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學位論文

文章檢視/開啟

書目匯出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引文資訊

TAIR相關學術產出

題名 《舊唐書·文苑傳》研究
A study of literary collected biographies of Jiu Tang Shu
作者 林綏傑
貢獻者 曾守正
林綏傑
關鍵詞 《舊唐書》
〈文苑傳〉
載文
鑒戒
人文化成
駢文
日期 2010
上傳時間 5-十月-2011 14:35:27 (UTC+8)
摘要 本文擬將史書中的文學類傳,即《舊唐書·文苑傳》視爲研究對象,從史書的編纂體例等著手,以辨析《舊唐書》史臣對〈文苑傳〉中的材料,於取捨、增刪之間的考量。本文第二章主要説明《舊唐書》的編纂過程,探討史臣所制定的編纂總則「褒貶或從於新意,纂修須按於舊書」,以及宋初史官對於「新意」的異議。從中揭示五代史臣對於正統的認知。第三章辨析〈文苑傳〉載入作品的情況,以及當中所隱含的「用」意。第四章指出《舊唐書·文苑傳》乃接續「人文化成」的傳統,進而論述其實踐情況。本文循此討論「人文化成」觀念下,有關史臣的體裁取向。最後,本文為以上所論作一總體的回顧,以及提出本文的限制及未來展望。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
凡例
1. 本參考書目分爲:古典文獻、現代論著、期刊論文、學位論文等四類。
2. 按時代先後,次以姓氏筆畫、英文字母順序編排。
一、古典文獻
1. [漢]司馬遷撰:《史記》(北京:中華書局,1982)。
2. [漢]班固撰,[唐]顔師古注:《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2)。
3. [唐]元稹撰,冀勤點校:《元稹集》(修訂本)(北京:中華書局,2010)
4. [唐]王維著,[清]趙殿成箋注:《王右丞集箋注》(香港:中華書局香港分局,
1972)。
5. [唐]令狐德棻等撰:《周書》(北京:中華書局,1971)。
6. [唐]司空圖著,祖保泉等箋校:《司空表聖詩文集箋校》(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2)。
7. [唐]白居易著,朱金城箋校:《白居易集箋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8. [唐]吳兢編著:《貞觀政要》(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5)。
9. [唐]李白撰,安旗等注釋:《李白全集編年注釋》(四川:巴蜀書社出版社,
1990)。
10. [唐]李百藥撰:《北齊書》(北京:中華書局,1972)。
11. [唐]李延壽撰:《北史》(北京:中華書局,1974)。
12. [唐]李延壽撰:《南史》(北京:中華書局,1975)。
13. [唐]李林甫等撰,陳仲夫點校:《唐六典》(北京:中華書局,1992)。
14. [唐]杜佑撰,王文錦等點校:《通典》(北京:中華書局,1988)。
15. [唐]杜甫著,[清]仇兆鰲注:《杜詩詳注》(北京:中華書局,1979)。
16. [唐]姚思廉撰:《梁書》(北京:中華書局,1973)。
17. [唐]姚思廉撰:《陳書》(北京:中華書局,1976)。
18. [唐]封演撰,趙貞信校注:《封氏聞見記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5)。
19. [唐]徐堅著:《初學記》(北京:中華書局,2004)。
20. [唐]陳子昂撰,徐鵬校:《陳子昂集》(北京:中華書局,1964)。
21. [唐]陸贄撰,王素點校:《陸贄集》(北京:中華書局,2006)。
22. [唐]劉知幾撰,[清]浦起龍釋:《史通通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23. [唐]劉肅撰,許德楠、李鼎霞點校:《大唐新語》(北京:中華書局,1984)。
24. [唐]劉餗撰,程毅中點校:《隋唐嘉話》;[唐]張鷟撰 趙守儼點校:《朝野僉載》(北京:中華書局,1979)。
25. [唐]鄭處誨撰,田廷柱點校:《明皇雜錄》;[唐]裴庭裕撰,田廷柱點校:《東觀奏記》(北京:中華書局,1994)。
26. [唐]盧照鄰、楊烱撰,徐明霞點校:《盧照鄰集 楊烱集》(北京:中華書局,
1980)。
27. [唐]韓愈撰,馬其昶校注,馬茂元整理:《韓昌黎文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28. [唐]魏徵、令狐德棻等撰:《隋書》(北京:中華書局,1973)。
29. [後晉]劉昫等撰:《舊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
30. [五代]孫光憲撰,賈二強點校:《北夢瑣言》(北京:中華書局,2002)。
31. [宋]王欽若等編纂,周勛初等校訂:《冊府元龜》(點校本)(南京:鳳凰出版社,2006)。
32. [宋]王溥撰:《五代會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33. [宋]王溥撰:《唐會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34. [宋]王應麟著,[清]翁元圻等注,欒保群等校點:《困學紀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35. [宋]王讜撰,周勛初校證:《唐語林校證》(北京:中華書局,1987)。
36. [宋]司馬光編著,[元]胡三省音注:《資治通鑑》(北京:中華書局,1956)。
37. [宋]朱熹撰:《四書章句集注》(北京:中華書局,1983)。
38. [宋]吳縝撰:《新唐書糾謬》,《知不足齋叢本》本(北京:中華書局,1999)。
39. [宋]宋敏求編:《唐大詔令集》(北京:中華書局,2008)。
40. [宋]李昉等編:《太平廣記》(北京:中華書局,2006)。
41. [宋]洪邁撰,孔凡禮點校:《容齋隨筆》(北京:中華書局,2005)。
42. [宋]晁公武著,孫猛校證:《郡齋讀書志校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43. [宋]郭茂倩編:《樂府詩集》(北京:中華書局,1979)。
44. [宋]陳振孫撰,徐小蠻、顧美華點校:《直齋書錄解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45. [宋]章如愚編撰:《山堂考索》(北京:中華書局,1992)。
46. [宋]歐陽脩、宋祁撰:《新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
47. [宋]歐陽脩撰,[宋]徐無黨注:《新五代史》(北京:中華書局,1974)。
48. [宋]歐陽脩撰:《歐陽文忠公集》,《四部叢刊》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
49. [宋]錢易撰,黃壽成點校:《南部新書》(北京:中華書局,2002)。
50. [元]脫脫等撰:《宋史》(北京:中華書局,1985)。
51. [清]王士禛原編,鄭方坤補,李珍華點校:《五代詩話》(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9)。
52. [清]王夫之著:《讀通鑑論》(北京:中華書局,1975)。
53. [清]王鳴盛著,黃曙輝點校:《十七史商榷》(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5)。
54. [清]永瑢等撰:《四庫全書總目》(北京:中華書局,1965)。
55. [清]皮錫瑞著,周予同註釋:《經學歷史》(北京:中華書局,1959)。
56. [清]李慈銘著,由雲龍輯:《越縵堂讀書記》第二版(北京:中華書局,2006)。
57. [清]李調元編,何光清點校:《全五代詩》(成都:巴蜀書社,1992)。
58. [清]邵懿辰撰,邵章續錄:《增訂四庫簡明目錄標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59. [清]徐松輯:《宋會要輯稿》(北京:中華書局,1957)。
60. [清]翁方綱等撰,吳格、樂怡標校:《四庫提要分纂稿》(上海:上海書店,
2006)。
61. [清]章學誠著,葉瑛校注:《文史通義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94)。
62. [清]彭定求編:《全唐詩》(北京:中華書局,1960)。
63. [清]董誥等編:《全唐文》(北京:中華書局,1983)。
64. [清]趙翼著,王樹民校證:《廿二史劄記校證》(訂補本)(北京:中華書局,1984)。
65. [清]趙翼撰:《陔餘叢考》(北京:中華書局,1963)。
66. [清]錢大昕著,方詩銘﹑周殿傑校點:《廿二史考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67. [清]錢大昕著:《潛研堂文集》《十駕齋養新錄》,《嘉定錢大昕全集》本(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7)。
68. [清]顧炎武著,[清]黃汝成集釋,栾保群、呂宗力校點:《日知録集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69. 陳尚君輯纂:《舊五代史新輯會證》(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
70. 傅璇琮、徐海榮、徐吉軍主編:《五代史書彙編》(杭州:杭州出版社,2004)。
71. 曾棗莊、劉琳主編:《全宋文》(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6)。
72. 趙爾巽等撰:《清史稿》(北京:中華書局,1977)。
二、現代論著
1. 卞孝萱著:《唐代文史論叢》,《卞孝萱文集》第2 卷(南京:鳳凰出版社,
2010)。
2. 牛致功著:《唐代的史學與《通鑑》》(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89)。
3. 王仲犖著:《隋唐五代史》(北京:中華書局,2007)。
4. 王守棟著:《唐代宦官政治》(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
5. 王步高著:《司空圖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6)。
6. 王素著:《陸贄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1)。
