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學位論文

題名 《解深密經•如來成所作事品》之校譯與研究
作者 伍啟銘
貢獻者 林鎮國
伍啟銘
關鍵詞 解深密經
如來所作事品
佛身論
四種道理
轉依
Samdhinirmocanasūtra
Tathāgatakrtyakriyā
yukti
āśraya-parivrtti
日期 2003
上傳時間 17-九月-2009 16:48:15 (UTC+8)
摘要 此論文分為二大部分,第一部份是針對《解深密經•如來成所做事品》之佛身論為主,並探討此品中所謂的三藏經典重新詮釋的問題與四種道理如何獲致一切智相與清淨境界,以及如何轉依的理論來進行探討。第二部分則是對於《解深密經•如來成所做事品》之藏譯本與漢譯本進行譯註與對比的工作。就〈如來成所作事品〉的結構而言,此品一開始就強調如來法身是異於聲聞與獨覺二乘之解脫身的,不僅如來法身是無戲論、無所為,並且此二者之間具有無量功德的差別。接著,釋尊透過化身方便善巧來宣說契經四十二事、調伏七相與本母十一相,欲令未成熟於諸法門之眾生能藉此成熟修習,而成熟修習的眾生則能緣此為境速得解脫之道。接著,釋尊透過宣說不共外道陀羅尼義,讓真正的密意言辭得已展現,使眾菩薩能善悟入,並以此救度眾生。而此不共外道陀羅尼義是在說明:不論是藉由三藏所宣說的雜染法或清淨法,一切應皆無作用、無有補特伽羅,如此才能永斷麤重身,獲得一切煩惱不住、最極清淨、離諸戲論、無為依止、無有加行。並且,釋尊以無自依心、有依他心來說明所謂的如來成等正覺、轉法輪、入大涅槃等相僅是如來化身示現,而如來之真如法身則因究竟清淨所以無成等正覺、無轉法輪、無入大涅槃等相。並且於經文末以:如來法身是如同日月輪水火晶般,能放大智光明與現出種種化身影像,而解脫身則無此能力,來對比如來真如法身與二乘解脫身之殊勝差異。如此前後呼應本品中所欲強調的:如來真如法身與二乘解脫身之種種差別。
針對於《解深密經•如來成所做事品》所進行的研究而言,本文是採取以討論此品中之佛身論為重點。因此,於第一部份第二章中是針對於如來之法身、色身等進行探討,並且將如來之法身略分為功德法身(五分法身)、佛經身(三藏)與真如法身等三種。而就第二章中所討論的內容而言,可分為下列四節:
第一節是先進行佛身論之歷史源流的簡略論述,於此節中綜合各時期、各經典與各學者對於佛身論的研究,揭示原此佛教中所謂的如來法身其實是對於釋尊所宣說的諸法所修習而成的,此即是以無漏五法蘊之「五分法身」作為主,至釋尊入滅前所告誡眾弟子要將經法與戒律的聚集視為釋尊法身長存之象徵,而到了大乘佛教時期又將真如、空性等視為釋尊所證悟之真如法身,並且由於空性與大悲的兩項特性的加入後,使得釋尊之法身一方面成為立足現象界的有形法身,具有經典傳承與大悲願力的特性;另一方面成為真實界的無形法身,具有涅槃解脫、真如、空性、般若波羅蜜等本質上的特性。
第二節則是討論《解深密經•如來成所做事品》中所探討的佛身論與前述佛身論的源流發展有何異同?在此品中,可發現其所論及的佛身觀可分為法身、解脫身、化身等三種,而其所建構之佛身觀最主要是指:八相示現之化身,以五分法身為主之解脫身,而如來法身則是指於十地與六波羅密多中,諸菩薩善修、出離、轉依、成滿之妙果。因此在〈如來成所作事品〉中所討論的佛身觀,就第一節的分析而言,應討論解脫身、佛經身與真如法身間的差異為主,但於此品中則是採取二方面來探討:就解脫道而言,三乘是平等無差別的,聲聞乘與獨覺乘的解脫身是被涵攝於如來之真如法身之中;但就圓滿功德而言,如來法身之無量功德最為殊勝,二乘之解脫身是無法相比擬的。另外,〈如來成所作事品〉將傳統的佛經身視為是如來化身所示現、言音所宣說的,因此於此品與其他談論佛身論經典的相異之處是在於:〈如來成所作事品〉將解脫身僅視為是二乘所得,並且重新轉化佛經身的地位為如來化身示現而成的,藉此確立真如法身才是真正的如來法身。
第三節所要討論的就是為何在〈如來成所作事品〉中,佛經身被視為是如來化身示現的?這是因為《解深密經•如來成所做事品》將傳統的經、律、論三藏重新以契經四十二事、調伏七相、本母十一相,來闡釋釋尊所宣說的諸法門與依此所建構的佛教知識系統,因此在〈如來成所作事品〉中,如何說明大乘瑜伽行派對於佛經身的重新詮釋,不僅代表大乘瑜伽行派解經學的看法,也代表著其如何透過部派所建構的阿毘達磨佛教知識系統,重新強調其掌握了釋尊所欲宣說的諸法甚深密意。因此,於此品中大篇幅論述的佛經身是大乘瑜伽行派欲超脫傳統三藏的結構,表現出其意圖透過重新詮釋經典的邏輯結構,來顯現出其真正掌握「諸法甚深密意」的真意,而透過義的簡別、研究、詮釋,重新顯現這些教法不同修習的次第。如此即是《解深密經》中所一直強調的,如何依此諸法門的宣說來解深入密、遠離世俗之有所為與戲論,而獲致清淨解脫道?另一方面由此品之頌文可知,不論〈如來成所作事品〉中所宣說的佛經身是否為世俗正法或勝義正法,其實於此品中其真正的意涵是:「若雜染、若清淨法,我說一切皆無作用,亦都無有補特伽羅,以一切法離所為故。」,一切對於諸法的宣說與詮釋皆是妄見與我執的結果,只有:「若有如實知如是者,便能永斷麤重之身,獲得一切煩惱不住,最極清淨、離諸戲論、無為依止、無有加行。」,而此才是釋尊所真正要宣說的諸法甚深密意,也釋尊建立佛經身的真正目的。
第四節所要討論的則是如來法身與一切智的關係。在原始佛教中,所謂的釋尊之一切智,是強調釋尊能瞭知諸法緣起之理與為眾生宣說世間之解脫道,此即為原始佛教中所謂的一切智,這是從審查宿命智證通、生死智證通與漏盡智證通等三明而來的。而於《解深密經•如來成所做事品》中,認為所謂的如來之一切智,其具有五種特性,並且「一切智相」是在經由在本母十一相中,對於觀照八行觀後,所產生的證成道理之五種清淨相而來的,因此〈如來成所作事品〉中所宣說的「一切智者相」是清淨無染、如理通達地觀一切諸法,這是由證成勝義諦而實踐出來的。如此說明釋尊對於真如法身、五分法身與佛經身三者之間的相互證成與彼此之間的層次關係,圓滿地呈現:透過四種道理的觀察與實現,能獲致斷滅煩惱、所知二障,成就清淨圓滿的智慧,能成為了知世俗、勝義諸相的大覺者。而於另一方面,正是對於一切智的肯定,所以關於釋尊的對於客觀存在的理法(真如法身)、主觀的修行覺證(五分法身)與依所證之果而宣說之教法(佛經身),三者之間的相互證成,圓滿地呈現釋尊所欲宣說的諸法密意。
而關於第三章中所要討論的是:眾生如何藉由如來所宣說的三藏中,找尋出證得解脫的方向與斷除二障的方法?如何透過四種道理的論辯,証得圓成實相與一切智相?並藉由轉識成智的理論,讓迷惑的世俗者來達到一切智者相與清靜境界。藉由對於三藏、四種道理、轉識成智的理論探討,希冀能清楚的闡釋《解深密經•如來成所作事品》中所要表達的重點:眾生如何除遣無明大夢,以獲致二智圓具。因此:
第一節是探討〈如來成所作事品〉如何透過對於經典的重新詮釋,將佛教知識系統的大綱以契經四十二事、調伏七相與本母十一相的方式表現出來,進而讓聲聞與獨覺二乘:一方面藉由了知傳統經典中所建構的種種法門後所隱含的世俗正法之知識體系;另一方面則是要透過對於佛教知識系統的瞭解與掌握,達到離欲斷惑、終得涅槃境界的目的。而對於菩薩乘而言,則是透過種種的方便行,藉此能發菩提心、希求無上菩提及利益一切眾生,促使諸菩薩求渡一切眾生利益。如此,釋尊才需透過對於契經、調伏、本母以及不共陀羅尼義的宣說與除遮,一方面讓眾生藉由佛經身的宣說與修持,獲致涅槃解脫的境界;另一方面讓諸菩薩善悟釋尊所說之密意言辭。
第二節則是討論〈如來成所作事品〉如何透過觀照四諦十六行相所建立的四種道理(觀待、作用、證成、法爾),來說明如何依此四種道理來獲致一切智相與清淨境界?這是藉由對於量(pramāNa)的考察來判斷對象是否合乎正理,並且重新將釋尊所宣說的十二分教正法來加以思維考察,針對宿習、無知、猶豫、顛倒、執著等諸漏習氣加以摒除,而達到開顯正論、滅除邪說的目的。如此藉由觀察所有言教、思惟一切所說正法,因而展現〈如來成所作事品〉建立四種道理的目的是為了:「審正觀察、聞思正法」,以達至「善淨堪智」。此即是以法作為思維、考察的對象,而將四種道理作為於世間中獲致正法的手段。。
第三節則是討論在〈如來成所作事品〉中,如何教導在世間的迷妄眾生擺脫所知障與煩惱障的纏繞,藉由對於佛法的理解與對於止觀的修習,來斷除二障以得清淨無礙智慧果,進而獲致戲論寂滅的境界。而在〈如來成所作事品〉中認為:聲聞乘與菩薩乘雖都能進行對於證法之轉依,但是聲聞乘所得的轉依,僅名為解脫身;而菩薩乘必須達到佛地的境界,其所得的轉依,才能名之為法身,而此二者之間所顯的十種功德差異是無法比擬、不可思議的。如此也代表著真如法身的優越性是高於解脫身與佛經身的。
因此,透過對於《解深密經•如來成所作事品》的研究可發現:大乘瑜伽行學派一方面承續原始佛教的精神與部派阿毘達磨的解經學傳統,一方面也接受大乘空性思想的洗禮,不但將所有的三藏經典加以重新耙梳與整構,也藉此機會將傳統經典灌入新的知識體系、新的詮釋體系與新的修行法門。因此於〈如來成所作事品〉中所表現出來的佛身論,即是將如來言音所宣說的三藏系統用大半篇幅來說明,但是卻又藉由不共外道陀羅尼義的宣說,除遣一切雜染清淨法的真正目的是無戲論、無所為,而這正是通經的主軸。如此表現出大乘瑜伽行派認為的如來法身不為功德身、不為佛經身,而是以真如作意除遣法相與義相的真如法身。
參考文獻 一、藏經及原典資料
玄奘譯大正藏 《解深密經》,《新修大正藏》卷16(No:676),日本:大藏出版株式會社。中華版 《解深密經》,《中華大藏經》第17冊(No:163),北京:中華書局(1986)。
求那跋陀羅譯大正藏 《相續解脫地波羅蜜了義經》,《新修大正藏》卷16(No:678),日本:大藏出版株式會社。中華版 《相續解脫地波羅蜜了義經》,《中華大藏經》第17冊(No:165),北京:中華書局(1986)。大正藏 《相續解脫如來所作隨順處了義經》,《新修大正藏》卷16(No:679),日本:大藏出版株式會社。中華版 《相續解脫如來所作隨順處了義經》,《中華大藏經》第17冊(No:165),北京:中華書局(1986)。
赤松德贊(OA-YR%-wJ-24/,Khri sroG lde btsan)北京版 《,2!:-;%-.$-0:A-5.-3-=?-3.R-2+?-0,(bka` yaG dag pa`i tshad ma las mdo btus pa, SamyagvākpramāNoddhRtasūtra,正語量略集)》,《影印北京版西藏大藏經》第144冊(No:5839),大谷大學監修,西藏大藏經研究會編輯(1958)。臺北版 《,2!:-;%-.$-0:A-5.-3-=?-3.R-2+?-0,》,《西藏大藏經》卷51(No:4352),臺北:南天書局,初版(1991)。
真諦譯大正藏 《佛說解節經》,《新修大正藏》卷16(No:677),日本:大藏出版株式會社。中華版 《佛說解節經》,《中華大藏經》第17冊(No:164),北京:中華書局(1986)。
智軍(;J->J?-#J,Ye Zes sde,耶喜德)譯北京版 《,:1$?-0-.$R%?-0-%J?-0<-:PJ=-0-8J?-L-2-,J$-0-(J/-0R:A-3.R,(`phags pa dgoGs pa Ges par `grel pa &#378;es bya ba theg pa chen po`i do,&#256;rya-SaMdhinirmocana-n&#257;ma-mah&#257;y&#257;na-s&#363;tra,聖解深密決解大乘經)》,《影印北京版西藏大藏經•甘殊爾部》第29冊(No:774),大谷大學監修,西藏大藏經研究會編輯(1958)。臺北版 《,:1$?-0-.$R%?-0-%J?-0<-:PJ=-0-8J?-L-2-,J$-0-(J/-0R:A-3.R,》,《西藏大藏經》卷10(No:106),臺北:南天書局,初版(1991)。
無著(AsaGga,,R$?-3J.,Thogs-med)注 ;J->J?-#J譯臺北版 《,:1$?-0-.$R%?-0-%J?-0<-:PJ=-0:A- i3-0<-2>.-0,(`phags pa dgoGs pa Ges par `grel pa`i rnam par b&#347;ad pa,&#256;rya-SaMdhinirmocanabh&#257;Sya,聖,密意決解解說)》,臺北版《西藏大藏經》卷37(No:3981),臺北:南天書局,初版(1991)。
菩提流支譯大正藏 《深密解脫經》,《新修大正藏》卷16(N0:675),日本:大藏出版株式會社。中華版 《深密解脫經》,《中華大藏經》第17冊(N0:162),北京:中華書局(1986)。
圓測(Wen tshegs,7J/-5K$?)北京版 《,:1$?-0-.$R%?-0-92-3R-%J?-0<-:PJ=-0:A-W.R-o-(J<-:PJ=-0,(`phags pa dgoGs pa zab mo Ges par `grel pa`i mdo rgya cher `grel pa,&#256;rya-SaMdhigambhIanirmocanas&#363;tra-TIk&#257;,聖解深密經疏)》,@PR?-(R?-P2(Hgros Chos-grub,廓•法成)譯藏,《影印北京版西藏大藏經》第106冊(No:5517),大谷大學監修,西藏大藏經研究會編輯(1958)。臺北版 《,:1$?-0-.$R%?-0-92-3R-%J?-0<-:PJ=-0:A-W.R-o-(J<-:PJ=-0,》,《西藏大藏經》卷39(No:4016),臺北:南天書局,初版(1991)。1967 《解深密經疏》,《卍續藏經》第三十四冊、第三十五冊,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1 《解深密經疏(卷卅五∼四十)》,觀空由藏還譯漢,北京:中國佛教協會印行。1986 《解深密經疏(補篇)》,廓•法成譯藏,觀空由藏還譯漢,桃園:圓光佛學院印。2000 《解深密經疏》,臺北:新文豐出版社,初版。
遁(道)倫集大正藏 《瑜伽師地論記》,《新修大正藏》卷42(No:1828),日本:大藏出版株式會社。
彌勒菩薩大正藏 《瑜伽師地論》,玄奘譯,《新修大正藏》卷30(No:1579),日本:大藏出版株式會社。
覺通(L%-(2-m-U=,byaG-chub rdzu-phrul,菩提神變)北京版 《,:1$?-0-.$R%?-0-%J?-0<-:PJ=-0:A-3.R-:A-i3-0<-2>.-0,(`phags pa dgoGs pa Ges par `grel pa`i mdo`i rnam par b&#347;ad pa,&#256;rya-SaMdhinirmocanas&#363;travy&#257;khy&#257;na,聖,深密意決解經解說)》,《影印北京版西藏大藏經》第144、145冊(No.5845),大谷大學監修,西藏大藏經研究會編輯(1958)。臺北版 《,:1$?-0-.$R%?-0-%J?-0<-:PJ=-0:A-3.R-:A-i3-0<-2>.-0,》,《西藏大藏經》卷52(No.4358),臺北:南天書局,初版(1991)。
二、中文專書與期刊論文
元弼聖2000 〈原始佛教的佛陀觀〉,《圓光佛學學報》第5期,桃園:圓光佛學研究所。
幻生1985 〈關於「解深蜜經圓測疏」全本之出版〉,《內明雜誌》第164期。
王翠玲1993 〈關於解深密經的三性說〉,《如學禪師紀念論文集》,臺北:法光文教基金會。
