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contributor.advisor | 趙建民 | zh_TW |
dc.contributor.advisor | Chien-min Chao | en_US |
dc.contributor.author (作者) | 王嘉州 | zh_TW |
dc.contributor.author (作者) | Chia-chou Wang | en_US |
dc.creator (作者) | 王嘉州 | zh_TW |
dc.creator (作者) | Chia-chou Wang | en_US |
dc.date (日期) | 2002 | en_US |
dc.date.accessioned | 17-九月-2009 17:58:01 (UTC+8) | - |
dc.date.available | 17-九月-2009 17:58:01 (UTC+8) | - |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 17-九月-2009 17:58:01 (UTC+8) | - |
dc.identifier (其他 識別碼) | G0088260503 | en_US |
dc.identifier.uri (URI) |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3719 | - |
dc.description (描述) | 博士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國立政治大學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東亞研究所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88260503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91 | zh_TW |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 本論文之研究目的為建構中央與地方關係類型之模式,所要解答的問題有五:第一,中央與地方的關係可區分為哪幾種類型?第二,不同的關係類型與地方的經濟行為有何關連?第三,不同的關係類型,將使中央政府有何得失?第四,中央偏好的改變對中央與地方關係類型有何影響?第五,在制度變遷過程裡中央與地方如何互動?壹、中央與地方的關係可區分為哪幾種類型?本論文採用政治利益與經濟利益兩個變數,以建構出中央與地方之四種關係類型:分別是第一象限的開放且分權型、第二象限的封閉而分權型、第三象限的封閉且集權型,以及第四象限的開放而集權型。本研究發現:從1982年的中共「十二大」到2002年的中共「十六大」,中國大陸中央與地方的政經關係均屬於封閉而分權型,亦即地方所佔政治利益少於中央,但經濟利益多於中央。不過各省與中央之關係類型就較多變化,總體而言,各省與中央關係類型之變化,具有四項特徵:第一,各省與中央之關係以封閉而分權型最眾,年平均有14.25個省;其次為封閉且集權型,年平均有10.5個省;再者為開放且分權型,年平均有4個省;最後則為開放而集權型,年平均有1.25個省。第二,各省分佈在此四種類型中的數量排序,均未曾改變。第三,四種關係類型的變化趨勢,除封閉且集權型呈現下降外,其他三種類型都為上升。第四,綜合前述兩點可知,各省與中央之關係類型呈現緩慢變化,主要是由封閉且集權型轉變為其他三種類型。貳、不同的關係類型與地方的經濟行為有何關連?本文修正並合併五種地方政府行為方式成為三種,並分別賦予具體衡量指標如下:第一,以「各地區基本建設投資額佔全國之比例」代表「與中央討價還價爭取更優惠的政策」的情形,因為中央政府以審批方式嚴加控制此類投資,故其比例越高,代表爭取到的政策越優惠。第二,以「各地區非國有工業總產值佔全國的比例」代表「發展新的投資領域」的情形,比例越高,代表發展新投資領域越成功。第三,以「各地區實際利用外資佔全國的比例」代表「國際化」的程度,比例越高,國際化程度越高。本研究發現:若地方佔政治利益與經濟利益的比例越高,則其在上述三項指標之數值越高;反之則越低。換言之,在三種經濟行為的指標中,均為開放且分權型居冠,封閉而分權型居次,開放而集權型第三,封閉且集權型居末。參、不同的關係類型,將使中央政府有何得失?本論文將四種中央地方關係類型的優缺點歸納如下:第一,開放且分權型的優點是可促進地方自治與經濟發展,缺點是是造成地方主義與地區差距的擴大。第二,封閉而分權型的優點是有利於國家政治上的統一與經濟上的發展,缺點為高壓統治與地區差距的擴大。第三封閉且集權型的優點是國家的統一與地區差距縮小,缺點為高壓統治與經濟衰退。第四,開放而集權型的優點為促進地方自治與地區差距縮小,缺點為造成地方主義與經濟衰退。本研究發現,自1982年「十二大」至2002年「十六大」,中國大陸中央與地方關係均為封閉而分權型,其優缺點之意涵如下:在國家統一上,表現為中央規劃的省委書記與省長均能在換屆選舉中順利當選,且中央可透過頻繁的調動來掌控省委書記與省長。在高壓統治上,表現為以高壓手段處理「八六學潮」、「八九民運」、「中國民主黨」組黨運動及法輪功事件。在經濟發展上,雖然有起有伏,但各時期都能將年均成長維持在7.8﹪以上。在地區差距上,有些時期僅是絕對差距的擴大,有些時期則伴隨相對差距的擴大。肆、中央偏好的改變對中央與地方關係類型有何影響?本論文將中央偏好的改變對中央與地方關係類型的影響區分為四類,第一類是趨中心化的變動;第二類是趨角落化的變動;第三類是順時針的變化;第四類是逆時針的變化。本研究發現,本研究發現,中國大陸1982年到1997年的變化,猶如順時針變化中的C2,中央的偏好明顯是為求經濟發展。1997∼2002的變化,猶如趨中心化的A2,顯示中央的偏好是以經濟發展與國家統一為前提,增加地方的政治參與及均衡地區發展。換言之,國家統一與經濟發展乃中共中央一貫的偏好,自1982年至2001年均未曾改變。中共中央用以保障國家統一的制度有三:第一,堅持民主集中制的領導制度,尤其是「四個服從」原則;第二。在決策機制,以「中央委員會」為名義上最高領導機關,但實質上,政治局及其常委會才是真正的權力機關。;第三,在選舉制度上,採行多層次的選舉,使其預先指定的人選成為「選舉人」與「被選舉人」。在經濟發展上,乃透過財政體制改革為動力。1980年的財政體制改革,即透過權力下放,承認地方財政收入的方式,希望達到加速經濟增長的目標,而1985年起的三次財政體制改革,其方向也都是財政分權,已形成收入集權、支出分權的局面,故能使大陸繼續維持經濟的高成長。因此,中央與地方之關係一直維持在封閉而分權型。預估2012年中共「十八大」召開前仍將維持在此一類型中,之後則可能往開放且分權型轉變伍、在制度變遷過程裡中央與地方如何互動?本文將中央與地方策略互動的過程,區分為三個步驟:第一步是中央提出政策,要求地方實行。第二步是地方判斷此中央政策對其究竟有利或不利,以決定其所採行的對策,地方所能採取的對策有三,包括「先鋒」、「扈從」及「抗拒」。第三步則為中央根據地方所採行的對策而提出對應之道。中央的對應方式可概分為「調和」與「懲罰」兩種。經過此三個步驟,則有六種可能的結果:積極合作、消極合作、完全妥協、部分妥協、溫和衝突、激烈衝突。本論文以廣東省為例,分析在財政體制變遷過程中與中央的策略互動。研究發現:中央與廣東三次互動,結果都不同。在「定額上解」時期,互動結果為「完全妥協」。中央與廣東可說是各有所得,不分勝負。「上解額遞增包乾」時期的互動結果則為「消極合作」,中央與廣東可說仍是各有所得,不分勝負,不過中央對此結果的偏好程度高過廣東。「分稅制」時期的互動結果則為「部分妥協」,中央與廣東仍是各有所得,不過廣東之所得比中央還多,可說是廣東略勝一籌,且廣東對此結果的偏好高過中央。 | zh_TW |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 This paper conceives of two major indicators: the “Total Sum of Political Interest” and the “Total Sum of Economic Interest”. At the same time, according to the reality of central-local distribution, these can be sub-divided into four relationship typologies: 1.”Open and Decentralized”, 2. “Closed and Decentralized”, 3. “Closed and Centralized” and 4. “Open and Centralized”. | en_US |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 章 節 目 錄第一章:緒論 第一節: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文獻檢閱 9壹、文化觀點的理論 9貳、結構觀點的理論 10參、程序觀點的理論 11肆、綜合三種觀點的理論 13伍、現有理論不足之處 14 第三節:研究途徑—理性選擇制度論 18壹、制度與偏好 19貳、策略互動 20參、制度變遷 21 第四節:研究範圍與方法 24 第五節:章節安排 27第二章:理性選擇制度論的分析架構 第一節:中央與地方關係類型之建構 29壹、政治利益的衡量 29貳、經濟利益的衡量 33參、中央與地方關係之類型 36肆、地方政府之行為方式 39 第二節:中央偏好的改變與制度變遷 40壹、中央與地方的權限劃分 40貳、集權與分權的優缺點 41參、中央偏好的變化與制度變遷 42 第三節:中央與地方的策略互動過程 45壹、地方的對策 45貳、中央之對應 45參、可能之結果 46肆、策略互動過程 47第三章:中央與地方政經關係之類型第一節:中央與地方政治利益分配之情形 51壹、中共「十二大」時的政治利益分配情形 51貳、中共「十三大」時的政治利益分配情形 55參、中共「十四大」時的政治利益分配情形 59肆、中共「十五大」時的政治利益分配情形 62伍、中共「十六大」時的政治利益分配情形 67陸、小結 74第二節:中央與地方經濟利益分配之情形 90壹、1982年經濟利益的分配情形 90貳、1987年經濟利益的分配情形 92參、1992年經濟利益的分配情形 95肆、1997年經濟利益的分配情形 98伍、小結 101第三節:政經關係類型與地方經濟行為 107壹、1982年「十二大」後中央與地方關係之類型 108貳、1987年「十三大」後中央與地方關係之類型 109參、1992年「十四大」後中央與地方關係之類型 112肆、1997年「十五大」後中央與地方關係之類型 114伍、小結 117第四節:結論 118壹、未來政治利益分配的可能變化 118貳、未來經濟利益分配的可能變化 119參、未來各省政治利益與經濟利益之關連 121肆、未來各省經濟行為的預估 121第四章:中央之偏好與制度變遷 123第一節:政經關係類型與中央之得失 124壹、國家統一 124貳、高壓統治 128參、經濟發展 134肆、地區差距 136伍、小結 141第二節:政治利益制度之變遷 142壹、中共中央的偏好—中央集權 142貳、保障中央集權之制度及其變遷 145參、領導核心的理性選擇 149肆、小結 151第三節:經濟利益制度之變遷 152壹、1980年開始的「分灶吃飯」財政體制 152貳、1985年的「劃分稅種、核定收支、分級包乾」體制 154參、1988年後的「多種形式包乾」體制 156肆、1994年起的財政分稅制 159伍、綜合比較 163陸、小結 164第四節:結論 166壹、國家統一之意涵與解釋 166貳、政治集中化之意涵與解釋 167參、經濟發展之意涵與解釋 168肆、地區差距之意涵與解釋 168第五章:制度變遷時中央與地方之策略互動—以廣東省為例第一節:「定額上解」時期(1980∼1987年) 171第二節:「上解額遞增包乾」時期(1988∼1993年) 177第三節:「分稅制」時期(1994年迄今) 182壹、分稅制對廣東之影響及其對策 182貳、中央對廣東抗拒表現的對應 183參、中央與廣東策略互動的結果 185肆、中央及廣東策略互動之所得 190第四節:結論 192第六章:結論第一節:研究發現 195壹、中央與地方的關係可區分為哪幾種類型? 195貳、不同的關係類型與地方的經濟行為有何關連? 198參、不同的關係類型,將使中央政府有何得失? 201肆、中央偏好的改變對中央與地方關係類型有何影響? 204伍、在制度變遷過程裡中央與地方如何互動? 