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學位論文

文章檢視/開啟

書目匯出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引文資訊

TAIR相關學術產出

題名 家庭暴力防治法實務問題研究--以婚姻暴力為研究重心
作者 蘇曉純
貢獻者 林秀雄<br>陳惠馨
<br>
蘇曉純
關鍵詞 家庭暴力
家庭暴力防治法
家庭暴力之迷思
家庭暴力防治法實務運作
日期 2005
上傳時間 14-九月-2009 11:12:11 (UTC+8)
摘要 在研究方法部分,首先,本文針對國內現有之文獻加以蒐集,包括相關之教科書、專書、期刊雜誌相關文章、論文,以及一些具代表性的重要外國文獻,目的在整理及分析有關家庭暴力防治法基礎理論之問題,例如為何會有此法的形成、此法的架構及爭議問題何在等等,並進而提出本文之看法。
     
     再者,執行家庭暴力防治法的實務運作機關,最主要為警察機關、社政單位、以及法院。這三個機關間的工作配搭,是否天衣無縫,抑或尚有需改進之處,都是本文中欲探討的對象。筆者並將以能力內所能取得的警察機關筆錄、法院判決書、社工人員意見為資料,一一探討這些實務機關對家暴案件的處理態度,是否切合當事人需要,這些執行人員的性別意識為何、是否有性別偏見,執行人員的性別意識對家暴案件之處理有何影響。至於家暴案件中雙方當事人的觀點,例如受虐者所需救援措施、加害人的處遇計畫,也將藉由理論與實務的文獻資料予以探討。
"第一章 緒論..................................................1
     第二章□家庭暴力防治法立法之過程與架構........................5
     第三章□家庭暴力防治法實務運作...............................17
     第四章 當事人之觀點.........................................77
     第五章 結論................................................109
     附錄.........................................................123
     "
參考文獻 一、 中文部分
(一)書籍(按作者姓氏筆畫數)
1.內政部警政署,警察機關分駐派出所常用勤務執行程序彙編,民國90年。
2.內政部警政署,專業警察常用勤業務執行程序彙編,民國91年。
3.李世丹,婚姻暴力,臺北市 耶魯國際文化出版,民國84年。
4.成蒂,終結婚姻暴力—加害人處遇與諮商,心理出版社,民國93年。
5.周月清,婚姻暴力--理論分析與社會工作處置,臺北市 巨流,民國84年。
6.林山田,刑法通論,民國87年1月6版。
7.柯麗評、王珮玲、張錦麗,家庭暴力理論政策與實務,臺北市 巨流,民國94年。
8.高鳳仙,家庭暴力防治法規專論,臺北市 五南,民國87年。
9.涂秀蕊,家庭暴力法律救援,永然文化,民國88年。
4.Gelles, R. J., The violent home, Newbury, CA : Sage Publications(1987).
5.Gelles, R. J. & Straus M. A., Intimate violence :The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of abuse in the American families, New York : Simon and Schuster(1988).
6.Hampton, R. L., P, & Vandergriff – A very, M., Physical and sexual violence in marriage, In R. L. Hampton(1999).
7.Hampton, R. L., P, & Vandergriff – A very, M., Family violence :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Thousand Oaks, CA : Sage(1999).
8.Ptacek, J., Battered Women in the Courtroom : The Power of Judicial Responses, Boston :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Press(1999).
9.Straus, M., Gelles, R. J., & Steinmetz, S.K., Behind closed doors : Violence in the American family. Garden City, NY : Anchor(1980).
10.Walker, L. E., The Battered Women, New York : Harper Perennial(1979).
11.Walker, L. E., Terrifying love. New York : Harper and Row(1987).
12.Walker, L. E., The battered women syndrome, New York : Springer Publishing Company(2000).
(三) 期刊文章(按作者姓氏字母序)
1.Berman, Greg and Gulick, Anne, Special Series : Problem Solving Court And Therapeutic Jurisprudence : Just The Facts, MA’AM : What We Know And Don’t know About Problem-solving Courts, 30 Fordham Urb. L. J. 1027, 1043 (March,2003).
2.Dutton, D. G. & Painter, S. L., Traumatic bonding : The development of emotional attachment in battered women and other relationships of intermittent abuse, Victimology, 6, 139-155(1981).
