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contributor.advisor | 林啟屏 | zh_TW |
dc.contributor.author (作者) | 方思翰 | zh_TW |
dc.creator (作者) | 方思翰 | zh_TW |
dc.date (日期) | 2012 | en_US |
dc.date.accessioned | 30-十月-2012 11:44:59 (UTC+8) | - |
dc.date.available | 30-十月-2012 11:44:59 (UTC+8) | - |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 30-十月-2012 11:44:59 (UTC+8) | - |
dc.identifier (其他 識別碼) | G0981510091 | en_US |
dc.identifier.uri (URI) |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4788 | - |
dc.description (描述) | 碩士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國立政治大學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中國文學研究所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98151009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101 | zh_TW |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 本文旨在透過對明末清初時功過格的文本考察,以突顯明清之際儒者參與功過格改造此一歷史現象背後之儒學內涵。由於明末清初此一特殊的時空背景造就了儒學現象的多元性,而在功過格改造此一層面便突顯了儒家「修身」與「化民」兩種實踐特質的突顯。功過格本為宗教性的修身指導手冊,藉由其因果報應、現世謀福等觀念以促使民眾修身改過;當功過格的特質為儒者們所注意,並將之轉為儒門所用,則我們便可以在其轉化的過程中看到儒者價值的權衡、在改造的過程中看到其用心所在。當然,所謂「儒門功過格」的興起,本文著眼於儒學內涵展現並與明清儒學思潮相連結,故對於「儒門功過格」是否為民所接受、是否能取代傳統宗教性功過格等討論面相仍有待深入探究之。總而言之,有關明清之際儒者如何透過功過格以展現其儒學實踐特質是本文的關注所在,在此紛亂的時代,由小而見大,以觀儒者在時代困境下的理想與堅持。 本文之第二章,首先要處理的,便是對儒者應用功過格的背景脈絡作一考察,算是為其後的文本討論建立起堅實之基礎。功過格在早期本是佛、道教內部的修行法。其規範標準與對象也是指向教團內部的,這便跟後期功過格普及民眾、士人之間有所不同。早期的功過格雖不是本文關注的目標,但也需要對功過格此種形式文本的產生作一溯源。其次,功過格的開始普及與盛行是在明代以後,而此時也正是宋明儒學的另一個興盛期。因此,後續所處理的便是功過格與儒學接觸的初步情況,內容包含袁黃、王學門人對功過格的態度;以及功過格「福禍自招」、「現世致福」觀念對儒者的影響。再來則直扣明末清初諸位儒者對於功過格之轉化作討論,點出如顏茂猷、陶石簣以及陸世儀、陳瑚等人的功過格運用,甚至後世認定居於明末儒學宗主的劉蕺山也是「儒門功過格」改造的一員。最後歸納出「儒門功過格」發展的兩個傾向,即是「修身」、「化民」兩種模式,以便進入後續的討論分析。 第三章進入對劉宗周及其《人譜》的討論。本章試圖探討劉宗周如何運用功過格形式成就其「改過」之學,並以之達到客觀規範的修身實踐。首先從「內在理路」的角度來討論其撰《人譜》之原因,背後涉及劉宗周對於明末以來王學積弊的修正與反省。當王學發展面臨了尋求客觀道德規範的困境時,功過格恰巧提供了此時儒學發展的不足,也為劉宗周撰《人譜》找到解釋的脈絡。其次則針對《人譜》文本之形成作一的介紹,包括其編纂過程、文本編制以及實際運用情況等方面作討論,初步進入文本脈絡之中。而後對文本的義理內涵作一介紹與討論,從中揭示出其「論過不論功」之特點。這種特質的展現,對照其內容對道德標準訂定之高、動念起心要求之苛可謂在功過格發展上前所未見,可以將之視為功過格儒化的極端表現。這種現象的產生,反映了劉宗周將《人譜》明確指向於士人、知識分子,將之視為菁英階層所當對自我的嚴苛要求。最後則專注在劉宗周之後,《人譜》在弟子及其他儒者之間的流佈情況,算是對功過格在修身實踐此一脈絡上的後續發展作一交代。 第四章對於陳錫嘏及其《彙纂功過格》的討論,為儒者功過格運用的另一個化民面向之發揮,此正也是功過格最為擅長的區塊。《彙纂功過格》的編纂者陳錫嘏師從於黃宗羲,對於劉宗周之思想、傳承有一定的深度。然而黃宗羲其學術興趣著重在經史之學的經營,故單從黃宗羲與陳錫嘏之間很難看出功過格的脈絡性;然若從黃宗羲往上溯劉宗周,便能夠看到運用功過格之傳統早已存在於師門之中,而非憑空歧出而生。其次便進入《彙纂功過格》的體制內容、編纂過程之討論,而更多的著重於從其序文中,標舉出其編纂功過格之用意所在。其中包括章卷安排上所反映出的價值安排、功過標舉背後所反映的道德內涵等等。