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學位論文

題名 高科技公司法務與研發部門之互動行為與協調模式-以台灣IC設計公司之智慧財產權管理為例
作者 鄧宜菁
Deng ,yi-ching
貢獻者 劉江彬
鄧宜菁
Deng ,yi-ching
關鍵詞 法務部門
研發部門
協調機制
IC設計公司
智慧財產權管理
日期 2003
上傳時間 18-九月-2009 09:33:33 (UTC+8)
摘要 觀察國內許多科技廠商,例如台積電、明□、聯發科、廣達、華碩、鴻海等公司,近年來紛紛大手筆的投入研發經費,希望藉由技術的深耕與突破以提升其在產業價值鏈上之地位。然而技術研發與智財管理於策略競爭的考量上是緊緊相繫而密不可分的,想要在產業結構上佔到好位置,沒有投入研發不行,在現今產業競爭規則下,只專注於研發卻不知道智財的重要性與並進行睿智的管理也難以達成,換言之,智慧財產權管理可以說是一產業競爭策略落實的優勢工具,不論是專利的搜尋、專利地圖的規劃、競爭廠商可能的專利佈局、科技的可能趨勢以及如技術授權、研發分工、以及專利侵權等,再再都與企業的技術策略、掌握產業競爭情況息息相關。
再者,策略人人會說,要實踐與落實還是需要靠組織的成員一步一腳印的去完成,在這些需要融合法律、企業管理以及智財管理相關專業才能在競爭局勢下擁有優勢中,皆下來便是各個經理人該如何各顯神通接策略具體落實於企業體內組織的組織的議題了,而在這些組織的議題中,除管理階層需要嶄新的視野與觀念外,未來法務部門更是站在關鍵的戰鬥位置上,它的專業與所擔負的企業使命與企業中的角色將更形重要,例如,法務與研發部門之間在智財管理上應如何的互動與合作,亦將牽動組織在技術相關議題上之績效。
然而,過去關於組織內不同部門的合作與互動等研究,多著重在如行銷-研發或是生產-研發等面向上,較少對於法務與研發介面的探討。然而,如同行銷與研發部門之介面,法務與研發部門無論在專業領域、人格特性、部門風氣或是傳統上對於工作取向的認知等,均有莫大的差距,而這些因素均會對於其間的合作績效與機制,有著很深的影響,而協調機制的運用便是向來解決跨部門衝突與促進之是分享的管理機制之一。
因此,本研究即嘗試以知識資源為競爭基礎的高科技公司為觀察對象,將藉由廣泛的次級資料、文獻收集,與多重個案、深度訪談的方式,以協調機制是如何運用的?是為解決什麼樣溝通上的問題為著眼點,探討其法務-研發介面間的互動領域、溝通機制以及可能的問題等等。而IC設計公司在本質上即為一以知識為競爭要素的產業,其在經營上亦常牽涉到許多如專利侵權以及技術授權等議題,加上台灣目前已是全球第二大之IC設計國,更具有許多指標性的企業可供選擇。因此本研究即以台灣績效卓著的IC設計公司為標的,希冀透過相關的訪談與研究整理其在管理制度上之內涵與建議以供未來實務界在發展智財相關策略可能之參考。
本研究所得之研究發現如下:(節錄)
一、於訪談的個案公司中,皆在近兩年才具有法務與智權機能的編制,目前法務、專利工程師及相關智權人員之人力編制皆少,且法務與相關智權人員皆設置於同一單位(或部門)裡,而目前都是由法務人員兼任各該部門(或單位)的主管。
二、「法務與智權」部門與研發部門多在從事智財管理的領域中有所互動與合作。
三、法務與研發部門在專利申請、專利侵權爭議處理、技術移轉契約的擬定等互動領域裡,會有不同的合作進行的流程及互動模式,經理人亦會運用不同的協調機制以輔助跨部門的溝通。
(一)任務之相互依賴性、不確定性及困難度會影響兩部門需要合作的質與量,進而影響個案公司協調機制的運用。
(二)當兩部門間相互依賴性越高時,其愈傾向增加非正式的協調的頻率,以共同達成任務或解決問題。
(三)當任務不確定性愈高時,則愈需要有及時、機動性的互動以增進合作效能的需求,此時人際與成員間的協調需求便會愈高,因此多傾向採有機式的結構,以增加其合作績效。
(四)當任務困難度愈高時,則法、研進行跨部門的溝通需求便愈高,因此多傾向組成跨部門的專案小組以利水平間頻繁的互動,以因應互動的需求。
五、「認知彼此目標所存在的關係」、「部門間信任關係」、「兩部門間的人際關係」、「跨部門文化的差異性」及「兩部門主管的態度與人格」五者共同構建了兩部門間的社會心理關係,而這關係的態樣,則深深牽動著兩部門間互動的行為,進而影響合作的績效。
這五項重要的因素可能為載舟之水,為兩部門間的合作帶來更多善意的互動與讓兩部門成員樂在共同解決問題與知識的分享,進而激發創新的火花,但亦可能為部門間衝突與溝通困難的成因,而此時協調機制的運用便為影響這五項因素,進而化不利為有利的的方式之一。
(一)「兩部門對目標認知的差距」是其中影響最鉅者,當團隊成員擁有不同的個人目標時,會削弱團隊的聚合力,並弱化專案的奉獻度。利用智財教育、獎酬報酬制度的修正及高階領導人適度運用其影響力,都可以緩和現存的緊張關係。
(二)利用延攬T型人-專利工程師及定期召開跨部門的會議、智財教育與組織文化,可以管理不同專業以減少「跨部門文化的差異性」所帶來的衝突。
(三)「法務與智權」與研發部門良好的人際關係的確是合作成功的一大利器,因為它能夠帶來更多善意的非正式交流而大為增進互動的速度。
(四)兩部門間「信任關係」的建立是循序漸進的,而且會因階段的不同,而有不一樣的建構方式。
(五)研發主管的人格與態度越成熟,與法務部門的溝通協調就會越好。
(六)企業中法務人員除自身專業外,並需要去瞭解公司本業,懂得如何與研發人溝通、周延思考與溝通能力並保持細緻與柔軟的身段。
