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cations-Theses

題名 冷戰後中共國家安全與東南亞戰略:對區域安全合作之意涵
作者 潘振綱
貢獻者 邱坤玄
潘振綱
關鍵詞 中共安全觀
國家安全
東南亞戰略
多邊機制
安全合作
日期 2008
上傳時間 8-Dec-2010 11:23:58 (UTC+8)
摘要 自冷戰時期以來,中共的對外戰略乃是依據整體國家安全戰略的需求而制
訂,在歷經了毛、鄧、江、胡等四代領導人的安全思想,以及冷戰、後冷戰、後911等時期的發展和演變,中共的國家安全與對外戰略,逐漸呈現於一種融合於國際社會和區域體系的傾向,這可由冷戰後中共對東南亞戰略的演變過程中一窺全貌。而在1990年代中期中共對外戰略轉型之後,中共的國家安全與東南亞政 策,在軍事、政治和經濟等廣義安全領域中,分別呈現了何種發展與變化?中共安全戰略的變化,對於冷戰後東南亞逐漸興起的區域多邊安全合作,有何政策上的意涵和影響?又此種影響,對於安全合作此一議題領域上,有何理論上的歸納和啟示?上述幾點乃是本文所欲探討的問題意識與核心焦點。
本文經過研究後發現,改革開放後的國家整體發展需求,逐漸引導並改變中共國家安全與對外戰略的目標界定與政策內涵,並導致了中共在東南亞區域內對於多邊機制和多邊安全議題的態度和行為轉變。而中共大國外交和多邊外交於1990年代中期之後的實踐,不但改善了與東協各國的雙邊關係,並使中共逐漸融入且帶動了東南亞多邊安全合作的發展,使其合作範圍擴展至東北亞,合作議題領域亦有深化之趨勢。但這並不代表自由制度主義典範已經主宰了中共的安全政策產出,相反的,中共安全行為仍是以相對利得為主的現實主義邏輯下的產物,而這也適用於區域中的其他國家,權力格局和國家利益考量仍舊主導了國家單元面對結構的下一步行為,就未來安全合作的前景而言,這也是東南亞區域希望在現有合作基礎上走向更高度的安全整合之前,所必須先面臨的關鍵性問題。

關鍵詞:中共安全觀、國家安全、東南亞戰略、多邊機制、安全合作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一、專書
丁樹範主編,胡錦濤時代的挑戰。台北:新新聞文化,2002年。
丌成章、何中順,時代特徵與中國對外政策。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1998年。
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
______,毛澤東選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十四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
尹慶耀,中共外交與對外關係。台北:中華民國國際關係研究所,1973年。
______,中共的統戰外交。台北:幼獅文化出版社,1985年。
王泰平、張光佑主編,鄧小平外交思想研究論文集。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6年。
王逸舟,全球政治和中國外交—探尋新的視角和解釋。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3年。
王緝思總主編,秦亞青主編,中國學者看世界—國際秩序卷。香港:和平圖書有限公司,2006年。
曲星,中國外交五十年。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0年。
朱松柏主編,新世紀亞太情勢與區域安全。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2003年。
朱聽昌主編,中國安全環境與安全戰略。北京:時事出版社,2002年。
吳安家,中共政權四十年的回顧與展望。台北:政大國際關係研究中心,1990年。
李一平、莊國土主編,冷戰以來的東南亞國際關係。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5年。
李慎明、王逸舟主編,2005年:全球政治與安全報告。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年。
__________________,2006年:全球政治與安全報告。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年。
周煦主編,後冷戰時期中共外交政策。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外交研究所,1994年。
林正義,東南亞區域安全體系的硏究 : 理論與實際。台北:中央研究院,1998年。
______,東亞安全體系之研究。國科會專題研究報告,1999年。
門洪華,構建中國大戰略的框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俞正梁等著,大國戰略研究:未來世界的美、俄、日、歐(盟)和中國。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8年。
美國國防大學主編,中共崛起構成的挑戰:亞洲觀點。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1年。
夏立平,亞太地區軍備控制與安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袁易,中國遵循國際導彈建制的解析。台北:五南出版社,2004年。
高長,展望大陸經濟變動趨勢與全球經貿版圖消長。台北: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04年。
高長、陳德昇主編,中國大陸改革開放三十年:評價與反思。台北:遠景基金會,2008年。
高崇雲主編,海峽兩岸南向政策與東協。台北:淡江大學東南亞研究所,2005年。
國家亞洲研究局(The National Bureau of Asian Research)著,余忠勇等譯,2001-02戰略亞洲:權力與目的。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1年。
張亞中主編,國際關係總論。台北:揚智文化出版社,2007年。
張登及,建構中國:不確定世界中的大國定位與大國外交。台北:揚智文化出版社,2003年。
張錫鎮,東南亞政府與政治。台北:揚智文化出版社,1999年。
陳欣之,東南亞安全。台北:生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9年。
陳鴻瑜,東南亞政治論衡(一)。台北:翰盧圖書出版社,2001年。
傅耀祖、顧關福,中國國際關係研究。北京:時事出版社,2005年。
楚樹龍、金威主編,中國外交戰略和政策。北京:時事出版社,2008年。
葉自成,新中國外交思想—從毛澤東到鄧小平。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
