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學位論文

文章檢視/開啟

書目匯出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引文資訊

TAIR相關學術產出

題名 戲曲的繼承與創新--周星馳電影之喜劇元素探索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from the Traditional Xiqu — A Study on the Comedic Elements in Stephen Chow's Films
作者 吳思睿
Wu, Si-Rui
貢獻者 王亞維
WANG, YAE-WEI
吳思睿
Wu, Si-Rui
關鍵詞 周星馳
戲曲
喜劇
香港電影
無厘頭
Stephen Chow
Xiqu
comedy
Hong Kong cinema
Kuso
日期 2024
上傳時間 4-九月-2024 15:06:29 (UTC+8)
摘要 周星馳為香港演員,上世紀九十年代先以獨特的表演風格活躍於香港影壇,其後參與編導的作品更廣受華人群體的喜愛,形成一種文化現象。本論文旨在探討周星馳電影中的喜劇元素,特別關注他在1992年開始出演的大量古裝題材電影的轉變時期,並研究其如何繼承與創新戲曲元素。論文重點分析了《威龍闖天關》(1992)、《唐伯虎點秋香》(1993)、《九品芝麻官之白面包青天》(1994),以及簡略分析了《西遊》系列(1995、2013、2017)。 文獻回顧戲曲對香港電影歷史的影響,包括粵劇在香港的特殊地位,以及香港特殊的政治經濟環境對電影發展的影響。通過對戲曲元素的歸納,總結出如「角色行當、插科打諢、粵語俚語、亮相、服裝、化妝、道具」等符號,並利用文本分析法將這些符號應用於研究的電影中。 研究發現,周星馳的電影故事題材半數來自於通俗文學,並通過對戲曲符號的比對發現,周星馳的古裝電影中傳承了大量中國戲曲元素,並在此基礎上進行了大量現代化的創新,使這些元素形成了獨特的周星馳風格。周星馳無論是在演員時期還是幕後工作,戲曲元素一直是周星馳創作的重要源泉。他的電影風格不僅體現出廣為人知的「無厘頭」特色,還融合了本文探討的戲曲元素的繼承與創新,致使周星馳電影能夠被華人世界接受的原因之一。
Stephen Chow is a renowned Hong Kong actor who initially gained popularity in the Hong Kong film industry in the 1990s with his unique acting style, and later, his work as a writer and director garnered widespread acclaim among Chinese audiences, becoming a cultural phenomenon. This thesis aims to explore the comedic elements in Stephen Chow's films, with a particular focus on the transformation period starting from 1992 when he began featuring in numerous costume dramas, and how he inherited and innovated traditional Xiqu (戲曲) elements. The thesis primarily analyzes "Justice, My Foot!" (1992), "Flirting Scholar" (1993), and "Hail the Judge" (1994), while also briefly examining the "Journey to the West" series (1995, 2013, 2017). The literature review discusses the influence of traditional Xiqu on the history of Hong Kong cinema, including the special status of Cantonese opera in Hong Kong, and the uniqu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environment of Hong Kong and its impact on film development. By summarizing elements of traditional Xiqu, such as character roles, comedic banter, Cantonese slang, stage presence, costumes, makeup, and props, and employing textual analysis, these elements are applied to the films studied. The research findings reveal that the storylines of Stephen Chow's films often draw inspiration from ancient literature. Through the study of these Xiqu symbols, it is discovered that Chow's costume dramas inherit numerous elements from Xiqu and incorporate significant modern innovations, creating a unique style that is distinctly his own. Whether during his acting career or in his behind-the-scenes work, Xiqu elements have always been a crucial source of inspiration for Stephen Chow. His film style not only showcases the well-known "nonsense" humor but also integrates the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of traditional operatic elements discussed in this thesis. This combination is one of the factors that have led to the acceptance of Stephen Chow's films in the Chinese-speaking world.