7. 王基倫著:《唐宋古文論集》(臺北:里仁書局,2001)。
8. 王運熙、楊明著:《隋唐五代文學批評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9. 王運熙著:《中國古代文論管窺》(增補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10. 王壽南著:《唐代人物與政治》(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
11. 王夢鷗著:《文學概論》(臺北:藝文印書館,1976)。
12. 王夢鷗撰:《唐人小説研究》(臺北:藝文印書館,1971-1978)。
13. 王輝斌著:《王維新考論》(合肥:黃山書社,2008)。
14. 王樹民著:《中國史學史綱要》(北京:中華書局,1997)。
15. 中國文學的多層面探討國際學術會議論文編輯委員會編:《語文、情性、義理:中國文學的多層面探討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
1996)。
16. [日]内藤湖南著,馬彪譯:《中國史學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17. 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編:《鄧廣銘教授百年誕辰紀念論文集》(北京:中華書局,2008)。
18. 史念海主編:《唐史論叢》第二輯(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87)。
19. 向燕南、李峰主編:《新舊唐書與新舊五代史研究》(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9)。
20. 早稻田大學文學部東洋史硏究室編:《中國正史の基礎的研究》(東京:早稻田大學出版部,1984)。
21. 朱關田著:《李邕》(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88)。
22. 牟潤孫著:《注史齋叢稿》(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0)。
23. 何澤恆著:《歐陽脩之經史學》(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80)。
24. 余嘉錫著:《四庫提要辨證》(北京:中華書局,2007)。
25. 余曆雄著:《唐宋文史論集》(吉隆坡:文博社,2010)。
26. 吳玉貴撰:《唐書輯校》(北京:中華書局,2008)。
27. 吳在慶著:《唐五代文史叢考》(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5)。
28. 吳在慶著:《增補唐五代文史叢考》(合肥:黃山書社,2006)。
29. 吳禮權著:《中國筆記小説史》(北京:商務印書館,1993)。
30. 呂思勉著:《史學與史籍七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31. 呂思勉著:《隋唐五代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32. 岑仲勉著:《岑仲勉史學論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90)。
33. 岑仲勉著:《金石論叢》(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34. 岑仲勉著:《唐史餘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35. 岑仲勉著:《隋唐史》(北京:中華書局,1982)。
36. 李崇智編著:《中國歷代年號考》(修訂本)(北京:中華書局,2004)。
37. 李劍國著:《唐五代志怪傳奇敍錄》(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93)。
38. 李樹桐撰:《唐史考辨》(臺北:中華書局,1965)。
39. 李樹桐著:《唐史索隱》(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8)。
40. 杜維運著:《中國史學史》(臺北:三民書局,1993-2004)。
41. [日]尾崎康著:《正史宋元版の硏究》(東京:汲古書院,1989)。
42. 周紹良著:《〈資治通鑑·唐紀〉勘誤》(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
43. 周勛初主編:《唐人軼事匯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44. 周勛初著:《文史探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45. 周勛初著:《唐代筆記小説敍錄》《唐人筆記小説考索》,《周勛初文集》本(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
46. 岳純之著:《唐代官方史學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
47. 林大志著:《蘇頲張說研究》(濟南:齊魯書社,2007)。
48. 林繼中著:《棲息在詩意中——王維小傳》(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00)。
49. 武秀成著:《《舊唐書》辨証》(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50. 金毓黻著:《中國史學史》(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51. [日]松本肇、川合康三編:《中唐文学の視角》(東京:創文社,1998)。
52. [日]竺沙雅章著,方建新譯:《宋朝的太祖和太宗——變革時期的帝王》(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6)。
53. 胡小石著:《胡小石論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54. 胡月霞主編:《2008 年中國古典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吉隆坡:新紀元學院中國語言文學系,2009)。
55. 胡玉縉撰,王欣夫輯:《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補正》(上海:上海書店,1998)。
56. 徐中玉、郭豫適主編:《古代文學理論研究》第23 輯(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
57. 馬茂元撰:《馬茂元說唐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58. [美]倪豪士著:《傳記與小説:唐代文學比較論集》(北京:中華書局,2007)。
59. [美]倪豪士編:《美國學者論唐代文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60. 張元濟著,王紹曾、程遠芬、趙統整理,王紹曾審定:《舊唐書校勘記》(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
61. 張少康、劉三富著:《中國文學理論批評發展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1995)。
62. 張能甫著:《舊唐書詞彙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2)。
63. 張興武著:《五代十國文學編年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1)。
64. 張興武著:《五代作家的人格與詩格》(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
65. 張興武著:《五代藝文考》(成都:巴蜀書社,2003)。
66. 敏澤主編:《中國文學思想史》(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4)。
67. 敏澤著:《中國文學理論批評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
68. 莫礪鋒編:《周勛初先生八十壽辰紀念文集》(北京:中華書局,2008)。
69. 許冠三著:《劉知幾的實錄史學》(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83)。
70. 陳光崇著:《中國史學史論叢》(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85)。
71. 陳尚君著:《唐代文學叢考》(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
72. 陳尚君著:《漢唐文學與文獻論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73. 陳垣著:《史諱舉例》(北京:中華書局,2004)。
74. 陳寅恪著:《元白詩箋證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75. 陳寅恪著:《金明館叢稿二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76. 陳寅恪著:《金明館叢稿初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77. 陳寅恪著:《唐代政治史述論稿》,《陳寅恪集》本,(北京:三聯書店,2001)。
78. 陳清泉等編:《中國史學家評傳》(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
79. 陳學霖著:《宋史論集》(臺北:東大出版,1993)。
80. 陳鐵民著:《王維論稿》(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
81. 陶敏、李一飛著:《隋唐五代文學史料學》(北京:中華書局,2001)。
82. 陶敏著:《唐代文學與文獻論集》(北京:中華書局,2010)。
83. 章群著:《通鑑、新唐書引用筆記小説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
