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學位論文

題名 臺灣「張愛玲現象」中文化場域的互動
作者 田威寧
貢獻者 柯裕棻
田威寧
關鍵詞 張愛玲現象
迷文化
經典化
張派
張腔
傳播
消費
日期 2007
上傳時間 18-九月-2009 15:28:40 (UTC+8)
摘要 張愛玲在臺灣經過一甲子的傳播,其人其文被廣泛地挪用,影響層面從
文學擴及整個文化場域。張愛玲的名字頻繁出現於報刊二十種以上的版
面,且依不同脈絡呈現不同的形象,各界以各種方式消費張愛玲,讓張愛
玲從一位作家到一個產業,形成廣受矚目的「張愛玲現象」。「張愛玲現象」
實為「迷文化」的產物,然而在「張學」中這方面的深入討論尚付之闕如,
本論文以「傳播」與「迷文化」為主軸,呈現「張愛玲現象」中各領域的互
動,分析張愛玲由俗入雅,再由雅跨俗過程中的運作力量,以及由文學社會
學面向探討張愛玲成為跨領域名人的過程。
本論文分為四章,引言部份為論文框架說明,介紹論文的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方法,前人文獻回顧以及各章主旨。第一章呈現一九四九至一九八O年張愛玲在臺灣的形象。藉爬梳報章雜誌歷年來有關張愛玲的報導與文章,呈現張愛玲不同時期的形象。「鴛鴦蝴蝶派」與「文藝漢奸」,「反共作家」「電影編劇」以及「翻譯家」,「專業作家」與「智性學者」等等皆曾為張愛玲的早期形象。第二章為一九八O年代以降從「張腔」到「張學」的過程,探討張愛玲在經典化過程中所經歷的論戰及其背後的意涵,著重在文學獎機制與隨之興起的「女作家熱」、「張派」論述等對張愛玲形象的影響。第三章探討各界「張迷」如何擴散張愛玲的影響力,「張迷」的菁英特質對張愛玲經典化的助力,「迷」於各領域的「再生產」對張愛玲的知名度大的擴散效應。第四章探討張愛玲的俗化與商品化現象。張愛玲在消費社會的脈絡下成為被掏空的「符號」(sign),被塑造成一種品牌,以「孤絕」、「華麗」與「蒼涼」為品牌特色,被傳奇化、明星化、慾望化與商品化。結論總結全文,回顧「張愛玲現象」之形成過程,「迷文化」於「張愛玲現象」中的展演:包括學界、評論界與傳播界的擴散效應,文學場域的權力、佔位及其影響,闡明消費社會中大眾文化神化與俗化張愛玲的力量,並以此觀照臺灣「張愛玲現象」中文化場域的互動。
參考文獻 一、 專書
王拓,《張愛玲與宋江》(臺北:藍燈,1976)。
王德威,《閱讀當代小說》(臺北:遠流,1991)。
王德威,《小說中國――晚清到當代的中文小說》(臺北:麥田,1993)。
王德威,《眾聲喧嘩――三O年代與八O年代的中國小說》(臺北:遠流,1988)。
王德威,《如何現代,怎樣文學――十九、二十世紀中文小說新論》(臺北:麥田,1998)。
王德威,《眾聲喧嘩以後──評點當代小說》(臺北:麥田,2001)。
王德威,《跨世紀風華當代小說20家》(臺北:麥田,2002)。
王德威,《歷史與怪獸》(臺北:麥田,2004)。
王賡武,《香港史新編》(香港:三聯,1997)。
王安憶,《尋找上海》(臺北:印刻,2002)。
王蕙玲,《她從海上來――張愛玲傳奇》(臺北:天下,2004)。
中國時報五十年報史編輯委員會,《中國時報五十年》(臺北:中國時報,2000)。:
中國時報系創辦人余紀忠先生紀念集編輯委員會,《余紀忠先生紀念集》(臺北:中國時報,2003)。
今治,《張迷世界》(廣州:花城,2001)。
水晶,《拋磚記》(臺北:三民,1969)。
水晶,《張愛玲的小說藝術》(臺北:大地,1973)。
水晶,《蘇打水集》(臺北:大地,1979)。
水晶,《流行歌曲滄桑記》(臺北,大地,1985)。
水晶,《桂冠與荷葉》(臺北:九歌,1990)。
水晶,《張愛玲未完:解讀張愛玲的作品》(臺北:大地,1996)。
尹雪曼,《抗戰時期的現代小說》(臺北:成文,1980)。
司馬新,《張愛玲與賴雅》(臺北:大地,1996)。
古繼堂,《臺灣小說發展史》(臺北:文史哲,1996)。
古蒼梧,《今生此時,今世此地:張愛玲、蘇青、胡蘭成的上海》(香港:牛津,2002)。
白先勇,《樹猶如此》(臺北:聯合文學,2002)。
石琪編,《香港電影新浪潮》(上海:復旦大學,2006)。
朱天文,《花憶前身》(臺北:麥田,1996)。
安意如,《看張──張愛玲畫語》(昆明:雲南美術,2005)。
李歐梵,《上海摩登》(香港:牛津,2000)。
李歐梵,《浪漫與偏見》(上海:上海書店,2005)。
李歐梵,《未完成的現代性》(北京:北京大學,2005)。
李歐梵,《蒼涼與世故》(香港:牛津,2006)。
李歐梵,《睇色,戒──文學.電影.歷史》(香港:牛津,2008)。
李桐豪,《綁架張愛玲》(臺北:核桃木,2004)。
李黎,《浮花飛絮張愛玲》(臺北:印刻,2006)。
呂正惠,《小說與社會》(臺北:聯經,1988)。
余斌,《張愛玲傳》(台中:晨星,1997)。
何金蘭,《文學社會學》(臺北:桂冠,1989)。
何寄澎編,《文化、認同、社會變遷:戰後五十年臺灣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文建會,2000)。
孟悅、戴錦華,《浮出歷史地表》(臺北:時報,1993)。
林芳玫,《解讀瓊瑤愛情王國》(臺北:時報,1994)。
林式同等著,《華麗與蒼涼――張愛玲紀念文集》(臺北:皇冠,1996)。
周蕾,《婦女與中國現代性――東西之間閱讀筆記》(臺北:麥田,1995)。
周芬伶,《艷異――張愛玲與中國文學》(臺北:元尊,1999)。
周芬伶,《孔雀藍調――張愛玲評傳》(臺北:麥田,2005)。
周芬伶,《聖與魔──臺灣戰後小說的心靈圖像1945-2006》(臺北:印刻,2007)。
周英雄,劉紀蕙編《書寫台灣:文學史、後殖民、後現代》(臺北:麥田,2000)。
周汝昌,《定是紅樓夢裡人》(北京:團結,2005)。
林柏燕,《文學印象》(臺北:大林,1978)。
林柏燕,《文學探索》(臺北:大林,1980)。
林幸謙,《張愛玲論述:女性主體與去勢模擬書寫》(臺北:洪葉,2000)。
林幸謙,《歷史、女性與性別政治:重讀張愛玲》(臺北:麥田,2000)。
林幸謙編,《張愛玲──文學.歷史.舞台》(香港:牛津,2007)。
林淇漾,《書寫與拼圖──台灣文學傳播現象研究》(臺北:麥田,2001)。
林南著,林佑聖、葉欣怡譯,《社會資本》(臺北:弘智,2005)。
金宏達編,《回望張愛玲──華麗影沉》(北京:文化藝術,2003)。
金宏達編,《回望張愛玲──昨夜月色》(北京:文化藝術,2003)。
胡蘭成,《今生今世》(臺北:遠景,2004)。
范伯群編,《中國近現代通俗文學史》(江蘇:江蘇教育,2000)。
范銘如,《眾裡尋她――台灣女性小說新論》(臺北:麥田,2002)。
季季、關鴻編,《永遠的張愛玲:弟弟、丈夫、親友筆下的傳奇》(上海:學林,1996)。
段義孚著,潘桂成譯,《經驗透視中的空間和地方》(臺北:國立編譯館,1998)。
吳福輝,《都市漩流中的海派小說》(湖南:湖南教育,1995)。
施叔青,《情探》(臺北:洪範,1986)。
夏志清著,劉紹銘譯,《中國現代小說史》(臺北:傳記文學,1979)。
唐文標編,《張愛玲卷》(臺北:遠景,1983)。
唐文標編,《張愛玲研究》(臺北:聯經,1983)。
唐文標編,《張愛玲資料大全集》(臺北:時報,1984)。
殷允芃,《中國人的光輝及其他》(臺北:志文,1971)。
郝譽翔,《情慾世紀末──當代台灣女性小說論》(臺北:聯合文學,2002)。
邵迎健,《傳奇文學與流言人生》(北京:三聯,1998)。
高全之,《王禎和的小說世界》(臺北:三民,1997)。
高全之,《張愛玲學:批評.考證.鉤沉》(臺北:一方,2003)。
夏祖麗,《從城南走來:林海音傳》(臺北:天下,2000)。
夏志清,《夏志清文學評論集》(臺北:聯合文學,2006)。
莊信正,《張愛玲來信箋註》(臺北:印刻,2008)。
陳子善著,《遺落的明珠》(臺北:業強,1992)。
陳子善編,《張愛玲的風氣――1949年前張愛玲評說》(濟南:山東畫報,2004)。
陳子善著,《說不盡的張愛玲》(上海:上海三聯,2004)。
