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學位論文

文章檢視/開啟

書目匯出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引文資訊

TAIR相關學術產出

題名 中共國家能力與網際網路關係之研究
作者 張靜苓
貢獻者 李明
張靜苓
關鍵詞 國家能力
網際網路
日期 2003
上傳時間 14-九月-2009 12:22:27 (UTC+8)
摘要 本論文主要在研究網際網路在中國大陸的發展以及中共政權如何看待網際網路對國家社會的影響與對其政權的衝擊,並探討中共以〈國家能力〉的向度研究中共以國家意志對網際網路進行干預的能力。
       本論文的分析架構,以網際網路在中國大陸的發展概況為起點,係以中國大陸學者王紹光與胡鞍鋼之中共〈國家能力〉四個指標的探討角度切入,以國家系絡及社會系絡交互分析。除第一章緒論外,第二章網際網路在中國大陸發展之概況,主要在探討中共發展網際網路的緣起與過程,透過網路特性形成網民參與社會及新聞活動的現象,並探討中共在發展網際網路的過程中,基於政治因素與意識型態所形成的管制。
       第三章,中共如何看待網際網路的發展與影響。分析中共高層對發展網際網路與管制網際網路的相互矛盾態度,長期而言,中共發展網際網路的布局,可以從法規的限制措施與中文化網域的推動看出端倪,最後聚焦在網際網路對中共統治衝擊的可能性分析。
       第四章,中共管控網際網路之對策。主要針對中共在網際網路法規內容的分析與探討,及討論中共管制網際網路的執行面問題,執行機構職權的重疊與互相牽制,尤其在中共十六大召開期間,管制網際網路相關的議題,尤其突顯。
       第五章,中共管制網際網路之成效與得失。從網際網路技術觀點切入,探討中共如何管控網際網路,以遂行其政治目的。反向思考,促成中共監控網路的始作俑者是國際資本家的技術支援與配合研發,因此,商業利益的結合亦加速中共掌控管制網路的先進技術與資源;但在中共嚴密把關下,仍有為數不少的團體與異議人士為中國網路積極尋找突破口,協助中國網民突圍封鎖,最後則是討論中共管制網路是否達其目的與成效得失。
       第六章,結論分為研究發現與後續研究兩部分。整合歸納前述章節內容,除求深化中共意識型態之政策取向分析,亦窮究網路技術面之操作原委,俾利後續相關領域之研究工作者參考。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一、專書
于華、戴小舟編著,《保衛信息國土 網絡社會與國防》。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1
年。
于清文、姜富渠編著,《中國信息市場》。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
大新資訊編譯,Drew Heywood原著,《Microsoft TCP/IP與網路通訊》。台北:第三波
資訊,1994年。
王凡、曾微譯,John Parker原著,《全面監控 國際電子間諜系統揭密》。陜西:陜西
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
王志弘等譯,Edward W. Said原著,《東方主義》。台北縣:立緒文化,1999年。
王佳煌,《資訊社會學》。台北市:學富文化,2000年。
馮建三譯,John Tomlinson原著,《文化帝國主義》。台北市:時報,1994年。
馮建三譯,Frank Webster原著,《資訊社會學理論》。台北市:遠流,1999年。
楊明暐、潘勛、王嘉源等譯,Ross Terrill原著,《一中帝國大夢The New Chinese
Empire》。台北:雅言文化,2004年。
楊淑漵主編,《因特網與社會》。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2年。
楊開煌,〈中共〈反和平演〉---社會角度之觀察〉,張隆義主編,《和平演變的理論
與實際》。台北市: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1992年。
蔣金龍,《中華民國與中共傳播事業之比較》。台北:鳴華出版社,1997年。
蔡源林譯,Edward W. Said原著,《文化與帝國主義》。台北縣:立緒文化,2000年。
趙橋梁編著,《知識經濟與國際關係》。北京: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年。
王佳煌,《國家發展》。台北市:台灣書店,1998年。
赫伯.朵迪克、汪琪,《尋找資訊社會》。台中市:三民,1995年。
劉文富等著,《全球化背景下的網絡社會》。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2001年。
劉炯朗,《透明社會─個人隱私vs自由》。台北:先覺出版社,1999年。
劉靜怡譯,Andrew L. Shapiro原著,《控制權革命:新興科技對我們的最大衝擊》。台
北市:臉譜,2001年。
劉繼南主編,《大眾傳播與國際關係》。北京:北京廣播學院,1999年。
魯杰著,《網絡時代的信息安全》。鄭州:中原農民出版社,2000年。
鄧炘炘,《網絡傳播與新聞媒體》。北京:北京廣播學院,2002年。
增田米二,游琬娟譯,《資訊地球村》。台北市:天下文化,1994年。
蕭美惠譯,David Brin原著,《透明社會:個人隱私vs資訊自由》。台北市:先覺,
王孟平,《通訊革命》。台北市:中華徵信所,1998年。
1999年。
鄭棨元、陳慧慈譯,John Tomlinson原著,《文化全球化》。台北市:韋伯文化,2001
年。
薛絢譯,Margaret Wertheim原著,《空間地圖---從但丁的空間到網路的空間》。台北市:
商務,1999年。
謝宜任、唐維敏、甘尚平譯,Thomas F. Baldwin,D. Stevens McVoy,Charles Steinfield
原著,《大匯流---整合媒介、資訊與傳播》。台北市:亞太圖書,1997年。
羅耀宗譯,Michael L. Dertouzos原著,《資訊新未來》。台北市:時報文化,1997年。
蘇紹智,《中國大陸政治經濟的再認識》。台北:風雲論壇出版社,1995年。
二、期刊
王忠孝編著,《傳播科技概論》。台北市:千華圖書,2001年。
王章陵,〈中共報業體制的形成及改革〉,《共黨問題研究》,第23卷第11期,頁38-50。
王毓莉,〈改革開放後中國大陸傳播專業之發展〉,《東亞季刊》,第27卷第3期,1995
年,頁73-95。
江迅,〈還公民知情權,教授挑戰中宣部〉,《亞洲周刊》,2004年,頁26-35。
李月蓮、蘇鑰機,〈新聞網站、公共空間與民主社會〉,《二十一世紀》雙月刊,2001
年2月號,頁37。
李明,〈柯林頓總統亞太政策之展望〉,《美國月刊》,第8卷第12期,總號92,1993
年12月,頁23-36。
李明,〈中國大陸經濟改革的現況與展望〉,《問題與研究》(日文版),第23期第9
號,1994年3月,頁70-87。
王紹光、胡鞍鋼,《國家與社會》。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
李明,〈世界新秩序下中共對東協之外交政策〉,發表於《後冷戰時期中共對外政策
研討會》,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外交研究所主辦,1994年5月。
李明,〈美國與中共關於對外軍售的爭議〉。《美國月刊》,第14期,1995年5月,頁
4-19。
李明,〈後冷戰時期中共對東南亞之研究與教學〉,發表於《後冷戰時期中國大陸國
際關係研究之評估學術研討會》,1995年6月。
李明,〈爭取邦交國與兩岸關係之研究〉,發表於《務實外交與兩岸關係學術研討會》,
1998年6月。
李政安,〈台灣網站前進大陸生存守則〉,《管理雜誌》,第318期,2000年12月,頁
84-85。
王紹光、胡鞍鋼,《中國大陸的社會、政治、經濟》。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沈祖德,〈上海商界積極推行電子商務〉,《突破雜誌》,163期,1999年,頁92-93。
余紹逖、陳嘉正、林永豐,〈中國大陸網路發展之初探〉,《廣播與電視》,1996年7
月,第2卷第4期,頁109-129。
余紹逖,〈大陸網際網路與跨國資訊流通〉,《中國大陸研究》,1996年10月,第39
卷第10期,頁81-91。
余紹逖、張宏源,〈網際網路於電子民主之應用與分析〉,《世新大學學報》,1997年
10月,第7集,頁97-114。
周湘雯、任永貞、丁源宏,〈創新經營模式〉,《商業現代化》,2001年1月,頁10-14。
吳家煌,〈中國與世貿組織接軌:問題及經濟教訓〉,《國際貿易》,1996年第11期,
頁6-7。
年。
侯山林,〈中國大陸加入WTO評述〉,《國際經濟情勢週報》,第1312期,1999年11
月,頁6-13。
郝曉鳴、李展,〈傳播科技對於中國大陸傳媒體制的挑戰〉,《新聞學研究》,第69期,
頁95-112。
高明智,〈企業設立B2C網站的發展模式與困境〉,《管理雜誌》,第314期,2000年
9月,頁28-31。
許志嘉,〈中共國際宣傳策略:網際網路的挑戰與運用〉,《銘傳大學傳播學院傳播管
理研討會論文》,2002年,頁54。
