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學位論文

題名 南北朝佛性思想研究
作者 林明莉
Li,Lin Ming
貢獻者 陳英善
林明莉
Li,Lin Ming
關鍵詞 佛性
佛性思想
南北朝佛教
日期 2007
上傳時間 9-十二月-2010 10:24:48 (UTC+8)
摘要 論文的架構上可以劃分五個部份,共十二個章節來探討《大般涅槃經》傳譯到中國以來從南北朝過渡到隋初各論師對於佛性義涵、特質的討論和定位。第一部份為涅槃經的佛性義涵及屬性分類說明。第二部份探討南朝涅槃師們的佛性觀。第三部份為探討北朝攝論師及地論師與佛性相關的概念。第四部份為隋初吉藏、智者等大師如何融攝南北朝的佛性思想,進而開展出一套屬於自己獨創性的佛性理論。第五部份則對於前述南朝各論師佛性觀、北朝各論師佛性觀之交集與差異作一論述,同時探討南北朝過渡隋初佛性思想的發展歷程與變化。
參考文獻 前秦.曇摩難提譯《增壹阿含經》大正藏經第二冊
劉宋.求那跋陀羅譯《雜阿含經》大正藏經第二冊
姚秦.鳩摩羅什譯《仁王經》大正藏第八冊
後秦.鳩摩羅什譯 《妙法連華經》大正藏經第九冊
北涼.曇無讖譯《大般涅槃經》大正藏經第十二冊
劉宋.慧嚴等改治《大般涅槃經》大正藏經第十二冊
劉宋.求那跋陀羅譯《勝鬘經》大正藏經第十二冊
方立天《魏晉南北朝佛教論叢》北京:中華書局,1982
方東美《中國大乘佛學》,台北:黎明文化公司,民73
王次澄《南朝詩研究》台北:東吳大學中國學術著作委員會 初版 民73
平彰川編《法華思想》林久稚譯 台北:文殊佛教文化中心,民76
任繼愈編《中國佛教史》第三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
呂澂《中國佛學思想概論》台北:天華出版社,1982
牟宗三《佛性與般若》台北: 學生書局 1993
小川一乘《佛性思想》,京都:文榮堂,1982
大野榮人〈智顗の佛性思想〉,《佛教學セミナー》,頁33-47,大谷大學佛教學會,1972.05.30
上田義文《佛教思想研究》京都:永田文昌堂,1958年
水谷幸正《如來藏思想》台北:中華佛研所,1991
田村芳朗, 新田雅章著《智顗》 大藏出版 新訂版 1982
布施岳浩《涅槃宗の研究(後篇)》東京:國書刊行會,1973
宇井伯壽《印度哲學研究》第六卷,東京:岩波書店,1965年
宇井伯壽《中國佛教史》李世傑譯 台北: 雅文出版社 1988
方立天〈梁武帝蕭衍與佛教〉《魏晉南北朝佛教論叢》 北京中華書局2002
尤惠貞〈天台哲學底「形上學」詮釋與省思〉《揭諦》第五期92.6
王志楣〈試論智顗「佛不斷性惡」說之思維方式〉《中華學苑》第五十二期88.02
王慧昕〈智者大師早期止觀架構之基礎--以《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中的「四禪」為中心〉《成大宗教與文化學報》93.01
方立天〈一個極具特色的佛教真理論 -- 智顗的七種二諦說和三諦圓融說〉《文史哲山東大學文史哲編輯部》2000.01.01
杜正民〈如來藏學研究小史〉(上)(下)《佛教圖書館訊》第十、十一、十二期 1997.12
杜正民〈如來藏學研究小史-如來藏學書目簡介與導讀(下)〉《佛教圖書館訊》第十二期 1997.9
小林正美:〈竺道生の實相義について〉,《印度學佛教研究》28:2(1980)
小川弘貫〈シチ如來藏佛教について〉《印度學佛教研究》1963.1
上田義文〈阿賴耶識の原始意味〉《佛教研究》卷二第一期,1938
大野榮人〈天台相即論の特質〉《印度学仏教学研究》1980.03.31
日比宣俊〈佛種の下種と佛性-三因佛性にっいこの一考〉,《印度学仏教学研究》第36卷1期,頁36-37,1987.12.25
中西久味:〈六朝齊梁の「神不滅論」覺元書-佛性說との交流ょり〉,《中國思想史研究》,第4號(1980)
木本清史〈天台智顗の「涅槃」說について〉《印度学仏教学研究》1984.03.25
水谷幸正〈佛性につぃ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4:2,1956
描述 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研究所
91151509
96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11515091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陳英善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作者) 林明莉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作者) Li,Lin Mingen_US
dc.creator (作者) 林明莉zh_TW
dc.creator (作者) Li,Lin Mingen_US
dc.date (日期) 2007en_US
dc.date.accessioned 9-十二月-2010 10:24:48 (UTC+8)-
dc.date.available 9-十二月-2010 10:24:48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9-十二月-2010 10:24:48 (UTC+8)-
dc.identifier (其他 識別碼) G0911515091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49833-
dc.description (描述) 博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中國文學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1151509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6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論文的架構上可以劃分五個部份,共十二個章節來探討《大般涅槃經》傳譯到中國以來從南北朝過渡到隋初各論師對於佛性義涵、特質的討論和定位。第一部份為涅槃經的佛性義涵及屬性分類說明。第二部份探討南朝涅槃師們的佛性觀。第三部份為探討北朝攝論師及地論師與佛性相關的概念。第四部份為隋初吉藏、智者等大師如何融攝南北朝的佛性思想,進而開展出一套屬於自己獨創性的佛性理論。第五部份則對於前述南朝各論師佛性觀、北朝各論師佛性觀之交集與差異作一論述,同時探討南北朝過渡隋初佛性思想的發展歷程與變化。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範圍界定(取材範圍與限制)……………………………3
第三節 研究方法……………………………………………………….......5
第四節 近人研究成果述要………………………………………….…...6
一、《大般涅槃經》與南朝佛性部份/6
二、北朝攝論師與地論師部分/9
三、隋初智顗與吉藏部分/12
第五節 研究架構與進路…………………………………………….…..13

