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contributor.advisor | 鄭文惠 | zh_TW |
dc.contributor.author (作者) | 陳孟君 | zh_TW |
dc.creator (作者) | 陳孟君 | zh_TW |
dc.date (日期) | 2007 | en_US |
dc.date.accessioned | 19-九月-2009 12:36:42 (UTC+8) | - |
dc.date.available | 19-九月-2009 12:36:42 (UTC+8) | - |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 19-九月-2009 12:36:42 (UTC+8) | - |
dc.identifier (其他 識別碼) | G0094151018 | en_US |
dc.identifier.uri (URI) |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7178 | - |
dc.description (描述) | 碩士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國立政治大學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中國文學研究所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94151018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96 | zh_TW |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 本文由主體、病體、國體三個面向剖析閻連科身體書寫的精神結構和人文內涵,試圖綰合身體和精神,而非身心二元對立分化的思想進路,以彰顯閻連科鄉土小說的精神系譜。由主體、病體與國體所交織出的核心議題是:鄉土空間中個體的存在意義、價值和方式,進而探究個體與鄉土、國家的互動中所萌發的心靈狀態,及其中所糾葛的歷史、政治、文化、慾望等複雜體系,包括鄉土空間中呈現的身分認同、鄉/城空間中流動的家/國意識、病理空間所展演的生/死意識和歷史創傷。因此,本文探究閻連科鄉土小說的精神系譜旨在:勾勒出閻連科自一九七八年迄今所展現的創作精神史之外,也為了凸顯主體、病體、國體的身體論述視角,呈顯閻連科由身體、權力思索歷史與鄉土的本質內涵,透過身體書寫鬆綁單一、禁忌、極權的國家體制和意識形態,從而交織出富含辯證性的精神系譜。換言之,由精神系譜檢視閻連科的鄉土小說,旨在強化攸關複雜、幽微、細膩的心靈/精神領域,能與主體、病體和國體形構的身體書寫產生密切的對話關係,不僅顯示精神系譜與生命的本能慾望、權力的意志運作、身體的整飭規範密不可分,更能深刻地彰顯形塑身體隱喻的複雜體系。由此可知,閻連科透過身體寫作不斷地追問、思考和表述生存意義的問題,並探索一代人或國家體制的文化精神。 閻連科早期的鄉土小說侷限於農村鄉土的寫實刻畫,到了後期則以國家寓言的書寫策略,將關注鄉土政治的目光擴展為鄉土中國的創作視域,不再僅止於河南鄉土的寫實敘事,而是轉型為富有河南地域色彩的中國寓言。從河南黃土地的鄉土空間開拓為鄉土中國的人文地理空間的全景視野,讓閻連科不得不擺脫以寫實敘事為主的書寫策略,轉而運用充滿想像和前衛的敘事修辭和敘事策略,創作出一部部具有現代或後現代主義特質的奇體小說,閻連科因而在九○年代以降的鄉土小說群中具有獨特的價值和意義。 | zh_TW |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 第壹章、緒論 第一節、研究動機與研究價值……………………………………..P1 一、研究動機與問題意識…………………………………….P1 二、研究範圍和研究價值…………………………………..P9 第二節、研究方法與架構………………………………………..P14 一、研究方法………………………………………………..P14 (一) 神話與人類學……………………………………P14 (二) 疾病書寫…………………………………………P15 (三) 身體、空間與記憶、權力………………………P18 二、研究架構……………………………………………… .P21 三、文獻與研究成果………………………………………..P22第貳章、主體的建構:鄉土空間中的身分認同…………………………....P26 第一節、黃土地:宗法化的身體………………………………...P30 第二節、紅色瞳孔的凝視:受暴的身體………………………….P41 第三節、死亡樂園:鬼魅的身體與喪葬祭儀…………………….P52第參章、主體與國體:鄉/城空間中流動的家/國意識………………...P65 第一節、軍戎與黨章:軍旅空間中的宗法情結…………………..P71 一、 宗法式的婚姻交易………………………………………..P73 二、 黨國(英雄)徽章與失根的精神原鄉…………………..P75 三、 祠堂祖靈的顯靈…………………………………………..P83 第二節、審父與尋父:大寫父親的身體…………………………..P86 一、 青春痘、菊花與毛語錄記憶體…………………………..P87 二、 文革話語拼貼的性狂歡…………………………………..P98 第三節、淘金與掏空:回歸母體原鄉……………………………..P107 一、 降伏商業大神的法會與靈堂…………………………….P115 二、 小丑舞台與商業廟堂…………………………………….P125第肆章、病體與國體:病理空間中的生/死意識與歷史創傷…………….P131 第一節、血與皮的兜售…………………………………………….P138 第二節、殘疾人的肉身變形與小丑化…………………………….P149 第三節、飢餓、骸骨與歷史廢墟………………………………….P158 第四節、招魂與除魅的儀式:原始思維化的身體與巫醫的療治.P169第伍章、閻連科鄉土小說的文學特色與敘事策略………………. ……….P192 第一節、閻連科小說的特徵及其轉化………………………………P194 一、 閻連科的文學主體性…………………………………..P194 二、 鄉土小說與尋根文學的特質……………………………P197 三、 新寫實小說的特質和民間文學的立場………………..P202 四、 轉向現代主義與後現代主義的特質………………....P207 第二節、閻連科鄉土小說的敘事策略與修辭…………………..P214 一、 身體敘事與國家寓言……………………………………P214 二、 奇體敘事與命名策略……………………………………P222 三、 陌生化語言與美學策略…………………………………P228 四、 解構敘事與除魅策略……………………………………P230第陸章、結論與前瞻………………………………………………………...P234【附錄】:閻連科創作年表………………………………………………….P244參考文獻……………………………………………………………………...P247 | zh_TW |
dc.format.extent | 42892 bytes | - |
dc.format.extent | 98300 bytes | - |
dc.format.extent | 74063 bytes | - |
dc.format.extent | 390752 bytes | - |
dc.format.extent | 605098 bytes | - |
dc.format.extent | 746588 bytes | - |
dc.format.extent | 768872 bytes | - |
dc.format.extent | 563035 bytes | - |
dc.format.extent | 242730 bytes | - |
dc.format.extent | 107023 bytes | - |
dc.format.extent | 251350 bytes | - |
dc.format.mimetype | application/pdf | - |
dc.format.mimetype | application/pdf | - |
dc.format.mimetype | application/pdf | - |
dc.format.mimetype | application/pdf | - |
dc.format.mimetype | application/pdf | - |
dc.format.mimetype | application/pdf | - |
dc.format.mimetype | application/pdf | - |
dc.format.mimetype | application/pdf | - |
dc.format.mimetype | application/pdf | - |
dc.format.mimetype | application/pdf | - |
dc.format.mimetype | application/pdf | - |
dc.language.iso | en_US | - |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4151018 | en_US |
dc.subject (關鍵詞) | 鄉土小說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主體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病體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國體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身體書寫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精神系譜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空間 | zh_TW |
