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學位論文

文章檢視/開啟

書目匯出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引文資訊

TAIR相關學術產出

題名 胡錦濤時期中共對台和平發展戰略之研究
作者 王美蕙
貢獻者 朱新民<br>邱坤玄<br>許志嘉
王美蕙
關鍵詞 對台戰略
和平發展
日期 2007
上傳時間 14-九月-2009 10:42:09 (UTC+8)
摘要 中共自1949 年建政以來,對台戰略的演進過程概可區分為「武力解放台灣」、「和平解放台灣」、「和平統一、一國兩制」三個階段。2003年胡錦濤接掌黨政軍領導要務以來,國際社會興起負面的「中國威脅論」,認為中共的快速成長,將威脅到其他國家安全與發展。為避免此一論調惡化中共發展的國際環境,故2003年11月中共中央黨校前副校長鄭必堅在「博熬亞洲論壇」提出「和平崛起」論,然該論述在如何面對美國制約等課題上受到挑戰,故中共高層於2004年3月底轉而以「和平發展」論代替「和平崛起」論。
     2005年4月,時任國民黨主席的連戰受中共邀請赴陸展開「和平之旅」,代表著國共「和解」之路,亦為鄭必堅「和平崛起」論述中的「對台和解」提供著力點,進而將「對外和平、對內和諧、對台和解」並列為當前「和平崛起」三足鼎立之國家戰略理論;其後胡錦濤根據中共國家發展總體要求,及台灣、兩岸與國際形勢變化,對台發表了系列重要講話與政策宣示,2007年10月胡錦濤更於「十七大」提出「牢牢把握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主題」主張,形成以「和平發展」為標誌的對台戰略新思想。
參考文獻 一、專書
丁樹範主編,《胡錦濤時代的挑戰》。台北:新新聞文化,2002 年。
上海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院,《國際環境與中國的和平發展》,北京,時事出版社,2006年12月。
文志,《後冷戰時代的美國亞太戰略—從扇形戰略到新太平洋共同體》,台北,憬藝出版社,1997年,頁55-7。
王永欽,《統一之路——兩岸關係五十年大事記》,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99年。
王良能著,《中共崛起的國際戰略環境》。台北:唐山出版社,2000年2月。
王普豐,《毛澤東軍事戰略思想教程》,中共,軍事科學出版社,1999年。
《中共中央檔選集》第18冊,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2年版。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一國兩制重要文獻選編》,北京:中央文獻書版社,1997年。
《中國大陸綜覽》,法務部調查局戰望與探索雜誌社,台北,2003年。
《中國台灣問題幹部讀本》,九洲圖書出版社,1998年9月版。
John Wang & Sarah Chan, China-ASEAN Free Trade Agreement: Shaping Future Economic Relations, Asian Survey, Vol. 43, No. 3, May/ June 2003.
Robert S. Ross, “The Geography of the Peace: East Asia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23, No.4, Spring 1999.
Thomas Woodrow, “The New Great Game,” China Biref, no.3, (Feb. 11, 2003); Eric Eckholm and Joseph Kahn, “Asia Worries about Growth of China’s Economic Power,” New York Times (Nov. 24, 2004).