3.Ferraro, K. J. & Johnson, J. M., How Women Experience Battering : The Process of Victimization, Social Problems, 30, no.3, 332-339(1983).
4.Ford, D.A., Coercing victim participation in domestic violence prosecution, Journal of Interpersonal Violence, 18(6), 669-684 (2003).
5.Hart, J., State Codes on Domestic Violence, Analysis, Commentary and Recommendations, National Council of Juvenile and Family Court Judges, 50, 55-56(1992).
6.Mangum, Paula Finley, Reconceptualizing Battered Woman Syndrome Evidence : Prosecution Use of Executive Testimony on Battering, 19 B.C. Third World L. J. 597 (spring 1999).
7.Mills, Linda. G., Mandatory Arrest and Prosecution Policies for Domestic Violence, Criminal Justice & Behavior, 25(3), 306-318(1998).
8.Mills, Linda G., Killing Her Softly : Intimate Abuse and the Violence of State Intervention, 113 HARV. L. REV. 550, 558(1999).
9.Painter, S. L. & Dutton, D. G., Patterns of emotional bonding in battered women : Traumatic bond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Women’s Studies, 8, 363-375(1985).
10.Wanless, Marion, Mandatory Arrest : A Step Toward Eradicating Domestic Violence, But Is It Enough?, 1996 U. Ill. L. Rev. 533, 533-537(1996).
10.陳若璋,家庭暴力防治與輔導手冊,張老師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民國87年5月初版。
11.陳芳玫,女性與媒體再現,臺北市 巨流,民國85年。
12.張錦麗,婚姻暴力處遇模式初探,刑事警察實務與學術研討會,台灣警察專科學校,民國90年。
13.黃富源,警察與女性被害人:警察系統回應的被害者學觀察,新迪文化,民國89年。
14.黃碧芬,家庭暴力防治法,臺北市 書泉,民89。
15.顧燕翎、鄭至慧主編,女性主義經典,臺北市 女書,民88年。
16.顧燕翎主編,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臺北市 女書,民89年。
(二) 期刊文章(按作者姓氏筆畫數)
1.王如玄,家庭暴力發生時之法律救濟--兼論家庭暴力防治法立法通過後之意義及影響,福利社會,72期,頁13-18,民國88年6月。
2.王如玄,檢視及研修婦女人身安全相關法令,載:2000年全國婦女人身安全會議特刊,頁89-98,民國89年4月。
3.王兆鵬,告訴乃論案件與強制處分—以經濟分析論,刑事法雜誌,46卷2期,民國91年4月。
4.甘添貴,家庭暴力之刑事責任,軍法專刊,第41卷第5期,民國84年5月。
5.沈方維,有關家庭暴力加害人處遇計畫保護令之核發及落實,全國律師,4卷11期,頁29-37,民國89年11月。
6.周月清,家庭暴力與婦女虐待之定義及迷思探討,律師雜誌,216期,民國86年9月。
7.周月清,家庭暴力防治與推廣,載:2000年全國婦女人身安全會議特刊,頁186-205,民國89年4月。
8.林明傑,家庭暴力加害人處遇計畫--美國與我國之現況探討,律師雜誌,267期,民國90年12月。
9.柯麗評,保護令真的保護了遭受到虐待的婦女嗎,律師雜誌,248期,民國89年5月。
10.洪遠亮,回應民事保護令部分問題,律師雜誌,248期,頁72-106,民國89年5月。
11.洪遠亮,淺析保護令相關問題,法官協會雜誌,3卷2期,民國90年12月。
12.洪娟娟,家庭暴力防治工作考察心得報告--兼論家庭暴力防治法立法通過後之意義及影響,福利社會,71期,頁36-46,民國88年4月。
13.高鳳仙,家庭暴力防治法立法期間之爭議問題研究(上),司法周刊,882期,民國87年6月17日。
14.高鳳仙,家庭暴力防治法立法期間之爭議問題研究(下),司法周刊,883期,民國87年6月24日。
15.高鳳仙,從具體案例看家庭暴力防治法與其他相關法規之適用,全國律師,3卷7期,頁43-51,民國88年7月。
16.高鳳仙,家庭暴力防治法之修正建議(上),司法週刊,991期,頁3,民國89年8月2日。
17.高鳳仙,家庭暴力防治法之修正建議(下),司法週刊,992期,頁3,民國89年8月9日。
18.徐國楨,家庭暴力防治中心聲請保護令現況之探討,中央警察大學警學叢刊,32卷3期,頁58-94,民國90年。
19.陳若璋,台灣婚姻暴力特質、歷程、與影響,婦女兩性學刊,3期,頁117-147,民國81年3月。
20.黃富源、許福生,警察系統回應婚姻暴力的理論與實務,載:防治婦女婚姻暴力研究報告,婦女新知基金會,民國83年。
21.黃富源、葉麗娟,法官對婚姻暴力態度的研究,社會建設,99期,頁1-38,民國87年。
22.黃富源,警察與家庭暴力處理模式之研究,全國律師,4卷7期,頁16-25,民國89年7月。
23.黃翠紋,家庭暴力防制策略之探討--兼論台灣地區警察處理家庭暴力問題之現況,警學叢刊,29卷5期,頁151-172,民國88年3月。
24.張錦麗,淺談司法單位如何妥適落實家庭暴力防治法,全國律師,3卷7期,頁38-42,民國88年7月。
25.張錦麗,婦女人身安全資源體系之整合與檢討,載:2000年全國婦女人身安全會議特刊,頁99-107,民國89年4月。
26.劉宏恩,我國法院對婚姻暴力問題之態度--台灣婦女以「不堪同居之虐待」訴請離婚之司法實務,萬國法律,88期,頁41-58,民國85年8月。
27.顏朝彬,家庭暴力防治法在實務上運作的幾項缺失之檢討與建議,全國律師,4卷11期,頁38-43,民國89年11月。
28.蘇素娥,淺談家庭暴力防治之刑事程序,律師雜誌,248期,頁43-57,民國89年5月。
(三) 論文(按作者姓氏筆畫數)
1.王秋嵐,警察與社工員對緊急性暫時保護令聲請作業實況之初探-以台北市為例,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9年。
2.巫穎,我國民事保護令制度之檢討與建議—兼論違反保護令罪,東海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2年。
3.林君黛,婚姻暴力中受虐婦女生活經驗之探討,中國醫藥學院醫學研究所,民國87年。
4.林秀美,女性殺人犯罪之質化研究,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1年。
5.林芝立,國家與社會的互動----家庭暴力防治法立法過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2年。
6.林耀琳,論受暴婦女殺害施暴者之正當防衛~以幾個美國刑事實務的判決為例,國防管理學院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0年。
