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學位論文

文章檢視/開啟

書目匯出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引文資訊

TAIR相關學術產出

題名 臺灣商務華語教學發展及教材分析
History and Present State of Teaching Business Chinese in Taiwan–With an Analysis of Course Materials
作者 嚴世紀
貢獻者 謝林德
嚴世紀
關鍵詞 華語文教學
商務華語
專業華語
華語教材
教材分析
Mandarin Chinese teaching
Business Chinese
Chinese for specific purposes
Chinese teaching material
日期 2012
上傳時間 1-四月-2013 14:38:39 (UTC+8)
摘要 華人社會在經濟與商務活動發展上的日益蓬勃,連帶使商務華語的學習需求漸增。本研究旨在透過文獻理論的梳理,及對兩岸商務華語在學術研究、課程設置與教材出版等現況之觀察,了解目前商務華語在華語教學中的定位,以架構臺灣商務華語教學發展的完整樣貌,並針對詞彙、語法、文化點及練習等教材要素之內容,分析、檢視現今市面上的商務華語在正規課程教材與自學式教材的編製上,是否能符合教學者及學習者的需求。
藉由理論探究與內容分析,本研究發現,在總體發展概論方面,中國大陸投入商務華語教學的資源與研究較多,故於學術研究、課程設置及教材出版的質與量上均相當多元多樣,在商務華語教學的教學需求、主題熱度與研究成熟度上,兩岸雖起步點大致相同,推動程度卻南轅北轍,就目前臺灣的學習需求狀況來看,商務華語教學實有其積極推展與深入研究及重視之必要;而在現有教材的分析與檢視方面,雖目前臺灣可供選擇之正規課程教材種類與數量皆少,但在教材的研發上已漸能貼近商務學習者的需求,然自學式教材在整體編寫上多有限制,在內容設計與版面編排的拿捏上仍有待開發與加強。
經過觀察、分析並總結研究結果後,本研究於文末分就應用層面的「教材編寫」,與理論層面的「研究發展」兩部份提出相關建議,以供未來研究參考,期能給予商務華語教師與教材編輯者一些具體的方向與意見,以改善教材內容、提昇教材品質。
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Chinese economical and commercial activities during the last decades also increased the demand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Business Chinese. The present study aims to define the status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Business Chinese in the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Teaching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in Taiwan. To do this, academic records on teaching and learning Business Chinese as well as curriculum planning, course materials and self-study materials will be analyzed. Basic elements of language learning, such as vocabulary, grammar, cultural notes and practices, will be examined in common used Taiwanese teaching materials and the results of these analyses will be compared with the needs of teachers and learners today.
The present study reveals that teaching materials published in Taiwan as well as curricula in Taiwanese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do not display a great variety in purposes. Another result is that the economical situation in Taiwan does not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present editions of Taiwanese teaching materials for Business Chinese. Furthermore, academic research on Business Chinese is much less done in Taiwan than in Mainland China and there is still room for further research about how the needs for learners can be defined and how Business Chinese can be integrated in the Chinese language courses as well as about other items.
Some developments in the composition of teaching materials for teaching Business Chinese in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can been discerned. More concern is given to communicative teaching practices and the materials and curricula come closer to the needs of the learners today although the present materials still do not show a great variety in different communicative activities for classroom teaching. Self-learning materials, on the other side, still need to be developed further and strengthened both in content design and layout.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uggestions were given for teaching Business Chinese in Taiwan, for editing and developing new teaching materials and for further academic research on Business Chinese.
參考文獻 1、教材分析文本
朱榮智等合著(2009)。談生意。臺北:新學林。
李盈瑩、胡萃苹、孫雅玲合著(2010)。商務華語600句。臺北:書林。
李振清主編(1990)。商業文選。臺北:師大國語教學中心。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語教學中心主編(2001)。實用商業會話修訂本Ⅰ。臺北:師大國語教學中心。
陳立元、麥陶德、呂佩欣合著(2010)。職場華語600句。臺北:書林。
葉德明(2011)。遠東商務漢語Ⅰ。臺北:遠東圖書。
羅青哲主編(2001)。實用商業會話修訂本Ⅱ。臺北:師大國語教學中心。

2、引用文獻
Bennett, M. J. 1997. How Not to Be a Fluent Fool: Understanding the Cultural Dimension of Language. In: Fantini A.E. (Eds.), New Ways in Teaching Culture. Alexandria, VA: TESOL, pp.16-21.
Brieger, Nick. 1997. The York Associates Teaching Business English Handbook.
York: York Associates.
Brown, J. D. 1995. The Elements of Language Curriculum: A Systematic Approach to Program Development. Boston: Heinle & Heinle.
Cunningsworth , A. 1995.Choosing your Coursebook. Portsmouth, New Hampshire: Heinemann.