第二章 大般涅槃經佛性思想……………………………………...…..17
第一節 《大般涅槃經》佛性思想的立論基礎……………………….21
一、第一義空/21
二、佛之知見/28
三、隨順因緣而說法/31
第二節 《大般涅槃經》佛性的界義……………………………………..33
一、因地佛性/35
(一)以正因釋眾生佛性/35
(二)以如來藏釋因地佛性/37
二、果地佛性---中道、第一義空/41
三、亦因亦果的十二因緣/48
(一)十二因緣/49
(二)十二因緣觀智/51
(三)連結因果的十二因緣/52
四、因果佛性的歸屬與關聯/54
(一)多面向的因地佛性/54
1. 正因與緣因/54
2. 生因與了因/55
3. 四因(正因、緣因、生因、了因)之間的關聯/57
(二)因果佛性的多重辨證/58
第三節 佛性的異名……………………………………………..…………60
一、果地佛性的異名/60
(一)畢竟第一義空/61
(二)大慈大悲、大喜大捨/61
(三)一子地/62
(四)大信心/62
(五)四無礙智、頂三昧、首楞嚴三昧/63
二、佛性與涅槃的關係/64
第四節 佛性的特質………………………………………..………..……..66
一、非因中有果/66
二、常樂我淨/70
三、眾生皆有佛性/73
小結……………………………..………………………………..……………76

第三章 法理佛性說-竺道生的佛性思想…………………….….78
第一節 竺道生的因地佛性思想界義…………………………..…..…..80
一、以種性釋佛性義/80
二、以十二因緣理界義佛性/86
三、以直心說明佛性內涵/89
第二節 竺道生的果地佛性思想界義……………………….……….…93
一、以法理、法性來界義佛性/93
(一)以法、理為佛性/93
(二)以寂滅、法性來界義佛性/96
二、以第一義空界義佛性/99
三、以菩提界義佛性/103
第三節 竺道生佛性思想的特色………………………………..…....107
一、佛性與如來藏我/107
二、因果佛性的論述模式/110
三、佛性之始有與本有/112
四、竺道生融合空有思想的佛性觀/116