布敦(Bu ston rin chen grub,2-!R/-(R?-:L%)1988.a 《布敦佛教史(上)》,郭和卿譯,《世界佛學名著譯叢》第69冊,臺北:華宇出版社。1988.b 《布敦佛教史(下)》,郭和卿譯,《世界佛學名著譯叢》第70冊,臺北:華宇出版社。
汝佛1998 〈智慧猛利的文殊師利菩薩〉,《中國佛教月刊》第42卷,第6期。
西藏學叢書編委會1987.a 《西藏佛教經論研究》,臺北:文殊出版社。1987.b 《西藏佛教史論集》,臺北:文殊出版社。
吳汝鈞1995 《印度佛學的現代詮釋》,臺北:文津出版社,二刷。1996.a 《佛學研究方法論(上)》,臺北:學生書局,增定版。1996.b 《佛學研究方法論(下)》,臺北:學生書局,增定版。2000 《佛教的概念與方法(修訂本)》,臺北:商務印書館,修訂版。2002.a 《唯識現象學(一)-世親與護法》,臺北:學生書局。2002.b 《唯識現象學(二)-安慧》,臺北:學生書局。
吳銳堅1985 〈佛身觀〉,《內明雜誌》第163期。
呂 澂1978 《西藏佛學原論》,臺北:老古出版社。1983 《印度佛學源流略講》,《現代佛學大系》第23冊,臺北:彌勒出版社。1984 《因明聲明與佛學研究法》,《現代佛學大系》第44冊,臺北:彌勒出版社。2003 《因明入正理論講解》,臺北:大千出版社。
呂玉珍1993 《前期如來藏經典中「法身」概念的釐清—以阿含經的「無我」與「法身」為進路》,桃園: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巫壽康1994 《因明正理門論研究》,上海:三聯書店。
李世傑1966 《印度大乘佛教哲學史》,臺北:台灣佛教月刊社。1968 《印度六派哲學綱要》,臺北:台灣佛教月刊社。1970 《因明學概論》,臺北:中國佛教研究院。1984 《印度部派佛教哲學史》,《現代佛學大系》第24冊,臺北:彌勒出版社。
李志夫2001 《中印佛學比較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李幸玲2000 〈佛三身觀之研究—以漢譯經論為主要研究對象〉,《大專學生佛學論文集》第10輯,臺北:華嚴蓮社。
季羨林1995 《季羨林佛教學述論文集》,臺北:東初出版社。
宗喀巴(TsoG Kha Pa,4S%-#-0-]R-29%-P$?-0)1998 《辨了不了義善說藏論》,釋法尊譯,臺北:大千出版社。
岡波巴2001 《岡波巴大師全集選譯》,張澄基譯,臺北:法爾出版社,第三刷,第七印。
林崇安1990 〈印度部派佛教的分立與師資傳承研究〉,《中華佛學學報》第3期,臺北:中華佛學研究所。1991.a 《佛教因明的探討》,臺北:慧炬出版社。1991.b 〈漢藏佛教因明的傳譯研究〉,《西藏研究論文集》第4輯,臺北:西藏研究委員會。1991.c 〈《阿含經》集成與大乘經典源流的研究〉,《中華佛學學報》第4輯,臺北:中華佛學研究所。1993 《西藏佛教的探討》,臺北:慧炬出版社。1998 〈正法與三十七菩提分法的實踐〉,《中華佛學學報》第11期,臺北:中華佛學研究所。2002.a 〈《阿含經》中所建構的佛教知識系統〉,《佛教圖書館訊》第31期,臺北:伽耶山基金會圖書資訊中心。2002.b 〈《瑜伽師地論》和《顯揚聖教論》的內容架構及其編成〉,《法光學壇》第6期,臺北:法光雜誌社。
林鎮國1992 〈解釋與解脫—論《解深密經》的詮釋學性格〉,《政大文史哲論集》,臺北:政治大學哲學系。1999 《空性與現代性》,臺北:立緒出版社。
金東柱1986 《圓測唯識學觀之探討—以『佛說般若波羅密多心經贊』為中心》,臺北:台灣大學哲研所碩士論文。
唐仲容1999 《解深密經講義》,香港: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孫富支1994 〈《轉識論》中的識轉變〉,《獅子吼》第33卷,第4期。
徐典正1988 〈唯識學派之識變論研究〉,《中國佛教》第32卷,第2期、第3期。1988 〈唯識學派之認識論要義〉,《中國佛教》第32卷,第8期。1989 〈論轉依〉,《中國佛教》第33卷,第9期。1993 《唯識思想要義》,臺北:佛光出版社。
張明珠1980 〈由印度諸種解脫思想談到佛教解脫觀的特質〉,《慧炬雜誌》第192期。
張曼濤主編1988 《部派佛教與阿毘達磨》,《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95冊,臺北:大乘文化出版社。
張瑞良1982 〈佛概念之研究與深思〉,《台大哲學論評》第5期。
曹志成1997 〈護法-玄奘一系與安慧一系對識轉變之解釋的比較研究〉,《圓光佛學學報》,圓光佛學研究所。
郭忠生2003.a 〈略論佛教知識體系與主題詞(上)〉,《佛教圖書館訊》:第33期,臺北:伽耶山基金會圖書資訊中心。2003.b 〈略論佛教知識體系與主題詞(中之一)〉,《佛教圖書館訊》第34期,臺北:伽耶山基金會圖書資訊中心。2003.c 〈略論佛教知識體系與主題詞(中之二)〉,《佛教圖書館訊》第35/36期,臺北:伽耶山基金會圖書資訊中心。2004.a 〈略論佛教知識體系與主題詞(中之三)〉,《佛教圖書館訊》第37期,臺北:伽耶山基金會圖書資訊中心。
程恭讓1998 《解深密經》,臺北:佛光文化。
黃雪梅1993 〈初期大乘的法身觀—以早期漢譯般若經為中心〉,《如學禪師紀念論文集》,臺北:法光文教基金會。
黃靖芠1999 《文殊師利菩薩本願研究》,台南:成功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文殊師利菩薩本願的意義〉,《中華佛學研究》第4期,臺北:中華佛學研究所。
楊白衣1978 〈世親「三性論」之研究〉,《一九七八年佛學研究論文集》,佛光出版社。1982 〈新羅系的唯識宗〉,《中國佛教》革新46號,第26卷,第4期。1983 〈圓測之研究—傳記及其思想特色〉,《華岡佛學學報》第6期。1984.a 《唯識要義》,臺北:文津出版社。1984.b 〈道倫《瑜伽師地論記》之研究〉,《華岡佛學學報》第7期。
楊郁文1997 《阿含要略》,臺北:法鼓文化出版社。2000 〈三十七菩提分法及其次第開展與整體運用〉,《印順—印順導師九秩晉五壽慶論文集》,臺北:正聞出版社。
萬金川1995 《龍樹的語言概念》,南投:正觀出版社。1996 《詞義之爭與義理之辨—佛教思想研究論文集》,南投:正觀出版社。
葉阿月1974 〈唯識論上的還滅緣起之意義〉,《哲學與文化》第10期。
趙國森1995 《《解深密經》的三自性思想及其發展》,香港:能仁書院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8 《解深密經導讀》,全佛出版社。
劉偉宏1997 《佛家邏輯通論》,臺北:聖環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劉培育1994 《因明研究-佛家邏輯》,吉林:吉林教育出版社。
歐陽漸編1929 《解深密經》,《藏要》第一輯,第六種,支那內學院刊,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73 《解深密經注》,美國:美國佛教會。1975 《解深密經註》,臺北:新文豐出版社,初版。1987 《解節經真諦義》,臺北:新文豐出版社。
鄭郁慧2000 《《究竟一乘寶性論》如來藏思想之研究—以「轉依」觀念為主》,臺北: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振煌2002 〈從佛教傳承談佛教知識體系〉,《佛教圖書館訊》第31期,伽耶山基金會圖書資訊中心。
賴賢宗1992 〈「轉依」二義之研究〉,《中華佛學學報》第15期,臺北:中華佛學研究所。2003 《佛教詮釋學》,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霍韜晦1975 〈因明與邏輯〉,《鵝湖雜誌》第2卷,第4期。1978 〈佛家哲學中之轉依義〉,《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26冊,臺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9 《佛教邏輯研究》,臺北:佛光出版社。1983 〈唯識五義〉,《華岡佛學學報》第6期。1989 《絕對與圓融》,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謝慧光1992 《解深密經與現觀莊嚴論止觀學的研究》,香港:能仁書院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藍吉富主編2000 《印順思想—印順導師九秩晉五壽慶論文集》,新竹:正聞出版社。
羅時憲1998 《解深密經測疏節要》,香港:佛教志蓮圖書館。
釋大寂2002 《智慧與禪定作為佛教神通的成立基礎—從原始佛教至瑜伽行派》,臺北:水星文化出版社。
釋太虛1937.a 〈深密綱要〉,《太虛大師全書》第7冊,臺北:太虛大師全書影印委員會1937.b 〈解深密經如來成所作事品講錄〉,《太虛大師全書》第7冊,臺北:太虛大師全書影印委員會。
釋心宏1997 〈論龍樹的二身觀與天親的三身觀之差異—以阿彌陀佛為例〉,《「宗教與心靈改革研討會」論文集》,高雄:高雄道德院。
釋正果1995 《佛教基本知識》,臺北:佛陀教育基金會。
釋印順1992.a 《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臺北:正聞出版社,七版。1992.b 《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臺北:正聞出版社,修訂六刷。1992.c 《如來藏之研究》,臺北:正聞出版社,修訂一版。1992.d 《佛教史地考論》,臺北:正聞出版社,修訂一版。1992.e 《印度之佛教》,臺北:正聞出版社,三版。1993 《印度佛教思想史》,臺北:正聞出版社,五版。1994.a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臺北:正聞出版社,七版。1994.b 《雜阿含經論會編(上)》,臺北:正聞出版社。1998 《唯識學探源》,臺北:正聞出版社。2000.a 《以佛法研究佛法》,臺北:正聞出版社,新版。2000.b 《性空學探源》,新竹:正聞出版社。2000.c 《寶積經講記》,新竹:正聞出版社。2000.d 《佛在人間》,新竹:正聞出版社。2000.e 《佛法概論》,新竹:正聞出版社。2000.f 《勝鬘經講記》,新竹:正聞出版社。2001 《成佛之道(增注本)》,臺北:正聞出版社,新版。
釋如嵩1999.a 〈《大毘婆沙論》佛身觀之探討〉,《福嚴佛學院第八屆高級部學生論文集》,新竹:福嚴佛學院出版。1999.b 〈《大智度論》法身說之探討〉,《福嚴佛學院第八屆高級部學生論文集》,新竹:福嚴佛學院出版。1999.c 〈從僧叡的法身觀探討其與《大智度論》法身說之關係〉,《福嚴佛學院第八屆高級部學生論文集》,新竹:福嚴佛學院出版。
釋見甯2000 〈「佛身論」初探─從佛世時期到部派佛教〉,八十九年度印順文教基金會論文獎學金,印順文教基金會。2001 〈唯識中「轉依」的可能性及其下手處〉,《佛教學生論文》第1期,妙林雜誌社。
釋依日1999 《六波羅蜜的研究》,臺北:佛光出版社。
釋宗譓2000 〈《勝天王般若經•法界品》的佛身觀〉,《第十一屆佛學論文聯合發表會》,臺北:法鼓山中華佛學研究所。
釋果海1988 〈從體認大悲心談心理建設—認識唯識轉依之重要〉,《中國佛教》第32卷,第12期。
釋法尊1978 《西藏佛教史》,臺北:佛教出版社。
釋恆清1995 《《寶性論》的研究》,《佛教思想的傳承與發展-印順導師九秩華誕祝壽文集》,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釋昭慧2001 《初期唯識思想—瑜伽行派形成之脈絡》,臺北:法界出版社。
釋清利2001 〈關於《解深密經》的經題探討〉,《台中市正覺堂2001年佛學論文獎學金得獎論文集》,台中:正覺堂。
釋善音1999 〈佛陀的三身觀〉,《慧炬雜誌》第415∼416合期。
釋慈旭1999 〈《大毘婆沙論》佛陀論之探討〉,《福嚴佛學院第八屆高級部學生論文集》,新竹:福嚴佛學院出版。
釋演培1975 《印度部派佛教思想觀》,臺北:中華大典編印會。1988 《解深密經語體釋》,臺北:天華出版社。
釋慧海1978 〈唯識學上轉依義〉,《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26冊,臺北:大乘文化出版社。
釋慧廣1986 〈轉識成智的過程〉,《中國佛教》第30卷,第8期。1988 〈從唯識到唯心、唯智的修行〉,《中國佛教》第32卷,第9∼10期。
釋濟群1992 〈《解深密經》要義說〉,《內明雜誌》第243、244集。1992 〈《解深密經》與唯識思想〉,《內明雜誌》第246集,1992年9月。
三、日文專書與期刊論文(含日文中譯)
&#12523;&#12540;&#12505;&#12477;&#12539;&#12450;&#12499;&#12488;1976 〈〈法身〉&#12398;二種&#12395;&#12388;&#12356;&#12390;〉,《印度&#23398;&#20175;教&#23398;研究》第25卷,第1號。
八力&#24195;喜1996 〈初期大&#20055;&#32076;典&#12395;&#12362;&#12369;&#12427;&#12508;&#12469;&#12484;〉,《印度&#23398;&#20175;教&#23398;研究》第44卷,第2號。
上田愉美子1987 〈唯識學派&#12395;&#12362;&#12369;&#12427;相&#32154;&#36578;&#22793;差別(一)—『瑜伽論』菩薩地&#12434;中心&#12392;&#12375;&#12383;六波羅蜜說&#12398;展開&#12395;&#12388;&#12356;&#12390;〉,《印度&#23398;&#20175;教&#23398;研究》第35卷,第2號。
上田義文1967 《佛教思想史研究》,京都:永田文昌堂,二刷。1972 《大&#20055;&#20175;教思想&#12398;根本構造》,京都:百華苑,四刷。
大正大學綜合佛教研究所•&#22768;聞地研究&#20250;1998 《瑜伽論•&#22768;聞地》,東京:山喜房佛書林。
大崎昭子1975 〈解深密&#32076;&#12395;&#12362;&#12369;&#12427;心意識&#35500;&#12395;&#12388;&#12356;&#12390;〉,《印度&#23398;&#20175;教&#23398;研究》第24卷,第1號。
山口益1972 〈&#20175;身觀&#12398;思想史的展開〉,《日本學士院紀要》第30卷,第3號。1973 〈&#20175;身&#35251;&#12398;思想史的展開〉,《佛教&#23398;&#12475;&#12511;&#12490;&#12540;》第17冊,大谷大學佛教學會。