葉至誠、葉立程,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台北:商鼎文化出版社,1999年。
趙全勝,解讀中國外交政策:微觀—宏觀相結合的研究方法。台北:月旦出版社,1999年。
趙倩主編,中共政權四十年。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1989年。
潘石英,現代戰略思考:冷戰後的戰略理論。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3年。
潘湘婷主編,世界軍事情勢(1997-1998)。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7年。
蔡政文等著,全球化趨勢下之世界、區域與國家建構。高雄:高雄大學政法系編委會,2007年。
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
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國際經濟研究院(IIE),樂為良、黃裕美譯,重估中國崛起:世界不能不知的中國強權。台北:聯經出版社,2006年。
蕭全政等著,劇變中的亞太與兩岸關係。台北:業強出版社,1996年。
閻學通,中國與亞太安全:冷戰後亞太國家的安全戰略走向。北京:時事出版社,1999年。
______,美國霸權與中國安全。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
閻學通、周方銀,東亞安全合作。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10月。
謝益顯等編,中國當代外交史(1949~2001)。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97年。
蘇浩,從啞鈴到橄欖:亞太安全合作模式研究。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3年。
顧長永,東南亞政治學。台北:巨流圖書有限公司,2005年。
Avery Goldstein著,王軍、林民旺譯,中國大戰略與國際安全。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年。
David M. Lampton著,許秋楓譯,同床異夢:處理1989至2000年之中美外交。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3年。
Earl Babbie著,李美華等譯,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台北:時英出版社,2004年。
Hans Binnendijk, Ronald N. Montaperto編,國防部史政編譯局譯,中共戰略趨勢。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99年。
Michael D. Swaine著,楊紫函譯,共軍如何影響中共國家安全決策。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99年。
Michael E. Brown等編,李育慈、黃俊彥譯,中共崛起。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2年。
Michael R. J. Vatikiotis著,林若雩譯,東南亞政治與發展。台北:韋伯文化,1999年。
Michael Pillsbury著,高一中譯,中共對未來安全環境的辯論。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2001年。
Richard Sokolsky, Angel Rabasa, C.R. Neu著,高一中譯,東南亞在美國對中共策略中的角色。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1年。
Richard J. Ellings, Aaron L. Friedberg編,余忠勇等譯,2001-02戰略亞洲:權力與目的。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1年。
Susan Shirk著,溫洽溢譯,脆弱的強權—在中國崛起的背後。台北:遠流出版社,2008年。
Wayne Bert著,林芳燕譯,孰者勝出:美國與中國在東南亞之爭。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5年。
William T. Tow著,高一中譯,亞太戰略關係:尋求整合安全。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3年。
Zalmay M. Khalizad等著,吳福生譯,美國與崛起中的中共:戰略與軍事意涵。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1999年。
二、期刊論文
于有慧,「中共的大國外交」。中國大陸研究,第42卷第3期(1999年3月),頁45~62。
______,「中共外交政策走向與選擇」。問題與研究,第43卷第1期(2004年1、2月),頁105~124。
王勇,「論中國的新安全觀」。世界經濟與政治,第1期(1999年),頁42~45。
吳玲君,「中國與東亞區域經貿合作:區域主義與霸權之間的關係」。問題與研究,第44卷第5期(2005年9、10月),頁1~27。
______,「東亞高峰會議與亞太多邊區域合作」。國際關係學報,第二十一期(2006年1月),頁141。
______,「東協國家與東亞經濟合作:從『東協加三』到『東亞高峰會』」。問題與研究,第46卷第2期(2007年4、5、6月),頁117~137。
吳瑟致,「當前區域主義理論在東亞區域的應用與發展」,中共研究,第40卷第9期(2006年9月),頁86、91。
宋以敏,「全球化新發展和國際關係的複雜化」。國際問題研究,第2期(1999年2月),頁1~5。
宋鎮照,「中共與東南亞之政經關係與發展:回顧與前瞻」。東亞季刊,第29卷第1期(1998年10月),頁57~78。
李國雄,「中國大陸—東協自由貿易區的政治經濟分析」,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通訊,第12期(2005年3月),頁14~19。
李瓊莉,「東亞『新區域主義』的發展對APEC的影響:從東亞高峰會觀之」,亞太經濟合作評論,第十三期(民國九十四年十二月),頁35~36。
林文程,「東協區域論壇與亞太多邊安全體系的建構」。戰略與國際研究,第1卷第3期(1999年7月),頁74~114。
______,「中共參與亞太多邊安全機制之目的與立場」。中國事務,第二期(2000 年10月),頁82~97。
林正義,「東協區域論壇與南海信心建立措施」。戰略與國際研究,第2卷第1期(2000年1月),頁37。
