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學位論文

文章檢視/開啟

書目匯出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引文資訊

TAIR相關學術產出

題名 電腦居家化之媒體論述分析(1995年-1996年)
Media discourse analysis of domestication of PCs 1995-1996
作者 蔡宛真
貢獻者 柯裕棻
蔡宛真
關鍵詞 電腦居家化
論述分析
家庭
日期 2009
上傳時間 8-十二月-2010 12:55:40 (UTC+8)
摘要 本研究採用論述分析來研究台灣電腦居家化初期的出現的流行論述,經由檢視媒體論述,來挖掘出社會對家中電腦投注的文化意涵,瞭解電腦進入家庭過程中出現哪些論述,這些論述又怎麼反映當時的社會價值與訴求。研究資料的分析時間為1995年至1996年。分析的媒介以平面媒體為主,包括報紙、雜誌、平面廣告。

電腦居家化的論述大多都和「有小孩的核心家庭」相關。對於核心小家庭而言,學校成為比企業更重要的聯結家庭和電腦的仲介,父母往往是為了小孩購買電腦,而不是自己。電腦可能是橫亙在父母與小孩間的代溝,父母不懂電腦語言、文化,而難以進入孩子的世界;相對的,也可能成為兩代之間溝通的橋梁,成為另一種親子關係促進器。

電腦居家化論述中,女性的角色多劃限成小家庭中的母親角色,消費電腦的動機為能負起教育下一代的職責。不過女性仍在社會設限的眼光中,致力尋找抗爭的可能,展現對於電腦求知的渴望,只是渴求而不可得,跳脫過往認為女性對於科技使用上完全弱勢的形象,反映女性對於科技的恐懼其實是由周遭社會環境塑造出來的。

電腦居家化四面向中納入、佔用、轉化的概念都和電腦家庭的想像「核心小家庭」相關連,但無法斷論是否是由核心小家庭出發,形成其它概念的相關論述;亦或相反。只能說是論述間各有牽涉,互為因果,並構成了主要以核心小家庭為中心的論述。

除此之外,電腦居家化論述在佔用及物化概念上,以將電腦「去高科技形象」的論述為主。同樣的,物化的空間論述為電腦外觀和家庭美感衝突所苦,因此從消費端和生產端都可見到擺脫電腦高科技形象的努力:消費端試圖降低電腦外觀擺在家中的衝突感,同時生產端則調整電腦外觀設計,推出更時尚的家用電腦產品。

從家庭概念的角度來看,電腦居家化的論述主題是界線的延伸以及模糊。電腦被想像成家中的神經中樞,未來的使用者可從遠端控制家庭中的各式電器,家庭隨著電腦遙控延伸至遠方。不只家庭概念向外擴張,社會也滲透進家庭,讓家庭/社會界線日趨模糊。
參考文獻 Alexander, J.(1998) The Computer as Sacred and Profane. In Paul Smith (ed.) The New American Cultural Sociolog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Allon, F. (2004) ‘An Ontology of Everyday Control’, in N. Couldry and A. McCarthy (eds), MediaSpace (pp. 255-261). London: Routledge.
Bell, G.(2006). Satu Keluarga, Satu Komputer (One Home, One Computer): Cultural Accounts of ICTs in South and Southeast Asia. Design Issues, 22(2), p35-55.
Berg.(1994). A gendered socio-technical construcation: The Smart House, In Cockburn, C. & First-Dilic, R. (Eds). Bringing technology home : gender and technology in a changing Europe. Buckingham, [England] ; Philadelphia : Open University Press.
Boddy, William(2004). New media and the popular imagination : launching radio, television, and digital media in the United States. 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Burke, Catherine.(2001). Women, Guilt, and Home Computers. 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 4(5), 609-615.
Carbine, J. (2001). Unmarried motherhood 1830-1990: A genealogical analysis. In Wetherell, M. In Stephanie Taylor, Simeon J. Yates (eds.) Discourse as data: A guide for analysis. London: The Open University.
Carey, J. & Quirk, J.(1989). The Mythos of the Electronic Revolution, in James Carey (ed.) Communications as Culture. London: Unwin Hyman.
Cassidy, M. (2001). Cyberspace meets domestic space: Personal computers, women`s work, and the gendered territories of the family home. Critical Studies in Media Communication, 18(1): 44-65.
Demers, D. (2004). The Internet and Mass Communication for Everyone. History and future of mass media – An integrated perspective (pp. 243-265), New Jersey: Hampton.
Fortunati, L., & Manganelli, A. (2008). The social representation of telecommunications. Personal & Ubiquitous Computing, 12(6), 479-479.
Frohlich, D. & Kraut, R.(2003). The Social Context of Home Computing, in Harper, R.(Ed.), Inside the Smart Home (pp. 127-162). London: Springer.
Green, Lelia. (2002).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nd Society. London ; Thousand Oaks, Caiif. : SAGE.
Habib, L. & Cornford, T. (2002). Computers in the home: domestication and gende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People, 15(2):159-174.
Haddon, L. & Skinner, D.(1991). The Enigma of the Micro: Lessons from the British Home Computer Boom. Social science computer review, 9(3):435-449
Haddon, L. (1992). Explaining ICT consumption: The case of the home computer. In R. Silverstone & E. Hirsch (Eds.)., Consuming technologies (pp. 82-96).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Haddon, L. (1999), "Gender and the Domestication of the Home Computer: A Look Back", in Dutton, W.H. (Ed.), Society on the Line: Information Politics in the Digital Age, Oxford University.
Haddon, L.(2004).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n everyday life : a concise introduction and research guide. Oxford : Berg.
Hall, S. (1997). Representation : cultural representations and signifying practices. London ; Thousand Oaks, Calif. : Sage Publications in association with the Open University.
Hartley, J.(1999). Uses of television. London ; New York : Routledge.
Lally, E.(2002). At home with computers. Oxford : New York : Berg.
Lievrouw, L. &Livingstone, S. (2006). Handbook of new media : social shaping and social consequences of ICTs. London ; Thousand Oaks, Calif.
Livingstone, S. (1992). The meaning of domestic technologies: A personal construct analysis of familial gender relations. In R. Silverstone & E. Hirsch (Eds.)., Consuming technologies (pp. 113-130).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McLuhan, Marshall. (1964). Understanding Media: The Extension of Man.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Moores, Shaun. (1996). Satellite Television and Everyday Life : articulating technology. Luton, Bedfordshire, U.K : John Libbey Media.