山口瑞鳳、光島督等著1986 《西藏學與西藏佛學》,許明銀譯,臺北:文殊出版社。1991 《西藏的佛教》,許洋主譯,臺北:法爾出版社。
川崎信定1985 〈一切智者&#12398;存在論證〉,《講座•大&#20055;&#20175;教》第9冊,東京:春秋社。第29卷,第1號。1993 《一切智思想&#12398;研究》,東京:春秋社,第二刷。
工藤成樹1960 〈轉變&#12395;&#12369;&#12427;性&#12392;相&#12398;立場〉,《印度&#23398;&#20175;教&#23398;研究》第8卷,第2號。
太田久紀1988 〈『成唯識論』&#12398;&#20175;陀觀展開〉,《&#20175;陀&#35251;》,日本&#20175;教學會,京都:平&#27005;寺書店。1991 《凡夫&#12364;凡夫&#12395;呼&#12403;&#12363;&#12369;&#12427;唯識》,東京:大法輪閣,第七刷。
戶崎宏正1988 《&#20175;教認識論&#12398;研究—法&#31216;著『&#12503;&#12521;&#12510;&#12540;&#12490;•&#12532;&#12449;&#12540;&#12523;&#12486;&#12451;&#12459;』&#12398;現量論(上卷)》,東京:大東出版社。
木村宣彰1988 〈五種法身說—中國&#20175;教初期&#12395;&#12362;&#12369;&#12427;法身說&#12398;一類型〉,《佛教&#23398;&#12475;&#12511;&#12490;&#12540;》第48冊,大谷大學佛教學會。
木村泰賢1954 《大乘佛教思想論》,釋演培譯,臺北:內明出版社。1958 《原始佛教思想論》,歐陽翰存譯,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4 《印度六派哲學》,《木村泰賢全集•第二卷》,東京:大法輪閣,六版。1988 《阿毘達磨論&#12398;研究》,《木村泰賢全集•第四卷》,東京:大法輪閣,六刷。1990 《小乘佛教思想論》,釋演培譯,臺北:天華出版公司。
毛利俊英1984 〈瑜伽行派&#12395;於&#12369;&#12427;四念住〉,《印度&#23398;&#20175;教&#23398;研究》第33卷,第1號。
氏家&#35226;勝1980 〈初期密典&#12398;解脫&#35251;—陀羅尼&#12398;&#22793;遷&#12434;&#12392;&#12362;&#12375;&#12390;〉,《印度&#23398;&#20175;教&#23398;研究》第29卷,第1號。
水野弘元1996 《佛典成立史》,劉欣如譯,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8 《印度的佛教》,許洋主譯,臺北:法爾出版社。2002 《佛教的真髓》,香光書鄉編譯組譯,臺北:香光書鄉出版社。2003 《佛教文獻研究—水野弘元著作選集(一)》,許洋主譯,臺北:法鼓文化。
加藤精一1988 《密教&#12398;&#20175;身觀》,東京:春秋社。
平川彰1973 〈六波羅蜜&#12398;展開〉,《印度&#23398;&#20175;教&#23398;研究》第21卷,第2號。1980 《律&#34101;&#12398;研究》,東京:山喜房佛書林。1990 《佛學研究入門》,許明銀譯,臺北:法爾出版社。1991 〈律藏所引用經典之研究〉,許洋主譯,《諦觀》第66期。1997.a 《初期大&#20055;&#20175;教&#12398;研究Ⅰ》,東京:春秋社,第三刷。1997.b 《初期大&#20055;&#20175;教&#12398;研究Ⅱ》,東京:春秋社,第三刷。2002 《印度佛教史》,莊崑木譯,臺北:商周初版社。
永田瑞1973 〈&#31452;樹&#12398;&#20175;身觀〉,《印度&#23398;&#20175;教&#23398;研究》第22卷,第1號。1976 〈&#20175;身二種說&#12398;背景〉,《印度&#23398;&#20175;教&#23398;研究》第25卷,第1號。
矢板秀臣1989.a 〈四種道理&#12395;&#12388;&#12356;&#12390;一資料〉,《大正大學綜合佛教&#23398;研究所年報》第11號,pp.(68)-(77)。1989.b 〈『&#22768;聞地』&#12395;&#12362;&#12369;&#12427;三量說〉,《大正大學綜合佛教&#23398;研究所年報》第11號,pp.(78)-(85)。1993 〈瑜伽論因明&#12398;知識論&#12395;&#12388;&#12356;&#12390;〉,《&#12452;&#12531;&#12489;&#23398;•密教&#23398;研究:宮&#22338;宥勝博士古稀記念論文集》,京都:法&#34101;館。
伊藤秀憲1973 〈玄奘&#35379;『解深密&#32076;』&#12395;&#12362;&#12369;&#12427;密意&#12395;&#12388;&#12356;&#12390;〉,《印度&#23398;&#20175;教&#23398;研究》第22卷,第1號。1975 〈『解深密&#32076;』&#12398;三無自性說&#12395;&#12388;&#12356;&#12390;〉,《駒澤大學佛教學部論集》第6號。1984 〈『解深密&#32076;』&#12395;&#12362;&#12369;&#12427;玄奘&#12539;流支&#12398;&#32257;起理解&#12395;&#12388;&#12356;&#12390;〉,《印度&#23398;&#20175;教&#23398;研究》第23卷,第1號。
吉水千鶴子1996 〈SaMdhirmocanas&#363;tra X&#12395;&#12362;&#12369;&#12427;四種&#12398;yukti&#12395;&#12388;&#12356;&#12390;〉,《成田山&#20175;教&#23398;研究所紀要》:第19號。
吉村誠2000 〈唯識學派&#12395;&#12362;&#12369;&#12427;「一&#20055;」&#12398;&#35251;念&#12395;&#12388;&#12356;&#12390;〉,《印度&#23398;&#20175;教&#23398;研究》第48卷,第2號。
吉野&#24693;子1983 〈&#20175;&#12398;身論—常無常&#12395;&#12388;&#12356;&#12390;〉,《印度&#23398;&#20175;教&#23398;研究》第31卷,第2號。1984 〈&#20175;&#12398;身論—說不說&#12395;&#12388;&#12356;&#12390;〉,《印度&#23398;&#20175;教&#23398;研究》第32卷,第2號。
多川俊映2003 《&#12399;&#12376;&#12417;&#12390;&#12398;唯識入門》,東京:春秋社,第二刷。
多田修2000 〈唯識說&#12395;&#12362;&#12369;&#12427;三性&#12392;五事&#12392;&#12398;&#38306;係〉,《印度&#23398;&#20175;教&#23398;研究》第48卷,第2號。
宇井伯壽1933 《&#20175;教論理學》,東京:大東出版社。1965.a 《印度哲學史》,東京:岩波書店。1965.b 〈大智度論&#12395;於&#12369;&#12427;法身說〉,《印度哲&#23398;研究》第4卷,東京:岩波書店1965.c 〈陳那以前&#12395;於&#12369;&#12427;佛教&#12398;論理說〉,《印度哲&#23398;研究》第5卷,東京:岩波書店。1979 《瑜伽論研究》,東京:岩波書店,二刷。1990 《攝大乘論研究》,東京:岩波書店,五刷。
早島理1988 〈瑜伽行唯識學派&#12395;&#12362;&#12369;&#12427;&#20175;陀觀-菩薩道&#12398;視點&#12363;&#12425;〉,《&#20175;陀&#35251;》,日本&#20175;教學會,京都:平&#27005;寺書店。
早島鏡正1988 〈&#20175;陀觀展開&#12398;基調〉,《&#20175;陀&#35251;》,日本&#20175;教學會,京都:平&#27005;寺書店。
竹村牧男2003 《覺與空—印度佛教的展開》,蔡伯郎譯,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舟橋一哉等著1986 《佛學研究指南》,關世謙譯,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舟橋尚哉1989 〈唯識思想&#12398;成立&#12395;&#12388;&#12356;&#12390;—唯心&#12363;&#12425;唯識&#12408;〉,《佛教&#23398;&#12475;&#12511;&#12490;&#12540;》第49冊,大谷大學佛教學會。
西尾京雄1939 〈無著造、解深密經疏&#12395;就&#12356;&#12390;—特&#12395;&#12398;第一品〉,《大谷學報》第20卷,第1號。1941.a 〈無著造、解深密經疏&#12395;就&#12356;&#12390;(二)〉,《大谷學報》第22卷,第1號。1941.b 〈無著造、解深密經疏&#12395;就&#12356;&#12390;(三)〉,《大谷學報》第22卷,第3號。1943.a 〈解深密經&#12398;成立構造&#12398;研究〉,《大谷學報》第24卷,第1號。1943.b 〈解深密經&#12398;成立構造&#12398;研究(二)〉,《大谷學報》第24卷,第3號。1943.c 〈解深密經&#12398;成立構造&#12398;研究(三)〉,《大谷學報》第24卷,第5號。1943.d 〈佛教經典成立史上&#12395;於&#12369;&#12427;華嚴、如來性起經&#12395;&#12388;&#12356;&#12390;〉,《大谷大學研究年報》第2卷。1982 《佛地經論之研究(第二卷)》,東京:&#22269;書刊行&#20250;。
西義雄1959 〈瑜伽師地論&#12395;&#12362;&#12369;&#12427;三乘—特&#12395;聲聞地&#12395;&#12388;&#12356;&#12390;〉,《印度&#23398;&#20175;教&#23398;研究》第7卷,第2號。
佐久間秀範1990.b 〈『瑜伽師地論』&#12395;&#12362;&#12369;&#12427;&#36578;依思想〉,《印度&#23398;&#20175;教&#23398;研究》第39卷,第1號。
佐藤達玄1997.a 《戒律在中國佛教的發展》,釋見憨等譯,嘉義:香光書鄉出版社。1997.b 《戒律在中國佛教的發展》,釋見憨等譯,嘉義:香光書鄉出版社。
武邑尚邦1986 《因明學—起源&#12392;&#22793;遷》,京都:法&#34101;館。1988 《佛教論理學&#12398;研究》,京都:百華苑,第二刷。
河村孝照1975 《有部&#12398;&#20175;陀論》,東京:山喜房佛書林。
長尾雅人1978 《中觀&#12392;唯識》,東京:岩波書店。1997 《&#25666;大乘論-和&#35379;&#12392;注解(上)》,東京:講談社,第六刷。1995 《&#25666;大乘論-和&#35379;&#12392;注解(下)》,東京:講談社,第三刷。
長谷川岳史1995 〈&#36578;識得智&#12395;&#38306;&#12377;&#12427;異說〉,《印度&#23398;&#20175;教&#23398;研究》第43卷,第2號。1996 〈&#36578;識得智&#12398;異說&#12395;&#38306;&#12377;&#12427;慧沼&#12398;見解〉,《印度&#23398;&#20175;教&#23398;研究》第44卷,第2號。
長崎法潤1988 《&#12485;&#12515;&#12452;&#12490;認識論&#12398;研究》,京都:平&#27005;寺書店。
長&#27810;&#23455;導1958 〈解深密經第一章&#12395;&#12388;&#12356;&#12390;〉,《印度&#23398;&#20175;教&#23398;研究》第6卷,第1號。1969 《大&#20055;&#20175;教瑜伽行思想&#12398;發展形態》,東京:智山&#21223;學&#20250;。
前田惠學1990 《原始佛教聖典&#12398;成立史研究》,東京:山喜房佛書林,第五刷。
相馬一意1982 〈初期大&#20055;&#32076;典&#12395;&#12362;&#12369;&#12432;菩薩〉,《印度&#23398;&#20175;教&#23398;研究》第30卷,第2號。
神林隆淨1958 〈法身&#12395;就&#12356;&#12390;〉,《印度&#23398;&#20175;教&#23398;研究》第6卷,第2號。1984 《菩薩思想的研究》,許洋主譯,《世界佛學名著譯叢》第65、66冊,臺北:華宇出版社。
高田仁覺1958 〈寶性論&#12395;&#12362;&#12369;&#12427;轉依(&#257;&ccedil;rayaparivRtti)&#12395;&#12388;&#12356;&#12390;〉,《印度&#23398;&#20175;教&#23398;研究》第6卷,第2號。
高田修1985.a 《佛像的起源(上)》,高橋宣治、楊美莉合譯,《世界佛學名著譯叢》第89冊,臺北:華宇出版社。1985.b 《佛像的起源(下)》,高橋宣治、楊美莉合譯,《世界佛學名著譯叢》第90冊,臺北:華宇出版社。
高崎直道1975 〈法身&#12398;一元論—如來藏思想&#12398;法觀念〉,《平川彰博士還曆記念論集—&#20175;教&#12395;&#12362;&#12369;&#12427;法&#12398;研究》,東京:春秋社。1985 《唯識思想》,李世傑譯,《世界佛學名著譯叢》第67冊,臺北:華宇出版社。1986 《如來藏思想》,李世傑譯,《世界佛學名著譯叢》第68冊,臺北:華宇出版社。1988 《如來&#34101;思想Ⅰ》,東京:法&#34101;館。1989 《如來&#34101;思想Ⅱ》,東京:法&#34101;館。2003 《唯識入門》,東京:春秋社,新裝版。
望月信亨1969 〈論佛身(上)〉,釋印海譯,《南洋佛教》卷8。1970.a 〈論佛身(中)〉,釋印海譯,《南洋佛教》卷10。1970.b 〈論佛身(下)〉,釋印海譯,《南洋佛教》卷12。1991 〈佛教經典成立史論〉,釋印海譯,《中國佛教月刊》第35卷。
