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學位論文

文章檢視/開啟

書目匯出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引文資訊

TAIR相關學術產出

題名 日治時期台灣共同體意識與台灣民族獨立論述產生之研究
作者 陳昭圻
貢獻者 薛化元
陳昭圻
關鍵詞 台灣共產黨
台灣共同體意識
台灣民族獨立
列寧主義
殖民地解放
日期 2011
上傳時間 30-十月-2012 11:45:44 (UTC+8)
摘要 本論文是針對一九二○年代台灣人在政治社會運動中所培養形成的「台灣共同體意識」,以及列寧主義的「殖民地解放」論述的分析,來解釋日治時期台灣共產黨之所以會提出「台灣民族獨立」論述的原因,以及該論述主張的內涵與意義。
台共之所以會提出「台灣民族獨立」論述,是因為在日本殖民統治之下台灣人逐漸形成了「台灣共同體意識」。而為了實現脫離日本帝國的統治,達成「台灣是台灣人的台灣」的目的,運用了符合台灣當時情況的列寧主義的「殖民地解放」論述,所形成的一套「台灣獨立」的主張。
在一九二一年開始推動「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打出了「台灣是台灣人的台灣」的響亮口號之後,台灣人逐漸開始覺醒,慢慢的凝聚了台灣人的「台灣共同體意識」。然而,雖然同樣是出於「台灣共同體意識」,但透過對社會主義的信仰、透過對國際共產主義的「殖民地解放」論述的期待,使得台灣的左派產生與右派保守主義完全不同的思維,使左派他們更勇於、更大膽的去想像台灣的未來。而左派這種對台灣未來想像的具體呈現,就是一九二八年台共成立時所提出的「台灣民族獨立」論述。
隨著一九二○年代台灣共同體意識的形成,台灣人努力著多方嘗試為當時的台灣尋找出路。而由於台灣人所具有的台灣共同體意識,使得台灣人產生強烈脫離日本帝國統治的願望,而列寧主義的「殖民地解放」論述就是提供台灣人一個似乎可行的出路。
參考文獻 檔案史料及報刊雜誌
列寧,〈關於自決問題的爭論總結〉,收入《列寧全集》,第二十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1990。
列寧,〈關於民族問題的批評意見〉,收入《列寧全集》,第二十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1990。
列寧,〈社會主義革命和民族自決權(提綱)〉,收入《列寧全集》,第二十七卷,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1990。
列寧,〈民族和殖民地問題提綱初稿〉,收入《列寧全集》,第三十九卷,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1990。
列寧,〈民族和殖民地問題委員會的報告〉,收入《列寧全集》,第三十九卷,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1990。
斯大林,〈馬克思主義和民族問題〉,收入《斯大林全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1953。
斯大林,〈論列寧主義基礎〉,收入《斯大林全集》,第六卷,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1953。
台灣總督府警務局編,《台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第二編─領台以後の治安狀況(中卷)台灣社會運動史》,台北:南天書局復刻,1995。
台灣總督府警務局,〈台灣人ノ台灣議會設置運動ト其思想後編〉,1922。
中華民國國際關係研究所、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編印,《共產黨原始資料選輯》,第二集,台北:中華民國國際關係研究所、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1969。
中華民國國際關係研究所、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編印,《共產黨原始資料選輯》,第三集,台北:中華民國國際關係研究所、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1969。《台灣青年》,大正9年7月─大正11年3月。
《台灣》,大正11年4月─大正13年6月。
《台灣民報》,大正12年4月─昭和2年8月。
《台灣大眾時報》,創刊號─第十號,台北:南天書局復刻,1995。
《新台灣大眾時報》,創刊號─二卷四期,台北:南天書局復刻,1995。

