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contributor.advisor | 姜世明 | zh_TW |
dc.contributor.author (作者) | 廖子涵 | zh_TW |
dc.contributor.author (作者) | Liao, Tze Han | en_US |
dc.creator (作者) | 廖子涵 | zh_TW |
dc.creator (作者) | Liao, Tze Han | en_US |
dc.date (日期) | 2010 | en_US |
dc.date.accessioned | 29-九月-2011 18:27:29 (UTC+8) | - |
dc.date.available | 29-九月-2011 18:27:29 (UTC+8) | - |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 29-九月-2011 18:27:29 (UTC+8) | - |
dc.identifier (其他 識別碼) | G0096651009 | en_US |
dc.identifier.uri (URI) |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0999 | - |
dc.description (描述) | 碩士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國立政治大學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法律學研究所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96651009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99 | zh_TW |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 在德國,關於憲法與民事訴訟法間關連之研究可謂汗牛充棟,是故以憲法原則指導、審查民事訴訟法已經成為主流,憲法不僅在民事訴訟法之立法上扮演指導方針的角色,在實務上亦發揮重大的影響。然自德國之民事訴訟法發展以觀,此研究之主流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其關注的焦點例如突襲性裁判之防止、合法聽審權之保障、武器平等原則之重視、比例原則之考量,以及其他個別憲法原則於民事訴訟法上之作用等。在我國,關於憲法原則與民事訴訟法發展間關係之研究,原非研究民事程序法學者所關心之學術領域,其成為研究標的者,乃始於一九七0年代末期,經過留日學者邱聯恭教授予以倡議,並經過民事訴訟法研究基金會諸多教授之研討及確認,此外,晚進學者如姜世明教授、沈冠伶教授,針對民事訴訟上之程序保障論、突襲性裁判之防止、公開心證、合法聽審權及武器平等原則等議題,亦有深入之研究與剖析。是故,以憲法原則指導民事訴訟法理論之發展,至今已成為多數學者及實務見解所肯認,應無疑義。 「武器平等原則」乃一憲法與程序法原則,其包含形式及實質上之意義:就前者而言,武器平等原則意謂當事人於法院或法官前之平等地位,任一當事人不論其為原告或被告,亦不論是否具有不同之身分、階級、地位,於法律前均一律平等;後者則強調當事人於法院前之實質性程序地位之平等性(等值性),其不僅強調於立法制度上當事人應獲有同等訴訟程序上之地位,且強調程序上之機會平等性,並認為法院除不得恣意對任一方為有利或不利之偏私訴訟指揮外,並應注意在程序法上法則之解釋適用、調整當事人事實上之不平等性。此一原則對於民事訴訟程序中相關制度之立法論或解釋論具有重要之指導功能。 本文欲以當事人武器平等原則之保障為中心,探討武器平等原則於民事訴訟法之作用,筆者認為其可分為「當事人平等接近法院之保障」、以及「訴訟中武器平等保障」兩方面探討:前者係指保障人民平等接近法院、利用法院之機會,排除當事人接近法院之路徑障礙,因此管轄制度、訴訟費用負擔、訴訟救助制度、法律扶助制度以及訴權擴大之團體訴訟,將是此議題所關注的焦點;後者則著重在賦予當事人於訴訟上具有實質平等之攻擊防禦地位,其涵蓋的範圍則相當廣泛,舉凡訴訟標的之特定、主觀預備合併之主張、訴之變更追加之主張、舉證責任、摸索證明、附帶上訴、具體化義務、真實義務、文書提出義務、事案解明義務、證明妨礙、違反訴訟促進義務之失權制裁、事實於法院已顯著者或職務上已知事實之審酌可能、法院職權調查證據、損害賠償數額之酌定、闡明制度等,皆為本文討論之範疇。 | zh_TW |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 "謝 詞 i 中文摘要 ii 目 錄 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方法 3 第三節 研究架構 4 第二章 憲法原則於民事訴訟法之作用 6 第一節 憲法原則概述 6 第一項 民主國原則 8 第一款 民主原則之意義 8 第二款 民主原則之內涵 8 第二項 法治國原則 12 第一款 法治國原則之意義 12 第二款 法治國原則之形成與發展 12 第三款 法治國原則之內涵 13 第三項 社會國原則 28 第一款 社會國原則之意義 28 第二款 社會國原則之形成與發展 29 第三款 社會國原則之內涵 30 第二節 憲法原則於民事訴訟程序之體現 32 第一項 民事訴訟法與憲法關係概說 32 第二項 民主國原則於民事程序法上之實踐 35 第一款 國民主權原則 35 第二款 法院審判之公開原則 35 第三款 法官之遴選制度 39 第三項 法治國原則於民事程序法上之實踐 44 第一款 人性尊嚴保障 44 第二款 實質基本權之保障 46 第三款 程序基本權之保障 47 第四項 社會國原則於民事程序法上之實踐 54 第一款 概論 54 第二款 具體作用內容 54 第三章 武器平等原則之基本概念 56 第一節 武器平等原則之法源基礎 56 第一項 武器平等原則之國際法基礎 56 第二項 武器平等原則之憲法基礎 60 第三項 武器平等原則之民事訴訟法基礎 63 第二節 武器平等原則之性質 71 第一項 憲法原則 71 第二項 程序法原則 72 第三項 小結 76 第三節 武器平等原則之內涵與作用 78 第一項 德國法之見解 78 第二項 我國法之見解 82 第四章 武器平等原則與民事程序法理之交錯 87 第一節 處分權主義 87 第一項 處分權主義概論 87 第二項 處分權主義之具體內涵 88 第三項 處分權主義與武器平等原則 95 第二節 辯論主義 97 第一項 辯論主義概論 97 第二項 辯論主義之具體內涵 103 第三項 武器平等原則與辯論主義 110 第五章 當事人平等接近法院之保障 113 第一節 訴訟管轄制度 113 第一項 管轄概論 113 第二項 以原就被原則 116 第三項 「定管轄原因事實」與「本案請求原因事實」之競合 117 第四項 合意管轄適用之排除 119 第二節 訴訟費用之負擔 125 第一項 訴訟費用概說 125 第二項 當事人對於法院訴訟標的價額核定之抗告權 126 第三項 訴訟費用分級累退計費 126 第四項 裁判費之免徵 127 第三節 訴訟救助制度 129 第一項 訴訟救助制度之憲法意義 129 第二項 我國訟救助制度立法概論 131 第三項 訴訟救助實務 134 第四項 訴訟救助制度於我國運作之評估 140 第四節 法律扶助制度 142 第一項 法律扶助制度之憲法意義 142 第二項 我國法律扶助助制度立法之概論 143 第三項 法律扶助制度實務與評估 146 第五節 選定當事人之機能擴大化與團體訴訟 149 第一項 現代型紛爭之特殊性 149 第二項 選定公益社團法人為當事人 150 第三項 共同利益人併案請求之擴大型選定當事人與併案審理 151 第四項 公益法人提起不作為團體訴訟 153 第五項 訴訟代理人之選任 156 第六章 當事人訴訟上武器平等之保障 158 第一節 當事人訴訟上之主張與證據之提出 158 第一項 訴訟標的之特定 158 第二項 主觀預備合併 162 第三項 訴之變更追加 166 第四項 舉證責任 169 第五項 摸索證明 193 第六項 附帶上訴之主張 198 第二節 當事人訴訟上之義務 205 第一項 具體化義務 205 第二項 真實義務 208 第三項 文書提出義務 213 第四項 事案解明義務 220 第五項 證明妨礙之制裁 223 第六項 違反訴訟促進義務之失權制裁 228 第三節 法院之證據調查與訴訟上義務 238 第一項 事實於法院已顯著或職務上已知事實之審酌 