清水海隆1986 〈中期大乘&#20175;教&#12395;&#12362;&#12369;&#12427;菩薩思想&#12395;&#12388;&#12356;&#12390;(一)—『瑜伽論』菩薩地&#12395;見&#12425;&#12428;&#12427;菩薩思想&#12398;考察〉,《大崎&#23398;報》第141冊。1987 〈中期大乘&#20175;教&#12395;&#12362;&#12369;&#12427;菩薩思想&#12395;&#12388;&#12356;&#12390;(二)—『瑜伽論』菩薩地&#12434;中心&#12392;&#12375;&#12383;六波羅蜜說&#12398;展開&#12395;&#12388;&#12356;&#12390;〉,《印度&#23398;&#20175;教&#23398;研究》第35卷,第2號。1988 〈『瑜伽師地論』菩薩地&#12395;&#12362;&#12369;&#12427;&#20175;陀觀&#12395;&#38306;&#12398;&#12377;&#12427;所說&#12398;一考察-&#12381;&#12398;方向性&#12395;&#12388;&#12356;&#12390;〉,《&#20175;陀&#35251;》,日本&#20175;教學會,京都:平&#27005;寺書店。1989 〈『瑜伽師地論』&#12395;&#12362;&#12369;&#12427;方便善巧波羅蜜說&#12395;&#12388;&#12356;&#12390;〉,《印度&#23398;&#20175;教&#23398;研究》第37卷,第1號。1991 〈中期大乘&#20175;教&#12395;&#12362;&#12369;&#12427;菩薩思想&#12395;&#12388;&#12356;&#12390;(三)—菩薩地所說&#12398;階位說&#12363;&#12425;見&#12383;菩薩行構造&#12395;&#38306;&#12375;&#12390;〉,《印度&#23398;&#20175;教&#23398;研究》第39卷,第2號。1997 〈『瑜伽師地論』&#12395;&#12362;&#12369;&#12427;聲聞道&#12392;菩薩道〉,《印度&#23398;&#20175;教&#23398;研究》第45卷,第2號。
深浦正文1954 《唯識學研究(上)》,京都:永田文昌堂。1954 《唯識學研究(下)》,京都:永田文昌堂。1974 《解深密經》,〈國譯一切經〉第28冊,東京:大東出版社,三版。
野澤靜證1957 《大乘佛教瑜伽行&#12398;研究》,東京:法藏館。
勝呂信靜1966 〈初期唯識說&#12395;&#12362;&#12369;&#12432;三性說&#12398;構造〉,《金倉博士古稀紀念印度&#23398;&#20175;教&#23398;論集》,京都:平&#27005;寺書店。1975 〈唯識&#12392;法性〉,《平川彰博士還曆記念論集—&#20175;教&#12395;&#12362;&#12369;&#12427;法&#12398;研究》,東京:春秋社。1989 《初期唯識思想&#12398;研究》,東京:春秋社。
朝山一玄1988 〈初期大&#20055;&#32076;典&#12395;&#12362;&#12369;&#12427;「書&#20889;」&#12395;&#12388;&#12356;&#12390;〉,《印度&#23398;&#20175;教&#23398;研究》第38卷,第1號。
渡&#36794;新治1986 〈菩提心&#12388;&#12356;&#12390;〉,《印度&#23398;&#20175;教&#23398;研究》第33卷,第2號。
結城令聞1985 《唯識學典籍志》,東京:大藏出版社,再版。
越路照德1958 〈菩薩十地思想成立&#12398;史的考察〉,《印度&#23398;&#20175;教&#23398;研究》第6卷,第2號。
塚本啟祥等著1990 《梵語&#20175;典&#12398;研究Ⅲ—論書篇》,京都:平&#27005;寺書店。
鈴木大拙1984.a 〈楞伽經論佛之「三身」(上)〉,郭忠生譯,《菩提樹》第382期。1984.b 〈楞伽經論佛之「三身」(中)〉,郭忠生譯,《菩提樹》第383期。1984.c 〈楞伽經論佛之「三身」(下)〉,郭忠生譯,《菩提樹》第384期。1991 〈論佛的三身〉,孫富支譯,《國際佛學譯粹》第1期。
稻葉正就1971 〈圓測•解深密經疏&#12398;散逸部分&#12398;漢文譯〉,《大谷大學研究年報》第24號。
橫山紘一1978 〈&#36578;依&#12395;&#38306;&#12377;&#12427;若干&#12398;考察〉,《印度&#23398;&#20175;教&#23398;研究》第27卷,第1號。2002 《唯識思想入門》,許洋主譯,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橫超慧日1961 〈鳩摩羅什&#12398;法身說〉,《印度&#23398;&#20175;教&#23398;研究》第9卷,第1號。
靜谷正雄1990 《初期大&#20055;&#20175;教&#12398;成立過程》,京都:百華苑,三刷。
龍谷大學&#20175;教學會編1987 《唯識思想&#12398;研究-山崎教授定年紀念》,東京:百華苑。
藤田正浩1994 〈心解脫&#12392;慧解脫〉,《印度&#23398;&#20175;教&#23398;研究》第42卷,第2號。
鹽田義遜1959 〈佛身論&#12398;展開〉,《印度&#23398;&#20175;教&#23398;研究》第7卷,第2號。
&#22338;本幸男1937.a 〈經典解釋&#12398;方法論&#12398;研究(上)〉,《支那佛教史學》第1卷,第2號。1937.b 〈經典解釋&#12398;方法論&#12398;研究(下)〉,《支那佛教史學》第1卷,第4號。
&#26806;山雄一1987 《印度邏輯學論集》,張春波譯,《世界佛學名著譯叢》第21冊,臺北:華宇出版社。1989 《般若思想》,許洋主譯,臺北:法爾出版社。2003 〈佛教知識論的形成〉,蕭平、楊金萍譯,《普門學報》第15∼17期。
&#34996;谷憲昭1974 〈唯識說&#12395;&#12362;&#12369;&#12427;法&#12392;法性〉,《駒澤大學佛教學部論集》第5號。1985 〈唯識文&#29486;&#12395;&#12362;&#12369;&#12427;無分別智〉,《駒澤大學佛教學部研究紀要》第43號。1994 《唯識&#12398;解&#37320;學-『解深密經』&#12434;讀&#12416;》,東京:春秋社。2001 《唯識思想論考》,東京:大藏出版社。
四、外文專書與期刊論文(含外文中譯)
Coward,Harold G.
1988 Sacred world and sacred text:scripture in world religions,Orbis Book,New York。
Davidson,Ronald Mark
1985 Buddhist Systems of Transformation:&#256;&#347;raya-parivRtti/-par&#257;vRtti Among the Yog&#257;c&#257;r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 Ph. D.。
Demi&eacute;ville,Paul
1994 《吐番僧諍記》,耿昇譯,臺北:商鼎文化出版社。
Dutt,Nalinaksha
1978 Mah&#257;y&#257;na Buddhism,Revised edition,Delhi:Motilal Banarsidass。
Frauwallner,Erich
1958 Die Philosophie des Buddhismus,Akademie-Verlag,Berlin。
Gadjin Nagao
1973 "On the Theory of Buddha-body",in The Eastern Buddhist 6,no.1:25∼53。
Habito,Ruben L. F.
1985 "On dharmakaya as ultimate reality:prolegomenon for a Buddhist-Christian dialogue",in Japanese Journal of Religious Studies 12,no.2-3:233∼252。
1986 "The Notion of Dharmak&#257;ya:A Study in the Buddhist Absolute",in Journal of Dharma 11,no.4:348∼378。
Hakamaya,Noriaki
1984 "The Old and New Tibetan Translations of the SaMdhirmocana-s&#363;tra: Some Notes on the History of Early Tibetan Translation",〈駒澤大學佛教學部研究紀要〉第42號:1∼17。
1986.a "A Comparative Edition of the Old and New Tibetan Translations of the SaMdhirmocana-s&#363;tra (Ⅱ)",〈駒澤大學佛教學部研究紀要〉第45號:
1∼35。
1986.b "A Comparative Edition of the Old and New Tibetan Translations of the SaMdhirmocana-s&#363;tra (Ⅲ)",〈駒澤大學佛教學部論集〉第18號:1∼35。
Harrison,Paul
1992 "Is the Dharma-K&#257;ya the Real "Phantom Body" of the Bussha?",in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Buddhist Studies 15,no.1:44∼94。
Hopkins,Jeffrey
1999 Emptiness in the Mind-Only School of Buddhism:Dynamic Responses to Dzong-ka-ba`s The Essence of Eloquence:Volume 1,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2 Reflections on Reality:The Three Natures and Non-Natures in the Mind-Only School:dynamic responses to Dzong-ka-ba`s The Essence of Eloquence: Volume 2,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Kalupahana,D. J.
1982 〈原始佛教哲學的知識論〉,陳銚鴻譯,霍韜晦校,《內明》第118期:
3∼6,17。
Lamotte,Etienne
1935 SaMdhirmocana-s&#363;tra: L’explication des Myst&egrave;res,Bureaux du Recueil。
Lin,Chen-Kuo
1991 The SaMdhirmocana-s&#363;tra: A liberating hermeneutic,Unpublished Ph. D. Dissertation,Temple University,Philadelphia.
Makransky,John J.
1989 "Controversy over Dharmak&#257;ya in India and Tibet:A New Interpretation of its basis,Abhisamayalamkara chapter 8",in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Buddhist Studies 12,no.2:45∼78。
Murti,T. R. V.
1984.a 《中觀哲學(上)》,郭忠生譯,《世界佛學名著譯叢》第64冊,臺北:華宇出版社。
1984.b 《中觀哲學(下)》,郭忠生譯,《世界佛學名著譯叢》第65冊,臺北:華宇出版社。
Napper,Elizabeth
2003 《緣起與空性》,劉宇光譯,香港:志蓮淨苑文化部。
Powers,John
1992 Two commentaries on the SaMdhirmocana-s&#363;tra by Asanga and Jnanagarbha,The Edwin Mellen Press,Lewiston。
1993 Hermeneutics and tradition in the SaMdhirmocana-s&#363;tra,Leiden,The Netherlands,New York,E.J. Brill。
1994 Wisdom of Buddha—The SaMdhirmocana-s&#363;tra,Berkeley,Dharma Publishing。Robinson, Richard H.
1996 《印度與中國的早期中觀學派》,郭忠生譯,南投:正觀出版社,初版。
Sakuma, Hidenori S.
1990 Die &#256;&#347;rayaparivRtti-Theorie in der Yog&#257;c&#257;rabh&#363;mi,Eurasburg,Druckerei Peter Proff。
Schmithausen,Lambert
1969 Zur Literaturgeschichte der &auml;ltern Yog&#257;c&#257;ra-Schule,In:ZDMG,
Supplementa。
Stcherbatsky,F&euml;dor Ippolitovich
1995 《小乘佛學-佛教的中心概念和法的意義》,立人譯,上海: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第四刷。
1995 《大乘佛學-佛教的涅槃概念》,立人譯,上海: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第四刷。
1997 《佛教邏輯》,宋立道、舒曉煒譯,北京:商務印書館。
Steinkellner,Ernst
1989 "Who is ByaG chub rdau `phrul ?—Tibetan and non-Tibetan Commentaries on the SaMdhirmocanas&#363;tra-A survey of the Literature",in Berliner Indologische Studien, Band 4/5,Reinbek:229∼251。
Warder,A. K.
