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學位論文

文章檢視/開啟

書目匯出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引文資訊

TAIR相關學術產出

題名 張國榮的明星形象建構與再建構初探
Exploring the Construc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Leslie Cheung's star Image
作者 賴玟憓
Lai, Min-Hui
貢獻者 黃葳威
Huang, Wei-Wei
賴玟憓
Lai, Min-Hui
關鍵詞 明星形象
建構與再建構
媒體論述
粉絲
celebrity image
construction and reconstruction
media discourse
fans
日期 2024
上傳時間 3-六月-2024 11:53:20 (UTC+8)
摘要 2010年8月,美國CNN電視台為紀念其全新藝術文化節目《Icon》的開播,,舉辦「過去五十年聞名全球的五大指標音樂人」網路票選活動,最終在十萬多名網友的票選下,張國榮獲得第三名的殊榮,而在榜單中的另外四位音樂人分別是The Beatles、Michael Jackson、Elvis Presley和Bob Marley。除了The Beatles中的兩名成員(Ringo Starr、Paul McCartney)還在世外,其餘幾位音樂人都已逝世,且均為英年早逝。這正好應證了在Barry King(1987)對那些英年早逝的明星影響之研究中所言,他指出他們(早逝的明星)象徵一代人青春期不可避免的反抗,這樣的他們變成了神話。回顧張國榮四十六年的生命,可謂跌宕起伏卻又璀璨光彩,各界對他的評價毀譽參半,像張國榮在演唱會上的裝扮就被當時的香港媒體以「貞子化身」、「扮女人」等字眼抨擊,因為他並非傳統意義上的明星形象,不論是大膽前衛的思想、引人追逐的私生活、影視劇中複雜多樣的形象等等,都讓張國榮成為香港娛樂圈中獨特的存在。 本研究將採用論述分析取徑,對所收集的張國榮相關文獻資料進行論述分析,舉凡新聞報導、粉絲在網路上的留言、紀念活動上的表述及張國榮親友採訪等,筆者將研究範圍聚焦於張國榮逝世二十年後所舉辦的紀念活動,利用論述分析來探討張國榮過去的形象建立與紀念活動中是否有所差異,研究會將文獻資料中,所受到的社會場址(institutional sites)和歷史文化因素都納入分析當中,透過論述可以看到社會文化背後的權力是如何影響形象的建立,又經歷傳播科技改變的背景下,張國榮所建構的形象是否有所改變。香港乃至亞洲地區的社會價值觀、流行文化和娛樂產業的發展,都在張國榮逝世後發生轉變,這些都影響張國榮形象的再建構,也會體現在他的紀念活動上,媒體的報導與粉絲的論述,會重新形塑了他的形象,也影響公眾對張國榮形象認知,筆者將在這些方面加以研究,呈現張國榮形象是如何被建構與再建構。
In August 2010, CNN held an online voting event to celebrate the launch of its program "Icon," aiming to select the "Top Five Iconic Musicians of the Past Fifty Years" globally. Leslie Cheung ranked third among over 100,000 voters, alongside The Beatles, Michael Jackson, Elvis Presley, and Bob Marley. Barry King's research correlates these early-deceased stars with youth rebellion, reflecting their legendary status. Cheung's 46 years of life were marked by varied fortunes. His unconventional appearance was critiqued by Hong Kong media, but his bold ideas and diverse personas made him unique. This study analyzes Cheung's portrayal in literature, focusing on commemorative events held twenty years after his passing. It explores how societal changes affect his image reconstruction amidst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s. The evolving societal values and entertainment industry in Hong Kong and Asia impact how Cheung is remembered, reflected in media and fan discourse. This study utilizes discourse analysis to examine literature on Leslie Cheung, including news reports, online fan comments, commemorative event statements, and interviews with his relatives and friends. Focusing on events held twenty years after Cheung's passing, it investigates changes in his image construction and commemorative activities. Social sites and historical-cultural factors are incorporated to explore how societ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s influence image construction amid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s. Changes in societal values, popular culture, and the entertainment industry since Cheung's passing impact his image reconstruction, reflected in media reports and fan discourse. This study delves into these aspects to illustrate the construc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Leslie Cheung's image.