84. [英]崔瑞德編,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西方漢學研究課題組譯:《劍橋中國隋唐史(589-906 年)》(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
85. [日]副島一郎著,王宜瑗譯:《氣與士風 : 唐宋古文的進程與背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86. 傅振倫著:《傅振倫文錄類選》(北京:學苑出版社,1994)。
87. 傅紹良著:《唐代諫議制度與文人》(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
88. 傅璇琮主編:《唐才子傳校箋》(北京:中華書局,1987-1995)。
89. 傅璇琮主編:《唐五代文學編年史》(瀋陽:遼海出版社,1998)。
90. 傅璇琮著:《李德裕年譜》(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91. 傅璇琮著:《唐代科舉與文學》二版(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2003)。
92. 傅璇琮著:《唐代詩人叢考》新版(北京:中華書局,2003)。
93. 傅璇琮著:《唐詩論學叢稿》(北京:中華書局,1999)。
94. 傅璇琮著:《唐翰林學士傳論》(瀋陽:遼海出版社,2005)。
95. 傅璇琮著:《唐翰林學士傳論·晚唐卷》(瀋陽:遼海出版社,2007)。
96. 傅錫壬著:《牛李黨爭與唐代文學》(臺北:東大圖書有限公司,1984)。
97. 彭雅玲著:《史通的歷史敍述理論》(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
98. 程千帆著:《史通箋記》(北京:中華書局,1980)。
99. 程千帆撰:《唐代進士行卷與文學》《古詩考索》,《程千帆全集》本(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100. 程發軔主編:《六十年來之國學》(臺北:正中書局,1976)。
101. 程毅中著:《唐代小説史話》(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0)。
102. 馮志弘著:《北宋古文運動的形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103. 黃永年主編:《古代文獻研究集林》第一集(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89)。
104. 黃永年著:《《舊唐書》與《新唐書》》(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105. 黃永年著:《文史探微》(北京:中華書局,2000 年)。
106. 黃永年著:《唐代史事考釋》(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8)。
107. 黃永年著:《唐史史料學》(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2)。
108. 黃永年著:《樹新義室筆談》(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0)。
109. 楊巾英著:《李林甫與楊國忠之比較硏究》(臺北: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1975)。
110. 楊果霖著:《新舊唐書藝文志研究》(臺北:花木蘭文化工作坊,2005)。
111. 楊家駱撰:《二十五史識語》(臺北:鼎文書局,1980)。
112. 楊翼驤編:《中國史學史資料編年》(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87)。
113. 楊聯陞著:《國史探微》(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3)。
114. 萬曼撰:《唐集敍錄》(北京:中華書局,1980)。
115. 葉慶炳著:《唐詩散論:晚鳴軒文學文集之一》(臺北:洪範書店,1977)。
116. 葛曉音著:《漢唐文學的嬗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0)。
117. 雷家驥著:《中古史學觀念史》(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0)。
118. 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中國古典文學研究會主編:《建構與反思——中國文學史的探索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2)。
119. 劉石著:《有高樓雜稿》(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
120. 劉石著:《有高樓續稿》(南京:鳳凰出版社,2005)。
121. 劉傳鴻著:《兩《唐書》列傳部分詞彙比較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9)。
122. 劉節著:《中國史學史稿》(鄭州:中州書畫社,1982)。
123. 劉葉秋著:《歷代筆記概述》(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
124. 劉寧著:《唐宋之際詩歌演變研究——以元白之元和體的創作影響為中心》(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
125. 潘呂棋昌著:《蕭穎士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3)。
126. 潘定武著:《《漢書》文學論稿》(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8)。
127. 蔡鐘翔、黃保真、成复旺著:《中國文學理論史》(北京:北京出版社,1987)。
128. 鄧國光著:《韓愈文統探微》(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
129. 錢基博著:《韓愈志》(北京:中國書房,1988)。
130. 錢穆著:《中國史學名著》,錢賓四先生全集編輯委員會編:《錢賓四先生全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5)。
131. 戴燕著:《文學史的權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132. 謝保成主編:《中國史學史》(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
133. 謝保成著:《隋唐五代史學》(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1995)。
134. 韓理洲著:《唐文考辨初編》(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92)。
135. 韓理洲著:《新增千家唐文作者考》(西安:三秦出版社,1995)。
136. 瞿林東著:《中國史學史研究》(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
137. 瞿林東著:《中國史學史綱》(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138. 瞿林東著:《唐代史學論稿》(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89)。
139. 瞿林东主编:《20 世纪二十四史研究綜論》(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9)。
140. 簡宗梧著:《漢賦源流與價值之商榷》(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0)。
141. 羅宗強著:《因緣集——羅宗強自選集》(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4)。
142. 羅宗強著:《隋唐五代文學思想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143. 羅根澤著:《中國文學批評史》(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3)。
144. 羅婉薇著:《逍遙一卷輕:五代詩人與詩風》(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09)。
145. 羅聯添著:《唐代文學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9)。
146. 譚優學著:《唐詩人行年考》(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
147. 譚優學著:《唐詩人行年考續編》(成都:巴蜀書社,1987)。
148. 嚴杰著:《唐五代筆記考論》(北京:中華書局,2009)。
149. 嚴杰著:《歐陽脩年譜》(南京:南京出版社,1993)。
150. 嚴耕望撰:《唐史硏究叢稿》(香港:新亞研究所,1969)。
151. 饒宗頤著:《中國史學上之正統論——中國史學觀念探討之一》(香港:龍門書店,1977)。
152. 顧永新著:《歐陽脩學術研究》(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3)。
153. 龔向農編著:《舊唐書札迻》(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1990)。
154. Rotours, Robert des. Le traité des examens: Traduit de la nouvelle histoire des T’ang.Paris: Librerie Ernest Leroux, 1932.
155. Twitchett, Denis Crispin. The Writing of Official History under the T’ang.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2.