dc.title (題名) | 主體、病體與國體:閻連科鄉土小說的精神系譜 | zh_TW |
dc.type (資料類型) | thesis | en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一、閻連科的小說、文集、對話錄、訪談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閻連科:《閻連科文集》十二卷,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2007年初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閻連科:《受活》,台北:麥田出版,2007年初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閻連科:《丁莊夢》,台北:麥田出版,2006年初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閻連科:《為人民服務》,台北:麥田出版,2006年初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閻連科:《閻連科》,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4年初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閻連科:《年月日》,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年初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閻連科:《夏日落》,春風文藝出版社,2002年初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閻連科:《三棒槌》,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2年初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閻連科:《情感獄》,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2年初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閻連科、梁鴻:《巫婆的紅筷子:作家與文學博士對話錄》,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2002年初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閻連科:《穿越》,北京市:解放軍文藝出版社,2001年初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閻連科:《堅硬如水》,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2001年初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閻連科:《耙耬天歌》,太原:北岳文藝出版社,2001年初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閻連科:《閻連科小說自選集》,鄭州:河南文藝出版社,1999年初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閻連科:《褐色桎梏》,天津:百花文藝術出版社,1999年初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閻連科:《陰晴圓缺:重說千古淫婦潘金蓮》,北京:中國文學出版社,1999年初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閻連科:《日光流年》,廣東:花城出版社,1998年初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閻連科:《歡樂家園》,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年初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閻連科:《閻連科文集》五卷,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6年初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閻連科:《最后一名女知青》,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95年初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閻連科:《和平寓言》,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1994年初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閻連科:〈法、道德、鄉土文明〉,《公安月刊》,1997年9期,頁35-36。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閻連科、張英、伍靜:〈閻連科:拒絕「進城」〉,《南方周末》2004年4月8日,第27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閻連科:〈我為什麼寫作──在山東大學威海分校的講演〉,《當代作家評論》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2002年2期,頁78。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閻連科、鍾紅明:〈閻連科:真實來自作家的內心〉,《明匯讀書周報》,2003年11月8日。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閻連科;梁鴻:〈「中原突破」的陷阱──閻連科、梁鴻對話錄〉,《小說評論》,2003年1期,頁21-29。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閻連科:〈真實來自作家的內心〉,《文會讀書周報》,2003年11月28日。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閻連科、姚曉雷:〈「寫作是因為對生活的厭惡和恐懼」〉,《當代作家評論》2004 年2 期,頁80。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蔡城:〈我一生的寫作在二十歲前就全部完成──訪著名作家閻連科〉,《高中生之友》,2004年11期,頁3-4。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咸江南:〈閻連科:我的自由之夢在《受活》裡〉,《中華讀書報》,2004年3月29日。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閻連科、李陀:〈《受活》:超現實寫作的重要嘗試〉,《南方文壇》,2004 年第2 期,頁20-28。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姜廣平:〈直覺比一切價值判斷都好──與閻連科對話〉,《莽原》2005年5月,頁188。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閻連科:〈長篇小說創作的幾種尷尬〉,《當代作家評論》,2006 年第1 期。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閻連科、羅雪揮、榮郁:〈閻連科:我希望我的創作充滿疼痛〉,《中國新聞週刊》,2006年5期,頁77-79。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二、文學理論與文化研究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一) 身體相關理論與研究專著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王志弘編譯:《性別、身體與文化譯文選》,台北:唐山,1995年初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汪民安編:《身體的文化政治學》,開封:河南大學,2004年初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汪安民、陳永國主編:《後身體:文化、權力和生命政治學》,長春:吉林人民出版,2003年初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曾曬淑主編:《身體變化:西方藝術中身體的概念和意象》,台北:南天書局,2004年初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黃金麟:《歷史、身體、國家:近代中國的身體形成(1895-1937)》,台北:聯經出版,2001年初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楊大春:《梅洛龐蒂》,台北:生智文化,2003年初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龔卓軍:《身體佈署──梅洛龐蒂與現象學之後》,台北:心靈工坊文化,2006年初版2刷。