突顯其編纂功過格所反映出的道德價值規範與禮儀指導功能,可見在善惡內涵發微的拉距便是儒者用力之所在。相對於前一章《人譜》的嚴格規範性,當儒者面對教化民眾需求之時,原本在劉宗周《人譜》中所不能容忍的因果報應與論善積功思想,在《彙纂功過格》中能夠得到理解與認可。其原因或許並不只能從歧出的角度作判准,而應該放置於儒者「神道設教」的大脈絡下來檢視。最後有關《彙纂功過格》後續傳佈的討論,進一步討論到《彙纂功過格》與《立命功過格》、《功過格輯要》的傳承關係,反映了《彙纂功過格》在清初流傳的興盛情況。 第五章則進入功過格之多重內涵討論,本章從一後設的角度,來看待經轉化後「儒門功過格」的共通特質。在前面討論中,我們漸漸發現功過格之所以為儒者所接納、運用,乃在於其被賦予了多重層次的內涵。這些內涵特質往往有其各自的發展淵源,而能夠在功過格上有恰當的表現,此或許也正是功過格能彌補當時儒學不足之所在。而就本文來說,明末清初儒者對功過格的應用,便是儒學實踐性展現的其中之一面。從修身走向化民,一直是儒學思想體系中的必然。當面對化民的需求時,其賦與功過格的價值內涵勢必要作一定的調整以合民情。如此我們便能發現功過格在化民的表現上承繼了聖喻、官箴、鄉約、家禮等諸多傳統,其脈絡或許有所差異,但其教化於民的目標是一樣的,而如此集大成的功過格便是儒者用以化民實踐的依據。最後,不論是修身或化民,我們都看到功過格在其中的發揮。其原因一方面在於功過格提供明確的善惡標準、一方面促使奉行者具體自計善過。從這兩特點中,我們看到了功過格出現類似經典「規範性」的特質。正如我們在前面所論及的,儒者對於經典的推崇有很大成分在於經典所具有的「規範性」展現:儒者在嫻習經典的過程中,運用聖人之言以修身、以教民,此不僅是經典之學,也是實踐之學的展現。而功過格地位雖然不及傳統儒家經典的崇高,其卻展現出一種「類經典」的特質,成為儒者對己、對人展現「規範性」之依據。上述種種脈絡,成就了功過格文本的儒學化,為儒者所注意,而發揮了修身、化民之實踐特質。 | zh_TW |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 第一章 緒論 1第一節 問題的提出 1第二節 研究徑路與取向 10第三節 文獻取材與研究回顧 17第四節 章節安排 23第二章 儒門功過格之溯源與發展 27第一節 早期功過格緣起與發展 29第二節 功過格的定型與儒者接受 37第三節 功過格的儒化:明末清初「儒門功過格」改造運動 45第四節 「儒門功過格」的兩種傾向 55第三章 修身:劉宗周及其《人譜》 59第一節 王學困境與「慎獨」之學 61第二節 《人譜》的編纂與「改過」思想的提出 71第三節 道德的嚴苛:《人譜》的士階層指向性 82第四節 《人譜》之傳佈與影響 91第四章 化民:陳錫嘏及其《彙纂功過格》 95第一節 蕺山之後:黃宗羲與甬上諸弟子 97第二節 陳錫嘏與《彙纂功過格》的編纂 110第三節 社會維繫與禮儀指導:《彙纂功過格》的教化特質內涵 125第四節 《彙纂功過格》之傳佈與影響 137第五章 儒門功過格之多重層次內涵 141第一節 從明清儒學脈絡看功過格儒化 143第二節 聖喻、官箴、鄉約、家禮:功過格之集大成 150第三節 規範性的展現:功過格的「類經典」性質 167第四節 「儒門功過格」的消失及其時代意義 174第六章 結論 177參考書目 181附錄 191 | zh_TW |
dc.language.iso | en_US | - |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81510091 | en_US |
dc.subject (關鍵詞) | 修身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化民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功過格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儒學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人譜》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彙纂功過格》 | zh_TW |
dc.title (題名) | 修身與化民:論明末清初功過格的儒學內涵 | zh_TW |
dc.title (題名) | Moral characters cultivation and edification : A discussion about "The ledgers of merit and demerit"`s Confucianism ingredient in Late Ming and Early Qing | en_US |