參考文獻 方蘭生(1995)。《形象魅力》。臺北市 : 希代。 王朋進(2010)〈「媒介形象」研究的理論背景、歷史脈絡和發展勢〉。《國際新聞界》,2010年第6期,123-128。 王平譯(2015)。《好萊塢明星制》。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原書 Paul McDonald. [2012]. Hollywood stardom, Wiley-Blackwell;1st edition) 王竹雅譯(2014)。《電影明星們 : 明星崇拜的神話》。長春:吉林出版社。(原書 Edgar Morin. [1957]. Les stars, Les Éditions du Seuil) 甘險峰、張依盟(2014)。〈帕帕拉齊與「狗仔」文化)。〈中國攝影》,2014年第12期,78-91。 朱怡璿(2015)。〈想像與共生-新媒體語境下電影明星形象的建構與粉絲文化〉。《當代電影》,2015年第7期,105-107。 朱耀偉(2019)。《香港流行文化的(後)青春歲月》。香港:中華書局。 列孚(2002)。〈90 年代香港電影概述〉。《當代電影》,2002年第2期,59-68。 志摩千歲(2004)。《張國榮的時光》。香港:電影雙週刊出版。 李啟軍(2005)。〈影視明星:特殊的象徵符號-影視明星符號學研究系列論文之二〉。《社會科學家》,2005年第5期,35-38。 李啟軍(2007)。〈開創影視明星的符號學研究〉。《廣西師範大學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 2 期,43-47。 李展鵬 (2019)。《夢伴此城:梅艷芳與香港流行文化》。香港 : 三聯書店。 付茜茜(2020)。〈網路「人設」傳播: 符號資本的媒介建構〉。《天府新論》,2020 年第 6 期,135-144。 吳予敏(2007)。〈論媒介形象及其生產特徵〉。《國際新聞界》,2007年第11期,51-55。 吳柏義(2011)。〈與中國市場緊密結合下的香港電影: 產業、文本與文化的變遷〉。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辛業華(2009)。〈香港「狗仔隊」面面觀〉。《新聞世界》,2009年第5期,107-108。 周華山、趙文宗(1995)。《「衣櫃」性史:香港及英美同志運動》。香港 : 香港同志研究社出版。 周倩漪(1997)。〈從王菲到菲迷-流行音樂偶像崇拜中性別主體的搏成〉。《中華 傳播學會》,1998 年第 1 期,105-134。 倪炎元(2001)。〈初探論述分析與傳播研究-兼論其在中文傳播研究上的前景〉。2000傳播論文選集,台北:翁秀琪編(2004)。台灣傳播學的想像(上)。台北:巨流。 周慧玲(2009)。〈明星過程、性別越界與身体操作-從張國榮談起〉。《文藝研究》,2009 年第 4 期,83-96。 洛楓(2008)。《禁色的蝴蝶:張國榮的藝術形象》。香港 : 三聯書店。 倪炎元(2012)。《論述研究與傳播議題分析》。臺北市 : 五南圖書。 張煜祺、潘曙雅(2014)。〈虛擬在場:網路粉絲社群的互動儀式鏈〉。《國際新聞界》,2014年第9期,35-46。 麥瓊(2022)。〈香港音樂文化巡禮(1997—2022)〉。《粵海風》,2022年第3期,28-36。 張璐、薛耀文(2022)。〈新媒體視域下影視明星社會形象的解讀與重構-文獻述評與研究展望〉。《電影文學》,2022年第 3 期,11-19。 游美惠(2000)。〈內容分析、文本分析與論述分析在社會研究的運用〉。《調查研究》,2000年第8期,5-42。 陳美燕、楊聰榮(1994)。〈從香港本土文化看香港人意識之形成〉。《香港問題研究會》。 陳潔華、王惠玲編(2004)。《香港性別論述:從屬.不公.差異.越界》。香港 : 牛津大學出版社。 陳新麗(2006)。〈明星制度探討──二戰後的明星化現象〉。《法國研究》,2006 年 10 期,71-77。 陳犀禾、徐文明編譯(2008)。〈西方當代電影理論思潮系列連載一:明星研究(上)〉。《當代電影》,2008 年第 1 期,78-83。 陳犀禾、徐文明編譯(2008)。〈西方當代電影理論思潮系列連載二:明星研究(下)〉。《當代電影》,2008 年第 2 期,97-103。 陳曉雲編(2010)。《中國電影明星研究》。北京 : 中國電影出版社。 陳曉雲編(2013)。《中國電影明星研究續編》。北京 : 中國電影出版社。 陳勁甫(2015)。〈虞姬.程蝶衣.張國榮──電影《霸王別姬》的觀看政治與性別寓言〉。東吳大學碩博士論文。 陳曉雲編(2016)。《中國電影明星研究三編》。北京 : 中國電影出版社。 許道芝(2010)。〈《威尼斯商人》中的性別易服〉。《海外英語》2010 年第3 期,218-219。 楊翠竹(2013)。〈十九世紀美國服飾改革運動: 向性別化服飾與流行專制挑戰的社會運動〉。《歐美研究》第四十三卷第四期,785-827。 楊雨星、劉荃(2020)。〈新媒介語境下明星形象的「自塑」與「他塑」〉。《傳媒觀察》,2020 年第五期,44-50。DOI:10.19480/j.cnki.cmgc.2020.05.007 趙麗瑾(2014)。〈媒介文化視域下當代電影明星形象、影迷/粉絲身分的演變〉。 《蘭州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 30 卷第 2 期,115-120。 趙甯甯,魏超(2022)。〈新媒體時代明星人設的變化及原因探析〉。《北京印刷學院學報》,2022年第3期,25-29。 鄭熙青譯(2016)。《文本盜獵者:電視粉絲與參與式文化》。北京:北京大學出 版社。(原書 Henry Jenkins[1992]. Textual Poachers: Television Fans and Participatory Culture)。 蔡洪聲(2000)。〈近五十年的香港電影〉。《電影新作》2001 年第3 期,49-55。 蔡騏(2011)。〈大眾傳播中的明星崇拜和粉絲效應〉。《湖南師範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1 年第 1 期,131-134。 簡妙如(1996)。〈過度的閱聽人-「迷」之初探〉。國立中正大學碩博士論文。 魏永征(2014)。〈警惕把「狗仔」合理化的取向-香港「狗仔隊」文化的借鑒〉。《新聞界》,2014年第10期,21-24。 羅敏慈(2022)。〈試析《穿裙子的男孩》中裙子符碼的指涉〉。《文學前瞻》,2022年第22期,83-96。 嚴敏譯(2010)。《明星》。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原書 Richard Dyer[1979].Stars)。 