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學位論文

文章檢視/開啟

書目匯出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引文資訊

TAIR相關學術產出

題名 中共海軍外交政策與實踐之研究
作者 郭力中
貢獻者 李明<br>丁樹範<br>陳世民
郭力中
關鍵詞 海軍外交
中共海軍
海軍戰略
日期 2007
上傳時間 14-九月-2009 10:41:17 (UTC+8)
摘要 海軍主要的活動空間在於廣闊浩瀚的海洋,尤其絕大部分在公海,故具備可在和平時期自由跨出國門、馳騁大洋之特性,遂行支持國家外交政策之任務,並被賦予「國際軍種」之地位。且由於海軍除扮演軍事角色外,並具備警察與外交之功能。故有關海軍在境外遂行非戰爭軍事行動任務,以及各類對外交往、裝備技術援贈、支援涉外科考與聯合軍演等活動,都屬於海軍外交的範疇。
      近年來中共隨著外交政策與國際環境的改變,海軍外交的內容擴展到艦艇互訪、兼具經濟與外交考量的裝備技術援贈,尤其在海洋與領土主權爭議浮上檯面,「台灣問題」與「南沙問題」成為中共亟待解決的重大事項情況下,其開始運用相對優勢的海軍軍力,展現以武力為後盾解決爭議的企圖,這是海軍外交朝向非友好方向運用的轉變,也是中共海軍外交運用的另一個新面向。
      未來隨領導人對於海軍任務能力的要求,無論在範圍與性質等方面更甚以往,尤其隨著非傳統安全領域威脅日漸受到重視,中共海軍外交的實施手段更見多元、範圍更廣泛,合作對象也將擴及到更多國家。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
(一)政府出版品
王蜀寧,《海戰與戰略》。桃園:國防大學,2004年。
方淑惠、余佳玲譯,佛蘭納根(Stephen J. Flanagan)、馬提(Michael E. Marti)原著,《人民解放軍與變動的中國》(Th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and China in Transition)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2005年。
朱成祥,高西柯夫(S.G. Gorshkov)原著,《國家海權論》(The Sea Power of the State)。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85年。
李長浩譯,大衛.穆勒(David Muller)原著,《中共之海權》(China as a Maritime Power)。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88年。
林芳燕譯,維尼.伯特(Wayne Bert)原著,《孰者勝出:美國與中國在東南亞之爭》(The United State, China and Southeast Asian Security A Changing of the Guard ?)。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5年。
吳其達、高一中、翟文中譯,伍爾澤(Larry M. Wortze)原著,《廿一世紀台海兩岸的軍隊》(The Chinese Armed Forces in The 21st Century)。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0年。
高一中譯,艾布蘭.夏爾斯基(Abram N. Shulsky)原著,《嚇阻理論與中共的行為》(Deterrence Theory and Chinese Behavior)。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2001年。
高一中譯,《中共崛起構成的挑戰:亞洲觀點》(Asian Perspectives on the Challenges of China)。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1年。
國防部,《中共研究彙編》。台北:國防部部長辦公室,2006年。
童振源,〈台灣對於大陸在1995-96年及1999-2000年武力威脅的反應〉,《中國事務季刊》。第九期(2002年7月),頁71-89。
馮梁、段延志,〈中國海洋地緣安全特徵與新世紀海上安全戰略〉,《中國軍事科學》。2007年第1期(2007年1月),頁26。
楊志恆,〈中共海軍361潛艇事件暴露軍隊現代化盲點〉,《展望與探索》。第1卷第7期(2003年7月),頁8-10。
楊懷慶,〈江澤民的海軍外交政策〉,《求是》。2000年第5期(2000年5月),頁27。
葉介甫,〈王尚榮:受命組織指揮炮擊金門〉,《黨史博覽》。2006年1月,頁35-37。
廖文中,〈中共躍向遠洋海軍戰略〉,《中共研究》。第28卷第12期(1994年12月),頁48-63。
翟文中,〈海軍外交與危機處理〉,《問題與研究》。第35卷第11期(1997年11月),頁36。
蔣復華,〈中共海軍潛艦部隊現況與發展之探索〉,《海軍學術雙月刊》。41卷5期,(2007年10月),頁87-90。
蔣磊、胡晉鋒,〈近海防禦海軍戰略對創新海軍戰略理論的啟示〉,《海軍學術研究》。2007年第1期(2007年1月),頁20-21。
劉新華,〈試論中國發展海權的戰略〉,《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6期(2006年6月),頁71。
國防部,《中華民國九十七年國防報告書》。台北:國防部,2008年。
劉廣華譯,Michael Mcdevitt著,〈中共海軍將何去何從?〉,《國防譯粹》。第28卷第10期(2001年10月),頁14。
蔡裕明,〈兩洋突圍—中國對緬甸外交政策之探究〉,《逢甲人文社會學報》。第8期(2004年5月),頁319。
______,〈中國向緬甸出口艦船用柴油機〉,《漢和防務評論》。2008年3月號(2008年3月),頁22-23。
蔡裕國,〈2004年中法海軍聯合軍事演習及其意涵〉,《展望與探索》。第3卷3期(2005年3月),頁66。
閻明復,〈1958年炮擊金門與葛羅米柯秘密訪華〉,《百年潮》。2006年5月,頁23-26。
錢春泰,〈論我國海軍外交運用〉,《海軍學術研究》。2008年第1期(2008年1月),頁28-32。
戰略研究小組,近海防禦海軍戰略的地位與價值〉,《海軍學術研究》。2006年第11期(2006年11月),頁5。
應紹基,〈近期中共海軍研製大型驅逐艦之研析〉,《海軍學術雙月刊》41卷6期(2007年12月),頁68。
應紹基,〈南沙紛爭的原因、發展過程與現況〉,《海軍學術月刊》。第29卷第8期(1995年),頁28。
龍辰,〈印度洋與21世紀中國海軍〉,《現代艦船》。2008年05B期(2008年5月),頁12。
國防部,《2004年中國的國防白皮書》。北京:中共國防部,2004年。
羅文,〈收獲者和窺食者百態-太平洋火箭試驗中的艦船和飛機〉《航太》1994年第6期(1994年6月),頁11-12。
藍維萬,〈中共海軍之現代化目標與亞太安全〉,《國防譯粹月刊》。第27卷第9期(2000年9月)頁37。
蘇紅宇,〈開展艦艇系列化發展研究促進艦艇出口〉,《船舶工業技術經濟信息》。第240期(2005年4月),頁45。
______,〈中國護衛艦將成為有力的競爭對手〉,《軍事博覽》(北京:中國航太出版社),頁82-83。
(四)學術論文
黃恩浩,〈國際安全環境下的中共海軍發展〉,中央研究院東北亞區域研究人才培育項下碩士學位獎助論文。2001年5月。
陳德門,〈從中共海軍戰略發展檢視其現代化〉,收錄於《台灣國防安全與海權發展國際研討會論文集》。2002年1月。