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英]布萊恩.特納(Bryan S.Turner)著,馬海良、趙國新譯:《身體與社會》,瀋陽:春風文藝,2000年初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英]喬安妮.恩特維斯特爾(Entwistle,Joanne)著,皓元寶譯:《時髦的身體──時尚衣著和現代社會理論》,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初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法]莫里斯.梅洛-龐蒂(Maurice Merleau-Ponty)著,姜志輝譯:《知覺現象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年初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美]理查德‧桑內特(Sennett,Richard)著,黃煜文譯:《肉體與石頭──西方文明中的身體與城市》,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06年初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英]Woodward,Kathryn編,林文琪譯:《身體認同:同一與差異》,台北:韋伯文化,2004年初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二)空間、記憶、認同相關理論及研究專著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王志弘、余佳玲、方淑惠譯:《文化地理學》,台北:巨流圖書,2005初版3刷。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王志弘、張華蓀、宋郁玲、陳毅峰合譯:《現代地理思想》,台北:群學出版,2005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王志弘等合譯:《現代地理思想》,台北:群學,2005年初版。出版社,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包亞明:《現代性與空間的生產》,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初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李豐懋、劉苑如主編:《空間、地域與文化──中國文化空間的書寫與闡釋》,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所,2004年2刷。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汪民安:《身體、空間與後現代性》,江蘇: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年初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夏鑄九、王志弘編譯:《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台北:明文書局,2002年增訂再版4刷。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夏鑄九:《空間,歷史與社會:論文選1987-1992》,台北:《台灣社會叢刊》,1995。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許紀霖主編:《帝國、都市與現代性》,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年初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黃應貴主編:《空間、力與社會》,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所,1995年初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黃應貴主編:《時間、歷史與記憶》,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所,1999年初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劉紀蕙:《他者之域:文化身分與再現策略》,台北:麥田出版,2001年初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潘朝陽:《心靈空間環境:人文主義的地理思想》,台北:五南出版,2005年初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譚國根:《主體建構政治與現代中國文學》,香港:牛津大學,2000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美]班納迪克.安德森(Anderson,Benedict)著,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興起與散布》,台北:時報文化,2004年初版9刷。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法]加斯東.巴舍拉(Bachelard,Gaston)著,龔卓軍、王靜慧譯:《空間詩學》,台北:張老師文化,2005年初版7刷。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西]曼威.科斯特(Castells,Manuel)著,夏鑄九等譯:《認同的力量》,台北:唐山出版,2002年初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美]索雅(Edward W-Soja)著,王志弘、張華蓀、王玥民譯,殷寶寧導讀:《第三空間》,台北:桂冠圖書,2004初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英]安東尼‧紀登斯(Giddens,Anthony)著,趙旭東、方文譯:《現代性與自我認同:晚期現代的自我與社會》,台北:左岸文化,2002年初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美]戴維‧哈維(Harvey, David)著,閻家譯:《後現代的狀況──對文化變遷之緣起的探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年初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法]哈布瓦赫(Halbwachs,M.)著,華然、郭金華譯:《論集體記憶》,上海:賞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初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三) 疾病相關理論及研究專著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凱博文:《談病說痛:人類受苦經驗與痊癒之道》,台北:桂冠圖書,1997年初版2刷。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楊念群:《再造『病人』:衝突下的空間政治(1832年-1985年)》,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初版2刷。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葉舒憲主編:《文學與治療》,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9年初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美]安納托‧卜若雅(Broyard, Anatole)著,尹萍譯:《病人狂想曲Intoxicated by My Illness》,台北:天下遠見,1999年初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法]米歇爾.傅柯(Foucault,Michel)著,劉絮愷譯:《臨床醫學的誕生》,台北:時報文化,1994年初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法]米歇爾.