206第二節:研究貢獻與限制 208第三節:未來研究方向 211附錄:中共第十二至十六屆中央委員背景編碼表附錄1-1:中共第十二屆中央委員背景編碼表 213附錄1-2:中共第十三屆中央委員背景編碼表 216附錄1-3:中共第十四屆中央委員背景編碼表 219附錄1-4:中共第十五屆中央委員背景編碼表 222附錄1-5:中共第十六屆中央委員背景編碼表 226附錄1-6:中央委員背景編碼代號說明 229參考書目 231表 目 錄表1-1-1:十種描述中國大陸中央與地方關係之概念與意涵 4表1-1-2:三類中國大陸中央與地方關係研究文獻之成果 8表1-2-1:十一種中央與地方關係理論的優缺點 16表1-3-1:三種新制度研究途徑之比較 19表1-3-2:制度的三種層次 20表1-3-3:制度變遷的兩種類型 22表1-3-4:政策失敗的五大原因 23表2-1-1:中共十二大至十六大中央委員、政治局委員及常委之人數 30表2-1-2:四種關係面向及內涵 32表2-1-3:現職地、崛起地、籍貫地之意義與歸類方式 32表2-1-4:學界慣用之四種中央與地方關係類型 36表2-1-5:1945∼1996年36個民主國家的中央與地方關係類型 37表2-1-6:單一制與聯邦制的特點 37表2-1-7:地方政府的五種行為方式 39表2-2-1:集權、均權與分權制下中央與地方關係之定義與特性 40表2-2-2:地方分權與中央集權的優缺點 41表2-2-3:集權、均權、分權在政治及經濟上的主要優缺點 42表2-2-4:四種中央與地方關係類型在政治及經濟上的主要優缺點 42表2-3-1:中央對應方式之內涵 46表2-3-2:中央與地方對策略互動結果的偏好 47表3-1-1:「十二大」中央委員籍貫地在29個省市之分佈情形 51表3-1-2:「十二大」連任中央委員之崛起地與現職地的交叉分析 52表3-1-3:「十二大」政治局委員之崛起地與現職地的交叉分析 53表3-1-4:「十三大」中央委員籍貫地在30個省市之分佈情形 55表3-1-5:「十三大」連任中央委員之崛起地與現職地的交叉分析 56表3-1-6:「十三大」政治局委員之崛起地與現職地的交叉分析 57表3-1-7:「十四大」中央委員籍貫地在30個省市之分佈情形 59表3-1-8:「十四大」連任中央委員之崛起地與現職地的交叉分析 60表3-1-9:「十四大」政治局委員之崛起地與現職地的交叉分析 60表3-1-10:「十五大」中央委員籍貫地在31個省市之分佈情形 63表3-1-11:「十五大」連任中央委員之崛起地與現職地的交叉分析 64表3-1-12:「十五大」政治局委員之崛起地與現職地的交叉分析 65表3-1-13:「十六大」中央委員籍貫地在31個省市之分佈情形 68表3-1-14:「十六大」連任中央委員之崛起地與現職地的交叉分析 69表3-1-15:「十六大」政治局委員之崛起地與現職地的交叉分析 71表3-1-16:各省歷年政治利益之相關分析 76附表3-1-1:「十二大」中央委員之籍貫地、崛起地與現職地分佈 77附表3-1-2:「十二大」政治局委員之籍貫地、崛起地與現職地分佈 77附表3-1-3:「十二大」政治局常委之籍貫地、崛起地與現職地分佈 78附表3-1-4:「十二大」後中央及地方的政治利益分配情形 78附表3-1-5:「十三大」中央委員之籍貫地、崛起地與現職地分佈 79附表3-1-6:「十三大」政治局委員之籍貫地、崛起地與現職地分佈 80附表3-1-7:「十三大」政治局常委之籍貫地、崛起地與現職地分佈 80附表3-1-8:「十三大」後中央及地方的政治利益分配情形 81附表3-1-9:「十四大」中央委員之籍貫地、崛起地與現職地分佈 81附表3-1-10:「十四大」政治局委員之籍貫地、崛起地與現職地分佈 82附表3-1-11:「十四大」政治局常委之籍貫地、崛起地與現職地分佈 83附表3-1-12:「十四大」後中央及地方的政治利益分配情形 83附表3-1-13:「十五大」中央委員在籍貫地、崛起地、現職地上之分佈 84附表3-1-14:「十五大」政治局委員之籍貫地、崛起地、現職地分佈 85附表3-1-15:「十五大」政治局常委之籍貫地、崛起地、現職地分佈 85附表3-1-16:「十五大」後中央及地方的政治利益分配情形 86附表3-1-17:「十六大」中央委員之籍貫地、崛起地與現職地分佈 86附表3-1-18:「十六大」政治局委員之籍貫地、崛起地與現職地分佈 87附表3-1-19:「十六大」政治局常委之籍貫地、崛起地與現職地分佈 88附表3-1-20:「十六大」後中央及地方的政治利益分配情形 88表3-2-1:1982年各省經濟利益差距情形 91表3-2-2:1982年各省財政收入、支出、赤字及預算外收入之相關分析 91表3-2-3:1987年各省經濟利益差距情形 94表3-2-4:1987年各省財政收入、支出、赤字及預算外收入之相關分析 94表3-2-5:1992年各省經濟利益差距情形 97表3-2-6:1992年各省財政收入、支出、赤字及預算外收入之相關分析 97表3-2-7:1997年各省經濟利益差距情形 100表3-2-8:1997年各省財政收入、支出、赤字及預算外收入之相關分析 100表3-2-9:大陸各省歷年經濟利益之相關分析 102附表3-2-1:1982年中央及地方的經濟利益分配情形 103附表3-2-2:1987年中央及地方的經濟利益分配情形 103附表3-2-3:1992年中央及地方的經濟利益分配情形 104附表3-2-4:1997年中央及地方的經濟利益分配情形 105表3-3-1:《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關於國家結構的規定 107表3-3-2:1982年中央與地方關係類型之地理分佈情形 109表3-3-3:1982年各省之政經利益與兩種行為方式指標之相關分析 109表3-3-4:1987年中央與地方關係類型的地理分佈情形 111表3-3-5:1987年各省之政經利益與三種行為方式指標之相關分析 112表3-3-6:1992年中央與地方關係類型的地理分佈情形 113表3-3-7:1992年各省之政經利益與三種行為方式指標之相關分析 114表3-3-8:1997年中央與地方關係類型的地理分佈情形 116表3-3-9:1997年各省之政經利益與三種行為方式指標之相關分析 116表3-4-1:大陸各省政治利益與經濟利益之相關分析(1982∼1997) 121表3-4-2:大陸各省之政治利益與三種行為方式指標之相關分析(1982∼1997) 122表3-4-3:大陸各省之經濟利益與三種行為方式指標之相關分析(1982∼1997) 122表3-4-4:不同的關係類型與地方經濟行為之關連 122表4-1-1:中共各地區省委書記更換及換屆時間(1982∼2002) 125表4-1-2:大陸各地區省長更換及換屆時間(1986∼2003) 128表4-1-3:中國民主黨被捕現在獄中之38位領導人名單 132表4-1-4:大陸各省市人均GDP差距在各年之變化(1982∼2001) 139表4-2-1:《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關於中共地位的規定 143表4-2-2:《中國共產黨章程》中關於中共領導地位的規定 143表4-2-3:《中國共產黨章程》中關於黨組的規定 144表4-2-4:《中國共產黨章程》中關於中委會、政治局及常委會職權規定 147表4-2-5:中共「十二大」以來歷屆中央委員會全體會議之日期與天數 148表4-2-6:大陸各省人均GDP與其政治利益量之相關分析 151表4-3-1:大陸1980年「分灶吃飯」財政體制之五種形式 153表4-3-2:大陸1985年財政體制改革之內容 155表4-3-3:大陸1988年財政體制改革之內容 156表4-3-4:大陸1994年財政體制改革之內容 159表4-3-5:中央補助地方及地方上解中央之金額(1990∼2000) 161表4-3-6:大陸八十年代以來四種財政體制的目標偏好與成效 164表4-3-7:大陸財政改革目標偏好之相關分析 165表4-4-1:大陸GDP及三級產業成長情形(1982∼2001) 168表4-4-2:大陸各省市人均GDP差距在四項指標上的變化(1982∼2001) 169表4-4-3:中央財政收支比重與經濟差距之相關分析 169表5-1-1:中央對廣東財政體制的變遷(1979∼1987) 172表5-3-1:分稅制下中央與地方的稅收劃分 182表5-4-1:中央與廣東策略互動之過程與得失 192表5-4-2:財政體制變遷對廣東之利弊 192圖 目 錄圖1-2-1:研究架構圖 17圖2-1-1:中央與地方關係之類型圖 38圖2-2-1:中央地方關係的趨中心化 43圖2-2-2:中央地方關係的趨角落化 43圖2-2-3:中央地方關係的順時針對化 44圖2-2-4:中央地方關係的逆時針變化 44圖2-3-1:「開放且分權型」下的中央與地方策略互動圖 49圖2-3-2:「封閉且分權型」及「開放且集權型」下的中央與地方策略互動圖 49圖2-3-3:「封閉且集權型」下的中央與地方策略互動圖 50圖3-1-1:1982年放大29倍後各地之政治利益比 54圖3-1-2:1987年放大30倍後各地之政治利益比 58圖3-1-3:1992年放大30倍後各地之政治利益比 62圖3-1-4:1997年放大31倍後各地之政治利益比 67圖3-1-5:2002年放大31倍後各地之政治利益比 74圖3-1-6:地方四項政治利益指標的變化(12大∼16大) 75圖3-1-7:各省所分配到的政治利益(12大∼16大) 75圖3-2-1:1982年放大29倍後各地經濟利益比 92圖3-2-2:1987年放大30倍後各地經濟利益比 95圖3-2-3:1992年放大30倍後各地經濟利益比 98圖3-2-4:1997年放大31倍後各地經濟利益比 101圖3-2-5:地方在四項經濟利益指標之變化(1982∼1997) 102圖3-2-6:各省所分配到的經濟利益比重(1982∼1997) 102圖3-3-1:1982年中央與地方關係類型分佈圖 108圖3-3-2:1987年中央與地方關係類型分佈圖 110圖3-3-3:1992年中央與地方關係類型分佈圖 113圖3-3-4:1997年中央與地方關係類型分佈圖 115圖3-3-5:各省與中央關係類型歷年之分佈(1982~1997) 117圖3-4-1:中央與地方政治利益之對比(12大∼16大) 118圖3-4-2:中央與地方經濟利益上之對比(1982∼1997) 119圖3-4-3:地方在三項財政指標所佔比例(1982∼2001) 120圖3-4-4:中國大陸三項財政收支之金額(1982∼2001) 120圖4-1-1:中央與地方關係類型分佈圖(1982~2002) 123圖4-1-2:遭中共迫害致死之法輪功學員人數(1999∼2003) 133圖4-1-3:兩岸經濟成長率之比較(1982∼2001) 134圖4-1-4:大陸GDP及三級產業之成長率(1982∼2001) 135圖4-1-5:大陸各省人均GDP差距之全距與標準差(1982∼2001) 140圖4-1-6:大陸各省人均GDP差距之差距倍數(1982∼2001) 140圖4-1-7:大陸各省人均GDP差距之相對差異係數(1982∼2001) 141圖4-3-1:中央佔國家財政收支之比例(1978~1988) 154圖4-3-2:中國大陸國家財政收支成長速度(1979∼1988) 154圖4-3-3:中國大陸財政收支增長速度(1987∼1994) 158圖4-3-4:中央財政收支佔全國之比例(1987∼1994) 158圖4-3-5:大陸財政收入佔GDP之比重(1978∼1993) 158圖4-3-6:中央財政收支佔全國之比例(1993∼2001) 160圖4-3-7:地方對中央財政依賴度(1978∼2001) 161圖4-3-8:大陸財政收入佔GDP之比例(1993∼2001) 162圖4-3-9:大陸預算外資金相對於財政收入之規模(1978~2000) 163圖4-3-10:中國大陸財政收支增長速度(1993∼2001) 163圖5-1-1:全國與廣東財政收入增長速度之比較(1979~1987) 175圖5-1-2:全國與廣東財政支出增長速度之比較(1979~1987) 175圖5-1-3:全國與廣東GDP增長速度之比較(1979~1987) 175圖5-1-4:全國與廣東稅收占財政收入比重之比較(1979∼1987) 176圖5-1-5:全國與廣東財政收入佔GDP比重之比較(1979∼1987) 176圖5-1-6:全國與廣東之地方對中央財政依賴度比較(1979∼1987) 176圖5-2-1:全國與廣東財政收入增長速度之比較(1988~1993) 178圖5-2-2:全國與廣東財政支出增長速度之比較(1988~1993) 178圖5-2-3:全國與廣東GDP增長速度之比較(1988~1993) 179圖5-2-4:全國與廣東稅收占財政收入的比重之比較(1988∼1993) 179圖5-2-5:全國與廣東財政收入佔GDP比重之比較(1988∼1993) 180圖5-2-6:全國與廣東之地方對中央財政依賴度比較(1988∼1993) 180圖5-3-1:全國與廣東實際增值稅稅率之比較(1994~2001) 186圖5-3-2:全國與廣東增值稅占稅收比重之比較(1994~2001) 186圖5-3-3:全國與廣東財政收入增長速度之比較(1994~2001) 187圖5-3-4:全國與廣東財政支出增長速度之比較(1994~2001) 187圖5-3-5:全國與廣東稅收占財政收入比重之比較(1994∼2001) 188圖5-3-6:全國與廣東GDP增長速度之比較(1994~2001) 189圖5-3-7:全國與廣東財政收入佔GDP比重之比較(1994∼2001) 189圖5-3-8:全國與廣東之地方對中央財政依賴度比較(1994∼2001) 190圖6-2-1:省級政府對中央政策之可能回應 211 | zh_TW |
dc.format.extent | 24001 bytes | - |
dc.format.extent | 40784 bytes | - |
dc.format.extent | 28171 bytes | - |
dc.format.extent | 24038 bytes | - |
dc.format.extent | 128953 bytes | - |
dc.format.extent | 106831 bytes | - |
dc.format.extent | 412752 bytes | - |
dc.format.extent | 230614 bytes | - |
dc.format.extent | 110481 bytes | - |
dc.format.extent | 68369 bytes | - |
dc.format.extent | 139284 bytes | - |
dc.format.extent | 74757 bytes | - |
dc.format.mimetype | application/pdf | - |