參考文獻 《中國京劇百科全書》編輯委員會(2011)。《中國京劇百科全書: 第1卷》。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ETtoday新聞雲(2018年10月12日)。金庸唯一認證韋小寶!周星馳收6字評語 完勝張衛健、黃曉明。取自 https://star.ettoday.net/news/1294195。 丁亞平(2008)。《影像時代-中國電影簡史》。北京:中國廣播影視出版社。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歷史文物陳列館:<星爺來也!>,歷史文物陳列館網頁https://museum.sinica.edu.tw/knowledge-base/item/23/。2023年12月22日讀取。 中國京劇戲考(2011)。四進士。取自:https://scripts.xikao.com/play/70002201。 毛立坤(2006)。晚清時期香港對中國的轉口貿易(1869—1911)博士學位論文,復旦大學)。 王安祈(2015)。 藝術.商業.政治.紀錄──論「戲曲電影」及其對黃梅調電影的影響。 民俗曲藝,(190),1-66。 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10251383-201512-201601280014-201601280014-1-66。 王亞維(2022)。探索戰後閩南語戲曲與電影結合的機遇與興衰。戲曲學報,(27),67-94。https://doi.org/10.7020/JTCT.202212_(27).0003。 王娜娜(2014)。政治夾縫中的瑰麗與迷情——“九七”前後香港電影的本土意識。藝術教育(03),112-113. doi:CNKI:SUN:YSJY.0.2014-03-073。 王海洲(2004)。《城市歷史身份:香港電影研究》。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 王漢民(1998)。戲曲科諢與民族心理。戲劇藝術(04),119-124。 doi:CNKI:SUN:XJYX.0.1998-04-016。 田仲一成(2007)。神功粵劇演出史初探。 周仕深、鄭寧恩(编)《情尋足跡二百年,粵劇國際言談會論文集(上)》(pp,35-50)。 香港 : 中文大學音樂系粵劇研究計劃出版: 中文大學出版社發行。 白海英(2016)。《江湖十八本研究》。廣東: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 白睿文(2016)。歷史、記憶和身分的摧毀:香港電影裡的九七焦慮,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58157。 朱光潛譯(2018)。《美學:第三卷(下)》。重慶:重慶出版社。(原書G. W. F. Hegel,Vorlesungen über die Ästhetik III (2).) 朱偉明(2001)。《中國古典戲劇史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何慧玲、李焯桃譯(2011)。《香港電影王國: 娛樂的藝術》。香港: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原書Bordwell, David(2000)Planet Hong Kong: Popular Cinema and the Art of Entertainment.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余君偉(2021)。從許冠文作品看1970年代香港喜劇電影的現代化、諧星形象及觀賞心理。高雄師大學報:人文與藝術類,(51),1-19。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P20120111001-202112-202112210009-202112210009-1-19。 呂大樂(2007)。《四代香港人》。香港:香港進一步多媒體有限公司。 李多鈺(2005)。《中國電影百年:1905-1976(上編)》。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李佳紜(1998)。《成龍、周潤發及周星馳的銀幕英雄形象分析》。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碩士論文。 李婉霞(2016)。明清時佛山社會文化與神功戲探析。佛山科學技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01),8-15。 李理(2014)。論明宮服飾對清宮服飾的影響——以明, 清宮廷服飾上的 「十二章」 及 「補子」 為例. 故宮學刊, (2), 166-184。 李蓓(2014)。《周星驰喜剧电影的悲剧性研究》。湘潭大学中國語言文學研究所硕士学位论文。 李學兵(2003)。無厘頭的跨文化尷尬——周星馳電影類型特徵的再探究。電影藝術, (6), 31-33。 沈海燕(2002)。《是顛三倒四, 還是另有玄機: 從後現代角度看劉鎮偉三部電影》。香港嶺南大學《考功集(畢業論文選粹)》。http://commons.ln.edu.hk/chi_diss/48 肖震山(2009)。《周星馳無厘頭電影的後現代性與草根性》。福建師範大學文學院碩士學位論文。 邢金俊(2022)。「醉舞狂歌,花中行樂」——唐伯虎的放蕩人生。法印學報,(13),123-146。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22241299-N202301120013-00006。 周華斌(2008)。 戲曲角色行當形成的規律。 戲曲學報,(3),73-88。 姚贇㛃(2014)。試論《西遊記》小說中的戲曲質素。靜宜中文學報,(6),131-150。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23050845-201412-201502140025-201502140025-131-150。 香港01(2021年2月27日)。吳孟達與周星馳堪稱神級拍檔因拍《功夫》不和︰昔日友情不復見。取自:https://www.hk01.com/article/592742?utm_source=01articlecopy&utm_medium=referral。 