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學位論文

題名 朱子理氣論在儒家形上體系中的定位問題
作者 陳佳銘
貢獻者 曾春海
陳佳銘
關鍵詞 朱熹
太極
朱子
理氣論
理一分殊
牟宗三
格物
仁說
儒家形上學
生生
日期 2006
上傳時間 17-九月-2009 16:50:09 (UTC+8)
摘要 本論文「朱子理氣論在儒家形上體系中的定位問題」,是欲從解析朱子的理氣、太極、〈仁說〉、格物諸論,以衡定其於儒家形上學體系中的地位,並展示其說的特色與價值。
首先,對於朱子的理氣關係是否會造成「二元論」的問題,本文以為他的理與氣的是渾然一體,是二分卻非造成二元而不交通。而且,本文以為儒家的道德哲學即隱含著理氣二層的結構。以此,本文亦反對明代以來以羅整庵為首的「去實體化」的唯氣論思潮。
接著,對於朱子的太極為中心的宇宙論,本論文以為朱子是在描述一「即存有即活動」的「生生之理」。以此,即對牟宗三先生以「只存有而不活動」來詮釋朱子的「理」提出質疑。對此,本文以為朱子之所以反對言「太極便是動靜」,是在強調不可以動靜來規定太極,並非以太極本身不可動靜。
進而,本研究即指出朱子以「繼之者善」、「成之者性」,來詮釋太極的「陽動」、「陰靜」,且以其為「實理發出」至「實理內藏」,這實是在說太極之理的發用流行過程。而且,朱子把程伊川的「體用一源,顯微無間」形上學思維,應用於其太極宇宙論中,並詮釋為「體立而用行」、「先體而後用」,以及「由體達用」、「從微至著」,這即有一發用流行的意思,是以太極能呈用、顯現自身於萬事萬物之中而言。再者,朱子的「理一分殊」之說的「分」字,是有一「分出去」的動力義,即為太極之一理發用流行自身,而分殊為萬事萬物中各個太極的型態。所以,通過本文諸多論點,即能證明朱子是在強調有動力義的「生生之理」。而且,本文亦以為對於儒家哲學客觀面的生生義的掌握,是為朱子學於儒家形上體系中的最大貢獻。
在天人合一的問題方面,朱子的〈仁說〉思想實是把握了儒家哲學客觀面的「天道下貫為萬物之性」的型態,即符合於《易傳》的「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以及《中庸》的「天命之謂性」的義理,他的〈仁說〉即是為代表生生之理的天地之心,貫注成人心之「仁」的「天道下貫」的型態。但是,他卻不契於儒家哲學主觀面的逆覺本心的型態,故他無法走上孟子的「盡心、知性、知天」的型態,以及明道的「只心便是天」的主觀性道德形上學的進路。以此,他只能往客觀面的形上學路徑而行,而成就其「格物」工夫所開出的天人合一之境。
此即,他是從「即物窮理」的漸教工夫開始用功,再進入「豁然貫通」的心境,即可顯發一超越的形而上之知。如此,就能從窮格事事物物中的分殊之理,而漸漸地能默識「理一」之處的「統體之太極」。而且,從他詮釋孟子的「盡心、知性、知天」的話語中,可見出他的格物之功,著實能在「心靜理明」的心靈中,去貫通心、性、天,這就是朱子系統中的天人合一型態。
參考文獻 一.原典部分
1. 朱熹(宋),《朱子全書》,上海 : 上海古籍,2002。
2. 朱熹(宋),《朱子文集》,臺北市 : 德富文教基金會出版 : 允晨文化總經銷, 民89。
3.朱熹(宋),《朱子語類》,北京 : 中華書局, 1994。
4.朱熹(宋),《朝鮮古寫徽州本朱子語類》,日本京都 : 中文, 1982。
5. 朱熹(宋),《朱子大全》,臺北市 : 臺灣中華, 民53
6. 朱熹(宋),《周易本義》,臺北市 : 廣學社, 民64。
7. 朱熹(宋),《四書集注》,臺北 : 中華, 民55。
8. 朱熹(宋),《易學啟蒙》,臺北市 : 廣學社, 民64。
9. 朱熹(宋),《近思錄》,臺北市 : 臺灣商務, 民63。
10.周敦頤(宋),《周子全書》,臺北市 : 廣學社, 民64。
11.張載(宋),《張子全書》,臺北市 : 臺灣商務, 民68。
12. 張載(宋),《張載集》,臺北 : 漢京, 民72。
13.程顥、程頤(宋),《二程全書》,臺北 : 中華, 民55。
14. 程顥、程頤(宋),《二程集》,臺北 : 漢京, 民72。
15.陸九淵(宋),《陸九淵集》,台北市 : 里仁書局, 民70。
16.黃宗羲(明),《宋元學案》,台北 : 河洛, 民62-66。
17.黃宗羲(明),《明儒學案》,台北 : 河洛, 民62-66。
18. 劉宗周(明),《劉宗周全集》,臺北市,中研院文哲所,民85-86
19.羅欽順(明),《困知記; 羅整庵先生存稿; 思辨錄輯要》,臺北市 : 廣學社, 民64。
20.王廷相(明),《王氏家藏集》,台北 : 偉文圖書出版社, 民65
21.王守仁(明),《王陽明全書》,臺南市 : 和裕, 2003。
22.戴震(清),《戴東原先生全集》,臺北市 : 大化, 民67。
23.王弼(魏),孔穎達(唐),《周易正義》,臺北市 : 臺灣古籍, 2001[民90]。
24. 毛公傳,鄭元箋(漢),孔穎達等正義(唐),《毛詩正義》,臺北 : 中華, 民55。
25. 陳奇猷,《韓非子集釋》,臺北市 : 國家, 民72。
26.陳淳(宋),《北溪字義》,臺北市 : 臺灣商務, 民72。
27.朱熹(宋),《晦庵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市 : 臺灣商務, 民72。
28. 朱熹(宋),《朱子語類》,《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市 : 臺灣商務, 民72。
29.李滉,《退溪全書》,退溪學研究院,1990.6。
30.王夫之,《張子正蒙注》,台北市:世界書局,民51。
31.曹端,《曹端集》,北京:中華書局,2003。
32.邵雍,《皇極經世書》,台北:中華書局,民55。
二.專書部分
1.劉述先,《朱子哲學思想的發展與完成》,臺北市 : 臺灣學生, 民71。
2.錢穆,《朱子新學案》,臺北市 : 撰者自刊, 民60。
3. 陳榮捷,《朱熹》,臺北市 : 東大出版 : 三民總經銷, 民79。
4. 陳榮捷,《朱學論集》,臺北市 : 臺灣學生, 民71。
5. 金春峰,《朱熹哲學思想》,臺北市 : 東大發行 : 三民總經銷, 民87。
6. 陳來,《朱熹哲學研究》,臺北市 : 文津, 民79。
7. 曾春海,《朱熹哲學論叢》,臺北市 : 文津, 2001[民90]。
8. 曾春海,《朱熹易學析論》,臺北縣新莊市 : 輔大, 民79。
9. 曾春海,《中國哲學概論》,台北:五南書局,2005.9。
10. 曾春海,《易經的哲學原理》,台北:文津出版社,2003.3。
11. 牟宗三,《牟宗三先生全集》,臺北市 : 聯經, 2003[民92]。
12.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一)》,臺北市 :正中 ,民85。
13.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三)》,臺北市 :正中 ,民84。
14. 牟宗三,《才性與玄理》,台北:臺灣學生,1997.8。
15. 牟宗三,《圓善論》,台北:臺灣學生,民85。
16. 羅光,《羅光全書》,臺北市 : 臺灣學生, 民85。
17. 羅光,《中國哲學思想史 : 宋代篇》,臺北市 : 臺灣學生, 民73。
18. 羅光,《儒家形上學》,臺北市 : 臺灣學生發行 , 民80。
19. 羅光,《儒家生命哲學》,臺北市 : 臺灣學生, 民84。
20. 羅光,《儒家哲學的體系》,臺北市 : 臺灣學生, 民79。
21.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 : 原性篇》,臺北市 : 學生, 民73。
22.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 : 導論篇》,台北市 : 學生, 民75。
23.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 : 原道篇卷三》,台北市 : 學生, 民75。
24. 方東美,《中國哲學精神及其發展(上)(下)》,台北市 : 黎明,2005。
25. 方東美,《生生之德》,台北市 : 黎明,2005。
26. 方東美,《中國人生哲學》,台北市 : 黎明,2005。
27. 方東美,《原始儒家道家哲學》,臺北市 : 黎明, 民72。
28. 方東美,《新儒家哲學十八講》,臺北市 : 黎明, 民72。
29.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 4冊,臺北市 : 三民, 民79。
30.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2冊 , 台北市 : 台灣商務, 民82。
31.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新編》,臺北市 : 藍燈, 民80。
32. 馮友蘭,《新理學》,出版地不詳 : 出版者不詳, 民27序
33. 蔡仁厚,《宋明理學南宋篇 : 心體與性體義旨述引》,臺北市 : 學生, 民72。
34. 蒙培元,《理學的演變 : 從朱熹到王夫之戴震》,臺北市 : 文津, 民79。
35. 張立文,《理》,臺北市 : 漢興, 1994[民83]。
36. 張岱年,《中國哲學大綱》,台北 : 藍燈文化, 民81。
