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contributor.advisor | 高桂惠 | zh_TW |
dc.contributor.author (作者) | 曾世豪 | zh_TW |
dc.contributor.author (作者) | Tseng, Shih Hao | en_US |
dc.creator (作者) | 曾世豪 | zh_TW |
dc.creator (作者) | Tseng, Shih Hao | en_US |
dc.date (日期) | 2011 | en_US |
dc.date.accessioned | 30-十月-2012 10:43:34 (UTC+8) | - |
dc.date.available | 30-十月-2012 10:43:34 (UTC+8) | - |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 30-十月-2012 10:43:34 (UTC+8) | - |
dc.identifier (其他 識別碼) | G0098151004 | en_US |
dc.identifier.uri (URI) |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4325 | - |
dc.description (描述) | 碩士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國立政治大學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中國文學研究所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98151004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100 | zh_TW |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 《三國演義》作為講史小說鼻祖之作,內存諸多「變異」書寫,這些「怪異非常」的妖異變化,包括生物、天文、災禍、讖謠、鬼神等,脫離一般常軌的知識範疇,或者「天理,因果」等冥冥之上的超驗力量的運作,皆與「歷史」的理性成份扞格不入,不僅構成小說「虛實」的瑰奇色調,也寄託了小說作者的「褒貶」意識,具備敘事上的一定價值,但在過去的學術研究上卻趨於邊緣或鬆散,是以相關材料成為本論文存眷的核心。本論文之第二章,擬針對《三國演義》創作者如何運用史傳、平話、雜劇等前行資源,作為研究重點。包括「直接移植」,《三國演義》取資於哪些文本,因何如此?部份「變異書寫」,面對兩種以上材料的選擇,創作者為何攫取此端而放棄彼端,需要予以說明。此外,是「額外增添」,在《三國演義》成書以前,已擁有豐富的與三國風雲人物相關的「怪異非常」之談,然而小說作者為何仍心感不足,進一步予以增加與改造,所欲突顯的又會是哪些創作意圖,是筆者關注之旨趣。最後為「有意芟夷」,小說作者所不取的「變異」資料,看似掩蓋了創作上的指導原則,其實反而是一種彰顯,值得挖掘而論。第三章重點在於「天命」觀念如何以「變異」之姿作用於小說文本,形成一個牢不可破的敘事框架,但在此限制之中,三國豪傑們又如何展現自我的人文價值,乃為一個「驅策,抗衡」的對映碰撞。首先,在小說家筆下,關鍵性的歷史事件,諸如遷都改邑、政權轉移或者一場大戰,幾乎皆有一個「怪異非常」的氛圍作為先導,在這之中,「虛,實」錯綜複雜地交融起來,進而形成小說整體性的架構。然而,「天命」固然有其顛簸不破的穩固地位,但相較於《水滸傳》或其他明、清家將小說以星宿、神鬼下界來解釋英雄之源流,三國英豪卻是一批「純粹人間英雄」,展露的是與「天命」抗衡的努力,進而展現人文精神之高度,這樣的敘事理念,值得反向地從「變異書寫」之「弱化」的切入點談論。第四章則深入探討文本內部的「虛,實」關係,就創作者對於中國傳統文化意涵之使用,看待「變異書寫」如何展現其「奇」,又如何預知事件的進展,然後在小說人物的「誤解」之中造成懸念,達到「虛,實」交錯的閱讀趣味。「非常」與「常」的對揚,帶給讀者一定的奇幻感。另一方面,「變異書寫」又為情節之推衍提供「伏線」。另外,《三國演義》「變異」之談,有以編碼的方式埋藏於文本者,小說人物如何解碼,則左右著讀者對於情節發展的判斷,有些甚至在「誤解」之下導引至截然不同的走向,造成閱讀的懸念,引發詼奇奧妙之功效,形成「虛,實」匯合之大文章。第五章欲析剖《三國演義》運用「怪異非常」之資的褒貶意識。包括「英雄隕落。此主要從三國人物之死亡出發,其中有被神化而飛昇、英魂不朽者,如關羽、關平、周倉、張飛、甘寧、諸葛亮等,但也瞬而暴逝、橫亡,例如孫策、呂蒙、曹操、夏侯惇、曹叡、司馬師等,展露的是一種呼應民間愛惡的貶斥意味。而「因果報應」在《三國演義》中,主要集中在曹魏等「不仁,不臣」者,其中的貶抑態度卓然昭彰,足以佐證創作者「擁劉反曹」之意識。最後是「民心向背」,透過對幾位征服者--孫策、諸葛亮、鍾會的比較,會發現其人面對鬼神分別有著漸行漸遠、頑石點頭和一貫得體的虔誠姿態,實可看出民心愛憎之端倪,亦能一窺小說作者「褒揚,貶斥」之貫徹,筆者將以此作為本章之結束,直指《三國演義》運用「變異書寫」的嚴肅意味。從材料運用到創作意識之探悉,筆者希望藉由外緣而文本,剖析其中虛實交融的敘事策略,然後揭櫫創作者之褒貶意識,在論證過程當中,將會看到「虛實」中蘊涵「褒貶」、「褒貶」脫化自「虛實」的手筆,從「虛實」與「褒貶」的角度來統整《三國演義》之「變異書寫」,以為本論文之宗旨。 | zh_TW |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 第一章、緒論 1第一節、研究動機與目的 1第二節、文獻回顧與探討 5第三節、研究範圍與方法 13第四節、研究大綱 17第二章、鎔鑄與裁剪──《三國演義》對史傳、平話、雜劇「變異書寫」的轉化 21第一節、直接移植:軌跡可尋的材料運用 21第二節、額外增添:情節強化的材料創造 31第三節、有意芟夷:敘事需要的材料割捨 45小結 58第三章、驅策與抗衡──人間英雄的歷史敘事 60第一節、藉虛誕推動史實:以讖謠、徵兆、夢境、占卜表現天命的敘事策略 60第二節、人文精神的拔擢:純粹人間英雄與面向天命之努力 72小結 87第四章、預知與轉向──文本內部的敘事編碼 90第一節、「奇書,伏線」:文化意涵與閱讀趣味的巧妙結合 90第二節、「迷惑,誤解」:符碼解讀的偏移與事件發展的懸念 112小結 128第五章、褒揚與貶斥──《三國演義》「變異書寫」之價值判斷 131第一節、英雄隕落:神化與非命的兩種死亡設計 131第二節、因果報應:對不仁與不臣的嚴肅譴責 145第三節、民心向背:悖逆鬼神與傷痕安撫的不同姿態 156小結 165第六章、結論 168參考書目 171 | zh_TW |
