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學位論文

題名 二二八事件期間台灣新生報的角色與作為分析
作者 廖崧傑
Liao,Sung-Chieh
貢獻者 林元輝
Lin,Yuan-hui
廖崧傑
Liao,Sung-Chieh
關鍵詞 二二八事件
台灣新生報
文化霸權
意識形態
Feb.28 Incident
Taiwan Shin Sheng Daily News
hegemony
ideology
日期 2006
上傳時間 17-九月-2009 15:56:28 (UTC+8)
摘要 本論文共分五章。第一章為緒論,包括研究問題、研究動機與研究意義。研究問題在探詢「二二八事件」當時台灣主要官方報紙《台灣新生報》呈現了什麼觀點、其言論立場的轉變的原因為何?此轉變對日後台灣媒體論述有什麼影響?研究動機主要想瞭解「二二八事件」期間《台灣新生報》言論立場轉變之原因,進而反省當今媒體意識形態問題,藉以瞭解國民黨意識形態如何運用媒體形塑文化霸權論述。同時說明「二二八事件」與《台灣新生報》的研究意義與價值。
第二章為文獻回顧與理論探討,首先回顧「二二八事件」的相關研究,並藉由與文獻對話的過程體現研究者對「二二八事件」的論述觀點。理論的部分則在檢視葛蘭西的「文化霸權」理論,思索身為國家意識形態機器的《台灣新生報》在事件期間的角色與其報導論述之取向。
第三章觀察《台灣新生報》文本在「二二八事件」期間的論述立場、報導題材與版面處理的變化,瞭解在政府介入下該報霸權論述的形塑過程。
第四章進一步探究《台灣新生報》文本內容,指出該報在特定意識形態力量召喚下所呈現出的幾種霸權論述樣貌。
第五章為結論,說明《台灣新生報》霸權論述的意義,指出國民黨的意識形態霸權對台灣媒體論述的影響,反思當前台灣媒體諸問題。
This thesis is divided into five chapters. It starts, in “Introduction,” with the explanation of the author’s problem, motivation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this study. For a start, the problem is to find out what kinds of news were represented and why its remarks had transformed Taiwan Shin Sheng Daily News(hereafter TSSDN), Taiwan’s major publicly-owned newspaper at that time, on its viewpoints of the Feb.28 Incident. In addition, questions are asked about how this change has made an impact on Taiwan media accounts and remarks. Secondly, the motivation is mainly to understand why TSSDN altered its statement and remarks during the Feb.28 Incident. In observing this change, the author tries to discover how KMT ideology took advantage of the media and formed its hegemony as a reminder of present-day media ideological problems in Taiwan. At the same time, the researcher manifests the meaning and value of this thesis.

The second chapter deals with“literature review”and“theory probing.”To begin with, the author reviews studies regarding the Feb.28 Incident and makes clear his own view on the Incident by means of a dialogue with the literature. Moreover, by inspecting Gramsci’s hegemony theory, the author ponders on TSSDN’s role as the Ideological State Apparatus and its accounts of the incident

In the third chapter, the author scrutinizes TSSDN’s discourse to find out its perspective, accounts and layouts during the Feb.28 Incident in an attempt to understand the progress of TSSDN’s discursive hegemony built in the era of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In the fourth chapter, the author probes further into TSSDN’s discourse to identify several patterns under the summons of the specific ideology.

In the concluding chapter, by interpreting the meaning of TSSDN’s hegemony discussion, the author points out the influence of KMT’s ideological hegemony on Taiwan media remarks and introspects on current problems of Taiwan media.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丁名楠(1993)。〈二二八事件親歷‧見聞雜記〉,載葉芸芸編《證言2‧28》。頁
190-202。台北:人間出版社。
丁果(1992)。〈台灣二二八事件之一考察:以陳儀與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為中
心〉。載夏榮和等譯《台灣‧中國‧二二八》。頁87-113。台北:稻鄉。
天下雜誌(2004/12/15)。〈經濟看好,社會看差,人民壓力大〉。289:148-56。
王天濱(2003/4)。《台灣報業史》。台北:亞太。
王白淵(1946)。〈告外省人諸公〉。《政經報》2.2:1-2。
王石番(1995/6)。《民意理論與實務》。台北:黎明文化事業。
王育德著(1954)、黃國彥譯(2000/4)。《台灣:苦悶的歷史》。頁154-162。台
北:前衛。
王泰升(1999/10)。〈台灣戰後初期的政權轉替與法律體系的承接〉。《台大
法學論叢》29.1:1-90。
王凌霄(1996)。《中國國民黨新聞政策之研究(1928-1945)》。台北:國民黨黨史會出版。
王景弘(2002/2)。《第三隻眼睛看二二八──美國外交檔案揭密》。台北:玉山社。
于治中(1998)。〈阿爾杜塞與意識型態的物質性〉。《台灣社會研究季刊》31:97-113。
于治中(1996)。〈論馬克思的意識型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23:183-218。
田世昊(2005/2/27)。〈228教訓 省思祖國虛幻性〉。《自由時報》,A3。
包澹寧著、李連江譯(1995/3/20)。《筆桿裡出民主 論新聞媒介對台灣民主化的
貢獻》。台北:時報文化。
中央出版事業管理委員會編(1944/4)。〈本黨新聞政策〉。收於《出版法規彙編》。
重慶:正中書局。頁184-185。
巨克毅編著(1987)。《意識型態與國家發展:三民主義意識型態傳播之研究》。
台北:正中。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編印(1994)。《二二八事件文獻補錄》。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
會。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編印(1992)。《二二八事件文獻續錄》。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
會。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編印(1991)。《二二八事件文獻輯錄》。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
會。
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1991)。〈台灣省二二八暴動事件報告〉。載鄧孔昭編《二二
八事件資料集》。頁393-416。台北:稻鄉。
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宣傳委員會編(1946)。《台灣一年來之宣傳》。台北:宣傳委員會。
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新聞室(1991)。〈台灣暴動事件記實〉。《二二八事件資料
