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學位論文

文章檢視/開啟

書目匯出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引文資訊

TAIR相關學術產出

題名 柳永詞與元祐詞壇之關係析論
The analysis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u Jung`s Lyrics and Yuan You Ci Tan
作者 白依渟
貢獻者 侯雅文
白依渟
關鍵詞 柳永
元祐詞壇
詩化
賦化
雅、俗語
日期 2012
上傳時間 2-九月-2013 16:19:32 (UTC+8)
摘要 本文主要從「詩化」、「賦化」、「語言介乎雅俗」三方面,考察柳永詞與元祐詞壇的創作關係。在第一章緒論中,透過對古代詞評與今人研究的探討,推導出本文的論題,並闡述研究方法、研究範圍,以及史料的運用。在第二章中,主論「『詩化』、『賦化』、『雅、俗語』的意涵與區辨指標」,爬梳、考察與此四項概念相關的研究成果,辨析各家說法的異同,從中界定本文「詩化」、「賦化」、「雅語言」和「俗語言」的意涵,並在此基礎上,建構區辨指標。在「詩化」與「賦化」的部分,皆從「音調格律」、「題材情意」、「文體功能」、「表現手法」等層面,建立詞體「詩化」、「賦化」的指標。在「雅語言」、「俗語言」的部分,則從「遣詞用字」、「情感內容」兩方面,探究兩者的「相對差異」,以此建立兩者的區辨指標。在第三、四章中,乃由第二章所建立的各項指標進行研析,分別論述柳永詞與元祐詞作在「詩化」、「賦化」、「語言介乎雅俗」三方面的表現特色,其中,「詩化」與「賦化」的作用對於詞體本色有所改造,遂使語言趨向「介乎雅俗」的狀態,因此,三者實存在著相互因依的關係。在第五章中,主論「元祐詞人群對柳詞『詩化』、『賦化』、『語言介乎雅俗』書寫的接受與承繼」,在三、四章的基礎上,將柳永詞與元祐詞作進行比較,從同的面向,探討兩者的繼承關係;從異的面向,闡析元祐詞人對於柳詞主觀接受之處。在「詩化」方面,可見元祐詞人對柳詞在題材、意象上的開展,較少情意上的承繼。在「賦化」方面,可見元祐人在繼承柳詞之餘,多摻雜了關乎仕隱的政教情志,降低「賦化」的程度。在「語言介乎雅俗」方面,元祐詞人的此類作品雖有與「賦化」相關者,但更多的是與「詩化」相關的表現。因此,蘇軾等元祐詞人接受、繼承柳詞的意義,在於重塑柳詞的主要表現,擴大、深化柳詞中較為偏弱的「詩化」現象。最末於第六章結論中,總結前面各章的論述,並重申柳詞在詞學發展史上的意義。
參考文獻 一、古籍文獻(含今人編注本)
【春秋】左丘明:《國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春秋】晏嬰撰,吳則虞編著:《晏子春秋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
【漢】劉歆撰:《西京雜記》,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小說家類》,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冊1035。
【漢】劉安著,何寧釋:《淮南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疏:《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尚書》,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漢】司馬遷:《史記》,臺北:鼎文書局,1981年。
【漢】鄭玄:《六藝論》,收入古風主編:《經學輯佚文獻彙編‧群經總義類》,北京:國家圖書館,2010年,冊22。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詩經》,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周禮》,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儀禮》,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禮記》,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晉】杜預注,【唐】孔穎達疏:《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左傳》,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晉】陳壽撰:《三國志》,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
【漢】班固等撰:《漢書》,臺北:鼎文書局,1986年。
【晉】陸機撰,張懷瑾:《文賦譯注》,北京:北京出版社,1984年。
【晉】葛洪撰:《抱朴子》,臺北 : 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編印基金會,1978年。
【北齊】魏收撰:《魏書》,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
【南朝宋】范瞱撰:《後漢書》,臺北:鼎文書局,1981年。
【南朝宋】劉義慶著,余嘉錫箋疏:《世說新語箋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南朝梁】蕭統編,【唐】呂延濟等注:《日本足利學校藏宋刊明州本六臣注文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8年。
【南朝梁】沈約撰:《宋書》,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
【南朝梁】劉勰著,范文瀾注:《文心雕龍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8年。
【南朝梁】鍾嶸著,周振甫譯注:《詩品譯注》,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年。
