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contributor.advisor | 陳睿宏 | zh_TW |
dc.contributor.advisor | Chen, Rui-Hong | en_US |
dc.contributor.author (作者) | 王品勻 | zh_TW |
dc.contributor.author (作者) | Wang, Pin-Yun | en_US |
dc.creator (作者) | 王品勻 | zh_TW |
dc.creator (作者) | Wang, Pin-Yun | en_US |
dc.date (日期) | 2024 | en_US |
dc.date.accessioned | 2-一月-2025 11:38:00 (UTC+8) | - |
dc.date.available | 2-一月-2025 11:38:00 (UTC+8) | - |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 2-一月-2025 11:38:00 (UTC+8) | - |
dc.identifier (其他 識別碼) | G0109151013 | en_US |
dc.identifier.uri (URI) |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54976 | - |
dc.description (描述) | 碩士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國立政治大學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中國文學系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109151013 | zh_TW |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 本研究透過梳理《圖象幾表》之有關圖式,輔以《周易時論合編》之義理內涵,從「圖書以表象,數在其中」現象層次之「圖書」,解構方孔炤及方以智在著作及註解中對《周易》之理解。藉由分類圖書及勾稽分析,凸顯出方孔炤「至理、物理、宰理」之具體意涵,概括《周易》的形上內容,以及推天道以明人事普世性。梳理圖書的同時,亦掌握明清之際「道氣器」與《周易》之交涉,回歸驗證方孔炤及方以智的思想內涵。
方孔炤及方以智二人,透過《周易時論合編》總結漢唐以來各家象數與義理之說,且多有創新獨具之見,本研究期待能藉由釐清《圖象幾表》圖示內涵的過程中,全面性地掌握《周易》至明代後期的發展狀況,亦同步將象義收斂至宰理的道德實踐高度,打破學界將方氏父子視為象數《易》學家之認定,確立二人在《易》學史上拓展至象義兼備的地位。再從《圖象幾表》之相關圖式,釐清西學進入的知識風尚,對方氏看待曆法、數學眼光之影響,點出方氏父子藉由現代科學與傳統《易》數的會通之典範性意義,奠定方氏父子在《周易》研究領域之特殊價值與學術定位。 | zh_TW |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relevant diagrams in the Tushujie by analyzing their schematics and drawing upon the philosophical meanings of the Zhouyi Shilun Hejian. It deconstructs the interpretations of the Zhouyi in the works and commentaries of Fang Kongzhao and Fang Yizhi, focusing on the phenomenon of "images and symbols" at the level of representation. Through the classification of texts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 the study highlights the concrete implications of Fang’s philosophy of “Zhili, wuli, zaili”, which encapsulates the metaphysical content of Zhouyi, and demonstrates how he applied the heavenly principles to explain human affairs in a universal context. While analyzing the books, this study also examines the interplay between” Dao qi qi” and Zhouyi during the Ming-Qing transition, verifying the ideological contributions of both.
Fang’s research, through Zhouyi Shilun Hebian summarize the symbolic, numerical, and theoretical interpretations of Zhouyi from the Han to the Tang dynasties, offering many innovative and unique perspectives. This study aims to clarify the process of understanding the symbolic connotations of Tuxiang Jibiao, comprehensively grasping the development of Zhouyi up to the late Ming period, while also converging the symbolic meanings into the moral practice of "zaili". This approach challenges the academic view that the Fang’s family should be considered merely as practitioners of the symbolic and numerical aspects of Yixue, and establishes their broader contribution to Yixue , where they integrated both the symbolic and the philosophical meanings.
Furthermore, by analyzing the related diagrams in Tuxiang Jibiao, this study clarifies the influence of Western learning on the intellectual trends of the time, and how this affected the Fang family's approach to calendrics and mathematics. It underscores the paradigm-shifting role that the Fang family played in bridging modern science with traditional Yixue, thereby establishing their unique academic value in the field of Zhouyi research. | en_US |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2
一、研究動機 2
二、研究目的 9
第二節 研究文獻與方法 10
一、主要研究文獻 10
二、研究方法 11
(一)文獻研究法 11
(二)歷史研究法 12
(三)詮釋研究法 12
(四)相對比較法 13
第三節 相關研究概況 14
一、明代象數《易》學研究 15
二、方氏父子《易》學研究 16
第四節 方氏父子學思歷程 20
一、桐城家學 23
二、西學引入 26
第五節 《周易時論合編》的《易》學特色 28
第二章 《周易時論合編・圖象幾表》的至理觀 31
第一節 寂歷同時──方氏的宇宙生成論 31
第二節 虛空皆數──數值建構的世界圖式 40
一、中於五的主宰意義 42
二、極於九的開展意義 45
三、「河洛」之數互藏為用 48
第三節 盈虛消息──陰陽變化的布列 52
一、陰陽兩儀之互動關係 52
二、四象生八卦的繁衍意義 56
三、五行配位的系統思維 61
第四節 化裁推行──卦變系統的錯綜之道 68
一、先後天的卦變系統 68
二、陰陽適均的邵子卦變 74
三、序卦所藏的卦變模式 79
四、八宮為主軸的卦變系統 82
五、卦中有卦的互體變化 91
第五節 占事知來──蓍策大衍以觀象明吉凶 93
第六節 小結 100
第三章 《周易時論合編・圖象幾表》的物理觀 103
第一節 兩間皆氣──「氣」類萬事之構築 103
一、《周易》推衍的人文秩序 103
二、《周易》生成的萬物秩序 108
第二節 《易》本曆天──天文曆法之時間構築 116
一、物候之觀察 116
二、天文之觀測 120
三、曆法之生成 128
第三節 數理圖說——現代數學與傳統《易》數的會通 135
一、純粹數學的自然規律 135
二、傳統《易》數的通幾內涵 142
第四節 小結 152
第四章《周易時論合編・圖象幾表》的宰理觀 155
第一節 《易》為我身——身體觀至道德觀的歷程 156
一、《周易》的身體配位 156
二、《周易》的人倫道德觀 162
第二節 世本困場──處於憂患的立身之道 165
一、憂患感時,慎獨修養 166
二、適當時位,措於中節 168
三、必先迷失,方後得之 171
第三節 繼善成性──《易》的道德實踐 174
一、法天不息,不息故健 175
二、時時覆下,天下歸仁 177