Dudley Evans, T., and St. John, M. J. 1998. Developments in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Grant, H. 1987. A Guide to Language Testing: Development, evaluation, research. New York: Newbury House.
Gudykunst, W. B., and Kim, Y.Y. 2003. Communicating With Strangers: An Approach to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4th ed.). Boston: McGraw-Hill.
Hall, E.T. 1959. The Silent Language. New York: Doubleday & Co.
Hutchinson, T., and Waters, A. 1987.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A Learning-centered Approach,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Jordan, R.R. 1997.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 A guide and resource book for teacher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Knapp, K., and Knapp-Pothoff, A. 1987. Instead of an introduction: Conceptual issuesin analyzing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K. Knapp, W. Enninger & A.Knapp-Potthoff (Eds.), Analyzing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pp. 1-15). Berlin: Mouton de Gruyter.
Kubler, Cornelius C. 1988. Chinese Grammar and Expression Check List, Journal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 Association, 23(1):57-85.
Lewis, R., and Paine, N. 1985. How to communicate with the learner: Making the package easy to use. London: Council for Educational Technology.
Lockwood, F. 1992. Activities in self-instructional text. London: Kogan Page Limited.
Lockwood, F. 1998. The Design and Production of Self-Instructional Materials. London: Routledge.
Wang, Haidan(王海丹). 2006. Improving the Business Chinese Curriculum through Needs Analysis. Presentation at Business Chinese Workshop, University of Michigan.
Yuan, Fangyuan (袁芳遠).2006. Case study approach,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and a framework for business Chinese instruction. Journal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Association, 41(1):13-30.
中國國家漢語國際推廣領導小組辦公室(2006)。商務漢語考試大綱。北京:北京大學。
王振亞(2005)。以跨文化交往為目的的外語教學—系統功能語法與外語教學。北京:北京語言大學。
王惠玲,盧惠惠編(2009)。語言學理論與商務漢語教學研究。上海:學林。
王薏婷(2012)。綜合型自學式初級華語教材編寫與實踐研究──以來台工作之日本人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華語文教學碩士學位學程,臺北。
朱黎航(2003)。商務漢語的特點及其教學。暨南大學華文學院學報,2003年第3期,頁55-60。
吳文琴(1993)。自學方式效率高、隔空教材內容好-淺談自學式教材。載於廖峰香、陳如山編,自學式教材之研究與運用,頁31-33。
吳怡芬(2010)。溝通式外交華語教材設計與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臺北。
吳為善、嚴慧仙(2009)。跨文化交際概論。北京:商務印書館。
呂必松(1993)。對外漢語教學研究。北京:北京語言學院。
李子瑄、曹逢甫(2009)。漢語語言學。臺北:正中。
李安怡(2010)。初級商用華語教材編寫設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臺北。
李育娟(2010)。商務華語學習者需求分析。華語文教學研究,第8卷第3期,頁23-46。
李佳倩(2010)。德語教材中跨文化學習取向之分析-以studio d和Sprachbrücke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應用德語研究所,高雄。
李明(2004)。論商務用途英語的語言特點漢語篇特點。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學報,第15卷第2期,頁32-37。
李明(2006)。將商務漢語引入基礎漢語教學階段的初步嘗試—《經理人漢語(生活篇)》的編寫理念和體例特點。國際漢語教學動態與研究,2006年第2輯,頁20-26。
李柏令(2008)。從商務漢語的本質看零起點商務漢語教學。商場現代化,2008年8月(下旬刊),總第549期,頁395-396。
李泉(2006)。對外漢語教材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李泉(2009)。對外漢語教材的基本理論研究。載於趙金銘主編,對外漢語教學概論,頁134-182。
李紅(2001)。專門用途英語的發展和專業英語合作教學。外語教學,第22卷第1期,頁40-43。
李楊主編(1997)。對外漢語教學課程研究。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
李憶民(1999)。視聽說對外漢語教材編制初探―「國際商務漢語」的總體構想與編制原則。漢語學習,第1期,頁48-51。
李麗君(1990)。從英國開放大學教材談自學式教材之特性及設計—兼論我國空大教材未來發展趨向。隔空教育論叢3,頁233-258。
李麗君(1997)。從自學式教材到套裝教材-空大教材之檢討與改進。隔空教育論叢9,頁105-129。
杜昭玫(2011)。商務漢語教材之內容分析與建議。華語文教學研究,第8卷第2期,頁81-98。
束定芳、莊智象(1996)。現代外語教學—理論、實踐與方法。上海:外語教育。
肖仕瓊(2010)。跨文化視域下的外語教學。廣州:暨南大學。
