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cations-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NCCU Library

Citation Infomation

Related Publications in TAIR

題名 我國當前行政倫理法制化發展之研究
作者 蔡金火
Tsay, Jin-Huoo
貢獻者 江明修
Chiang , Min-Hsiu
蔡金火
Tsay, Jin-Huoo
關鍵詞 行政倫理
官僚行政
民主行政
價值
法制
倫理
Administrative Ethics
Bureaucratic Administration
Democratic Administration
value
legal
ethics
日期 2004
上傳時間 14-Sep-2009 13:00:55 (UTC+8)
摘要 中央政府自遷台以來,已有五十多年的歷史,從反共抗俄的戰時體制,到一黨獨大的威權政體,歷經解嚴、憲改、政黨輪替,逐漸發展成為民主國家,其間的變遷與發展,已經累積出相當豐富可觀的研究內容,特別是從威權政體到民主轉型的變遷發展過程,是一個極為獨特的發展經驗。
      本文的研究目的,乃是以政府遷台後我國行政倫理法制發展為核心,並以解嚴前後,作為時間的分割點。主要在探究四個問題:其一,解嚴前,我國行政倫理法制發展的內涵與風格為何?其二,解嚴後,我國行政倫理法制發展的內涵與風格為何?其三,我國行政倫理法制發展所面臨的困境為何?其四,我國行政倫理法制的建構方向為何?大體而言,解嚴前我國行政倫理法制的發展,其追求的核心價值,乃是以官僚行政理論所倡導的效率、能力、專業、忠誠等價值為主;解嚴後我國行政倫理法制的發展,其追求的核心價值,則是以民主行政理論所倡導的回應、參與、代表、公開等價值為主。
      本研究從方法論的層次而言,乃是採取一種質的研究觀點;在研究途徑的層次上,著重歷史結構的研究途徑;而在研究方法上,是採用多元的研究方法。在章節的安排上共分為六章。本文從第二章美國行政倫理研究發展與行政倫理的法制發展的文獻分析中,發現影響行政倫理最主要的兩大理論:官僚行政理論與民主行政理論,其因應不同時代環境的需求,而產生不同的行政理論,在不同行政理論的引導下,導致行政倫理不同的價值觀;第三章、第四章則採「事實典範」的觀點,偏重於歷史事實的實質內涵,從文獻與檔案的整理與歸納中,建構解嚴前我國行政倫理法制發展的真實面貌,及解嚴後我國行政倫理法制發展的真實面貌;第五章則分析當前我國行政倫理法制發展所面臨的困境,再以美國及其他先進國家(特別是OECD)的行政倫理的理論與實務規範為基礎,從制度面、法律面、管理面,三個不同層次的面向,提出政策建議,做為建構我國當前行政倫理法制發展的參考方向。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的動機與目的-----------------------------------1
     壹、 研究的動機-----------------------------------------1
     貳、 研究的目的-----------------------------------------7
     第二節 研究的途徑與方法-----------------------------------9
     壹、 研究的途徑----------------------------------------10
     貳、 研究的方法----------------------------------------13
     第三節 研究的範圍與章節----------------------------------20
     壹、 研究的範圍----------------------------------------20
     貳、 研究的章節----------------------------------------22
     
     第二章 文獻分析------------------------------------------27
     第一節 國外相關文獻分析----------------------------------27
     壹、 美國行政倫理研究的發展----------------------------27
     貳、 美國行政倫理法制的發展----------------------------42
     參、 日本的行政倫理法制--------------------------------63
     肆、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的行政倫理基礎工程--------------70
     第二節 國內相關文獻分析----------------------------------74
     壹、 傳統倫理的文獻回顧--------------------------------75
     貳、 當代行政倫理的研究情況----------------------------76
     參、 碩博士論文的研究情況------------------------------78
     肆、 其他相關研究情況----------------------------------79
     第三節 關概念分析----------------------------------------79
     壹、 核心概念分析--------------------------------------80
     貳、 重要概念分析--------------------------------------93
     第四節 相關理論分析-------------------------------------108
     壹、 官僚行政理論-------------------------------------109
     貳、 民主行政理論-------------------------------------117
     
     第三章 解嚴前我國行政倫理法制的發展---------------------141
     第一節 威權體制下的行政倫理法制環境---------------------142
     壹、 威權統治-----------------------------------------143
     貳、 動員戡亂戒嚴法制---------------------------------144
     參、 一黨專政-----------------------------------------154
     肆、 文官監控-----------------------------------------161
     第二節 傳統官僚本位的行政倫理觀-------------------------173
     壹、 儒家的倫理思想-----------------------------------174
     貳、 君主極權統治下的官箴-----------------------------177
     參、 傳統文化下的人情關係-----------------------------182
     第三節 特別權力關係的行政倫理法制模式-------------------186
     壹、 特別權力關係理論---------------------------------186
     貳、 我國特別權力關係的法制規範-----------------------188
     參、 我國特別權力關係的轉變---------------------------191
     第四節 「強國家弱社會」的行政倫理法制改革---------------195
     壹、 蔣中正總統的行政倫理思維與法制改革---------------196
     貳、 蔣經國總統的行政倫理思維與法制改革-----------------199
     
     第四章 解嚴後我國行政倫理法制的發展---------------------205
     第一節 戒嚴體制的解除與民主憲政法治的回歸---------------206
     壹、 戒嚴體制的解除-----------------------------------207
     貳、 民主憲政法治的回歸-------------------------------212
     第二節 民主轉型對行政倫理法制的衝擊---------------------220
     壹、 民主轉型下的脫序環境-----------------------------220
     貳、 猖獗的黑金政治生態-------------------------------223
     參、 混亂的官場行政倫理-------------------------------227
     第三節 解嚴後廉政革新與行政倫理機制的變革---------------231
     壹、 連內閣的「檢肅貪瀆、端正政風」行政革新方案-------231
     貳、 行政倫理機制的變革-------------------------------236
     第四節 公務人員行政中立的爭議---------------------------245
     壹、 文官行政中立與政府的永續運作---------------------245
     貳、 政權輪替下文官黨性的轉化-------------------------247
     參、 我國「行政中立法草案」的爭議與擱置---------------250
     第五節 行政透明與陽光法案-------------------------------255
     壹、 公職人員財產申報-------------------------------- 255
     貳、 公職人員利益衝突迴避-----------------------------257
     參、 行政程序透明與資訊公開---------------------------259
     肆、 政府採購-----------------------------------------263
     伍、 遊說規範-----------------------------------------264
     陸、 政治獻金-----------------------------------------266
     第六節 行政倫理價值的多元性-----------------------------270
     壹、 美國與國際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的行政倫理價值-------270
     貳、 我國行政倫理價值的多元性-------------------------277
     
     
     第五章我國行政倫理法制發展的困境與建構方向----------------281
     第一節 我國行政倫理法制發展的困境----------------------281
     壹、 規範部分-----------------------------------------281
     貳、 機制部分-----------------------------------------284
     參、 配套部分-----------------------------------------289
     第二節 我國行政倫理法制的建構方向-----------------------297
     壹、 制度層面-----------------------------------------297
     貳、 法律層面-----------------------------------------307
     參、 行政層面-----------------------------------------317
     
     第六章 結論----------------------------------------------327
     第一節 研究發現-----------------------------------------327
     第二節 後續研究-----------------------------------------336
     
     參考文獻------------------------------------------------- 341
     壹、 中文部分-----------------------------------------341
     貳、 英文部分-----------------------------------------367
     
     附錄一:我國行政倫理碩博士論文相關研究一覽表--------------381
     附錄二:我國行政倫理法制發展年表--------------------------387
     附錄三:訪談記錄----------------------------------------- 407
     壹、 管高岳先生---------------------------------------408
     貳、 余致力先生---------------------------------------412
     參、 蔡良文先生---------------------------------------416
     肆、 林時機先生---------------------------------------419
     伍、 趙永清先生---------------------------------------423
     