Morley, D. (2007). Media, modernity and technology : the geography of the new. London ; New York : Routledge.
Morley, David. (1986). Family Television : cultural power and domestic leisure. London : Comedia Pub. Group.
Murdock, G.,Hartman, P. & Gray, P. (1992). Contextualizing home computing: Resources and practices. In R. Silverstone & E. Hirsch (Eds.)., Consuming technologies (pp. 146-161).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Na, M.(2002). The Home Computer in Korea: Gender, Technology, and the Family. Feminist Media Studies, 1(3), p291-306.
Paul du Gay and et al. (1997). Doing Cultural Studies : the story of the Sony Walkman. London ; Thousand Oaks, Calif. : Sage in association with The Open University.
Rodino, M. (2003). Mobilising Mother. Feminist Media Studies, 3 (3): 375–6.
Silverstone & Haddon(1996). “Design and the Domestication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technical change and everyday life”, in Mansell, R & Silverstone, R. (Ed.), Communication by design : the politics of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Oxford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ilverstone, R. (1994). Television and Everyday Life. London ; New York : Routledge.
Silverstone, R. (1999). Domesticating ICTs. In Dutton, W.H. (Ed.), Society on the Line: Information Politics in the Digital Age. Oxford University.
Silverstone, R., Hirsch, E. and Morley, D. (1992).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nd the moral economy of the household. In R. Silverstone & E. Hirsch (Eds.), Consuming technologies (pp. 82-96).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Silverstone, Roger. (1994). Television and Everyday Life. London ; New York : Routledge.
Sølvberg, Astrid M.(2002). Gender Differences in Computer-related Control Beliefs and Home Computer Use.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46(4), p409-426.
Spigel, Lynn. (1992a). Installing the Television Set: popular discourses on television and domestic space, 1948-1955. In Spigel(Ed.), Private Screening: Television and the Female Consumer.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Spigel, Lynn. (1992b). Make Room for TV: Television and the Family Ideal in Postwar America.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Spigel, Lynn. (2001). Media homes: Then and now.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ultural Studies(4); 385
Stewart, J.(2003).The social consumption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s): insights from research on the appropriation and consumption of new ICTs in the domestic environment. Cognition, Technology & Work. London, 5(1); p. 4.
Taylor, S. (2001). Locating and conducting discourse analytic research. In M. Wetherell, S. Taylor, & S. J. Yates (Eds.), Discourse as data:A guide for analysis (pp. 5-48). London: Sage.
Wheelock, J. (1992). Personal computers, gender and an institutional model of the household. In R. Silverstone & E. Hirsch (Eds.)., Consuming technologies (pp. 97-112).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Yoshimi, Shunya. (1999). ‘Made in Japan: the cultural politics of “home electrification” in postwar Japan.’ Media Culture & Society, 21:149-171.
Yoshimi, Shunya. (2003). Television and nationalism: historical change in the domestic TV formation of postwar Japan. European Journal of Cultural Studies. 6(4): 459-487.
〈1996年雜誌印刷量調查〉(1996年9月)。《動腦雜誌》,245, 38。
〈台灣地區雜誌印製量推估〉(1996年10月)。《動腦雜誌》,246, 47-59。
〈美國最早推出個人電腦之際〉(1996年12月6日)。《中國時報》。
〈個人電腦不再是「高高在上」的高科技產品〉(1996年1月4日)。《中國時報》。
〈家用電腦何時能把E‧T請到家?〉(1996年11月24日)。《中國時報》。
〈婦女學電腦視野更開闊〉(1995年8月29日)。《中國時報》。
〈終日坐在電腦終端機前打字的人,很容易肌腱受傷〉(1995年7月11日)。《中國時報》。
〈網路色情站 出現本土版〉(1996年7月17日)。《聯合報》,第3版。
〈縣府籲家長注意色情光碟〉(1996年9月8日)。《中國時報》。
王一中(1996年10月8 日)。〈電腦補習旋風 老少落網〉,《聯合報》,第16版。
王妤(1996年5月)。〈電腦工作環境健康宣言〉,《資訊生活》,88-90。
王美音譯 (1997)。《新.擁抱未來 : 資訊高速公路未來新藍圖》,台北:遠流。(原書Gates, Bill [1996]. The Road Ahead. New York: Penguin.)
王梅(1996年9月3日)。(〔網路症候群〕網路害她鬧離婚),《中國時報》。
王融見(1996年11月28日)。(外文、電腦地球村必備生活工具),《中國時報》。
王韻齡(1996年1月1日)。〈家電資訊化 電腦家電化〉,《聯合報》,第12版。
司馬芬(1996年12月28日)。(買電腦容易養電腦難),《中國時報》。
白方平譯(1998)。《力與美,電腦革命原動力》,臺北市:天下文化出版。(原書Gelernter, D. [1998]. Machine Beauty: Elegance and the Heart of Technology. Perseus Books.)
田媛(1996年1 月)。〈學電腦,從紮根做起〉,《第三波》,37。
朱虔(1996年8月17日)。(網路情聖被太座揭開婚外情),《中國時報》。
行政院主計處(2007)。《96年家庭收支調查報告》。上網日期:2009年7月1日。取自:http://win.dgbas.gov.tw/fies/index.asp
何亞威(1996年5月)。〈女人家,一起來擁抱電腦〉,《PC home》,4,52-47。
何亞威(1996年5月)。〈它傻瓜 她聰明〉,《PC home》,4,65-66。
何權峰(1996年12 月28 日)。〈生活醫學 領帶太緊 傷眼〉,《聯合報》,第33版。
吳大偉(1996年10月1日)。(兒童學電腦爸媽有四大疑問),《中國時報》。
吳若權(1995年4月1日)。〈新興創業方向 兒童電腦教學 連鎖專賣店開張〉,《聯合報》,第42版。
宋偉航譯(2000)。《數位麥克魯漢》,臺北市: 城邦文化。(原書Levinson, P. [1999]. Digital McLuhan : a guide to the information millennium. London ; New York : Routledge.)