周健、唐玲(2004)。對外漢語教材練習設計的考察與思考。語言教學與研究,第4期,頁67-75。
周雪林(1996)。淺談外語教材評估標準。外語界,第3期,頁60-62。
季瑾(2007)。基於語料庫的商務漢語學習詞典的編寫設想。語言教學與研究,2007年第05期,頁15-21。
林君穎(2001)。華語初級教材語法用語及語法點選擇之初探。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臺北。
林雪芳(1999)。商業華語短期密集課程設計。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臺北。
林稀偉(2009)。針對泰國華語學習者之商業華語課程網站設計。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臺北。
金惠淑(2005)。觀光華導遊教材設計—針對韓國的專門大學觀光中國語系之用途。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臺北。
姜國權(2009年11月23日)。商務漢語教材的出版現狀與對策。中國新聞出版報,第6版。
胡文仲(1999)。跨文化交際學概論。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
胡梅(2009)。淺談對外漢語外貿口語教學的特點及教學方式。語文學刊,第22期,頁24-25。
苗強(2012)。台灣地區對外漢語教材出版和發行情況考察。出版發行研究,2012年第3期,頁70-74。
孫邦正(1975)。普通教學法。臺北:臺灣商務。
徐子亮、吳仁甫(2008)。實用對外漢語教學法。臺北:新學林。
徐雅雯(2007)。零起點商務漢語教材編製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高雄。
袁建民(2004)。關於「商務漢語」課程、教學和教材的設想。雲南師範大學學報(對外漢語教學與研究版),第2卷第2期,頁1-4。
張旺熹(2009)。漢語本體研究與對外漢語教學。載於趙金銘主編,對外漢語教學概論,頁310-383。
張紅玲(2007)。跨文化外語教學。上海:外語教育。
張惠雯(2001)。中醫華語教材編寫之規劃設計。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臺北。
張普、謝天蔚、藺蓀主編(2006)。數字化漢語教學的研究與應用。北京:語文。
張黎(2006)。商務漢語教學需求分析。語言教學與研究,2006年03期,頁55-60。
張黎(2007)。經貿漢語課程研究。北京:商務印書。
張黎(2009)。淺析商務漢語口語的基本特徵。載於王惠玲、盧惠惠(編),語言學理論與商務漢語教學研究,頁206-214。
張黎(2012)。漢語在國際商務領域使用狀況調查與分析。語言教學與研究,2012年第1期,頁30-36。
莫莉莉(2008)。專門用途英語教學與研究。杭州:浙江大學。
郭珠美(2003)。新世紀商用專業華語教學。世界華語文教學研討會論文集,頁226-234。
郭熙(2004)。論「華語」。暨南大學華文學院學報,2004年第2期,頁56-75。
郭熙(2007)。現代華人社會中稱說「漢語」方式多樣性的再考察。南開語言學刊,2007年第1期,頁131-143。
陳如山、賴保禎(1992)。成人自學式教材發展模式之研究。臺北:空大。
陳阿寶主編(2002)。對外漢語教學研究。山西:山西人民。
陳淑惠(2008)。法律華語教材設計與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臺北。
陳燕秋(2001)。臺灣現今華語文教材的評估與展望。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臺北。
陳麗宇、楊藹瑩(2010)。以文化為基礎之商用中文教學。中原華語文學報,第5期,2010年4月,頁115-131。
陸慶和(2008)。基礎漢語教學(一)語音、文字、詞彙、句子。臺北:新學林。
程曉堂(2002)。英語教材分析與設計。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
黃政傑(1990)。自學式教材設計之原理與方法。隔空教育論叢3,頁223-232。
黃雅英(2009)。華語文初級綜合性教科書練習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臺北。
黃雅英(2010)。以歐洲共同語言參考架構為基礎的華語文教科書練習研究—以A1能力指標為例。應華學報,第7期,2010年11月,頁223-254。
黃麗儀(1996)。對外華語教材的評估與其今後之編撰方向。華文世界,第79期,頁1-10。
楊東升(2003)。商務漢語教材編寫初探。遼寧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5卷第1期,頁73-75。
楊東升(2010)。商務漢語詞彙教學之管見。遼寧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2卷第5期,頁109-111。
楊東升、楊子驕(2008)。有關商務漢語幾個理論問題的探討。遼寧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0卷第3期,頁53-55。
楊家興(2000)。自學式教材設計手冊。臺北:心理。
萬誼娜(2004)。對外商務漢語與基礎性對外漢語的教學比較。雲南師範大學學報,第2卷第6期,頁13-17。
葉德明(1990)。漢字認知基礎—從心理語言學看漢字認知過程。臺北:師大書苑。
葉德明(1999)。華語文教學規範與理論基礎—華語文為第二語言教學理論芻議。臺北:師大書苑。
詹秀嫻(2002)。華語文教材發展研究—以系列式教材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臺北。
路志英(2006)。商貿類漢語教材編寫和研究的基本情況述評。雲南師範大學學報(對外漢語教學與研究版),2006年05期,頁28-33。
廖玉蕙(2010)。中級商務華語口語溝通課程之設計與實證。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臺北。
廖峰香、陳如山計劃主持,李麗君、吳文琴研究(1993)。自學式教材之硏究與運用,臺北:空大。
廖陳林(2007)。在華商務人士漢語使用情況的個案調查—目標情境需求分析理論與方法在漢語中的應用。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北京語言大學對外漢語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北京。
翟乃剛(2009)。試論專門用途漢語體系的建構。上海工程技術大學教育研究,2009年第2期,頁39-45。
趙金銘(1997)。對外漢語教材創新略論。世界漢語教學,第2期,頁54-61。
趙金銘(1998)。對外漢語教材評估。語言與教學研究,第3期,頁16-19。
趙金銘(2004)。對外漢語教學概論。北京:商務印書館。
趙淼(2006)。三套初級對外漢語綜合教材練習的考察。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北京語言大學課程與教學專業,北京。
趙賢州(1988)。建國以來對外漢語教材研究報告。第二屆國際漢語教學討論會論文選,頁590-604。
劉月華(1998)。關於中文教材語法的編寫。Journal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 Association,第33卷第2期,頁15-90。
劉胡英(2011)。從商務英語的特點談商務英語教學。湖南科技學院學報,第32卷第1期,頁190-192。
劉珣(1994)。新一代對外漢語教材的展望─再談漢語教材的編寫原則。世界漢語教學,第1期,頁58-68。
