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學位論文
文章檢視/開啟
書目匯出
-
題名 以社會網絡理論探討都市更新事業整合問題之研究
A Study on Urban Renewal Projects Integration Using Social Network Theory作者 陳亭毓
Chen, Ting-Yu貢獻者 賴宗裕
陳亭毓
Chen, Ting-Yu關鍵詞 都市更新
信任
社會網絡
結構洞
整合作為
關鍵人物日期 2024 上傳時間 5-八月-2024 14:15:10 (UTC+8) 摘要 住宅老化是目前臺灣面臨的重要課題,都市的住宅老化更是嚴重,這些老舊 住宅面臨結構安全疑慮、防災機能不足、管線老舊、鄰里公共設施欠缺、外觀斑駁等問題,臺灣又位處多天災的地帶,颱風、地震等皆考驗建築的安全性,老舊住宅存在居住安全、生活品質、都市景觀等問題,而這些問題亟待都市更新的推動來改善。然而,以數據觀之,臺灣目前都市更新的推動情況效率顯然不足,即使以都市更新核定數量最多的臺北市來看,對照臺北市現存 30 年以上的住宅仍是杯水車薪,何況都市更新推動動輒歷時數年,實在趕不上住宅老化速度。 都市更新效率不彰的原因,文獻指出都市更新整合階段面臨的是集體行動的 困境,人們在互不信任、互相防備的狀況下可能基於自利心理而不參與集體行動,前人研究亦指出參與者對都市更新規則認知不足、缺乏有效協助整合者、資訊不夠透明流通等都市更新整合課題,這些因素皆會影響權利人參與都市更新的意願。由此可知信任關係是都市更新整合的一大關鍵,一些研究指出社會資本可以有效提升信任感,破除集體行動困境,而社會網絡作為社會資本的一環,對於都市更新整合是否有影響,以及如何影響是本研究討論的問題。因此,本研究針對信任的定義和功能、社會網絡相關研究進行文獻回顧,以作為問卷調查信任關係及社會網絡分析的參考基礎,並採用社會網絡的理論來分析居民間的社會網絡結構如何影響都市更新整合,以及位處社會網絡關鍵位置(即結構洞)的行動者能否對都市更新整合產生正面影響;另外,本研究亦透過訪談了解社會網絡中的結構洞行動者是如何影響都市更新整合。 本研究於問卷與社會網絡分析中發現,擇定的都市更新個案中確實存在位於 社會網絡結構洞的關鍵人物,且關鍵人物在意見整合、信任增強、資訊傳遞、衝突避免等面向對於都市更新整合有正面影響,可知關鍵人物是成功推動都市更新事業的關鍵因素之一,而社區的社會網絡緊密程度對整合也有影響,並基於此發現,提出都市更新整合策略及配套措施,策略方法針對前述四個面向提出建議的具體整合作為,配套措施則提出建置社區網絡關係、尋找關鍵人物機制、導入社區營造式都市更新作為建議,以期突破都市更新整合的集體行動困境。 參考文獻 Kilduff and Tsai著,王鳳彬、朱超威譯(初版),2009,社會網絡與組織,中國人民出版社。 王光旭,2014,社會網絡分析在公共行政領域研究的應用,調查研究—方法與應用,34:68-134。 王占璽,2015,社會網絡分析與中國研究:關係網絡的測量與分析,中國大陸研究,58(2):23-59。 方辛榕,2012,影響社會網絡的文化及個人特質因素,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臺北。 李世雄,2018,影響都市更新事業實施之關鍵因素分析—以台北市中正區某整建住宅都更案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碩士論文,臺北。 李健佑,2016,居民參與都市更新意願之影響因素探討:理論與實證證據,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碩士論文,臺北。 李金桂,2009,運用社會資本自組都市更新會實施更新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碩士論文,臺北。 李姿齡,2009,影響參與都市更新事業意願之探討—以台北市都市更新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碩士論文,臺北。 林育全,2007,建構整合代理機制推動民間參與都市更新事業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碩士論文,臺北。 林佑璘,2002,臺北市實施都市更新歷程及影響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碩士論文,臺北。 吳錦宗,2022,都更為老推動師培訓探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臺北。 翁美秋,2014,地主參與都市更新意願與期望之調查—以台北市萬華區為例,中國文化大學碩士論文,臺北。 陳美香,2020,社會網絡觀點探討社區發展觀光之研究,嶺東科技大學觀光與休閒管理系碩士論文,臺中。 莫漢輝、陳瑞貞,2002,社會資本之網絡連繫,信任及互惠狀況的硏究,莫漢輝、陳瑞貞著(初版),香港青年協會青年研究中心出版。 許德和,2010,整建住宅住戶社會網絡結構與影響更新因素之研究—以台北市整建住宅社區個案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碩士論文,臺北。 張金鶚,2010,房產七堂課,張金鶚著(初版),方智出版。 張金鶚,2011,都市更新的九堂課,張金鶚著(初版),方智出版。 張晏臺,2009,民間辦理都市更新事業遭遇問題之研究:以台北市為例,中華大學碩士論文,新竹。 張德永、陳柏霖、劉以慧,2012,以結構方程模式驗證社區社會資本、社區營造與社區發展之關係,高雄師大學報:教育與社會科學類,32:25-45。 黃美娟,2013,誘因、產權私有化與集體行動—分析池南村社區總體營造成果,國立東華大學碩士論文,花蓮。 黃泳涵,2010,信任與都市更新參與整合意願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碩士論文,臺北。 彭佩瑩,2014,都市更新信任, 互惠與合作之研究—以實施者觀點論之,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碩士論文,臺北。 葉嘉楠、洪嘉欣,2006,社區發展協會功能與問題之實證研究:以新竹市為例,中華人文社會學報,5:86-118。 詹佩菁,2022,都市更新整合運作模式達成快速成功關鍵因素之探討:以A個案為例,中國科技大學碩士論文,臺北。 楊雲龍,2018,都市更新整合作為對參與意願之影響,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碩士論文,臺北。 楊博仁,2016,都市更新不參與者對協商交易成本影響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碩士論文,臺北。 楊雅雯,2012,臺北市民眾自主更新操作問題之探討,國立臺北科技大學碩士論文,臺北。 熊瑞梅,1995,社會網絡的資料蒐集、測量與分析,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臺北。 鄭兆麟,2023,都市更新推動師推動成效之研究—以新北市為例,東南科技大學碩士論文,臺北。 