邱坤玄,「中共對冷戰後美日安全關係的認知與新安全觀的形成」。東亞研究,第35卷第2期(2004年7月),頁3~29。
俞正梁,「變動中的國家利益與國家利益觀」。復旦學報,第一期(1994年),頁39。
施子中,「中國推動大國外交與建構伙伴關係之研析」。戰略與國際研究,第一卷第三期(1999年7月),頁1~42。
唐世平,「理解中國的安全戰略」。國際政治研究,第3期(2002年),頁128~135。
唐世平、張蘊嶺,「中國的地區戰略」。世界經濟與政治,第6期(2004年),頁8~13。
時殷弘,「中國的變遷與中國外交戰略分析」。國際政治研究,第1期(2006年),頁31~34。
時殷弘、宋德星,「21世紀前期中國國際態度、外交哲學和根本戰略思考」。戰 略與管理,第1期(2001年),頁10~19。
秦亞青,「國家身份、戰略文化和安全利益—關於中國與國際社會關係的三個假設」。世界經濟與政治,第1期(2003年),頁10~15。
張文木,「中國國家安全觀」。戰略與管理,第1期(2000年),頁24~32。
張哲銘、李鐵生,「『信心建立措施』概念的回顧與展望」。戰略與國際研究,第2卷第1期(2000年1月),頁1~20。
張清敏,「中國的國家特性、國家角色和外交政策思考」。太平洋學報,第二期(2004年),頁47~55。
張登及,「十七大前夕評估中國對外政策的走向與前景」。中國大陸研究中心通訊,第15期(2007年9月),頁8~12。
張睿壯,「中國應選擇什麼樣的外交哲學?評『世界新秩序與新興大國的歷史抉擇』」。戰略與管理,第33期(1999年2月),頁54~67。
張蘊嶺,「東亞合作與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設」。當代亞太,第1期(2002年),頁7、10。
許志嘉,「鄧小平時期的中共外交政策」。問題與研究,第36卷第7期(1997年7月),頁35~58。
______,「中國新睦鄰外交政策:戰略意涵與作為」。遠景基金會季刊,第八卷第3期(2007年7月),頁43~90。
陳欣之,「國際安全研究之理論變遷與挑戰」。遠景基金會季刊,第四卷第三期(2003年7月),頁1~40。
陳牧民,「當和平崛起遇上台灣問題:菁英認知下的中國安全戰略」。中國大陸研究,第49卷第4期(2006年12月),頁1~26。
陳金生、劉靖華,「全球化的中國與世界」。中國外交,第3期(2000年),頁14。
陳鴻瑜,「2005年東亞峰會評析」。展望與探索,第4卷第1期(2006年1月),頁8~10。
陸建人,「後冷戰時期中國與東盟的新關係」。當代亞太,第1期(1996年),頁32~33。
章百家,「改變自己、影響世界—20世紀中國外交基本線索芻議」。中國社會科學,第1期(2002年),頁4~19。
喻希來、吳紫辰,「世界新秩序與新興大國的歷史抉擇」。戰略與管理,第27期(1998年2月),頁1~13。
______________,「外交哲學中的人類道德—答張睿壯先生」。戰略與管理,第33期(1999年2月),頁94~101。
喻常森,「東盟在亞太多邊安全合作進程中的角色分析」。外交評論,第97期(2007年8月),頁59~66。
黃奎博,「冷戰後中共與東南亞國協之政治合作」。國際關係學報,第十五期(2000年12月),頁174~211。
______,「『東協加三』與區域合作:東北亞與東南亞的連結」。國際關係學報,第20期(2005年7月),頁93~121。
楚樹龍,「冷戰後中國安全戰略思想的發展」。世界經濟與政治,第9期(1999年),頁11~15。
______,「全面建設小康時期的中國外交戰略」。世界經濟與政治,第8期(2003年),頁1~7。
楊永明,「東協區域論壇: 亞太安全之政府間多邊對話機制」。政治科學論叢,第十一期(1999年12月),頁145~180。
楊永明、唐欣偉,「信心建立措施與亞太安全」。問題與研究,第38卷第6期(1999年6月),頁1~21。
楊闖,「關於中國的外交戰略與國際秩序理論」。外交學院學報(2004年12月),頁23~30。
葉自成,「中國實行大國外交戰略勢在必行:關於中國外交戰略的幾點思考」。世界經濟與政治,第1期(2000年),頁5~10。
______,「關於韜光養晦和有所作為:再談中國的大國外交心態」。太平洋學報,第1期(2002年),頁62~66。
劉勝湘,「中國實行大國戰略為時尚早:與葉自成商榷」。世界經濟與政治,第7期(2000年),頁76~80。
______,「互信的建構與中國—東盟經貿發展」。深圳大學學報,第24卷第5期(2007年9月),頁57。
劉復國,「綜合性安全與國家安全:亞太安全概念適用性之檢討」。問題與研究,第38卷第2期(1999年2月),頁20~37。
潘忠岐,「東亞區域主義與區域安全:進程、困難與前景」。中山人文社會科學期刊,第14卷第1期(2006年6月),頁1~35。
蔡增家,「冷戰後中共對東協的外交政策」。中國大陸研究,第41卷第9期(1998年9月),頁79。
鄭端耀,「國際關係新古典現實主義理論」。問題與研究,第44卷第1期(2005年1、2月),頁115~140。
閻學通,「鄧小平的國家利益觀」。現代國際關係,第七期(1994年),頁28。
鍾延麟,「鄧小平在文革前中共與東南亞共黨之關係:角色和活動」。中國大陸研究,第49卷第3期(2006年9月),頁143~169。
蕭軍,「中共三代領導集體的國家安全觀」。毛澤東思想研究,第六期(2001年),頁79~81。
蘇長和,「發現中國新外交—多邊國際制度與中國外交新思維」,世界經濟與政治,第4期(2005年),頁 12~16。
顧德欣,「從戰略角度看中國與東盟的關係」。世界經濟與政治,第1期(1997年),頁22。
三、研討會論文集
邱坤玄,「多邊主義與中國在東亞地區的多邊外交戰略」,全球化與中國大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2005年12月)。
時殷弘,「改革開放以來的中國對外戰略思想:意識型態基礎、根本綱領和當今挑戰」,中國大陸改革開放三十年的回顧與展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2008年12月),頁4-1-2。
陳文賢,「中國崛起的十字路口」,第二屆兩岸國際政治學學術討論會論文集。台北:東吳大學政治系(2005年12月)。
四、碩博士論文
金佑霖,胡錦濤時期中共的東南亞安全戰略,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許哲維,美國於東亞地區經濟合作之角色:以霸權穩定理論解釋。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外交學系碩士論文,2007年。
謝福進,後冷戰時期中共與東協安全戰略關係之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東
亞研究所博士論文,2000年。
貳、英文部分
一、專書
Garver, John W.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1993.