     
     圖表目錄
     
     圖1-1 研究步驟圖-------------------------------------------25
     圖3-1 國民黨改造後的組織結構圖----------------------------160
     圖3-2 總統府機要室資料組所轄之指揮機構圖------------------167
     圖6-1我國行政倫理發展變遷圖-------------------------------332
     圖6-2我國行政倫理法律架構圖-------------------------------333
     表2-1 官僚行政價值與民主行政價值比較表--------------------102
     表2-2 公民類型--------------------------------------------129
     表2-3 公民資格界定----------------------------------------131
     表3-1 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變遷一覽表----------------------149
     表4-1 六次修憲主要內容一覽表------------------------------217
     表4-2 檢肅貪瀆、端正政風三次修正案------------------------235
     表4-3 各國公共服務倫理規範的核心價值----------------------274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卜達海,民國77年,〈從行政倫理談人事人員的服務態度〉,《行政管理論文選輯》,第三輯。
丁守中,民國90年,《『現行財產申報制度能否有效肅貪』座談會實錄》,台北: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干學平、黃春興,民國80年:〈荀子的正義理論〉。見戴華、鄭曉時(主編):《正義及其相關問題》,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專書。
公務員保障暨培訓委員會主編,民國88年,《美國、法國、英國、德國、日本及中共公務人員訓練制度及法規彙編》,台北:公務員保障暨培訓委員會。
王 丰,民國89年,〈歷史不會忘記〉,《珍藏二十世紀台灣》,台北:時報。
王作榮,民國72年,《台灣經濟發展論文選集》,台北:時報。
王作榮,民國80年,〈誰來轉移社會風氣:政府官員、知識份子無可逃避的責任〉,《社會重建》,台北:時報。
王作榮,民國84年,〈文官制度與考選政策〉,《考銓季刊》,第三期。
王作榮,民國85年,〈行政中立說易行難〉《文官體制與國家發展論文集》,台北:考試院。
王泰升,民國88年,《台灣日治時期的法律改革》,台北:聯經。
周世珍,民國90年,《公務人員保障制度之理論與實務》,台北:台北大學法學學系博士論文
周婉窈,民國86年,《台灣歷史圖說》,台北:中研院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周懷宇,民國81年,《貪官傳》,河南:人民出版社。
若林正丈,民國77年,〈政治體制的轉捩點〉,《中日會診台灣:轉型期的政治》,台北:故鄉。
若林正丈,民國83年,《台灣:分裂國家與民主化》,河南:月旦。
胡 佛,民國74年,〈台北市民政治參與行為的比較分析〉,《台灣地區社會變遷與文化發展》,台北:聯經。
胡 佛,民國76年,(憲政結構的流變與重整),《台大法學論叢》,第十卷第二期。
胡 佛,民國80年,〈當前政治民主化與憲政結構〉,《改革憲政》,台北:國家政策研究中心。
胡幼慧,民國85年,〈多元方法:三角交叉檢視法〉,《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牛格正,民國80年,《諮商專業倫理》,台北:五南。
李明輝,民國80年,〈獨白倫理學抑或對話的倫理學?論哈博瑪斯對康德倫理學的重建〉,《儒家與現代意識》,台北:文津。
城仲模,民國80年,《行政法之理論基礎》,台北:三民。
倪炎元,民國82年,《南韓與台灣威權政體轉型之比較研究》,台北: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博士論文。
倪炎元,民國84年,《東亞威權政體之轉型》,台北:月旦。
俞鹿年,民國81年,《中國官制大辭典》,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徐有守,民國85年, 《考銓制度》,台北:商務。
徐名駒,民國89年,(兩岸「國家與公務員間關係」之淺析:特別權利關係理論探討),《共黨問題研究》,第二十六卷,第六期。
徐有守,民國92年《王雲五與行政改革》,台北:商務。
徐宗懋,民國87年, 《日本情節》,台北:天下。
徐頌陶、高帆主編,民國83年,《公務員知識全書》,北京:中國法政大學出版社。
徐振國,民國79年,(組合主義與經濟發展:台灣威權體制的蛻變與發展),《中國的民主前途:台灣地區政治民主化的回顧與展望》,台北:民主基金會。
李 喬,民國80年,《清代官箴》,台北:雲龍。
文崇一,民國78年,《中國人的價值觀》,台北:東大。
徐瑞希,民國80年,《政商關係解讀》,台北:遠流。
海闊富主講,吳定翻譯,民76年,〈行政倫理〉,《人事月刊》,第四卷,第五期。
高 敏,民國89年,《睡虎地秦簡初探》,台北:萬卷樓。
高承恕,民國74年,〈「理性化」的困境極其超越的可能性:韋伯與哈伯瑪斯對近代西方社會之批判精神〉《東海學報》,第二十六卷。
施正鋒,民國89年,〈政黨輪替下的文官政治立場及民主鞏固〉《政治變遷與文官體制研討會》,台北:考試院。
施能傑,民國80年,〈以「公共」做為公共行政研究與教育的起點〉,《紀念張金鑑教授八秩晉九誕辰行政學術研討會》,台北:政大。
施能傑,民國88年,《美國政府人事管理》,台北:商鼎。
施能傑,民國92年,〈建立公共服務倫理規範:以OECD的標竿經驗〉,《倡廉反貪及行政透明論文輯》,台北:公企中心。
施旺坤,民國88年,〈澳洲政府公共服務(APS)改革簡介〉,《人事月刊》,第二十八卷,第六期。
李筱峰,民國82年,《島嶼新胎記:從終戰到二二八》,台北:自立晚報。
施嘉明,民國85年,《公務員讀本》,台北:致良。
甘紹平,民國87年,〈德國應用倫理學的興起〉,《哲學雜誌》,第二十二期。
馬漢寶,民國88年,《法律與中國社會之變遷》,台北:翰蘆。
殷允芃等,民國81年,《發現台灣(上)(下)》,台北:天下。
時報文化編輯委員會,民國89年,《珍藏20世紀台灣》,台北:時報。
翁仕杰,民國83年,《台灣民變的轉型:歷史超越與宿命》,台北:自立晚報。
翁岳生,民國79年,《行政法與現代法治國家》,台北:自行出版。
翁柏萱,民國91年,《我國文官行政中立與民主鞏固之研究》,台北:政治大學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正亮,民國77年,《國民黨政權在台灣的轉化(1945-1988)》,台北:國立台灣大學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
孫 震,民國91年,〈李國鼎先生對台灣倫理建設的貢獻〉,《李國鼎先生紀念文集》,台北:李國鼎科技發展基金會。
李筱峰、劉峰松,民國83年,《台灣歷史閱覽》,台北:自立晚報。
若林正丈,廖兆陽譯,民國76年,《中日會診台灣:轉型期的政治》,台北:故鄉。
單文經,汪履維,民國78年,《道德發展與教育》,台北:五南。
尹 平,民國82年,《中國大百科全書(法學)》,台北:錦繡。
單昭琪,民國85年,〈中國人的行政倫理觀〉,《行政管理論文選輯》,第十二輯。
單昭琪,民國86年,〈中國人的行政倫理觀〉,《人事管理》,第三十四卷,第五期。
黃大洲,民國79年,〈建立現代化經營理念〉《站在歷史的轉捩點上》,台北:
正中。
黃仁宇,民國74年,《萬曆十五年》,台北:食貨。
黃玄銘,民國86年,《戰後台灣黑道的政治分析》,台北:台灣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光國,民國80年,〈新時代的倫理規範〉,《社會重建》,台北:時報。
李筱峰,民國84年,〈台灣近代歷史的特性〉,《台灣歷史系列演講專輯》,台北: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
黃光國,民國80年,《王者之道》,台北:學生。
黃光國,民國84年,《民粹亡台論》,台北:商周。
黃光國,民國84年,《知識與行動》,台北:心理
尹 鐸,民國86年,《揭開尹清楓命案之黑幕》,高雄:自行出版。
黃光國,民國86年,《權力的漩渦》,台北:商周。
黃光國,民國89年,〈震災後的專業倫理重建〉,《災後社會價值與倫理重建論文 集》,台北:新台灣人文基金會。
黃光國,民國92年,《民粹亡台論》,台北:商周。
黃俊傑,民國84年,《戰後台灣的轉型及其展望》,台北:正中。
黃朝盟、陳坤發,民國91年,〈公務人員的行政倫理觀〉,《政治科學論叢》,
第十六期。
李筱峰,民國85年,〈一百年來台灣政治運動中的國家認同〉,《台灣近百年史論文集》,台北:吳三連文教基金會。
黃瑞祺,民國85年,《批判社會學》,台北:三民。
黃錦堂,民國83年,〈公務員的義務〉,《重建文官體制》,台北:業強。
黃嘉樹,民國83年,《國民黨在台灣》,台北:大秦。
許介鱗,民國85年,《戰後台灣史記》,台北:文英堂。
天下編輯群,民國74年,《亞洲的小巨人》,台北:經濟與生活。
許介鱗,民國85b年,〈台灣史的決定瞬間〉《台灣歷史影像》,台北:藝術家。
許介鱗,民國90年,《戰後台灣史記(續)》,台北:文英堂。
許南雄,民國84年,《人事行政學》,台北:商鼎。
許南雄,民國86年,《考銓制度概論》,台北:商鼎。
許雪姬,民國82年,《北京的辮子:清代台灣的官僚體系》,台北:自立。
李筱峰,民國88年,《台灣史一百件大事》,台北:玉山社。
許彩雪,民國82年,〈我沒罪〉《遠見雜誌》,十月號。
許毓圃,民國90年,《『現行財產申報制度能否有效肅貪』座談會實錄》,台北: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許福明,民國75年,《中國國民黨的改造(1950-1952):兼論其對中華民國政治發展之影響》,台北:正中。
許濱松,民國71年,〈一九七八年美國聯邦文官改革法案評述〉,《中國行政》,
第三十四期。
天下編輯群,民國89年,《風雲台灣一百年》,台北:天下。
許濱松,民國77年,〈如何建立文官中立:從外國制度談起〉《人事月刊》,
第七卷,第五期。
許濱松,民84年,「英美公務員政治中立之研究-兼論我國公務員政治中立應有之作法(下)」,《人事月刊》,第二十期,第五卷。
許濱松,民84年,「英美公務員政治中立之研究-兼論我國公務員政治中立應有之作法(上)」,《人事月刊》,第二十期,第四卷。
李筱峰,民國90年,(台灣戒嚴時期政治案件的類型),《戒嚴時期政治案件之法律與歷史探討》,台北:戒嚴時期不當叛亂暨匪諜審判案件補償基金會。
許濱松,民國85年,《各國人事制度》,台北:華視文化。
張世賢,民國90年,〈行政管理的價值追求〉,《行政管理論文選輯第十五輯》,
台北:銓敘部。
張君勱,民國83年,《中華民國民主憲法十講》,台北:宇宙雜誌社。
張岱年,民國80年,《中國倫理思想研究》,台北:貫雅。
張旺山,民國85年,〈馬基維理革命:「國家理性」觀念初探之一〉,《政治社群》,台北:中央研究院。
司法行政部編,民國67,《動員戡亂時期司法行政紀要》,台北:司法行政部。
張其祿、葉一璋、張文豪,〈貪瀆與治理:台灣現狀之法制分析與建言〉,《『倡廉反貪與行政透明』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政治大學公企中心。
張其昀,民國73年,《先總統蔣公全集第三冊》,台北:文化大學。
張金鑑,民國61年,《各國人事制度概要》,台北:三民。
李華民,民國83年,《人事行政─兼論考銓制度》,台北:五南。
張金鑑,民國65年,《中國文官制度史》,台北:華岡。
張金鑑,民國68年,《行政學典範》,台北:中國行政學會。
張金鑑,民國70年,《各國人事制度概要》,台北:三民。
張金鑑,民國71年,《行政學研究》,台北:商務。
張金鑑,民國79年,《人事行政學》,台北:三民。
張家洋,民國82年,《行政法》,台北:三民。
張晉藩主編,民國88年,《中國法制通史》,北京:法律。
史 明,民國69年,《台灣四百年史》,台北:蓬島文化。
張清芳,民國89年,《解散國民黨》,台北:木棉。
張國棟,民國81年,(中統局始末記),《細說中統軍統》,台北:傳記文學。
李華民,民82年,《各國人事制度》,台北:五南。
張雅淑,民國85年,《連內閣行政革新方案之研究》,台北: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茂桂,民國79年,《社會運動與政治轉化》,台北:國策中心。
張勝彥,民國85年,《台灣開發史》,台北:空中大學。
張翠菱,民國83年,《公共服務倫理研究》,台北: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翠菱,民國83年,「中、美、英、日、德五國公務倫理規範之研究(下)」,《人事月刊》,第十八卷,第五期。
張翠菱,民國83年,「中、美、英、日、德五國公務倫理規範之研究(上)」,《人事月刊》,第十八卷,第四期。
張劍寒,民國73年,(特別權力關係與基本權力之保障),《憲政時代》,第十卷,第一期。
張學海,民國91年,「對公務員懲戒制度的檢討」,《國政評論》,第三八二號。
田弘茂,民國81年,《大轉型:中華民國的政治和社會變遷》,台北:時報。
張慧英,民國89年,《李登輝:1988-2000執政十二年》,台北:天下。
王泰升,民國90年,《台灣法律史概論》,台北:元照。
張 灝,民國79年,《幽暗意識與民主傳統》,台北:聯經。
章微寒,民國81年,(戴笠與龐大的軍統局組織),《細說中統軍統》,台北:
傳記文學。
莊道明,民國85年,《圖書館專業倫理》,台北:文華。
康綠島,民國82年,《李國鼎口述歷史:話說台灣經驗》,台北:黎明。
彭懷恩,民國77年,《中華民國政治精英》,台北:洞察。
彭懷恩,民國82年,《中華民國政府與政治》,台北:風雲。
彭懷恩,民國89年,《台灣政治發展的反思》,台北:風雲論壇。
彭懷恩,民國92年,《台灣政治發展》,台北:風雲論壇。
石元康,民國87年,(民主社會中的個人與社群),《市民社會與民主的反思》,
李燈燦,民國82年,《公務機關貪污問題與防治策略之研究》,台北: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鄒文海,民國79年,《政治學》,台北:三民。
陳一新,民國83年,〈美國的陽光法案〉,《工商雜誌》,第四十二卷,第一期。
陳一新,民國92年,〈現行公職人員利益迴避相關法治的檢討〉,http://www.inpr.org.tw
陳文團,民國74年,〈倫理教育的社會衝擊:意識型態、利益和倫理〉,《中國倫理教育哲學基礎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北:輔仁大學。
陳文團,民國87年,《政治與道德》,台北:台灣書店。
陳世煌,民國75年,〈論戡亂時期貪污治罪條例的由來〉,《刑事法雜誌》,
第三十卷,第6期。
陳固亭,民國56年,《日本人事制度》,台北:考試院考銓研究發展委員會。
陳立剛,民國 85年,〈倫理與公共預算〉,《中國行政評論》,第六卷,第一期。
陳其南,民國81年,《公民國家意識與台灣政治發展》,台北:允晨。
李禮仲,民國90年,〈國會遊說法制的比較研究〉,《國政研究報告》。
台北:桂冠。
陳定銘,民國86年,《我國公務人員行政中立之理論與實踐》,台北:東吳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文。
陳金貴,民國80年,〈公共行政研究之發展與趨勢〉,《公共事務與國家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民主基金會。
陳金貴,民國81年,〈公民參與的研究〉,《行政學報》,第二十四期。
陳建仲,民國84年,《政體轉型期政商關係的法制化:台灣「公職人員財產申報法」立法過程之個案分析》,台北:台灣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芳明,民國81年,《鞭傷之島》,台北:自立晚報。
陳明通,民國79年,《威權體制下台灣地方政治菁英的流動(1945-1986)》,台北:台灣大學政治研究所博士論文。
陳璋津,民國78年,(文化霸權:觀念與反省),《中國論壇》,第三三三期。
陳秉璋,民國79年,《道德規範與倫理價值》,台北:國家政策研究資料中心。
陳振銘,民國84年,《貪污問題防治對策之研究》,台北:文化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文。
李禮仲,民國91年,〈阻止『利』委不當利益關說制定遊說法以外之思維〉,《國政評論》,財金(評)第十六號。
陳紹馨,民國68年,《台灣的人口變遷與社會變遷》,台北:聯經。
行政院新聞局,民國85年,《邁向現代化的政治建設》,台北:行政院新聞局。
陳新民,民國90年,〈新加坡肅貪的法制分析:兼論我國建立肅貪屬的隸屬問題〉,《軍法專刊》,第四十七卷,第九期。
陳淞山,民國83年,〈論國會遊說制度與國會倫理制度〉《憲政時代》,第十九期第二卷。
陳翠蓮,民國84年,《派系鬥爭與權謀政治:二二八悲劇的另一面相》,台北:
時報。
陳鴻瑜,民國89年,《台灣的政治民主化》,台北:翰蘆。
陳聰憲,民國81年,《政府遷台後中央行政機關結構變遷之生態分析》,台北:
台灣大學政治研究所博士論文。
陳豐文,民國73年,《行政院所屬各級機關推行『端正政風整肅貪污方案』之研究》,台北: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鴻禧,民國74年,〈戰後台灣法治體制發展之癥結〉,《台灣地區社會變遷與文化發展》,台北:聯經。
陳書樂,民國91年,《我國政風組織功能與人員角色之研究》,台北: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學程碩士論文。
陳德禹,民國77年,〈行政革新的再開展〉,《行政管理論文選輯第三輯》,
行政院人事行政局編著,民81年,《中日兩國文官制度之重點比較》,台北:行政院人事行政局。
台北:銓敘部。
陳德禹,民國79年,〈行政中立問題之檢討〉,《重建行政體制》,台北:國家政策研究資料中心。
陳德禹,民國82年,〈文官行政中立之理論與實際〉《行政管理論文選輯第七輯》,台北:銓敘部。
陳德禹,民國85年,《行政管理》,台北:三民。
陳德禹,民國87年,〈現代行政倫理體系初探〉,「行政現代化」兩岸學術研討會論文,台北:台大政治系。
陳德禹,民國89年,〈現代行政倫理體系初探〉,《行政管理論文選輯第十四輯》,台北:銓敘部。
陳德禹,民國90年,〈行政中立的省思與建言〉《當前文官體制重要問題之探討研討會議》,台北:考試院。
李 鐵,民國78年,《中國文官制度》,北京:中國政法大學。
陳勝仁,民國85年,〈美國公共行政重要價值觀之探討〉,《東吳政治學報》,第六期。
陳勝仁,民國87年,〈美國公共行政重要價值觀之探討〉,《行政管理論文選輯第十二輯》,台北:銓敘部。
詹火生,民國80年,〈評『經濟發展對台灣社會倫理與價值觀念的影響』〉,《社會重建》,台北:時報。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中部辦公室,民89年,《福爾摩沙傳奇:台灣的歷史源流》,南投:中部辦公室。
詹火生,民國83年,《人生價值與社會倫理》,台北:洪健全文教基金會。
詹昭全,民國86年,《審判政府》,台北:月旦。
詹靜芬,民國87年,〈中級主管行政倫理困境的理論分析〉,《考銓季刊》,第十六期。
詹靜芬,民國92年,《我國公務人員行政倫理困境之研究:以中央行政機關中級主管為研究對象》,台北: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博士論文。
管延愷,民國91年,《台灣政黨輪替過程中民主鞏固的探究》,台南:成功大學政治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俊榮,民國84年,《建立各機關公報發行制度之研究》,台北:行政院研考會。
吳三靈譯,民國81年,〈美國的公務倫理〉,《人事月刊》,第七卷,第六期。
葉俊榮,民國85年,《政府資訊公開制度之研究》,台北:行政院研考會。
葉俊榮,民國89年,《珍惜憲政時刻》,台北:元照。
葉俊榮,民國92年,《民主轉型與憲法變遷》,台北:元照。
葉振輝,民國84年,《台灣開發史》,台北:臺原。
行政院研考會,民國69年,《研考制度建立與發展:行政院研究考核委員會成立十年回顧與發展》,台北:行政院研考會。
葉榮鐘,民國89年,《日據時代台灣大事年表》,台中:星辰。
郭松義、李新達、李尚英,民國84,《清朝典制》,吉林:文史。
曾銳生,民國90年,〈蔣經國、國民黨的特徵與台灣的政治突破〉《威權體制的變遷:解嚴後的台灣》,台北:中研院台史所籌備處。
監察院,民國92年,《中華民國九十二年監察院報告書》,台北:監察院。
梅高文,民國84年,《公共行政「公正問題」與「能力問題」之研究──Habermas公共領域理論的觀點》,台北: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介民,民國79年,《政權轉型期的社會抗議:台灣1980年代》,台北:台大政研所碩士論文。
康島綠,民國82年,《李國鼎口述歷史》,台北:卓越文化。
曹永和,民國70年,〈歐洲古地圖上的台灣〉,《台灣早期歷史研究》,台北:聯經。
曹晉芳等編著,民國83年,《瑞士、德國、法國人事制度考察報告》,台北:銓敘部。
曹俊漢,民國85年,〈行政文化中的倫理窘境與調適:理論與實証的分析〉,《行政管理論文輯第十三輯》,台北:銓敘部。
曹俊漢,民國87年,〈行政文化中的倫理窘境與調適:理論與實証的分析〉,《現代化與實踐倫理學術研討會會議實錄》,南投:暨南大學。
行政院研考會,民國89年,《致台灣頭家:影響你我前途的國家政策》,台北:
曹俊漢,民國92年,《行政現代化的迷失》,台北:韋伯文化。
彭懷恩,民國92年,《台灣政治發展》,台北:風雲。
翟本瑞、張維安、陳界玄,民國79年,《社會實體與方法─韋伯社會學方法論》,台北:巨流。
趙其文,民國79年,〈任用〉,《中華民國銓敘制度(上冊)》,台北:正中書局。
吳育南,民國82年,《韋伯論理性官僚體制的弔詭》,台中:東海大學公行所碩士論文。
傅佩榮,民國83年,《人生價值與社會倫理》,台北:洪健全文教基金會。
傅肅良,民國80年,《各國人事制度》,台北:三民。
楊日然,民國73年,(我國特別權力關係理論之探討:兼論釋字一八七號解釋的意義)《台大法學論叢》,第十三卷第二期。
楊貞德,民國85年,〈「大社群」:杜威論工業社會中民主的必要及其可行性〉,《政治社群》,台北:中央研究院。
楊泰順,民國85年,〈選舉時之行政中立問題〉《文官體制與國家發展論文集》,台北:考試院。
楊泰順,民國92年,〈馬步站不穩,遊說法如何出招?〉,《聯合報》,七月二十六日,第十五版。
行政院研考會。
楊瑪利,民國83年,〈探討文官體系黑洞〉,《政府再造專刊》,台北:天下。
楊國樞,民國72,〈中國社會裡的貪污導因〉,《中國論壇》,第一八七期。
楊國樞,民國77年,《中國人的蛻變》,台北:桂冠。
吳 定,民國58年,《行政效率測量標準與方法之研究》,台北:政大公行所碩士論文。
楊國樞等編,民國79年,《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台北:東華。
楊樹藩,民國65年,《中國文官制度史》,台北:自行發行。
楊麗貞,民國91年,《購艦疑雲》,台北:聯經。
楊鴻烈,民國81年:《中國法律思想史》,上海:上海書局。
鄔昆如,民國74年,〈中國傳統倫理教育的形上基礎〉,《中國倫理教育哲學基礎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北:輔大。
遠見雜誌編輯部,民國82年,〈廉政看板,長黑收盤〉《遠見雜誌》,十月號。
趙永茂,民國87年,《台灣地方政治的變遷與特質》,台北:翰蘆。
江大樹,民國85年,(我國公務員身分關係理論與實務的演進),《法政學報》,
趙永茂,民國82年,〈台灣地區黑道之形成背景及其選舉之關係〉《理論與政策》,台北:第七卷第二期。
趙永清,民國85年,〈健全陽光法案體系導正社會黑金亂象〉,《公務人員月刊》,第五期。
吳定等,民國83年,《行政學(一)》,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趙永清,民國89年,〈清流共治靠法治及全民共識:公職人員利益衝突迴避法〉,http://www.minisun.com.tw.
趙永清、趙弘章,民國91年,〈陽光法案的立法過程與現況分析〉《二十一世紀優質治理之機制:行政透明化學術研討會》,台北:世新大學。
趙其文,民國88年,〈淺談常任文官的行政中立〉《人事管理》,第三十六卷,
第十期。
趙敦華,民國79年,《勞斯的『正義論』解說》,台北:遠流。
葛永光,民國78年,《政治變遷與發展:台灣經驗的探索》,台北:幼獅。
葛永光,民國87年,《台灣的故事》,台北:行政院新聞局。
劉俊文主持,民國86年,《官箴書集成》,北京:黃山書社。
第六期。
劉永佶,民國83年,《中國官文化的奠基與其批判家》,山東:人民出版社。
王雲五,民國44年,《現代公務管理》,台北:中華文化出版事業。
劉宏恩,民國83年,〈公務人員財產申報法之功能與侷限:從比較法觀點論我國現行法缺失〉,《律師通訊》,第一八三期。
劉育嘉,民國92年,《台灣史文獻析論》,台北:洪葉。
劉昊洲,民國89年,《鼎故革新:進步的行政》,台北:五南。
劉昊洲,民國91年,《政務人員法制析論》,台北:五南。
劉述先,民國90年,《全球倫理與宗教對話》,台北:立緒。
劉俊文、秦畢嘯編,民國84年,《中國民間俗語》,台北:漢欣。
劉軍寧,民國87年,〈《公共論叢》編輯旨趣〉,《自由與社群》,北京:新華書店。
劉應慶,民國61年,《中國人事制度新論》,台北:自行發行。
潘小慧,民國86年,〈我國道德教育與儒家思想:當前道德教育的哲學省思〉,《哲學與文化》,第二十四卷,第四期。
江大樹,民國86年,〈我國文官政策價值觀的演進趨向〉,《考銓季刊》,第十二期。
吳定等,民國84年,《行政學》,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潘麗雲,民國89年,〈日本國家公務員倫理法制概述〉,《人事行政》,第133期。
樊和平,民國84年,《中國倫理的精神》,台北:五南。
賴澤涵,民國88年,〈台灣光復前後的政治、經濟和社會變遷〉,《台灣歷史與文化論文集(一)》,台北:稻香。
蔡金火,民國86年,《總統府臨時行政改革委員會之研究》,台北: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金火、江明修,民國87年,〈公務人員迴避制度之初探:政府再造的倫理基礎〉,《公務人員月刊》,第二十九期。
蔡良文,民國87年,〈文官制度在政治發展中的角色與趨流〉《考銓》,第十三期。
蔡良文,民國87年,《行政中立與政治發展》,台北:五南。
蔡良文,民國88年,《人事行政學:論現行考銓制度》,台北:五南。
蔡良文,民國92年,《人事行政學:論現行考銓制度》(第二版),台北:五南。
蔡英文,民國84年,〈麥可.歐克秀的市民社會理論:公民結社與政治社群〉,
吳 定,民國87年,《公共政策辭典》,台北:五南。
江大樹,民國86年,《國家發展與文官政策》,台北:憬藝。
《政治社群》,台北:中央研究院。
蔡玲、馬若孟著,羅珞珈譯,民87年,《中國第一個民主體系》,台北:三民。
蔡勝男,民國86年,《政府採購制度評估:公共性觀點》,台北: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震榮,民國77年,(從德日兩國特別權力關係理論,探討我國當前特別權力關係應發展方向)《警政學報》,第十四期。