陳清橋、李小良、王宏志,《否想香港:歷史.文化.未來》(臺北:麥田,1997)。陳義芝主編,《台灣現代小說史綜論》(臺北:聯經,1998)。
陳義芝主編。《台灣文學經典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聯經,1999)。
陳麗芬,《現代文學與文化想像――從台灣到香港》(臺北:書林,2000)。
陳東榮、陳長房主編,《典律與文學教學――第十六屆全國比較文學會議論文選集》(臺北:書林,1995)。
陳幸蕙編,《七十六年文學批評選》(臺北:爾雅,1988)。
陳克華,《哈佛‧雷特》(臺北:九歌,2003)。
陳建忠等著,《臺灣小說史論》(臺北:麥田,2007)。
梅家玲主編,《性別論述與台灣小說》(臺北:麥田,2000)。
梅家玲,《性別,還是家國》(臺北:麥田,2004)。
葉石濤,《台灣文學史綱》(高雄:文學界雜誌社,1987)。
黃碧雲,《十二女色》(臺北:麥田,2002)。
梁良,《論兩岸三地電影》(臺北:茂林,1998)。
馮祖貽,《百年家族――張愛玲》(臺北:立緒,1999)。
張愛玲,《張愛玲全集》(臺北:皇冠,1991―2007版)。
楊義,《二十世紀中國小說與文化》(臺北:業強,1993)。
楊照,《文學、社會與歷史想像:戰後文學史散論》(臺北:聯經,1995﹚。
楊照,《夢與灰燼:戰後文學史散論二集》(臺北:聯合文學,1998)。
楊澤編,《閱讀張愛玲――張愛玲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北:麥田,1999)
張健編,《張愛玲的小說世界》(臺北:學生,1984)。
張健,《從古典到現代》(臺北:三民,1996)。
張健,《張愛玲新論》(臺北:新泉,1996)。
張小虹,《性別越界――女性主義文學理論與批評》(臺北:聯合文學,1995)。
張小虹,《慾望新地圖》(臺北:聯合文學,1996)。
張小虹編,《性/別研究讀本》(臺北:麥田,1998)。
張誦聖,《文學場域的變遷》(臺北:聯合文學,2001)。
張錯,《尋找張愛玲及其他》(臺北:時報,2004)。
張瑞芬,《五十年來台灣女性散文‧評論篇》(臺北:麥田,2006)。
張瑞芬,《臺灣當代女性散文史論》(臺北:麥田,2007)。
張瑞芬,《胡蘭成、朱天文與「三三」》(臺北:秀威,2007)。
張桂華,《胡蘭成傳》(臺北:允晨,2007)。
葛賢寧,《論戰鬥的文學》(臺北:中華文化事業委員會,1955)。
蔡登山,《傳奇未完張愛玲》(臺北:天下,2003)。
蔡登山,《色戒愛玲》(臺北:印刻,2007)。
齊邦媛,《千年之淚》(臺北:爾雅,1990)。
齊邦媛,《霧漸漸散的時候》(臺北:爾雅,1990)。
鄭樹森編,《張愛玲的世界》(臺北:允晨,1990)。
劉心皇,《抗戰時期的文學》(臺北:國立編譯館,1995)。
劉紹銘編,《再讀張愛玲》(香港:牛津,2001)。
劉大任,《紐約眼》(臺北:印刻,2002)。
劉紹銘,《張愛玲的文字世界》(臺北:九歌,2007)。
龍應台,《龍應台評小說》(臺北:爾雅,1985)。
盧正珩,《張愛玲小說的時代感》(臺北:麥田,1994)。
盧嵐蘭,《媒介消費――閱聽人與社會》(臺北:揚智,2005)。
錢理群等著,《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修訂本)(北京:北京大學,1998)。
聯副三十年文學大系編輯委員會,《風雲三十年》(臺北:聯合報,1982)。
聯合報創辦人王惕吾先生紀念集編輯委員會,《王惕吾先生紀念集》(臺北:聯合,1997)。
楊選堂,《聯合報五十年》(臺北:聯合報,2001)。
戴文采,《女人啊!女人》(臺北:圓神,1989)。
鍾文音,《奢華的時光──我的上海華麗與蒼涼紀行》(臺北:星月,2002)。
魏紹昌,《我看鴛鴦蝴蝶派》(臺北:商務,1992)。
魏可風,《臨水照花人──張愛玲傳奇》(臺北:聯經,2001)。
魏可風,《張愛玲的廣告世界》(臺北:聯合文學,2002)。
蘇偉貞,《孤島張愛玲──追蹤張愛玲香港時期(1952~1955)小說》(臺北:三民,2002)。
蘇偉貞編,《張愛玲的世界續編》(臺北:允晨,2003)。
蘇偉貞,《描紅:臺灣張派作家世代論》(臺北:三民,2006)。
Alexander&Seidman編,《文化與社會:當代論辨》(臺北:立緒,1997)。
Jean Baudrillard,《消費社會》(南京:南京大學,2001)。
Roland Barthes著,許薔薇、許綺玲譯,《神話學》(臺北:桂冠,1997)。
Roland Barthes著,《明室──攝影縱橫談》(北京:文化藝術,2002)。
Jean Baudrillard著,洪凌譯,《擬仿物與擬像》(臺北:時報,1998)。
Jean Baudrillard著,林志明譯,《物體系》(臺北:時報,1997)。
Jean Baudrillard,《消費社會》(南京:南京大學,2001)。
Rober Bocock著,張君玫、黃鵬仁譯,《消費》(臺北:巨流,2003)。
Mike Crang,《文化地理學》(臺北:巨流,2003)。
Robert Escarpit著,葉淑燕譯,《文學社會學》(臺北:遠流,1990)。
Tim Gresswell著,王志弘譯,《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臺北:群學,2006)。
Robert Escarpit著,葉淑燕譯,《文學社會學》(臺北:遠流,1990)。
David Hesmondhalgh著,廖珮君譯,《文化產業》(臺北:韋伯,2006)。
Michael Gurevitch等著,陳光興等譯,《文化,社會與媒體》(臺北:遠流,1992)。
Matt Hills著,朱華瑄譯,《迷文化》(臺北:韋伯,2005)。
Storey John著,《文化消費與日常生活》(臺北:巨流,2001)。
Storey John著,《文化理論與通俗文化導論》(臺北:巨流,2003)。
Michael John Fiske著,張錦華等譯,《傳播符號學理論》(臺北:遠流,1995)。
McQuail 著,潘邦順譯,《大眾傳播理論》(臺北:風雲論壇,2000)。
蒂費納․薩莫瓦約,《互文性研究》(天津:天津人民,2002)。
Dominic Strinati著,袁千雯等譯,《通俗文化理論》(臺北:韋伯,2005)。
Roger Silverstone著,陳玉箴譯,《媒體概念十六講》(臺北:韋伯,2003)。
Benjamin Walter,《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臺北:臺灣攝影工作室, 1998)。
二、學位論文
牛隆光,《電視新聞「小報化」及其守門行為研究》,政治大學新聞所博士論文,2005。
巫維珍,《臺灣書評發展史:1972-2000》,政治大學新聞所碩士論文,2002。
李祖琛,《七十年代臺灣鄉土文學析論──傳播結構的觀察》,政治大學新聞所碩士論文,1985。
余韻柔,《顯學外的另一章──張愛玲電影劇本研究》,中正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6。
莊宜文,《張愛玲的文學投影──臺、港、滬三地張派小說研究》,東吳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2001。
莊宜文,《《中國時報》與《聯合報》小說獎研究》,東吳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98。
莊麗莉,《文學出版事業產銷變遷之研究──文學商品化現象觀察》,政治大學新聞所碩士論文,1994。
陳秋雯,《張愛玲小說在臺灣的接受現象》,中山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4。
鍾正道,《張愛玲小說的電影閱讀》,東吳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2003。
龐淑娟,《張腔散文系譜研究》,政治大學國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三、報紙
