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學位論文

文章檢視/開啟

書目匯出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引文資訊

TAIR相關學術產出

題名 華語道歉行為之社會語用分析
Sociopragmatic analysis of apology in Mandarin Chinese
作者 沈馥萱
貢獻者 詹惠珍
沈馥萱
關鍵詞 道歉
核心詞
導語
複合詞
禮貌程度
誠意程度
日期 2012
上傳時間 1-三月-2013 09:25:40 (UTC+8)
摘要 本研究旨在了解華語中道歉言語行為的語碼形式之建構方式與使用規範。本研究以Searl(1969)的言語行為理論為基礎,配合Leech(1983)的禮貌原則、Grice(1975)的合作原則等,分析解釋不同的道歉用語在誠意程度與禮貌程度上之表現。
為達研究目的,本研究以問卷調查方式以及訪談做為研究工具,有效問卷總計48份,訪談人數8人。問卷調查的內容將道歉用語分為四大項目:「核心詞」、「導語」、「複合詞」(包括核心詞+導語、導語+核心詞、與導語+導語)。於情境設計下以「輕微冒犯」以及「嚴重冒犯」作為檢測分類,調查這些道歉用語誠意程度以及禮貌程度。
調查結果發現,使用者的性別、年齡、和教育程度對道歉用語的擇用不具顯著影響力,但冒犯事件的嚴重程度與道歉用語之間有顯著相關。研究結果歸結如下:(一) 「核心詞」單獨使用時,其誠意程度以及禮貌程度取決於字詞內容的遂行力量(Perlocutionary force),原則上,遂行力量越強,誠意程度與禮貌程度就越強;反之亦然。但是,道歉用語誠意程度與禮貌程度的表現會搭配冒犯情境的嚴重程度,不過低亦不過高。(二)於「複合詞」中,凡是含有「賠償」內容的導語,其誠意程度以及禮貌程度必定大於不含「賠償」內容的「複合詞」。(三)於道歉言語行為中,「複合詞」(包含「核心詞+導語」以及「雙重導語」)的誠意程度以及禮貌程度皆大於單獨使用「核心詞」或「導語」。(四)「核心詞+導語」與「導語+核心詞」在詞序上的不同,就誠意程度與禮貌程度而言,並無顯著差別。
根據上述研究結果,本研究對華語教學提出相關建議,建議華語教師進行道歉用語教學時,應教導學生語碼形式與語碼使用功能之間互為搭配的觀念。課堂中應提供學生道歉行為的社會語用原則,讓學生在進行道歉行為時,能擇用適當的語碼形式。
參考文獻 中文書目
李正娜、李文珠,〈分析漢語道歉語的使用模式〉,《晉東南師範專科學校學報》,21(3),2004。頁60-62。
李軍〈道歉行為的話語模式與語用特點分析〉,《語言教學與研究》,1,2007。頁1-19。
李婉妤,《跨文化華語拒絕策略研究-以美加籍學生為例》,高雄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洪芸琳,《抱怨語境下的難點分析及教學應用—以日籍漢語學習者為例》,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洪靜,《道歉言語行為的多維透視》,山東省:山東大學漢語言文字所碩士論文,2005。
陳松岑,《禮貌語言》,北京市:商務印書館,1989。
陳俊光,《篇章分析與教學應用》,臺北市:新學林出版社,2010。
劉月華、潘文娛與故韡,《實用現代漢語語法》,臺北市:師大書苑,2006。
劉怡君,《現代漢語委婉言語之語言策略及語言形式》,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錢乃榮主編,《現代漢語概論》,臺北市:師大書苑,2002。
謝國平,《語言學概論》,台北市:三民出版社,1998。
羅朝暉,〈漢語道歉話語模式〉,《暨南大學華文學院學報》,1,2004。頁52-58。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2011年5月30日。〈http://dict.revised.moe.edu.tw/index.html〉
英文書目
Austin, J. L. (1962). 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 Cambridge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Brown, P., & Levinson, S.C. (1978). Politeness: Some 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e. Cambridge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Bataineh Ruba Fahmi and Rula Fahmi Bataineh (2005). Apology strategies of Jordanian EFLuniversity students. Journal of Pragmatics 38 (11): 1901-1927.