1988.a 《印度佛教史(上)》,王世安譯,《世界佛學名著譯叢》第32冊,臺北:華宇出版社。
1988.b 《印度佛教史(下)》,王世安譯,《世界佛學名著譯叢》第33冊,臺北:華宇出版社。
Williams,Paul
1989 Mah&#257;y&#257;na Buddhism:the doctrinal foundations,London,New York:Routledge。
五、專業辭典暨工具書:
四川省阿&#22459;藏族羌族自治州藏文編譯局編1996 《,?))-2R.-{.-$*A?->/-.<-$?J<-IA-UJ%-36K?,(梵藏對照辭典)》,甘肅:民族出版社,第2版。
各民族出版社聯合編輯2002 《漢藏對照詞典》,北京:民族出版。
早島鏡正1994 《&#20175;教•&#12452;&#12477;&#12489;思想&#36766;典》,東京:春秋社,二刷。
宇井伯壽、鈴木宗忠、金倉圓照、多田等觀 合編1985.a 《德格版•西藏大藏經總目錄(上)》,《世界佛學名著譯叢》第29冊,臺北:華宇出版社。1985.b 《德格版•西藏大藏經總目錄(下)附索引》,《世界佛學名著譯叢》第30冊,臺北:華宇出版社。
林崇安2000 《基本漢藏梵英佛學術語》,臺北:慧炬出版社,修訂版。
張怡蓀編2003 《,2R.-o-5B$-36S.-(J/-3R,(藏漢大辭典)》,北京:民族出版,六刷。
荻原雲來 編1979 《漢譯對照梵和大辭典》,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影印。
廖本聖2002 《實用西藏語文法(二冊)附附錄及檢索手冊》,臺北:法鼓文化,初版。
橫山紘一 廣澤隆之 編1996 《漢梵藏對照瑜伽師地論總索引》,東京:山喜房佛書林。1997 《梵藏漢對照佛教語辭典》,東京:山喜房佛書林。
韓清靜 編1983 《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彙編》,臺北:新文豐出版社,初版。
贊拉•阿旺措成 編1996 《,2d-.NR=-$?J<-IA-3J-=R%-8J?-L-2-28$?-?R,(古藏文辭典)》,北京:民族出版社。
&#27018;亮三郎 編1985.a 《梵藏漢和四譯對校翻譯名義大集(上)》,《世界佛學名著譯叢》第12冊,臺北:華宇出版社。1985.b 《梵藏漢和四譯對校翻譯名義大集(下)》,《世界佛學名著譯叢》第13冊,臺北:華宇出版社。1985.c 《梵藏漢和四譯對校翻譯名義大集梵藏索引》,《世界佛學名著譯叢》第14冊,臺北:華宇出版社。
Heineman,Robert、平川彰編1986 《梵漢漢梵陀羅尼用語辭典》,《世界佛學名著譯叢》第9冊,臺北:華宇出版社。
Williams,M.M. Edition1999 Sanskrit-English Dictionary,Munshiram Manoharlal Publishers Pvt. Ltd.,New Delhi.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哲學研究所
89154008
92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89154008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林鎮國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作者) 伍啟銘zh_TW
dc.creator (作者) 伍啟銘zh_TW
dc.date (日期) 2003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7-九月-2009 16:48:15 (UTC+8)-
dc.date.available 17-九月-2009 16:48:15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7-九月-2009 16:48:15 (UTC+8)-
dc.identifier (其他 識別碼) G0089154008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3462-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哲學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89154008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2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此論文分為二大部分,第一部份是針對《解深密經•如來成所做事品》之佛身論為主,並探討此品中所謂的三藏經典重新詮釋的問題與四種道理如何獲致一切智相與清淨境界,以及如何轉依的理論來進行探討。第二部分則是對於《解深密經•如來成所做事品》之藏譯本與漢譯本進行譯註與對比的工作。就〈如來成所作事品〉的結構而言,此品一開始就強調如來法身是異於聲聞與獨覺二乘之解脫身的,不僅如來法身是無戲論、無所為,並且此二者之間具有無量功德的差別。接著,釋尊透過化身方便善巧來宣說契經四十二事、調伏七相與本母十一相,欲令未成熟於諸法門之眾生能藉此成熟修習,而成熟修習的眾生則能緣此為境速得解脫之道。接著,釋尊透過宣說不共外道陀羅尼義,讓真正的密意言辭得已展現,使眾菩薩能善悟入,並以此救度眾生。而此不共外道陀羅尼義是在說明:不論是藉由三藏所宣說的雜染法或清淨法,一切應皆無作用、無有補特伽羅,如此才能永斷麤重身,獲得一切煩惱不住、最極清淨、離諸戲論、無為依止、無有加行。並且,釋尊以無自依心、有依他心來說明所謂的如來成等正覺、轉法輪、入大涅槃等相僅是如來化身示現,而如來之真如法身則因究竟清淨所以無成等正覺、無轉法輪、無入大涅槃等相。並且於經文末以:如來法身是如同日月輪水火晶般,能放大智光明與現出種種化身影像,而解脫身則無此能力,來對比如來真如法身與二乘解脫身之殊勝差異。如此前後呼應本品中所欲強調的:如來真如法身與二乘解脫身之種種差別。
針對於《解深密經•如來成所做事品》所進行的研究而言,本文是採取以討論此品中之佛身論為重點。因此,於第一部份第二章中是針對於如來之法身、色身等進行探討,並且將如來之法身略分為功德法身(五分法身)、佛經身(三藏)與真如法身等三種。而就第二章中所討論的內容而言,可分為下列四節:
第一節是先進行佛身論之歷史源流的簡略論述,於此節中綜合各時期、各經典與各學者對於佛身論的研究,揭示原此佛教中所謂的如來法身其實是對於釋尊所宣說的諸法所修習而成的,此即是以無漏五法蘊之「五分法身」作為主,至釋尊入滅前所告誡眾弟子要將經法與戒律的聚集視為釋尊法身長存之象徵,而到了大乘佛教時期又將真如、空性等視為釋尊所證悟之真如法身,並且由於空性與大悲的兩項特性的加入後,使得釋尊之法身一方面成為立足現象界的有形法身,具有經典傳承與大悲願力的特性;另一方面成為真實界的無形法身,具有涅槃解脫、真如、空性、般若波羅蜜等本質上的特性。
第二節則是討論《解深密經•如來成所做事品》中所探討的佛身論與前述佛身論的源流發展有何異同?在此品中,可發現其所論及的佛身觀可分為法身、解脫身、化身等三種,而其所建構之佛身觀最主要是指:八相示現之化身,以五分法身為主之解脫身,而如來法身則是指於十地與六波羅密多中,諸菩薩善修、出離、轉依、成滿之妙果。因此在〈如來成所作事品〉中所討論的佛身觀,就第一節的分析而言,應討論解脫身、佛經身與真如法身間的差異為主,但於此品中則是採取二方面來探討:就解脫道而言,三乘是平等無差別的,聲聞乘與獨覺乘的解脫身是被涵攝於如來之真如法身之中;但就圓滿功德而言,如來法身之無量功德最為殊勝,二乘之解脫身是無法相比擬的。另外,〈如來成所作事品〉將傳統的佛經身視為是如來化身所示現、言音所宣說的,因此於此品與其他談論佛身論經典的相異之處是在於:〈如來成所作事品〉將解脫身僅視為是二乘所得,並且重新轉化佛經身的地位為如來化身示現而成的,藉此確立真如法身才是真正的如來法身。
第三節所要討論的就是為何在〈如來成所作事品〉中,佛經身被視為是如來化身示現的?這是因為《解深密經•如來成所做事品》將傳統的經、律、論三藏重新以契經四十二事、調伏七相、本母十一相,來闡釋釋尊所宣說的諸法門與依此所建構的佛教知識系統,因此在〈如來成所作事品〉中,如何說明大乘瑜伽行派對於佛經身的重新詮釋,不僅代表大乘瑜伽行派解經學的看法,也代表著其如何透過部派所建構的阿毘達磨佛教知識系統,重新強調其掌握了釋尊所欲宣說的諸法甚深密意。因此,於此品中大篇幅論述的佛經身是大乘瑜伽行派欲超脫傳統三藏的結構,表現出其意圖透過重新詮釋經典的邏輯結構,來顯現出其真正掌握「諸法甚深密意」的真意,而透過義的簡別、研究、詮釋,重新顯現這些教法不同修習的次第。如此即是《解深密經》中所一直強調的,如何依此諸法門的宣說來解深入密、遠離世俗之有所為與戲論,而獲致清淨解脫道?另一方面由此品之頌文可知,不論〈如來成所作事品〉中所宣說的佛經身是否為世俗正法或勝義正法,其實於此品中其真正的意涵是:「若雜染、若清淨法,我說一切皆無作用,亦都無有補特伽羅,以一切法離所為故。」,一切對於諸法的宣說與詮釋皆是妄見與我執的結果,只有:「若有如實知如是者,便能永斷麤重之身,獲得一切煩惱不住,最極清淨、離諸戲論、無為依止、無有加行。」,而此才是釋尊所真正要宣說的諸法甚深密意,也釋尊建立佛經身的真正目的。
第四節所要討論的則是如來法身與一切智的關係。在原始佛教中,所謂的釋尊之一切智,是強調釋尊能瞭知諸法緣起之理與為眾生宣說世間之解脫道,此即為原始佛教中所謂的一切智,這是從審查宿命智證通、生死智證通與漏盡智證通等三明而來的。而於《解深密經•如來成所做事品》中,認為所謂的如來之一切智,其具有五種特性,並且「一切智相」是在經由在本母十一相中,對於觀照八行觀後,所產生的證成道理之五種清淨相而來的,因此〈如來成所作事品〉中所宣說的「一切智者相」是清淨無染、如理通達地觀一切諸法,這是由證成勝義諦而實踐出來的。如此說明釋尊對於真如法身、五分法身與佛經身三者之間的相互證成與彼此之間的層次關係,圓滿地呈現:透過四種道理的觀察與實現,能獲致斷滅煩惱、所知二障,成就清淨圓滿的智慧,能成為了知世俗、勝義諸相的大覺者。而於另一方面,正是對於一切智的肯定,所以關於釋尊的對於客觀存在的理法(真如法身)、主觀的修行覺證(五分法身)與依所證之果而宣說之教法(佛經身),三者之間的相互證成,圓滿地呈現釋尊所欲宣說的諸法密意。
而關於第三章中所要討論的是:眾生如何藉由如來所宣說的三藏中,找尋出證得解脫的方向與斷除二障的方法?如何透過四種道理的論辯,証得圓成實相與一切智相?並藉由轉識成智的理論,讓迷惑的世俗者來達到一切智者相與清靜境界。藉由對於三藏、四種道理、轉識成智的理論探討,希冀能清楚的闡釋《解深密經•如來成所作事品》中所要表達的重點:眾生如何除遣無明大夢,以獲致二智圓具。因此:
第一節是探討〈如來成所作事品〉如何透過對於經典的重新詮釋,將佛教知識系統的大綱以契經四十二事、調伏七相與本母十一相的方式表現出來,進而讓聲聞與獨覺二乘:一方面藉由了知傳統經典中所建構的種種法門後所隱含的世俗正法之知識體系;另一方面則是要透過對於佛教知識系統的瞭解與掌握,達到離欲斷惑、終得涅槃境界的目的。而對於菩薩乘而言,則是透過種種的方便行,藉此能發菩提心、希求無上菩提及利益一切眾生,促使諸菩薩求渡一切眾生利益。如此,釋尊才需透過對於契經、調伏、本母以及不共陀羅尼義的宣說與除遮,一方面讓眾生藉由佛經身的宣說與修持,獲致涅槃解脫的境界;另一方面讓諸菩薩善悟釋尊所說之密意言辭。
第二節則是討論〈如來成所作事品〉如何透過觀照四諦十六行相所建立的四種道理(觀待、作用、證成、法爾),來說明如何依此四種道理來獲致一切智相與清淨境界?這是藉由對於量(pramāNa)的考察來判斷對象是否合乎正理,並且重新將釋尊所宣說的十二分教正法來加以思維考察,針對宿習、無知、猶豫、顛倒、執著等諸漏習氣加以摒除,而達到開顯正論、滅除邪說的目的。如此藉由觀察所有言教、思惟一切所說正法,因而展現〈如來成所作事品〉建立四種道理的目的是為了:「審正觀察、聞思正法」,以達至「善淨堪智」。此即是以法作為思維、考察的對象,而將四種道理作為於世間中獲致正法的手段。。
第三節則是討論在〈如來成所作事品〉中,如何教導在世間的迷妄眾生擺脫所知障與煩惱障的纏繞,藉由對於佛法的理解與對於止觀的修習,來斷除二障以得清淨無礙智慧果,進而獲致戲論寂滅的境界。而在〈如來成所作事品〉中認為:聲聞乘與菩薩乘雖都能進行對於證法之轉依,但是聲聞乘所得的轉依,僅名為解脫身;而菩薩乘必須達到佛地的境界,其所得的轉依,才能名之為法身,而此二者之間所顯的十種功德差異是無法比擬、不可思議的。如此也代表著真如法身的優越性是高於解脫身與佛經身的。
因此,透過對於《解深密經•如來成所作事品》的研究可發現:大乘瑜伽行學派一方面承續原始佛教的精神與部派阿毘達磨的解經學傳統,一方面也接受大乘空性思想的洗禮,不但將所有的三藏經典加以重新耙梳與整構,也藉此機會將傳統經典灌入新的知識體系、新的詮釋體系與新的修行法門。因此於〈如來成所作事品〉中所表現出來的佛身論,即是將如來言音所宣說的三藏系統用大半篇幅來說明,但是卻又藉由不共外道陀羅尼義的宣說,除遣一切雜染清淨法的真正目的是無戲論、無所為,而這正是通經的主軸。如此表現出大乘瑜伽行派認為的如來法身不為功德身、不為佛經身,而是以真如作意除遣法相與義相的真如法身。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略語表: 4
第一部分《解深密經•如來成所作事品》之探討 5
第一章 導論 5
第一節 本題研究之動機與目的 5
第二節 本題研究之範圍與資料 13
第三節 本題研究之進路與方法 19
第二章 《解深密經•如來成所作事品》中的佛身論 20
第一節 佛身論的開展 24
字辭釋義: 24
各時期對於佛身的看法: 27
近代學者對於「佛身論」的相關研究: 49
第二節 〈如來成所作事品〉中所探討的法身 57
第三節 〈如來成所作事品〉中所說之三藏 63
三藏集結的歷程與其結構: 63
〈如來成所作事品〉之三藏結構: 73
釋尊宣說三藏的意涵: 76
第四節 〈如來成所作事品〉中一切智與法身之關係 80
「一切智」之意義為何? 80
「一切智」與「一切種智」有何差異? 86
佛智與法身的關係: 89
第三章 〈如來成所作事品〉中之論題焦點 94
第一節 聲聞如何依經、律、論得證圓成實相 94
〈如來成所作事品〉之重新詮釋經典的方式: 94
『契經(SUtra)』四十二事 94
『調伏(Vinaya)』七相 99
『本母(MātRkā)』十一相 101
宣說化身三藏如何令眾生速得解脫: 104
第二節 如何以四種道理獲致一切智相與清靜境界 109
關於「道理(nyāya,yukti)」的字辭釋義: 109
四種道理之作用與一切智之關係: 110
第三節 聲聞果位如何轉依至如來果德 117
關於「轉依(āśraya-parivRtti)」的字辭釋義: 117
āśraya-parivRtti與āśraya-parāvRtti的相關討論: 118
轉依與法身之關係: 124
第四章 結論 127
第二部分《解深密經•如來成所作事品》之譯註與對比 129
說明與凡例 129
一、明法身相 133
無戲論、無所為 135
解脫身與法身之差別 138
二、明化身相 143
如來言音差別 145
契經 148
四事、九事 150
二十九事 153
調伏 164
七相 166
本母 168
世俗相 171
勝義相 172
菩提分法所緣相、行相 174
諦實、安住 176
過失、功德 178
理趣、流轉 179
道理:觀待道理 182
道理:作用道理、證成道理 184
五相清淨 187
一切智相 198
七相不清淨 203
道理:法爾道理 208
總別 210
自性相、彼果相 211
彼領受開示相、彼障礙法相 213
彼隨順法相、彼過患相、彼勝利相 215
不共陀羅尼義 217
釋尊說頌 224
三、明如來圓滿受用身相 226
明如來受用身之心生起相 226
明如來所行及境界差別相 232
明如來等正覺等三種無二之相 235
明如來為諸有情作緣之差別 238
明如來法身與二乘解脫身之差別 240
明如來菩薩加持之力令諸眾生身得圓滿相 244
明淨土及穢土中何事難得、何事易得 249
明依教奉持 253
參考書目 257
附錄一:漢譯四版的品名對照表 275
附錄二:SNAb第十品翻譯 276
附錄三:斯坦因之no.683與no.194 279
zh_TW
dc.format.extent 48006 bytes-
dc.format.extent 49310 bytes-
dc.format.extent 176913 bytes-
dc.format.extent 181793 bytes-
dc.format.extent 781802 bytes-
dc.format.extent 1475608 bytes-
dc.format.extent 936377 bytes-
dc.format.extent 211353 bytes-
dc.format.extent 1822546 bytes-
dc.format.extent 442867 bytes-
dc.format.extent 191227 bytes-
dc.format.extent 174888 bytes-
dc.format.extent 186799 bytes-
dc.format.extent 1364701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octet-stream-
dc.language.iso en_US-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89154008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解深密經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如來所作事品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佛身論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四種道理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轉依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Samdhinirmocanas&#363;tra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Tath&#257;gatakrtyakriy&#257;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yukti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257;&#347;raya-parivrttien_US
dc.title (題名) 《解深密經•如來成所作事品》之校譯與研究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藏經及原典資料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玄奘譯大正藏 《解深密經》,《新修大正藏》卷16(No:676),日本:大藏出版株式會社。中華版 《解深密經》,《中華大藏經》第17冊(No:163),北京:中華書局(198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求那跋陀羅譯大正藏 《相續解脫地波羅蜜了義經》,《新修大正藏》卷16(No:678),日本:大藏出版株式會社。中華版 《相續解脫地波羅蜜了義經》,《中華大藏經》第17冊(No:165),北京:中華書局(1986)。大正藏 《相續解脫如來所作隨順處了義經》,《新修大正藏》卷16(No:679),日本:大藏出版株式會社。中華版 《相續解脫如來所作隨順處了義經》,《中華大藏經》第17冊(No:165),北京:中華書局(198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赤松德贊(OA-YR%-wJ-24/,Khri sroG lde btsan)北京版 《,2!:-;%-.$-0:A-5.-3-=?-3.R-2+?-0,(bka` yaG dag pa`i tshad ma las mdo btus pa, Samyagv&#257;kpram&#257;NoddhRtas&#363;tra,正語量略集)》,《影印北京版西藏大藏經》第144冊(No:5839),大谷大學監修,西藏大藏經研究會編輯(1958)。臺北版 《,2!:-;%-.$-0:A-5.-3-=?-3.R-2+?-0,》,《西藏大藏經》卷51(No:4352),臺北:南天書局,初版(199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真諦譯大正藏 《佛說解節經》,《新修大正藏》卷16(No:677),日本:大藏出版株式會社。中華版 《佛說解節經》,《中華大藏經》第17冊(No:164),北京:中華書局(198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智軍(;J->J?-#J,Ye Zes sde,耶喜德)譯北京版 《,:1$?-0-.$R%?-0-%J?-0<-:PJ=-0-8J?-L-2-,J$-0-(J/-0R:A-3.R,(`phags pa dgoGs pa Ges par `grel pa &#378;es bya ba theg pa chen po`i do,&#256;rya-SaMdhinirmocana-n&#257;ma-mah&#257;y&#257;na-s&#363;tra,聖解深密決解大乘經)》,《影印北京版西藏大藏經•甘殊爾部》第29冊(No:774),大谷大學監修,西藏大藏經研究會編輯(1958)。臺北版 《,:1$?-0-.$R%?-0-%J?-0<-:PJ=-0-8J?-L-2-,J$-0-(J/-0R:A-3.R,》,《西藏大藏經》卷10(No:106),臺北:南天書局,初版(199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無著(AsaGga,,R$?-3J.,Thogs-med)注 ;J->J?-#J譯臺北版 《,:1$?-0-.$R%?-0-%J?-0<-:PJ=-0:A- i3-0<-2>.-0,(`phags pa dgoGs pa Ges par `grel pa`i rnam par b&#347;ad pa,&#256;rya-SaMdhinirmocanabh&#257;Sya,聖,密意決解解說)》,臺北版《西藏大藏經》卷37(No:3981),臺北:南天書局,初版(199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菩提流支譯大正藏 《深密解脫經》,《新修大正藏》卷16(N0:675),日本:大藏出版株式會社。中華版 《深密解脫經》,《中華大藏經》第17冊(N0:162),北京:中華書局(198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圓測(Wen tshegs,7J/-5K$?)北京版 《,:1$?-0-.$R%?-0-92-3R-%J?-0<-:PJ=-0:A-W.R-o-(J<-:PJ=-0,(`phags pa dgoGs pa zab mo Ges par `grel pa`i mdo rgya cher `grel pa,&#256;rya-SaMdhigambhIanirmocanas&#363;tra-TIk&#257;,聖解深密經疏)》,@PR?-(R?-P2(Hgros Chos-grub,廓•法成)譯藏,《影印北京版西藏大藏經》第106冊(No:5517),大谷大學監修,西藏大藏經研究會編輯(1958)。臺北版 《,:1$?-0-.$R%?-0-92-3R-%J?-0<-:PJ=-0:A-W.R-o-(J<-:PJ=-0,》,《西藏大藏經》卷39(No:4016),臺北:南天書局,初版(1991)。