劉珣(2000)。對外漢語教育學引論。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
劉頌浩(2005)。我們的漢語教材為什麼缺乏趣味性。暨南大學華文學院學報,第2期,頁23-32。
劉曉嵐(2007)。《經貿洽談ABC》與《商務漢語》比較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四川大學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專業,四川。
劉靜(2006)。文化語言學研究。北京:中華書局。
劉巍(2010)。 ESP理論與商務漢語課程定位。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7卷第7期,頁171-173。
潘亦琳(2012)。對外籍商務人士漢語學習和使用狀況的調查分析與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浙江大學漢語國際教育專業,浙江。
蔡永強、侯穎(2010)。問題與思路:華語文教材之練習設計的多維考量。華語文教學研究,第7卷第3期,頁75-108。
蔡雅薰(2009)。華語文教材分級研制原理之建構。臺北:正中。
蔡麗(2006)。海外華語教材生詞複現率研究。第八屆世界華語文教學研討會論文集(第四冊),頁167-174。
鄭垂莊(2007)。初級佛教華語教材規畫設計。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臺北。
黎楊蓮妮(1991)。論商業漢語教材的選編及其教學方法。第三屆世界華語文教學研討會論文集—教學與應用篇,頁167-175。
錢敏汝(1997a)。經濟交際學縱橫觀。當代語言學,1997年第2期,頁5-14。
錢敏汝(1997b)。跨文化經濟交際及其對外語教學的意義。外語教學與研究,1997年第4期,頁44-50。
糟谷啟介(2009)。商務語言能否成為不同集團的媒介語言。載於王惠玲、盧惠惠編,語言學理論與商務漢語教學研究,頁134-147。
謝文彬(2010)。高級商務華語教材編寫研究-以商務會議與簡報表述能力訓練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臺北。
關道雄(2006)。商務漢語教材的範圍、內容和開放式架構設計。第八屆國際漢語教學研討會論文選,頁663-668。
蘆薇(2009)。商務漢語教材內容評估及編排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華東師範大學研究所,上海。
顧海安(2011年6月)。遠東商務漢語無邊界學習。第七屆全球華文網路教育研討會,國立師範大學。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華語文教學碩士學位學程
98161013
101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8161013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謝林德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作者) 嚴世紀zh_TW
dc.creator (作者) 嚴世紀zh_TW
dc.date (日期) 2012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四月-2013 14:38:39 (UTC+8)-
dc.date.available 1-四月-2013 14:38:39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四月-2013 14:38:39 (UTC+8)-
dc.identifier (其他 識別碼) G0098161013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7576-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華語文教學碩士學位學程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8161013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1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華人社會在經濟與商務活動發展上的日益蓬勃,連帶使商務華語的學習需求漸增。本研究旨在透過文獻理論的梳理,及對兩岸商務華語在學術研究、課程設置與教材出版等現況之觀察,了解目前商務華語在華語教學中的定位,以架構臺灣商務華語教學發展的完整樣貌,並針對詞彙、語法、文化點及練習等教材要素之內容,分析、檢視現今市面上的商務華語在正規課程教材與自學式教材的編製上,是否能符合教學者及學習者的需求。
藉由理論探究與內容分析,本研究發現,在總體發展概論方面,中國大陸投入商務華語教學的資源與研究較多,故於學術研究、課程設置及教材出版的質與量上均相當多元多樣,在商務華語教學的教學需求、主題熱度與研究成熟度上,兩岸雖起步點大致相同,推動程度卻南轅北轍,就目前臺灣的學習需求狀況來看,商務華語教學實有其積極推展與深入研究及重視之必要;而在現有教材的分析與檢視方面,雖目前臺灣可供選擇之正規課程教材種類與數量皆少,但在教材的研發上已漸能貼近商務學習者的需求,然自學式教材在整體編寫上多有限制,在內容設計與版面編排的拿捏上仍有待開發與加強。
經過觀察、分析並總結研究結果後,本研究於文末分就應用層面的「教材編寫」,與理論層面的「研究發展」兩部份提出相關建議,以供未來研究參考,期能給予商務華語教師與教材編輯者一些具體的方向與意見,以改善教材內容、提昇教材品質。
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Chinese economical and commercial activities during the last decades also increased the demand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Business Chinese. The present study aims to define the status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Business Chinese in the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Teaching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in Taiwan. To do this, academic records on teaching and learning Business Chinese as well as curriculum planning, course materials and self-study materials will be analyzed. Basic elements of language learning, such as vocabulary, grammar, cultural notes and practices, will be examined in common used Taiwanese teaching materials and the results of these analyses will be compared with the needs of teachers and learners today.