Cordella, Marisa (1990) Apologizing in Chilean Spanish and Australian English: A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 Australian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 7: 66-92.
Fraser, Bruce (1981). “On apologising.” In Conversational Routine: Explorations in
Standardized Communication Situations and Prepatterned Speech, Florian Coulmas (ed.), The Hague: Mouton: 259-271.
García, Carmen (1989) Apologizing in English: Politeness strategies used by native and nonnativespeakers. Multilingua 8: 3-20.
Goffman, E. (1967).Interactional ritual: Essays on face-to-face behavior. New York: Anchor & Douvleday.
Grice, H. P. (1975). Logic and conversation. In Cole, P & Morgan, J. (ed.), Syntax and Semantics, 3 : Speech Acts.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41-58.
Leech, G. (1983). Principles of Pragmatics, London: Longman.
Márquez Reiter, Rosina (2000). Linguistic Politeness in Britain in Uruguay: A Contrastive Study of Requests and Apologies.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Olshtain, E., & Cohen, A.D. (1983) Apology: A Speech Act Set. In Wolfson N. and Judd E. (ed.), Sociolinguistics and Language Acquisition. Rowley MA: Newbury: 18-35.
Searle, J. R. (1969). Speech Acts: An essay in the philosophy of languag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earle, J. R. (1975). Indirect speech acts. In Davis, S (ed.), Pragmatics: A reader. Oxford an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65-277.
Searle, J. R. (1979). Expression and meaning: Studies in the theory of speech acts. Cambridge, Engl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Shih, Yu-hwei. (1986). Conversational Politeness and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Taipei: The Cran Publishing Co., Ltd.
Suszczyńska, Małgorzata (1999). Apologizing in English, Polish and Hungarian: Different languages, different strategies. Journal of Pragmatics 31: 1053-1065.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華語文教學碩士學位學程
99161011
101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9161011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詹惠珍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作者) 沈馥萱zh_TW
dc.creator (作者) 沈馥萱zh_TW
dc.date (日期) 2012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三月-2013 09:25:40 (UTC+8)-
dc.date.available 1-三月-2013 09:25:40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三月-2013 09:25:40 (UTC+8)-
dc.identifier (其他 識別碼) G0099161011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7060-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華語文教學碩士學位學程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9161011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1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本研究旨在了解華語中道歉言語行為的語碼形式之建構方式與使用規範。本研究以Searl(1969)的言語行為理論為基礎,配合Leech(1983)的禮貌原則、Grice(1975)的合作原則等,分析解釋不同的道歉用語在誠意程度與禮貌程度上之表現。
為達研究目的,本研究以問卷調查方式以及訪談做為研究工具,有效問卷總計48份,訪談人數8人。問卷調查的內容將道歉用語分為四大項目:「核心詞」、「導語」、「複合詞」(包括核心詞+導語、導語+核心詞、與導語+導語)。於情境設計下以「輕微冒犯」以及「嚴重冒犯」作為檢測分類,調查這些道歉用語誠意程度以及禮貌程度。
