯:《將軍與我》,臺北市:洪範書店,1976。 朱西甯:《晝夢記》,臺北市:印刻出版公司,2021。 朱西甯:《現在幾點鐘——朱西甯短篇小說精選》,臺北市:麥田出版公司,2005。 朱西甯:《華太平家傳》,臺北市:聯合文學出版公司,2002。 牟澤雄:《國民黨南京時期(1927~1937)的文藝統治》,新北市:花木蘭出版社,2014。 老舍:《老舍全集》,北京市:人民文學,1998。 吳原編:《民族文藝論文集》,上海市:上海書店,1984。 李怡等編:《國民革命與中國文學》,臺北市:花木蘭出版社,2016。 李漢偉:《台灣小說的三種悲哀》,臺北縣:駱駝出版,1997。 李歐梵:《現代性的追求 : 李歐梵文化評論精選集》,臺北:麥田,1996。 李歐梵:《現代性的想像——從晚清到五四》,新北市:聯經,2019。 李歐梵著;王宏志等譯:《中國現代作家的浪漫一代》,北京市:新星出版社,2010。 李澤厚:《中國現代思想史論》,臺北市:三民書局,2022 汪宏倫主編:《戰爭與社會:理論、歷史、主體經驗》,臺北市:聯經出版,2014。 辛金順:《中國現代小說的國族書寫——以身體隱喻為觀察核心》,臺北市:秀威科技資訊有限公司,2015。 周策縱等編:《五四與中國》,臺北市:時報,1987。 周毓英:《法西斯蒂與中國革命》,北京市: 中國圖書館學會高校分會委託中獻拓方電子製印公司複印,民國23年上海市民族書局該書初版本複印,2007。 周錦:《中國新文學史》,臺北市:逸群圖書有限公司,1983。 林果顯:《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之研究(1966-1975)》——統治正當性的建立與轉變》,新北市:稻香,2005。 林毓生:《中國傳統的創造性轉化》,北京市:三聯書局,1922。 林毓生著;楊貞德等譯:《中國意識的危機——五四時期激烈的反傳統主義》,新北市:聯經,2000。 金觀濤、劉青峰:《興盛與危機:論中國社會超穩定結構》,北京市:法律出版社,2010。 姜貴:《重陽》,臺北市:皇冠出版社,1980。 姜貴:《旋風》,臺北市:九歌,2016。 范銘如:《文學地理:台灣小說的空間閱讀》,臺北市:麥城出版,2008。 范銘如:《空間/文本/政治》,臺北市:聯經,2015。 倪偉:《「民族」想像與國家統制 : 1928-1949年國民黨的文藝政策及文學運動》,臺北市:人間出版社,2011。 夏志清:《中國現代小說史》,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15。 夏鑄九、王志弘編譯:《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臺北市︰明文書局,2007。 孫文:《國父全集》,臺北市: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1981。 國防部政治總部編:《政工史稿》,臺北市:國防部政治總部,1960 國軍新文藝運動輔導委員會編:《歷屆國軍文藝大會宣言》,臺北市:國軍新文藝運動輔導委員會,1980。 尉天驄:《民族與鄉土》臺北市:遠景出版事業公司,1981。 尉天驄:《荊棘中的探索》,臺北市:允晨文化,2014。 崔末順:《殖民與冷戰的東亞視野——對臺韓文學的一個觀察》,新北市:遠景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21。 張大明:《國民黨文藝思潮——三民主義文藝與民族主義文義》,臺北市:秀威資訊科技有限公司,2009。 張大春:《張大春的文學意見》,臺北市:遠流,1992。 張俐璇:《建構與流變:「寫實主義」與臺灣小說生產》,臺北市:秀威資訊科技,2016。 張素貞:《細讀現代小說》,臺北市: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86。 張道藩:《三民主義文藝論》,臺北市:文藝創作,1954。 張道藩:《張道藩先生文集》,臺北市:九歌文庫,1999。 張道藩先生治喪委員會編:《中國文藝鬪士:張道藩先生哀思錄》,臺北市:張道藩先生治喪委員會,1968。 張誦聖:《現代主義‧當代臺灣:文學典範的軌跡》,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15。 張誦聖:《當代臺灣文學場域》,鎮江市:江蘇大學出版社,2015。 張誦聖:《臺灣文學生態:從戒嚴法則到市場規律》,鎮江市:江蘇大學出版社,2016。 教育部:《中華民國教育統計》,臺北市:教育部,1966。 教育部訓育委員會編:《生活教育實施方案》,臺北市:教育部訓育委員會,1968。 章太炎:《章太炎全集》,上海市: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 許紀霖:〈重建社會重心——現代中國的「知識人社會」〉,《中國近代思想史的轉型時代》,新北市:聯經,2020。 許維德:《族群與國族認同的形成:台灣客家、原住民與台美人的研究》,臺北市:遠流出版,2013。 郭澤寬:《官方視角下的鄉土——省政文藝叢書研究》,高雄市:麗文文化,2010)。 陳奇祿:《民族與文化》,臺北市: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1。 陳芳明:《台灣新文學史》,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18。 陳建忠:《記憶流域,台灣歷史書寫與記憶政治》,新北市:南十字星文化工作室有限公司,2018。 陳建忠編:《跨國的殖民記憶與冷戰經驗:台灣文學的比較文學研究》,新竹市:國立清華大學,2011。 陳建忠編選:《臺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24,朱西甯》,臺南市:臺灣文學館,2018。 陳康芬:《斷裂與生成——台灣五○年代的反共/戰鬥文藝》,臺南市:國立台灣文學館,2012。 陳義芝主編:《台灣現代小說史綜論》,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8。 陳誠:《陳誠先生回憶錄——建設台灣(上)》,臺北縣:國史館,2005。 陳鴻獻:《1950年代初期國軍軍事反攻之研究》,臺北市:國史館,2015。 陳麗芬:《現代文學與文化想像:從臺灣到香港》,臺北市:書林,2000。 彭瑞金:《台灣新文學運動40年》,高雄市:春暉,1997。 黃金麟:《政體與身體:蘇維埃的革命與身體,1928-1937》,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5。 黃金麟:《戰爭、身體、現代性:近代台灣的軍事治理與身體,1895-2005》,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9。 黃金麟:《歷史、身體、國家:近代中國的身體形成(1895-1937)》,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0。 黃英哲:《「去日本化」「再中國化」:戰後台灣文化重建(1945-1947 )》,臺北市:麥田出版,2017。 黃興濤:《重塑中華——近代中國「中華民族」觀念研究》,香港:香港三聯書店,2017。 葉石濤:《台灣文學史綱》,高雄市:春暉出版社,2010 。 葛賢寧:《論戰鬥的文學》,臺北市:中華文化,1955。 虞君質編:《現代戰鬥文藝選集》,臺北市: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1956。 解志熙:《存在主義與中國現代文學》,北京市: 人民文學出版社,1997。 暨愛民:《民族國家的建構:20世紀上半期中國民族主義思潮研究》,北京市: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 臺灣省政府教育廳:《臺灣省各級教育發展概況分析‧民國三十五學年至七十六學年》,臺中縣:臺灣省政府教育廳。1989 趙彥寧:《戴著草帽到處旅行——性/別、權力、國家》,臺北市:巨流圖書有限公司,2001。 趙培友執筆:《文壇先進張道藩》,臺北市:重光文藝出版社,1975。 劉心皇:《抗戰時期的文學》,臺北市:國立編譯館,1995。 劉秀美:《五十年來的台灣通俗小說》,臺北市:文津,2001。 劉紀蕙:《一分為二——現代中國政治思想的哲學考掘學》,新北市:聯經,2020。 劉紀蕙:《孤兒‧女神‧負面書寫——文化符號的徵狀式閱讀》,臺北縣:立緒文化,2000。 蔣中正:《先總統蔣公全集》,臺北市: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84。 