專書
Alan Engel etc著,張明貴譯,《意識形態與現代政治》,台北:桂冠圖書出版,1981。
Benedict Anderson著,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台北:時報文化出版,1999。
Eric J. Hobsbawn著,李金梅譯,《民族與民族主義》,台北:麥田出版,1997。
Raymond Williams著,劉建基譯,《關鍵詞:文化與社會的詞彙》,台北:巨流圖書出版,2003。
山邊健太郎編,《現代史資料(20)社會主義運動(7)》,東京:みすず書房,1968。
山邊健太郎編,《現代史資料(21)台灣(1)》,東京:みすず書房,1971。
山邊健太郎編,《現代史資料(22)台灣(2)》,東京:みすず書房,1971。
內政部調查局翻印,《共產國際綱領》,台北:內政部調查局資料室,1955。
井出季和太,《臺灣治績志》,台北:南天書局復刻,1997。
史明,《台灣人四百年史》,出版地不詳:蓬島文化公司,1980。
史明,《台灣民族主義與台灣獨立革命》,台北:前衛出版社,2001。
史明,《穿越紅色浪潮─史明的中國革命歷程與台灣獨立之路》,台北:前衛出版社,2010。
王育德著、黃國彥譯,《王育德全集(1)台灣‧苦悶的歷史》,台北:前衛出版社,2006。
王育德著、侯榮邦等譯,《王育德全集(12)台灣獨立的歷史波動》,台北:前衛出版社,2006。
王詩琅,《日本殖民地體制下的台灣》,台北:眾文圖書出版,1980。
王曉波,《台灣意識的歷史考察》,台北:海峽學術出版,2001。
王曉波編,《台灣的殖民地傷痕》,台北:帕米爾書店,1985。
王鍵,《日據時期台灣總督府經濟政策研究(1895~1945)》,卷一,台北:海峽學術出版,2009。
王鍵,《日據時期台灣總督府經濟政策研究(1895~1945)》,卷二,台北:海峽學術出版,2009。
市川正一著,田舍譯,《日本共產黨鬥爭小史》,北京:世界知識社出版,1954。
矢內原忠雄著,林明德譯,《帝國主義下之台灣》,台北: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2007。
台灣總督府編,山本壽賀子、曾培堂譯,《台灣統治概要》,台中:大社會文化事業出版社,1999。
向山寬夫著、楊鴻儒等譯,《日本統治下的台灣民族運動史(上)》,台北:福祿壽興業股份有限公司,1999。
向山寬夫著、楊鴻儒等譯,《日本統治下的台灣民族運動史(下)》,台北:福祿壽興業股份有限公司,1999。
古瑞雲,《台中的風雷》,台北:人間出版社出版,1990。
司法行政部調查局編印,《台共簡史》,台北:司法行政部調查局,1958。
江宜樺,《自由主義、民族主義與國家認同》,台北:揚智文化出版,1998。
江宜樺,《民族主義與民主政治》,台北:時報文化出版,2003。
朱諶,《民族主義的背景與學說》,台北:編譯館,2000。
伊藤幹彥,《日治時代後期台灣政治思想之研究─析論台灣抗日運動者的政治思想》,台北:鴻儒堂出版,2005。
林木順,《台灣二月革命》,台北:前衛出版社,1990。
林呈祿著,黃頌顯編譯,《林呈祿選集》,台北:海峽學術出版,2006。
林柏維,《台灣文化協會滄桑》,台北:台原出版,1993。
林柏維,《狂飆的年代─近代台灣社會菁英群像》,台北:秀威資訊科技出版,2007。
林國章,《民族主義與台灣抗日運動1895~1945》,台北:海峽學術出版,2004。
周尚文主編,《國際共運史事件人物錄》,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1984。
周婉窈,《日據時代的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台北:自立報系文化出版社,1989。
周婉窈,《海行兮的年代:日本殖民統治末期台灣史論集》,台北:允晨出版社,2003。
東嘉生著,周憲文譯,《台灣經濟史概說》,台北:帕米爾書店,1985。
吳文星,《日據時期台灣社會領導階層之研究》,台北:正中書局,1992。
吳濁流,《無花果》,台北:前衛出版社,1988。
洪鎌德,《民族主義》,台北:一橋出版,2003。
凃照彥著,李明俊譯,《日本帝國主義下的台灣》,台北:人間出版社,1994。
南方朔,《帝國主義與台灣獨立運動》,台北:四季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80。
南方朔,《帝國主義與台灣獨立運動》,台北:四季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80。
施正鋒,《台灣民族主義》,台北:前衛出版社,2003。
施正鋒,《台灣政治建構》,台北:前衛出版社,1999。
施正鋒編,《教授論壇專刊2─台灣民族主義》,台北:前衛出版社,1995。
若林正丈著,台灣史日文史料典藏研讀會譯,《台灣抗日運動史研究》,台北:播種者出版,2007。
荊子馨著,鄭力軒譯,《成為「日本人」》,台北:麥田出版社,2006。
莊萬壽,《台灣獨立的理論與歷史》,台北:前衛出版社,2002。
郭杰、白安娜著,李隨安、陳進盛譯,《台灣共產主義運動與共產國際(1924-1932)研究‧檔案》,台北:中研院台史所,2010。
郭乾輝,《台共叛亂史》,台北:內政部調查局,1955。
陳芳明,《殖民地台灣:左翼政治運動史論》,台北:麥田出版社,2006。
陳芳明,《謝雪紅評傳:落土不凋的雨夜花》,台北:前衛出版社,1991。
陳佳宏,《海外台獨運動史》,台北:前衛出版社,1998。
陳培豐著,王興安、鳳氣至純平譯,《同化的同床異夢:日治時期台灣的語言政策、近代化與認同》,台北:麥田出版社,2006。
陳俐甫,《日治時期台灣政治運動之研究》,台北:稻鄉出版社,1996。
陳紹馨,《台灣的人口變遷與社會變遷》,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2。
陳翠蓮,《台灣人的抵抗與認同》,台北:遠流出版,2008。
連溫卿,《台灣政治運動史》,台北:稻香出版社,1988。
湯子炳,《台灣史綱》,台北:海峽學術出版,2002。
黃旺成,《台灣省通志稿卷九─革命志抗日篇》,台北: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54。
黃昭堂,《台灣民主國研究》,台北:前衛出版社,2006。
黃昭堂,《台灣總督府》,台北:前衛出版社,2004。
黃昭堂,《台灣淪陷》,台北:前衛出版,2005。
黃秀政,《台灣史研究》,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5。
黃師樵,《台灣共產黨秘史》,台北:海峽學術出版,1999。
黃富三,《林獻堂傳》,南投市:台灣文獻館,2004。
黃富三、陳俐甫編,《近現代台灣口述歷史》,台北:南天書局出版,1991。
黃頌顯,《台灣文化協會的思想與運動1921-1931》,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8。
黃煌雄,《兩個太陽的台灣:非武裝抗日史論》,台北:時報文化出版,2006。
黃煌雄,《蔣渭水傳─台灣的先知先覺者》,台北:前衛出版社,1992。
黃煌雄,《台灣抗日史話》,台北:前衛出版社,1992。
黃靜嘉,《春帆樓下晚濤急─日本對台灣的殖民統治及其影響》,台北:台灣商務出版,2002。
許世楷著,李明峻、賴郁君譯,《日本統治下的台灣》,台北:玉山社出版,2006。
許雪姬等編,《日記與台灣史研究:林獻堂先生逝世50週年紀念論文集》,台北:中研院台史所,2008。
傅一勤、張強仁、魏叔倫編輯,《牛津當代大辭典》,台北:旺文社出版,1989。
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文獻編輯委員會編譯,《共產國際第二次代表大會文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1988。
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文獻編輯委員會編譯,《共產國際第四次代表大會文件(二)》,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1990。
周尚文、陳鍾編,《國際共運史事件人物錄》,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張炎憲、許芳庭編,《戰後台灣政治案件:林日高史料彙編》,台北:國史館出版,2008。
張勝彥等編著,《台灣開發史》,台北:國立空中大學出版,1996。
張漢裕主編,《蔡培火全集(二)政治關係─日本時代(上)》,台北: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2000。
張漢裕主編,《蔡培火全集(三)政治關係─日本時代(下)》,台北: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2000。
張深切,《張深切全集里程碑》,卷一,又名《黑色的太陽》(上),台北:文經社,1998。
張麗俊著,許雪姬等編,《水竹居主人日記(一) ─ (八)》,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0-2004。
葉榮鐘,《日據下台灣政治社會運動史(上)》,台中:晨星出版社,2000。
葉榮鐘,《日據下台灣政治社會運動史(下)》,台中:晨星出版社,2000。
葉榮鐘,《台灣人物群像》,台中:晨星出版社,2000。
葉榮鐘,《葉榮鐘日記(上)》,台中:晨星出版社,2002。
楊克煌,《台灣人民民族解放鬥爭小史》,台北:海峽學術,1999。
楊克煌遺稿,楊翠華整理,《我的回憶》,台北:楊翠華出版,2005。
楊碧川,《日據時代台灣人反抗史》,台北:稻香出版社,1996。
楊肇嘉,《楊肇嘉回憶錄》,台北:三民書局出版,1977。
蔣渭水著,王曉波編,《蔣渭水全集(上)》,台北:海峽學術出版,2005。
蔣渭水著,王曉波編,《蔣渭水全集(下)》,台北:海峽學術出版,2005。
盧修一,《日據時代台灣共產黨史》,台北:前衛出版社,2006。
薛化元,《自由化 民主化─台灣通往民主憲政的道路》,台北:日創社文化事業公司,2006。
薛化元,《台灣開發史》,台北:三民出版社,1999。
裴可權,《台共叛亂及覆亡經過記實》,台北:臺灣商務出版,1986。
鄭學稼,《第三國際史(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出版,1977。
鄭學稼,《第三國際史(中)》,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出版,1977。
鄭學稼,《第三國際史(下)》,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出版,1977。
謝春木,《台灣人の要求》,台北:台灣新民報社,1931。
謝春木《台灣人は斯く觀る 台灣人の要求 日本的沒落》,東京:龍溪書舍復刻版,1974。
謝雪紅口述,楊克煌筆錄,《我的半生記》,台北:楊翠華出版,1997。
謝國興,《陳逢源:亦商亦儒亦風流(1893~1982)》,台北:允晨文化出版社,2002。
蘇新,《未歸的台共鬥魂:蘇新自傳與文集》,台北:時報文化出版,1993。
蘇新,《永遠的望鄉─蘇新文集補遺》,台北:時報文化出版,1994。
蘇新,《憤怒的台灣》,台北:時報文化出版,1993。
劉世林,《列寧主義策略─理論與實踐》,台北:三民書局出版,1999。
簡炯仁,《台灣共產主義運動史》,台北:前衛出版社,1997。
羅志平,《民族主義─理論、類型與學者》,台北:旺文社出版,2005。