37. 張岱年,《張岱年全集》,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
38. 徐復觀,《中國思想史論集》,臺北市 : 臺灣學生, 民64。
39. 徐復觀,《中國思想史論集. 續編》,臺北市 : 時報文化, 民74二刷
40.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4.4。
41. 朱伯崑,《易學哲學史》,臺北市 : 藍燈,1991。
42. 吳展良編,《朱子研究書目新編1900-2002》,臺北市:臺大出版中心,2004。
43. 陳來,《宋明理學》,臺北市 : 洪葉文化, 1994。
44. 侯外廬、邱漢生、張豈之,《宋明理學史》,北京市 : 人民出版 : 新華發行, 1984。
45. 余英時,《朱熹的歷史世界 : 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臺北市 : 允晨文化, 民92。
46. 余英時,《宋明理學與政治文化》,臺北市 : 允晨文化, 2004。
47. 祝平次,《朱子學與明初理學的發展》,台北市 : 臺灣學生, 民83。
48. Chung Tsai-chu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ncepts of Heaven and of Man in the Philosophy of Chu Hsi(Taipei:Institute of Chinese Literature and Philosophy, Academia Sinica,1993)。
49. 田浩,《宋代思想史論》,北京 :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 2003。
50. 田浩,《朱熹的思維世界》,臺北市 : 允晨文化, 民85。
51. 成中英,《知識與價值 : 和諧‧真理與正義的探索》,台北市 : 聯經, 民75。
52. 成中英,《合外內之道:儒家哲學論》,台北:康德出版,2005。
53. 杜維明,《儒家思想 : 以創造轉化為自我認同》,臺北市 : 東大發行 : 三民書局總經銷, 民86。
54. 楊祖漢,《從當代儒學觀點看韓國儒學的重要論爭》,臺北市 : 臺大出版中心, 2005[民94]
55. 楊祖漢,《當代儒學思辨錄》,臺北市 : 鵝湖, 民87
56. 李明輝,《四端與七情 : 關於道德情感的比較哲學探討》,臺北市 : 臺大出版中心, 2005[民95]
57. 布魯格著,《西洋哲學辭典》,項退傑編譯,台北:國立編譯館,民78。
58. 今井宇三郎、小野澤精一等,《氣的思想》,李慶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
59. 陳俊民,《張載哲學與關學學派》,台北:臺灣學生書局,民79。
60. 張亨,《思文之際論集—儒道思想的現代詮釋》,台北:允晨文化實業公司,1997。
三.碩博士論文
1. 黎華標,《朱子之理氣系統》,香港 : 香港大學新亞研究所哲學組, 民65年9月
2. 李楠永,《朱熹本體觀念之研究》,(台北,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69)
3. 簡宗修,《朱子的理氣說》,(台北,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82)
4. 沈享民,《朱熹理一分殊哲學之溯源與開展》,(台北,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
5. 陳一峰,《宋明理學中氣觀念之反省與釐清-一項以張載、朱熹與王守仁為典型的分析》(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9)
6. 沈享民,《知態評價、智的德性與格物致知-論德性知識論之兩個進路,並論朱熹格物致知哲學之智的德性的基礎》(台北,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1)
7. 鄭相峰,《朱子心論研究》,(台北,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4)
8. 連顯章,《朱子之工夫論研究》,香港 : 香港大學新亞研究所哲學組, 民78。
9. 胡森永,《從理本論到氣本論 : 明淸儒學理氣觀念的轉變》,(台北,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
10. 金尚燮,《朱熹以理學詮釋易學之研究》,(台北,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民80)
11. 卜龍模,《朱熹「理氣」哲學思想之研究》,(台北,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民84)
12. 謝仁真,《析論朱熹與張栻的仁說及其論辨》,(台北,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
13. 游騰達,《朱子對北宋四子的理解與詮釋》,(桃園,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94)
14. 張子立,《朱子倫理觀爭議評述 :以牟宗三的批判觀點為例》,(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89)
四.期刊論文或論文集
1. 鍾彩鈞主編,《朱子學的開展-學術篇》(台北:漢學研究中心,2002)
2. 楊儒賓主編,《朱子學的開展-東亞篇》(台北:漢學研究中心,2002)
3. 鍾彩鈞主編,《國際朱子學會議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3)
4. 朱杰人主編,《邁入21世紀的朱子學:紀念朱熹誕辰870周年、逝世800周年論文集》(上海:華東師範大學,2001)
5. 黃俊傑、林維杰主編,《東亞朱子學的同調與異趣》(臺北市 :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2007[民96])
6. 陳來,〈元明理學的”去實體化”轉向及其理論後果—重回”哲學史”詮釋的一個例子〉,《中國文化研究》,2期(2003)。
7. 錢穆,〈朱子心學略〉,《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五)》,台北,東大,民67。
8. 鍾彩鈞,〈羅整庵的理氣論〉,《中國文哲研究集刊》,6期(1995.3)。
9. 朱漢民,〈朱熹本體論的時空關係〉,《中國文化月刊》,第146期(1991,台北)。
10. 黎華標,〈朱子之道德的宇宙論〉,《新亞書院學術年刊》,第14期(1972,香港)
11. 袁信愛,〈朱熹理氣論中的人學思想〉,《哲學與文化》,第23卷5期,總264期(1996,台北)。
12. 蔡仁厚,〈朱子理氣論的幾個要點〉,《哲學與文化》,2卷2期,總12期(1975,台北)。
13. 黎華標,〈朱子理氣系統之疏解〉,《新亞書院學術年刊》,第13期(1971,香港)
14. 李志林,〈論朱熹「理一分殊」說的積極意義〉,《哲學與文化》,第20卷10期,總233期(1993,台北)。
15. 劉述先,〈「理一分殊」的規約原則與道德倫理重建之方向〉,《哲學與文化》,28卷7期(2001,台北)。
16. 王孺松,〈朱子論陰陽〉,《國文學報》第8期,(1979,台北)。
17. 方蕙玲,〈朱子的認知哲學〉,《中國文化月刊》第95期(1987,台北)。
18. 林安梧,〈知識與道德之辯證性結構-對朱子學的一些檢討〉,《鵝湖》,10卷6期(1984,台北)。
19. 張永儁,〈從宋代理學之思想脈絡略論程朱理學之「方法」〉,《臺大哲學評論》,第14期(1991,台北)。
20. 呂凱,朱熹和性理學,《中華學苑》,第35期(1987,台北)。
21. 張永儁,〈從程朱理氣說析論朱熹心性論之要義〉,《臺大哲學評論》,第12期(1989,台北)。
22. 劉述先,〈朱子的性論〉,《清華學報》17卷,(1985,新竹)。
23. 蔡仁厚,〈朱子性理系統形成的關鍵與過程〉,《哲學與文化》,28卷7期(2001,台北)。
24. 蔡仁厚,〈朱子心性之學綜述〉,《東海學報》第27期(1986,台中)。
25. 溫帶維,〈論朱子宇宙論中惡之可能〉,《哲學與文化》,26卷7期(1999,台北)。
26. 徐剛,〈朱熹易學自然哲學〉,《中國文化月刊》251期(2001,台北)。
27. 程元敏,〈朱子易例及易傳比較研究〉,《中山學術文化集刊》第四期(1969,台北)。
28. 蔡仁厚,〈「性即理」的兩個層次與朱子學之歧義〉,《鵝湖》, 1卷8期,總8期(1976,台北)。
29. 成中英,〈論孔子之知與朱子之理:並申論知識與道德之互基性〉,《孔孟月刊》,21卷9期(1983,台北)。
30. 楊祖漢,〈朱子「盡心章注」與胡五峰思想之關係〉,《國立中央大學人文學報》,24期,民90年12月。
31. 張慧芳,〈朱子的理氣觀〉,《靜宜人文學報》第2期(1990,台中)。
26. 吳洲, 〈朱熹理氣共時性相即思路與其天理人欲觀的內在矛盾〉,《福建論壇(文史哲版) 》,6期,1997。
32. 梁宗華,〈朱熹與李退溪理氣觀異同及意義〉,《孔子研究》,4期,1990。