四、網際網路
中時電子報http://news.chinatimes.com/。
聯合新聞網http://udn.com/NEWS/main.html。
人民網http://tw.people.com.cn/BIG5/index.html。
新華網http://www.xinhuanet.com/tai_gang_ao/。
中國評論新聞網http://www.chinareviewagency.com/。
華夏經緯網http://huaxia.com/。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世界經濟研究所,《中國經濟與世界合諧發展》,北京,時事出版社,2008年1月。
美國蘭德公司http://www.rand.org/publications/RB/RB32.html。
紐約時報http://www.nytimes.com/。
華盛頓郵報 http://www.washingtonpost.com。
《毛澤東著作選讀:下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
〈毛澤東關於西藏問題和台灣問題〉,《毛澤東文集第八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
朱新民主編,《胡溫主政下對台政策與兩岸關係-兼論中共『反分裂國家法』》。台北:遠景基金會,2006年9月。
朱企秦等編,《統一戰線大事紀》,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1991年。
余克禮主編,《海峽兩岸關係概論》,武漢,武漢出版社,1998年1月。
李慎明,《中國和平發展與國際戰略》,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年2月。
金鑫、辛偉,《世界熱點問題報告》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
施正鋒,《台美中三角關係:由新現實主義到建構主義》,台北,前衛出版社,2001年。
胡宗山著,〈大國的暴力崛起之路〉,《中共的和平崛起:理論、歷史與戰略》,世界知識出版社,2006年11月。
《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6冊,中央文獻出版社,1992年版。
美國國防打學國家展略研究所編,《中共崛起構成的挑戰:亞洲觀點》,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譯印,2001年11月。
高長,《大陸經改與兩岸經貿關係》,台北,五南,民83 年。
翁衍慶,統一戰線與國共鬥爭,中共研究雜誌社,台北, 2005年。
郭立民編,《中共對台政策資料選輯(1949-1991) 上冊》,台北,永業出版社,1992年
陶文釗,《中美關係史1949 - 1979》,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陳孔立著,《兩岸僵局下的思考》。北京:九州出版社,2006年8月。
陳德昇,《兩岸政經互動》,台北,永業,民83 年。
國防大學戰略研究所,《國際戰略形勢分析(2006-2007)》,北京,時事出版社,2007年4月。
國防部「國防報告書」編簒委員會,《中華民國95年國防報告書》,台北,國防部,2006年。
國防部「國防報告書」編簒委員會,《中華民國95年國防報告書》,台北,國防部,2006年。
章家敦,《中國即將崩潰》,台北,雅言文化出版公司,2002年。
程又中主編,《中國的和平崛起:理論、歷史與戰略》。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6年11月。
程金中,《中共對台政策的歷史發展及其趨向》,李家泉、郭相枝主編《回顧與展望─論海峽兩岸關係》,北京,時事出版社,1989年。
葉自成,《中國大戰略》,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
楊開煌著,〈出手-胡政權對台政策初探》。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5年5月。
楊毅主編,《國際戰略情勢分析(2006-2007)-國防大學戰略研究所》。北京:時事出版社,2007年4月。
裴堅章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史》(1949-1959),世界知識出版社,1994年版。
寧騷主編,《2006-2008台海局勢研究報告》,北京,九州出版社,2007年1月。
鄭必堅主編、李琪等著,《中國和平發展與中國共產黨》。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7年5月。
鄭必堅主編,《思想的歷程-關於和平發展道路的由來、根據、內涵和前景》。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6年12月。
鄭必堅主編,《中國和平發展中的國防和軍隊建設》。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6年12月。
劉益顯主編,《當代中國外交史(1949-1995)》。
劉靜波編,《21世紀初中國國家安全戰略》,中共:時事出版社,2006年。
二、期刊雜誌
〈中共「一國兩制」的理論與實際〉,共黨問題研究叢書編輯委員會編,台北,《共黨問題研究中心》,民87 年。
王國永,〈由「武力解放台灣」到「和平解放台灣」方針轉變的國際國內因素〉,《天中學刊》2002年8月,第17卷第4期。