廖文中,〈中共二十一世紀海軍戰略對亞太區域安全之影響〉,收錄於《中共軍事研究論文集》。2001年1月。
(五)報紙新聞
《人民海軍報》
國務院,《中國的和平發展道路》。北京:中共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005年。
《中國國防報》
《中國時報》
《自由時報》
《青年日報》
《國際先驅報導》
《聯合報》
《解放軍報》
(六)網際網路
人民網http://www.people.com.cn/
大公網http://www.takungpao.com/
張台航、陳德門、張茂林譯,Peter Dombrowski編,《廿一世紀的美國海軍戰略》(Naval Power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桃園:國防大學,2006年。
大紀元新聞網http://www.epochtimes.com/
中共中央人民政府網站http://www.gov.cn/
中央通訊社http://www.cna.com.tw
中証網http://www.cs.com.cn
中國海軍網http://www.c801.com/
中國新聞評論網http://www.zhgpl.com/
中國國防資訊網http://www.cndsi.com/
中華歐亞基金會http://www.fics.org.tw/index.asp
中華戰略管理http://www.54479.com/
中華網軍事http://military.china.com/
楊紫函譯,屈福登(Gregory F. Treverton)著,《建構強迫性戰略》(Framing Compellent Strtegies)。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2001年。
央視網http://www.cctv.com/
全球防衛資訊網http://www.diic.com.tw/
東方軍事網http:// mil.eastday.com/
美國之音中文網http://www.ncn.org/
新華網http://news.xinhuanet.com/
期刊雜誌論壇http://qkzz.net/
鳳凰網http://www.ifeng.com
聯合早報網http://www.zaobao.com/
21.華夏經緯網http://www.huaxia.com/
二、英文部份
李育慈譯,伍爾澤原著(Larry M. Wortze),《解放軍七十五周年之歷史教訓》(The Lessons of History The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at 75)。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4年。
(一)專書
Booth, Ken. Navies And Foreign Policy, New York:Holmes & Meier Publishers Inc, 1979.
Cable, James. Gunboat diplomacy 1919~1979:Political Application of Limited Naval Force. New York:St. Martin’s Press , 1981.
Cassel, Joseph D. Naval Preventive Diplomacy, USAWC Strategy Research Project. nnsylvania:U.S. Army War College, 2001.
Holmes, James R. The Influence of Mahan upon China’s Maritime Strategy, Comparative Strategy. Athens:Taylor & Francis, 2005.
Office of the Secretary of Defense. Military Power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2007. Department of Defense, 2007.
O`Rourke, Ronald. China Naval Modernization:Implications for U.S. Navy Capabilities:Background and Issues for Congress. CRS Report, US Congress, 2006.
Saunders, Stephen. Jane`s Fighting Ships, 2003-2004. Surrey, U.K.:Jane`s Information Group Limited, 2002.
Till, Geoffrey. Seapower:A Guide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London:Frank Cass, 2004.
(二)期刊
(二)專書
Bussert, James C. “Oil May Be Focal Point of Sino-Japanese Dispute,” Signal, November, 2006 , pp.15-17
Cable, James. “ Showing the Flag:Past and Present,” Naval Forces, No.3. 1987, p.38.
Ding , Arthur S. “China`s navy:Expanding capabilities, evolving roles ,” http://www.idss.edu.sg/publications/Perspective/RSIS0012008.pdf, 2008.
George, Alexander L. “Avoiding War:Problems of Crisis Management,”Boulder:Westview Press, 1991, p.384.
Isenberg , David. “Navies Overseas:China Buys Russian Vessels To Mount Naval Challenge To U.S.,” http://www.globalsecurity.org/.
Kristensen, Hans M. “Chinese Submarine Patrols Rebound in 2007, but Remain Limited,”http://www.fas.org
Karniol , Robert. “Territorial Issues, Oil and Taiwan Drive Program:China Developing a Navy That Could Confront U.S.,”http://www.iht.com/. 2001.
McVadon, Eric A.”US-PRC Maritime Cooperation:An Idea Whose Time Has Come?,” China Brief, Vol. VⅡ, No. 12, 2007, P.10.
Niazi, Tarique. “Gwadr:China`s naval outpost on the Indian Ocean,"China Brief, Vol. 5, No.4, February 15, 2005 , pp. 6~8.
Ocean Policy Research Foundation (OPRF), “OPRF Maritime Monthly Report,"Nov. 2006, pp. 20~22.