The present study reveals that teaching materials published in Taiwan as well as curricula in Taiwanese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do not display a great variety in purposes. Another result is that the economical situation in Taiwan does not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present editions of Taiwanese teaching materials for Business Chinese. Furthermore, academic research on Business Chinese is much less done in Taiwan than in Mainland China and there is still room for further research about how the needs for learners can be defined and how Business Chinese can be integrated in the Chinese language courses as well as about other items.
Some developments in the composition of teaching materials for teaching Business Chinese in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can been discerned. More concern is given to communicative teaching practices and the materials and curricula come closer to the needs of the learners today although the present materials still do not show a great variety in different communicative activities for classroom teaching. Self-learning materials, on the other side, still need to be developed further and strengthened both in content design and layout.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uggestions were given for teaching Business Chinese in Taiwan, for editing and developing new teaching materials and for further academic research on Business Chinese.
en_US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摘要 i
Abstract ii
目錄 iii
表目錄 v
圖目錄 vii
第一章緒論 1
第一節研究背景 1
第二節研究動機及目的 2
第三節研究定義及範圍 4
壹、研究相關內容定義 4
貳、研究對象及範圍 5
第四節研究方法及過程 6
壹、研究步驟 6
貳、研究流程 7
第二章文獻探討 8
第一節專門用途語言教學理論 8
壹、專門用途英語 8
貳、專門用途華語 11
參、小結 13
第二節商務華語教學之相關理論 14
壹、商務華語需求分析 14
貳、商務華語內容特性探究 16
參、跨文化交際與商務華語教學的關係 19
肆、小結 22
第三節語言教材編寫與分析理論 23
壹、華語文教學教材相關研究 23
貳、自學式語言教材之發展與研究 31
參、小結 36
第三章兩岸商務華語教學發展探究 37
第一節學術研究發展 37
壹、臺灣地區 37
貳、中國大陸地區 42
參、綜合比較及小結 50
第二節課程設置情形 52
壹、臺灣地區 52
貳、中國大陸地區 59
參、綜合比較及小結 61
第三節教材出版現況 64
壹、臺灣地區 64
貳、中國大陸地區 69
參、綜合比較及小結 72
第四章臺灣商務華語教材探析 73
第一節正規課程教材分析 73
壹、整體架構 74
貳、內容編寫 76
一、課文呈現 76
二、文化內容 82
三、詞彙選用 86
四、語法編排 100
參、練習設計 110
肆、小結 126
第二節自學式教材分析及比較 129
壹、整體架構 129
貳、內容編寫 133
一、課文呈現 133
二、文化內容 135
三、詞彙選用 140
四、語法編排 145
參、練習設計 151
肆、小結 151
第五章結論與建議 155
第一節研究結論 155
壹、總體發展概論 155
貳、現有教材分析 157
第二節研究限制與建議 159
壹、研究限制 159
貳、建議 160
參考書目 163
【附錄一】1990-2012.07中國大陸商務漢語相關之期刊論文 171
【附錄二】1960-2002年間台灣地區華語文教材出版書目 177
【附錄三】1997-2011.02中國大陸商務漢語教材出版書目 179
zh_TW
dc.language.iso en_US-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8161013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華語文教學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商務華語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專業華語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華語教材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教材分析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Mandarin Chinese teaching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Business Chinese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Chinese for specific purposes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Chinese teaching materialen_US
dc.title (題名) 臺灣商務華語教學發展及教材分析zh_TW
dc.title (題名) History and Present State of Teaching Business Chinese in Taiwan–With an Analysis of Course Materials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1、教材分析文本
朱榮智等合著(2009)。談生意。臺北:新學林。
李盈瑩、胡萃苹、孫雅玲合著(2010)。商務華語600句。臺北:書林。
李振清主編(1990)。商業文選。臺北:師大國語教學中心。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語教學中心主編(2001)。實用商業會話修訂本Ⅰ。臺北:師大國語教學中心。
陳立元、麥陶德、呂佩欣合著(2010)。職場華語600句。臺北:書林。
葉德明(2011)。遠東商務漢語Ⅰ。臺北:遠東圖書。
羅青哲主編(2001)。實用商業會話修訂本Ⅱ。臺北:師大國語教學中心。

2、引用文獻
Bennett, M. J. 1997. How Not to Be a Fluent Fool: Understanding the Cultural Dimension of Language. In: Fantini A.E. (Eds.), New Ways in Teaching Culture. Alexandria, VA: TESOL, pp.16-21.