Huxley, Tim. Insecurity in the ASEAN Region. London: Royal United Services Institute for Defense Studies, 1993.
Jeshurun, Chandran ed. China, India, Japan and the Security of Southeast Asia. Singapore: 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1993.
Kallgren, Joyce K., Sopiee, Noordin, and Djiwandono, Soedjati eds. ASEAN and
China:An Evolving Relationship. Berkely, Calif.: Institute of East Asian Studies and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1988.
Keohane, Robert. After Hegemony: Cooperation and Discord in the World Political Economy.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4.
_______.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 and State Power: Essays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Boulder, CO: Westview Press, 1989.
Khalilzad, Zalmay ed. Strategic Appraisal 1996. Santa Monica: RAND, 1996.
Kim, Samuel S. China and the World: Chinese Foreign Policy Faces the New Millennium. 4th ed. Boulder, CO: Westview Press, 1998.
Lewis, John W. and Litai, Xue. China’s Strategic Seapower. Stanford,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Mcdougall, Derek. The International Politics of the New Asia Pacific. Boulder, CO: Lynne Rienner Publishers, Inc., 1997.
Ross, Robert S. The Indochina Tango: China’s Vietnam Policy, 1975-1979.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8.
Simon, Sheldon W. ed. East Asian Security in the Post-Cold War Era. New York: M.E Sharpe, Inc., 1993.
二、期刊論文
Beeson, Mark. “U.S. Hegemony and Southeast Asia: The Impact of, and Limits to, U.S. Power and Influence,” Critical Asia Studies, Vol. 36, No. 3(2004), pp. 448~449.
Beeson, Mark and Islam, Iyanatul. “Neo-liberalism and East Asia: Resisting the Washington Consensus.” The 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 Vol. 41, No. 2(February 2005), pp. 197~219.
Foot, Rosemary. “China in the ASEAN Regional Forum: Organizational Process and Domestic Modes of Thought.” Asian Survey, Vol. 38, No.5(May 1998), pp. 425~440.
Garrett, Banning and Glaser, Bonnie. “Multilateral Security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and the Impact on Chinese Interests: Views from Beijing.” Contemporary Southeast Asia, Vol. 16(1994), pp. 14-34.
Goldstein, Avery. “Great Expectations: China’s Arrival.”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22, No. 3(August 1998), pp. 36-73.
________. “The Diplomatic Face of China’s Grand Strategy: A Rising Power’s Emerging Choice.” The China Quarterly , No. 168 (December 2001), pp.835~864.
Jie, Chen. “China’s Spratly Policy: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Philippines and Malaysia.” Asian Survey, Vol. 34, No. 10 (October 1994), pp. 893-903.
Munro, Ross H. “Awakening Dragon: The Real Danger in Asia is From China.” Policy Review, No. 62(Fall 1992), pp. 10-16.
Ross, Robert S. “The Geography of the Peace East Asia in the Twenty – First Century.”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23(1999), pp. 81-118.
Segal, Gerald. “Tying China into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Survival, Vol. 37, No. 2(Summer 1995), pp. 60-73.
Shambaugh, David. “China Engages Asia: Reshaping the Regional Order.”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29, No. 3(Winter 2004/2005), pp. 64-99.
Xuetong, Yan. “In Search of Security after the Cold War: China’s Security Concerns.” World Affairs, Vol. 1, No.4(October-December 1997), p. 52.