dc.type (資料類型) | thesis | en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一、古典文獻(排序依據:朝代,姓名筆劃)[魏]王弼、韓康伯注,[唐]孔穎達等正義,[清]阮元校勘:《周易正義》,《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2007)嘉慶二十年重刊宋本。[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等正義,[清]阮元校勘:《尚書正義》,《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2007)嘉慶二十年重刊宋本。[漢]毛公傳,[漢]鄭玄箋,[唐]孔穎達等正義,[清]阮元校勘:《毛詩正義》,《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2007)嘉慶二十年重刊宋本。[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清]阮元校勘:《周禮注疏》,《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2007)嘉慶二十年重刊宋本。[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等正義,[清]阮元校勘:《禮記正義》,《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2007)嘉慶二十年重刊宋本。[漢]趙岐注,[宋]孫奭疏,[清]阮元校勘:《孟子注疏》,《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2007)嘉慶二十年重刊宋本。[漢]董仲舒:《春秋繁露》,收入曾振宇注:《春秋繁露》(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9)。[魏]何晏等注,[宋]邢昺疏,[清]阮元校勘:《論語注疏》,《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2007)嘉慶二十年重刊宋本。[魏]《太平經》,此處用王明編:《太平經合校》(北京:中華書局,1997)。[晉]杜預注,[唐]孔穎達等正義,[清]阮元校勘:《春秋左傳正義》,《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2007)嘉慶二十年重刊宋本。[晉]葛洪撰:《抱朴子內外篇》,收入《正統道藏》(臺北:新文豐出版,1988)第47冊太清部。〔北齊〕顏之推著、王利器集解:《顏氏家訓集解》(臺北:漢京文化,1983)。〔北周〕《無上秘要》,收入《正統道藏》(臺北:新文豐出版,1988)[南朝梁]劉勰著、周振甫注:《文心雕龍注釋》(臺北:里仁書局,1998)。[南朝梁]陶弘景:《真誥》,收入《正統道藏》(臺北:新文豐出版,1988)。[唐]釋道宣:《續高僧傳》,收入《大正新脩大藏經》(臺北:世樺,1998)第50冊。[唐]武則天:《臣軌》,收入《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2002)史部職官類第753冊。[宋]蘇軾:《蘇軾全集》(上海:上海古籍,2000)。[宋]真德秀:《西山先生真文忠公文集》,收入《四部叢刊正編》(臺北:臺灣商務,1979)第61冊。[宋]呂本中:《官箴》,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1983-1986)史部職官類第602冊。[宋]胡太初:《晝簾緒論》,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 1983-1986)史部職官類第602冊。[宋]朱熹:《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2007)。[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北京:中華書局2008) 。[宋]朱熹:《朱子全書》(上海:上海古籍,2002)。[宋]陳亮:《陳亮集》(臺北:漢京文化,1983) 。[宋]《太上感應篇》,收入《正統道藏》(臺北:新文豐出版,1988)第46冊太清部戒律類。[元]《太微仙君功過格》,收入《正統道藏》(臺北:新文豐出版,1988)第5冊洞真部。[元]《淨明忠孝全書》,收入《正統道藏》(臺北:新文豐出版,1988)第41冊太平部。[明]《明實錄》(臺北:中研院史語所,1984)。[明]《教民榜文》,見載《皇明制書》卷九,收入《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2002)第788冊。〔明〕呂坤:《實政錄》,收入《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2002)史部職官類第753冊。[明]王陽明:《王陽明全集》(臺北:古新書局,1978) 。[明]王畿:《王畿集》卷七(南京:鳳凰出版,2007)。[明]聶豹:《聶豹集》(南京:鳳凰出版,2007)。[明]羅汝芳:《羅汝芳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 。[明]汪天賜撰,赫堅、楊亞庚譯:《官箴集要》(北京:新華書店,2010)。[明]袁黃:《了凡四訓》收入《大藏經補編》(臺北:華宇出版,1986)第28冊。[明]袁黃:《祈嗣真詮》,收入《筆記小說大觀》(臺北:新興出版,1974)第13編第5冊。