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cations-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NCCU Library

Citation Infomation

Related Publications in TAIR

題名 台灣BL衍生「迷」探索
作者 楊曉菁
貢獻者 孫秀蕙
楊曉菁
關鍵詞 
BL衍生
同人誌
迷文本
日期 2005
上傳時間 11-Sep-2009 16:13:22 (UTC+8)
摘要 本研究以參與觀察及深入訪談兩種研究方法,以後現代及迷研究的相關理論為出發點,試圖分析:
     (一) BL衍生迷文本創作者及讀者的形成原因及條件為何?
     (二) 藉由參與觀察及深入訪談,描述(describe)並辨識(identify)BL衍生迷文本創作者/讀者的本質,探討其迷的現象?(what?)、如何迷?(how?)、為什麼迷?(why?)
     (三) 進一步分析BL衍生迷文本作/讀者從事迷文本的意義,及從事迷文本創作/閱讀時的愉悅為何,是逃避性/生產性的愉悅、或是其他未被提及的愉悅?
     以外顯而言,BL衍生迷並沒有統一、絕對能區辨的特徵,迷對BL衍生的喜愛以其他行為表現,如創作、購買迷文本及與同好討論,在匿名環境、隱秘性高的網路上,可以找到許多BL衍生迷聚集的空間,而他們會有所謂「一般禁」的自主規制,希望不了解BL衍生的人不要進入及觀看相關內容。因為觸及到性別及道德層面,因此與其他「迷」不同,BL衍生迷對不了解BL衍生文化的人通稱為「外人」或「一般人」,通常不願意讓身邊的家人或好友知道自己的興趣,在公共場合提起相關話題時也相當隱諱,也就是所謂的「一般禁」。
     受訪者則是因喜歡故事中描寫男性角色間之友情或衝突的場面,而開始有閱讀或創作BL衍生的意願。至於BL衍生與原作之間喜愛程度的關聯性,多位受訪者表示她們是否閱讀、創作BL衍生,與是否喜愛原作其實並無一定相關性,甚至對衍生作品的喜愛程度勝於原作。
     BL衍生迷外在行為包括購買、創作及閱讀BL衍生迷文本、參與同好團體與聚會。針對曾有從事創作及出版同人誌經驗的受訪者,深入了解是否曾由商業出版社出版過原創的BL作品或是否曾經考慮過以從事BL創作為職業時,受訪者多對環境不穩定抱持悲觀的態度。目前多數受訪者選擇先透過不需透露自己身份的網際網路如BBS、相關WWW網站認識同好,進一步深入認識後可能會以電話、E-mail或其他方式相約見面。還有些會選擇加入相關的社團,如漫畫社,從社員中找尋同好。內在行為方面,受訪者以「萌」來表達對BL衍生的喜愛程度及興奮情緒。受訪者在接收到原作中的男性角色間表達友情或衝突的場面時,容易產生「萌」的情緒,進而去尋求能更表達出角色之間關係糾葛的BL衍生作品閱讀、或產生創作BL衍生作品的靈感、及與同好討論等上述外在行為。
     部份受訪者對「過度」一詞表示不舒服的態度,研究者本身也開始對「過度」一詞在迷研究使用是否適當表示懷疑。迷並不認為自己的行為是「過度行為」,本研究中的受訪者在「區辨」自己是否為迷、或區辨其他迷與自己的不同時,多採用消極地態度隱瞞或否定自己是「迷」、是「腐女子」。
     進一步再探討時可發現:
     (一) 讀者積極的誤讀與玩弄
     本研究中試圖了解的BL衍生迷有多數堅持以「忠於原作」為他們閱讀或創作BL衍生迷文本的選擇標準,他們延續著原創劇情發送人所製造的訊息,而從中創造出愉悅,甚至回過頭來解讀原作的生產者,認為迷文本的一切創作線索,皆奠基於作者提供的所有線索,不認為自己顛覆了文本。也有受訪者認為,原作是有意識地與閱聽人共同玩弄虛構。
     (二) 對「男性情誼」過度想像的愉悅。
     承上,BL衍生文本是此族群在接收原創劇情內容時,對男性角色間關係的過度想像,無論是正面的友情或負面的仇恨衝突,BL衍生迷都將原作中欲表達男性情誼的劇情認為是愛情關係的「曖昧」,而從訪談中可發現,BL衍生迷了解這些純屬非現實的想像,也認定這種從曖昧關係想像延伸出的BL衍生文本,與同志文學不同,而不斷在不同原創作品中尋找、分析、創作及閱讀曖昧關係,正是此族群迷行為的實踐。
     BL作品是女性對「理想男性情誼」的想像出發的作品。創作及閱讀BL及BL衍生作品不涉及性向認同,創作者也多為喜愛異性的女性,多因為欣賞及喜歡男性,希望能與男性擁有平等地位,才能對男男產生想像。
參考文獻 一、 中文部份
Fiske, John陳正國譯(1993)。《瞭解庶民文化》,台北:萬象。
Jensen, K. B. & Jankowski, N. W.著,唐維敏譯(1996)。《大眾傳播研究方法—質化取向》。台北:五南。
Michael Quinn Patton著,吳芝儀、李奉儒譯(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桂冠出版。
毛佩琦(2004年2月27日)。(魔戒 3票房 破10億美元),《聯合晚報》,8版。
古孟釗(2003)。《漫畫同人誌在台灣的發展~休閒與文化產業的觀點》。世新大學觀光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文智(1998年4月7日)。(同性漫畫抒發少女對男體的慾望),《中央日報》,23版。
吳翠松(1997)。《報紙中的同志--十五年來同性戀議題報導的解析》。文化大學新研所碩士論文。
李衣雲(1996)。《斷裂與再生-對台灣漫畫生產的初探》。台灣大學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汪勝(2004年10月30日)。(大溪人偶節 150名同人誌走上街頭),《TVBS》。