香港文化博物館:<梨園生輝 — 唐滌生與任劍輝>,香港文化博物館網頁,2012年9月13日, https://hk.heritage.museum/documents/doc/tc/downloads/materials/Splendour_of_Cantonese_Opera-C.pdf。 香港文化博物館:<戲台上下 — 香港戲院與粵劇>,香港文化博物館網頁,2020年5月11日, https://hk.heritage.museum/documents/ResourceService/History/CantoneseOpera/The_Majestic_Stage-C.pdf。 徐曰彪(1993)。近代香港人口试析(1841-1941年)。近代史研究(03),1-28。 徐珮清、陳美均(2009)。臉譜藝術化妝設計之研究。藝術學報,(85),41-55。https://doi.org/10.6793/JNTCA.200910.0041。 殷俊、馬春暖(2018)。香港立法會直選制度變革與政黨體系之演變。中國大陸研究,61(3),33-52。https://doi.org/10.30389/MCS.201809_61(3).0002。 秦文濤(2020)。《周星馳電影的悲劇性研究》。雲南師範大學文學院碩士學位論文 。 袁妍(2009)。二戰後香港從轉口港向工業化轉型的條件分析。傳承, (6), 106-107。 袁海濤(2020)。漢語方言電影美學演進史。南藝學報,(21),121-145。 馬宇輝(2010)。「唐伯虎點秋香」故事之文學史意義. 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03),61-66. doi:CNKI:SUN:LKXB.0.2010-03-013. 高巨雁(2023)。淺談戲曲舞台化妝——戲曲舞台化妝的傳統繼承與現代創新。戲劇之家, (17), 27-29。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2015年)。題目:京劇服裝。取自 https://www.ncfta.gov.tw/cp.aspx?n=1781。 張名輝(2017)。《西遊電影的女性形象研究(1995-2017)—以周星馳作品為研究中心》。 南華大學文學系碩士論文 張啟超(1993)。 《中國戲曲「喜劇傳統」之研究》。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張耀仁(2006)。想像的「日常生活」?─析論周星馳電中的小人物觀及其無厘頭形式 。發表於 2006台灣傳播年會。 曹愉生(1993)。 元劇科泛與平劇表演之相異研究。 中華學苑,(43),221-232。 https://doi.org/10.30406/JCA.199303_(43).0011。 曹遠青(2021年,4月1日)。 內地票房僅40萬,《大話西遊》為何後來感動一代人?。 零度新聞網。文章來源:http://www.0ccn.com/flbxw/17198.html。 梅蘭芳(2008)。《我的電影生活》。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 莫凱(1993)。《香港經濟的發展和結構變化》。香港:三聯書店。 郭靜寧(2007)。《香港影片大全第六卷(1965-1969)》。香港:香港電影資料館。 陳平原(1995)。《千古俠客文人夢:武俠小說類型研究》。台北:麥田人文出版社。 陳伊婷 (2005) 。宋元戲曲「砌末」研究。東吳中文研究集刊,19-39。 陳向陽(2014)。香港粵劇電影: 戲曲的切割與重建。電影藝術, (3), 41-48。 陳守仁(1999)。《香港粵劇導論》。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陳守仁(2007)。《香港粵劇劇目概說: 1900-2002。》。香港:香港中文大學音樂系粵劇研究計劃。 陳非儂(2007)。《粵劇六十年》。香港:香港中文大學音樂系粵劇研究計劃 陳儒修、郭幼龍譯(2006)。《電影理論解讀》。臺北市:遠流。(原書Stam ,R.(2000). Film Theory: An Introduction. New Jersey : Wiley-Blackwell.) 陳濤(2009)。《包公戲研究》。曲阜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博士學位論文。 陶詠霈(2010)。《迷群人際溝通意義與實踐的探討─以周星馳電影迷為例》。世新大學口語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喻國雄(2005)。《戲曲服裝美學與功能之研究》。佛光人文社會學院碩士論文。 游宗蓉(2007)。 戲曲「科諢」義界之探討。 東華人文學報,(11),173-205。 https://doi.org/10.6420/DHJHS.200707.0173。 游宗蓉(2009)。關漢卿雜劇科諢探究。興大中文學報,(26),65-93。https://doi.org/10.30091/JCDNCHU.200912.0003。 程季華(1963)。《中國電影發展史 第一卷》。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 黃天驥(1999)。論參軍戲和儺——兼談中國戲曲形態發展的主脈。戲劇藝術, (6), 71-79。 黃克保(2014)。《戲曲表演研究》。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 楊遠櫻(2010)。《電影概論》。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 廖金鳳譯 (1999)。電影百年發展史:前半世紀(上)。台北:美商麥格羅希爾。(原書Kristin Thompson & David Bordwell(1994). Film Art: An Introduction. New York:McGraw Hill.) 蒲鋒(2019)。大鑼大鼓─從歌唱片到戲曲片的分界線。吳君玉(編),《光影中的虎度門——香港粵劇電影研究》(pp22-33)。 香港:香港電影資料館。 趙忻儀 (2018) 。《倒鴛鴦》傳奇的兩性扮裝心理研究。東吳中文線上學術論文,35-54。 趙建新(2008)。《中國戲劇簡史》。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 趙衛防(2007)。