期刊、研討會論文
王玉,〈台灣抗日運動的左翼─從「上海綱領」看台灣共產黨的建黨本質〉,《逢甲人文社會學報》,第四期,2002。
羊子喬,〈客死異鄉的老台共:蘇新(1907-1981)〉,收入張炎憲、李筱峰、莊永明編,《台灣近代名人誌》,第四冊,台北:自立晚報出版社,1987。
弗朗克‧S‧T‧蕭、勞倫斯‧R‧沙里文著,田華譯,〈台灣共產黨的政治歷史(1928-1931)〉(上),《台灣研究集刊》,總第十三期,1986。
弗朗克‧S‧T‧蕭、勞倫斯‧R‧沙里文著,田華譯,〈台灣共產黨的政治歷史(1928-1931)〉(下),《台灣研究集刊》,總第十四期,1986。
李仲,〈台灣義勇隊隊長李友邦〉,《台聲》,第四期,1986。
李昭容,〈台共民族主義論述之研究〉,《彰化文獻》,第七期,2006。
李筱峰,〈「台共」改革派主幹:王萬得(1903-1985)〉,收入張炎憲、李筱峰、莊永明編,《台灣近代名人誌》,第二冊,台北:自立晚報出版社,1987。
林江,〈懷念我的父親:一位保持了民族氣節的中國人〉,《台聲》,總第五十六期, 1989。
吳文星,〈日據時期台灣的教育與社會領導階層的塑造〉,《師大歷史學報》,第十期,1982。
吳密察,〈明治國家體制與台灣─六三法之政治的展開〉,《台大歷史學報》,第三十七期,2006。
吳叡人,〈福爾摩沙意識形態─試論日本殖民統治下台灣民族運動「民族文化」論述的形成(1919-1937)〉,《新史學》,十七卷二期,2006。
吳叡人,〈台灣非是台灣人的台灣不可:反殖民鬥爭與台灣人民族國家的論述1919-1931〉,收入林佳龍、鄭永年編,《民族主義與兩岸關係》,台北:新自然主義,2001。
吳叡人,〈誰是「台灣民族」:連溫卿與台共的台灣解放論與台灣民族形成論之比較〉,收入陳慈玉主編,《地方菁英與台灣農民運動》,台北:中研院台史所出版,2008。
莊春火,〈我與日據時期的台共─前台共中央委員的回憶:莊春火口述〉,《五月評論》,第七期,1988。
郭正中,〈日治時期台灣知識分子的個案研究:以「台共書記長」林木順為例〉,《台灣人文》,第六期,2001。
陳翠蓮,〈一九二○年代台灣政治運動中的國家認同〉,台灣政治學會主辦,台灣政治學會第六屆學術研討會,1999。
陳純瑩,〈日據時期台灣的警察制度〉,《警專學報》,一卷二期,1989。
張炎憲,〈台灣文化協會的成立與分裂〉,收入張炎憲、李筱峰、戴寶村主編《台灣史論文精選(下)》,台北:玉山出版社,1996。
張炎憲、高淑媛等採訪,高淑媛記錄整理,〈一位老台共的心路歷程:莊春火訪問記錄〉,《台灣史料研究》,第二號, 1993。
張國興,〈日本殖民統治時代台灣社會的變化〉,收入張炎憲、李筱峰、戴寶村編,《台灣史論文精選》,台北:玉山出版社,1996。
薛化元,〈台灣獨立理論的不同歷史發展面向─代導論〉,收入莊萬壽編,《台灣獨立的理論與歷史》,台北:前衛出版社,2002。
蕭彪、楊錦和、王炳南、許偉平著,〈翁澤生〉,收入中共黨史人物研究會編,《中共黨史人物傳》,第二十七卷,西安:陝西出版社,1986。