238 第二項 法院職權調查證據 241 第三項 闡明制度 245 第七章 發展評估暨結論 255 參考文獻 260 " | - |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 謝 詞 i 中文摘要 ii 目 錄 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方法 3 第三節 研究架構 4 第二章 憲法原則於民事訴訟法之作用 6 第一節 憲法原則概述 6 第一項 民主國原則 8 第一款 民主原則之意義 8 第二款 民主原則之內涵 8 第二項 法治國原則 12 第一款 法治國原則之意義 12 第二款 法治國原則之形成與發展 12 第三款 法治國原則之內涵 13 第三項 社會國原則 28 第一款 社會國原則之意義 28 第二款 社會國原則之形成與發展 29 第三款 社會國原則之內涵 30 第二節 憲法原則於民事訴訟程序之體現 32 第一項 民事訴訟法與憲法關係概說 32 第二項 民主國原則於民事程序法上之實踐 35 第一款 國民主權原則 35 第二款 法院審判之公開原則 35 第三款 法官之遴選制度 39 第三項 法治國原則於民事程序法上之實踐 44 第一款 人性尊嚴保障 44 第二款 實質基本權之保障 46 第三款 程序基本權之保障 47 第四項 社會國原則於民事程序法上之實踐 54 第一款 概論 54 第二款 具體作用內容 54 第三章 武器平等原則之基本概念 56 第一節 武器平等原則之法源基礎 56 第一項 武器平等原則之國際法基礎 56 第二項 武器平等原則之憲法基礎 60 第三項 武器平等原則之民事訴訟法基礎 63 第二節 武器平等原則之性質 71 第一項 憲法原則 71 第二項 程序法原則 72 第三項 小結 76 第三節 武器平等原則之內涵與作用 78 第一項 德國法之見解 78 第二項 我國法之見解 82 第四章 武器平等原則與民事程序法理之交錯 87 第一節 處分權主義 87 第一項 處分權主義概論 87 第二項 處分權主義之具體內涵 88 第三項 處分權主義與武器平等原則 95 第二節 辯論主義 97 第一項 辯論主義概論 97 第二項 辯論主義之具體內涵 103 第三項 武器平等原則與辯論主義 110 第五章 當事人平等接近法院之保障 113 第一節 訴訟管轄制度 113 第一項 管轄概論 113 第二項 以原就被原則 116 第三項 「定管轄原因事實」與「本案請求原因事實」之競合 117 第四項 合意管轄適用之排除 119 第二節 訴訟費用之負擔 125 第一項 訴訟費用概說 125 第二項 當事人對於法院訴訟標的價額核定之抗告權 126 第三項 訴訟費用分級累退計費 126 第四項 裁判費之免徵 127 第三節 訴訟救助制度 129 第一項 訴訟救助制度之憲法意義 129 第二項 我國訟救助制度立法概論 131 第三項 訴訟救助實務 134 第四項 訴訟救助制度於我國運作之評估 140 第四節 法律扶助制度 142 第一項 法律扶助制度之憲法意義 142 第二項 我國法律扶助助制度立法之概論 143 第三項 法律扶助制度實務與評估 146 第五節 選定當事人之機能擴大化與團體訴訟 149 第一項 現代型紛爭之特殊性 149 第二項 選定公益社團法人為當事人 150 第三項 共同利益人併案請求之擴大型選定當事人與併案審理 151 第四項 公益法人提起不作為團體訴訟 153 第五項 訴訟代理人之選任 156 第六章 當事人訴訟上武器平等之保障 158 第一節 當事人訴訟上之主張與證據之提出 158 第一項 訴訟標的之特定 158 第二項 主觀預備合併 162 第三項 訴之變更追加 166 第四項 舉證責任 169 第五項 摸索證明 193 第六項 附帶上訴之主張 198 第二節 當事人訴訟上之義務 205 第一項 具體化義務 205 第二項 真實義務 208 第三項 文書提出義務 213 第四項 事案解明義務 220 第五項 證明妨礙之制裁 223 第六項 違反訴訟促進義務之失權制裁 228 第三節 法院之證據調查與訴訟上義務 238 第一項 事實於法院已顯著或職務上已知事實之審酌 238 第二項 法院職權調查證據 241 第三項 闡明制度 245 第七章 發展評估暨結論 255 參考文獻 260 | zh_TW |
dc.language.iso | en_US | - |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6651009 | en_US |
dc.subject (關鍵詞) | 民事訴訟法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武器平等原則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當事人對等原則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當事人機會均等原則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平等接近法院 | zh_TW |
dc.title (題名) | 武器平等原則在民事訴訟法上之適用 | zh_TW |
dc.title (題名) | The application of the principle of equality of arms in civil procedure law | en_US |
dc.type (資料類型) | thesis | en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中文文獻〉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一、書籍 (按姓氏筆畫順序)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1. 王甲乙、楊建華、鄭健才,民事訴訟法新論,98年7月,三民書局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2. 民事訴訟法研究基金會,民事訴訟法研討(三)(四)(六)(八)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九)(十四)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3. 吳明軒,民事訴訟法(上冊)(中冊)(下冊),98年10月,三民書局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4. 吳從周,民事法學與法學方法,第一冊,2007年6月,一品出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5. 許士宦、姜炳俊、姜世明、吳從周、沈冠伶、黃國昌,新民事訴訟法實務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研究(一),2010年10月,新學林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6. 李惠宗,憲法要義,2002年10月,元照出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7. 李鴻禧教授六秩華誕祝賀論文集編輯委員會,現代國家與憲法.李鴻禧教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22.吳志光,裁判違憲審查?,月旦法學教室,第41期,2006年2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23.李建良,審判獨立與司法獨裁-解評司法院釋字第六六五號解釋,月旦法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學雜誌,第176期,2010年1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24.姜世明,民事訴訟法新修正,月旦法學教室,第6期,2003年4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25.李震山,程序基本權,月旦法學教室,第19期,2004年5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26.