《香港電影藝術史》。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 鳳凰娛樂(2016)。梁家輝:我替香港新生代演員感到可惜。取自:https://ent.ifeng.com/idolnews/daxierenwu/special/dxrw055/。 劉智鵬、劉蜀永(2019)。《香港史: 從遠古到九七》。香港: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 劉暢(2013)。經典再生產及其文化症候——以 「三笑」 故事的電影改編為中心. 電影藝術, (2), 101-106。 範忠信(2017)。公堂文化, 公正觀念與傳統中國司法禮儀. 中國法律評論, (1), 105-121。 蔡昌哲(2007)。《愛上史提芬周-迷的詮釋與媒體消費》。佛光大學傳播學系碩士論文。 蔡振家(2019年6月25日)。蔡振家觀點:老酒新釀─金庸小說中的戲曲元素。取自 https://www.storm.mg/article/1427456。 蔡晏榕(2020)。《臺灣當代戲曲鑼鼓之研究》。世新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鄭寧恩(2018)。香港摩登:五十年代都市發展與香港粵劇發展脈絡。民俗曲藝,(199),213-262。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10251383-201803-201803220010-201803220010-213-262。 餘勇(2006)。《明清時期粵劇的起源、形成和發展》。暨南大學歷史系博士學位論文。 餘勇(2017)。南國紅豆 粵劇源流。中國社會科學報人文嶺南(第70期),2017年5月31日。https://www.cssn.cn/ztzl/jzz/rwln/whzt/lb/202209/t20220923_5540983.shtml 餘勇(2019)。從歷史沿革看新時代粵劇的傳承發展。文化遺產(06),37-43。doi:CNKI:SUN:WHYA.0.2019-06-008。 盧非易(1997)。《台灣電影:政治.經濟.美學(1949-1994)》。台北:時英出版社。 盧偉力(2019)。談粵劇電影研究的幾個方向。吳君玉(編),《光影中的虎度門——香港粵劇電影研究》(pp62-79)。 香港:香港電影資料館。 賴伯疆、黃鏡明(1988)。《粵劇史》。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賽馬會香港歷史學習計劃 (2017)。09_光影歲月[專題展覽]。香港: 嶺南大學香港與華南歷史研究部。 鍾寶賢(2004)。《香港影視業百年》。香港:三聯書店(香港)股份有限公司。 闕靜君(2006)。《權力意義的翻轉與重構:周星馳電影的無厘頭語言解構策略》。 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碩士論文。 羅卡(2019)。香港戰前粵劇和電影的互動轉變並談其美學上的問題。吳君玉(編),《光影中的虎度門——香港粵劇電影研究》(pp10-21)。 香港:香港電影資料館。 龔鵬程(2021)。中國戲劇史留下了《西遊記》的水印。取自 https://medium.com/龔鵬程大學堂/中國戲劇史留下了-西遊記-的水印-b217a1c2ab6。 龔豔 & 余志為(2016)。粵影星疏: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香港粵劇與粵劇電影。當代電影(07),89-93。doi:CNKI:SUN:DDDY.0.2016-07-021。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傳播學院傳播碩士學位學程
111464066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11464066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王亞維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 WANG, YAE-WEI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 (作者) 吳思睿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作者) Wu, Si-Ruien_US
dc.creator (作者) 吳思睿zh_TW
dc.creator (作者) Wu, Si-Ruien_US
dc.date (日期) 2024en_US
dc.date.accessioned 4-九月-2024 15:06:29 (UTC+8)-
dc.date.available 4-九月-2024 15:06:29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4-九月-2024 15:06:29 (UTC+8)-
dc.identifier (其他 識別碼) G0111464066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53412-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傳播學院傳播碩士學位學程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11464066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周星馳為香港演員,上世紀九十年代先以獨特的表演風格活躍於香港影壇,其後參與編導的作品更廣受華人群體的喜愛,形成一種文化現象。本論文旨在探討周星馳電影中的喜劇元素,特別關注他在1992年開始出演的大量古裝題材電影的轉變時期,並研究其如何繼承與創新戲曲元素。論文重點分析了《威龍闖天關》(1992)、《唐伯虎點秋香》(1993)、《九品芝麻官之白面包青天》(1994),以及簡略分析了《西遊》系列(1995、2013、2017)。 文獻回顧戲曲對香港電影歷史的影響,包括粵劇在香港的特殊地位,以及香港特殊的政治經濟環境對電影發展的影響。通過對戲曲元素的歸納,總結出如「角色行當、插科打諢、粵語俚語、亮相、服裝、化妝、道具」等符號,並利用文本分析法將這些符號應用於研究的電影中。 