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學位論文

題名 冷戰後中共對日外交政策的民族主義因素
作者 楊永平
Yang, Yung-Ping
貢獻者 朱新民
楊永平
Yang, Yung-Ping
關鍵詞 中國民族主義
中共對日外交政策
中國崛起
多層次分析
日期 2006
上傳時間 17-九月-2009 18:07:58 (UTC+8)
摘要 冷戰結束後,民族主義在世界各地呈現復興的趨勢,而從九零年代以來中國的民族主義的復興與發展,也一直是受到關注的話題與焦點,像是1997年的中共駐南斯拉夫大使館被炸事件,到現在的反日民族主義情緒高漲,這些都是民族主義情緒高漲的實際例證。但是對於民族主義,一般總是存在著許多負面的看法,因為在西方的民族主義發展歷程當中,民族主義高漲的結果將很容易的演變成極端激進形式,我們是否能將中國的民族主義輕易的套入西方的歷史情境當中,將是值得思考的問題。至於民族主義在外交中的影響力,如同惠廷(Allen S. Whiting)所言,民族主義如何影響中共外交,將取決於它國如何對待中國,也因此探討冷戰後中共對日外交政策的民族主義因素,除了分析中國民族主義興起在外交層面的作用之外,更需關注中日民族主義之間的互動趨勢,以及冷戰後中共對日外交政策的發展。本論文在分析中共對日外交政策上,關注的主要變數是民族主義發展的影響,在分析的途徑上則試圖從國際層面:如中日民族主義的互動趨勢;國內層面:如中共愛國主義的原則、官方與民間民族主義的互動;以及決策層的認知思維層面,依據多層次的分析途徑,從以上這些變數來探討冷戰後中共對日外交政策的民族主義因素,並期望藉由民族主義興起的研究,提供理解中國崛起與發展的一個觀點。
參考文獻 一、 中文部份
(一) 中文專書
王小東、宋強,全球化陰影下的中國之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
王良能,中共崛起的國際戰略環境。台北:唐山出版社,2000年2月。
王承業,「中共建構新安全觀的戰略研究取向」,中央警察大學公共安全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
王緝思主編,中國學者看世界-中國外交卷。台北:貿騰發賣股份有限公司,2006。
__________,中國學者看世界-國家利益卷。台北:貿騰發賣股份有限公司,2006。
__________,中國學者看世界-大國戰略卷。台北:貿騰發賣股份有限公司,2006。
王鵬令主編,民族主義與中國前途。台北:時英出版社,1997年。
王慧媞、韓玉貴,當代世界政治經濟概論。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1。
中國社會科學研究會編,中國與日本的他者認識。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年。
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2月。
______,毛澤東選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2月。
方連慶、劉金質、王炳元,戰後國際關係史(1945 1995)。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石之瑜,民族主義外交的困境。台北:世界書局,1995年9月。
______,文明衝突與中國。台北:五南出版社,2000年1月。
石吉雄,「價值與現實的匯流:中共使用武力的戰略文化內涵」。國立台灣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宋國誠,全球化與中國之發展(卷二)。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2000年11月。
_____主編,21世紀中國全球化與中國之發展。台北:國際關係研究中心出版,2002年11月。
宋強,中國可以說不。北京:中國工商出版社,1996。
杜瑞清、王旭主編,中美關係與國際格局。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12月。
邵宗海,「民族主義與中山先生思想」。台北:海峽兩岸中山先生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1995年1月。
汪暉、余國良編,全球關係中的中國困境。香港:中文大學出版,1998年。
房寧,民族主義思潮。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李英明,全球化下的後殖民省思。台北:生智出版社,2003。
______,重構兩岸與世界圖像。台北:生智出版社,2002。
______,全球化時代下的台灣與兩岸關係。台北:揚智出版社,2000年。
李氣虹 ,「後冷戰時期中共的民族認同」,(國立政治大學東亞所碩士論文, 1998)。
李曄,中日韓新四國民族主義與現代化比較研究。北京:中國對外經濟貿易出版社,2000年。
林佳龍主編,未來中國—退化的極權主義。台北,時報文化,2004年1月。
吳寄南、陳鴻斌,中日關係瓶頸論。北京:時事出版社,2004年。
洪泉湖、謝政諭主編,百年來兩岸民族主義的發展與反省。台北:東大圖書公司出版(2000年12月2日。
施哲雄主編,發現當代中國。台北:揚智出版社,2003年10月。
俞可平,全球化與中國。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8年。
胡祖慶,當代各國外交政策。台北:五南出版社,1991年5月。
祖治國,90年代中國大陸的新保守主義。台北:致良出版社,1988年11月。
倪世雄.當代西方國際關係理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l。
岡義武,岡義武著作集(第六卷)。北京:岩波書店,1993年。
徐之先,中日關係五十年。北京:時事出版社,2002年10月。
徐迅,民族主義。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
郭華倫,中共問題論集。台北:政大國際關係問題研究中心,1976年。
袁易、嚴震生、彭慧鸞合編,中國崛起之再省思:現實與認知。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2004。
高井潔司,「東亞的政治摩擦與媒體構造」。日本:島根縣立大學,東北亞合作中的日中關係國際研討會論文集,2001年10月。
高橋敷,醜陋的日本人。北京:作家出版社,1988年。
唐文權,覺醒與迷誤—中國近代民族主義思潮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
唐嘉虹,「冷戰後日本之中國政策」。國立中山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孫歌,主體彌散的空間—亞洲論述之兩難。江西:江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
夏冰,日本如何面對中國。香港,明鏡出版社,1997年5月。
許志嘉,中共外交決策模式研究--鄧小平時期的驗證分析。台北:水牛出版社,2000年4月。
______,當代中共外交政策與中美關係。台北:生智出版社,2004年6月。
張五岳主編,中國大陸研究。台北:新文京出版社,2003年。
楊曼蘇,國際關係基本理論導讀。上海: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
蔡瑋主編,中國和平發展與亞太安全。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2005年7月。
趙全勝,解讀中國外交政策。台北:月旦出版社,1999年5月。
廖光生,排外與中國政治。台北:三民書局,1988年5月。
羅志平,民族主義理論、類型與學者。台北:旺文社出版社,2005年2月。
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
劉青峰主編,民族主義與中國現代化。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94年。
劉三、薛君度主編,中國外交新論。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7年。
劉曉峰,日本的危機。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
鄭永年、林佳龍主編,民族主義與兩岸關係。台北:新自然主義出版社,2001年。
______,中國民族主義復興:民族國家何處去?。香港:三聯書店,1998。
董立文,「90年代中共民族主義」。政治大學東亞所博士論文,1997年1月。