博碩士論文
文興鎬,〈列寧階段革命論之研究〉,台北:政治作戰學校政治研究所,1985。
朱雲珍,〈台灣民族主義:起源與內涵之分析〉,台北:東吳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文,1996。
李歷芬,〈日本殖民時期台灣的民族主義之研究(1895~1945)〉,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國與亞太區域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林淑芬,〈日治時期台共對台灣社會運動之影響〉,屏東: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林國章,〈日治時期台灣抗日運動與民族主義之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博士論文,2004。
胡清雅,〈台灣日據時期左翼論述的轉進:以《台灣大眾時報》與《新台灣大眾時報》為例〉,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碩文,2007。
陳俐甫,〈台灣民族主義之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3。
黃文源,〈蘇新的革命道路─一位台共在東亞共產運動的矛盾與困境〉,台南: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碩士論文,2010。
曾郁明,〈巨變與衝擊:論社會主義思潮對台灣左翼運動的影響(以一九二○~一九三七年論述)〉,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網站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Online(OED)牛津線上英語大辭典》:http://www.oed.com/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台灣史研究所
97158014
100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7158014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薛化元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作者) 陳昭圻zh_TW
dc.creator (作者) 陳昭圻zh_TW
dc.date (日期) 2011en_US
dc.date.accessioned 30-十月-2012 11:45:44 (UTC+8)-
dc.date.available 30-十月-2012 11:45:44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30-十月-2012 11:45:44 (UTC+8)-
dc.identifier (其他 識別碼) G0097158014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4793-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台灣史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7158014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0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本論文是針對一九二○年代台灣人在政治社會運動中所培養形成的「台灣共同體意識」,以及列寧主義的「殖民地解放」論述的分析,來解釋日治時期台灣共產黨之所以會提出「台灣民族獨立」論述的原因,以及該論述主張的內涵與意義。
台共之所以會提出「台灣民族獨立」論述,是因為在日本殖民統治之下台灣人逐漸形成了「台灣共同體意識」。而為了實現脫離日本帝國的統治,達成「台灣是台灣人的台灣」的目的,運用了符合台灣當時情況的列寧主義的「殖民地解放」論述,所形成的一套「台灣獨立」的主張。
在一九二一年開始推動「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打出了「台灣是台灣人的台灣」的響亮口號之後,台灣人逐漸開始覺醒,慢慢的凝聚了台灣人的「台灣共同體意識」。然而,雖然同樣是出於「台灣共同體意識」,但透過對社會主義的信仰、透過對國際共產主義的「殖民地解放」論述的期待,使得台灣的左派產生與右派保守主義完全不同的思維,使左派他們更勇於、更大膽的去想像台灣的未來。而左派這種對台灣未來想像的具體呈現,就是一九二八年台共成立時所提出的「台灣民族獨立」論述。
隨著一九二○年代台灣共同體意識的形成,台灣人努力著多方嘗試為當時的台灣尋找出路。而由於台灣人所具有的台灣共同體意識,使得台灣人產生強烈脫離日本帝國統治的願望,而列寧主義的「殖民地解放」論述就是提供台灣人一個似乎可行的出路。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問題焦點 1
第二節 文獻探討 3
第三節 研究方法、材料與章節架構 10