集》。頁207-223。
台灣新生報(1990/10/25)。《衝越驚濤的年代》。台北:台灣新生報。
台灣新生報(1985/10)。《台灣新生報四十年社論選集》。頁1-29。台北:台灣新
生報。
朱立 (1981)。《傳播拼盤》。頁140-208。台北:時報。
朱傳譽(1965):〈台灣革命報人林呈祿和他所辦的革命報刊〉。《報學》3.5:129-138。
行政院研究二二八事件小組(1994)。《二二八事件研究報告》。台北:時報。
吳乃德、陳明通(1993)。〈政權轉移和菁英流動:台灣地方政治精英的歷史形成〉。
載賴澤涵編《台灣光復初期歷史》。頁303-334。台北: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
究所。
吳文星(1993/11)。〈「二二八事件」期間國民政府的因應與決策之探討〉。載賴澤涵主編《台灣光復初期歷史》。台北:南港。
吳克泰(1993)。〈二二八事件親歷記〉。載《證言2‧28》。頁81-88。
吳典蓉(2006/9/22)。〈解嚴這麼久 還有「三合一敵人」?〉。《中國時報》,A3。
吳純嘉(2001)。《人民導報研究(1946-1947)──兼論其反映出的戰後初期臺
灣政治、經濟與社會文化變遷》。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濁流(1974/1995)。《台灣連翹》。台北:草根。
吳濁流(1967/1993)。《無花果》。台北:前衛。
李金銓(2004)。〈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台灣報業與民主變革的崎嶇故事〉。《超越西方霸權:傳媒與文化中國的現代性》。香港:中國牛津大學出版社。
李金銓(1992)。〈從威權控制下解放出來——台灣報業的政經觀察〉。載朱立與陳韜文編《傳播與社會發展》,頁81-94。香港: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系。
李金銓(1983/2)。《大眾傳播理論 社會.媒介.人》。台北:三民。
李英明(1996)。《中共研究方法論》,台北:揚智。
李敖、陳境圳(1997)。《你不知道的二二八》。台北:新新聞。
李敖編(1989a)。《二二八研究》。台北:李敖出版社出版:小書書報社發行。
李敖編(1989b)。《二二八研究三集》。台北:李敖出版社出版:小書書報社發行。
李喬(1992)。〈台灣二二八研究之片段〉。載《二二八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209-228。台北:自立晚報。
李順德(2006/2/20)。〈228研究報告「蔣介石是首要元兇」〉。《聯合報》,頁1。
李筱峰(2006/5)。《與馬英九論台灣史》。台北:玉山社。
李筱峰(2004/11)。《台灣人應該認識的蔣介石》。台北:玉山社。
李筱峰(1999/10)。《台灣史100件大事(下)》。台北:玉山社。
李筱峰(1998/1)。《解讀二二八》。台北:玉山社。
李筱峰(1996/8)。〈從「民報」看戰後初期台灣的政經與社會〉。《台灣史料研
究》8:98-122。
李筱峰(1991/12)。〈二二八事件前的文化衝突〉。《史聯雜誌》19:105-120。
李筱峰(1990/2)。〈省教育處副處長——宋斐如〉,頁110-115;〈台灣新生報總
經理——阮朝日〉,頁30-143;〈台灣新生報日文版總編輯——吳金鍊〉,頁
144-147。載《二二八消失的臺灣菁英》。台北:自立晚報社。
李歐梵著、毛尖譯(2000)。《上海摩登—一種新都市文化在中國1930-1945》,台北:正港資訊。
阮美姝(1992)。《孤寂煎熬四十五年》。台北:前衛。
何華欽(1996)。《二二八歷史敘事權的爭奪及其社會效應——歷史的敘事分析》。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何義麟(2006)。〈事件相關人員的責任〉。載《二二八事件責任歸屬研究報告》
第5章。頁422-448。台北:財團法人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
何義麟(2005/3)。〈媒介真實與歷史想像──解讀1950年代台灣地方報紙〉。《台
灣史料研究》24:2-24。
何義麟(1997)。〈戰後台灣のメディア政策と言語紛爭(1945-1950)〉。富士ゼ
ロックス小林節太郎記念基金會助成論文。
何義麟(1997)。〈《政經報》與《台灣評論》解題:兩份刊物看戰後台灣左翼勢力之言論活動〉。《台灣史料研究》10:325-335。
何義麟(1996/8)。〈戰後初期台灣報紙之保存現況與史料價值〉。《台灣史料研究》
8:88-98。
沈雲龍主編(1946)。《臺灣省各機關職員錄》。台北:文海。
林木順(1990)。《台灣二月革命》。台北:前衛。
林元輝(2005)。〈二二八事件期間中央社電稿分析及其影響與意義初探〉。2006
年度國科會提案計劃。
林妏璘、郭宜瑄(2000/11/3)。〈台灣新生報大事紀〉。《銘報新聞》,頁3。
林宗光(1987/1994)。〈美國人眼中的二二八事件〉。載陳芳明編《二二八事件
學術論文集》。頁95。台北:前衛。
林宗義(1988/1994)。〈林茂生與二二八——他的處境與苦悶〉。載陳芳明編《二
二八事件學術論文集》。頁21-46。台北:前衛。
林庭瑤、林淑玲(2006/2/20)。〈228責任歸屬報告出爐:政府犯罪/求償五十億〉。
《中國時報》,頁2。
林偉立(2005)。《從文化霸權觀點論台灣政治變遷與教育政策之關係》。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啟旭(1983)。《台灣二二八事件綜合研究》。頁48-51。高雄:新台政論。
林淇瀁(2003)。《意識形態.媒介與權力:《自由中國》與五0年代台灣政治變遷之研究》。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博士論文。
林照真(1991/2/1)。〈不容青史成灰,要為歷史見證〉。《中國時報》,頁22。
林諭林、林庭瑤(2006/2/21)。〈蔣孝嚴斥報告扭曲 基金會拒道歉〉。《中國時報》,A2。
林衡哲(1988)。〈從吳濁流作品看二二八事件〉。載陳芳明編《二二八事件學術論文集》。台北:前衛。
林麗雲(2000/12)。〈台灣威權政體下「侍從報業」的矛盾與轉型:1949-1999〉。《台灣產業研究》3:89-148。
金恆煒(2006/10/28)。〈藍調媒體與馬英九神話雙殺〉。《自由時報》,頁15。
周夢江、王思翔著,葉芸芸編(1995/4/10)。《台灣舊事》。台北:時報。
孟樊(2001)。《後現代的認同政治》。頁207。台北:揚智。
侯坤宏、許進發編(2004/1)。《二二八事件檔案彙編(十六)》。台北縣:新店國
史館。
若林正丈(1995)。《台灣:分裂國家與民族化》。台北:月旦出版社。
南方朔(1987/12/28)。〈文化霸權解體的契機〉。《中國時報》,頁2。
施正鋒(1999/7)。《台灣政治建構》。台北:前衛。
施敏輝(1988/9)。《台灣意識論戰選集──台灣結與中國結的總決算》。台北:
前衛。
洪桂己(1968)。《台灣報業史的研究》。台北:台北市文獻會。
洪鎌德(1999)。〈馬克思主義與傳播理論〉。《傳播文化》7:4 -5。
洪鎌德(1996)。《跨世紀的馬克思主義》。台北:月旦。頁48 -51。
洪鎌德、黃德治(1994)。〈葛蘭西國家觀的評析〉。《中山社會科學學報》8.2:18-19。
胡芝瑩(2001/8)。《霍爾Stuart Hall》。台北:生智。
春原昭彥著,劉明華譯(1988)。〈日本統治下的台灣報紙〉。中國大陸《新聞研
究資料》43:163-183。
柯遠芬(1947/5/13)。〈事變十日記〉,載《台灣新生報》,二版。或 台灣新生報
(1990/10/25)。《衝越驚濤的年代》。頁196-199。台北:台灣新生報。
徐佳士(1977)。《台灣地區大眾傳播國家發展功能之研究》。政治大學新聞研究
所。頁7。
翁秀琪(1998)。《大眾傳播理論與實證》。台北:三民。
翁嘉禧(1998a/12)。〈論二二八事件與經濟政策的因果關係〉。《台灣風物》48.4:
91-117。
翁嘉禧(1998b/6)。〈光復初期台灣經濟政策的檢討(1945-1947)〉。《台灣經濟》258:71-92。
夏春祥(2003/4)。〈新聞論述與臺灣社會:二二八事件的議題生命史〉。《新聞學研究》75:201-242。
夏春祥(2000)。《媒介記憶與新聞儀式——二二八事件新聞的文本分析
(1947-2000)》。 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博士論文。
唐振軒(2003)。《中共對台統一論述之建構──文化霸權、後殖民主義與知識領導權》。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論文。
唐賢龍(1991)。〈台灣事變的原因〉。載《二二八事件資料集》。頁17-37。
許志明(2000/4)。〈二二八事件回憶錄〉。載習賢德等(2000/6)《二二八口述歷
史補遺:中央警校臺幹班的集體記憶》。附件一。台北:財團法人二二八事
件紀念基金會贊助研究報告。
許雪姬(1991/12)。〈台灣光復初期的語文問題——以二二八事件前後為例〉。《史
聯雜誌》19:89-103。
許雪姬(1992)。〈謝有用先生訪問紀錄〉。《口述歷史》第三期〈二二八事件專號〉,
頁181-196。台北:中研院近史所。
張炎憲等執筆(2006/2)。《二二八事件責任歸屬研究報告》。台北:財團法人二
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
張炎憲(2001)。〈歷史意識與藝術創作〉,財團法人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http://www. twcenter.org.tw,主題篇,隨筆雜談。