33. 石福祁,〈試論朱熹解決理氣矛盾的方式〉,《社科縱橫》,2期,1999。
34. 郭淑新,〈理之尊嚴”與“理之無能”——論朱熹哲學的理氣關系說〉,《淮北煤師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期,2000。
35. 林建華,〈關于朱熹理氣神化動靜的思想〉,《福建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3期,2001。
36. 林樂昌,〈張載理觀探微——兼論朱熹理氣觀與張載虛氣觀的關係問題〉,《哲學研究》,8期,2005。
37. 耿彥君,〈馮友蘭與朱熹“理在氣先”說之比較〉,《錦州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期,1997。
38. 周桂芹,〈朱熹“格物致知”說學理價值評析 〉,《江西社會科學》,6期,2002。
39. 郭振香,〈由朱熹性理學說觀“理一分殊”之多重意蘊〉,《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6期,2003。
40. 郭齊,〈性與天道:朱熹“理從天出”說辨析〉,《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期,2004。
41. 任繼愈,〈朱熹格物說的歷史意義〉,《南昌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期,2001。
42. 趙峰,〈論朱熹的格物致知之旨〉,《孔子研究》,4期,1998。
43. 程林,〈胡煦與朱熹對“太極”“道器”理解之分歧〉,《中國哲學史》,3期,2005。
44. 李明輝,〈劉蕺山對朱子理氣論的批判〉,《漢學研究》,39期,民國90年12月。
45. 周志川,〈朱子太極觀對後世的影響--以清初理學家為中心〉,《通識研究集刊》,3期,民92.6。
46. 林月惠,〈由《太極圖說》探討周濂溪與朱子思想之差異〉,《嘉義師院學報》。3期。
47. 杜保瑞,〈朱熹哲學研究進路〉,《哲學與文化》,374期 民94.07。
48. 曾昭旭,〈朱子格物之再省察〉,《鵝湖》,123期,民74.09。
49. 蔡淑閔,〈從王陽明對朱子「格物窮理」之反省論其致良知說〉,《中文研究學報》,1 期,民86.06。
50. 張子立,〈釋朱子「脫然貫通」說〉,《東吳哲學學報》,12期(8,2005)。
51. 趙中偉,〈「仁」的詮釋之轉化與延伸—以朱熹《論語集注》為例〉,《輔仁國文學報》,增刊(2006.1)。
52. 鄧克銘,〈明中葉羅欽順格物說之特色及其效果〉,《鵝湖學誌》,26期(2001.6)。
53. 東方朔,〈上達體悟與下學窮理--朱子、南軒仁說之辨所表達的工夫方向〉,《世界中國哲學學報》,6期,民91年1月。
描述 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
哲學研究所
89154502
95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891545022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曾春海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作者) 陳佳銘zh_TW
dc.creator (作者) 陳佳銘zh_TW
dc.date (日期) 2006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7-九月-2009 16:50:09 (UTC+8)-
dc.date.available 17-九月-2009 16:50:09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7-九月-2009 16:50:09 (UTC+8)-
dc.identifier (其他 識別碼) G0891545022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3477-
dc.description (描述) 博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哲學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89154502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5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本論文「朱子理氣論在儒家形上體系中的定位問題」,是欲從解析朱子的理氣、太極、〈仁說〉、格物諸論,以衡定其於儒家形上學體系中的地位,並展示其說的特色與價值。
首先,對於朱子的理氣關係是否會造成「二元論」的問題,本文以為他的理與氣的是渾然一體,是二分卻非造成二元而不交通。而且,本文以為儒家的道德哲學即隱含著理氣二層的結構。以此,本文亦反對明代以來以羅整庵為首的「去實體化」的唯氣論思潮。
接著,對於朱子的太極為中心的宇宙論,本論文以為朱子是在描述一「即存有即活動」的「生生之理」。以此,即對牟宗三先生以「只存有而不活動」來詮釋朱子的「理」提出質疑。對此,本文以為朱子之所以反對言「太極便是動靜」,是在強調不可以動靜來規定太極,並非以太極本身不可動靜。
進而,本研究即指出朱子以「繼之者善」、「成之者性」,來詮釋太極的「陽動」、「陰靜」,且以其為「實理發出」至「實理內藏」,這實是在說太極之理的發用流行過程。而且,朱子把程伊川的「體用一源,顯微無間」形上學思維,應用於其太極宇宙論中,並詮釋為「體立而用行」、「先體而後用」,以及「由體達用」、「從微至著」,這即有一發用流行的意思,是以太極能呈用、顯現自身於萬事萬物之中而言。再者,朱子的「理一分殊」之說的「分」字,是有一「分出去」的動力義,即為太極之一理發用流行自身,而分殊為萬事萬物中各個太極的型態。所以,通過本文諸多論點,即能證明朱子是在強調有動力義的「生生之理」。而且,本文亦以為對於儒家哲學客觀面的生生義的掌握,是為朱子學於儒家形上體系中的最大貢獻。
在天人合一的問題方面,朱子的〈仁說〉思想實是把握了儒家哲學客觀面的「天道下貫為萬物之性」的型態,即符合於《易傳》的「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以及《中庸》的「天命之謂性」的義理,他的〈仁說〉即是為代表生生之理的天地之心,貫注成人心之「仁」的「天道下貫」的型態。但是,他卻不契於儒家哲學主觀面的逆覺本心的型態,故他無法走上孟子的「盡心、知性、知天」的型態,以及明道的「只心便是天」的主觀性道德形上學的進路。以此,他只能往客觀面的形上學路徑而行,而成就其「格物」工夫所開出的天人合一之境。
此即,他是從「即物窮理」的漸教工夫開始用功,再進入「豁然貫通」的心境,即可顯發一超越的形而上之知。如此,就能從窮格事事物物中的分殊之理,而漸漸地能默識「理一」之處的「統體之太極」。而且,從他詮釋孟子的「盡心、知性、知天」的話語中,可見出他的格物之功,著實能在「心靜理明」的心靈中,去貫通心、性、天,這就是朱子系統中的天人合一型態。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導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研究方法與研究目的……………………………………1
(一)研究動機 1
(二)研究進路及方法 1
(三)研究目的 2
第二節 歷來學者對朱子的思想型態或其理氣論的觀點………………….4
(一) 羅整菴的理氣論 4
(1) 羅整菴「以氣為本」的理氣論 4
(2) 對於羅整菴的「理氣為一物」的檢討 6
(二) 李退溪的「理」 7
(1) 李退溪所詮釋的朱子的「理」 7
(2) 對於李退溪的「理」的檢討 9
(三) 牟宗三先生對朱子的批評 10
(1) 牟先生對於朱子的「只存有而不活動」的「理」的觀點 10
(2) 對牟宗三先生的「只存有不活動之理」的檢討 12
(四) 羅光先生的「生生之理」 13
(1) 羅光先生把朱子的「理」視為「生生之理」 13
(2) 對羅光先生的「朱熹的形上結構論」的檢討 14
(五)唐君毅先生折衷的論點 15
(1) 唐先生對於朱子的「理」與「心」的詮釋 15
(2) 唐君毅先生折衷的論點的檢討 16
(六)勞思光先生對朱子理氣系統的質疑 17
(1) 勞思光先生對朱子體系的詮釋與定位 17
(2) 對勞思光先生所論朱子理氣論的理論困境之檢討 19
第三節 形上學與天道論……………………………………………………21
(一) 形上學(Metaphysics)的定義 21
(二) 形上學與中國哲學 22
(三) 主觀性的形上學與客觀性的形上學 22

第二章 朱子理氣論的淵源與形成………………………………25
第一節 北宋儒家形上思想的轉折…………………………………………25
(一) 周濂溪的道體論 25
(1) 太極思想 25
(2) 《通書》中的道體 26
(3)濂溪的道體論所引出的哲學問題 27
1.濂溪的確立了儒家的道體論
2.對「無極而太極」的爭議
(二) 張橫渠的「太虛即氣」 29
(1) 橫渠形上思想的起點 29
(2) 太虛即氣 31
(3) 窮理盡性以至於命 33
