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國科會研究計畫
文章檢視/開啟
書目匯出
-
題名 廣告的敘事資訊處理 其他題名 Narrative Processing of Advertising 作者 張卿卿 貢獻者 國立政治大學廣告學系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關鍵詞 廣告;敘事資訊處理 日期 2006 上傳時間 18-十月-2012 09:19:50 (UTC+8) 摘要 廣告經常以敘事(narratives)方式(說故事的方式)來呈現。一些膾炙人口的廣告無不在描繪一些生活中的故事,以中華汽車幾年前推出的「爸爸的背影篇」廣告為例,這個廣告主要在敘述一個親子間的故事。故事中描寫一個小女孩每天習慣坐著爸爸的腳踏車上下學,多年後她長大獨立了;當離鄉工作的她開著新買的轎車回家探望時,爸爸卻依然堅持騎著腳踏車在路口等她,於是她駕著車跟著爸爸騎著腳踏車的背影往回家的路上慢慢駛去。由於教授廣告學課程,經常有機會在課堂上播放此廣告影片,常常令我訝異的是,雖然這個廣告才短短的三十秒,但是不少同學們會在廣告結束時眼角泛著淚光。究竟人們是以怎樣特別的方式來處理這類以說故事為主的「敘事形式廣告」(narrative advertising)?同時「敘事形式廣告」如何產生說服效果?有哪些變數會影響「敘事形式廣告」的效果?這些都是本研究案將會探討的焦點。本研究除了探討過去常用的廣告效果指標外,也希望能同時分析閱聽眾的開放性認知想法(open-ended cognitive responses),試圖更清楚地耙梳出閱聽眾處理「敘事形式廣告」的方式、機制與過程。雖然廣告經常以故事方式呈現,但是關於閱聽眾如何處理「敘事形式廣告」則沒有引起太多學者的關注。過去廣告說服/效果相關研究主要追隨說服相關研究的傳統,此脈研究傳統強調訊息中的說服論點(see Eagly & Chaiken, 1993 for a review);雖然後續有二維模式的引進(Chaiken, 1980; Petty & Cacioppo, 1981),幫助我們解釋論點之外的邊陲線索(peripheral cues)或認知簡則(heuristics)可能產生的效果。但是不論是以論點為核心的模式或是這些二維模式,仍然無法直接幫助我們瞭解「敘事形式廣告」的說服效果是如何產生的。近年來雖有學者開始從事關於「敘事形式廣告」的相關研究,但是相對而言,這方面的研究目前還算是少數。因此有必要就此作更深入的探討,以補過去文獻的不足。傳統的論點式廣告直接點出商品的優點(Wells, 1989)。像是電視廣告中以代言人直接面對鏡頭說出商品的好處,或是以家庭主婦直接在螢幕中示範洗衣機的洗淨力。有異於論點式的廣告訊息,「敘事形式廣告」(narrative advertising)中有人物與情節,同時故事情節中的片段基本上是具時序性或因果相關性(Escalas, 1998)。「敘事形式廣告」又可以區分為「戲劇廣告」(drama advertising)(Wells, 1989)或「旁白故事廣告」。「戲劇廣告」中的角色們彼此對話,閱聽眾從角色間的對話中,側面瞭解故事內容。而「旁白故事廣告」雖然也有影像與情節,但是主要透過敘事者(narrator)以旁白配音(voiceover)的方式來表達。值得一提的是,「敘事形式廣告」因背負著推廣商品的任務,所以與一般敘事體間最重要的差異在於:「敘事形式廣告」中的故事通常環繞著商品的使用經驗或商品相關的消費情境(Philips, Olson & Baumgartner, 1995)。 關聯 應用研究
學術補助
研究期間:9508 ~ 9607
研究經費:1023仟元資料類型 report dc.contributor 國立政治大學廣告學系 en_US dc.contributor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en_US dc.creator (作者) 張卿卿 zh_TW dc.date (日期) 2006 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8-十月-2012 09:19:50 (UTC+8) - dc.date.available 18-十月-2012 09:19:50 (UTC+8) -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8-十月-2012 09:19:50 (UTC+8) -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3691 -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廣告經常以敘事(narratives)方式(說故事的方式)來呈現。