李佩真(1998)。《偶像文本的消費意義—迷與偶像關係之探討》。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怡璇(1998)。《漫畫同人誌成員之特質、自我概念與行為研究》。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芳玫(1994)。《解讀瓊瑤愛情王國》,台北:時報文化。
林羿妏(2003)。《漫畫同人誌團體成員之特質、自我概念與行為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
邱莉雲(2004)。《名牌服飾「迷」探索》。政治大學廣告學系碩士論文。
茂呂美耶(2003)。《江戶日本》。台北:遠流。
唐小兵譯(2001)。《後現代主義與文化理論》,台北:合志。
高宣揚(1999)。《後現代論》。台北:五南。
曹明正(2003年03月10日)。(動漫同人誌》萌角色有意思),《星報》。
陳仲偉(2003)。《文化產業全球化的發展模式---以日本動漫畫產業為例》。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五南出版社
陳怡樺(2003)。《『聖石傳說』現象的後現代文化邏輯》。南華大學傳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周倩漪(1996)。《90年代台灣流行音樂的支配與反抗之聲-性別政治、主體性、與庶民文化》。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浩譯(1997)。《同性戀》,台北:遠流。
章忠信(2001)。《著作權大哉問》。台北:書泉。
曾維瑜(2000)《閱讀日本偶像劇:《東京愛情故事》文本及《蕾娜塔報導》使用者》。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一平(2003年1月4日)。(魔戒玻璃至尊網路黑暗魔君動手腳),《星報》,2版。
傻呼嚕同盟(2003),《後少女魔鏡中的世界》。台北:大塊文化。
劉平君(2003)。《解構流行文化的權力軌跡-試析台灣漫畫文化》政治大學新聞所博士論文。
劉稼禹譯(2002)。《啥利波特BARRY TROTTER》。台北:奇幻基地。(原書麥可葛伯,Barry Trotter and the Unauthorized Parody.)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
潘瑞香(2003)。《歌迷社群的愉悅與反抗 : 以偶像歌手之歌迷俱樂部為例》。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稻增龍夫(1999)。媒體文化與新消費者。詹宏志主編,黃恆正譯,星野克美等著,《符號社會的消費》。台北:遠流。
蕭湘文(2000)。(漫畫的消費行為與意義:漫畫迷與非漫畫迷的比較),《民意研究季刊》,213: 55-89。
蕭湘文(2000)。(閱讀同性戀漫畫與性認同之關聯性研究),《民意研究季刊》,212: 89-111。
蕭湘文(2002)。《漫畫研究-傳播觀點的檢視》。台北:五南。
謝佳凌(2000)。《電視劇迷在虛擬社群中的交談意義》。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碩士論文。
嚴祥鸞(1996)。參與觀察法。本文刊載於胡幼慧主編之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鐘瑞蘋(1999)。《同性戀漫畫讀者之特性與使用動機之關聯性研究》。文化大學新研所碩士論文。
二、 英文部份
Bielby, K. D., Harrington, C. L & Bielby, W. T. (1999). Whose stories are they?fans’ engement with soap opera narratives in three sites of fan activity. Journal of Broadcasting & Electronic Media
Collins, J (1992).“Postmodernism and Television”. In R. C. Allen (ed.). Channels of Discourse”. Reassembled: television and contemporary criticism..Chapel hill &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Fiske, J. (1987). Television culture.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Fiske, J. (1989). Understanding popular culture . Allen & Unwin Pty., Limited (Australia); (January 1989)
Fiske, J. (1991). “Television: Polysemy and Popularity. ” In R. K. Avery, D. Eason (eds.). Critical perspectives on media and society. New York and London: The Guilford Press.