參、網路資源
人民網〈http://www.people.com.cn〉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http://www.fmprc.gov.cn〉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http://www.scio.gov.cn〉
中華民國全國工會總會國際經貿服務網〈http://www.cnfi.org.tw〉
亞太安全合作理事會〈http://www.cscap.org〉
亞太安全合作理事會中華民國委員會〈http://iir.nccu.edu.tw:8080/cscap/index.asp〉
亞太經濟合作會議〈http://www.apec.org〉
東協秘書處〈http://www.aseansec.org〉
國際戰略研究中心〈http://www.iiss.org〉
新華網〈http://news.xinhuanet.com〉
肆、報紙
《人民日報》(北京)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東亞研究所
94260009
97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4260009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邱坤玄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潘振綱zh_TW
dc.creator (作者) 潘振綱zh_TW
dc.date (日期) 2008en_US
dc.date.accessioned 8-Dec-2010 11:23:58 (UTC+8)-
dc.date.available 8-Dec-2010 11:23:58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8-Dec-2010 11:23:58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094260009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49432-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東亞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4260009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7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自冷戰時期以來,中共的對外戰略乃是依據整體國家安全戰略的需求而制
訂,在歷經了毛、鄧、江、胡等四代領導人的安全思想,以及冷戰、後冷戰、後911等時期的發展和演變,中共的國家安全與對外戰略,逐漸呈現於一種融合於國際社會和區域體系的傾向,這可由冷戰後中共對東南亞戰略的演變過程中一窺全貌。而在1990年代中期中共對外戰略轉型之後,中共的國家安全與東南亞政 策,在軍事、政治和經濟等廣義安全領域中,分別呈現了何種發展與變化?中共安全戰略的變化,對於冷戰後東南亞逐漸興起的區域多邊安全合作,有何政策上的意涵和影響?又此種影響,對於安全合作此一議題領域上,有何理論上的歸納和啟示?上述幾點乃是本文所欲探討的問題意識與核心焦點。
本文經過研究後發現,改革開放後的國家整體發展需求,逐漸引導並改變中共國家安全與對外戰略的目標界定與政策內涵,並導致了中共在東南亞區域內對於多邊機制和多邊安全議題的態度和行為轉變。而中共大國外交和多邊外交於1990年代中期之後的實踐,不但改善了與東協各國的雙邊關係,並使中共逐漸融入且帶動了東南亞多邊安全合作的發展,使其合作範圍擴展至東北亞,合作議題領域亦有深化之趨勢。但這並不代表自由制度主義典範已經主宰了中共的安全政策產出,相反的,中共安全行為仍是以相對利得為主的現實主義邏輯下的產物,而這也適用於區域中的其他國家,權力格局和國家利益考量仍舊主導了國家單元面對結構的下一步行為,就未來安全合作的前景而言,這也是東南亞區域希望在現有合作基礎上走向更高度的安全整合之前,所必須先面臨的關鍵性問題。

關鍵詞:中共安全觀、國家安全、東南亞戰略、多邊機制、安全合作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文獻檢閱………………………………………………………………5
第三節 研究途徑與方法…………………………………………………… 19
第四節 研究架構 ……………………………………………………………21

第二章 冷戰時期中共安全觀與東南亞戰略之演進………………23
第一節 中共冷戰時期安全觀概述…………………………………………23
第二節 共產革命與權力極大化……………………………………………29
第三節 政治關係重建與戰略聯合…………………………………………33
第四節 經濟現代化與睦鄰友好……………………………………………37

第三章 冷戰後中共國家安全與東南亞戰略………………………42
第一節 安全觀與利益界定…………………………………………………44
第二節 安全環境與威脅評估………………………………………………48
第三節 東南亞安全戰略之內涵……………………………………………56

第四章 東南亞安全合作體系之組成………………………………63
第一節 軍事合作:英美東協軍事盟約構築而成的防衛安全體系…………64
第二節 政治互信:東協為主導集體的對話論壇與多邊機制………………72
第三節 經濟區域化:亞太主義和東協主義並行的制度化發展……………81

第五章 中共安全戰略對東南亞安全合作之意涵…………………92
第一節 軍事戰略層面………………………………………………………93
第二節 政治交流層面………………………………………………………100
第三節 經貿整合層面………………………………………………………105

第六章 結論 …………………………………………………………112

參考文獻………………………………………………………………118
zh_TW
dc.format.extent 94844 bytes-
dc.format.extent 156204 bytes-
dc.format.extent 138999 bytes-
dc.format.extent 155378 bytes-
dc.format.extent 310962 bytes-
dc.format.extent 307038 bytes-
dc.format.extent 324100 bytes-
dc.format.extent 396464 bytes-
dc.format.extent 306100 bytes-
dc.format.extent 197298 bytes-
dc.format.extent 211396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language.iso en_US-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4260009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中共安全觀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國家安全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東南亞戰略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多邊機制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安全合作zh_TW
dc.title (題名) 冷戰後中共國家安全與東南亞戰略:對區域安全合作之意涵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專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丁樹範主編,胡錦濤時代的挑戰。台北:新新聞文化,200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丌成章、何中順,時代特徵與中國對外政策。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199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______,毛澤東選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十四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尹慶耀,中共外交與對外關係。台北:中華民國國際關係研究所,197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______,中共的統戰外交。台北:幼獅文化出版社,198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泰平、張光佑主編,鄧小平外交思想研究論文集。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逸舟,全球政治和中國外交—探尋新的視角和解釋。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緝思總主編,秦亞青主編,中國學者看世界—國際秩序卷。香港:和平圖書有限公司,200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曲星,中國外交五十年。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朱松柏主編,新世紀亞太情勢與區域安全。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200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朱聽昌主編,中國安全環境與安全戰略。北京:時事出版社,200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安家,中共政權四十年的回顧與展望。台北:政大國際關係研究中心,199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一平、莊國土主編,冷戰以來的東南亞國際關係。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慎明、王逸舟主編,2005年:全球政治與安全報告。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__________________,2006年:全球政治與安全報告。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周煦主編,後冷戰時期中共外交政策。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外交研究所,199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正義,東南亞區域安全體系的硏究 : 理論與實際。台北:中央研究院,199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______,東亞安全體系之研究。國科會專題研究報告,199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門洪華,構建中國大戰略的框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俞正梁等著,大國戰略研究:未來世界的美、俄、日、歐(盟)和中國。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美國國防大學主編,中共崛起構成的挑戰:亞洲觀點。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夏立平,亞太地區軍備控制與安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袁易,中國遵循國際導彈建制的解析。台北:五南出版社,200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高長,展望大陸經濟變動趨勢與全球經貿版圖消長。