調查結果發現,使用者的性別、年齡、和教育程度對道歉用語的擇用不具顯著影響力,但冒犯事件的嚴重程度與道歉用語之間有顯著相關。研究結果歸結如下:(一) 「核心詞」單獨使用時,其誠意程度以及禮貌程度取決於字詞內容的遂行力量(Perlocutionary force),原則上,遂行力量越強,誠意程度與禮貌程度就越強;反之亦然。但是,道歉用語誠意程度與禮貌程度的表現會搭配冒犯情境的嚴重程度,不過低亦不過高。(二)於「複合詞」中,凡是含有「賠償」內容的導語,其誠意程度以及禮貌程度必定大於不含「賠償」內容的「複合詞」。(三)於道歉言語行為中,「複合詞」(包含「核心詞+導語」以及「雙重導語」)的誠意程度以及禮貌程度皆大於單獨使用「核心詞」或「導語」。(四)「核心詞+導語」與「導語+核心詞」在詞序上的不同,就誠意程度與禮貌程度而言,並無顯著差別。
根據上述研究結果,本研究對華語教學提出相關建議,建議華語教師進行道歉用語教學時,應教導學生語碼形式與語碼使用功能之間互為搭配的觀念。課堂中應提供學生道歉行為的社會語用原則,讓學生在進行道歉行為時,能擇用適當的語碼形式。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1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目的 2
1.3 研究議題與假設 2
1.3.1 研究議題 2
1.3.2 研究假設 3
1.4 論文架構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6
2.1 言語行為理論 6
2.1.1 Austin and Searl 6
2.1.2 適當條件 7
2.1.3 直接言語行為 8
2.2 交談合作原則 10
2.3 禮貌原則 11
2.3.1 面子威脅理論 11
2.3.2 面子滿足行為 13
2.3.3 Leech的禮貌原則 13
2.4 言語行為理論、交談合作原則、禮貌原則的互動關係 15
2.4.1 適當條件與交談合作原則的關係 15
2.4.2 禮貌原則與交談合作原則的關係 17
2.5 道歉言語行為 20
2.5.1 有關道歉言語行為之相關研究 20
2.5.2 道歉言語行為分類 22
2.5.3 道歉核心詞的詞彙 22
2.5.4 導語內容的類別 23
2.5.5 道歉內容的結構變化 23
2.5.6 言語行為、交談合作原則、
禮貌原則對選擇道歉用語的影響 24
2.6 小結 25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6
3.1 研究對象與取樣方法 26
3.2 研究工具 26
3.2.1 初步研究 27
3.2.1.1 問卷設計內容 27
3.2.1.2 初步研究結果 28
3.2.2 正式研究 28
3.2.2.1 問卷設計內容 28
3.2.2.2 問卷調查實施程序 28
3.2.2.3 訪談設計與實施 28
3.3 資料處理 28
第四章 道歉用語的誠意程度調查結果 30
4.1 核心詞單用 30
4.1.1核心詞跨冒犯強度的誠意程度比較 31
4.1.2不同冒犯強度下跨核心詞之間的誠意程度比較 32
4.2 導語單用 34
4.2.1「導語」與適當原則、禮貌原則、權力與協和性的關係 34
4.2.2.1「導語」與適當原則的關係 34
4.2.2.2「導語」與禮貌原則的關係 36
4.2.2.3「導語」與權力與協和性的關係 38
4.2.2單用導語跨冒犯強度的誠意程度比較 40
4.2.3不同冒犯強度下跨導語之間的誠意程度比較 41
4.2.4「核心詞」與「導語」的誠意程度比較 43
4.3 「複合詞」 45
4.3.1複合詞(一):「核心詞+導語」 45
4.3.2複合詞(二):「導語+核心詞」 46
4.3.3「核心詞+導語」vs.「導語+核心詞」 48
4.3.4複合詞(三):雙重導語 49
4.3.4.1雙重導語不同冒犯程度的誠意程度比較 49
4.3.4.2不同冒犯強度下跨雙重導語的誠意程度比較 52
4.4 「核心詞+導語」vs.「雙重導語」 56
4.5 單用「核心詞」、單用「導語」、「複合詞」之跨組比較 59
4.5.1跨冒犯強度比較 59
4.5.2跨詞類組別比較 61
4.6 小節 62
第五章 道歉用語的禮貌程度調查結果 63
5.1 核心詞單用 63
5.1.1核心詞跨冒犯強度的禮貌程度比較 63
5.1.2不同冒犯強度下跨核心詞之間的禮貌程度比較 65
5.2 導語單用 66
5.2.1「導語」與三大原則的關係 66
5.2.2導語於不同冒犯強度下的禮貌程度之平均值比較 67
5.2.3不同冒犯強度下導語之間的禮貌程度比較 68
5.2.4「核心詞」與「導語」的禮貌程度比較 70
5.3 「複合詞」 71
5.3.1複合詞(一):「核心詞+導語」 71
5.3.2複合詞(二):「導語+核心詞」 72
5.3.3「核心詞+導語」vs.「導語+核心詞」 74
5.3.4複合詞(三):雙重導語 76
5.3.4.1雙重導語不同冒犯程度的禮貌程度比較 76
5.3.4.2不同冒犯強度下跨雙重導語的禮貌程度比較 79
5.4 「核心詞+導語」vs.「雙重導語」 83
5.5 單用「核心詞」、單用「導語」、「複合詞」之跨組比較 85
5.5.1跨冒犯強度比較 85
5.5.2跨詞類組別比較 87
5.6 小結 88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89
6.1 結論 89
6.1.1調查結果概述 89
6.1.2分析與解釋 90
6.2 本研究的限制 92
6.2.1採樣上的限制 92
6.2.2研究方法的限制 92
6.2.3統計檢定的限制 92
6.3 本研究在華語教學上的建議 93
6.4 對未來相關研究之建議 93
參考書目 94
附錄 96
zh_TW
dc.language.iso en_US-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9161011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道歉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核心詞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導語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複合詞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禮貌程度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誠意程度zh_TW
dc.title (題名) 華語道歉行為之社會語用分析zh_TW
dc.title (題名) Sociopragmatic analysis of apology in Mandarin Chinese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文書目
李正娜、李文珠,〈分析漢語道歉語的使用模式〉,《晉東南師範專科學校學報》,21(3),2004。頁60-62。