三、期刊論文
1. 卞孝萱:〈與《舊唐書》共存的一部力作——評《《舊唐書》辨證》〉(《中國典籍與文化》2004 年第1 期),頁124-127。
2. 牛繼清:〈清代揚州學者對《舊唐書》的整理研究〉(《寧夏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第28 卷第5 期,2007 年9 月),頁77-81。
3. 王元軍:〈許敬宗纂改唐太宗實錄及國史問題探疑〉(《中國史研究》1996 年第1期),頁149-155。
4. 王基倫:〈孫逖研究〉(《國立編譯館館刊》第15 卷第1 期,1986 年6 月),頁177-192。
5. 王德毅:〈宋代史家的唐史學〉(《臺大文史哲學報》第50 期,1999 年6 月),頁311-327。
6. 王賡武著,黃啓江譯:〈《舊五代史》及五代時期的歷史撰寫〉(《食貨月刊》第8 卷第5 期,1978 年8 月),頁237-247。
7. 亓婷婷:〈陳子昂評價問題析論〉(《國文學報》第20 期,1991 年6 月),頁145-172。
8. 朱政惠:〈海外學者對中國史學的研究及其思考〉(《史林》2006 年第4 期),頁165-182。
9. 吳彩娥:〈兩唐書文苑傳之比較——文學觀之部〉(《輔仁國文學報》第3 集,
1987),頁315-332。
10. 吳彩娥:〈兩唐書文苑傳之比較〉(《輔仁國文學報》第4 集,1988),頁257-275。
11. 李一飛:〈李杜並稱、李杜優劣論探源——兼為元稹「李杜論」一辨〉(《湘潭師範學院學報》第12 卷第2 期,1991 年4 月),頁66-70。
12. 李南暉:〈《大唐新語》校札〉(《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0 年第5 期),頁27-35。
13. 李南暉:〈《史通·古今正史》唐史箋證〉(《文獻》2000 年第3 期),頁57-66。
14. 李南暉:〈作爲國史材料的唐人偏記小説——以行狀為中心〉(《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 年第4 期),頁15-23。
15. 李南暉:〈唐紀傳體國史修撰考略〉(《文獻》2003 年第1 期),頁31-46。
16. 李紀祥:〈中國史學的兩種「實錄」傳統——「鑒式實錄」與「興式實錄」之理念及其歷史世界〉(《漢學研究》第21 卷第2 期,2003 年12 月),頁367-390。
17. [日]尾崎康:〈宋元刊兩唐書および五代史記について〉,《斯道文庫論集》第21輯(1985),頁121-150。
18. 柯金木:〈兩《唐書·儒學傳》儒史雜混之探析〉(《孔孟學報》第69 期,1995年3 月),頁91-113。
19. 柯金木:〈從《舊唐書》二十本紀「史臣曰」看唐代史臣的史德〉(《中華學苑》第49 期,1997 年1 月),頁57-77。
20. 胡可先:〈論「富吳體」的特徵和影響〉(《江海學刊》2001 年第3 期),頁158-161。
21. 康韻梅:〈唐代古文與小説的交涉——以韓愈、柳宗元的作品為考察中心〉(《臺大文史哲學報》第68 期,2008 年5 月),頁105-133。
22. 曹仕邦:〈《舊唐書》立僧傳之暗示作用〉(《中國學人》第6 期,1977 年9
月),頁119-130。
23. 莊萬壽:〈劉知幾實錄史學與孔子思想的關係之研究〉(《中國學術年刊》第10期,1989 年2 月),頁255-270。
24. 陳芳明:〈宋代正統論的形成背景及其内容——從史學史的觀點試探宋代史學之一〉(《食貨月刊》第1 卷第8 號,1971 年11 月),頁418-430。
25. 陳飛:〈唐代「射策」與「對策」辨略〉(《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3 卷,2008 年第1 期),頁139-143。
26. 陳飛:〈唐代文學概念的確立與實現——以早期史學為中心〉(《文學遺產》2005年第1 期),頁86-96。
27. 陳進益:〈五代十國經學試論〉(《東吳中文研究集刊》第9 期,2002 年9 月),頁25-46。
28. 傅璇琮、張忱石、許逸民:〈兩《唐書》校勘拾遺〉(《文史》第12 輯,1981 年9 月),頁63-75。
29. 傅璇琮:〈兩《唐書》掇誤〉(《文獻》2006 年第3 期),頁3-14。
30. 曾守正:〈《舊唐書·文苑傳》的文學思想〉(《淡江大學中文學報》第12 期,2005 年6 月),頁121-144。
31. 曾守正:〈歷史圖像與文學評價的曡合——兩《唐書》文學類傳「時變」思想的落差〉(《政大中文學報》第4 期,2005 年12 月),頁29-58。
32. 詹宗祐:〈試論1980 年以來新校本新舊唐書《唐書》校勘研究〉(《興大歷史學報》第19 期,2007 年11 月),頁177-204。
33. 趙惠芬:〈略論《舊唐書》版本於各代的刊刻狀況〉(《東海大學圖書館館訊》新59 期,2006 年8 月),頁24-33。
34. 劉浦江:〈正統論下的五代史觀〉(《唐研究》第十一卷,2005),頁73-93。
35. 蕭占鵬、劉偉:〈唐代文論中生命化批評的人文意蘊〉(《文學遺產》2009 年第6期),頁26-33。
36. 閻質杰:〈《舊唐書》的編纂經過及作者〉(《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4 年第1 期),頁55-58。
37. 謝保成:〈《舊唐書》的史料來源〉(《唐研究》第一卷,1995 年12 月),頁353-376。
38. 嚴耕望:〈新舊兩《唐書》史料價值比論〉(《新亞學報》第18 卷,1997 年7月),頁1-15。
39. [日]籐田純子:〈唐代の史學——前代史修撰と國史編纂の間〉,《思想》第33號(1975),頁65-71。
40. [日]籐田純子:〈舊唐書の成立について〉,《思想》第27 號(1969),頁50-59。
四、學位論文
1. 田恩銘撰:《兩《唐書》中的中唐文學家傳記研究》(霍松林教授指導,陝西師範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8)。
2. 余曆雄撰:《兩《唐書》採摭韓愈古文之研究》(周勛初教授指導,南京大學博士論文,2003)。
3. 李南暉撰:《唐國史與唐人偏記小説關係研究》(周勛初教授指導,南京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0)。
4. 張榮芳撰:《唐代史館與史官》(傅樂成教授指導,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1)。
5. 梁承根撰:《兩《唐書》文人傳之比較》(周勛初、莫礪鋒教授指導,南京大學博士論文,1996)。
6. 陳亭佑撰:《王維的心靈與時代》(方瑜、陳弱水教授指導,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研究所
97151024
99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7151024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曾守正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作者) 林綏傑zh_TW
dc.creator (作者) 林綏傑zh_TW
dc.date (日期) 2010en_US
dc.date.accessioned 5-十月-2011 14:35:27 (UTC+8)-
dc.date.available 5-十月-2011 14:35:27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5-十月-2011 14:35:27 (UTC+8)-
dc.identifier (其他 識別碼) G0097151024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1264-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中國文學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7151024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9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本文擬將史書中的文學類傳,即《舊唐書·文苑傳》視爲研究對象,從史書的編纂體例等著手,以辨析《舊唐書》史臣對〈文苑傳〉中的材料,於取捨、增刪之間的考量。本文第二章主要説明《舊唐書》的編纂過程,探討史臣所制定的編纂總則「褒貶或從於新意,纂修須按於舊書」,以及宋初史官對於「新意」的異議。從中揭示五代史臣對於正統的認知。第三章辨析〈文苑傳〉載入作品的情況,以及當中所隱含的「用」意。第四章指出《舊唐書·文苑傳》乃接續「人文化成」的傳統,進而論述其實踐情況。本文循此討論「人文化成」觀念下,有關史臣的體裁取向。最後,本文為以上所論作一總體的回顧,以及提出本文的限制及未來展望。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舊唐書》研究概況…………………………………………………5
一、《舊唐書》史學領域的研究概況…………………………………………5
二、《舊唐書》文學領域的研究概況…………………………………………13
第三節 研究進路………………………………………………………………17
第二章 《舊唐書》的編纂及其相關問題…………………………………19
第一節 五代時期的史料搜集與《舊唐書》編纂…………………………19
第二節 《舊唐書》編纂總則與宋初史官的異議…………………………23
一、「纂修須按於舊書」………………………………………………………23
二、「褒貶或從於新意」………………………………………………………26
三、宋初史官對於「新意」的異議……………………………………………28
第三節 《舊唐書》的正統觀念……………………………………………31
一、五代史臣正統的認知………………………………………………………35
二、五代史臣的期許……………………………………………………………39
第三章 載文入史的現象及其「用」意……………………………………42
第一節 載文入史的傳統……………………………………………………42
第二節 載文入史的情況……………………………………………………47
一、卷上部分……………………………………………………………………49
二、卷中部分……………………………………………………………………51
三、卷下部分……………………………………………………………………61
第三節 史書鑒戒的用意……………………………………………………73
第四章 「人文化成」觀念的承起及其體裁取向…………………………80
第一節 接續「人文化成」的傳統…………………………………………80
第二節 實踐「人文化成」的觀念…………………………………………85
一、典型作家的確立……………………………………………………………87
二、韓愈地位的評估……………………………………………………………93
第三節 「人文化成」觀念下的體裁取向…………………………………97
一、史臣屬駢體文派的看法……………………………………………………97
二、彰顯「文之為用」的「用」意……………………………………………100
第五章 結論…………………………………………………………………103
第一節 本文的回顧…………………………………………………………103
第二節 本文的限制…………………………………………………………104
第三節 未來的展望…………………………………………………………104
參考書目………………………………………………………………………105
zh_TW
dc.language.iso en_US-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7151024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舊唐書》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文苑傳〉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載文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鑒戒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人文化成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駢文zh_TW
dc.title (題名) 《舊唐書·文苑傳》研究zh_TW