【唐】魏徵等撰:《隋書》,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
【唐】房玄齡等撰:《晉書》,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
【唐】白居易:《白氏長慶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冊1080,
【唐】元稹:《元氏長慶集》,收入《四庫叢刊初編‧集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冊41。
【唐】劉禹錫:《劉賓客文集》,外集卷4,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冊1077。
【唐】杜祐:《通典》,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
【後晉】劉煦撰:《舊唐書》,臺北:鼎文書局,1981年。
【五代】王定保著,秦漢椿注釋:《新譯唐摭言》,臺北:三民書局,2005年。
【宋】歐陽修、宋祁撰:《新唐書》,臺北:鼎文書局,1981年。
【宋】李昉:《太平御覽》,收入《四部叢刊三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5年。
【宋】蘇軾撰,李之亮箋注:《蘇軾文集編年箋注》,成都:巴蜀書社,2011年。
【宋】郭茂倩:《樂府詩集》,臺北:世界書局,2012年。
【宋】沈括:《夢溪筆談》,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
【宋】陳師道:《後山詩話》,收入【清】何文煥編:《歷代詩話》,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3年。
【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臺北:長安出版社,1978年。
【宋】陳振孫:《直齋書錄題解》,收入王雲五主編:《國學基本叢書四百種》,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
【宋】趙令畤:《侯鯖錄》,收入朱易安、傅璇琮等主編:《全宋筆記》,鄭州:大象出版社,2006年,第2編,冊6。
【宋】李清照著,王學初校註:《李清照集校註》,臺北:里仁書局,1982年。
【宋】黃昇:《唐宋諸賢絕妙詞選》,北京:國家圖書館,2011年。
【宋】蔡寬夫:《蔡寬夫詩話》,收入郭紹虞輯:《宋詩話輯佚》,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宋】朱熹:《朱子全書》,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年。
【宋】張孝祥著,徐鵬校點:《于湖居士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宋】陸游撰,李劍雄、劉德權點校:《老學菴筆記》,收入《歷代史料筆記叢刊》,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宋】葉夢得著,李欣校注:《石林燕語》,西安:三泰出版社,2004年。
【宋】葉夢得:《避暑錄話》,收入朱易安、傅璇琮等主編:《全宋筆記》,鄭州:大象出版社,2006年,第2編,冊10。
【宋】吳曾:《能改齋漫錄》,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年。
【宋】嚴羽著,郭紹虞校釋:《滄浪詩話校釋》,臺北:里仁書局,1987年。
【宋】魏慶之:《詩人玉屑》,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宋】黃裳:《演山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0年。
【宋】謝維新:《古今合璧事類備要》,臺北:新興書局,1969年。
【宋】林景熙:《霽山集》,收入嚴一萍選輯:《百不叢書集成 知不齋叢書》,臺北:藝文印書館,1967年,第25函。
【宋】蔡戟:《定齋集》,收入王雲五主編:《四庫全書珍本別輯》,臺北:商務印書館,1975年,冊3。
【宋】陳鵠:《西塘集耆舊續聞》,收入嚴一萍選輯:《原刻景印百部叢書集成》,臺北:藝文印書館,1967年。
【宋】錢易:《南部新書》,收入朱易安、傅璇琮等主編:《全宋筆記》,鄭州:大象出版社,2003年,第1編,冊4。
【宋】洪興祖撰:《楚辭補注》,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宋】王辟之:《渑水燕談錄》,收入朱易安、傅璇琮等主編:《全宋筆記》,鄭州:大象出版社,2006年,第2編,冊4。
【宋】張舜民:《畫墁錄》,收入嚴一萍選輯:《原刻景印百部叢書集成》,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宋】孟元老著,鄧之誠注:《東京孟華錄注》,香港:商務印書館,1961年。
【宋】俞文豹:《吹劍錄》,收入《叢書集成初編》,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
【宋】蔡絛:《鐵圍山叢談》,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金】王若虛:《滹南遺老集》,收入嚴一萍選輯:《原刻景印百部叢書集成》,臺北:藝文印書館,1967年。
【元】脫脫等撰:《宋史》,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
【元】劉壎:《隱居通議》,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4年。
【明】楊慎評點:《明刊草堂詩餘》,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1年。
【明】顧從敬編,沈際飛評正:《草堂詩餘》,明末刊本。
【明】陶宗儀:《說郛》,臺北:新興書局,1963年。