台北: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0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高長、陳德昇主編,中國大陸改革開放三十年:評價與反思。台北:遠景基金會,200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高崇雲主編,海峽兩岸南向政策與東協。台北:淡江大學東南亞研究所,200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國家亞洲研究局(The National Bureau of Asian Research)著,余忠勇等譯,2001-02戰略亞洲:權力與目的。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亞中主編,國際關係總論。台北:揚智文化出版社,200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登及,建構中國:不確定世界中的大國定位與大國外交。台北:揚智文化出版社,200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錫鎮,東南亞政府與政治。台北:揚智文化出版社,199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欣之,東南亞安全。台北:生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鴻瑜,東南亞政治論衡(一)。台北:翰盧圖書出版社,200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傅耀祖、顧關福,中國國際關係研究。北京:時事出版社,200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楚樹龍、金威主編,中國外交戰略和政策。北京:時事出版社,200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葉自成,新中國外交思想—從毛澤東到鄧小平。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葉至誠、葉立程,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台北:商鼎文化出版社,199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趙全勝,解讀中國外交政策:微觀—宏觀相結合的研究方法。台北:月旦出版社,199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趙倩主編,中共政權四十年。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198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潘石英,現代戰略思考:冷戰後的戰略理論。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潘湘婷主編,世界軍事情勢(1997-1998)。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蔡政文等著,全球化趨勢下之世界、區域與國家建構。高雄:高雄大學政法系編委會,200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國際經濟研究院(IIE),樂為良、黃裕美譯,重估中國崛起:世界不能不知的中國強權。台北:聯經出版社,200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蕭全政等著,劇變中的亞太與兩岸關係。台北:業強出版社,1996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閻學通,中國與亞太安全:冷戰後亞太國家的安全戰略走向。北京:時事出版社,199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______,美國霸權與中國安全。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閻學通、周方銀,東亞安全合作。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10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謝益顯等編,中國當代外交史(1949~2001)。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9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蘇浩,從啞鈴到橄欖:亞太安全合作模式研究。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顧長永,東南亞政治學。台北:巨流圖書有限公司,200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Avery Goldstein著,王軍、林民旺譯,中國大戰略與國際安全。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David M. Lampton著,許秋楓譯,同床異夢:處理1989至2000年之中美外交。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Earl Babbie著,李美華等譯,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台北:時英出版社,2004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ans Binnendijk, Ronald N. Montaperto編,國防部史政編譯局譯,中共戰略趨勢。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9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Michael D. Swaine著,楊紫函譯,共軍如何影響中共國家安全決策。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9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Michael E. Brown等編,李育慈、黃俊彥譯,中共崛起。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2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Michael R. J. Vatikiotis著,林若雩譯,東南亞政治與發展。台北:韋伯文化,199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Michael Pillsbury著,高一中譯,中共對未來安全環境的辯論。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200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Richard Sokolsky, Angel Rabasa, C.R. Neu著,高一中譯,東南亞在美國對中共策略中的角色。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Richard J. Ellings, Aaron L. Friedberg編,余忠勇等譯,2001-02戰略亞洲:權力與目的。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1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Susan Shirk著,溫洽溢譯,脆弱的強權—在中國崛起的背後。台北:遠流出版社,200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Wayne Bert著,林芳燕譯,孰者勝出:美國與中國在東南亞之爭。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William T. Tow著,高一中譯,亞太戰略關係:尋求整合安全。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3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Zalmay M. Khalizad等著,吳福生譯,美國與崛起中的中共:戰略與軍事意涵。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1999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二、期刊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于有慧,「中共的大國外交」。中國大陸研究,第42卷第3期(1999年3月),頁45~6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______,「中共外交政策走向與選擇」。問題與研究,第43卷第1期(2004年1、2月),頁105~12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勇,「論中國的新安全觀」。世界經濟與政治,第1期(1999年),頁42~4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玲君,「中國與東亞區域經貿合作:區域主義與霸權之間的關係」。問題與研究,第44卷第5期(2005年9、10月),頁1~2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______,「東亞高峰會議與亞太多邊區域合作」。國際關係學報,第二十一期(2006年1月),頁14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______,「東協國家與東亞經濟合作:從『東協加三』到『東亞高峰會』」。問題與研究,第46卷第2期(2007年4、5、6月),頁117~13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瑟致,「當前區域主義理論在東亞區域的應用與發展」,中共研究,第40卷第9期(2006年9月),頁86、9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宋以敏,「全球化新發展和國際關係的複雜化」。國際問題研究,第2期(1999年2月),頁1~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宋鎮照,「中共與東南亞之政經關係與發展:回顧與前瞻」。東亞季刊,第29卷第1期(1998年10月),頁57~7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國雄,「中國大陸—東協自由貿易區的政治經濟分析」,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通訊,第12期(2005年3月),頁14~1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瓊莉,「東亞『新區域主義』的發展對APEC的影響:從東亞高峰會觀之」,亞太經濟合作評論,第十三期(民國九十四年十二月),頁35~3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文程,「東協區域論壇與亞太多邊安全體系的建構」。戰略與國際研究,第1卷第3期(1999年7月),頁74~11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______,「中共參與亞太多邊安全機制之目的與立場」。中國事務,第二期(2000 年10月),頁82~9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正義,「東協區域論壇與南海信心建立措施」。