福柯(Foucault ,Michel)著,劉北成、楊遠嬰譯:《瘋癲與文明:理性時代的瘋癲史》,北京:三聯書店,2003年再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美]蘇珊.桑塔格(Sontag, Susan)著,刁筱華譯:《疾病的隱喻》,台北:大田出版,1990年2版3刷。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四) 人類學、神話相關理論及研究專著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王孝廉:《神話與小說》,台北:時報出版,1987年初版2刷。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古添洪、陳慧樺編著:《從比較神話到文學》,台北:東大圖書,1983年2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何星亮:《圖騰與中國文化》,江蘇:江蘇人民出版社,2008年1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佚名原編,李豐楙導讀:《山海經》,台北:金楓出版,1987年初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李亦園、王秋桂:《中國神話與傳說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漢學研究中心,1996年初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李亦園:《宗教與神話論集》,台北:立緒文化,2004年初版2刷。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胡萬川:《真實與想像──神話傳說探微》,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年初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袁珂:《中國古代神話》,台北:台灣商務館,1993年初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袁珂:《古神話選釋》,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79年初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黃應貴:《人類學的視野》,台北:群學出版,2006年初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葉舒憲:《中國神話哲學》,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聞一多:《神話與詩》,上海:華東師範大學,1997年初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蕭兵:《太陽英雄神話的奇蹟》,台北:桂冠出版,1992年初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蕭兵:《神話學引論》,台北:文津出版社,2001年初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德]漢斯.比德曼(Biedermann, Hans)著,劉玉紅等譯:《世界文化象徵辭典》 ,桂林:灕江出版社,2000第1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徳]卡斯特.卡西爾(Cassier, Ernst)著,黃龍保、周振選譯,柯禮文校:《神話思維》,北京:中國社科學院出版,1992年初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德]卡西勒(Cassiver,Ernst)著,于曉譯:《語言與神話》,台北:桂冠,1990年初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德]卡西勒(Cassiver,Ernst)著,甘陽譯:《人論──人類文化哲學導引》,台北:桂冠圖書,2005年再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法]伊利亞德(Eliade,Mircea),楊素娥譯,胡國楨校:《聖與俗──宗教的本質》,台北:桂冠圖書,2006初版2刷。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法]伊利亞(Eliade,Mircea)著,楊儒賓譯:《宇宙與歷史:永恆回歸的神話》,台北:聯經出版,2000年初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英]弗雷澤(Frazer,J.G.)著汪培基譯:《金枝:巫術與宗教之研究》(上)(下),台北:桂冠,1991年初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法]路先‧列維-布留爾(Levy-Bruhl,Lucien)著,丁由譯:《原始思維》,台北:台灣商務,2001年初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法]李維斯陀(Levi-Strauss, Claude)著,楊德睿譯:《神話與意義》,台北:麥田出版,2001年初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法]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著,許薔薔、許綺玲譯:《神話學》(Mythplogies)台北:桂冠出版,1997年初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美]理安‧艾斯勒(Riane Eisler)著,程志民譯:《聖杯與劍──我們的歷史,我們的未來》 (北京:社會科學文獻,1993) ,頁71。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五)其他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王一川:《審美體驗論》,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92年初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王岳川、尚水主編:《後現代主義文化與美學》,北京:北京大學,1992年初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王岳川:《後現代主義文化研究》,北京:北京大學,1992年初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史達林著作編譯局編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卷1,北京:人民出版社,第2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李銀河:《福柯與性》,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1年初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汪民安主編:《文化研究關鍵詞》,江蘇:江蘇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柳鳴九主編:《從現代主義到後現代主義》,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年第1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袁可嘉等編選:《現代主義文學研究》上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1989年初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楊小濱:《否定的美學》,台北:麥田,1997年2刷。