dc.format.mimetype | application/pdf | - |
dc.format.mimetype | application/pdf | - |
dc.format.mimetype | application/pdf | - |
dc.format.mimetype | application/pdf | - |
dc.format.mimetype | application/pdf | - |
dc.format.mimetype | application/pdf | - |
dc.format.mimetype | application/pdf | - |
dc.format.mimetype | application/pdf | - |
dc.format.mimetype | application/pdf | - |
dc.format.mimetype | application/pdf | - |
dc.format.mimetype | application/pdf | - |
dc.language.iso | en_US | - |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88260503 | en_US |
dc.subject (關鍵詞) | 中央與地方政經關係類型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開放且分權型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封閉而分權型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封閉且集權型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開放而集權型 | zh_TW |
dc.title (題名) | 理性選擇與制度變遷:中國大陸中央與地方政經關係類型分析 | zh_TW |
dc.type (資料類型) | thesis | en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參考書目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中文部分: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623名被迫害致死的法輪功學員名單及情況簡介」。法輪大法明慧網:http://www.minghui.cc/gb/death_report.html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大陸人權政策觀察」。大陸工作簡報,1998年10月8日。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中央力促各地支持稅改,嚴禁提前徵收明年稅款」。明報(香港),1993年12月24日,A9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分稅制或削富裕省財源,無理徵收稅費則可改善」。文匯報(香港),1993年11月4日,14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北京、上海、重慶市委主要負責同志職務調整」,新華網(北京),2002年10月22日。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地方官員批駁『分稅制』思路」。中國時報(台北),1993年12月3日,11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沿海地區強力反對分稅制」。聯合報(台北),1993年11月25日,18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國務院關於地方實行財政包乾辦法的決定」。項懷誠、姜維壯主編。中國改革全書•財政體制改革卷。大連:大連出版社,1992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國務院關於實行分稅制財政管理體制的決定」。朱憲堂、孫茂強主編。94財稅大變革—分稅制與新稅法。北京:煤炭工業出版社,1994年2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粵確保分稅制順利實施」。文匯報(香港),1994年2月20日,A2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廣東表態有限度支持分稅制」。聯合報(台北),1993年12月5日,10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廣東個人所得稅徵收全國第一」。經濟日報(北京),1995年11月6日,3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廣東專家批評分稅制挫傷地方發展積極性」。星島日報,1994年8月18日,A6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關於2002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及2003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摘要)」,人民日報(北京),2003年3月7日,版2。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籌組中國民主黨王有才將判刑」。中央日報(台北),1998年8月10日。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2001中國發展報告。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01年7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Lowell Dittmer。「中國新領導—從分工、政治背景、與政策傾向評量」。田弘茂、朱雲漢編。江澤民的歷史考卷:從十五大走向二十一世紀。台北:新新聞文化公司。2000年12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Richard M. Bird, Robert D. Ebel, and Christine I. Wallich主編。社會主義國家的分權化:轉軌經濟的政府間財政轉移支付。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1年3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丁樹範。「人民代表大會的改革」。吳安家主編。中共政治發展。台北: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1994年6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上海財經大學公共政策研究中心編。2001中國財政發展報告—轉軌經濟中的稅收變革。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1年3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中共人名錄編修委員會。中共人名錄。台北: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1983年3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註釋組。中共第十四屆中央委員名錄。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1993年9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十三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中)。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中共年報編輯委員會編。一九九一中共年報。台北:中共研究雜誌社,1991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中共年報編輯委員會編。一九九二中共年報。台北:中共研究雜誌社,1992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中共年報編輯委員會編。一九九三中共年報。台北:中共研究雜誌社,1993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中共年報編輯委員會編。一九九四中共年報。台北:中共研究雜誌社,1994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中共年報編輯委員會編。一九九五中共年報。台北:中共研究雜誌社,1995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中共年報編輯委員會編。一九九六中共年報。台北:中共研究雜誌社,1996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中共年報編輯委員會編。一九九七中共年報。台北:中共研究雜誌社,1997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中共年報編輯委員會編。一九九八中共年報。台北:中共研究雜誌社,1998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中共年報編輯委員會編。一九九九中共年報。台北:中共研究雜誌社,1999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中共年報編輯委員會編。二000中共年報。台北:中共研究雜誌社,2000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中共年報編輯委員會編。二00一中共年報。台北:中共研究雜誌社,2001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中共年報編輯委員會編。二00二中共年報。台北:中共研究雜誌社,2002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中共問題資料雜誌社編。中共「十三大」資料彙編。台北:中共問題資料雜誌社,1987年12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中共問題資料雜誌社編。中共省級黨委領導成員人資調查。台北:中共研究雜誌社,1999年8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中國人物年鑑社編。中國人物年鑑2001。北京 : 華藝出版,2001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中國局勢分析中心主編。中共最高決策層。香港:明鏡出版社,1997年10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編。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經濟大勢輯要(1978∼1998)。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0年1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中國要人編輯部。中國要人2001。台北:長亨文化,2001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中國財政年鑑編輯委員會。中國財政年鑑2001。北京市 : 中國財政雜誌社, 2001年,11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中國財政年鑑編輯委員會編,2001中國財政年鑑(北京:中國財政雜誌社,2001年11月),頁344∼345。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中國財政年鑑編輯委員會編。2001中國財政年鑑。北京:中國財政雜誌社,2001年11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編。中國統計年鑑2002。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02年9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王 東。中華騰飛論—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領導集體的理論創新。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年11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王振輝。