dc.language.iso | en_US | - |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8151004 | en_US |
dc.subject (關鍵詞) | 三國演義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變異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虛實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褒貶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怪異非常 | zh_TW |
dc.title (題名) | 虛實與褒貶:《三國演義》變異書寫之研究 | zh_TW |
dc.title (題名) | Mix and appraisal: the study of supernormal writing in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 | en_US |
dc.type (資料類型) | thesis | en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一、古籍文獻〔周〕左丘明傳、〔晉〕杜預注、〔唐〕孔穎達疏:《春秋左傳正義》(台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清重栞宋本左傳注疏附校勘記本)。〔漢〕司馬遷撰、〔日〕瀧川龜太郎(Takigawa Kametaro)著:《史記會注考證》(台北:洪氏出版社,1986年)。〔漢〕鄭元注、〔唐〕賈公彥疏:《周禮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清重栞宋本周禮注疏附校勘記本)。〔漢〕鄭元注、〔唐〕孔穎達疏:《禮記正義》(台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清重栞宋本禮記注疏附校勘記本)。〔魏〕何晏注、〔宋〕郉昺疏:《論語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清重栞宋本論語注疏附校勘記本)。〔魏〕王弼注、〔晉〕韓康伯注、〔唐〕孔穎達疏:《周易正義》(台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清重栞宋本周易注疏附校勘記本)。〔晉〕陳壽撰、〔宋〕裴松之注:《三國志》(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晉〕張華撰:《博物志》(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晉〕郭象注、〔唐〕成玄英疏、〔唐〕陸德明釋文、〔清〕郭慶藩集釋:《莊子集釋》(台北:世界書局,1974年)。〔晉〕干寶撰、汪紹楹校注:《搜神記》(台北:里仁書局,1982年)。〔晉〕葛洪撰:《抱朴子》(台北: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編印基金會,1978年,明萬曆甲申吳興慎懋官刊本)。〔晉〕葛洪原本、〔宋〕邵雍纂輯、〔明〕陳士元增刪、〔明〕何棟如輯:《夢林玄解》(台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5年,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70,明崇禎刻本)。〔晉〕王嘉撰:《拾遺記》(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87年)。〔晉〕陶淵明撰、汪紹楹校注:《搜神後記》(台北:木鐸出版社,1982年)。〔宋〕范曄撰、〔唐〕李賢等注:《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宋〕劉義慶原著、余嘉錫編撰:《世說新語箋疏》(台北:華正書局有限公司,1984年)。〔梁〕沈約撰:《宋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梁〕吳均撰、〔明〕吳琯校:《續齊諧記》(台北:藝文印書館,1966年)。〔唐〕魏徵等撰:《隋書》(北京:中華書局,1973年)。〔唐〕房玄齡等撰:《晉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唐〕李靖撰、饒宗頤編集:《李衛公望江南》(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0年)。〔唐〕瞿曇悉達(Gautama Siddha)撰:《開元占經》(北京:團結出版社,1994年)。〔唐〕韓愈著:《韓昌黎全集》(台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77年)。