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國科會研究計畫

文章檢視/開啟

書目匯出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引文資訊

TAIR相關學術產出

題名 深邃與簡約---《聊齋志異》與《閱微草堂筆記》的續衍辯證
其他題名 Deepness and Purity: the Group of Sequels of Liao-Chai Chih-I(Strange Stories from the Leisure Studio) and Yueh-Wei Ts` Ao-T` Ang Pi-Chi(Jottings from the Thatched Abode of Close Observations)
作者 高桂惠
貢獻者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
關鍵詞 語文;《聊齋志異》;《閱微草堂筆記》;續衍;蒲派;紀派
日期 2007
上傳時間 31-十月-2011 14:03:54 (UTC+8)
摘要 本研究計劃針對《聊齋誌異》、《閱微草堂筆記》的續衍現象進行探討,擬由三方面考察:一、由語言文字的審美層面切入文言小說美學的激盪:透過敘事情節在語境中的展演,經由韻\\散、文\\白等面向的細讀與討論,試圖貼近文言小說的言說世界。蒲松齡《聊齋誌異》與紀昀的《閱微草堂筆記》由民間搜錄的大眾故事,與文人抒情性、教化性的美致和雅趣之小眾美學相激盪,究竟是否在受眾關懷、表達形式等方面有一些調節的痕跡?一般而言,大眾藝文的眼光是平視的,無不想盡辦法回應世俗比較匆忙的節奏,其情趣有一定的隨眾性;而小眾藝文相對而言眼光比較是居高臨下的,充滿著自賞性的、耐久性的品味體會,這兩種美學張力有沒有在小說的相關續衍作品中呈現?是否在後代發展中形成所謂「蒲派」與「紀派」的流派觀念與美學差異?二、書寫風氣的傳承和影響:蒲松齡《聊齋誌異》與紀昀《閱微草堂筆記》的故事常有原型,有些原本就是大眾口語文學蒐集加工,經由書寫方式及其開發的書寫風氣,是否帶來新舊類型意識的相關論辯,並經由續衍現象中文學典範的再操作與複製,是否加強另一種文化場域的生成與再生?三、「誌異」與「筆記」的文類意涵:在「誌異」的文化中,對應於理性世界的體系,各因其本身攜帶了大量的文化新質與雜質,並蘊藏著豐富的文化新舊質的衝突與調和狀態,鬼怪文化如何落實於具象世界?鬼怪的知識及理念如何小說化?如何發展為小說之教?又如何在小說之中成為審美的對象?經由「誌異」的實踐以及續衍作品的意義轉換,提供我們對「蒲派」的敘事非常大的想像空間,藉由它與「筆記」形態的「紀派」之簡鍊斷片風格相互辯證文學美學之異趣(理趣/雅趣),以呈現小說形態發展的動態景觀。本計劃透過這三方面的考察,期望能經由小說尋索文化的跨時空存在,提供理性與詩性的敘事一個比較系統的辯證理解。
關聯 基礎研究
學術補助
研究期間:9608~ 9707
研究經費:451仟元
資料類型 report
dc.contributor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zh-TW
dc.contributor 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zh-TW
dc.creator (作者) 高桂惠zh-TW
dc.date (日期) 2007en_US
dc.date.accessioned 31-十月-2011 14:03:54 (UTC+8)-
dc.date.available 31-十月-2011 14:03:54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31-十月-2011 14:03:54 (UTC+8)-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1736-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本研究計劃針對《聊齋誌異》、《閱微草堂筆記》的續衍現象進行探討,擬由三方面考察:一、由語言文字的審美層面切入文言小說美學的激盪:透過敘事情節在語境中的展演,經由韻\\散、文\\白等面向的細讀與討論,試圖貼近文言小說的言說世界。蒲松齡《聊齋誌異》與紀昀的《閱微草堂筆記》由民間搜錄的大眾故事,與文人抒情性、教化性的美致和雅趣之小眾美學相激盪,究竟是否在受眾關懷、表達形式等方面有一些調節的痕跡?一般而言,大眾藝文的眼光是平視的,無不想盡辦法回應世俗比較匆忙的節奏,其情趣有一定的隨眾性;而小眾藝文相對而言眼光比較是居高臨下的,充滿著自賞性的、耐久性的品味體會,這兩種美學張力有沒有在小說的相關續衍作品中呈現?是否在後代發展中形成所謂「蒲派」與「紀派」的流派觀念與美學差異?二、書寫風氣的傳承和影響:蒲松齡《聊齋誌異》與紀昀《閱微草堂筆記》的故事常有原型,有些原本就是大眾口語文學蒐集加工,經由書寫方式及其開發的書寫風氣,是否帶來新舊類型意識的相關論辯,並經由續衍現象中文學典範的再操作與複製,是否加強另一種文化場域的生成與再生?三、「誌異」與「筆記」的文類意涵:在「誌異」的文化中,對應於理性世界的體系,各因其本身攜帶了大量的文化新質與雜質,並蘊藏著豐富的文化新舊質的衝突與調和狀態,鬼怪文化如何落實於具象世界?鬼怪的知識及理念如何小說化?如何發展為小說之教?又如何在小說之中成為審美的對象?經由「誌異」的實踐以及續衍作品的意義轉換,提供我們對「蒲派」的敘事非常大的想像空間,藉由它與「筆記」形態的「紀派」之簡鍊斷片風格相互辯證文學美學之異趣(理趣/雅趣),以呈現小說形態發展的動態景觀。本計劃透過這三方面的考察,期望能經由小說尋索文化的跨時空存在,提供理性與詩性的敘事一個比較系統的辯證理解。en_US
dc.language.iso zh-TW-
dc.relation (關聯) 基礎研究zh-TW
dc.relation (關聯) 學術補助zh-TW
dc.relation (關聯) 研究期間:9608~ 9707zh-TW
dc.relation (關聯) 研究經費:451仟元zh-TW
dc.subject (關鍵詞) 語文;《聊齋志異》;《閱微草堂筆記》;續衍;蒲派;紀派zh-TW
dc.title (題名) 深邃與簡約---《聊齋志異》與《閱微草堂筆記》的續衍辯證zh-TW
dc.title.alternative (其他題名) Deepness and Purity: the Group of Sequels of Liao-Chai Chih-I(Strange Stories from the Leisure Studio) and Yueh-Wei Ts` Ao-T` Ang Pi-Chi(Jottings from the Thatched Abode of Close Observations)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report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