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國際經濟研究院(IIE)著,樂為良、黃裕美譯,重估中國崛起。台北:聯經出版社,2006年。
Anderson, Benedict著,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臺北市 : 時報文化, 1999年。
Brown, Michael主編,中共崛起。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0年。
Easton, David著,王浦劬等譯,政治生活的系統分析。台北,桂冠書局,1992年。
Guibernau, Montserrat著,周志杰譯,無國家的民族 : 全球時代的政治社群。臺北市 : 韋伯文化,2002年。
Hobsbawm, E. J.著,李金梅譯,民族與民族主義。台北:麥田出版社,1997年。
Pumphrey, Carolyn W.編,國防部史政編譯室編印,中共在亞洲崛起之安全意涵。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3年5月。
Smith, Anthony D.著,全球化時代的民族與民族主義。良警宇譯,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2年。
Tow, William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編印,亞太戰略關係尋求整合安全。台北:聯勤北部印製廠,2003年7月。
(二) 中文期刊
丁永康,「中俄戰略協作夥伴關係:建構國際新秩序分析」,問題與研究,第38卷第6期(1999年6月),頁57-58。
于有慧,「中共的大國外交」,中國大陸研究,第42卷第3期(1999年3月),頁47--50。
天兒慧,「21 世紀中日關係與日本的展望」,戰略與管理(北京),第1期(2004年1月),頁67--78。
王小東,「當代中國民族主義論」,戰略與管理(北京),第5期(2000),頁73-75。
王少普,「堅持從戰略全局觀察與處理中日關係」,社會科學,第3期(2006),頁71。
王中江,「現代中國民族主義的誤區」,中國社會科學季刊(香港),第3期(1993),頁28--35。
王軍,「試析當代中國的網路民族主義」,世界經濟與政治,第2期(2006),頁12--31。
石之瑜,「中國民族主義的後現代機緣:國家遷徙歷程中的集體疏離與個體能動」,中國大陸研究,第45卷第3期 (民國91年5、6月),頁1-15。
田培良,「日本的民族主義與中國的民族主義」,太平洋學報(北京),第4 期(1996),頁79。
田麗虹,「改革開放後中共政權合法性的維繫:民族主義與合法性」,共黨問題研究,第28卷第6期(2002年7月),頁26-37。
朱適,「中日關係之現狀原因分析及相關對策」,歷史文苑(北京),2005年10月,頁24-28。
朱培蕾,「全球化與中共新安全觀:轉變與挑戰」,中國大陸研究,第46卷第6期(2003年11、12月),頁90-92。
江瑞平,「中日經濟關係的困境與出路」,日本學刊,第1期(2006),頁64-66。
邱坤玄,「二十一世紀中共的外交策略」,國策期刊(台北),第161期(1997年4月1日)。
何思慎,「中國威脅論與新世代中日關係初探」,中國事務,第7期(2002年1月),頁43-48。
_____,「日中關係:風波或坦途」,展望與探索,第7期(2006年7月),頁11。
何思慎、趙健民,「日本外交中有關中國或美國優先之爭論—兼論日、中、台新安全架構」,問題研究,第43卷第一期。頁84-93。
李曉,「經濟主義時代中日關係」,國際經濟評論(北京),第3-4期(2006),頁8。
李福鐘,「民族主義與美國對中共外交政策的重新檢討」,中國大陸研究,第39卷第6期(1996年6月),頁36~49。
任李明 范國平,「中日關係:相互依賴與博弈」,東北亞論壇(北京),第15卷第1期(2006年1月),頁14-20。
任炳強, 「中國民族主義重新興起的原因特徵及其影響」,.學海(北京),第1期(2004),頁80-82。
吳寄南,「對突破中日僵局的幾點思考」,日本學刊,第2期(2005),頁23。
吳廣義,「解析中日關係中的歷史問題」,世界經濟與政治(北京),第2期(2004),頁45-53。
周玉山,「民族主義與愛國主義」,中國大陸研究,第39卷第8期(1996年8月),頁6-20。
周敏凱,「全球化與民族主義」,國際觀察(北京),(2005年5月),頁18-20。
孟國祥,「中日外交新思維與歷史問題」,南京醫科大學學報(南京),第3期(2004年9月),頁193-195。
徐勇,「論日本新軍國主義」,中國人力資源開發(北京),第2期(1995),頁40-42。
殷惠敏,「從社會主義到民族主義」,九十年代(香港),(1996年11月),頁76~77
時殷弘,「中日接近與外交革命」,戰略與管理(北京),第2期(2003),頁71-75。
高蘭,「二戰後日本民族主義的發展及對中日關係的影響」,毛澤東與鄧小平理論研究(北京),第8期(2005),頁52-54。
許可,「中日關係需要什麼樣的新思維」,重慶郵電學院學報,第3期(2005),頁330-333。
崔世廣,「日本社會思潮變化的影響」,現代國際關係(北京),第9期(2003),頁35-38。
袁楊,「日本軍事轉型與中日軍事關係」,現代國際關系(北京),第3期(2003),頁11-14。
賈丹,「冷戰後新保守主義的發展及其影響」,國際論壇(北京),第5期(2003),頁48-52。
陳忠,「民族主義觀點與中日關係」,上海大學學報,第13卷第4期(2006年7月),頁157--160。
陳景彥,「論日本當權者否認侵華戰爭問:駁斥南京大屠殺之虛構」,現代日本經濟(長春),1992年2月,頁64-67。
陳曦,「權威危機與合法性危機」,中國論壇(北京),第30卷第10期(1990年8月),頁5-8。
唐衛斌,「中國石油安全與能源外交」,外交學院報(上海),第6期(2004),頁73。
馮江,「軟權力與中國和平崛起」,山東省農業管理幹部院學報,第22卷第2期(2006),頁118-122。
馮昭奎,「日本:十個令人注目的動向」,當代世界(北京),第2期(2002) ,頁13-15。
______,「中日關係從歷史到未來」,世界經濟與政治,第9期(2005),頁33-19。
______,「中國與亞洲:和平崛起與外交新思維」,世界知識,第5期(2004年5月),頁38-43。
黃生秀,「論中國對日本的外交政策」,青海師專學報(青海),第3期(2005),頁22-27。
程人乾,「論近代以來世界的民族主義」,歷史研究(北京),第1期(1996),頁56-69。
孫立平,「匯入世界主流文明」,東方(上海),第1期(1996)。
張明明,「解析中國威脅論」,理論前沿(北京),第21 期(2003),頁18-22 。
張裕亮,「冰點副刊靈魂不再」,展望與探索,第4期(2006),頁15。
張豐清,「全球化時代中國民族主義的覺醒與構建」,武漢理工大學學報(北京),第17卷第3期(2004年6月),頁364。
張雅君,「中日關係的安全困境:國際體系與雙邊利益的分析」,遠景基金會季刊,第6卷第4期(2005年10月),頁139。
張毓詩,中國的和平崛起與外交方略,江南社會學院學報,第6 卷第4 期,頁20。
張興堂,「影響中日關係的幾個問題」,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北京),第2期(1999),頁67。
張傳杰,「警惕日本軍國主義」,世界政治與經濟,第10期(1995),第66頁。
張清敏,「美國對新中國外交研究近況」,美國研究(北京),第4期(1999),頁42-65。
楊成,「中日關係:結構轉型期的瓶頸與出路」,黨政幹部學刊(北京),第12期(2004),頁45
楊夏鳴,「日本新民族主義與中日關係」,江蘇行政學院學報,第6期(2004),頁36。
蔡增家,「擺盪在合作與衝突之間:中國崛起下中日衝突的結構分析」,國際關係 學報,第21期(2006年1月),頁45-61。
齊志新,「歷史認知與中日政經關係」,世界經濟與政治(北京),第9期(2005),頁42-44。
劉天純,「前事不忘、後事之師—略論日本軍國主義復活的傾向及根源」,中國社 會科學院研究生學院學報(北京),第4期(1995),頁13-22。
劉江永,「東亞格局與中日關係」,外交學院學報(上海),第80期(2005年2月),頁63-68。
______,「中日關係政冷經熱的癥結與出路」,現代國際關係(北京),第4期(2006),頁29-31。
劉亞娜,「從文化角度看當代日本外交」,國際政治(北京),第1期(2004 年1月),頁2-5。
閻靜、戴利朝,「略論鄧小平的對日外交思想」,江蘇大學學報,第5卷第4期(2003年10月),頁19-22。
賴怡忠,「中國大陸和平崛起~是問題還是事實?」,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通訊,第10期(2004)。