[明]雲棲祩宏:《自知錄》,又名《蓮池大師自知錄》(此處用國家圖書館藏版本,明崇禎間刊嘉興方冊藏本)。[明]高攀龍:《高子遺書》,此處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1983-1986)第1292冊集部別集類。[明]顧憲成:《涇皋藏稿》,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1986)1292冊。[明]顧憲成:《小心齋劄記》(臺北:廣文書局,1975)。[明]顧憲成:《東林書院志》(北京:中華書局,2004)。[明]顏茂猷:《迪吉錄》,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1995-1997)子部第150冊。[明]張漙:《七錄齋詩文合集上》,收入《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集部第1387冊。[明]陳子龍:《安雅堂稿》,收入《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集部第1388冊。[明]劉宗周著、吳光主編:《劉宗周全集》(杭州:浙江古籍,2007) 。[明]劉鱗長:《浙學宗傳》,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1995-1997)史部第111冊。[清]陳確:《陳確集》 (北京:中華書局,2009) 。[清]張履祥:《楊園先生全集》(北京:中華書局,2002)。[清]黃宗羲:《明儒學案》(北京:中華書局,2008)。[清]黃宗羲:《宋元學案》(北京:中華書局,2007)。[清]黃宗羲著、沈善洪主編:《黃宗羲全集》(杭州:浙江古籍,2005) 。[清]顧炎武著、黃汝成集釋:《日知録集釋》(上海:上海古籍,2006) 。[清]陸世儀:《論學酬答》,收入《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2002)第946冊子部儒家類。[清]陸世儀:《桴亭先生文集》卷一,收入《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2002)第1398冊集部別集類。[清]陸世儀:《桴亭先生詩集》卷三,收入《叢書集成三編》第42冊。[清]陸世儀:《思辨錄輯要》,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1983)子部第724冊。[清]陸世儀:《復社紀畧》,收入《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2002)史部第438冊。[清]陸世儀:《治鄉三約》、《桑梓五防》,收入《叢書集成三編》(臺北:新文豐出版,1996)第21冊。[清]陳瑚:《確庵文藁》,收入《四庫禁燬書叢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集部第184冊。[清]陳錫嘏:《兼山堂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1995-1997)第247冊。[清]陳錫嘏:《彙纂功過格》十二卷,此處用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藏,清康熙四十九年劉氏廣隲堂據好德堂本重刊本。[清]李鄴嗣:《杲堂文鈔》,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1995-1997)集部第235冊。[清]李鄴嗣:《杲堂文續鈔》,收入《叢書集成續編》(臺北:新文豐,1988)第154冊。[清]鄭梁:《寒村詩文選》,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1995-1997)第256冊。[清]萬斯同:《石園文集》,收入《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2002)集部第1415冊。[清]萬言:《管邨文鈔內編》,收入《叢書集成續編》(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9)第190冊。[清]范光陽:《雙雲堂文稿》,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1995-1997)集部第256冊。[清]顏元:《顏元集》(北京:中華書局,1987) 。[清]李塨:《恕谷後集》,收入《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2002)集部第1420冊。[清]全祖望:《鲒埼亭集》(臺北:華世出版,1977)。[清]全祖望:《鲒埼亭集外編》,此處用《全祖望集彙校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清]全祖望:《續甬上耆舊詩》,國家圖書館藏清末國學保存會排印本。[清]姚際恆:《儀禮通論》,收入《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2002)經部禮類第86冊。