三、無首無疆,安適順應 181
第四節 小結 183
第五章 結論 185
第一節《周易時論合編・圖象幾表》之總結 185
一、圖說之特色 185
二、三理之要義 188
三、論時之內涵 190
第二節《周易時論合編・圖象幾表》之定位與檢討 193
一、體例的建置 193
二、評價與缺失 196
第三節 研究綜評與開展 199
參考文獻 201
一、方氏父子論著 201
二、《易》著古籍(先依時代先後,再依姓名筆畫排序) 201
三、《易》外古籍(先依時代先後,再依姓名筆畫排序) 206
四、當代專著(依姓名筆畫排序) 208
五、論文期刊(依姓名筆畫排序) 215
(一)博士學位論文 215
(二)碩士學位論文 216
(三)期刊論文 217 | zh_TW |
dc.format.extent | 24068792 bytes | - |
dc.format.mimetype | application/pdf | - |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9151013 | en_US |
dc.subject (關鍵詞) | 方孔炤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方以智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周易時論合編》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圖象幾表》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圖書象數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Fang Kongzhao | en_US |
dc.subject (關鍵詞) | Fang Yizhi | en_US |
dc.subject (關鍵詞) | Zhouyi Shilun Hebian | en_US |
dc.subject (關鍵詞) | Tuxiang Jibiao | en_US |
dc.subject (關鍵詞) | Tushu xiangshu | en_US |
dc.title (題名) | 費隱彌綸之具現 ——《周易時論合編・圖象幾表》研究 | zh_TW |
dc.title (題名) | The Study of Reification of Fei Yin Mi Lun : Zhou Yi time theory compilation – Tu Xiang Ji Biao. | en_US |
dc.type (資料類型) | thesis | en_US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參考文獻
一、方氏父子論著
[明]方孔炤:《全邊紀略》,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明]方孔炤:《周易時論合編》,上海,上海古籍書版社,2002年。
[清]方以智:《物理小識》,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8年。
[清]方以智:《通雅》,合肥:黃山書社,1998年。
[清]方以智:《藥地炮莊》,臺北:廣文書局,1975年。
[清]方以智:《東西均》,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
[清]方以智:《浮山文集》,北京:北京出版社,2017。
[清]方以智:《青原至略》,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
〔清〕方以智:《痒訊》,收入《清代家集叢刊》第121冊,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影印飼經堂刊本,2015年。
侯外廬主編:《方以智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黃德寬、諸偉奇主編:《方以智全書》,合肥:黃山書社,2019年。
蔡振豐、李忠達、魏千鈞等人點校:《周易時論合編校注》,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2021年。
鄭萬耕校:《周易時論合編》,北京:中華書局,2019年。
二、《易》著古籍(先依時代先後,再依姓名筆畫排序)
[漢]京房:《京氏易傳》,臺北: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第98冊,1978年。
[漢]孟喜:《孟氏章句》,臺北:成文出版社,《無求備齋易經集成》,第173冊,1976年。
[漢]焦延壽:《焦氏易林》,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7年。
[漢]魏伯陽等撰:《古文參同契箋註集外二種》,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7年。
〔漢〕魏伯陽著,〔清〕朱元育注:《參同契闡幽》,臺中:自由出版社,1959年。
[漢]佚名:《子夏易傳》,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7冊,1986年。
[魏]王弼、[晉]韓康伯注,[唐]孔穎達正義:《周易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1981年。
[魏]王弼:《周易略例》,收於《百部叢書集成》,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唐]李鼎祚:《周易集解》,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6年。
〔唐〕陸德明:《經典釋文》,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83年。
[宋]丁易東:《大衍索隱》,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806冊,1986年。
[宋]丁易東:《易象義》,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21冊,1986年。
[宋]王宗傳:《童溪易傳》,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7冊,1986年。
[宋]王應麟:《周易鄭康成註》,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大易類聚初集》第1冊,1983年。
[宋]司馬光:《溫公易說》,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8冊,1986年。
[宋]朱震:《漢上易傳》,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1冊,1986年。
[宋]朱熹:《周易二種.周易本義》,臺北:大安出版社,2012年。
[宋]朱熹:《周易本義》,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6年。
[宋]朱熹:《易學啟蒙》,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縮影室,1981年。
[宋]吳澄:《易纂言》,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22冊,1986年。
[宋]林至:《易裨傳》,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5冊,1986年。
[宋]林栗:《周易經傳集解》,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2冊,1986年。
[宋]邵雍:《皇極經世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803冊,1983年。
[宋]俞琰:《周易集說》,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21冊,1986年。
[宋]俞琰:《讀易舉要》,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21冊,1986年。
[宋]胡方平:《易學啟蒙通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20冊,1986年。
[宋]胡瑗:《周易口義》,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8冊,1983年。
[宋]程頤:《伊川易傳》,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大易類聚初集》第1冊,1983年。
[宋]程頤撰,王孝魚點校:《易程傳》,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宋]楊萬里:《誠齋易傳》,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4冊,1986年。
[宋]雷思齊:《易圖通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21冊,1986年。
[宋]劉牧:《易數鈎隱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8冊,1986年。
[宋]鄭剛中:《周易窺餘》,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大易類聚初集》第2冊,1983年。
[宋]魏濬:《易義古象通》,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34冊,1986年。