Fiske, J. (1992). The cultural economy of fandom. In Lewis, L. A. (Ed,), The Adoring Audience. London: Routledge.
Fiske, J (1997),”Postmodernism and Television”. In J. Curran, M. Gurevitch (eds.). Mass Media and Society. New York and London : Arnold
Fiske, J (1998),” The Jeaning America” , Understanding Popular Culture . London:
Macmillan Education Ltd.
Hall, S. (ed.)(1997), Representation: Cultural representations and signifying practices. London: Sage..
Jenkins, H. (1992). “Layers of Meaning: Fan Music Video and the Poetics of Poaching”. Textual Poachers: television fans and participatory culture. New York: Routledge.
Jenkins, H. (1992). “Strangers No More, We Sing: Filking and The Science Fiction Fan Community”. In L. A. Lewis (ed.). The Adoring Audience: Fan Culture and popular media.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McQuail, D.(1994)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 An introduction.London:Sage.
Turner, G. (1993). Film as Social Practice.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三、 日文部份
山根千尋(1998)。《やおい少女の來し方行く末》。日本富山大學人文學部人文學科畢業論文。
氏家幹人(1995)。《武士道とエロス》。東京:講談社。
石崎正浩、濱野頌子(1998)。《その男でいいの?——愛と性にとまどうあなたへ》。日本:なあぷる刊。
中島梓(1998)《タナトスの子供たち―過剰適応の生態学》。東京:筑摩書房
東浩紀(2001)。《動物化するポストモダン―オタクから見た日本社会》。東京:講談社。
榊原史保美(1998)。《やおい幻論―「やおい」から見えたもの》。東京:夏目書房。
藤本由香里 (1991)。《ニュー・フェミニズム・レビューVOL.2:女と表現──フェミ ニズム批評の現在》。東京:白泉社。
藤本由香里、白藤花夜子(1999)。《快樂電流―女の、欲望の、かたち》。東京:河出書房新社。
藤本由香里(2000)。《少女まんが魂現在を映す少女まんが完全ガイド&インタビュー集》。東京:白泉社。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廣告研究所
91452015
94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14520151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孫秀蕙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楊曉菁zh_TW
dc.creator (作者) 楊曉菁zh_TW
dc.date (日期) 2005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1-Sep-2009 16:13:22 (UTC+8)-
dc.date.available 11-Sep-2009 16:13:22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1-Sep-2009 16:13:22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914520151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29744-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廣告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1452015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4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本研究以參與觀察及深入訪談兩種研究方法,以後現代及迷研究的相關理論為出發點,試圖分析:
     (一) BL衍生迷文本創作者及讀者的形成原因及條件為何?