《中國時報》系
《中央日報》
《中華日報》
《自由時報》
《聯合報》系
四、雜誌
《TO′GO泛遊情報》
《大地》
《文訊》
《文學季刊》
《文學雜誌》
《中外文學》
《中國新聞週刊》(大陸)
《左中青年》
《幼獅文藝》
《印刻》
《明報》
《表演藝術》
《皇冠》
《春秋》
《亞洲週刊》
《純文學》
《書評書目》
《現代文學》
《國文天地》
《當代》
《新新聞》
《新世紀周刊》(大陸)
《電影雙周刊》
《聯合文學》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研究所
93151005
96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31510053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柯裕棻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作者) 田威寧zh_TW
dc.creator (作者) 田威寧zh_TW
dc.date (日期) 2007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8-九月-2009 15:28:40 (UTC+8)-
dc.date.available 18-九月-2009 15:28:40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8-九月-2009 15:28:40 (UTC+8)-
dc.identifier (其他 識別碼) G0931510053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5615-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中國文學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3151005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6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張愛玲在臺灣經過一甲子的傳播,其人其文被廣泛地挪用,影響層面從
文學擴及整個文化場域。張愛玲的名字頻繁出現於報刊二十種以上的版
面,且依不同脈絡呈現不同的形象,各界以各種方式消費張愛玲,讓張愛
玲從一位作家到一個產業,形成廣受矚目的「張愛玲現象」。「張愛玲現象」
實為「迷文化」的產物,然而在「張學」中這方面的深入討論尚付之闕如,
本論文以「傳播」與「迷文化」為主軸,呈現「張愛玲現象」中各領域的互
動,分析張愛玲由俗入雅,再由雅跨俗過程中的運作力量,以及由文學社會
學面向探討張愛玲成為跨領域名人的過程。
本論文分為四章,引言部份為論文框架說明,介紹論文的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方法,前人文獻回顧以及各章主旨。第一章呈現一九四九至一九八O年張愛玲在臺灣的形象。藉爬梳報章雜誌歷年來有關張愛玲的報導與文章,呈現張愛玲不同時期的形象。「鴛鴦蝴蝶派」與「文藝漢奸」,「反共作家」「電影編劇」以及「翻譯家」,「專業作家」與「智性學者」等等皆曾為張愛玲的早期形象。第二章為一九八O年代以降從「張腔」到「張學」的過程,探討張愛玲在經典化過程中所經歷的論戰及其背後的意涵,著重在文學獎機制與隨之興起的「女作家熱」、「張派」論述等對張愛玲形象的影響。第三章探討各界「張迷」如何擴散張愛玲的影響力,「張迷」的菁英特質對張愛玲經典化的助力,「迷」於各領域的「再生產」對張愛玲的知名度大的擴散效應。第四章探討張愛玲的俗化與商品化現象。張愛玲在消費社會的脈絡下成為被掏空的「符號」(sign),被塑造成一種品牌,以「孤絕」、「華麗」與「蒼涼」為品牌特色,被傳奇化、明星化、慾望化與商品化。結論總結全文,回顧「張愛玲現象」之形成過程,「迷文化」於「張愛玲現象」中的展演:包括學界、評論界與傳播界的擴散效應,文學場域的權力、佔位及其影響,闡明消費社會中大眾文化神化與俗化張愛玲的力量,並以此觀照臺灣「張愛玲現象」中文化場域的互動。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引言
一、研究動機與目的 …....….…………………………………1
二、前人研究回顧 …..…….…………………………………2
三、研究方法 …… ..…………………………………3
四、論文架構 ……………………………………………4

第一章 一九八O以前的張愛玲形象
第一節 張愛玲早期形象的轉變 ……………......... 5
一、鴛蝴派、文化漢奸、反共作家 ……………………………6
(一)上海淪陷時期言情作家 ………………………………….6
(二)反共作家 ………………………………………………….7
二、電影編劇 ……………………………………………...........13
三、跨足翻譯界 ……………………………………………….15
第二節 回歸專業作家 ………………………………..17
一、皇冠拓展張愛玲的讀者群 ………………………….18
二、圍繞張愛玲的論爭 ……… ……………………………...20
(一)捧張與反捧張 ……………………………………………...21
(二)以推崇或批判張愛玲爭奪發言權 ………………………...24

第三節 張愛玲的智性形象 …………………………..26
第四節 胡蘭成效應 ……………………………..........27
一、「漢奸論」又起 ……………………………………………28
二、「三三」與兩大報文學獎 ………………………………..29

第二章 一九八O以降:從「張腔」到「張學」
第一節 文壇的「張愛玲風」…………………………..33
一、女性文學大盛 ……………..……………………………….33
二、張愛玲傳統 ………………………………………………...36
第二節 「張愛玲現象」中的「屋烏效應」 …… …..39
一、桃之夭夭:「張派」論述的生成過程 …………………...39
(一)王德威的「張派」系譜學 …………………………….40
(二)後繼者的「張派」系譜 ……………………………….42
(三)由「張派」小說擴張到「張腔」散文 ……………….43
二、逃之夭夭:「張派」作家的逃逸 …………………………47
(一)張愛玲從一把尺變成一把刀 …………………………..47
(二)「張派」紛紛轉型 ………………………………………51
第三節 「張愛玲研究」的擴大 …………………........53

第三章 「迷文化」於「張愛玲現象」的展演
第一節 教育體制與評論體系 ………………………...57
一、教育浸染 ………………………………………………… ...57

二、評論體系與學術生產 ………………………………………59
第二節 「張迷」編輯的狂熱 ………………………….63
一、人間副刊 ……………………………………………………63
(一)桑品載與高信疆 …………………………………………63.
(二)楊澤 ……………………………………………………. …65
二、聯合副刊 …………………………………………………….66
(一)瘂弦 ………………………………………………………..67
(二)蘇偉貞 ……………………………………………………..68

三、「色,戒」事件讓張愛玲轉向「聯合副刊」…………….....68
第三節 「張迷」作家的狂熱 …………………………..69
第四節 迷的再生產 ……………………………………74
一、改編張愛玲小說成電影 ………………………………………75
(一)文學電影風潮………………………………………………….75
(二)「張愛玲碰不得」 ……………………………………….......76
(三)李安挑戰「張愛玲魔咒」 ……………………………………81
(四)電影與影響文學研究……………………………………… ….83
二、其他改編形式 …………………………………………………...85