欒軼玫(2006)。〈媒介形象的研究現狀及重新定義〉。《今傳媒》,2006年第9期,16-19。 穀雨(2006)。〈新聞工作者的異類-世界各地的「狗仔隊」〉。《媒介批評》,2006年第7期,22-24。 Mary Farquhar & 張英進.(西颺譯)(2011)。〈中國電影明星研究〉。《電影藝術》,2011第 1 期,105-108。 Jeremy G. Butler(朱與墨、李二仕譯)(2011)。〈明星學研究的演繹與方法〉。《世界電影》,2011年第 1 期,109-116。 Richard DeCordova(肖模譯)(1995)。〈明星制的起源〉。《世界電影》,1995 年第 2 期,60-80。 Paul McDonald(李二仕譯)(2011)。〈重新認識明星現象〉。《世界電影》,2001年第 4 期,44-66。 Richard Dyer(李二仕譯)(2004)。〈明星現象學〉。《世界電影》,2004 年第 1 期,169-172。 Stephen Heintzmann(李啟軍、劉玲譯)(2011)。〈明星文化〉。《世界電影》,2007年第 3 期,25-37。 Andrew Shail.(2019). The origins of the film star system:persona, publicity and economics in early cinema. London:I.B. Tauris. Amanda Weiss. (2015). ‘Mediated persona’ and Hong Kong stars: negotiating mainland celebrity. Celebrity Studies, 4:2, 219-232, DOI: 10.1080/19392397.2013.791044 Agata Łuksza.(2018). The girl, nature, goddess, or how Marilyn Monroe became ‘thequeen of glamour’?. European Journal of American Culture, 2018, Volume 37. doi: 10.1386/ejac.37.1.57_1 Barry King. (2010). Stardom, Celebrity, and the Money Form. The Velvet Light Trap,Number 65, Spring 2010, pp. 7-19. Dorothy Wai Sim Lau. (2019). Chinese Stardom in Participatory Cyberculture. UK: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Dorothy Wai Sim Lau. (2018). Discussing Takeshi Kaneshiro: The Pan-Asian Star Phenomenon on Internet Fan Forums. Positions: East Asia cultures critique, 2018(4), pp. 687-717. doi 10.1215/10679847-7050530 Eunhye Yoo. (2022). Impression management of South Korean sports stars through image-based social media. Sport in Society (9), pp. 1734–1755. DOI: 10.1080/17430437.2021.1878146 Feng Lin. (2011). Glocalizing stardom: Internet publicity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Chow Yun-fat's transnational stardom. Transnational Cinemas, 2011(2), 73-91. doi: 10.1386/trac.2.1.73_1 Kari Kallioniemi, Kimi Kärki, Janne Mäkelä & Hannu Salmi. (2007). History of Stardom Reconsidered. Discursive Stardom in Hong Kong and the Missing Referents. Wing-Fai Leung, Turku: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Popular Culture, 28-35. Klavier J. Wang. (2020). Hong Kong Popular Culture Worlding Film, Television, and Pop Music. London, UK: Palgrave MacMillan. Loy, S., Rickwood, J., & Bennett, S. (Eds.). (2008). Popular Music, Stars and Stardom. Australian: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Press. Leung Wing-Fai & Andy Willis. (2014). East Asian Film Stars. London, UK: Palgrave Macmillan. Louise Edwards. (2015). Localizing the Hollywood Star System in 1930s China: Linglong Magazine and New Moral Spaces. Asian Studies, 1(1), September 2015, 13-37. DOI: 10.6551/AS.0101.02 Wright, Ellen & Smith, Phyll. (2018). Star products, star capital, fan markets: examining 1940s British film stardom through fan club publications. Celebrity studies, 2021, Vol.12 (3), p.423-443. DOI: 10.1080/19392397.2019.1643750 Wing-Fai Leung. (2011). Multi-Media Stardom, Performance and Theme Songs in Hong. Canadian journal of film studies, 2011, Vol.20 (1), p.41-60. Paul Fonoroff. (1988). A Brief History of Hong Kong Cinema to 1988.