第四章 眾生正因說-僧亮佛性思想….…………………….…….123
第一節 僧亮法師的佛性界義……………………………………..……125
一、因地佛性界義/128
(一)以真我界義因地佛性/128
(二)以如來藏界義因地佛性/132
(三)以萬善界義佛性/133
(四)以種性界義佛性/135
(五)以法理界義佛性/136
二、果地佛性的界義/137
(一)以中道第一義空釋佛果佛性/137
(二)以金剛法身、無學之境界義佛果佛性/141
三、小結/145
第二節 僧亮佛性思想的特質………………………………..…………146
一、佛性具遍在性/146
二、佛性具恆常性/148
三、佛性具超越性特質/151
(一)出離三界/152
(二)雙照雙遮有無/153
(三)超越真俗/155
(四)超越內外/156
第三節 僧亮對佛性相關議題的回應…………………………………157
一、佛性與涅槃/157
二、佛性之始有與本有/159
三、佛性與如來藏/161
四、對涅槃經因果佛性之回應/163

第五章 神明正因說-僧宗的佛性思想……………………….....165
第一節 因果佛性界義……………………………………………..…...165
一、因地佛性的界義/165
(一)以神明為正因佛性/166
(二)以眾生為正因佛性/172
二、果地佛性的界義/174
(一)以中道界義果地佛性/174
(二)以「境」界義果地佛性/179
第二節 因果佛性的連結………………………………………….…..…184
一、以十二因緣連結因果佛性/184
二、以理之遍在連結因果佛性/188
第三節 對佛性議題的回應……………………………………...….…190
一、佛性之始有與本有/190
二、佛性我與如來藏/192
三、對《大般涅槃經》因果佛性之回應/195
小結………………………………………………………………….…..……197

第六章 法性真如說-寶亮佛性思想……………………..………198
第一節 寶亮及佛性思想界義………………………………………...199
一、以因性角度所界義的佛性/201
(一)真如法性、神明妙體/201
(二)以避苦求安之解為正因/211
(三)以善心、中道觀智、境界釋緣因/215
二、以果性角度所界義的佛性義/219
(一)第一義空的體證/219
(二)以金剛心釋圓滿佛性 /228
第二節 寶亮佛性思想的特質…………………….…………………...232
一、佛性思想的空性義/232
(一)真俗共成/232
(二)空有不二/237
二、佛性思想的平等性/241
三、佛性思想的因果相續性/249
第三節 小結………………………………………………….…….…..…254
一、寶亮對佛性議題之回應/254
(一)佛性與如來藏/254
(二)佛性與涅槃/257
(三)佛性之始有與本有/260
(四)對《大般涅槃經》因果佛性之回應/264
二、檢視前人對寶亮佛性思想之評論/265
三、寶亮佛性思想對傳統佛性思想之超克/268

第七章 真神佛性說-梁武帝的佛性思想……………………....270
第一節 梁武帝佛性的界義……………………………………………..289
一、以神明界義佛性/276
二、佛性特質/280
(一)以無明神明對立面統一釋佛性特質/280
(二)以體用一如不即不離釋佛性特質/283
第二節 梁武帝佛性思想的檢視…………………………………….....285
一、混淆因地佛性和果地佛性/285
二、體用佛性觀與中道佛性觀/286

第八章 九識說-攝論師的佛性思想………..…………………….289
第一節 以「乘」釋佛性…………………………………………………290
第二節 以「信」連結佛性……………………………………………….294
第三節 以法之依存釋佛性……. ………………….………………….298
一、阿賴耶識與佛性/298
二、聞熏習與佛性/300
三、解性與佛性/304
四、阿摩羅識與佛性/307

