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學位論文

文章檢視/開啟

書目匯出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引文資訊

TAIR相關學術產出

題名 為伍與共舞:在尋找認同歷程看見無法認同自我的敘說
Stay with it and dance with me: A narrative of how I couldn't stay with myself.
作者 蘇桑苓
Su, Sang-Ling
貢獻者 楊佩榮
Yang, Pei-Jung
蘇桑苓
Su, Sang-Ling
關鍵詞 自我認同
自我療癒
都市原住民
多元樣貌
文化學習
日期 2024
上傳時間 4-九月-2024 15:49:45 (UTC+8)
摘要 為伍與共舞這個概念交織著非常多經驗,那些經驗像是小溪流匯聚出海口,挾帶每條小溪流過的泥沙、小石子,還有看過的風景,帶著初心、資源和相信,最終匯流於出海口成為一片海洋,那片海洋就像我的信念,容納百川、不願被人和人為掌控,有機的漲、退潮。 作為一個都市原住民族青年,沒有部落經驗的我、沒有文化知識學習經驗的我,不會說族語的我,很晚才擁有一套自己的族服、開始學習古謠、樂舞的我,我能拆解所有經驗的感受並理解當時的環境,進一步外化束縛我的問題,去爬梳這些經驗何以使我走到「用四年的研究生涯、用一篇血淚交織的論文去解開我自己,去定義自由然後成為自由的人」。
參考文獻 中文文獻 林津如,黃薇靜(2010)。失竊的世代?漢人家庭意識型態符碼與原住民族兒 童保護。台灣社會研究季刊,77,59 - 96。 桂尚琳。有無限可能的舞蹈—接觸即興:不論有沒有舞蹈經驗都可以在場上自 由玩。臺中國家歌劇院。民 113 年 7 月 3 日,取自:https://www.npac- ntt.org/blog/c-uYJoMryxl9Z 陳張培倫(2013)。族群發展導向積極賦權行動與原住民族。政治與社會哲學 評論,47,1-64。 賀玉英,阮新邦(2004)。詮釋取向的社會工作實踐。新加坡:八方文化創作 室。 謝世忠(2017)。後《認同的污名》的喜淚時代:臺灣原住民前後臺三十年 1987-2017。玉山社。 英文文獻 Carlo, G., Murry, V. M., Davis, A. N., Gonzalez, C. M., & Debreaux, M. L. (2022). Culture-Related Adaptive Mechanisms to Race-Related Trauma Among African American and US Latinx Youth. Adversity and Resilience Science, 3(3), 247-259. 啟發研究者的文獻書目 中文部分 Ashley Stahl(2022)。別做熱愛的事,要做真實的自己:一本重新思考人生與 工作的改變之書(何玉方、陳筱宛,譯)。商業周刊。(原出版年 2021) David Brooks(2017)。社會性動物(陳筱宛,譯)。商周出版。(原出版年 2011) 畢恒達 (1995)。生活經驗研究的反省:詮釋學的觀點。本土心理學研究,4, 224 -259。 喬潔瓊(2017)。從繪畫團體到展覽行動:精神障礙者的主體經驗。國立政治 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臺灣,台北市。 黃羽彣(2019)。追尋自我的旅程:微電影創作歷程中的心理轉化。國立政治 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程碩士論文,臺灣,台北市。 楊佩榮、余韋霆、蔡培元。(2021)。探究促進原住民族少年正向發展的互動 模式:運用正向少年發展論點。台灣原住民族研究, 13(2),83-125。 桂尚琳(無日期)。有無限可能的舞蹈—接觸即興:不論有沒有舞蹈經驗都可 以在場上自由玩。臺中國家歌劇院 National Taichung Theater。 https://www.npac-ntt.org/blog/c-uYJoMryxl9Z 英文部分 Damon, W., & Lerner, R. M. (Eds.). (2008). Child and adolescent development: An advanced course. Hoboken, NJ: John Wiley & Sons.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社會工作研究所
109264005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9264005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楊佩榮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 Yang, Pei-Jung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 (作者) 蘇桑苓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作者) Su, Sang-Lingen_US
dc.creator (作者) 蘇桑苓zh_TW
dc.creator (作者) Su, Sang-Lingen_US
dc.date (日期) 2024en_US
dc.date.accessioned 4-九月-2024 15:49:45 (UTC+8)-
dc.date.available 4-九月-2024 15:49:45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4-九月-2024 15:49:45 (UTC+8)-