〔宋〕張根:《吳園周易解》,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9冊,1986年。
〔宋〕張浚:《紫巖易傳》,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0冊,1986年。
〔宋〕張載:《橫渠易說》,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8冊,1986年。
〔宋〕蔡沈:《洪範皇極內篇》: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1983年。第805冊。
[元]胡一桂:《周易啟蒙翼傳》,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22冊,1986年。
〔元〕胡炳文:《周易本義通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24冊,1986年。
〔明〕楊時喬:《周易古今文全書》,臺南:莊嚴文化,《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第9冊,1997年。
[明]方孔炤:《周易時論合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續修四庫全書本》第15冊,2002年。
[明]朱升:《周易旁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續修四庫全書本》第4冊,2002年。
[明]朱升:《周易旁註前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續修四庫全書本》第4冊,2002年。
[明]來知德:《周易集註》,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32冊,1986年。
[明]來知德著,杜永明、柯譽點校,《來註易經圖解》,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10年。
[明]姚文蔚:《周易旁註會通》,濟南:齊魯書社,《四庫全書存目叢書本》經部第2冊,1997年。
[明]胡居仁:《易像鈔》,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31冊,1986年。
[明]章潢:《圖書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968-972冊,1986年。
[明]章潢:《周易象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續修四庫全書本》第9冊,2002年。
[明]章潢:《讀易雜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續修四庫全書本》第9冊,2002年。
[明]黃道周:《三易洞璣》,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35冊,1986年。
[明]黃道周:《易象正》,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35冊,1986年。
[明]董守瑜:《卦變考略》,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35冊,1986年。
[明]熊過:《周易象旨決錄》,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31冊,1986年。
[明]蔡清:《易經蒙引》,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29冊,1986年。
〔明〕沈一貫:《易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續修四庫全書本》第10冊,2002年。
〔明〕林希元:《易經存疑》,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30冊,1986年。
〔明〕胡廣:《周易傳義大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2冊,1986年。
[清]方申:《方氏易學五書》,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叢書集成續編》第29冊,1989年。
[清]毛奇齡:《仲氏易》,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大易類聚初集》第13冊,1983年。
[清]毛奇齡:《易小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41冊,1986年。
[清]王夫之:《船山易學》,臺北:廣文書局,1981年。
[清]朱駿聲:《六十四卦經解》,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清]吳翊寅:《易漢學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續修四庫全書本》第17冊,2002年。
[清]李光地:《御纂周易折中》,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8冊,1986年。
[清]李道平:《周易集解纂疏》,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清]來集之:《易圖親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續修四庫全書本》第17冊,2002年。
[清]胡渭:《易圖明辨》,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清]章太炎:《易學論叢》,臺北:廣文書局,1971年。
[清]惠棟:《周易述》,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52冊,1986年。
[清]惠棟:《易例》,臺北:成文出版社,《無求備齋易經集成》第150冊,1976年。
[清]惠棟:《易漢學》,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叢書集成新編》第17冊,1985年。
[清]惠棟:《增補鄭氏周易》,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7冊,1986年。
[清]焦循:《易章句》,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大易類聚初集》第20冊,1983年。
[清]焦循:《易通釋》,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大易類聚初集》第20冊,1983年。
[清]焦循:《易圖略》,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大易類聚初集》第20冊,1983年。
[清]黃宗炎:《周易象辭》,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大易類聚初集》第13冊,1983年。
[清]黃宗炎:《易圖辨惑》,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大易類聚初集》第13冊,1983年。
[清]黃宗炎:《尋門餘論》,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大易類聚初集》第13冊,1983年。
[清]黃宗羲:《易學象數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40冊,1986年。
三、《易》外古籍(先依時代先後,再依姓名筆畫排序)
[元]脫脫:《宋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283冊,1983年。
[漢]司馬遷:《史記》,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
[漢]班固:《漢書》,臺北,中華書局,1965年。
〔唐〕魏徵:《隋書》,臺北:鼎文書局,1975年。
[漢]趙岐注,[宋]孙奭疏:《孟子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1981年。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禮記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2013年。
[魏]何晏注,[宋]邢昺疏:《論語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2013年。
〔唐〕孔穎達:《尚書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影印南宋越刊八行本,2015年。
〔唐〕孔穎達疏:《禮記正義》,臺北:廣文書局,1971年。
[唐]楊士勛疏,[晉]范寧集解:《春秋穀梁傳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2013年。
〔唐〕陸德明音義,〔宋〕邢昺疏:《爾雅註疏.釋詁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印,《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1986年。
〔宋〕歐陽修:《新唐書》,臺北:鼎文書局,1998年。
〔宋〕司馬光:《潛虛》,臺北: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編印基金會,1978年。