姜世明,處分權主義,月旦法學教室,第21期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27.姜世明,辯論主義,月旦法學教室,第23期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28.姜世明,論客觀舉證責任-評最高法院99年度台上字第984號判決,台灣法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36.洪家殷,論信賴保護原則之適用─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五二五號解釋評析,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23.Schellhammer , Zivilprozess, Gesetz-Praxis-Fälle, 10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學,第161期,2010年10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29.姜世明,選定當事人之變革—兼論團體訴訟,月旦法學雜誌,第96期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30.姜世明,訴訟主體論,月旦法學教室,第24期,2004年10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台灣本土法學第27期,2001年10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授六秩華誕祝賀論文集,1997年,三民書局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37.許政賢,消費者保護團體損害賠償訴訟制度之再定位—試以整合憲法、法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學方法論及民事訴訟法之觀點為中心,月旦法學雜誌,第110期,2004年4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38.許士宦,辯論主義之新開展,月旦法學雜誌,第19期,1996年12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39.許士宦,集團利益保護程序之新開展—以團體不作為訴訟之一般化為契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Aufl., 1935.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機,司法週刊,第1149期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40.許士宦,文書提出義務之範圍,月旦法學雜誌,第71期,90年4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41.許宗力,權力分立與機關忠誠-以德國聯邦憲法法院裁判為中心,憲政時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代,第27卷第1期,2004年4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42.張文郁,當事人之真實、完整陳述義務,月旦法學教室,第83期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8. 李震山,人性尊嚴與人權保障,2009年2月,元照出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43.黃國昌,「定管轄之原因事實」與「本案請求原因事實」之競合,月旦法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學教室,第26期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44.黃國昌,訴訟參加及代表訴訟—新民事訴訟法下程序保障與紛爭解決一次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性之平衡點,月旦法學雜誌,第97期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24.Schmidt-Schondorf, Menschenrechte im Zivilprozeß, JR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45.黃國昌,逾時提出攻擊防禦方法之失權制裁:是「效率」還是「公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平」?,台大法學論叢第37卷第2期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46.楊淑文,訴訟鏢理論在實務上之適用與評析,政大法學評論,第61期,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1999年6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47.陳新民,評議法定法官原則的探源與重罪羈押合憲性的爭議,軍法專刊,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第56卷第1期,2010年2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9. 吳庚,憲法的解釋與適用,2004年6月,自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48.廖福特,歐洲人權公約,新世紀智庫論壇,第8期,1999年12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49.蔡志方,論我國採行參審制度之必要性與可行性,律師通訊,第161期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50.駱永家,訴之主觀的預備合併,法學叢刊,第96期,1979年2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1996,268,269.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51.駱永家,訴之變更或追加,法學叢刊,第133期,1989年1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52.劉明生,論補充處分權主義之法院闡明義務,台北大學法學論叢,第76期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53.劉明生,消滅時效抗辯闡明之研究,法學新論,第22期,2010年5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54.劉鑫楨,訴訟救助實務之研究,司法院研究年報,第18輯第一篇,司法院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印行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三、論文(按姓氏筆畫順序)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1. 許士宦,證據開示制度與秘密保護程序,台大博士論文,1999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10.吳庚,行政法之理論與實用,2010年,自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2. 魏大喨,第二審上訴制度之研究,台灣高等法院研究論文,2004年12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外文文獻〉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25.Schwab/Gottwald, Verfassung und Zivilprozess, 1984.