【明】徐師曾:《文體明辨序說‧詩餘》,收入《文體序說三種》,臺北:大安出版社,1998年。
【明】卓人月、徐士俊輯:《古今詞統》,收入《續修四庫全書‧集部‧詞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冊1728。
【明】王驥德:《曲律‧雜論》,收入楊家駱主編:《國學名著珍本叢刊‧歷代詩史長編二集》,臺北:中國學典管復館籌備處,1971年,冊4。
【明】陳靖質:《陳靖質居士文集》,收入《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冊14。
【明】陳耀文輯:《花草粹編》,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06年。
【清】陳廷敬、王奕清等編:《康熙詞譜》,長沙:岳麓書社,2000年。
【清】彭定求等編:《全唐詩》,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清】永瑢等撰:《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收入王雲五主編:《國學基本叢書四百種》,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
【清】清高宗御製,蔣溥等奉敕編:《御製詩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冊1301。
【清】沈德潛著,潘務正、李言校點:《沈德潛詩文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1年。
【清】徐釚:《詞苑叢談》,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
【清】朱彝尊著,王利民校點:《曝書亭全集》,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9年。
【清】陳廷焯:《詞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清】李汝襄:《廣聲調譜》,收入杜松柏編:《清詩話訪佚初編》,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7年,冊10。
【清】萬樹:《詞律》,臺北:世界書局,2009年。
【清】張宗橚:《詞林紀事》,臺北:鼎文書局,1971年。
【清】汪森編:《粵西文載》,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總集類》,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冊1465。
【清】程廷祚:《青溪文集》,收入《鈔稿本乾嘉名人別集叢刊》,北京:國家圖書館,2010年,冊3。
【清】劉熙載撰,袁津琥校注:《藝概注稿》,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清】李調元撰,詹杭倫、沈時蓉校證:《雨村賦話校證》,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92年。
【清】譚獻:《譚評詞辨》,臺北:廣文書局,1962年。
【清】厲鶚,【清】董兆雄注,陳九思標校:《樊榭山房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清】嚴可均輯:《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
【清】嚴可均輯:《全漢文》,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年。
【清】嚴可均輯:《全後漢文》,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年。
【清】嚴可均輯:《全三國文》,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年。
【清】嚴可均輯:《全晉文》,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年。
【清】嚴可均輯:《全北齊文;全後周文》,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年。
【清】嚴可均輯:《全宋文》,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年。
【清】嚴可均輯:《全齊文》,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年。
石聲淮、唐玲玲箋註:《東坡樂府編年箋註》,臺北:華正書局,2000年。
王雙啟編:《晏幾道詞新釋輯評》,北京:中國書店,2007年。
朱崇才:《詞話學》,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
朱德才主編:《增訂注釋全宋詞》,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7年。
朱恒夫注譯,耿湘沅校閱:《新譯花間集》,臺北:三民書局,1998年。
朱靖華等人編著:《蘇軾詞新釋輯評》,北京:中國書局,2007年。
朱孝臧編年,龍榆生箋校:《東坡樂府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施蟄存主編:《詞籍序跋萃編》,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年。
唐圭璋編:《全宋詞》,臺北:洪氏出版社,1981年。
唐圭璋編:《詞話叢編》,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徐培均、羅立綱編著:《秦觀詞新釋輯評》,北京:中國書局,2005年。