______,《1994中共年報》。台北:中共研究雜誌社,1995年。
O’Rourke, Ronald. China Naval Modernization:Implications for U.S. Navy Capabilities -Background and Issues for Congress, 2005.
Rabasa, Angel. The Changing Political - Military Environment:Southeast Asia, quoted in Zalmay Khalilzad, David Orletsky etc. , The United States and Asia:Toward a New U. S. Strategy and Force Posture. Santa Monica, CA, USA:Rand Corporation, 2001.
The “l000 Ship Navy ” Global Maritime Partnerships, United States Navy, 2006, p3..
Thompson, Drew “China`s army looks beyond its shores,”http://www.atimes.com/ 2008.
(三)網際網路
中國防衛(china-defense)http://www.china-defense.com
美國科學家聯盟(Federation of American Scientists)http://www.fas.org/
全球安全http://www.globalsecurity.org/index.html
澳洲海軍http://www.navy.gov.au
丁樹範,《中共軍事思想的發展1978-1991》。台北:唐山出版社,1996年。
沙力、愛伊,《中國海軍征戰紀實》。成都: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1996年。
汪仲、李芬芳譯,羅伯.麥納瑪拉(Robert S. Mcnamara)、布萊恩.范德瑪(Brian Vandemark)原著,《麥納瑪拉越戰回顧:決策與教訓》(In retrospect the tragedy and lessons of Vietnam)。台北:智庫出版社,2004年。
何樹才,《外國海軍軍事思想》。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2007年。
______,《毛澤東軍事文集》(內部本)。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93年。
李鐵民,《鄧小平海軍建設思想研究》。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7年。
______,《海軍大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3年。
易君博,《政治理論與研究方法》。台北:三民書局,1993年,
吳純光,《太平洋上的較量-當代中國的海洋戰略問題》。北京:今日中國出版社,1998年。
陸其明,《大海的新貌-人民海軍紀事之二》。北京:海洋出版社,1987年。
陸其明,《大海的新貌-人民海軍紀事之三》。北京:海洋出版社,1987年。
許綬南譯,白禮博(Richard Bernstein)、孟儒(Ross H. Munro)合著,《即將到來的中美衝突》(The Coming Conflict With China)。台北:麥田出版社,1997年。
張春柏、陸乃聖譯,保羅.甘迺迪(Paul Kennedy)原著,《霸權興衰史:1500至2000年的經濟變遷與軍事衝突》(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great powers:economic change and military conflict from 1500 to 2000)。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4年。
楊國宇主編,《當代中國海軍》。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7年。
楊金森,《中國海洋戰略研究文集》。北京:海洋出版社,2006年。
葉志誠、葉立誠合著,《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台北:商頂文化出版社,2000年。
葉自成,《新中國外交思想:從毛澤東到鄧小平》。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
楚樹龍、耿秦主編,《世界、美國和中國—新世紀國際關係和國際戰略理論探索》。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年。
劉一建,《海權與海軍戰略》。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2000年。
劉華清,《劉華清回憶錄》。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4年。
______,《蕭勁光回憶錄》(續集)。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89年。
劉繼賢、徐錫康,《海洋戰略環境與對策研究》,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96年。
劉寶銀、楊曉梅,《環中國島鏈-海洋地理、軍事區位、信息系統》。北京:海軍出版社,2004年。
翟文中、羅倩宜合譯,柯爾(Bernard D.Cole)原著,《海上長城-走向廿一世紀的中國海軍》(The Great Wall at Sea:China`s Navy Enters the Twenty-First Centure)。台北:老戰友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6年。
顏聲毅,《當代中國外交》。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年。
(三)期刊
丁樹範,〈中共未來的軍備政策〉,《遠景季刊》。第2卷第2期(2001年6月)頁1-17。
于開金、李光所、曹永恆,〈島鏈淺析〉,《船舶》。第5期(2006年10月),頁14。
左立平,〈關於人民海軍軍事理論演變與發展的幾點思考〉,《軍事歷史》。2007年第4期(2007年4月),頁37- 41。
天一,〈中國海軍新型船塢登陸艦淺析〉,《艦載武器》2007年4期(2007年),頁20-28。
文馨,〈對中國威脅論之研析〉,《中共研究》。第29 卷第8 期(1995年8月),頁67。
石吉雄,〈特殊軍事思維下的中共武力使用〉,《展望與探索》。第6卷第2期(2008年2月),頁70。
王亦予,〈新世紀新階段海軍戰略轉型的幾點思考〉,《海軍學術研究》。2007年第1期(2007年1月),頁18。
王定士,〈俄羅斯軍售中國之研析 2000-2003:對亞太及台海安全的衝擊〉,《俄羅斯學報》。第3期(2003年3月),頁158-166。
王正雄,〈中共海洋研究船進入釣魚台列嶼海域之探討〉,《海軍學術月刊》。41卷第6期(2007年12月),頁32。
王松岐、米晉國,〈中法海軍列陣黃海〉,《環球軍事》。2004年7期(2004年7月),頁37。
王飛、華東方,〈回顧五次台海危機〉,《台灣瞭望》。2004年3月號,頁75-76。
王逸峰、葉景,〈從中日核潛艇事件看我核潛艇的突防〉,《艦載武器》。第65期(2005年1月),頁31。
王新森,〈解構「基洛」〉,《現代艦船》。2002年第8期(2002年8月),頁20。
王賢根,〈百戰奇勳-高炮61支隊參加抗美援越作戰親歷〉,《軍事歷史》。2005年第9期(2005年9月),頁54。
王崑義,〈中國潛艦入侵日本海域事件對台海安全的啟示〉,《新世紀智庫論壇》。第28期(2004年12月),頁116-117。
江渝,〈第二次台海危機前因後果分析〉,《四川教育學院學報》。第13卷第2期(1997年4月)頁46-47。
江暢,〈中共海軍戰略思想演進之研究〉,《海軍學術月刊》。第36卷第2期(2002年2月),頁25。
______,〈解放軍海軍司令石雲生縱論海軍發展戰略〉,《紫荊》。2001年8月號(2001年8月),頁5-7。
全金富,〈新世紀我國海軍戰略理論的創新發展〉,《南京政治學院學報》。2004年第3期(2004年3月),頁81-82。
竹繁,〈中國海軍出國掃水雷〉,《炎黃春秋》。1997年第4期(1997年4月),頁35。
沈志華、李丹惠,〈回顧與思考-1950年代中蘇關係若干問題〉,《國際政治研究》2004年第2期(2004年2月),頁119。
李世勤,〈中共水下兵力發展對東北亞區域安全之影響〉,《海軍學術雙月刊》。40卷5期(2006年10月),頁118-122。
李世勤,〈中共新型潛艦未來發展之研究〉,《海軍學術雙月刊》。40卷5期(2006年10月),頁103-109。
______,〈俄製武器與「藍水」中國海軍〉,《艦載武器》。2005年第1期(2005年1月),頁34-36。
李偉、趙海潮,〈透視俄羅斯國防工業特點及其發展趨勢〉,《國防技術基礎》。2006年第12期(2006年12月),頁31-34。
李德敏、陳明紀,〈簡論我國海軍戰略運用的歷史性轉變〉,《海軍學術研究》。2007年第1期(2007年1月),頁22-25。
李豫明、段德威,〈法國對中國海軍區域野心觀點之分析〉,《海軍學術雙月刊》。第42卷第1期(2006年2月),頁7-9。
余平,〈中國在非洲軍事影響日增〉,《廣角鏡》。第404期(2006年5月),頁38-40。
______,〈中國的對外軍事援助〉,《黨史博采》。1997年11月,頁47-48。
杜朝平,〈島鏈對中國海軍的影響有多大〉,《艦載武器》。2004年5期(2004年5月),頁40。
典檢,〈中國對外軍售走出低谷〉,《軍事文摘》。2006年第6期,頁45。
吳殿卿,〈人民海軍初創時期裝備發展紀實〉,《黨史博覽》。2007年4期,頁32-35。
吳雪鳳,〈中共海軍戰略之歐洲源流〉,《海軍學術雙月刊》。第42卷第1期(2006年2月),頁31。
吳瑞虎,〈人民海軍「軍艦外交」紀實〉,《現代艦船》。1999年4期(1999年4月),頁41。
林文隆,〈千艦海軍-戰略評析〉,《海軍雙學術月刊》。第42卷第1期(2008年2月),頁33。
林文隆,〈21世紀的美國海權佈局-千艦海軍〉,《國防雜誌》。第23卷第2期(2008年4月),頁52。
林宗達,〈中國國慶閱兵對台軍事防衛之涵意〉,《共黨問題研究》。第25卷第11期(1999年11月),頁85-86。