7.吳翠萍,婚姻暴力下殺夫案件刑事責任之研究,私立東吳大學法律學研究所,民國84年。
8.吳啟安,家庭暴力防治官性別平權意識與工作滿意度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3年。
9.洪遠亮,論家庭暴力事件加害人與被害人權益之保障,銘傳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2年。
10.韋愛梅,警察系統回應婚姻暴力模式之研究--以台北市政府警察局為例,中央警察大學警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6年。
11.梁育純,法院審理民事保護令聲請案之研究,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1年。
12.黃翠紋,婚姻暴力調解措施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博士論文,民國90年。
13.黃心怡,法官對婚姻暴力態度之研究-以北台灣法官為例,國立台北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民國92年。
14.葉麗娟,警察、司法系統回應婚姻暴力的現況與檢討,中央警察大學警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5年。
15.褚杏子,婚姻暴力下女性被害者之研究∼以女性主義觀點出發∼,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9年。
16.鄭惠文,警察處理家庭暴力案件逮捕意願之研究□H高雄縣警察局為例,中央警察大學行政警察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0年。
17.劉宏恩,心理學取向之法律研究:以住宅搜索、子女監護及婚姻暴力問題為例,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4年。
18.劉玉鈴,女性社工員性別意識對專業關係的影響—以婚姻暴力防治社工員為例,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民國91年。
19.鄧純芳,藍鬍子現身-揭開加害人面具的婚姻暴力加害人處遇計畫,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9年。
20.盧昱嘉,婚姻暴力被害人與加害人互動關係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0年。
21.謝文彥,親密關係殺人犯罪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博士論文,民國91年。
22.羅培毓,從法律的觀點論台灣女性離婚決定之困境,國立臺灣大學法教分處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1年。
(四) 研究計畫(按作者姓氏筆畫數)
1.王麗容,「民事保護令成效之研究」,內政部委託研究報告,民國91年。
2.周月清、高鳳仙,「台北市婚姻暴力防治體系之研究—現況及需求評估」,台北市政府委託研究報告,民國86年。
3.葉毓蘭,「家庭暴力防治網絡之建構□給謒t統之回應與成效評估」,內政部委託研究報告,民國90年。
4.廖健男,「家庭暴力防治法執行成效及面臨問題之探討專案調查研究報告」,臺北市 監察院,民國93年。
5.鄭瑞隆、王文中,「家庭暴力加害人特質與處遇評估工具之研究」,內政部委託研究報告,民國91年。
6.劉淑瓊,「台灣地區家庭暴力防治業務取向研究」,內政部社會司委託研究報告,民國91年。
二、 英文部分
(一)翻譯書籍(按作者姓氏字母序)
1.Baer Judith, Our Lives Before the Law. 官曉薇、高培桓譯,《法律之前的女性 建構女性主義法理學》,(台北市 商周,2000年)。
2.Brewster Susan Clark, To be an anchor in the storm : a guide for families and friends of abused women. 劉慧玉譯,《親密風暴中的船錨 受虐婦女親友的角色與行動》(臺北市 遠流,1999年)。
3.Browne Kevin, Herbert Martin, Preventing Home Violence. 周詩寧譯,《預防家庭暴力》,(台北市 五南,2004年)。
4.Gelles Richard J., Intimate violence in family. 劉秀娟譯,《家庭暴力》 (台北市 揚智,1996年)。
5.Kemp Alan, Abuse in the family : an introduction. 彭淑華譯,《家庭暴力》(臺北市 洪葉文化,1999年)。
6.Lindsey Michael, Change is The Third Path : a workbook for ending abusive and violent behavior. 林明傑譯《家庭暴力者輔導手冊》(臺北市 張老師文化,2000年)。
7.Nicarthy Ginny, You can be free : an easy-to-read handbook for abused women. 梁秀鴻譯《你可以自由 讓受虐婦女不再暗夜哭泣》(臺北市 張老師,2001年)。
(二) 書籍(按作者姓氏字母序)
1.Browne, A., When battered women kill, New York : The Free Press (1987).
2.Buzawa, E. S. & Buzawa, C. G., Domestic violence – The criminal justice reponse(3rd ed.), Thousand Oaks, CA : Sage (2003).
3.Dutton, D. G., The Domestic assault of women : Psychological and criminal justice perspectives, Boston : Allyn and Bacon, Inc(1988).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法律學研究所
92651003
94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26510031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林秀雄<br>陳惠馨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 <br>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 (作者) 蘇曉純zh_TW
dc.creator (作者) 蘇曉純zh_TW
dc.date (日期) 2005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4-九月-2009 11:12:11 (UTC+8)-
dc.date.available 14-九月-2009 11:12:11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4-九月-2009 11:12:11 (UTC+8)-