薛力,「中日關係能否超越歷史問題」,戰略與管理(北京),第4期(2003),頁24-28。
薛龍根,「評析中國威脅論」,世界經濟與政治論壇(北京),第5 期(1997),頁25-29。
羅志平,「歷史修正主義與新民族主義:日本修改教科書的政治效應」,問題與研究,第45卷第1期(2006年1、2月),頁93。
韓玉貴、馬佛濤,「新時期日本新保守主義的發展及對中日關係的影響」,南京師 大學報(南京),第2期(2005年3月),頁58-65。
韓彩珍,「東北亞合作機制的微觀解釋—從博弈論的角度」,東北亞論壇(北京),第13卷第1期(2004年1月),頁18-22。
蕭功秦,「民族主義與中國轉型時期的意識形態」,戰略與管理(北京),第四期(1994年4月),頁56。
虞義輝,「從民族主義的歷史發展看中共的愛國主義」,復興崗學報,第60期(1997年6月),頁327-345
嚴志鈺,「警惕日本軍國主義復活,發展中日友好關係」,廣西社會科學報(廣西),第4期(1995),頁68。
樊體甯,「論中國和平崛起的發展道路」,國際關係學院學報,第3期(2005),頁19。
鄒岩梅,「日本國民心理對中日關係的影響及對策」,煙台國際學報,第18卷(2005年1月),頁87。
Buzan, Barry,「中國崛起過程中的中日關係與中美關係」,世界經濟與政治,第7期(2006),頁3-6。
Callahan, William A .,「中國民族主義的界限—中國威脅論:建構認同的一種手段」,世界經濟與政治,第11期(2005),頁35-43。
(三) 中文報紙雜誌
人民日報 (北京)
文匯報 (北京)
中國時報 (台北)
中國青年報 (北京)
中央日報 (台北)
自由時報 (台北)
海峽時報 (北京)
時事中國 (北京)
新聞週刊 (台北)
國際新聞界(香港)
經濟日報 (台北)
聯合報 (台北)
二、 英文部分
(一) 英文專書
Becker, Jasper. The Chinese People. New York: Simon and Schuster, 2002.
Buzan, Barry. Security: A New Framework for Analysis. Boulder Colorado: Lynne Rienner Publishers, 1998.
Campbell, David. Writing Security: United States Foreign Policy and the Politics of Identity.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98.
Evans, Peter. Embeddness autonomy.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5.
Gellner, Ernest. Nations and Nationalism. New York: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83.
Gries, Peter Hays. China’s New Nationalism: Pride, Poltics, and Diplomacy. L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4.
Hecter, Michael. Internal Colonialism: The Celitic Fringe in British National Development. Lond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Hobsbawn, Eric. Nations and Nationalism since 1780. Cambridge: Cambridge Press, 1990.
Hoston, Germaine. The State Identity, and the National Question in China and Japan.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4.
Ji, You. ”Th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as a key interest group in Chinese party politics,” in Brodsgaard & Zheng eds.,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in Reform.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2006.
Johnson, Chalmers. Peasant Nationalism and Communist Power: The Emergence of Revolutionary China 1937-1945.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2.
Levenson, Joseph. Modern China and its Confucian Past. New York: Doubleday and Co. Inc., 1964.
Norbu, Dawa. Culture and the Politics of the third world nationalism. London: Routledge Press, 1992.
Pye, LucianW.. The Mandarin and Carde: Chinas Political Cultures. U.S.A: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1988.
____________. The Spirit of Chinese Politics, New Edition.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2.
Rosenau, James.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Foreign Policy.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71.
Smith, Anthony D.. Theories of Nationalism. London: Harper and Row, 1971.
Schurmann, Franz. Ideology and Organization in Communist China. Berkeley,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68.
Unger, Jonathan. Chinese Nationalism. New York : M.E. Sharpe, 1996.
Waltz, Kenneth N.. Man the States and War.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59.
Wei, George, & Liu, Xiaoyuan eds.. Chinese Nationalism in Perspective: Historical and Recent Cases. London: Greenwood Press, 2001.
Whiting, Allen S.. China Across the Yalu: The Decision to Enter the Korean War. New York: Macmilian, 1960.
______________. The Chinese Calculus of Deterrence.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1975.
______________. China Eyes Japan.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9.
Whitney, Joseph. China: Area, Administration, and Nation Building.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Dept. of Geography, 1970.
World Bank. Sharing Rising Incomes: Disparities in China. Washington, D.C.: World Bank, 1997.