林相吉,〈中共部署「現代級、旅海級」艦本軍剋制對策之探討〉,《海軍軍官季刊》。21卷2期(2002年6月),頁24。
林錫星,〈緬甸政治形勢探析〉,《東南亞研究》。2002年3期(2002年3月),頁18。
施抄,〈南海戰略情勢評估〉,《海軍學術月刊》,第29卷第9期(1995年9月),頁25。
姚文懷,〈建設強大海軍、維護我國海洋戰略利益〉,《國防》。2007年第7期(2007年7月),頁6-7。
胡彥林,〈圍繞履行我軍歷史使命加強海軍思想政治建設〉,《求是》。2006年第2期(2006年2月),頁45。
胡錦洋編譯,〈解放軍新島鏈戰略〉,《國際展望半月刊》。2006年11月,頁26。
修斌、姜秉國,〈中國「和平發展」戰略視野下的海洋權益維護〉,《中國海洋大學學報》。2007年第1期(2007年1月),頁16。
華玉蓉,〈中國海外利益的維護與實現〉,《國防》。2007年第3期(2007年3月),頁6-8。
章啟良、郭霞春,〈關於海軍合作外交的理論思考〉,《海軍學術研究》。2007年第7期(2007年7月),頁41。
陳子平,〈「中」俄「和平使命-2005」聯合軍演之戰略意涵〉,《國防雜誌》。第21卷第1期(2007年1月),頁23-26。
黃恩浩,〈中國海權崛起與其「珍珠串」海上戰略〉,《中共研究》。第41卷11期(2007年11月),頁101。
張召忠,〈軍事革命及其對未來海軍發展的影響〉,《戰略與管理》。1996年第12期(1996年12月),頁51-59。
張海,〈論我黨海軍建設指導思想的歷史演變〉,《海軍學術研究》。2007年第1期(2007年1月),頁9-12。
張啟良,〈關於海軍外交實質和定義的思考〉,《海軍學術研究》。2005年第3期(2005年3月),頁5-7。
張啟良、郭春霞,〈關於海軍合作外交的理論思考〉,《海軍學術研究》。2007年第7期(2007年7月),頁40-44。
張磊、王磊,〈台灣「2007年中共軍力報告」簡析〉,《現代軍事》。2008年第2期(2008年2月),頁44。
張衛星、趙冀川,〈外國軍艦訪問最多的我國城市〉,《艦船知識》1997年第3期(1997年3月),頁34。
傅旭昇,〈評析「中共漢級潛艦入侵事件」對我未來反潛作戰之影響〉,《海軍學術月刊》。40卷第5期(2006年10月),頁38。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外交學系戰略與國際事務碩士在職專班
94922020
96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4922020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李明<br>丁樹範<br>陳世民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作者) 郭力中zh_TW
dc.creator (作者) 郭力中zh_TW
dc.date (日期) 2007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4-九月-2009 10:41:17 (UTC+8)-
dc.date.available 14-九月-2009 10:41:17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4-九月-2009 10:41:17 (UTC+8)-
dc.identifier (其他 識別碼) G0094922020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1506-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外交學系戰略與國際事務碩士在職專班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4922020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6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海軍主要的活動空間在於廣闊浩瀚的海洋,尤其絕大部分在公海,故具備可在和平時期自由跨出國門、馳騁大洋之特性,遂行支持國家外交政策之任務,並被賦予「國際軍種」之地位。且由於海軍除扮演軍事角色外,並具備警察與外交之功能。故有關海軍在境外遂行非戰爭軍事行動任務,以及各類對外交往、裝備技術援贈、支援涉外科考與聯合軍演等活動,都屬於海軍外交的範疇。
      近年來中共隨著外交政策與國際環境的改變,海軍外交的內容擴展到艦艇互訪、兼具經濟與外交考量的裝備技術援贈,尤其在海洋與領土主權爭議浮上檯面,「台灣問題」與「南沙問題」成為中共亟待解決的重大事項情況下,其開始運用相對優勢的海軍軍力,展現以武力為後盾解決爭議的企圖,這是海軍外交朝向非友好方向運用的轉變,也是中共海軍外交運用的另一個新面向。
      未來隨領導人對於海軍任務能力的要求,無論在範圍與性質等方面更甚以往,尤其隨著非傳統安全領域威脅日漸受到重視,中共海軍外交的實施手段更見多元、範圍更廣泛,合作對象也將擴及到更多國家。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p.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架構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第四節 文獻探討
      第五節 章節安排
     第二章 中共海軍建設的發展歷程 p.19
      第一節 中共海軍戰略的轉變
      第二節 中共海軍各階段建設發展
      第三節 領導人對海軍外交之認知
     第三章 中共海軍外交的具體實踐 p.43
      第一節 兵力行動支援
      第二節 裝備技術援助
      第三節 海上軍力展示
      第四節 支援科考任務
      第五節 人員艦艇出訪
      第六節 國際聯合軍演
      第七節 海上聯合巡邏
     第四章 中共海軍外交特點與成效 p.87
      第一節 軍艦外交備受重視
      第二節 海上遏制初具效果
      第三節 策略方式靈活多元
     第五章 中共海軍外交之機遇與挑戰 p.99
      第一節 中共開展海軍外交的動因
      第二節 促進海軍外交的有利條件
      第三節 衝擊海軍外交的不利因素
     第六章 結論 p.121
      第一節 研究發現
      第二節 中共海軍外交的發展與動向
     參考書目 p.127
zh_TW
dc.language.iso en_US-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4922020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海軍外交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中共海軍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海軍戰略zh_TW
dc.title (題名) 中共海軍外交政策與實踐之研究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政府出版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蜀寧,《海戰與戰略》。桃園:國防大學,200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方淑惠、余佳玲譯,佛蘭納根(Stephen J. Flanagan)、馬提(Michael E. Marti)原著,《人民解放軍與變動的中國》(Th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and China in Transition)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200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朱成祥,高西柯夫(S.G. Gorshkov)原著,《國家海權論》(The Sea Power of the State)。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8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長浩譯,大衛.穆勒(David Muller)原著,《中共之海權》(China as a Maritime Power)。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8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芳燕譯,維尼.伯特(Wayne Bert)原著,《孰者勝出:美國與中國在東南亞之爭》(The United State, China and Southeast Asian Security A Changing of the Guard ?)。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其達、高一中、翟文中譯,伍爾澤(Larry M. Wortze)原著,《廿一世紀台海兩岸的軍隊》(The Chinese Armed Forces in The 21st Century)。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高一中譯,艾布蘭.夏爾斯基(Abram N. Shulsky)原著,《嚇阻理論與中共的行為》(Deterrence Theory and Chinese Behavior)。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200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高一中譯,《中共崛起構成的挑戰:亞洲觀點》(Asian Perspectives on the Challenges of China)。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國防部,《中共研究彙編》。台北:國防部部長辦公室,200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童振源,〈台灣對於大陸在1995-96年及1999-2000年武力威脅的反應〉,《中國事務季刊》。