李明哲(1996年11 月)。〈IN來IN去 引出了癮〉,《PC home》,10,260-263。
李明哲(2006)。〈從女性影像探討個人電腦的居家化-以《PC home》雜誌廣告為分析對象〉。《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57期。
李明哲(2007)。《消費、媒體與個人電腦──PC雜誌與電腦話語形構之發展,台灣1980-2000》。世新傳播研究所博士論文。
李明哲(2008)。〈文本的政治經濟學分析—以個人電腦雜誌早期發展為考察對象〉,《新聞學研究》,第97期。
李芸萍、廖敏如(1995年9月20日)。〈電腦童話〉,《聯合報》,第43版。
李彥甫(1995年6月21日)。〈一起學電腦 親子距離更近〉《聯合報》,41版。
李彥甫(1995年6月21日)。〈暑假不虛度 電腦營報到〉,《聯合報》,第41版。
李彥甫(1996年12 月4 日)。〈資訊爆炸 貧富一線間〉,《聯合報》,第42版。
李若松(1995年1 月18 日)。〈孩子玩電腦 鍛鍊好頭腦〉,《聯合報》,第41版。
李若松(1995年9月6 日)。〈開學開機 輔導課業電腦當家教〉,《聯合報》,第41版。
李若松、楊湘鈞、彭慧明、李彥甫(1996年12 月14 日)。〈色情資訊流傳 管制放任看法兩極〉,《聯合報》,第9版。
杜書伍(1995年8月30日)。〈多媒體 讓美國文化攻佔世界〉,《聯合報》,第42版。
李景駿(1996年5月30日)。(資策會獲昇陽公司授權在國內推廣「爪哇」軟體),《中國時報》。
沈秀怡(1995年8月7日)。〈親子交誼站 父子一起玩電腦〉,《聯合報》,第33版。
沈秀怡(1995年8月7日)。〈親子交誼站 父子一起玩電腦〉《聯合報》,33版。
周正賢(1996)。《施振榮的電腦傳奇》。臺北市 : 聯經。
周紹華(1995年12 月1 日)。〈孩子愛上電腦﹖還是色情光碟﹖〉,《聯合報》,第11版。
周瑞斌(1996年3月20日)。〈盲目學習無益成長〉,《聯合報》,第42版。
林信昌,鄭秋霜(2004)。《施振榮薪傳 : 一手都不留的經營智慧》。臺北市 : 聯經。
林浚民(1995年9月27 日)。〈父母 小孩 電腦〉,《聯合報》,第42版。
林慧玲(1996年6月)。〈非常購物 新型態電腦家電賣場〉,《第三波》,100-101。
查修傑譯(1997)。《決戰資訊高速公路 第二波資訊革命的契機與反思》,臺北市 : 遠流。(原書Burstein & Kline [1996]. Road warriors dreams and nightmares along the information highway. Plume)
柯裕棻(2008)。〈電視的政治與論述:一九六0年代台灣的電視設置過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69: 107-138。
柯裕棻(2009)。〈電視與現代生活:電視普及化過程中的「國」與「家」,1962-1964〉,《台灣社會研究季刊》,73: 1-38。
胡嘉璽(1996年8月)。〈新神通情人夢-電玩英雄〉,《資訊生活》,104-112。
倪炎元(2003)。《再現的政治─台灣報紙媒體對「他者」建構的論述分析》。台北:韋伯文化。
夏鑄九等譯(1998)。《網絡社會之崛起》,臺北市:唐山。(原書Castells, M. [1996]. The Rise of the Network Society. Cambridge, Mass.: Blackwell Publishers.)
孫秀蕙,林芳玫,馮建三(1995)。〈觀看電視 : 家庭生活情境、權力關係與消費行為〉(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硏究計畫成果報告 NSC84-2411-H-004-004)。台北市: 政治大學廣告學系。
徐碧華(1996年10月11 日)。〈未來的住宅老人及單身住宅 需求增加〉,《聯合報》,第19版。
高美(1996年11月27 日)。〈家庭百寶箱 失眠時 不看錄影帶〉,《聯合報》,第33版。
張延華譯(1995年11月)。〈家用電腦自有一片天〉,《微電腦傳真》,96。
張延華譯(1995年11月)。〈愛惜靈魂之窗〉,《微電腦傳真》,97。
張延華譯(1995年7月)。〈小而亮眼的SOHO〉,《微電腦傳真》,156-161。
張延華譯(1996年5月)。〈家庭電腦新頁〉,《微電腦傳真》,97。
曹怡(1996年4月21日)。〈學習思考題 小奶娃正式加入電腦族?〉,《聯合報》,第48版。
曹怡(1996年8月4日)。〈教養主張 父親節快樂企畫〉,《聯合報》,第43版。
梅雨譯(1995年3 月1 日)。〈別讓自己過勞死 做個立宰自己行事曆的人〉,《聯合報》,第38版。
梁應權、胡頂立譯(1999)。《我的名字是電腦》,臺北市 : 天下遠見出版。(原書 Campbell-Kelly, M. & Aspray, W. [1997]. Computer: A History of the Information Machine. Perseus Books.)
清心(1995年5月9日)。〈單身這條路 我離婚我不寂寞〉《聯合報》,36版。
陳忠榮(1995年5月6日)。(打擊色情光碟片警員快加油),《中國時報》。
陳忠榮(1995年8月28日)。(春色無邊盡在光碟 戕害學子),《中國時報》。
陳彥豪(1996年1月3日)。(網路家庭化的頭號課題 網路上的情色資訊),《中國時報》。
陳昭雯(1996年11月3 日)。〈電腦影響生機?〉,《聯合報》,第33版。
陳英姿(1996年10月19 日)。〈長青資訊月開幕 「終身學習」在這裏實踐〉,《聯合報》,第6版。
郭瓊遙(1996年10 月)。〈籃球博士勇闖電腦幼稚園〉,《PC home》,9,65-66。
郭瓊遙(1996年9 月)。〈客廳好像電腦房〉,《PC home》,8,61-62。
彭雅慧(1996年3 月)。〈大家一起來上電腦課〉,《PC home》,2,116-118。
彭雅慧(1996年4 月)。〈電腦兄妹檔 興味無法擋〉,《PC home》,3,76-78。
彭慧明(1995年10 月11 日)。〈家用電腦展開友善的雙臂〉,《聯合報》,第42版。
彭慧明(1995年8月16日)。〈今年暑假 親子電腦課程熱烘烘〉,《聯合報》,第43版。
彭懷真(1996年8月)。〈擁抱網路也擁抱人際〉,《家庭》,90-92。
曾秀英(1995年10月18日)。(姿勢不良打電腦易患肌腱炎),《中國時報》。
游永安(1996年1月4日)。(資訊下午茶),《中國時報》。
游美惠(2000)。〈內容分析、文本分析與論述分析在社會研究的運用〉,《調查研究》,8:5~42。
陽光工作室與李揚祖(1996年11月)。〈築巢!未來數位家庭〉,《第三波》,154-157。
黃士庭(1996年6 月)。〈資訊教室裡的銀髮小學生〉,《PC home》,5,50-53。
馮建三譯 (1992)。《電視:科技與文化形式》,台北:遠流。(原書Williams, R. [1974]. Television: Technology and cultural form. London: Fontana.)