徐培均箋注:《淮海居士長短句箋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馬興榮、祝振玉校注:《山谷詞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陳衍選評,曹旭校點:《宋詩精華錄》,江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
曹樹銘校編:《蘇東坡詞》,臺北:臺灣商務出版社,2002年。
曾昭岷、曹濟平等編撰:《全唐五代詞》,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12月。
鄒同慶、王宗堂校注:《蘇軾詞編年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趙萬里:《校輯宋金元人詞‧箕穎詞》,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31年。
賴橋本校注:《柳永詞校注》,臺北:黎明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5年。
薛瑞生箋證:《東坡樂府箋證》,西安:三泰出版社,1998年。
薛瑞生校注:《樂章集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
嚴壽澂校注:《山谷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顧之京等人編著:《柳永詞新釋輯評》,北京:中國書局,2005年。
饒宗儀編校:《淮海居士長短句》,香港:龍門書局,1966年。

二、今人論著
王易:《詞曲史》,北京:東方出版社,1996年。
王兆鵬:《唐宋詞史論》,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年。
王昊:〈蘇柳詞關係論〉,《中國文學研究》總第64期,2002年,頁40-43。
王力:《詩詞格律》,香港:中華書局,2002年。
王昊:〈論宋人詞體觀念的建構〉,收入莫礪鋒主編:《第二屆宋代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南京:江蘇校育出版社,2003年,頁486-498。
王佺:〈東坡「以詩為詞」辨〉,《上饒師範學院學報》第25卷,第5期,2005年10月,頁10-13。
王秀珊:《東坡「以詩為詞」之論述研究》,花蓮: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博士論文,2009年7月。
方智範、鄧喬彬等著:《中國古典詞學理論史》,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
木齋、彭文良、梁英岩:〈蘇軾「以詩為詞」涵義綜論〉,《長春師範學院學報》第27卷,第6期,2008年11月,頁79-84。
朱光潛:《詩論》,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年。
宇野直人著,張海鷗、羊昭紅譯:《柳永論稿——詞的源流與創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任半塘:《唐聲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仲冬梅:〈以詩為詞與以賦為詞——論東坡詞之「破體」〉,《文學前沿》,2004年第1期,頁223-234。
仲冬梅:〈論詞之雅俗〉,《山東教育學院學報》,2007年第6期,頁79-82。
呂正惠:《詩詞曲格律淺說》,臺北:大安出版社,1998年。
李修生主編:《全元文》,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9年。
沈冬:《唐代樂舞新論》,臺北:里人書局,2000年。
李嘉瑜:〈論「以賦為詞」的形成——以柳永、周邦彥為例〉,《國立編譯館刊》第29卷,第1期,2000年6月,頁133-148。
吳熊和:〈柳永與孫沔的交游及柳永卒年新證〉,收入施蟄存主編:《詞學》第10輯,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2年,頁72-80。
吳熊和主編:《唐宋詞彙評》,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年。
吳慧娟:〈試論北宋詞發展的重要途徑——賦化〉,收入王水照等人編:《首屆宋代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年,頁556-569。
杜若鴻:《柳永及其詞之論衡》,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4年。
余意:〈論「以詩為詞」的詞學意義〉,《陽山學刊》第18卷,第5期,2005年10月,頁11-15。
宋先梅:〈蘇軾「以詩為詞」的文體價值與文本意義〉,《天府新論》總第123期,2005年,頁124-127。
佘筠珺:《清真「以賦為詞」探論》,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8年6月。
余恕誠、吳懷東:《唐詩與其他文體之關係》,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
何文匯:《詩詞曲格律淺說》,臺北:臺灣書店,1999年。
何春環:《唐宋俗詞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10年。
林玫儀:《詞學考銓》,臺北:聯經出版社,1993年。
卓清芬:〈「奪胎換骨」的新變──晏幾道《小山詞》「詩人句法」之借鑒詩句探析〉,《中央大學人文學報》第31期,2007年7月,頁65-119。
施議對:《詞與音樂關係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5年。
姚斯、霍拉勃著,周寧、金元浦譯:《接受美學與接受理論》,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87年。
胡建次:〈中國古典詞學雅俗呈現之論的承傳〉,《青海社會科學》,2011年第1期,頁137-141+157。
唐玲玲:《東坡樂府研究》,成都:巴蜀書社,1993年。