(三)程明道的「天理」 34
(1) 對「太虛即氣」的批評與明道的圓融觀點 35
(2) 對橫渠「窮理盡性以至於命」的批評與明道的天人一本 36
(3) 對於明道的「天理」思想的檢討 38
1. 明道把儒家的宇宙論吸納於本心
2. 明道是一種「收歸主體的形上學」型態
3. 明道以主體本心來打通形上界與形下界
(四) 程伊川的「理」 41
(1) 形上界與形下界二分的觀點 41
(2) 「格物窮理」的工夫 43
(3) 體用一源,顯微無間 44
(4) 對於伊川的「理」學的檢討 46
1.伊川確立了北宋儒家形上學的形上界與形下界的分野
2.伊川以格物窮理所得出的「體用一源、顯微無間」的形上學原理溝通形上與形下兩界
3.伊川不走明道的主觀形上學型態而是為一客觀的形上學型態
第二節 朱子理氣論的建構與形成…………………………………………...48
(一)朱子對北宋儒家形上學的批判與繼承 48
(1) 繼承伊川的「理」並批判橫渠的「太虛即氣」以成其理氣系統 48
(2) 捨棄明道的本心開出的主觀形上學而服膺伊川的「格物窮理」所成的客觀形上學 49
(3) 回到濂溪的宇宙論並運用伊川的「體用一源、顯微無間」之形上學思維 51
(二) 結語: 朱子的形上體系與北宋儒家形上思想的關係 53
(1) 從濂溪到朱子是一走向形上與形下二分的發展 53
(2) 從濂溪到朱子是一漸漸往客觀形上學發展的走向 54
(3) 從濂溪到伊川是一摒除宇宙論的進程,但朱子卻復返濂溪的宇宙論 54

第三章 理氣論…………………………………………………56
第一節 對於朱子的「理」概念的解析……………………………………56
(一)「理」的意涵 56
(1)「所以然之故」與「所當然之則」 56
(2)存在之理與道德之理 58
1.存在之理
2.道德之理
(二) 理的層級 62
(1) 一物所具之理 62
(2) 總天地萬物之理是太極 63
(3) 形構之理 65
第二節 朱子的氣論…………………………………………………………68
(一)陰陽之氣 68
(1) 陰陽之理與陰陽之氣 68
(2) 陰陽的法則 70
1.陰陽消長
2.變化之則
3.流行與定位
(3)無一物不有陰陽 73
1.對於陰陽屬性的區分
2.實體化下的陰陽
3.陰陽各生陰陽
(二) 生生之氣 75
(1) 伊川對於氣的屈伸的觀點 75
(2) 朱子對伊川的新生之氣的論點的繼承 77
(三)鬼神之氣 79
(1) 魂魄與鬼神 79
1.「魂」與「魄」
2.「鬼」與「神」
(2) 祭祀與感格 81
第三節 理氣關係……………………………………………………………84
(一)理氣之辨的大意 84
(1) 理氣二分的型態 84
(2) 理先氣後 87
(3) 理生氣 89
(4) 氣強理弱 91
(二)朱子的「理氣二分」與儒家的道德哲學 95
(1) 儒家的道德哲學本是為理氣二層的型態 96
(2) 儒家的道德本心即指涉著於形而上的道體 97
(3)從道德主體的理氣二分之體認,可證成存在世界的理氣二層結構 98
(三)結語:「理氣二分」所產生的哲學問題 99


第四章 太極論………………………………………………….102
第一節 無極而太極…………………………………………………………102
(一) 陸氏兄弟對於「無極而太極」的質疑 102
(二) 朱子對「無極而太極」的解釋 104
(三) 對於朱子的「無極而太極」的詮釋的檢討 108
(1) 「無極」一詞符合於朱子對「理」的理解 108
(2) 朱子肯定「無極」一詞所透顯的哲學意義 109
第二節 太極動靜問題……………………………………………………..110
(一)周濂溪的太極「動而生陽、靜而生陰」的實義 110
(1)《通書》的〈動靜〉篇中的兩種「動靜」 110
(2)太極「動靜」是一種妙運之神 111
(3)「動而生陽,靜而生陰」的意涵 112
(二)朱子對太極的「動而生陽、靜而生陰」的理解 113
(1) 太極者,本然之妙也,動靜者,所乘之機也 113
(2) 理有動靜,故氣有動靜 119
(三)太極之理的「陽動」至「陰靜」的發用流行過程 124
(1)「繼之者善」至「成之者性」的流行過程 124
(2)「誠之源」至「誠斯立」、「誠之通」至「誠之復」 126
第三節 牟宗三先生所理解的朱子的「神」的意義……………………..129
(一)牟宗三先生所理解的朱子的「神」 129
(二)對於牟宗三先生所理解的朱子的「神」義的檢討 130
(三) 本文對於朱子的「理」的流行義的基本立場 133
(1) 朱子的「理不可以動靜言」是為保持太極之理的超越性 133
(2)「從然推其所以然」只是一種工夫論或方法論,其對於「理」的屬性並無決定性的影響 134
(3)把握朱子所論「繼之者善」至「成之者性」的道體流行為萬物之性的過程,即可證實其理的活動性 134

第五章 「理一分殊」式的宇宙論…………………………….135
第一節 論朱子的太極流行之神:從「體用一源,顯微無間」的形上學思維來理解 ………………………………………………………..135
(一)「非有以離乎陰陽,不雜乎陰陽而為言」的確義 135
(二)從「體用一源,顯微無間」的觀點論太極發用至陰陽、五行、萬物137
(三)從「易有太極」的易學觀點論朱子的「神」義 140
第二節 理一分殊與生生之理……………………………………………145
(一)「理一分殊」的觀點的產生 145
(二)「理一分殊」式的宇宙觀 147
(三)生生之理所展開的「理一分殊」式的動態的宇宙論 149
(四)「理一分殊」體系中的人性、物性之說 153
(1) 本然之性與氣質之性 153
(2)「理同氣異」與「性同氣異」 154
(3)枯槁有性 156
(五)對於「理一分殊」式的宇宙發生論與人性、物性論的檢討 157
(1)朱子的「理一分殊」式的宇宙論結合了多種形上學思維 157
1.生生之理與天道下貫原則
2.從「體用一源,顯微無間」轉而為「體立用行」、「由體達用」或「由微至著」的意義
3.朱子從「易有太極」的「加一倍法」得到啟發
(2)朱子的人性、物性之論當以其動態的「理一分殊」說為基礎來理解159
(3)朱子的人性、物性之論的不足之處 160

第六章 天人合一論:〈仁說〉與格物窮理……………………163
第一節 儒家哲學的「天人合一」的基本型態……………………………163
(一)以《中庸》、《易傳》為中心的客觀面的義理 163
(二)孔子的「踐仁知天」與孟子的「盡心、知性、知天」是從主觀面上通至客觀面的型態 165
(三) 儒家哲學的最高境界:聖人生命的天人合一之境 169
(四)結語:「天人合一」的兩種型態 169
第二節 朱子的〈仁說〉與其對「仁」的體認……………………………..171
(一)〈仁說〉與「性即理」 171
(1) 「仁」與生生之理 171
(2) 以〈仁說〉為背景對「性即理」的詮釋 176
(二)「仁」的本心義(心體義)的流失 178
(1) 朱子掌握了儒家客觀面的義理,卻走不上明道的「心、性、天」通而為一的型態 178
(2)「心之德、愛之理」與反對一體之仁 180
1. 仁性、愛情的區分
2. 反對「一體之仁」的意義
(三)朱子的「心」的意涵 185
(四) 結語:〈仁說〉的「從然推其所以然」的體證方式 187
第三節 格物窮理與天人合一……………………………………………….189
(一)「格物窮理」的起點:心 189
(1) 心具眾理 189
(2) 涵養敬心 191
(二)主、客對立的「即物窮理」型態 193
(1)致知在格物 193
(2)「從然推所以然」的思維方式 195
(3) 格物是要窮得形而上之理(分殊的太極之理) 196
(4)主、客對立的型態 197
(三)豁然貫通與天人合一 198
(1) 貫通之知與推類之知 198
(2) 萬物各具一理,萬理同出一原 200
(3) 「盡心、知性、知天」的詮釋:天人合一之境 202
(四)結語:朱子的「格物」工夫所開出的「天人合一」境界所帶來的啟示 205
(1) 可證明「格物窮理」型態亦可體認「即存有即活動」之理 205
(2)「以氣為本」的理氣論學者的偏差,當在於無法體認「格物窮理」是在於顯出「超越之智性」或「形而上之知」 206

第七章 結論:對於朱子的形上思想之衡定………………….208
(一)「即物窮理」型態確實能開出儒家形上學體系,而非是一種歧出 208
(1)《易傳》對天道的體會即來自格物窮理 208
(2)「即物窮理」型態可開出客觀面的儒家形上學 210
(3)朱子的客觀性的儒家形上學可作為陸、王心學的引導原則 212
(二)朱子系統對儒家哲學的主觀面的理解有所限界與不足 214
(1) 心與理的「本具義」與「當具義」 214
(2)主觀性或客觀性的「天人合一」型態的差異 216
(三)結語:朱子的系統的「新之所以為新」實有極高的價值 217
zh_TW
dc.format.extent 43548 bytes-
dc.format.extent 89826 bytes-
dc.format.extent 134844 bytes-
dc.format.extent 75018 bytes-
dc.format.extent 323594 bytes-
dc.format.extent 332714 bytes-
dc.format.extent 526601 bytes-
dc.format.extent 375781 bytes-
dc.format.extent 335463 bytes-
dc.format.extent 424844 bytes-
dc.format.extent 257621 bytes-