蔣中正,民國78年,《先總統蔣公行政管理言論選輯》,台北:行政院研考會。
韓 震,民國87年,〈後自由主義的一種話語〉,《自由與社群》,北京:新華書店。
閻平、田金城、姚一凡,民國81年,《中國古代官吏制度沿革》,北京:中國城市出版社。
廖敏璋,民國91年,《美國行政倫理法制之研究》,台北:東吳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文。
廖 燃,民國92年,〈北歐國家廉政體系建設經驗及其啟示〉,《『倡廉反貪與行政透明』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政大公企中心。
吳英明,民國81年,〈威權政治體制民主化過程中公共行政的發展〉,《中國行政評論》,第一卷,第二期。
銓敘部編譯,民國78年,《各國人事法制叢書》,台北:銓敘部。
江丙坤,民國87年,《政府再造與人事制度改革》,台北:行政院。
銓敘部編譯,民國84年。《各國人事法制叢書第三輯》,台北:銓敘部。
銓敘部法規司,民國85年,〈公務員離職後利益迴避條款補充規定研議經過〉,
《公務人員月刊》,第五期。
銓敘部,民國90年,《銓敘統計年報》,台北:銓敘部。
熊忠勇,民國84年,《哈蒙行政責任之研究》,台北: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董保城,民國83年,《行政法講義》,台北:自行發行。
賴維堯,民國79年,〈淺談現代公務倫理法典〉,《人事管理》,第二十五卷第五期。
歐育誠,民國71年,《日本公務員制度》,台北:自行發行。
吳 庚,民國86年,《行政法理論與實用》,台北:自行出版。
歐育誠,民國73年,《日本公務員制度》,台北:湘文。
鄭吉男,民國87年,〈政府再造與公務人員培訓〉,《公務人員月刊》,第二十一期。
江明修,民國80年,〈公民、公共哲學與「公共」行政教育淺談〉,《紀念張金鑑教授八秩晉九誕辰行政學術研討會》,台北:政大。
鄭 梓,民國80年,〈戰後台灣行政體系的接收與重建:以行政長官公署為中心之分析〉,《思與言》,二十九卷四期。
錢永祥,民國91年,〈羅爾斯強調公平意義下的正義〉,聯合報十一月,二十七日,第十版。
盧建旭,民國83年,〈行政倫理的批判:美國行政倫理理論研究之問題〉,
《研考雙月刊》,十八卷,第三期。
盧瑞鍾,民國83年,〈如何建立校園倫理〉,《邁向21世紀的台灣》,台北:正中。
簡榮聰,民國76年,〈清初治臺名宦行政倫理淺探〉,《人事管理》,第二十四卷,第十二期。
簡麗美,民國87年,〈中共國家公務員迴避制度之研究〉,《人事行政》,
吳 庚,民國78年,(重建公務員關係法理基礎),《法令月刊》,第四十卷,
第一二三期。
瞿韶華主編,民國83年,《中華民國史事紀要》,台北:國史館。
謝國興,民國82年,《官逼民反》,台北:自立。
江明修,民國81年,〈危機與重建:公共行政教育的省思〉,《第四屆管理教育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政大。
薛化元,民國92年,《戰後台灣人權史》,台北:國家人權紀念館籌備處。
薛月順、曾品滄、許瑞浩主編,《戰後台灣民主運動史料彙編:從戒嚴到解嚴》,台北:國史館。
薛曉華,民國85年,《台灣民間教育改革運動》,台北:前衛。
繆全吉,民國77年,〈行政倫理〉,《公共行政學報》,第四期。
繆全吉,民國77年,〈現代官箴的建立〉,《人事月刊》,第七卷第四期。
繆全吉,民國78年,〈行政倫理的困境與強化〉,《人事月刊》,第八卷第三期。
第八期。
繆全吉等編著,民國78年,《人事行政》,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魏秀梅,民國81年,《清代之迴避制度》,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魏 鏞,民國93年,《公共政策導論》,台北:五南。
顏良恭,民國82年,〈典範概念與公共行政:對Henry、Ostrom與Golembiewski的質疑〉,《政治大學學報》,第六十六期。
江明修,民國81b年,〈社會科學多重典範的爭辯:試論質與量研究方法的整合〉,《政大學報》,第六十四期。
龐建國,民國83年,《國家發展理論:兼論台灣發展經驗》,台北:巨流。
藍博洲,民國87年,《五0年代白色恐怖:台北地區案件調查與研究》,台北:台北市文獻會。
蕭全政,民國79年,(國民主義:台灣地區威權體制的政治轉型),《中國的民主前途:台灣地區政治民主化的回顧與展望》,台北:民主基金會。
蕭全政,民國84年,《台灣新思維:國民主義》,台北:時英。
蕭全政,民國87年,〈擺盪於主客體之間的「人」:現代倫理與公德的人性基礎〉,《現代化與實踐倫理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南投:暨南大學。
吳 庚,民國88年,《行政法之理論與實用》,台北:自行發行。
蕭全政,民國90年,〈從政治學三種觀點看當前的公共行政與公共政策〉,《行政管理論文輯第十五輯》,台北:銓敘部。
蕭全政,民國90年,(台灣威權體制轉型中的國家機關與民間社會),《威權體制的變遷:解嚴後的台灣》,台北:中研院台史所籌備處。
蕭新煌,民國78年,〈台灣新興社會運動的分析架構〉《台灣新興社會運動》,
台北:巨流。
蕭新煌,民國84年,〈反金權政治,不是反商或反富〉《考驗台灣命運》,台北:允晨。
江明修主持,民國84年,《我國行政革新政策之研究:民主行政的觀點》,台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蕭新煌,民國85年,〈政府與政治人物的倫理品質與社會價值的建立:剖析民主轉型的弔詭〉《跨世紀的生活品質策略》,台北:國家發展基金會。
蕭武桐,民國84年,《行政倫理》,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蕭武桐,民國85年,《行政組織的倫理決策之研究--台北市政府公務人員倫理決策之實證分析》,台北: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博士論文。
蕭武桐、黃新福,民國87年,〈從倫理觀點論行政裁量權的運用〉《修憲後地方政治與行政發展研討會》,台北:政大公企中心。
吳福助,民國83年,《睡地虎秦簡論考》,台北:文津。
蕭武桐,民國89年,〈試論行政倫理的意義、範圍及內容〉,《行政管理論文選輯第十四輯》,台北:銓敘部。
蕭武桐,民國91年,《公務倫理》,台北:智勝。
蕭 鈺,民國85年,〈英美兩國近年文官改革之啟示〉《人事行政》,第一一七期。
戴炎輝,民國68年,《清代台灣之鄉治》,台北:聯經。
戴國煇,民國78年,《台灣總體相》,台北:遠流。
戴楊健,民國85年,《行政倫理守則之研究》,台北: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江明修,民國85a年,〈端正政風勿以不切實際的規定踐踏公務員人權〉,《聯合報》,六月十五日,第二版。
顧忠華,民國87年,〈民主社會中的個人與社群〉,《自由與社群》,北京:新華書局。
顧忠華,民國89年,〈社會價值重建的機制與困境〉,《災後社會價值與倫理重建論文集》,台北:新台灣人文教基金會。
顧慕晴,民國80年,《明、清州縣官官箴之研究》,台灣大學政治研究所博士論文。
吳瓊恩,民國79年,〈解嚴後台灣的政治發展〉《台灣政治的民主化發展》,南投:省政府新聞處。
顧慕晴,民國87年,《領導者與官僚操守:清聖祖的個案研究》,台北:瑞興。
顧慕晴,民國83年,〈行政人員與公共利益〉,《研考雙月刊》,第十八卷,第三期。。
顧慕晴,民國85年,〈行政人員倫理行為之維持-德性途徑的探討〉,《中國行政評論》,第六卷,第一期。
顧慕晴,民國92年,〈我國公務人員貪污檢舉制度之研究:增強途徑的分析〉,《民主治理與台灣行政改革學術研討會》,台北: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
蔣年豐,民國80年,《正義及其相關問題》,台北:中央研究院。
關中編著,民國84年,《健全文官制度的理念與作為》,台北:銓敘部。
關 中,民國85年,《文官制度的檢討與發展》,台北:民主文教基金會。
江明修,民國85b年,《公共行政理論與社會實踐》,台北:東大。
關 中,民國85年,(跨世紀國家發展中的文官制度)《文官制度與跨世紀國家發展會研討專輯》,台北:考試院。
關 中,民國85年,〈公務人員行政中立法制化的精神與意義〉《文官體制與國家發展論文集》,台北:考試院。
吳瓊恩,民國80年,〈台灣四十年來行政組織理性模式的批判及其未來改革方向〉,《光復後台灣地區發展經驗》,台北 :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
關 中,民國86年,(改革文官制度,厲行行政革新:價值抉擇與政策方向)《行政管理論文選輯》,第十一輯,台北:銓敘部。
羅天人,民國88年,《中華民國政治民主化:從社會動員的理論架構分析》,台北:政戰學校政研所博士論文。
羅傳賢,民國92年,〈程序正義與行政程序法〉《文官政策與立法研究》,台北:立法院。
龐建國,民國79年,〈台灣地區的社會運動與政治民主化〉《中國的民主前途:台灣地區政治民主化的回顧與展望》,台北:民主基金會。
龔宜君,民國87年,《『外來政權』與本土社會》,台北:稻香。
龔 群,民國90年,《道德烏托邦的重建:哈博瑪斯交往倫理思想研究》,台北:洪葉。
嚴耕望,民國50年,《中國地方行政制度史上篇(二)卷上:秦漢地方行政制度(下)》,台北:中央研究院。
Barbalet,J.B.著,談谷錚譯,民國80年,《公民資格》,台北:桂冠。
江明修,民國85c年,〈我國行政革新的觀念與省察〉。《考銓季刊》,第五期。
Bellah, Robern N 等人著,孟汶靜譯,民國83年,《新世界啟示錄》,台北:
王雲五,民國53年,《岫廬論政》,台北:法令月刊社。
正中。
Bocock, Robert著,田心喻譯,《文化霸權》,台北:遠流。
Dehardt,Robert B.著,張世杰等譯,民國83年,《公共組織理論》,台北:五南。
Dehardt,Robert B. and Joseph W. Grubbs著,黃朝盟等譯,民國91年,《公共行政》,台北:五南。
Frankena,William K.著,李雄揮編譯,民國79年,《倫理學》,台北:五南。
Fukuyama,Francis著,李宛蓉譯,民國87年,《誠信》,台北:立緒。
Henry, Nicholas著,蕭全政等譯,民國90年,《行政學新論》,台北:韋伯。
Hummel,Ralph P.著,史美強譯,民國86年,《官僚經驗:對現代組織方式之批評》,台北:五南。
Huntington, Samuel P. 著,民國83年,劉軍寧譯,《第三波:二十世紀末的民主浪潮》,台北:五南。
江明修,民國86a年,《公共行政學:理論與社會實踐》,台北:五南。
吳瓊恩,民國81年,《行政學的範圍與方法》,台北:五南。
Gardner,John W.著,譚家瑜譯,民國81年,《新領導力》,台北:天下。
Jun,Jong S.著,黃曙曜譯,民國83年,《公共行政:設計與問題解決》,台北:五南。
Kohlberg, Lawrence著,單文經譯,民國75年,《道德發展的哲學》,台北:黎明。
Weber ,Max著,錢永祥編譯,民國74年,《學術與政治:韋伯選集I》:台北:新橋譯叢。
MacIntyre, Alasdair著,萬俊人等譯 民國85年,《誰之正義?何種合理性?》:北京:當代中國。
MacIntyre, Alasdair著,龔群、戴揚毅譯,民國84年,《德性之後》:北京:中國社會科學。
Max Weber著,簡惠美譯,民國92年,《中國的宗教:儒教與道教》,台北:遠流。
Meadows, D. H著,朱岑樓、胡薇麗譯,民國73年,《成長的極限》,台北:巨流。
Michael Quinn Patton 著,吳芝儀、李奉儒合譯,民國84年.《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桂冠。
Rachel, Carson著,李文昭譯,民國86年,《寂靜的春天》台中:晨星。
吳瓊恩,民國87年,《行政學》,台北:三民。
江明修,民國86b年,〈公務人員應有的新世界觀〉。《公務人員月刊》,第十四期。
Reamer,Frederic G著,包承恩等譯,民國89年,《社會工作價值與倫理》台中:洪葉。
Resnik,David B著,何晝瑰譯,民國88年,《倫理與法律的關係》,台北:韋伯。
Reamer,Frederic G著,包承恩等譯,民國89年,《社會工作價值與倫理》,台北:洪葉
Simon,Herbert A.等著,雷飛龍譯,民國49年,《行政學》,台北:正中。
Sandel,Michael著,萬俊人譯,民國90年,《自由主義與正義的侷限》,南京:譯林。
Taylor, Tay著,民國89年,林添貴譯,《台灣現代化的推手:蔣經國傳》,台北:時報。
貳、英文部分
Adams, Guy B., and Danny L. Balfour, 1998. Unmasking Administrative Evil. Thousand Oaks, California: Sage.
American Society for Public Administration, 1989. " American Society for Public Administration Code of Ethic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12(6).
吳瓊恩,民國90年,〈當前台灣公共行政的政治系統〉,《中國行政評論》,
Bellah, R. N., et al, 1985. Habits of the Heart . CA.: University of Califomia Press.
江明修,民國86c年,〈談公共利益的實際內涵〉。《公務人員月刊》,第十一期。
Burrel, G . and G. Morgan, 1979. Sociological Paradigms and Organization Analysis . London: Heinemann Educational Books.
Beugre, Constant D., 1998. "Implementing 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 The Role of Organizational Justice." Journal of Applied Behavoral Science, 34(3).
Bogdan, Robert C and Biklen Sari Knopp, 1998. Qualitative Research for Education: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Methods. Boston: Allyn and Backon.
Bommer, M., 1991. " A Behavioral Model of Ethical and Unethical Decision Making. " In R.Dejoie, G. Fowler, and D. Paradice ed., Toward Ethical Issues in Information System. Boston: Boyd and Fraser.
Brady, F. Neil, 1990. Ethical Managing: Rules and Results . New York:
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
Brown, M. T, 1990. Working Ethical .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Publisher.
Bruce, Willa (ed) ., 2001. Classics of Administrative Ethics. Colorado: Westview.
第十卷,第二期。
Burke, John P., 1986. Bureaucratic Responsibility. Baltimore, Maryland: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Burrel, G. and G. Morgan, 1979, Sociological Paradigms and Organizational Analysis. London: Heinemann Educational Books.
江明修、姜誌貞、陳定銘,民國86d年,〈台灣行政倫理之初探:台北市政府政策規劃人員決策價值之質的研究〉,《中國行政評論》,第七卷,第一期。
Caiden, Gerald E.,1988.“ Toward A General Theory of Official Corruption”, Asian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10(1)。
Caiden, Gerald E., 1994. "Dealing with Administrative Corruption." In Terry L. Cooper ed., Handbook of Administrative Ethics. New York: Marcel Dekke.
Capra, F., 1982, The Turning Point: Science, Society and the Rising Cultural. N. Y.: Simon and Schuster.
Cardoso, Fernando Henrique and Enzo Faletto.,1979. Dependency and Development in Latin America. Lond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Chou, Yang-Sun., 1988. Social Movement and the Party-State in Taiwan: Emerging Civil Society and the Evolving State Corporatist Structures. Ph. D. Disseration.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Cooper, T. L., 1983. “ Citizen Participation ”,in T. D. Lynch ed., Organization Theory and Management. New York: Marcel Dekker.
Cooper, T. L., 1987. “Hierarchy, Virtue, and the Practic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 A Perspective for Normative Ethics”,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吳瓊恩,民國91年,〈公共行政學發展趨勢的探討:三種治理模式的互補關係及其政治理論的基礎〉,《張金鑑教授百齡誕辰紀念會暨學術研討會》,台北:政大公企中心。
Cooper, Terry L. and Wright. N. Dale, 1992. Exemplary Public Administrators: Character and Leadership in Government.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Cooper, Terry L., 1998. The Responsible Administrator: An Approach to Ethics for the Administrative Role. 4rd ed.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Cooper, Terry L., 1991. An Ethic of Citizenship for Public Administration.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江明修,民國87年,「公務人員面對跨世紀文官制度轉型應有之世界觀」, 《文官制度與跨世紀國家發展系列研討會(二)專輯》,考試院:考政學會。
Cooper, Terry L.,2001. "The Emergence of Administrative Ethics as a Field of Study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Terry L. Cooper ed., Handbook of Administrative Ethics. New York: Marcel Dekker.
Crittenden, Jack, 1992. Beyond Individualism: Reconstituting the Liberal Self.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Dahl, Robert B, 1947,” The Scienc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Three Problems.”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7(1).
Daly, Markate., 1994. Communitarianism: A New Public Ethics. California: San Francisco State University.
DeGeorge, Richard T., 1982. Business Ethics. New York: Macmillan.
Denhardt, Kathryn G., 1988. The Ethics of Public Service: Resolving Moral Dilemmas in Public Organizations. New York: Greenwood Press.
何沙崙,民國84年,〈行政革新方案之制定與執行評估〉,《加速行政革新之行動策略學術研討會》,台北:台灣大學政治系。
Denhardt, Robert B., 1981. In the Shadow of Organization. Kansas: The Regents Press.
Denhardt, Robert B., 1991. " Toward a Theory of the Public Administration." Administration and Society, 22(4).
Denhardt, Robert B., 1993. The Pursuit of Significance: Strategies for Managerial Success in Public Organizations. California: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Denhardt, Robert B., 1995. Public Administration: An Action Orientation. 2nd ed. Fort Worth, Tex.: Harcourt Brace College Publishers.
江明修、蔡金火、梅高文,民國87年,〈再造公共性政府〉,《中國行政評論》,
Denhardt, Robert B. and J. V. Denhardt, 2000. "The New Public Service: Serving Rather than Steering." ,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60(6).
Dimock Marshall E, and Galoys O. Dimock, 1969. Public Administration.
New York :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Douglas, Paul H., 1953. Ethics in Government.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Elliott, Robert H., 1985. Public Personnel Administration: A Value Perspective. Reston, Va: Reston.
何博文,民國90年,〈520以來高級文官調動名冊大公開〉《新新聞》,第七三四期。
Farazmand, Ali, 1999. " Globalization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59(6).
Feyerabend, P.,1988. Against Method. London: Verso.
Finer, H., 1936.”Better Government Personnel. ”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 51(4).
Finer, Herman, 1941. "Administrative Responsibility in Democratic Government."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14.
第七卷,第四期。
Folger, Robert and Russell Cropanzano, 1998. Organizational Justice and Human Resource Managemnet. Thousand Oaks, California: Sage.
Fox, Charles J., 1994. "The Use of Philosophy in Administrative Ethics." In Terry L. Cooper ed., Handbook of Administrative Ethics. New York: Marcel Dekker.
Frederickson, H. G., 1971. " Toward a New Public Administration ." In Frank Marini ed., Toward a New Public Administration: The Minnowbrook Perspective. New York: Chandler Publishing Company.
Frederickson, H. G., 1980. New Public Administration. Tuscaloosa, Alabama : University of Alabama Press.
何懷宏,民國91年,《倫理學是什麼》,台北:揚智。
Frederickson, H. George, 1990. " 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Social Equity."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50(2).
Frederickson, H. George, 1991. "Toward a Theory of the Public for Public Administration." Administration & Society, 22(4).