寇健文,〈中共對網路信息傳播的政治控制〉,《問題與研究》,2001年3月,第40
卷第2 期,頁33-53。
王樂成、林祐聖、葉欣怡譯,James Slevinm原著,《網際網路與社會》。台北:弘智
閔大洪,〈互聯網在中國大陸的建設與發展〉,《海峽兩岸公共關係學術暨實務研討會
論文集》,1997年4月,頁205-228。
黃存義,〈掌握下一世代網際網路的新契機〉,《網際先鋒》,2001年1月,頁42-47。
黃建邦,〈資訊時代大陸地區網際網路(Internet)發展概況〉,《華岡印刷傳播學報:
印刷傳播管理》,第31期,頁27。
黃照貴、張海青,〈全球電子商務市場進入模式與進入障礙與產業因素相關性研究:
以台灣地區大型企業為例〉,《中山管理評論》,第8卷第2期,2000年夏季號,頁249-271。
陳義豐,〈談大陸電子商務現況及B2B策略〉,《網際先鋒》,2000年12月,頁26-28。
陳俐齡,〈大陸地區投資環境與風險調查報告〉,《電工資訊》,2000年2月,頁8-16。
張佩珍,〈中共嚴控網際網路之分析〉,《經濟前瞻》,2000年5月,頁76-82。
文化,2002年。
張佩珍,〈兩岸經貿互動之新思維架構-全球化與大陸化〉,《全球化時代下的兩岸關
係與中國大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國立政治大學社會科學院,頁1-2-11。
張曙光,〈國家能力與制度變革和社會轉型〉,《中國書評》月刊,1995年1月,頁
27。
彭慧鸞,〈資訊時代國際關係理論與實務之研究〉,《問題與研究》,2000年5月,第
39卷第5期,頁1-14。
楊素,〈中共對網路的管制作為〉,《交流》,2001年2月,第55期,頁55-58。
楊家誠,〈網際網路對中共統治的影響〉,《共黨問題研究》,第27卷第10期,頁85-92。
楊開煌,〈大陸政體下的媒體角色變遷-解釋典範之探討〉,《東亞季刊》,1991年10
月,第23卷第2期,20-38。
王躍生,《新制度主義》。台北市:揚智文化,1997年。
楊開煌,〈社會主義〈新聞自由〉之評析〉,《臺大新聞論壇》,1994年,第1卷第2 期,
頁1-28。
蔡裕明,〈資訊民族主義─Linux對中國大陸的意義〉,《中國大陸研究》,2001年第
44卷第12期,頁21-35。
虞金燕,〈中國大陸internet發展現況〉,《光碟月刊》,1999年4月,頁73-83。
歐陽新宜,〈中共網際網路的發展及其管制困境〉,《中國大陸研究》,第41卷第8期,
1998年8月,頁41-57。
劉曉玲,〈中國大陸電子商務發展策略與現況(上)〉,《資訊與電腦》,2000年12月,
頁50-52。
蕭正宗,〈中國大陸網際網路發展現況〉,《投資中國》,第82期,2000年12月號,
艾文.托佛勒,吳迎春、傅凌譯,《大未來》。台北市:時報文化,1992年。
頁13。
蕭瑞麟,〈如何以電子商務創造企業價值〉,《管理雜誌》,第319期,2001年1月,
頁110-113。
藍信彰,〈網際網路公司的經營─Show Me the Money〉,《網際先鋒》,2000年11月,
頁30-34。
魏澤民,〈山雨欲來風滿網:中國大陸網際網路發展析論〉,《共黨問題研究》,2000
年2月,第26卷第2期,頁44-60。
三、博碩士論文
王占璽,《九○年代中國大陸網際網路與社會發展》,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0年。
江淑琳譯,Gordon Gragam原著,《從哲學看網際網路》。台北市:韋伯文化,2002
王立言,《由國家能力途徑看台灣大陸政策的制訂與執行:一九九六至二○○○》,
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王立德,《中國大陸知識經濟概念之探討---以電信與網際網路的整合為例》,東華大
學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王雅慧,《中共管制網際網路之研究-以政治向度探討》,中國文化大學中國大陸研究
所碩士論文,2002年7月,頁74-76。
林琳文,《馬克思主義發展理論與中共發展道路---關於國家與社會的辯證關係》,政
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博士論文,1995年。
吳竹君,《資訊時代與外交》,政治大學外交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吳宗翰,《中國大陸在網際網路發展下的國家與社會關係─從公共領域概念觀之》,
年。
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徐詠絮,《從文化帝國主義到媒介國際化的再思考》,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
論文,1996年。
張振興,《中共網際網路管制現況分析》,東吳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陳英凱,《網際網路對中國大陸政治發展的影響---以法輪功現象為例》,文化大學中
國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曾東亮,《中國大陸網際網路之研究》,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經濟貿易組碩士論
文,1999年。
楊家誠,〈《網際網路》對中共統治之影響〉,《共黨問題研究》,第27卷第10期,2001
年10月,頁86。
江靜之譯,Tim Jordon原著,《網際權力---網際空間與網際網路的文化與政治》。台北
盧奕旬,《80年代以來政治學中國家能力研究之分析》,台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
士論文,2000年。
四、網路
BBC中文網
新聞稿,〈中國加強網上監控的防火牆〉,2002年09月23日,
http://news.bbc.co.uk/hi/chinese/news/newsid_2277000/22773912.stm
新聞稿,〈中國頒布更嚴厲網際網路法規〉,2002年01月18日,
http://news.bbc.co.uk/hi/chinese/news/newsid_1769000/17693532.stm
新聞稿,〈北京突擊網站消除異見資訊〉,2002年01月18日,
http://news.bbc.co.uk/hi/chinese/news/newsid_2028000/20282012.stm
市:韋伯文化,2000年。
大紀元時報
飛鳴,〈中共高科技網際網路犯罪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2003年02月26日,
http://www.epochtimes.com/b5/3/2/26/n279922.htm
紀元綜述,〈國際關注中國封鎖網絡〉,2002年04月25日,
http://www.epochtimes.com/b5/2/4/25/n185851.htm
張偉國,〈電腦網路"大國"與資訊自由小國〉,2002年08月06日,
http://www.epochtimes.com/b5/2/8/6/n206621.htm
新聞稿,〈美學者公布對中國網際網路的調查結果〉,2002年04月18日,
http://www.epochtimes.com/
新聞稿,〈人權觀察發表年度報告批評中共踐踏人權〉,2003年01月15日,
李天鐸等編著,《重繪媒介地平線:當代國際傳播全球與本土趨向的思辯》。台北市:
http://www.epochtimes.com/b5/3/1/15/n265912.htm
新聞稿,〈越南效仿中國發展和控制網際網路使用的政策〉,2003年01月15日,
http://www.epochtimes.com/b5/3/2/6/n273137.htm
嘉貝,〈擁有這樣的〈國際領先技術〉是榮還是恥?〉,2002年02月22日,
http://www.epochtimes.com/b5/3/2/22/n278408.htm
明慧網
美國之音,〈中國網民強烈不滿政府掃蕩網吧〉,2002年06月19日,
http://big5.minghui.org/mh/articles/2002/6/20/32101p.html
看中國報導
新聞稿,〈十六大期間北京嚴控網絡信息〉,2002年11月15日,
亞太,2000年。
http://www.secretchina.com/news/articles/2/11/15/28463b.html
解放軍報網路版
潘學俊,〈移動通信建功信息戰場〉,2003年03月05日,
http://www.pladaily.com.cn/big5/pladaily/2003/03/05/20030305001174_IT.html
澳洲光明網
自由亞洲電台特約評論員,〈全球新聞自由排名 大陸倒數第二〉,
http://www.xinguangming.org/newsPage.asp?ID=1449
多維周刊
美國之音,〈對網絡的想象不要從一個極端跳到另一個極端〉,多維周刊總第 61期,
http://www.chinesenewsweek.com/61/NewTrend/4654.html
汪向東,《中國科技成果》。北京:新華書店,1999年。
其它