張炎憲、胡慧玲、黎澄貴、李彩綉採訪記錄(1996年2月)。《臺北都會二二八》。
頁169-197。台北:財團法人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
張炎憲、陳美容、楊雅慧編(1998/2)。《二二八事件研究論文集》。台北:財團
法人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
張炎憲(1994)。〈二二八─台灣史詮釋的原點〉,《台灣史料研究》3:3-8。台北:自立晚報。
張炎憲、李筱峰編(1989)。《二二八事件回憶集》之〈吳濁流的回憶〉。頁55-73;
〈錢塘江的回憶〉。頁191-195;〈王康的回憶〉。頁197-232。台北:稻鄉。
張炎憲、李筱峰、莊永明編(1987)。〈辦報論政的「魯莽書生李萬居」〉。《台灣
近代名人誌》第二冊。台北:自立晚報。
張德水(1992)。《激動!台灣的歷史》。台北:前衛。
陳少廷(1991)。〈評中共對台灣二二八事件的歷史解釋〉。《二二八學術研討會論
文集》。台北:二二八民間研究小組、台美文化基金會、現代學術研究基金
會。
陳木杉(1990)。《中共編寫「中華民國史」理論與實際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芳明(1992/9)。〈戰後史管窺〉,載《探索台灣史觀》輯二。頁143-151。台北:
自立晚報。
陳芳明(1991)。〈中共對二二八事件史觀的政策性轉變〉。《中國論壇》31.5:37-44。
陳芳明(1989)。《鞭傷之島》。台北:自立晚報。
陳其南(2006/9/22)。〈台灣版的文化戰爭〉。《自由時報》,A15。
陳明通(1995)。《派系政治與陳儀治台論》。台北:行政院國科會科資中心。
陳俐甫(1992a)。〈關於二二八事件史料的構造過程〉。載夏榮和等譯《台灣‧
中國‧二二八》。頁243-250。
陳俐甫(1992b)。〈二二八事件與台灣民族意識〉。載夏榮和等譯《台灣‧中國‧
二二八》。頁251-257。台北:稻鄉。
陳俐甫編著(1990)。〈禁忌、原罪、悲劇——新生代看二二八事件〉。台北:稻
鄉。
陳恕(2002)。《從民報觀點看戰後初期(1945-1947)臺灣的政治與社會》。東海大
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陳順孝(2004)。〈台灣報紙版面政治學初探──1945~2004重大事件的新
聞建構〉。《台灣史料研究》24:148-174。
陳國祥、祝萍(1987年10月)。《台灣報業演進40年》。台北:自立晚報。
陳蓉芬(2001)。《臺灣新生報經營型態與所有權變遷之個案研究》。世新大
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純瑩(1991/6)。〈戰後臺灣經濟發展史的分期問題〉。《師大歷史學報》19:
307-320。
陳誼璟(2000)。《從文化霸權的觀點評析我國國小社會科課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翠蓮(1995)。《派系鬥爭與權謀政治—-二二八悲劇了另一面向》。台北:時
報。
陳翠蓮(1994)。《二二八事件研究》。台灣大學政治所博士論文。
陳儀深(1992)。〈論台灣二二八事件的原因〉。載《二二八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1991)》。頁27-75。
陳儀深(1996)。〈論台灣二二八事件的原因〉。《台灣史論文精選(下)》。台北:
玉山社。
陳興唐主編(1992)。《南京第二歷史檔案館藏台灣「二‧二八」事件檔案史料【上
卷】【下卷】》。台北:人間出版社。
連震東(1946)。〈台灣人的政治理想和對做官的觀念〉。《政經報》2.2:4-5。
黃存厚(1947/3)。《緝煙事件十日記.二二八事變始末記》。收錄於林木順編
(1990)。《台灣二月革命》。頁123-174。台北:前衛。
黃秀政(2006)。〈事件的發生及其對台灣的傷害〉。載《二二八事件責任歸屬研
究報告》第二章。頁13-93。台北:財團法人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
黃淑英(2003)。《民報與戰後初期的臺灣》。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富國(1990)。《葛蘭西霸權與民主理論》。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程宗明(1997)。〈對台灣戰後初期報業的原料控制(1945-1967)——新聞紙的壟斷生產與計劃供應〉。中華傳播學1997學術研討會宣讀論文。台北縣深坑鄉新翠谷世新會館,1997年6月18日。
游常山(2003/1/1)。〈臺灣人為什麼對未來悲觀?〉。《天下雜誌》266期,頁78-88。
湯國榮(1996)。《台中市空間發展政治經濟史考察(1945-1995)》。逢甲大
學建築及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秀菁(2001)。《台灣戒嚴時期的新聞管制政策》。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
文。
楊逵(1946/1992)。〈為此一年哭〉。《新知識》。引自莊永明〈歷史現場——「新
知識」雜誌〉。《文學台灣》3:封面裡頁。高雄:文學台灣雜誌社。
楊新一(2000/2)。《台灣的主權 過去 現在 未來》。頁182-201。台北:胡氏出版社。
楊錦麟(1993/11)。《李萬居評傳》。台北:人間。
葉明勳(1996/6)。《感懷續集》。頁16。台北:躍昇文化公司。
葉明勳(1995/2)。《感懷集》。頁15。台北:躍昇文化公司。
葉明勳(1990)。《228事件的追記》。台北:財團法人大同文化基金會。
葉明勳(1957/3/12)。〈光復以來的台灣報業〉。《中央日報》。
葉斯逸(1998)。《由敘事理論角度分析媒介「二二八事件」的報導》。政治大學
新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榮鐘、蔡培火等(1971)。《臺灣民族運動史》。頁543-571。台北:自立晚報叢
書編委會。
鄒清朗(2006/2/27)。〈游錫堃:早期霸權心態釀悲劇〉。《中國時報》,A6。
廖仁義(1991)。《異端觀點——戰後台灣文化霸權的批判》。台北:桂冠。
廖風德(1996)。〈台灣光復與媒體接收〉。《台灣史探索》。頁313-368。台北:學
生書局。或《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12:201-39。
廖淑婷(2003)。《權力與空間形塑之研究-以台北市都市公園為例》。政治大學地政所碩士論文。
蕭旭岑(2006/2/23)。〈二二八有無責任 蔣後人與馬互辯〉。《中國時報》,
A12。
劉雨卿(1982)。《恥廬雜記》。頁109-111。台北:劉雨卿將軍遺著編印紀念
委員會。
劉進慶著、張正修譯(1984/12)。〈戰後台灣經濟的發展過程〉。《台灣風物》
34.4:27-62。
蔣永敬、李雲漢、許師慎編(1988)。《楊亮功先生年譜》。台北:聯經。
鄭梓(1995)。〈「光復元年」台灣社會圖像之一——以《台灣新生報》為中心的
探討〉。《台灣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淡江大學歷史學系。
鄭梓(1991/12)。〈戰後台灣行政體系的接收與重建——以行政長官公署為中心
的分析〉。《史聯雜誌》19:121-148。
鄧孔昭編(1991)。《二二八事件資料集》。台北:稻鄉。
賴光臨(1984/10/31)。《政令宣傳與媒體效用之調查研究》。頁1-3。台北:政治
大學新聞學系。
賴澤涵、馬若孟、魏萼著 (1993)。《悲劇性的開端——台灣二二八事變》。羅略
咖譯。台北:時報文化。
歐陽可亮、張志銘譯(1998)。〈二二八大屠殺的證言〉。《台灣史料研究》11:
140-164。
歐陽夢萍(2006/10/7)。〈民進黨:民調顯示國族認同往台灣人認同靠攏〉。《中央社》。或見 http://kuso.cc/0Hql 。
潘賢模(1962):〈台灣初期的新聞事業〉。《報學》2.10:24-25。
薛化元編(1990)。《台灣歷史年表終戰篇I》(1945-1965)。台北:業強出版。
薛月順編(1996)。《臺灣省政府檔案史料彙編: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時期(一)》。
台北縣:新店國史館。
謝英德(2003)。《美國對二二八事件的認知與研究》。淡江大學美國研究所碩士
論文。
蕭旭岑(2006/2/21)。〈國民黨 破天荒 228公園辦追思會〉。《中國時報》,頁2。
戴寶村(1997/4)。〈台灣海軍捍衛台灣海疆〉。《海洋台灣》2。或見
http://www.ocean.org.tw/mag/002/002002.htm。
瞿海源(2006/9/29)。〈澄社評論:媒體爆料壟斷與政治亂局〉。《自由時報》,A15。
譚光鼎(1998)。〈社會與文化再製理論之評析〉。《教育研究集刊》40:39-40。
羅詩敏(2000)。《二二八事件之法律史考察》。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羅添斌(2006/2/19)。〈228責任報告/蔣介石列元兇〉。《自由時報》,頁A3。
蘇新著、藍博洲主編(1949/1993)。《憤怒的台灣》。台北:時報。
英文部分:
Althusser, L.(1971). Lenin and philosophy and other essays. London:New Left Books.