朱磊,〈2005 年台灣經濟回顧與展望〉,《台灣研究》,2006年第1期。
李守正,〈淺析中共對台經貿政策〉,《國家政策雙週刊》,台北,第21 期,1999 年11 月13日。
李向陽,〈世界經濟的現狀與發展趨勢〉,《求是》,2003年20期。
辛本健,〈2004年國際安全形勢綜述〉,《教學與研究》,2005年第1期。
邵宗海,〈評估韓戰前後杜魯門對華政策〉,《問題與研究》,第30卷第5期,1991年3月。
李家泉,〈中國三代領導人與台灣問題〉,《今日中國》2000年,第1期。
何貽綸,〈論江澤民對台和平統一戰略思想〉,《黨史研究與教學》,2003年第3期。
林文程,〈亞太安全體系與台灣的國家安全〉,《理論與政策》,1995年,冬季號。
林正義,〈台海兩岸信心建立措施〉,《國策專刊》十一期, 1999年7月15日。
邱子軒,〈中共和平發展戰略與和平崛起論之內涵比較〉,《國防雜誌》,第21卷第3期,2006年6月。
花俊雄,〈「反分裂國家法」的制定與兩岸關係界定〉,《中國評論》,2005年2月號。
施正權,〈中國和平崛起的機遇與挑戰:全球化觀點的分析〉,淡江大學第八屆〈世界新格局與兩岸關係〉全球化時代的形式與機遇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4年12月。
約瑟夫•奈,〈白宮熱談中國威脅論,美國如何看待中國崛起〉,《商務週刊》2005年,第5期。
徐鋒、朱松嶺,〈大國戰略互動與台海關係前景〉,現代台灣研究,2007年第2期。
袁鵬,〈『和諧世界』與中國『新外交』〉,《現代國際關係》,2007年第4期。
許志嘉,〈中國新睦鄰外交政策:戰略意涵與作為〉,《遠景基金會季刊》,第8卷第3期,2007年7月。
康紹邦,〈和平發展道路:意義、機遇、挑戰與國際戰略〉,《理論探索》2006年第4期。
彭光謙,〈中國和平發展道路與中美關係〉,中評月刊,98期,2006年2月號。
張五岳,〈中共「兩會」各項報告透露之意涵及對其之觀察〉,《中共研究》,2005年第39 卷第3期。
張五岳,〈從反分裂法檢視中國對台政策法律化的困境與兩岸新挑戰〉,《律師雜誌》,2005年第309期6 月號。
張春英,〈中共中央和毛澤東關於解決台灣問題的重大決策之研究〉,《黨的文獻》,2004年第2期。
張哲銘,李鐵生,〈「信心建立措施」概念的回顧展望〉,《戰略與國際研究》,第2卷第1期。
張書瑋,〈中共「和平崛起」論的轉變與戰略架構意涵〉,《國防雜誌》,第22卷第2期,2007年4月。
張書瑋,〈中共『和平崛起』論的轉變與戰略架構意涵〉,國防雜誌,第22卷,第2期。2007年4月,頁85-96。
張運洪等,〈毛澤東的對台戰略思想及其影〉,武漢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第16 卷第6 期。
黃瑤,〈禁止使用武力原則不適用於台灣海峽兩岸關係〉,《台灣研究》,2003年,第2期。
裴遠潁,〈中國外交戰略與和平發展〉,《國際問題研究》,2006年第1期。
翟文中,〈海上軍事信任建立措施:台海兩岸簽署預防海上意外事件協定研究〉,《國防政策評論》,第三卷,第一期。
劉宜有,〈論中共『和平崛起』對區域強權之影響〉,中共研究,39卷7期,2005年7月。
劉惜戈,〈淺析中國同歐盟的外交與安全合作〉,《國際問題研究》,2003年,第6期。
劉松友,〈從「武力解放台灣問題」到「和平解放台灣」〉:《黨史縱橫》月刊,2000年第7期。
鄭海麟,〈《反分裂國家法》與未來兩岸關係〉,《明報月刊》,2005 年4 月號。
範佐驊,〈中共『和平崛起論』及我因應策略之研究〉,國防雜誌,第20卷第11期,2005年11月20日。
蕭朝琴,〈兩岸信心建立措施芻議〉,《遠景基金會季刊》,第四卷第一期。
聶建中,〈台灣搞政治 大陸拼經濟〉,《理財週刊》,第368期,2007年9月。
礪劍,〈中共領導人關於解決台灣問題的戰略思維〉,《觀察時政》,2005年第10期。
三、西文部分
Bush George W., “The Assurance of Freedom,” New York Time, September 12, 2002.
Brzezinksi, Zbigniew & John J Mearsheimer, “Clash of Titans,” Foreign Policy, No. 146, January/February, 2005, Bill, Gertz,pp. 46-50; The China Threat: How the People’s Republic Targets America ,Washington, DC: Regnery Publishing, Inc., 2000.
Dellios, Rosita,“‘How May the World Be at Peace,’:Idealism as Realism in China’s,”Strategic Culture,“ in Valerie M.Hudson,ed.,Culture and Foreign Policy, Boulder:Lynne Rienner,1997.
Ibid.; and Office of the President, Republic of China(Taiwan), “President Chen’s Press Conference,” February 3, 2004, in November 10, 2004, in http://www.president .gov.tw/en, accessed 2006/1/16.
Medeiros, Evan S and Fravel, M. Taylor, 「China’s New Diplomacy」, Foreign Affairs, Nov. /Dec. , 2003.