dc.title (題名) A study of literary collected biographies of Jiu Tang Shu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凡例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 本參考書目分爲:古典文獻、現代論著、期刊論文、學位論文等四類。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 按時代先後,次以姓氏筆畫、英文字母順序編排。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古典文獻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 [漢]司馬遷撰:《史記》(北京:中華書局,198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 [漢]班固撰,[唐]顔師古注:《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 [唐]元稹撰,冀勤點校:《元稹集》(修訂本)(北京:中華書局,201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 [唐]王維著,[清]趙殿成箋注:《王右丞集箋注》(香港:中華書局香港分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7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 [唐]令狐德棻等撰:《周書》(北京:中華書局,197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 [唐]司空圖著,祖保泉等箋校:《司空表聖詩文集箋校》(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 [唐]白居易著,朱金城箋校:《白居易集箋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 [唐]吳兢編著:《貞觀政要》(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 [唐]李白撰,安旗等注釋:《李白全集編年注釋》(四川:巴蜀書社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9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 [唐]李百藥撰:《北齊書》(北京:中華書局,197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 [唐]李延壽撰:《北史》(北京:中華書局,197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2. [唐]李延壽撰:《南史》(北京:中華書局,197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3. [唐]李林甫等撰,陳仲夫點校:《唐六典》(北京:中華書局,199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4. [唐]杜佑撰,王文錦等點校:《通典》(北京:中華書局,198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5. [唐]杜甫著,[清]仇兆鰲注:《杜詩詳注》(北京:中華書局,197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6. [唐]姚思廉撰:《梁書》(北京:中華書局,197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7. [唐]姚思廉撰:《陳書》(北京:中華書局,197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8. [唐]封演撰,趙貞信校注:《封氏聞見記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 [唐]徐堅著:《初學記》(北京:中華書局,200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0. [唐]陳子昂撰,徐鵬校:《陳子昂集》(北京:中華書局,196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1. [唐]陸贄撰,王素點校:《陸贄集》(北京:中華書局,200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2. [唐]劉知幾撰,[清]浦起龍釋:《史通通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3. [唐]劉肅撰,許德楠、李鼎霞點校:《大唐新語》(北京:中華書局,198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4. [唐]劉餗撰,程毅中點校:《隋唐嘉話》;[唐]張鷟撰 趙守儼點校:《朝野僉載》(北京:中華書局,197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5. [唐]鄭處誨撰,田廷柱點校:《明皇雜錄》;[唐]裴庭裕撰,田廷柱點校:《東觀奏記》(北京:中華書局,199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6. [唐]盧照鄰、楊烱撰,徐明霞點校:《盧照鄰集 楊烱集》(北京:中華書局,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8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7. [唐]韓愈撰,馬其昶校注,馬茂元整理:《韓昌黎文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8. [唐]魏徵、令狐德棻等撰:《隋書》(北京:中華書局,197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9. [後晉]劉昫等撰:《舊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0. [五代]孫光憲撰,賈二強點校:《北夢瑣言》(北京:中華書局,200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1. [宋]王欽若等編纂,周勛初等校訂:《冊府元龜》(點校本)(南京:鳳凰出版社,200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2. [宋]王溥撰:《五代會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3. [宋]王溥撰:《唐會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4. [宋]王應麟著,[清]翁元圻等注,欒保群等校點:《困學紀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5. [宋]王讜撰,周勛初校證:《唐語林校證》(北京:中華書局,198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6. [宋]司馬光編著,[元]胡三省音注:《資治通鑑》(北京:中華書局,195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7. [宋]朱熹撰:《四書章句集注》(北京:中華書局,198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8. [宋]吳縝撰:《新唐書糾謬》,《知不足齋叢本》本(北京:中華書局,199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9. [宋]宋敏求編:《唐大詔令集》(北京:中華書局,200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0. [宋]李昉等編:《太平廣記》(北京:中華書局,200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1. [宋]洪邁撰,孔凡禮點校:《容齋隨筆》(北京:中華書局,200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2. [宋]晁公武著,孫猛校證:《郡齋讀書志校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3. [宋]郭茂倩編:《樂府詩集》(北京:中華書局,197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4. [宋]陳振孫撰,徐小蠻、顧美華點校:《直齋書錄解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5. [宋]章如愚編撰:《山堂考索》(北京:中華書局,199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6. [宋]歐陽脩、宋祁撰:《新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7. [宋]歐陽脩撰,[宋]徐無黨注:《新五代史》(北京:中華書局,197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8. [宋]歐陽脩撰:《歐陽文忠公集》,《四部叢刊》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9. [宋]錢易撰,黃壽成點校:《南部新書》(北京:中華書局,200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0. [元]脫脫等撰:《宋史》(北京:中華書局,198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1. [清]王士禛原編,鄭方坤補,李珍華點校:《五代詩話》(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2. [清]王夫之著:《讀通鑑論》(北京:中華書局,197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3. [清]王鳴盛著,黃曙輝點校:《十七史商榷》(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4. [清]永瑢等撰:《四庫全書總目》(北京:中華書局,196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5. [清]皮錫瑞著,周予同註釋:《經學歷史》(北京:中華書局,195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6. [清]李慈銘著,由雲龍輯:《越縵堂讀書記》第二版(北京:中華書局,200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7. [清]李調元編,何光清點校:《全五代詩》(成都:巴蜀書社,199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8. [清]邵懿辰撰,邵章續錄:《增訂四庫簡明目錄標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9. [清]徐松輯:《宋會要輯稿》(北京:中華書局,195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0. [清]翁方綱等撰,吳格、樂怡標校:《四庫提要分纂稿》(上海:上海書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00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1. [清]章學誠著,葉瑛校注:《文史通義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9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2. [清]彭定求編:《全唐詩》(北京:中華書局,196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3. [清]董誥等編:《全唐文》(北京:中華書局,198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4. [清]趙翼著,王樹民校證:《廿二史劄記校證》(訂補本)(北京:中華書局,198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5. [清]趙翼撰:《陔餘叢考》(北京:中華書局,196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6. [清]錢大昕著,方詩銘﹑周殿傑校點:《廿二史考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7. [清]錢大昕著:《潛研堂文集》《十駕齋養新錄》,《嘉定錢大昕全集》本(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8. [清]顧炎武著,[清]黃汝成集釋,栾保群、呂宗力校點:《日知録集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9. 陳尚君輯纂:《舊五代史新輯會證》(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0. 傅璇琮、徐海榮、徐吉軍主編:《五代史書彙編》(杭州:杭州出版社,200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1. 曾棗莊、劉琳主編:《全宋文》(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2. 