Frederickson, H. George, 1993. "Ethics and Administration: Some Asserertions " In H. George, Frederickson ed., Ethics and Administration . New York: M. E. Sharpe.
Frederickson, H. George, 1994. "Research and Knowledge in Administrative Ethics." In Terry L. Cooper ed., Handbook of Administrative Ethics. New York: Marcel Dekker.
Frederickson, H. George, 1997. The Spirit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San Francisco, California: Jossey-Bass.
Frederickson, H. George, 1999. "Public Ethics and the New Managerialism." 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Management: An Interactive Journal, 4(2).
江明修,民國87年,《建立公務人員教、考、訓、用配合制度可行性之研究》,
Friedrich, Carl J., 1940. "The Nature of Administrative Responsibility." Public Policy, 1.
Gerth, H. H. and C. W. Mill(eds)., 1991. From Max Weber: Essay in Sociology.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Gilliland, Stephen W., 1993. "The Perceived Fairness of Selection Systems: An Organizational Justice Perspectiv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8(4).
卲玉銘,民國76年,〈中華民國政府宣布正式解除台灣地區戒嚴之聲明〉,台北:行政院新聞局。
Golembiewski, Robert T., 1965. Men, Mangement and Morality: Toward a New Organizational Ethic. New York: McGraw-Hill Book Co.
Gold, Thomas B., 1986. State and Society in the Taiwan Miracle. New York: M. E. Sharpe.
Gortner, Harold F., 1991a. Ethics for Public Managers. New York: 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
Gortner, Harold F., 1991b. “How Public Managers View Their Environment: Balancing Organizational Demands, Political Realities, and Personal Values.” In James S. Bowman ed., Ethical Frontiers in Public Management: Seeking New Strategies for Resolving Ethical Dilemmas.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Grizzle, G. 2002.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and Dysfunction: the Dark Side of Quantifying Work. " Public Performance and Management Review.
1( 25).
Gruber, Judith E., 1987. Controlling Bureaucracies: Dilemmas in Democratic Governanc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台北:考試院。
Harmon, Michael M., 1969. "Administrative Policy Formulation and the Public Interest."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29(3).
Harmon, Michael M., 1971. "Normative Theory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Some Suggestions for a Redefinition of Administrative Responsibility. " In Frank Marini ed., Toward a New Public Administration: The Minnowbrook Perspective. New York: Chandler Publishing Company.
呂亞力,民國84年,《政治學》,台北:三民。
Harmon, Michael M., 1981. Action Theory for Public Administration. New York: Longman.
Harmon, Michael M., 1989. "The Responsible Actor as `Tortured Soul`: The Case of Horatio Hornblower." Administration & Society, 21.
Harmon, Michael M., and Richard T. Mayer, 1986. Organization Theory for Public Administration. Boston: Little, Brown.
Hart, David Kirkwood, 1984. " The Vurtuous Citizen, the Honorable Bureaucrat,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14.
Hart, David Kirkwood, 1994. "Administration and the Ethics of Virtue: In All Things, Choose First for Good Character and Then for Technical Expertise." In Terry L. Cooper ed., Handbook of Administrative Ethics. New York: Marcel Dekker.
Henry, Nicholas., 1999. 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Public Affairs, 7th ed. New York: Prentice Hall Inc.
Hejka-Ekins, A., 1988. “ Teaching Ethics in Public Administration”,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51(4).
Jackson, M. W., 1993. “How Can Ethics Be Taught ? ” In Richard A. Chapman ed., Ethics in Public Service. Cambridge : Edinburgh University.
江明修,民國88年,《健全我國行政倫理法制之研究》,台北:銓敘部。
Jick, T. D., 1983. “ Mixing Qualitative Methods Triangulation in Action” in J. V. Maanen(ed).Qualitative Methodology, Newbury Park, CA: Sage.
王雲五編纂,民國78年,《雲五社會科學大辭典》,台北:商務。
Jun, Jong S., 1986. Public Administration: Design and Problem Solving. New York: 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
Jun, Jong S., 1994. Philosophy of Administration. Seoul, Korea: Daeyoung Moonhwa International.
Kaplan, Abraham, 1963. American Ethics and Public Polic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Kaunfman, Robert, 1969, “ Administrative Decentralization and Political Power ”,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29.
Kimmel, Allan J, 1988. Ethics and Values in Applied Social Research. Cafifornia: Sage Publications.
Kymlicka, Will and Wayne Norman, 1993. "Return of the Citizen: A Survey of Recent Work on Citizenship Theory." Ethics, 104(2).
La Porte, Todd R., 1971. " The Recovery of Relevance in the Study of Public Organization. " In Frank Marini ed., Toward a New Public Administration: The Minnowbrook Perspective. New York: Chandler Publishing Company.
Lewis, Carol W., 1991. The Ethics Challenge in Public Service. California: Jossey-Bass.
Linz, Juan J., 1975. Totalitarian and Authoritarian Regime. In Handbookof Political Science, ed F. Greenstein and N. Polsby Reading. Mass.: Addison- Wesely.
江明修,民國89年,〈政黨輪替、人才培養與文官體系〉,《政治變遷與文官體制研討會》,台北:考試院。
呂育誠,民國89年,〈課責觀點下行政中立的意涵與落實途徑〉,《考銓》,
Lilla, Mark T., 1981. "Ethos, Ethics, and Public Service." The Public Interest.
Lincoln, Y. S. and E. G. Guba, 1985. Naturalistic Inquorys . London: Sage.
Long, Norton, 1993. "Territoriality and Citizenship." American Review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23(1).
Lowi, Theodore, 1969. The End of Liberalism: Ideology, Policy and the Crisis of Public Authority. New York: Norton.
Luke, Jeffrey S., 1991. “New Leadership Requirements for Public Administrators: From Managerial to Policy Ethics.” In James S. Bowman ed., Ethical Frontiers in Public Management: Seeking New Strategies for Resolving Ethical Dilemmas.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Lui, Terry T., 1994, “Administrative Ethics in a Chinese Society:The Case of Hong Kong”, Handbook of Administrative Ethics ed. by Terry L. Cooper. NY:Marcel Dekker.
Lui, Terry T. and Terry L. Cooper, 1997, “Values in Flux :Administrative Ethics and the Hong Kong Public Servant”, Administrative & Society, 29(3).
Lui, Terry T., 1994, “Administrative Ethics in a Chinese Society:The Case of Hong Kong”, Handbook of Administrative Ethics ed. by Terry L. Cooper. NY:Marcel Dekker.
Lui, Terry T. and Terry L. Cooper(1997), “Values in Flux :Administrative Ethics and the Hong Kong Public Servant”, Administrative & Society, 29(3).
MacIntyre, Alasdair, 1984. After Virtue. 2nd ed. Notre Dame, Ind.: Notre Dame University Press.
第二十三期。
江明修,民國90年,〈文官體制的再省思〉,《公務人員月刊》,第六十二期。
Martinez, J. Michael, 1998. "Law Versus Ethics: Reconciling Two Concepts of Public Service Ethics." Admin
江宜樺,民國84年,〈政治社群與生命共同體:亞里斯多德城邦理論的若干啟示〉,《政治社群》,台北:中央研究院。
江岷欽、林鍾沂編著,民國88年,《公共組織理論》,台北:空中大學。
江 南,民國92年,《蔣經國傳》,台北:李敖。
江豪等編,民國83年,《國家公務實用大全》,北京:新華出版社。
江榮海,民國87年,〈中國古代行政倫理思想與現代行政倫理學〉,《「行政現代化」兩岸學術研討會論文》,台北:台大政治系。
伊藤潔,民國85年,《李登輝新傳》,台北:聯經。
朱雲漢,民國78年,(寡佔經濟與威權政治體制),《壟斷與剝削:威權主義的政治經濟分析》,台北:台灣研究基金會。
朱雲漢,民國87年,〈全球第三波民主化的反思〉,《民主、轉型?台灣現象?》,台北:桂冠。
呂啟元,民國91年,〈『行賄外國公務員罪』之分析:論貪污治罪條例修正草案第十一條〉,《國政分析》,憲政(析)第四十九號。
朱愛群,民國85年,〈行政倫理的體與用〉,《行政管理論文輯第十二輯》,台北:銓敘部。
羊憶蓉,民國80年,〈教育在社會重建中如何扮演積極角色〉,《社會重建》,台北:時報。
余致力主編,民國92年,《國際透明組織年報(2003)》,台北:台灣透明組織。
余致力,陳敦源,黃東益,民國92年,〈非政府組織與反貪污運動:國際透明組織與台灣透明組織簡介〉,《國家政策論壇》,夏季號。
宋筱元,民國78年,《肅貪機構與貪污之防治》,台北:五南。
宋筱元,民國88年,《國家情報問題之研究》,台北:中央警察大學出版社。
宋筱元,民國88年,〈論專責肅貪機構之設立〉,《人力發展》,第六十八期。
考試院編纂室譯,民國83年,《考銓譯叢第六輯》,台北:考試院秘書處。
朱浤源,民國90年,〈從中華政治制度之類型史看解嚴前後的台灣〉《威權體制的變遷:解嚴後的台灣》,台北:中研院台史所籌備處。
朱楠賢,民國72年,〈從機關組織觀點看貪污問題〉,《中國論壇》,第十六卷,
邱宏達,民國79年,(加強我國法治的幾點建議),《站在歷史的轉捩點》,台北:正中。
第七期。
朱愛群,民國82年,〈行政倫理的省思〉,《警學叢刊》,第二十四卷,第一期。
安作璋,民國87年,〈漢代的官箴〉,《歷史月刊》,第一百二十四期。
成中英,民國84年,〈中國倫理體系及其現代性〉,《中國倫理的精神》,台北:
五南。
考銓叢書叢書委員會,民國73年,《戴季陶先生與考銓制度》,台北:正中。
考試院編纂室,民國78年,《考銓譯叢》,台北:考試院秘書處。
沈清松,民國74年,〈對應快速科技發展的道德教育之人類學基礎〉,《中國倫理教育哲學基礎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北:輔仁大學。
沈清松,民國81年,《傳統的再造》,台北:業強。
沈清松,民國86年,〈道德教育的道德哲學基礎〉,《人文及社會學科教育通訊》,第八卷,第二期。
邱創煥,民國82年,《文官制度論叢》,台北:中華民國國家發展策進會。
沈清松,民國86b年,〈複製人的倫理問題〉,《哲學雜誌》,第二十一期。
沈清松,民國87年,〈公民社會與公民美德〉,《現代化與實踐倫理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南投:暨南大學。
李允傑,民國85年,〈政策分析專家的倫理〉,《中國行政評論》,第六卷,第一期。
李世傑,民國77年,《調查局研究》,台北:李敖。
李甲孚,民國90年,《中國法制史》,台北:聯經。
李用兵,民國83年,《中國古代法制史話》,台北:商務。
李伯元,民國83年,《公共組織理論辯證分析法研究》,台中:東海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 喬,民國80年,《清代官場百態》,台北:雲龍。
李松林,民國82a年,《蔣介石的台灣時代》,台北:風雲。
李松林,民國82b年,《蔣經國的台灣時代》,台北:風雲。
邱瑞忠,民國79年,〈規範性行政倫理的研究源起及其演進〉,行政倫理學術研討會,中華民國公共事務學會。
李 玠,民國89年,《老百姓的智慧》,台北:麥田。
法務部編印,民國84年,《檢肅貪瀆績效專刊》,台北:法務部。
法務部,民國90年,《法務部廉政署組織條例草案說帖》,台北:法務部。
青時宇,民國76年,〈省籍菁英節節高昇〉,《蔣經國變法維新》,台北:風雲。
林山田,民國85年,《五十年來的台灣法制(1945-1995)》,台北:台大法律系。
王海南,民國82年,《法學入門》,台北:月旦。
林火旺,民國84年,〈羅爾斯之政治自由主義與道德生活〉,《哲學與公共規範》台北:中央研究院。
林火旺,民國85年,〈當代政治倫理的重建:失序與調適〉,《哲學雜誌》,
第十八期。
林火旺,民國90年,《倫理學》,台北:五南。
林玉華,民國81年,〈公共行政的公共理論〉,《行政學報》,第二十四期。
林生傳,民國75年,〈從社會觀點談校園倫理教育的實施〉,《校園倫理學術研討會記錄》,高雄:高雄師範學院。
林再復,民國80年,《台灣開發史》,台北:三民。
林明鏘,民國87年,(公務員法),《行政法》,台北:翰蘆。
林昭武,民國81年,〈民主,你的名字叫關係〉,《土地.財團.選舉》,台北:天下。
林河名,民國85年,《電子化政府與資訊公開》,台北:東吳大學法研所碩士論文。
王業立,民國92年,〈去除黑金政治、推動廉能政治〉,《聯合報》,一月一日,
林紀東,民國80年,《行政法新論》,台北:自行出版。
林春梅,民國81年,《公平與效率之調:新公共行政的反思及其影響》,台北:
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炯祥,民國84年,《我國肅貪政策與防貪政策之研究》,台北:中興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書揚,民國81年,《從二二八到五0年代白色恐怖》,台北:時報。
林意玲,民國81年,〈金權政治籠罩台灣?〉,《土地.財團.選舉》,台北:天下。
林意玲,民國81年,〈讓政治攤在陽光下〉,《土地.財團.選舉》,台北:天下。
林福成,民國91年,《政風機構人員角色衝突與組織承諾之關係:高雄、屏東三縣市之研究》,高雄: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 端,民國83年,《儒家倫理與法律文化:社會學觀點的探索》,台北:巨流。
林毓生,民國78年,〈什麼是「創造性轉化」?〉,《政治秩序與多元社會》,台北:聯經。
第十五版。
林毓生,民國80年,〈評『誰來轉移社會風氣:政府官員、知識份子無可逃避的責任』兼論『民間社會』如何成長〉,《社會重建》,台北:時報。
林毓生,民國85年,〈中國傳統的創造性轉化〉,《歷史月刊》,四月號。
林鍾沂,民國76年,《公共政策評估理論之研究:理論的重建》,台北:政大政研所博士論文。
林鍾沂,民國80年,〈試論公共行政的意義、範圍與研究途徑〉,《紀念張金鑑教授八秩晉九誕辰行政學術研討會》,台北:政大。
林鍾沂,民國83年,《政策分析的理論與實踐》,台北:瑞興。
林鍾沂,民國87年,〈文官甄選與人才培育〉,《文官制度與國家發展研討會會議實錄》,台北:考試院。
林鍾沂,民國90年,〈與談人報告〉,《當前文官體制重要問題之探討研討會議》,台北:考試院。
林鍾沂,民國91年,《行政學》,台北:三民。
林鍾沂,民國93年,〈工作倫理的現代觀〉,《新世紀心管理:組織核心價值與領導研討會》,台北:台北市政府公務人員訓練中心。
法務部,民國90年,《法務部廉政署組織條例草案說帖》,台北:法務部。
王壽南編,民國76年,《王雲五先生年譜初稿》,台北:商務。
青時宇,民國76年,〈省籍菁英節節高昇〉,《蔣經國變法維新》,台北:風雲。
描述 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
公共行政研究所
86256503
93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86256503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江明修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 Chiang , Min-Hsiu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蔡金火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Tsay, Jin-Huooen_US
dc.creator (作者) 蔡金火zh_TW
dc.creator (作者) Tsay, Jin-Huooen_US
dc.date (日期) 2004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4-Sep-2009 13:00:55 (UTC+8)-
dc.date.available 14-Sep-2009 13:00:55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4-Sep-2009 13:00:55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086256503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2050-
dc.description (描述) 博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公共行政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86256503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3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中央政府自遷台以來,已有五十多年的歷史,從反共抗俄的戰時體制,到一黨獨大的威權政體,歷經解嚴、憲改、政黨輪替,逐漸發展成為民主國家,其間的變遷與發展,已經累積出相當豐富可觀的研究內容,特別是從威權政體到民主轉型的變遷發展過程,是一個極為獨特的發展經驗。
      本文的研究目的,乃是以政府遷台後我國行政倫理法制發展為核心,並以解嚴前後,作為時間的分割點。主要在探究四個問題:其一,解嚴前,我國行政倫理法制發展的內涵與風格為何?其二,解嚴後,我國行政倫理法制發展的內涵與風格為何?其三,我國行政倫理法制發展所面臨的困境為何?其四,我國行政倫理法制的建構方向為何?大體而言,解嚴前我國行政倫理法制的發展,其追求的核心價值,乃是以官僚行政理論所倡導的效率、能力、專業、忠誠等價值為主;解嚴後我國行政倫理法制的發展,其追求的核心價值,則是以民主行政理論所倡導的回應、參與、代表、公開等價值為主。
      本研究從方法論的層次而言,乃是採取一種質的研究觀點;在研究途徑的層次上,著重歷史結構的研究途徑;而在研究方法上,是採用多元的研究方法。在章節的安排上共分為六章。本文從第二章美國行政倫理研究發展與行政倫理的法制發展的文獻分析中,發現影響行政倫理最主要的兩大理論:官僚行政理論與民主行政理論,其因應不同時代環境的需求,而產生不同的行政理論,在不同行政理論的引導下,導致行政倫理不同的價值觀;第三章、第四章則採「事實典範」的觀點,偏重於歷史事實的實質內涵,從文獻與檔案的整理與歸納中,建構解嚴前我國行政倫理法制發展的真實面貌,及解嚴後我國行政倫理法制發展的真實面貌;第五章則分析當前我國行政倫理法制發展所面臨的困境,再以美國及其他先進國家(特別是OECD)的行政倫理的理論與實務規範為基礎,從制度面、法律面、管理面,三個不同層次的面向,提出政策建議,做為建構我國當前行政倫理法制發展的參考方向。
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的動機與目的-----------------------------------1
     壹、 研究的動機-----------------------------------------1
     貳、 研究的目的-----------------------------------------7
     第二節 研究的途徑與方法-----------------------------------9
     壹、 研究的途徑----------------------------------------10
     貳、 研究的方法----------------------------------------13
     第三節 研究的範圍與章節----------------------------------20
     壹、 研究的範圍----------------------------------------20
     貳、 研究的章節----------------------------------------22
     