「現階段中共中央與地方關係的演化」。共黨問題研究,第21卷第11期,1995年11月,頁55∼64。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王紹光、胡鞍鋼。「關於中國國家能力的研究報告」。董輔礽,集權與分權—中央與地方關係的構建。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1996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王紹光、胡鞍鋼。中國:不平衡發展的政治經濟學。北京:中國計畫出版社,1999年11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王紹光、胡鞍鋼。中國國家能力報告。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4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王紹光。「中國國家財政能力的下降及其後果」。甘陽、崔之元主編。中國改革的政治經濟學。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7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王紹光。挑戰市場神話:國家在經濟轉型中的角色。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7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王琢、文武漢。廣東改革評說。廣東:人民出版社,1992年8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王琢。「評財稅改革的成效與隱憂」。經濟體制改革(成都),總第67期,1994年7月,頁17∼21。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王嘉州。「經濟發展與政治民主化的量化分析:台灣經驗與大陸現況的檢視」。中國事務季刊(台北),第六期,2001年10月,頁58∼79。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王嘉州。「精英策略互動下的中共政治變遷(1976~1996)」。共黨問題研究(台北),第24卷第8期,1998年8月,頁4∼17。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王麗萍。聯邦制與世界秩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10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王躍生。新制度主義。台北:揚智文化公司,2000年8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尼 洛。「大陸民主運動評析」。中國大陸研究(台北),第32卷第7期,1990年1月,頁48。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共黨問題研究叢書編輯委員會。中共十二屆中委會人事述評。台北:法務部調查局,1983年1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共黨問題研究叢書編輯委員會。中共十四大綜合研究。台北:法務部調查局,1993年5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朱季良等編輯。火與血之真相—中國大陸民主運動紀實。台北:中共研究雜誌社,19889年10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朱新民。中共政治體制改革研究—八十年代後中國大陸的政治發展。台北:永然出版公司,1991年12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朱蓓蕾。「從中央與地方關係論地方精英在權力結構中之角色分析」。東亞季刊(台北),第30卷第1期,1999年1月,頁39∼58。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朱耀廷、王正喜。「關於『總額分成』財政體制改革的經驗和存在問題」。項懷誠、姜維壯主編。中國改革全書•財政體制改革卷。大連:大連出版社,1992年,頁421∼423。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江之楓。王牌出盡的中南海橋局。台北:中央日報出版部,1990年1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行政院主計處編。中華民國台灣地區國民經濟動向統計季報(92期)。台北:匯澤公司,2001年2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何 頻。「贏得權力之後:江澤民塑造新體制的機會與挑戰」。中國局勢分析中心主編。中共最高決策層。香港:明鏡出版社,1997年10月,頁38∼41。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何 頻。中共最高決策層(1996∼1997)。香港:明鏡出版社,1996年9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何帆。為市場經濟立憲—當代中國的財政問題。北京:今日中國出版社,1998年10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何思因主編。中共人名錄。台北: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1999年7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何高潮。地主、農民、共產黨:社會博弈論分析。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7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何華輝。比較憲法學。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88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何頻、高新。中共新權貴—最新領導者群像。香港:當代月刊,1993年3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吳 葭。「當前大陸學潮事件之分析」。匪情研究(台北),第30卷第1期,1987年1月,頁147。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吳安家。「中共黨組織的變遷」。雷飛龍、華力進主編。海峽兩岸四十年(上冊)。台北:革命實踐研究院,1994年3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吳國光、鄭永年。論中央-地方關係:中國制度轉型中的一個軸心問題。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5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吳國光。「中央與地方分權的特點、趨勢與政治影響」。吳國光、鄭永年。論中央-地方關係:中國制度轉型中的一個軸心問題。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5年,頁194∼198。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吳國光。自由的民族與民族的自由。台北:大屯出版社,2002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吳惠林、周亞貞。放權讓利—由產權理論談中國經改。台北:中華徵信所,1998年11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宋新中主編。中國財政體制改革研究,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92年4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李 成。「十六屆中委會人事構成及其權力均衡」。丁樹範主編。胡錦濤時代的挑戰。台北:新新聞文化公司,2002年12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李沛良。社會研究的統計應用。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年9月第二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李茂生、柏冬秀。中國財政政策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年8。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李英明。中共研究方法論。台北:揚智文化公司,1996年5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李壽初。中國政府制度。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1997年3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李曉莊。「地方鑽稅制改革空子」。星島日報,1994年1月22日,A6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沈立人、戴圓晨。「我國諸侯經濟的形成及其弊端和根源」。經濟研究,1990年第3期,頁12。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沈宗靈。比較憲法—對八國憲法的比較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1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辛向陽。大國諸侯:中國中央與地方關係之結。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1997年4月,第二版第四刷。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辛向陽。百年博弈—中國中央與地方關係100年。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0年1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阮 銘。中共人物論。NJ:八方文化公司,1993年6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阮 銘。鄧小平帝國。台北:時報文化公司,1992年8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周雪光。「中央集權的代價」。吳國光編。國家、市場與社會。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4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易君博。政治理論與研究方法。台北:三民書局,1984年9月,第四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林子捷。「中央地方各管『錢袋』,新稅制改變財政包乾」。明報(香港),1994年1月14日,A11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林尚立。國內政府間關係。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6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林尚立。當代中國政治型態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6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林尚立。黨內民主—中國共產黨的理論與實踐。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2年1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林毅夫、蔡昉、李周。中國國有企業改革。台北:聯經出版社,2000年7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林毅夫、蔡昉、李周。