〔唐〕李商隱著、〔清〕馮浩箋注:《玉谿生詩集箋注》(台北:里仁書局,1981年)。〔宋〕李昉等編:《太平御覽》(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宋〕李昉等編:《太平廣記》(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09,明談愷本)。〔宋〕蘇軾著、松菁校勘:《蘇東坡全集》(台北:新興書局,1955年)。〔宋〕陸佃著、王敏紅校點:《埤雅》(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8年)。〔宋〕王象之編:《輿地紀勝》(台北:文海書局,1962年,清奧雅堂開雕本)。〔宋〕周密撰:《武林舊事》(台北:廣文書局有限公司,1995年)。〔金〕白雲觀長春眞人編纂:《正統道藏》(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元〕魯貞撰:《桐山老農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0年,四庫全書珍本初集.集部5)。〔元〕施耐菴、〔元〕羅貫中:《水滸全傳》(台北:萬年靑書店,1979年)。〔元〕羅貫中原撰、〔清〕褚人穫改撰:《隋唐演義》(台北:世界書局,1962年)。〔元〕羅貫中:《三國演義》(台南:世一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明〕瞿祐:《剪燈新話》(台北:天一出版社,1985年)。〔明〕吳承恩:《西遊記》(台北:智揚出版社,1992年)。〔明〕陳士元:《夢占逸旨》(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6年)。〔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台北:增你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出版年不詳)。〔明〕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台北:世界書局,1980年)。〔明〕蕭良有:《龍文鞭影》(香港:天地圖書有限公司,2003年)。〔明〕馮夢龍:《喻世明言》(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8年)。〔明〕馮夢龍:《平妖傳》(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明〕不著撰人:《明珠緣》(台北:文化圖書公司,1982年)。〔清〕徐道編撰、〔清〕程毓奇續撰:《歷代神仙通鑑》(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9年)。〔清〕顧炎武:《日知錄》(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78年)。〔清〕蒲松齡:《聊齋志異》(台北:藝文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清青柯亭開彫本),卷3。〔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台北:文化圖書公司,出版年不詳)。〔清〕錢彩:《說岳全傳》(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5年)。〔清〕楊潮觀著、胡士瑩校注:《吟風閣雜劇》(台北:華正書局有限公司,1986年)。〔清〕曹雪芹著:《紅樓夢》(台北:文化圖書公司,1992年)。〔清〕焦循撰:《易餘籥錄》(台北:文海出版社,1967年,清光緒丙戌刻本)。〔清〕不著撰人:《金石緣》(台北:漢源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3年)。〔清〕章學誠:《丙辰箚記》(台北:藝文印書館,1970年)。〔清〕董誥等編、孫映逵等點校:《全唐文》(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清〕張澍編:《諸葛亮集》(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清〕陳其元著、楊璐點校:《庸閒齋筆記》(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清〕皮錫瑞著、周予同注釋:《經學歷史》(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黎烈文標點:《大宋宣和遺事》(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3年,宋金陵王氏洛川校正重刊本)。《古本小說集成》編委會編:《三國志平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元建安虞氏新刊本)。劉世德、陳慶浩、石昌渝主編:《花關索傳》(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明成化戊戍仲春永順書堂重刊本)。陳曦鐘、宋祥瑞、魯玉川輯校:《三國演義會評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王季思主編:《全元戲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9年)。陳新主編:《中國傳統鼓詞精匯》(北京,華藝出版社,2004年)。〔日〕安居香山(Yasui Kozan)、〔日〕中村璋八(Nakamura Shohachi)編:《緯書集成》(東京:漢魏文化研究会,1963年)。二、近人專著王星琦:《講史小說史話》(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2年)。