第九期(2002年7月),頁71-8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馮梁、段延志,〈中國海洋地緣安全特徵與新世紀海上安全戰略〉,《中國軍事科學》。2007年第1期(2007年1月),頁2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志恆,〈中共海軍361潛艇事件暴露軍隊現代化盲點〉,《展望與探索》。第1卷第7期(2003年7月),頁8-1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懷慶,〈江澤民的海軍外交政策〉,《求是》。2000年第5期(2000年5月),頁2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葉介甫,〈王尚榮:受命組織指揮炮擊金門〉,《黨史博覽》。2006年1月,頁35-3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廖文中,〈中共躍向遠洋海軍戰略〉,《中共研究》。第28卷第12期(1994年12月),頁48-6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翟文中,〈海軍外交與危機處理〉,《問題與研究》。第35卷第11期(1997年11月),頁3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蔣復華,〈中共海軍潛艦部隊現況與發展之探索〉,《海軍學術雙月刊》。41卷5期,(2007年10月),頁87-9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蔣磊、胡晉鋒,〈近海防禦海軍戰略對創新海軍戰略理論的啟示〉,《海軍學術研究》。2007年第1期(2007年1月),頁20-2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新華,〈試論中國發展海權的戰略〉,《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6期(2006年6月),頁7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國防部,《中華民國九十七年國防報告書》。台北:國防部,200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廣華譯,Michael Mcdevitt著,〈中共海軍將何去何從?〉,《國防譯粹》。第28卷第10期(2001年10月),頁1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蔡裕明,〈兩洋突圍—中國對緬甸外交政策之探究〉,《逢甲人文社會學報》。第8期(2004年5月),頁31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______,〈中國向緬甸出口艦船用柴油機〉,《漢和防務評論》。2008年3月號(2008年3月),頁22-2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蔡裕國,〈2004年中法海軍聯合軍事演習及其意涵〉,《展望與探索》。第3卷3期(2005年3月),頁6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閻明復,〈1958年炮擊金門與葛羅米柯秘密訪華〉,《百年潮》。2006年5月,頁23-2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錢春泰,〈論我國海軍外交運用〉,《海軍學術研究》。2008年第1期(2008年1月),頁28-3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戰略研究小組,近海防禦海軍戰略的地位與價值〉,《海軍學術研究》。2006年第11期(2006年11月),頁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應紹基,〈近期中共海軍研製大型驅逐艦之研析〉,《海軍學術雙月刊》41卷6期(2007年12月),頁6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應紹基,〈南沙紛爭的原因、發展過程與現況〉,《海軍學術月刊》。第29卷第8期(1995年),頁2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龍辰,〈印度洋與21世紀中國海軍〉,《現代艦船》。2008年05B期(2008年5月),頁1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國防部,《2004年中國的國防白皮書》。北京:中共國防部,200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羅文,〈收獲者和窺食者百態-太平洋火箭試驗中的艦船和飛機〉《航太》1994年第6期(1994年6月),頁11-1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藍維萬,〈中共海軍之現代化目標與亞太安全〉,《國防譯粹月刊》。第27卷第9期(2000年9月)頁3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蘇紅宇,〈開展艦艇系列化發展研究促進艦艇出口〉,《船舶工業技術經濟信息》。第240期(2005年4月),頁4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______,〈中國護衛艦將成為有力的競爭對手〉,《軍事博覽》(北京:中國航太出版社),頁82-8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四)學術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恩浩,〈國際安全環境下的中共海軍發展〉,中央研究院東北亞區域研究人才培育項下碩士學位獎助論文。2001年5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德門,〈從中共海軍戰略發展檢視其現代化〉,收錄於《台灣國防安全與海權發展國際研討會論文集》。2002年1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廖文中,〈中共二十一世紀海軍戰略對亞太區域安全之影響〉,收錄於《中共軍事研究論文集》。2001年1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五)報紙新聞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人民海軍報》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國務院,《中國的和平發展道路》。北京:中共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00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國國防報》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國時報》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自由時報》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青年日報》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國際先驅報導》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聯合報》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解放軍報》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六)網際網路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人民網http://www.people.com.cn/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大公網http://www.takungpao.com/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台航、陳德門、張茂林譯,Peter Dombrowski編,《廿一世紀的美國海軍戰略》(Naval Power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桃園:國防大學,200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大紀元新聞網http://www.epochtimes.com/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共中央人民政府網站http://www.gov.cn/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央通訊社http://www.cna.com.tw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証網http://www.cs.com.cn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國海軍網http://www.c801.com/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國新聞評論網http://www.zhgpl.com/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國國防資訊網http://www.cndsi.com/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華歐亞基金會http://www.fics.org.tw/index.asp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華戰略管理http://www.54479.com/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華網軍事http://military.china.com/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紫函譯,屈福登(Gregory F. Treverton)著,《建構強迫性戰略》(Framing Compellent Strtegies)。