馮建三譯(1999)。《資訊社會理論》,臺北市:遠流。(原書Webster, F. [1995]. Theories of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Routledge.)
馮景青(1995年11月18日)。(玩電腦的阿公阿媽顯得相當開心),《中國時報》。
馮景青(1995年11月23日)。(兒童手寫電腦),《中國時報》。
馮景青(1996年6月14日)。(暑假將屆,針對學生市場的各式夏令營紛紛出籠),《中國時報》。
黃裕美譯(1995年8月20日)。〈第一家庭的假期 想閒不得閒〉,《聯合報》,第5版。
楊之榆(1996年3 月)。〈佈置電腦家庭DIY〉,《PC home》,2,54-57。
楊之榆(1996年3 月)。〈李瑋珉把電腦變不見了〉,《PC home》,2,58-59。
楊之榆(1996年3 月)。〈陳瑞憲要為電腦瘦身〉,《PC home》,2,60-61。
楊之榆(1996年5月)。〈家有電腦 如有一寶〉,《PC home》,4,70-71。
萬文郁(1996年7月3日)。(暑假電腦營‧掃描),《中國時報》。
葉達蓉(1996年3月)。〈你來我往 千里接觸 INTERNET〉,《家庭》,42-45。
詹宏志(1996)。〈資訊時代到家了嗎?〉,《PC Home電腦家庭》,2,10。
詹秋蕙(1995年4月5日)。〈我迷我不老〉《聯合報》,36版。
資策會(1996)。《國內個人電腦及週邊產品市場發展趨勢分析》,台北:資策會資料庫。
資策會(1997)。《個人電腦與關鍵零組件發展趨勢分析》,台北:資策會資訊市場情報中心(MIC)。
廖和敏(1996年9月1日)。〈兩性方程式 女人進入新獨立學習時代〉,《聯合報》,第42版。
劉君卿(1996年11月)。〈超級個人電腦?電視?〉,《第三波》,137-140。
劉稼禹(1996年2 月)。〈當微波爐遇上電腦〉,《PC home》,1,112-113。
劉稼禹(1996年3 月)。〈新電腦獨立時代〉,《PC home》,2,120-121。
劉稼禹(1996年9 月)。〈誰要用就搬到誰的房間裡去〉,《PC home》,8,58-59。
編輯部(1995年12月)。〈每一個人都能使用的電腦 家用電腦〉,《第三波》,69。
蔡美娟(1996年9月29日)。〈新新學習 小小孩抓著滑鼠大玩光碟〉,《聯合報》,第48版。
蔡珮(2004)。《媒介成癮?電視成癮與網路成癮比較初探》。中華傳播學會。
蔡珮(2005)。〈複合媒介的成癮現象探討〉。《資訊社會研究》,第8期,121-154。
蔡繼光譯(1995年3 月14 日)。〈電腦瘋狂大革命 刺探隱私輕而易舉〉,《聯合報》,第38版。
蕭羨一譯(1996年12月8日)。(上網成癮你別不相信),《中國時報》。
蕭福秋(1996年12 月1 日)。〈搖頭晃腦改善肩頸痠痛〉,《聯合報》,第33版。
賴佳寧(1995年3 月18 日)。〈大眾情人‧主婦新版 電腦課程向媽媽放電〉,《聯合報》,第42版。
謝曉雲;徐上雯;曾紀蓉(1996年8月7日)。〈童電腦教學 寓教於樂 興趣擺第一〉,《聯合報》,第47版。
謝錦芳(1995年9月8日)。(美國今年有數百萬人加入網路世界),《中國時報》。
鍾玉譯(1995年12月30日)。(採購個人電腦婦女漸成要角),《中國時報》。
羅平(1995年3月9日)。(桃園縣各鄉鎮小學中,唯一在六年級時,就開始實施電腦教學),《中國時報》。
羅騎瑩(1996)。《網路盛行下的個人電腦發展方向》,台北:資策會資料庫。
譚家化(1995年8月5日)。〈怪怪另一半 人不癡狂 枉丈夫〉,《聯合報》,第36版。
蘇昭月譯(1999)。《權力狂潮──全球資訊科技大預言》,台北:美商麥格羅。(原書Moschella, David C. [1997]. Waves of Power: The Dynamics of Global Technology Leadership, 1964-2010. AMACOM.)