六、高階領導人的角色是所有協調機制中,對兩部門互動態樣與合作的成果影響最顯著的,高階領導人對整合的承認能夠輕易去除兩功能部門間的藩籬,啟動多元專業的分享。
七、研發人的謬誤與法律人的傲慢會造成智財制度推行時的阻礙並對於跨部門間互動所帶來的負面影響。
八、現階段法務與研發部門互動仍有的問題與困難有提案獎金制度所能發揮激勵作用有限、對專利工程師的期許與現實組織結構及制度設計裡的矛盾及法務面對專利侵權紛爭在與對方的攻防上會有不知拿的是哪種槍,亦不知要攻哪座頂的困窘等。
由以上各點研究發現,本研究提出幾項建議,如下所示:(節錄)
一、高階領導人需具備決心與格局。
二、法務長與智權團隊所應具備的能耐內隱性極高並與個別企業的特質密切相關,因此應長期於企業中養成。
三、除了以優渥的提案獎金來激發專利申請量之外,或許經理人、法務長應該思考的是如何讓提案獲取專利與新產品研發上的突破同樣地令他們感到驕傲。
四、智權教育是一個長遠的過程,很難作,但一定要作。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圖書〉
• 王美音譯,(Leonard-Barton,D著),《知識創新之泉-智價企業的經營》,遠流。
• 王美音、楊子江譯(1998),(Ikujiro Nonaka & Hirotaka Takeuchi 著),《創新求勝:智價企業論導讀》,遠流。
• 林柳君譯(2001),(Rivette G., and Kline D.(2000),《Rembrandts in the Attic,Oxford Press》),《閣樓上的林布蘭》,傳訊經典。
• Bennis , Warren & Patricia Ward Biederman, (1998), OrganizingGenius — The Secrets of Creative Collaboration,張慧倩譯,(1998),《七個天才團隊的故事—如何領導創意菁英》,台北,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 齊若蘭譯(2003),(Peter F.Drucker,《The Practice of Management》),彼得•杜拉克的管理聖經,遠流。
• 上官譯(2000),(享利.閔茲伯格.(Henry Mintzberg)著),《閔茲伯格談管理》,中天。
• 蓋瑞•哈肯(Gary R.Heerkens)(2002),《專案管理 立即上手》,美商麥格羅。希爾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台灣分工司出版。
• 大前研一(2004),《.com工作術:數位時代的職場藝術》(The Art of Work in the Cyber Age)》,天下雜誌。
• 胡瑋珊譯,(Davenport, T. H. & Prusak, L. (1998/2001), 《Working Knowledge: How Organizations Manage What They Know 》),《知識管理》,中國生產力中心。
• 施貞夙譯(2000),(Dorothy A. Leonard & Walter Swap(1999),《 When sparks fly: igniting creativity in groups》),《激發團隊創意》,中國生產力中心。
• 黃光國(1988),《人情與面子:中國人的權力遊戲。中國人的權力遊戲》,巨流圖書公司。
• 鄭傑光譯 (1991),(泰倫斯•狄爾等著),《企業文化》,桂冠。
• 張紹勳(2001),《研究方法》,滄海書局。
• 王文科譯,《質的教育研究法》,台北:師大書苑。
• 喻幸園(2001)《智慧財產權之策略與管理》,元照。
• 許士軍 (民91),《許士軍為你讀管理好書》,天下文化。
〈博碩士論文〉
• 黃敏萍(2000),「跨功能任務團隊之結構與效能--任務特性與社會系絡之影響」,國立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 曾賢蕙(2003),「組織文化因素對資訊人員知識分享行為意圖的影響」,私立銘傳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 黃文輝(2000),「技術知識特質、組織文化因素與內、外部技術網路之研究──以光電產業為例」,私立天主教輔仁大學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 張安琪(1997),「部門相依性、信任與部門間合作關係的研究—以家用電器業部門為例」,銘傳管理學院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期刊與專文〉
• 劉江彬(2002),<知識經濟時代下企業的智慧財產權管理>,會計研究月刊,204期, p67~p73。
• 吳思華(2002),<從製造台灣到知識台灣>,《創新-哈佛商業評論精選『HARVARD BUSINESS REVIEW ON INN』24》之導讀專文,台北:天下文化。
• 吳思華(2001),<智慧資本在台灣>,《知識經濟、知識資本與知識管理》,P11~50,台北:遠流。
• 方世榮(1999),<製造部門與行銷部門之互動與協調機制的實證研究>,管理學報,第十六卷第三期:403-425 頁。
• 方世榮(1999),「行銷與製造部門互動的實證研究--協調機制的角色」,輔仁管理評論,頁23-45。