[清]邵廷采:《思復堂文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1995-1997)集部第251冊。[清]吳騫編:《陳乾初先生年譜》,收入《清初明儒年譜》(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6)第三冊。[清]陳溥:《安道公年譜》,收入《北京圖書館藏珍本年譜叢刊》(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9)第71冊。[清]鄭勳編:《先寒村公年譜》,收入《清初名儒年譜》(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6)。[清]永瑢等撰:《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臺北:臺灣商務,1971)。[清]張廷玉等撰:《明史》(臺北:鼎文書局,1979)。[清]錢大昕:《潛研堂文集》,收入《四部叢刊正編》(臺北:臺灣商務,1979)第89冊。[清]惠棟:《太上感應篇注》,收入《叢書集成新編》(臺北:新文豐出版,1985-1986),第26冊。[清]俞樾:《太上感應篇纘義》(此處用國家圖書館藏,民國七年(1918)上海醫學書局排印本)。[清]孫星衍輯:《倉頡篇》,收入《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2002)第243冊經部小學類。[清]李士達:《功過格輯要》,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臺灣學研究中心」所藏光緒三年九月丁丑秋刻本。[清]徐本:《立命功過格》,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臺灣學研究中心」所藏民國甲子十三年初夏慎獨山房印版本。[清]錢儀吉編:《碑傳集》(臺北:文海出版,1973) 。[清]郭武等撰:《泉州府志》(臺南:中西文化服務中心,1964)。[清]《太康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76) 。[清]王先謙撰:《荀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07) 。[清]皮錫瑞:《經學歷史》(北京:中華書局,2009) 。[清]徐世昌等編纂:《清儒學案》(北京:中華書局,2008) 。二、近人專著(姓名筆劃,出版年)牛銘實:《中國歷代鄉約》(北京:新華書店,2005)。毛國權:《宗法結構與中國古代民事爭議解決機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 。王汎森:《中國近代思想與學術的系譜》(臺北:聯經出版,2003) 。王汎森:《晚明清初思想十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 。王崇峻:《維風導俗:明代中晚期的社會變遷與鄉約制度》(臺北:文史哲,2002)。古清美:《顧涇陽、高景逸思想之比較硏究》(臺北:臺灣學生,2004) 。任繼愈主編:《中國道教史》(臺北:桂冠出版,1991)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臺北:正中書局,1968) 。牟宗三:《從陸象山到劉蕺山》(臺北:臺灣學生,1979) 。杜正勝:《編戶齊民:傳統政治社會結構之形成》(臺北:聯經出版,1990)。杜正勝:《古代社會與國家》(臺北:黎銘總經銷,1992)。杜保瑞:《劉蕺山的功夫理論與形上思想》(臺北:花木蘭文化,2009)。何冠彪:《生與死:明季士大夫的抉擇》(臺北:聯經出版,1997) 。呂妙芬:《陽明學士人社群:歷史、思想與實踐》(臺北:中硏院近史所,2003) 。李紀祥:《明末清初儒學之發展》(臺北:文津出版,1992) 。李紀祥:《道學與儒林》(臺北:唐山出版,2004) 。余英時:《歷史與思想》(臺北:聯經出版,1984) 。余英時:《朱熹的歷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臺北:允晨文化,2003) 。余英時:《士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余英時:《宋明理學與政治文化》(臺北:允晨文化,2004) 。余英時:《現代儒學的回顧及展望》(北京:三聯書店,2004) 。余英時:《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2004) 。余英時:《中國知識階層史論》(臺北:聯經出版,2006) 。吳 震:《明末清初勸善運動思想研究》(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9) 。吳 光:《黃宗羲與清代浙東學派》(北京:人民大學,2009)。吳汝均:〈儒學與現代化〉,收入氏著:《當代新儒學的深層反思與對話詮釋》(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9) 。吳海蘭:《黃宗羲的經學與史學》(廈門:廈門大學,2010)。