Zhao, Suisheng. “Chinese Nationalism and Beijing’s Policy toward Taiwan: The Making of the Anti-Secession Law”. Taipei: The 35th Taiwan-American Conference on Contemporary China, August 28th-29th 2006.
(二) 英文期刊
Whiting, Allen S.. “Chinese Nationalism and Foreign Policy after Deng,” The China Quarterly, No.142 (Jun 1995), p.291..
Friedberg, Aaron. “Ripe for Rivalry: Prospects for Peace in a Multipolar Asia,”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18, No.3 (1993).
Kersten, Rikiki. ”Neo-nationalism and the Liberal School of History,” Japan Forum, Vol.11, No.2,(Sep. 1999), p.199.
Leifer, Michael. ”Chinese Economic Reform and Security Policy: The South China Sea Connection, ” Survival, Vol.22, No.2(Summer 1995), pp.44-45.
Johnson, H.G.. “A Theoretical Model of Economic Nationalism in New and Developing States,” 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 Vol. L, No.2(1965), p.169.
Fireman, Wendy. “China’s Security Strategy,” Asian Survey, Vol.18, No.4(April 1996), p.242.
Harding, Harry. “On the Four Great Relationships: The Prospects for China,” Survival, No.36 (1994), p.28.
Yi, Xiaoxiong. ”Chinese Foreign Policy in Transition: Understanding China’s Peaceful,” The Journal of East Asian Affairs(2005), p.108.
(三) 英文報紙
Washington Post
New York Times
三、 網路資料
(一) 中文網站
王義桅,「中國進入以外交促經濟時代,面對世界更加自信」,第一財經日報網路版。 <http://big5.southcn.com/gate/big5/www.southcn.com/news/china/zgkx/200501040904.htm>
石之瑜,「回到亞洲?--日本認識中國崛起的思想基礎」,中國政治學網<http://www.cp.org.cn/show.asp?NewsID=1182>
江澤民,「愛國主義和我國知識份子的使命」,新華網(1990年5月3日)。
<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5-02/18/content_2591767.htm>
包淳亮,「關注中日接近的外交革命論述」,中國事務新聞台。
<http://residence.educities.edu.tw/dajungli/Article-70.htm>
金熙德,「中日關係進入友好合作新階段」,人民網。< <http://www.people.com.cn/GB/channel1/10/20001014/271520.html>
吳廣義、王智新,「與日本方面辯論:究竟是誰的問題?」,二十一世紀網路版,第34期(2005年1月)。<http://www.cuhk.edu.hk/ics/21c/supplem/essay/0410079.htm>
林保華,「冷眼旁觀中共反日鬧劇」,大紀元(2005年5月4日)。
<http://tw.epochtimes.com/bt/5/5/4/n910756.htm>
林武雄,「胡錦濤對日本展開協調外交」,台灣日本綜合研究所。
<http://www.japanresearch.org.tw/takeo-05.asp>
徐時利,「狼奶」史話,台灣大紀元。<http://tw.epochtimes.com/bt/6/8/21/n1428724p.htm>
明居正,「明居正教授談反分裂法」,大紀元(2005年7月9日)。
<http://www.epochtimes.com/b5/5/7/9/n980428.htm>
楊永明,「反分裂法:啟動兩岸關係與台海安全的結構變」,楊永明國際事務首頁。
<http://140.112.2.84/~yang/Comment-150305.htm>
馮昭奎,「學者新論:中日歷史問題的癥結」,人民網。<http://opinion.people.com.cn/GB/1036/3335998.html>
賴怡忠,「中國大陸和平崛起:是問題還是事實」,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通訊(2004年夏季號)。 <http://www.taiwanthinktank.org/ttt/servlet/OpenBlock?Template=Article&category_id=25&article_id=368&lan=tc>
劉迪,「第三種外交破解中日難題」,環球時報,2006年8月9日。<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world/2006-08/09/content_4937574.htm>
曹瑞泰,「反日浪潮中,中日的對應模式」,新聞最前線。
<http://www.japanresearch.org.tw/scholar-59.asp>
關成華,「和平崛起需要青年具有健康的國民心態」,北京共青團網。<http://www.bjyouth.gov.cn/special/lzag/gzdt/22827.shtml>
「中國偏狹民族主義高漲 不利兩岸交流」,大紀元(2005年8月21日)。<http://www.epochtimes.com/b5/5/8/21/n1026121.htm>
「中國互聯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中國經濟網。 <http://big5.ce.cn/gate/big5/gov.ce.cn/home/gqbg/200603/30/t20060330_6723087.shtml>
「中國反日活動,政治操作民族主義」,民主通訊(2005年4月16日)。 <http://www.asiademo.org/b5/news/2005/04/20050416.htm>
「亞太安全論壇2005年國際會議講詞」,美國在台協會(2005年10月)。<http://www.ait.org.tw/zh/news/officialtext/viewer.aspx?id=2005101301>
「北京反日大遊行 中共企圖轉移危機」,大紀元。<http://tw.epochtimes.com/bt/5/4/10/n883747p.htm>
「吳建民指改善中日關係雙邊難題,多邊解決」,大紀元(2005年7月2日)。<http://www.epochtimes.com/b5/5/7/2/n973011p.htm>
「美防務報告:中國最具有與美國進行軍事競爭潛力」,新華網。<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world/2006-02/08/content_4151409.htm>
「胡錦濤會見小泉 強調中日兩國和則兩利鬥則兩害」,新浪中國新聞網。
<http://news.sina.com.cn/c/2005-04-23/23545732190s.shtml>
(二) 外文網站
”China Now Japan’s Top Trade Partner,” The Japan Times Online, January 27(2005),
<http://www.japantimes.co.jp/cgi-bin/getarticle.p15?nn20050127a3.htm>
「2005年外交に関する世論調査」,日本內閣府。<http://www8.cao.go.jp/survey/h17/h17-gaikou/images/z06.gif>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東亞研究所
93260008
95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32600081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朱新民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作者) 楊永平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作者) Yang, Yung-Pingen_US
dc.creator (作者) 楊永平zh_TW
dc.creator (作者) Yang, Yung-Pingen_US
dc.date (日期) 2006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7-九月-2009 18:07:58 (UTC+8)-
dc.date.available 17-九月-2009 18:07:58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7-九月-2009 18:07:58 (UTC+8)-
dc.identifier (其他 識別碼) G0932600081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3786-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東亞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3260008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5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冷戰結束後,民族主義在世界各地呈現復興的趨勢,而從九零年代以來中國的民族主義的復興與發展,也一直是受到關注的話題與焦點,像是1997年的中共駐南斯拉夫大使館被炸事件,到現在的反日民族主義情緒高漲,這些都是民族主義情緒高漲的實際例證。但是對於民族主義,一般總是存在著許多負面的看法,因為在西方的民族主義發展歷程當中,民族主義高漲的結果將很容易的演變成極端激進形式,我們是否能將中國的民族主義輕易的套入西方的歷史情境當中,將是值得思考的問題。至於民族主義在外交中的影響力,如同惠廷(Allen S. Whiting)所言,民族主義如何影響中共外交,將取決於它國如何對待中國,也因此探討冷戰後中共對日外交政策的民族主義因素,除了分析中國民族主義興起在外交層面的作用之外,更需關注中日民族主義之間的互動趨勢,以及冷戰後中共對日外交政策的發展。本論文在分析中共對日外交政策上,關注的主要變數是民族主義發展的影響,在分析的途徑上則試圖從國際層面:如中日民族主義的互動趨勢;國內層面:如中共愛國主義的原則、官方與民間民族主義的互動;以及決策層的認知思維層面,依據多層次的分析途徑,從以上這些變數來探討冷戰後中共對日外交政策的民族主義因素,並期望藉由民族主義興起的研究,提供理解中國崛起與發展的一個觀點。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和目的………………………………………………… 1
第二節 概念界定………………………………………………………… 4
第三節 文獻探討………………………………………………………… 11
第四節 研究途徑與架構………………………………………………… 26
第二章 冷戰後中國民族主義的興起與意涵
第一節 冷戰後中國民族主義興起的國際因素 …………………… 30
第二節 冷戰後中國民族主義興起的國內因素 …………………… 36
第三節 冷戰後中國民族主義的特點……… ……………………… 43
第三章 冷戰後中日民族主義的互動趨勢
第一節 冷戰後日本民族主義的發展及意涵…………………… 54
第二節 冷戰後日本民族主義針對中國的主要問題……………… 61
第三節 冷戰後中日民族主義的對立及影響…………………… 67
第四章 冷戰後民族主義在中共對日外交中的作用
第一節 冷戰後民族主義在中日政治關係中的作用……………… 74
第二節 冷戰後中共經濟民族主義發展在對日外交中的作用… 79
第三節 冷戰後民族主義在中共對日外交中的軍事層面意涵…… 86
第五章 冷戰後中共對日外交政策持續與轉變的評估
第一節 冷戰後中共對日外交政策的發展………………………… 93
第二節 中日「面向未來」外交關係與民族主義發展的關連性… 102
第三節 冷戰後中共對日外交政策持續與轉變的平衡………… 108
第六章 結論
第一節 研究發現…………………………………………………… 115
第二節 未來展望…………………………………………………… 120
參考文獻…………………………………………………………………… 121

圖次:
1.圖一: 民族意識的構成圖…………………………………………… 15
2.圖二: 民族主義對中共外交政策的影響…………………………… 26
3.圖三: 日本國民外交意識調查--對中國的親近感………………… 65
4.圖四: 日本國民外交意識調查--目前中國與日本關係…………… 65

表次:
1.表一: 21世紀以來,中國報紙及期刊談論民族主義與愛國主義的數量統
計表…………………………………………………………………… 48
zh_TW
dc.format.extent 73968 bytes-
dc.format.extent 124806 bytes-
dc.format.extent 125993 bytes-
dc.format.extent 444470 bytes-
dc.format.extent 426558 bytes-