• 鄭仁偉、杜啟華與張安琪,「部門相依性、信任與部門間合作關係的研究」,管理與系統,第5卷,第1期(民國八十七年一月),19-40。
• 李慧君(2002),<高科技產業之智財權管理淺介>,卷期╱年月 14:3 ,P24-27
• 今週刊,382期2004.04.19~04.25,【科技法將成為台灣法界新興市場】
• 天下雜誌,2004,4,15 ╱第297期,【二○○四天下一千大企業排名搶先揭曉】
• 天下雜誌,【鴻海的400人法律兵團】2004,3,15 ╱第295期
• 數位時代,第74、75期(2004/1/15~2/14)。
• 數位時代雙週,第64期(2003/8/15)
• 天下雜誌2002,5 ╱第252期。
• 天下雜誌,2002,5 ╱第252期【焦點英雄 知識經濟新戰士】
• e天下,2001年12月第12期,【從IP(智慧財產)到IC(智慧資本)之路】
• e天下,2001年12月第12期,【智財權決定優勝劣敗】
• e天下2001年08月第8期【郭台銘:我不曉得怎樣是成功,但是我曉得怎樣「求生存」】.專訪。
(研究報告)
•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知識經濟發展方案」,2000年8月30日,行政院第2696次院會通過。
• 洪榮昭、林聖峰、林展立、朱永裕(2000),<企業知識創造的模式>,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 簡志勝,2003年台灣前十大IC設計業者排名,工研院IEK-ITIS計畫。
英文部分
• Mead, M. 1976. Cooperation and Competition amongPrimitive People. Boston: Beacon.
• Deutsch, M. 1949. A theory of cooperation and competition. Human Relations, 2: 129-151.
• Johnson, D. W. & Johnson, R. T. 1995. Social Interdependence: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Education. In B. B. Bunker, J. Z. Rubin, & Associates, Conflict, Cooperation, And Justice: Essays Inspired by the Work of Morton Deutsch, 205-251.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Publishers.
• Johnson, D. W., & Johnson, R. T. 1989. Cooperation and competition: theory and research. Edina, MN: Interaction.
• Barnard, C. 1938. The functions of the executive.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Feger, H. 1991. Cooperation between groups. In R. A. Hinde & J. Groebel (Eds.), Cooperation and Prosocial Behaviour, 281-300.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Ring, P. S., & Van de Ven, A. 1994. Developmental processes of cooperative interorganizational relationships.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 90-118.
• Andaleeb, S. S. 1995. Dependence relations and the moderating role of trust: Implications for behavioral intentions in marketing channel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search in Marketing, 12(2): 157-172.
• Tjosvold, D. 1988a. Cooperative and competitive dynamics within and between organizational units. Human Relations, 41(6):425-436.
• Ruekert, R. W., Orville, C., & Walker, Jr. 1987. Marketing’s interaction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A conceptual framework and empirical Evidence. Journal of Marketing, 51: 1-19.