林月惠:《良知學的轉折:聶雙江與羅念菴思想之研究》(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 。林啟屏:《從古典到正典:中國古代儒學意識之形成》(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6) 。梁啟超:《清代學術概論》(臺北:臺灣商務,2008) 。高明士編:《東亞傳統家禮、教育與國法(一)家族、家禮與教育》(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 。徐少錦、陳延斌:《中國家訓史》(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2003) 。袁光儀:《晚明之儒家道德哲學與世俗道德範例硏究:劉蕺山《人譜》與《了凡四訓》、《菜根譚》之比較》(臺北:花木蘭文化,2009) 。郭紹虞:《照隅室古典文學論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郭成偉編:《官箴書點評與官箴文化硏究》(北京:新華書店,2000)。郭成偉、關志國:《清代官箴理念對州縣司法的影響》(北京:人民大學,2009)。郭 武:《《淨明忠孝全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 。陳福濱:《晚明理學思想通論》(臺北:環球出版,1983) 。陳訓慈、方祖猷著:《萬斯同年譜》(香港:中文大學,1991) 。陳俊民輯校:《藍田呂氏遺著輯校》(北京:中華書局,1993) 。陳鼓應、葛榮晉主編:《明清實學簡史》(北京:社科文獻出版,1994) 。陳 霞:《道教勸善書研究》(成都:巴蜀書社出版、新華書店經銷,1999) 。陳榮捷編:《王陽明傳習錄詳註集評》(臺北:臺灣學生,2006) 。陳 旭:《清官:研究傳統中國政治文化的一個獨特視角》(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 。唐君毅:《說中華民族之花果飄零》(臺北:三民書局,2005)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臺北:三民書局,1991) 。游子安:《勸化金箴:清代善書硏究》(天津:天津人民,1999) 。游子安:《善與人同:明清以來的慈善與教化》(北京:中華書局,2005) 。黃俊傑:《東亞儒學史的新視野》(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6) 。黃敏浩:《劉宗周及其愼獨哲學》(臺北:臺灣學生,2001)。張壽安:《十八世紀禮學考證的思想活力》(臺北:中研院近史所,2001) 。張 灝:《幽暗意識與民主傳統》(臺北:聯經出版,2006) 。張勛燎、白彬:《中國道教考古》(北京:線裝書局,2006) 。董建輝:《明清鄉約:理論演進與實踐發展》(廈門:廈門大學,2008)。葛兆光:《道教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葛兆光:《中國思想史》(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 。詹海雲:《陳乾初大學辨研究》(臺北:明文書局,1986) 。劉滌凡:《道教入世轉向與儒學世俗神學化的關係》(臺北:臺灣學生,2005。) 。趙 園:《明清之際士大夫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趙 園:《制度.言論.心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鄭志明:《中國善書與宗教》(臺北:臺灣學生,1988) 。謝國楨《明清黨社運動考》(臺北:漢苑出版,1975)。鍾雲鶯:《清末民初民間儒教對主流儒學的吸收與轉化》(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8) 。龔鵬程:《晚明思潮》(北京:商務印書館,2008) 。[日]石川梅次郎:《陰騭録》(東京:明德出版,1981)。[日]濱島敦俊:《明代江南農村社會の硏究》(東京:東京大學出版,1982) 。[日]吉岡義豐:《吉岡義豐著作集》(東京:五月書房,平成元年[1989]) 。[日]奧崎裕司:《中國鄉紳地主の研究》(東京:汲古書院,1978) 。[日]酒井忠夫:《中國善書の硏究》(東京:國書刊行會,1977) 。[日]酒井忠夫:《增補中國善書の硏究》(東京:國書刊行會,2000) 。[日]酒井忠夫、劉岳兵等譯:《中國善書研究》(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0) 。[日]酒井忠夫:《中国日用類書史の研究》(東京:国書刊行会,2011) 。[日]秋月觀暎著、丁培仁譯:《中國近世道教的形成-淨明道的基礎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 。[日]尾形勇:《中國古代的「家」與國家》(北京:中華書局,2010)。[美]包筠雅(Cynthia J. Brokaw) :《功過格:明清社會的道德秩序》(杭州:浙江人民,1999) 。