牛俊峰,〈信息安全我們的現狀如何(上)〉,解放軍報網路版http://www.pladaily.
牛俊峰,〈信息安全我們的現狀如何(下)〉,解放軍報網路版http://www.pladaily.
伊銘,〈信息革命與專制政體的戰爭〉,http://asidemo.org/1999/02/19990226a.htm
伊銘,〈網路警察:中共專政工具又一利器〉,http://www.asiademo.org/20010720b.htm
閔大洪,〈數字化時代與數字化傳媒〉,浙江在線http://www.zjonline.com.cn/big5/
閔大洪,〈中國社會變革與新媒體使用〉,浙江在線http://www.zjonline.com.cn/big5/
黃傳芳,〈中國傳媒要抓緊研究和對應WTO〉,浙江在線http://www.zjonline.com.cn
彭蘭,〈網絡與跨文化傳播問題初探〉,浙江在線http://www.zjonline.com.cn
楊渡,〈從中國大陸知識份子網站論壇現象看未來可能發展與影響〉,陸委會網站
汪向東等著,《中國:面對互聯網時代的新經濟》。北京:三聯書店,2003年。
http://www.mac.gov.tw.
劉青,〈評美國2001年國別人權報告〉,對中國的分析評估,大紀元網路版
劉曉波,〈中共言論管制效力的弱化〉,http://news.bbc.co.uk/hi/chinese/china_
錢渭南,〈傳播管理的四個環節〉,浙江在線http://www.zjonline.com.cn
英文部分:
一、專書
Vidich, A. J. “Legitimation of Regimes in World Perspective,”Conflict and Control
London:Sage Publication 1979.
Wellman, Barry “Networks as Personal Communities,” in Social Structure:A Network
Approach , edited by Barry Wellman & S. D. Berkowitz Cambridge, England: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8.
汪向東、劉滿強譯,《網絡的挑戰:互聯網對發展的影響》。北京:中國友誼出版公
Fischer, Claude S. The Urban Experience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Publishers,
1984.
McQuail, D. Media Performance:Mass Communication and the Public Interest London:Sage
Publications, 1992.
White, Gordon Riding The Tiger:The Politics of Economic Reform in Post—Mao Chin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Giroux, Henry A. “Hegemony, Resistance, and Educational Reform.” in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Alternatives in Education, edited by Henry A. Giroux, Anthony N. Penna, and William F. Pinar Berkeley: McCutchan Publishing, 1981.
Wasko J. and V. Mosco ed., Democratic Communications in the Information Age Toronto:
Garamond Press, 1992.
司,2000年。
Jackson Robert J. and Michael B. Stein,"The Issue of Political Development," in Jackson
Robert J. and Stein Michael B. (eds.), Issues in Comparative Politics New York:St. Martin`s Press, 1971.
Herman Andrew and Thomas Swiss eds. , The World Wide Web and Contemporary Cultural
Theory : Magic, Metaphor, Power, London : Routledge,2000.
Shapiro Andrew L. , The Control Revolution : How the Internet is Putting Individuals in
Charge and Changing the World We Know, New York : PublicAffairs, 1999.
Loader Brian D. ed , The Governance of Cyberspace : Politics, Technology and Global
Restructuring, London : Routledge,1997.
Held, David Anthony McGrew, David Goldblatt,
Jonathan Perraton, GLOBAL TRANSFORMATION: Politics, Economics and Culture,
巫宗融譯,《數位法律》。台北:遠流出版社,1999年。
California : Stanford University, 1999.
Huang, Chung-Hsiou, Democracy.Com : Governance in a Networked World, Hollis, N.H :
Hollis Publishing, 1999.
Everard, Jerry Virtual State : The Internet and boundaries of the nation- state, London :
Routledge,2000.
二、期刊
Angelides and C. Marios, “Implementing the Internet for business: A global marketing
opportunit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vol. 17, (1997), pp.405-419.
Beam, Carrie & Arie Segev, ”Auctions on the Internet:A Field Study,” Working Paper,
Nov. 1998, pp.5-7.
呂郁女,《衛星時代中國大陸電視產業的發展與挑戰》。台北:時英出版社,1993
Davies, John, “Stability Properties of Coherently Gyrating Relativistic Electron Beams,” MIT
Plasma Science and Fusion Center Report, 1997, pp.3-5.
Evans, Philip B. & Thomas S. Wurster, “ Strategy and The New Economics of
Information,”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September-October 1999, pp.28-31.
Hamill, Jim & Gregory Karl, “Internet marketing in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UK SMEs,”
Journal of Marketing Management, vol.13, 1997, pp.9-28.
Hamill, Jim, “The Internet and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Review,
vol.14, (1997), pp.300-323.
Heilemann, John, “Andy Grove`s Rational Exuberance,” Wired Magazine, June 2001,
pp.11-15.
年。
Hoffman, D.L & T. P. Novak, “Marketing in hypermedia computer-mediated environments:
conceptual foundations,” Journal of Marketing, vol.60, 1996, pp.50-68.
Klein, Lisa R. & John A. Quelch, “Business-to-Business market making on the Internet,”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Review, vol.14, 1997, pp.345-361.