• Lawrence, P. R. & Lorsch, J. W. 1969. Organization and environment: Managing differentiation and integration. Homewood, IL: Irwin.
• Lorsch, J. W. 1970. Introduction to the structural design of organizations. In dalton, W., Lawrence, P. R., & Lorsch, J. W. (Eds.),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and Design, 5. Homewood, IL: Irwin and Dorsey.
• Lawrence, P. R. & Lorsch, J. W. 1969. Organization and environment: Managing differentiation and integration. Homewood, IL: Irwin. Leifer, R., & Mills, P. K. 1996. A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roach for deciding upon control strategies and reducing control loss in emerging organizations. Journal of Management, 22: 113-137.
• ST. John, C. H., & Rue, L. W. 1991. Co-ordinating mechanisms, consensusbetween marketing and manufacturing groups, and marketplace performance.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2: 549-555.
• Van de Ven, A. H., Delbecq, A. L., & Koenig, R. Jr. 1976. Determinants of coordination modes within organization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41: 322-338.
• Perrow, C. 1967. A framework for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organization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32: 197-208.
• Galbraith, J. R. 1977. Organization design. Reading, Mass : Addison-Wesley.
• Daft, R. & Macintosh, N. B. 1981. A tentative exploration into the amount and equivocality of information processing in organizational work units.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26: 207-224.
• Andaleeb, S. S. 1995. Dependence relations and the moderating role of trust: Implications for behavioral intentions in marketing channel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search in Marketing, 12(2): 157-172
• Benbasat, I., D. K. Goldstein, and M. Mead, (1987), “The case research strategy in studies of information systems”, MIS Quarterly, 369-386. (Benbasat et al., 1987)
• Yin, R. K. “Case Study Research: Design and Methods - Applied Social Research Methods”, Vol. 5, Sage Publications, May 1994.
• van de Ven, A.H., Delbecq, A.L., & Koenig, R.(1976). Determinants of coordination modes within organization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41, 322- 338.
• McCann, J. & Galbraith, J. R. 1981. Interdepartmental relations. In P. C. Nystrom & W. H. Starbuck (Eds.), Handbook of Organizational Design: Vol.2, Remodeling Organizations and Their Environments, 60-84.
• Thompson, J. D. 1967. Organizations in Actions. New York: Mcgraw-Hill. Tjosvold, D. 1984. Cooperation theory and organizations. Human Relations, 37(9): 743-767.
• van de Ven, A.H., Delbecq, A.L., & Koenig, R.(1976). Determinants of coordination modes within organization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41, 322- 338.
• McCann, J. & Galbraith, J. R. 1981. Interdepartmental relations. In P. C. Nystrom & W. H. Starbuck (Eds.), Handbook of Organizational Design: Vol.2, Remodeling Organizations and Their Environments, 60-84.
• Galbraith, J. R. 1977. Organization design. Reading, Mass : Addison-Wesley.
• Daft, R. & Macintosh, N. B. 1981. A tentative exploration into the amount and equivocality of information processing in organizational work units.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26: 207-224.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科技管理研究所
88359013
92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883590132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劉江彬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作者) 鄧宜菁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作者) Deng ,yi-chingen_US
dc.creator (作者) 鄧宜菁zh_TW
dc.creator (作者) Deng ,yi-chingen_US
dc.date (日期) 2003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8-九月-2009 09:33:33 (UTC+8)-
dc.date.available 18-九月-2009 09:33:33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8-九月-2009 09:33:33 (UTC+8)-