王齊州:《四大奇書與中國大眾文化》(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朱一玄編:《聊齋志異資料匯編》(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2年)。江曉原:《中國星占學類型分析》(上海:上海世紀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書店出版社,2009年)。李志宏:《「演義」──明代四大奇書敘事研究》(台北:大安出版社,2011年)。李豐楙師:《六朝隋唐仙道類小說研究》(台北:學生書局,1986年)。李豐楙師:《誤入與謫降:六朝隋唐道教文學論集》(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7年)。李豐楙師:《神化與變異:一個「常與非常」的文化思維》(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沈清松主編:《末世與希望》(台北:五南出版社,1999年)。余欣:《中古異相:寫本時代的學術、信仰與社會》(上海:上海世紀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邱敏捷編著:《文學與佛經》(高雄: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2001年)。《社會科學研究叢刊》編輯部、四川省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編:《三國演義研究集》(成都: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83年)。林以亮等著:《中國古典小說論集》(台北:幼獅文化公司期刊部,1976年)。林富士:《孤魂與鬼雄的世界:北台灣的厲鬼信仰》(台北:台北縣立文化中心,1995年)。周兆新主編:《三國演義叢考》(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河南省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編:《三國演義研究論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東華大學民間文學研究所、中華民俗藝術基金會編:《台灣王母信仰文化──世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花蓮:花蓮勝安宮管理委員會,2009年)。胡衍南師:《金瓶梅到紅樓夢──明清長篇世情小說研究》(台北:里仁書局,2009年)。胡萬川:《眞實與想像──神話傳說探微》(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年)。胡適:《胡適古典文學研究論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夏志清著、胡益民、石曉林、單坤琴譯:《中國古典小說史論》(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孫昌武:《佛教與中國文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陳翔華:《諸葛亮形象史研究》(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0年)。陳翔華:《三國志演義縱論》(台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2006年)。倪彩霞:《道教儀式與戲劇表演型態研究》(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連曉鳴主編:《天台山暨浙江區域道教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8年)。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主編:《第四屆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全國學術硏討會論文集》(台中: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2003年)。許麗芳:《章回小說的歷史書寫與想像:以三國演義與水滸傳的敘事為例》(台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楊義:《中國古典小說史論》(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廖瓊媛:《三國演義的美學世界》(台北:里仁書局,2003年)。漢學硏究中心編:《民間信仰與中國文化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漢學硏究中心,1994年)。魯小俊:《汗青濁酒:《三國演義》與民俗文化》(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魯迅:《中國小說史略》(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劉文英、曹田玉:《夢與中國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劉志雄、楊靜榮:《龍的身世》(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01年)。劉勇強:《中國古代小說史敘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劉苑如:《身體.