趙爾巽等撰:《清史稿》(北京:中華書局,197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二、現代論著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 卞孝萱著:《唐代文史論叢》,《卞孝萱文集》第2 卷(南京:鳳凰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01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 牛致功著:《唐代的史學與《通鑑》》(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8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 王仲犖著:《隋唐五代史》(北京:中華書局,200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 王守棟著:《唐代宦官政治》(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 王步高著:《司空圖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 王素著:《陸贄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 王基倫著:《唐宋古文論集》(臺北:里仁書局,20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 王運熙、楊明著:《隋唐五代文學批評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 王運熙著:《中國古代文論管窺》(增補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 王壽南著:《唐代人物與政治》(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 王夢鷗著:《文學概論》(臺北:藝文印書館,197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2. 王夢鷗撰:《唐人小説研究》(臺北:藝文印書館,1971-197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3. 王輝斌著:《王維新考論》(合肥:黃山書社,200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4. 王樹民著:《中國史學史綱要》(北京:中華書局,199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5. 中國文學的多層面探討國際學術會議論文編輯委員會編:《語文、情性、義理:中國文學的多層面探討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9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6. [日]内藤湖南著,馬彪譯:《中國史學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7. 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編:《鄧廣銘教授百年誕辰紀念論文集》(北京:中華書局,200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8. 史念海主編:《唐史論叢》第二輯(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8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 向燕南、李峰主編:《新舊唐書與新舊五代史研究》(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0. 早稻田大學文學部東洋史硏究室編:《中國正史の基礎的研究》(東京:早稻田大學出版部,198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1. 朱關田著:《李邕》(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8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2. 牟潤孫著:《注史齋叢稿》(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3. 何澤恆著:《歐陽脩之經史學》(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8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4. 余嘉錫著:《四庫提要辨證》(北京:中華書局,200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5. 余曆雄著:《唐宋文史論集》(吉隆坡:文博社,201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6. 吳玉貴撰:《唐書輯校》(北京:中華書局,200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7. 吳在慶著:《唐五代文史叢考》(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8. 吳在慶著:《增補唐五代文史叢考》(合肥:黃山書社,200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9. 吳禮權著:《中國筆記小説史》(北京:商務印書館,199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0. 呂思勉著:《史學與史籍七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1. 呂思勉著:《隋唐五代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2. 岑仲勉著:《岑仲勉史學論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9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3. 岑仲勉著:《金石論叢》(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4. 岑仲勉著:《唐史餘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5. 岑仲勉著:《隋唐史》(北京:中華書局,198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6. 李崇智編著:《中國歷代年號考》(修訂本)(北京:中華書局,200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7. 李劍國著:《唐五代志怪傳奇敍錄》(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9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8. 李樹桐撰:《唐史考辨》(臺北:中華書局,196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9. 李樹桐著:《唐史索隱》(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0. 杜維運著:《中國史學史》(臺北:三民書局,1993-200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1. [日]尾崎康著:《正史宋元版の硏究》(東京:汲古書院,198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2. 周紹良著:《〈資治通鑑·唐紀〉勘誤》(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3. 周勛初主編:《唐人軼事匯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4. 周勛初著:《文史探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5. 周勛初著:《唐代筆記小説敍錄》《唐人筆記小説考索》,《周勛初文集》本(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6. 岳純之著:《唐代官方史學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7. 林大志著:《蘇頲張說研究》(濟南:齊魯書社,200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8. 林繼中著:《棲息在詩意中——王維小傳》(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0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9. 武秀成著:《《舊唐書》辨証》(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0. 金毓黻著:《中國史學史》(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1. [日]松本肇、川合康三編:《中唐文学の視角》(東京:創文社,199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2. [日]竺沙雅章著,方建新譯:《宋朝的太祖和太宗——變革時期的帝王》(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3. 胡小石著:《胡小石論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4. 胡月霞主編:《2008 年中國古典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吉隆坡:新紀元學院中國語言文學系,200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5. 胡玉縉撰,王欣夫輯:《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補正》(上海:上海書店,199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6. 徐中玉、郭豫適主編:《古代文學理論研究》第23 輯(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7. 馬茂元撰:《馬茂元說唐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8. [美]倪豪士著:《傳記與小説:唐代文學比較論集》(北京:中華書局,200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9. [美]倪豪士編:《美國學者論唐代文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0. 張元濟著,王紹曾、程遠芬、趙統整理,王紹曾審定:《舊唐書校勘記》(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1. 張少康、劉三富著:《中國文學理論批評發展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9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2. 張能甫著:《舊唐書詞彙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3. 張興武著:《五代十國文學編年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4. 張興武著:《五代作家的人格與詩格》(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5. 張興武著:《五代藝文考》(成都:巴蜀書社,200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6. 敏澤主編:《中國文學思想史》(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7. 敏澤著:《中國文學理論批評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8. 莫礪鋒編:《周勛初先生八十壽辰紀念文集》(北京:中華書局,200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9. 許冠三著:《劉知幾的實錄史學》(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8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0. 陳光崇著:《中國史學史論叢》(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8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1. 陳尚君著:《唐代文學叢考》(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2. 陳尚君著:《漢唐文學與文獻論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3. 陳垣著:《史諱舉例》(北京:中華書局,200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4. 