O`Connor, GinaC. & Bob O`Keefe, "Viewing the web as a marketplace: the case of small
companies,” Decision Support Systems, vol.21, 1997, pp.171-183.
Pant, Somendra & Cheng Hsu, "Business on the web: Strategies and economics,” Computer
Networks and ISDN Systems, vol.28, 1996, pp.1481-1492.
Parsons, Andrew, Michael Zeisser & Robert Waitman., "Organizing today for the digital
marketing of tomorrow", Journal of Interactive Marketing, vol.12, 1998, pp.31-53.
李明,《世界各國主要政黨內部運作之研究》。台北:正中書局,1990年。
Parson, Andrew, Michael Zeisser & Robert Waitman, "Organizing today for the digital
marketing of tomorrow,” Journal of Interactive Marketing, vol.12, 1998, pp.31-53.
Segev Arie, Dadong Wan & Carrie Beam, "Auctions on the Internet:A Field Study,”
Working Paper, Nov 1998, pp.5-7.
Strader, Troy J. & Michael J.Shaw, "Characteristics of electronic markets,”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vol. 21, 1997, pp.185-198.
Weihrich H., "The SWOT Matrix-A tools for situational analysis,” Long Range Planning,
vol.15, No.2, 1982, p.60.
Walker, Larry, "Plugging in a new business model,” Mortgage Banking, vol.15, 1997,
pp.108-115.
李明,《中日兩國與亞太政經發展》。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1992
Zwass, V., "Electronic Commerce:Structures and Issu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onic Commerce, Fall 1996, pp3-23.
年。
李明,《後冷戰時期亞太地區和平與安定》。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外交研究所,1993
年。
李明,《中國大陸人文及社會科學發展現況》。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學術發展委員會,
1995年。
李明,《南北韓政經發展與東北亞安全》。台北:五南出版公司,1998年。
李明,《2001年台灣安全展望白皮書》。台北:台灣綜合研究院戰略與國際研究,2001
年。
李明,《二十一世紀初台海安全與衝突預防》。台北:國防大學國家戰略研究中心,
2002年。
李英明,張隆義主編,《和平演變的理論與實際》。台北: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
心,1992年。
李英明,《鄧小平與後文革的中國大陸》。台北:時報文化,1995年。
李英明,《網路社會學》。台北市:揚智文化,2000年。
李英明,《虛擬的極限---資訊汪洋中的迷航》。台北市:台灣書店,2001年。
李英明,《全球化時代下的台灣和兩岸關係》。台北市:生智文化,2001年。
李金銓,《傳播帝國主義》。台北市:久大文化,1987年。
李金銓,《大眾傳播理論》。台北市:三民,1987年。
沈偉光,《新戰爭論》。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
沈偉光,《第三次世界大戰---全面信息戰》。北京:新華出版社,2000年。
李曉東,《信息化與經濟發展》。北京:中國發展出版社,2000年。
林宜敬、陳美岑譯,David Shenk原著,《資訊超載:數位世界的綠色主張》。台北市:
商業周刊,1998年。
林琳文著,李英明、張亞中主編,《後社會主義中國: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
台北:生智出版社,1997年。
明香安主編,《信息高速公路與大眾傳播》。北京:華夏出版社,1999年。
周榮庭等,《信息國防論》。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02年。
林震岩編著,《中國大陸WWW指南》。台北市:松崗,1999年。
范龍,《因特網與社會─論網絡對當代西方社會及國際傳播的影響》。武漢:華中科
技大學出版社,2002年。
金鑫,《中國問題報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
查修傑譯,Daniel Burstein & David Kline原著,《決戰資訊高速公路---第二波資訊革命
的契機與反思》。台北市:遠流,1997年。
胡泳、范海燕,《網路為王》。台北市:捷幼,1997年。
唐士其,《國家與社會的關係》。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
烏家培著,《信息社會與網絡經濟》。長春:長春出版社,2002年。
徐偉傑譯,Malcolm Waters原著,《全球化》。台北市:弘智文化,2000年。
涂瑞華譯,Joseph Straubhaar and Robert LaRose原著,《傳播媒介與資訊社會》。台北
市:亞太,1996年。
夏鑄九等譯,Manuel Castells原著,《網絡社會之崛起》。台北市:唐山,1998年。
夏鑄九等譯,Manuel Castells原著,《千禧年之終結》。台北市:唐山,2001年。
夏鑄九譯,Manuel Castells原著,《認同的力量》。台北:唐山出版社,2001年。
黃能富著,《區域網路與高速網路》。台北:維科出版社,1996年。
國防部史政編譯局,《資訊革命與國家安全》,2001年。
郭洪紀,《新國家主義》。台北市:揚智文化,1996年。
郭承天,〈新制度論與政治經濟學〉,何思因、吳玉山主編,《邁入二十一世紀的政治
學》。台北市:中國政治學會,2000年。
陳正然,《透明社會─個人隱私vs自由》。台北:先覺出版社,1999年。
陳建安譯,Howard H. Frederick原著,《全球傳播與國際關係》。台北市:揚智文化,
1999年。
陳曉開、袁世珮譯,唐.泰普史考特原著,《N世代:主導二十一世紀數位生活的新
新族群》。台北市:麥格羅.希爾國際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1998年。
陳鵬主編,《論西方國家的和平演變》。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1992年。
陳懷林、陳韜文,《中國媒體新論》。香港:大平洋世紀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
喬良、王湘穗,《超限戰》。北京:解放軍文藝出版社,1999年。
張紹勳,《研究方法》。台中市:滄海,2000年。
張嘉銘,《網際網路與社會》。台北:宏智文化事業,2002年。
張鋒,《潮頭:全維信息化戰爭─21世紀初葉全球戰爭展望與中國的前景》。北京:
中國青年出版社,1999年。
彭芸,《國際傳播新焦點---媒介全球化、區域化與本土化》。台北市:風雲論壇,1998
年。
彭懷恩,《邁進二十一世紀的中華民國政府與政治》。台北市:風雲論壇,1998年。
彭懷恩編著,《進階政治學Q&A》。台北市:風雲論壇,1998年。
程予誠,《傳播帝國---新媒介帝國主義》。台北市:亞太,1998年。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行政管理碩士學程
90921002
92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0921002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李明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作者) 張靜苓zh_TW
dc.creator (作者) 張靜苓zh_TW
dc.date (日期) 2003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4-九月-2009 12:22:27 (UTC+8)-
dc.date.available 14-九月-2009 12:22:27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4-九月-2009 12:22:27 (UTC+8)-
dc.identifier (其他 識別碼) G0090921002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1837-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行政管理碩士學程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0921002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2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本論文主要在研究網際網路在中國大陸的發展以及中共政權如何看待網際網路對國家社會的影響與對其政權的衝擊,並探討中共以〈國家能力〉的向度研究中共以國家意志對網際網路進行干預的能力。
       本論文的分析架構,以網際網路在中國大陸的發展概況為起點,係以中國大陸學者王紹光與胡鞍鋼之中共〈國家能力〉四個指標的探討角度切入,以國家系絡及社會系絡交互分析。除第一章緒論外,第二章網際網路在中國大陸發展之概況,主要在探討中共發展網際網路的緣起與過程,透過網路特性形成網民參與社會及新聞活動的現象,並探討中共在發展網際網路的過程中,基於政治因素與意識型態所形成的管制。
       第三章,中共如何看待網際網路的發展與影響。分析中共高層對發展網際網路與管制網際網路的相互矛盾態度,長期而言,中共發展網際網路的布局,可以從法規的限制措施與中文化網域的推動看出端倪,最後聚焦在網際網路對中共統治衝擊的可能性分析。
       第四章,中共管控網際網路之對策。主要針對中共在網際網路法規內容的分析與探討,及討論中共管制網際網路的執行面問題,執行機構職權的重疊與互相牽制,尤其在中共十六大召開期間,管制網際網路相關的議題,尤其突顯。
       第五章,中共管制網際網路之成效與得失。從網際網路技術觀點切入,探討中共如何管控網際網路,以遂行其政治目的。反向思考,促成中共監控網路的始作俑者是國際資本家的技術支援與配合研發,因此,商業利益的結合亦加速中共掌控管制網路的先進技術與資源;但在中共嚴密把關下,仍有為數不少的團體與異議人士為中國網路積極尋找突破口,協助中國網民突圍封鎖,最後則是討論中共管制網路是否達其目的與成效得失。
       第六章,結論分為研究發現與後續研究兩部分。整合歸納前述章節內容,除求深化中共意識型態之政策取向分析,亦窮究網路技術面之操作原委,俾利後續相關領域之研究工作者參考。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目錄                                  I
     圖表目次                                II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概念及研究假設………………………………………..……………3
     第三節 文獻探討…………………………………………………………………5
     第四節 研究途徑與方法…………………………………………………………12
     第五節 研究架構與預期成果……………………………………………………13
     第二章 網際網路在中國大陸發展之概況……………………………………………14
     第一節 中共發展網際網路的原因………………………………………………14
     第二節 中共發展網際網路的現況與限制………………………………………15
     第三節 網民透過網際網路參與新聞及社會活動之狀況………………………28
     第四節 大陸網際網路發展對社會之影響………………………………………36
     第三章 中共如何看待網際網路的發展與影響…………………………………….....43
     第一節 中共高層對發展網際網路之政策取向……………………………….....44
     第二節 中共高層對管制網際網路之政策取向……………………………….....48
     第三節 中共高層對發展網際網路之策略與佈局…………………………….....52
     第四節 網際網路對中共統治的衝擊………………………………………….....57
     第四章 中共管控網際網路之對策……………………………………………………63
     第一節 法源依據…………………………………………………………………63
     第二節 中共管制網際網路之執行機構…………………………………………73
     第三節 中共如何管制網際網路…………………………………………………79
     第四節 中共管制網際網路所產生之問題………………………………………86
     第五章 中共管制網際網路之成效與得失……………………………………………..96
     第一節 中共封鎖網際網路之目的與技術做法………………………………....97
     第二節 大陸網民對中共管制網際網路之反應………………………………...109
     第三節 國際對中共管制網際網路之聲援……………………………………...113
     第四節 中共管制網際網路之成效與得失……………………….……………..119
     第六章 結論…………………………………………………………………………..126
     第一節 研究發現………………………………………………………………...126
     第二節 後續研究………………………………………………………………..131
     附錄一 網際網路專有名詞解釋………………….…………………………………..133
     附錄二 中共網際網路相關法規制定內容………………………………….………..141
     參考書目………………………………………………………………………………...170
     
     圖表目次
     圖目次:
     2-1 CNNIC各次互聯網上網人數與計算機數增減圖………………………………….22
     2-2網民每月實際花費的上網費用分布………………………………………………...24
     2-3 CN註册域名下用戶分布情形……………………………………………………….25
     3-1 DNS架構圖…………………………………………………………………………...56
     3-2中共自訂規劃的DNS架構圖……….…………………………………..…………...57
     4-1中共國務院最新組織架構圖…………………………………….…………………..74
     4-2 Nimda病毒的傳播途徑示意圖………………………………………………………83
     4-3 歷年國際出口帶寬總數(03.1為十六大期間出口帶寬銳减)………………………88
     附圖1 DNS解析說明…………………………………………………………………...134
     附圖2 基本代理方式………………………………………………….……………….135
     附圖3 多重代理矩陣…………………………………………………………………..136
     附圖4 上下游代理……………………………………………………………………..137
     附圖5 加密/解密示意圖………………………………………………..……………...139
     附圖6 路由器連結網路範例…………………………………………..………………140
     
     表目次:
     3-1 大陸地區2000年至2002年網路入侵情形…………………………………………52
     4-1 2000年全球網際網路上網用戶前15強整理……………………………………..…86
     附表1路由器連結路徑總表………………………………………………….………140