Brieger, Nick. 1997. The York Associates Teaching Business English Handbook.
York: York Associates.
Brown, J. D. 1995. The Elements of Language Curriculum: A Systematic Approach to Program Development. Boston: Heinle & Heinle.
Cunningsworth , A. 1995.Choosing your Coursebook. Portsmouth, New Hampshire: Heinemann.
Dudley Evans, T., and St. John, M. J. 1998. Developments in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Grant, H. 1987. A Guide to Language Testing: Development, evaluation, research. New York: Newbury House.
Gudykunst, W. B., and Kim, Y.Y. 2003. Communicating With Strangers: An Approach to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4th ed.). Boston: McGraw-Hill.
Hall, E.T. 1959. The Silent Language. New York: Doubleday & Co.
Hutchinson, T., and Waters, A. 1987.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A Learning-centered Approach,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Jordan, R.R. 1997.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 A guide and resource book for teacher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Knapp, K., and Knapp-Pothoff, A. 1987. Instead of an introduction: Conceptual issuesin analyzing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K. Knapp, W. Enninger & A.Knapp-Potthoff (Eds.), Analyzing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pp. 1-15). Berlin: Mouton de Gruyter.
Kubler, Cornelius C. 1988. Chinese Grammar and Expression Check List, Journal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 Association, 23(1):57-85.
Lewis, R., and Paine, N. 1985. How to communicate with the learner: Making the package easy to use. London: Council for Educational Technology.
Lockwood, F. 1992. Activities in self-instructional text. London: Kogan Page Limited.
Lockwood, F. 1998. The Design and Production of Self-Instructional Materials. London: Routledge.
Wang, Haidan(王海丹). 2006. Improving the Business Chinese Curriculum through Needs Analysis. Presentation at Business Chinese Workshop, University of Michigan.
Yuan, Fangyuan (袁芳遠).2006. Case study approach,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and a framework for business Chinese instruction. Journal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Association, 41(1):13-30.
中國國家漢語國際推廣領導小組辦公室(2006)。商務漢語考試大綱。北京:北京大學。
王振亞(2005)。以跨文化交往為目的的外語教學—系統功能語法與外語教學。北京:北京語言大學。
王惠玲,盧惠惠編(2009)。語言學理論與商務漢語教學研究。上海:學林。
王薏婷(2012)。綜合型自學式初級華語教材編寫與實踐研究──以來台工作之日本人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華語文教學碩士學位學程,臺北。
朱黎航(2003)。商務漢語的特點及其教學。暨南大學華文學院學報,2003年第3期,頁55-60。
吳文琴(1993)。自學方式效率高、隔空教材內容好-淺談自學式教材。載於廖峰香、陳如山編,自學式教材之研究與運用,頁31-33。
吳怡芬(2010)。溝通式外交華語教材設計與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臺北。
吳為善、嚴慧仙(2009)。跨文化交際概論。北京:商務印書館。
呂必松(1993)。對外漢語教學研究。北京:北京語言學院。
李子瑄、曹逢甫(2009)。漢語語言學。臺北:正中。
李安怡(2010)。初級商用華語教材編寫設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臺北。