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200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央視網http://www.cctv.com/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全球防衛資訊網http://www.diic.com.tw/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東方軍事網http:// mil.eastday.com/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美國之音中文網http://www.ncn.org/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新華網http://news.xinhuanet.com/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期刊雜誌論壇http://qkzz.net/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鳳凰網http://www.ifeng.com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聯合早報網http://www.zaobao.com/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1.華夏經緯網http://www.huaxia.com/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二、英文部份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育慈譯,伍爾澤原著(Larry M. Wortze),《解放軍七十五周年之歷史教訓》(The Lessons of History The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at 75)。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專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Booth, Ken. Navies And Foreign Policy, New York:Holmes & Meier Publishers Inc, 197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Cable, James. Gunboat diplomacy 1919~1979:Political Application of Limited Naval Force. New York:St. Martin’s Press , 198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Cassel, Joseph D. Naval Preventive Diplomacy, USAWC Strategy Research Project. nnsylvania:U.S. Army War College, 20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olmes, James R. The Influence of Mahan upon China’s Maritime Strategy, Comparative Strategy. Athens:Taylor & Francis, 200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Office of the Secretary of Defense. Military Power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2007. Department of Defense, 200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O`Rourke, Ronald. China Naval Modernization:Implications for U.S. Navy Capabilities:Background and Issues for Congress. CRS Report, US Congress, 200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Saunders, Stephen. Jane`s Fighting Ships, 2003-2004. Surrey, U.K.:Jane`s Information Group Limited, 200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Till, Geoffrey. Seapower:A Guide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London:Frank Cass, 200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二)期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二)專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Bussert, James C. “Oil May Be Focal Point of Sino-Japanese Dispute,” Signal, November, 2006 , pp.15-1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Cable, James. “ Showing the Flag:Past and Present,” Naval Forces, No.3. 1987, p.3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Ding , Arthur S. “China`s navy:Expanding capabilities, evolving roles ,” http://www.idss.edu.sg/publications/Perspective/RSIS0012008.pdf, 200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George, Alexander L. “Avoiding War:Problems of Crisis Management,”Boulder:Westview Press, 1991, p.38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Isenberg , David. “Navies Overseas:China Buys Russian Vessels To Mount Naval Challenge To U.S.,” http://www.globalsecurity.org/.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Kristensen, Hans M. “Chinese Submarine Patrols Rebound in 2007, but Remain Limited,”http://www.fas.org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Karniol , Robert. “Territorial Issues, Oil and Taiwan Drive Program:China Developing a Navy That Could Confront U.S.,”http://www.iht.com/. 20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McVadon, Eric A.”US-PRC Maritime Cooperation:An Idea Whose Time Has Come?,” China Brief, Vol. VⅡ, No. 12, 2007, P.1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Niazi, Tarique. “Gwadr:China`s naval outpost on the Indian Ocean,"China Brief, Vol. 5, No.4, February 15, 2005 , pp. 6~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Ocean Policy Research Foundation (OPRF), “OPRF Maritime Monthly Report,"Nov. 2006, pp. 20~2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______,《1994中共年報》。