蔡毓智,2008,社會網絡:社會學研究的新取向,思與言:人文與社會科學雜誌,46(1):1-34。 賴宗裕,2022,成長管理與土地利用政策,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課堂講義:臺北。 盧希鵬,2022,結構洞:面對超連結複雜世界的簡單規則,盧希鵬著(初版),天下雜誌出版。 邊泰明,2010,都市更新—困境與信任,經濟前瞻,131:97-102,臺北。 龔福來,2014,民間推動都市更新事業過程中衝突化解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碩士論文,臺北。 Anderson and Narus, 1990, “A Model of Distributor Firm and Manufacturer Firm Working Partnerships,” Journal of Marketing, 54 (1): 42–58. Bourdieu, P., 1986, “The Forms of Capital,” 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New York: Greenwood Press, pp.241-258. Burt, R., 1995, Structural Holes: The Social Structure of Competition,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Burt, R., 2000, “The Network Structure of Social Capital,” Research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ur, 22: 345–423. Burt, R., 2002, “Bridge Decay,” Social Networks, 24: 333–363. Centeno, E.G.Z., Moreni, G., Vriend, C. et al., 2022, A hands-on tutorial on network and topological neuroscience. Brain Struct Funct, 227: 741–762. Davis, J.A., 1970, “Clustering and Hierarchy in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35: 843–852. Fukuyama, F., 1995, Trust : the social virtues and the creation of prosperity, New York: Free Press. Freeman, L.C., 2004,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A Study in the Sociology of Science, Vancouver, BC Canada: Empirical Press. Granovetter, M.S., 1973, “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78(6): 1360–1380. Gladwell, M., 2000, The Tipping Point: How Little Things Can Make A Big Difference, Boston: Little Brown Press. Hosmer, L., 1995, “Trust: The Connecting Link between Organizational Theory and Philosophical Ethics,”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2): 379–403. Hansen, M.T., 1999, “The Search-transfer Problem: The Role of Weak Ties in Sharing Knowledge Across Organizational Subunits,”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44: 82–111. Hanneman, R.A. and Riddle, M., 2005, Introduction to Social Network Methods,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Krackhardt, D. and Hanson, J.R. 1993, “Informal networks: The company behind the chart,”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 71(4): 104–111. Ibarra, H., 1992, “Homophily and Differential Returns: Sex Difference in Network Structure and Access in an Advertising Firm,”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37: 422–447. Lin, N., 2005, A Network Theory of Social Capital, Wellingt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Johnson, J.C., 1994, “Anthropological Contributions to the Study of Social Networks,” Advances in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Research from the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Newbury Park, CA: Sage, 1(1): 3–19. McAllister, D., 1995, “Affect- and Cognition-Based Trust as Foundations for Interpersonal Cooperation in Organizations,”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38(1): 24–59. Chuang Min-Ta, Wen-Hsuan Chou, Chia-Hsuan Chang, Wen-Lun Chou, 2021, “Examining the key drivers for regional revitalization based upon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A case study of Badouzi in Taiwan,” Marine Policy, 133: 1–13. Olson, M., 1971, The Logic of Collective Action, Harvard Economic Studies.