蘇嘉俐(1996年5月2日)。(電腦家具日新月異),《中國時報》。
蘇學之(1996年2 月)。〈做個快樂的SOHO族〉,《第三波》,38-41。
龔招健(1995年10月25日)。(電腦臂助「臨場感」走入家庭電影院),《中國時報》。
龔招健(1995年11月28日)。(資訊專刊:攻佔家用市場,傳統電腦展新貌),《中國時報》。
龔招健(1995年12月23日)。(女性學電腦不讓鬚眉),《中國時報》。
龔招健(1996年11月24日)。(女人與電腦發展「新親密關係」),《中國時報》。
龔招健(1996年4月30日)。(婆婆媽媽學電腦),《中國時報》。
龔招健(1996年6月27日)。(電腦控制家電,未來新生活),《中國時報》。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新聞研究所
96451011
98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6451011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柯裕棻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作者) 蔡宛真zh_TW
dc.creator (作者) 蔡宛真zh_TW
dc.date (日期) 2009en_US
dc.date.accessioned 8-十二月-2010 12:55:40 (UTC+8)-
dc.date.available 8-十二月-2010 12:55:40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8-十二月-2010 12:55:40 (UTC+8)-
dc.identifier (其他 識別碼) G0096451011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49514-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新聞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6451011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8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本研究採用論述分析來研究台灣電腦居家化初期的出現的流行論述,經由檢視媒體論述,來挖掘出社會對家中電腦投注的文化意涵,瞭解電腦進入家庭過程中出現哪些論述,這些論述又怎麼反映當時的社會價值與訴求。研究資料的分析時間為1995年至1996年。分析的媒介以平面媒體為主,包括報紙、雜誌、平面廣告。

電腦居家化的論述大多都和「有小孩的核心家庭」相關。對於核心小家庭而言,學校成為比企業更重要的聯結家庭和電腦的仲介,父母往往是為了小孩購買電腦,而不是自己。電腦可能是橫亙在父母與小孩間的代溝,父母不懂電腦語言、文化,而難以進入孩子的世界;相對的,也可能成為兩代之間溝通的橋梁,成為另一種親子關係促進器。

電腦居家化論述中,女性的角色多劃限成小家庭中的母親角色,消費電腦的動機為能負起教育下一代的職責。不過女性仍在社會設限的眼光中,致力尋找抗爭的可能,展現對於電腦求知的渴望,只是渴求而不可得,跳脫過往認為女性對於科技使用上完全弱勢的形象,反映女性對於科技的恐懼其實是由周遭社會環境塑造出來的。

電腦居家化四面向中納入、佔用、轉化的概念都和電腦家庭的想像「核心小家庭」相關連,但無法斷論是否是由核心小家庭出發,形成其它概念的相關論述;亦或相反。只能說是論述間各有牽涉,互為因果,並構成了主要以核心小家庭為中心的論述。

除此之外,電腦居家化論述在佔用及物化概念上,以將電腦「去高科技形象」的論述為主。同樣的,物化的空間論述為電腦外觀和家庭美感衝突所苦,因此從消費端和生產端都可見到擺脫電腦高科技形象的努力:消費端試圖降低電腦外觀擺在家中的衝突感,同時生產端則調整電腦外觀設計,推出更時尚的家用電腦產品。

從家庭概念的角度來看,電腦居家化的論述主題是界線的延伸以及模糊。電腦被想像成家中的神經中樞,未來的使用者可從遠端控制家庭中的各式電器,家庭隨著電腦遙控延伸至遠方。不只家庭概念向外擴張,社會也滲透進家庭,讓家庭/社會界線日趨模糊。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9
第三節 研究問題 10
第二章 文獻回顧 14
第一節 傳播科技與家庭 15
第二節 家庭電器研究 19
第三節 電視與家庭 23
第四節 電腦居家化 27
第五節 台灣家庭型態和電腦產業 43
第三章 研究方法 48
第一節 論述分析 48
第二節 分析對象 49
第三節 分析步驟 50
第四章 電腦家庭內部結構 52
第一節 媒體文本 52
第二節 研究討論 54
第三節 小結 69
第五章 電腦家庭和社會關係 71
第一節 研究討論 71
第二節 小結 88
第六章 結論 89
第一節 研究結果討論 89
第二節 研究限制 90
第三節 未來研究建議 90
參考資料 92
zh_TW
dc.format.extent 2350920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language.iso en_US-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6451011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電腦居家化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論述分析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家庭zh_TW
dc.title (題名) 電腦居家化之媒體論述分析(1995年-1996年)zh_TW
dc.title (題名) Media discourse analysis of domestication of PCs 1995-1996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Alexander, J.(1998) The Computer as Sacred and Profane. In Paul Smith (ed.) The New American Cultural Sociolog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Allon, F. (2004) ‘An Ontology of Everyday Control’, in N. Couldry and A. McCarthy (eds), MediaSpace (pp. 255-261). London: Routledge.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Bell, G.(2006). Satu Keluarga, Satu Komputer (One Home, One Computer): Cultural Accounts of ICTs in South and Southeast Asia. Design Issues, 22(2), p35-5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Berg.(1994). A gendered socio-technical construcation: The Smart House, In Cockburn, C. & First-Dilic, R. (Eds). Bringing technology home : gender and technology in a changing Europe. Buckingham, [England] ; Philadelphia : Open University Press.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Boddy, William(2004). New media and the popular imagination : launching radio, television, and digital media in the United States. 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Burke, Catherine.(2001). Women, Guilt, and Home Computers. 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 4(5), 609-61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Carbine, J. (2001). Unmarried motherhood 1830-1990: A genealogical analysis. In Wetherell, M. In Stephanie Taylor, Simeon J. Yates (eds.) Discourse as data: A guide for analysis. London: The Open University.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Carey, J. & Quirk, J.(1989). The Mythos of the Electronic Revolution, in James Carey (ed.) Communications as Culture. London: Unwin Hyman.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Cassidy, M. (2001). Cyberspace meets domestic space: Personal computers, women`s work, and the gendered territories of the family home. Critical Studies in Media Communication, 18(1): 44-6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Demers, D. (2004). The Internet and Mass Communication for Everyone. History and future of mass media – An integrated perspective (pp. 243-265), New Jersey: Hampton.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Fortunati, L., & Manganelli, A. (2008). The social representation of telecommunications. Personal & Ubiquitous Computing, 12(6), 479-47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Frohlich, D. & Kraut, R.(2003). The Social Context of Home Computing, in Harper, R.(Ed.), Inside the Smart Home (pp. 127-162). London: Springer.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Green, Lelia. (2002).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nd Society. London ; Thousand Oaks, Caiif. : SAGE.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abib, L. & Cornford, T. (2002). Computers in the home: domestication and gende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People, 15(2):159-17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addon, L. & Skinner, D.(1991). The Enigma of the Micro: Lessons from the British Home Computer Boom. Social science computer review, 9(3):435-44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addon, L. (1992). Explaining ICT consumption: The case of the home computer. In R. Silverstone & E. Hirsch (Eds.)., Consuming technologies (pp. 82-96).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addon, L. (1999), "Gender and the Domestication of the Home Computer: A Look Back", in Dutton, W.H. (Ed.), Society on the Line: Information Politics in the Digital Age, Oxford University.