陳寅恪著:《元白詩箋證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5. 陳寅恪著:《金明館叢稿二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6. 陳寅恪著:《金明館叢稿初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7. 陳寅恪著:《唐代政治史述論稿》,《陳寅恪集》本,(北京:三聯書店,20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8. 陳清泉等編:《中國史學家評傳》(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9. 陳學霖著:《宋史論集》(臺北:東大出版,199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0. 陳鐵民著:《王維論稿》(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1. 陶敏、李一飛著:《隋唐五代文學史料學》(北京:中華書局,20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2. 陶敏著:《唐代文學與文獻論集》(北京:中華書局,201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3. 章群著:《通鑑、新唐書引用筆記小説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4. [英]崔瑞德編,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西方漢學研究課題組譯:《劍橋中國隋唐史(589-906 年)》(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5. [日]副島一郎著,王宜瑗譯:《氣與士風 : 唐宋古文的進程與背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6. 傅振倫著:《傅振倫文錄類選》(北京:學苑出版社,199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7. 傅紹良著:《唐代諫議制度與文人》(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8. 傅璇琮主編:《唐才子傳校箋》(北京:中華書局,1987-199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9. 傅璇琮主編:《唐五代文學編年史》(瀋陽:遼海出版社,199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0. 傅璇琮著:《李德裕年譜》(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1. 傅璇琮著:《唐代科舉與文學》二版(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200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2. 傅璇琮著:《唐代詩人叢考》新版(北京:中華書局,200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3. 傅璇琮著:《唐詩論學叢稿》(北京:中華書局,199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4. 傅璇琮著:《唐翰林學士傳論》(瀋陽:遼海出版社,200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5. 傅璇琮著:《唐翰林學士傳論·晚唐卷》(瀋陽:遼海出版社,200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6. 傅錫壬著:《牛李黨爭與唐代文學》(臺北:東大圖書有限公司,198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7. 彭雅玲著:《史通的歷史敍述理論》(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8. 程千帆著:《史通箋記》(北京:中華書局,198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9. 程千帆撰:《唐代進士行卷與文學》《古詩考索》,《程千帆全集》本(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0. 程發軔主編:《六十年來之國學》(臺北:正中書局,197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1. 程毅中著:《唐代小説史話》(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2. 馮志弘著:《北宋古文運動的形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3. 黃永年主編:《古代文獻研究集林》第一集(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8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4. 黃永年著:《《舊唐書》與《新唐書》》(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5. 黃永年著:《文史探微》(北京:中華書局,2000 年)。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6. 黃永年著:《唐代史事考釋》(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7. 黃永年著:《唐史史料學》(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8. 黃永年著:《樹新義室筆談》(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9. 楊巾英著:《李林甫與楊國忠之比較硏究》(臺北: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197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0. 楊果霖著:《新舊唐書藝文志研究》(臺北:花木蘭文化工作坊,200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1. 楊家駱撰:《二十五史識語》(臺北:鼎文書局,198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2. 楊翼驤編:《中國史學史資料編年》(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8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3. 楊聯陞著:《國史探微》(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4. 萬曼撰:《唐集敍錄》(北京:中華書局,198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5. 葉慶炳著:《唐詩散論:晚鳴軒文學文集之一》(臺北:洪範書店,197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6. 葛曉音著:《漢唐文學的嬗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7. 雷家驥著:《中古史學觀念史》(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8. 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中國古典文學研究會主編:《建構與反思——中國文學史的探索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9. 劉石著:《有高樓雜稿》(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20. 劉石著:《有高樓續稿》(南京:鳳凰出版社,200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21. 劉傳鴻著:《兩《唐書》列傳部分詞彙比較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22. 劉節著:《中國史學史稿》(鄭州:中州書畫社,198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23. 劉葉秋著:《歷代筆記概述》(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24. 劉寧著:《唐宋之際詩歌演變研究——以元白之元和體的創作影響為中心》(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25. 潘呂棋昌著:《蕭穎士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26. 潘定武著:《《漢書》文學論稿》(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27. 蔡鐘翔、黃保真、成复旺著:《中國文學理論史》(北京:北京出版社,198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28. 鄧國光著:《韓愈文統探微》(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29. 錢基博著:《韓愈志》(北京:中國書房,198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30. 錢穆著:《中國史學名著》,錢賓四先生全集編輯委員會編:《錢賓四先生全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31. 戴燕著:《文學史的權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32. 謝保成主編:《中國史學史》(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33. 謝保成著:《隋唐五代史學》(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199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34. 韓理洲著:《唐文考辨初編》(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9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35. 韓理洲著:《新增千家唐文作者考》(西安:三秦出版社,199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36. 瞿林東著:《中國史學史研究》(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37. 瞿林東著:《中國史學史綱》(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38. 瞿林東著:《唐代史學論稿》(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8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39. 瞿林东主编:《20 世纪二十四史研究綜論》(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40. 簡宗梧著:《漢賦源流與價值之商榷》(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41. 羅宗強著:《因緣集——羅宗強自選集》(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42. 羅宗強著:《隋唐五代文學思想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43. 羅根澤著:《中國文學批評史》(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44. 羅婉薇著:《逍遙一卷輕:五代詩人與詩風》(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0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45. 羅聯添著:《唐代文學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46. 譚優學著:《唐詩人行年考》(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47. 譚優學著:《唐詩人行年考續編》(成都:巴蜀書社,198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48. 