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Richard Elliott. (1996). Discourse analysis: exploring action, function and conflict in social texts. Marketing Intelligence & Planning, 1996, 14(6), 65–68. Wood, J. T. (2004). Communication theories in action: An introduction (3rd ed., pp. 118–122). Belmont, CA: Wadsworth. 小宸娛樂廳(2021年6月29日)。〈《蘋果》娛樂版26年:「狗仔隊始祖」無底線做新聞,最緊要爆!〉,《網易網頁》。上網日期:2022年10月21日,取自https://www.163.com/dy/article/GDLDMPFF053737BR.html 三明治(2021年2月14日)。〈性別是一種表演?讀一讀酷酷的裘蒂斯.巴特勒(Judith Butler))。《微信公眾號》,上網日期:2023年3月26日,取自https://mp.weixin.qq.com/s/DvlXXrF-Qxqps8dEEsqRVw 柳飄飄了嗎(2023年1月2日)。〈香港狗仔極度瘋狂的年代中,底線全無,連明星裸照遺照都不放過〉,《搜狐新聞網》,上網日期:2023年1月31日,取自https://www.sohu.com/a/623786337_121248793 黃柏熹(2022年4月27日)。〈從菠蘿油到鏡中鏡,香港流行文化的起落與未來〉,《思想空間》。上網日期:2022年11月10日,取自https://www.linking.vision/?p=10891 黃銘浩、陳嘉茵(2015年12月24日)。〈一個香港狗仔隊的自白:沒有明星,哪來猛料?)。《端傳媒》,上網日期:2023年1月31日,取自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151224-hongkong-hkpaparazzi/ 網易看客(2021年5月)。〈香港八卦雜誌,一部全民吃瓜實錄〉,《知乎日報》。上網日期:2022年10月21日,取自https://daily.zhihu.com/story/9709374 黎慕慈(2014年8月18日)。〈狗仔隊的前世今生(一):狗仔隊現形記〉,《娛樂重擊》。上網日期:2022年10月22日,取自https://punchline.asia/archives/2337 蔡倩怡(2016年11月16日)。〈【無法重來的80年代】吳俊雄:本土流行文化的黃金時代吳俊雄〉,《明周文化》。上網日期:2022年10月21日,取自https://www.mpweekly.com/culture/cu0002/%e6%a2%81%e6%ac%be%e9%a6%99%e6%b8%af%e6%ad%b7%e5%8f%b2%e6%b5%81%e8%a1%8c%e6%96%87%e5%8c%96-10943/ Catharina Cheung(2020年3月1日)。〈Hidden Hong Kong: A history of Hong Kong cinema through the ages)。《localiiz》,上網日期:2023年2月6日,取自https://www.localiiz.com/post/culture-cinema-history-hong-kong-movies-through-the-ages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傳播學院傳播碩士學位學程
110464051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10464051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黃葳威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 Huang, Wei-Wei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 (作者) 賴玟憓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作者) Lai, Min-Huien_US
dc.creator (作者) 賴玟憓zh_TW
dc.creator (作者) Lai, Min-Huien_US
dc.date (日期) 2024en_US
dc.date.accessioned 3-六月-2024 11:53:20 (UTC+8)-
dc.date.available 3-六月-2024 11:53:20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3-六月-2024 11:53:20 (UTC+8)-
dc.identifier (其他 識別碼) G0110464051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51534-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傳播學院傳播碩士學位學程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10464051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2010年8月,美國CNN電視台為紀念其全新藝術文化節目《Icon》的開播,,舉辦「過去五十年聞名全球的五大指標音樂人」網路票選活動,最終在十萬多名網友的票選下,張國榮獲得第三名的殊榮,而在榜單中的另外四位音樂人分別是The Beatles、Michael Jackson、Elvis Presley和Bob Marley。除了The Beatles中的兩名成員(Ringo Starr、Paul McCartney)還在世外,其餘幾位音樂人都已逝世,且均為英年早逝。