李育娟(2010)。商務華語學習者需求分析。華語文教學研究,第8卷第3期,頁23-46。
李佳倩(2010)。德語教材中跨文化學習取向之分析-以studio d和Sprachbrücke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應用德語研究所,高雄。
李明(2004)。論商務用途英語的語言特點漢語篇特點。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學報,第15卷第2期,頁32-37。
李明(2006)。將商務漢語引入基礎漢語教學階段的初步嘗試—《經理人漢語(生活篇)》的編寫理念和體例特點。國際漢語教學動態與研究,2006年第2輯,頁20-26。
李柏令(2008)。從商務漢語的本質看零起點商務漢語教學。商場現代化,2008年8月(下旬刊),總第549期,頁395-396。
李泉(2006)。對外漢語教材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李泉(2009)。對外漢語教材的基本理論研究。載於趙金銘主編,對外漢語教學概論,頁134-182。
李紅(2001)。專門用途英語的發展和專業英語合作教學。外語教學,第22卷第1期,頁40-43。
李楊主編(1997)。對外漢語教學課程研究。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
李憶民(1999)。視聽說對外漢語教材編制初探―「國際商務漢語」的總體構想與編制原則。漢語學習,第1期,頁48-51。
李麗君(1990)。從英國開放大學教材談自學式教材之特性及設計—兼論我國空大教材未來發展趨向。隔空教育論叢3,頁233-258。
李麗君(1997)。從自學式教材到套裝教材-空大教材之檢討與改進。隔空教育論叢9,頁105-129。
杜昭玫(2011)。商務漢語教材之內容分析與建議。華語文教學研究,第8卷第2期,頁81-98。
束定芳、莊智象(1996)。現代外語教學—理論、實踐與方法。上海:外語教育。
肖仕瓊(2010)。跨文化視域下的外語教學。廣州:暨南大學。
周健、唐玲(2004)。對外漢語教材練習設計的考察與思考。語言教學與研究,第4期,頁67-75。
周雪林(1996)。淺談外語教材評估標準。外語界,第3期,頁60-62。
季瑾(2007)。基於語料庫的商務漢語學習詞典的編寫設想。語言教學與研究,2007年第05期,頁15-21。
林君穎(2001)。華語初級教材語法用語及語法點選擇之初探。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臺北。
林雪芳(1999)。商業華語短期密集課程設計。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臺北。
林稀偉(2009)。針對泰國華語學習者之商業華語課程網站設計。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臺北。
金惠淑(2005)。觀光華導遊教材設計—針對韓國的專門大學觀光中國語系之用途。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臺北。
姜國權(2009年11月23日)。商務漢語教材的出版現狀與對策。中國新聞出版報,第6版。
胡文仲(1999)。跨文化交際學概論。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
胡梅(2009)。淺談對外漢語外貿口語教學的特點及教學方式。語文學刊,第22期,頁24-25。
苗強(2012)。台灣地區對外漢語教材出版和發行情況考察。出版發行研究,2012年第3期,頁70-74。
孫邦正(1975)。普通教學法。臺北:臺灣商務。
徐子亮、吳仁甫(2008)。實用對外漢語教學法。臺北:新學林。
徐雅雯(2007)。零起點商務漢語教材編製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高雄。
袁建民(2004)。關於「商務漢語」課程、教學和教材的設想。雲南師範大學學報(對外漢語教學與研究版),第2卷第2期,頁1-4。
張旺熹(2009)。漢語本體研究與對外漢語教學。載於趙金銘主編,對外漢語教學概論,頁310-383。
張紅玲(2007)。跨文化外語教學。上海:外語教育。
張惠雯(2001)。中醫華語教材編寫之規劃設計。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臺北。
張普、謝天蔚、藺蓀主編(2006)。數字化漢語教學的研究與應用。北京:語文。
張黎(2006)。商務漢語教學需求分析。語言教學與研究,2006年03期,頁55-60。
張黎(2007)。經貿漢語課程研究。北京:商務印書。
張黎(2009)。淺析商務漢語口語的基本特徵。載於王惠玲、盧惠惠(編),語言學理論與商務漢語教學研究,頁206-214。
張黎(2012)。漢語在國際商務領域使用狀況調查與分析。語言教學與研究,2012年第1期,頁30-36。
莫莉莉(2008)。專門用途英語教學與研究。杭州:浙江大學。
郭珠美(2003)。新世紀商用專業華語教學。世界華語文教學研討會論文集,頁226-234。
郭熙(2004)。論「華語」。暨南大學華文學院學報,2004年第2期,頁56-75。
郭熙(2007)。現代華人社會中稱說「漢語」方式多樣性的再考察。南開語言學刊,2007年第1期,頁131-143。
陳如山、賴保禎(1992)。成人自學式教材發展模式之研究。臺北:空大。
陳阿寶主編(2002)。對外漢語教學研究。山西:山西人民。
陳淑惠(2008)。法律華語教材設計與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臺北。
陳燕秋(2001)。臺灣現今華語文教材的評估與展望。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臺北。
陳麗宇、楊藹瑩(2010)。以文化為基礎之商用中文教學。中原華語文學報,第5期,2010年4月,頁115-131。
陸慶和(2008)。基礎漢語教學(一)語音、文字、詞彙、句子。臺北:新學林。
程曉堂(2002)。英語教材分析與設計。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
黃政傑(1990)。自學式教材設計之原理與方法。隔空教育論叢3,頁223-232。