1967 《解深密經疏》,《卍續藏經》第三十四冊、第三十五冊,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1 《解深密經疏(卷卅五∼四十)》,觀空由藏還譯漢,北京:中國佛教協會印行。1986 《解深密經疏(補篇)》,廓•法成譯藏,觀空由藏還譯漢,桃園:圓光佛學院印。2000 《解深密經疏》,臺北:新文豐出版社,初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遁(道)倫集大正藏 《瑜伽師地論記》,《新修大正藏》卷42(No:1828),日本:大藏出版株式會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彌勒菩薩大正藏 《瑜伽師地論》,玄奘譯,《新修大正藏》卷30(No:1579),日本:大藏出版株式會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覺通(L%-(2-m-U=,byaG-chub rdzu-phrul,菩提神變)北京版 《,:1$?-0-.$R%?-0-%J?-0<-:PJ=-0:A-3.R-:A-i3-0<-2>.-0,(`phags pa dgoGs pa Ges par `grel pa`i mdo`i rnam par b&#347;ad pa,&#256;rya-SaMdhinirmocanas&#363;travy&#257;khy&#257;na,聖,深密意決解經解說)》,《影印北京版西藏大藏經》第144、145冊(No.5845),大谷大學監修,西藏大藏經研究會編輯(1958)。臺北版 《,:1$?-0-.$R%?-0-%J?-0<-:PJ=-0:A-3.R-:A-i3-0<-2>.-0,》,《西藏大藏經》卷52(No.4358),臺北:南天書局,初版(199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二、中文專書與期刊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元弼聖2000 〈原始佛教的佛陀觀〉,《圓光佛學學報》第5期,桃園:圓光佛學研究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幻生1985 〈關於「解深蜜經圓測疏」全本之出版〉,《內明雜誌》第164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翠玲1993 〈關於解深密經的三性說〉,《如學禪師紀念論文集》,臺北:法光文教基金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布敦(Bu ston rin chen grub,2-!R/-(R?-:L%)1988.a 《布敦佛教史(上)》,郭和卿譯,《世界佛學名著譯叢》第69冊,臺北:華宇出版社。1988.b 《布敦佛教史(下)》,郭和卿譯,《世界佛學名著譯叢》第70冊,臺北:華宇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汝佛1998 〈智慧猛利的文殊師利菩薩〉,《中國佛教月刊》第42卷,第6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西藏學叢書編委會1987.a 《西藏佛教經論研究》,臺北:文殊出版社。1987.b 《西藏佛教史論集》,臺北:文殊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汝鈞1995 《印度佛學的現代詮釋》,臺北:文津出版社,二刷。1996.a 《佛學研究方法論(上)》,臺北:學生書局,增定版。1996.b 《佛學研究方法論(下)》,臺北:學生書局,增定版。2000 《佛教的概念與方法(修訂本)》,臺北:商務印書館,修訂版。2002.a 《唯識現象學(一)-世親與護法》,臺北:學生書局。2002.b 《唯識現象學(二)-安慧》,臺北:學生書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銳堅1985 〈佛身觀〉,《內明雜誌》第163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呂 澂1978 《西藏佛學原論》,臺北:老古出版社。1983 《印度佛學源流略講》,《現代佛學大系》第23冊,臺北:彌勒出版社。1984 《因明聲明與佛學研究法》,《現代佛學大系》第44冊,臺北:彌勒出版社。2003 《因明入正理論講解》,臺北:大千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呂玉珍1993 《前期如來藏經典中「法身」概念的釐清—以阿含經的「無我」與「法身」為進路》,桃園: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巫壽康1994 《因明正理門論研究》,上海:三聯書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世傑1966 《印度大乘佛教哲學史》,臺北:台灣佛教月刊社。1968 《印度六派哲學綱要》,臺北:台灣佛教月刊社。1970 《因明學概論》,臺北:中國佛教研究院。1984 《印度部派佛教哲學史》,《現代佛學大系》第24冊,臺北:彌勒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志夫2001 《中印佛學比較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幸玲2000 〈佛三身觀之研究—以漢譯經論為主要研究對象〉,《大專學生佛學論文集》第10輯,臺北:華嚴蓮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季羨林1995 《季羨林佛教學述論文集》,臺北:東初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宗喀巴(TsoG Kha Pa,4S%-#-0-]R-29%-P$?-0)1998 《辨了不了義善說藏論》,釋法尊譯,臺北:大千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岡波巴2001 《岡波巴大師全集選譯》,張澄基譯,臺北:法爾出版社,第三刷,第七印。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崇安1990 〈印度部派佛教的分立與師資傳承研究〉,《中華佛學學報》第3期,臺北:中華佛學研究所。1991.a 《佛教因明的探討》,臺北:慧炬出版社。1991.b 〈漢藏佛教因明的傳譯研究〉,《西藏研究論文集》第4輯,臺北:西藏研究委員會。1991.c 〈《阿含經》集成與大乘經典源流的研究〉,《中華佛學學報》第4輯,臺北:中華佛學研究所。1993 《西藏佛教的探討》,臺北:慧炬出版社。1998 〈正法與三十七菩提分法的實踐〉,《中華佛學學報》第11期,臺北:中華佛學研究所。2002.a 〈《阿含經》中所建構的佛教知識系統〉,《佛教圖書館訊》第31期,臺北:伽耶山基金會圖書資訊中心。2002.b 〈《瑜伽師地論》和《顯揚聖教論》的內容架構及其編成〉,《法光學壇》第6期,臺北:法光雜誌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鎮國1992 〈解釋與解脫—論《解深密經》的詮釋學性格〉,《政大文史哲論集》,臺北:政治大學哲學系。1999 《空性與現代性》,臺北:立緒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金東柱1986 《圓測唯識學觀之探討—以『佛說般若波羅密多心經贊』為中心》,臺北:台灣大學哲研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唐仲容1999 《解深密經講義》,香港: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孫富支1994 〈《轉識論》中的識轉變〉,《獅子吼》第33卷,第4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徐典正1988 〈唯識學派之識變論研究〉,《中國佛教》第32卷,第2期、第3期。1988 〈唯識學派之認識論要義〉,《中國佛教》第32卷,第8期。1989 〈論轉依〉,《中國佛教》第33卷,第9期。1993 《唯識思想要義》,臺北:佛光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明珠1980 〈由印度諸種解脫思想談到佛教解脫觀的特質〉,《慧炬雜誌》第192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曼濤主編1988 《部派佛教與阿毘達磨》,《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95冊,臺北:大乘文化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瑞良1982 〈佛概念之研究與深思〉,《台大哲學論評》第5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曹志成1997 〈護法-玄奘一系與安慧一系對識轉變之解釋的比較研究〉,《圓光佛學學報》,圓光佛學研究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郭忠生2003.a 〈略論佛教知識體系與主題詞(上)〉,《佛教圖書館訊》:第33期,臺北:伽耶山基金會圖書資訊中心。2003.b 〈略論佛教知識體系與主題詞(中之一)〉,《佛教圖書館訊》第34期,臺北:伽耶山基金會圖書資訊中心。2003.c 〈略論佛教知識體系與主題詞(中之二)〉,《佛教圖書館訊》第35/36期,臺北:伽耶山基金會圖書資訊中心。2004.a 〈略論佛教知識體系與主題詞(中之三)〉,《佛教圖書館訊》第37期,臺北:伽耶山基金會圖書資訊中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程恭讓1998 《解深密經》,臺北:佛光文化。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雪梅1993 〈初期大乘的法身觀—以早期漢譯般若經為中心〉,《如學禪師紀念論文集》,臺北:法光文教基金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靖芠1999 《文殊師利菩薩本願研究》,台南:成功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文殊師利菩薩本願的意義〉,《中華佛學研究》第4期,臺北:中華佛學研究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白衣1978 〈世親「三性論」之研究〉,《一九七八年佛學研究論文集》,佛光出版社。1982 〈新羅系的唯識宗〉,《中國佛教》革新46號,第26卷,第4期。1983 〈圓測之研究—傳記及其思想特色〉,《華岡佛學學報》第6期。1984.a 《唯識要義》,臺北:文津出版社。1984.b 〈道倫《瑜伽師地論記》之研究〉,《華岡佛學學報》第7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郁文1997 《阿含要略》,臺北:法鼓文化出版社。2000 〈三十七菩提分法及其次第開展與整體運用〉,《印順—印順導師九秩晉五壽慶論文集》,臺北:正聞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萬金川1995 《龍樹的語言概念》,南投:正觀出版社。1996 《詞義之爭與義理之辨—佛教思想研究論文集》,南投:正觀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葉阿月1974 〈唯識論上的還滅緣起之意義〉,《哲學與文化》第10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趙國森1995 《《解深密經》的三自性思想及其發展》,香港:能仁書院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8 《解深密經導讀》,全佛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偉宏1997 《佛家邏輯通論》,臺北:聖環圖書股份有限公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培育1994 《因明研究-佛家邏輯》,吉林:吉林教育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歐陽漸編1929 《解深密經》,《藏要》第一輯,第六種,支那內學院刊,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73 《解深密經注》,美國:美國佛教會。1975 《解深密經註》,臺北:新文豐出版社,初版。1987 《解節經真諦義》,臺北:新文豐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鄭郁慧2000 《《究竟一乘寶性論》如來藏思想之研究—以「轉依」觀念為主》,臺北: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鄭振煌2002 〈從佛教傳承談佛教知識體系〉,《佛教圖書館訊》第31期,伽耶山基金會圖書資訊中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賴賢宗1992 〈「轉依」二義之研究〉,《中華佛學學報》第15期,臺北:中華佛學研究所。2003 《佛教詮釋學》,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霍韜晦1975 〈因明與邏輯〉,《鵝湖雜誌》第2卷,第4期。1978 〈佛家哲學中之轉依義〉,《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26冊,臺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9 《佛教邏輯研究》,臺北:佛光出版社。1983 〈唯識五義〉,《華岡佛學學報》第6期。1989 《絕對與圓融》,臺北:東大圖書公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謝慧光1992 《解深密經與現觀莊嚴論止觀學的研究》,香港:能仁書院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藍吉富主編2000 《印順思想—印順導師九秩晉五壽慶論文集》,新竹:正聞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羅時憲1998 《解深密經測疏節要》,香港:佛教志蓮圖書館。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釋大寂2002 《智慧與禪定作為佛教神通的成立基礎—從原始佛教至瑜伽行派》,臺北:水星文化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釋太虛1937.a 〈深密綱要〉,《太虛大師全書》第7冊,臺北:太虛大師全書影印委員會1937.b 〈解深密經如來成所作事品講錄〉,《太虛大師全書》第7冊,臺北:太虛大師全書影印委員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釋心宏1997 〈論龍樹的二身觀與天親的三身觀之差異—以阿彌陀佛為例〉,《「宗教與心靈改革研討會」論文集》,高雄:高雄道德院。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釋正果1995 《佛教基本知識》,臺北:佛陀教育基金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釋印順1992.a 《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臺北:正聞出版社,七版。1992.b 《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臺北:正聞出版社,修訂六刷。1992.c 《如來藏之研究》,臺北:正聞出版社,修訂一版。1992.d 《佛教史地考論》,臺北:正聞出版社,修訂一版。1992.e 《印度之佛教》,臺北:正聞出版社,三版。1993 《印度佛教思想史》,臺北:正聞出版社,五版。1994.a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臺北:正聞出版社,七版。1994.b 《雜阿含經論會編(上)》,臺北:正聞出版社。1998 《唯識學探源》,臺北:正聞出版社。2000.a 《以佛法研究佛法》,臺北:正聞出版社,新版。2000.b 《性空學探源》,新竹:正聞出版社。2000.c 《寶積經講記》,新竹:正聞出版社。2000.d 《佛在人間》,新竹:正聞出版社。2000.e 《佛法概論》,新竹:正聞出版社。2000.f 《勝鬘經講記》,新竹:正聞出版社。2001 《成佛之道(增注本)》,臺北:正聞出版社,新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釋如嵩1999.a 〈《大毘婆沙論》佛身觀之探討〉,《福嚴佛學院第八屆高級部學生論文集》,新竹:福嚴佛學院出版。1999.b 〈《大智度論》法身說之探討〉,《福嚴佛學院第八屆高級部學生論文集》,新竹:福嚴佛學院出版。1999.c 〈從僧叡的法身觀探討其與《大智度論》法身說之關係〉,《福嚴佛學院第八屆高級部學生論文集》,新竹:福嚴佛學院出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釋見甯2000 〈「佛身論」初探─從佛世時期到部派佛教〉,八十九年度印順文教基金會論文獎學金,印順文教基金會。2001 〈唯識中「轉依」的可能性及其下手處〉,《佛教學生論文》第1期,妙林雜誌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釋依日1999 《六波羅蜜的研究》,臺北:佛光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釋宗譓2000 〈《勝天王般若經•法界品》的佛身觀〉,《第十一屆佛學論文聯合發表會》,臺北:法鼓山中華佛學研究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釋果海1988 〈從體認大悲心談心理建設—認識唯識轉依之重要〉,《中國佛教》第32卷,第12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釋法尊1978 《西藏佛教史》,臺北:佛教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釋恆清1995 《《寶性論》的研究》,《佛教思想的傳承與發展-印順導師九秩華誕祝壽文集》,臺北:東大圖書公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釋昭慧2001 《初期唯識思想—瑜伽行派形成之脈絡》,臺北:法界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釋清利2001 〈關於《解深密經》的經題探討〉,《台中市正覺堂2001年佛學論文獎學金得獎論文集》,台中:正覺堂。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釋善音1999 〈佛陀的三身觀〉,《慧炬雜誌》第415∼416合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釋慈旭1999 〈《大毘婆沙論》佛陀論之探討〉,《福嚴佛學院第八屆高級部學生論文集》,新竹:福嚴佛學院出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釋演培1975 《印度部派佛教思想觀》,臺北:中華大典編印會。1988 《解深密經語體釋》,臺北:天華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釋慧海1978 〈唯識學上轉依義〉,《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26冊,臺北:大乘文化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釋慧廣1986 〈轉識成智的過程〉,《中國佛教》第30卷,第8期。1988 〈從唯識到唯心、唯智的修行〉,《中國佛教》第32卷,第9∼10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釋濟群1992 〈《解深密經》要義說〉,《內明雜誌》第243、244集。1992 〈《解深密經》與唯識思想〉,《內明雜誌》第246集,1992年9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三、日文專書與期刊論文(含日文中譯)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2523;&#12540;&#12505;&#12477;&#12539;&#12450;&#12499;&#12488;1976 〈〈法身〉&#12398;二種&#12395;&#12388;&#12356;&#12390;〉,《印度&#23398;&#20175;教&#23398;研究》第25卷,第1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八力&#24195;喜1996 〈初期大&#20055;&#32076;典&#12395;&#12362;&#12369;&#12427;&#12508;&#12469;&#12484;〉,《印度&#23398;&#20175;教&#23398;研究》第44卷,第2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上田愉美子1987 〈唯識學派&#12395;&#12362;&#12369;&#12427;相&#32154;&#36578;&#22793;差別(一)—『瑜伽論』菩薩地&#12434;中心&#12392;&#12375;&#12383;六波羅蜜說&#12398;展開&#12395;&#12388;&#12356;&#12390;〉,《印度&#23398;&#20175;教&#23398;研究》第35卷,第2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上田義文1967 《佛教思想史研究》,京都:永田文昌堂,二刷。1972 《大&#20055;&#20175;教思想&#12398;根本構造》,京都:百華苑,四刷。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大正大學綜合佛教研究所•&#22768;聞地研究&#20250;1998 《瑜伽論•&#22768;聞地》,東京:山喜房佛書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大崎昭子1975 〈解深密&#32076;&#12395;&#12362;&#12369;&#12427;心意識&#35500;&#12395;&#12388;&#12356;&#12390;〉,《印度&#23398;&#20175;教&#23398;研究》第24卷,第1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山口益1972 〈&#20175;身觀&#12398;思想史的展開〉,《日本學士院紀要》第30卷,第3號。