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addon, L.(2004).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n everyday life : a concise introduction and research guide. Oxford : Berg.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all, S. (1997). Representation : cultural representations and signifying practices. London ; Thousand Oaks, Calif. : Sage Publications in association with the Open University.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Hartley, J.(1999). Uses of television. London ; New York : Routledge.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Lally, E.(2002). At home with computers. Oxford : New York : Berg.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Lievrouw, L. &Livingstone, S. (2006). Handbook of new media : social shaping and social consequences of ICTs. London ; Thousand Oaks, Calif.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Livingstone, S. (1992). The meaning of domestic technologies: A personal construct analysis of familial gender relations. In R. Silverstone & E. Hirsch (Eds.)., Consuming technologies (pp. 113-130).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McLuhan, Marshall. (1964). Understanding Media: The Extension of Man.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Moores, Shaun. (1996). Satellite Television and Everyday Life : articulating technology. Luton, Bedfordshire, U.K : John Libbey Media.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Morley, D. (2007). Media, modernity and technology : the geography of the new. London ; New York : Routledge.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Morley, David. (1986). Family Television : cultural power and domestic leisure. London : Comedia Pub. Group.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Murdock, G.,Hartman, P. & Gray, P. (1992). Contextualizing home computing: Resources and practices. In R. Silverstone & E. Hirsch (Eds.)., Consuming technologies (pp. 146-161).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Na, M.(2002). The Home Computer in Korea: Gender, Technology, and the Family. Feminist Media Studies, 1(3), p291-30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Paul du Gay and et al. (1997). Doing Cultural Studies : the story of the Sony Walkman. London ; Thousand Oaks, Calif. : Sage in association with The Open University.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Rodino, M. (2003). Mobilising Mother. Feminist Media Studies, 3 (3): 375–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Silverstone & Haddon(1996). “Design and the Domestication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technical change and everyday life”, in Mansell, R & Silverstone, R. (Ed.), Communication by design : the politics of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Oxford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Silverstone, R. (1994). Television and Everyday Life. London ; New York : Routledge.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Silverstone, R. (1999). Domesticating ICTs. In Dutton, W.H. (Ed.), Society on the Line: Information Politics in the Digital Age. Oxford University.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Silverstone, R., Hirsch, E. and Morley, D. (1992).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nd the moral economy of the household. In R. Silverstone & E. Hirsch (Eds.), Consuming technologies (pp. 82-96).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Silverstone, Roger. (1994). Television and Everyday Life. London ; New York : Routledge.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Sølvberg, Astrid M.(2002). Gender Differences in Computer-related Control Beliefs and Home Computer Use.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46(4), p409-42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Spigel, Lynn. (1992a). Installing the Television Set: popular discourses on television and domestic space, 1948-1955. In Spigel(Ed.), Private Screening: Television and the Female Consumer.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Spigel, Lynn. (1992b). Make Room for TV: Television and the Family Ideal in Postwar America.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Spigel, Lynn. (2001). Media homes: Then and now.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ultural Studies(4); 38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Stewart, J.(2003).The social consumption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s): insights from research on the appropriation and consumption of new ICTs in the domestic environment. Cognition, Technology & Work. London, 5(1); p. 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Taylor, S. (2001). Locating and conducting discourse analytic research. In M. Wetherell, S. Taylor, & S. J. Yates (Eds.), Discourse as data:A guide for analysis (pp. 5-48). London: Sage.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Wheelock, J. (1992). Personal computers, gender and an institutional model of the household. In R. Silverstone & E. Hirsch (Eds.)., Consuming technologies (pp. 97-112).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Yoshimi, Shunya. (1999). ‘Made in Japan: the cultural politics of “home electrification” in postwar Japan.’ Media Culture & Society, 21:149-17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Yoshimi, Shunya. (2003). Television and nationalism: historical change in the domestic TV formation of postwar Japan. European Journal of Cultural Studies. 6(4): 459-48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96年雜誌印刷量調查〉(1996年9月)。《動腦雜誌》,245, 3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台灣地區雜誌印製量推估〉(1996年10月)。《動腦雜誌》,246, 47-5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美國最早推出個人電腦之際〉(1996年12月6日)。《中國時報》。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個人電腦不再是「高高在上」的高科技產品〉(1996年1月4日)。《中國時報》。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家用電腦何時能把E‧T請到家?〉(1996年11月24日)。《中國時報》。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婦女學電腦視野更開闊〉(1995年8月29日)。《中國時報》。