第九章 真識心-地論師的佛性思想:以慧遠為代表………315
第一節 佛性界義…………………….…………………………………..318
一、慧遠的佛性釋名/318
二、以種子因本義解釋佛性/320
三、以如來藏真識心界義佛性/322
四、以如來法身釋佛性/327
五、以覺性界義佛性/330
六、以真性釋佛性/331
七、以十二因緣界義正因佛性/333
八、小結/335
第二節 慧遠佛性思想的特質………………………...……………....335
一、佛性思想具恆常性/336
二、佛性思想具超越性/338
三、佛性思想具多面展現性/342
(一)约染淨緣論/344
(二)约能所而論/345
(三)约對果而論/345
(四)约體用而論/347
(五)多重因果/351
第三節 慧遠對南北朝佛性議題的回應……………….……..……353
一、佛性之有無/353
二、佛性之內外/354
三、佛性之現當/354
四、佛性之緣正/356
小結…………………………………………………………………………..357

第十章 中道佛性說-吉藏的佛性思想…………………………362
第一節 吉藏對前人佛性思想的評破……………………………....365
第二節 吉藏的佛性觀…………………………………………………370
一、以中道正因為佛性/370
二、以八不說明中道佛性/373
三、以非因非果界義佛性/378
(一)駁難諸論師以因果所界義之佛性/378
(二)論述《大般涅槃經》的四種佛性以說明非因非果為正因佛性/380
(三)說明佛性的因果分類屬性/382
(四)吉藏佛性分類與《大般涅槃經》佛性分類的差別/385
第三節 吉藏佛性義的特質…………………………..………………..386
一、佛性的非本非始義/386
二、佛性的理內理外義/389
第四節 吉藏對佛性議題的回應…………………………………..…396
一、佛性與如來藏/398
二、佛性與阿賴耶識/403
三、佛性與一乘/407
四、佛性與涅槃/413

第十一章 三因佛性說-智顗的佛性思想……………………...417
第一節 以三因佛性來詮釋佛性義涵…………….………….……...417
一、三因佛性的界義/417
二、由二因到三因-智顗對《大般涅槃經》佛性觀之承繼/420
三、三因佛性之間的關係-「即三即一、不縱不橫」/424
第二節 以中道佛性來詮釋佛性的義涵…………………….……...428
一、以不思議二諦釋中道實相/430
二、以三諦圓融釋中道佛性義/434
(一)由教相之簡別明白三諦圓融所釋之中道佛性義/434
(二)三諦圓融義/438
1、三諦之名/438
2、三諦之義/441
(1)假諦/441
(2)空諦/442
(3)中道第一義諦/443
3、圓融三諦/444
第三節 因地佛性和果地佛性之間的關係…………………………446
一、佛性即是佛種即是中道實相/446
二、由三軌類通三因與三德得知因果佛性乃當體相即/449
第四節 智顗佛性思想之特色………………………………………….451
一、佛性異名施設所呈顯的相即相融義/451
二、對佛性的詮釋由傳統的無明法性二分轉化為當體相即的佛性觀/454
三、智顗對「如來藏」的嶄新詮釋/458

第十二章 結 論………..……………………………………………..….461
第一節 南朝各家佛性思想在論述上的交集與差異………….…461
一、諸論師佛性思想中的十二因緣/461
(一)竺道生/461
(二)僧亮/462
(三)僧宗/463
(四)寶亮/465
(五)吉藏/467
(六)智顗/469
二、諸論師的因地佛性義比較/471
(一)僧宗的神明正因、寶亮的神明妙體與梁武帝的真神佛性/471
(二)比較竺道生、僧亮、慧遠三人對種性的詮釋異同/478
三、南朝涅槃師果地佛性義涵的比較-中道、第一義空之比較/482
(一)大般涅槃經/482
(二)竺道生/484
(三)僧亮/487
(四)僧宗/492
(五)寶亮/496
(六)吉藏/502
(七)智顗/504
第二節 北朝地論師與攝論師佛性思想之比較……………..…....509
一、依持內涵不同/509
二、依持內涵之定位/510
三、依持內涵和佛性現當之間的關係/511
四、佛性的本有與始有、真修與緣修/514
第三節 南北朝到隋初的佛性發展歷程…………………………....516
一、由隨文衍義的佛性思想到有意識地架構佛性理論/516
二、從「破無明顯佛性」到「當體即是」的佛性觀/519