研究發現,周星馳的電影故事題材半數來自於通俗文學,並通過對戲曲符號的比對發現,周星馳的古裝電影中傳承了大量中國戲曲元素,並在此基礎上進行了大量現代化的創新,使這些元素形成了獨特的周星馳風格。周星馳無論是在演員時期還是幕後工作,戲曲元素一直是周星馳創作的重要源泉。他的電影風格不僅體現出廣為人知的「無厘頭」特色,還融合了本文探討的戲曲元素的繼承與創新,致使周星馳電影能夠被華人世界接受的原因之一。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Stephen Chow is a renowned Hong Kong actor who initially gained popularity in the Hong Kong film industry in the 1990s with his unique acting style, and later, his work as a writer and director garnered widespread acclaim among Chinese audiences, becoming a cultural phenomenon. This thesis aims to explore the comedic elements in Stephen Chow's films, with a particular focus on the transformation period starting from 1992 when he began featuring in numerous costume dramas, and how he inherited and innovated traditional Xiqu (戲曲) elements. The thesis primarily analyzes &quot;Justice, My Foot!&quot; (1992), &quot;Flirting Scholar&quot; (1993), and &quot;Hail the Judge&quot; (1994), while also briefly examining the &quot;Journey to the West&quot; series (1995, 2013, 2017). The literature review discusses the influence of traditional Xiqu on the history of Hong Kong cinema, including the special status of Cantonese opera in Hong Kong, and the uniqu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environment of Hong Kong and its impact on film development. By summarizing elements of traditional Xiqu, such as character roles, comedic banter, Cantonese slang, stage presence, costumes, makeup, and props, and employing textual analysis, these elements are applied to the films studied. The research findings reveal that the storylines of Stephen Chow's films often draw inspiration from ancient literature. Through the study of these Xiqu symbols, it is discovered that Chow's costume dramas inherit numerous elements from Xiqu and incorporate significant modern innovations, creating a unique style that is distinctly his own. Whether during his acting career or in his behind-the-scenes work, Xiqu elements have always been a crucial source of inspiration for Stephen Chow. His film style not only showcases the well-known &quot;nonsense&quot; humor but also integrates the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of traditional operatic elements discussed in this thesis. This combination is one of the factors that have led to the acceptance of Stephen Chow's films in the Chinese-speaking world.en_US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背景 3 一、周星馳電影的現象 3 二、周星馳電影的研究現況 5 三、戲曲與周星馳電影 8 第三節 研究問題 13 第貳章 文獻探討 15 第一節 粵劇對於香港電影的影響 15 一、戲曲對中國電影的影響 15 二、戲曲元素的承繼 18 三、 改良粵劇對電影的影響 20 第二節 戰後香港電影的特徵 24 一、普羅大眾形成的娛樂市場 24 二、港英統治下的粵語意識覺醒 28 三、「回歸」對於電影題材的影響 30 第三節 周星馳喜劇電影元素的形成 34 一、戲曲題材的改編 34 二、武俠劇與西遊記 37 三、語言、角色行當與戲曲元素的繼承 39 四、小結 52 第參章 研究方法 55 第一節 文本分析法 55 第二節 元素歸納 57 第三節 研究範圍 61 第肆章 研究分析 64 第一節《威龍闖天關》 64 一、從戲曲到電影故事的轉變 64 二、戲曲喜劇元素的繼承 66 三、其他喜劇手法的運用 90 第二節 電影《唐伯虎點秋香》 103 一、從戲曲到電影故事的轉變 103 二、戲曲喜劇元素的繼承 104 三、其他喜劇手法的運用 137 第三節 《九品芝麻官之白面包青天》 146 一、從戲曲到電影故事的轉變 146 二、戲曲喜劇元素的繼承 149 三、其他喜劇手法的運用 174 第四節 西遊記系列的戲曲元素運用 184 第伍章 結論 189 第一節 周星馳電影元素的承繼與創新 189 一、戲曲元素的運用 189 二、其他喜劇手法的運用 194 第二節 研究限制 197 第三節 後續研究建議 198 參考文獻 199zh_TW