dc.format.extent 418142 bytes-
dc.format.extent 402538 bytes-
dc.format.extent 439614 bytes-
dc.format.extent 217515 bytes-
dc.format.extent 347252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language.iso en_US-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32600081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中國民族主義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中共對日外交政策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中國崛起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多層次分析zh_TW
dc.title (題名) 冷戰後中共對日外交政策的民族主義因素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 中文部份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 中文專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小東、宋強,全球化陰影下的中國之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良能,中共崛起的國際戰略環境。台北:唐山出版社,2000年2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承業,「中共建構新安全觀的戰略研究取向」,中央警察大學公共安全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緝思主編,中國學者看世界-中國外交卷。台北:貿騰發賣股份有限公司,200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__________,中國學者看世界-國家利益卷。台北:貿騰發賣股份有限公司,200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__________,中國學者看世界-大國戰略卷。台北:貿騰發賣股份有限公司,200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鵬令主編,民族主義與中國前途。台北:時英出版社,199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慧媞、韓玉貴,當代世界政治經濟概論。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國社會科學研究會編,中國與日本的他者認識。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2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______,毛澤東選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2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方連慶、劉金質、王炳元,戰後國際關係史(1945 1995)。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石之瑜,民族主義外交的困境。台北:世界書局,1995年9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______,文明衝突與中國。台北:五南出版社,2000年1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石吉雄,「價值與現實的匯流:中共使用武力的戰略文化內涵」。國立台灣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宋國誠,全球化與中國之發展(卷二)。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2000年11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_____主編,21世紀中國全球化與中國之發展。台北:國際關係研究中心出版,2002年11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宋強,中國可以說不。北京:中國工商出版社,199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杜瑞清、王旭主編,中美關係與國際格局。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12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邵宗海,「民族主義與中山先生思想」。台北:海峽兩岸中山先生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1995年1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汪暉、余國良編,全球關係中的中國困境。香港:中文大學出版,199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房寧,民族主義思潮。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英明,全球化下的後殖民省思。台北:生智出版社,200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______,重構兩岸與世界圖像。台北:生智出版社,200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______,全球化時代下的台灣與兩岸關係。台北:揚智出版社,200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氣虹 ,「後冷戰時期中共的民族認同」,(國立政治大學東亞所碩士論文, 199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曄,中日韓新四國民族主義與現代化比較研究。北京:中國對外經濟貿易出版社,200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佳龍主編,未來中國—退化的極權主義。台北,時報文化,2004年1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寄南、陳鴻斌,中日關係瓶頸論。北京:時事出版社,200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洪泉湖、謝政諭主編,百年來兩岸民族主義的發展與反省。台北:東大圖書公司出版(2000年12月2日。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施哲雄主編,發現當代中國。台北:揚智出版社,2003年10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俞可平,全球化與中國。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胡祖慶,當代各國外交政策。台北:五南出版社,1991年5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祖治國,90年代中國大陸的新保守主義。台北:致良出版社,1988年11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倪世雄.當代西方國際關係理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l。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岡義武,岡義武著作集(第六卷)。北京:岩波書店,199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徐之先,中日關係五十年。北京:時事出版社,2002年10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徐迅,民族主義。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郭華倫,中共問題論集。台北:政大國際關係問題研究中心,197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袁易、嚴震生、彭慧鸞合編,中國崛起之再省思:現實與認知。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200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高井潔司,「東亞的政治摩擦與媒體構造」。日本:島根縣立大學,東北亞合作中的日中關係國際研討會論文集,2001年10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高橋敷,醜陋的日本人。北京:作家出版社,198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唐文權,覺醒與迷誤—中國近代民族主義思潮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唐嘉虹,「冷戰後日本之中國政策」。國立中山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孫歌,主體彌散的空間—亞洲論述之兩難。江西:江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夏冰,日本如何面對中國。香港,明鏡出版社,1997年5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許志嘉,中共外交決策模式研究--鄧小平時期的驗證分析。台北:水牛出版社,2000年4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______,當代中共外交政策與中美關係。台北:生智出版社,2004年6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五岳主編,中國大陸研究。台北:新文京出版社,200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曼蘇,國際關係基本理論導讀。上海: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蔡瑋主編,中國和平發展與亞太安全。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2005年7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趙全勝,解讀中國外交政策。台北:月旦出版社,1999年5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廖光生,排外與中國政治。台北:三民書局,1988年5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羅志平,民族主義理論、類型與學者。台北:旺文社出版社,2005年2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青峰主編,民族主義與中國現代化。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9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三、薛君度主編,中國外交新論。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曉峰,日本的危機。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鄭永年、林佳龍主編,民族主義與兩岸關係。台北:新自然主義出版社,200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______,中國民族主義復興:民族國家何處去?。香港:三聯書店,199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董立文,「90年代中共民族主義」。政治大學東亞所博士論文,1997年1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國際經濟研究院(IIE)著,樂為良、黃裕美譯,重估中國崛起。台北:聯經出版社,200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Anderson, Benedict著,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臺北市 : 時報文化, 199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Brown, Michael主編,中共崛起。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Easton, David著,王浦劬等譯,政治生活的系統分析。台北,桂冠書局,199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Guibernau, Montserrat著,周志杰譯,無國家的民族 : 全球時代的政治社群。臺北市 : 韋伯文化,200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obsbawm, E. J.