dc.identifier (其他 識別碼) G0883590132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4355-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科技管理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88359013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2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觀察國內許多科技廠商,例如台積電、明□、聯發科、廣達、華碩、鴻海等公司,近年來紛紛大手筆的投入研發經費,希望藉由技術的深耕與突破以提升其在產業價值鏈上之地位。然而技術研發與智財管理於策略競爭的考量上是緊緊相繫而密不可分的,想要在產業結構上佔到好位置,沒有投入研發不行,在現今產業競爭規則下,只專注於研發卻不知道智財的重要性與並進行睿智的管理也難以達成,換言之,智慧財產權管理可以說是一產業競爭策略落實的優勢工具,不論是專利的搜尋、專利地圖的規劃、競爭廠商可能的專利佈局、科技的可能趨勢以及如技術授權、研發分工、以及專利侵權等,再再都與企業的技術策略、掌握產業競爭情況息息相關。
再者,策略人人會說,要實踐與落實還是需要靠組織的成員一步一腳印的去完成,在這些需要融合法律、企業管理以及智財管理相關專業才能在競爭局勢下擁有優勢中,皆下來便是各個經理人該如何各顯神通接策略具體落實於企業體內組織的組織的議題了,而在這些組織的議題中,除管理階層需要嶄新的視野與觀念外,未來法務部門更是站在關鍵的戰鬥位置上,它的專業與所擔負的企業使命與企業中的角色將更形重要,例如,法務與研發部門之間在智財管理上應如何的互動與合作,亦將牽動組織在技術相關議題上之績效。
然而,過去關於組織內不同部門的合作與互動等研究,多著重在如行銷-研發或是生產-研發等面向上,較少對於法務與研發介面的探討。然而,如同行銷與研發部門之介面,法務與研發部門無論在專業領域、人格特性、部門風氣或是傳統上對於工作取向的認知等,均有莫大的差距,而這些因素均會對於其間的合作績效與機制,有著很深的影響,而協調機制的運用便是向來解決跨部門衝突與促進之是分享的管理機制之一。
因此,本研究即嘗試以知識資源為競爭基礎的高科技公司為觀察對象,將藉由廣泛的次級資料、文獻收集,與多重個案、深度訪談的方式,以協調機制是如何運用的?是為解決什麼樣溝通上的問題為著眼點,探討其法務-研發介面間的互動領域、溝通機制以及可能的問題等等。而IC設計公司在本質上即為一以知識為競爭要素的產業,其在經營上亦常牽涉到許多如專利侵權以及技術授權等議題,加上台灣目前已是全球第二大之IC設計國,更具有許多指標性的企業可供選擇。因此本研究即以台灣績效卓著的IC設計公司為標的,希冀透過相關的訪談與研究整理其在管理制度上之內涵與建議以供未來實務界在發展智財相關策略可能之參考。
本研究所得之研究發現如下:(節錄)
一、於訪談的個案公司中,皆在近兩年才具有法務與智權機能的編制,目前法務、專利工程師及相關智權人員之人力編制皆少,且法務與相關智權人員皆設置於同一單位(或部門)裡,而目前都是由法務人員兼任各該部門(或單位)的主管。
二、「法務與智權」部門與研發部門多在從事智財管理的領域中有所互動與合作。
三、法務與研發部門在專利申請、專利侵權爭議處理、技術移轉契約的擬定等互動領域裡,會有不同的合作進行的流程及互動模式,經理人亦會運用不同的協調機制以輔助跨部門的溝通。
(一)任務之相互依賴性、不確定性及困難度會影響兩部門需要合作的質與量,進而影響個案公司協調機制的運用。
(二)當兩部門間相互依賴性越高時,其愈傾向增加非正式的協調的頻率,以共同達成任務或解決問題。
(三)當任務不確定性愈高時,則愈需要有及時、機動性的互動以增進合作效能的需求,此時人際與成員間的協調需求便會愈高,因此多傾向採有機式的結構,以增加其合作績效。
(四)當任務困難度愈高時,則法、研進行跨部門的溝通需求便愈高,因此多傾向組成跨部門的專案小組以利水平間頻繁的互動,以因應互動的需求。
五、「認知彼此目標所存在的關係」、「部門間信任關係」、「兩部門間的人際關係」、「跨部門文化的差異性」及「兩部門主管的態度與人格」五者共同構建了兩部門間的社會心理關係,而這關係的態樣,則深深牽動著兩部門間互動的行為,進而影響合作的績效。
這五項重要的因素可能為載舟之水,為兩部門間的合作帶來更多善意的互動與讓兩部門成員樂在共同解決問題與知識的分享,進而激發創新的火花,但亦可能為部門間衝突與溝通困難的成因,而此時協調機制的運用便為影響這五項因素,進而化不利為有利的的方式之一。
(一)「兩部門對目標認知的差距」是其中影響最鉅者,當團隊成員擁有不同的個人目標時,會削弱團隊的聚合力,並弱化專案的奉獻度。利用智財教育、獎酬報酬制度的修正及高階領導人適度運用其影響力,都可以緩和現存的緊張關係。
(二)利用延攬T型人-專利工程師及定期召開跨部門的會議、智財教育與組織文化,可以管理不同專業以減少「跨部門文化的差異性」所帶來的衝突。
(三)「法務與智權」與研發部門良好的人際關係的確是合作成功的一大利器,因為它能夠帶來更多善意的非正式交流而大為增進互動的速度。
(四)兩部門間「信任關係」的建立是循序漸進的,而且會因階段的不同,而有不一樣的建構方式。
(五)研發主管的人格與態度越成熟,與法務部門的溝通協調就會越好。
(六)企業中法務人員除自身專業外,並需要去瞭解公司本業,懂得如何與研發人溝通、周延思考與溝通能力並保持細緻與柔軟的身段。
六、高階領導人的角色是所有協調機制中,對兩部門互動態樣與合作的成果影響最顯著的,高階領導人對整合的承認能夠輕易去除兩功能部門間的藩籬,啟動多元專業的分享。
七、研發人的謬誤與法律人的傲慢會造成智財制度推行時的阻礙並對於跨部門間互動所帶來的負面影響。
八、現階段法務與研發部門互動仍有的問題與困難有提案獎金制度所能發揮激勵作用有限、對專利工程師的期許與現實組織結構及制度設計裡的矛盾及法務面對專利侵權紛爭在與對方的攻防上會有不知拿的是哪種槍,亦不知要攻哪座頂的困窘等。
由以上各點研究發現,本研究提出幾項建議,如下所示:(節錄)
一、高階領導人需具備決心與格局。
二、法務長與智權團隊所應具備的能耐內隱性極高並與個別企業的特質密切相關,因此應長期於企業中養成。
三、除了以優渥的提案獎金來激發專利申請量之外,或許經理人、法務長應該思考的是如何讓提案獲取專利與新產品研發上的突破同樣地令他們感到驕傲。
四、智權教育是一個長遠的過程,很難作,但一定要作。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摘要 - 2 -
目錄 0- 8 -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 3
第三節 研究內容概要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5
第一節 研發與法務部門互動的領域 5
第二節 法研互動與協調機制 9
第三節 互動情境與協調機制的關係 24
小結: 40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方式 41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變項說明 41
第二節 研究設計 52
第三節 研究限制與研究信效度的掌握 61
第四章 初步訪談與分析 63
第一節 初訪目的 63
第二節 初訪工具與初訪對象 63
第三節 初訪結果分析 65
第五章 個案深入訪談與分析 71
第一節 S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72
第二節 W 科技公司 87
第三節 E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97
第四節 L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09
第五節 B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117
第六節 個案分析彙整及修正後之研究架構 128
第六章 研究發現與研究建議 136
第一節 研究發現 136
第二節 研究結語與建議 203
第三節 後續研究建議 224
參考文獻 226
中文部分 226
英文部分 230
附錄 233


圖 2-1 四種模式所創造出的知識內容 11
表2-1 以解決跨部門衝突的角度來看協調機制的運用之相關實證研究 13
表2-2 協調機制在知識管理上的運用之相關研究 15
表2-3 文獻中的「信任」概念 33
表2-4 文獻中的「關係」概念 35
圖3-1 初步研究架構圖 42
表3-1 個案公司概述與歷年傑出表現 54
表3-2本研究個案訪談公司與訪談時間、地點整理 55
表3-3 訪談逐字稿分析模式 57
圖3-2 本研究步驟圖 60
表4-1 初訪對象與時間、地點 65
圖4-1 初訪結果對於本研究初步架構的確認圖 70
圖5-1 S科技公司法務部門於組織架構中的位置 73
圖5-2 W科技公司法務單位於組織架構中的位置 88
圖5-3 E科技公司法務單位於組織架構中的位置 98
圖5-4 L科技公司法務單位於組織架構中的位置 110