dc.format.extent 8288471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11464066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周星馳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戲曲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喜劇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香港電影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無厘頭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Stephen Chow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Xiqu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comedy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Hong Kong cinema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Kusoen_US
dc.title (題名) 戲曲的繼承與創新--周星馳電影之喜劇元素探索zh_TW
dc.title (題名)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from the Traditional Xiqu — A Study on the Comedic Elements in Stephen Chow's Films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國京劇百科全書》編輯委員會(2011)。《中國京劇百科全書: 第1卷》。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ETtoday新聞雲(2018年10月12日)。金庸唯一認證韋小寶!周星馳收6字評語 完勝張衛健、黃曉明。取自 https://star.ettoday.net/news/1294195。 丁亞平(2008)。《影像時代-中國電影簡史》。北京:中國廣播影視出版社。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歷史文物陳列館:<星爺來也!>,歷史文物陳列館網頁https://museum.sinica.edu.tw/knowledge-base/item/23/。2023年12月22日讀取。 中國京劇戲考(2011)。四進士。取自:https://scripts.xikao.com/play/70002201。 毛立坤(2006)。晚清時期香港對中國的轉口貿易(1869—1911)博士學位論文,復旦大學)。 王安祈(2015)。 藝術.商業.政治.紀錄──論「戲曲電影」及其對黃梅調電影的影響。 民俗曲藝,(190),1-66。 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10251383-201512-201601280014-201601280014-1-66。 王亞維(2022)。探索戰後閩南語戲曲與電影結合的機遇與興衰。戲曲學報,(27),67-94。https://doi.org/10.7020/JTCT.202212_(27).0003。 王娜娜(2014)。政治夾縫中的瑰麗與迷情——“九七”前後香港電影的本土意識。藝術教育(03),112-113. doi:CNKI:SUN:YSJY.0.2014-03-073。 王海洲(2004)。《城市歷史身份:香港電影研究》。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 王漢民(1998)。戲曲科諢與民族心理。戲劇藝術(04),119-124。 doi:CNKI:SUN:XJYX.0.1998-04-016。 田仲一成(2007)。神功粵劇演出史初探。 周仕深、鄭寧恩(编)《情尋足跡二百年,粵劇國際言談會論文集(上)》(pp,35-50)。 香港 : 中文大學音樂系粵劇研究計劃出版: 中文大學出版社發行。 白海英(2016)。《江湖十八本研究》。廣東: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 白睿文(2016)。歷史、記憶和身分的摧毀:香港電影裡的九七焦慮,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58157。 朱光潛譯(2018)。《美學:第三卷(下)》。重慶:重慶出版社。(原書G. W. F. Hegel,Vorlesungen über die Ästhetik III (2).) 朱偉明(2001)。《中國古典戲劇史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何慧玲、李焯桃譯(2011)。《香港電影王國: 娛樂的藝術》。香港: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原書Bordwell, David(2000)Planet Hong Kong: Popular Cinema and the Art of Entertainment.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余君偉(2021)。從許冠文作品看1970年代香港喜劇電影的現代化、諧星形象及觀賞心理。高雄師大學報:人文與藝術類,(51),1-19。