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contributor | 中文系 | |
dc.creator (作者) | 許東海 | |
dc.date (日期) | 2020-01 | |
dc.date.accessioned | 3-七月-2024 13:22:37 (UTC+8) | - |
dc.date.available | 3-七月-2024 13:22:37 (UTC+8) | - |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 3-七月-2024 13:22:37 (UTC+8) | - |
dc.identifier.uri (URI) |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52246 | - |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 本計劃的研究重心,主要根基於賦體文學「鋪采摛文,體物寫志」的書寫傳統,並結合唐宋代譜錄之學的空前蔚興,考察審視唐宋以來辭賦與譜錄二者互涉到融合的主要嬗變脈絡及其具體成果。因此試圖藉由唐宋以下花王牡丹與果王荔支兩種代表性題材的相關辭賦與譜錄的另類近似競合軌跡,從而水到渠成發展出宋李綱與元初耶律鑄兼融「體物與博物」雙重特質的荔支、牡丹賦,此一宋元賦學中的獨特書寫,既是先秦兩漢以來賦學重視才學的傳統精神,同時又是唐宋以來以譜錄用以體現博物多識之學漸次興盛的文化嬗變。因此唐宋以來以博物為名,以名物知識為內涵的譜錄之蔚然鬱興,固然也牽動唐宋以來詩歌辭賦等等各種文體的語言材料新變,延展為創作趨向及其意義的承傳轉換,而正如本計劃主要鎖定的代表作者李綱與耶律鑄二人,固然其相關詩歌中亦頗不乏關涉譜錄內容及其語料書寫元素,然而由賦體文學重視賦家學識之展現,除了漢魏六朝以來深具類書身影及其書寫取向的大量使事用典特色外,尤其由唐入宋以後重視以學為文、為詩的宋代新變文風下,譜錄的興盛誠然推波助瀾此一宋代文化與文學風向,尤其當深具博物示學及品賞名物的名物譜錄,例如本計劃初步設定以攸關唐宋賦學的花果書寫中首要代表題材:牡丹與荔支,二者在唐宋辭賦學與譜錄學逐漸靠攏,終竟融合的書寫嬗變過程,其中藉由「體物與博物」彼此合流及對話的書寫轉變中,李綱荔支賦與耶律鑄牡丹賦不僅是最具代表的歷史碩果及其重要里程碑,也同時別具集中體現當辭賦遇見譜錄,二者漸次互涉融合的崇尚學識的共同向度,及其溯源於孔子「多識于草木鳥獸之名」此一博物的交集共鳴意義。 基於上述之觀照與省思,本研究計劃的主要基於上述之觀察與省思,預擬考察與探索的重心主題及其賦體文學傳統意義詮釋,並初步研擬下列諸項綱要:1. 經典與續衍:唐、唐宋元牡丹與荔枝辭賦的歷史譜系及其經典續衍。2. 記物與詠物:唐宋元牡丹與荔枝譜錄的歷史譜系及其中辭賦.詩文等相關文學論述。3. 交集與合體:唐宋元牡丹.荔枝辭賦與其譜錄間的互涉交集,迄至李綱.耶律鑄融合辭賦與譜錄二者的歷史發展軌跡。4. 文體與文化:李綱荔支賦.耶律鑄牡丹賦融合譜錄之書寫特色及其在賦學傳統上的文體與文化意涵。5. 文變與世變:李綱.耶律鑄辭賦融合譜錄書寫變創特色與宋代崇尚學識風氣的文學與文化新變取向。 | |
dc.format.extent | 116 bytes | - |
dc.format.mimetype | text/html | - |
dc.relation (關聯) | 科技部, MOST107-2410-H004-176, 107.08-108.07 | |
dc.subject (關鍵詞) | 辭賦; 譜錄; 牡丹; 荔支; 李綱; 耶律鑄 | |
dc.title (題名) | 體物與博物:李綱荔枝賦、耶律鑄牡丹賦的承傳變創及其融合譜錄的賦學意涵 | |
dc.type (資料類型) | repor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