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學位論文
文章檢視/開啟
書目匯出
-
題名 應用集群分析於臺灣地區刑案犯罪之研究
The application of Cluster Analysis on criminal research in Taiwan作者 林釗榆 貢獻者 鄭宇庭<br>蔡紋琦
林釗榆關鍵詞 集群分析
刑案犯罪
刑案發生數
刑案發生率
破獲率日期 2011 上傳時間 30-十月-2012 10:41:02 (UTC+8) 摘要 犯罪,是人類社會一直存在的問題。近年來,隨著社會結構的變遷、都市化發展程度快速、人口密度集中及大量人口流動性的影響,人民的生活環境與居住空間亦愈趨複雜,加上政局動盪經濟衰退,失業人口節節上升,社會價值觀的變化,使得臺灣地區的犯罪問題層出不窮,社會治安亦因此受到影響。犯罪案件的發生不僅對社會整體治安產生影響,亦對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及生活品質構成威脅。因此,犯罪的嚴重程度與治安良窳實為地方民眾與警政機關最為關切之問題。 為了適切反映臺灣地區之犯罪現象與治安狀況,本研究應用集群分析方法,以內政部警政署所公佈的臺灣地區2010年各地區之「警政統計資料」為主,藉由實證研究以了解各行政地區之犯罪狀況與警察機關之破案績效。其中,犯罪嚴重程度之衡量指標分別以各刑案之犯罪發生次數及發生率作為評估準則,而警察機關之偵查破案績效則以破獲率作為評核基準。分別依照發生數與破獲率、發生率與破獲率之分群結果,建構治安狀況之分級指標,以了解我國主要之刑案犯罪於臺灣各地區的犯罪嚴重程度與其破案績效。 研究結果顯示,在發生數與破獲率方面,高雄市在各種犯罪類型中皆被歸為發生數最高且破獲率最低的集群,新北市與臺北市次之,而大多數的縣市被歸類於治安較佳的集群之中。分局部分以高雄市-鳳山分局被歸為各種犯罪類型中發生數最高且破獲率最低的集群,臺北市大安分局、中山分局次之。而臺中市-東勢分局、高雄市-鹽埕分局、高雄市-六龜分局、臺中市-和平分局則屬於各種犯罪類型中發生數最低且破案率最高的集群。 在發生率與破獲率方面,高雄市在各種犯罪類型中皆被歸為發生率最高且破獲率最低的集群,花蓮縣次之,而臺東縣、金門縣、連江縣被歸類為發生率較低且破獲率較高的集群。分局部分以臺北市-中正第一分局、高雄市-新興分局被歸為各種犯罪類型中發生率最高的集群,且其破案績效亦為最低,惟暴力犯罪之破獲率表現較佳之外,其餘方面都有待改善。 參考文獻 中文文獻 1. 內政部警政署,2010年,警政統計年報。 2. 行政院主計總處,2005年,犯罪趨勢探討,社會指標統計年報。 3. 呂金河,2005年,多變量分析,滄海書局。 4. 林山田,1982年,犯罪問題與刑事司法,臺灣商務印書館。 5. 林山田,1993年,刑罰學,臺灣商務印書館。 6. 林祐賢,2002年,臺灣地區暴力犯罪研究,國立中央大學統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7. 周愫嫻,曹立群,2007年,犯罪學理論及其實證,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8. 林震岩,2007年,多變量分析:SPSS的操作與應用,智勝文化出版社。 9. 陳文才,2001年,臺灣地區犯罪狀況分析-以八十八年資料為例,中央警察大學第五屆資訊管理學術暨警政資訊實務研討會線上論文集。 10. 陳品宏,2005年,自我組織特徵映射圖網路應用於肇事鑑定之決策支援系統,逢甲大學交通工程與管理所碩士論文。 11. 陳家杰,2007年,集群分析於二元變數上的研究,銘傳大學應用統計資訊學系碩士論文。 12. 陳順宇,2005年,多變量分析,華泰書局。 13. 高雄市政府警察局,2010年,98年高雄市重要警政指標統計分析。 14. 許金春,2003年,犯罪學,中央警察大學印行。 15. 許福生,2010年,犯罪與刑事政策學,元照出版社。 16. 張健邦,1993年,應用多變量分析,文富出版社。 17. 曾平毅,林豐裕,2000年,由綜合指標分析臺灣地區治安狀況之研究,警學叢刊,第三十卷第五期,頁35-51。 18. 程連志,2011年,社區警政預防犯罪成效之研究-以臺中市為例,東海大學公共事務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19. 游靜文,2005年,臺中市犯罪類型與空間特性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 20. 葉昶成,2010年,失業率與刑事案件之關聯性分析,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國際企業系碩士論文。 21. 劉美芳,1998年,臺灣省各縣市刑案發生率集群分析-以八十六年資料為例 ,警專學報,第二卷第五期,頁251-272。 22. 劉黛君,2009年,臺北市各行政區特性分析,臺北市政府主計處。 23. 賴瑞蓉,2008年,從社會治安指標檢視地方政府警政效率:臺灣中部五縣市之實證,逢甲大學財稅所碩士論文。 24. 韓忠謨,1982年,刑法原理,氏著自行出版。 英文文獻 1. Gottfredson, M. and Hirschi, T., 1990, A General Theory of Crime. Stanford,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 Kaufman L. and Rousseeuw P. J., 1990, Finding Groups in Data: An Introduction to Cluster Analysis, John Wiley & Sons, New York. 3. Michalowski, R.J., 1985, Order, Law, and Crime, Random House, New York. 4. Reiman, J., 1995, The Rich Get Richer and The Poor Get Prison, 4th edition. Boston: Allyn and Bacon. 