(一)電視劇 ……………………………………………………........86
(二)表演藝術界 ……………………………………………………86
(三)續書 ……………………………………………………………87
三、改編的回饋 ……………………………………………………...87
第四章 張愛玲的俗化與商品化
第一節 擬像取代本真 …………………………………….89
一、張愛玲總也不老──被定格於青春美麗 ……………………89
二、以召喚出的張愛玲取代真實的張愛玲 ………………………92
第二節 特立獨行的形象正對現代人脾胃 ……………….94
一、張愛玲的「孤絕」被標舉 …………………………………….94
二、讀者的自我投射 ……………………………………………….97
三、以張愛玲為文化資源 ………………………………………….99
(一)援引張愛玲 ……………………………………………………100
(二)引用成為一種廣告 ……………………………………………100
(三)藉引用張愛玲展現認同 ………………………………………101
第三節 張愛玲的明星化 …………………………………102
一、傳奇化張愛玲 …………………………………………………..102
二、張愛玲研究小報化 ……………………………………………..105
三、物化張愛玲 ……………………………………………………..108
第四節 由文本到空間 …………………………………….110
一、「上海熱」與「張愛玲熱」互相推波 …………………………110
二、尋找張愛玲 ……………………………………………………..111

結論……………………………………………115

參考文獻………………………………………………………………….119

附錄……………………………………………………………………….126
zh_TW
dc.format.extent 43002 bytes-
dc.format.extent 109800 bytes-
dc.format.extent 77875 bytes-
dc.format.extent 115759 bytes-
dc.format.extent 162509 bytes-
dc.format.extent 454651 bytes-
dc.format.extent 430772 bytes-
dc.format.extent 500482 bytes-
dc.format.extent 504194 bytes-
dc.format.extent 172976 bytes-
dc.format.extent 225598 bytes-
dc.format.extent 64247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language.iso en_US-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31510053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張愛玲現象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迷文化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經典化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張派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張腔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傳播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消費zh_TW
dc.title (題名) 臺灣「張愛玲現象」中文化場域的互動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 專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拓,《張愛玲與宋江》(臺北:藍燈,197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德威,《閱讀當代小說》(臺北:遠流,199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德威,《小說中國――晚清到當代的中文小說》(臺北:麥田,199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德威,《眾聲喧嘩――三O年代與八O年代的中國小說》(臺北:遠流,198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德威,《如何現代,怎樣文學――十九、二十世紀中文小說新論》(臺北:麥田,199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德威,《眾聲喧嘩以後──評點當代小說》(臺北:麥田,20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德威,《跨世紀風華當代小說20家》(臺北:麥田,200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德威,《歷史與怪獸》(臺北:麥田,200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賡武,《香港史新編》(香港:三聯,199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安憶,《尋找上海》(臺北:印刻,200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蕙玲,《她從海上來――張愛玲傳奇》(臺北:天下,200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國時報五十年報史編輯委員會,《中國時報五十年》(臺北:中國時報,200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國時報系創辦人余紀忠先生紀念集編輯委員會,《余紀忠先生紀念集》(臺北:中國時報,200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今治,《張迷世界》(廣州:花城,20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水晶,《拋磚記》(臺北:三民,196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水晶,《張愛玲的小說藝術》(臺北:大地,197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水晶,《蘇打水集》(臺北:大地,197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水晶,《流行歌曲滄桑記》(臺北,大地,198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水晶,《桂冠與荷葉》(臺北:九歌,199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水晶,《張愛玲未完:解讀張愛玲的作品》(臺北:大地,199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尹雪曼,《抗戰時期的現代小說》(臺北:成文,198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司馬新,《張愛玲與賴雅》(臺北:大地,199