dc.identifier (其他 識別碼) G0109264005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53513-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社會工作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9264005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為伍與共舞這個概念交織著非常多經驗,那些經驗像是小溪流匯聚出海口,挾帶每條小溪流過的泥沙、小石子,還有看過的風景,帶著初心、資源和相信,最終匯流於出海口成為一片海洋,那片海洋就像我的信念,容納百川、不願被人和人為掌控,有機的漲、退潮。 作為一個都市原住民族青年,沒有部落經驗的我、沒有文化知識學習經驗的我,不會說族語的我,很晚才擁有一套自己的族服、開始學習古謠、樂舞的我,我能拆解所有經驗的感受並理解當時的環境,進一步外化束縛我的問題,去爬梳這些經驗何以使我走到「用四年的研究生涯、用一篇血淚交織的論文去解開我自己,去定義自由然後成為自由的人」。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零章 準備好就可以出來了 1 第一節 讓某個決定發生 3 第二節 面對自己的不認同 6 第一章 舞步的重量 9 第一節 標籤 10 第二節 加分政策對我的影響 15 第三節 隱身在加分政策 18 第四節 對自由的嚮往 22 第五節 成為一個自由的人 25 第二章 現身 29 第一節 偷故事的人 30 第二節 成為說故事的人 32 第三章 困境 37 第一節 落生他方,尋回探路 38 第二節 無力感 43 第四章 相遇 47 第一節 遇見以前的自己 48 第二節 看見回家的路(ELUG) 49 第三節 與夢裡的小矮人相遇 50 第四節 二地居的花蓮台北人 51 第五節 預備心 53 第五章 用力當個原住民 55 第一節 移居花蓮一個月 56 第二節 喝酒 58 第三節 心之所向的選擇卻無法消化 64 第四節 回到台北 67 第六章 獵者/癒者之夢 69 第一節 排練 71 第二節 渴望 75 第七章 轉化 77 第一節 書寫時間軸 78 第二節 懷疑真實性 80 第三節 自我檢視 83 第四節 自我的有限性 88 第五節 鬆動 91 第八章 為伍與共舞 93 第一節 與所有樣子的自己為伍 94 第二節 過去與現在的共舞 100 參考書目 103 啟發研究者的文獻書目 104zh_TW
dc.format.extent 2772147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9264005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自我認同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自我療癒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都市原住民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多元樣貌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文化學習zh_TW
dc.title (題名) 為伍與共舞:在尋找認同歷程看見無法認同自我的敘說zh_TW
dc.title (題名) Stay with it and dance with me: A narrative of how I couldn't stay with myself.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文文獻 林津如,黃薇靜(2010)。失竊的世代?漢人家庭意識型態符碼與原住民族兒 童保護。台灣社會研究季刊,77,59 - 96。 桂尚琳。有無限可能的舞蹈—接觸即興:不論有沒有舞蹈經驗都可以在場上自 由玩。臺中國家歌劇院。民 113 年 7 月 3 日,取自:https://www.npac- ntt.org/blog/c-uYJoMryxl9Z 陳張培倫(2013)。族群發展導向積極賦權行動與原住民族。政治與社會哲學 評論,47,1-64。 賀玉英,阮新邦(2004)。詮釋取向的社會工作實踐。新加坡:八方文化創作 室。 謝世忠(2017)。後《認同的污名》的喜淚時代:臺灣原住民前後臺三十年 1987-2017。玉山社。 英文文獻 Carlo, G., Murry, V. M., Davis, A. N., Gonzalez, C. M., & Debreaux, M. L. (2022). Culture-Related Adaptive Mechanisms to Race-Related Trauma Among African American and US Latinx Youth. Adversity and Resilience Science, 3(3), 247-259. 啟發研究者的文獻書目 中文部分 Ashley Stahl(2022)。別做熱愛的事,要做真實的自己:一本重新思考人生與 工作的改變之書(何玉方、陳筱宛,譯)。商業周刊。(原出版年 2021) David Brooks(2017)。社會性動物(陳筱宛,譯)。商周出版。(原出版年 2011) 畢恒達 (1995)。生活經驗研究的反省:詮釋學的觀點。本土心理學研究,4, 224 -259。 喬潔瓊(2017)。從繪畫團體到展覽行動:精神障礙者的主體經驗。國立政治 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臺灣,台北市。 黃羽彣(2019)。追尋自我的旅程:微電影創作歷程中的心理轉化。國立政治 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程碩士論文,臺灣,台北市。 楊佩榮、余韋霆、蔡培元。(2021)。探究促進原住民族少年正向發展的互動 模式:運用正向少年發展論點。台灣原住民族研究, 13(2),83-125。 桂尚琳(無日期)。有無限可能的舞蹈—接觸即興:不論有沒有舞蹈經驗都可 以在場上自由玩。臺中國家歌劇院 National Taichung Theater。 https://www.npac-ntt.org/blog/c-uYJoMryxl9Z 英文部分 Damon, W., & Lerner, R. M. (Eds.). (2008). Child and adolescent development: An advanced course. Hoboken, NJ: John Wiley & Sons.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