dc.format.extent 197385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language.iso en_US-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891545022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朱熹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太極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朱子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理氣論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理一分殊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牟宗三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格物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仁說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儒家形上學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生生zh_TW
dc.title (題名) 朱子理氣論在儒家形上體系中的定位問題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原典部分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 朱熹(宋),《朱子全書》,上海 : 上海古籍,200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 朱熹(宋),《朱子文集》,臺北市 : 德富文教基金會出版 : 允晨文化總經銷, 民8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朱熹(宋),《朱子語類》,北京 : 中華書局, 199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朱熹(宋),《朝鮮古寫徽州本朱子語類》,日本京都 : 中文, 198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 朱熹(宋),《朱子大全》,臺北市 : 臺灣中華, 民5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 朱熹(宋),《周易本義》,臺北市 : 廣學社, 民6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 朱熹(宋),《四書集注》,臺北 : 中華, 民5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 朱熹(宋),《易學啟蒙》,臺北市 : 廣學社, 民6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 朱熹(宋),《近思錄》,臺北市 : 臺灣商務, 民6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周敦頤(宋),《周子全書》,臺北市 : 廣學社, 民6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張載(宋),《張子全書》,臺北市 : 臺灣商務, 民6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2. 張載(宋),《張載集》,臺北 : 漢京, 民7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3.程顥、程頤(宋),《二程全書》,臺北 : 中華, 民5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4. 程顥、程頤(宋),《二程集》,臺北 : 漢京, 民7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5.陸九淵(宋),《陸九淵集》,台北市 : 里仁書局, 民7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6.黃宗羲(明),《宋元學案》,台北 : 河洛, 民62-6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7.黃宗羲(明),《明儒學案》,台北 : 河洛, 民62-6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8. 劉宗周(明),《劉宗周全集》,臺北市,中研院文哲所,民85-8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羅欽順(明),《困知記; 羅整庵先生存稿; 思辨錄輯要》,臺北市 : 廣學社, 民6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0.王廷相(明),《王氏家藏集》,台北 : 偉文圖書出版社, 民6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1.王守仁(明),《王陽明全書》,臺南市 : 和裕, 200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2.戴震(清),《戴東原先生全集》,臺北市 : 大化, 民6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3.王弼(魏),孔穎達(唐),《周易正義》,臺北市 : 臺灣古籍, 2001[民9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4. 毛公傳,鄭元箋(漢),孔穎達等正義(唐),《毛詩正義》,臺北 : 中華, 民5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5. 陳奇猷,《韓非子集釋》,臺北市 : 國家, 民7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6.陳淳(宋),《北溪字義》,臺北市 : 臺灣商務, 民7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7.朱熹(宋),《晦庵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市 : 臺灣商務, 民7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8. 朱熹(宋),《朱子語類》,《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市 : 臺灣商務, 民7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9.李滉,《退溪全書》,退溪學研究院,1990.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0.王夫之,《張子正蒙注》,台北市:世界書局,民5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1.曹端,《曹端集》,北京:中華書局,200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2.邵雍,《皇極經世書》,台北:中華書局,民5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二.專書部分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劉述先,《朱子哲學思想的發展與完成》,臺北市 : 臺灣學生, 民7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錢穆,《朱子新學案》,臺北市 : 撰者自刊, 民6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 陳榮捷,《朱熹》,臺北市 : 東大出版 : 三民總經銷, 民7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 陳榮捷,《朱學論集》,臺北市 : 臺灣學生, 民7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 金春峰,《朱熹哲學思想》,臺北市 : 東大發行 : 三民總經銷, 民8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 陳來,《朱熹哲學研究》,臺北市 : 文津, 民7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 曾春海,《朱熹哲學論叢》,臺北市 : 文津, 2001[民9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 曾春海,《朱熹易學析論》,臺北縣新莊市 : 輔大, 民7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 曾春海,《中國哲學概論》,台北:五南書局,2005.