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古繼堂,《臺灣小說發展史》(臺北:文史哲,199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古蒼梧,《今生此時,今世此地:張愛玲、蘇青、胡蘭成的上海》(香港:牛津,200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白先勇,《樹猶如此》(臺北:聯合文學,200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石琪編,《香港電影新浪潮》(上海:復旦大學,200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朱天文,《花憶前身》(臺北:麥田,199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安意如,《看張──張愛玲畫語》(昆明:雲南美術,200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歐梵,《上海摩登》(香港:牛津,200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歐梵,《浪漫與偏見》(上海:上海書店,200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歐梵,《未完成的現代性》(北京:北京大學,200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歐梵,《蒼涼與世故》(香港:牛津,200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歐梵,《睇色,戒──文學.電影.歷史》(香港:牛津,200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桐豪,《綁架張愛玲》(臺北:核桃木,200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黎,《浮花飛絮張愛玲》(臺北:印刻,200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呂正惠,《小說與社會》(臺北:聯經,198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余斌,《張愛玲傳》(台中:晨星,199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何金蘭,《文學社會學》(臺北:桂冠,198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何寄澎編,《文化、認同、社會變遷:戰後五十年臺灣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文建會,200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孟悅、戴錦華,《浮出歷史地表》(臺北:時報,199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芳玫,《解讀瓊瑤愛情王國》(臺北:時報,199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式同等著,《華麗與蒼涼――張愛玲紀念文集》(臺北:皇冠,199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周蕾,《婦女與中國現代性――東西之間閱讀筆記》(臺北:麥田,199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周芬伶,《艷異――張愛玲與中國文學》(臺北:元尊,199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周芬伶,《孔雀藍調――張愛玲評傳》(臺北:麥田,200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周芬伶,《聖與魔──臺灣戰後小說的心靈圖像1945-2006》(臺北:印刻,200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周英雄,劉紀蕙編《書寫台灣:文學史、後殖民、後現代》(臺北:麥田,200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周汝昌,《定是紅樓夢裡人》(北京:團結,200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柏燕,《文學印象》(臺北:大林,197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柏燕,《文學探索》(臺北:大林,198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幸謙,《張愛玲論述:女性主體與去勢模擬書寫》(臺北:洪葉,200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幸謙,《歷史、女性與性別政治:重讀張愛玲》(臺北:麥田,200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幸謙編,《張愛玲──文學.歷史.舞台》(香港:牛津,200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淇漾,《書寫與拼圖──台灣文學傳播現象研究》(臺北:麥田,20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南著,林佑聖、葉欣怡譯,《社會資本》(臺北:弘智,200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金宏達編,《回望張愛玲──華麗影沉》(北京:文化藝術,200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金宏達編,《回望張愛玲──昨夜月色》(北京:文化藝術,200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胡蘭成,《今生今世》(臺北:遠景,200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范伯群編,《中國近現代通俗文學史》(江蘇:江蘇教育,200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范銘如,《眾裡尋她――台灣女性小說新論》(臺北:麥田,200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季季、關鴻編,《永遠的張愛玲:弟弟、丈夫、親友筆下的傳奇》(上海:學林,199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段義孚著,潘桂成譯,《經驗透視中的空間和地方》(臺北:國立編譯館,199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福輝,《都市漩流中的海派小說》(湖南:湖南教育,199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施叔青,《情探》(臺北:洪範,198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夏志清著,劉紹銘譯,《中國現代小說史》(臺北:傳記文學,197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唐文標編,《張愛玲卷》(臺北:遠景,198