     第二章 文獻分析------------------------------------------27
     第一節 國外相關文獻分析----------------------------------27
     壹、 美國行政倫理研究的發展----------------------------27
     貳、 美國行政倫理法制的發展----------------------------42
     參、 日本的行政倫理法制--------------------------------63
     肆、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的行政倫理基礎工程--------------70
     第二節 國內相關文獻分析----------------------------------74
     壹、 傳統倫理的文獻回顧--------------------------------75
     貳、 當代行政倫理的研究情況----------------------------76
     參、 碩博士論文的研究情況------------------------------78
     肆、 其他相關研究情況----------------------------------79
     第三節 關概念分析----------------------------------------79
     壹、 核心概念分析--------------------------------------80
     貳、 重要概念分析--------------------------------------93
     第四節 相關理論分析-------------------------------------108
     壹、 官僚行政理論-------------------------------------109
     貳、 民主行政理論-------------------------------------117
     
     第三章 解嚴前我國行政倫理法制的發展---------------------141
     第一節 威權體制下的行政倫理法制環境---------------------142
     壹、 威權統治-----------------------------------------143
     貳、 動員戡亂戒嚴法制---------------------------------144
     參、 一黨專政-----------------------------------------154
     肆、 文官監控-----------------------------------------161
     第二節 傳統官僚本位的行政倫理觀-------------------------173
     壹、 儒家的倫理思想-----------------------------------174
     貳、 君主極權統治下的官箴-----------------------------177
     參、 傳統文化下的人情關係-----------------------------182
     第三節 特別權力關係的行政倫理法制模式-------------------186
     壹、 特別權力關係理論---------------------------------186
     貳、 我國特別權力關係的法制規範-----------------------188
     參、 我國特別權力關係的轉變---------------------------191
     第四節 「強國家弱社會」的行政倫理法制改革---------------195
     壹、 蔣中正總統的行政倫理思維與法制改革---------------196
     貳、 蔣經國總統的行政倫理思維與法制改革-----------------199
     
     第四章 解嚴後我國行政倫理法制的發展---------------------205
     第一節 戒嚴體制的解除與民主憲政法治的回歸---------------206
     壹、 戒嚴體制的解除-----------------------------------207
     貳、 民主憲政法治的回歸-------------------------------212
     第二節 民主轉型對行政倫理法制的衝擊---------------------220
     壹、 民主轉型下的脫序環境-----------------------------220
     貳、 猖獗的黑金政治生態-------------------------------223
     參、 混亂的官場行政倫理-------------------------------227
     第三節 解嚴後廉政革新與行政倫理機制的變革---------------231
     壹、 連內閣的「檢肅貪瀆、端正政風」行政革新方案-------231
     貳、 行政倫理機制的變革-------------------------------236
     第四節 公務人員行政中立的爭議---------------------------245
     壹、 文官行政中立與政府的永續運作---------------------245
     貳、 政權輪替下文官黨性的轉化-------------------------247
     參、 我國「行政中立法草案」的爭議與擱置---------------250
     第五節 行政透明與陽光法案-------------------------------255
     壹、 公職人員財產申報-------------------------------- 255
     貳、 公職人員利益衝突迴避-----------------------------257
     參、 行政程序透明與資訊公開---------------------------259
     肆、 政府採購-----------------------------------------263
     伍、 遊說規範-----------------------------------------264
     陸、 政治獻金-----------------------------------------266
     第六節 行政倫理價值的多元性-----------------------------270
     壹、 美國與國際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的行政倫理價值-------270
     貳、 我國行政倫理價值的多元性-------------------------277
     
     
     第五章我國行政倫理法制發展的困境與建構方向----------------281
     第一節 我國行政倫理法制發展的困境----------------------281
     壹、 規範部分-----------------------------------------281
     貳、 機制部分-----------------------------------------284
     參、 配套部分-----------------------------------------289
     第二節 我國行政倫理法制的建構方向-----------------------297
     壹、 制度層面-----------------------------------------297
     貳、 法律層面-----------------------------------------307
     參、 行政層面-----------------------------------------317
     
     第六章 結論----------------------------------------------327
     第一節 研究發現-----------------------------------------327
     第二節 後續研究-----------------------------------------336
     
     參考文獻------------------------------------------------- 341
     壹、 中文部分-----------------------------------------341
     貳、 英文部分-----------------------------------------367
     
     附錄一:我國行政倫理碩博士論文相關研究一覽表--------------381
     附錄二:我國行政倫理法制發展年表--------------------------387
     附錄三:訪談記錄----------------------------------------- 407
     壹、 管高岳先生---------------------------------------408
     貳、 余致力先生---------------------------------------412
     參、 蔡良文先生---------------------------------------416
     肆、 林時機先生---------------------------------------419
     伍、 趙永清先生---------------------------------------423
     
     
     圖表目錄
     
     圖1-1 研究步驟圖-------------------------------------------25
     圖3-1 國民黨改造後的組織結構圖----------------------------160
     圖3-2 總統府機要室資料組所轄之指揮機構圖------------------167
     圖6-1我國行政倫理發展變遷圖-------------------------------332
     圖6-2我國行政倫理法律架構圖-------------------------------333
     表2-1 官僚行政價值與民主行政價值比較表--------------------102
     表2-2 公民類型--------------------------------------------129
     表2-3 公民資格界定----------------------------------------131
     表3-1 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變遷一覽表----------------------149
     表4-1 六次修憲主要內容一覽表------------------------------217
     表4-2 檢肅貪瀆、端正政風三次修正案------------------------235
     表4-3 各國公共服務倫理規範的核心價值----------------------274
-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的動機與目的-----------------------------------1
     壹、 研究的動機-----------------------------------------1
     貳、 研究的目的-----------------------------------------7
     第二節 研究的途徑與方法-----------------------------------9
     壹、 研究的途徑----------------------------------------10
     貳、 研究的方法----------------------------------------13
     第三節 研究的範圍與章節----------------------------------20
     壹、 研究的範圍----------------------------------------20
     貳、 研究的章節----------------------------------------22
     
     第二章 文獻分析------------------------------------------27
     第一節 國外相關文獻分析----------------------------------27
     壹、 美國行政倫理研究的發展----------------------------27
     貳、 美國行政倫理法制的發展----------------------------42
     參、 日本的行政倫理法制--------------------------------63
     肆、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的行政倫理基礎工程--------------70
     第二節 國內相關文獻分析----------------------------------74
     壹、 傳統倫理的文獻回顧--------------------------------75
     貳、 當代行政倫理的研究情況----------------------------76
     參、 碩博士論文的研究情況------------------------------78
     肆、 其他相關研究情況----------------------------------79
     第三節 關概念分析----------------------------------------79
     壹、 核心概念分析--------------------------------------80
     貳、 重要概念分析--------------------------------------93
     第四節 相關理論分析-------------------------------------108
     壹、 官僚行政理論-------------------------------------109
     貳、 民主行政理論-------------------------------------117
     
     第三章 解嚴前我國行政倫理法制的發展---------------------141
     第一節 威權體制下的行政倫理法制環境---------------------142
     壹、 威權統治-----------------------------------------143
     貳、 動員戡亂戒嚴法制---------------------------------144
     參、 一黨專政-----------------------------------------154
     肆、 文官監控-----------------------------------------161
     第二節 傳統官僚本位的行政倫理觀-------------------------173
     壹、 儒家的倫理思想-----------------------------------174
     貳、 君主極權統治下的官箴-----------------------------177
     參、 傳統文化下的人情關係-----------------------------182
     第三節 特別權力關係的行政倫理法制模式-------------------186
     壹、 特別權力關係理論---------------------------------186
     貳、 我國特別權力關係的法制規範-----------------------188
     參、 我國特別權力關係的轉變---------------------------191
     第四節 「強國家弱社會」的行政倫理法制改革---------------195
     壹、 蔣中正總統的行政倫理思維與法制改革---------------196
     貳、 蔣經國總統的行政倫理思維與法制改革-----------------199
     
     第四章 解嚴後我國行政倫理法制的發展---------------------205
     第一節 戒嚴體制的解除與民主憲政法治的回歸---------------206
     壹、 戒嚴體制的解除-----------------------------------207
     貳、 民主憲政法治的回歸-------------------------------212
     第二節 民主轉型對行政倫理法制的衝擊---------------------220
     壹、 民主轉型下的脫序環境-----------------------------220
     貳、 猖獗的黑金政治生態-------------------------------223
     參、 混亂的官場行政倫理-------------------------------227
     第三節 解嚴後廉政革新與行政倫理機制的變革---------------231
     壹、 連內閣的「檢肅貪瀆、端正政風」行政革新方案-------231
     貳、 行政倫理機制的變革-------------------------------236
     第四節 公務人員行政中立的爭議---------------------------245
     壹、 文官行政中立與政府的永續運作---------------------245
     貳、 政權輪替下文官黨性的轉化-------------------------247
     參、 我國「行政中立法草案」的爭議與擱置---------------250
     第五節 行政透明與陽光法案-------------------------------255
     壹、 公職人員財產申報-------------------------------- 255
     貳、 公職人員利益衝突迴避-----------------------------257
     參、 行政程序透明與資訊公開---------------------------259
     肆、 政府採購-----------------------------------------263
     伍、 遊說規範-----------------------------------------264
     陸、 政治獻金-----------------------------------------266
     第六節 行政倫理價值的多元性-----------------------------270
     壹、 美國與國際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的行政倫理價值-------270
     貳、 我國行政倫理價值的多元性-------------------------277
     
     
     第五章我國行政倫理法制發展的困境與建構方向----------------281
     第一節 我國行政倫理法制發展的困境----------------------281
     壹、 規範部分-----------------------------------------281
     貳、 機制部分-----------------------------------------284
     參、 配套部分-----------------------------------------289
     第二節 我國行政倫理法制的建構方向-----------------------297
     壹、 制度層面-----------------------------------------297
     貳、 法律層面-----------------------------------------307
     參、 行政層面-----------------------------------------317
     
     第六章 結論----------------------------------------------327
     第一節 研究發現-----------------------------------------327
     第二節 後續研究-----------------------------------------336
     
     參考文獻------------------------------------------------- 341
     壹、 中文部分-----------------------------------------341
     貳、 英文部分-----------------------------------------367
     
     附錄一:我國行政倫理碩博士論文相關研究一覽表--------------381
     附錄二:我國行政倫理法制發展年表--------------------------387
     附錄三:訪談記錄----------------------------------------- 407
     壹、 管高岳先生---------------------------------------408
     貳、 余致力先生---------------------------------------412
     參、 蔡良文先生---------------------------------------416
     肆、 林時機先生---------------------------------------419
     伍、 趙永清先生---------------------------------------423
     