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 曾春海,《易經的哲學原理》,台北:文津出版社,2003.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 牟宗三,《牟宗三先生全集》,臺北市 : 聯經, 2003[民9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2.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一)》,臺北市 :正中 ,民8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3.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三)》,臺北市 :正中 ,民8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4. 牟宗三,《才性與玄理》,台北:臺灣學生,1997.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5. 牟宗三,《圓善論》,台北:臺灣學生,民8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6. 羅光,《羅光全書》,臺北市 : 臺灣學生, 民8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7. 羅光,《中國哲學思想史 : 宋代篇》,臺北市 : 臺灣學生, 民7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8. 羅光,《儒家形上學》,臺北市 : 臺灣學生發行 , 民8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 羅光,《儒家生命哲學》,臺北市 : 臺灣學生, 民8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0. 羅光,《儒家哲學的體系》,臺北市 : 臺灣學生, 民7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1.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 : 原性篇》,臺北市 : 學生, 民7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2.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 : 導論篇》,台北市 : 學生, 民7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3.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 : 原道篇卷三》,台北市 : 學生, 民7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4. 方東美,《中國哲學精神及其發展(上)(下)》,台北市 : 黎明,200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5. 方東美,《生生之德》,台北市 : 黎明,200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6. 方東美,《中國人生哲學》,台北市 : 黎明,200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7. 方東美,《原始儒家道家哲學》,臺北市 : 黎明, 民7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8. 方東美,《新儒家哲學十八講》,臺北市 : 黎明, 民7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9.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 4冊,臺北市 : 三民, 民7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0.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2冊 , 台北市 : 台灣商務, 民8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1.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新編》,臺北市 : 藍燈, 民8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2. 馮友蘭,《新理學》,出版地不詳 : 出版者不詳, 民27序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3. 蔡仁厚,《宋明理學南宋篇 : 心體與性體義旨述引》,臺北市 : 學生, 民7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4. 蒙培元,《理學的演變 : 從朱熹到王夫之戴震》,臺北市 : 文津, 民7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5. 張立文,《理》,臺北市 : 漢興, 1994[民8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6. 張岱年,《中國哲學大綱》,台北 : 藍燈文化, 民8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7. 張岱年,《張岱年全集》,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8. 徐復觀,《中國思想史論集》,臺北市 : 臺灣學生, 民6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9. 徐復觀,《中國思想史論集. 續編》,臺北市 : 時報文化, 民74二刷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0.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4.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1. 朱伯崑,《易學哲學史》,臺北市 : 藍燈,199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2. 吳展良編,《朱子研究書目新編1900-2002》,臺北市:臺大出版中心,200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3. 陳來,《宋明理學》,臺北市 : 洪葉文化, 199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4. 侯外廬、邱漢生、張豈之,《宋明理學史》,北京市 : 人民出版 : 新華發行, 198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5. 余英時,《朱熹的歷史世界 : 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臺北市 : 允晨文化, 民9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6. 余英時,《宋明理學與政治文化》,臺北市 : 允晨文化, 200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7. 祝平次,《朱子學與明初理學的發展》,台北市 : 臺灣學生, 民8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8. Chung Tsai-chu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ncepts of Heaven and of Man in the Philosophy of Chu Hsi(Taipei:Institute of Chinese Literature and Philosophy, Academia Sinica,199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9. 