Ministry of National Defense, Republic of China, 2004 National Defense Report, Chapter 7.
Murray Hiebert, The Bush Presidency: Implications for Asia (New York: The Asia Society, Asian Update, Jan. 2001).
Office of the President, Republic of China (Taiwan), “President Chen Presides over a High-level National Security Meeting,” November 10, 2004, in http://www.president .gov.tw/en, accessed 2006/1/16.
Quoted in Brett Gary, The Nervous Liberals, “Propaganda Anxieties from Words War I to the Cold War”,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9).
Taiwan Affairs Office of the state Council, “Taiwan Affairs Office of CPC Central Committee, Taiwan affairs Office of State Council Are Authorized to Issue Statement on Current Cross-Straits Relations,” May 17, 2004, in http://www.gwytb.gov.cn, accessed 2006/1/16.
Terry McCarthy and Jaime Florcruz, 「The Embassy Bombing: Small Steps to a Big Disaster」, Time, May 24, 1999.
WINBERG CHAI, 「Missile Envy: New Tensions in China-U.S.-Taiwan Relations」, Asian Affairs, 2007 Heldref Publications.
Zheng Bijian, “China’s “Peaceful Rise” to Great-Power Status”, Foreign Affairs, Vol.84, No.5, Sep./Oct. 2005.
Chi Hung Kwan, “The Rise of China and Asia Flying-Geese Patter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 Empirical Analysis Based on US Import Statistics, NRI Papers, No. 52, Aug. 1, 2002.
Derek McDougall, “Asia-Pacific Security Regionalism: The Impact of post-1997 Development,” Contemporary Security Policy, Vol.23, No.2, Aug. 2002.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外交學系戰略與國際事務碩士在職專班
95922023
96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5922023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朱新民<br>邱坤玄<br>許志嘉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作者) 王美蕙zh_TW
dc.creator (作者) 王美蕙zh_TW
dc.date (日期) 2007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4-九月-2009 10:42:09 (UTC+8)-
dc.date.available 14-九月-2009 10:42:09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4-九月-2009 10:42:09 (UTC+8)-
dc.identifier (其他 識別碼) G0095922023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1515-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外交學系戰略與國際事務碩士在職專班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5922023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6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中共自1949 年建政以來,對台戰略的演進過程概可區分為「武力解放台灣」、「和平解放台灣」、「和平統一、一國兩制」三個階段。2003年胡錦濤接掌黨政軍領導要務以來,國際社會興起負面的「中國威脅論」,認為中共的快速成長,將威脅到其他國家安全與發展。為避免此一論調惡化中共發展的國際環境,故2003年11月中共中央黨校前副校長鄭必堅在「博熬亞洲論壇」提出「和平崛起」論,然該論述在如何面對美國制約等課題上受到挑戰,故中共高層於2004年3月底轉而以「和平發展」論代替「和平崛起」論。
     2005年4月,時任國民黨主席的連戰受中共邀請赴陸展開「和平之旅」,代表著國共「和解」之路,亦為鄭必堅「和平崛起」論述中的「對台和解」提供著力點,進而將「對外和平、對內和諧、對台和解」並列為當前「和平崛起」三足鼎立之國家戰略理論;其後胡錦濤根據中共國家發展總體要求,及台灣、兩岸與國際形勢變化,對台發表了系列重要講話與政策宣示,2007年10月胡錦濤更於「十七大」提出「牢牢把握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主題」主張,形成以「和平發展」為標誌的對台戰略新思想。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 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途徑與方法.....................................3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4
      第四節 研究架構與章節安排..................................6
     第二章 中共對台戰略發展......................................9
      第一節 毛澤東的對台戰略思想...............................11
      第二節 鄧小平的對台戰略思想...............................21
      第三節 江澤民的對台戰略思想...............................25
     第三章 中共對台和平發展戰略之調整因素與內涵...................35
      第一節 中共對台戰略調整的內部因素..........................35
      第二節 中共對台戰略調整的外部因素..........................41
      第三節 中共對台戰略思維的戰略內涵..........................46
     第四章 對台和平發展戰略之實踐...............................57
      第一節 對台政治戰略作為...................................57
      第二節 對台經濟戰略作為...................................73
      第三節 對台軍事戰略作為...................................82
      第四節 涉台外交戰略作為...................................94
     第五章 對台和平發展面臨的機遇與挑戰.........................101
      第一節 對台和平發展面臨的內部因素.........................101
      第二節 對台和平發展面臨的台灣因素.........................105
      第三節 對台和平發展面臨的國際因素.........................109
     第六章 結論..............................................123
     參考文獻..................................................127
zh_TW
dc.language.iso en_US-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5922023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對台戰略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和平發展zh_TW