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Putnam, R., 1993, “The Prosperous Community: Social Capital and Public Life,” The American Prospect, 4: 35-42. Simmel, G., 1995, Conflict: The Web of Group-affiliations, Glencoe, IL: Free Press. Wellman, B., 1982, “Studying personal network,” Social Structure and Network Analysis, Beverly Hills, CA: Sage. Zucker, L.G., 1985, “Production of trust: Institutional sources of economic structure, 1840–1920,” Research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8: 53–111.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地政學系
111257004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11257004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賴宗裕 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作者) 陳亭毓 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作者) Chen, Ting-Yu en_US dc.creator (作者) 陳亭毓 zh_TW dc.creator (作者) Chen, Ting-Yu en_US dc.date (日期) 2024 en_US dc.date.accessioned 5-八月-2024 14:15:10 (UTC+8) - dc.date.available 5-八月-2024 14:15:10 (UTC+8) -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5-八月-2024 14:15:10 (UTC+8) - dc.identifier (其他 識別碼) G0111257004 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52826 -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 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 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地政學系 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11257004 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住宅老化是目前臺灣面臨的重要課題,都市的住宅老化更是嚴重,這些老舊 住宅面臨結構安全疑慮、防災機能不足、管線老舊、鄰里公共設施欠缺、外觀斑駁等問題,臺灣又位處多天災的地帶,颱風、地震等皆考驗建築的安全性,老舊住宅存在居住安全、生活品質、都市景觀等問題,而這些問題亟待都市更新的推動來改善。然而,以數據觀之,臺灣目前都市更新的推動情況效率顯然不足,即使以都市更新核定數量最多的臺北市來看,對照臺北市現存 30 年以上的住宅仍是杯水車薪,何況都市更新推動動輒歷時數年,實在趕不上住宅老化速度。 都市更新效率不彰的原因,文獻指出都市更新整合階段面臨的是集體行動的 困境,人們在互不信任、互相防備的狀況下可能基於自利心理而不參與集體行動,前人研究亦指出參與者對都市更新規則認知不足、缺乏有效協助整合者、資訊不夠透明流通等都市更新整合課題,這些因素皆會影響權利人參與都市更新的意願。由此可知信任關係是都市更新整合的一大關鍵,一些研究指出社會資本可以有效提升信任感,破除集體行動困境,而社會網絡作為社會資本的一環,對於都市更新整合是否有影響,以及如何影響是本研究討論的問題。因此,本研究針對信任的定義和功能、社會網絡相關研究進行文獻回顧,以作為問卷調查信任關係及社會網絡分析的參考基礎,並採用社會網絡的理論來分析居民間的社會網絡結構如何影響都市更新整合,以及位處社會網絡關鍵位置(即結構洞)的行動者能否對都市更新整合產生正面影響;另外,本研究亦透過訪談了解社會網絡中的結構洞行動者是如何影響都市更新整合。 本研究於問卷與社會網絡分析中發現,擇定的都市更新個案中確實存在位於 社會網絡結構洞的關鍵人物,且關鍵人物在意見整合、信任增強、資訊傳遞、衝突避免等面向對於都市更新整合有正面影響,可知關鍵人物是成功推動都市更新事業的關鍵因素之一,而社區的社會網絡緊密程度對整合也有影響,並基於此發現,提出都市更新整合策略及配套措施,策略方法針對前述四個面向提出建議的具體整合作為,配套措施則提出建置社區網絡關係、尋找關鍵人物機制、導入社區營造式都市更新作為建議,以期突破都市更新整合的集體行動困境。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1-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內容 1-5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流程 1-8 第二章 文獻回顧與理論基礎 2-1 第一節 文獻回顧 2-1 第二節 理論基礎 2-12 第三章 臺北市都市更新現況分析 3-1 第一節 都市更新事業推動現況分析 3-1 第二節 個案背景分析 3-12 第四章 研究設計與問卷分析 4-1 第一節 研究設計 4-1 第二節 問卷結果分析 4-10 第三節 深度訪談 4-34 第五章 都市更新事業整合策略之研擬 5-1 第一節 都市更新事業整合之策略架構 5-1 第二節 都市更新整合推動策略之提出 5-4 第三節 配套措施之建議 5-14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6-1 第一節 結論 6-2 第二節 建議 6-4 參考文獻 參-1 附錄一 都市更新整合與社會網絡調查問卷 附-1 zh_TW dc.format.extent 3956370 bytes -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11257004 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都市更新 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信任 