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contributor.advisor | 楊世雄 | zh_TW |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 范姜琇齡 | zh_TW |
dc.creator (作者) | 范姜琇齡 | zh_TW |
dc.date (日期) | 2005 | en_US |
dc.date.accessioned | 14-Sep-2009 11:57:10 (UTC+8) | - |
dc.date.available | 14-Sep-2009 11:57:10 (UTC+8) | - |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 14-Sep-2009 11:57:10 (UTC+8) | - |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 G0911540143 | en_US |
dc.identifier.uri (URI) |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1729 | - |
dc.description (描述) | 碩士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國立政治大學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哲學研究所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91154014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94 | zh_TW |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 馬克思在《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中說道:「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問題在於改變世界」 。馬克思對於哲學的革命性解說也顯示在他對於經濟的解說之中,他在《黑格爾法哲學批判》當中指出黑格爾唯心論所理解的國家概念,僅是將國家視為如同仲裁個人利益衝突的更高理性,是公共利益的守護者;但馬克思認為社會生活本身存在著階級的分劃,經濟活動之中存在著人對人的壓迫,這個概念式存在的國家反以公共的善為名,實際上卻只是既得利益階級的利用工具。這種國家概念只是虛偽的國家概念。唯有「否定既存的哲學」,否定現存哲學世界的世界觀,才能夠使得現存世界與概念吻合,德國哲學的主要缺陷就在於:「它認為不消滅哲學本身,就能使哲學變成現實」;因此馬克思說:「你們不在現實中實現哲學,就不能消滅哲學」 。柯西Karl Korsch (1886~1961)認為對馬克思而言,這種對哲學的「批判」之意義也同樣適用於對經濟之批判,因此他仿照馬克思的話說:「你們不在現實中實現經濟,就不能消滅經濟」 。馬克思就如他在《資本論》中所說的,旨在揭發當代經濟的奧秘,同時亦欲對之前的經濟學家的經濟理論進行革命。 經濟的本身,一方面是一種自然的規律,因為人類面對著一個不爭的事實,即:我們必須透過我們人類的勞動,改變大自然的形式,來滿足我們的需求,延續我們的生命;經濟學家始終都必須承認經濟是基於一個自然的現實活動,因此從未有一個經濟學家否認,勞動,是創造價值的根本泉源。 另一方面,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夠僅僅以其自我的勞動,來滿足維繫自我生存的物質需求。因此,交易是經濟的自然現象,經濟活動本身必然是透過交易的這項社會行為達到其實現。此外,面對著自然的資源,人的需求是無限的,但是資源卻是有限;所以經濟活動的本身,它必然也是一個物質的分配系統,就如同經濟學家薩穆爾遜(Paul A.Samuelson)定義經濟理論為:「分析社會及其成員如何決定、使用其有限的生產質料,生產各種物質,藉諸或不藉諸貨幣,分配與社會中之個人與群體,以滿足其現今與將來需求。經濟學分析成本與效益,以改善社會的生產與分配系統」 。 價值是一個極為抽象的名詞,但是在具體的經濟現象與活動當中,卻是具象的。它可以指涉人的創造物質的勞動,可以指涉物質對於人的需求的可能;它也可以作為分配系統的根據,所以幾乎所有的經濟學家都必須要對價值在經濟現象當中之具象有所說明以及解釋。馬克思也不例外,從經濟思想史的理解當中,馬克思以其勞動價值學說建構他對資本主義經濟制度批判的基石,同時也以此作為建構社會主義經濟的理論基礎。李敖在北京大學的演講中以「再見馬克思」為題,似乎說明馬克思主義已經過時,但是英國的社會學家紀登斯(Giddens)認為,馬克思所謂的「一個幽靈在歐洲徘徊」,這個他稱之為幽靈的社會主義,之所以仍在歐洲徘徊,是因為我們不能簡單地放棄那些推動他們前進的價值和理想,因為這些價值和理想中,有一些是我們社會與經濟發展所創造的美好生活中所不可少的 。 馬克思的勞動價值理論乃是對於古典自由主義經濟學家的價值解說之革命,另一方面,也是一種繼承。在其《剩餘價值理論史》的鉅作當中,馬克思對於威廉配第(William Patty)、亞當斯密(Adam Smith),以及李嘉圖(David Ricardo)的價值論述多所批評,所以本論文的第一章將論述他們的價值理論,以瞭解這些經濟思想家們對於價值概念的論述,以及馬克思對於這種價值論述的批評,藉此瞭解價值理論的歷史發展,並從中釐清問題之脈絡,以利對馬克思的勞動價值作一個基礎的理解。 馬克思的勞動價值理論是對古典自由主義經濟學家的繼承,同時也是一種改革,因此在第二章中企圖延續第一章的論述呈現馬克思的勞動價值理論之內容及其涵義,並說明馬克思對於這種勞動價值理論的發展。 如前所述,經濟活動必然包含物質的分配系統,或是稱之為「經濟秩序/制度」,馬克思以勞動價值理論作為基點,對於資本主義社會經濟制度多所批評,本論文嘗試在第三章中說明馬克思的勞動價值理論對資本主義的批判以及分析在資本主義之資本積累、再生產的模式下,將形成供需不均衡的生產過剩問題。以及說明資本主義經濟制度將如何因著這樣的內在生產關係,工人之勞動與生產工具的相分離,而資本家如何在掌握資本、掌握生產工具的情形下,進行階級的剝削,乃致引發資本主義的種種危機。 任何一種社會理論不但需要一種理論的一貫性,同時也考驗其可實踐性,因為社會的主體是「人」,要解釋人的社會行為,便必須要對人之自由的行為的社會定位有所說明,在第四章當中,本論文之研究議題,所謂「哲學探討」之意義,便是在於說明馬克思在經濟制度當中的人之定位問題;除了說明馬克思自黑格爾及費爾巴哈處所繼承而來的人的本質理論觀點,並說明馬克思對他們的理論的批評與改進。加以反省人的本質在勞動異化的情形下,工人與資本家所扮演的剝削者與被剝削的角色是如何進行的,以作為本論文的結論。 | zh_TW |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 前言: 2 第一章 馬克思價值理論之溯源 5 1.1威廉配第WILLIAM PATTY(1623-1687)的價值理論 5 1.2亞當斯密ADAM SMITH (1723~1790)的價值理論 7 1.3李嘉圖DAVID RICARDO( 1776~1823)勞動價值理論之發展 9 第二章 馬克思的勞動價值理論之內容 29 2.1馬克思早期經濟思想發展 29 2.2《資本論》中的價值概念 32 2.3價值概念的修正及發展 37 2.4剩餘價值 39 第三章 馬克思的勞動價值理論與其對資本主義之批判 44 3.1階級 44 3.2剩餘價值與剝削 45 3.3資本積累 47 3.4資本主義的經濟危機 56 第四章 馬克思勞動價值理論之哲學反省─馬克思的人性論 61 4.1黑格爾與費爾巴哈的人性論觀點 61 4.2馬克思對黑格爾及費爾巴哈的批判 64 4.3馬克思論人的本質 66 第五章 結論 77 重要參考文獻 80 | zh_TW |