這正好應證了在Barry King(1987)對那些英年早逝的明星影響之研究中所言,他指出他們(早逝的明星)象徵一代人青春期不可避免的反抗,這樣的他們變成了神話。回顧張國榮四十六年的生命,可謂跌宕起伏卻又璀璨光彩,各界對他的評價毀譽參半,像張國榮在演唱會上的裝扮就被當時的香港媒體以「貞子化身」、「扮女人」等字眼抨擊,因為他並非傳統意義上的明星形象,不論是大膽前衛的思想、引人追逐的私生活、影視劇中複雜多樣的形象等等,都讓張國榮成為香港娛樂圈中獨特的存在。 本研究將採用論述分析取徑,對所收集的張國榮相關文獻資料進行論述分析,舉凡新聞報導、粉絲在網路上的留言、紀念活動上的表述及張國榮親友採訪等,筆者將研究範圍聚焦於張國榮逝世二十年後所舉辦的紀念活動,利用論述分析來探討張國榮過去的形象建立與紀念活動中是否有所差異,研究會將文獻資料中,所受到的社會場址(institutional sites)和歷史文化因素都納入分析當中,透過論述可以看到社會文化背後的權力是如何影響形象的建立,又經歷傳播科技改變的背景下,張國榮所建構的形象是否有所改變。香港乃至亞洲地區的社會價值觀、流行文化和娛樂產業的發展,都在張國榮逝世後發生轉變,這些都影響張國榮形象的再建構,也會體現在他的紀念活動上,媒體的報導與粉絲的論述,會重新形塑了他的形象,也影響公眾對張國榮形象認知,筆者將在這些方面加以研究,呈現張國榮形象是如何被建構與再建構。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In August 2010, CNN held an online voting event to celebrate the launch of its program "Icon," aiming to select the "Top Five Iconic Musicians of the Past Fifty Years" globally. Leslie Cheung ranked third among over 100,000 voters, alongside The Beatles, Michael Jackson, Elvis Presley, and Bob Marley. Barry King's research correlates these early-deceased stars with youth rebellion, reflecting their legendary status. Cheung's 46 years of life were marked by varied fortunes. His unconventional appearance was critiqued by Hong Kong media, but his bold ideas and diverse personas made him unique. This study analyzes Cheung's portrayal in literature, focusing on commemorative events held twenty years after his passing. It explores how societal changes affect his image reconstruction amidst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s. The evolving societal values and entertainment industry in Hong Kong and Asia impact how Cheung is remembered, reflected in media and fan discourse. This study utilizes discourse analysis to examine literature on Leslie Cheung, including news reports, online fan comments, commemorative event statements, and interviews with his relatives and friends. Focusing on events held twenty years after Cheung's passing, it investigates changes in his image construction and commemorative activities. Social sites and historical-cultural factors are incorporated to explore how societ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s influence image construction amid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s. Changes in societal values, popular culture, and the entertainment industry since Cheung's passing impact his image reconstruction, reflected in media reports and fan discourse. This study delves into these aspects to illustrate the construc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Leslie Cheung's image.en_US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1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5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名詞解釋8 第二章 文獻回顧12 第一節 一個明星的誕生12 第二節 明星形象建構的多重過程25 第三節 媒體視角下的明星35 第三章 研究方法47 第一節 論述分析法47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取樣49 第三節 研究架構與執行52 第四章 研究結果57 第一節 關於張國榮57 (一)演藝事業的啟航59 (二)巔峰後的沉寂60 (三)復出歌壇64 (四)一代巨星的殞落66 第二節 張國榮模糊的性別界線67 (一)衝撞香港社會的「紅色高跟鞋」67 (二)從「扮女人」到打破性別界線71 (三)歲月沉澱後的性別意識78 第三節 張國榮的感情生活81 (一)被窺探的同性戀情81 (二)藝術表演與性別流動的連結86 (三)當張國榮自殺牽扯進他的感情狀態89 第四節 二十年了,為什麼還懷念張國榮?93 (一)對香港黃金時代的眷戀93 (二)二十年後粉絲熱情不減100 第五節 那些紀念張國榮的活動107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112 第一節 研究結論112 第一節 研究建議115 參考文獻120zh_TW