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社會網絡 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結構洞 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整合作為 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關鍵人物 zh_TW dc.title (題名) 以社會網絡理論探討都市更新事業整合問題之研究 zh_TW dc.title (題名) A Study on Urban Renewal Projects Integration Using Social Network Theory 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 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Kilduff and Tsai著,王鳳彬、朱超威譯(初版),2009,社會網絡與組織,中國人民出版社。 王光旭,2014,社會網絡分析在公共行政領域研究的應用,調查研究—方法與應用,34:68-134。 王占璽,2015,社會網絡分析與中國研究:關係網絡的測量與分析,中國大陸研究,58(2):23-59。 方辛榕,2012,影響社會網絡的文化及個人特質因素,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臺北。 李世雄,2018,影響都市更新事業實施之關鍵因素分析—以台北市中正區某整建住宅都更案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碩士論文,臺北。 李健佑,2016,居民參與都市更新意願之影響因素探討:理論與實證證據,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碩士論文,臺北。 李金桂,2009,運用社會資本自組都市更新會實施更新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碩士論文,臺北。 李姿齡,2009,影響參與都市更新事業意願之探討—以台北市都市更新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碩士論文,臺北。 林育全,2007,建構整合代理機制推動民間參與都市更新事業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碩士論文,臺北。 林佑璘,2002,臺北市實施都市更新歷程及影響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碩士論文,臺北。 吳錦宗,2022,都更為老推動師培訓探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臺北。 翁美秋,2014,地主參與都市更新意願與期望之調查—以台北市萬華區為例,中國文化大學碩士論文,臺北。 陳美香,2020,社會網絡觀點探討社區發展觀光之研究,嶺東科技大學觀光與休閒管理系碩士論文,臺中。 莫漢輝、陳瑞貞,2002,社會資本之網絡連繫,信任及互惠狀況的硏究,莫漢輝、陳瑞貞著(初版),香港青年協會青年研究中心出版。 許德和,2010,整建住宅住戶社會網絡結構與影響更新因素之研究—以台北市整建住宅社區個案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碩士論文,臺北。 張金鶚,2010,房產七堂課,張金鶚著(初版),方智出版。 張金鶚,2011,都市更新的九堂課,張金鶚著(初版),方智出版。 張晏臺,2009,民間辦理都市更新事業遭遇問題之研究:以台北市為例,中華大學碩士論文,新竹。 張德永、陳柏霖、劉以慧,2012,以結構方程模式驗證社區社會資本、社區營造與社區發展之關係,高雄師大學報:教育與社會科學類,32:25-45。 黃美娟,2013,誘因、產權私有化與集體行動—分析池南村社區總體營造成果,國立東華大學碩士論文,花蓮。 黃泳涵,2010,信任與都市更新參與整合意願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碩士論文,臺北。 彭佩瑩,2014,都市更新信任, 互惠與合作之研究—以實施者觀點論之,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碩士論文,臺北。 葉嘉楠、洪嘉欣,2006,社區發展協會功能與問題之實證研究:以新竹市為例,中華人文社會學報,5:86-118。 詹佩菁,2022,都市更新整合運作模式達成快速成功關鍵因素之探討:以A個案為例,中國科技大學碩士論文,臺北。 楊雲龍,2018,都市更新整合作為對參與意願之影響,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碩士論文,臺北。 楊博仁,2016,都市更新不參與者對協商交易成本影響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碩士論文,臺北。 楊雅雯,2012,臺北市民眾自主更新操作問題之探討,國立臺北科技大學碩士論文,臺北。 熊瑞梅,1995,社會網絡的資料蒐集、測量與分析,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臺北。 鄭兆麟,2023,都市更新推動師推動成效之研究—以新北市為例,東南科技大學碩士論文,臺北。 蔡毓智,2008,社會網絡:社會學研究的新取向,思與言:人文與社會科學雜誌,46(1):1-34。 賴宗裕,2022,成長管理與土地利用政策,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課堂講義:臺北。 盧希鵬,2022,結構洞:面對超連結複雜世界的簡單規則,盧希鵬著(初版),天下雜誌出版。 邊泰明,2010,都市更新—困境與信任,經濟前瞻,131:97-102,臺北。 龔福來,2014,民間推動都市更新事業過程中衝突化解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碩士論文,臺北。 