中國經濟改革與發展。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00年7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林毅夫。「關於制度變遷的經濟學理論:誘致性變遷與強制性變遷」。陳昕主編。財產權利與制度變遷—產權學派與新制度學派譯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3月,頁384∼389。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法務部調查局。中共黨政軍組織人事表解。台北:法務部調查局,1991年7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侯吉諒主編。從魏京生到吾爾開希—1957~1989中國大陸民主運動總覽。台北:海風出版社,1989年7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俞可平。中國政治體制。台北:風雲論壇出版社,2001年8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垂水健一。「第十五屆中國共產黨大會後的情勢—向中央反映地方意見的趨勢」。陳永生主編。十五大後中國大陸的情勢。台北:政大國際關係研究中心,1998年9月,頁29∼49。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紀 石。「中共處置政治異見人事不擇手段」。中國之春(香港),總第184期,1999年2月,頁6∼13。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胡 平。中國民運反思。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2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胡 偉。政府過程。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12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胡 榮。理性選擇與制度變遷:中國農村村民委員會選舉的個案研究。上海:遠東出版社,2001年12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胡書東。經濟發展中的中央與地方關係—中國財政制度變遷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8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胡慶康、杜莉。現代公共財政學。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年9月第二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胡鞍鋼、王紹光、康曉光。中國地區差距報告。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95年12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胡鞍鋼。「艱難的制度創新—對分稅制改革的初步評價」。東亞季刊(台北),第28卷第1期,1997年1月,頁29∼53。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胡鞍鋼。中國發展前景。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5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胡鞍鋼。挑戰中國:後鄧中南海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台北:新新聞文化公司,1995年4月第二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胡鞍鋼主編。地區與發展:西部開發新戰略。北京:中國計畫出版社,2001年2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匪情年報編輯委員會編。一九九0匪情年報。台北:國防部軍事情報局,1990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匪情年報編輯委員會編。一九八七匪情年報。台北:國防部軍事情報局,1987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匪情年報編輯委員會編。一九八九匪情年報。台北:國防部軍事情報局,1989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匪情年報編輯委員會編。一九八八匪情年報。台北:國防部軍事情報局,1988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匪情年報編輯委員會編。一九八三∼四匪情年報。台北:國防部軍事情報局,1984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匪情年報編輯委員會編。一九八六匪情年報。台北:國防部軍事情報局,1986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夏樂生。「從大陸地方政府與企業之關係看地方主義的滋長」。共黨問題研究(台北),第25卷第4期,1999年4月,頁17∼26。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徐永海。「中國民主運動的新階段」。中國之春(香港),總第185期,1999年3月,頁36。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徐斯勤。「新制度主義與當代中國研究:理論與應用之間對話的初步觀察」。政治學報(台北),2001年12月,頁107。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浦興祖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制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1月第2刷。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浦興祖主編。當代中國政治制度。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年8月第八刷。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翁祖焯。「中共重要人事動態」。共黨問題研究(台北),第24卷第2期,1998年2月,頁100。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翁祖焯。「中共重要人事動態」。共黨問題研究(台北),第24卷第3期,1998年3月,頁105。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翁祖焯。「中共重要人事動態」。共黨問題研究(台北),第28卷第1期,2002年1月,頁104。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翁祖焯。「中共重要人事動態」。共黨問題研究(台北),第28卷第7期,2002年7月,頁107。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袁 易。「中共威權政體轉型的政治動力」。中國大陸研究(台北),第38卷第6期(1995年6月),頁5∼17。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財政部綜合計畫司編。中國財政統計(1950-1991)。北京:科學出版社:1992年10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高 皋。後文革史:中國自由化潮流,下卷:趙紫陽回天乏術。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99年1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高 皋。後文革史—中國自由化浪潮,中卷:胡耀邦欲速不達。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94年2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高 新。中國黨政軍中央領導層。香港:明鏡出版社,2001年5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高 新。降伏「廣東幫」。香港:明鏡出版社,1999年9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高 輝。轉型中的中共社會主義。台北:永業出版社,2002年4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高培勇、溫來成。市場化進程中的中國財政運行機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年10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國安民。八十年代中共改革派之興起與變遷。台北:中共研究雜誌社,1993年5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國防部軍事情報局。中共「十五大」及其情勢發展之初探。台北:國防部軍事情報局,1997年10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國防部總政治作戰部編。中共「十三大」專輯。台北:國防部總政治作戰部,1987年11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國家安全局編。中共人物誌(下冊)。台北:國家安全局,1991年1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國家安全局編。中共人物誌(上冊)。台北:國家安全局,1991年1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編。新中國五十年統計資料彙編。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1999年11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國務院研究室課題組。增強國營大中型企業活力政策取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寇鐵軍。中央與地方財政關係研究。大連:東北財經出版社,1996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康峻榮。中國大陸民主化運動之研究—「一二九新民主運動」的個案研析。台北: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年1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張月玲、肖國金。「我國預算外資金的歷史與展望」。財經理論與實踐(山東),2000年3月,頁67。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張卓元主編。中國改革開放經驗的經濟學思考。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00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張雅君。「中共財政管理體制之變革與地方政府財政自主的影響」。東亞季刊(台北),第27卷第2期,1995年10月,頁54。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張雅君。「論中共的地方主義」。中國大陸研究(台北),第36卷第10期,1993年10月,頁5∼18。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張麗卿。「北京擴大戰線批鬥法輪功」。大陸工作簡報(台北),2001年3月14日,頁6。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許曉平譯,大前研一著。中國,出租中。台北:天下雜誌,2002年10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郭北辰主編。現代財政學。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9年2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郭定平。