杜章智 (譯)(1990)。《列寧和哲學》。台北:遠流。
Anderson, P.(1977).The Antinomies of Antonio Gramsci . New Left Review,100:5-78.
Bocock, R.(1986). Hegemony. London and New York: Tavistock Publications.
田心喻(譯)(1994)。《文化霸權》。台北:遠流。
Breed, W.(1955). Social control in the newsroom : A functional analysis. Social
Forces, 33 : 326-355.
Chafee, Z.(1947). Government and mass communications:A report from the
commission on freedom of the press(Vol.1-2). CA: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Foucault, M.(1976). La volonte de savoir. Histoire de la sexualite,1:25-49.
Gieber, W.(1964).News is what newspapermen make it. In L.A. Dexter & D.M. White(Ed.). People,society and mass communication. Pp.173-182. N.Y:Free Press.
Gramsci, A.(1977).Anyonio Gramsci: Selections from Political Writings 1910-1920. N.Y:International Publishers.
毛韻澤(譯)(1992)。《政治著作選(一)》。台北:遠流。
Gramsci, A.(1971). Selections from the prison notebooks of Antonio Gramsci. Trans. Hoare, Q. & Smith, G.N. N.Y:International Publishers.
Hall, S.(1982).The rediscovery of ideology:Return of the repressed in media studies. In M.Gurevitch et al..(Eds). Culture, society and the media. Pp.56-90. London:Methuen.
Hartley, J.(1992).The politics of pictures. London:Routledge.
Joll, J.(1977).Gramsci, A. Galsgow:William Collins Sons & Co. Ltd..
石智青(校閱)(1992)。《葛蘭西》。台北:桂冠。
Kerlinger, F.N.(1986).Foundations of behavioral research. (3rd ed.). N.Y.:Holt, Rinehart & Winston.
Krippendorf, K.(1980).Content analysis:An introduction to its methodology. Beverly Hills, CA:Sage.
Larrain ,J.(1983). Marxism and Ideology. London:Macmillan Press Ltd.
Lee, Chin¬chuan.(1993).Sparking a Fire:The Press and Ferment of Democratic Change in Taiwan, Journalism Monographs,138 : 1-37.
Lenin,V.I.(1961).What is to be Done? Moscow:Foreign Languages Publishing House.
Lenin, V.I.(1918). The State and Revolution. Moscow:Foreign Languages Publishing House.
McLellan, D.(1986).Ideology. Milton Keynes: Open University Press.
施忠連(譯)(1991)。《意識型態》。台北:桂冠。
McQuail, D.(2000.02).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 (4th ed.). London:Thousand Oaks, Calif. : Sage.
陳芸芸、劉慧雯(譯)(2003)。《特新大眾傳播理論》。台北:韋伯文化。
McQuail, D.(1994).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 (3rd ed.). London:Sage.
McQuail, D. & Windahl, S.(1993).Communication models. (2nd ed.). London:Longman.
楊志弘、莫季雍(譯)(1996)。《傳播模式》。台北:正中。
Nimmo, D., & Swanson, D. L. (1990). The field of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Beyond the voter persuasion paradigm. In D. L. Swanson, & D. Nimmo (Eds.), New directions in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A resource book (pp. 7-47). London: Sage.
Poulantzas, N .(1987). Political Power and Social Classes. London:Verso.
Sallach, D. L.(1974).Class domination and ideological hegemony. Sociological Quarterly , 15(1), 38-50.
Shackleton, A. J.(1948).Formosa Calling.
宋亞伯(譯述)(1998)。《福爾摩沙的呼喚:一位紐西蘭人在台灣二二八事件的親身經歷》。台北:望春風。
Severin, W. J. & Tankard, J. W.(1997). Communication theories:Origins, methods, and uses in the mass media. (4th ed.).White Plains, NY:Longman.
羅世宏(譯)(2000)。《傳播理論:起源、方法與應用》。台北:五南。
Shoemaker, P. J.(1991a). Communications concepts 3:Gatekeeping. Newbury Park, CA:Sage.
Shoemaker, P. J. & Reese, S. (1991). Mediating the Message:Theories of influence on mass media content. N. Y.:Longman.
Therborn, G.(1980). The ideology of power and the power of ideology. London: Verso Press.
陳墇津(譯)(1990)。《政權的意識形態與意識形態的政權》。台北:遠流。
Tunstall, J.(1971). Journalists at work. London:Constable.
Walizer, M.H. & Wienir, P.L.(1978).Research methods and analysis:Searching for relationships. N.Y.:Harper & Row.
White, D.M.(1950). The gatekeeper:A case-study in the selection of news. In
Journalism Quarterly, 27 : 383-390.
Wimmer, R.D. & Dominick, J. R.(2000).Mass media research:An introduction. Singapore:Thomson Learning.