Anderson and Narus, 1990, “A Model of Distributor Firm and Manufacturer Firm Working Partnerships,” Journal of Marketing, 54 (1): 42–58. Bourdieu, P., 1986, “The Forms of Capital,” 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New York: Greenwood Press, pp.241-258. Burt, R., 1995, Structural Holes: The Social Structure of Competition,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Burt, R., 2000, “The Network Structure of Social Capital,” Research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ur, 22: 345–423. Burt, R., 2002, “Bridge Decay,” Social Networks, 24: 333–363. Centeno, E.G.Z., Moreni, G., Vriend, C. et al., 2022, A hands-on tutorial on network and topological neuroscience. Brain Struct Funct, 227: 741–762. Davis, J.A., 1970, “Clustering and Hierarchy in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35: 843–852. Fukuyama, F., 1995, Trust : the social virtues and the creation of prosperity, New York: Free Press. Freeman, L.C., 2004,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A Study in the Sociology of Science, Vancouver, BC Canada: Empirical Press. Granovetter, M.S., 1973, “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78(6): 1360–1380. Gladwell, M., 2000, The Tipping Point: How Little Things Can Make A Big Difference, Boston: Little Brown Press. Hosmer, L., 1995, “Trust: The Connecting Link between Organizational Theory and Philosophical Ethics,”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2): 379–403. Hansen, M.T., 1999, “The Search-transfer Problem: The Role of Weak Ties in Sharing Knowledge Across Organizational Subunits,”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44: 82–111. Hanneman, R.A. and Riddle, M., 2005, Introduction to Social Network Methods,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Krackhardt, D. and Hanson, J.R. 1993, “Informal networks: The company behind the chart,”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 71(4): 104–111. Ibarra, H., 1992, “Homophily and Differential Returns: Sex Difference in Network Structure and Access in an Advertising Firm,”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37: 422–447. Lin, N., 2005, A Network Theory of Social Capital, Wellingt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Johnson, J.C., 1994, “Anthropological Contributions to the Study of Social Networks,” Advances in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Research from the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Newbury Park, CA: Sage, 1(1): 3–19. McAllister, D., 1995, “Affect- and Cognition-Based Trust as Foundations for Interpersonal Cooperation in Organizations,”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38(1): 24–59. Chuang Min-Ta, Wen-Hsuan Chou, Chia-Hsuan Chang, Wen-Lun Chou, 2021, “Examining the key drivers for regional revitalization based upon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A case study of Badouzi in Taiwan,” Marine Policy, 133: 1–13. Olson, M., 1971, The Logic of Collective Action, Harvard Economic Studies.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Putnam, R., 1993, “The Prosperous Community: Social Capital and Public Life,” The American Prospect, 4: 35-42. Simmel, G., 1995, Conflict: The Web of Group-affiliations, Glencoe, IL: Free Press. Wellman, B., 1982, “Studying personal network,” Social Structure and Network Analysis, Beverly Hills, CA: Sage. Zucker, L.G., 1985, “Production of trust: Institutional sources of economic structure, 1840–1920,” Research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8: 53–111.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