zh_TW
dc.language.iso en_US-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0921002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國家能力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網際網路zh_TW
dc.title (題名) 中共國家能力與網際網路關係之研究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專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于華、戴小舟編著,《保衛信息國土 網絡社會與國防》。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于清文、姜富渠編著,《中國信息市場》。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大新資訊編譯,Drew Heywood原著,《Microsoft TCP/IP與網路通訊》。台北:第三波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資訊,199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凡、曾微譯,John Parker原著,《全面監控 國際電子間諜系統揭密》。陜西:陜西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志弘等譯,Edward W. Said原著,《東方主義》。台北縣:立緒文化,199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佳煌,《資訊社會學》。台北市:學富文化,200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馮建三譯,John Tomlinson原著,《文化帝國主義》。台北市:時報,199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馮建三譯,Frank Webster原著,《資訊社會學理論》。台北市:遠流,199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明暐、潘勛、王嘉源等譯,Ross Terrill原著,《一中帝國大夢The New Chinese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Empire》。台北:雅言文化,200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淑漵主編,《因特網與社會》。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開煌,〈中共〈反和平演〉---社會角度之觀察〉,張隆義主編,《和平演變的理論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與實際》。台北市: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199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蔣金龍,《中華民國與中共傳播事業之比較》。台北:鳴華出版社,199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蔡源林譯,Edward W. Said原著,《文化與帝國主義》。台北縣:立緒文化,200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趙橋梁編著,《知識經濟與國際關係》。北京: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佳煌,《國家發展》。台北市:台灣書店,199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赫伯.朵迪克、汪琪,《尋找資訊社會》。台中市:三民,199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文富等著,《全球化背景下的網絡社會》。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200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炯朗,《透明社會─個人隱私vs自由》。台北:先覺出版社,199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靜怡譯,Andrew L. Shapiro原著,《控制權革命:新興科技對我們的最大衝擊》。台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北市:臉譜,200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繼南主編,《大眾傳播與國際關係》。北京:北京廣播學院,199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魯杰著,《網絡時代的信息安全》。鄭州:中原農民出版社,200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鄧炘炘,《網絡傳播與新聞媒體》。北京:北京廣播學院,200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增田米二,游琬娟譯,《資訊地球村》。台北市:天下文化,199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蕭美惠譯,David Brin原著,《透明社會:個人隱私vs資訊自由》。台北市:先覺,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孟平,《通訊革命》。台北市:中華徵信所,199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9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鄭棨元、陳慧慈譯,John Tomlinson原著,《文化全球化》。台北市:韋伯文化,20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薛絢譯,Margaret Wertheim原著,《空間地圖---從但丁的空間到網路的空間》。台北市: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商務,199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謝宜任、唐維敏、甘尚平譯,Thomas F. Baldwin,D. Stevens McVoy,Charles Steinfield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原著,《大匯流---整合媒介、資訊與傳播》。台北市:亞太圖書,199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羅耀宗譯,Michael L. Dertouzos原著,《資訊新未來》。台北市:時報文化,199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蘇紹智,《中國大陸政治經濟的再認識》。台北:風雲論壇出版社,199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二、期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忠孝編著,《傳播科技概論》。台北市:千華圖書,200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章陵,〈中共報業體制的形成及改革〉,《共黨問題研究》,第23卷第11期,頁38-5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毓莉,〈改革開放後中國大陸傳播專業之發展〉,《東亞季刊》,第27卷第3期,199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年,頁73-9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江迅,〈還公民知情權,教授挑戰中宣部〉,《亞洲周刊》,2004年,頁26-3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月蓮、蘇鑰機,〈新聞網站、公共空間與民主社會〉,《二十一世紀》雙月刊,20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年2月號,頁3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明,〈柯林頓總統亞太政策之展望〉,《美國月刊》,第8卷第12期,總號92,199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年12月,頁23-3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明,〈中國大陸經濟改革的現況與展望〉,《問題與研究》(日文版),第23期第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號,1994年3月,頁70-8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紹光、胡鞍鋼,《國家與社會》。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明,〈世界新秩序下中共對東協之外交政策〉,發表於《後冷戰時期中共對外政策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研討會》,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外交研究所主辦,1994年5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明,〈美國與中共關於對外軍售的爭議〉。《美國月刊》,第14期,1995年5月,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1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明,〈後冷戰時期中共對東南亞之研究與教學〉,發表於《後冷戰時期中國大陸國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際關係研究之評估學術研討會》,1995年6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明,〈爭取邦交國與兩岸關係之研究〉,發表於《務實外交與兩岸關係學術研討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98年6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政安,〈台灣網站前進大陸生存守則〉,《管理雜誌》,第318期,2000年12月,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4-8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紹光、胡鞍鋼,《中國大陸的社會、政治、經濟》。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沈祖德,〈上海商界積極推行電子商務〉,《突破雜誌》,163期,1999年,頁92-9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余紹逖、陳嘉正、林永豐,〈中國大陸網路發展之初探〉,《廣播與電視》,1996年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月,第2卷第4期,頁109-12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余紹逖,〈大陸網際網路與跨國資訊流通〉,《中國大陸研究》,1996年10月,第3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卷第10期,頁81-9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余紹逖、張宏源,〈網際網路於電子民主之應用與分析〉,《世新大學學報》,199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月,第7集,頁97-11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周湘雯、任永貞、丁源宏,〈創新經營模式〉,《商業現代化》,2001年1月,頁10-1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家煌,〈中國與世貿組織接軌:問題及經濟教訓〉,《國際貿易》,1996年第11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頁6-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侯山林,〈中國大陸加入WTO評述〉,《國際經濟情勢週報》,第1312期,1999年1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月,頁6-1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郝曉鳴、李展,〈傳播科技對於中國大陸傳媒體制的挑戰〉,《新聞學研究》,第69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頁95-11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高明智,〈企業設立B2C網站的發展模式與困境〉,《管理雜誌》,第314期,200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月,頁28-3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許志嘉,〈中共國際宣傳策略:網際網路的挑戰與運用〉,《銘傳大學傳播學院傳播管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理研討會論文》,2002年,頁5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寇健文,〈中共對網路信息傳播的政治控制〉,《問題與研究》,2001年3月,第4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卷第2 期,頁33-5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樂成、林祐聖、葉欣怡譯,James Slevinm原著,《網際網路與社會》。