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學位論文

文章檢視/開啟

書目匯出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引文資訊

TAIR相關學術產出

題名 臺灣各縣市女警比例對暴力犯罪率之影響
The Impact of The Ratio of Female Police Officers on Violent Crime Rates in Taiwan's Counties and Cities
作者 陳嬿如
Chen, Yen-Ju
貢獻者 黃智聰
陳嬿如
Chen, Yen-Ju
關鍵詞 暴力犯罪率
女警
女警比例
空間計量模型
日期 2024
上傳時間 5-八月-2024 12:56:02 (UTC+8)
摘要 暴力犯罪對社會治安的影響極其嚴重,僅管臺灣近5年暴力犯罪發生數逐年遞減,然而,近年來發生了數起社會矚目的重大暴力犯罪案件,往往破壞民眾對社會秩序與法治規範的信任。在警察機關犯罪防治措施上,秉持犯罪零容忍,以增加巡邏密度、快速打擊部隊、優勢警力等增加犯罪風險的作為,強化社會治安維護,在性別主流化思維及性別工作平等法規定推行下,警察機關女性警察人數呈逐年上升趨勢,擔服外勤的女警人數亦明顯增多,本研究旨在探討女警比例對暴力犯罪發生率的影響,了解女警比例不同的環境是否足以影響犯罪者對犯罪行為的決定,據以擬定相關犯罪預防措施。研究範圍自2014年至2022年臺灣地區共20個縣市的追蹤資料,估計方法採用固定效果空間杜賓模型。 研究結果顯示,女性警察人員比例對暴力犯罪發生率的影響呈非線性的U型型態,當女性警察人員比例為8.12%時,該地區暴力犯罪發生率達到最低。其餘解釋變數方面,青壯年人口比率及少年人口依賴比越高,將使該地區暴力犯罪發生率隨之上升;人口密度及平均每人每年可支配所得越高,將使該地區暴力犯罪發生率隨之下降;鑒於城鄉、貧富差距擴大,可能導致青壯年人口往特定地區聚集,因而造成暴力犯罪亦集中於特定地區的狀況,相對影響相鄰地區暴力犯罪發生率下降。 鑑此,建議政府在犯罪預防政策擬定上,應考量地區人口年齡結構、人口密度,因地制宜規劃相關暴力犯罪防制措施,並因應治安狀況適當調配男、女性警察人員比例,以有效預防暴力犯罪、建立安全和和平的治安環境。
參考文獻 壹、中文文獻 李美枝(1984)。女性心理學。台北市:大洋出版社。 李俊達(2013)。性別多元化與組織績效之研究:女警比例會影響犯罪發生率嗎?。行政暨政策學報,56,頁85-116。 谷政群(2007)。性別職業隔離對於女警工作之影響及其因應對策之研究。桃園市:中央警察大學警察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姿螢(2019)。不一樣的警察故事:女警的視角與職場經驗探究。高雄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臺灣歷史文化及語言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修安、劉璟薇、王俊雄(2007)。以人力資源理論探討女警在職場上之問題。警學叢刊,38(3),頁23-36。 李湧清、蔣基萍(1994)。犯罪與經濟-一個宏觀的時間序列分析。警政學報,24,頁127-146。 林淑貞、楊駿聲(2002)。生命刑罰的嚇阻效果:台灣的實證分析。台北市2002海峽兩岸財經與商學研討會,2002年4月。 林淑玲(2002)。婚姻與家庭。嘉義:掏石文化。 吳斯茜、張伊婷(2019)。員警對女力領導之趨勢調查。警學叢刊,50(2),頁73-88。 周愫嫻(1997)。變遷中的犯罪問題與社會控制-台灣經驗。台北市:五南圖書公司。 林麗珊(2010)。性別文化與女警政策。警學叢刊,41(1),頁1-26。 孟維德(2009)。分駐(派出)所男女共同服勤成效之研究。內政部警政署委託研究計畫(編號:097-301010000-C1001)。台北市:中華民國內政部。 洪光平(2012)。性別平權於女警人事派用議題。人事月刊,327,頁11-18。 高金桂(2002)。青少年暴力犯罪刑事政策之探討。載於蔡德輝、楊士隆(編),青少年暴力行為-原因、類型與對策(443-463頁)。台北市:五南圖書公司。 翁萃芳(2002)。台灣地區警察人員的工作壓力。警學叢刊,32(5),頁33-66。 許春金(2000)。犯罪學。台北市:三民書局。 許春金、陳玉書、王佩玲(1991)。暴力犯罪被害者個人特性與日常活動型態之實證研究。警政學報,19,頁219-278。 張倉耀、方文碩、林哲彥(1999)。多變量共整合誤差修正模型對台灣地區犯罪人口率的研究:1951-1996〉。警學叢刊,30(1),頁89-135。 常曉玲(2009)。臺北市外勤女警職場安全之研究。桃園市:中央警察大學行政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家瑋(2021)。新北市政府警察局分駐(派出)所不同性別員警工作投入影響因素之研究。桃園市:中央警察大學警察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劉炯炫(2010)。外勤女警勤務適應之研究-以臺北市中正第二分局為例。台北市:國立臺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鄧煌發(2001)。影響臺灣地區近廿年來犯罪問題之社會因素及其未來趨勢預測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學報,38,頁183-211。 葉毓蘭(2004)。女警政策的回顧與前瞻。中央警察大學學報,41,頁107-132。 謝仁和、曹淑琳、陳冠志(2017)。社會經濟發展與暴力犯罪-2001年至2012年之時間序列分析。人文社會科學研究,11(1),頁1-32。 謝文彥、許春金、施雅甄(2006)。臺灣暴力犯罪趨勢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學報,7,頁1-42。 貳、英文文獻 Balkin, J. (1988), “Why Policemen Don’t Like Policewomen.” Journal of Police Science and Administration, 16(1), 29-38. Bandura, A. (1977), Social Learning Theory. New York: Prentice Hall. Becker, Gary S. (1968), “Crime and Punishment: An Economic Approach.”