政黨與政府。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6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郭承天。「新制度論與政治經濟學」。何思因、吳玉山主編。邁入廿一世紀的政治學。台北:中國政治學會,2000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郭建中。中國大陸稅收制度,1950∼1994。台北:五南圖書公司,1996年1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陳一諮。中國:十年改革與八九民運。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90年9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陳力生。「大陸民主運動邁進組黨階段」。中國大陸研究(台北),第41卷第9期,1998年9月,頁1∼2。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陳俊杰。關係資源與農民的非農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11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陳建勳。中國大陸中央和地方財政分權之實證分析。台北:中華經濟研究院,1999年5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陳敦源。民主與官僚:新制度論的觀點。台北:韋伯出版社,2002年2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陳會英、張麗卿。「大陸當局鐵腕取締法輪功」。大陸工作簡報(台北),1999年8月12日,頁1∼11。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陳鍾文。大陸稅務行政制度之研究。台北:財政部稅制委員會,1995年5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喻希來。「中國地方自治論」。戰略與管理(北京),2002年第4期,2002年8月,頁9∼23。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景杉主編。中國共產黨大辭典。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1991年5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曾牧野等主編。廣東二十年經濟發展的理論思考。廣東:人民出版社,1998年11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棟陽。「廣東基本接受新稅制」。星島日報,1994年2月9日,A5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童之偉。「論有中國特色的單一制」。童之偉主編。法權與憲政。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1年3月,頁375∼392。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項懷誠主編。中國財政體制改革。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94年3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黃仁德、鄭文發。「中共的財政調控、外資運用與諸侯經濟」。中國大陸研究(台北),第39卷第12期,1996年12月,頁24∼59。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黃仁德、鄭文發。中共改革開放後的財政調控。台北:華泰書局,1997年1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黃佩華。「費改稅:中國預算外資金和政府間財政關係的改革」。社會主義國家的分權化:轉軌經濟的政府間財政轉移支付。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1年3月,頁379。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黃國光。「人情與面子:中國人的權力遊戲」。黃國光編,中國人的權力遊戲。台北:巨流圖書公司,1989年7月,頁7∼56。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黃貫球。「略論財政包乾」。項懷誠、姜維壯主編。中國改革全書•財政體制改革卷。大連:大連出版社,1992年,頁425∼426。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楊力宇、馬怡陽。風暴之後—八九民運及其影響。香港:百姓文化公司,1991年2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楊宏山。當代中國政治關係。北京:經濟日報出版社,2002年5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楊鳳春。中國政府概要。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8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經濟部統計局編。國內外經濟統計指標速報(229期)。台北:經濟部統計處,2003年1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葉青、黃運武。國稅流失與‘94新稅制。武漢:工業大學出版社,1994年2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葉章美。「中國大陸中央與地方的財政分權」。中國大陸研究(台北),第38卷第12期,1995年12月,頁6∼22;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董輔礽、唐宗焜主編。中國國有企業改革:制度與效率。北京:中國計畫出版社,1992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賈康、白景明。「中國政府收入來源及完善對策研究」。經濟研究(北京),總第362期,1998年6月,頁47∼48。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賈康、閻坤。中國財政:轉軌與變革。上海:遠東出版社,2000年8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鄒繼楚。大陸財政制度改革:經濟制度轉型與財政分權。台北:喜瑪拉雅,2001年9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趙永茂。中央與地方權限劃分的理論與實際。台北:翰蘆圖書出版公司,1998年9月二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趙佳誼等譯,大前研一著。中華聯邦。台北:商周出版社,2003年1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趙建民。「中共十五大的政治經濟分析」。陳永生主編。十五大後中國大陸的情勢。台北:政大國際關係研究中心,1998年9月,頁58。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趙建民。「自『放權讓利』看八0年代中國大陸的中央與地方關係」。中共研究(台北),第31卷第7期,1997年7月,頁69∼79。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趙建民。「塊塊壓條條:中國大陸中央與地方新關係」。中國大陸研究(台北),第38卷第6期,1995年6月,頁70。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趙建民。當代中共政治分析。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0年3月,初版三刷。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趙春山。「論中共『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中的共黨角色—蘇東劇變的反思」。東亞季刊(台北),第30卷第3期,1999年7月,頁15。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趙春山。「論中共的多黨合作制度」。東亞季刊(台北),第27卷第2期,1995年10月,頁1∼27。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趙曉斌、關榮佳。「中國的區域發展模式和中央與地方關係分析」。中國社會科學季刊(香港),1994年秋季卷,頁153∼154。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趙穗生。「中共中央與地方關係的演變—從強制到協商」。中國大陸研究(台北),第35卷第8期,1992年8月,頁33∼35。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劉佩瓊主編。廣東經濟投資總覽。香港:商務印書館,1996年2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劉國光、邢賁思、楊啟先主編。國有企業改革及運作全書。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8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劉清波。中共憲法論。台北:華泰文化公司,2001年1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劉勝驥。「大陸民主運動再起」。中國大陸研究(台北),第29卷第7期,1987年1月,頁14。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劉智正。「中共批判鎮壓下的法輪功」。共黨問題研究,第28卷第3期,2002年3月,頁64。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劉溶滄、焦國華。「地區間財政能力差異與轉移支付制度創新」。財貿經濟(北京),2002年第6期,頁5。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劉溶滄、趙志耘主編。中國財政理論前沿。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9年12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劉瑞華譯,Douglass C. North 著。制度、制度變遷與經濟成就。台北:時報出版社,1995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劉曉波。末日倖存者的獨白:關於我和「六•四」。台北:時報文化公司,1992年9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廣東省統計局編,廣東統計年鑑1998(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1998年8月),頁205。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廣東省統計局編,廣東統計年鑑1999(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1999年8月),頁205。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廣東省統計局編,廣東統計年鑑2000(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00年8月),頁205。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廣東省統計局編,廣東統計年鑑2001(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01年8月),頁205。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廣東省統計局編,廣東統計年鑑2002(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02年8月),頁205。