台北:弘智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閔大洪,〈互聯網在中國大陸的建設與發展〉,《海峽兩岸公共關係學術暨實務研討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論文集》,1997年4月,頁205-22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存義,〈掌握下一世代網際網路的新契機〉,《網際先鋒》,2001年1月,頁42-4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建邦,〈資訊時代大陸地區網際網路(Internet)發展概況〉,《華岡印刷傳播學報: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印刷傳播管理》,第31期,頁2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照貴、張海青,〈全球電子商務市場進入模式與進入障礙與產業因素相關性研究: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以台灣地區大型企業為例〉,《中山管理評論》,第8卷第2期,2000年夏季號,頁249-27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義豐,〈談大陸電子商務現況及B2B策略〉,《網際先鋒》,2000年12月,頁26-2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俐齡,〈大陸地區投資環境與風險調查報告〉,《電工資訊》,2000年2月,頁8-1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佩珍,〈中共嚴控網際網路之分析〉,《經濟前瞻》,2000年5月,頁76-8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文化,200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佩珍,〈兩岸經貿互動之新思維架構-全球化與大陸化〉,《全球化時代下的兩岸關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係與中國大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國立政治大學社會科學院,頁1-2-1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曙光,〈國家能力與制度變革和社會轉型〉,《中國書評》月刊,1995年1月,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彭慧鸞,〈資訊時代國際關係理論與實務之研究〉,《問題與研究》,2000年5月,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9卷第5期,頁1-1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素,〈中共對網路的管制作為〉,《交流》,2001年2月,第55期,頁55-5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家誠,〈網際網路對中共統治的影響〉,《共黨問題研究》,第27卷第10期,頁85-9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開煌,〈大陸政體下的媒體角色變遷-解釋典範之探討〉,《東亞季刊》,1991年1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月,第23卷第2期,20-3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躍生,《新制度主義》。台北市:揚智文化,199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開煌,〈社會主義〈新聞自由〉之評析〉,《臺大新聞論壇》,1994年,第1卷第2 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頁1-2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蔡裕明,〈資訊民族主義─Linux對中國大陸的意義〉,《中國大陸研究》,2001年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4卷第12期,頁21-3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虞金燕,〈中國大陸internet發展現況〉,《光碟月刊》,1999年4月,頁73-8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歐陽新宜,〈中共網際網路的發展及其管制困境〉,《中國大陸研究》,第41卷第8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98年8月,頁41-5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曉玲,〈中國大陸電子商務發展策略與現況(上)〉,《資訊與電腦》,2000年12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頁50-5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蕭正宗,〈中國大陸網際網路發展現況〉,《投資中國》,第82期,2000年12月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艾文.托佛勒,吳迎春、傅凌譯,《大未來》。台北市:時報文化,199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頁1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蕭瑞麟,〈如何以電子商務創造企業價值〉,《管理雜誌》,第319期,2001年1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頁110-11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藍信彰,〈網際網路公司的經營─Show Me the Money〉,《網際先鋒》,2000年11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頁30-3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魏澤民,〈山雨欲來風滿網:中國大陸網際網路發展析論〉,《共黨問題研究》,200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年2月,第26卷第2期,頁44-6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三、博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占璽,《九○年代中國大陸網際網路與社會發展》,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00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江淑琳譯,Gordon Gragam原著,《從哲學看網際網路》。台北市:韋伯文化,200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立言,《由國家能力途徑看台灣大陸政策的制訂與執行:一九九六至二○○○》,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立德,《中國大陸知識經濟概念之探討---以電信與網際網路的整合為例》,東華大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學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雅慧,《中共管制網際網路之研究-以政治向度探討》,中國文化大學中國大陸研究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所碩士論文,2002年7月,頁74-7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琳文,《馬克思主義發展理論與中共發展道路---關於國家與社會的辯證關係》,政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博士論文,199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竹君,《資訊時代與外交》,政治大學外交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宗翰,《中國大陸在網際網路發展下的國家與社會關係─從公共領域概念觀之》,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徐詠絮,《從文化帝國主義到媒介國際化的再思考》,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論文,199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振興,《中共網際網路管制現況分析》,東吳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英凱,《網際網路對中國大陸政治發展的影響---以法輪功現象為例》,文化大學中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國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曾東亮,《中國大陸網際網路之研究》,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經濟貿易組碩士論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文,199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家誠,〈《網際網路》對中共統治之影響〉,《共黨問題研究》,第27卷第10期,20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年10月,頁8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江靜之譯,Tim Jordon原著,《網際權力---網際空間與網際網路的文化與政治》。台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盧奕旬,《80年代以來政治學中國家能力研究之分析》,台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士論文,200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四、網路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BBC中文網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新聞稿,〈中國加強網上監控的防火牆〉,2002年09月23日,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ttp://news.bbc.co.uk/hi/chinese/news/newsid_2277000/22773912.stm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新聞稿,〈中國頒布更嚴厲網際網路法規〉,2002年01月18日,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ttp://news.bbc.co.uk/hi/chinese/news/newsid_1769000/17693532.stm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新聞稿,〈北京突擊網站消除異見資訊〉,2002年01月18日,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ttp://news.bbc.co.uk/hi/chinese/news/newsid_2028000/20282012.stm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市:韋伯文化,200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大紀元時報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飛鳴,〈中共高科技網際網路犯罪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2003年02月26日,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ttp://www.epochtimes.com/b5/3/2/26/n279922.htm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紀元綜述,〈國際關注中國封鎖網絡〉,2002年04月25日,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ttp://www.epochtimes.com/b5/2/4/25/n185851.htm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偉國,〈電腦網路"大國"與資訊自由小國〉,2002年08月06日,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ttp://www.epochtimes.com/b5/2/8/6/n206621.htm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新聞稿,〈美學者公布對中國網際網路的調查結果〉,2002年04月18日,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ttp://www.epochtimes.com/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新聞稿,〈人權觀察發表年度報告批評中共踐踏人權〉,2003年01月15日,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天鐸等編著,《重繪媒介地平線:當代國際傳播全球與本土趨向的思辯》。台北市: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ttp://www.epochtimes.com/b5/3/1/15/n265912.htm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新聞稿,〈越南效仿中國發展和控制網際網路使用的政策〉,2003年01月15日,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ttp://www.epochtimes.com/b5/3/2/6/n273137.htm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嘉貝,〈擁有這樣的〈國際領先技術〉是榮還是恥?〉,2002年02月22日,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ttp://www.epochtimes.com/b5/3/2/22/n278408.htm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明慧網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美國之音,〈中國網民強烈不滿政府掃蕩網吧〉,2002年06月19日,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ttp://big5.minghui.org/mh/articles/2002/6/20/32101p.html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看中國報導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新聞稿,〈十六大期間北京嚴控網絡信息〉,2002年11月15日,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亞太,200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ttp://www.secretchina.com/news/articles/2/11/15/28463b.html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解放軍報網路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潘學俊,〈移動通信建功信息戰場〉,2003年03月05日,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ttp://www.pladaily.com.cn/big5/pladaily/2003/03/05/20030305001174_IT.html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澳洲光明網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自由亞洲電台特約評論員,〈全球新聞自由排名 大陸倒數第二〉,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ttp://www.xinguangming.org/newsPage.asp?ID=144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多維周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美國之音,〈對網絡的想象不要從一個極端跳到另一個極端〉,多維周刊總第 61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ttp://www.chinesenewsweek.com/61/NewTrend/4654.html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汪向東,《中國科技成果》。