     
     圖表目錄
     
     圖1-1 研究步驟圖-------------------------------------------25
     圖3-1 國民黨改造後的組織結構圖----------------------------160
     圖3-2 總統府機要室資料組所轄之指揮機構圖------------------167
     圖6-1我國行政倫理發展變遷圖-------------------------------332
     圖6-2我國行政倫理法律架構圖-------------------------------333
     表2-1 官僚行政價值與民主行政價值比較表--------------------102
     表2-2 公民類型--------------------------------------------129
     表2-3 公民資格界定----------------------------------------131
     表3-1 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變遷一覽表----------------------149
     表4-1 六次修憲主要內容一覽表------------------------------217
     表4-2 檢肅貪瀆、端正政風三次修正案------------------------235
     表4-3 各國公共服務倫理規範的核心價值----------------------274
zh_TW
dc.language.iso en_US-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86256503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行政倫理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官僚行政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民主行政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價值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法制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倫理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Administrative Ethics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Bureaucratic Administration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Democratic Administration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value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legal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ethicsen_US
dc.title (題名) 我國當前行政倫理法制化發展之研究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卜達海,民國77年,〈從行政倫理談人事人員的服務態度〉,《行政管理論文選輯》,第三輯。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丁守中,民國90年,《『現行財產申報制度能否有效肅貪』座談會實錄》,台北: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干學平、黃春興,民國80年:〈荀子的正義理論〉。見戴華、鄭曉時(主編):《正義及其相關問題》,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專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公務員保障暨培訓委員會主編,民國88年,《美國、法國、英國、德國、日本及中共公務人員訓練制度及法規彙編》,台北:公務員保障暨培訓委員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 丰,民國89年,〈歷史不會忘記〉,《珍藏二十世紀台灣》,台北:時報。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作榮,民國72年,《台灣經濟發展論文選集》,台北:時報。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作榮,民國80年,〈誰來轉移社會風氣:政府官員、知識份子無可逃避的責任〉,《社會重建》,台北:時報。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作榮,民國84年,〈文官制度與考選政策〉,《考銓季刊》,第三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作榮,民國85年,〈行政中立說易行難〉《文官體制與國家發展論文集》,台北:考試院。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泰升,民國88年,《台灣日治時期的法律改革》,台北:聯經。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周世珍,民國90年,《公務人員保障制度之理論與實務》,台北:台北大學法學學系博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周婉窈,民國86年,《台灣歷史圖說》,台北:中研院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周懷宇,民國81年,《貪官傳》,河南:人民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若林正丈,民國77年,〈政治體制的轉捩點〉,《中日會診台灣:轉型期的政治》,台北:故鄉。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若林正丈,民國83年,《台灣:分裂國家與民主化》,河南:月旦。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胡 佛,民國74年,〈台北市民政治參與行為的比較分析〉,《台灣地區社會變遷與文化發展》,台北:聯經。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胡 佛,民國76年,(憲政結構的流變與重整),《台大法學論叢》,第十卷第二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胡 佛,民國80年,〈當前政治民主化與憲政結構〉,《改革憲政》,台北:國家政策研究中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胡幼慧,民國85年,〈多元方法:三角交叉檢視法〉,《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牛格正,民國80年,《諮商專業倫理》,台北:五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明輝,民國80年,〈獨白倫理學抑或對話的倫理學?論哈博瑪斯對康德倫理學的重建〉,《儒家與現代意識》,台北:文津。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城仲模,民國80年,《行政法之理論基礎》,台北:三民。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倪炎元,民國82年,《南韓與台灣威權政體轉型之比較研究》,台北: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博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倪炎元,民國84年,《東亞威權政體之轉型》,台北:月旦。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俞鹿年,民國81年,《中國官制大辭典》,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徐有守,民國85年, 《考銓制度》,台北:商務。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徐名駒,民國89年,(兩岸「國家與公務員間關係」之淺析:特別權利關係理論探討),《共黨問題研究》,第二十六卷,第六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徐有守,民國92年《王雲五與行政改革》,台北:商務。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徐宗懋,民國87年, 《日本情節》,台北:天下。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徐頌陶、高帆主編,民國83年,《公務員知識全書》,北京:中國法政大學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徐振國,民國79年,(組合主義與經濟發展:台灣威權體制的蛻變與發展),《中國的民主前途:台灣地區政治民主化的回顧與展望》,台北:民主基金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 喬,民國80年,《清代官箴》,台北:雲龍。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文崇一,民國78年,《中國人的價值觀》,台北:東大。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徐瑞希,民國80年,《政商關係解讀》,台北:遠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海闊富主講,吳定翻譯,民76年,〈行政倫理〉,《人事月刊》,第四卷,第五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高 敏,民國89年,《睡虎地秦簡初探》,台北:萬卷樓。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高承恕,民國74年,〈「理性化」的困境極其超越的可能性:韋伯與哈伯瑪斯對近代西方社會之批判精神〉《東海學報》,第二十六卷。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施正鋒,民國89年,〈政黨輪替下的文官政治立場及民主鞏固〉《政治變遷與文官體制研討會》,台北:考試院。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施能傑,民國80年,〈以「公共」做為公共行政研究與教育的起點〉,《紀念張金鑑教授八秩晉九誕辰行政學術研討會》,台北:政大。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施能傑,民國88年,《美國政府人事管理》,台北:商鼎。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施能傑,民國92年,〈建立公共服務倫理規範:以OECD的標竿經驗〉,《倡廉反貪及行政透明論文輯》,台北:公企中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施旺坤,民國88年,〈澳洲政府公共服務(APS)改革簡介〉,《人事月刊》,第二十八卷,第六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筱峰,民國82年,《島嶼新胎記:從終戰到二二八》,台北:自立晚報。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施嘉明,民國85年,《公務員讀本》,台北:致良。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甘紹平,民國87年,〈德國應用倫理學的興起〉,《哲學雜誌》,第二十二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馬漢寶,民國88年,《法律與中國社會之變遷》,台北:翰蘆。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殷允芃等,民國81年,《發現台灣(上)(下)》,台北:天下。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時報文化編輯委員會,民國89年,《珍藏20世紀台灣》,台北:時報。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翁仕杰,民國83年,《台灣民變的轉型:歷史超越與宿命》,台北:自立晚報。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翁岳生,民國79年,《行政法與現代法治國家》,台北:自行出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翁柏萱,民國91年,《我國文官行政中立與民主鞏固之研究》,台北:政治大學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郭正亮,民國77年,《國民黨政權在台灣的轉化(1945-1988)》,台北:國立台灣大學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孫 震,民國91年,〈李國鼎先生對台灣倫理建設的貢獻〉,《李國鼎先生紀念文集》,台北:李國鼎科技發展基金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筱峰、劉峰松,民國83年,《台灣歷史閱覽》,台北:自立晚報。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若林正丈,廖兆陽譯,民國76年,《中日會診台灣:轉型期的政治》,台北:故鄉。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單文經,汪履維,民國78年,《道德發展與教育》,台北:五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尹 平,民國82年,《中國大百科全書(法學)》,台北:錦繡。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單昭琪,民國85年,〈中國人的行政倫理觀〉,《行政管理論文選輯》,第十二輯。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單昭琪,民國86年,〈中國人的行政倫理觀〉,《人事管理》,第三十四卷,第五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大洲,民國79年,〈建立現代化經營理念〉《站在歷史的轉捩點上》,台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正中。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仁宇,民國74年,《萬曆十五年》,台北:食貨。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玄銘,民國86年,《戰後台灣黑道的政治分析》,台北:台灣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光國,民國80年,〈新時代的倫理規範〉,《社會重建》,台北:時報。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筱峰,民國84年,〈台灣近代歷史的特性〉,《台灣歷史系列演講專輯》,台北: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光國,民國80年,《王者之道》,台北:學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光國,民國84年,《民粹亡台論》,台北:商周。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光國,民國84年,《知識與行動》,台北:心理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尹 鐸,民國86年,《揭開尹清楓命案之黑幕》,高雄:自行出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光國,民國86年,《權力的漩渦》,台北:商周。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光國,民國89年,〈震災後的專業倫理重建〉,《災後社會價值與倫理重建論文 集》,台北:新台灣人文基金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光國,民國92年,《民粹亡台論》,台北:商周。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俊傑,民國84年,《戰後台灣的轉型及其展望》,台北:正中。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朝盟、陳坤發,民國91年,〈公務人員的行政倫理觀〉,《政治科學論叢》,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第十六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筱峰,民國85年,〈一百年來台灣政治運動中的國家認同〉,《台灣近百年史論文集》,台北:吳三連文教基金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瑞祺,民國85年,《批判社會學》,台北:三民。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錦堂,民國83年,〈公務員的義務〉,《重建文官體制》,台北:業強。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嘉樹,民國83年,《國民黨在台灣》,台北:大秦。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許介鱗,民國85年,《戰後台灣史記》,台北:文英堂。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天下編輯群,民國74年,《亞洲的小巨人》,台北:經濟與生活。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許介鱗,民國85b年,〈台灣史的決定瞬間〉《台灣歷史影像》,台北:藝術家。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許介鱗,民國90年,《戰後台灣史記(續)》,台北:文英堂。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許南雄,民國84年,《人事行政學》,台北:商鼎。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許南雄,民國86年,《考銓制度概論》,台北:商鼎。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許雪姬,民國82年,《北京的辮子:清代台灣的官僚體系》,台北:自立。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筱峰,民國88年,《台灣史一百件大事》,台北:玉山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許彩雪,民國82年,〈我沒罪〉《遠見雜誌》,十月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許毓圃,民國90年,《『現行財產申報制度能否有效肅貪』座談會實錄》,台北: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許福明,民國75年,《中國國民黨的改造(1950-1952):兼論其對中華民國政治發展之影響》,台北:正中。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許濱松,民國71年,〈一九七八年美國聯邦文官改革法案評述〉,《中國行政》,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第三十四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天下編輯群,民國89年,《風雲台灣一百年》,台北:天下。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許濱松,民國77年,〈如何建立文官中立:從外國制度談起〉《人事月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第七卷,第五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許濱松,民84年,「英美公務員政治中立之研究-兼論我國公務員政治中立應有之作法(下)」,《人事月刊》,第二十期,第五卷。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許濱松,民84年,「英美公務員政治中立之研究-兼論我國公務員政治中立應有之作法(上)」,《人事月刊》,第二十期,第四卷。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筱峰,民國90年,(台灣戒嚴時期政治案件的類型),《戒嚴時期政治案件之法律與歷史探討》,台北:戒嚴時期不當叛亂暨匪諜審判案件補償基金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許濱松,民國85年,《各國人事制度》,台北:華視文化。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世賢,民國90年,〈行政管理的價值追求〉,《行政管理論文選輯第十五輯》,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台北:銓敘部。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君勱,民國83年,《中華民國民主憲法十講》,台北:宇宙雜誌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岱年,民國80年,《中國倫理思想研究》,台北:貫雅。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旺山,民國85年,〈馬基維理革命:「國家理性」觀念初探之一〉,《政治社群》,台北:中央研究院。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司法行政部編,民國67,《動員戡亂時期司法行政紀要》,台北:司法行政部。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其祿、葉一璋、張文豪,〈貪瀆與治理:台灣現狀之法制分析與建言〉,《『倡廉反貪與行政透明』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政治大學公企中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其昀,民國73年,《先總統蔣公全集第三冊》,台北:文化大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金鑑,民國61年,《各國人事制度概要》,台北:三民。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華民,民國83年,《人事行政─兼論考銓制度》,台北:五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金鑑,民國65年,《中國文官制度史》,台北:華岡。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金鑑,民國68年,《行政學典範》,台北:中國行政學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金鑑,民國70年,《各國人事制度概要》,台北:三民。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金鑑,民國71年,《行政學研究》,台北:商務。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金鑑,民國79年,《人事行政學》,台北:三民。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家洋,民國82年,《行政法》,台北:三民。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晉藩主編,民國88年,《中國法制通史》,北京:法律。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史 明,民國69年,《台灣四百年史》,台北:蓬島文化。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清芳,民國89年,《解散國民黨》,台北:木棉。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國棟,民國81年,(中統局始末記),《細說中統軍統》,台北:傳記文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華民,民82年,《各國人事制度》,台北:五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雅淑,民國85年,《連內閣行政革新方案之研究》,台北: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茂桂,民國79年,《社會運動與政治轉化》,台北:國策中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勝彥,民國85年,《台灣開發史》,台北:空中大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翠菱,民國83年,《公共服務倫理研究》,台北: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翠菱,民國83年,「中、美、英、日、德五國公務倫理規範之研究(下)」,《人事月刊》,第十八卷,第五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翠菱,民國83年,「中、美、英、日、德五國公務倫理規範之研究(上)」,《人事月刊》,第十八卷,第四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劍寒,民國73年,(特別權力關係與基本權力之保障),《憲政時代》,第十卷,第一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學海,民國91年,「對公務員懲戒制度的檢討」,《國政評論》,第三八二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田弘茂,民國81年,《大轉型:中華民國的政治和社會變遷》,台北:時報。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慧英,民國89年,《李登輝:1988-2000執政十二年》,台北:天下。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泰升,民國90年,《台灣法律史概論》,台北:元照。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 灝,民國79年,《幽暗意識與民主傳統》,台北:聯經。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章微寒,民國81年,(戴笠與龐大的軍統局組織),《細說中統軍統》,台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傳記文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莊道明,民國85年,《圖書館專業倫理》,台北:文華。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康綠島,民國82年,《李國鼎口述歷史:話說台灣經驗》,台北:黎明。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彭懷恩,民國77年,《中華民國政治精英》,台北:洞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彭懷恩,民國82年,《中華民國政府與政治》,台北:風雲。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彭懷恩,民國89年,《台灣政治發展的反思》,台北:風雲論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彭懷恩,民國92年,《台灣政治發展》,台北:風雲論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石元康,民國87年,(民主社會中的個人與社群),《市民社會與民主的反思》,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燈燦,民國82年,《公務機關貪污問題與防治策略之研究》,台北: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鄒文海,民國79年,《政治學》,台北:三民。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一新,民國83年,〈美國的陽光法案〉,《工商雜誌》,第四十二卷,第一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一新,民國92年,〈現行公職人員利益迴避相關法治的檢討〉,http://www.inpr.org.tw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文團,民國74年,〈倫理教育的社會衝擊:意識型態、利益和倫理〉,《中國倫理教育哲學基礎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北:輔仁大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文團,民國87年,《政治與道德》,台北:台灣書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世煌,民國75年,〈論戡亂時期貪污治罪條例的由來〉,《刑事法雜誌》,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第三十卷,第6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固亭,民國56年,《日本人事制度》,台北:考試院考銓研究發展委員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立剛,民國 85年,〈倫理與公共預算〉,《中國行政評論》,第六卷,第一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其南,民國81年,《公民國家意識與台灣政治發展》,台北:允晨。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禮仲,民國90年,〈國會遊說法制的比較研究〉,《國政研究報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台北:桂冠。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定銘,民國86年,《我國公務人員行政中立之理論與實踐》,台北:東吳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金貴,民國80年,〈公共行政研究之發展與趨勢〉,《公共事務與國家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民主基金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金貴,民國81年,〈公民參與的研究〉,《行政學報》,第二十四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建仲,民國84年,《政體轉型期政商關係的法制化:台灣「公職人員財產申報法」立法過程之個案分析》,台北:台灣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芳明,民國81年,《鞭傷之島》,台北:自立晚報。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明通,民國79年,《威權體制下台灣地方政治菁英的流動(1945-1986)》,台北:台灣大學政治研究所博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璋津,民國78年,(文化霸權:觀念與反省),《中國論壇》,第三三三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秉璋,民國79年,《道德規範與倫理價值》,台北:國家政策研究資料中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振銘,民國84年,《貪污問題防治對策之研究》,台北:文化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禮仲,民國91年,〈阻止『利』委不當利益關說制定遊說法以外之思維〉,《國政評論》,財金(評)第十六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紹馨,民國68年,《台灣的人口變遷與社會變遷》,台北:聯經。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行政院新聞局,民國85年,《邁向現代化的政治建設》,台北:行政院新聞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新民,民國90年,〈新加坡肅貪的法制分析:兼論我國建立肅貪屬的隸屬問題〉,《軍法專刊》,第四十七卷,第九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淞山,民國83年,〈論國會遊說制度與國會倫理制度〉《憲政時代》,第十九期第二卷。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翠蓮,民國84年,《派系鬥爭與權謀政治:二二八悲劇的另一面相》,台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時報。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鴻瑜,民國89年,《台灣的政治民主化》,台北:翰蘆。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聰憲,民國81年,《政府遷台後中央行政機關結構變遷之生態分析》,台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台灣大學政治研究所博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豐文,民國73年,《行政院所屬各級機關推行『端正政風整肅貪污方案』之研究》,台北: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鴻禧,民國74年,〈戰後台灣法治體制發展之癥結〉,《台灣地區社會變遷與文化發展》,台北:聯經。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書樂,民國91年,《我國政風組織功能與人員角色之研究》,台北: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學程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德禹,民國77年,〈行政革新的再開展〉,《行政管理論文選輯第三輯》,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行政院人事行政局編著,民81年,《中日兩國文官制度之重點比較》,台北:行政院人事行政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台北:銓敘部。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德禹,民國79年,〈行政中立問題之檢討〉,《重建行政體制》,台北:國家政策研究資料中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德禹,民國82年,〈文官行政中立之理論與實際〉《行政管理論文選輯第七輯》,台北:銓敘部。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德禹,民國85年,《行政管理》,台北:三民。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德禹,民國87年,〈現代行政倫理體系初探〉,「行政現代化」兩岸學術研討會論文,台北:台大政治系。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德禹,民國89年,〈現代行政倫理體系初探〉,《行政管理論文選輯第十四輯》,台北:銓敘部。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德禹,民國90年,〈行政中立的省思與建言〉《當前文官體制重要問題之探討研討會議》,台北:考試院。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 鐵,民國78年,《中國文官制度》,北京:中國政法大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勝仁,民國85年,〈美國公共行政重要價值觀之探討〉,《東吳政治學報》,第六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勝仁,民國87年,〈美國公共行政重要價值觀之探討〉,《行政管理論文選輯第十二輯》,台北:銓敘部。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詹火生,民國80年,〈評『經濟發展對台灣社會倫理與價值觀念的影響』〉,《社會重建》,台北:時報。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中部辦公室,民89年,《福爾摩沙傳奇:台灣的歷史源流》,南投:中部辦公室。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詹火生,民國83年,《人生價值與社會倫理》,台北:洪健全文教基金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詹昭全,民國86年,《審判政府》,台北:月旦。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詹靜芬,民國87年,〈中級主管行政倫理困境的理論分析〉,《考銓季刊》,第十六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詹靜芬,民國92年,《我國公務人員行政倫理困境之研究:以中央行政機關中級主管為研究對象》,台北: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博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管延愷,民國91年,《台灣政黨輪替過程中民主鞏固的探究》,台南:成功大學政治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葉俊榮,民國84年,《建立各機關公報發行制度之研究》,台北:行政院研考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三靈譯,民國81年,〈美國的公務倫理〉,《人事月刊》,第七卷,第六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葉俊榮,民國85年,《政府資訊公開制度之研究》,台北:行政院研考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葉俊榮,民國89年,《珍惜憲政時刻》,台北:元照。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葉俊榮,民國92年,《民主轉型與憲法變遷》,台北:元照。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葉振輝,民國84年,《台灣開發史》,台北:臺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行政院研考會,民國69年,《研考制度建立與發展:行政院研究考核委員會成立十年回顧與發展》,台北:行政院研考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葉榮鐘,民國89年,《日據時代台灣大事年表》,台中:星辰。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郭松義、李新達、李尚英,民國84,《清朝典制》,吉林:文史。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曾銳生,民國90年,〈蔣經國、國民黨的特徵與台灣的政治突破〉《威權體制的變遷:解嚴後的台灣》,台北:中研院台史所籌備處。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監察院,民國92年,《中華民國九十二年監察院報告書》,台北:監察院。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梅高文,民國84年,《公共行政「公正問題」與「能力問題」之研究──Habermas公共領域理論的觀點》,台北: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介民,民國79年,《政權轉型期的社會抗議:台灣1980年代》,台北:台大政研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康島綠,民國82年,《李國鼎口述歷史》,台北:卓越文化。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曹永和,民國70年,〈歐洲古地圖上的台灣〉,《台灣早期歷史研究》,台北:聯經。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曹晉芳等編著,民國83年,《瑞士、德國、法國人事制度考察報告》,台北:銓敘部。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曹俊漢,民國85年,〈行政文化中的倫理窘境與調適:理論與實証的分析〉,《行政管理論文輯第十三輯》,台北:銓敘部。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曹俊漢,民國87年,〈行政文化中的倫理窘境與調適:理論與實証的分析〉,《現代化與實踐倫理學術研討會會議實錄》,南投:暨南大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行政院研考會,民國89年,《致台灣頭家:影響你我前途的國家政策》,台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曹俊漢,民國92年,《行政現代化的迷失》,台北:韋伯文化。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彭懷恩,民國92年,《台灣政治發展》,台北:風雲。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翟本瑞、張維安、陳界玄,民國79年,《社會實體與方法─韋伯社會學方法論》,台北:巨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趙其文,民國79年,〈任用〉,《中華民國銓敘制度(上冊)》,台北:正中書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育南,民國82年,《韋伯論理性官僚體制的弔詭》,台中:東海大學公行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傅佩榮,民國83年,《人生價值與社會倫理》,台北:洪健全文教基金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傅肅良,民國80年,《各國人事制度》,台北:三民。