1973 〈&#20175;身&#35251;&#12398;思想史的展開〉,《佛教&#23398;&#12475;&#12511;&#12490;&#12540;》第17冊,大谷大學佛教學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山口瑞鳳、光島督等著1986 《西藏學與西藏佛學》,許明銀譯,臺北:文殊出版社。1991 《西藏的佛教》,許洋主譯,臺北:法爾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川崎信定1985 〈一切智者&#12398;存在論證〉,《講座•大&#20055;&#20175;教》第9冊,東京:春秋社。第29卷,第1號。1993 《一切智思想&#12398;研究》,東京:春秋社,第二刷。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工藤成樹1960 〈轉變&#12395;&#12369;&#12427;性&#12392;相&#12398;立場〉,《印度&#23398;&#20175;教&#23398;研究》第8卷,第2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太田久紀1988 〈『成唯識論』&#12398;&#20175;陀觀展開〉,《&#20175;陀&#35251;》,日本&#20175;教學會,京都:平&#27005;寺書店。1991 《凡夫&#12364;凡夫&#12395;呼&#12403;&#12363;&#12369;&#12427;唯識》,東京:大法輪閣,第七刷。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戶崎宏正1988 《&#20175;教認識論&#12398;研究—法&#31216;著『&#12503;&#12521;&#12510;&#12540;&#12490;•&#12532;&#12449;&#12540;&#12523;&#12486;&#12451;&#12459;』&#12398;現量論(上卷)》,東京:大東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木村宣彰1988 〈五種法身說—中國&#20175;教初期&#12395;&#12362;&#12369;&#12427;法身說&#12398;一類型〉,《佛教&#23398;&#12475;&#12511;&#12490;&#12540;》第48冊,大谷大學佛教學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木村泰賢1954 《大乘佛教思想論》,釋演培譯,臺北:內明出版社。1958 《原始佛教思想論》,歐陽翰存譯,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4 《印度六派哲學》,《木村泰賢全集•第二卷》,東京:大法輪閣,六版。1988 《阿毘達磨論&#12398;研究》,《木村泰賢全集•第四卷》,東京:大法輪閣,六刷。1990 《小乘佛教思想論》,釋演培譯,臺北:天華出版公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毛利俊英1984 〈瑜伽行派&#12395;於&#12369;&#12427;四念住〉,《印度&#23398;&#20175;教&#23398;研究》第33卷,第1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氏家&#35226;勝1980 〈初期密典&#12398;解脫&#35251;—陀羅尼&#12398;&#22793;遷&#12434;&#12392;&#12362;&#12375;&#12390;〉,《印度&#23398;&#20175;教&#23398;研究》第29卷,第1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水野弘元1996 《佛典成立史》,劉欣如譯,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8 《印度的佛教》,許洋主譯,臺北:法爾出版社。2002 《佛教的真髓》,香光書鄉編譯組譯,臺北:香光書鄉出版社。2003 《佛教文獻研究—水野弘元著作選集(一)》,許洋主譯,臺北:法鼓文化。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加藤精一1988 《密教&#12398;&#20175;身觀》,東京:春秋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平川彰1973 〈六波羅蜜&#12398;展開〉,《印度&#23398;&#20175;教&#23398;研究》第21卷,第2號。1980 《律&#34101;&#12398;研究》,東京:山喜房佛書林。1990 《佛學研究入門》,許明銀譯,臺北:法爾出版社。1991 〈律藏所引用經典之研究〉,許洋主譯,《諦觀》第66期。1997.a 《初期大&#20055;&#20175;教&#12398;研究Ⅰ》,東京:春秋社,第三刷。1997.b 《初期大&#20055;&#20175;教&#12398;研究Ⅱ》,東京:春秋社,第三刷。2002 《印度佛教史》,莊崑木譯,臺北:商周初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永田瑞1973 〈&#31452;樹&#12398;&#20175;身觀〉,《印度&#23398;&#20175;教&#23398;研究》第22卷,第1號。1976 〈&#20175;身二種說&#12398;背景〉,《印度&#23398;&#20175;教&#23398;研究》第25卷,第1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矢板秀臣1989.a 〈四種道理&#12395;&#12388;&#12356;&#12390;一資料〉,《大正大學綜合佛教&#23398;研究所年報》第11號,pp.(68)-(77)。1989.b 〈『&#22768;聞地』&#12395;&#12362;&#12369;&#12427;三量說〉,《大正大學綜合佛教&#23398;研究所年報》第11號,pp.(78)-(85)。1993 〈瑜伽論因明&#12398;知識論&#12395;&#12388;&#12356;&#12390;〉,《&#12452;&#12531;&#12489;&#23398;•密教&#23398;研究:宮&#22338;宥勝博士古稀記念論文集》,京都:法&#34101;館。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伊藤秀憲1973 〈玄奘&#35379;『解深密&#32076;』&#12395;&#12362;&#12369;&#12427;密意&#12395;&#12388;&#12356;&#12390;〉,《印度&#23398;&#20175;教&#23398;研究》第22卷,第1號。1975 〈『解深密&#32076;』&#12398;三無自性說&#12395;&#12388;&#12356;&#12390;〉,《駒澤大學佛教學部論集》第6號。1984 〈『解深密&#32076;』&#12395;&#12362;&#12369;&#12427;玄奘&#12539;流支&#12398;&#32257;起理解&#12395;&#12388;&#12356;&#12390;〉,《印度&#23398;&#20175;教&#23398;研究》第23卷,第1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吉水千鶴子1996 〈SaMdhirmocanas&#363;tra X&#12395;&#12362;&#12369;&#12427;四種&#12398;yukti&#12395;&#12388;&#12356;&#12390;〉,《成田山&#20175;教&#23398;研究所紀要》:第19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吉村誠2000 〈唯識學派&#12395;&#12362;&#12369;&#12427;「一&#20055;」&#12398;&#35251;念&#12395;&#12388;&#12356;&#12390;〉,《印度&#23398;&#20175;教&#23398;研究》第48卷,第2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吉野&#24693;子1983 〈&#20175;&#12398;身論—常無常&#12395;&#12388;&#12356;&#12390;〉,《印度&#23398;&#20175;教&#23398;研究》第31卷,第2號。1984 〈&#20175;&#12398;身論—說不說&#12395;&#12388;&#12356;&#12390;〉,《印度&#23398;&#20175;教&#23398;研究》第32卷,第2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多川俊映2003 《&#12399;&#12376;&#12417;&#12390;&#12398;唯識入門》,東京:春秋社,第二刷。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多田修2000 〈唯識說&#12395;&#12362;&#12369;&#12427;三性&#12392;五事&#12392;&#12398;&#38306;係〉,《印度&#23398;&#20175;教&#23398;研究》第48卷,第2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宇井伯壽1933 《&#20175;教論理學》,東京:大東出版社。1965.a 《印度哲學史》,東京:岩波書店。1965.b 〈大智度論&#12395;於&#12369;&#12427;法身說〉,《印度哲&#23398;研究》第4卷,東京:岩波書店1965.c 〈陳那以前&#12395;於&#12369;&#12427;佛教&#12398;論理說〉,《印度哲&#23398;研究》第5卷,東京:岩波書店。1979 《瑜伽論研究》,東京:岩波書店,二刷。1990 《攝大乘論研究》,東京:岩波書店,五刷。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早島理1988 〈瑜伽行唯識學派&#12395;&#12362;&#12369;&#12427;&#20175;陀觀-菩薩道&#12398;視點&#12363;&#12425;〉,《&#20175;陀&#35251;》,日本&#20175;教學會,京都:平&#27005;寺書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早島鏡正1988 〈&#20175;陀觀展開&#12398;基調〉,《&#20175;陀&#35251;》,日本&#20175;教學會,京都:平&#27005;寺書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竹村牧男2003 《覺與空—印度佛教的展開》,蔡伯郎譯,臺北:東大圖書公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舟橋一哉等著1986 《佛學研究指南》,關世謙譯,臺北:東大圖書公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舟橋尚哉1989 〈唯識思想&#12398;成立&#12395;&#12388;&#12356;&#12390;—唯心&#12363;&#12425;唯識&#12408;〉,《佛教&#23398;&#12475;&#12511;&#12490;&#12540;》第49冊,大谷大學佛教學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西尾京雄1939 〈無著造、解深密經疏&#12395;就&#12356;&#12390;—特&#12395;&#12398;第一品〉,《大谷學報》第20卷,第1號。1941.a 〈無著造、解深密經疏&#12395;就&#12356;&#12390;(二)〉,《大谷學報》第22卷,第1號。1941.b 〈無著造、解深密經疏&#12395;就&#12356;&#12390;(三)〉,《大谷學報》第22卷,第3號。1943.a 〈解深密經&#12398;成立構造&#12398;研究〉,《大谷學報》第24卷,第1號。1943.b 〈解深密經&#12398;成立構造&#12398;研究(二)〉,《大谷學報》第24卷,第3號。1943.c 〈解深密經&#12398;成立構造&#12398;研究(三)〉,《大谷學報》第24卷,第5號。1943.d 〈佛教經典成立史上&#12395;於&#12369;&#12427;華嚴、如來性起經&#12395;&#12388;&#12356;&#12390;〉,《大谷大學研究年報》第2卷。1982 《佛地經論之研究(第二卷)》,東京:&#22269;書刊行&#2025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西義雄1959 〈瑜伽師地論&#12395;&#12362;&#12369;&#12427;三乘—特&#12395;聲聞地&#12395;&#12388;&#12356;&#12390;〉,《印度&#23398;&#20175;教&#23398;研究》第7卷,第2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佐久間秀範1990.b 〈『瑜伽師地論』&#12395;&#12362;&#12369;&#12427;&#36578;依思想〉,《印度&#23398;&#20175;教&#23398;研究》第39卷,第1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佐藤達玄1997.a 《戒律在中國佛教的發展》,釋見憨等譯,嘉義:香光書鄉出版社。1997.b 《戒律在中國佛教的發展》,釋見憨等譯,嘉義:香光書鄉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武邑尚邦1986 《因明學—起源&#12392;&#22793;遷》,京都:法&#34101;館。1988 《佛教論理學&#12398;研究》,京都:百華苑,第二刷。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河村孝照1975 《有部&#12398;&#20175;陀論》,東京:山喜房佛書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長尾雅人1978 《中觀&#12392;唯識》,東京:岩波書店。1997 《&#25666;大乘論-和&#35379;&#12392;注解(上)》,東京:講談社,第六刷。1995 《&#25666;大乘論-和&#35379;&#12392;注解(下)》,東京:講談社,第三刷。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長谷川岳史1995 〈&#36578;識得智&#12395;&#38306;&#12377;&#12427;異說〉,《印度&#23398;&#20175;教&#23398;研究》第43卷,第2號。1996 〈&#36578;識得智&#12398;異說&#12395;&#38306;&#12377;&#12427;慧沼&#12398;見解〉,《印度&#23398;&#20175;教&#23398;研究》第44卷,第2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長崎法潤1988 《&#12485;&#12515;&#12452;&#12490;認識論&#12398;研究》,京都:平&#27005;寺書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長&#27810;&#23455;導1958 〈解深密經第一章&#12395;&#12388;&#12356;&#12390;〉,《印度&#23398;&#20175;教&#23398;研究》第6卷,第1號。1969 《大&#20055;&#20175;教瑜伽行思想&#12398;發展形態》,東京:智山&#21223;學&#2025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前田惠學1990 《原始佛教聖典&#12398;成立史研究》,東京:山喜房佛書林,第五刷。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相馬一意1982 〈初期大&#20055;&#32076;典&#12395;&#12362;&#12369;&#12432;菩薩〉,《印度&#23398;&#20175;教&#23398;研究》第30卷,第2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神林隆淨1958 〈法身&#12395;就&#12356;&#12390;〉,《印度&#23398;&#20175;教&#23398;研究》第6卷,第2號。1984 《菩薩思想的研究》,許洋主譯,《世界佛學名著譯叢》第65、66冊,臺北:華宇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高田仁覺1958 〈寶性論&#12395;&#12362;&#12369;&#12427;轉依(&#257;&ccedil;rayaparivRtti)&#12395;&#12388;&#12356;&#12390;〉,《印度&#23398;&#20175;教&#23398;研究》第6卷,第2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高田修1985.a 《佛像的起源(上)》,高橋宣治、楊美莉合譯,《世界佛學名著譯叢》第89冊,臺北:華宇出版社。1985.b 《佛像的起源(下)》,高橋宣治、楊美莉合譯,《世界佛學名著譯叢》第90冊,臺北:華宇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高崎直道1975 〈法身&#12398;一元論—如來藏思想&#12398;法觀念〉,《平川彰博士還曆記念論集—&#20175;教&#12395;&#12362;&#12369;&#12427;法&#12398;研究》,東京:春秋社。1985 《唯識思想》,李世傑譯,《世界佛學名著譯叢》第67冊,臺北:華宇出版社。1986 《如來藏思想》,李世傑譯,《世界佛學名著譯叢》第68冊,臺北:華宇出版社。1988 《如來&#34101;思想Ⅰ》,東京:法&#34101;館。1989 《如來&#34101;思想Ⅱ》,東京:法&#34101;館。2003 《唯識入門》,東京:春秋社,新裝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望月信亨1969 〈論佛身(上)〉,釋印海譯,《南洋佛教》卷8。1970.a 〈論佛身(中)〉,釋印海譯,《南洋佛教》卷10。1970.b 〈論佛身(下)〉,釋印海譯,《南洋佛教》卷12。1991 〈佛教經典成立史論〉,釋印海譯,《中國佛教月刊》第35卷。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清水海隆1986 〈中期大乘&#20175;教&#12395;&#12362;&#12369;&#12427;菩薩思想&#12395;&#12388;&#12356;&#12390;(一)—『瑜伽論』菩薩地&#12395;見&#12425;&#12428;&#12427;菩薩思想&#12398;考察〉,《大崎&#23398;報》第141冊。1987 〈中期大乘&#20175;教&#12395;&#12362;&#12369;&#12427;菩薩思想&#12395;&#12388;&#12356;&#12390;(二)—『瑜伽論』菩薩地&#12434;中心&#12392;&#12375;&#12383;六波羅蜜說&#12398;展開&#12395;&#12388;&#12356;&#12390;〉,《印度&#23398;&#20175;教&#23398;研究》第35卷,第2號。1988 〈『瑜伽師地論』菩薩地&#12395;&#12362;&#12369;&#12427;&#20175;陀觀&#12395;&#38306;&#12398;&#12377;&#12427;所說&#12398;一考察-&#12381;&#12398;方向性&#12395;&#12388;&#12356;&#12390;〉,《&#20175;陀&#35251;》,日本&#20175;教學會,京都:平&#27005;寺書店。1989 〈『瑜伽師地論』&#12395;&#12362;&#12369;&#12427;方便善巧波羅蜜說&#12395;&#12388;&#12356;&#12390;〉,《印度&#23398;&#20175;教&#23398;研究》第37卷,第1號。1991 〈中期大乘&#20175;教&#12395;&#12362;&#12369;&#12427;菩薩思想&#12395;&#12388;&#12356;&#12390;(三)—菩薩地所說&#12398;階位說&#12363;&#12425;見&#12383;菩薩行構造&#12395;&#38306;&#12375;&#12390;〉,《印度&#23398;&#20175;教&#23398;研究》第39卷,第2號。1997 〈『瑜伽師地論』&#12395;&#12362;&#12369;&#12427;聲聞道&#12392;菩薩道〉,《印度&#23398;&#20175;教&#23398;研究》第45卷,第2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深浦正文1954 《唯識學研究(上)》,京都:永田文昌堂。1954 《唯識學研究(下)》,京都:永田文昌堂。1974 《解深密經》,〈國譯一切經〉第28冊,東京:大東出版社,三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野澤靜證1957 《大乘佛教瑜伽行&#12398;研究》,東京:法藏館。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勝呂信靜1966 〈初期唯識說&#12395;&#12362;&#12369;&#12432;三性說&#12398;構造〉,《金倉博士古稀紀念印度&#23398;&#20175;教&#23398;論集》,京都:平&#27005;寺書店。1975 〈唯識&#12392;法性〉,《平川彰博士還曆記念論集—&#20175;教&#12395;&#12362;&#12369;&#12427;法&#12398;研究》,東京:春秋社。