蔣中正:《先總統蔣公思想言論總集》,臺北市:中央委員會黨史會,1984。 蔣經國:《蔣經國先生言論精選集》,臺北市:經國先生文化經濟協進會,2008。 鄭明娳編:《當代台灣政治文學論》,臺北市:時報文化企業出版有限公司,1994。 黎活仁:《文藝政策論爭史(一九二一到一九四九)》,臺北市:大安出版社,2007。 鍾肇政:《台灣文學十講》,臺北市:前衛出版社,2000。 羅志田:《民族主義與近代中國思想》,臺北市:東大圖書公司,1998。 鐘雷編輯:《文協十年》,臺北市:中國文藝協會,1960。 二、期刊論文 公孫嬿:〈戰鬥文藝的時代使命論〉,《文藝月報》第2卷第4期,1955年4月,頁 12-13。 王光熹:〈開明地主嚴添壽〉,《中國一周》第168期,1953年7月,頁18。 王集叢:〈怎樣展開戰鬥文藝運動〉《文藝月報》第2卷第4期,1955年4月,頁10-11。 王集叢:〈從兩篇小說談起〉,《革命文藝》第1期,1956年4月,頁2-3。 王臨泰:〈展開戰鬥文藝運動的途徑〉,《文藝月報》第2卷第4期,1955年4月,頁15-16。 余英時:〈中國近代思想史中的激進與保守(上)〉,《歷史月刊》第四期1990年6月,頁106-111。 李牧:〈新文學運動歷程的關鍵年代——試探五○年代自由中國文學創作的絲路及其所產生的影響〉,《文訊月刊》第九期,1984年3月4日,頁144-161。 李瑞騰:〈張道藩先生「我們所需要的文藝政策」試論〉,《臺北市立圖書館館訊 》 6卷1期 ,1988 年 09 月 1日 , 頁81-88。 柳書琴:〈傳統文人及其衍生世代:臺灣漢文通俗文藝的發展與延異(1930-1941)〉,《台灣史研究》第14卷2期,2007年6月,頁41-88。 革命文藝編輯部:〈發刊詞〉,《革命文藝》第1期,1956年4月15日,封面內頁。 孫陵:〈推行戰鬥文藝具體方案芻議〉,《文藝月報》第2卷第4期,1955年4月,頁8-9。 袁瓊瓊:〈事小說若神明的人——小說家朱西甯訪問記〉,《中華文藝》11卷4期,1976年6月,頁24-27。 馬濬:〈今後之滿蒙問題〉,《革命評論》,1928年6月第8期,頁31-38。 張俐璇:〈重慶之民,自由之國:「後 1949」臺灣小說中「民國文學機制」的承繼與演繹〉,《中國現代文學》第26期,2014年12月,頁89-106。 張素貞:〈五十年代小說管窺〉,《文訊》第九期,1984年6月,頁83-110。 張堂錡,〈從「民國文學的現代性」到「現代文學的民國性」〉,《國文天地》第 28 卷第 5 期「民國機制與民國文學史」專輯,2012 年 10 月,頁65-68。 張淑雅:〈臺海危機與美國對「反攻大陸」政策的轉變〉,《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36期,2001年12月,頁231-233、235-297。 張道藩:〈略述民生主義社會的文藝政策〉,《文藝創作》第37期,1954年5月1日,頁3-10。 張道藩:〈發刊詞〉,《文藝創作》第一期,1951年5月,頁1-2。 張誦聖:〈台灣現代主義小說及本土抗爭〉,《台灣文學評論》第三卷第三期,2003年7月,頁52-76。 張瀛太:〈在文學中的戰爭和偉人——論《八二三注》的寫作意義〉《國文學誌》第七期,頁261-283。¬ 張瀛太:〈從「行為演出」到「心理演出」——朱西甯年代(早、中期)小說的情節經營〉,《國文學誌》第十九期,2009年3月,頁129-149。 梁容若:〈詩聖杜甫評傳——一傳略‧二、著作‧三、評論〉,《文壇》第45期,1964年3月,頁18-22。 梅家玲:〈性別vs.國家:五○年代的台灣小說-以《文藝創作》與文獎會得獎小說為例〉,《臺大文史哲學報》第55期,2001年11月,頁31-76。 陳奇祿:〈台灣民族學研究的回顧與前瞻〉,《主義與國策》第44期,1955年2月,頁18-23。 陳奇祿:〈關於台灣土著的幾個問題——第三十一次台灣文獻學術座談會紀錄〉,《臺灣文獻》第二十四期第一卷,1978年3月,頁121-128。 陳奇祿的:〈臺灣山地文化的特質〉,《中央月刊》第10第5期(1978年3月),頁71-78。 陳建忠:〈反共作家?鄉土作家?或現代主義作家?:朱西甯文學研究史小考〉,《文史台灣學報》第4期,2012年6月,頁51-78。 陳紀瀅:〈抗戰以前及抗戰時期的中國文藝發展概述〉,《近代中國》41期,1984,頁129-143。 陳儀深:〈從邊疆史到台灣史:事變下郭廷以史學的一個側面〉,《思與言》2010年12月,頁1-21。 彭樹楷:〈鄉土戀情〉,《文藝創作》第27期,1953年7月, 頁彭樹楷-82。 覃子豪:〈真實是詩的戰鬥力量〉,《文藝月報》第2卷第4期﹑,1955年4月,頁6-8。 黃怡菁:〈文學史的書寫形態與權力政治:以《中華民國文藝史》為觀察對象〉,《台灣學誌》第1期,2010。 黃漢瑞:〈滿州之前途〉,《革命評論》,1928年6月第8期,頁52-54。 楊家駱:〈理學家的文學理論〉,《文藝月報》4月號,1954年4月,頁 1-4。 楊瑞松:〈打造共同體的新仇舊恨:鄒容國族論述中的「他者建構」〉《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37期,2012年5月,頁43-71。 楚軍:〈牛的自傳〉,《文藝創作》第27期,1953年7月,頁楚軍-57。 葛兆光:〈納「四裔」入「中華」?1920-1930年代中國學界有關「中國」與「中華民族」〉,《思想》第27期,2014年12月,頁1-57。 葛賢寧:〈論戰鬥文藝的開展〉,《文藝月報》第2卷第4期,1955年4月,5-6。 虞君質:〈建立戰鬥的批評〉《文藝月報》第2卷第4期,1955年4月,頁1-3。 廖平:〈國民黨不應該有文藝政策嗎?〉,《革命評論》1928年8月第16期,頁47-49。 廖彥豪、瞿宛文:〈兼顧地主的土地改革——台灣實施耕者有其田的歷史過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98期,2015年3月,頁69-145。 劉維開:〈訓政前期的黨政關係(1928-1937)——以中央政治會議為中心的探討〉,《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24期,2005,頁85-129。 劉鳳翰:〈國軍(陸軍)在臺澎金馬整編經過(民國39 至 70 年)〉,《中華軍史學會會刊》第7期,2002年4月, 蔡盛琦:〈1950年代圖書查禁之研究〉,《國史館館刊》第26期,2010年12月,頁75-130。 蔣興立:《《半下流社會》、《藍與黑》的身體書寫與理想空間》《臺灣文學研究集刊》第24期 ,2020年8月 , 頁1-31。 蕭義玲:〈「文化清潔運動」與五○年代官方文藝論述下的主體建構——一個詮釋架構的反思〉,《臺灣文學研究集刊》第9期,2011年2月,頁139-171。 魏希文:〈戰鬥文藝的寫作〉,《文藝月報》第2卷第4期,1955年4月,頁16-17。 蘇雪林:〈此時此地文藝的戰鬥性〉,《文藝月報》第2卷第4期,1955年4月,頁2-3。 鐘雷:〈怎樣推行戰鬥文藝〉,《文藝月報》第2卷第4期,1955年4月,頁11-12。 三、會議論文和論文集論文 王德威:〈一隻夏蟲的告白〉,《臺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24,朱西甯》,臺南市:臺灣文學館,2018。 王德威:〈晝夢記——朱西甯的小說藝術與歷史意識〉,《紀念朱西甯先生文學研討會論集》,臺北市:聯合文學出版社有限公司,2003。 王德威:〈蒼苔黃葉地,日暮多旋風〉,《臺灣現當代研究資料彙編姜貴》(臺南市:台灣文學館,2013。 司徒衛:〈戰鬥文藝的認識與推行〉,收《戰鬥文藝與自由文藝》,臺北:文壇社,1955。 司馬中原:〈試論朱西甯〉,《台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24,朱西甯》,臺南市:臺灣文學館,2012,頁129-151。 朱西甯:〈豈與夏蟲語冰?〉,《臺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24,朱西甯》,臺南市:臺灣文學館,2018。 邱貴芬:〈在地性論述的發展與全球空間:鄉土文學論戰三十年〉,《鄉土、本土、在地》,臺北市:聯經,2007。 柯慶明:〈六○年代現代主義文學〉,《中國文學的美感》,臺北市: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0。 高淵源:〈歷代山地政策〉,《臺灣高山族》,臺北市:香草山,1977。 