第二章 一九二○年代台灣形成共同體意識的基礎條件 14
第一節 概念與定義 14
第二節 台灣共同體意識產生的基礎條件 20
第三節 殖民統治的歧視與差別待遇 31

第三章 台灣共同體意識與台灣未來的想像 38
第一節 台灣共同體意識的形成 38
第二節 對台灣未來想像的差異 60

第四章 台灣共產黨的台灣民族獨立論述 80
第一節 台共的建黨 80
第二節 台共的台灣民族獨立論述 98

第五章 結論 119

參考書目 127
zh_TW
dc.language.iso en_US-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7158014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台灣共產黨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台灣共同體意識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台灣民族獨立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列寧主義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殖民地解放zh_TW
dc.title (題名) 日治時期台灣共同體意識與台灣民族獨立論述產生之研究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檔案史料及報刊雜誌
列寧,〈關於自決問題的爭論總結〉,收入《列寧全集》,第二十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1990。
列寧,〈關於民族問題的批評意見〉,收入《列寧全集》,第二十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1990。
列寧,〈社會主義革命和民族自決權(提綱)〉,收入《列寧全集》,第二十七卷,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1990。
列寧,〈民族和殖民地問題提綱初稿〉,收入《列寧全集》,第三十九卷,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1990。
列寧,〈民族和殖民地問題委員會的報告〉,收入《列寧全集》,第三十九卷,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1990。
斯大林,〈馬克思主義和民族問題〉,收入《斯大林全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1953。
斯大林,〈論列寧主義基礎〉,收入《斯大林全集》,第六卷,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1953。
台灣總督府警務局編,《台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第二編─領台以後の治安狀況(中卷)台灣社會運動史》,台北:南天書局復刻,1995。
台灣總督府警務局,〈台灣人ノ台灣議會設置運動ト其思想後編〉,1922。
中華民國國際關係研究所、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編印,《共產黨原始資料選輯》,第二集,台北:中華民國國際關係研究所、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1969。
中華民國國際關係研究所、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編印,《共產黨原始資料選輯》,第三集,台北:中華民國國際關係研究所、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1969。《台灣青年》,大正9年7月─大正11年3月。
《台灣》,大正11年4月─大正13年6月。
《台灣民報》,大正12年4月─昭和2年8月。
《台灣大眾時報》,創刊號─第十號,台北:南天書局復刻,1995。
《新台灣大眾時報》,創刊號─二卷四期,台北:南天書局復刻,1995。