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76(2), 169-217. Bell, D. J. (1982), “Policewomen: Myths and Realities.” Journal of Police Science and Administration, 10(1), 112-120. Blau, P. (1977), Inequality and heterogeneity. New York: Free Press. Dollard, J. C., L. Doob, N. Millen, O. Mowrer, and R. Sears (1939), Frustration and Aggression.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Elhorst, J. P. (2014), “Maltab Software for Spatial Panels.” International Regional Science Review, 37(3), 389-405. Ely, R. J. (1995), “The Power in Demography: Women’s Social Constructions of Gender Identity at Work.”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38(3), 589-634. Hausman, J. (1978), “Specification Tests in Econometrics.” Econometrica, 46(6), 1251-1271. Hoffman, L. R. and N. R. F. Maier (1961), “Quality and Acceptance of Problem Solutions by Members of Homogeneous and Heterogeneous Groups.”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62(2), 401-407. Knouse, S. B. and M. R. Dansby (1999), “Percentage of Work-Group Diversity and Work-Group Effectiveness.” Journal of Psychology, 133(5), 486-494. Levin, A., C. F. Lin, and C. S. J. Chu (2002), “Unit Root Tests in Panel Data: Asymptotic and Finite-sample Properties.” Journal of Econometrics, 108, 1-24. Moran, P. A. P. (1950), “Notes on Continuous Stochastic Phenomena.” Biometrika, 7, 17-23. Newman, G. (1979), Understanding Violence. Philadelphia: J. B. Lippincott Company. Sackett, P. R., C. L. DuBois, and A. W. Noe (1991), “Tokenism in Performance Evaluation: The Effects of Work Group Representation on Male-Female and White-Black Differences in Performance Ratings.”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76(2), 263-267. Svyantek, D. J. and J. Bott (2004), “Received Wisdom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versity and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Organizational Analysis, 12(3), 295-317. Tsui, A. S., T. D. Egan, and C. A. O’Reilly Ill (1992), “Being Different: Relational Demography and Organizational Attachment.”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37(4), 549-580. Williams, K. and C. A. O'Reilly (1998), “Demography and Diversity in Organizations: A Review of 40 Years of Research.” Research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20, 77-140.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行政管理碩士學程
111921011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11921011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黃智聰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作者) 陳嬿如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作者) Chen, Yen-Juen_US
dc.creator (作者) 陳嬿如zh_TW
dc.creator (作者) Chen, Yen-Juen_US
dc.date (日期) 2024en_US
dc.date.accessioned 5-八月-2024 12:56:02 (UTC+8)-
dc.date.available 5-八月-2024 12:56:02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5-八月-2024 12:56:02 (UTC+8)-