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廖炳惠編著:《關鍵詞200:文學與批評研究的通用詞彙》,台北:麥田出版,2003年初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劉小楓:《現代性社會理論緒論》,香港:牛津大學,1996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劉康:《對話的喧聲:巴赫丁文化理論評述》,台北:麥田出版社,2005年2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謝少波著,陳永國、汪民安譯:《抵抗的文化政治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年初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法]雷蒙‧阿朗(Aron,Raymond)著,蔡英文譯:《知識份子的鴉片》,台北:聯經出版,1990年初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俄]巴赫金(Bakhtin, M. M.),錢中文主編,白春仁、曉河副主編:《巴赫金全集》,石家莊市: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美]柏曼(Berman, Marshall)著,徐大建、張輯譯:《一切堅固的東西都煙消雲散了──現代性體驗》,北京:商務印書,2003年初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英]特里‧伊格爾頓(Eagleton, Terry)著,王杰、傅德根、麥永雄譯:《美學意識形態》,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第2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英]海摩爾(Highmore,Ben)著,周群英譯:《日常生活與文化理論》,台北:韋伯文化,2005年初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美]詹姆遜(Jameson,Fredric)著,王逢振等譯:《快感:文化與政治》,北京:中國社會科學,1998年初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美]詹明信(Jameson,Fredric)著,吳美真譯:《後現代主義或晚期資本主義的文化邏輯》,台北:時報文化,1998年初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美]詹姆遜(Jameson,Fredric)著,王逢振,陳永國等譯:《政治無意識》,北京:中國社會科學,1999年初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羅莎琳.邁爾斯(Miles,Rosalid),刁筱華譯:《女人的世界史》,台北:麥田出版社,2001年2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美]詹姆斯‧米勒(Miller, James E.)著,高毅譯:《傅柯的生死愛慾》,台北:時報文化,1995年初版2刷。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澳]史都瑞(Storey,John)著,張君玫譯:《文化消費與日常生活》,台北:巨流圖書,2001年初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美]段義孚(Tuan,Yi-Fu)著,周尚意、張春梅譯:《逃避主義》,台北:立緒文化,2006年初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法]蒂費納.薩默瓦約著,邵煒譯:《互文性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珍妮特.榭爾絲(Janet Sayers)著,劉慧卿譯:《母性精神分析:女性精神分析大師的生命故事》,台北:心靈工坊文化,2001年初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三、現當代文學研究專著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丁帆等著:《中國大陸與台灣鄉土小說比較史論》,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初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丁帆等著:《中國鄉土小說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第1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尹昌龍:《1985:延伸與轉折》,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孔范今、施戰軍主編,路曉冰編選:《中國新時期文學思潮研究資料》(上、中、下),山東:山東文藝出版社,2006年初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王斑的翻譯:《歷史與記憶──全球現代性的質疑》,香港:牛津出版社,2004年初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王寧:《接受與變形:中國當代先鋒小說中的後現代性》,北京:中國社會科學,1992第1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王德威:《小說中國──晚清到當代的中文小說》,台北:麥田出版,2001年初版3刷。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王德威:《如何現代,怎樣文學?》,台北:麥田出版,1998年初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王德威:《從劉鶚到王禎和》,台北:時報文化,1986年初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王德威:《跨世紀風華:當代小說20家》,台北:麥田出版,2002年初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王德威:《歷史與怪獸》,台北:麥田出版,2004年初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吳家榮:《新時期文學思潮史論》,合肥:安徽大學,1998年1版1刷。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吳義勤:《中國當代新潮小說論》,南京:江蘇文藝,1997年初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李歐梵:《中國現代文學與現代性》,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3年初版2刷。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李歐梵:《現代性的追求:李歐梵文化評論集精選》,台北:麥田出版,1998初版2刷。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李歐梵:《鐵屋中的吶喊》,台北:風雲時代,1995年初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李澤厚、林毓生等著:《五四:多元的反思》,香港:三聯書店,1989年初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李澤厚:《中國現代思想史論》,台北:風雲時代,1991年再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金觀濤、劉青峰:《興盛與危機:論中國封建社會的超穩定結構》,台北:谷風,1987年初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施叔青:《文壇反思與前瞻:施叔青與大陸作家對話》,香港:明窗(明報)出版社,1989年初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施淑:《大陸新時期文學概觀》,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6年初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施淑:《兩岸文學論集》,台北:新地出版社,1997年初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洪子城:《中國當代文學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初版15刷。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韋政通:《一震驚風雷驚世界──毛澤東與文化大革命》,台北:立緒文化,2001年初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唐小兵:《再解讀:大眾文藝與意識型態》,香港:牛津大學,1993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唐翼明:《大陸「新寫實」小說》,台北:東大圖書,1996年初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唐翼明:《大陸新時期文學(1977-1989):理論與批評》,台北:東大圖書,1995年初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唐翼明:《大陸新時期的文學理論與批評》,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6年初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夏志清著,丁福祥、潘銘譯:《中國現代小說史》,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1年2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張子樟:《走出傷痕──大陸新時期小說探論》,台北:東大圖書,1991年初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張子樟:《試論大陸新時期小說》,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6年初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張旭東:《幻想的秩序──批評理論與當代中國文學話語》,香港:牛津大學,1997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張放:《大陸新時期小說論》,台北:東大圖書,1992年初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張清華:《中國當代先鋒文學思潮論》,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1997年1版1刷。