[宋]王應麟著:《困學紀聞注》,北京:中華書局,2016年。
〔宋〕陸九淵著,王雲五主編:《象山先生全集》,臺北:臺灣商務書局,1979年。
[宋]朱熹:《朱子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註四種》,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
[宋]朱熹:《河南程氏遺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
[宋]朱熹:《晦菴先生朱文公文集》,上海:商務印書館縮印明刊本,1919年。
[宋]朱熹:《銅版四書五經》,上海:國學整理社出版,1968年。
[宋]朱熹著,黎靖德編:《朱子語類・太極圖》,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
〔宋〕蔡沈撰,王豐先點校:《書集傳》,北京:中華書局,2018年。
[宋]周敦頤:《周敦頤集》,北京:中華書局,2014年。
[宋]張載:《張載集》,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4年。
[宋]程顥、程頤:《二程集》,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宋]歐陽修、宋祁等:《新校本新唐書附索引》,臺北:鼎文書局,1998年。
[明]王守仁:《王陽明全集》,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8年。
〔明〕王鏊:《震澤長語》,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印,《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867冊,1986 年。
〔明〕孫慎行:《玄晏齋集五種・文抄》,北京:北京出版社,《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第123冊,2000年。
[明]李材:《見羅先生書》,臺南:莊嚴文化出版社,1995年。
[明]陳獻章:《陳獻章集》,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
〔明〕曹安:《讕言長語》,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明]湛若水:《泉翁大全集》,臺北:中研院文哲所,2017年。
[明]湛若水:《湛甘泉先生文集》,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4年。
[明]湛若水:《聖學格物通》,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5年。
[明]楊慎:《升庵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270冊,1986年。
[明]熊過:《南沙先生文集》,濟南:齊魯書社,《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91冊,1997年。
〔明〕李之藻:《渾蓋通憲圖說》,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789冊,1986年
〔清〕段玉裁注,〔漢〕許慎撰:《說文解字注》,臺北:洪葉文化,1998年。
[清]方昌翰:《桐城方氏七代遺書》,光緒十四年刊本,日本內閣文庫館藏。
〔清〕方宗誠:《柏堂集》,臺北,藝文印書館,1971年。
[清]王夫之:《永曆實錄》,長沙:岳麓書社,2011年。
[清]王引之:《經義述聞》,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
〔清〕王夫之:《船山全書》,長沙:岳麓書社,2011年。
[清]皮錫瑞:《經學通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3年。
[清]皮錫瑞:《經學歷史》,臺北:藝文印書館,1996年。
〔清〕朱彝尊:《經義考》,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677冊,1983年。
[清]江藩:《國朝漢學師承記》,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清]李可寀纂修:《(雍正)應城縣志》,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中國地方志集成》第5冊,2001年。
[清]紀昀等編纂:《四庫全書總目》,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清]馬其昶:《桐城耆舊傳》,臺北:廣文出版社,1978年。
[清]張廷玉等:《明史》,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
[清]陸心源:《宋史翼》,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
[清]傅維鱗:《明書列傳》,臺北:明文書局,1991年。
[清]惠棟:《九經古義》,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91冊,1986年。
〔清〕戴震:《戴震全書》,合肥:黃山書社,1995年。
[清]黃宗羲:《宋元學案》,北京:北京大學圖書館藏光緒十八年刻本。
[清]黃宗羲:《明儒學案》,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清]黃奭:《漢學堂經解》,揚州:廣陵書社,2004年。
[清]愛新覺羅・永瑢編:《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
〔清〕劉師培:《國學發微》,臺北:廣文書局,1970年。
〔清〕劉師培著,陳居淵注:《劉師培經學教科書》,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3年。
四、當代專著(依姓名筆畫排序)
[日]吉田光邦著:《明清時代的科學技術史》,京都:京都人文科學研究所,1970年。
[日]吉田光邦著:《明清時代的科學技術史》,京都:京都人文科學研究所,1970年。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輯:《緯書集成・易編》,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日]剛田武彥著,吳光等譯:《王陽明與明末儒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美]費正清、賴肖爾著,陳仲丹等譯:《中國:傳統與變革》,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6年。
〔義〕利瑪竇著,朱維錚編:《利瑪竇全集・幾何原本》,香港: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2001年。
〔古希臘〕亞里斯多德著,張竹明譯:《物理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年。
丁維杰:《周易哲學》,臺北:藝文印書館,1959年。
于化民:《明中晚期理學的對峙與合流》,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編:《明清史料》,上海: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所,1930年。
孔繁詩:《易經繫辭傳研究》,臺北:晴園印刷事業有限公司,1998年。
方叔文:《方以智先生年譜》,合肥:安徽師範大學書版社,2018年。
王居恭:《周易旁通》,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年。
王章陵:《周易思辨哲學》,臺北:頂淵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4年。
王博:《易傳通論》,臺北:大展出版社有限公司,2004年。
王新春:《周易虞氏學》,臺北:頂淵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9年。
王瓊珊:《易學通論》,臺北:廣文書局,1971年。
王鐵:《宋代易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古清美:《明代理學論文集》,臺北:大安出版社,1990年。
任道斌:《方以智年譜》,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3年。
任道斌:《方以智茅元儀著述知見錄》,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5年。
任繼愈主編:《中國哲學發展史》,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
成中英:《易學本體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
朱伯崑:《周易知識通覽》,濟南:齊魯書社,1993年。
朱伯崑:《易學哲學史》,臺北:藍燈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
朱伯崑:《易學基礎教程》,北京:九州出版社,2003年。
朱漢民、楊慎初、鄧洪波:《嶽麓書院史略》,長沙,嶽麓書社,1936年。
朱維煥:《周易經傳象義闡釋》,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3年。
江國樑:《易學研究基礎與方法》,臺北:學易齋出版社,2000年。
牟宗三:《生命的學問》,臺北:三民書局,2003年。
牟宗三:《周易的自然哲學與道德函義》,臺北:文津出版社,1998年。