dc.identifier (其他 識別碼) G0111921011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52606-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行政管理碩士學程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11921011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暴力犯罪對社會治安的影響極其嚴重,僅管臺灣近5年暴力犯罪發生數逐年遞減,然而,近年來發生了數起社會矚目的重大暴力犯罪案件,往往破壞民眾對社會秩序與法治規範的信任。在警察機關犯罪防治措施上,秉持犯罪零容忍,以增加巡邏密度、快速打擊部隊、優勢警力等增加犯罪風險的作為,強化社會治安維護,在性別主流化思維及性別工作平等法規定推行下,警察機關女性警察人數呈逐年上升趨勢,擔服外勤的女警人數亦明顯增多,本研究旨在探討女警比例對暴力犯罪發生率的影響,了解女警比例不同的環境是否足以影響犯罪者對犯罪行為的決定,據以擬定相關犯罪預防措施。研究範圍自2014年至2022年臺灣地區共20個縣市的追蹤資料,估計方法採用固定效果空間杜賓模型。 研究結果顯示,女性警察人員比例對暴力犯罪發生率的影響呈非線性的U型型態,當女性警察人員比例為8.12%時,該地區暴力犯罪發生率達到最低。其餘解釋變數方面,青壯年人口比率及少年人口依賴比越高,將使該地區暴力犯罪發生率隨之上升;人口密度及平均每人每年可支配所得越高,將使該地區暴力犯罪發生率隨之下降;鑒於城鄉、貧富差距擴大,可能導致青壯年人口往特定地區聚集,因而造成暴力犯罪亦集中於特定地區的狀況,相對影響相鄰地區暴力犯罪發生率下降。 鑑此,建議政府在犯罪預防政策擬定上,應考量地區人口年齡結構、人口密度,因地制宜規劃相關暴力犯罪防制措施,並因應治安狀況適當調配男、女性警察人員比例,以有效預防暴力犯罪、建立安全和和平的治安環境。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貢獻 6 第三節 研究架構與流程 8 第貳章 文獻探討 10 第一節 暴力犯罪之定義與理論探討 10 第二節 女警人力與工作成效之相關文獻 15 第三節 影響暴力犯罪之相關文獻 24 第參章 臺灣暴力犯罪與女警配置現況分析 27 第一節 臺灣各縣市之暴力犯罪現況分析 27 第二節 臺灣女性警察人員配置現況分析 31 第肆章 研究方法 37 第一節 空間相關性 37 第二節 空間計量模型設定 39 第三節 實證模型設定與變數說明 44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52 第伍章 實證結果與分析 53 第一節 相關檢定分析 53 第二節 實證模型估計分析 56 第陸章 結論與政策建議 62 第一節 結論 62 第二節 政策建議 64 參考文獻 67 中文文獻 67 英文文獻 69zh_TW
dc.format.extent 1994354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11921011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暴力犯罪率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女警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女警比例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空間計量模型zh_TW
dc.title (題名) 臺灣各縣市女警比例對暴力犯罪率之影響zh_TW
dc.title (題名) The Impact of The Ratio of Female Police Officers on Violent Crime Rates in Taiwan's Counties and Cities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壹、中文文獻 李美枝(1984)。女性心理學。台北市:大洋出版社。 李俊達(2013)。性別多元化與組織績效之研究:女警比例會影響犯罪發生率嗎?。行政暨政策學報,56,頁85-116。 谷政群(2007)。性別職業隔離對於女警工作之影響及其因應對策之研究。桃園市:中央警察大學警察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姿螢(2019)。不一樣的警察故事:女警的視角與職場經驗探究。高雄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臺灣歷史文化及語言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修安、劉璟薇、王俊雄(2007)。以人力資源理論探討女警在職場上之問題。警學叢刊,38(3),頁23-36。 李湧清、蔣基萍(1994)。犯罪與經濟-一個宏觀的時間序列分析。警政學報,24,頁127-146。 林淑貞、楊駿聲(2002)。生命刑罰的嚇阻效果:台灣的實證分析。台北市2002海峽兩岸財經與商學研討會,2002年4月。 林淑玲(2002)。婚姻與家庭。嘉義:掏石文化。 吳斯茜、張伊婷(2019)。員警對女力領導之趨勢調查。警學叢刊,50(2),頁73-88。 周愫嫻(1997)。變遷中的犯罪問題與社會控制-台灣經驗。台北市:五南圖書公司。 林麗珊(2010)。性別文化與女警政策。警學叢刊,41(1),頁1-26。 孟維德(2009)。分駐(派出)所男女共同服勤成效之研究。內政部警政署委託研究計畫(編號:097-301010000-C1001)。台北市:中華民國內政部。 洪光平(2012)。性別平權於女警人事派用議題。人事月刊,327,頁11-18。 高金桂(2002)。青少年暴力犯罪刑事政策之探討。載於蔡德輝、楊士隆(編),青少年暴力行為-原因、類型與對策(443-463頁)。台北市:五南圖書公司。 翁萃芳(2002)。台灣地區警察人員的工作壓力。警學叢刊,32(5),頁33-66。 許春金(2000)。犯罪學。台北市:三民書局。 許春金、陳玉書、王佩玲(1991)。暴力犯罪被害者個人特性與日常活動型態之實證研究。警政學報,19,頁219-278。 張倉耀、方文碩、林哲彥(1999)。多變量共整合誤差修正模型對台灣地區犯罪人口率的研究:1951-1996〉。警學叢刊,30(1),頁89-135。 常曉玲(2009)。臺北市外勤女警職場安全之研究。桃園市:中央警察大學行政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家瑋(2021)。新北市政府警察局分駐(派出)所不同性別員警工作投入影響因素之研究。桃園市:中央警察大學警察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劉炯炫(2010)。外勤女警勤務適應之研究-以臺北市中正第二分局為例。