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contributor |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 en_US |
dc.contributor | 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系 | en_US |
dc.creator (作者) | 林鎮國 | zh_TW |
dc.date (日期) | 2007 | en_US |
dc.date.accessioned | 14-Nov-2011 10:49:11 (UTC+8) | - |
dc.date.available | 14-Nov-2011 10:49:11 (UTC+8) | - |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 14-Nov-2011 10:49:11 (UTC+8) | - |
dc.identifier.uri (URI) |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1904 | - |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 本研究計畫從比較研究的角度探討漢語佛教哲學,特別是天台宗智顗的哲學、華嚴宗法藏的哲學和禪宗神會的哲學,如何處理「真理」和「方法」的關係。在傳統中國佛教的說法,這是有關「教」「禪」關係的問題。「真理」的問題屬於「教」的範圍,而「方法」的問題屬於「禪」的範圍。「教」「禪」關係一直是中國佛教史上核心的問題。究竟是「從禪出教」呢?還是「禪不離教」呢?「禪教一致」?還是「教外別傳」?這些中國佛教長期關心的議題。若和印度佛教比而觀之,發現漢傳佛教的特色是不再認為真理的證成是關鍵的問題,而是認為真理的開顯才是核心的問題。印度佛教以真理的證成為首要關切,故重視因明與量論;中國佛教以真理的開顯為終極關懷,基本上認為真理證成的工作早已為印度論師完成,不需要再度重複去做,因此不需要延續印度佛教的論證性工作。對於中國佛教來說,因明與量論不是開顯真理的必要方法,取而代之的是實相的現象學式描述與詮釋。現象學式描述與詮釋成為中國佛教的主要方法。不同於印度唯識學的「識的現象學」,漢傳佛教的理論特色是「智的現象學」;前者可稱為「分別的現象學」,考察「識所緣唯識所現」的經驗,而後者可稱為「無分別的現象學」,著重於描述覺悟的經驗。現象學的發展分歧為胡賽爾的超越現象學和海德格的實存現象學,前者奠基於「超越自我」,後者則回到「在世存有」。超越現象學的立場近於華嚴的性起說,而實存現象學的立場近於天台的性具說。以智顗的天台哲學和法藏的華嚴哲學來說,他們都試圖揭顯實相,其中華嚴著意於佛境界(海印三昧)的圓融無礙,而天台則關注在三諦三觀下不斷九法界的佛境界。華嚴法藏如何從唯真心的立場開顯圓融無礙的佛境界,天台智顗如何從「一念無明法性心」的立場開展「一念三千」的境界,皆以其不同的觀法為基礎,如何從禪出教,從方法到真理,這是本計畫所要回答的問題。至於禪宗,特別是神會,本計畫將特別著重保羅呂克所強調的存有、文本與行動的關係。 | en_US |
dc.language.iso | en_US | - |
dc.relation (關聯) | 基礎研究 | en_US |
dc.relation (關聯) | 學術補助 | en_US |
dc.relation (關聯) | 研究期間:9608~ 9707 | en_US |
dc.relation (關聯) | 研究經費:625仟元 | en_US |
dc.subject (關鍵詞) | 宗教;漢語;佛教哲學 | en_US |
dc.title (題名) | 漢語佛教哲學的真理與方法問題 | zh_TW |
dc.title.alternative (其他題名) | Truth and Method in Chinese Buddhism (I. II. III) | en_US |
dc.type (資料類型) | report | e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