田浩,《宋代思想史論》,北京 :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 200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0. 田浩,《朱熹的思維世界》,臺北市 : 允晨文化, 民8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1. 成中英,《知識與價值 : 和諧‧真理與正義的探索》,台北市 : 聯經, 民7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2. 成中英,《合外內之道:儒家哲學論》,台北:康德出版,200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3. 杜維明,《儒家思想 : 以創造轉化為自我認同》,臺北市 : 東大發行 : 三民書局總經銷, 民8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4. 楊祖漢,《從當代儒學觀點看韓國儒學的重要論爭》,臺北市 : 臺大出版中心, 2005[民9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5. 楊祖漢,《當代儒學思辨錄》,臺北市 : 鵝湖, 民8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6. 李明輝,《四端與七情 : 關於道德情感的比較哲學探討》,臺北市 : 臺大出版中心, 2005[民9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7. 布魯格著,《西洋哲學辭典》,項退傑編譯,台北:國立編譯館,民7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8. 今井宇三郎、小野澤精一等,《氣的思想》,李慶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9. 陳俊民,《張載哲學與關學學派》,台北:臺灣學生書局,民7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0. 張亨,《思文之際論集—儒道思想的現代詮釋》,台北:允晨文化實業公司,199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三.碩博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 黎華標,《朱子之理氣系統》,香港 : 香港大學新亞研究所哲學組, 民65年9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 李楠永,《朱熹本體觀念之研究》,(台北,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6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 簡宗修,《朱子的理氣說》,(台北,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8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 沈享民,《朱熹理一分殊哲學之溯源與開展》,(台北,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 陳一峰,《宋明理學中氣觀念之反省與釐清-一項以張載、朱熹與王守仁為典型的分析》(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 沈享民,《知態評價、智的德性與格物致知-論德性知識論之兩個進路,並論朱熹格物致知哲學之智的德性的基礎》(台北,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 鄭相峰,《朱子心論研究》,(台北,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 連顯章,《朱子之工夫論研究》,香港 : 香港大學新亞研究所哲學組, 民7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 胡森永,《從理本論到氣本論 : 明淸儒學理氣觀念的轉變》,(台北,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 金尚燮,《朱熹以理學詮釋易學之研究》,(台北,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民8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 卜龍模,《朱熹「理氣」哲學思想之研究》,(台北,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民8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2. 謝仁真,《析論朱熹與張栻的仁說及其論辨》,(台北,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3. 游騰達,《朱子對北宋四子的理解與詮釋》,(桃園,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9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4. 張子立,《朱子倫理觀爭議評述 :以牟宗三的批判觀點為例》,(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8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四.期刊論文或論文集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 鍾彩鈞主編,《朱子學的開展-學術篇》(台北:漢學研究中心,200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 楊儒賓主編,《朱子學的開展-東亞篇》(台北:漢學研究中心,200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 鍾彩鈞主編,《國際朱子學會議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 朱杰人主編,《邁入21世紀的朱子學:紀念朱熹誕辰870周年、逝世800周年論文集》(上海:華東師範大學,20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 黃俊傑、林維杰主編,《東亞朱子學的同調與異趣》(臺北市 :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2007[民9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 陳來,〈元明理學的”去實體化”轉向及其理論後果—重回”哲學史”詮釋的一個例子〉,《中國文化研究》,2期(200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 錢穆,〈朱子心學略〉,《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五)》,台北,東大,民6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 鍾彩鈞,〈羅整庵的理氣論〉,《中國文哲研究集刊》,6期(1995.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 朱漢民,〈朱熹本體論的時空關係〉,《中國文化月刊》,第146期(1991,台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 黎華標,〈朱子之道德的宇宙論〉,《新亞書院學術年刊》,第14期(1972,香港)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 袁信愛,〈朱熹理氣論中的人學思想〉,《哲學與文化》,第23卷5期,總264期(1996,台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2. 蔡仁厚,〈朱子理氣論的幾個要點〉,《哲學與文化》,2卷2期,總12期(1975,台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3. 黎華標,〈朱子理氣系統之疏解〉,《新亞書院學術年刊》,第13期(1971,香港)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4. 李志林,〈論朱熹「理一分殊」說的積極意義〉,《哲學與文化》,第20卷10期,總233期(1993,台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5. 