一些膾炙人口的廣告無不在描繪一些生活中的故事,以中華汽車幾年前推出的「爸爸的背影篇」廣告為例,這個廣告主要在敘述一個親子間的故事。故事中描寫一個小女孩每天習慣坐著爸爸的腳踏車上下學,多年後她長大獨立了;當離鄉工作的她開著新買的轎車回家探望時,爸爸卻依然堅持騎著腳踏車在路口等她,於是她駕著車跟著爸爸騎著腳踏車的背影往回家的路上慢慢駛去。由於教授廣告學課程,經常有機會在課堂上播放此廣告影片,常常令我訝異的是,雖然這個廣告才短短的三十秒,但是不少同學們會在廣告結束時眼角泛著淚光。究竟人們是以怎樣特別的方式來處理這類以說故事為主的「敘事形式廣告」(narrative advertising)?同時「敘事形式廣告」如何產生說服效果?有哪些變數會影響「敘事形式廣告」的效果?這些都是本研究案將會探討的焦點。本研究除了探討過去常用的廣告效果指標外,也希望能同時分析閱聽眾的開放性認知想法(open-ended cognitive responses),試圖更清楚地耙梳出閱聽眾處理「敘事形式廣告」的方式、機制與過程。雖然廣告經常以故事方式呈現,但是關於閱聽眾如何處理「敘事形式廣告」則沒有引起太多學者的關注。過去廣告說服/效果相關研究主要追隨說服相關研究的傳統,此脈研究傳統強調訊息中的說服論點(see Eagly & Chaiken, 1993 for a review);雖然後續有二維模式的引進(Chaiken, 1980; Petty & Cacioppo, 1981),幫助我們解釋論點之外的邊陲線索(peripheral cues)或認知簡則(heuristics)可能產生的效果。但是不論是以論點為核心的模式或是這些二維模式,仍然無法直接幫助我們瞭解「敘事形式廣告」的說服效果是如何產生的。近年來雖有學者開始從事關於「敘事形式廣告」的相關研究,但是相對而言,這方面的研究目前還算是少數。因此有必要就此作更深入的探討,以補過去文獻的不足。傳統的論點式廣告直接點出商品的優點(Wells, 1989)。像是電視廣告中以代言人直接面對鏡頭說出商品的好處,或是以家庭主婦直接在螢幕中示範洗衣機的洗淨力。有異於論點式的廣告訊息,「敘事形式廣告」(narrative advertising)中有人物與情節,同時故事情節中的片段基本上是具時序性或因果相關性(Escalas, 1998)。「敘事形式廣告」又可以區分為「戲劇廣告」(drama advertising)(Wells, 1989)或「旁白故事廣告」。「戲劇廣告」中的角色們彼此對話,閱聽眾從角色間的對話中,側面瞭解故事內容。而「旁白故事廣告」雖然也有影像與情節,但是主要透過敘事者(narrator)以旁白配音(voiceover)的方式來表達。值得一提的是,「敘事形式廣告」因背負著推廣商品的任務,所以與一般敘事體間最重要的差異在於:「敘事形式廣告」中的故事通常環繞著商品的使用經驗或商品相關的消費情境(Philips, Olson & Baumgartner, 1995)。 en_US dc.language.iso en_US - dc.relation (關聯) 應用研究 en_US dc.relation (關聯) 學術補助 en_US dc.relation (關聯) 研究期間:9508 ~ 9607 en_US dc.relation (關聯) 研究經費:1023仟元 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廣告;敘事資訊處理 en_US dc.title (題名) 廣告的敘事資訊處理 zh_TW dc.title.alternative (其他題名) Narrative Processing of Advertising 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report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