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終日坐在電腦終端機前打字的人,很容易肌腱受傷〉(1995年7月11日)。《中國時報》。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網路色情站 出現本土版〉(1996年7月17日)。《聯合報》,第3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縣府籲家長注意色情光碟〉(1996年9月8日)。《中國時報》。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一中(1996年10月8 日)。〈電腦補習旋風 老少落網〉,《聯合報》,第16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妤(1996年5月)。〈電腦工作環境健康宣言〉,《資訊生活》,88-9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美音譯 (1997)。《新.擁抱未來 : 資訊高速公路未來新藍圖》,台北:遠流。(原書Gates, Bill [1996]. The Road Ahead. New York: Penguin.)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梅(1996年9月3日)。(〔網路症候群〕網路害她鬧離婚),《中國時報》。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融見(1996年11月28日)。(外文、電腦地球村必備生活工具),《中國時報》。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韻齡(1996年1月1日)。〈家電資訊化 電腦家電化〉,《聯合報》,第12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司馬芬(1996年12月28日)。(買電腦容易養電腦難),《中國時報》。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白方平譯(1998)。《力與美,電腦革命原動力》,臺北市:天下文化出版。(原書Gelernter, D. [1998]. Machine Beauty: Elegance and the Heart of Technology. Perseus Books.)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田媛(1996年1 月)。〈學電腦,從紮根做起〉,《第三波》,3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朱虔(1996年8月17日)。(網路情聖被太座揭開婚外情),《中國時報》。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行政院主計處(2007)。《96年家庭收支調查報告》。上網日期:2009年7月1日。取自:http://win.dgbas.gov.tw/fies/index.asp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何亞威(1996年5月)。〈女人家,一起來擁抱電腦〉,《PC home》,4,52-4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何亞威(1996年5月)。〈它傻瓜 她聰明〉,《PC home》,4,65-6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何權峰(1996年12 月28 日)。〈生活醫學 領帶太緊 傷眼〉,《聯合報》,第33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大偉(1996年10月1日)。(兒童學電腦爸媽有四大疑問),《中國時報》。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吳若權(1995年4月1日)。〈新興創業方向 兒童電腦教學 連鎖專賣店開張〉,《聯合報》,第42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宋偉航譯(2000)。《數位麥克魯漢》,臺北市: 城邦文化。(原書Levinson, P. [1999]. Digital McLuhan : a guide to the information millennium. London ; New York : Routledge.)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明哲(1996年11 月)。〈IN來IN去 引出了癮〉,《PC home》,10,260-26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明哲(2006)。〈從女性影像探討個人電腦的居家化-以《PC home》雜誌廣告為分析對象〉。《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57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明哲(2007)。《消費、媒體與個人電腦──PC雜誌與電腦話語形構之發展,台灣1980-2000》。世新傳播研究所博士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明哲(2008)。〈文本的政治經濟學分析—以個人電腦雜誌早期發展為考察對象〉,《新聞學研究》,第97期。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芸萍、廖敏如(1995年9月20日)。〈電腦童話〉,《聯合報》,第43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彥甫(1995年6月21日)。〈一起學電腦 親子距離更近〉《聯合報》,41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彥甫(1995年6月21日)。〈暑假不虛度 電腦營報到〉,《聯合報》,第41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彥甫(1996年12 月4 日)。〈資訊爆炸 貧富一線間〉,《聯合報》,第42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若松(1995年1 月18 日)。〈孩子玩電腦 鍛鍊好頭腦〉,《聯合報》,第41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若松(1995年9月6 日)。〈開學開機 輔導課業電腦當家教〉,《聯合報》,第41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若松、楊湘鈞、彭慧明、李彥甫(1996年12 月14 日)。〈色情資訊流傳 管制放任看法兩極〉,《聯合報》,第9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杜書伍(1995年8月30日)。〈多媒體 讓美國文化攻佔世界〉,《聯合報》,第42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李景駿(1996年5月30日)。(資策會獲昇陽公司授權在國內推廣「爪哇」軟體),《中國時報》。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沈秀怡(1995年8月7日)。〈親子交誼站 父子一起玩電腦〉,《聯合報》,第33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沈秀怡(1995年8月7日)。〈親子交誼站 父子一起玩電腦〉《聯合報》,33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周正賢(1996)。《施振榮的電腦傳奇》。臺北市 : 聯經。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周紹華(1995年12 月1 日)。〈孩子愛上電腦﹖還是色情光碟﹖〉,《聯合報》,第11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周瑞斌(1996年3月20日)。〈盲目學習無益成長〉,《聯合報》,第42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信昌,鄭秋霜(2004)。《施振榮薪傳 : 一手都不留的經營智慧》。臺北市 : 聯經。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浚民(1995年9月27 日)。〈父母 小孩 電腦〉,《聯合報》,第42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林慧玲(1996年6月)。〈非常購物 新型態電腦家電賣場〉,《第三波》,100-1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查修傑譯(1997)。《決戰資訊高速公路 第二波資訊革命的契機與反思》,臺北市 : 遠流。(原書Burstein & Kline [1996]. Road warriors dreams and nightmares along the information highway. Plume)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柯裕棻(2008)。〈電視的政治與論述:一九六0年代台灣的電視設置過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69: 107-13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柯裕棻(2009)。〈電視與現代生活:電視普及化過程中的「國」與「家」,1962-1964〉,《台灣社會研究季刊》,73: 1-3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胡嘉璽(1996年8月)。〈新神通情人夢-電玩英雄〉,《資訊生活》,104-11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倪炎元(2003)。《再現的政治─台灣報紙媒體對「他者」建構的論述分析》。台北:韋伯文化。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夏鑄九等譯(1998)。《網絡社會之崛起》,臺北市:唐山。(原書Castells, M. [1996]. The Rise of the Network Society. Cambridge, Mass.: Blackwell Publishers.)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孫秀蕙,林芳玫,馮建三(1995)。〈觀看電視 : 家庭生活情境、權力關係與消費行為〉(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硏究計畫成果報告 NSC84-2411-H-004-004)。台北市: 政治大學廣告學系。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徐碧華(1996年10月11 日)。〈未來的住宅老人及單身住宅 需求增加〉,《聯合報》,第19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高美(1996年11月27 日)。〈家庭百寶箱 失眠時 不看錄影帶〉,《聯合報》,第33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延華譯(1995年11月)。〈家用電腦自有一片天〉,《微電腦傳真》,9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延華譯(1995年11月)。〈愛惜靈魂之窗〉,《微電腦傳真》,9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延華譯(1995年7月)。〈小而亮眼的SOHO〉,《微電腦傳真》,156-16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張延華譯(1996年5月)。〈家庭電腦新頁〉,《微電腦傳真》,9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曹怡(1996年4月21日)。〈學習思考題 小奶娃正式加入電腦族?〉,《聯合報》,第48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曹怡(1996年8月4日)。〈教養主張 父親節快樂企畫〉,《聯合報》,第43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梅雨譯(1995年3 月1 日)。〈別讓自己過勞死 做個立宰自己行事曆的人〉,《聯合報》,第38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梁應權、胡頂立譯(1999)。《我的名字是電腦》,臺北市 : 天下遠見出版。(原書 Campbell-Kelly, M. & Aspray, W. [1997]. Computer: A History of the Information Machine. Perseus Books.)