張宇紅:〈現代主義文學思潮的滲透與型變〉,《西方文藝思潮與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北京市 :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 張誦聖:〈「文學體制」與現、當代中國/台灣文學——一個方法學的初步審思〉,《書寫台灣——文學史、後殖民與後現代》,臺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0。 陳明成:〈反攻與反共:關鍵年代的關鍵年份--臺灣文壇「一九五六」的再考察〉,《文學與社會學術研討會:2004年青年文學會議論文集》,臺南市:台灣文學館,2005。 陳建忠:〈朱西甯研究文學論述〉,《臺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24,朱西甯》,臺南市:臺灣文學館,2018。 楊照:〈壯麗而人性的戰爭生活——重讀朱西甯的《八二三注》〉,《八二三注》,臺北市:印刻出版公司,2003。 楊照:〈為什麼會有鄉土文學論戰:一個政治經濟史的解釋〉,《鄉土、本土、在地》,臺北:聯經,2007。 鄒榮:〈革命軍〉,《晚清革命文學》卷1,臺北市:經世書店,1981。 鄭明娳:〈當代臺灣文藝政策現象〉,《現代散文現象論》,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有限公司,2018。 應鳳凰:〈朱西甯早期小說集其反共文學論述〉,《臺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24,朱西甯》,臺南市:臺灣文學館,2018。 四、學位論文 王鈺婷:《抒情之承繼,傳統之演繹-五○年代女性散文家美學風格及其策略運用》,臺南市: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9。 朱恬儀:《作為一種文化/文學生產場的「客廳」:論林海音、朱西甯的「佔位」空間》,南投縣: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20。 吳怡萍:《抗戰時期中國國民黨的文藝政策及其運作》,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9。 封德屏:《國民黨文藝政策與實踐(1928-1981)》,臺北市: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9。 秦慧珠:《台灣反共小說研究(一九四九至一九八九)》,臺北市: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1990。 翁柏川:《『軍中三劍客』的文學創作與活動研究》,臺南市: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博士論文,2017。 張瀛太:《朱西寗小說研究》,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0。 莊惠惇,《文化霸權.抗爭論述——戰後初期臺灣的雜誌文化分析》,桃園市:國立中央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 。 陳佩君:《論七○年代臺灣的兩場青年文學運動:三三與神州》,南投縣: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碩士論文,2015。 陳康芬:《政治意識形態、文學歷史與文學敘事——臺灣五○年代反共文學研究》,花蓮縣: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博士論文,2007。 黃怡菁:《《文藝創作》(1950-1956)與自由中國文藝體制的形構與實踐》,新竹市:國立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06。 楊淳卉:《《新文藝》研究(1962-1983)》,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7。 趙立寰:《戰後遷台小說家之戰爭議題研究——以司馬桑敦、柏楊、端木方、趙滋蕃和朱西甯為例》,高雄市: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系博士論文,2015。 蔡崇隆:《權力、意識形態與規訓技術——軍隊政戰機制的文化分析》,臺北縣: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 蔡淵洯:《抗戰前國民黨之中國本位的文化建設運動,一九二八~一九三七》,臺北市:國立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1991。 鄭祖邦:《戰爭與現代性:以「民族國家」為起點的社會分析》,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系博士論文,2006。 蕭阿勤:《國民黨政權的文化與道德論述(1934~1991):知識社會學的分析》,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 謝斐穎:《台灣六○年代宣導政策長篇小說研究──以省政文藝叢書為主要探討對象》,屏東縣:國立屏東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10。 蘇郁欣:《師共以反共:國民黨文藝政策之變遷(1924-1956)》,臺北市:國立台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20。 五、報紙、雜誌 丁善璽:〈朱西甯放下你的面具〉,《獨家報導》第10-11期,1987年2月16日、3月4日。 力揚等:〈文化界發表對時局建言〉,《新華日報》1945年2月22日。 中央日報:〈巨奸川島芳子判決書全文〉,《中央日報》第3版,1947年11月10日。 中央日報:〈擔當時代戰鬥任務展開軍中文藝運動〉,《中央日報》第3版,1951年4月8日。 毛澤東 :〈宣傳報告〉,《政治周報》第6/7期,1926年4月10日。 朱西甯:〈光輝永續的反共文學——為王德威「四十年來中國文學會議」論文「一種逝去的文學」稍作增補〉,《聯合報‧副刊》1981月11日 朱西甯:〈答主觀者言〉,《中華日報》1973年5月2-5日¬¬。 吳守禮:〈臺灣人語言意識側面觀〉,《新生報》,1946年5月21日。 李錦軒:〈民族主義文藝運動宣言〉,《前鋒周報》第2、3期,1930年6月29日、1930年7月6日。 周昭翡:〈他們的書桌是軍用的畫圖版〉,《中央日報》1984年5月4日。 金星:〈挽回讀書好風氣〉,《公論報》,1948年2月10日。 ¬¬雨田(陳森):〈旁觀者言——兼談朱西甯的遣詞造句〉,《中華日報》1973年3月17-18日¬¬。 葉楚傖:〈三民主義底文藝創造〉,《中央日報》, 1930年1月1日。 劉心皇:〈向詩歌作家與製曲家提議〉,《民族副刊》,1949年12月15日。 嚴家淦:〈第二次文藝會談〉,《中央日報》,1977年8月30日。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系
109151015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9151015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王婉如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作者) 吳賢愷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作者) Wu,Sian-Kaien_US
dc.creator (作者) 吳賢愷zh_TW
dc.creator (作者) Wu, Sian-Kaien_US
dc.date (日期) 2024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二月-2024 11:27:33 (UTC+8)-
dc.date.available 1-二月-2024 11:27:33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二月-2024 11:27:33 (UTC+8)-