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1. Angelika Christiane Karwacki, Der Anspruch der Parteien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auf einen fairen Zivilprozeß,1984.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2. Annett Kwaschik,Die Parteivernehmung und der Grundsatz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der Waffengleichheit im Zivilprozess, 1973.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3. Bötticher, Die Gleichheit vor dem Richter, 2 Aufl., 1961.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4. Callier/Ruffert, Das Verfassungsrecht der Europäischen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Union, 3 Aufl., 2007.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11.沈冠伶,民事證據法與武器平等原則,2007年10月,元照出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5. Ekkehard Schumann, Bundesverfassungsgericht, Grundgesetz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und Zivilprozeß, 1983.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26.Stein-Jonas-Leipold, Zivilprozeßordnung, 21. Aufl., 1997.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6. Fritz Ossenbühl, Aktuelle Probleme der Gewaltenteilung,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DÖV1980.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7. Günter Dürig, in : Maunz/Dürig/Herzig/Scholz,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Grundgesetz Kommentar, 1987.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8. Hans-Joachim Musielak, Grundkurs ZPO, 8 Aufl., 2005.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9. Hartmut Maurer, Staatsrecht, 1.Aufl., 1999.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10.Jarass/Pieroth, GG, 6 Aufl., 2002.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11.Jörn Ipsen, Staatsrecht I, 14.Aufl. , 2002.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12.邱聯恭,司法之現代化與程序法,2001年10月,自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12.Josef Isensee/Paul Kirchhof, Handbuch des Staatsrecht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27.Thomas Jung, Der Grundsatz der Waffengleichheit im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I ,2 Aufl. ,1995.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13.Jürgen Baumann, Grundbegriffe und Verfahrensprinzipien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des Zivilprozeßrechts, 1970.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14.K. Stern, Das Staatsrecht der Bundesrepublik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Deutschland, Bd I,2 Aufl., 1984.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15.Manfred Wolf/Eduard Kern, Gerichtsverfassungsrecht aller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Verfahrenszweige, 6. Aufl., 1987.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16.Maunz/Dürin/Herzog/Scholz/, Grundgesetz Kommentar, 5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Aufl., 1976.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13.邱聯恭,程序選擇權論,2004年9月,自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Zivilprozess, 1990.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17.Otto Mayer, Deutsches Verwaltungsrecht, Bd I, 3.Aufl.,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1924.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18.Otto Schmidt, Das faire Verfahren nach Art.6 EMRK, 2005.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19.Peter Josef Tettinger, Fairness und Waffengleichheit,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1984.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20.Peter Schlosser, EMRK und Waffengleichheit im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Zivilprozeß, NJW 1995.