圖5-5 B電子公司法務單位於組織架構中的位置 118
表5-1 個案公司基本資料比較表 128
表5-2 本研究所觀察之法務與研發部門互動實例彙整表 131
圖5-6 本研究架構圖 134
圖5-7 本研究架構與研究問題的對照關係圖 135
表6-1 個案公司法務、專利工程師及相關智財人員在組織架構中的層級關係表 137
表6-2 個案公司法務、專利工程師及相關智權人員業務範疇之彙總表 140
圖6-1 專利申請的流程與法研合作模式圖 147
圖6-2 被質疑產品可能侵權時的流程與法研合作模式圖 152
圖6-3 當他公司產品有侵害個案公司專利權的疑慮時的流程與法研合作模式圖 155
表6-3 個案公司在各該任務之互動需求下所採用之協調機制對照表 168
圖6-4 法務長的能耐與養成方式對照圖 210
zh_TW
dc.format.extent 50509 bytes-
dc.format.extent 225479 bytes-
dc.format.extent 43000 bytes-
dc.format.extent 211174 bytes-
dc.format.extent 95519 bytes-
dc.format.extent 382506 bytes-
dc.format.extent 239353 bytes-
dc.format.extent 592619 bytes-
dc.format.extent 1004352 bytes-
dc.format.extent 211285 bytes-
dc.format.extent 55445 bytes-
dc.format.extent 51151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language.iso en_US-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883590132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法務部門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研發部門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協調機制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IC設計公司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智慧財產權管理zh_TW
dc.title (題名) 高科技公司法務與研發部門之互動行為與協調模式-以台灣IC設計公司之智慧財產權管理為例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圖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王美音譯,(Leonard-Barton,D著),《知識創新之泉-智價企業的經營》,遠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王美音、楊子江譯(1998),(Ikujiro Nonaka & Hirotaka Takeuchi 著),《創新求勝:智價企業論導讀》,遠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林柳君譯(2001),(Rivette G., and Kline D.(2000),《Rembrandts in the Attic,Oxford Press》),《閣樓上的林布蘭》,傳訊經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Bennis , Warren & Patricia Ward Biederman, (1998), OrganizingGenius — The Secrets of Creative Collaboration,張慧倩譯,(1998),《七個天才團隊的故事—如何領導創意菁英》,台北,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齊若蘭譯(2003),(Peter F.Drucker,《The Practice of Management》),彼得•杜拉克的管理聖經,遠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上官譯(2000),(享利.閔茲伯格.(Henry Mintzberg)著),《閔茲伯格談管理》,中天。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蓋瑞•哈肯(Gary R.Heerkens)(2002),《專案管理 立即上手》,美商麥格羅。希爾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台灣分工司出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大前研一(2004),《.com工作術:數位時代的職場藝術》(The Art of Work in the Cyber Age)》,天下雜誌。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胡瑋珊譯,(Davenport, T. H. & Prusak, L. (1998/2001), 《Working Knowledge: How Organizations Manage What They Know 》),《知識管理》,中國生產力中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施貞夙譯(2000),(Dorothy A. Leonard & Walter Swap(1999),《 When sparks fly: igniting creativity in groups》),《激發團隊創意》,中國生產力中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黃光國(1988),《人情與面子:中國人的權力遊戲。中國人的權力遊戲》,巨流圖書公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鄭傑光譯 (1991),(泰倫斯•狄爾等著),《企業文化》,桂冠。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張紹勳(2001),《研究方法》,滄海書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王文科譯,《質的教育研究法》,台北:師大書苑。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喻幸園(2001)《智慧財產權之策略與管理》,元照。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許士軍 (民91),《許士軍為你讀管理好書》,天下文化。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博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黃敏萍(2000),「跨功能任務團隊之結構與效能--任務特性與社會系絡之影響」,國立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博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曾賢蕙(2003),「組織文化因素對資訊人員知識分享行為意圖的影響」,私立銘傳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黃文輝(2000),「技術知識特質、組織文化因素與內、外部技術網路之研究──以光電產業為例」,私立天主教輔仁大學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張安琪(1997),「部門相依性、信任與部門間合作關係的研究—以家用電器業部門為例」,銘傳管理學院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期刊與專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劉江彬(2002),<知識經濟時代下企業的智慧財產權管理>,會計研究月刊,204期, p67~p7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吳思華(2002),<從製造台灣到知識台灣>,《創新-哈佛商業評論精選『HARVARD BUSINESS REVIEW ON INN』24》之導讀專文,台北:天下文化。