台北:中共研究雜誌社,199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O’Rourke, Ronald. China Naval Modernization:Implications for U.S. Navy Capabilities -Background and Issues for Congress, 200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Rabasa, Angel. The Changing Political - Military Environment:Southeast Asia, quoted in Zalmay Khalilzad, David Orletsky etc. , The United States and Asia:Toward a New U. S. Strategy and Force Posture. Santa Monica, CA, USA:Rand Corporation, 20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The “l000 Ship Navy ” Global Maritime Partnerships, United States Navy, 2006, p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Thompson, Drew “China`s army looks beyond its shores,”http://www.atimes.com/ 200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三)網際網路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國防衛(china-defense)http://www.china-defense.com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美國科學家聯盟(Federation of American Scientists)http://www.fas.org/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全球安全http://www.globalsecurity.org/index.html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澳洲海軍http://www.navy.gov.au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丁樹範,《中共軍事思想的發展1978-1991》。台北:唐山出版社,199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沙力、愛伊,《中國海軍征戰紀實》。成都: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199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汪仲、李芬芳譯,羅伯.麥納瑪拉(Robert S. Mcnamara)、布萊恩.范德瑪(Brian Vandemark)原著,《麥納瑪拉越戰回顧:決策與教訓》(In retrospect the tragedy and lessons of Vietnam)。台北:智庫出版社,200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何樹才,《外國海軍軍事思想》。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200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______,《毛澤東軍事文集》(內部本)。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9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鐵民,《鄧小平海軍建設思想研究》。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______,《海軍大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易君博,《政治理論與研究方法》。台北:三民書局,199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純光,《太平洋上的較量-當代中國的海洋戰略問題》。北京:今日中國出版社,199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陸其明,《大海的新貌-人民海軍紀事之二》。北京:海洋出版社,198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陸其明,《大海的新貌-人民海軍紀事之三》。北京:海洋出版社,198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許綬南譯,白禮博(Richard Bernstein)、孟儒(Ross H. Munro)合著,《即將到來的中美衝突》(The Coming Conflict With China)。台北:麥田出版社,199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春柏、陸乃聖譯,保羅.甘迺迪(Paul Kennedy)原著,《霸權興衰史:1500至2000年的經濟變遷與軍事衝突》(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great powers:economic change and military conflict from 1500 to 2000)。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國宇主編,《當代中國海軍》。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金森,《中國海洋戰略研究文集》。北京:海洋出版社,200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葉志誠、葉立誠合著,《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台北:商頂文化出版社,200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葉自成,《新中國外交思想:從毛澤東到鄧小平》。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楚樹龍、耿秦主編,《世界、美國和中國—新世紀國際關係和國際戰略理論探索》。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一建,《海權與海軍戰略》。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200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華清,《劉華清回憶錄》。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______,《蕭勁光回憶錄》(續集)。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8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繼賢、徐錫康,《海洋戰略環境與對策研究》,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9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寶銀、楊曉梅,《環中國島鏈-海洋地理、軍事區位、信息系統》。北京:海軍出版社,200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翟文中、羅倩宜合譯,柯爾(Bernard D.Cole)原著,《海上長城-走向廿一世紀的中國海軍》(The Great Wall at Sea:China`s Navy Enters the Twenty-First Centure)。台北:老戰友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顏聲毅,《當代中國外交》。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三)期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丁樹範,〈中共未來的軍備政策〉,《遠景季刊》。第2卷第2期(2001年6月)頁1-1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于開金、李光所、曹永恆,〈島鏈淺析〉,《船舶》。第5期(2006年10月),頁1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左立平,〈關於人民海軍軍事理論演變與發展的幾點思考〉,《軍事歷史》。2007年第4期(2007年4月),頁37- 4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天一,〈中國海軍新型船塢登陸艦淺析〉,《艦載武器》2007年4期(2007年),頁20-2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文馨,〈對中國威脅論之研析〉,《中共研究》。第29 卷第8 期(1995年8月),頁6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石吉雄,〈特殊軍事思維下的中共武力使用〉,《展望與探索》。第6卷第2期(2008年2月),頁7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亦予,〈新世紀新階段海軍戰略轉型的幾點思考〉,《海軍學術研究》。2007年第1期(2007年1月),頁1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定士,〈俄羅斯軍售中國之研析 2000-2003:對亞太及台海安全的衝擊〉,《俄羅斯學報》。第3期(2003年3月),頁158-16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正雄,〈中共海洋研究船進入釣魚台列嶼海域之探討〉,《海軍學術月刊》。41卷第6期(2007年12月),頁3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松岐、米晉國,〈中法海軍列陣黃海〉,《環球軍事》。