dc.identifier (其他 識別碼) G0109151015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49601-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中國文學系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9151015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隨著國民政府敗退來臺日久,他們逐漸認識到難以速戰速決重返大陸的困境。他們一方面面對國共內戰和美蘇對峙的冷戰局勢,另一方面又必須統治著一塊全新的土地和居民。為此國民黨對於臺灣的土地和人,都進行了相當地改造,以讓島上的居民一同做起反攻大陸,收歸故土的美夢。 文學作為兼具教育和娛樂功能的載體,也理所當然成為編織夢想的絲線。國民黨藉過去失敗的經驗和對共產黨成功的參考,對臺灣的文藝體制和論述生產方式進行了徹底的重建,以此服務於黨國的意識形態。為了重申自己作為中國正統的法理性,以及讓臺灣人做回中國人的意圖,民族主義成為了施政的目標和考量。1955年開始,國民黨將原本致力推行的反共文學口號進行改良,喊出「戰鬥文藝」。這個口號總結了過去數十年來國民黨對文藝政策的理解,以及他們對於現代國家和中華民族的想像。 國民政府對於重塑中華民族文化的意念,使得儒家典籍和古典文學再次重返經典地位,成為教育單位的課本和藝術創作的靈感泉源,即便解嚴後也是商業市場審美的一部分。而朱西甯作為一位在國家文藝體制,和文學場域都卓有聲譽的作家,從他的作品可以一窺國民黨文藝理念和民族主義在臺灣文學中影響的伏流。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After retreating to Taiwan for years, the Nationalist Government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gradually realized that it was hard to regain the territory of mainland China in the short term. On the one hand, it had to confront the Chinese Civil War with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CCP) and the tension of the Cold War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Soviet Union; on the other hand, it had to commence governing Taiwan, a territory used to under Japanese rule, and the people living there. For the sake of governing, Kuomintang (KMT) implemented considerable political transformation in Taiwan and built a shared dream of regaining mainland China for the Taiwanese people. Since literature has the capability of education and entertainment, Kuomintang used it as a thread for weaving dreams of recapturing lost territory. Learning from past failures and successful experiences against the CCP, Kuomintang rebuilt the literary system and the production of the narrative completely to service its totalitarian ideology. Therefore, Chinese nationalism became the political goal and the consideration to claim the legitimacy and the sovereignty of China and convince Taiwanese people to convert to Chinese. In 1955, Kuomintang enhanced its anti-communism literature campaign and came up with the slogan, “fighting literature,” a form of anti-communism literature. This slogan reflected Kuomintang’s philosophy on art policies over the past decades and their imagination of a modern country and Chinese race. Confucian ancient books and classic literature became vital again due to the effort of the Nationalist Government to remodel the Chinese race. They were elected in textbooks and became the inspiration of artists, and they are still a part of business aesthetics even after martial law in Taiwan was lifted. As a prestigious writer both in the national literature system and literature fields, Chu His-ning’s work reflects how Kuomintang’s literature philosophy and Chinese nationalism influenced Taiwanese literature.en_US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方法 9 第三節 文獻回顧 13 一、戰鬥文藝暨國家政策 14 二、朱西甯的研究 23 第四節 研究架構 27 第二章 從反共文學到戰鬥文藝——國民黨文藝政策 30 第一節 1955年以前的政策層面 32 第二節 軍中文藝與戰鬥文藝 39 第三節 如何戰鬥?如何文藝? 46 第三章 從戰爭走向戰鬥 61 第一節 《大火炬的愛》:反攻的號角 61 第二節 《海燕》:戰爭的餘音 72 第三節 從肉體到精神 81 第四節 小結 94 第四章 向自己宣戰:省政文藝 98 第一節 《鳳凰村的戰鼓》:向軍隊輸血 101 第二節 《祖父農莊》:階級鬥爭的隱患 107 第三節 《牛郎星宿》:敵人不再海那頭 117 第四節 小結 128 第五章 民族主義的成果 132 第一節 《茶鄉》:倫理的復歸 134 第二節 《華太平家傳》:文化的想像 149 第三節 小結 165 第六章 結語 169 參考文獻 178 附錄一 本文主要提及朱西甯小說及篇目 189 附錄二 本文重要相關年分 191zh_TW
dc.format.extent 3502511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9151015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朱西甯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戰鬥文藝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反共文學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民族主義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場域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Chu His-ning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fighting literature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anti-communism literature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nationalism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fieldsen_US