dc.identifier (其他 識別碼) G0926510031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1646-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法律學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2651003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4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在研究方法部分,首先,本文針對國內現有之文獻加以蒐集,包括相關之教科書、專書、期刊雜誌相關文章、論文,以及一些具代表性的重要外國文獻,目的在整理及分析有關家庭暴力防治法基礎理論之問題,例如為何會有此法的形成、此法的架構及爭議問題何在等等,並進而提出本文之看法。
     
     再者,執行家庭暴力防治法的實務運作機關,最主要為警察機關、社政單位、以及法院。這三個機關間的工作配搭,是否天衣無縫,抑或尚有需改進之處,都是本文中欲探討的對象。筆者並將以能力內所能取得的警察機關筆錄、法院判決書、社工人員意見為資料,一一探討這些實務機關對家暴案件的處理態度,是否切合當事人需要,這些執行人員的性別意識為何、是否有性別偏見,執行人員的性別意識對家暴案件之處理有何影響。至於家暴案件中雙方當事人的觀點,例如受虐者所需救援措施、加害人的處遇計畫,也將藉由理論與實務的文獻資料予以探討。
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第一章 緒論..................................................1
     第二章□家庭暴力防治法立法之過程與架構........................5
     第三章□家庭暴力防治法實務運作...............................17
     第四章 當事人之觀點.........................................77
     第五章 結論................................................109
     附錄.........................................................123
     "
-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1
     第二章□家庭暴力防治法立法之過程與架構........................5
     第三章□家庭暴力防治法實務運作...............................17
     第四章 當事人之觀點.........................................77
     第五章 結論................................................109
     附錄.........................................................123
zh_TW
dc.language.iso en_US-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26510031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家庭暴力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家庭暴力防治法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家庭暴力之迷思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家庭暴力防治法實務運作zh_TW
dc.title (題名) 家庭暴力防治法實務問題研究--以婚姻暴力為研究重心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 中文部分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書籍(按作者姓氏筆畫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內政部警政署,警察機關分駐派出所常用勤務執行程序彙編,民國9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內政部警政署,專業警察常用勤業務執行程序彙編,民國9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李世丹,婚姻暴力,臺北市 耶魯國際文化出版,民國8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成蒂,終結婚姻暴力—加害人處遇與諮商,心理出版社,民國9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周月清,婚姻暴力--理論分析與社會工作處置,臺北市 巨流,民國8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林山田,刑法通論,民國87年1月6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柯麗評、王珮玲、張錦麗,家庭暴力理論政策與實務,臺北市 巨流,民國9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高鳳仙,家庭暴力防治法規專論,臺北市 五南,民國8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涂秀蕊,家庭暴力法律救援,永然文化,民國8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Gelles, R. J., The violent home, Newbury, CA : Sage Publications(198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Gelles, R. J. & Straus M. A., Intimate violence :The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of abuse in the American families, New York : Simon and Schuster(198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Hampton, R. L., P, & Vandergriff – A very, M., Physical and sexual violence in marriage, In R. L. Hampton(199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Hampton, R. L., P, & Vandergriff – A very, M., Family violence :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Thousand Oaks, CA : Sage(199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Ptacek, J., Battered Women in the Courtroom : The Power of Judicial Responses, Boston :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Press(199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Straus, M., Gelles, R. J., & Steinmetz, S.K., Behind closed doors : Violence in the American family. Garden City, NY : Anchor(198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Walker, L. E., The Battered Women, New York : Harper Perennial(197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Walker, L. E., Terrifying love. New York : Harper and Row(198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2.Walker, L. E., The battered women syndrome, New York : Springer Publishing Company(200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三) 期刊文章(按作者姓氏字母序)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Berman, Greg and Gulick, Anne, Special Series : Problem Solving Court And Therapeutic Jurisprudence : Just The Facts, MA’AM : What We Know And Don’t know About Problem-solving Courts, 30 Fordham Urb. L. J. 1027, 1043 (March,200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Dutton, D. G. & Painter, S. L., Traumatic bonding : The development of emotional attachment in battered women and other relationships of intermittent abuse, Victimology, 6, 139-155(198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Ferraro, K. J. & Johnson, J. M., How Women Experience Battering : The Process of Victimization, Social Problems, 30, no.3, 332-339(198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Ford, D.A., Coercing victim participation in domestic violence prosecution, Journal of Interpersonal Violence, 18(6), 669-684 (200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Hart, J., State Codes on Domestic Violence, Analysis, Commentary and Recommendations, National Council of Juvenile and Family Court Judges, 50, 55-56(199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Mangum, Paula Finley, Reconceptualizing Battered Woman Syndrome Evidence : Prosecution Use of Executive Testimony on Battering, 19 B.C. Third World L. J. 597 (spring 199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Mills, Linda. G., Mandatory Arrest and Prosecution Policies for Domestic Violence, Criminal Justice & Behavior, 25(3), 306-318(199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Mills, Linda G., Killing Her Softly : Intimate Abuse and the Violence of State Intervention, 113 HARV. L. REV. 550, 558(199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Painter, S. L. & Dutton, D. G., Patterns of emotional bonding in battered women : Traumatic bond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Women’s Studies, 8, 363-375(198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Wanless, Marion, Mandatory Arrest : A Step Toward Eradicating Domestic Violence, But Is It Enough?, 1996 U. Ill. L. Rev. 533, 533-537(199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陳若璋,家庭暴力防治與輔導手冊,張老師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民國87年5月初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陳芳玫,女性與媒體再現,臺北市 巨流,民國8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2.張錦麗,婚姻暴力處遇模式初探,刑事警察實務與學術研討會,台灣警察專科學校,民國9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3.黃富源,警察與女性被害人:警察系統回應的被害者學觀察,新迪文化,民國8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4.黃碧芬,家庭暴力防治法,臺北市 書泉,民8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5.顧燕翎、鄭至慧主編,女性主義經典,臺北市 女書,民8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6.