dc.format.extent 5010532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10464051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明星形象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建構與再建構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媒體論述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粉絲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celebrity image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construction and reconstruction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media discourse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fansen_US
dc.title (題名) 張國榮的明星形象建構與再建構初探zh_TW
dc.title (題名) Exploring the Construc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Leslie Cheung's star Image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方蘭生(1995)。《形象魅力》。臺北市 : 希代。 王朋進(2010)〈「媒介形象」研究的理論背景、歷史脈絡和發展勢〉。《國際新聞界》,2010年第6期,123-128。 王平譯(2015)。《好萊塢明星制》。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原書 Paul McDonald. [2012]. Hollywood stardom, Wiley-Blackwell;1st edition) 王竹雅譯(2014)。《電影明星們 : 明星崇拜的神話》。長春:吉林出版社。(原書 Edgar Morin. [1957]. Les stars, Les Éditions du Seuil) 甘險峰、張依盟(2014)。〈帕帕拉齊與「狗仔」文化)。〈中國攝影》,2014年第12期,78-91。 朱怡璿(2015)。〈想像與共生-新媒體語境下電影明星形象的建構與粉絲文化〉。《當代電影》,2015年第7期,105-107。 朱耀偉(2019)。《香港流行文化的(後)青春歲月》。香港:中華書局。 列孚(2002)。〈90 年代香港電影概述〉。《當代電影》,2002年第2期,59-68。 志摩千歲(2004)。《張國榮的時光》。香港:電影雙週刊出版。 李啟軍(2005)。〈影視明星:特殊的象徵符號-影視明星符號學研究系列論文之二〉。《社會科學家》,2005年第5期,35-38。 李啟軍(2007)。〈開創影視明星的符號學研究〉。《廣西師範大學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 2 期,43-47。 李展鵬 (2019)。《夢伴此城:梅艷芳與香港流行文化》。香港 : 三聯書店。 付茜茜(2020)。〈網路「人設」傳播: 符號資本的媒介建構〉。《天府新論》,2020 年第 6 期,135-144。 吳予敏(2007)。〈論媒介形象及其生產特徵〉。《國際新聞界》,2007年第11期,51-55。 吳柏義(2011)。〈與中國市場緊密結合下的香港電影: 產業、文本與文化的變遷〉。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辛業華(2009)。〈香港「狗仔隊」面面觀〉。《新聞世界》,2009年第5期,107-108。 周華山、趙文宗(1995)。《「衣櫃」性史:香港及英美同志運動》。香港 : 香港同志研究社出版。 周倩漪(1997)。〈從王菲到菲迷-流行音樂偶像崇拜中性別主體的搏成〉。《中華 傳播學會》,1998 年第 1 期,105-134。 倪炎元(2001)。〈初探論述分析與傳播研究-兼論其在中文傳播研究上的前景〉。2000傳播論文選集,台北:翁秀琪編(2004)。台灣傳播學的想像(上)。台北:巨流。 周慧玲(2009)。〈明星過程、性別越界與身体操作-從張國榮談起〉。《文藝研究》,2009 年第 4 期,83-96。 洛楓(2008)。《禁色的蝴蝶:張國榮的藝術形象》。香港 : 三聯書店。 倪炎元(2012)。《論述研究與傳播議題分析》。臺北市 : 五南圖書。 張煜祺、潘曙雅(2014)。〈虛擬在場:網路粉絲社群的互動儀式鏈〉。《國際新聞界》,2014年第9期,35-46。 麥瓊(2022)。〈香港音樂文化巡禮(1997—2022)〉。《粵海風》,2022年第3期,28-36。 張璐、薛耀文(2022)。〈新媒體視域下影視明星社會形象的解讀與重構-文獻述評與研究展望〉。《電影文學》,2022年第 3 期,11-19。 游美惠(2000)。〈內容分析、文本分析與論述分析在社會研究的運用〉。《調查研究》,2000年第8期,5-42。 陳美燕、楊聰榮(1994)。〈從香港本土文化看香港人意識之形成〉。《香港問題研究會》。 陳潔華、王惠玲編(2004)。《香港性別論述:從屬.不公.差異.越界》。香港 : 牛津大學出版社。 陳新麗(2006)。〈明星制度探討──二戰後的明星化現象〉。《法國研究》,2006 年 10 期,71-77。 陳犀禾、徐文明編譯(2008)。〈西方當代電影理論思潮系列連載一:明星研究(上)〉。《當代電影》,2008 年第 1 期,78-83。 陳犀禾、徐文明編譯(2008)。