dc.title (題名) 從《大火炬的愛》以來——朱西甯小說中「民/國」書寫的變遷zh_TW
dc.title (題名) The Transition of Chu Hsi-Ning’s Novel Motif: Discussing “The Chinese Nation and the Land” from the Love of the Torch to his 90’s works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專書 〔加〕卜正民(Timothy Brook);施恩德(Andre Schmid)等編;陳城等譯:《民族的構建:亞洲菁英及其民族身分認同》(Nation Work:Asian Elites and Nation Identites),吉林市:吉林出版集團事業有限責任公司,2007。 〔加〕諾思羅普.弗萊(Northrop Frye)著;陳慧、袁憲軍、吳偉仁譯:《批評的解剖》,天津市:百花文藝出版社,2006。 〔法〕皮耶‧布赫迪厄(Pierre Bourdieu)著;石武耕等譯:《藝術的法則:文學場域的生成與結構》(Les Règles de l'art. Genèse et structure du champ littéraire),臺北市:典藏藝術家庭,2016。 〔法〕米歇爾‧傅柯(Michel Foucault);謝石譯:《性史》,臺北市:結構群文化事業公司,1990。 〔法〕米歇爾‧福柯(Michel Foucault)著 ; 劉北成、 楊遠嬰譯:《規訓與懲罰:監獄的誕生》(Discipline and Punish: the Birth of the Prison),北京市: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9。 〔法〕米歇爾‧福柯(Michel Foucault)著 ; 劉北成、 楊遠嬰譯:《瘋癲與文明》(Madness and Civilization),臺北市:桂冠,1992。 〔法〕米歇爾‧福柯(Michel Foucault)著 ;王德威譯:《知識的考掘》(L'archéologie du savoir),臺北市:麥田出版公司,1993。 〔法〕尚‧布希亞(Jean Baudrillard)著:林志明譯:《物體系》(Le Systeme des objets),臺北市: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1997。  〔法〕阿爾都塞著(Louis Pierre Althusser);陳越編譯:《哲學與政治:阿爾都塞讀本》,長春市: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遜(Fredric Jameson)著;王逢振、陳永國譯:《政治無意識》(The Political Unconscious: Narrative as a Socially Symbolic Act),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 〔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遜(Fredroc Jameson)著;蔡新樂等譯:《文化研究和政治意識》(Cultural Studies and the Political Conscious),北京市: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8。 〔美〕段義孚著;潘桂成譯:《經驗透視中的空間與地方》(Space and Place : The Perspective of Experience),臺北市:國立編譯館,1998。 〔美〕班乃迪克‧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著;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臺北市:時報文化,2015。 〔美〕理查‧威爾遜(Richard W. Wilson)著;盛杏湲譯:《道德國家》(THE MORAL STATE A STUDY OF THE POILTICAL SOCIALIZATION OF CHINESE AND AMERICAN CHILDREN),臺北市:桂冠圖書文化有限公司,1997。 〔美〕麥克‧克朗(Mike Crang)著;王志弘、余佳玲、方淑惠譯:《文化地理學》( Cultural geography ),臺北市:具劉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3。 〔美〕愛德華‧W‧薩伊德(Edward W. Said)著:蔡源林譯:《文化帝國主義》(Cultural imperialism : a critical introduction),臺北縣:立緒文化,2000。 〔美〕愛德華‧W‧薩伊德(Edward W. Said)著;王志宏等譯:《東方主義》(Orientalism),臺北縣:立緒文化,1999。 〔美〕詹明信(Fredric Jameson)著;張旭東編;陳清僑等譯:《晚期資本主義的文化邏輯:詹明信批評理論文選》(The Cultural Logic Of The Late Capitalism ),北京市: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7。 〔美〕雷訊馬(Michael E.Latham);牛可譯:《作為意識形態的現代化》(Modernization as Ideology),北京市:中央編譯出版社,2003。 〔英〕艾略特(Thomas Stearns Eliot)著;卞之琳等譯:《傳統與個人才能:艾略特論文集》,上海市:上海譯文出版社,2012。 〔英〕雷蒙‧威廉士(Ramond Willams)著 ;王爾勃、周莉譯:《馬克思主義與文學》(Marxism and literature),開封市:河南大學出版社,2008。 〔英〕雷蒙‧威廉士(Ramond Willams)著 ;彭淮棟譯:《文化與社會:1970至1950年英國文化觀念之發展》(Culture and Society: 1780-1950)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9。 〔英〕雷蒙‧威廉士(Ramond Willams)著:劉建基譯:《關鍵詞:文化與社會的詞彙》(Keywords: a vocabulary of culture and society),臺北市:巨流圖書有限公司,2003。 〔蘇〕巴赫金(Михаил Михайлович Бахти)著;白春仁、曉河譯:《巴赫金全集》,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9。 丁淼:《中共文藝總批判》,香港:亞洲出版社,1969。 三三集刊編輯群編:《戰太平》,臺北市:三三書坊,1981。 中國文藝年鑑編輯委員會編:《中國文藝年鑑》,臺北市:平原出版社,1966。 尹雪曼總編:《中華民國文藝史》,臺北市:正中書局,1976。 毛澤東:《毛澤東選集》,北京市:人民出版社,1967。 王平凌先生遺著編輯委員會編:《王平陵先生紀念集》,臺北市:正中書局,1975,頁162。 王集叢:《三民主義文學論》,北京市:北京瀚文典藏文化公司,民國32年時代思潮社書初版複印,2013。 王集叢:《戰鬥文藝論》,臺北縣:文壇社,1955。 王煦華、朱一冰《1927-1949年禁書史料彙編》,北京市: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7。 王鼎鈞:《文學江湖》,新北市:印刻文學,2018。 王德威:《如何現代、怎麼文學?——十九、二十世紀中文小說新論》,臺北市:麥田出版公司,2008。 王德威:《後移民寫作》,臺北市:麥田出版,2007。 王德威:《從劉鶚到王禎和——中國現代寫實小說散論》,臺北市:時報文化,1986。 王德威:《歷史與怪獸:歷史、暴力、敘事》,臺北市:麥田出版,2011。 