1989 《初期唯識思想&#12398;研究》,東京:春秋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朝山一玄1988 〈初期大&#20055;&#32076;典&#12395;&#12362;&#12369;&#12427;「書&#20889;」&#12395;&#12388;&#12356;&#12390;〉,《印度&#23398;&#20175;教&#23398;研究》第38卷,第1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渡&#36794;新治1986 〈菩提心&#12388;&#12356;&#12390;〉,《印度&#23398;&#20175;教&#23398;研究》第33卷,第2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結城令聞1985 《唯識學典籍志》,東京:大藏出版社,再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越路照德1958 〈菩薩十地思想成立&#12398;史的考察〉,《印度&#23398;&#20175;教&#23398;研究》第6卷,第2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塚本啟祥等著1990 《梵語&#20175;典&#12398;研究Ⅲ—論書篇》,京都:平&#27005;寺書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鈴木大拙1984.a 〈楞伽經論佛之「三身」(上)〉,郭忠生譯,《菩提樹》第382期。1984.b 〈楞伽經論佛之「三身」(中)〉,郭忠生譯,《菩提樹》第383期。1984.c 〈楞伽經論佛之「三身」(下)〉,郭忠生譯,《菩提樹》第384期。1991 〈論佛的三身〉,孫富支譯,《國際佛學譯粹》第1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稻葉正就1971 〈圓測•解深密經疏&#12398;散逸部分&#12398;漢文譯〉,《大谷大學研究年報》第24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橫山紘一1978 〈&#36578;依&#12395;&#38306;&#12377;&#12427;若干&#12398;考察〉,《印度&#23398;&#20175;教&#23398;研究》第27卷,第1號。2002 《唯識思想入門》,許洋主譯,臺北:東大圖書公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橫超慧日1961 〈鳩摩羅什&#12398;法身說〉,《印度&#23398;&#20175;教&#23398;研究》第9卷,第1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靜谷正雄1990 《初期大&#20055;&#20175;教&#12398;成立過程》,京都:百華苑,三刷。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龍谷大學&#20175;教學會編1987 《唯識思想&#12398;研究-山崎教授定年紀念》,東京:百華苑。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藤田正浩1994 〈心解脫&#12392;慧解脫〉,《印度&#23398;&#20175;教&#23398;研究》第42卷,第2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鹽田義遜1959 〈佛身論&#12398;展開〉,《印度&#23398;&#20175;教&#23398;研究》第7卷,第2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2338;本幸男1937.a 〈經典解釋&#12398;方法論&#12398;研究(上)〉,《支那佛教史學》第1卷,第2號。1937.b 〈經典解釋&#12398;方法論&#12398;研究(下)〉,《支那佛教史學》第1卷,第4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6806;山雄一1987 《印度邏輯學論集》,張春波譯,《世界佛學名著譯叢》第21冊,臺北:華宇出版社。1989 《般若思想》,許洋主譯,臺北:法爾出版社。2003 〈佛教知識論的形成〉,蕭平、楊金萍譯,《普門學報》第15∼17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4996;谷憲昭1974 〈唯識說&#12395;&#12362;&#12369;&#12427;法&#12392;法性〉,《駒澤大學佛教學部論集》第5號。1985 〈唯識文&#29486;&#12395;&#12362;&#12369;&#12427;無分別智〉,《駒澤大學佛教學部研究紀要》第43號。1994 《唯識&#12398;解&#37320;學-『解深密經』&#12434;讀&#12416;》,東京:春秋社。2001 《唯識思想論考》,東京:大藏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四、外文專書與期刊論文(含外文中譯)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Coward,Harold G.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88 Sacred world and sacred text:scripture in world religions,Orbis Book,New York。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Davidson,Ronald Mark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85 Buddhist Systems of Transformation:&#256;&#347;raya-parivRtti/-par&#257;vRtti Among the Yog&#257;c&#257;r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 Ph. D.。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Demi&eacute;ville,Paul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94 《吐番僧諍記》,耿昇譯,臺北:商鼎文化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Dutt,Nalinaksha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78 Mah&#257;y&#257;na Buddhism,Revised edition,Delhi:Motilal Banarsidass。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Frauwallner,Erich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58 Die Philosophie des Buddhismus,Akademie-Verlag,Berlin。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Gadjin Nagao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73 "On the Theory of Buddha-body",in The Eastern Buddhist 6,no.1:25∼5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abito,Ruben L. F.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85 "On dharmakaya as ultimate reality:prolegomenon for a Buddhist-Christian dialogue",in Japanese Journal of Religious Studies 12,no.2-3:233∼25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86 "The Notion of Dharmak&#257;ya:A Study in the Buddhist Absolute",in Journal of Dharma 11,no.4:348∼37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akamaya,Noriaki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84 "The Old and New Tibetan Translations of the SaMdhirmocana-s&#363;tra: Some Notes on the History of Early Tibetan Translation",〈駒澤大學佛教學部研究紀要〉第42號:1∼1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86.a "A Comparative Edition of the Old and New Tibetan Translations of the SaMdhirmocana-s&#363;tra (Ⅱ)",〈駒澤大學佛教學部研究紀要〉第45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3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86.b "A Comparative Edition of the Old and New Tibetan Translations of the SaMdhirmocana-s&#363;tra (Ⅲ)",〈駒澤大學佛教學部論集〉第18號:1∼3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arrison,Paul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92 "Is the Dharma-K&#257;ya the Real "Phantom Body" of the Bussha?",in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Buddhist Studies 15,no.1:44∼9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opkins,Jeffrey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99 Emptiness in the Mind-Only School of Buddhism:Dynamic Responses to Dzong-ka-ba`s The Essence of Eloquence:Volume 1,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002 Reflections on Reality:The Three Natures and Non-Natures in the Mind-Only School:dynamic responses to Dzong-ka-ba`s The Essence of Eloquence: Volume 2,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Kalupahana,D. J.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82 〈原始佛教哲學的知識論〉,陳銚鴻譯,霍韜晦校,《內明》第118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6,1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Lamotte,Etienne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35 SaMdhirmocana-s&#363;tra: L’explication des Myst&egrave;res,Bureaux du Recueil。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Lin,Chen-Kuo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91 The SaMdhirmocana-s&#363;tra: A liberating hermeneutic,Unpublished Ph. D. Dissertation,Temple University,Philadelphia.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Makransky,John J.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89 "Controversy over Dharmak&#257;ya in India and Tibet:A New Interpretation of its basis,Abhisamayalamkara chapter 8",in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Buddhist Studies 12,no.2:45∼7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Murti,T. R. V.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84.a 《中觀哲學(上)》,郭忠生譯,《世界佛學名著譯叢》第64冊,臺北:華宇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84.b 《中觀哲學(下)》,郭忠生譯,《世界佛學名著譯叢》第65冊,臺北:華宇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Napper,Elizabeth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003 《緣起與空性》,劉宇光譯,香港:志蓮淨苑文化部。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Powers,John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92 Two commentaries on the SaMdhirmocana-s&#363;tra by Asanga and Jnanagarbha,The Edwin Mellen Press,Lewiston。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93 Hermeneutics and tradition in the SaMdhirmocana-s&#363;tra,Leiden,The Netherlands,New York,E.J. Brill。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94 Wisdom of Buddha—The SaMdhirmocana-s&#363;tra,Berkeley,Dharma Publishing。Robinson, Richard H.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96 《印度與中國的早期中觀學派》,郭忠生譯,南投:正觀出版社,初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Sakuma, Hidenori S.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90 Die &#256;&#347;rayaparivRtti-Theorie in der Yog&#257;c&#257;rabh&#363;mi,Eurasburg,Druckerei Peter Proff。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Schmithausen,Lambert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69 Zur Literaturgeschichte der &auml;ltern Yog&#257;c&#257;ra-Schule,In:ZDMG,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Supplementa。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Stcherbatsky,F&euml;dor Ippolitovich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95 《小乘佛學-佛教的中心概念和法的意義》,立人譯,上海: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第四刷。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95 《大乘佛學-佛教的涅槃概念》,立人譯,上海: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第四刷。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97 《佛教邏輯》,宋立道、舒曉煒譯,北京:商務印書館。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Steinkellner,Ernst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89 "Who is ByaG chub rdau `phrul ?—Tibetan and non-Tibetan Commentaries on the SaMdhirmocanas&#363;tra-A survey of the Literature",in Berliner Indologische Studien, Band 4/5,Reinbek:229∼25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Warder,A. K.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88.a 《印度佛教史(上)》,王世安譯,《世界佛學名著譯叢》第32冊,臺北:華宇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88.b 《印度佛教史(下)》,王世安譯,《世界佛學名著譯叢》第33冊,臺北:華宇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Williams,Paul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89 Mah&#257;y&#257;na Buddhism:the doctrinal foundations,London,New York:Routledge。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五、專業辭典暨工具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四川省阿&#22459;藏族羌族自治州藏文編譯局編1996 《,?))-2R.-{.-$*A?->/-.<-$?J<-IA-UJ%-36K?,(梵藏對照辭典)》,甘肅:民族出版社,第2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各民族出版社聯合編輯2002 《漢藏對照詞典》,北京:民族出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早島鏡正1994 《&#20175;教•&#12452;&#12477;&#12489;思想&#36766;典》,東京:春秋社,二刷。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宇井伯壽、鈴木宗忠、金倉圓照、多田等觀 合編1985.a 《德格版•西藏大藏經總目錄(上)》,《世界佛學名著譯叢》第29冊,臺北:華宇出版社。1985.b 《德格版•西藏大藏經總目錄(下)附索引》,《世界佛學名著譯叢》第30冊,臺北:華宇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崇安2000 《基本漢藏梵英佛學術語》,臺北:慧炬出版社,修訂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怡蓀編2003 《,2R.-o-5B$-36S.-(J/-3R,(藏漢大辭典)》,北京:民族出版,六刷。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荻原雲來 編1979 《漢譯對照梵和大辭典》,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影印。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廖本聖2002 《實用西藏語文法(二冊)附附錄及檢索手冊》,臺北:法鼓文化,初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橫山紘一 廣澤隆之 編1996 《漢梵藏對照瑜伽師地論總索引》,東京:山喜房佛書林。1997 《梵藏漢對照佛教語辭典》,東京:山喜房佛書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韓清靜 編1983 《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彙編》,臺北:新文豐出版社,初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贊拉•阿旺措成 編1996 《,2d-.NR=-$?J<-IA-3J-=R%-8J?-L-2-28$?-?R,(古藏文辭典)》,北京:民族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7018;亮三郎 編1985.a 《梵藏漢和四譯對校翻譯名義大集(上)》,《世界佛學名著譯叢》第12冊,臺北:華宇出版社。1985.b 《梵藏漢和四譯對校翻譯名義大集(下)》,《世界佛學名著譯叢》第13冊,臺北:華宇出版社。1985.c 《梵藏漢和四譯對校翻譯名義大集梵藏索引》,《世界佛學名著譯叢》第14冊,臺北:華宇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eineman,Robert、平川彰編1986 《梵漢漢梵陀羅尼用語辭典》,《世界佛學名著譯叢》第9冊,臺北:華宇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Williams,M.M. Edition1999 Sanskrit-English Dictionary,Munshiram Manoharlal Publishers Pvt. Ltd.,New Delhi.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