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張韌︰《新時期文學現象》,北京:新華書店,1998年第1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張學軍:《中國當代小說流派史》,濟南:山東大學,2000年初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梅家玲主編:《文化啟蒙與知識生產:跨領域的視野》,台北:麥田出版,2006年初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許子東:《當代小說與集體記憶──敘述文革》,台北:麥田出版,2000年初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許子東:《當代小說閱讀筆記》,上海:華東師範大學,1997年初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許志英、丁帆主編:《中國新時期小說主潮》,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2年第1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陳平原:《中國小說敘述模式的演變》,上海人民,1988年初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陳信元、文鈺:《大陸新時期報告文學概述》,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6年初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陳信元、欒梅健編:《大陸新時期文學概論》,嘉義:南華管理學院,1999年初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陳信元:《從台灣看大陸當代文學》,台北:業強,1989年初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陳思和:《中國新文學整體觀》,上海:上海文藝,2001年二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陳思和:《中國當代文學關鍵詞十講》,上海:復旦大學,2002年初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陳思和:《當代大陸文學史教程1949~1999》,台北:聯合文學,2001年初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陳曉明:《表意的焦慮:歷史的建構與解構》,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2年第1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陳曉明:《移動的邊界:多元文化與欲望表達》,武漢:湖北教育,2003年初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陳曉明:《剩餘的想像──九十年代的文學敘事與文化危機》,北京:華藝,1997年初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陳曉明:《無邊的挑戰──中國先鋒文學的後現代性》,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第1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陳曉明:《解構的蹤跡:歷史、話語與主體》,北京:中國社會科學,1994年初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陳曉明主編:《現代性與中國當代文學轉型》,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費孝通:《鄉土中國》,香港:三聯書店,1991年1版1刷。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黃子平:《革命‧歷史‧小說》,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6年初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黃錦樹:《文與魂與體:論現代中國性》,台北:麥田出版,2006年初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黃錦樹:《謊言或真理的技藝:當代中文小說論集》,台北:麥田出版,2003年初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黃繼持:《現代化、現代性、現代文學》,香港:牛津出版社,2003年初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楊經建:《家族文化與20世紀中家族文學的母題型態》,湖南:岳簏出版社,2005年第1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溫儒敏、趙祖謨主編:《中國現當代文學專題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初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趙園:《地之子──鄉村小說與農民文化》,北京:北京十月文藝,1993年1版1刷。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劉再復:《文學的反思》,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6年1版,1988年1刷。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劉再復:《放逐諸神──文論提綱和文學史重評》,台北:風雲時代,1995年初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劉錫慶主編:《新中國文學史略》,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1996年初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魯迅:《魯迅小說史論文集──中國小說史略及其他》,台北:里仁書局,2003年增訂1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應鳳凰:《當代大陸文學概況、史料卷》,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6年初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蘇曉康主編:《從五四到河殤》,台北:風雲時代出版社,1992年初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美]浦安迪:《中國敘事學》,北京:北京大學,1996年初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日]丸尾常喜著,秦弓譯:《「人」與「鬼」的糾葛:魯迅小說論析》,北京:人民文學,2001年2刷。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四、學位論文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宋如珊:《文革後十年(1976-1985)大陸文學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班,1997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李欣倫:《戰後台灣疾病書寫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3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李淑君:《身體.