王藍:《藍與黑》,臺北市:九歌,2015。 古繼堂:《臺灣小說發展史》,臺北市:文史哲出版社,1996。 台灣省政府新聞處:《鳳凰村的戰鼓》,南投市:台灣省政府新聞處,1965。 史書美:《現代的誘惑——書寫半殖民地中國的現代主義(1917-1937)》,南京市:江蘇出版社,2007。 司徒衛:《五十年代文學論評》,臺北市:成文,1979。 任卓宣:《三民主義之完美及基本認識》,臺北市:帕米爾書店,1982。 朱西甯:《1949來台日記》,臺北市:印刻出版公司,2022。 朱西甯:《八二三注》,臺北市:印刻出版公司,2003。 朱西甯:《大火炬的愛》,臺北市 : 重光文藝,1952。 朱西甯:《日月長新花長生》,臺北市:皇冠出版社,1978。 朱西甯:《加減乘除》,臺北市:印刻出版公司,2021。 朱西甯:《冶金者》,臺北市:印刻出版公司,2021。 朱西甯:《旱魃》,臺北縣: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5。 朱西甯:《春城無處不飛花》,臺北市:三三書坊,1989。 朱西甯:《海燕》,臺北市:中國文化學院出版部,1980。 朱西甯:《狼》,臺北縣:INK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6。 朱西甯:《茶鄉》,臺北市:三三書坊,1984。 朱西甯:《將軍與我》,臺北市:洪範書店,1976。 朱西甯:《晝夢記》,臺北市:印刻出版公司,2021。 朱西甯:《現在幾點鐘——朱西甯短篇小說精選》,臺北市:麥田出版公司,2005。 朱西甯:《華太平家傳》,臺北市:聯合文學出版公司,2002。 牟澤雄:《國民黨南京時期(1927~1937)的文藝統治》,新北市:花木蘭出版社,2014。 老舍:《老舍全集》,北京市:人民文學,1998。 吳原編:《民族文藝論文集》,上海市:上海書店,1984。 李怡等編:《國民革命與中國文學》,臺北市:花木蘭出版社,2016。 李漢偉:《台灣小說的三種悲哀》,臺北縣:駱駝出版,1997。 李歐梵:《現代性的追求 : 李歐梵文化評論精選集》,臺北:麥田,1996。 李歐梵:《現代性的想像——從晚清到五四》,新北市:聯經,2019。 李歐梵著;王宏志等譯:《中國現代作家的浪漫一代》,北京市:新星出版社,2010。 李澤厚:《中國現代思想史論》,臺北市:三民書局,2022 汪宏倫主編:《戰爭與社會:理論、歷史、主體經驗》,臺北市:聯經出版,2014。 辛金順:《中國現代小說的國族書寫——以身體隱喻為觀察核心》,臺北市:秀威科技資訊有限公司,2015。 周策縱等編:《五四與中國》,臺北市:時報,1987。 周毓英:《法西斯蒂與中國革命》,北京市: 中國圖書館學會高校分會委託中獻拓方電子製印公司複印,民國23年上海市民族書局該書初版本複印,2007。 周錦:《中國新文學史》,臺北市:逸群圖書有限公司,1983。 林果顯:《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之研究(1966-1975)》——統治正當性的建立與轉變》,新北市:稻香,2005。 林毓生:《中國傳統的創造性轉化》,北京市:三聯書局,1922。 林毓生著;楊貞德等譯:《中國意識的危機——五四時期激烈的反傳統主義》,新北市:聯經,2000。 金觀濤、劉青峰:《興盛與危機:論中國社會超穩定結構》,北京市:法律出版社,2010。 姜貴:《重陽》,臺北市:皇冠出版社,1980。 姜貴:《旋風》,臺北市:九歌,2016。 范銘如:《文學地理:台灣小說的空間閱讀》,臺北市:麥城出版,2008。 范銘如:《空間/文本/政治》,臺北市:聯經,2015。 倪偉:《「民族」想像與國家統制 : 1928-1949年國民黨的文藝政策及文學運動》,臺北市:人間出版社,2011。 夏志清:《中國現代小說史》,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15。 夏鑄九、王志弘編譯:《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臺北市︰明文書局,2007。 孫文:《國父全集》,臺北市: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1981。 國防部政治總部編:《政工史稿》,臺北市:國防部政治總部,1960 國軍新文藝運動輔導委員會編:《歷屆國軍文藝大會宣言》,臺北市:國軍新文藝運動輔導委員會,1980。 尉天驄:《民族與鄉土》臺北市:遠景出版事業公司,1981。 尉天驄:《荊棘中的探索》,臺北市:允晨文化,2014。 崔末順:《殖民與冷戰的東亞視野——對臺韓文學的一個觀察》,新北市:遠景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21。 張大明:《國民黨文藝思潮——三民主義文藝與民族主義文義》,臺北市:秀威資訊科技有限公司,2009。 張大春:《張大春的文學意見》,臺北市:遠流,1992。 張俐璇:《建構與流變:「寫實主義」與臺灣小說生產》,臺北市:秀威資訊科技,2016。 張素貞:《細讀現代小說》,臺北市: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86。 張道藩:《三民主義文藝論》,臺北市:文藝創作,1954。 張道藩:《張道藩先生文集》,臺北市:九歌文庫,1999。 張道藩先生治喪委員會編:《中國文藝鬪士:張道藩先生哀思錄》,臺北市:張道藩先生治喪委員會,1968。 張誦聖:《現代主義‧當代臺灣:文學典範的軌跡》,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15。 張誦聖:《當代臺灣文學場域》,鎮江市:江蘇大學出版社,2015。 張誦聖:《臺灣文學生態:從戒嚴法則到市場規律》,鎮江市:江蘇大學出版社,2016。 教育部:《中華民國教育統計》,臺北市:教育部,1966。 教育部訓育委員會編:《生活教育實施方案》,臺北市:教育部訓育委員會,1968。 章太炎:《章太炎全集》,上海市: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 許紀霖:〈重建社會重心——現代中國的「知識人社會」〉,《中國近代思想史的轉型時代》,新北市:聯經,2020。 許維德:《族群與國族認同的形成:台灣客家、原住民與台美人的研究》,臺北市:遠流出版,2013。 郭澤寬:《官方視角下的鄉土——省政文藝叢書研究》,高雄市:麗文文化,2010)。 陳奇祿:《民族與文化》,臺北市: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1。 陳芳明:《台灣新文學史》,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18。 陳建忠:《記憶流域,台灣歷史書寫與記憶政治》,新北市:南十字星文化工作室有限公司,2018。 陳建忠編:《跨國的殖民記憶與冷戰經驗:台灣文學的比較文學研究》,新竹市:國立清華大學,2011。 陳建忠編選:《臺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24,朱西甯》,臺南市:臺灣文學館,2018。 陳康芬:《斷裂與生成——台灣五○年代的反共/戰鬥文藝》,臺南市:國立台灣文學館,2012。 陳義芝主編:《台灣現代小說史綜論》,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8。 陳誠:《陳誠先生回憶錄——建設台灣(上)》,臺北縣:國史館,2005。 陳鴻獻:《1950年代初期國軍軍事反攻之研究》,臺北市:國史館,2015。 陳麗芬:《現代文學與文化想像:從臺灣到香港》,臺北市:書林,2000。 彭瑞金:《台灣新文學運動40年》,高雄市:春暉,1997。 黃金麟:《政體與身體:蘇維埃的革命與身體,1928-1937》,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5。 黃金麟:《戰爭、身體、現代性:近代台灣的軍事治理與身體,1895-2005》,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9。 黃金麟:《歷史、身體、國家:近代中國的身體形成(1895-1937)》,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0。 黃英哲:《「去日本化」「再中國化」:戰後台灣文化重建(1945-1947 )》,臺北市:麥田出版,2017。 黃興濤:《重塑中華——近代中國「中華民族」觀念研究》,香港:香港三聯書店,2017。 