牟宗三:《周易哲學演講錄》,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
艾爾曼:《從理學到樸學》,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5年。
余英時:《方以智晚節考》,臺北:允晨文化公司,1986年。
余敦康:《內聖外王的貫通——北宋易學的現代闡釋》,上海:學林出版社,1997年。
余敦康:《周易現代解讀》,北京:華夏出版社,2006年。
余敦康:《漢宋易學解讀》,北京:華夏出版社,2006年。
吳康:《邵子易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2年。
吳懷祺:《易學與史學》,臺北:大展出版社有限公司,2004年。
呂紹綱、金景芳:《周易全解》,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呂紹綱:《周易闡微》,臺北:韜略出版有限公司,2003年。
呂紹綱主編:《周易辭典》,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1992年。
巫仁恕:《品味奢華:晚名的消費社會與士大夫》,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李周龍:《易學窺餘》,臺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
李紀祥:《明末清初儒學之發展》,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
李學勤:《周易經傳溯源》,長春:長春出版社,1992年。
李樹菁:《周易象數通論——從科學角度的開拓》,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04年。
杜信孚纂輯,周光培、蔣孝達參校:《明代版刻綜錄》,揚州:廣陵古籍刻印社,1983年。
汪忠長:《讀易劄記》,臺北:考古文化事業公司,1982年。
汪軍主編:《皖江文化與近世中國:京劇、近代工業和新文化的源頭》,合肥: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2004年。
汪學群:《清初易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年。
沈信甫:《方以智易學形上思想研究》,新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1年。
邢益海:《方以智莊學研究》,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5年。
邢益海:《冬煉三時傳舊火:港臺學人論方以智》,北京:華夏出版社,2012年。
周止禮:《易經與中國文化》,北京:學苑出版社,1990年。
周伯達:《周易哲學概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9年。
周志文:《晚明學術知識分子論叢》,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2年。
孟森:《明史講義》,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18年。
尚秉和:《周易尚氏學》,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5月第1版,2003年。
屈萬里:《先秦漢魏易例述評》,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4年。
林尹等著:《易經研究論集》,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81年。
林文欽:《周易時義研究》,臺北:鼎文書局,2002年。
林忠軍、張沛、張韶宇等人:《明代易學史》,濟南:齊魯書社,2018年。
林忠軍:《周易鄭氏學闡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林忠軍:《象數易學發展史(第二卷)》,濟南:齊魯書社,1998年。
林忠軍主編:《歷代易學名著研究(上、下)》,濟南:齊魯書社,2008年。
林耕年:《易學通論》,臺北:大溢出版社,2003年。
林慶彰:《明代考據學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6 年。
林慶彰:《明代經學研究論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
林慶彰先生等編:《乾嘉學者的義理學》,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3年。
林繼平:《明學探微》,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4年。
祁潤興:《周易義理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侯外廬:《中國思想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1963年。
侯外廬編:《宋明理學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
冒廣生:《冒鶴亭京氏易三種》,成都:巴蜀書社,2009年。
南懷瑾、徐芹庭註譯:《周易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7年。
姜守鵬:《明清社會經濟結構》,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2年。
宣朝慶:《泰州學派:儒家精神與鄉村建設》,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8年。
胡自逢:《先秦諸子易說通考》,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9年。
胡自逢:《周易鄭氏學》,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0年。
胡自逢:《程伊川易學述評》,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5年。
范良光:《易傳道德的形上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0年。
范金民編:《明遺民錄彙輯》,南京:南京大學疏版社,1995年。
范壽康:《明代思想史》,臺北:臺灣開明書店,1982年。
唐明邦、汪學群:《易學與長江文化》,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
唐琳:《朱震的易學視域》,北京:中國書社,2007年。
孫劍秋:《易理新研》,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7年。
徐泓:《聖明極盛之世?:明清社會史論集》,臺北:聯經出版社,2021年。
徐芹庭:《易經研究》,臺北:五洲出版社,1997年。
徐芹庭:《易經詳解》,北京:中國書店,2008年。
徐芹庭:《易圖源流》,北京:中國書店,2008年。
徐芹庭:《虞氏易述解》,臺北:五洲出版社,1974年。
徐復觀:《中國思想史論集續編》,臺北:時報出版社,1982年。
徐聖心:《火、爐、土、均:覺浪道盛與方以智統攝之學》,北京:華夏出版社,2012年。
桐城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桐城縣志》,合肥:黃山書局,1995年。
馬宗霍:《中國經學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
高陽:《明末四公子》,臺北,求精出版社,1977年。
高懷民:《大易哲學論》,臺北:作者自印,1988年。
高懷民:《先秦易學史》,臺北: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1990年。
高懷民:《宋元明易學史》,南寧: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
高懷民:《兩漢易學史》,臺北: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1970年。
高懷民:《邵子先天易哲學》,臺北:作者自印,1987年。
參鄢良:《三才大觀——中國象數源流》,臺北:明文書局,1994年。
常秉義:《周易與歷法》,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02年
張永堂:《中國歷代思想家》,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7年。
張永堂:《明末方氏學派研究初編明末理學與科學關係試論》,臺北:文鏡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7年。
張永堂:《明末方氏學派研究初編——明末理學與科學關係試論》,臺北:文鏡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7年。
張永堂:《明末清初理學與科學關係再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4年。
張立文:《周易帛書今注今譯》,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1年。
張吉良:《周易哲學和古代社會思想》,濟南:齊魯書社,1998年。
張其成:《易道主幹》,北京:中國書店,1999年。
張善文:《象數與義理》,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7年。