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唐文標編,《張愛玲研究》(臺北:聯經,198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唐文標編,《張愛玲資料大全集》(臺北:時報,198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殷允芃,《中國人的光輝及其他》(臺北:志文,197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郝譽翔,《情慾世紀末──當代台灣女性小說論》(臺北:聯合文學,200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邵迎健,《傳奇文學與流言人生》(北京:三聯,199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高全之,《王禎和的小說世界》(臺北:三民,199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高全之,《張愛玲學:批評.考證.鉤沉》(臺北:一方,200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夏祖麗,《從城南走來:林海音傳》(臺北:天下,200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夏志清,《夏志清文學評論集》(臺北:聯合文學,200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莊信正,《張愛玲來信箋註》(臺北:印刻,200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子善著,《遺落的明珠》(臺北:業強,199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子善編,《張愛玲的風氣――1949年前張愛玲評說》(濟南:山東畫報,200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子善著,《說不盡的張愛玲》(上海:上海三聯,200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清橋、李小良、王宏志,《否想香港:歷史.文化.未來》(臺北:麥田,1997)。陳義芝主編,《台灣現代小說史綜論》(臺北:聯經,199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義芝主編。《台灣文學經典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聯經,199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麗芬,《現代文學與文化想像――從台灣到香港》(臺北:書林,200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東榮、陳長房主編,《典律與文學教學――第十六屆全國比較文學會議論文選集》(臺北:書林,199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幸蕙編,《七十六年文學批評選》(臺北:爾雅,198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克華,《哈佛‧雷特》(臺北:九歌,200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建忠等著,《臺灣小說史論》(臺北:麥田,200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梅家玲主編,《性別論述與台灣小說》(臺北:麥田,200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梅家玲,《性別,還是家國》(臺北:麥田,200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葉石濤,《台灣文學史綱》(高雄:文學界雜誌社,198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碧雲,《十二女色》(臺北:麥田,200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梁良,《論兩岸三地電影》(臺北:茂林,199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馮祖貽,《百年家族――張愛玲》(臺北:立緒,199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愛玲,《張愛玲全集》(臺北:皇冠,1991―2007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義,《二十世紀中國小說與文化》(臺北:業強,199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照,《文學、社會與歷史想像:戰後文學史散論》(臺北:聯經,199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照,《夢與灰燼:戰後文學史散論二集》(臺北:聯合文學,199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澤編,《閱讀張愛玲――張愛玲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北:麥田,199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健編,《張愛玲的小說世界》(臺北:學生,198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健,《從古典到現代》(臺北:三民,199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健,《張愛玲新論》(臺北:新泉,199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小虹,《性別越界――女性主義文學理論與批評》(臺北:聯合文學,199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小虹,《慾望新地圖》(臺北:聯合文學,199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小虹編,《性/別研究讀本》(臺北:麥田,199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誦聖,《文學場域的變遷》(臺北:聯合文學,20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錯,《尋找張愛玲及其他》(臺北:時報,200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瑞芬,《五十年來台灣女性散文‧評論篇》(臺北:麥田,200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瑞芬,《臺灣當代女性散文史論》(臺北:麥田,200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瑞芬,《胡蘭成、朱天文與「三三」》(臺北:秀威,200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桂華,《胡蘭成傳》(臺北:允晨,200