著,李金梅譯,民族與民族主義。台北:麥田出版社,199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Pumphrey, Carolyn W.編,國防部史政編譯室編印,中共在亞洲崛起之安全意涵。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3年5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Smith, Anthony D.著,全球化時代的民族與民族主義。良警宇譯,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Tow, William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編印,亞太戰略關係尋求整合安全。台北:聯勤北部印製廠,2003年7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二) 中文期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丁永康,「中俄戰略協作夥伴關係:建構國際新秩序分析」,問題與研究,第38卷第6期(1999年6月),頁57-5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于有慧,「中共的大國外交」,中國大陸研究,第42卷第3期(1999年3月),頁47--5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天兒慧,「21 世紀中日關係與日本的展望」,戰略與管理(北京),第1期(2004年1月),頁67--7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小東,「當代中國民族主義論」,戰略與管理(北京),第5期(2000),頁73-7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少普,「堅持從戰略全局觀察與處理中日關係」,社會科學,第3期(2006),頁7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中江,「現代中國民族主義的誤區」,中國社會科學季刊(香港),第3期(1993),頁28--3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軍,「試析當代中國的網路民族主義」,世界經濟與政治,第2期(2006),頁12--3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石之瑜,「中國民族主義的後現代機緣:國家遷徙歷程中的集體疏離與個體能動」,中國大陸研究,第45卷第3期 (民國91年5、6月),頁1-1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田培良,「日本的民族主義與中國的民族主義」,太平洋學報(北京),第4 期(1996),頁7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田麗虹,「改革開放後中共政權合法性的維繫:民族主義與合法性」,共黨問題研究,第28卷第6期(2002年7月),頁26-3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朱適,「中日關係之現狀原因分析及相關對策」,歷史文苑(北京),2005年10月,頁24-2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朱培蕾,「全球化與中共新安全觀:轉變與挑戰」,中國大陸研究,第46卷第6期(2003年11、12月),頁90-9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江瑞平,「中日經濟關係的困境與出路」,日本學刊,第1期(2006),頁64-6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邱坤玄,「二十一世紀中共的外交策略」,國策期刊(台北),第161期(1997年4月1日)。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何思慎,「中國威脅論與新世代中日關係初探」,中國事務,第7期(2002年1月),頁43-4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_____,「日中關係:風波或坦途」,展望與探索,第7期(2006年7月),頁1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何思慎、趙健民,「日本外交中有關中國或美國優先之爭論—兼論日、中、台新安全架構」,問題研究,第43卷第一期。頁84-9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曉,「經濟主義時代中日關係」,國際經濟評論(北京),第3-4期(2006),頁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福鐘,「民族主義與美國對中共外交政策的重新檢討」,中國大陸研究,第39卷第6期(1996年6月),頁36~4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任李明 范國平,「中日關係:相互依賴與博弈」,東北亞論壇(北京),第15卷第1期(2006年1月),頁14-2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任炳強, 「中國民族主義重新興起的原因特徵及其影響」,.學海(北京),第1期(2004),頁80-8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寄南,「對突破中日僵局的幾點思考」,日本學刊,第2期(2005),頁2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廣義,「解析中日關係中的歷史問題」,世界經濟與政治(北京),第2期(2004),頁45-5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周玉山,「民族主義與愛國主義」,中國大陸研究,第39卷第8期(1996年8月),頁6-2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周敏凱,「全球化與民族主義」,國際觀察(北京),(2005年5月),頁18-2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孟國祥,「中日外交新思維與歷史問題」,南京醫科大學學報(南京),第3期(2004年9月),頁193-19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徐勇,「論日本新軍國主義」,中國人力資源開發(北京),第2期(1995),頁40-4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殷惠敏,「從社會主義到民族主義」,九十年代(香港),(1996年11月),頁76~7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時殷弘,「中日接近與外交革命」,戰略與管理(北京),第2期(2003),頁71-7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高蘭,「二戰後日本民族主義的發展及對中日關係的影響」,毛澤東與鄧小平理論研究(北京),第8期(2005),頁52-5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許可,「中日關係需要什麼樣的新思維」,重慶郵電學院學報,第3期(2005),頁330-33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崔世廣,「日本社會思潮變化的影響」,現代國際關係(北京),第9期(2003),頁35-3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袁楊,「日本軍事轉型與中日軍事關係」,現代國際關系(北京),第3期(2003),頁11-1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賈丹,「冷戰後新保守主義的發展及其影響」,國際論壇(北京),第5期(2003),頁48-5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忠,「民族主義觀點與中日關係」,上海大學學報,第13卷第4期(2006年7月),頁157--16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景彥,「論日本當權者否認侵華戰爭問:駁斥南京大屠殺之虛構」,現代日本經濟(長春),1992年2月,頁64-6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曦,「權威危機與合法性危機」,中國論壇(北京),第30卷第10期(1990年8月),頁5-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唐衛斌,「中國石油安全與能源外交」,外交學院報(上海),第6期(2004),頁7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馮江,「軟權力與中國和平崛起」,山東省農業管理幹部院學報,第22卷第2期(2006),頁118-12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馮昭奎,「日本:十個令人注目的動向」,當代世界(北京),第2期(2002) ,頁13-1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______,「中日關係從歷史到未來」,世界經濟與政治,第9期(2005),頁33-1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______,「中國與亞洲:和平崛起與外交新思維」,世界知識,第5期(2004年5月),頁38-4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生秀,「論中國對日本的外交政策」,青海師專學報(青海),第3期(2005),頁22-2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程人乾,「論近代以來世界的民族主義」,歷史研究(北京),第1期(1996),頁56-6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孫立平,「匯入世界主流文明」,東方(上海),第1期(199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明明,「解析中國威脅論」,理論前沿(北京),第21 期(2003),頁18-22 。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裕亮,「冰點副刊靈魂不再」,展望與探索,第4期(2006),頁1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豐清,「全球化時代中國民族主義的覺醒與構建」,武漢理工大學學報(北京),第17卷第3期(2004年6月),頁36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雅君,「中日關係的安全困境:國際體系與雙邊利益的分析」,遠景基金會季刊,第6卷第4期(2005年10月),頁13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毓詩,中國的和平崛起與外交方略,江南社會學院學報,第6 卷第4 期,頁2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興堂,「影響中日關係的幾個問題」,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北京),第2期(1999),頁6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傳杰,「警惕日本軍國主義」,世界政治與經濟,第10期(1995),第66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清敏,「美國對新中國外交研究近況」,美國研究(北京),第4期(1999),頁42-6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成,「中日關係:結構轉型期的瓶頸與出路」,黨政幹部學刊(北京),第12期(2004),頁4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夏鳴,「日本新民族主義與中日關係」,江蘇行政學院學報,第6期(2004),頁3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蔡增家,「擺盪在合作與衝突之間:中國崛起下中日衝突的結構分析」,國際關係 學報,第21期(2006年1月),頁45-6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齊志新,「歷史認知與中日政經關係」,世界經濟與政治(北京),第9期(2005),頁42-4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天純,「前事不忘、後事之師—略論日本軍國主義復活的傾向及根源」,中國社 會科學院研究生學院學報(北京),第4期(1995),頁13-2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江永,「東亞格局與中日關係」,外交學院學報(上海),第80期(2005年2月),頁63-6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______,「中日關係政冷經熱的癥結與出路」,現代國際關係(北京),第4期(2006),頁29-3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亞娜,「從文化角度看當代日本外交」,國際政治(北京),第1期(2004 