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日然,民國73年,(我國特別權力關係理論之探討:兼論釋字一八七號解釋的意義)《台大法學論叢》,第十三卷第二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貞德,民國85年,〈「大社群」:杜威論工業社會中民主的必要及其可行性〉,《政治社群》,台北:中央研究院。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泰順,民國85年,〈選舉時之行政中立問題〉《文官體制與國家發展論文集》,台北:考試院。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泰順,民國92年,〈馬步站不穩,遊說法如何出招?〉,《聯合報》,七月二十六日,第十五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行政院研考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瑪利,民國83年,〈探討文官體系黑洞〉,《政府再造專刊》,台北:天下。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國樞,民國72,〈中國社會裡的貪污導因〉,《中國論壇》,第一八七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國樞,民國77年,《中國人的蛻變》,台北:桂冠。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 定,民國58年,《行政效率測量標準與方法之研究》,台北:政大公行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國樞等編,民國79年,《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台北:東華。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樹藩,民國65年,《中國文官制度史》,台北:自行發行。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麗貞,民國91年,《購艦疑雲》,台北:聯經。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鴻烈,民國81年:《中國法律思想史》,上海:上海書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鄔昆如,民國74年,〈中國傳統倫理教育的形上基礎〉,《中國倫理教育哲學基礎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北:輔大。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遠見雜誌編輯部,民國82年,〈廉政看板,長黑收盤〉《遠見雜誌》,十月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趙永茂,民國87年,《台灣地方政治的變遷與特質》,台北:翰蘆。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江大樹,民國85年,(我國公務員身分關係理論與實務的演進),《法政學報》,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趙永茂,民國82年,〈台灣地區黑道之形成背景及其選舉之關係〉《理論與政策》,台北:第七卷第二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趙永清,民國85年,〈健全陽光法案體系導正社會黑金亂象〉,《公務人員月刊》,第五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定等,民國83年,《行政學(一)》,台北:國立空中大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趙永清,民國89年,〈清流共治靠法治及全民共識:公職人員利益衝突迴避法〉,http://www.minisun.com.tw.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趙永清、趙弘章,民國91年,〈陽光法案的立法過程與現況分析〉《二十一世紀優質治理之機制:行政透明化學術研討會》,台北:世新大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趙其文,民國88年,〈淺談常任文官的行政中立〉《人事管理》,第三十六卷,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第十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趙敦華,民國79年,《勞斯的『正義論』解說》,台北:遠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葛永光,民國78年,《政治變遷與發展:台灣經驗的探索》,台北:幼獅。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葛永光,民國87年,《台灣的故事》,台北:行政院新聞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俊文主持,民國86年,《官箴書集成》,北京:黃山書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第六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永佶,民國83年,《中國官文化的奠基與其批判家》,山東:人民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雲五,民國44年,《現代公務管理》,台北:中華文化出版事業。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宏恩,民國83年,〈公務人員財產申報法之功能與侷限:從比較法觀點論我國現行法缺失〉,《律師通訊》,第一八三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育嘉,民國92年,《台灣史文獻析論》,台北:洪葉。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昊洲,民國89年,《鼎故革新:進步的行政》,台北:五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昊洲,民國91年,《政務人員法制析論》,台北:五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述先,民國90年,《全球倫理與宗教對話》,台北:立緒。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俊文、秦畢嘯編,民國84年,《中國民間俗語》,台北:漢欣。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軍寧,民國87年,〈《公共論叢》編輯旨趣〉,《自由與社群》,北京:新華書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應慶,民國61年,《中國人事制度新論》,台北:自行發行。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潘小慧,民國86年,〈我國道德教育與儒家思想:當前道德教育的哲學省思〉,《哲學與文化》,第二十四卷,第四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江大樹,民國86年,〈我國文官政策價值觀的演進趨向〉,《考銓季刊》,第十二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定等,民國84年,《行政學》,台北:國立空中大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潘麗雲,民國89年,〈日本國家公務員倫理法制概述〉,《人事行政》,第133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樊和平,民國84年,《中國倫理的精神》,台北:五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賴澤涵,民國88年,〈台灣光復前後的政治、經濟和社會變遷〉,《台灣歷史與文化論文集(一)》,台北:稻香。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蔡金火,民國86年,《總統府臨時行政改革委員會之研究》,台北: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蔡金火、江明修,民國87年,〈公務人員迴避制度之初探:政府再造的倫理基礎〉,《公務人員月刊》,第二十九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蔡良文,民國87年,〈文官制度在政治發展中的角色與趨流〉《考銓》,第十三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蔡良文,民國87年,《行政中立與政治發展》,台北:五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蔡良文,民國88年,《人事行政學:論現行考銓制度》,台北:五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蔡良文,民國92年,《人事行政學:論現行考銓制度》(第二版),台北:五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蔡英文,民國84年,〈麥可.歐克秀的市民社會理論:公民結社與政治社群〉,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 定,民國87年,《公共政策辭典》,台北:五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江大樹,民國86年,《國家發展與文官政策》,台北:憬藝。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政治社群》,台北:中央研究院。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蔡玲、馬若孟著,羅珞珈譯,民87年,《中國第一個民主體系》,台北:三民。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蔡勝男,民國86年,《政府採購制度評估:公共性觀點》,台北: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蔡震榮,民國77年,(從德日兩國特別權力關係理論,探討我國當前特別權力關係應發展方向)《警政學報》,第十四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蔣中正,民國78年,《先總統蔣公行政管理言論選輯》,台北:行政院研考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韓 震,民國87年,〈後自由主義的一種話語〉,《自由與社群》,北京:新華書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閻平、田金城、姚一凡,民國81年,《中國古代官吏制度沿革》,北京:中國城市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廖敏璋,民國91年,《美國行政倫理法制之研究》,台北:東吳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廖 燃,民國92年,〈北歐國家廉政體系建設經驗及其啟示〉,《『倡廉反貪與行政透明』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政大公企中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英明,民國81年,〈威權政治體制民主化過程中公共行政的發展〉,《中國行政評論》,第一卷,第二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銓敘部編譯,民國78年,《各國人事法制叢書》,台北:銓敘部。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江丙坤,民國87年,《政府再造與人事制度改革》,台北:行政院。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銓敘部編譯,民國84年。《各國人事法制叢書第三輯》,台北:銓敘部。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銓敘部法規司,民國85年,〈公務員離職後利益迴避條款補充規定研議經過〉,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公務人員月刊》,第五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銓敘部,民國90年,《銓敘統計年報》,台北:銓敘部。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熊忠勇,民國84年,《哈蒙行政責任之研究》,台北: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董保城,民國83年,《行政法講義》,台北:自行發行。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賴維堯,民國79年,〈淺談現代公務倫理法典〉,《人事管理》,第二十五卷第五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歐育誠,民國71年,《日本公務員制度》,台北:自行發行。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 庚,民國86年,《行政法理論與實用》,台北:自行出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歐育誠,民國73年,《日本公務員制度》,台北:湘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鄭吉男,民國87年,〈政府再造與公務人員培訓〉,《公務人員月刊》,第二十一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江明修,民國80年,〈公民、公共哲學與「公共」行政教育淺談〉,《紀念張金鑑教授八秩晉九誕辰行政學術研討會》,台北:政大。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鄭 梓,民國80年,〈戰後台灣行政體系的接收與重建:以行政長官公署為中心之分析〉,《思與言》,二十九卷四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錢永祥,民國91年,〈羅爾斯強調公平意義下的正義〉,聯合報十一月,二十七日,第十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盧建旭,民國83年,〈行政倫理的批判:美國行政倫理理論研究之問題〉,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研考雙月刊》,十八卷,第三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盧瑞鍾,民國83年,〈如何建立校園倫理〉,《邁向21世紀的台灣》,台北:正中。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簡榮聰,民國76年,〈清初治臺名宦行政倫理淺探〉,《人事管理》,第二十四卷,第十二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簡麗美,民國87年,〈中共國家公務員迴避制度之研究〉,《人事行政》,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 庚,民國78年,(重建公務員關係法理基礎),《法令月刊》,第四十卷,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第一二三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瞿韶華主編,民國83年,《中華民國史事紀要》,台北:國史館。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謝國興,民國82年,《官逼民反》,台北:自立。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江明修,民國81年,〈危機與重建:公共行政教育的省思〉,《第四屆管理教育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政大。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薛化元,民國92年,《戰後台灣人權史》,台北:國家人權紀念館籌備處。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薛月順、曾品滄、許瑞浩主編,《戰後台灣民主運動史料彙編:從戒嚴到解嚴》,台北:國史館。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薛曉華,民國85年,《台灣民間教育改革運動》,台北:前衛。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繆全吉,民國77年,〈行政倫理〉,《公共行政學報》,第四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繆全吉,民國77年,〈現代官箴的建立〉,《人事月刊》,第七卷第四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繆全吉,民國78年,〈行政倫理的困境與強化〉,《人事月刊》,第八卷第三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第八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繆全吉等編著,民國78年,《人事行政》,台北:國立空中大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魏秀梅,民國81年,《清代之迴避制度》,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魏 鏞,民國93年,《公共政策導論》,台北:五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顏良恭,民國82年,〈典範概念與公共行政:對Henry、Ostrom與Golembiewski的質疑〉,《政治大學學報》,第六十六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江明修,民國81b年,〈社會科學多重典範的爭辯:試論質與量研究方法的整合〉,《政大學報》,第六十四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龐建國,民國83年,《國家發展理論:兼論台灣發展經驗》,台北:巨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藍博洲,民國87年,《五0年代白色恐怖:台北地區案件調查與研究》,台北:台北市文獻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蕭全政,民國79年,(國民主義:台灣地區威權體制的政治轉型),《中國的民主前途:台灣地區政治民主化的回顧與展望》,台北:民主基金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蕭全政,民國84年,《台灣新思維:國民主義》,台北:時英。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蕭全政,民國87年,〈擺盪於主客體之間的「人」:現代倫理與公德的人性基礎〉,《現代化與實踐倫理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南投:暨南大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 庚,民國88年,《行政法之理論與實用》,台北:自行發行。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蕭全政,民國90年,〈從政治學三種觀點看當前的公共行政與公共政策〉,《行政管理論文輯第十五輯》,台北:銓敘部。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蕭全政,民國90年,(台灣威權體制轉型中的國家機關與民間社會),《威權體制的變遷:解嚴後的台灣》,台北:中研院台史所籌備處。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蕭新煌,民國78年,〈台灣新興社會運動的分析架構〉《台灣新興社會運動》,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台北:巨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蕭新煌,民國84年,〈反金權政治,不是反商或反富〉《考驗台灣命運》,台北:允晨。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江明修主持,民國84年,《我國行政革新政策之研究:民主行政的觀點》,台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蕭新煌,民國85年,〈政府與政治人物的倫理品質與社會價值的建立:剖析民主轉型的弔詭〉《跨世紀的生活品質策略》,台北:國家發展基金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蕭武桐,民國84年,《行政倫理》,台北:國立空中大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蕭武桐,民國85年,《行政組織的倫理決策之研究--台北市政府公務人員倫理決策之實證分析》,台北: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博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蕭武桐、黃新福,民國87年,〈從倫理觀點論行政裁量權的運用〉《修憲後地方政治與行政發展研討會》,台北:政大公企中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福助,民國83年,《睡地虎秦簡論考》,台北:文津。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蕭武桐,民國89年,〈試論行政倫理的意義、範圍及內容〉,《行政管理論文選輯第十四輯》,台北:銓敘部。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蕭武桐,民國91年,《公務倫理》,台北:智勝。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蕭 鈺,民國85年,〈英美兩國近年文官改革之啟示〉《人事行政》,第一一七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戴炎輝,民國68年,《清代台灣之鄉治》,台北:聯經。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戴國煇,民國78年,《台灣總體相》,台北:遠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戴楊健,民國85年,《行政倫理守則之研究》,台北: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江明修,民國85a年,〈端正政風勿以不切實際的規定踐踏公務員人權〉,《聯合報》,六月十五日,第二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顧忠華,民國87年,〈民主社會中的個人與社群〉,《自由與社群》,北京:新華書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顧忠華,民國89年,〈社會價值重建的機制與困境〉,《災後社會價值與倫理重建論文集》,台北:新台灣人文教基金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顧慕晴,民國80年,《明、清州縣官官箴之研究》,台灣大學政治研究所博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瓊恩,民國79年,〈解嚴後台灣的政治發展〉《台灣政治的民主化發展》,南投:省政府新聞處。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顧慕晴,民國87年,《領導者與官僚操守:清聖祖的個案研究》,台北:瑞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顧慕晴,民國83年,〈行政人員與公共利益〉,《研考雙月刊》,第十八卷,第三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顧慕晴,民國85年,〈行政人員倫理行為之維持-德性途徑的探討〉,《中國行政評論》,第六卷,第一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顧慕晴,民國92年,〈我國公務人員貪污檢舉制度之研究:增強途徑的分析〉,《民主治理與台灣行政改革學術研討會》,台北: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蔣年豐,民國80年,《正義及其相關問題》,台北:中央研究院。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關中編著,民國84年,《健全文官制度的理念與作為》,台北:銓敘部。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關 中,民國85年,《文官制度的檢討與發展》,台北:民主文教基金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江明修,民國85b年,《公共行政理論與社會實踐》,台北:東大。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關 中,民國85年,(跨世紀國家發展中的文官制度)《文官制度與跨世紀國家發展會研討專輯》,台北:考試院。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關 中,民國85年,〈公務人員行政中立法制化的精神與意義〉《文官體制與國家發展論文集》,台北:考試院。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瓊恩,民國80年,〈台灣四十年來行政組織理性模式的批判及其未來改革方向〉,《光復後台灣地區發展經驗》,台北 :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關 中,民國86年,(改革文官制度,厲行行政革新:價值抉擇與政策方向)《行政管理論文選輯》,第十一輯,台北:銓敘部。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羅天人,民國88年,《中華民國政治民主化:從社會動員的理論架構分析》,台北:政戰學校政研所博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羅傳賢,民國92年,〈程序正義與行政程序法〉《文官政策與立法研究》,台北:立法院。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龐建國,民國79年,〈台灣地區的社會運動與政治民主化〉《中國的民主前途:台灣地區政治民主化的回顧與展望》,台北:民主基金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龔宜君,民國87年,《『外來政權』與本土社會》,台北:稻香。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龔 群,民國90年,《道德烏托邦的重建:哈博瑪斯交往倫理思想研究》,台北:洪葉。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嚴耕望,民國50年,《中國地方行政制度史上篇(二)卷上:秦漢地方行政制度(下)》,台北:中央研究院。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Barbalet,J.B.著,談谷錚譯,民國80年,《公民資格》,台北:桂冠。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江明修,民國85c年,〈我國行政革新的觀念與省察〉。《考銓季刊》,第五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Bellah, Robern N 等人著,孟汶靜譯,民國83年,《新世界啟示錄》,台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雲五,民國53年,《岫廬論政》,台北:法令月刊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正中。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Bocock, Robert著,田心喻譯,《文化霸權》,台北:遠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Dehardt,Robert B.著,張世杰等譯,民國83年,《公共組織理論》,台北:五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Dehardt,Robert B. and Joseph W. Grubbs著,黃朝盟等譯,民國91年,《公共行政》,台北:五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Frankena,William K.著,李雄揮編譯,民國79年,《倫理學》,台北:五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Fukuyama,Francis著,李宛蓉譯,民國87年,《誠信》,台北:立緒。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enry, Nicholas著,蕭全政等譯,民國90年,《行政學新論》,台北:韋伯。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ummel,Ralph P.著,史美強譯,民國86年,《官僚經驗:對現代組織方式之批評》,台北:五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untington, Samuel P. 著,民國83年,劉軍寧譯,《第三波:二十世紀末的民主浪潮》,台北:五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江明修,民國86a年,《公共行政學:理論與社會實踐》,台北:五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瓊恩,民國81年,《行政學的範圍與方法》,台北:五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Gardner,John W.著,譚家瑜譯,民國81年,《新領導力》,台北:天下。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Jun,Jong S.著,黃曙曜譯,民國83年,《公共行政:設計與問題解決》,台北:五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Kohlberg, Lawrence著,單文經譯,民國75年,《道德發展的哲學》,台北:黎明。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Weber ,Max著,錢永祥編譯,民國74年,《學術與政治:韋伯選集I》:台北:新橋譯叢。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MacIntyre, Alasdair著,萬俊人等譯 民國85年,《誰之正義?何種合理性?》:北京:當代中國。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MacIntyre, Alasdair著,龔群、戴揚毅譯,民國84年,《德性之後》:北京:中國社會科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Max Weber著,簡惠美譯,民國92年,《中國的宗教:儒教與道教》,台北:遠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Meadows, D. H著,朱岑樓、胡薇麗譯,民國73年,《成長的極限》,台北:巨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Michael Quinn Patton 著,吳芝儀、李奉儒合譯,民國84年.《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桂冠。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Rachel, Carson著,李文昭譯,民國86年,《寂靜的春天》台中:晨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瓊恩,民國87年,《行政學》,台北:三民。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江明修,民國86b年,〈公務人員應有的新世界觀〉。《公務人員月刊》,第十四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Reamer,Frederic G著,包承恩等譯,民國89年,《社會工作價值與倫理》台中:洪葉。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Resnik,David B著,何晝瑰譯,民國88年,《倫理與法律的關係》,台北:韋伯。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Reamer,Frederic G著,包承恩等譯,民國89年,《社會工作價值與倫理》,台北:洪葉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Simon,Herbert A.等著,雷飛龍譯,民國49年,《行政學》,台北:正中。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Sandel,Michael著,萬俊人譯,民國90年,《自由主義與正義的侷限》,南京:譯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Taylor, Tay著,民國89年,林添貴譯,《台灣現代化的推手:蔣經國傳》,台北:時報。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貳、英文部分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Adams, Guy B., and Danny L. Balfour, 1998. Unmasking Administrative Evil. Thousand Oaks, California: Sage.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American Society for Public Administration, 1989. " American Society for Public Administration Code of Ethic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12(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瓊恩,民國90年,〈當前台灣公共行政的政治系統〉,《中國行政評論》,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Bellah, R. N., et al, 1985. Habits of the Heart . CA.: University of Califomia Press.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江明修,民國86c年,〈談公共利益的實際內涵〉。《公務人員月刊》,第十一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Burrel, G . and G. Morgan, 1979. Sociological Paradigms and Organization Analysis . London: Heinemann Educational Books.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Beugre, Constant D., 1998. "Implementing 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 The Role of Organizational Justice." Journal of Applied Behavoral Science, 34(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Bogdan, Robert C and Biklen Sari Knopp, 1998. Qualitative Research for Education: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Methods. Boston: Allyn and Backon.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Bommer, M., 1991. " A Behavioral Model of Ethical and Unethical Decision Making. " In R.Dejoie, G. Fowler, and D. Paradice ed., Toward Ethical Issues in Information System. Boston: Boyd and Fraser.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Brady, F. Neil, 1990. Ethical Managing: Rules and Results . New York: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Brown, M. T, 1990. Working Ethical .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Publisher.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Bruce, Willa (ed) ., 2001. Classics of Administrative Ethics. Colorado: Westview.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第十卷,第二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Burke, John P., 1986. Bureaucratic Responsibility. Baltimore, Maryland: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Burrel, G. and G. Morgan, 1979, Sociological Paradigms and Organizational Analysis. London: Heinemann Educational Books.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江明修、姜誌貞、陳定銘,民國86d年,〈台灣行政倫理之初探:台北市政府政策規劃人員決策價值之質的研究〉,《中國行政評論》,第七卷,第一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Caiden, Gerald E.,1988.“ Toward A General Theory of Official Corruption”, Asian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1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Caiden, Gerald E., 1994. "Dealing with Administrative Corruption." In Terry L. Cooper ed., Handbook of Administrative Ethics. New York: Marcel Dekke.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Capra, F., 1982, The Turning Point: Science, Society and the Rising Cultural. N. Y.: Simon and Schuster.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Cardoso, Fernando Henrique and Enzo Faletto.,1979. Dependency and Development in Latin America. Lond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Chou, Yang-Sun., 1988. Social Movement and the Party-State in Taiwan: Emerging Civil Society and the Evolving State Corporatist Structures. Ph. D. Disseration.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Cooper, T. L., 1983. “ Citizen Participation ”,in T. D. Lynch ed., Organization Theory and Management. New York: Marcel Dekker.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Cooper, T. L., 1987. “Hierarchy, Virtue, and the Practic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 A Perspective for Normative Ethics”,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瓊恩,民國91年,〈公共行政學發展趨勢的探討:三種治理模式的互補關係及其政治理論的基礎〉,《張金鑑教授百齡誕辰紀念會暨學術研討會》,台北:政大公企中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Cooper, Terry L. and Wright. N. Dale, 1992. Exemplary Public Administrators: Character and Leadership in Government.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Cooper, Terry L., 1998. The Responsible Administrator: An Approach to Ethics for the Administrative Role. 4rd ed.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Cooper, Terry L., 1991. An Ethic of Citizenship for Public Administration.