性別.階級──六朝志怪的常異論述與小說美學》(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2年)。黎志添主編:《香港及華南道教研究》(香港: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2005年)。樂蘅軍:《古典小說散論》(台北:夏林含英,1984年)。樂蘅軍:《意志與命運──中國古典小說世界觀綜論》(台北:大安出版社,2003年)。關四平:《三國演義源流研究》(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2008年)。譚君強:《敘事學導論:從經典敘事學到後經典敘事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龔鵬程、張火慶著:《中國小說史論叢》(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4年)。〔漢〕司馬遷著、高平子校註並章句:《史記天官書今註》(台北: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1965年)。〔宋〕劉義慶原著、余嘉錫編撰:《世說新語箋疏》(台北:華正書局有限公司,1984年)。〔日〕山田慶兒(Yamada Keiji):《古代東亞哲學與科技文化》(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6年)。〔日〕金文京(Kin Bunkyo)、邱嶺、吳芳玲譯、李均洋校:《《三國演義》的世界》(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年)。〔英〕李約瑟(Joseph Terence Montgomery Needham)著、陳立夫主譯:《中國之科學與文明》(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75年)。〔俄〕李福清(Boris Lyvovich Riftin)著、尹錫康、田大畏譯:《三國演義與民間文學傳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俄〕李福清:《關公傳說與三國演義》(台北:雲龍出版社,1999年)。〔美〕宇文所安(Stephen Owen)著、田曉菲譯:《他山的石頭記──宇文所安自選集》(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年)。〔美〕宇文所安、鄭學勤譯:《追憶:中國古典文學中的往事再現》(台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美〕韋思諦(Stepehn C. Averill)編、陳仲丹譯:《中國大眾宗教》(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年)。〔美〕浦安迪(Andrew H. Plaks)講演:《中國敘事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美〕浦安迪著、沈亨壽譯:《明代小說四大奇書》(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6年)。〔瑞〕榮格(Carl Gustav Jung)著、馮川、蘇克譯:《心理學與文學》(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87年)。〔羅〕伊利亞德(Mircea Eliade)著、楊素娥譯:《聖與俗──宗教的本質》(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三、期刊論文丁煌:〈漢末三國道教發展與江南地緣關係初探-(以張陵天師出生地傳說、江南巫俗及孫吳政權與道教關係爲中心之一般考察)〉,《成功大學歷史學系歷史學報》第13號(1987年3月)。于斌、葉峰:〈淺析江南地區于君道的傳播特點和宗教命運〉,《江蘇工業學院學報》第9卷第2期(2008年6月)。王立言:〈再論《三國志通俗演義》中的諸葛亮形象〉,《殷都學刊》第2期(1991年)。王同書:〈《三國演義》對關羽的描繪及其文化意蘊〉,《明清小說研究》第2期(2002年)。王春華:〈淺談《三國演義》死亡敘事〉,《德州學院學報》第25卷第3期(2009年6月)。曲沐:〈超越之奇與超驗之美──《三國演義》藝術論之一〉,《貴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8卷第1期(2000年1月)。邢東田:〈《水滸傳》讖言初探〉,《中國民間宗教研究》第3期(1999年)。李志宏:〈《三國演義》作為歷史通俗演義範式的文類意義及其話語表現〉,《台北教育大學語文集刊》第10期(2005年11月)。李沖鋒:〈《三國演義》中的數術〉,《聊城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期(1997年)。李英然:〈幽夢同誰近,多情共芹癡──《紅樓夢》太虛幻境之夢諸問題探疑〉,《石家莊學院學報》第12卷第4期(2010年7月)。李豐楙師:〈從成人之道到成神之道──一個台灣民間信仰的結構性思考〉,《東方宗教研究》新4期(1994年10月)。李豐楙師:〈出身與修行:明代小說謫凡敘述模式的形成及其宗教意識--以《水滸傳》、《西遊記》為主──〉,《國文學誌》第7期(2003年12月)。李豐楙師:〈暴力敘述與謫凡神話:中國敘事學的結構問題〉,《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17卷第3期(2007年9月)。李艷蕾:〈《三國演義》天命空間敘事〉,《山東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7卷第1期(2005年3月)。