年1月),頁2-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閻靜、戴利朝,「略論鄧小平的對日外交思想」,江蘇大學學報,第5卷第4期(2003年10月),頁19-2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賴怡忠,「中國大陸和平崛起~是問題還是事實?」,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通訊,第10期(200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薛力,「中日關係能否超越歷史問題」,戰略與管理(北京),第4期(2003),頁24-2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薛龍根,「評析中國威脅論」,世界經濟與政治論壇(北京),第5 期(1997),頁25-2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羅志平,「歷史修正主義與新民族主義:日本修改教科書的政治效應」,問題與研究,第45卷第1期(2006年1、2月),頁9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韓玉貴、馬佛濤,「新時期日本新保守主義的發展及對中日關係的影響」,南京師 大學報(南京),第2期(2005年3月),頁58-6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韓彩珍,「東北亞合作機制的微觀解釋—從博弈論的角度」,東北亞論壇(北京),第13卷第1期(2004年1月),頁18-2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蕭功秦,「民族主義與中國轉型時期的意識形態」,戰略與管理(北京),第四期(1994年4月),頁5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虞義輝,「從民族主義的歷史發展看中共的愛國主義」,復興崗學報,第60期(1997年6月),頁327-34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嚴志鈺,「警惕日本軍國主義復活,發展中日友好關係」,廣西社會科學報(廣西),第4期(1995),頁6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樊體甯,「論中國和平崛起的發展道路」,國際關係學院學報,第3期(2005),頁1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鄒岩梅,「日本國民心理對中日關係的影響及對策」,煙台國際學報,第18卷(2005年1月),頁8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Buzan, Barry,「中國崛起過程中的中日關係與中美關係」,世界經濟與政治,第7期(2006),頁3-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Callahan, William A .,「中國民族主義的界限—中國威脅論:建構認同的一種手段」,世界經濟與政治,第11期(2005),頁35-4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三) 中文報紙雜誌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人民日報 (北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文匯報 (北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國時報 (台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國青年報 (北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央日報 (台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自由時報 (台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海峽時報 (北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時事中國 (北京)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新聞週刊 (台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國際新聞界(香港)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經濟日報 (台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聯合報 (台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二、 英文部分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 英文專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Becker, Jasper. The Chinese People. New York: Simon and Schuster, 200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Buzan, Barry. Security: A New Framework for Analysis. Boulder Colorado: Lynne Rienner Publishers, 199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Campbell, David. Writing Security: United States Foreign Policy and the Politics of Identity.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9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Evans, Peter. Embeddness autonomy.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Gellner, Ernest. Nations and Nationalism. New York: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8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Gries, Peter Hays. China’s New Nationalism: Pride, Poltics, and Diplomacy. L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ecter, Michael. Internal Colonialism: The Celitic Fringe in British National Development. Lond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obsbawn, Eric. Nations and Nationalism since 1780. Cambridge: Cambridge Press, 199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oston, Germaine. The State Identity, and the National Question in China and Japan.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Ji, You. ”Th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as a key interest group in Chinese party politics,” in Brodsgaard & Zheng eds.,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in Reform.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200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Johnson, Chalmers. Peasant Nationalism and Communist Power: The Emergence of Revolutionary China 1937-1945.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Levenson, Joseph. Modern China and its Confucian Past. New York: Doubleday and Co. Inc., 196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Norbu, Dawa. Culture and the Politics of the third world nationalism. London: Routledge Press, 199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Pye, LucianW.. The Mandarin and Carde: Chinas Political Cultures. U.S.A: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198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____________. The Spirit of Chinese Politics, New Edition.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Rosenau, James.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Foreign Policy.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7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Smith, Anthony D.. Theories of Nationalism. London: Harper and Row, 197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Schurmann, Franz. Ideology and Organization in Communist China. Berkeley,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6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Unger, Jonathan. Chinese Nationalism. New York : M.E. Sharpe, 199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Waltz, Kenneth N.. Man the States and War.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5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Wei, George, & Liu, Xiaoyuan eds.. Chinese Nationalism in Perspective: Historical and Recent Cases. London: Greenwood Press, 20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Whiting, Allen S.. China Across the Yalu: The Decision to Enter the Korean War. New York: Macmilian, 196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______________. The Chinese Calculus of Deterrence.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197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______________. China Eyes Japan.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Whitney, Joseph. China: Area, Administration, and Nation Building.