     (二) 藉由參與觀察及深入訪談,描述(describe)並辨識(identify)BL衍生迷文本創作者/讀者的本質,探討其迷的現象?(what?)、如何迷?(how?)、為什麼迷?(why?)
     (三) 進一步分析BL衍生迷文本作/讀者從事迷文本的意義,及從事迷文本創作/閱讀時的愉悅為何,是逃避性/生產性的愉悅、或是其他未被提及的愉悅?
     以外顯而言,BL衍生迷並沒有統一、絕對能區辨的特徵,迷對BL衍生的喜愛以其他行為表現,如創作、購買迷文本及與同好討論,在匿名環境、隱秘性高的網路上,可以找到許多BL衍生迷聚集的空間,而他們會有所謂「一般禁」的自主規制,希望不了解BL衍生的人不要進入及觀看相關內容。因為觸及到性別及道德層面,因此與其他「迷」不同,BL衍生迷對不了解BL衍生文化的人通稱為「外人」或「一般人」,通常不願意讓身邊的家人或好友知道自己的興趣,在公共場合提起相關話題時也相當隱諱,也就是所謂的「一般禁」。
     受訪者則是因喜歡故事中描寫男性角色間之友情或衝突的場面,而開始有閱讀或創作BL衍生的意願。至於BL衍生與原作之間喜愛程度的關聯性,多位受訪者表示她們是否閱讀、創作BL衍生,與是否喜愛原作其實並無一定相關性,甚至對衍生作品的喜愛程度勝於原作。
     BL衍生迷外在行為包括購買、創作及閱讀BL衍生迷文本、參與同好團體與聚會。針對曾有從事創作及出版同人誌經驗的受訪者,深入了解是否曾由商業出版社出版過原創的BL作品或是否曾經考慮過以從事BL創作為職業時,受訪者多對環境不穩定抱持悲觀的態度。目前多數受訪者選擇先透過不需透露自己身份的網際網路如BBS、相關WWW網站認識同好,進一步深入認識後可能會以電話、E-mail或其他方式相約見面。還有些會選擇加入相關的社團,如漫畫社,從社員中找尋同好。內在行為方面,受訪者以「萌」來表達對BL衍生的喜愛程度及興奮情緒。受訪者在接收到原作中的男性角色間表達友情或衝突的場面時,容易產生「萌」的情緒,進而去尋求能更表達出角色之間關係糾葛的BL衍生作品閱讀、或產生創作BL衍生作品的靈感、及與同好討論等上述外在行為。
     部份受訪者對「過度」一詞表示不舒服的態度,研究者本身也開始對「過度」一詞在迷研究使用是否適當表示懷疑。迷並不認為自己的行為是「過度行為」,本研究中的受訪者在「區辨」自己是否為迷、或區辨其他迷與自己的不同時,多採用消極地態度隱瞞或否定自己是「迷」、是「腐女子」。
     進一步再探討時可發現:
     (一) 讀者積極的誤讀與玩弄
     本研究中試圖了解的BL衍生迷有多數堅持以「忠於原作」為他們閱讀或創作BL衍生迷文本的選擇標準,他們延續著原創劇情發送人所製造的訊息,而從中創造出愉悅,甚至回過頭來解讀原作的生產者,認為迷文本的一切創作線索,皆奠基於作者提供的所有線索,不認為自己顛覆了文本。也有受訪者認為,原作是有意識地與閱聽人共同玩弄虛構。
     (二) 對「男性情誼」過度想像的愉悅。
     承上,BL衍生文本是此族群在接收原創劇情內容時,對男性角色間關係的過度想像,無論是正面的友情或負面的仇恨衝突,BL衍生迷都將原作中欲表達男性情誼的劇情認為是愛情關係的「曖昧」,而從訪談中可發現,BL衍生迷了解這些純屬非現實的想像,也認定這種從曖昧關係想像延伸出的BL衍生文本,與同志文學不同,而不斷在不同原創作品中尋找、分析、創作及閱讀曖昧關係,正是此族群迷行為的實踐。
     BL作品是女性對「理想男性情誼」的想像出發的作品。創作及閱讀BL及BL衍生作品不涉及性向認同,創作者也多為喜愛異性的女性,多因為欣賞及喜歡男性,希望能與男性擁有平等地位,才能對男男產生想像。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緣起 1
      第二節 相關名詞解釋 4
      第三節 研究目標 7
     第二章 文獻討論
      第一節 大眾文化、庶民愉悅及「迷」探討 9
      第二節 同志作品與BL作品 23
      第三節 從少女漫畫演進的「やおい」及「Boy’ Love」作品 25
      第四節 日本及台灣同人誌的發展 28
      第五節 過去相關研究 33
      第六節 研究問題 36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深度訪談及參與觀察 37
      第二節 資料收集 41
     第四章 研究結果
      第一節 迷在哪裡? 47
      第二節 迷的現象 63
      第三節 迷文本的意義 86
     第五章 結論與檢討
      第一節 研究發現 98
      第二節 檢討與建議 101
      第三節 研究限制 102
     附錄一 魔戒衍生小說節錄
     附錄二 BL衍生作品書影
zh_TW
dc.language.iso en_US-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14520151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BL衍生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同人誌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迷文本zh_TW
dc.title (題名) 台灣BL衍生「迷」探索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 中文部份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Fiske, John陳正國譯(1993)。《瞭解庶民文化》,台北:萬象。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Jensen, K. B. & Jankowski, N. W.著,唐維敏譯(1996)。《大眾傳播研究方法—質化取向》。台北:五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Michael Quinn Patton著,吳芝儀、李奉儒譯(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桂冠出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毛佩琦(2004年2月27日)。(魔戒 3票房 破10億美元),《聯合晚報》,8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古孟釗(2003)。《漫畫同人誌在台灣的發展~休閒與文化產業的觀點》。世新大學觀光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文智(1998年4月7日)。