沈伯俊:〈論魏延〉,《青海社會科學》第5期(1985年)。沈伯俊:〈嚮往國家統一,歌頌「忠義」英雄──論《三國演義》的主題〉,《天府新論》第6期(1985年)。沈伯俊:〈論《李卓吾先生批評三國志》〉,《內江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期(1993年)。別廷峰:〈談《三國演義》裡的童謠〉,《承德民族師專學報》第3期(1994年)。宋杰:〈合肥的戰略地位與曹魏的御吳戰爭〉,《首都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期(2008年)。吳依凡:〈真實與虛構:「諸葛亮南征南中」由《三國志》到《三國演義》承衍研究〉,《輔大中研所學刊》第21期(2009年4月)。吳宗海:〈略論《三國演義》中的術數〉,《鎮江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第4期(1994年)。吳聖昔:〈向命運之神膜拜、戲謔和挑戰的合奏──明清小說與星相占卜〉,《明清小說研究》Z1期(1990年)。周建渝:〈《三國志通俗演義》中的對話特質及其意義〉,《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33期(2008年9月)。胡小偉:〈〈周倉考〉補正〉,《明清小說研究》第2期(2003年)。胡世厚、衛紹生:〈評《三國演義》的天人觀〉,《天府新論》第6期(1990年)。胡萬川:〈玄女、白猿、天書〉,《中外文學》第12卷第6期(1983年11月)。范道濟:〈談《三國演義》的天人關係〉,《明清小說研究》第1期(1993年)。秦玉明:〈天道循環:《三國演義》的思想核心──《三國演義》主題新探〉,《攀枝花大學學報》第13卷第1期(1996年3月)。馬幼垣著、賴瑞和譯:〈中國講史小說的主題與內容〉,《中外文學》第8卷第5期(1979年10月)。涂秀虹:〈「按鑑」:明代歷史演義的編撰方式及其意義──從建陽書坊刊刻通鑑類圖書談起〉,《福建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1期(2011年)。孫勇進:〈天命與人道──論毛批《三國》歷史意志與道德理性的衝突〉,《明清小說研究》第4期(1998年)。孫廣碩:〈《三國演義》志怪成分淺析〉,《濰坊教育學院學報》第21卷第3期(2008年9月)。陳林美、李忠明:〈中國古代小說的教化意識〉,《明清小說研究》第3期(1993年)。陳思齊:〈析論《三國演義》的著述意識──從人物死亡描寫的角度〉,《東海大學圖書館館訊》新58期(2006年7月)。陳彩玲:〈論《三國演義》的宗教意識〉,《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19卷第5期(2002年9月)。陳曉蕓:〈《三國演義》與「夢」〉,《明清小說研究》第2期(1992年)。張甲子:〈荊州文人集團與南北文化之交融〉,《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第29卷第1期(2009年1月)。張志合:〈黃正甫刊本《三國志傳》乃今見《三國演義》最早刻本考──兼說嘉靖本非最早刻本亦非羅貫中原作〉,《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期(1994年)。張筠:〈從《史記》對始祖神話材料的處理看司馬遷的歷史觀〉,《中華文化論壇》第1期(2003年)。張樹文、吳微:〈《三國演義》神異敘事的範型特徵及其文化透視〉,《淮北煤炭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4卷第2期(2003年4月)。符麗平:〈天命觀與《三國演義》孔明形象塑造〉,《成都大學學報》(社科版)第6期(2006年)。符麗平、李欣航:〈諸葛亮八陣圖神化及其原因〉,《成都大學學報》(社科版)第6期(2009年)。黃世孟:〈《三國演義》「呂伯奢事件」探析──兼論曹操「奸雄」形象源起〉,《東華中國文學研究》第2期(2003年)。傅阿循:〈《三國演義》的夢描寫及解析〉,《龍岩學院學報》第23卷第2期(2005年4月)。楊淑蘭、張雲超:〈試論《三國演義》的神異現象〉,《內江師範學院學報》第23卷(增)(2008年)。萬晴川:〈命相判語與古代小說情節建構〉,《明清小說研究》第2期(2001年)。趙舒雯:〈黃道十二宮的中國化問題〉,《北京大學研究生學志》第4期(2007年)。熊篤:〈《三國演義》與讖緯神學〉,《明清小說研究》第4期(2001年)。鄭鐵生:〈神秘文化在《三國演義》中的流貫及探源〉,《海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5卷第1期(1997年3月)。魯小俊:〈天道的循環與人道的悲劇──《三國演義》的講史基調〉,《天府新論》第4期(2007年)。劉再復、林崗:〈論中國古代小說的敘事意識形態〉,《渤海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5期(2010年)。劉志軍:〈論神秘色彩在《三國演義》中的藝術價值〉,《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期(1996年)。劉孝嚴:〈《三國演義》的天命觀〉,《社會科學戰線》第3期(1995年)。劉昌安〈紛紛世事無窮盡,幾多衷情在夢中──淺論《三國演義》中的夢象描寫及其思想意義〉,《內蒙古民族師院學報》(哲社版)第2期(1996年)。劉勇強:〈論古代小說因果報應觀念的藝術化過程與形態〉,《文學遺產》第1期(2007年)。劉勇強:〈一僧一道一術士──明清小說超情節人物的敘事學意義〉,《文學遺產》第2期(2009年)。劉苑如:〈雜傳體志怪與史傳的關係──從文類觀念所作的考察〉,《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8期(1996年3月)。