專書
Alan Engel etc著,張明貴譯,《意識形態與現代政治》,台北:桂冠圖書出版,1981。
Benedict Anderson著,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台北:時報文化出版,1999。
Eric J. Hobsbawn著,李金梅譯,《民族與民族主義》,台北:麥田出版,1997。
Raymond Williams著,劉建基譯,《關鍵詞:文化與社會的詞彙》,台北:巨流圖書出版,2003。
山邊健太郎編,《現代史資料(20)社會主義運動(7)》,東京:みすず書房,1968。
山邊健太郎編,《現代史資料(21)台灣(1)》,東京:みすず書房,1971。
山邊健太郎編,《現代史資料(22)台灣(2)》,東京:みすず書房,1971。
內政部調查局翻印,《共產國際綱領》,台北:內政部調查局資料室,1955。
井出季和太,《臺灣治績志》,台北:南天書局復刻,1997。
史明,《台灣人四百年史》,出版地不詳:蓬島文化公司,1980。
史明,《台灣民族主義與台灣獨立革命》,台北:前衛出版社,2001。
史明,《穿越紅色浪潮─史明的中國革命歷程與台灣獨立之路》,台北:前衛出版社,2010。
王育德著、黃國彥譯,《王育德全集(1)台灣‧苦悶的歷史》,台北:前衛出版社,2006。
王育德著、侯榮邦等譯,《王育德全集(12)台灣獨立的歷史波動》,台北:前衛出版社,2006。
王詩琅,《日本殖民地體制下的台灣》,台北:眾文圖書出版,1980。
王曉波,《台灣意識的歷史考察》,台北:海峽學術出版,2001。
王曉波編,《台灣的殖民地傷痕》,台北:帕米爾書店,1985。
王鍵,《日據時期台灣總督府經濟政策研究(1895~1945)》,卷一,台北:海峽學術出版,2009。
王鍵,《日據時期台灣總督府經濟政策研究(1895~1945)》,卷二,台北:海峽學術出版,2009。
市川正一著,田舍譯,《日本共產黨鬥爭小史》,北京:世界知識社出版,1954。
矢內原忠雄著,林明德譯,《帝國主義下之台灣》,台北: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2007。
台灣總督府編,山本壽賀子、曾培堂譯,《台灣統治概要》,台中:大社會文化事業出版社,1999。
向山寬夫著、楊鴻儒等譯,《日本統治下的台灣民族運動史(上)》,台北:福祿壽興業股份有限公司,1999。
向山寬夫著、楊鴻儒等譯,《日本統治下的台灣民族運動史(下)》,台北:福祿壽興業股份有限公司,1999。
古瑞雲,《台中的風雷》,台北:人間出版社出版,1990。
司法行政部調查局編印,《台共簡史》,台北:司法行政部調查局,1958。
江宜樺,《自由主義、民族主義與國家認同》,台北:揚智文化出版,1998。
江宜樺,《民族主義與民主政治》,台北:時報文化出版,2003。
朱諶,《民族主義的背景與學說》,台北:編譯館,2000。
伊藤幹彥,《日治時代後期台灣政治思想之研究─析論台灣抗日運動者的政治思想》,台北:鴻儒堂出版,2005。
林木順,《台灣二月革命》,台北:前衛出版社,1990。
林呈祿著,黃頌顯編譯,《林呈祿選集》,台北:海峽學術出版,2006。
林柏維,《台灣文化協會滄桑》,台北:台原出版,1993。
林柏維,《狂飆的年代─近代台灣社會菁英群像》,台北:秀威資訊科技出版,2007。
林國章,《民族主義與台灣抗日運動1895~1945》,台北:海峽學術出版,2004。
周尚文主編,《國際共運史事件人物錄》,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1984。
周婉窈,《日據時代的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台北:自立報系文化出版社,1989。
周婉窈,《海行兮的年代:日本殖民統治末期台灣史論集》,台北:允晨出版社,2003。
東嘉生著,周憲文譯,《台灣經濟史概說》,台北:帕米爾書店,1985。
吳文星,《日據時期台灣社會領導階層之研究》,台北:正中書局,1992。
吳濁流,《無花果》,台北:前衛出版社,1988。
洪鎌德,《民族主義》,台北:一橋出版,2003。
凃照彥著,李明俊譯,《日本帝國主義下的台灣》,台北:人間出版社,1994。
南方朔,《帝國主義與台灣獨立運動》,台北:四季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80。
南方朔,《帝國主義與台灣獨立運動》,台北:四季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80。
施正鋒,《台灣民族主義》,台北:前衛出版社,2003。
施正鋒,《台灣政治建構》,台北:前衛出版社,1999。
施正鋒編,《教授論壇專刊2─台灣民族主義》,台北:前衛出版社,1995。
若林正丈著,台灣史日文史料典藏研讀會譯,《台灣抗日運動史研究》,台北:播種者出版,2007。
荊子馨著,鄭力軒譯,《成為「日本人」》,台北:麥田出版社,2006。
莊萬壽,《台灣獨立的理論與歷史》,台北:前衛出版社,2002。
郭杰、白安娜著,李隨安、陳進盛譯,《台灣共產主義運動與共產國際(1924-1932)研究‧檔案》,台北:中研院台史所,2010。
郭乾輝,《台共叛亂史》,台北:內政部調查局,1955。
陳芳明,《殖民地台灣:左翼政治運動史論》,台北:麥田出版社,2006。
陳芳明,《謝雪紅評傳:落土不凋的雨夜花》,台北:前衛出版社,1991。
陳佳宏,《海外台獨運動史》,台北:前衛出版社,1998。
陳培豐著,王興安、鳳氣至純平譯,《同化的同床異夢:日治時期台灣的語言政策、近代化與認同》,台北:麥田出版社,2006。
陳俐甫,《日治時期台灣政治運動之研究》,台北:稻鄉出版社,1996。
陳紹馨,《台灣的人口變遷與社會變遷》,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2。