戰略與國際研究,第2卷第1期(2000年1月),頁3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邱坤玄,「中共對冷戰後美日安全關係的認知與新安全觀的形成」。東亞研究,第35卷第2期(2004年7月),頁3~2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俞正梁,「變動中的國家利益與國家利益觀」。復旦學報,第一期(1994年),頁3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施子中,「中國推動大國外交與建構伙伴關係之研析」。戰略與國際研究,第一卷第三期(1999年7月),頁1~4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唐世平,「理解中國的安全戰略」。國際政治研究,第3期(2002年),頁128~13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唐世平、張蘊嶺,「中國的地區戰略」。世界經濟與政治,第6期(2004年),頁8~1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時殷弘,「中國的變遷與中國外交戰略分析」。國際政治研究,第1期(2006年),頁31~3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時殷弘、宋德星,「21世紀前期中國國際態度、外交哲學和根本戰略思考」。戰 略與管理,第1期(2001年),頁10~1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秦亞青,「國家身份、戰略文化和安全利益—關於中國與國際社會關係的三個假設」。世界經濟與政治,第1期(2003年),頁10~1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文木,「中國國家安全觀」。戰略與管理,第1期(2000年),頁24~3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哲銘、李鐵生,「『信心建立措施』概念的回顧與展望」。戰略與國際研究,第2卷第1期(2000年1月),頁1~2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清敏,「中國的國家特性、國家角色和外交政策思考」。太平洋學報,第二期(2004年),頁47~5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登及,「十七大前夕評估中國對外政策的走向與前景」。中國大陸研究中心通訊,第15期(2007年9月),頁8~1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睿壯,「中國應選擇什麼樣的外交哲學?評『世界新秩序與新興大國的歷史抉擇』」。戰略與管理,第33期(1999年2月),頁54~6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蘊嶺,「東亞合作與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設」。當代亞太,第1期(2002年),頁7、1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許志嘉,「鄧小平時期的中共外交政策」。問題與研究,第36卷第7期(1997年7月),頁35~5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______,「中國新睦鄰外交政策:戰略意涵與作為」。遠景基金會季刊,第八卷第3期(2007年7月),頁43~9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欣之,「國際安全研究之理論變遷與挑戰」。遠景基金會季刊,第四卷第三期(2003年7月),頁1~4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牧民,「當和平崛起遇上台灣問題:菁英認知下的中國安全戰略」。中國大陸研究,第49卷第4期(2006年12月),頁1~2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金生、劉靖華,「全球化的中國與世界」。中國外交,第3期(2000年),頁1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鴻瑜,「2005年東亞峰會評析」。展望與探索,第4卷第1期(2006年1月),頁8~1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陸建人,「後冷戰時期中國與東盟的新關係」。當代亞太,第1期(1996年),頁32~3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章百家,「改變自己、影響世界—20世紀中國外交基本線索芻議」。中國社會科學,第1期(2002年),頁4~1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喻希來、吳紫辰,「世界新秩序與新興大國的歷史抉擇」。戰略與管理,第27期(1998年2月),頁1~1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______________,「外交哲學中的人類道德—答張睿壯先生」。戰略與管理,第33期(1999年2月),頁94~1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喻常森,「東盟在亞太多邊安全合作進程中的角色分析」。外交評論,第97期(2007年8月),頁59~6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奎博,「冷戰後中共與東南亞國協之政治合作」。國際關係學報,第十五期(2000年12月),頁174~21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______,「『東協加三』與區域合作:東北亞與東南亞的連結」。國際關係學報,第20期(2005年7月),頁93~12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楚樹龍,「冷戰後中國安全戰略思想的發展」。世界經濟與政治,第9期(1999年),頁11~1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______,「全面建設小康時期的中國外交戰略」。世界經濟與政治,第8期(2003年),頁1~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永明,「東協區域論壇: 亞太安全之政府間多邊對話機制」。政治科學論叢,第十一期(1999年12月),頁145~18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永明、唐欣偉,「信心建立措施與亞太安全」。問題與研究,第38卷第6期(1999年6月),頁1~2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闖,「關於中國的外交戰略與國際秩序理論」。外交學院學報(2004年12月),頁23~3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葉自成,「中國實行大國外交戰略勢在必行:關於中國外交戰略的幾點思考」。世界經濟與政治,第1期(2000年),頁5~1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______,「關於韜光養晦和有所作為:再談中國的大國外交心態」。太平洋學報,第1期(2002年),頁62~6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勝湘,「中國實行大國戰略為時尚早:與葉自成商榷」。世界經濟與政治,第7期(2000年),頁76~8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______,「互信的建構與中國—東盟經貿發展」。深圳大學學報,第24卷第5期(2007年9月),頁5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復國,「綜合性安全與國家安全:亞太安全概念適用性之檢討」。問題與研究,第38卷第2期(1999年2月),頁20~3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潘忠岐,「東亞區域主義與區域安全:進程、困難與前景」。中山人文社會科學期刊,第14卷第1期(2006年6月),頁1~3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蔡增家,「冷戰後中共對東協的外交政策」。中國大陸研究,第41卷第9期(1998年9月),頁7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鄭端耀,「國際關係新古典現實主義理論」。問題與研究,第44卷第1期(2005年1、2月),頁115~14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閻學通,「鄧小平的國家利益觀」。現代國際關係,第七期(1994年),頁2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鍾延麟,「鄧小平在文革前中共與東南亞共黨之關係:角色和活動」。中國大陸研究,第49卷第3期(2006年9月),頁143~16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蕭軍,「中共三代領導集體的國家安全觀」。毛澤東思想研究,第六期(2001年),頁79~8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蘇長和,「發現中國新外交—多邊國際制度與中國外交新思維」,世界經濟與政治,第4期(2005年),頁 12~1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顧德欣,「從戰略角度看中國與東盟的關係」。世界經濟與政治,第1期(1997年),頁2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三、研討會論文集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邱坤玄,「多邊主義與中國在東亞地區的多邊外交戰略」,全球化與中國大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2005年12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時殷弘,「改革開放以來的中國對外戰略思想:意識型態基礎、根本綱領和當今挑戰」,中國大陸改革開放三十年的回顧與展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2008年12月),頁4-1-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文賢,「中國崛起的十字路口」,第二屆兩岸國際政治學學術討論會論文集。台北:東吳大學政治系(2005年12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四、碩博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金佑霖,胡錦濤時期中共的東南亞安全戰略,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許哲維,美國於東亞地區經濟合作之角色:以霸權穩定理論解釋。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外交學系碩士論文,2007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謝福進,後冷戰時期中共與東協安全戰略關係之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東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亞研究所博士論文,2000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貳、英文部分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專書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Garver, John W.