dc.title (題名) 胡錦濤時期中共對台和平發展戰略之研究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專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丁樹範主編,《胡錦濤時代的挑戰》。台北:新新聞文化,2002 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上海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院,《國際環境與中國的和平發展》,北京,時事出版社,2006年12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文志,《後冷戰時代的美國亞太戰略—從扇形戰略到新太平洋共同體》,台北,憬藝出版社,1997年,頁55-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永欽,《統一之路——兩岸關係五十年大事記》,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9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良能著,《中共崛起的國際戰略環境》。台北:唐山出版社,2000年2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普豐,《毛澤東軍事戰略思想教程》,中共,軍事科學出版社,199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共中央檔選集》第18冊,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2年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一國兩制重要文獻選編》,北京:中央文獻書版社,199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國大陸綜覽》,法務部調查局戰望與探索雜誌社,台北,200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國台灣問題幹部讀本》,九洲圖書出版社,1998年9月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John Wang & Sarah Chan, China-ASEAN Free Trade Agreement: Shaping Future Economic Relations, Asian Survey, Vol. 43, No. 3, May/ June 200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Robert S. Ross, “The Geography of the Peace: East Asia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23, No.4, Spring 199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Thomas Woodrow, “The New Great Game,” China Biref, no.3, (Feb. 11, 2003); Eric Eckholm and Joseph Kahn, “Asia Worries about Growth of China’s Economic Power,” New York Times (Nov. 24, 200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四、網際網路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時電子報http://news.chinatimes.com/。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聯合新聞網http://udn.com/NEWS/main.html。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人民網http://tw.people.com.cn/BIG5/index.html。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新華網http://www.xinhuanet.com/tai_gang_ao/。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國評論新聞網http://www.chinareviewagency.com/。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華夏經緯網http://huaxia.com/。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世界經濟研究所,《中國經濟與世界合諧發展》,北京,時事出版社,2008年1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美國蘭德公司http://www.rand.org/publications/RB/RB32.html。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紐約時報http://www.nytimes.com/。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華盛頓郵報 http://www.washingtonpost.com。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毛澤東著作選讀:下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毛澤東關於西藏問題和台灣問題〉,《毛澤東文集第八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朱新民主編,《胡溫主政下對台政策與兩岸關係-兼論中共『反分裂國家法』》。台北:遠景基金會,2006年9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朱企秦等編,《統一戰線大事紀》,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199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余克禮主編,《海峽兩岸關係概論》,武漢,武漢出版社,1998年1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慎明,《中國和平發展與國際戰略》,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年2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金鑫、辛偉,《世界熱點問題報告》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施正鋒,《台美中三角關係:由新現實主義到建構主義》,台北,前衛出版社,200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胡宗山著,〈大國的暴力崛起之路〉,《中共的和平崛起:理論、歷史與戰略》,世界知識出版社,2006年11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6冊,中央文獻出版社,1992年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美國國防打學國家展略研究所編,《中共崛起構成的挑戰:亞洲觀點》,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譯印,2001年11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高長,《大陸經改與兩岸經貿關係》,台北,五南,民83 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翁衍慶,統一戰線與國共鬥爭,中共研究雜誌社,台北, 200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郭立民編,《中共對台政策資料選輯(1949-1991) 上冊》,台北,永業出版社,199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陶文釗,《中美關係史1949 - 1979》,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孔立著,《兩岸僵局下的思考》。