5. Rousseeuw, P.J., 1987, Silhouettesa: A Graphical Aid to The Interpretation and Validation of Cluster Analysis, Journal of Computional and Applied Mathematics 20, 53-65. 6. Sharma S., 1996, Applied Multivariate Techniques, John Wiley & Sons, New York. 7. Sellin, T., 1938, Culture Conflict and Crime: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Council, New York. 8. Sutherland, E. H., 1949, White Collar Crime, Holt, Rinehart & Winston, New York. 9. Tappen, P. W., 1947, Who is the criminal?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12(1), 96-102.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統計研究所
99354009
100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93540091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鄭宇庭<br>蔡紋琦 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作者) 林釗榆 zh_TW dc.creator (作者) 林釗榆 zh_TW dc.date (日期) 2011 en_US dc.date.accessioned 30-十月-2012 10:41:02 (UTC+8) - dc.date.available 30-十月-2012 10:41:02 (UTC+8) -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30-十月-2012 10:41:02 (UTC+8) - dc.identifier (其他 識別碼) G0993540091 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4302 -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 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 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統計研究所 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9354009 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0 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犯罪,是人類社會一直存在的問題。近年來,隨著社會結構的變遷、都市化發展程度快速、人口密度集中及大量人口流動性的影響,人民的生活環境與居住空間亦愈趨複雜,加上政局動盪經濟衰退,失業人口節節上升,社會價值觀的變化,使得臺灣地區的犯罪問題層出不窮,社會治安亦因此受到影響。犯罪案件的發生不僅對社會整體治安產生影響,亦對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及生活品質構成威脅。因此,犯罪的嚴重程度與治安良窳實為地方民眾與警政機關最為關切之問題。 為了適切反映臺灣地區之犯罪現象與治安狀況,本研究應用集群分析方法,以內政部警政署所公佈的臺灣地區2010年各地區之「警政統計資料」為主,藉由實證研究以了解各行政地區之犯罪狀況與警察機關之破案績效。其中,犯罪嚴重程度之衡量指標分別以各刑案之犯罪發生次數及發生率作為評估準則,而警察機關之偵查破案績效則以破獲率作為評核基準。分別依照發生數與破獲率、發生率與破獲率之分群結果,建構治安狀況之分級指標,以了解我國主要之刑案犯罪於臺灣各地區的犯罪嚴重程度與其破案績效。 研究結果顯示,在發生數與破獲率方面,高雄市在各種犯罪類型中皆被歸為發生數最高且破獲率最低的集群,新北市與臺北市次之,而大多數的縣市被歸類於治安較佳的集群之中。分局部分以高雄市-鳳山分局被歸為各種犯罪類型中發生數最高且破獲率最低的集群,臺北市大安分局、中山分局次之。而臺中市-東勢分局、高雄市-鹽埕分局、高雄市-六龜分局、臺中市-和平分局則屬於各種犯罪類型中發生數最低且破案率最高的集群。 在發生率與破獲率方面,高雄市在各種犯罪類型中皆被歸為發生率最高且破獲率最低的集群,花蓮縣次之,而臺東縣、金門縣、連江縣被歸類為發生率較低且破獲率較高的集群。分局部分以臺北市-中正第一分局、高雄市-新興分局被歸為各種犯罪類型中發生率最高的集群,且其破案績效亦為最低,惟暴力犯罪之破獲率表現較佳之外,其餘方面都有待改善。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謝誌 I 摘要 II 目錄 IV 表目錄 V 圖目錄 VII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2 第三節 研究流程 3 第貳章 文獻探討 5 第一節 犯罪之定義 5 第二節 犯罪統計資料 7 第三節 集群分析 11 第四節 文獻回顧 13 第參章 研究方法 17 第一節 資料來源與彙整 17 第二節 操作性變數定義 17 第三節 分析方法 20 第肆章 實證分析 29 第一節 刑案犯罪發生數於縣市分群之探討 29 第二節 刑案犯罪發生率於縣市分群之探討 45 第三節 刑案犯罪發生數於臺北市、臺中市、高雄市分局分群之探討 62 第四節 刑案犯罪發生率於臺北市、臺中市、高雄市分局分群之探討 82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103 第一節 結論 103 第二節 建議 106 第三節 後續研究發展 108 參考文獻 109 zh_TW dc.language.iso en_US -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93540091 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集群分析 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刑案犯罪 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刑案發生數 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刑案發生率 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破獲率 zh_TW dc.title (題名) 應用集群分析於臺灣地區刑案犯罪之研究 zh_TW dc.title (題名) The application of Cluster Analysis on criminal research in Taiwan 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 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文文獻 1. 內政部警政署,2010年,警政統計年報。 2. 行政院主計總處,2005年,犯罪趨勢探討,社會指標統計年報。 3. 呂金河,2005年,多變量分析,滄海書局。 4. 林山田,1982年,犯罪問題與刑事司法,臺灣商務印書館。 5. 林山田,1993年,刑罰學,臺灣商務印書館。 6. 林祐賢,2002年,臺灣地區暴力犯罪研究,國立中央大學統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7. 周愫嫻,曹立群,2007年,犯罪學理論及其實證,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8. 林震岩,2007年,多變量分析:SPSS的操作與應用,智勝文化出版社。 9. 陳文才,2001年,臺灣地區犯罪狀況分析-以八十八年資料為例,中央警察大學第五屆資訊管理學術暨警政資訊實務研討會線上論文集。 10. 陳品宏,2005年,自我組織特徵映射圖網路應用於肇事鑑定之決策支援系統,逢甲大學交通工程與管理所碩士論文。 11. 陳家杰,2007年,集群分析於二元變數上的研究,銘傳大學應用統計資訊學系碩士論文。 12. 陳順宇,2005年,多變量分析,華泰書局。 13. 高雄市政府警察局,2010年,98年高雄市重要警政指標統計分析。 14. 許金春,2003年,犯罪學,中央警察大學印行。 15. 許福生,2010年,犯罪與刑事政策學,元照出版社。 16. 張健邦,1993年,應用多變量分析,文富出版社。 17. 曾平毅,林豐裕,2000年,由綜合指標分析臺灣地區治安狀況之研究,警學叢刊,第三十卷第五期,頁35-51。 18. 程連志,2011年,社區警政預防犯罪成效之研究-以臺中市為例,東海大學公共事務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19. 游靜文,2005年,臺中市犯罪類型與空間特性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 20. 葉昶成,2010年,失業率與刑事案件之關聯性分析,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國際企業系碩士論文。 21. 劉美芳,1998年,臺灣省各縣市刑案發生率集群分析-以八十六年資料為例 ,警專學報,第二卷第五期,頁251-272。 22. 劉黛君,2009年,臺北市各行政區特性分析,臺北市政府主計處。 23. 賴瑞蓉,2008年,從社會治安指標檢視地方政府警政效率:臺灣中部五縣市之實證,逢甲大學財稅所碩士論文。 24. 韓忠謨,1982年,刑法原理,氏著自行出版。 英文文獻 1. Gottfredson, M. and Hirschi, T., 1990, A General Theory of Crime. Stanford,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 Kaufman L. and Rousseeuw P. J., 1990, Finding Groups in Data: An Introduction to Cluster Analysis, John Wiley & Sons, New York. 3. Michalowski, R.J., 1985, Order, Law, and Crime, Random House, New York. 4. Reiman, J., 1995, The Rich Get Richer and The Poor Get Prison, 4th edition. Boston: Allyn and Bacon. 5. Rousseeuw, P.J., 1987, Silhouettesa: A Graphical Aid to The Interpretation and Validation of Cluster Analysis, Journal of Computional and Applied Mathematics 20, 53-65. 6. Sharma S., 1996, Applied Multivariate Techniques, John Wiley & Sons, New York. 7. Sellin, T., 1938, Culture Conflict and Crime: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Council, New York. 8. Sutherland, E. H., 1949, White Collar Crime, Holt, Rinehart & Winston, New York. 9. Tappen, P. W., 1947, Who is the criminal?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12(1), 96-102.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