顧燕翎主編,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臺北市 女書,民8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二) 期刊文章(按作者姓氏筆畫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王如玄,家庭暴力發生時之法律救濟--兼論家庭暴力防治法立法通過後之意義及影響,福利社會,72期,頁13-18,民國88年6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王如玄,檢視及研修婦女人身安全相關法令,載:2000年全國婦女人身安全會議特刊,頁89-98,民國89年4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王兆鵬,告訴乃論案件與強制處分—以經濟分析論,刑事法雜誌,46卷2期,民國91年4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甘添貴,家庭暴力之刑事責任,軍法專刊,第41卷第5期,民國84年5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沈方維,有關家庭暴力加害人處遇計畫保護令之核發及落實,全國律師,4卷11期,頁29-37,民國89年11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周月清,家庭暴力與婦女虐待之定義及迷思探討,律師雜誌,216期,民國86年9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周月清,家庭暴力防治與推廣,載:2000年全國婦女人身安全會議特刊,頁186-205,民國89年4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林明傑,家庭暴力加害人處遇計畫--美國與我國之現況探討,律師雜誌,267期,民國90年12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柯麗評,保護令真的保護了遭受到虐待的婦女嗎,律師雜誌,248期,民國89年5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洪遠亮,回應民事保護令部分問題,律師雜誌,248期,頁72-106,民國89年5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洪遠亮,淺析保護令相關問題,法官協會雜誌,3卷2期,民國90年12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2.洪娟娟,家庭暴力防治工作考察心得報告--兼論家庭暴力防治法立法通過後之意義及影響,福利社會,71期,頁36-46,民國88年4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3.高鳳仙,家庭暴力防治法立法期間之爭議問題研究(上),司法周刊,882期,民國87年6月17日。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4.高鳳仙,家庭暴力防治法立法期間之爭議問題研究(下),司法周刊,883期,民國87年6月24日。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5.高鳳仙,從具體案例看家庭暴力防治法與其他相關法規之適用,全國律師,3卷7期,頁43-51,民國88年7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6.高鳳仙,家庭暴力防治法之修正建議(上),司法週刊,991期,頁3,民國89年8月2日。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7.高鳳仙,家庭暴力防治法之修正建議(下),司法週刊,992期,頁3,民國89年8月9日。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8.徐國楨,家庭暴力防治中心聲請保護令現況之探討,中央警察大學警學叢刊,32卷3期,頁58-94,民國9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陳若璋,台灣婚姻暴力特質、歷程、與影響,婦女兩性學刊,3期,頁117-147,民國81年3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0.黃富源、許福生,警察系統回應婚姻暴力的理論與實務,載:防治婦女婚姻暴力研究報告,婦女新知基金會,民國8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1.黃富源、葉麗娟,法官對婚姻暴力態度的研究,社會建設,99期,頁1-38,民國8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2.黃富源,警察與家庭暴力處理模式之研究,全國律師,4卷7期,頁16-25,民國89年7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3.黃翠紋,家庭暴力防制策略之探討--兼論台灣地區警察處理家庭暴力問題之現況,警學叢刊,29卷5期,頁151-172,民國88年3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4.張錦麗,淺談司法單位如何妥適落實家庭暴力防治法,全國律師,3卷7期,頁38-42,民國88年7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5.張錦麗,婦女人身安全資源體系之整合與檢討,載:2000年全國婦女人身安全會議特刊,頁99-107,民國89年4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6.劉宏恩,我國法院對婚姻暴力問題之態度--台灣婦女以「不堪同居之虐待」訴請離婚之司法實務,萬國法律,88期,頁41-58,民國85年8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7.顏朝彬,家庭暴力防治法在實務上運作的幾項缺失之檢討與建議,全國律師,4卷11期,頁38-43,民國89年11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8.蘇素娥,淺談家庭暴力防治之刑事程序,律師雜誌,248期,頁43-57,民國89年5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三) 論文(按作者姓氏筆畫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王秋嵐,警察與社工員對緊急性暫時保護令聲請作業實況之初探-以台北市為例,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巫穎,我國民事保護令制度之檢討與建議—兼論違反保護令罪,東海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林君黛,婚姻暴力中受虐婦女生活經驗之探討,中國醫藥學院醫學研究所,民國8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林秀美,女性殺人犯罪之質化研究,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林芝立,國家與社會的互動----家庭暴力防治法立法過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林耀琳,論受暴婦女殺害施暴者之正當防衛~以幾個美國刑事實務的判決為例,國防管理學院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吳翠萍,婚姻暴力下殺夫案件刑事責任之研究,私立東吳大學法律學研究所,民國8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吳啟安,家庭暴力防治官性別平權意識與工作滿意度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洪遠亮,論家庭暴力事件加害人與被害人權益之保障,銘傳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韋愛梅,警察系統回應婚姻暴力模式之研究--以台北市政府警察局為例,中央警察大學警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梁育純,法院審理民事保護令聲請案之研究,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2.