陳翠蓮,《台灣人的抵抗與認同》,台北:遠流出版,2008。
連溫卿,《台灣政治運動史》,台北:稻香出版社,1988。
湯子炳,《台灣史綱》,台北:海峽學術出版,2002。
黃旺成,《台灣省通志稿卷九─革命志抗日篇》,台北: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54。
黃昭堂,《台灣民主國研究》,台北:前衛出版社,2006。
黃昭堂,《台灣總督府》,台北:前衛出版社,2004。
黃昭堂,《台灣淪陷》,台北:前衛出版,2005。
黃秀政,《台灣史研究》,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5。
黃師樵,《台灣共產黨秘史》,台北:海峽學術出版,1999。
黃富三,《林獻堂傳》,南投市:台灣文獻館,2004。
黃富三、陳俐甫編,《近現代台灣口述歷史》,台北:南天書局出版,1991。
黃頌顯,《台灣文化協會的思想與運動1921-1931》,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8。
黃煌雄,《兩個太陽的台灣:非武裝抗日史論》,台北:時報文化出版,2006。
黃煌雄,《蔣渭水傳─台灣的先知先覺者》,台北:前衛出版社,1992。
黃煌雄,《台灣抗日史話》,台北:前衛出版社,1992。
黃靜嘉,《春帆樓下晚濤急─日本對台灣的殖民統治及其影響》,台北:台灣商務出版,2002。
許世楷著,李明峻、賴郁君譯,《日本統治下的台灣》,台北:玉山社出版,2006。
許雪姬等編,《日記與台灣史研究:林獻堂先生逝世50週年紀念論文集》,台北:中研院台史所,2008。
傅一勤、張強仁、魏叔倫編輯,《牛津當代大辭典》,台北:旺文社出版,1989。
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文獻編輯委員會編譯,《共產國際第二次代表大會文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1988。
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文獻編輯委員會編譯,《共產國際第四次代表大會文件(二)》,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1990。
周尚文、陳鍾編,《國際共運史事件人物錄》,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張炎憲、許芳庭編,《戰後台灣政治案件:林日高史料彙編》,台北:國史館出版,2008。
張勝彥等編著,《台灣開發史》,台北:國立空中大學出版,1996。
張漢裕主編,《蔡培火全集(二)政治關係─日本時代(上)》,台北: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2000。
張漢裕主編,《蔡培火全集(三)政治關係─日本時代(下)》,台北: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2000。
張深切,《張深切全集里程碑》,卷一,又名《黑色的太陽》(上),台北:文經社,1998。
張麗俊著,許雪姬等編,《水竹居主人日記(一) ─ (八)》,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0-2004。
葉榮鐘,《日據下台灣政治社會運動史(上)》,台中:晨星出版社,2000。
葉榮鐘,《日據下台灣政治社會運動史(下)》,台中:晨星出版社,2000。
葉榮鐘,《台灣人物群像》,台中:晨星出版社,2000。
葉榮鐘,《葉榮鐘日記(上)》,台中:晨星出版社,2002。
楊克煌,《台灣人民民族解放鬥爭小史》,台北:海峽學術,1999。
楊克煌遺稿,楊翠華整理,《我的回憶》,台北:楊翠華出版,2005。
楊碧川,《日據時代台灣人反抗史》,台北:稻香出版社,1996。
楊肇嘉,《楊肇嘉回憶錄》,台北:三民書局出版,1977。
蔣渭水著,王曉波編,《蔣渭水全集(上)》,台北:海峽學術出版,2005。
蔣渭水著,王曉波編,《蔣渭水全集(下)》,台北:海峽學術出版,2005。
盧修一,《日據時代台灣共產黨史》,台北:前衛出版社,2006。
薛化元,《自由化 民主化─台灣通往民主憲政的道路》,台北:日創社文化事業公司,2006。
薛化元,《台灣開發史》,台北:三民出版社,1999。
裴可權,《台共叛亂及覆亡經過記實》,台北:臺灣商務出版,1986。
鄭學稼,《第三國際史(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出版,1977。
鄭學稼,《第三國際史(中)》,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出版,1977。
鄭學稼,《第三國際史(下)》,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出版,1977。
謝春木,《台灣人の要求》,台北:台灣新民報社,1931。
謝春木《台灣人は斯く觀る 台灣人の要求 日本的沒落》,東京:龍溪書舍復刻版,1974。
謝雪紅口述,楊克煌筆錄,《我的半生記》,台北:楊翠華出版,1997。
謝國興,《陳逢源:亦商亦儒亦風流(1893~1982)》,台北:允晨文化出版社,2002。
蘇新,《未歸的台共鬥魂:蘇新自傳與文集》,台北:時報文化出版,1993。
蘇新,《永遠的望鄉─蘇新文集補遺》,台北:時報文化出版,1994。
蘇新,《憤怒的台灣》,台北:時報文化出版,1993。
劉世林,《列寧主義策略─理論與實踐》,台北:三民書局出版,1999。
簡炯仁,《台灣共產主義運動史》,台北:前衛出版社,1997。
羅志平,《民族主義─理論、類型與學者》,台北:旺文社出版,2005。