劉玲娜:〈尚力與尚義──《三國演義》死亡描寫的聚焦點〉,《西華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期(2008年)。黎志添:〈天地水三官信仰與早期天師道治病解罪儀式〉,《台灣宗教研究》第2卷第1期(2002年12月)。黎紅霞:〈紛紛世事無窮盡,天數茫茫不可逃──論《三國演義》的天命觀〉,《文教資料》下旬刊(2008年6月)。潘承玉:〈《三國演義》二題〉,《明清小說研究》第2期(1992年)。潘承玉:〈紛紛世事無窮盡,天數茫茫不可逃──《三國演義》主題再探〉,《晉陽學刊》第1期(1994年)。蔡毅:〈《三國演義》中的神怪描寫〉,《社會科學研究》第1期(1983年)。蕭兵:〈卜千秋墓豬頭神試說〉,《中原文物》第3期(1981年)。鍾林斌:〈試論《三國演義》最後十六回的價值〉,《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第2期(2009年6月)。韓曉、魏明:〈論「天人合一」對《三國演義》敘事系統的影響〉,《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1卷第3期(2004年5月)。魏長領:〈因果報應與道德信仰──兼評宗教作為道德的保證〉,《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7卷第2期(2004年3月)。譚帆:〈「奇書」與「才子書」──對明末清初小說史上一種文化現象的解讀〉,《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5卷第6期(2003年11月)。蘇建新:〈《三國演義》與鬼神文化略論〉,《孝感師專學報》第2期(1997年)。四、學位論文白以文:《晚明仙傳小說之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2006年)。林素吟:《傳統小說中軍師類型之研究──以《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為代表》(台中: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宦書亮:《《三國演義》涉夢情節的文化學心理學闡釋》(武漢:華中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系高校教師在職攻讀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孫廣碩:《《三國演義》志怪成分研究》(延吉:延邊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陳純禛:《中國傳統四大小說之「指導者」研究》(台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年)。張谷良:《諸葛亮民間造型之研究》(花蓮: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2006年)。張清發:《明清家將小說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2005年)。黃世孟:《《三國志通俗演義》著述意識研究》(花蓮: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馮陽:《明清小說中的「夢」「異」現象研究》(西安:陜西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2007年)。廖文麗:《古典小說虛實論研究──以《三國演義》為例──》(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劉勇:《中國古代果報小說的敘事分析》(南昌:江西師範大學文藝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劉苑如:《六朝志怪的文類研究:導異為常的想像歷程》(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1996年)。劉淑華:《三國志平話與毛評本三國演義之情節比較》(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8年)。謝綉治:《魏晉象數易學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2009年)。〔韓〕洪淳孝(Hong Soon-hyo):《三國演義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1983年)。五、外文文獻〔日〕小川環樹(Ogawa Tamaki):〈《三國演義》における佛教と道教〉,《東方學》第2輯(1951年8月)。〔日〕大林太良(Obayashi Taryo):《神話学入門》(東京:中央公論社,1988年)。〔日〕井上泰山(Inoue Taizan)、〔日〕大木康(Oki Yasushi)、〔日〕金文京、〔日〕冰上正(Hikami Tadasi)、〔日〕古屋昭弘(Furuya Akihiro)共著:《花關索傳の研究》(東京:汲古書院,1989年)。〔日〕中川諭(Nakagawa Satoshi):《『三國志演義』版本の研究》(東京:汲古書院,1998年)。〔日〕西岡弘(Nishioka Hiroshi):〈叩歯考〉,《國學院雜誌》第80卷第7号(1979年7月)。〔日〕宮川尚志(Miyakawa Hisayuki):《中國宗教史研究》(京都:株式會社同朋舎,1983年)。〔日〕橋本敬造(Hashimoto Keizo):《中国占星術の世界》(東京:東方書局,1995年)。 | zh_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