Patricia B Ebrey ,Confucianism and Family Rituals in Imperial China:a Social History of Writing About Rites(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1) 。Patricia B Ebrey ,Chu Hsi’s Family Rituals:A Twelfth-Century Chinese Manual for the Performance of Cappings, Weddings, Funerals, and Ancestral Rites(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1) 。三、碩博士論文(姓名筆劃,出版年)王龍風:《明代家訓研究》(臺北: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王繼平:《《了凡四訓》之研究:兼談其在臺灣之流傳》(臺南:國立臺南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王湘齡:《許敬菴、周海門「九諦九解」義理研究》(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尤玉珍:《袁黃的陰騭思想與治縣經驗》(臺中:國立中興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何淑宜:《明代士紳與通俗文化的關係─以喪葬禮俗為例的考察》(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李京圭:《明代文人結社運動之硏究:以復社為主》(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硏究所博士論文,1989/12) 。李憶湘:〈兩漢魏晉女教「四德」觀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林炳文:《劉蕺山的慎獨之學之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林春梅:《宋代家禮、家訓的研究》(臺北: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林廷叡:《唐代的幽冥世界觀:地獄十王信仰結構與流變的探討》(臺中: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洪淑芬:《陸世儀學術思想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 。莊進宗:《陸世儀對道學工夫的體悟》(臺南: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1)。陳建明:《從《人譜》看劉蕺山之存理遏欲》(中壢: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黃麗玲:《《女四書》研究》(嘉義: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張經科:《儀禮經傳通解之家禮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陸淑慧:《黃宗羲(1610-1695)經濟思想之探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齊婉先:《黃宗羲之經世思想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孫中曾:《劉宗周的道德世界:從經世、道德命題到道德內省的實踐歷程》(新竹: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蔡淑芳:《明末清初江南的放生活動》(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盧仁淑:《文公家禮及其對韓國禮學之影響》(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83)。蕭世勇:《袁黃(1533~1606)的經世理念及其實踐方式》(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 。蕭敏如:《東林學派與晚明經世思潮》(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四、期刊論文(姓名筆劃,出版年)方祖猷:〈黃宗羲與甬上弟子的學術分歧--兼論蕺山之學的傳播和沒落〉,刊於《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1991,頁335-350。王健文:〈秦簡「為吏之道」與秦的吏治〉,收入《史原》(1989/05),頁1-23。王汎森:〈明末清初的人譜與省過會〉,收入《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3:3(1974/03),頁679-712。