北京:新華書店,199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其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牛俊峰,〈信息安全我們的現狀如何(上)〉,解放軍報網路版http://www.pladaily.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牛俊峰,〈信息安全我們的現狀如何(下)〉,解放軍報網路版http://www.pladaily.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伊銘,〈信息革命與專制政體的戰爭〉,http://asidemo.org/1999/02/19990226a.htm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伊銘,〈網路警察:中共專政工具又一利器〉,http://www.asiademo.org/20010720b.htm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閔大洪,〈數字化時代與數字化傳媒〉,浙江在線http://www.zjonline.com.cn/big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閔大洪,〈中國社會變革與新媒體使用〉,浙江在線http://www.zjonline.com.cn/big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傳芳,〈中國傳媒要抓緊研究和對應WTO〉,浙江在線http://www.zjonline.com.cn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彭蘭,〈網絡與跨文化傳播問題初探〉,浙江在線http://www.zjonline.com.cn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渡,〈從中國大陸知識份子網站論壇現象看未來可能發展與影響〉,陸委會網站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汪向東等著,《中國:面對互聯網時代的新經濟》。北京:三聯書店,200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ttp://www.mac.gov.tw.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青,〈評美國2001年國別人權報告〉,對中國的分析評估,大紀元網路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曉波,〈中共言論管制效力的弱化〉,http://news.bbc.co.uk/hi/chinese/china_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錢渭南,〈傳播管理的四個環節〉,浙江在線http://www.zjonline.com.cn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英文部分: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專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Vidich, A. J. “Legitimation of Regimes in World Perspective,”Conflict and Control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London:Sage Publication 197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Wellman, Barry “Networks as Personal Communities,” in Social Structure:A Network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Approach , edited by Barry Wellman & S. D. Berkowitz Cambridge, England: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汪向東、劉滿強譯,《網絡的挑戰:互聯網對發展的影響》。北京:中國友誼出版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Fischer, Claude S. The Urban Experience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Publishers,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8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McQuail, D. Media Performance:Mass Communication and the Public Interest London:Sage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Publications, 199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White, Gordon Riding The Tiger:The Politics of Economic Reform in Post—Mao China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Giroux, Henry A. “Hegemony, Resistance, and Educational Reform.” in Curriculum and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Instruction:Alternatives in Education, edited by Henry A. Giroux, Anthony N. Penna, and William F. Pinar Berkeley: McCutchan Publishing, 198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Wasko J. and V. Mosco ed., Democratic Communications in the Information Age Toronto: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Garamond Press, 199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司,200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Jackson Robert J. and Michael B. Stein,"The Issue of Political Development," in Jackson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Robert J. and Stein Michael B. (eds.), Issues in Comparative Politics New York:St. Martin`s Press, 197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erman Andrew and Thomas Swiss eds. , The World Wide Web and Contemporary Cultural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Theory : Magic, Metaphor, Power, London : Routledge,200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Shapiro Andrew L. , The Control Revolution : How the Internet is Putting Individuals in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Charge and Changing the World We Know, New York : PublicAffairs, 199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Loader Brian D. ed , The Governance of Cyberspace : Politics, Technology and Global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Restructuring, London : Routledge,199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eld, David Anthony McGrew, David Goldblatt,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Jonathan Perraton, GLOBAL TRANSFORMATION: Politics, Economics and Culture,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巫宗融譯,《數位法律》。台北:遠流出版社,199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California : Stanford University, 199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uang, Chung-Hsiou, Democracy.Com : Governance in a Networked World, Hollis, N.H :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ollis Publishing, 199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Everard, Jerry Virtual State : The Internet and boundaries of the nation- state, London :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Routledge,200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二、期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Angelides and C. Marios, “Implementing the Internet for business: A global marketing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opportunit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vol. 17, (1997), pp.405-41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Beam, Carrie & Arie Segev, ”Auctions on the Internet:A Field Study,” Working Paper,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Nov. 1998, pp.5-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呂郁女,《衛星時代中國大陸電視產業的發展與挑戰》。台北:時英出版社,199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Davies, John, “Stability Properties of Coherently Gyrating Relativistic Electron Beams,” MIT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Plasma Science and Fusion Center Report, 1997, pp.3-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Evans, Philip B. & Thomas S. Wurster, “ Strategy and The New Economics of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Information,”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September-October 1999, pp.28-3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amill, Jim & Gregory Karl, “Internet marketing in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UK SMEs,”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Journal of Marketing Management, vol.13, 1997, pp.9-2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amill, Jim, “The Internet and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Review,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vol.14, (1997), pp.300-32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eilemann, John, “Andy Grove`s Rational Exuberance,” Wired Magazine, June 20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pp.11-1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offman, D.L & T. P. Novak, “Marketing in hypermedia computer-mediated environments: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conceptual foundations,” Journal of Marketing, vol.60, 1996, pp.50-6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Klein, Lisa R. & John A. Quelch, “Business-to-Business market making on the Internet,”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Review, vol.14, 1997, pp.345-36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O`Connor, GinaC. & Bob O`Keefe, "Viewing the web as a marketplace: the case of small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companies,” Decision Support Systems, vol.21, 1997, pp.171-18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Pant, Somendra & Cheng Hsu, "Business on the web: Strategies and economics,” Computer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Networks and ISDN Systems, vol.28, 1996, pp.1481-149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Parsons, Andrew, Michael Zeisser & Robert Waitman., "Organizing today for the digital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marketing of tomorrow", Journal of Interactive Marketing, vol.12, 1998, pp.31-5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明,《世界各國主要政黨內部運作之研究》。