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葛賢寧,《論戰鬥的文學》(臺北:中華文化事業委員會,195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蔡登山,《傳奇未完張愛玲》(臺北:天下,200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蔡登山,《色戒愛玲》(臺北:印刻,200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齊邦媛,《千年之淚》(臺北:爾雅,199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齊邦媛,《霧漸漸散的時候》(臺北:爾雅,199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鄭樹森編,《張愛玲的世界》(臺北:允晨,199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心皇,《抗戰時期的文學》(臺北:國立編譯館,199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紹銘編,《再讀張愛玲》(香港:牛津,20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大任,《紐約眼》(臺北:印刻,200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紹銘,《張愛玲的文字世界》(臺北:九歌,200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龍應台,《龍應台評小說》(臺北:爾雅,198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盧正珩,《張愛玲小說的時代感》(臺北:麥田,199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盧嵐蘭,《媒介消費――閱聽人與社會》(臺北:揚智,200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錢理群等著,《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修訂本)(北京:北京大學,199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聯副三十年文學大系編輯委員會,《風雲三十年》(臺北:聯合報,198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聯合報創辦人王惕吾先生紀念集編輯委員會,《王惕吾先生紀念集》(臺北:聯合,199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選堂,《聯合報五十年》(臺北:聯合報,20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戴文采,《女人啊!女人》(臺北:圓神,198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鍾文音,《奢華的時光──我的上海華麗與蒼涼紀行》(臺北:星月,200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魏紹昌,《我看鴛鴦蝴蝶派》(臺北:商務,199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魏可風,《臨水照花人──張愛玲傳奇》(臺北:聯經,20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魏可風,《張愛玲的廣告世界》(臺北:聯合文學,200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蘇偉貞,《孤島張愛玲──追蹤張愛玲香港時期(1952~1955)小說》(臺北:三民,200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蘇偉貞編,《張愛玲的世界續編》(臺北:允晨,200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蘇偉貞,《描紅:臺灣張派作家世代論》(臺北:三民,200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Alexander&Seidman編,《文化與社會:當代論辨》(臺北:立緒,199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Jean Baudrillard,《消費社會》(南京:南京大學,20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Roland Barthes著,許薔薇、許綺玲譯,《神話學》(臺北:桂冠,199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Roland Barthes著,《明室──攝影縱橫談》(北京:文化藝術,200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Jean Baudrillard著,洪凌譯,《擬仿物與擬像》(臺北:時報,199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Jean Baudrillard著,林志明譯,《物體系》(臺北:時報,199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Jean Baudrillard,《消費社會》(南京:南京大學,20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Rober Bocock著,張君玫、黃鵬仁譯,《消費》(臺北:巨流,200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Mike Crang,《文化地理學》(臺北:巨流,200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Robert Escarpit著,葉淑燕譯,《文學社會學》(臺北:遠流,199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Tim Gresswell著,王志弘譯,《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臺北:群學,200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Robert Escarpit著,葉淑燕譯,《文學社會學》(臺北:遠流,199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David Hesmondhalgh著,廖珮君譯,《文化產業》(臺北:韋伯,200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Michael Gurevitch等著,陳光興等譯,《文化,社會與媒體》(臺北:遠流,199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Matt Hills著,朱華瑄譯,《迷文化》(臺北:韋伯,200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Storey John著,《文化消費與日常生活》(臺北:巨流,20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Storey