黃翠紋,婚姻暴力調解措施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博士論文,民國9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3.黃心怡,法官對婚姻暴力態度之研究-以北台灣法官為例,國立台北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民國9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4.葉麗娟,警察、司法系統回應婚姻暴力的現況與檢討,中央警察大學警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5.褚杏子,婚姻暴力下女性被害者之研究∼以女性主義觀點出發∼,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6.鄭惠文,警察處理家庭暴力案件逮捕意願之研究□H高雄縣警察局為例,中央警察大學行政警察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7.劉宏恩,心理學取向之法律研究:以住宅搜索、子女監護及婚姻暴力問題為例,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8.劉玉鈴,女性社工員性別意識對專業關係的影響—以婚姻暴力防治社工員為例,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民國9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鄧純芳,藍鬍子現身-揭開加害人面具的婚姻暴力加害人處遇計畫,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0.盧昱嘉,婚姻暴力被害人與加害人互動關係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1.謝文彥,親密關係殺人犯罪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博士論文,民國9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2.羅培毓,從法律的觀點論台灣女性離婚決定之困境,國立臺灣大學法教分處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四) 研究計畫(按作者姓氏筆畫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王麗容,「民事保護令成效之研究」,內政部委託研究報告,民國9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周月清、高鳳仙,「台北市婚姻暴力防治體系之研究—現況及需求評估」,台北市政府委託研究報告,民國8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葉毓蘭,「家庭暴力防治網絡之建構□給謒t統之回應與成效評估」,內政部委託研究報告,民國9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廖健男,「家庭暴力防治法執行成效及面臨問題之探討專案調查研究報告」,臺北市 監察院,民國9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鄭瑞隆、王文中,「家庭暴力加害人特質與處遇評估工具之研究」,內政部委託研究報告,民國9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劉淑瓊,「台灣地區家庭暴力防治業務取向研究」,內政部社會司委託研究報告,民國9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二、 英文部分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翻譯書籍(按作者姓氏字母序)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Baer Judith, Our Lives Before the Law. 官曉薇、高培桓譯,《法律之前的女性 建構女性主義法理學》,(台北市 商周,200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Brewster Susan Clark, To be an anchor in the storm : a guide for families and friends of abused women. 劉慧玉譯,《親密風暴中的船錨 受虐婦女親友的角色與行動》(臺北市 遠流,199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Browne Kevin, Herbert Martin, Preventing Home Violence. 周詩寧譯,《預防家庭暴力》,(台北市 五南,200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Gelles Richard J., Intimate violence in family. 劉秀娟譯,《家庭暴力》 (台北市 揚智,199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Kemp Alan, Abuse in the family : an introduction. 彭淑華譯,《家庭暴力》(臺北市 洪葉文化,199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Lindsey Michael, Change is The Third Path : a workbook for ending abusive and violent behavior. 林明傑譯《家庭暴力者輔導手冊》(臺北市 張老師文化,200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Nicarthy Ginny, You can be free : an easy-to-read handbook for abused women. 梁秀鴻譯《你可以自由 讓受虐婦女不再暗夜哭泣》(臺北市 張老師,200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二) 書籍(按作者姓氏字母序)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Browne, A., When battered women kill, New York : The Free Press (198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Buzawa, E. S. & Buzawa, C. G., Domestic violence – The criminal justice reponse(3rd ed.), Thousand Oaks, CA : Sage (200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Dutton, D. G., The Domestic assault of women : Psychological and criminal justice perspectives, Boston : Allyn and Bacon, Inc(1988).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