李軍〈道歉行為的話語模式與語用特點分析〉,《語言教學與研究》,1,2007。頁1-19。
李婉妤,《跨文化華語拒絕策略研究-以美加籍學生為例》,高雄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洪芸琳,《抱怨語境下的難點分析及教學應用—以日籍漢語學習者為例》,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洪靜,《道歉言語行為的多維透視》,山東省:山東大學漢語言文字所碩士論文,2005。
陳松岑,《禮貌語言》,北京市:商務印書館,1989。
陳俊光,《篇章分析與教學應用》,臺北市:新學林出版社,2010。
劉月華、潘文娛與故韡,《實用現代漢語語法》,臺北市:師大書苑,2006。
劉怡君,《現代漢語委婉言語之語言策略及語言形式》,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錢乃榮主編,《現代漢語概論》,臺北市:師大書苑,2002。
謝國平,《語言學概論》,台北市:三民出版社,1998。
羅朝暉,〈漢語道歉話語模式〉,《暨南大學華文學院學報》,1,2004。頁52-58。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2011年5月30日。〈http://dict.revised.moe.edu.tw/index.html〉
英文書目
Austin, J. L. (1962). 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 Cambridge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Brown, P., & Levinson, S.C. (1978). Politeness: Some 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e. Cambridge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Bataineh Ruba Fahmi and Rula Fahmi Bataineh (2005). Apology strategies of Jordanian EFLuniversity students. Journal of Pragmatics 38 (11): 1901-1927.
Cordella, Marisa (1990) Apologizing in Chilean Spanish and Australian English: A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 Australian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 7: 66-92.
Fraser, Bruce (1981). “On apologising.” In Conversational Routine: Explorations in
Standardized Communication Situations and Prepatterned Speech, Florian Coulmas (ed.), The Hague: Mouton: 259-271.
García, Carmen (1989) Apologizing in English: Politeness strategies used by native and nonnativespeakers. Multilingua 8: 3-20.
Goffman, E. (1967).Interactional ritual: Essays on face-to-face behavior. New York: Anchor & Douvleday.
Grice, H. P. (1975). Logic and conversation. In Cole, P & Morgan, J. (ed.), Syntax and Semantics, 3 : Speech Acts.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41-58.
Leech, G. (1983). Principles of Pragmatics, London: Longman.
Márquez Reiter, Rosina (2000). Linguistic Politeness in Britain in Uruguay: A Contrastive Study of Requests and Apologies.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Olshtain, E., & Cohen, A.D. (1983) Apology: A Speech Act Set. In Wolfson N. and Judd E. (ed.), Sociolinguistics and Language Acquisition. Rowley MA: Newbury: 18-35.
Searle, J. R. (1969). Speech Acts: An essay in the philosophy of languag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earle, J. R. (1975). Indirect speech acts. In Davis, S (ed.), Pragmatics: A reader. Oxford an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65-277.
Searle, J. R. (1979). Expression and meaning: Studies in the theory of speech acts. Cambridge, Engl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Shih, Yu-hwei. (1986). Conversational Politeness and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Taipei: The Cran Publishing Co., Ltd.
Suszczyńska, Małgorzata (1999). Apologizing in English, Polish and Hungarian: Different languages, different strategies. Journal of Pragmatics 31: 1053-1065.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