〈西方當代電影理論思潮系列連載二:明星研究(下)〉。《當代電影》,2008 年第 2 期,97-103。 陳曉雲編(2010)。《中國電影明星研究》。北京 : 中國電影出版社。 陳曉雲編(2013)。《中國電影明星研究續編》。北京 : 中國電影出版社。 陳勁甫(2015)。〈虞姬.程蝶衣.張國榮──電影《霸王別姬》的觀看政治與性別寓言〉。東吳大學碩博士論文。 陳曉雲編(2016)。《中國電影明星研究三編》。北京 : 中國電影出版社。 許道芝(2010)。〈《威尼斯商人》中的性別易服〉。《海外英語》2010 年第3 期,218-219。 楊翠竹(2013)。〈十九世紀美國服飾改革運動: 向性別化服飾與流行專制挑戰的社會運動〉。《歐美研究》第四十三卷第四期,785-827。 楊雨星、劉荃(2020)。〈新媒介語境下明星形象的「自塑」與「他塑」〉。《傳媒觀察》,2020 年第五期,44-50。DOI:10.19480/j.cnki.cmgc.2020.05.007 趙麗瑾(2014)。〈媒介文化視域下當代電影明星形象、影迷/粉絲身分的演變〉。 《蘭州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 30 卷第 2 期,115-120。 趙甯甯,魏超(2022)。〈新媒體時代明星人設的變化及原因探析〉。《北京印刷學院學報》,2022年第3期,25-29。 鄭熙青譯(2016)。《文本盜獵者:電視粉絲與參與式文化》。北京:北京大學出 版社。(原書 Henry Jenkins[1992]. Textual Poachers: Television Fans and Participatory Culture)。 蔡洪聲(2000)。〈近五十年的香港電影〉。《電影新作》2001 年第3 期,49-55。 蔡騏(2011)。〈大眾傳播中的明星崇拜和粉絲效應〉。《湖南師範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1 年第 1 期,131-134。 簡妙如(1996)。〈過度的閱聽人-「迷」之初探〉。國立中正大學碩博士論文。 魏永征(2014)。〈警惕把「狗仔」合理化的取向-香港「狗仔隊」文化的借鑒〉。《新聞界》,2014年第10期,21-24。 羅敏慈(2022)。〈試析《穿裙子的男孩》中裙子符碼的指涉〉。《文學前瞻》,2022年第22期,83-96。 嚴敏譯(2010)。《明星》。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原書 Richard Dyer[1979].Stars)。 欒軼玫(2006)。〈媒介形象的研究現狀及重新定義〉。《今傳媒》,2006年第9期,16-19。 穀雨(2006)。〈新聞工作者的異類-世界各地的「狗仔隊」〉。《媒介批評》,2006年第7期,22-24。 Mary Farquhar & 張英進.(西颺譯)(2011)。〈中國電影明星研究〉。《電影藝術》,2011第 1 期,105-108。 Jeremy G. Butler(朱與墨、李二仕譯)(2011)。〈明星學研究的演繹與方法〉。《世界電影》,2011年第 1 期,109-116。 Richard DeCordova(肖模譯)(1995)。〈明星制的起源〉。《世界電影》,1995 年第 2 期,60-80。 Paul McDonald(李二仕譯)(2011)。〈重新認識明星現象〉。《世界電影》,2001年第 4 期,44-66。 Richard Dyer(李二仕譯)(2004)。〈明星現象學〉。《世界電影》,2004 年第 1 期,169-172。 Stephen Heintzmann(李啟軍、劉玲譯)(2011)。〈明星文化〉。《世界電影》,2007年第 3 期,25-37。 Andrew Shail.(2019). The origins of the film star system:persona, publicity and economics in early cinema. London:I.B. Tauris. Amanda Weiss. (2015). ‘Mediated persona’ and Hong Kong stars: negotiating mainland celebrity. Celebrity Studies, 4:2, 219-232, DOI: 10.1080/19392397.2013.791044 Agata Łuksza.(2018). The girl, nature, goddess, or how Marilyn Monroe became ‘thequeen of glamour’?. European Journal of American Culture, 2018, Volume 37. doi: 10.1386/ejac.37.1.57_1 Barry King. (2010). Stardom, Celebrity, and the Money Form. The Velvet Light Trap,Number 65, Spring 2010, pp. 7-19. Dorothy Wai Sim Lau. (2019). Chinese Stardom in Participatory Cyberculture. UK: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Dorothy Wai Sim Lau. (2018). Discussing Takeshi Kaneshiro: The Pan-Asian Star Phenomenon on Internet Fan Forums. Positions: East Asia cultures critique, 2018(4), pp. 687-717. doi 10.1215/10679847-7050530 Eunhye Yoo. (2022). Impression management of South Korean sports stars through image-based social media. Sport in Society (9), pp. 1734–1755. DOI: 10.1080/17430437.2021.1878146 Feng Lin. (2011). Glocalizing stardom: Internet publicity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Chow Yun-fat's transnational stardom. Transnational Cinemas, 2011(2), 