葉石濤:《台灣文學史綱》,高雄市:春暉出版社,2010 。 葛賢寧:《論戰鬥的文學》,臺北市:中華文化,1955。 虞君質編:《現代戰鬥文藝選集》,臺北市: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1956。 解志熙:《存在主義與中國現代文學》,北京市: 人民文學出版社,1997。 暨愛民:《民族國家的建構:20世紀上半期中國民族主義思潮研究》,北京市: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 臺灣省政府教育廳:《臺灣省各級教育發展概況分析‧民國三十五學年至七十六學年》,臺中縣:臺灣省政府教育廳。1989 趙彥寧:《戴著草帽到處旅行——性/別、權力、國家》,臺北市:巨流圖書有限公司,2001。 趙培友執筆:《文壇先進張道藩》,臺北市:重光文藝出版社,1975。 劉心皇:《抗戰時期的文學》,臺北市:國立編譯館,1995。 劉秀美:《五十年來的台灣通俗小說》,臺北市:文津,2001。 劉紀蕙:《一分為二——現代中國政治思想的哲學考掘學》,新北市:聯經,2020。 劉紀蕙:《孤兒‧女神‧負面書寫——文化符號的徵狀式閱讀》,臺北縣:立緒文化,2000。 蔣中正:《先總統蔣公全集》,臺北市: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84。 蔣中正:《先總統蔣公思想言論總集》,臺北市:中央委員會黨史會,1984。 蔣經國:《蔣經國先生言論精選集》,臺北市:經國先生文化經濟協進會,2008。 鄭明娳編:《當代台灣政治文學論》,臺北市:時報文化企業出版有限公司,1994。 黎活仁:《文藝政策論爭史(一九二一到一九四九)》,臺北市:大安出版社,2007。 鍾肇政:《台灣文學十講》,臺北市:前衛出版社,2000。 羅志田:《民族主義與近代中國思想》,臺北市:東大圖書公司,1998。 鐘雷編輯:《文協十年》,臺北市:中國文藝協會,1960。 二、期刊論文 公孫嬿:〈戰鬥文藝的時代使命論〉,《文藝月報》第2卷第4期,1955年4月,頁 12-13。 王光熹:〈開明地主嚴添壽〉,《中國一周》第168期,1953年7月,頁18。 王集叢:〈怎樣展開戰鬥文藝運動〉《文藝月報》第2卷第4期,1955年4月,頁10-11。 王集叢:〈從兩篇小說談起〉,《革命文藝》第1期,1956年4月,頁2-3。 王臨泰:〈展開戰鬥文藝運動的途徑〉,《文藝月報》第2卷第4期,1955年4月,頁15-16。 余英時:〈中國近代思想史中的激進與保守(上)〉,《歷史月刊》第四期1990年6月,頁106-111。 李牧:〈新文學運動歷程的關鍵年代——試探五○年代自由中國文學創作的絲路及其所產生的影響〉,《文訊月刊》第九期,1984年3月4日,頁144-161。 李瑞騰:〈張道藩先生「我們所需要的文藝政策」試論〉,《臺北市立圖書館館訊 》 6卷1期 ,1988 年 09 月 1日 , 頁81-88。 柳書琴:〈傳統文人及其衍生世代:臺灣漢文通俗文藝的發展與延異(1930-1941)〉,《台灣史研究》第14卷2期,2007年6月,頁41-88。 革命文藝編輯部:〈發刊詞〉,《革命文藝》第1期,1956年4月15日,封面內頁。 孫陵:〈推行戰鬥文藝具體方案芻議〉,《文藝月報》第2卷第4期,1955年4月,頁8-9。 袁瓊瓊:〈事小說若神明的人——小說家朱西甯訪問記〉,《中華文藝》11卷4期,1976年6月,頁24-27。 馬濬:〈今後之滿蒙問題〉,《革命評論》,1928年6月第8期,頁31-38。 張俐璇:〈重慶之民,自由之國:「後 1949」臺灣小說中「民國文學機制」的承繼與演繹〉,《中國現代文學》第26期,2014年12月,頁89-106。 張素貞:〈五十年代小說管窺〉,《文訊》第九期,1984年6月,頁83-110。 張堂錡,〈從「民國文學的現代性」到「現代文學的民國性」〉,《國文天地》第 28 卷第 5 期「民國機制與民國文學史」專輯,2012 年 10 月,頁65-68。 張淑雅:〈臺海危機與美國對「反攻大陸」政策的轉變〉,《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36期,2001年12月,頁231-233、235-297。 張道藩:〈略述民生主義社會的文藝政策〉,《文藝創作》第37期,1954年5月1日,頁3-10。 張道藩:〈發刊詞〉,《文藝創作》第一期,1951年5月,頁1-2。 張誦聖:〈台灣現代主義小說及本土抗爭〉,《台灣文學評論》第三卷第三期,2003年7月,頁52-76。 張瀛太:〈在文學中的戰爭和偉人——論《八二三注》的寫作意義〉《國文學誌》第七期,頁261-283。¬ 張瀛太:〈從「行為演出」到「心理演出」——朱西甯年代(早、中期)小說的情節經營〉,《國文學誌》第十九期,2009年3月,頁129-149。 梁容若:〈詩聖杜甫評傳——一傳略‧二、著作‧三、評論〉,《文壇》第45期,1964年3月,頁18-22。 梅家玲:〈性別vs.國家:五○年代的台灣小說-以《文藝創作》與文獎會得獎小說為例〉,《臺大文史哲學報》第55期,2001年11月,頁31-76。 陳奇祿:〈台灣民族學研究的回顧與前瞻〉,《主義與國策》第44期,1955年2月,頁18-23。 陳奇祿:〈關於台灣土著的幾個問題——第三十一次台灣文獻學術座談會紀錄〉,《臺灣文獻》第二十四期第一卷,1978年3月,頁121-128。 陳奇祿的:〈臺灣山地文化的特質〉,《中央月刊》第10第5期(1978年3月),頁71-78。 陳建忠:〈反共作家?鄉土作家?或現代主義作家?:朱西甯文學研究史小考〉,《文史台灣學報》第4期,2012年6月,頁51-78。 陳紀瀅:〈抗戰以前及抗戰時期的中國文藝發展概述〉,《近代中國》41期,1984,頁129-143。 陳儀深:〈從邊疆史到台灣史:事變下郭廷以史學的一個側面〉,《思與言》2010年12月,頁1-21。 彭樹楷:〈鄉土戀情〉,《文藝創作》第27期,1953年7月, 頁彭樹楷-82。 覃子豪:〈真實是詩的戰鬥力量〉,《文藝月報》第2卷第4期﹑,1955年4月,頁6-8。 黃怡菁:〈文學史的書寫形態與權力政治:以《中華民國文藝史》為觀察對象〉,《台灣學誌》第1期,2010。 黃漢瑞:〈滿州之前途〉,《革命評論》,1928年6月第8期,頁52-54。 楊家駱:〈理學家的文學理論〉,《文藝月報》4月號,1954年4月,頁 1-4。 楊瑞松:〈打造共同體的新仇舊恨:鄒容國族論述中的「他者建構」〉《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37期,2012年5月,頁43-71。 楚軍:〈牛的自傳〉,《文藝創作》第27期,1953年7月,頁楚軍-57。 葛兆光:〈納「四裔」入「中華」?1920-1930年代中國學界有關「中國」與「中華民族」〉,《思想》第27期,2014年12月,頁1-57。 葛賢寧:〈論戰鬥文藝的開展〉,《文藝月報》第2卷第4期,1955年4月,5-6。 虞君質:〈建立戰鬥的批評〉《文藝月報》第2卷第4期,1955年4月,頁1-3。 廖平:〈國民黨不應該有文藝政策嗎?〉,《革命評論》1928年8月第16期,頁47-49。 廖彥豪、瞿宛文:〈兼顧地主的土地改革——台灣實施耕者有其田的歷史過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98期,2015年3月,頁69-145。 劉維開:〈訓政前期的黨政關係(1928-1937)——以中央政治會議為中心的探討〉,《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24期,2005,頁85-129。 劉鳳翰:〈國軍(陸軍)在臺澎金馬整編經過(民國39 至 70 年)〉,《中華軍史學會會刊》第7期,2002年4月, 蔡盛琦:〈1950年代圖書查禁之研究〉,《國史館館刊》第26期,2010年12月,頁75-130。 蔣興立:《《半下流社會》、《藍與黑》的身體書寫與理想空間》《臺灣文學研究集刊》第24期 ,2020年8月 , 頁1-31。 蕭義玲:〈「文化清潔運動」與五○年代官方文藝論述下的主體建構——一個詮釋架構的反思〉,《臺灣文學研究集刊》第9期,2011年2月,頁139-171。 魏希文:〈戰鬥文藝的寫作〉,《文藝月報》第2卷第4期,1955年4月,頁16-17。 蘇雪林:〈此時此地文藝的戰鬥性〉,《文藝月報》第2卷第4期,1955年4月,頁2-3。 鐘雷:〈怎樣推行戰鬥文藝〉,《文藝月報》第2卷第4期,1955年4月,頁11-12。 三、會議論文和論文集論文 王德威:〈一隻夏蟲的告白〉,《臺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24,朱西甯》,臺南市:臺灣文學館,2018。 