dc.language.iso | en_US | - |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11540143 | en_US |
dc.subject (關鍵詞) | 馬克思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勞動價值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對資本主義的批判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馬克思人性論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異化 | zh_TW |
dc.title (題名) | 馬克思勞動價值理論之哲學反省 | zh_TW |
dc.type (資料類型) | thesis | en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A Giddens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第三條路》,鄭武國譯,臺北市 : 聯經,民88。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資本主義與現代社會理論:馬克思‧涂爾幹‧韋伯》,簡惠美 譯。台北市:遠流出版社出版,民78。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Adam Smith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國富論》,謝宗林、李華夏合譯。台北市:先覺出版,民89。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David Ricardo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貨幣銀行論文集》鄭學稼 譯。台北市:幼獅出版,民68。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經濟學與賦稅原理》潘志奇譯,台北市: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民55。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Erich Fromm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馬克思關於人的概念》,徐紀亮、張慶熊 譯。台北:南方叢書出版社,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民77。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Ernest Mandel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簡論》,張乃烈 譯。台北市:《台灣社會研究》雜誌出版,民87。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Feuerbach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基督教的本質》張毅 譯,北京 :中國社會出版發行 :新華經銷, 1999。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Hegel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歷史哲學》王造時 譯。上海:上海書店,1999。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Leszek Kolakowski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馬克思主義的主流(一)》馬元德 譯。台北市:遠流出版,1992。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Mann,Thomas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重商主義論》周憲文 譯。台北市:台灣銀行出版,民60。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Marcuse,Hurbert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理性和革命:黑格爾和社會理論的興起》程志民 譯,四川:重慶出版,1999。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Michael Burawoy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製造甘願:壟斷資本主義勞動過程的歷史變遷》林宗弘 等譯。台北市:群學出版,民94。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Morishima Michio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李嘉圖的經濟學說》丁力譯,國立編譯館 民83。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Peter Lind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馬庫色的自由理論》關向光 譯,臺北市:遠流出版。1994。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Roemer John E.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在自由中喪失 馬克思主義經濟哲學導論》段忠橋/劉磊 譯,北京:經濟科學出版,民92。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William Patty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賦稅論》,北京:商務出版,1972。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不破哲三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資本論與現代》,于俊文 譯,濟南市:山東人民出版,1992。 | zh_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