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吳思華(2001),<智慧資本在台灣>,《知識經濟、知識資本與知識管理》,P11~50,台北:遠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方世榮(1999),<製造部門與行銷部門之互動與協調機制的實證研究>,管理學報,第十六卷第三期:403-425 頁。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方世榮(1999),「行銷與製造部門互動的實證研究--協調機制的角色」,輔仁管理評論,頁23-4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鄭仁偉、杜啟華與張安琪,「部門相依性、信任與部門間合作關係的研究」,管理與系統,第5卷,第1期(民國八十七年一月),19-4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李慧君(2002),<高科技產業之智財權管理淺介>,卷期╱年月 14:3 ,P24-2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今週刊,382期2004.04.19~04.25,【科技法將成為台灣法界新興市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天下雜誌,2004,4,15 ╱第297期,【二○○四天下一千大企業排名搶先揭曉】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天下雜誌,【鴻海的400人法律兵團】2004,3,15 ╱第295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數位時代,第74、75期(2004/1/15~2/1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數位時代雙週,第64期(2003/8/1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天下雜誌2002,5 ╱第252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天下雜誌,2002,5 ╱第252期【焦點英雄 知識經濟新戰士】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e天下,2001年12月第12期,【從IP(智慧財產)到IC(智慧資本)之路】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e天下,2001年12月第12期,【智財權決定優勝劣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e天下2001年08月第8期【郭台銘:我不曉得怎樣是成功,但是我曉得怎樣「求生存」】.專訪。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研究報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知識經濟發展方案」,2000年8月30日,行政院第2696次院會通過。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洪榮昭、林聖峰、林展立、朱永裕(2000),<企業知識創造的模式>,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簡志勝,2003年台灣前十大IC設計業者排名,工研院IEK-ITIS計畫。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英文部分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Mead, M. 1976. Cooperation and Competition amongPrimitive People. Boston: Beacon.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Deutsch, M. 1949. A theory of cooperation and competition. Human Relations, 2: 129-15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Johnson, D. W. & Johnson, R. T. 1995. Social Interdependence: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Education. In B. B. Bunker, J. Z. Rubin, & Associates, Conflict, Cooperation, And Justice: Essays Inspired by the Work of Morton Deutsch, 205-251.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Publishers.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Johnson, D. W., & Johnson, R. T. 1989. Cooperation and competition: theory and research. Edina, MN: Interaction.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Barnard, C. 1938. The functions of the executive.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Feger, H. 1991. Cooperation between groups. In R. A. Hinde & J. Groebel (Eds.), Cooperation and Prosocial Behaviour, 281-300.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Ring, P. S., & Van de Ven, A. 1994. Developmental processes of cooperative interorganizational relationships.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 90-11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Andaleeb, S. S. 1995. Dependence relations and the moderating role of trust: Implications for behavioral intentions in marketing channel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search in Marketing, 12(2): 157-17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Tjosvold, D. 1988a. Cooperative and competitive dynamics within and between organizational units. Human Relations, 41(6):425-43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Ruekert, R. W., Orville, C., & Walker, Jr. 1987. Marketing’s interaction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A conceptual framework and empirical Evidence. Journal of Marketing, 51: 1-1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Lawrence, P. R. & Lorsch, J. W. 1969. Organization and environment: Managing differentiation and integration. Homewood, IL: Irwin.