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199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uxley, Tim. Insecurity in the ASEAN Region. London: Royal United Services Institute for Defense Studies, 199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Jeshurun, Chandran ed. China, India, Japan and the Security of Southeast Asia. Singapore: 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199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Kallgren, Joyce K., Sopiee, Noordin, and Djiwandono, Soedjati eds. ASEAN and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China:An Evolving Relationship. Berkely, Calif.: Institute of East Asian Studies and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198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Keohane, Robert. After Hegemony: Cooperation and Discord in the World Political Economy.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_______.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 and State Power: Essays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Boulder, CO: Westview Press, 198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Khalilzad, Zalmay ed. Strategic Appraisal 1996. Santa Monica: RAND, 199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Kim, Samuel S. China and the World: Chinese Foreign Policy Faces the New Millennium. 4th ed. Boulder, CO: Westview Press, 199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Lewis, John W. and Litai, Xue. China’s Strategic Seapower. Stanford,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Mcdougall, Derek. The International Politics of the New Asia Pacific. Boulder, CO: Lynne Rienner Publishers, Inc., 199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Ross, Robert S. The Indochina Tango: China’s Vietnam Policy, 1975-1979.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Simon, Sheldon W. ed. East Asian Security in the Post-Cold War Era. New York: M.E Sharpe, Inc., 199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二、期刊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Beeson, Mark. “U.S. Hegemony and Southeast Asia: The Impact of, and Limits to, U.S. Power and Influence,” Critical Asia Studies, Vol. 36, No. 3(2004), pp. 448~44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Beeson, Mark and Islam, Iyanatul. “Neo-liberalism and East Asia: Resisting the Washington Consensus.” The 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 Vol. 41, No. 2(February 2005), pp. 197~21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Foot, Rosemary. “China in the ASEAN Regional Forum: Organizational Process and Domestic Modes of Thought.” Asian Survey, Vol. 38, No.5(May 1998), pp. 425~44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Garrett, Banning and Glaser, Bonnie. “Multilateral Security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and the Impact on Chinese Interests: Views from Beijing.” Contemporary Southeast Asia, Vol. 16(1994), pp. 14-3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Goldstein, Avery. “Great Expectations: China’s Arrival.”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22, No. 3(August 1998), pp. 36-7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________. “The Diplomatic Face of China’s Grand Strategy: A Rising Power’s Emerging Choice.” The China Quarterly , No. 168 (December 2001), pp.835~86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Jie, Chen. “China’s Spratly Policy: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Philippines and Malaysia.” Asian Survey, Vol. 34, No. 10 (October 1994), pp. 893-90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Munro, Ross H. “Awakening Dragon: The Real Danger in Asia is From China.” Policy Review, No. 62(Fall 1992), pp. 10-1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Ross, Robert S. “The Geography of the Peace East Asia in the Twenty – First Century.”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23(1999), pp. 81-11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Segal, Gerald. “Tying China into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Survival, Vol. 37, No. 2(Summer 1995), pp. 60-7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Shambaugh, David. “China Engages Asia: Reshaping the Regional Order.”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29, No. 3(Winter 2004/2005), pp. 64-9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Xuetong, Yan. “In Search of Security after the Cold War: China’s Security Concerns.” World Affairs, Vol. 1, No.4(October-December 1997), p. 5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參、網路資源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人民網〈http://www.people.com.cn〉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http://www.fmprc.gov.cn〉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http://www.scio.gov.cn〉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華民國全國工會總會國際經貿服務網〈http://www.cnfi.org.tw〉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亞太安全合作理事會〈http://www.cscap.org〉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亞太安全合作理事會中華民國委員會〈http://iir.nccu.edu.tw:8080/cscap/index.asp〉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亞太經濟合作會議〈http://www.apec.org〉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東協秘書處〈http://www.aseansec.org〉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國際戰略研究中心〈http://www.iiss.org〉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新華網〈http://news.xinhuanet.com〉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肆、報紙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人民日報》(北京)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