黃振家等(譯)(2003)。《大眾媒體研究—導論》。台北:學富。
網站:
台灣新生報網站:
available at http://www.tssdnews.com.tw/ on 2005/12/30
台灣新生報業股份有限公司臺灣新生報印刷廠組織規程:
available at http://db.lawbank.com.tw/FLAW/FLAWDAT01.asp?lsid=FL019954 on 2006/5/30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新聞研究所
92451022
95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24510223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林元輝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 Lin,Yuan-hui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 (作者) 廖崧傑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作者) Liao,Sung-Chiehen_US
dc.creator (作者) 廖崧傑zh_TW
dc.creator (作者) Liao,Sung-Chiehen_US
dc.date (日期) 2006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7-九月-2009 15:56:28 (UTC+8)-
dc.date.available 17-九月-2009 15:56:28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7-九月-2009 15:56:28 (UTC+8)-
dc.identifier (其他 識別碼) G0924510223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3272-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新聞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2451022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5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本論文共分五章。第一章為緒論,包括研究問題、研究動機與研究意義。研究問題在探詢「二二八事件」當時台灣主要官方報紙《台灣新生報》呈現了什麼觀點、其言論立場的轉變的原因為何?此轉變對日後台灣媒體論述有什麼影響?研究動機主要想瞭解「二二八事件」期間《台灣新生報》言論立場轉變之原因,進而反省當今媒體意識形態問題,藉以瞭解國民黨意識形態如何運用媒體形塑文化霸權論述。同時說明「二二八事件」與《台灣新生報》的研究意義與價值。
第二章為文獻回顧與理論探討,首先回顧「二二八事件」的相關研究,並藉由與文獻對話的過程體現研究者對「二二八事件」的論述觀點。理論的部分則在檢視葛蘭西的「文化霸權」理論,思索身為國家意識形態機器的《台灣新生報》在事件期間的角色與其報導論述之取向。
第三章觀察《台灣新生報》文本在「二二八事件」期間的論述立場、報導題材與版面處理的變化,瞭解在政府介入下該報霸權論述的形塑過程。
第四章進一步探究《台灣新生報》文本內容,指出該報在特定意識形態力量召喚下所呈現出的幾種霸權論述樣貌。
第五章為結論,說明《台灣新生報》霸權論述的意義,指出國民黨的意識形態霸權對台灣媒體論述的影響,反思當前台灣媒體諸問題。
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This thesis is divided into five chapters. It starts, in “Introduction,” with the explanation of the author’s problem, motivation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this study. For a start, the problem is to find out what kinds of news were represented and why its remarks had transformed Taiwan Shin Sheng Daily News(hereafter TSSDN), Taiwan’s major publicly-owned newspaper at that time, on its viewpoints of the Feb.28 Incident. In addition, questions are asked about how this change has made an impact on Taiwan media accounts and remarks. Secondly, the motivation is mainly to understand why TSSDN altered its statement and remarks during the Feb.28 Incident. In observing this change, the author tries to discover how KMT ideology took advantage of the media and formed its hegemony as a reminder of present-day media ideological problems in Taiwan. At the same time, the researcher manifests the meaning and value of this thesis.

The second chapter deals with“literature review”and“theory probing.”To begin with, the author reviews studies regarding the Feb.28 Incident and makes clear his own view on the Incident by means of a dialogue with the literature. Moreover, by inspecting Gramsci’s hegemony theory, the author ponders on TSSDN’s role as the Ideological State Apparatus and its accounts of the incident

In the third chapter, the author scrutinizes TSSDN’s discourse to find out its perspective, accounts and layouts during the Feb.28 Incident in an attempt to understand the progress of TSSDN’s discursive hegemony built in the era of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In the fourth chapter, the author probes further into TSSDN’s discourse to identify several patterns under the summons of the specific ideology.

In the concluding chapter, by interpreting the meaning of TSSDN’s hegemony discussion, the author points out the influence of KMT’s ideological hegemony on Taiwan media remarks and introspects on current problems of Taiwan media.
en_US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目錄 1
摘要 3
第一章 緒論 5
第一節 研究問題 5
第二節 研究動機 6
表一:二二八之後,報紙遭查封與處分之情形 9
第三節 研究意義與研究價值 10
第二章 文獻回顧與理論探討 19
第一節 二二八事件研究回顧 20
第二節 理論探討:文化霸權(hegemony) 32
第三節 研究說明 47
圖一:影響媒體內容的五影響階層 51
第三章 台灣新生報言論立場的轉變 60
第一節 論述立場的轉變 61
表二:《台灣新生報》1947/2/28~4/17的社論篇名。 66
第二節 報導題材的變化 68
圖二:1947/3/11-4/17 台灣新生報文本報導類型 76
第三節 版面處理的變化 76
第四節 小結 77
第四章 台灣新生報的二二八霸權論述 81
第一節 意識形態與霸權 81
第二節 意識形態的運作 86
第三節 台灣新生報文本的霸權論述分析 93
圖三:各報導類型之則數變化 94
第四節 小結 105
第五章 結論 108
第一節 台灣新生報言論轉變與霸權運作形態 108
第二節 台灣新生報霸權論述的反思 110
第三節 二二八事件造成的媒體論述格局 113
第四節 研究限制與研究建議 119
附錄 121
【附表一】《台灣新生報》刊載官方聲明、行程以及政府佈告等報導篇名,計166則。 121
【附表二】《台灣新生報》對民間各地秩序的報導,其中包括33則各地向中央輸誠的報導,共計131則。 136
【附表三】台灣新生報經營理念 148
【附表四】台灣新生報民營化公文 149
【附表五】台灣新生報大事紀 151
【附表六】光復初期台灣的黨報、民報勃興,計有20家 152
參考書目 153
zh_TW
dc.format.extent 37454 bytes-
dc.format.extent 67304 bytes-
dc.format.extent 61340 bytes-
dc.format.extent 59522 bytes-
dc.format.extent 382989 bytes-
dc.format.extent 625749 bytes-
dc.format.extent 457442 bytes-
dc.format.extent 565180 bytes-
dc.format.extent 312743 bytes-
dc.format.extent 238135 bytes-
dc.format.extent 325891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language.iso en_US-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24510223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二二八事件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台灣新生報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文化霸權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意識形態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Feb.28 Incident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Taiwan Shin Sheng Daily News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hegemony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ideologyen_US
dc.title (題名) 二二八事件期間台灣新生報的角色與作為分析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丁名楠(1993)。〈二二八事件親歷‧見聞雜記〉,載葉芸芸編《證言2‧28》。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0-202。台北:人間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丁果(1992)。〈台灣二二八事件之一考察:以陳儀與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為中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心〉。載夏榮和等譯《台灣‧中國‧二二八》。頁87-113。台北:稻鄉。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天下雜誌(2004/12/15)。〈經濟看好,社會看差,人民壓力大〉。289:148-5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天濱(2003/4)。《台灣報業史》。台北:亞太。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白淵(1946)。〈告外省人諸公〉。《政經報》2.2:1-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石番(1995/6)。《民意理論與實務》。台北:黎明文化事業。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育德著(1954)、黃國彥譯(2000/4)。《台灣:苦悶的歷史》。頁154-162。台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北:前衛。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泰升(1999/10)。〈台灣戰後初期的政權轉替與法律體系的承接〉。《台大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法學論叢》29.1:1-9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凌霄(1996)。《中國國民黨新聞政策之研究(1928-1945)》。台北:國民黨黨史會出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景弘(2002/2)。《第三隻眼睛看二二八──美國外交檔案揭密》。台北:玉山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于治中(1998)。〈阿爾杜塞與意識型態的物質性〉。《台灣社會研究季刊》31:97-11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于治中(1996)。〈論馬克思的意識型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23:183-21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田世昊(2005/2/27)。〈228教訓 省思祖國虛幻性〉。《自由時報》,A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包澹寧著、李連江譯(1995/3/20)。《筆桿裡出民主 論新聞媒介對台灣民主化的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貢獻》。台北:時報文化。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央出版事業管理委員會編(1944/4)。〈本黨新聞政策〉。收於《出版法規彙編》。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重慶:正中書局。頁184-18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巨克毅編著(1987)。《意識型態與國家發展:三民主義意識型態傳播之研究》。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台北:正中。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編印(1994)。《二二八事件文獻補錄》。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編印(1992)。《二二八事件文獻續錄》。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編印(1991)。《二二八事件文獻輯錄》。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1991)。〈台灣省二二八暴動事件報告〉。載鄧孔昭編《二二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八事件資料集》。頁393-416。台北:稻鄉。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宣傳委員會編(1946)。《台灣一年來之宣傳》。台北:宣傳委員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新聞室(1991)。〈台灣暴動事件記實〉。《二二八事件資料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集》。頁207-22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台灣新生報(1990/10/25)。《衝越驚濤的年代》。台北:台灣新生報。