權力.認同──論陳雪女同志小說中的身體政治》,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碩士論文,2004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林秀蓉:《日治時代台灣醫事作家及其作品研究──以蔣渭水、賴和、吳新榮、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王昶雄、詹冰為主》,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系博士論文,2001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洪喬平:《大陸新時期說美學思潮研究》,南華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0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唐毓麗:《罪與罰:臺灣戰後小說中的疾病書寫》,東海大學中國文學所博士論文,2005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陳雀倩:《八十年代大陸文學主體性的建構與尋根意識的發展之研究》,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班,2006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劉秀美:《大陸新寫實小說研究──以劉恆、方方、池莉及劉震雲作品為主》,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五、期刊論文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一) 閻連科相關期刊論文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一部世紀末的奇書力作──閻連科新著《日光流年》研討會紀要〉,《東方藝術》,1999年2期,頁18-20。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王德威:〈革命時代的愛與死──論閻連科的小說〉,《當代作家評論》2007年5期,頁25-37。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王偉:〈穿越殷冥與陽界──論閻連科早期小說創作中的「亡靈敘事」〉,《中州大學學報》22卷1期,2005年1月,頁40-42。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王堯:〈一個人的文學史或從文學史的盲點出發──閻連科小說及相關問題評議〉,《當代作家評論》2007年5期,頁4-17。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王輕鴻:〈論新時期小說中的神話異象演化〉,《荊門職業技術學院學報》14卷5期1999年9月,頁23-28。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王鴻輕:〈回歸中的現代性追求──新時期小說神話原型的價值取向〉,《文藝評論》2001年3月,頁76-80。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朱向前:〈農民之子與農民軍人──閻連科軍旅小說創作的定位〉,《當代作家評論 》1994年6期,頁59-70。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朱向前:〈對農民軍人的愛與知──閻連科印象兼跋《和平寓言》〉,《小說評論》1994年6期,頁31-35。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何雪英:〈直面與回望:論閻連科的鄉土小說〉,《上海海運學院學報》,2002年3期,頁92-95。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宋紅岭:〈本真生存境域中的救贖之歌──評閻連科中篇小說《耙耬天歌》〉,《當代文壇》,2000年6期,頁44-46。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李宏、程艷華:〈耙耬山:煉獄與家園──關於閻連科小說創作母題的闡釋〉,《長春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17卷4期,頁87-89。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李愛紅:〈論河南民俗文化與河南民間文化心理〉,《坪頂山學院學報》2007年22卷4期,頁86。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李遇春:〈走出「文革」敘事的迷惘──從閻連科和劉醒龍的兩部長篇新作說起〉, 《小說評論》,2003年2月,頁51-57。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汪潔:〈智性的講述──解讀閻連科《堅硬如水》〉,《中州大學學報》22卷1期,2005年1月,頁36-39。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肖百容:〈死亡:一個獨特的全知敘事視角──閻連科小說死亡書寫淺探〉,《懷化學院學報》,2005年3期,頁89-91。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肖濤:〈病魔歲月的反思備忘錄──讀閻連科的《堅硬如水》〉,《陜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7卷1期,2005年3月,頁78-81。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肖鷹:〈真實的可能與狂想的虛假──評閻連科《受活》〉,《南方文壇》,2005年2期,頁43-54。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車紅梅:〈中國現代文學中的「疾病情結」〉,《文藝爭鳴.理論》2005年1期,頁73-76。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林舟:〈鄉土的歌哭與守望──讀閻連科的鄉土小說〉,《當代文壇》,1997年5期,頁25-27。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邵燕君:〈與大地上的苦難擦肩而過──由閻連科《受活》看當代鄉土文學現實主義傳統的失落〉,《文藝理論與批評》,2004年6期,頁4-17。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邱紅光:〈當代寓言體小說的人物及情節結構模式──以賈平凹的《獵人》和閻連科的《耙耬山天歌》為例〉,《武漢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7卷1期,2004年12月,頁122-125。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姚曉雷:〈閻連科論〉,《鍾山》2003年3月,頁111。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柳建偉:〈立足本土的艱難遠行──解讀閻連科的創作道路〉,《小說評論》,1998年2期,頁30-35。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胡昊:〈奇掘敘事中的意義迷失──解讀閻連科《堅硬如水》〉,《淮南師範學院學報》2006年2期,頁13。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孫國亮:〈在堅守中前行──讀閻連科的《堅硬如水》〉,《當代文壇》,2002年2期,頁42-44。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徐漫:〈閻連科小說修辭現象淺析〉,《河南社會科學學報》12卷2期,2004年3月,頁86-88。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祝東平:〈閻連科小說世界的色彩語言〉,《社會科學戰線 》,2000年6期,頁252-254。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馬躍敏:〈苦難不應成為鄉土文學的窠臼──兼談閻連科小說創作的轉型〉,《平頂山學院學報》21卷1期,2006年2月,頁30-33。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郜元寶:〈論閻連科的「世界」〉,《文學評論》,2001年1期,頁42-51。