劉述先,〈「理一分殊」的規約原則與道德倫理重建之方向〉,《哲學與文化》,28卷7期(2001,台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6. 王孺松,〈朱子論陰陽〉,《國文學報》第8期,(1979,台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7. 方蕙玲,〈朱子的認知哲學〉,《中國文化月刊》第95期(1987,台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8. 林安梧,〈知識與道德之辯證性結構-對朱子學的一些檢討〉,《鵝湖》,10卷6期(1984,台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 張永儁,〈從宋代理學之思想脈絡略論程朱理學之「方法」〉,《臺大哲學評論》,第14期(1991,台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0. 呂凱,朱熹和性理學,《中華學苑》,第35期(1987,台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1. 張永儁,〈從程朱理氣說析論朱熹心性論之要義〉,《臺大哲學評論》,第12期(1989,台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2. 劉述先,〈朱子的性論〉,《清華學報》17卷,(1985,新竹)。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3. 蔡仁厚,〈朱子性理系統形成的關鍵與過程〉,《哲學與文化》,28卷7期(2001,台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4. 蔡仁厚,〈朱子心性之學綜述〉,《東海學報》第27期(1986,台中)。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5. 溫帶維,〈論朱子宇宙論中惡之可能〉,《哲學與文化》,26卷7期(1999,台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6. 徐剛,〈朱熹易學自然哲學〉,《中國文化月刊》251期(2001,台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7. 程元敏,〈朱子易例及易傳比較研究〉,《中山學術文化集刊》第四期(1969,台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8. 蔡仁厚,〈「性即理」的兩個層次與朱子學之歧義〉,《鵝湖》, 1卷8期,總8期(1976,台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9. 成中英,〈論孔子之知與朱子之理:並申論知識與道德之互基性〉,《孔孟月刊》,21卷9期(1983,台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0. 楊祖漢,〈朱子「盡心章注」與胡五峰思想之關係〉,《國立中央大學人文學報》,24期,民90年12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1. 張慧芳,〈朱子的理氣觀〉,《靜宜人文學報》第2期(1990,台中)。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6. 吳洲, 〈朱熹理氣共時性相即思路與其天理人欲觀的內在矛盾〉,《福建論壇(文史哲版) 》,6期,199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2. 梁宗華,〈朱熹與李退溪理氣觀異同及意義〉,《孔子研究》,4期,199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3. 石福祁,〈試論朱熹解決理氣矛盾的方式〉,《社科縱橫》,2期,199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4. 郭淑新,〈理之尊嚴”與“理之無能”——論朱熹哲學的理氣關系說〉,《淮北煤師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期,200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5. 林建華,〈關于朱熹理氣神化動靜的思想〉,《福建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3期,20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6. 林樂昌,〈張載理觀探微——兼論朱熹理氣觀與張載虛氣觀的關係問題〉,《哲學研究》,8期,200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7. 耿彥君,〈馮友蘭與朱熹“理在氣先”說之比較〉,《錦州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期,199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8. 周桂芹,〈朱熹“格物致知”說學理價值評析 〉,《江西社會科學》,6期,200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9. 郭振香,〈由朱熹性理學說觀“理一分殊”之多重意蘊〉,《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6期,200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0. 郭齊,〈性與天道:朱熹“理從天出”說辨析〉,《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期,200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1. 任繼愈,〈朱熹格物說的歷史意義〉,《南昌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期,20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2. 趙峰,〈論朱熹的格物致知之旨〉,《孔子研究》,4期,199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3. 程林,〈胡煦與朱熹對“太極”“道器”理解之分歧〉,《中國哲學史》,3期,200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4. 李明輝,〈劉蕺山對朱子理氣論的批判〉,《漢學研究》,39期,民國90年12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5. 周志川,〈朱子太極觀對後世的影響--以清初理學家為中心〉,《通識研究集刊》,3期,民92.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6. 林月惠,〈由《太極圖說》探討周濂溪與朱子思想之差異〉,《嘉義師院學報》。3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7. 杜保瑞,〈朱熹哲學研究進路〉,《哲學與文化》,374期 民94.0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8. 曾昭旭,〈朱子格物之再省察〉,《鵝湖》,123期,民74.0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9. 蔡淑閔,〈從王陽明對朱子「格物窮理」之反省論其致良知說〉,《中文研究學報》,1 期,民86.0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0. 張子立,〈釋朱子「脫然貫通」說〉,《東吳哲學學報》,12期(8,200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1. 趙中偉,〈「仁」的詮釋之轉化與延伸—以朱熹《論語集注》為例〉,《輔仁國文學報》,增刊(2006.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2. 鄧克銘,〈明中葉羅欽順格物說之特色及其效果〉,《鵝湖學誌》,26期(2001.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3. 東方朔,〈上達體悟與下學窮理--朱子、南軒仁說之辨所表達的工夫方向〉,《世界中國哲學學報》,6期,民91年1月。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