(同性漫畫抒發少女對男體的慾望),《中央日報》,23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翠松(1997)。《報紙中的同志--十五年來同性戀議題報導的解析》。文化大學新研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衣雲(1996)。《斷裂與再生-對台灣漫畫生產的初探》。台灣大學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汪勝(2004年10月30日)。(大溪人偶節 150名同人誌走上街頭),《TVBS》。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佩真(1998)。《偶像文本的消費意義—迷與偶像關係之探討》。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怡璇(1998)。《漫畫同人誌成員之特質、自我概念與行為研究》。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芳玫(1994)。《解讀瓊瑤愛情王國》,台北:時報文化。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羿妏(2003)。《漫畫同人誌團體成員之特質、自我概念與行為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邱莉雲(2004)。《名牌服飾「迷」探索》。政治大學廣告學系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茂呂美耶(2003)。《江戶日本》。台北:遠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唐小兵譯(2001)。《後現代主義與文化理論》,台北:合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高宣揚(1999)。《後現代論》。台北:五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曹明正(2003年03月10日)。(動漫同人誌》萌角色有意思),《星報》。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仲偉(2003)。《文化產業全球化的發展模式---以日本動漫畫產業為例》。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五南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怡樺(2003)。《『聖石傳說』現象的後現代文化邏輯》。南華大學傳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周倩漪(1996)。《90年代台灣流行音樂的支配與反抗之聲-性別政治、主體性、與庶民文化》。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浩譯(1997)。《同性戀》,台北:遠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章忠信(2001)。《著作權大哉問》。台北:書泉。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曾維瑜(2000)《閱讀日本偶像劇:《東京愛情故事》文本及《蕾娜塔報導》使用者》。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一平(2003年1月4日)。(魔戒玻璃至尊網路黑暗魔君動手腳),《星報》,2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傻呼嚕同盟(2003),《後少女魔鏡中的世界》。台北:大塊文化。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平君(2003)。《解構流行文化的權力軌跡-試析台灣漫畫文化》政治大學新聞所博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稼禹譯(2002)。《啥利波特BARRY TROTTER》。台北:奇幻基地。(原書麥可葛伯,Barry Trotter and the Unauthorized Parody.)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潘瑞香(2003)。《歌迷社群的愉悅與反抗 : 以偶像歌手之歌迷俱樂部為例》。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稻增龍夫(1999)。媒體文化與新消費者。詹宏志主編,黃恆正譯,星野克美等著,《符號社會的消費》。台北:遠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蕭湘文(2000)。(漫畫的消費行為與意義:漫畫迷與非漫畫迷的比較),《民意研究季刊》,213: 55-8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蕭湘文(2000)。(閱讀同性戀漫畫與性認同之關聯性研究),《民意研究季刊》,212: 89-11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蕭湘文(2002)。《漫畫研究-傳播觀點的檢視》。台北:五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謝佳凌(2000)。《電視劇迷在虛擬社群中的交談意義》。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嚴祥鸞(1996)。參與觀察法。本文刊載於胡幼慧主編之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鐘瑞蘋(1999)。《同性戀漫畫讀者之特性與使用動機之關聯性研究》。文化大學新研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二、 英文部份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Bielby, K. D., Harrington, C. L & Bielby, W. T. (1999). Whose stories are they?fans’ engement with soap opera narratives in three sites of fan activity. Journal of Broadcasting & Electronic Media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Collins, J (1992).