73-91. doi: 10.1386/trac.2.1.73_1 Kari Kallioniemi, Kimi Kärki, Janne Mäkelä & Hannu Salmi. (2007). History of Stardom Reconsidered. Discursive Stardom in Hong Kong and the Missing Referents. Wing-Fai Leung, Turku: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Popular Culture, 28-35. Klavier J. Wang. (2020). Hong Kong Popular Culture Worlding Film, Television, and Pop Music. London, UK: Palgrave MacMillan. Loy, S., Rickwood, J., & Bennett, S. (Eds.). (2008). Popular Music, Stars and Stardom. Australian: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Press. Leung Wing-Fai & Andy Willis. (2014). East Asian Film Stars. London, UK: Palgrave Macmillan. Louise Edwards. (2015). Localizing the Hollywood Star System in 1930s China: Linglong Magazine and New Moral Spaces. Asian Studies, 1(1), September 2015, 13-37. DOI: 10.6551/AS.0101.02 Wright, Ellen & Smith, Phyll. (2018). Star products, star capital, fan markets: examining 1940s British film stardom through fan club publications. Celebrity studies, 2021, Vol.12 (3), p.423-443. DOI: 10.1080/19392397.2019.1643750 Wing-Fai Leung. (2011). Multi-Media Stardom, Performance and Theme Songs in Hong. Canadian journal of film studies, 2011, Vol.20 (1), p.41-60. Paul Fonoroff. (1988). A Brief History of Hong Kong Cinema to 1988.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Richard Elliott. (1996). Discourse analysis: exploring action, function and conflict in social texts. Marketing Intelligence & Planning, 1996, 14(6), 65–68. Wood, J. T. (2004). Communication theories in action: An introduction (3rd ed., pp. 118–122). Belmont, CA: Wadsworth. 小宸娛樂廳(2021年6月29日)。〈《蘋果》娛樂版26年:「狗仔隊始祖」無底線做新聞,最緊要爆!〉,《網易網頁》。上網日期:2022年10月21日,取自https://www.163.com/dy/article/GDLDMPFF053737BR.html 三明治(2021年2月14日)。〈性別是一種表演?讀一讀酷酷的裘蒂斯.巴特勒(Judith Butler))。《微信公眾號》,上網日期:2023年3月26日,取自https://mp.weixin.qq.com/s/DvlXXrF-Qxqps8dEEsqRVw 柳飄飄了嗎(2023年1月2日)。〈香港狗仔極度瘋狂的年代中,底線全無,連明星裸照遺照都不放過〉,《搜狐新聞網》,上網日期:2023年1月31日,取自https://www.sohu.com/a/623786337_121248793 黃柏熹(2022年4月27日)。〈從菠蘿油到鏡中鏡,香港流行文化的起落與未來〉,《思想空間》。上網日期:2022年11月10日,取自https://www.linking.vision/?p=10891 黃銘浩、陳嘉茵(2015年12月24日)。〈一個香港狗仔隊的自白:沒有明星,哪來猛料?)。《端傳媒》,上網日期:2023年1月31日,取自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151224-hongkong-hkpaparazzi/ 網易看客(2021年5月)。〈香港八卦雜誌,一部全民吃瓜實錄〉,《知乎日報》。上網日期:2022年10月21日,取自https://daily.zhihu.com/story/9709374 黎慕慈(2014年8月18日)。〈狗仔隊的前世今生(一):狗仔隊現形記〉,《娛樂重擊》。上網日期:2022年10月22日,取自https://punchline.asia/archives/2337 蔡倩怡(2016年11月16日)。〈【無法重來的80年代】吳俊雄:本土流行文化的黃金時代吳俊雄〉,《明周文化》。上網日期:2022年10月21日,取自https://www.mpweekly.com/culture/cu0002/%e6%a2%81%e6%ac%be%e9%a6%99%e6%b8%af%e6%ad%b7%e5%8f%b2%e6%b5%81%e8%a1%8c%e6%96%87%e5%8c%96-10943/ Catharina Cheung(2020年3月1日)。〈Hidden Hong Kong: A history of Hong Kong cinema through the ages)。《localiiz》,上網日期:2023年2月6日,取自https://www.localiiz.com/post/culture-cinema-history-hong-kong-movies-through-the-ages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