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江明修,民國87年,「公務人員面對跨世紀文官制度轉型應有之世界觀」, 《文官制度與跨世紀國家發展系列研討會(二)專輯》,考試院:考政學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Cooper, Terry L.,2001. "The Emergence of Administrative Ethics as a Field of Study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Terry L. Cooper ed., Handbook of Administrative Ethics. New York: Marcel Dekker.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Crittenden, Jack, 1992. Beyond Individualism: Reconstituting the Liberal Self.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Dahl, Robert B, 1947,” The Scienc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Three Problems.”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7(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Daly, Markate., 1994. Communitarianism: A New Public Ethics. California: San Francisco State University.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DeGeorge, Richard T., 1982. Business Ethics. New York: Macmillan.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Denhardt, Kathryn G., 1988. The Ethics of Public Service: Resolving Moral Dilemmas in Public Organizations. New York: Greenwood Press.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何沙崙,民國84年,〈行政革新方案之制定與執行評估〉,《加速行政革新之行動策略學術研討會》,台北:台灣大學政治系。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Denhardt, Robert B., 1981. In the Shadow of Organization. Kansas: The Regents Press.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Denhardt, Robert B., 1991. " Toward a Theory of the Public Administration." Administration and Society, 22(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Denhardt, Robert B., 1993. The Pursuit of Significance: Strategies for Managerial Success in Public Organizations. California: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Denhardt, Robert B., 1995. Public Administration: An Action Orientation. 2nd ed. Fort Worth, Tex.: Harcourt Brace College Publishers.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江明修、蔡金火、梅高文,民國87年,〈再造公共性政府〉,《中國行政評論》,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Denhardt, Robert B. and J. V. Denhardt, 2000. "The New Public Service: Serving Rather than Steering." ,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60(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Dimock Marshall E, and Galoys O. Dimock, 1969. Public Administration.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New York :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Douglas, Paul H., 1953. Ethics in Government.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Elliott, Robert H., 1985. Public Personnel Administration: A Value Perspective. Reston, Va: Reston.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何博文,民國90年,〈520以來高級文官調動名冊大公開〉《新新聞》,第七三四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Farazmand, Ali, 1999. " Globalization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59(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Feyerabend, P.,1988. Against Method. London: Verso.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Finer, H., 1936.”Better Government Personnel. ”Political Science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Quarterly, 51(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Finer, Herman, 1941. "Administrative Responsibility in Democratic Government."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1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第七卷,第四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Folger, Robert and Russell Cropanzano, 1998. Organizational Justice and Human Resource Managemnet. Thousand Oaks, California: Sage.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Fox, Charles J., 1994. "The Use of Philosophy in Administrative Ethics." In Terry L. Cooper ed., Handbook of Administrative Ethics. New York: Marcel Dekker.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Frederickson, H. G., 1971. " Toward a New Public Administration ." In Frank Marini ed., Toward a New Public Administration: The Minnowbrook Perspective. New York: Chandler Publishing Company.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Frederickson, H. G., 1980. New Public Administration. Tuscaloosa, Alabama : University of Alabama Press.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何懷宏,民國91年,《倫理學是什麼》,台北:揚智。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Frederickson, H. George, 1990. " 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Social Equity."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50(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Frederickson, H. George, 1991. "Toward a Theory of the Public for Public Administration." Administration & Society, 22(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Frederickson, H. George, 1993. "Ethics and Administration: Some Asserertions " In H. George, Frederickson ed., Ethics and Administration . New York: M. E. Sharpe.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Frederickson, H. George, 1994. "Research and Knowledge in Administrative Ethics." In Terry L. Cooper ed., Handbook of Administrative Ethics. New York: Marcel Dekker.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Frederickson, H. George, 1997. The Spirit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San Francisco, California: Jossey-Bass.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Frederickson, H. George, 1999. "Public Ethics and the New Managerialism." 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Management: An Interactive Journal, 4(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江明修,民國87年,《建立公務人員教、考、訓、用配合制度可行性之研究》,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Friedrich, Carl J., 1940. "The Nature of Administrative Responsibility." Public Policy, 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Gerth, H. H. and C. W. Mill(eds)., 1991. From Max Weber: Essay in Sociology.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Gilliland, Stephen W., 1993. "The Perceived Fairness of Selection Systems: An Organizational Justice Perspectiv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8(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卲玉銘,民國76年,〈中華民國政府宣布正式解除台灣地區戒嚴之聲明〉,台北:行政院新聞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Golembiewski, Robert T., 1965. Men, Mangement and Morality: Toward a New Organizational Ethic. New York: McGraw-Hill Book Co.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Gold, Thomas B., 1986. State and Society in the Taiwan Miracle. New York: M. E. Sharpe.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Gortner, Harold F., 1991a. Ethics for Public Managers. New York: 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Gortner, Harold F., 1991b. “How Public Managers View Their Environment: Balancing Organizational Demands, Political Realities, and Personal Values.” In James S. Bowman ed., Ethical Frontiers in Public Management: Seeking New Strategies for Resolving Ethical Dilemmas.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Grizzle, G. 2002.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and Dysfunction: the Dark Side of Quantifying Work. " Public Performance and Management Review.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 2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Gruber, Judith E., 1987. Controlling Bureaucracies: Dilemmas in Democratic Governanc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台北:考試院。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armon, Michael M., 1969. "Administrative Policy Formulation and the Public Interest."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29(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armon, Michael M., 1971. "Normative Theory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Some Suggestions for a Redefinition of Administrative Responsibility. " In Frank Marini ed., Toward a New Public Administration: The Minnowbrook Perspective. New York: Chandler Publishing Company.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呂亞力,民國84年,《政治學》,台北:三民。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armon, Michael M., 1981. Action Theory for Public Administration. New York: Longman.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armon, Michael M., 1989. "The Responsible Actor as `Tortured Soul`: The Case of Horatio Hornblower." Administration & Society, 2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armon, Michael M., and Richard T. Mayer, 1986. Organization Theory for Public Administration. Boston: Little, Brown.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art, David Kirkwood, 1984. " The Vurtuous Citizen, the Honorable Bureaucrat,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1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art, David Kirkwood, 1994. "Administration and the Ethics of Virtue: In All Things, Choose First for Good Character and Then for Technical Expertise." In Terry L. Cooper ed., Handbook of Administrative Ethics. New York: Marcel Dekker.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enry, Nicholas., 1999. 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Public Affairs, 7th ed. New York: Prentice Hall Inc.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ejka-Ekins, A., 1988. “ Teaching Ethics in Public Administration”,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51(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Jackson, M. W., 1993. “How Can Ethics Be Taught ? ” In Richard A. Chapman ed., Ethics in Public Service. Cambridge : Edinburgh University.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江明修,民國88年,《健全我國行政倫理法制之研究》,台北:銓敘部。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Jick, T. D., 1983. “ Mixing Qualitative Methods Triangulation in Action” in J. V. Maanen(ed).Qualitative Methodology, Newbury Park, CA: Sage.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雲五編纂,民國78年,《雲五社會科學大辭典》,台北:商務。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Jun, Jong S., 1986. Public Administration: Design and Problem Solving. New York: 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Jun, Jong S., 1994. Philosophy of Administration. Seoul, Korea: Daeyoung Moonhwa International.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Kaplan, Abraham, 1963. American Ethics and Public Polic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Kaunfman, Robert, 1969, “ Administrative Decentralization and Political Power ”,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2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Kimmel, Allan J, 1988. Ethics and Values in Applied Social Research. Cafifornia: Sage Publications.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Kymlicka, Will and Wayne Norman, 1993. "Return of the Citizen: A Survey of Recent Work on Citizenship Theory." Ethics, 104(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La Porte, Todd R., 1971. " The Recovery of Relevance in the Study of Public Organization. " In Frank Marini ed., Toward a New Public Administration: The Minnowbrook Perspective. New York: Chandler Publishing Company.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Lewis, Carol W., 1991. The Ethics Challenge in Public Service. California: Jossey-Bass.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Linz, Juan J., 1975. Totalitarian and Authoritarian Regime. In Handbookof Political Science, ed F. Greenstein and N. Polsby Reading. Mass.: Addison- Wesely.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江明修,民國89年,〈政黨輪替、人才培養與文官體系〉,《政治變遷與文官體制研討會》,台北:考試院。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呂育誠,民國89年,〈課責觀點下行政中立的意涵與落實途徑〉,《考銓》,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Lilla, Mark T., 1981. "Ethos, Ethics, and Public Service." The Public Interest.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Lincoln, Y. S. and E. G. Guba, 1985. Naturalistic Inquorys . London: Sage.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Long, Norton, 1993. "Territoriality and Citizenship." American Review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23(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Lowi, Theodore, 1969. The End of Liberalism: Ideology, Policy and the Crisis of Public Authority. New York: Norton.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Luke, Jeffrey S., 1991. “New Leadership Requirements for Public Administrators: From Managerial to Policy Ethics.” In James S. Bowman ed., Ethical Frontiers in Public Management: Seeking New Strategies for Resolving Ethical Dilemmas.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Lui, Terry T., 1994, “Administrative Ethics in a Chinese Society:The Case of Hong Kong”, Handbook of Administrative Ethics ed. by Terry L. Cooper. NY:Marcel Dekker.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Lui, Terry T. and Terry L. Cooper, 1997, “Values in Flux :Administrative Ethics and the Hong Kong Public Servant”, Administrative & Society, 29(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Lui, Terry T., 1994, “Administrative Ethics in a Chinese Society:The Case of Hong Kong”, Handbook of Administrative Ethics ed. by Terry L. Cooper. NY:Marcel Dekker.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Lui, Terry T. and Terry L. Cooper(1997), “Values in Flux :Administrative Ethics and the Hong Kong Public Servant”, Administrative & Society, 29(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MacIntyre, Alasdair, 1984. After Virtue. 2nd ed. Notre Dame, Ind.: Notre Dame University Press.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第二十三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江明修,民國90年,〈文官體制的再省思〉,《公務人員月刊》,第六十二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Martinez, J. Michael, 1998. "Law Versus Ethics: Reconciling Two Concepts of Public Service Ethics." Admin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江宜樺,民國84年,〈政治社群與生命共同體:亞里斯多德城邦理論的若干啟示〉,《政治社群》,台北:中央研究院。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江岷欽、林鍾沂編著,民國88年,《公共組織理論》,台北:空中大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江 南,民國92年,《蔣經國傳》,台北:李敖。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江豪等編,民國83年,《國家公務實用大全》,北京:新華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江榮海,民國87年,〈中國古代行政倫理思想與現代行政倫理學〉,《「行政現代化」兩岸學術研討會論文》,台北:台大政治系。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伊藤潔,民國85年,《李登輝新傳》,台北:聯經。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朱雲漢,民國78年,(寡佔經濟與威權政治體制),《壟斷與剝削:威權主義的政治經濟分析》,台北:台灣研究基金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朱雲漢,民國87年,〈全球第三波民主化的反思〉,《民主、轉型?台灣現象?》,台北:桂冠。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呂啟元,民國91年,〈『行賄外國公務員罪』之分析:論貪污治罪條例修正草案第十一條〉,《國政分析》,憲政(析)第四十九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朱愛群,民國85年,〈行政倫理的體與用〉,《行政管理論文輯第十二輯》,台北:銓敘部。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羊憶蓉,民國80年,〈教育在社會重建中如何扮演積極角色〉,《社會重建》,台北:時報。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余致力主編,民國92年,《國際透明組織年報(2003)》,台北:台灣透明組織。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余致力,陳敦源,黃東益,民國92年,〈非政府組織與反貪污運動:國際透明組織與台灣透明組織簡介〉,《國家政策論壇》,夏季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宋筱元,民國78年,《肅貪機構與貪污之防治》,台北:五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宋筱元,民國88年,《國家情報問題之研究》,台北:中央警察大學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宋筱元,民國88年,〈論專責肅貪機構之設立〉,《人力發展》,第六十八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考試院編纂室譯,民國83年,《考銓譯叢第六輯》,台北:考試院秘書處。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朱浤源,民國90年,〈從中華政治制度之類型史看解嚴前後的台灣〉《威權體制的變遷:解嚴後的台灣》,台北:中研院台史所籌備處。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朱楠賢,民國72年,〈從機關組織觀點看貪污問題〉,《中國論壇》,第十六卷,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邱宏達,民國79年,(加強我國法治的幾點建議),《站在歷史的轉捩點》,台北:正中。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第七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朱愛群,民國82年,〈行政倫理的省思〉,《警學叢刊》,第二十四卷,第一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安作璋,民國87年,〈漢代的官箴〉,《歷史月刊》,第一百二十四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成中英,民國84年,〈中國倫理體系及其現代性〉,《中國倫理的精神》,台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五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考銓叢書叢書委員會,民國73年,《戴季陶先生與考銓制度》,台北:正中。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考試院編纂室,民國78年,《考銓譯叢》,台北:考試院秘書處。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沈清松,民國74年,〈對應快速科技發展的道德教育之人類學基礎〉,《中國倫理教育哲學基礎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北:輔仁大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沈清松,民國81年,《傳統的再造》,台北:業強。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沈清松,民國86年,〈道德教育的道德哲學基礎〉,《人文及社會學科教育通訊》,第八卷,第二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邱創煥,民國82年,《文官制度論叢》,台北:中華民國國家發展策進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沈清松,民國86b年,〈複製人的倫理問題〉,《哲學雜誌》,第二十一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沈清松,民國87年,〈公民社會與公民美德〉,《現代化與實踐倫理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南投:暨南大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允傑,民國85年,〈政策分析專家的倫理〉,《中國行政評論》,第六卷,第一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世傑,民國77年,《調查局研究》,台北:李敖。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甲孚,民國90年,《中國法制史》,台北:聯經。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用兵,民國83年,《中國古代法制史話》,台北:商務。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伯元,民國83年,《公共組織理論辯證分析法研究》,台中:東海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 喬,民國80年,《清代官場百態》,台北:雲龍。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松林,民國82a年,《蔣介石的台灣時代》,台北:風雲。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松林,民國82b年,《蔣經國的台灣時代》,台北:風雲。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邱瑞忠,民國79年,〈規範性行政倫理的研究源起及其演進〉,行政倫理學術研討會,中華民國公共事務學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 玠,民國89年,《老百姓的智慧》,台北:麥田。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法務部編印,民國84年,《檢肅貪瀆績效專刊》,台北:法務部。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法務部,民國90年,《法務部廉政署組織條例草案說帖》,台北:法務部。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青時宇,民國76年,〈省籍菁英節節高昇〉,《蔣經國變法維新》,台北:風雲。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山田,民國85年,《五十年來的台灣法制(1945-1995)》,台北:台大法律系。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海南,民國82年,《法學入門》,台北:月旦。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火旺,民國84年,〈羅爾斯之政治自由主義與道德生活〉,《哲學與公共規範》台北:中央研究院。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火旺,民國85年,〈當代政治倫理的重建:失序與調適〉,《哲學雜誌》,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第十八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火旺,民國90年,《倫理學》,台北:五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玉華,民國81年,〈公共行政的公共理論〉,《行政學報》,第二十四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生傳,民國75年,〈從社會觀點談校園倫理教育的實施〉,《校園倫理學術研討會記錄》,高雄:高雄師範學院。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再復,民國80年,《台灣開發史》,台北:三民。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明鏘,民國87年,(公務員法),《行政法》,台北:翰蘆。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昭武,民國81年,〈民主,你的名字叫關係〉,《土地.財團.選舉》,台北:天下。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河名,民國85年,《電子化政府與資訊公開》,台北:東吳大學法研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業立,民國92年,〈去除黑金政治、推動廉能政治〉,《聯合報》,一月一日,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紀東,民國80年,《行政法新論》,台北:自行出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春梅,民國81年,《公平與效率之調:新公共行政的反思及其影響》,台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炯祥,民國84年,《我國肅貪政策與防貪政策之研究》,台北:中興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書揚,民國81年,《從二二八到五0年代白色恐怖》,台北:時報。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意玲,民國81年,〈金權政治籠罩台灣?〉,《土地.財團.選舉》,台北:天下。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意玲,民國81年,〈讓政治攤在陽光下〉,《土地.財團.選舉》,台北:天下。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福成,民國91年,《政風機構人員角色衝突與組織承諾之關係:高雄、屏東三縣市之研究》,高雄: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 端,民國83年,《儒家倫理與法律文化:社會學觀點的探索》,台北:巨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毓生,民國78年,〈什麼是「創造性轉化」?〉,《政治秩序與多元社會》,台北:聯經。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第十五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毓生,民國80年,〈評『誰來轉移社會風氣:政府官員、知識份子無可逃避的責任』兼論『民間社會』如何成長〉,《社會重建》,台北:時報。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毓生,民國85年,〈中國傳統的創造性轉化〉,《歷史月刊》,四月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鍾沂,民國76年,《公共政策評估理論之研究:理論的重建》,台北:政大政研所博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鍾沂,民國80年,〈試論公共行政的意義、範圍與研究途徑〉,《紀念張金鑑教授八秩晉九誕辰行政學術研討會》,台北:政大。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鍾沂,民國83年,《政策分析的理論與實踐》,台北:瑞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鍾沂,民國87年,〈文官甄選與人才培育〉,《文官制度與國家發展研討會會議實錄》,台北:考試院。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鍾沂,民國90年,〈與談人報告〉,《當前文官體制重要問題之探討研討會議》,台北:考試院。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鍾沂,民國91年,《行政學》,台北:三民。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鍾沂,民國93年,〈工作倫理的現代觀〉,《新世紀心管理:組織核心價值與領導研討會》,台北:台北市政府公務人員訓練中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法務部,民國90年,《法務部廉政署組織條例草案說帖》,台北:法務部。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壽南編,民國76年,《王雲五先生年譜初稿》,台北:商務。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青時宇,民國76年,〈省籍菁英節節高昇〉,《蔣經國變法維新》,台北:風雲。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