張善文:《歷代易家與易學要籍》,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年。
張漢:《周易會易》,成都:巴蜀書社,2002年。
張濤:《秦漢易學思想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張濤主編:《周易文化研究(第一輯)》,北京:東方出版社,2009年。
梁啟超:《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58年。
梁啟超:《先秦政治思想史》,臺北:中華書局,1984年。
章秋農:《周易占筮學》,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年。
郭建勳注譯、黃俊郎校閱:《新譯易經讀本》,臺北:三民書局,1996年。
郭彧:《京氏易傳導讀》,濟南:齊魯書社,2002年。
郭彧:《京氏易源流》,北京:華夏出版社,2007年。
郭彧:《易圖講座》,北京:華夏出版社,2007年。
郭齊勇主編:《宋明時期湖北的儒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年。
陳來:《宋明理學》,臺北:允晨文化,2010年
陳來:《宋明理學》,臺北:允晨文化,2010年。
陳鼓應、趙建偉:《周易注譯與研究》,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9年。
陳鼓應:《易傳與道家思想》,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4年。
陳睿宏:《宋元時期易圖與數論的統合典範——丁易東大衍數說圖式結構化之易學觀》,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14年。
陳睿宏:《宋代圖書易學之重要輯著——《大易象數鈎深圖》與《周易圖》一系圖說析論》,臺北:政大出版社,2016年。
陳睿宏:《義理、象數與圖書之兼綜——朱震易學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11年。
陳睿宏:《漢易之風華再現:惠棟易學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6年。
傅衣凌編:《明史新編》,臺北:雲龍出版社,1995年。
傅隸樸:《周易理解》,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9年。
彭迎喜:《方以智與《周易時論合編》考》,廣州:中山大學,2007年。
彭戰果:《無執與圓融——方以智三教會通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12年。
程石泉:《易學新探》,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15年。
黃沛榮:《易學論著選集》,臺北:長安出版社,1985年。
黃忠天:《周易程傳註評》臺北: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2006年。
黃慶萱:《周易縱橫談》,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
楊吉德:《周易卦象與本義統解》,濟南:齊魯書社,2004年。
楊向奎:《清儒學案新編》,濟南:齊魯書社,1994年。
楊自平:《元代易學類型研究》,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21年。
楊自平:《世變與學術——明清之際士林易學與殿堂易學》,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2年。
楊自平:《清初至中葉易學十家之類型研究》,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7年。
楊祖陶、鄭曉芒:《康德《純粹理性批判》指要》,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
楊儒賓:《儒家身體觀》,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6年。
楊錦銓:《易經古義解讀》,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2年。
葉國良編:《經學通論》,臺北:國立空中大學,1996年。
葉福翔:《易玄虛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廖名春:《帛書易傳初探》,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8年。
廖名春等:《周易研究史》,長沙:湖南出版社,1991年。
趙中偉:《易經圖書大觀》,臺北,洪葉出版社,1993年。
趙爾巽:《清史稿校註》,臺北:國史館出版,1991年。
趙爾巽編:《清史稿》,臺北:鼎文書局,1981年。
劉大鈞:《周易概論》,成都:巴蜀書社,2004年。
劉大鈞:《象數精解》,成都:巴蜀書社,2004年。
劉大鈞主編:《大易集述》,成都:巴蜀書社,1998年。
劉大鈞主編:《大易集奧》,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劉玉建:《兩漢象數易學研究》,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
劉述先:《新時代哲學的信念與方法》,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1年。
劉述先:《當代中國哲學論》,新北,八方出版社,1996年。
劉笑敢:《詮釋與定向——中國哲學研究方法之探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年。
劉謹銘:《方孔炤《周易時論合編》之研究》,新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3年。
劉瀚平:《宋象數易學研究》,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3年。
劉瀚平:《周易思想探微》,臺北:商鼎文化出版社,1997年。
潘雨廷:《易學史叢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潘雨廷:《讀易提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蔣國保:《方以智哲學思想研究》,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
蔣國保:《方以智與明清哲學》,合肥:黃山書社,2009年。
鄧球柏:《帛書周易校釋》,長沙:湖南出版社,1996年。
鄭吉雄、林永勝:《易詮釋中的儒道互動》,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2年。
鄭吉雄:《周易玄義詮解》,臺北:中研院文哲所,2012年。
鄭吉雄:《周易經傳文獻新詮》,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0年。
鄭吉雄:《易圖象與易詮釋》,臺北:喜馬拉雅基金會,2002年。
鄭吉雄:《近三百年歷史、人物與思潮》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13年。
鄭吉雄:《陽明學說與學術發展史的關係》,臺北:行政院國科會中心,1989年。
鄭吉雄:《論宋代易圖之學及其後的發展》,臺北:行政院國科會中心,1987年。
鄭衍通:《周易探原》,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2年。
鄭萬耕:《易學源流》,瀋陽:瀋陽出版社,1997年。
盧央:《京氏易傳解讀》,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年。
盧央:《京房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
盧央:《易學與天文學》,臺北:大展出版社,2005年。
賴貴三:《易學思想與時代易學論文集》,臺北:文津出版社,2007年。
錢基博:《近百年湖南學風》,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
錢穆:《中國文化史導論》,上海:三聯書局,1988年。
錢穆:《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臺北:臺灣商務出版社,2009年。
錢穆:《朱子新學案》,臺北:聯經出版社,1998年。
錢穆:《宋明理學概述》,臺北:聯經出版社,1998年。
錢穆:《明代政治》,臺北:學生書局,1968年。
錢穆:《陽明學述要》,臺北:正中書局,1967年。
戴君仁:《談易》,臺北:臺灣開明書店,1982年。
戴璉璋:《易傳之形成及其思想》,臺北:文津出版社,1989年。
謝正光、范金民編:《明遺民錄彙輯》,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
謝玉玲:《生活日常與知識文化:論明代日用類書中的醫療與養生》,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21年。
鍾泰德:《易經研究》,臺北:文英堂出版社,1998年。
藍紀正、朱恩寬譯:《歐幾里德幾何原本》,臺北:九章出版社,1992年。
顏國明:《易傳與儒道關係論衡》,臺北:里仁書局,2006年。
羅聖堡:《原謬種之弊:清初四家《易》圖論辯研究》,臺北:政大出版社,2019年。
羅熾:《方以智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88年。
蘭甲云:《周易古禮研究》,長沙:湖南大學出版社,2008年。
龔鵬程:《晚明思潮》,臺北:里仁出版社,1994年。