王汎森:〈「心即理」說的動搖與明末清初學風之轉變〉,收入《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1994/06,頁333-373。王汎森:〈清初的講經會〉,收入《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8:3(1997/09),頁503-588。王汎森:〈清初思想中形上玄遠之學的沒落〉,收入《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1998/09),頁557-587。王 煜:〈明末淨土宗蓮池大師雲棲袾宏之佛化儒道及其逼近耆那教與反駁天主教〉,收入《新亞書院學術年刊》19期(1977/09),頁17-31。古清美:〈劉蕺山對陽明致良知說之繼承與發展〉收入《臺大中文學報》(1985/11),頁367-396。古清美:〈蕺山學的儒釋之辨〉,收入《佛學研究中心學報》(1997/07),頁179-209。何淑宜:〈以禮化俗-晚明士紳的喪俗改革思想及其實踐〉,刊於《新史學》 2000/09,頁49-100。李京圭:〈論黃梨洲的民本思想與經世思想〉,刊於《明史研究專刊》1989/12,頁 113-138。李豐楙:〈福建的家禮實踐與朱子家禮〉,發表於2000年漢學研究中心主辦「朱子學與東亞文明研討會」。李豐楙:〈注連與解除〉,發表於2009年香港中文大學道教文化研究中心主辦「New Approaches to the Study of Daoism in Chinese Culture and Society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李豐楙:〈洞天與內景:西元二至四世紀江南道教的內向遊觀〉,收入《東華漢學》第9期(2009/6),頁157-197。李雪梅:〈明清碑刻中的「鄉約」〉,收入韓延龍主編《法律史論集》(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頁334-371。林麗真:〈魏晉人對傳統禮制與道德之反省──從服喪論、同姓婚論與忠孝論談起〉,收入《臺大中文學報》(1991/06),頁109-141。高海波:〈試述劉宗周《人譜》的寫作背景及過程〉,刊於《儒教文化研究》2010/02,頁77-102。馮玉榮:〈變亂時期地方秩序的重整—桐鄉張履祥的理學實踐〉,收入《華中師範大學學報》(2009/03),頁82-86。許明珠:〈從宗教文飾觀評議荀子禮論〉,收入《當代儒學研究》7期(2009/12),頁109-134。郭英德:〈黃宗羲的人生定位與文化選擇--以清康熙年間為中心〉,刊於《新亞論叢》2002/08,頁42-49。廖俊裕:〈蕺山學作為儒學宗教性修持次第的展開〉刊於《世界宗教學刊》2009/06,頁51-116。卿希泰:〈淨明道在元代的傳承與更新〉,收入《世界宗教研究》(1992/03),頁22-45。傅玲玲:〈從朱熹與陳亮之辯論論朱熹之價值觀〉,收入《哲學與文化》(2005/07),頁59-80。秦峰:〈黃宗羲的理氣論與經世學〉,刊於《哲學與文化》2010/05,頁107-128。楊秀麗:〈從「十殿閻王圖」看古代地獄觀念之構成〉,收入《國立歷史博物館學報》19期(2001/03),75-111。張文昌:〈中國中古家禮的編纂與發展〉,刊於《東吳歷史學報》2010/06,頁1-84。曹美秀:〈論黃宗羲晚年思想之轉變〉,收入《中國文哲研究通訊》(2001/06),頁223-248。劉姿君:〈李見羅「止修說」析論〉,收入《當代儒學研究》(2008/01),頁107-131。黎志添:〈天地水三官信仰與早期天師道治病解罪儀式〉,收入《臺灣宗教研究》,2.1(2002),頁1-30。顏鸝慧:〈「文公家禮.昏禮」與「臺俗閩南婚禮」的比較〉,刊於《中國文化月刊》2002/08,頁75-92。簡毅銘:〈純粹的道德與世俗的功利--以《了凡四訓》、《人譜》為例〉,收入《世新中文研究集刊》(2006/06),頁159-187。韓思藝:〈「罪」與「過」論述的會通--以《七克》與《人譜》為例〉,刊於《哲學與文化》2010/11,頁87-105。謝聰輝:〈南宋道經中「飛鸞開化」出世類型的認知與特質析論〉,收入《開拓者的足跡—卿希泰先生八十壽辰論文集》(四川:巴蜀書社,2010),頁133-155。鍾雲鶯:〈儒家思想被宗教詮釋之形成的探討〉,刊於《孔孟學報》2001/09,頁149-172。鍾雲鶯:〈清末民初民間教派對「格物致知」的解讀--以光月老人、王覺一、楊毅廷為例〉,刊於《漢學研究》2007/06,頁403-436。鍾雲鶯:〈清末民初民間教派「三教融合」經典詮釋策略芻議〉,刊於《臺灣宗教研究》2010/12,頁107-128。柏夷(Stephen R. Bokenkamp)著、林欣儀譯、謝世維校正:〈麻布與灰-塗炭齋中的自我與家族〉,收入《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18-2期(2008/09),頁21-33。[日]酒井忠夫:〈明代の日用類書と庶民教育〉,收入林友春編:《近世中国教育史研究》(東京:東京都国土社,1958),頁62-74。 | zh_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