嚴杰著:《唐五代筆記考論》(北京:中華書局,200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49. 嚴杰著:《歐陽脩年譜》(南京:南京出版社,199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50. 嚴耕望撰:《唐史硏究叢稿》(香港:新亞研究所,196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51. 饒宗頤著:《中國史學上之正統論——中國史學觀念探討之一》(香港:龍門書店,197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52. 顧永新著:《歐陽脩學術研究》(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53. 龔向農編著:《舊唐書札迻》(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199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54. Rotours, Robert des. Le traité des examens: Traduit de la nouvelle histoire des T’ang.Paris: Librerie Ernest Leroux, 193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55. Twitchett, Denis Crispin. The Writing of Official History under the T’ang.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三、期刊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 卞孝萱:〈與《舊唐書》共存的一部力作——評《《舊唐書》辨證》〉(《中國典籍與文化》2004 年第1 期),頁124-12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 牛繼清:〈清代揚州學者對《舊唐書》的整理研究〉(《寧夏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第28 卷第5 期,2007 年9 月),頁77-8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 王元軍:〈許敬宗纂改唐太宗實錄及國史問題探疑〉(《中國史研究》1996 年第1期),頁149-15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 王基倫:〈孫逖研究〉(《國立編譯館館刊》第15 卷第1 期,1986 年6 月),頁177-19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 王德毅:〈宋代史家的唐史學〉(《臺大文史哲學報》第50 期,1999 年6 月),頁311-32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 王賡武著,黃啓江譯:〈《舊五代史》及五代時期的歷史撰寫〉(《食貨月刊》第8 卷第5 期,1978 年8 月),頁237-24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7. 亓婷婷:〈陳子昂評價問題析論〉(《國文學報》第20 期,1991 年6 月),頁145-17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8. 朱政惠:〈海外學者對中國史學的研究及其思考〉(《史林》2006 年第4 期),頁165-18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9. 吳彩娥:〈兩唐書文苑傳之比較——文學觀之部〉(《輔仁國文學報》第3 集,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87),頁315-332。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0. 吳彩娥:〈兩唐書文苑傳之比較〉(《輔仁國文學報》第4 集,1988),頁257-27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1. 李一飛:〈李杜並稱、李杜優劣論探源——兼為元稹「李杜論」一辨〉(《湘潭師範學院學報》第12 卷第2 期,1991 年4 月),頁66-7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2. 李南暉:〈《大唐新語》校札〉(《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0 年第5 期),頁27-3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3. 李南暉:〈《史通·古今正史》唐史箋證〉(《文獻》2000 年第3 期),頁57-6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4. 李南暉:〈作爲國史材料的唐人偏記小説——以行狀為中心〉(《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 年第4 期),頁15-2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5. 李南暉:〈唐紀傳體國史修撰考略〉(《文獻》2003 年第1 期),頁31-4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6. 李紀祥:〈中國史學的兩種「實錄」傳統——「鑒式實錄」與「興式實錄」之理念及其歷史世界〉(《漢學研究》第21 卷第2 期,2003 年12 月),頁367-39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7. [日]尾崎康:〈宋元刊兩唐書および五代史記について〉,《斯道文庫論集》第21輯(1985),頁121-15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8. 柯金木:〈兩《唐書·儒學傳》儒史雜混之探析〉(《孔孟學報》第69 期,1995年3 月),頁91-11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9. 柯金木:〈從《舊唐書》二十本紀「史臣曰」看唐代史臣的史德〉(《中華學苑》第49 期,1997 年1 月),頁57-77。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0. 胡可先:〈論「富吳體」的特徵和影響〉(《江海學刊》2001 年第3 期),頁158-16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1. 康韻梅:〈唐代古文與小説的交涉——以韓愈、柳宗元的作品為考察中心〉(《臺大文史哲學報》第68 期,2008 年5 月),頁105-13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2. 曹仕邦:〈《舊唐書》立僧傳之暗示作用〉(《中國學人》第6 期,1977 年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月),頁119-13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3. 莊萬壽:〈劉知幾實錄史學與孔子思想的關係之研究〉(《中國學術年刊》第10期,1989 年2 月),頁255-27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4. 陳芳明:〈宋代正統論的形成背景及其内容——從史學史的觀點試探宋代史學之一〉(《食貨月刊》第1 卷第8 號,1971 年11 月),頁418-43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5. 陳飛:〈唐代「射策」與「對策」辨略〉(《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3 卷,2008 年第1 期),頁139-14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6. 陳飛:〈唐代文學概念的確立與實現——以早期史學為中心〉(《文學遺產》2005年第1 期),頁86-9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7. 陳進益:〈五代十國經學試論〉(《東吳中文研究集刊》第9 期,2002 年9 月),頁25-4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8. 傅璇琮、張忱石、許逸民:〈兩《唐書》校勘拾遺〉(《文史》第12 輯,1981 年9 月),頁63-7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9. 傅璇琮:〈兩《唐書》掇誤〉(《文獻》2006 年第3 期),頁3-1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0. 曾守正:〈《舊唐書·文苑傳》的文學思想〉(《淡江大學中文學報》第12 期,2005 年6 月),頁121-14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1. 曾守正:〈歷史圖像與文學評價的曡合——兩《唐書》文學類傳「時變」思想的落差〉(《政大中文學報》第4 期,2005 年12 月),頁29-5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2. 詹宗祐:〈試論1980 年以來新校本新舊唐書《唐書》校勘研究〉(《興大歷史學報》第19 期,2007 年11 月),頁177-204。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3. 趙惠芬:〈略論《舊唐書》版本於各代的刊刻狀況〉(《東海大學圖書館館訊》新59 期,2006 年8 月),頁24-3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4. 劉浦江:〈正統論下的五代史觀〉(《唐研究》第十一卷,2005),頁73-9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5. 蕭占鵬、劉偉:〈唐代文論中生命化批評的人文意蘊〉(《文學遺產》2009 年第6期),頁26-3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6. 閻質杰:〈《舊唐書》的編纂經過及作者〉(《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4 年第1 期),頁55-5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7. 謝保成:〈《舊唐書》的史料來源〉(《唐研究》第一卷,1995 年12 月),頁353-37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8. 嚴耕望:〈新舊兩《唐書》史料價值比論〉(《新亞學報》第18 卷,1997 年7月),頁1-15。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9. [日]籐田純子:〈唐代の史學——前代史修撰と國史編纂の間〉,《思想》第33號(1975),頁65-7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0. [日]籐田純子:〈舊唐書の成立について〉,《思想》第27 號(1969),頁50-59。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四、學位論文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 田恩銘撰:《兩《唐書》中的中唐文學家傳記研究》(霍松林教授指導,陝西師範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8)。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2. 余曆雄撰:《兩《唐書》採摭韓愈古文之研究》(周勛初教授指導,南京大學博士論文,2003)。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3. 李南暉撰:《唐國史與唐人偏記小説關係研究》(周勛初教授指導,南京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0)。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4. 張榮芳撰:《唐代史館與史官》(傅樂成教授指導,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1)。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5. 梁承根撰:《兩《唐書》文人傳之比較》(周勛初、莫礪鋒教授指導,南京大學博士論文,1996)。zh_TW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6. 陳亭佑撰:《王維的心靈與時代》(方瑜、陳弱水教授指導,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