五、論文期刊(依姓名筆畫排序)
(一)博士學位論文
朴榮雨:《《周易》「帝王學」之建構》,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哲學所博士論文,2014年。
江弘毅:《宋易大衍學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1991年。
官岳:《來知德易學研究》,濟南:山東大學中國哲學博士論文,2008年。
林志孟:《俞琰易學思想研究》,臺北:私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1994年。
洪明玄:《方以智音學研究》,臺北:輔仁大學中文所博士,2018年。
徐瑞:《周易符號結構論》,濟南:山東大學中國哲學博士論文,2010年。
高新滿:《俞琰易學研究》,濟南:山東大學中國哲學博士論文,2012年。13
張永堂:《方以智的生平與思想》,臺北: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77年。
張國洪:《吳澄的象數義理之學》,濟南:山東大學中國哲學博士論文,2006年。
許偉:《《周易時論合編》易哲學思想研究》,濟南:山東大學哲學所博士論文,2021年。
許朝陽:《胡煦易學研究》,臺北:私立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0年。
許維萍:《宋元易學的復古運動》,臺北:私立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0年。
陳睿宏:《惠棟易學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6年。
彭涵梅:《邵雍元會運世說的時間觀》,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4年。
黃忠天:《宋代史事易學研究》,臺北: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4年。
黃偉銘:《方以智「儒釋會通」思想研究》,臺北:輔仁大學哲學所博士,2015年。
劉浩洋:《從明清之際的青原學風論方以智晚年思想中的遺民心志》,臺北:政大中文所博士論文,2003年7月。
劉慧珍:《漢代易象研究》,臺北:私立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7年。
劉謹銘:《方孔炤《周易時論合編》之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哲學所博士,2003年。
謝仁真:《方以智哲學方法學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哲學所博士論文,1995年。
謝明陽:《明遺民的莊子定位問題》,臺北:國立灣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1999年。
韓曉華:《中晚明「泰州學派」的思想發展研究:從「百姓日用」到「參之以情識」》,香港:新亞研究所哲學博士,2014年。
(二)碩士學位論文
王煌文:《方以智的家學與際遇對其西學之影響》,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文所在職專班碩士,2004年。
吳菁珂:《北宋易學的開放性詮釋》,石家莊:河北大學中國古代史碩士論文,2012年。
李忠達:《以學問為茶飯:方以智的讀書與學道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文所碩士,2011年。
周志波:《《古俗字略》研究》,石家莊:河北大學漢語言文字學碩士論文,2008年。
林駿典:《方以智「三教歸易」思想探討——以《藥地炮莊‧逍遙遊》、《藥地炮莊‧應帝王》為例》,臺北:輔仁大學哲學所碩士,2018年。
胡傑:《張栻經學與理學探析》,成都:四川師範大學政治教育學院碩士論文,2010年。
孫計康:《明代:《孟子》考據學研究》,南京:揚州大學中國古典文獻學碩士論文,2010年。
涂雲清:《吳澄易學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7年。
馬旭垚:《方以智《周易圖象幾表》易圖內涵研究》,濟南:曲阜師範大學中文所碩士,2020年。
許秀貞:《明代易學著述考》,臺北:國立臺北大學古典文獻與民俗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陳貴弘:《藥樹的生成:方以智藥地炮莊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文所碩士,2016年。
傳咨銘:《對方以智東西均中「太極」與「均」的思想意涵探討》,臺北:輔仁大學哲學所碩士,2004年。
傳咨銘:《對劉蕺山、方以智、王夫之生命實踐理論之研究:從道、器關係為論》,臺北:輔仁大學哲學所博士,2011年。
楊東:《王弼易學與程頤易學的比較研究》,成都:四川省社會科學院中國哲學碩士論文,2002年。
楊淑瓊:《虞翻易學研究——以卦變和旁通為中心的展開》,臺中: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2年。
葉穗:《《古俗字略》注音釋羲研究》,長沙:湖南師範大學漢語言文字學碩士論文,2014年。
葛雅:《《論語》名物詞研究——以陳士元《論語類考》為研究基點》,西安:西北大學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05年。
詹景安:《熊過《周易象旨決錄》研究》,高雄:高雄師範大學經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4年。
廖乙璇:《方以智通雅古音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文所碩士,2006年。
廖凡慧:《羅典《易》學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文所碩士,2023年。
廖肇亨:《明末清初遺民逃禪之風研究》,臺北: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
劉新平:《易學中的五行思想研究》,長沙:湖南師範大學中國哲學碩士論文,2014年。
蔡明儒:《方以智思想研究:以體用關係為核心的探索》,桃園:國立中央大學中文所碩士,2015年。
鄭丹倫:《陳士元易學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19年。
韓賀舟:《邵雍易哲學研究》,濟南:山東大學學中國哲學碩士論文,2014年。
鐘月岑:《中國近代史上對傳統科學的呈現:以方以智研究為焦點》,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所碩士,1991年。
(三)期刊論文
方竑:〈方密之先生之科學精神及其《物理小識》〉,《文藝叢刊》第1卷第2期,1934年,頁179-199。
王松木:〈因數明理——論陳藎謨《皇極圖韻》的理數思想與韻圖設計〉,《文與哲》第23期,2014年6月,頁241-292。
王品勻:〈朱震易學對〈坎〉、〈離〉之建構〉,《道南論衡全國研究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22年11月,頁71-96。
王新春:〈哲學視野下的漢易卦氣說〉,《周易研究》第6期,2002年12月,頁50-61。
王樹人、喻柏林:〈《周易》的「象思維」及其現代意義〉,《周易研究》第1期,1998年2月,頁1-8。
古偉瀛:〈明末清初耶穌會士對中國經典的詮釋及其演變〉,《臺大歷史學報》第25卷,2000年6月,頁85-117。
任少武:〈「別路」救世,「異類」中行——從方以智《易餘》卷首諸篇看該書主旨〉,,《鵝湖月刊》第525期,2019年3月,頁41-49。
任少武:〈論方以智《易餘》一書的家學淵源〉,《鵝湖月刊》第558期,2021年12月,頁23-42。
刑益海:〈方以智研究進路及文獻整理現狀〉,《現代哲學》第126期,2013年1月,頁119-128。
何乏筆:〈修身、個人、身體——對楊儒賓《身體觀》之反省〉,《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10卷第3期,2000年10月,頁293-308。
呂妙芬:〈聖學教化的弔詭:對晚明陽明講學的一些觀察〉,《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30卷,1998年12月,頁29-64。
李忠達:〈《周易時論合編.圖象幾表》的《易》數與數學:以〈極數概〉為核心〉,《清華學報》第3期,2019年9月,頁399-436。
李忠達:〈聲數同原:《周易時論合編》律學中的象數思維〉,《清華學報》第1期,2022年3月,頁41-77。
李慎儀:〈《東西均》中合二而一的原意和實質〉,《哲學研究》第3期,1965年3月,頁53-58。
李輝:〈《孟子》句讀考異〉,《古籍整理研究學刊》第1期,2015年2月,頁38-46。
汪惠娟:〈方以智氣火一體思想管窺〉,《哲學與文化》第33卷,2006年8月,頁123-136。
沈信甫:〈論戴震《考工記圖》的明堂形制及其意義〉,《中國學術年刊》第34卷第2期,2012年9月,頁57-81。
周山:〈《周易》詮釋若干問題思考〉,《中國哲學》,2003年4月,頁49-55。
林忠軍、張沛:〈略論明代易學的形成、演變及意義〉,《周易研究》第3期,2016年6月,頁37-43。
林忠軍:〈《易緯》宇宙觀與漢代儒道合流趨向〉,《中國哲學》,2002年12月,頁52-56。
林金泉:〈《周易》與陰陽五行思想〉,《孔孟月刊》,第21卷第1期,1981年9月,頁4-9。
林慶彰:〈晚明經學的復興運動〉,《書目季刊》第18卷第3期,1984 年12月,頁3-40。
林樂昌:〈王守仁的講學生涯和社會教化使命——兼論明代儒教民間講學的現代意義〉,《哲學與文化》第23期,1996年1月,頁1244-1257。
林麗真:〈如何看待易「象」——由虞翻、王弼與朱熹對易「象」的不同看法說起〉,《周易研究》,1994年第4期,頁35-41。