台北:正中書局,199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Parson, Andrew, Michael Zeisser & Robert Waitman, "Organizing today for the digital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marketing of tomorrow,” Journal of Interactive Marketing, vol.12, 1998, pp.31-5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Segev Arie, Dadong Wan & Carrie Beam, "Auctions on the Internet:A Field Study,”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Working Paper, Nov 1998, pp.5-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Strader, Troy J. & Michael J.Shaw, "Characteristics of electronic markets,” Decision Support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System, vol. 21, 1997, pp.185-19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Weihrich H., "The SWOT Matrix-A tools for situational analysis,” Long Range Planning,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vol.15, No.2, 1982, p.6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Walker, Larry, "Plugging in a new business model,” Mortgage Banking, vol.15, 199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pp.108-11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明,《中日兩國與亞太政經發展》。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199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Zwass, V., "Electronic Commerce:Structures and Issu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Electronic Commerce, Fall 1996, pp3-2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明,《後冷戰時期亞太地區和平與安定》。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外交研究所,199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明,《中國大陸人文及社會科學發展現況》。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學術發展委員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9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明,《南北韓政經發展與東北亞安全》。台北:五南出版公司,199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明,《2001年台灣安全展望白皮書》。台北:台灣綜合研究院戰略與國際研究,20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明,《二十一世紀初台海安全與衝突預防》。台北:國防大學國家戰略研究中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00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英明,張隆義主編,《和平演變的理論與實際》。台北: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心,199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英明,《鄧小平與後文革的中國大陸》。台北:時報文化,199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英明,《網路社會學》。台北市:揚智文化,200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英明,《虛擬的極限---資訊汪洋中的迷航》。台北市:台灣書店,200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英明,《全球化時代下的台灣和兩岸關係》。台北市:生智文化,200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金銓,《傳播帝國主義》。台北市:久大文化,198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金銓,《大眾傳播理論》。台北市:三民,198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沈偉光,《新戰爭論》。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沈偉光,《第三次世界大戰---全面信息戰》。北京:新華出版社,200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曉東,《信息化與經濟發展》。北京:中國發展出版社,200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宜敬、陳美岑譯,David Shenk原著,《資訊超載:數位世界的綠色主張》。台北市: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商業周刊,199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琳文著,李英明、張亞中主編,《後社會主義中國: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台北:生智出版社,199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明香安主編,《信息高速公路與大眾傳播》。北京:華夏出版社,199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周榮庭等,《信息國防論》。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0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震岩編著,《中國大陸WWW指南》。台北市:松崗,199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范龍,《因特網與社會─論網絡對當代西方社會及國際傳播的影響》。武漢:華中科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技大學出版社,200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金鑫,《中國問題報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查修傑譯,Daniel Burstein & David Kline原著,《決戰資訊高速公路---第二波資訊革命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的契機與反思》。台北市:遠流,199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胡泳、范海燕,《網路為王》。台北市:捷幼,199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唐士其,《國家與社會的關係》。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烏家培著,《信息社會與網絡經濟》。長春:長春出版社,200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徐偉傑譯,Malcolm Waters原著,《全球化》。台北市:弘智文化,200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涂瑞華譯,Joseph Straubhaar and Robert LaRose原著,《傳播媒介與資訊社會》。台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市:亞太,199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夏鑄九等譯,Manuel Castells原著,《網絡社會之崛起》。台北市:唐山,199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夏鑄九等譯,Manuel Castells原著,《千禧年之終結》。台北市:唐山,200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夏鑄九譯,Manuel Castells原著,《認同的力量》。台北:唐山出版社,200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能富著,《區域網路與高速網路》。台北:維科出版社,199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國防部史政編譯局,《資訊革命與國家安全》,200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郭洪紀,《新國家主義》。台北市:揚智文化,199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郭承天,〈新制度論與政治經濟學〉,何思因、吳玉山主編,《邁入二十一世紀的政治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學》。台北市:中國政治學會,200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正然,《透明社會─個人隱私vs自由》。台北:先覺出版社,199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建安譯,Howard H. Frederick原著,《全球傳播與國際關係》。台北市:揚智文化,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9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曉開、袁世珮譯,唐.泰普史考特原著,《N世代:主導二十一世紀數位生活的新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新族群》。台北市:麥格羅.希爾國際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199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鵬主編,《論西方國家的和平演變》。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199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懷林、陳韜文,《中國媒體新論》。香港:大平洋世紀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喬良、王湘穗,《超限戰》。北京:解放軍文藝出版社,199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紹勳,《研究方法》。台中市:滄海,200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嘉銘,《網際網路與社會》。台北:宏智文化事業,200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鋒,《潮頭:全維信息化戰爭─21世紀初葉全球戰爭展望與中國的前景》。北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國青年出版社,199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彭芸,《國際傳播新焦點---媒介全球化、區域化與本土化》。台北市:風雲論壇,199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彭懷恩,《邁進二十一世紀的中華民國政府與政治》。台北市:風雲論壇,199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彭懷恩編著,《進階政治學Q&A》。台北市:風雲論壇,199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程予誠,《傳播帝國---新媒介帝國主義》。台北市:亞太,1998年。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