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張英、伍靜:〈閻連科:拒絕「進城」〉,《南方周末》,2004/04/08,第27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張瑜:〈現代現實主義:閻連科《日光流年》〉,《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4年12期25卷,頁98-101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張學昕;楊亮:〈權力和欲望角逐的話語狂歡──論閻連科《堅硬如水》對「革命+戀愛」模式的解構性敘事〉,《小說評論》,2006年4期,頁80-84。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張錦:〈生命飛揚的極致──解讀閻連科中篇小說《年月日》〉,《作家作品研究》,2006年3期,頁85-87。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曹書文:〈論「瑤溝人小說」的價值與侷限〉,《河南師範大學學報》1998年3期,頁68-72。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梁鴻:〈「外省」:一個新的地域文學研究的理論視野──以20世紀河南文學為個案〉,《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40卷2期,頁106。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梁鴻:〈神話、慶典、暴力及其他──閻連科小說特徵論〉,《南方文壇》,2005年4期,頁59-65。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梁鴻:〈當代文學視野中的「村莊」困境──從閻連科、莫言、李銳小說的地理世界談起〉,《文藝爭鳴》2006年5期,頁76-81。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梁鴻:〈閻連科小說創作論〉,《解放軍藝術學院學報》2004年3期,頁37-42。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梁鴻:〈閻連科長篇小說的敘事模式與美學策略──兼談鄉土文學的「現實主義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之爭」〉,《當代作家評論》2007年5期,頁92-99。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陳思和:〈試論閻連科的《堅硬如水》中的惡魔性因素〉,《當代作家評論》,2002年4期,頁31-44。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陳學祖;華麗:〈宿命與抗爭:閻連科《日光流年》中的生命意識〉,《柳州師專學報》20卷4期,2005年12月,頁29-33。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陳學智:〈閻連科小說中的神秘主義氣息〉,《南陽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卷4期,2003年4月,頁72-73。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陳曉明:〈鄉土中國與後現代鬼火〉,《文藝報》,2004年2月26日。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陳曉明:〈身體的荒誕計畫──論當代小說中的「文革記憶」〉,輯入「歷史與記憶:中國現當代文學國際研討會」,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主辦,2007年1月4-6日,頁10-28。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劍龍、梁偉峰、趙欣:〈在荒誕裡表達對歷史與現實的思考──關於閻連科《受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活》的對話〉,頁58。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湯玲:〈論閻連科小說的文体藝術〉,《社會科學論壇》(學術研究卷),2005年3期,頁158-160。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焦紅濤:〈由《日光流年》看閻連科小說的敘事美學〉,《平頂山學院學報》21卷3期,2006年6月,頁28-31。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焦會生:〈抗爭人生的詩藝呈現──讀閻連科的中篇小說《耙耬天歌》〉,《當代文壇 》,2000年5期,頁39-40。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楊劍龍;梁偉峰;趙欣:〈在荒誕裡表達對現實與歷史的思考──關於閻連科《受活》的對話〉,《作家作品研究》,2004年6期,頁57-61。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廖丹:〈閻連科小說論〉,《宜賓學院學報》,2005年3期,頁75-79。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李躍:〈閻連科新鄉土小說論〉,《南京廣播電視大學學報》總40期,2005年3期,頁31-34。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劉保亮:〈論閻連科「耙耬小說」中的河洛女性形象〉,《洛陽大學學報》20卷3期,2005年9月,頁17-20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劉英利;趙生寶:〈徬徨與訴求──論閻連科的鄉土情結〉,《山東電大學報》,2004年1期,頁49-51。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劉峰:〈陌生的世界 不懈的尋求──讀閻連科的《朝著東南走》〉,《當代文壇》(小說面面觀),2000年2期,頁28-29。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劉海梅:〈對傳統現實主義的反叛和超越──兼論閻連科及其《受活》〉,《作家作品研究:理論與創作》,2004年5期 ,頁103-105。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劉海梅:〈對傳統現實主義的反叛和超越──兼論閻連科及其《受活》〉,《作家作品研究:理論與創作》2004年第5期 ,頁103-105。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霍冬克:〈時間的零度指向──對閻連科的《日光流年》的本文分析〉,《焦州教育學院學報》(綜合版)18卷1期,2002年3月,頁1-4。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薛勝利:〈咀嚼生命──讀閻連科及他的小說《年月日》〉,《東方文藝》,1997年5期,頁24-44。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二)其他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李陀:〈汪曾祺與現代漢語寫作──兼談毛文體〉,《花城》,1998年5期。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李陀:〈丁玲不簡單──革命時期知識分子在話語生產中的複雜角色〉,《北京文學》,1998年7 期,頁37-38。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李宇宙:〈疾病的敘事與書寫〉,《中外文學》31卷12期,2003年5月,頁49-67。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張惠娟:〈樂園神話與烏托邦〉,《中外文學》1986年15卷3期,頁80-81。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梁妃儀、蔡篤堅:〈烏腳病與小兒麻痺政的隱喻在台灣〉,《中外文學》31卷12期,2003年5月,頁94-116。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劉再復:〈文學的反思和自我的超越〉,《文藝報》,1985年8月31日。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劉再復:〈論文學的主體性〉,《文學評論》,1985年6期,頁11-26。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鄭萬隆:〈現代小說中的歷史意識〉,《小說潮》1985年7月,頁79-80。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繁星:〈黑色幽默:美國文學的影響與中國流派的影響〉,《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年9期,頁91-96。 | zh_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