北京:九州出版社,2006年8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德昇,《兩岸政經互動》,台北,永業,民83 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國防大學戰略研究所,《國際戰略形勢分析(2006-2007)》,北京,時事出版社,2007年4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國防部「國防報告書」編簒委員會,《中華民國95年國防報告書》,台北,國防部,200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國防部「國防報告書」編簒委員會,《中華民國95年國防報告書》,台北,國防部,200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章家敦,《中國即將崩潰》,台北,雅言文化出版公司,200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程又中主編,《中國的和平崛起:理論、歷史與戰略》。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6年11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程金中,《中共對台政策的歷史發展及其趨向》,李家泉、郭相枝主編《回顧與展望─論海峽兩岸關係》,北京,時事出版社,198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葉自成,《中國大戰略》,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開煌著,〈出手-胡政權對台政策初探》。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5年5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毅主編,《國際戰略情勢分析(2006-2007)-國防大學戰略研究所》。北京:時事出版社,2007年4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裴堅章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史》(1949-1959),世界知識出版社,1994年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寧騷主編,《2006-2008台海局勢研究報告》,北京,九州出版社,2007年1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鄭必堅主編、李琪等著,《中國和平發展與中國共產黨》。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7年5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鄭必堅主編,《思想的歷程-關於和平發展道路的由來、根據、內涵和前景》。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6年12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鄭必堅主編,《中國和平發展中的國防和軍隊建設》。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6年12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益顯主編,《當代中國外交史(1949-199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靜波編,《21世紀初中國國家安全戰略》,中共:時事出版社,200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二、期刊雜誌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共「一國兩制」的理論與實際〉,共黨問題研究叢書編輯委員會編,台北,《共黨問題研究中心》,民87 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國永,〈由「武力解放台灣」到「和平解放台灣」方針轉變的國際國內因素〉,《天中學刊》2002年8月,第17卷第4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朱磊,〈2005 年台灣經濟回顧與展望〉,《台灣研究》,2006年第1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守正,〈淺析中共對台經貿政策〉,《國家政策雙週刊》,台北,第21 期,1999 年11 月13日。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向陽,〈世界經濟的現狀與發展趨勢〉,《求是》,2003年20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辛本健,〈2004年國際安全形勢綜述〉,《教學與研究》,2005年第1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邵宗海,〈評估韓戰前後杜魯門對華政策〉,《問題與研究》,第30卷第5期,1991年3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家泉,〈中國三代領導人與台灣問題〉,《今日中國》2000年,第1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何貽綸,〈論江澤民對台和平統一戰略思想〉,《黨史研究與教學》,2003年第3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文程,〈亞太安全體系與台灣的國家安全〉,《理論與政策》,1995年,冬季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正義,〈台海兩岸信心建立措施〉,《國策專刊》十一期, 1999年7月15日。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邱子軒,〈中共和平發展戰略與和平崛起論之內涵比較〉,《國防雜誌》,第21卷第3期,2006年6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花俊雄,〈「反分裂國家法」的制定與兩岸關係界定〉,《中國評論》,2005年2月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施正權,〈中國和平崛起的機遇與挑戰:全球化觀點的分析〉,淡江大學第八屆〈世界新格局與兩岸關係〉全球化時代的形式與機遇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4年12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約瑟夫•奈,〈白宮熱談中國威脅論,美國如何看待中國崛起〉,《商務週刊》2005年,第5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徐鋒、朱松嶺,〈大國戰略互動與台海關係前景〉,現代台灣研究,2007年第2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袁鵬,〈『和諧世界』與中國『新外交』〉,《現代國際關係》,2007年第4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許志嘉,〈中國新睦鄰外交政策:戰略意涵與作為〉,《遠景基金會季刊》,第8卷第3期,2007年7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康紹邦,〈和平發展道路:意義、機遇、挑戰與國際戰略〉,《理論探索》2006年第4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彭光謙,〈中國和平發展道路與中美關係〉,中評月刊,98期,2006年2月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五岳,〈中共「兩會」各項報告透露之意涵及對其之觀察〉,《中共研究》,2005年第39 卷第3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五岳,〈從反分裂法檢視中國對台政策法律化的困境與兩岸新挑戰〉,《律師雜誌》,2005年第309期6 月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春英,〈中共中央和毛澤東關於解決台灣問題的重大決策之研究〉,《黨的文獻》,2004年第2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哲銘,李鐵生,〈「信心建立措施」概念的回顧展望〉,《戰略與國際研究》,第2卷第1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書瑋,〈中共「和平崛起」論的轉變與戰略架構意涵〉,《國防雜誌》,第22卷第2期,2007年4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書瑋,〈中共『和平崛起』論的轉變與戰略架構意涵〉,國防雜誌,第22卷,第2期。