台北市:國立臺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鄧煌發(2001)。影響臺灣地區近廿年來犯罪問題之社會因素及其未來趨勢預測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學報,38,頁183-211。 葉毓蘭(2004)。女警政策的回顧與前瞻。中央警察大學學報,41,頁107-132。 謝仁和、曹淑琳、陳冠志(2017)。社會經濟發展與暴力犯罪-2001年至2012年之時間序列分析。人文社會科學研究,11(1),頁1-32。 謝文彥、許春金、施雅甄(2006)。臺灣暴力犯罪趨勢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學報,7,頁1-42。 貳、英文文獻 Balkin, J. (1988), “Why Policemen Don’t Like Policewomen.” Journal of Police Science and Administration, 16(1), 29-38. Bandura, A. (1977), Social Learning Theory. New York: Prentice Hall. Becker, Gary S. (1968), “Crime and Punishment: An Economic Approach.”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76(2), 169-217. Bell, D. J. (1982), “Policewomen: Myths and Realities.” Journal of Police Science and Administration, 10(1), 112-120. Blau, P. (1977), Inequality and heterogeneity. New York: Free Press. Dollard, J. C., L. Doob, N. Millen, O. Mowrer, and R. Sears (1939), Frustration and Aggression.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Elhorst, J. P. (2014), “Maltab Software for Spatial Panels.” International Regional Science Review, 37(3), 389-405. Ely, R. J. (1995), “The Power in Demography: Women’s Social Constructions of Gender Identity at Work.”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38(3), 589-634. Hausman, J. (1978), “Specification Tests in Econometrics.” Econometrica, 46(6), 1251-1271. Hoffman, L. R. and N. R. F. Maier (1961), “Quality and Acceptance of Problem Solutions by Members of Homogeneous and Heterogeneous Groups.”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62(2), 401-407. Knouse, S. B. and M. R. Dansby (1999), “Percentage of Work-Group Diversity and Work-Group Effectiveness.” Journal of Psychology, 133(5), 486-494. Levin, A., C. F. Lin, and C. S. J. Chu (2002), “Unit Root Tests in Panel Data: Asymptotic and Finite-sample Properties.” Journal of Econometrics, 108, 1-24. Moran, P. A. P. (1950), “Notes on Continuous Stochastic Phenomena.” Biometrika, 7, 17-23. Newman, G. (1979), Understanding Violence. Philadelphia: J. B. Lippincott Company. Sackett, P. R., C. L. DuBois, and A. W. Noe (1991), “Tokenism in Performance Evaluation: The Effects of Work Group Representation on Male-Female and White-Black Differences in Performance Ratings.”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76(2), 263-267. Svyantek, D. J. and J. Bott (2004), “Received Wisdom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versity and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Organizational Analysis, 12(3), 295-317. Tsui, A. S., T. D. Egan, and C. A. O’Reilly Ill (1992), “Being Different: Relational Demography and Organizational Attachment.”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37(4), 549-580. Williams, K. and C. A. O'Reilly (1998), “Demography and Diversity in Organizations: A Review of 40 Years of Research.” Research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20, 77-140.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