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21.Rosenberg/Schwab/Gottwald, Zivilprozessrecht, 16 Aufl.,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2004.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22.Sabine Schlemmer-Schulte, Beweislast und Grundgesetz: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15.邱聯恭,爭點整理方法論,2006年5月,自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14.邱聯恭,程序利益保護論,2005年12月,自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Eine verfassungsrechtliche Untersuchung zur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zivilprozessualen Beweislast im Haftungsrecht, 1997.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28.Thomas Rauscher/Peter Wax/Joachim Wenzel, Münchener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31.姜世明,訴之變更、追加理論中之利益衝突,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91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Kommentar zur Zivilprozessordung, 3. Aufl., 2008.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29.Vollkommer, Der Grundsatz der Waffengleichheit im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Zivilprozeß, 1990.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30.Wassermann, Der soziale Zivilprozeß, 1978.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16.邱聯恭,程序制度機能論,2007年10月,自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17.邱聯恭講述、許士宦整理,口述民事訴訟法講義(一)(二)(三),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2010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18.法治斌、董保城,憲法新論,2010年9月,三民書局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19.姚瑞光,民事訴訟法論,93年2月,自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20.姜世明,新民事證據法論,2009年11月,新學林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期,2007年2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21.姜世明,舉證責任與真實義務,2006年3月,新學林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22.姜世明,民事程序法之發展與憲法原則,2009年11月,元照出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23.姜世明,任意訴訟及部分程序爭議問題,2009年3月,元照出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24.姜世明,法院組織法,2010年1月,新學林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25.姜世明,民事訴訟法實例研習(二)暨判決評釋,2006年11月,新學林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26.姜世明,民事程序法實例研習(二)2010年9月,元照出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27.范光群,民事程序法之問題及發展,2007年3月,新學林,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28.許士宦,證據蒐集與紛爭解決,2005年2月,新學林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29.許士宦,審判對象與適時審判,2006年,新學林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30.許士宦,程序保障與闡明義務,2006年9月,新學林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32.姜世明,文書提出義務之研究,萬國法律,2001年6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31.許士宦,集中審理與審理原則,2009年4月,新學林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32.陳榮宗、林慶苗,民事訴訟法(上),2009年11月,修訂七版,三民書局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33.陳榮宗、林慶苗,民事訴訟法(中),2009年11月,修訂七版,三民書局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34.陳榮宗、林慶苗,民事訴訟法(下),2009年9月,修訂七版,三民書局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35.陳榮宗,舉證責任分配與民事程序法,1984年,自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36.陳計男,民事訴訟法(上),2009年7月,三民書局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37.陳計男,民事訴訟法(下),2009年10月,三民書局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38.陳慈陽,憲法學,2005年,元照出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39.陳新民,中華民國憲法釋論,2008年9月,三民書局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40.陳新民,行政法學總論,2005年9月,三民書局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33.姜世明,辯論主義與法院之職權調查證據,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70期,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41.