金生楊:〈明代西蜀熊過之易象學〉,《周易研究》第5期,2013年10月,頁56-65。
冒懷辛:〈方以智的哲學思想探討〉,《江淮論壇》第2期,1979年11月,頁69-77。
冒懷辛:〈論方以智哲學思想的科學基礎〉,《哲學研究》第10期,1985年10月,頁70-73。
洪明玄:〈論方以智「通機」、「質測」與《通雅》、《物理小識》之關係〉,《輔仁國文學報》第4期,2015年10月,頁25-63。
容肇祖:〈方以智和他的思想〉,《嶺南學報》,第9卷第1期,1948年1月,頁97-104。
徐光臺:〈方孔炤《崇禎歷書》約來源新證〉,《自然科學史研究》第29卷第4期,2010年4月,404-420。
徐光臺:〈熊明遇與幼年方以智——從《則草》相關文獻談起〉,《漢學研究》第3期,2010年9月,頁259-290。
徐朝陽:〈理學中的寂感形態及其意義〉,《國文學報》第57期,2015年6月,頁113-144。
郜積意:〈論三卷本《京氏易傳》兼及京房的六日七分說〉,《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23期,2008年9月,頁205-251。
常秉義:〈「卦變」說辨析〉,《周易研究》第4期,1997年8月,頁15-24。
張世亮:〈藉泰西為問郯:方以智的中西會通論〉,《當代中國價值觀研究》,2018年4月,頁112-118。
張永堂:〈方孔炤《周易時論和編》一書的主要思想〉,《成大歷史學報》第12期,1985年12月,頁179-225。
張永堂:〈方以智與王夫之〉,《書目季刊》第7卷第2期,1972年12月,頁65-78。
張昭煒:〈方以智「怒化生生」的哲學精神〉,《哲學與文化》第48期第9期,2021年9月,頁149-163。
張素卿:〈從典範轉移論惠棟《周易本義辨證》〉,《國文學報》第53期,2013年6月,頁93-118。
張素卿:〈惠棟論《易》之「大義」與「微言」〉,《國文學報》第56期,2014年12月,頁123-152。
張德鈞:〈方以智《物理小識》的哲學思想〉,《哲學研究》,1962年3月,頁60-71。
張應超:〈陳摶與《周易》〉,《宗教哲學》第4期,1995年10月,頁152-156。
曹樹明、宋錫同:〈王弼「卦主說」探微〉——對《易傳》以來「卦主」思想的繼承與發展〉,《管子學刊》第1期,2009年,頁74-88。
莊雅州:〈左傳——天文史料析論(上)(下)〉,《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第3期,2000年9月,頁115-163。
許偉、許慧敏:〈《周易時論合編》「會通」思想探源〉,《濟寧學院學報》,第42卷第6期,2021年12月,頁29-35。
許偉、許慧敏:〈《周易時論合編》文本學闡微〉,《濟寧學院學報》,第41卷第4期,2020年8月,頁41-46。
許偉、陳彥杰:〈《周易時論合編》「時」之內涵探要〉,《周易研究》第1期,2021年2月,頁57-62。
許蘇民:〈方以智為什麼說西學「拙於言通幾」?——論方以智的中西哲學比較研究〉,《江淮論壇》,2014年5月,頁5-13。
郭津嵩:〈僧一行改曆與唐玄宗制禮〉,《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2022年6月,頁367-407。
郭彧:〈卦變說探微〉,《周易研究》第1期,1998年2月,頁9-20。
郭素紅:〈明代易學中的漢學傾向〉,《東嶽論叢》,第30卷第10期,2009年10月,頁110-113。
陳正宜:〈戴震「陰陽氣化」說〉,《中國文化大學中文學報》,2009年10月,頁39-64。
陳睿宏:〈《大易象數鈎深圖》所見鄭東卿易學圖式之象數觀析論〉,《成大中文學報》,第51期,2015年12月,頁1-30。
陳睿宏:〈《大易象數鈎深圖》所見鄭東卿易學圖式之義理思想析論〉,《清華中文學報》,第14期,2015年12月,頁175-230。
陳睿宏:〈丁易東大衍數說聯結圖書易學析論〉,《東吳中文學報》,第27期,2014年5月,頁145-184。
陳睿宏:〈明代章潢象數與義理兼綜的重要易學觀〉,《文與哲》第35期,2019年12月,頁101-150。
陳睿宏:〈圖書易學的延續與開展——論元代張理圖書易學之重要內涵〉,《東華漢學》,2014年6月,第19期,頁195-242。
陳睿宏:〈論宋代時期《易》學圖說與《洪範》之會通流衍〉,《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國文學報》第71期,2022年6月,頁35-68。
陳睿宏:〈論明代韓邦奇《易》與《洪範》會通圖象數理化之重要內涵〉,《臺北大學中文學報》第32期,2022年9月,頁51-130。
陶善才:〈方孔炤:文武兼備的亂世奇才〉,《書屋》,2019年11月,頁31-33。
傅榮賢:〈孟喜易學略論〉,《周易研究》,1994年第3期,頁4-7。
彭戰果:〈析《周易時論合編》「時」的形上學意義——方孔炤易學思想研究〉,《周易研究》第2期,2010年4月,頁71-77。
黃文樹:〈陽明後學與利瑪竇的交往及其涵義〉,《漢學研究》第27卷,2009年3月,頁127-158。
黃信二:〈論陸象山心學之方法〉,《鵝湖月刊》第376期,2006年10月,頁55-63。
黃黎星:〈《復》卦與冬至節氣:天地人融通的文化蘊涵〉,《福建理工大學學報》,2024年4月,頁189-195。
黃黎星:〈《漢書·律歷志》對易律歷的融通與牽合(上)〉,《周易研究》,2020年4月,頁80-92。
黃黎星:〈《漢書·律歷志》對易律歷的融通與牽合(下)〉,《周易研究》,2020年6月,頁58-68。
楊自平:〈方以智《東西均》的生死哲學〉,《興大中文學報》第33期,2013年6月,頁121-154。
楊自平:〈何楷《古周易訂詁》的訂詁成果析論〉,《鵝湖學誌》第47期,2011年12月,頁93-139。
楊自平:〈胡炳文易學學統的建立與《本義》會通眾說析論〉,《成大中文學報》第58期,2017年9月,頁23-58。
楊自平:〈從《周易集說》、《讀易舉要》談俞琰的《易》學觀及治《易》特色〉,《政大中文學報》第23期,2015年6月,頁103-130。
楊自平:〈黃道周《易象正》治《易》析論〉,《當代儒學研究》第8期,2010年6月,頁19-55。
楊效雷:〈吳澄的卦主、卦統、卦變說〉,《周易研究》第5期,2012年10月,頁41-49。
楊基煒:〈方孔炤易學哲學中的「時」——兼論《周易時論合編》的著述緣由〉,《鵝湖月刊》第556期,2021年10月,頁43-53。
楊儒賓:〈無心之諍——「儒家心身位階之衡定」讀後〉,《中國文哲所研究通訊》第7卷第3期 ,1997年9月,頁165-169。
翟奎鳳:〈方孔炤、方以智《周易時論合編》研究〉,《周易文化研究》,2016年12月,頁158-169。
趙榮波:〈卦主說芻議〉,《周易研究》第2期,2003年4月,頁66-73。
劉元青:〈「質測即藏通幾」說申論——兼論方以智的中西文化觀〉,《安徽大學學報》第32卷第6期,2008年11月,頁27-31。
劉玉建:〈五行說與京房易學〉,《周易研究》第4期,1996年8月,頁1-11。
劉玉建:〈試論京房易學中的世卦起月例〉,《周易研究》第2期,1996年4月,頁17-20。
劉玉建:〈論魏氏月體納甲說及其對虞氏易學的影響〉,《周易研究》第4期,200年8月,頁21-25。
劉浩洋:〈「三教歸易」:明遺民方以智忠、孝兩全的生命實踐〉,《東華漢學》,2010年12月,頁209-243。
劉笑敢:《經典詮釋中的兩種內在定向及其外化——以王弼《老子注》與郭象《莊子注》為例》,《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26期,2005年3月,頁287-319。
劉體勝:〈晚明陳士元易學思想探繹〉,《華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4期,2010年8月,頁148-151。
蔡振豐:〈方以智三教道一論的特色及其體知意義〉,《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第7卷,2010年6月,頁155-199。
蔡振豐:〈方以智三教道一論的特色及其體知意義〉,《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第7期,2010年1月,頁155-199。
蔣國保:〈方以智與《周易圖象幾表》,《周易研究》第2期,1990年4月,頁34-41。
鄧克銘:〈方以智的禪學思想〉,《漢學研究》第27卷第2期,2009年6月,頁303-331。
鄧克銘:〈方以智論《莊子》──以道與物為中心〉,《漢學研究》第31卷第3期,2013年9月,頁303-331。
鄭吉雄:〈《易圖明辨》與儒道之辨〉,《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17期,2000年9月,頁431-466。
鄭萬耕:〈易學中的陰陽五行觀〉,《周易研究》第4期,1994年8月,頁24-32。
鄭萬耕:〈易學中的整體思維方式〉,《周易研究》第4期,1995年8月,頁62-70。
蕭敏如:〈「物理」在儒學與西學之間:晚明利瑪竇的「格物窮理」論述及其西學譯介〉,《宋明清儒學的類型與發展》第5期,2015年12月。
謝仁真:〈方以智思想中「不落有無」與境界超越的問題〉,《儒學會通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第5期,2001年,頁381-392。
謝明陽:〈方以智《痒訊》的家國憂患與詩學轉向〉,《清華中文學報》第24期,2020年12月,頁5-41。
謝明陽:〈明遺民覺浪道盛與方以智「怨」的詩學精神〉,《東華人文學報》,2001年3月,頁433-462。
鍾彩鈞:〈來知德哲學思想研究〉,《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24卷,2004年3月,頁217-251。
鍾雲鶯:〈身與體:《易經》儒家身體觀所呈現的兩個面向〉,《佛學與科學》,2010年1月,頁21-28。
顏澤賢:〈方以智科學哲學思想初探〉,《哲學研究》,1984年8月,頁63-69。 | zh_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