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Dept. of Geography, 197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World Bank. Sharing Rising Incomes: Disparities in China. Washington, D.C.: World Bank, 199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Zhao, Suisheng. “Chinese Nationalism and Beijing’s Policy toward Taiwan: The Making of the Anti-Secession Law”. Taipei: The 35th Taiwan-American Conference on Contemporary China, August 28th-29th 200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二) 英文期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Whiting, Allen S.. “Chinese Nationalism and Foreign Policy after Deng,” The China Quarterly, No.142 (Jun 1995), p.29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Friedberg, Aaron. “Ripe for Rivalry: Prospects for Peace in a Multipolar Asia,”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18, No.3 (199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Kersten, Rikiki. ”Neo-nationalism and the Liberal School of History,” Japan Forum, Vol.11, No.2,(Sep. 1999), p.19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Leifer, Michael. ”Chinese Economic Reform and Security Policy: The South China Sea Connection, ” Survival, Vol.22, No.2(Summer 1995), pp.44-4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Johnson, H.G.. “A Theoretical Model of Economic Nationalism in New and Developing States,” 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 Vol. L, No.2(1965), p.16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Fireman, Wendy. “China’s Security Strategy,” Asian Survey, Vol.18, No.4(April 1996), p.24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arding, Harry. “On the Four Great Relationships: The Prospects for China,” Survival, No.36 (1994), p.2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Yi, Xiaoxiong. ”Chinese Foreign Policy in Transition: Understanding China’s Peaceful,” The Journal of East Asian Affairs(2005), p.10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三) 英文報紙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Washington Post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New York Times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三、 網路資料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 中文網站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義桅,「中國進入以外交促經濟時代,面對世界更加自信」,第一財經日報網路版。 <http://big5.southcn.com/gate/big5/www.southcn.com/news/china/zgkx/200501040904.htm>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石之瑜,「回到亞洲?--日本認識中國崛起的思想基礎」,中國政治學網<http://www.cp.org.cn/show.asp?NewsID=118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江澤民,「愛國主義和我國知識份子的使命」,新華網(1990年5月3日)。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5-02/18/content_2591767.htm>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包淳亮,「關注中日接近的外交革命論述」,中國事務新聞台。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ttp://residence.educities.edu.tw/dajungli/Article-70.htm>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金熙德,「中日關係進入友好合作新階段」,人民網。< <http://www.people.com.cn/GB/channel1/10/20001014/271520.html>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廣義、王智新,「與日本方面辯論:究竟是誰的問題?」,二十一世紀網路版,第34期(2005年1月)。<http://www.cuhk.edu.hk/ics/21c/supplem/essay/0410079.htm>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保華,「冷眼旁觀中共反日鬧劇」,大紀元(2005年5月4日)。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ttp://tw.epochtimes.com/bt/5/5/4/n910756.htm>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武雄,「胡錦濤對日本展開協調外交」,台灣日本綜合研究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ttp://www.japanresearch.org.tw/takeo-05.asp>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徐時利,「狼奶」史話,台灣大紀元。<http://tw.epochtimes.com/bt/6/8/21/n1428724p.htm>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明居正,「明居正教授談反分裂法」,大紀元(2005年7月9日)。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ttp://www.epochtimes.com/b5/5/7/9/n980428.htm>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永明,「反分裂法:啟動兩岸關係與台海安全的結構變」,楊永明國際事務首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ttp://140.112.2.84/~yang/Comment-150305.htm>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馮昭奎,「學者新論:中日歷史問題的癥結」,人民網。<http://opinion.people.com.cn/GB/1036/3335998.html>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賴怡忠,「中國大陸和平崛起:是問題還是事實」,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通訊(2004年夏季號)。 <http://www.taiwanthinktank.org/ttt/servlet/OpenBlock?Template=Article&category_id=25&article_id=368&lan=tc>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迪,「第三種外交破解中日難題」,環球時報,2006年8月9日。<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world/2006-08/09/content_4937574.htm>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曹瑞泰,「反日浪潮中,中日的對應模式」,新聞最前線。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ttp://www.japanresearch.org.tw/scholar-59.asp>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關成華,「和平崛起需要青年具有健康的國民心態」,北京共青團網。<http://www.bjyouth.gov.cn/special/lzag/gzdt/22827.shtml>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國偏狹民族主義高漲 不利兩岸交流」,大紀元(2005年8月21日)。<http://www.epochtimes.com/b5/5/8/21/n1026121.htm>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國互聯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中國經濟網。 <http://big5.ce.cn/gate/big5/gov.ce.cn/home/gqbg/200603/30/t20060330_6723087.shtml>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國反日活動,政治操作民族主義」,民主通訊(2005年4月16日)。 <http://www.asiademo.org/b5/news/2005/04/20050416.htm>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亞太安全論壇2005年國際會議講詞」,美國在台協會(2005年10月)。<http://www.ait.org.tw/zh/news/officialtext/viewer.aspx?id=20051013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北京反日大遊行 中共企圖轉移危機」,大紀元。<http://tw.epochtimes.com/bt/5/4/10/n883747p.htm>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建民指改善中日關係雙邊難題,多邊解決」,大紀元(2005年7月2日)。<http://www.epochtimes.com/b5/5/7/2/n973011p.htm>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美防務報告:中國最具有與美國進行軍事競爭潛力」,新華網。<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world/2006-02/08/content_4151409.htm>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胡錦濤會見小泉 強調中日兩國和則兩利鬥則兩害」,新浪中國新聞網。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ttp://news.sina.com.cn/c/2005-04-23/23545732190s.shtml>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二) 外文網站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China Now Japan’s Top Trade Partner,” The Japan Times Online, January 27(200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ttp://www.japantimes.co.jp/cgi-bin/getarticle.p15?nn20050127a3.htm>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005年外交に関する世論調査」,日本內閣府。<http://www8.cao.go.jp/survey/h17/h17-gaikou/images/z06.gif>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