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台灣新生報(1985/10)。《台灣新生報四十年社論選集》。頁1-29。台北:台灣新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生報。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朱立 (1981)。《傳播拼盤》。頁140-208。台北:時報。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朱傳譽(1965):〈台灣革命報人林呈祿和他所辦的革命報刊〉。《報學》3.5:129-13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行政院研究二二八事件小組(1994)。《二二八事件研究報告》。台北:時報。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乃德、陳明通(1993)。〈政權轉移和菁英流動:台灣地方政治精英的歷史形成〉。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載賴澤涵編《台灣光復初期歷史》。頁303-334。台北: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究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文星(1993/11)。〈「二二八事件」期間國民政府的因應與決策之探討〉。載賴澤涵主編《台灣光復初期歷史》。台北:南港。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克泰(1993)。〈二二八事件親歷記〉。載《證言2‧28》。頁81-8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典蓉(2006/9/22)。〈解嚴這麼久 還有「三合一敵人」?〉。《中國時報》,A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純嘉(2001)。《人民導報研究(1946-1947)──兼論其反映出的戰後初期臺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灣政治、經濟與社會文化變遷》。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濁流(1974/1995)。《台灣連翹》。台北:草根。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濁流(1967/1993)。《無花果》。台北:前衛。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金銓(2004)。〈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台灣報業與民主變革的崎嶇故事〉。《超越西方霸權:傳媒與文化中國的現代性》。香港:中國牛津大學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金銓(1992)。〈從威權控制下解放出來——台灣報業的政經觀察〉。載朱立與陳韜文編《傳播與社會發展》,頁81-94。香港: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系。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金銓(1983/2)。《大眾傳播理論 社會.媒介.人》。台北:三民。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英明(1996)。《中共研究方法論》,台北:揚智。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敖、陳境圳(1997)。《你不知道的二二八》。台北:新新聞。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敖編(1989a)。《二二八研究》。台北:李敖出版社出版:小書書報社發行。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敖編(1989b)。《二二八研究三集》。台北:李敖出版社出版:小書書報社發行。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喬(1992)。〈台灣二二八研究之片段〉。載《二二八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209-228。台北:自立晚報。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順德(2006/2/20)。〈228研究報告「蔣介石是首要元兇」〉。《聯合報》,頁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筱峰(2006/5)。《與馬英九論台灣史》。台北:玉山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筱峰(2004/11)。《台灣人應該認識的蔣介石》。台北:玉山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筱峰(1999/10)。《台灣史100件大事(下)》。台北:玉山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筱峰(1998/1)。《解讀二二八》。台北:玉山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筱峰(1996/8)。〈從「民報」看戰後初期台灣的政經與社會〉。《台灣史料研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究》8:98-12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筱峰(1991/12)。〈二二八事件前的文化衝突〉。《史聯雜誌》19:105-12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筱峰(1990/2)。〈省教育處副處長——宋斐如〉,頁110-115;〈台灣新生報總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經理——阮朝日〉,頁30-143;〈台灣新生報日文版總編輯——吳金鍊〉,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44-147。載《二二八消失的臺灣菁英》。台北:自立晚報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歐梵著、毛尖譯(2000)。《上海摩登—一種新都市文化在中國1930-1945》,台北:正港資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阮美姝(1992)。《孤寂煎熬四十五年》。台北:前衛。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何華欽(1996)。《二二八歷史敘事權的爭奪及其社會效應——歷史的敘事分析》。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何義麟(2006)。〈事件相關人員的責任〉。載《二二八事件責任歸屬研究報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第5章。頁422-448。台北:財團法人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何義麟(2005/3)。〈媒介真實與歷史想像──解讀1950年代台灣地方報紙〉。《台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灣史料研究》24:2-2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何義麟(1997)。〈戰後台灣のメディア政策と言語紛爭(1945-1950)〉。富士ゼ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ロックス小林節太郎記念基金會助成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何義麟(1997)。〈《政經報》與《台灣評論》解題:兩份刊物看戰後台灣左翼勢力之言論活動〉。《台灣史料研究》10:325-33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何義麟(1996/8)。〈戰後初期台灣報紙之保存現況與史料價值〉。《台灣史料研究》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88-9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沈雲龍主編(1946)。《臺灣省各機關職員錄》。台北:文海。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木順(1990)。《台灣二月革命》。台北:前衛。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元輝(2005)。〈二二八事件期間中央社電稿分析及其影響與意義初探〉。200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年度國科會提案計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妏璘、郭宜瑄(2000/11/3)。〈台灣新生報大事紀〉。《銘報新聞》,頁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宗光(1987/1994)。〈美國人眼中的二二八事件〉。載陳芳明編《二二八事件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學術論文集》。頁95。台北:前衛。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宗義(1988/1994)。〈林茂生與二二八——他的處境與苦悶〉。載陳芳明編《二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二八事件學術論文集》。頁21-46。台北:前衛。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庭瑤、林淑玲(2006/2/20)。〈228責任歸屬報告出爐:政府犯罪/求償五十億〉。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國時報》,頁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偉立(2005)。《從文化霸權觀點論台灣政治變遷與教育政策之關係》。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啟旭(1983)。《台灣二二八事件綜合研究》。頁48-51。高雄:新台政論。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淇瀁(2003)。《意識形態.媒介與權力:《自由中國》與五0年代台灣政治變遷之研究》。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博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照真(1991/2/1)。〈不容青史成灰,要為歷史見證〉。《中國時報》,頁2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諭林、林庭瑤(2006/2/21)。〈蔣孝嚴斥報告扭曲 基金會拒道歉〉。《中國時報》,A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衡哲(1988)。〈從吳濁流作品看二二八事件〉。載陳芳明編《二二八事件學術論文集》。台北:前衛。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麗雲(2000/12)。〈台灣威權政體下「侍從報業」的矛盾與轉型:1949-1999〉。《台灣產業研究》3:89-14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金恆煒(2006/10/28)。〈藍調媒體與馬英九神話雙殺〉。《自由時報》,頁1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周夢江、王思翔著,葉芸芸編(1995/4/10)。《台灣舊事》。台北:時報。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孟樊(2001)。《後現代的認同政治》。頁207。台北:揚智。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侯坤宏、許進發編(2004/1)。《二二八事件檔案彙編(十六)》。台北縣:新店國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史館。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若林正丈(1995)。《台灣:分裂國家與民族化》。台北:月旦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南方朔(1987/12/28)。〈文化霸權解體的契機〉。《中國時報》,頁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施正鋒(1999/7)。《台灣政治建構》。台北:前衛。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施敏輝(1988/9)。《台灣意識論戰選集──台灣結與中國結的總決算》。台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前衛。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洪桂己(1968)。《台灣報業史的研究》。台北:台北市文獻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洪鎌德(1999)。〈馬克思主義與傳播理論〉。《傳播文化》7:4 -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洪鎌德(1996)。《跨世紀的馬克思主義》。台北:月旦。頁48 -5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洪鎌德、黃德治(1994)。〈葛蘭西國家觀的評析〉。《中山社會科學學報》8.2:18-1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胡芝瑩(2001/8)。《霍爾Stuart Hall》。台北:生智。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春原昭彥著,劉明華譯(1988)。〈日本統治下的台灣報紙〉。中國大陸《新聞研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究資料》43:163-18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柯遠芬(1947/5/13)。〈事變十日記〉,載《台灣新生報》,二版。或 台灣新生報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90/10/25)。《衝越驚濤的年代》。頁196-199。台北:台灣新生報。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徐佳士(1977)。《台灣地區大眾傳播國家發展功能之研究》。政治大學新聞研究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所。頁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翁秀琪(1998)。《大眾傳播理論與實證》。台北:三民。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翁嘉禧(1998a/12)。〈論二二八事件與經濟政策的因果關係〉。《台灣風物》48.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1-11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翁嘉禧(1998b/6)。〈光復初期台灣經濟政策的檢討(1945-1947)〉。《台灣經濟》258:71-9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夏春祥(2003/4)。〈新聞論述與臺灣社會:二二八事件的議題生命史〉。《新聞學研究》75:201-24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夏春祥(2000)。《媒介記憶與新聞儀式——二二八事件新聞的文本分析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47-2000)》。 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博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唐振軒(2003)。《中共對台統一論述之建構──文化霸權、後殖民主義與知識領導權》。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唐賢龍(1991)。