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清心(1995年5月9日)。〈單身這條路 我離婚我不寂寞〉《聯合報》,36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忠榮(1995年5月6日)。(打擊色情光碟片警員快加油),《中國時報》。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忠榮(1995年8月28日)。(春色無邊盡在光碟 戕害學子),《中國時報》。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彥豪(1996年1月3日)。(網路家庭化的頭號課題 網路上的情色資訊),《中國時報》。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昭雯(1996年11月3 日)。〈電腦影響生機?〉,《聯合報》,第33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陳英姿(1996年10月19 日)。〈長青資訊月開幕 「終身學習」在這裏實踐〉,《聯合報》,第6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郭瓊遙(1996年10 月)。〈籃球博士勇闖電腦幼稚園〉,《PC home》,9,65-6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郭瓊遙(1996年9 月)。〈客廳好像電腦房〉,《PC home》,8,61-6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彭雅慧(1996年3 月)。〈大家一起來上電腦課〉,《PC home》,2,116-11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彭雅慧(1996年4 月)。〈電腦兄妹檔 興味無法擋〉,《PC home》,3,76-7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彭慧明(1995年10 月11 日)。〈家用電腦展開友善的雙臂〉,《聯合報》,第42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彭慧明(1995年8月16日)。〈今年暑假 親子電腦課程熱烘烘〉,《聯合報》,第43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彭懷真(1996年8月)。〈擁抱網路也擁抱人際〉,《家庭》,90-9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曾秀英(1995年10月18日)。(姿勢不良打電腦易患肌腱炎),《中國時報》。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游永安(1996年1月4日)。(資訊下午茶),《中國時報》。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游美惠(2000)。〈內容分析、文本分析與論述分析在社會研究的運用〉,《調查研究》,8:5~4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陽光工作室與李揚祖(1996年11月)。〈築巢!未來數位家庭〉,《第三波》,154-15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士庭(1996年6 月)。〈資訊教室裡的銀髮小學生〉,《PC home》,5,50-5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馮建三譯 (1992)。《電視:科技與文化形式》,台北:遠流。(原書Williams, R. [1974]. Television: Technology and cultural form. London: Fontana.)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馮建三譯(1999)。《資訊社會理論》,臺北市:遠流。(原書Webster, F. [1995]. Theories of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Routledge.)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馮景青(1995年11月18日)。(玩電腦的阿公阿媽顯得相當開心),《中國時報》。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馮景青(1995年11月23日)。(兒童手寫電腦),《中國時報》。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馮景青(1996年6月14日)。(暑假將屆,針對學生市場的各式夏令營紛紛出籠),《中國時報》。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黃裕美譯(1995年8月20日)。〈第一家庭的假期 想閒不得閒〉,《聯合報》,第5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之榆(1996年3 月)。〈佈置電腦家庭DIY〉,《PC home》,2,54-5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之榆(1996年3 月)。〈李瑋珉把電腦變不見了〉,《PC home》,2,58-5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之榆(1996年3 月)。〈陳瑞憲要為電腦瘦身〉,《PC home》,2,60-6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楊之榆(1996年5月)。〈家有電腦 如有一寶〉,《PC home》,4,70-7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萬文郁(1996年7月3日)。(暑假電腦營‧掃描),《中國時報》。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葉達蓉(1996年3月)。〈你來我往 千里接觸 INTERNET〉,《家庭》,42-4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詹宏志(1996)。〈資訊時代到家了嗎?〉,《PC Home電腦家庭》,2,1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詹秋蕙(1995年4月5日)。〈我迷我不老〉《聯合報》,36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資策會(1996)。《國內個人電腦及週邊產品市場發展趨勢分析》,台北:資策會資料庫。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資策會(1997)。《個人電腦與關鍵零組件發展趨勢分析》,台北:資策會資訊市場情報中心(MIC)。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廖和敏(1996年9月1日)。〈兩性方程式 女人進入新獨立學習時代〉,《聯合報》,第42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君卿(1996年11月)。〈超級個人電腦?電視?〉,《第三波》,137-14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稼禹(1996年2 月)。〈當微波爐遇上電腦〉,《PC home》,1,112-11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稼禹(1996年3 月)。〈新電腦獨立時代〉,《PC home》,2,120-12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稼禹(1996年9 月)。〈誰要用就搬到誰的房間裡去〉,《PC home》,8,58-5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編輯部(1995年12月)。〈每一個人都能使用的電腦 家用電腦〉,《第三波》,6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蔡美娟(1996年9月29日)。〈新新學習 小小孩抓著滑鼠大玩光碟〉,《聯合報》,第48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蔡珮(2004)。《媒介成癮?電視成癮與網路成癮比較初探》。中華傳播學會。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蔡珮(2005)。〈複合媒介的成癮現象探討〉。《資訊社會研究》,第8期,121-15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蔡繼光譯(1995年3 月14 日)。〈電腦瘋狂大革命 刺探隱私輕而易舉〉,《聯合報》,第38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蕭羨一譯(1996年12月8日)。(上網成癮你別不相信),《中國時報》。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蕭福秋(1996年12 月1 日)。〈搖頭晃腦改善肩頸痠痛〉,《聯合報》,第33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賴佳寧(1995年3 月18 日)。〈大眾情人‧主婦新版 電腦課程向媽媽放電〉,《聯合報》,第42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謝曉雲;徐上雯;曾紀蓉(1996年8月7日)。〈童電腦教學 寓教於樂 興趣擺第一〉,《聯合報》,第47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謝錦芳(1995年9月8日)。(美國今年有數百萬人加入網路世界),《中國時報》。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鍾玉譯(1995年12月30日)。(採購個人電腦婦女漸成要角),《中國時報》。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羅平(1995年3月9日)。(桃園縣各鄉鎮小學中,唯一在六年級時,就開始實施電腦教學),《中國時報》。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羅騎瑩(1996)。《網路盛行下的個人電腦發展方向》,台北:資策會資料庫。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譚家化(1995年8月5日)。〈怪怪另一半 人不癡狂 枉丈夫〉,《聯合報》,第36版。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蘇昭月譯(1999)。《權力狂潮──全球資訊科技大預言》,台北:美商麥格羅。(原書Moschella, David C. [1997]. Waves of Power: The Dynamics of Global Technology Leadership, 1964-2010. AMACOM.)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蘇嘉俐(1996年5月2日)。(電腦家具日新月異),《中國時報》。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蘇學之(1996年2 月)。〈做個快樂的SOHO族〉,《第三波》,38-4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龔招健(1995年10月25日)。(電腦臂助「臨場感」走入家庭電影院),《中國時報》。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龔招健(1995年11月28日)。(資訊專刊:攻佔家用市場,傳統電腦展新貌),《中國時報》。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龔招健(1995年12月23日)。(女性學電腦不讓鬚眉),《中國時報》。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龔招健(1996年11月24日)。(女人與電腦發展「新親密關係」),《中國時報》。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龔招健(1996年4月30日)。(婆婆媽媽學電腦),《中國時報》。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龔招健(1996年6月27日)。(電腦控制家電,未來新生活),《中國時報》。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