參考書目………………………………………………………………………….…i
zh_TW
dc.format.extent 44731 bytes-
dc.format.extent 142143 bytes-
dc.format.extent 258676 bytes-
dc.format.extent 638286 bytes-
dc.format.extent 508451 bytes-
dc.format.extent 521278 bytes-
dc.format.extent 385754 bytes-
dc.format.extent 629631 bytes-
dc.format.extent 392474 bytes-
dc.format.extent 331902 bytes-
dc.format.extent 437040 bytes-
dc.format.extent 502861 bytes-
dc.format.extent 477669 bytes-
dc.format.extent 699375 bytes-
dc.format.extent 215774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language.iso en_US-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11515091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佛性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佛性思想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南北朝佛教zh_TW
dc.title (題名) 南北朝佛性思想研究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前秦.曇摩難提譯《增壹阿含經》大正藏經第二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宋.求那跋陀羅譯《雜阿含經》大正藏經第二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姚秦.鳩摩羅什譯《仁王經》大正藏第八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後秦.鳩摩羅什譯 《妙法連華經》大正藏經第九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北涼.曇無讖譯《大般涅槃經》大正藏經第十二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宋.慧嚴等改治《大般涅槃經》大正藏經第十二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劉宋.求那跋陀羅譯《勝鬘經》大正藏經第十二冊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方立天《魏晉南北朝佛教論叢》北京:中華書局,198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方東美《中國大乘佛學》,台北:黎明文化公司,民7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次澄《南朝詩研究》台北:東吳大學中國學術著作委員會 初版 民7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平彰川編《法華思想》林久稚譯 台北:文殊佛教文化中心,民7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任繼愈編《中國佛教史》第三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呂澂《中國佛學思想概論》台北:天華出版社,198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牟宗三《佛性與般若》台北: 學生書局 199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小川一乘《佛性思想》,京都:文榮堂,198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大野榮人〈智顗の佛性思想〉,《佛教學セミナー》,頁33-47,大谷大學佛教學會,1972.05.3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上田義文《佛教思想研究》京都:永田文昌堂,1958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水谷幸正《如來藏思想》台北:中華佛研所,199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田村芳朗, 新田雅章著《智顗》 大藏出版 新訂版 198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布施岳浩《涅槃宗の研究(後篇)》東京:國書刊行會,197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宇井伯壽《印度哲學研究》第六卷,東京:岩波書店,1965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宇井伯壽《中國佛教史》李世傑譯 台北: 雅文出版社 198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方立天〈梁武帝蕭衍與佛教〉《魏晉南北朝佛教論叢》 北京中華書局200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尤惠貞〈天台哲學底「形上學」詮釋與省思〉《揭諦》第五期92.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志楣〈試論智顗「佛不斷性惡」說之思維方式〉《中華學苑》第五十二期88.0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慧昕〈智者大師早期止觀架構之基礎--以《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中的「四禪」為中心〉《成大宗教與文化學報》93.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方立天〈一個極具特色的佛教真理論 -- 智顗的七種二諦說和三諦圓融說〉《文史哲山東大學文史哲編輯部》2000.01.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杜正民〈如來藏學研究小史〉(上)(下)《佛教圖書館訊》第十、十一、十二期 1997.1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杜正民〈如來藏學研究小史-如來藏學書目簡介與導讀(下)〉《佛教圖書館訊》第十二期 1997.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小林正美:〈竺道生の實相義について〉,《印度學佛教研究》28:2(198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小川弘貫〈シチ如來藏佛教について〉《印度學佛教研究》1963.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上田義文〈阿賴耶識の原始意味〉《佛教研究》卷二第一期,193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大野榮人〈天台相即論の特質〉《印度学仏教学研究》1980.03.3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日比宣俊〈佛種の下種と佛性-三因佛性にっいこの一考〉,《印度学仏教学研究》第36卷1期,頁36-37,1987.12.2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西久味:〈六朝齊梁の「神不滅論」覺元書-佛性說との交流ょり〉,《中國思想史研究》,第4號(198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木本清史〈天台智顗の「涅槃」說について〉《印度学仏教学研究》1984.03.2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水谷幸正〈佛性につぃ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4:2,1956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