2004年7期(2004年7月),頁3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飛、華東方,〈回顧五次台海危機〉,《台灣瞭望》。2004年3月號,頁75-7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逸峰、葉景,〈從中日核潛艇事件看我核潛艇的突防〉,《艦載武器》。第65期(2005年1月),頁3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新森,〈解構「基洛」〉,《現代艦船》。2002年第8期(2002年8月),頁2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賢根,〈百戰奇勳-高炮61支隊參加抗美援越作戰親歷〉,《軍事歷史》。2005年第9期(2005年9月),頁5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崑義,〈中國潛艦入侵日本海域事件對台海安全的啟示〉,《新世紀智庫論壇》。第28期(2004年12月),頁116-11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江渝,〈第二次台海危機前因後果分析〉,《四川教育學院學報》。第13卷第2期(1997年4月)頁46-4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江暢,〈中共海軍戰略思想演進之研究〉,《海軍學術月刊》。第36卷第2期(2002年2月),頁2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______,〈解放軍海軍司令石雲生縱論海軍發展戰略〉,《紫荊》。2001年8月號(2001年8月),頁5-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全金富,〈新世紀我國海軍戰略理論的創新發展〉,《南京政治學院學報》。2004年第3期(2004年3月),頁81-8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竹繁,〈中國海軍出國掃水雷〉,《炎黃春秋》。1997年第4期(1997年4月),頁3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沈志華、李丹惠,〈回顧與思考-1950年代中蘇關係若干問題〉,《國際政治研究》2004年第2期(2004年2月),頁11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世勤,〈中共水下兵力發展對東北亞區域安全之影響〉,《海軍學術雙月刊》。40卷5期(2006年10月),頁118-12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世勤,〈中共新型潛艦未來發展之研究〉,《海軍學術雙月刊》。40卷5期(2006年10月),頁103-10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______,〈俄製武器與「藍水」中國海軍〉,《艦載武器》。2005年第1期(2005年1月),頁34-3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偉、趙海潮,〈透視俄羅斯國防工業特點及其發展趨勢〉,《國防技術基礎》。2006年第12期(2006年12月),頁31-3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德敏、陳明紀,〈簡論我國海軍戰略運用的歷史性轉變〉,《海軍學術研究》。2007年第1期(2007年1月),頁22-2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豫明、段德威,〈法國對中國海軍區域野心觀點之分析〉,《海軍學術雙月刊》。第42卷第1期(2006年2月),頁7-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余平,〈中國在非洲軍事影響日增〉,《廣角鏡》。第404期(2006年5月),頁38-4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______,〈中國的對外軍事援助〉,《黨史博采》。1997年11月,頁47-4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杜朝平,〈島鏈對中國海軍的影響有多大〉,《艦載武器》。2004年5期(2004年5月),頁4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典檢,〈中國對外軍售走出低谷〉,《軍事文摘》。2006年第6期,頁4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殿卿,〈人民海軍初創時期裝備發展紀實〉,《黨史博覽》。2007年4期,頁32-3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雪鳳,〈中共海軍戰略之歐洲源流〉,《海軍學術雙月刊》。第42卷第1期(2006年2月),頁3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瑞虎,〈人民海軍「軍艦外交」紀實〉,《現代艦船》。1999年4期(1999年4月),頁4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文隆,〈千艦海軍-戰略評析〉,《海軍雙學術月刊》。第42卷第1期(2008年2月),頁3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文隆,〈21世紀的美國海權佈局-千艦海軍〉,《國防雜誌》。第23卷第2期(2008年4月),頁5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宗達,〈中國國慶閱兵對台軍事防衛之涵意〉,《共黨問題研究》。第25卷第11期(1999年11月),頁85-8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相吉,〈中共部署「現代級、旅海級」艦本軍剋制對策之探討〉,《海軍軍官季刊》。21卷2期(2002年6月),頁2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錫星,〈緬甸政治形勢探析〉,《東南亞研究》。2002年3期(2002年3月),頁1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施抄,〈南海戰略情勢評估〉,《海軍學術月刊》,第29卷第9期(1995年9月),頁2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姚文懷,〈建設強大海軍、維護我國海洋戰略利益〉,《國防》。2007年第7期(2007年7月),頁6-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胡彥林,〈圍繞履行我軍歷史使命加強海軍思想政治建設〉,《求是》。2006年第2期(2006年2月),頁4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胡錦洋編譯,〈解放軍新島鏈戰略〉,《國際展望半月刊》。2006年11月,頁2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修斌、姜秉國,〈中國「和平發展」戰略視野下的海洋權益維護〉,《中國海洋大學學報》。2007年第1期(2007年1月),頁1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華玉蓉,〈中國海外利益的維護與實現〉,《國防》。2007年第3期(2007年3月),頁6-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章啟良、郭霞春,〈關於海軍合作外交的理論思考〉,《海軍學術研究》。2007年第7期(2007年7月),頁4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子平,〈「中」俄「和平使命-2005」聯合軍演之戰略意涵〉,《國防雜誌》。第21卷第1期(2007年1月),頁23-2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恩浩,〈中國海權崛起與其「珍珠串」海上戰略〉,《中共研究》。第41卷11期(2007年11月),頁1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召忠,〈軍事革命及其對未來海軍發展的影響〉,《戰略與管理》。1996年第12期(1996年12月),頁51-5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海,〈論我黨海軍建設指導思想的歷史演變〉,《海軍學術研究》。2007年第1期(2007年1月),頁9-1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啟良,〈關於海軍外交實質和定義的思考〉,《海軍學術研究》。2005年第3期(2005年3月),頁5-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啟良、郭春霞,〈關於海軍合作外交的理論思考〉,《海軍學術研究》。2007年第7期(2007年7月),頁40-4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磊、王磊,〈台灣「2007年中共軍力報告」簡析〉,《現代軍事》。2008年第2期(2008年2月),頁4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衛星、趙冀川,〈外國軍艦訪問最多的我國城市〉,《艦船知識》1997年第3期(1997年3月),頁3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傅旭昇,〈評析「中共漢級潛艦入侵事件」對我未來反潛作戰之影響〉,《海軍學術月刊》。40卷第5期(2006年10月),頁38。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