〈台灣事變的原因〉。載《二二八事件資料集》。頁17-3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許志明(2000/4)。〈二二八事件回憶錄〉。載習賢德等(2000/6)《二二八口述歷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史補遺:中央警校臺幹班的集體記憶》。附件一。台北:財團法人二二八事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件紀念基金會贊助研究報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許雪姬(1991/12)。〈台灣光復初期的語文問題——以二二八事件前後為例〉。《史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聯雜誌》19:89-10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許雪姬(1992)。〈謝有用先生訪問紀錄〉。《口述歷史》第三期〈二二八事件專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頁181-196。台北:中研院近史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炎憲等執筆(2006/2)。《二二八事件責任歸屬研究報告》。台北:財團法人二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炎憲(2001)。〈歷史意識與藝術創作〉,財團法人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http://www. twcenter.org.tw,主題篇,隨筆雜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炎憲、胡慧玲、黎澄貴、李彩綉採訪記錄(1996年2月)。《臺北都會二二八》。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頁169-197。台北:財團法人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炎憲、陳美容、楊雅慧編(1998/2)。《二二八事件研究論文集》。台北:財團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法人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炎憲(1994)。〈二二八─台灣史詮釋的原點〉,《台灣史料研究》3:3-8。台北:自立晚報。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炎憲、李筱峰編(1989)。《二二八事件回憶集》之〈吳濁流的回憶〉。頁55-7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錢塘江的回憶〉。頁191-195;〈王康的回憶〉。頁197-232。台北:稻鄉。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炎憲、李筱峰、莊永明編(1987)。〈辦報論政的「魯莽書生李萬居」〉。《台灣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近代名人誌》第二冊。台北:自立晚報。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德水(1992)。《激動!台灣的歷史》。台北:前衛。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少廷(1991)。〈評中共對台灣二二八事件的歷史解釋〉。《二二八學術研討會論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文集》。台北:二二八民間研究小組、台美文化基金會、現代學術研究基金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木杉(1990)。《中共編寫「中華民國史」理論與實際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芳明(1992/9)。〈戰後史管窺〉,載《探索台灣史觀》輯二。頁143-151。台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自立晚報。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芳明(1991)。〈中共對二二八事件史觀的政策性轉變〉。《中國論壇》31.5:37-4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芳明(1989)。《鞭傷之島》。台北:自立晚報。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其南(2006/9/22)。〈台灣版的文化戰爭〉。《自由時報》,A1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明通(1995)。《派系政治與陳儀治台論》。台北:行政院國科會科資中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俐甫(1992a)。〈關於二二八事件史料的構造過程〉。載夏榮和等譯《台灣‧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國‧二二八》。頁243-25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俐甫(1992b)。〈二二八事件與台灣民族意識〉。載夏榮和等譯《台灣‧中國‧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二二八》。頁251-257。台北:稻鄉。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俐甫編著(1990)。〈禁忌、原罪、悲劇——新生代看二二八事件〉。台北:稻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鄉。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恕(2002)。《從民報觀點看戰後初期(1945-1947)臺灣的政治與社會》。東海大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學歷史系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順孝(2004)。〈台灣報紙版面政治學初探──1945~2004重大事件的新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聞建構〉。《台灣史料研究》24:148-17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國祥、祝萍(1987年10月)。《台灣報業演進40年》。台北:自立晚報。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蓉芬(2001)。《臺灣新生報經營型態與所有權變遷之個案研究》。世新大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純瑩(1991/6)。〈戰後臺灣經濟發展史的分期問題〉。《師大歷史學報》1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07-32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誼璟(2000)。《從文化霸權的觀點評析我國國小社會科課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翠蓮(1995)。《派系鬥爭與權謀政治—-二二八悲劇了另一面向》。台北:時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報。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翠蓮(1994)。《二二八事件研究》。台灣大學政治所博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儀深(1992)。〈論台灣二二八事件的原因〉。載《二二八學術研討會論文集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91)》。頁27-7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儀深(1996)。〈論台灣二二八事件的原因〉。《台灣史論文精選(下)》。台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玉山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興唐主編(1992)。《南京第二歷史檔案館藏台灣「二‧二八」事件檔案史料【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卷】【下卷】》。台北:人間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連震東(1946)。〈台灣人的政治理想和對做官的觀念〉。《政經報》2.2:4-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存厚(1947/3)。《緝煙事件十日記.二二八事變始末記》。收錄於林木順編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90)。《台灣二月革命》。頁123-174。台北:前衛。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秀政(2006)。〈事件的發生及其對台灣的傷害〉。載《二二八事件責任歸屬研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究報告》第二章。頁13-93。台北:財團法人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淑英(2003)。《民報與戰後初期的臺灣》。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富國(1990)。《葛蘭西霸權與民主理論》。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程宗明(1997)。〈對台灣戰後初期報業的原料控制(1945-1967)——新聞紙的壟斷生產與計劃供應〉。中華傳播學1997學術研討會宣讀論文。台北縣深坑鄉新翠谷世新會館,1997年6月18日。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游常山(2003/1/1)。〈臺灣人為什麼對未來悲觀?〉。《天下雜誌》266期,頁78-8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湯國榮(1996)。《台中市空間發展政治經濟史考察(1945-1995)》。逢甲大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學建築及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秀菁(2001)。《台灣戒嚴時期的新聞管制政策》。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逵(1946/1992)。〈為此一年哭〉。《新知識》。引自莊永明〈歷史現場——「新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知識」雜誌〉。《文學台灣》3:封面裡頁。高雄:文學台灣雜誌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新一(2000/2)。《台灣的主權 過去 現在 未來》。頁182-201。台北:胡氏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錦麟(1993/11)。《李萬居評傳》。台北:人間。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葉明勳(1996/6)。《感懷續集》。頁16。台北:躍昇文化公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葉明勳(1995/2)。《感懷集》。頁15。台北:躍昇文化公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葉明勳(1990)。《228事件的追記》。台北:財團法人大同文化基金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葉明勳(1957/3/12)。〈光復以來的台灣報業〉。《中央日報》。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葉斯逸(1998)。《由敘事理論角度分析媒介「二二八事件」的報導》。政治大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新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葉榮鐘、蔡培火等(1971)。《臺灣民族運動史》。頁543-571。台北:自立晚報叢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書編委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鄒清朗(2006/2/27)。〈游錫堃:早期霸權心態釀悲劇〉。《中國時報》,A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廖仁義(1991)。《異端觀點——戰後台灣文化霸權的批判》。台北:桂冠。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廖風德(1996)。〈台灣光復與媒體接收〉。《台灣史探索》。頁313-368。台北: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生書局。或《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12:201-3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廖淑婷(2003)。《權力與空間形塑之研究-以台北市都市公園為例》。政治大學地政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蕭旭岑(2006/2/23)。〈二二八有無責任 蔣後人與馬互辯〉。《中國時報》,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A1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雨卿(1982)。《恥廬雜記》。頁109-111。台北:劉雨卿將軍遺著編印紀念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委員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進慶著、張正修譯(1984/12)。〈戰後台灣經濟的發展過程〉。《台灣風物》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4.4:27-6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蔣永敬、李雲漢、許師慎編(1988)。《楊亮功先生年譜》。台北:聯經。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鄭梓(1995)。〈「光復元年」台灣社會圖像之一——以《台灣新生報》為中心的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探討〉。《台灣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淡江大學歷史學系。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鄭梓(1991/12)。〈戰後台灣行政體系的接收與重建——以行政長官公署為中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的分析〉。《史聯雜誌》19:121-14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鄧孔昭編(1991)。《二二八事件資料集》。台北:稻鄉。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賴光臨(1984/10/31)。《政令宣傳與媒體效用之調查研究》。頁1-3。台北:政治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大學新聞學系。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賴澤涵、馬若孟、魏萼著 (1993)。《悲劇性的開端——台灣二二八事變》。羅略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咖譯。台北:時報文化。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歐陽可亮、張志銘譯(1998)。〈二二八大屠殺的證言〉。