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P20120111001-202112-202112210009-202112210009-1-19。 呂大樂(2007)。《四代香港人》。香港:香港進一步多媒體有限公司。 李多鈺(2005)。《中國電影百年:1905-1976(上編)》。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李佳紜(1998)。《成龍、周潤發及周星馳的銀幕英雄形象分析》。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碩士論文。 李婉霞(2016)。明清時佛山社會文化與神功戲探析。佛山科學技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01),8-15。 李理(2014)。論明宮服飾對清宮服飾的影響——以明, 清宮廷服飾上的 「十二章」 及 「補子」 為例. 故宮學刊, (2), 166-184。 李蓓(2014)。《周星驰喜剧电影的悲剧性研究》。湘潭大学中國語言文學研究所硕士学位论文。 李學兵(2003)。無厘頭的跨文化尷尬——周星馳電影類型特徵的再探究。電影藝術, (6), 31-33。 沈海燕(2002)。《是顛三倒四, 還是另有玄機: 從後現代角度看劉鎮偉三部電影》。香港嶺南大學《考功集(畢業論文選粹)》。http://commons.ln.edu.hk/chi_diss/48 肖震山(2009)。《周星馳無厘頭電影的後現代性與草根性》。福建師範大學文學院碩士學位論文。 邢金俊(2022)。「醉舞狂歌,花中行樂」——唐伯虎的放蕩人生。法印學報,(13),123-146。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22241299-N202301120013-00006。 周華斌(2008)。 戲曲角色行當形成的規律。 戲曲學報,(3),73-88。 姚贇㛃(2014)。試論《西遊記》小說中的戲曲質素。靜宜中文學報,(6),131-150。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23050845-201412-201502140025-201502140025-131-150。 香港01(2021年2月27日)。吳孟達與周星馳堪稱神級拍檔因拍《功夫》不和︰昔日友情不復見。取自:https://www.hk01.com/article/592742?utm_source=01articlecopy&utm_medium=referral。 香港文化博物館:<梨園生輝 — 唐滌生與任劍輝>,香港文化博物館網頁,2012年9月13日, https://hk.heritage.museum/documents/doc/tc/downloads/materials/Splendour_of_Cantonese_Opera-C.pdf。 香港文化博物館:<戲台上下 — 香港戲院與粵劇>,香港文化博物館網頁,2020年5月11日, https://hk.heritage.museum/documents/ResourceService/History/CantoneseOpera/The_Majestic_Stage-C.pdf。 徐曰彪(1993)。近代香港人口试析(1841-1941年)。近代史研究(03),1-28。 徐珮清、陳美均(2009)。臉譜藝術化妝設計之研究。藝術學報,(85),41-55。https://doi.org/10.6793/JNTCA.200910.0041。 殷俊、馬春暖(2018)。香港立法會直選制度變革與政黨體系之演變。中國大陸研究,61(3),33-52。https://doi.org/10.30389/MCS.201809_61(3).0002。 秦文濤(2020)。《周星馳電影的悲劇性研究》。雲南師範大學文學院碩士學位論文 。 袁妍(2009)。二戰後香港從轉口港向工業化轉型的條件分析。傳承, (6), 106-107。 袁海濤(2020)。漢語方言電影美學演進史。南藝學報,(21),121-145。 馬宇輝(2010)。「唐伯虎點秋香」故事之文學史意義. 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03),61-66. doi:CNKI:SUN:LKXB.0.2010-03-013. 高巨雁(2023)。淺談戲曲舞台化妝——戲曲舞台化妝的傳統繼承與現代創新。戲劇之家, (17), 27-29。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2015年)。題目:京劇服裝。取自 https://www.ncfta.gov.tw/cp.aspx?n=1781。 張名輝(2017)。《西遊電影的女性形象研究(1995-2017)—以周星馳作品為研究中心》。 南華大學文學系碩士論文 張啟超(1993)。 《中國戲曲「喜劇傳統」之研究》。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張耀仁(2006)。想像的「日常生活」?─析論周星馳電中的小人物觀及其無厘頭形式 。發表於 2006台灣傳播年會。 曹愉生(1993)。 元劇科泛與平劇表演之相異研究。 中華學苑,(43),221-232。 https://doi.org/10.30406/JCA.199303_(43).0011。 曹遠青(2021年,4月1日)。 內地票房僅40萬,《大話西遊》為何後來感動一代人?。 零度新聞網。文章來源:http://www.0ccn.com/flbxw/17198.html。 梅蘭芳(2008)。《我的電影生活》。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 莫凱(1993)。《香港經濟的發展和結構變化》。香港:三聯書店。 郭靜寧(2007)。《香港影片大全第六卷(1965-1969)》。香港:香港電影資料館。 陳平原(1995)。《千古俠客文人夢:武俠小說類型研究》。台北:麥田人文出版社。 陳伊婷 (2005) 。宋元戲曲「砌末」研究。東吳中文研究集刊,19-39。 陳向陽(2014)。香港粵劇電影: 戲曲的切割與重建。電影藝術, (3), 41-48。 陳守仁(1999)。《香港粵劇導論》。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陳守仁(2007)。