期刊、研討會論文
王玉,〈台灣抗日運動的左翼─從「上海綱領」看台灣共產黨的建黨本質〉,《逢甲人文社會學報》,第四期,2002。
羊子喬,〈客死異鄉的老台共:蘇新(1907-1981)〉,收入張炎憲、李筱峰、莊永明編,《台灣近代名人誌》,第四冊,台北:自立晚報出版社,1987。
弗朗克‧S‧T‧蕭、勞倫斯‧R‧沙里文著,田華譯,〈台灣共產黨的政治歷史(1928-1931)〉(上),《台灣研究集刊》,總第十三期,1986。
弗朗克‧S‧T‧蕭、勞倫斯‧R‧沙里文著,田華譯,〈台灣共產黨的政治歷史(1928-1931)〉(下),《台灣研究集刊》,總第十四期,1986。
李仲,〈台灣義勇隊隊長李友邦〉,《台聲》,第四期,1986。
李昭容,〈台共民族主義論述之研究〉,《彰化文獻》,第七期,2006。
李筱峰,〈「台共」改革派主幹:王萬得(1903-1985)〉,收入張炎憲、李筱峰、莊永明編,《台灣近代名人誌》,第二冊,台北:自立晚報出版社,1987。
林江,〈懷念我的父親:一位保持了民族氣節的中國人〉,《台聲》,總第五十六期, 1989。
吳文星,〈日據時期台灣的教育與社會領導階層的塑造〉,《師大歷史學報》,第十期,1982。
吳密察,〈明治國家體制與台灣─六三法之政治的展開〉,《台大歷史學報》,第三十七期,2006。
吳叡人,〈福爾摩沙意識形態─試論日本殖民統治下台灣民族運動「民族文化」論述的形成(1919-1937)〉,《新史學》,十七卷二期,2006。
吳叡人,〈台灣非是台灣人的台灣不可:反殖民鬥爭與台灣人民族國家的論述1919-1931〉,收入林佳龍、鄭永年編,《民族主義與兩岸關係》,台北:新自然主義,2001。
吳叡人,〈誰是「台灣民族」:連溫卿與台共的台灣解放論與台灣民族形成論之比較〉,收入陳慈玉主編,《地方菁英與台灣農民運動》,台北:中研院台史所出版,2008。
莊春火,〈我與日據時期的台共─前台共中央委員的回憶:莊春火口述〉,《五月評論》,第七期,1988。
郭正中,〈日治時期台灣知識分子的個案研究:以「台共書記長」林木順為例〉,《台灣人文》,第六期,2001。
陳翠蓮,〈一九二○年代台灣政治運動中的國家認同〉,台灣政治學會主辦,台灣政治學會第六屆學術研討會,1999。
陳純瑩,〈日據時期台灣的警察制度〉,《警專學報》,一卷二期,1989。
張炎憲,〈台灣文化協會的成立與分裂〉,收入張炎憲、李筱峰、戴寶村主編《台灣史論文精選(下)》,台北:玉山出版社,1996。
張炎憲、高淑媛等採訪,高淑媛記錄整理,〈一位老台共的心路歷程:莊春火訪問記錄〉,《台灣史料研究》,第二號, 1993。
張國興,〈日本殖民統治時代台灣社會的變化〉,收入張炎憲、李筱峰、戴寶村編,《台灣史論文精選》,台北:玉山出版社,1996。
薛化元,〈台灣獨立理論的不同歷史發展面向─代導論〉,收入莊萬壽編,《台灣獨立的理論與歷史》,台北:前衛出版社,2002。
蕭彪、楊錦和、王炳南、許偉平著,〈翁澤生〉,收入中共黨史人物研究會編,《中共黨史人物傳》,第二十七卷,西安:陝西出版社,1986。

博碩士論文
文興鎬,〈列寧階段革命論之研究〉,台北:政治作戰學校政治研究所,1985。
朱雲珍,〈台灣民族主義:起源與內涵之分析〉,台北:東吳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文,1996。
李歷芬,〈日本殖民時期台灣的民族主義之研究(1895~1945)〉,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國與亞太區域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林淑芬,〈日治時期台共對台灣社會運動之影響〉,屏東: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林國章,〈日治時期台灣抗日運動與民族主義之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博士論文,2004。
胡清雅,〈台灣日據時期左翼論述的轉進:以《台灣大眾時報》與《新台灣大眾時報》為例〉,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碩文,2007。
陳俐甫,〈台灣民族主義之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3。
黃文源,〈蘇新的革命道路─一位台共在東亞共產運動的矛盾與困境〉,台南: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碩士論文,2010。
曾郁明,〈巨變與衝擊:論社會主義思潮對台灣左翼運動的影響(以一九二○~一九三七年論述)〉,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網站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Online(OED)牛津線上英語大辭典》:http://www.oed.com/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