許宗力,憲法與法治國行政,2007年1月,元照出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42.黃國昌,民事訴訟理論之新開展,2010年1月,元照出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43.楊建華原著、鄭傑夫增訂,民事訴訟法要論,98年10月,三民書局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44.楊建華,民事訴訟法問題研析(二),2000年7月,三民書局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45.楊建華,民事訴訟法問題研析(五),2000年10月,三民書局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46.駱永家,民事訴訟法I,1999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47.蕭文生,國家法(I)—國家組織篇,2008年,元照出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48.謝榮堂,社會法規彙編,2006年,元照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49.蘇永欽,司法改革的再改革,1998年,月旦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二、期刊 (按姓氏筆畫順序)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2005年5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1. 王甲乙,辯論主義,法學叢刊,第11卷2期,1966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2. 王甲乙,共同訴訟,法學叢刊,第46期第12卷第2期,1967年4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3. 呂太郎,主觀的訴之預備合併之再構成,軍法專刊,第31卷第1期,1985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年1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4. 呂太郎,原因事實與基礎事實,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11期,2000年6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5. 李震山,程序基本權,月旦法學教室,第19期,2004年5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6. 沈冠伶,電子郵件之證據適格,台灣本土法學,第29期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7. 沈冠伶,民事訴訟合意選定法官審判暫行條例之評析,月旦法學雜誌,第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101期,2003年10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8. 沈冠伶,多數紛爭當事人之權利救濟程序—從選定當事人制度到團體訴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34.姜炳俊,任意當事人變更,台灣本土法學第39期,2002年10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訟,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51期,2003年10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9. 沈冠伶,團體訴訟問題的探討,法官協會雜誌,第6卷第1期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10.沈冠伶,當事人之追加—最高法院91年度台抗字第8號裁定之評釋,月旦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法學雜誌第126期,2005年11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11.沈冠伶,論民事訴訟程序中當事人之不知陳述—兼評民事訴訟法中當事人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之陳述義務與訴訟促進義務,政大法學評論,63期,2000年6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12.沈冠伶,論民事訴訟法修正條文中法官之闡明義務與當事人之事案解明義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務,萬國法律,2000年6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13.邱聯恭,集中審理與爭點整理,法官協會雜誌,第2卷第1期,2000年6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14.吳明軒,主觀訴之預備合併,月旦法學雜誌,第117期,2005年2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35.范光群等,主觀預備合併之訴在我國的發展,民訴法研就會第60次研討記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15.吳從周,附帶上訴之研究,台北大學法學論叢,第59期,2006年9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16.吳從周,論遲誤準備程序之失權,東吳法律學報,第16卷第3期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17.吳從周,第二審失權與補充第一審之攻擊防禦方法—簡評最高法院93年台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上字第1319號判決,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85期,2006年8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18.吳從周,於第二審始提出時效抗辯之失權效果,台灣法學,第119期,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2009年1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19.吳從周,闡明界限之變更—簡評最高法院九三年台上字第一八號判決—,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台灣本土法學,第72期,2005年7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20.吳從周,闡明時效抗辯與法官迴避—瀏覽與備忘二00四年以來德國學說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與實務見解的最新發展—,台灣本土法學,第75期,2005年10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錄,法學叢刊第165期,1997年1月 | zh_TW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21.吳信華,「法治國家原則(一)—概說」,月旦法學雜誌,第46期,1999 | zh_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