“Postmodernism and Television”. In R. C. Allen (ed.). Channels of Discourse”. Reassembled: television and contemporary criticism..Chapel hill &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Fiske, J. (1987). Television culture.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Fiske, J. (1989). Understanding popular culture . Allen & Unwin Pty., Limited (Australia); (January 198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Fiske, J. (1991). “Television: Polysemy and Popularity. ” In R. K. Avery, D. Eason (eds.). Critical perspectives on media and society. New York and London: The Guilford Press.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Fiske, J. (1992). The cultural economy of fandom. In Lewis, L. A. (Ed,), The Adoring Audience. London: Routledge.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Fiske, J (1997),”Postmodernism and Television”. In J. Curran, M. Gurevitch (eds.). Mass Media and Society. New York and London : Arnold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Fiske, J (1998),” The Jeaning America” , Understanding Popular Culture . London: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Macmillan Education Ltd.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all, S. (ed.)(1997), Representation: Cultural representations and signifying practices. London: Sage..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Jenkins, H. (1992). “Layers of Meaning: Fan Music Video and the Poetics of Poaching”. Textual Poachers: television fans and participatory culture. New York: Routledge.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Jenkins, H. (1992). “Strangers No More, We Sing: Filking and The Science Fiction Fan Community”. In L. A. Lewis (ed.). The Adoring Audience: Fan Culture and popular media.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McQuail, D.(1994)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 An introduction.London:Sage.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Turner, G. (1993). Film as Social Practice.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三、 日文部份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山根千尋(1998)。《やおい少女の來し方行く末》。日本富山大學人文學部人文學科畢業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氏家幹人(1995)。《武士道とエロス》。東京:講談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石崎正浩、濱野頌子(1998)。《その男でいいの?——愛と性にとまどうあなたへ》。日本:なあぷる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島梓(1998)《タナトスの子供たち―過剰適応の生態学》。東京:筑摩書房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東浩紀(2001)。《動物化するポストモダン―オタクから見た日本社会》。東京:講談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榊原史保美(1998)。《やおい幻論―「やおい」から見えたもの》。東京:夏目書房。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藤本由香里 (1991)。《ニュー・フェミニズム・レビューVOL.2:女と表現──フェミ ニズム批評の現在》。東京:白泉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藤本由香里、白藤花夜子(1999)。《快樂電流―女の、欲望の、かたち》。東京:河出書房新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藤本由香里(2000)。《少女まんが魂現在を映す少女まんが完全ガイド&インタビュー集》。東京:白泉社。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