《台灣史料研究》1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40-16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歐陽夢萍(2006/10/7)。〈民進黨:民調顯示國族認同往台灣人認同靠攏〉。《中央社》。或見 http://kuso.cc/0Hql 。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潘賢模(1962):〈台灣初期的新聞事業〉。《報學》2.10:24-2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薛化元編(1990)。《台灣歷史年表終戰篇I》(1945-1965)。台北:業強出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薛月順編(1996)。《臺灣省政府檔案史料彙編: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時期(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台北縣:新店國史館。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謝英德(2003)。《美國對二二八事件的認知與研究》。淡江大學美國研究所碩士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蕭旭岑(2006/2/21)。〈國民黨 破天荒 228公園辦追思會〉。《中國時報》,頁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戴寶村(1997/4)。〈台灣海軍捍衛台灣海疆〉。《海洋台灣》2。或見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ttp://www.ocean.org.tw/mag/002/002002.htm。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瞿海源(2006/9/29)。〈澄社評論:媒體爆料壟斷與政治亂局〉。《自由時報》,A1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譚光鼎(1998)。〈社會與文化再製理論之評析〉。《教育研究集刊》40:39-4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羅詩敏(2000)。《二二八事件之法律史考察》。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羅添斌(2006/2/19)。〈228責任報告/蔣介石列元兇〉。《自由時報》,頁A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蘇新著、藍博洲主編(1949/1993)。《憤怒的台灣》。台北:時報。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英文部分: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Althusser, L.(1971). Lenin and philosophy and other essays. London:New Left Books.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杜章智 (譯)(1990)。《列寧和哲學》。台北:遠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Anderson, P.(1977).The Antinomies of Antonio Gramsci . New Left Review,100:5-7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Bocock, R.(1986). Hegemony. London and New York: Tavistock Publications.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田心喻(譯)(1994)。《文化霸權》。台北:遠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Breed, W.(1955). Social control in the newsroom : A functional analysis. Social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Forces, 33 : 326-35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Chafee, Z.(1947). Government and mass communications:A report from the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commission on freedom of the press(Vol.1-2). CA: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Foucault, M.(1976). La volonte de savoir. Histoire de la sexualite,1:25-4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Gieber, W.(1964).News is what newspapermen make it. In L.A. Dexter & D.M. White(Ed.). People,society and mass communication. Pp.173-182. N.Y:Free Press.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Gramsci, A.(1977).Anyonio Gramsci: Selections from Political Writings 1910-1920. N.Y:International Publishers.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毛韻澤(譯)(1992)。《政治著作選(一)》。台北:遠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Gramsci, A.(1971). Selections from the prison notebooks of Antonio Gramsci. Trans. Hoare, Q. & Smith, G.N. N.Y:International Publishers.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all, S.(1982).The rediscovery of ideology:Return of the repressed in media studies. In M.Gurevitch et al..(Eds). Culture, society and the media. Pp.56-90. London:Methuen.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artley, J.(1992).The politics of pictures. London:Routledge.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Joll, J.(1977).Gramsci, A. Galsgow:William Collins Sons & Co. Ltd..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石智青(校閱)(1992)。《葛蘭西》。台北:桂冠。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Kerlinger, F.N.(1986).Foundations of behavioral research. (3rd ed.). N.Y.:Holt, Rinehart & Winston.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Krippendorf, K.(1980).Content analysis:An introduction to its methodology. Beverly Hills, CA:Sage.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Larrain ,J.(1983). Marxism and Ideology. London:Macmillan Press Ltd.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Lee, Chin¬chuan.(1993).Sparking a Fire:The Press and Ferment of Democratic Change in Taiwan, Journalism Monographs,138 : 1-3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Lenin,V.I.(1961).What is to be Done? Moscow:Foreign Languages Publishing House.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Lenin, V.I.(1918). The State and Revolution. Moscow:Foreign Languages Publishing House.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McLellan, D.(1986).Ideology. Milton Keynes: Open University Press.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施忠連(譯)(1991)。《意識型態》。台北:桂冠。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McQuail, D.(2000.02).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 (4th ed.). London:Thousand Oaks, Calif. : Sage.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芸芸、劉慧雯(譯)(2003)。《特新大眾傳播理論》。台北:韋伯文化。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McQuail, D.(1994).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 (3rd ed.). London:Sage.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McQuail, D. & Windahl, S.(1993).Communication models. (2nd ed.). London:Longman.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志弘、莫季雍(譯)(1996)。《傳播模式》。台北:正中。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Nimmo, D., & Swanson, D. L. (1990). The field of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Beyond the voter persuasion paradigm. In D. L. Swanson, & D. Nimmo (Eds.), New directions in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A resource book (pp. 7-47). London: Sage.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Poulantzas, N .(1987). Political Power and Social Classes. London:Verso.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Sallach, D. L.(1974).Class domination and ideological hegemony. Sociological Quarterly , 15(1), 38-5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Shackleton, A. J.(1948).Formosa Calling.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宋亞伯(譯述)(1998)。《福爾摩沙的呼喚:一位紐西蘭人在台灣二二八事件的親身經歷》。台北:望春風。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Severin, W. J. & Tankard, J. W.(1997). Communication theories:Origins, methods, and uses in the mass media. (4th ed.).White Plains, NY:Longman.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羅世宏(譯)(2000)。《傳播理論:起源、方法與應用》。台北:五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Shoemaker, P. J.(1991a). Communications concepts 3:Gatekeeping. Newbury Park, CA:Sage.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Shoemaker, P. J. & Reese, S. (1991). Mediating the Message:Theories of influence on mass media content. N. Y.:Longman.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Therborn, G.(1980). The ideology of power and the power of ideology. London: Verso Press.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墇津(譯)(1990)。《政權的意識形態與意識形態的政權》。台北:遠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Tunstall, J.(1971). Journalists at work. London:Constable.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Walizer, M.H. & Wienir, P.L.(1978).Research methods and analysis:Searching for relationships. N.Y.:Harper & Row.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White, D.M.(1950). The gatekeeper:A case-study in the selection of news. In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Journalism Quarterly, 27 : 383-39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Wimmer, R.D. & Dominick, J. R.(2000).Mass media research:An introduction. Singapore:Thomson Learning.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振家等(譯)(2003)。《大眾媒體研究—導論》。台北:學富。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網站: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台灣新生報網站: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available at http://www.tssdnews.com.tw/ on 2005/12/3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台灣新生報業股份有限公司臺灣新生報印刷廠組織規程: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available at http://db.lawbank.com.tw/FLAW/FLAWDAT01.asp?lsid=FL019954 on 2006/5/30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