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歐陽新宜。「天安門事件對大陸省級精英任命的影響」。中國大陸研究(台北),第37卷第9期,1994年9月,頁26∼40。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蔡嘉裕。「從大陸分稅制論其中央與地方的財政關係與問題」。中國大陸研究(台北),第41卷第11期,1998年11月,頁25∼43。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鄭永年、王旭。「論中央地方關係中的集權和民主問題」。戰略與管理(北京),2001年第3期,頁61∼70。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鄭永年。「『分權戰略』與半聯邦制的演進」。吳國光編。國家、市場與社會。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4年,頁72∼81。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鄭永年。「實存的聯邦制的制度化」。田弘茂、朱雲漢編。江澤民的歷史考卷。台北:新新聞文化公司,2000年12月,第十三章。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鄭永年。朱鎔基新政:中國改革的新模式。NJ:八方文化企業公司,1999年3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鄭永年。江澤民的政治遺產:在守成和改革之間。新澤西:八方文化企業公司,2002年1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鄭永年。政治漸進主義:中國的政治改革和民主化前景。台北:吉虹資訊公司,2000年2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鄧小平。「第三代領導集體的當務之急」。鄧小平文選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頁309∼310。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鄧正兵。「論南京國民政府時期地方主義的特點」。社會科學(上海),2002年第9期,頁72。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魯競。「江澤民『講政治』的歷史與現實分析」。中共研究(台北),第30卷第6期,1996年6月,頁41。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盧洪友。「非稅財政收入研究」。經濟研究(北京),總第362期,1998年6月,頁58∼59。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閻 淮。「中國大陸政治體制淺論」。中國大陸研究(台北),第34卷第8期,1991年8月,頁22∼30。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薄貴利。集權分權與國家興衰。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1年1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謝淑貞。賽局理論。台北:作者印行,1995年7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謝慶奎、楊鳳春、燕繼榮。中國大陸政府與政治。台北:五南出版公司,1999年2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謝慶奎、燕繼榮、趙成根。中國政府體制分析。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8年4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鍾鼎編著。大陸財政現況。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1993年12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鍾聞一。「『財政包乾制』完成使命」。文匯報(香港),1994年2月2日,A3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鍾聞一。「廣東已邁出第一步—分稅制與廣東經濟」。文匯報(香港),1994年2月3日,A3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韓文甫。鄧小平傳(治國篇)。台北:時報文化公司,1996年7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叢安妮。「中共推行分稅制改革,仍須克服諸多思想上干擾」。中國時報(台北),1994年1月18日,17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魏 杰。「政府經濟職能及中央與地方的經濟關係」。董輔礽等著。集權與分權:中央與地方關係的構建。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1996年,頁80∼92。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魏禮群主編。市場經濟中的中央與地方經濟關係。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1994年9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羅成法。「新的財政體制改革對廣東的影響」。黨校論壇(北京),總第62期,1994年1月,頁23。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羅志淵主編,雲五社會科學大辭典第三冊政治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9年1月第五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嚴加祺。民主怎樣才能來到中國。台北:遠流出版公司,1996年10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蘇國樑。統計學。台北:國立空中大學,1994年9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蘇紹智。中國大陸政治經濟的再認識。台北:風雲論壇出版社,1995年8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英文部分: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Chung , Jae Ho. Central Control and Local Discretion in China .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Chung, Jae Ho. “ Studies of Central-Provinical Relations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 A Midterm Appraisal,” The China Quarterly, no.142(1995), pp.488∼489.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Dahl, Robert A. Polyarchy . New Haven and London:Yale University Press, 1971.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Dowding , Keith and Desmond King , eds. , Preferences , Institutions , and Rational Choice .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95.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Eggertsson , Thrainn. Economic Behavior and Institution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Elazar, Daniel J. Exploring Federalism .Tuscaloosa: The University of Alabama Press,1987.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Guo, Xuezhi. “Dimensions of Guanxi in Chinese Elite Politics,” The China Journal, no.46(2001.7),p.67.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Hall, Peter A. and Rosemary C. R. Taylor, “Political Science and the Three New Institutionalism,” Political Studies, vol.44,no.2(June 1996), pp.936-57.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Hao, Jia and Wang Mingxia , “Market and State : Changing Central-Local Relations in China,” in Jia Hao and Lin Zhimin , eds. Changing Central-Local Relations in China . Oxford : Westview Press, 1994.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Harding ,Harry. “‘On the Four Great Relationship’: The Prospects for China,” Survival, vol.36, no.2(1994),p.36.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Hsu, Szu-chien, “Central-Local Relations in the PRC under the Tax Assignment System: An Empirical Evaluation, 1994-97,” Issues & Studies , Vol. 36, no.2(2000), pp.32~72.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Huang, Yasheng. Inflation and Investment Controls in China: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Central-Local Relations during the Reform Era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Immergut , Ellen M.. “The Theoretical Core of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Politics and Society , vol.26, no.1(March 1998),p.18.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Kornei, Janos. The Socialist System :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communism .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2.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Kumar , Anjali . “China’s Reform , Internal trade and Marketing ,” The Pacific Review , vol.7 , no.3(1994), pp.323~340.