《香港粵劇劇目概說: 1900-2002。》。香港:香港中文大學音樂系粵劇研究計劃。 陳非儂(2007)。《粵劇六十年》。香港:香港中文大學音樂系粵劇研究計劃 陳儒修、郭幼龍譯(2006)。《電影理論解讀》。臺北市:遠流。(原書Stam ,R.(2000). Film Theory: An Introduction. New Jersey : Wiley-Blackwell.) 陳濤(2009)。《包公戲研究》。曲阜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博士學位論文。 陶詠霈(2010)。《迷群人際溝通意義與實踐的探討─以周星馳電影迷為例》。世新大學口語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喻國雄(2005)。《戲曲服裝美學與功能之研究》。佛光人文社會學院碩士論文。 游宗蓉(2007)。 戲曲「科諢」義界之探討。 東華人文學報,(11),173-205。 https://doi.org/10.6420/DHJHS.200707.0173。 游宗蓉(2009)。關漢卿雜劇科諢探究。興大中文學報,(26),65-93。https://doi.org/10.30091/JCDNCHU.200912.0003。 程季華(1963)。《中國電影發展史 第一卷》。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 黃天驥(1999)。論參軍戲和儺——兼談中國戲曲形態發展的主脈。戲劇藝術, (6), 71-79。 黃克保(2014)。《戲曲表演研究》。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 楊遠櫻(2010)。《電影概論》。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 廖金鳳譯 (1999)。電影百年發展史:前半世紀(上)。台北:美商麥格羅希爾。(原書Kristin Thompson & David Bordwell(1994). Film Art: An Introduction. New York:McGraw Hill.) 蒲鋒(2019)。大鑼大鼓─從歌唱片到戲曲片的分界線。吳君玉(編),《光影中的虎度門——香港粵劇電影研究》(pp22-33)。 香港:香港電影資料館。 趙忻儀 (2018) 。《倒鴛鴦》傳奇的兩性扮裝心理研究。東吳中文線上學術論文,35-54。 趙建新(2008)。《中國戲劇簡史》。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 趙衛防(2007)。《香港電影藝術史》。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 鳳凰娛樂(2016)。梁家輝:我替香港新生代演員感到可惜。取自:https://ent.ifeng.com/idolnews/daxierenwu/special/dxrw055/。 劉智鵬、劉蜀永(2019)。《香港史: 從遠古到九七》。香港: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 劉暢(2013)。經典再生產及其文化症候——以 「三笑」 故事的電影改編為中心. 電影藝術, (2), 101-106。 範忠信(2017)。公堂文化, 公正觀念與傳統中國司法禮儀. 中國法律評論, (1), 105-121。 蔡昌哲(2007)。《愛上史提芬周-迷的詮釋與媒體消費》。佛光大學傳播學系碩士論文。 蔡振家(2019年6月25日)。蔡振家觀點:老酒新釀─金庸小說中的戲曲元素。取自 https://www.storm.mg/article/1427456。 蔡晏榕(2020)。《臺灣當代戲曲鑼鼓之研究》。世新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鄭寧恩(2018)。香港摩登:五十年代都市發展與香港粵劇發展脈絡。民俗曲藝,(199),213-262。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10251383-201803-201803220010-201803220010-213-262。 餘勇(2006)。《明清時期粵劇的起源、形成和發展》。暨南大學歷史系博士學位論文。 餘勇(2017)。南國紅豆 粵劇源流。中國社會科學報人文嶺南(第70期),2017年5月31日。https://www.cssn.cn/ztzl/jzz/rwln/whzt/lb/202209/t20220923_5540983.shtml 餘勇(2019)。從歷史沿革看新時代粵劇的傳承發展。文化遺產(06),37-43。doi:CNKI:SUN:WHYA.0.2019-06-008。 盧非易(1997)。《台灣電影:政治.經濟.美學(1949-1994)》。台北:時英出版社。 盧偉力(2019)。談粵劇電影研究的幾個方向。吳君玉(編),《光影中的虎度門——香港粵劇電影研究》(pp62-79)。 香港:香港電影資料館。 賴伯疆、黃鏡明(1988)。《粵劇史》。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賽馬會香港歷史學習計劃 (2017)。09_光影歲月[專題展覽]。香港: 嶺南大學香港與華南歷史研究部。 鍾寶賢(2004)。《香港影視業百年》。香港:三聯書店(香港)股份有限公司。 闕靜君(2006)。《權力意義的翻轉與重構:周星馳電影的無厘頭語言解構策略》。 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碩士論文。 羅卡(2019)。香港戰前粵劇和電影的互動轉變並談其美學上的問題。吳君玉(編),《光影中的虎度門——香港粵劇電影研究》(pp10-21)。 香港:香港電影資料館。 龔鵬程(2021)。中國戲劇史留下了《西遊記》的水印。取自 https://medium.com/龔鵬程大學堂/中國戲劇史留下了-西遊記-的水印-b217a1c2ab6。 龔豔 & 余志為(2016)。粵影星疏: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香港粵劇與粵劇電影。當代電影(07),89-93。doi:CNKI:SUN:DDDY.0.2016-07-021。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