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Lorsch, J. W. 1970. Introduction to the structural design of organizations. In dalton, W., Lawrence, P. R., & Lorsch, J. W. (Eds.),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and Design, 5. Homewood, IL: Irwin and Dorsey.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Lawrence, P. R. & Lorsch, J. W. 1969. Organization and environment: Managing differentiation and integration. Homewood, IL: Irwin. Leifer, R., & Mills, P. K. 1996. A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roach for deciding upon control strategies and reducing control loss in emerging organizations. Journal of Management, 22: 113-13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ST. John, C. H., & Rue, L. W. 1991. Co-ordinating mechanisms, consensusbetween marketing and manufacturing groups, and marketplace performance.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2: 549-55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Van de Ven, A. H., Delbecq, A. L., & Koenig, R. Jr. 1976. Determinants of coordination modes within organization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41: 322-33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Perrow, C. 1967. A framework for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organization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32: 197-20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Galbraith, J. R. 1977. Organization design. Reading, Mass : Addison-Wesley.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Daft, R. & Macintosh, N. B. 1981. A tentative exploration into the amount and equivocality of information processing in organizational work units.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26: 207-22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Andaleeb, S. S. 1995. Dependence relations and the moderating role of trust: Implications for behavioral intentions in marketing channel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search in Marketing, 12(2): 157-17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Benbasat, I., D. K. Goldstein, and M. Mead, (1987), “The case research strategy in studies of information systems”, MIS Quarterly, 369-386. (Benbasat et al., 198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Yin, R. K. “Case Study Research: Design and Methods - Applied Social Research Methods”, Vol. 5, Sage Publications, May 199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van de Ven, A.H., Delbecq, A.L., & Koenig, R.(1976). Determinants of coordination modes within organization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41, 322- 33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McCann, J. & Galbraith, J. R. 1981. Interdepartmental relations. In P. C. Nystrom & W. H. Starbuck (Eds.), Handbook of Organizational Design: Vol.2, Remodeling Organizations and Their Environments, 60-8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Thompson, J. D. 1967. Organizations in Actions. New York: Mcgraw-Hill. Tjosvold, D. 1984. Cooperation theory and organizations. Human Relations, 37(9): 743-76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van de Ven, A.H., Delbecq, A.L., & Koenig, R.(1976). Determinants of coordination modes within organization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41, 322- 33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McCann, J. & Galbraith, J. R. 1981. Interdepartmental relations. In P. C. Nystrom & W. H. Starbuck (Eds.), Handbook of Organizational Design: Vol.2, Remodeling Organizations and Their Environments, 60-8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Galbraith, J. R. 1977. Organization design. Reading, Mass : Addison-Wesley.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Daft, R. & Macintosh, N. B. 1981. A tentative exploration into the amount and equivocality of information processing in organizational work units.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26: 207-224.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