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Li, Cheng and Lynn White, “The Fifteenth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 Full-Fledged Technocratic Leadership with Partial Control by Jiang Zemin,” Asian Survey, vol. 38, no.3(March 1998),pp.245~247.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Li Cheng ,“Jiang Zemin`s Successors: The Rise of the Fourth Generation of Leaders in the PRC,” The China Quarterly , no.161(2000),pp.1~40.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Li, Linda Chelan. Centre and Provinces: China 1978-1993,Power as Non-Zero-Sum .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Lieberthal, Kenneth G. “Introduction: The “Fragmented Authoritarianism” Model and Its Limitations.” in Kenneth H G. Lieberthal and David M. Lampton. eds., Bureaucracy, Politics, and Decision Making in Post-Mao China .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2.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Lijphart , Arend .Patterns of Democracy: Government Forms and Performance in Thirty-Six Countries .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1999.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Liu, Yia-Ling. “Reform From Below: The Private Economy and Local Politics in the Rural Industrialization of Wenzhou,” China Quarterly , no.130(1992),pp.313~316.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Luo, Xiaopeng . “Rural Reform and the Rise of Localism,” in Jia Hao and Lin Zhimin , eds. Changing Central-Local Relations in China . Oxford : Westview Press, 1994.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Marsh , David and Gerry Stoker eds. Theory and Methods in Political Science .N.Y.: Palgrave ,1995.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North , Douglass C. Structure and Change in Economic History .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 1981.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North , Douglass C.Institutions,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1.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Naughton, Barry. “The Decline of Central Control over Investment in Post-Mao China,” in David M. Lampton ed.. Policy Implementation in Post-Mao China . Berkeley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7.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Oi , Jean C . Rural China Takes Off : Institutional Foundations of Economic Reform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9.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Oi , Jean C. “Fiscal Reform and the Economic Foundations of Local State Corporatism in China,” World Politics, vol.45, no.1(1992), pp.99~126.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Oi, Jean C. “Fiscal Reform and the Economic Foundations of Local State Corporatism in China,” World Politics, vol.45, no.1(1992),pp.99~126.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Osborne , Martin J. and Ariel Rubinstein , A Course in Game Theory .Cambridge : MIT Press,1994.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Peters, B.Guy. Institutional Theory in Political Science :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 New York: Pinter , 1999.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Pye , Lucian W. “Tianamen and Chinese Political Culture,” Asian Survey , vol.30, no.4(April 1990) , p.331.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Pye , Lucian W. The Spirit of Chinese Politics . Cambridge : The M.I.T. Press , 1970.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Segal, Gerald. China Changes Shape: Regionalism and Foreign Policy , AdephiPaper 287 . London: Brassey’s for IISS, March 1994.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Shirk, Susan L. The Political Logic of Economic Reform in China .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 1993.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Tao, Yi-feng. “The Evolution of Central-Provincial Relations in Post-Mao China, 1978-98:An Event History Analysis of Provincial Leader Turnover,” Issues & Studies , vol. 37, no.4(2001), p.97.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Taylor, Michael. “Cooperation and Rationality: Notes on the Collective Action Problem and Its Solutions,” in Karen Schweers Cook and Margaret Levi , eds. The Limits of Rationality .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0.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Teiwes, Frederick C. “ Politics at the "Core": The Political Circumstances of Mao Zedong , Deng Xiaoping and Jiang Zemin,” China Information, vol.xv ,no.1(2001),pp.1-65.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Weingast, Barry R. and Yingyi Qian , Gabriella Montinola , “Federalism, Chinese Style: The Political Basis for Economic Success in China” , World Politics, vol. 48, no. 1. (Oct., 1995) , pp.60~68.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Wong , Christine P. W. “Central-Local Relations in an Era of Fiscal Decline : The Paradox of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in Post-Mao China,” The China Quarterly, no.128(December 1991),pp.691~715.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Wong, Christine P. W., Christopher Heady and Wing T. Woo. Fiscal Management and Economic Reform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Hong Kong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Yang, Dali L. “Governing Chinas Transition to the Market:Institutional Incentives, Politicians` Choices, and Unintended Outcomes,” World Politics, Vol.48, no.3 (April 1996),pp.425~439.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Zhang, Le-Yin. “Chinese central-provincial fiscal relationships, budgetary decline and the impact of the 1994 fiscal reform: An evaluation,” The China Quarterly; no.157(Mar 1999), pp.115~141.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Zang, Xiaowei. “The Forteenth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CP : Technocracy or Political Technocracy,” Asian Survey, vol.33, no.8(August 1993),pp.793~795. | zh_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