黃雅英(2009)。華語文初級綜合性教科書練習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臺北。
黃雅英(2010)。以歐洲共同語言參考架構為基礎的華語文教科書練習研究—以A1能力指標為例。應華學報,第7期,2010年11月,頁223-254。
黃麗儀(1996)。對外華語教材的評估與其今後之編撰方向。華文世界,第79期,頁1-10。
楊東升(2003)。商務漢語教材編寫初探。遼寧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5卷第1期,頁73-75。
楊東升(2010)。商務漢語詞彙教學之管見。遼寧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2卷第5期,頁109-111。
楊東升、楊子驕(2008)。有關商務漢語幾個理論問題的探討。遼寧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0卷第3期,頁53-55。
楊家興(2000)。自學式教材設計手冊。臺北:心理。
萬誼娜(2004)。對外商務漢語與基礎性對外漢語的教學比較。雲南師範大學學報,第2卷第6期,頁13-17。
葉德明(1990)。漢字認知基礎—從心理語言學看漢字認知過程。臺北:師大書苑。
葉德明(1999)。華語文教學規範與理論基礎—華語文為第二語言教學理論芻議。臺北:師大書苑。
詹秀嫻(2002)。華語文教材發展研究—以系列式教材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臺北。
路志英(2006)。商貿類漢語教材編寫和研究的基本情況述評。雲南師範大學學報(對外漢語教學與研究版),2006年05期,頁28-33。
廖玉蕙(2010)。中級商務華語口語溝通課程之設計與實證。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臺北。
廖峰香、陳如山計劃主持,李麗君、吳文琴研究(1993)。自學式教材之硏究與運用,臺北:空大。
廖陳林(2007)。在華商務人士漢語使用情況的個案調查—目標情境需求分析理論與方法在漢語中的應用。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北京語言大學對外漢語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北京。
翟乃剛(2009)。試論專門用途漢語體系的建構。上海工程技術大學教育研究,2009年第2期,頁39-45。
趙金銘(1997)。對外漢語教材創新略論。世界漢語教學,第2期,頁54-61。
趙金銘(1998)。對外漢語教材評估。語言與教學研究,第3期,頁16-19。
趙金銘(2004)。對外漢語教學概論。北京:商務印書館。
趙淼(2006)。三套初級對外漢語綜合教材練習的考察。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北京語言大學課程與教學專業,北京。
趙賢州(1988)。建國以來對外漢語教材研究報告。第二屆國際漢語教學討論會論文選,頁590-604。
劉月華(1998)。關於中文教材語法的編寫。Journal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 Association,第33卷第2期,頁15-90。
劉胡英(2011)。從商務英語的特點談商務英語教學。湖南科技學院學報,第32卷第1期,頁190-192。
劉珣(1994)。新一代對外漢語教材的展望─再談漢語教材的編寫原則。世界漢語教學,第1期,頁58-68。
劉珣(2000)。對外漢語教育學引論。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
劉頌浩(2005)。我們的漢語教材為什麼缺乏趣味性。暨南大學華文學院學報,第2期,頁23-32。
劉曉嵐(2007)。《經貿洽談ABC》與《商務漢語》比較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四川大學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專業,四川。
劉靜(2006)。文化語言學研究。北京:中華書局。
劉巍(2010)。 ESP理論與商務漢語課程定位。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7卷第7期,頁171-173。
潘亦琳(2012)。對外籍商務人士漢語學習和使用狀況的調查分析與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浙江大學漢語國際教育專業,浙江。
蔡永強、侯穎(2010)。問題與思路:華語文教材之練習設計的多維考量。華語文教學研究,第7卷第3期,頁75-108。
蔡雅薰(2009)。華語文教材分級研制原理之建構。臺北:正中。
蔡麗(2006)。海外華語教材生詞複現率研究。第八屆世界華語文教學研討會論文集(第四冊),頁167-174。
鄭垂莊(2007)。初級佛教華語教材規畫設計。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臺北。
黎楊蓮妮(1991)。論商業漢語教材的選編及其教學方法。第三屆世界華語文教學研討會論文集—教學與應用篇,頁167-175。
錢敏汝(1997a)。經濟交際學縱橫觀。當代語言學,1997年第2期,頁5-14。
錢敏汝(1997b)。跨文化經濟交際及其對外語教學的意義。外語教學與研究,1997年第4期,頁44-50。
糟谷啟介(2009)。商務語言能否成為不同集團的媒介語言。載於王惠玲、盧惠惠編,語言學理論與商務漢語教學研究,頁134-147。
謝文彬(2010)。高級商務華語教材編寫研究-以商務會議與簡報表述能力訓練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臺北。
關道雄(2006)。商務漢語教材的範圍、內容和開放式架構設計。第八屆國際漢語教學研討會論文選,頁663-668。
蘆薇(2009)。商務漢語教材內容評估及編排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華東師範大學研究所,上海。
顧海安(2011年6月)。遠東商務漢語無邊界學習。第七屆全球華文網路教育研討會,國立師範大學。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