2007年4月,頁85-9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運洪等,〈毛澤東的對台戰略思想及其影〉,武漢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第16 卷第6 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瑤,〈禁止使用武力原則不適用於台灣海峽兩岸關係〉,《台灣研究》,2003年,第2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裴遠潁,〈中國外交戰略與和平發展〉,《國際問題研究》,2006年第1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翟文中,〈海上軍事信任建立措施:台海兩岸簽署預防海上意外事件協定研究〉,《國防政策評論》,第三卷,第一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宜有,〈論中共『和平崛起』對區域強權之影響〉,中共研究,39卷7期,2005年7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惜戈,〈淺析中國同歐盟的外交與安全合作〉,《國際問題研究》,2003年,第6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松友,〈從「武力解放台灣問題」到「和平解放台灣」〉:《黨史縱橫》月刊,2000年第7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鄭海麟,〈《反分裂國家法》與未來兩岸關係〉,《明報月刊》,2005 年4 月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範佐驊,〈中共『和平崛起論』及我因應策略之研究〉,國防雜誌,第20卷第11期,2005年11月20日。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蕭朝琴,〈兩岸信心建立措施芻議〉,《遠景基金會季刊》,第四卷第一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聶建中,〈台灣搞政治 大陸拼經濟〉,《理財週刊》,第368期,2007年9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礪劍,〈中共領導人關於解決台灣問題的戰略思維〉,《觀察時政》,2005年第10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三、西文部分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Bush George W., “The Assurance of Freedom,” New York Time, September 12, 200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Brzezinksi, Zbigniew & John J Mearsheimer, “Clash of Titans,” Foreign Policy, No. 146, January/February, 2005, Bill, Gertz,pp. 46-50; The China Threat: How the People’s Republic Targets America ,Washington, DC: Regnery Publishing, Inc., 200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Dellios, Rosita,“‘How May the World Be at Peace,’:Idealism as Realism in China’s,”Strategic Culture,“ in Valerie M.Hudson,ed.,Culture and Foreign Policy, Boulder:Lynne Rienner,199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Ibid.; and Office of the President, Republic of China(Taiwan), “President Chen’s Press Conference,” February 3, 2004, in November 10, 2004, in http://www.president .gov.tw/en, accessed 2006/1/1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Medeiros, Evan S and Fravel, M. Taylor, 「China’s New Diplomacy」, Foreign Affairs, Nov. /Dec. , 200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Ministry of National Defense, Republic of China, 2004 National Defense Report, Chapter 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Murray Hiebert, The Bush Presidency: Implications for Asia (New York: The Asia Society, Asian Update, Jan. 20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Office of the President, Republic of China (Taiwan), “President Chen Presides over a High-level National Security Meeting,” November 10, 2004, in http://www.president .gov.tw/en, accessed 2006/1/1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Quoted in Brett Gary, The Nervous Liberals, “Propaganda Anxieties from Words War I to the Cold War”,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Taiwan Affairs Office of the state Council, “Taiwan Affairs Office of CPC Central Committee, Taiwan affairs Office of State Council Are Authorized to Issue Statement on Current Cross-Straits Relations,” May 17, 2004, in http://www.gwytb.gov.cn, accessed 2006/1/1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Terry McCarthy and Jaime Florcruz, 「The Embassy Bombing: Small Steps to a Big Disaster」, Time, May 24, 199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WINBERG CHAI, 「Missile Envy: New Tensions in China-U.S.-Taiwan Relations」, Asian Affairs, 2007 Heldref Publications.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Zheng Bijian, “China’s “Peaceful Rise” to Great-Power Status”, Foreign Affairs, Vol.84, No.5, Sep./Oct. 200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Chi Hung Kwan, “The Rise of China and Asia Flying-Geese Patter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 Empirical Analysis Based on US Import Statistics, NRI Papers, No. 52, Aug. 1, 200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Derek McDougall, “Asia-Pacific Security Regionalism: The Impact of post-1997 Development,” Contemporary Security Policy, Vol.23, No.2, Aug. 2002.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