John著,《文化理論與通俗文化導論》(臺北:巨流,200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Michael John Fiske著,張錦華等譯,《傳播符號學理論》(臺北:遠流,199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McQuail 著,潘邦順譯,《大眾傳播理論》(臺北:風雲論壇,200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蒂費納․薩莫瓦約,《互文性研究》(天津:天津人民,200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Dominic Strinati著,袁千雯等譯,《通俗文化理論》(臺北:韋伯,200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Roger Silverstone著,陳玉箴譯,《媒體概念十六講》(臺北:韋伯,200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Benjamin Walter,《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臺北:臺灣攝影工作室, 199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二、學位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牛隆光,《電視新聞「小報化」及其守門行為研究》,政治大學新聞所博士論文,200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巫維珍,《臺灣書評發展史:1972-2000》,政治大學新聞所碩士論文,200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祖琛,《七十年代臺灣鄉土文學析論──傳播結構的觀察》,政治大學新聞所碩士論文,198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余韻柔,《顯學外的另一章──張愛玲電影劇本研究》,中正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莊宜文,《張愛玲的文學投影──臺、港、滬三地張派小說研究》,東吳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20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莊宜文,《《中國時報》與《聯合報》小說獎研究》,東吳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9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莊麗莉,《文學出版事業產銷變遷之研究──文學商品化現象觀察》,政治大學新聞所碩士論文,199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秋雯,《張愛玲小說在臺灣的接受現象》,中山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鍾正道,《張愛玲小說的電影閱讀》,東吳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200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龐淑娟,《張腔散文系譜研究》,政治大學國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三、報紙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國時報》系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央日報》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華日報》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自由時報》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聯合報》系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四、雜誌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TO′GO泛遊情報》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大地》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文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文學季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文學雜誌》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外文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國新聞週刊》(大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左中青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幼獅文藝》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印刻》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明報》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表演藝術》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皇冠》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春秋》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亞洲週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純文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書評書目》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現代文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國文天地》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當代》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新新聞》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新世紀周刊》(大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電影雙周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聯合文學》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