王德威:〈晝夢記——朱西甯的小說藝術與歷史意識〉,《紀念朱西甯先生文學研討會論集》,臺北市:聯合文學出版社有限公司,2003。 王德威:〈蒼苔黃葉地,日暮多旋風〉,《臺灣現當代研究資料彙編姜貴》(臺南市:台灣文學館,2013。 司徒衛:〈戰鬥文藝的認識與推行〉,收《戰鬥文藝與自由文藝》,臺北:文壇社,1955。 司馬中原:〈試論朱西甯〉,《台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24,朱西甯》,臺南市:臺灣文學館,2012,頁129-151。 朱西甯:〈豈與夏蟲語冰?〉,《臺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24,朱西甯》,臺南市:臺灣文學館,2018。 邱貴芬:〈在地性論述的發展與全球空間:鄉土文學論戰三十年〉,《鄉土、本土、在地》,臺北市:聯經,2007。 柯慶明:〈六○年代現代主義文學〉,《中國文學的美感》,臺北市: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0。 高淵源:〈歷代山地政策〉,《臺灣高山族》,臺北市:香草山,1977。 張宇紅:〈現代主義文學思潮的滲透與型變〉,《西方文藝思潮與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北京市 :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 張誦聖:〈「文學體制」與現、當代中國/台灣文學——一個方法學的初步審思〉,《書寫台灣——文學史、後殖民與後現代》,臺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0。 陳明成:〈反攻與反共:關鍵年代的關鍵年份--臺灣文壇「一九五六」的再考察〉,《文學與社會學術研討會:2004年青年文學會議論文集》,臺南市:台灣文學館,2005。 陳建忠:〈朱西甯研究文學論述〉,《臺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24,朱西甯》,臺南市:臺灣文學館,2018。 楊照:〈壯麗而人性的戰爭生活——重讀朱西甯的《八二三注》〉,《八二三注》,臺北市:印刻出版公司,2003。 楊照:〈為什麼會有鄉土文學論戰:一個政治經濟史的解釋〉,《鄉土、本土、在地》,臺北:聯經,2007。 鄒榮:〈革命軍〉,《晚清革命文學》卷1,臺北市:經世書店,1981。 鄭明娳:〈當代臺灣文藝政策現象〉,《現代散文現象論》,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有限公司,2018。 應鳳凰:〈朱西甯早期小說集其反共文學論述〉,《臺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24,朱西甯》,臺南市:臺灣文學館,2018。 四、學位論文 王鈺婷:《抒情之承繼,傳統之演繹-五○年代女性散文家美學風格及其策略運用》,臺南市: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9。 朱恬儀:《作為一種文化/文學生產場的「客廳」:論林海音、朱西甯的「佔位」空間》,南投縣: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20。 吳怡萍:《抗戰時期中國國民黨的文藝政策及其運作》,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9。 封德屏:《國民黨文藝政策與實踐(1928-1981)》,臺北市: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9。 秦慧珠:《台灣反共小說研究(一九四九至一九八九)》,臺北市: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1990。 翁柏川:《『軍中三劍客』的文學創作與活動研究》,臺南市: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博士論文,2017。 張瀛太:《朱西寗小說研究》,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0。 莊惠惇,《文化霸權.抗爭論述——戰後初期臺灣的雜誌文化分析》,桃園市:國立中央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 。 陳佩君:《論七○年代臺灣的兩場青年文學運動:三三與神州》,南投縣: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碩士論文,2015。 陳康芬:《政治意識形態、文學歷史與文學敘事——臺灣五○年代反共文學研究》,花蓮縣: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博士論文,2007。 黃怡菁:《《文藝創作》(1950-1956)與自由中國文藝體制的形構與實踐》,新竹市:國立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06。 楊淳卉:《《新文藝》研究(1962-1983)》,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7。 趙立寰:《戰後遷台小說家之戰爭議題研究——以司馬桑敦、柏楊、端木方、趙滋蕃和朱西甯為例》,高雄市: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系博士論文,2015。 蔡崇隆:《權力、意識形態與規訓技術——軍隊政戰機制的文化分析》,臺北縣: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 蔡淵洯:《抗戰前國民黨之中國本位的文化建設運動,一九二八~一九三七》,臺北市:國立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1991。 鄭祖邦:《戰爭與現代性:以「民族國家」為起點的社會分析》,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系博士論文,2006。 蕭阿勤:《國民黨政權的文化與道德論述(1934~1991):知識社會學的分析》,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 謝斐穎:《台灣六○年代宣導政策長篇小說研究──以省政文藝叢書為主要探討對象》,屏東縣:國立屏東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10。 蘇郁欣:《師共以反共:國民黨文藝政策之變遷(1924-1956)》,臺北市:國立台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20。 五、報紙、雜誌 丁善璽:〈朱西甯放下你的面具〉,《獨家報導》第10-11期,1987年2月16日、3月4日。 力揚等:〈文化界發表對時局建言〉,《新華日報》1945年2月22日。 中央日報:〈巨奸川島芳子判決書全文〉,《中央日報》第3版,1947年11月10日。 中央日報:〈擔當時代戰鬥任務展開軍中文藝運動〉,《中央日報》第3版,1951年4月8日。 毛澤東 :〈宣傳報告〉,《政治周報》第6/7期,1926年4月10日。 朱西甯:〈光輝永續的反共文學——為王德威「四十年來中國文學會議」論文「一種逝去的文學」稍作增補〉,《聯合報‧副刊》1981月11日 朱西甯:〈答主觀者言〉,《中華日報》1973年5月2-5日¬¬。 吳守禮:〈臺灣人語言意識側面觀〉,《新生報》,1946年5月21日。 李錦軒:〈民族主義文藝運動宣言〉,《前鋒周報》第2、3期,1930年6月29日、1930年7月6日。 周昭翡:〈他們的書桌是軍用的畫圖版〉,《中央日報》1984年5月4日。 金星:〈挽回讀書好風氣〉,《公論報》,1948年2月10日。 ¬¬雨田(陳森):〈旁觀者言——兼談朱西甯的遣詞造句〉,《中華日報》1973年3月17-18日¬¬。 葉楚傖:〈三民主義底文藝創造〉,《中央日報》, 1930年1月1日。 劉心皇:〈向詩歌作家與製曲家提議〉,《民族副刊》,1949年12月15日。 嚴家淦:〈第二次文藝會談〉,《中央日報》,1977年8月30日。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