徐信義:〈詞的詩化——宋詞蓬勃發展的一項重要因素〉,《古典文學》第4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2年,頁221-240。
徐培均:〈試論秦觀的賦作賦論及其與詞的關係〉,《第三屆國際辭賦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1996年,頁1015-1027。
徐安琪:〈蘇軾「以詩為詞」新探〉,《詞學》第20輯,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12月,頁43-64。
馬積高:《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馬興榮:《詞學綜論》,山東:齊魯書社,1989年。
袁行霈:《中國詩歌藝術研究(第3版)》,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
孫康宜著,李奭學譯:《詞與文類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
孫虹:《北宋詞風嬗變與文學思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孫雪霄:〈以賦為詞:柳永的市井之「俗」〉,第31卷,第1期,2011年1月,頁255-257。
梅應運:《詞調與大曲》,香港:新亞研究所,1961年。
張夢機:《詞律探原》,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1年。
張建業、李勤印:《中國詞曲史》,臺北:文津出版社,1996年。
張進:〈論柳永詞的「賦法」〉,《陝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第6卷,第3期,2004年9月,頁57-59+71。
張連生:〈重新審視「史料」的定義問題〉,《河北學刊》,2007年第2期,頁91-93。
張相:《詩詞曲語辭匯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張美麗:〈論晁補之詞之「以詩為詞」〉,《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8卷第1期,2011年10月,頁108-110。
張屏:《兩宋詞雅化進程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11年8月。
曾大興:《柳永和他的詞》,廣東:中山大學出版社,1990年。
康金聲:《漢賦縱橫》,山西: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
曹明綱:《賦學概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曹辛華:〈論唐宋詞演進與律賦之關係〉,收入張高評主編:《宋代文學研究叢刊》第4期,高雄:麗文文化事業公司,1998年,頁185-200。
曹辛華:〈論唐宋詞體演進與小賦之關係〉,收入張高評主編:《宋代文學研究叢刊》,高雄:麗文文化事業公司,2001年,第7期,頁251-270。
陳慷玲:《宋詞「雅化」研究》,臺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3年6月。
陳登平:〈柳永詞的用典及其詩化傾向〉,《西南科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6卷,第6期,2009年12月,頁75-79+90。
陶文鵬:〈論東坡哲理詞〉,收入鄧喬彬等主編:《詞學》第13輯,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頁55-70。
莫礪鋒:《古典詩學的文化觀照》,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湯擎民整理:《詹安泰詞學論稿》,廣東:人民出版社,1984年。
黃雅莉:《宋詞雅化的發展與嬗變——以柳、周、姜、吳為探究中心》(臺北:文津出版社,2002年。
黃拔荊:《中國詞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
彭國忠:《元祐詞壇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年。
彭玉平:〈唐宋語境中的「以詩為詞」〉,《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5期,頁61-69。
塗育珍:《論「以詩為詞」的詩學內涵與指向》,上海:華東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1年9月。
葉嘉瑩:《唐宋詞十七講》,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
葉嘉瑩:《靈谿詞說》,臺北:正中書局,1993年。
葉嘉瑩:《中國詞學的現代觀》,臺北:大安出版社,1999年。
葉嘉瑩:《詞之美感特質的形成與演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
葉嘉瑩:《唐宋詞名家論稿》,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
楊海明:《楊海明詞學文集》,鎮江:江蘇大學出版社,2010年。
楊雨:〈「情志」、「情意」與「情趣」──詩詞曲辨體過程中的範疇轉型〉,收入馬興榮等主編:《詞學》第23輯,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年,頁391-407。
赫魯伯著,董之林譯:《接受美學理論》,臺北:駱駝出版社,1994年。
廖國棟:〈試論辛棄疾「以賦為詞」的藝術表現技巧——從賦體的精神內涵、語言特徵及其藝術表現技巧切入〉,收入張高評主編:《宋代文學研究叢刊》,高雄:麗文文化事業公司,1996年,第2期,頁475-513。
趙曉蘭:《宋人雅詞原論》,成都:巴蜀書社,1999年。
趙敏俐主編:《中國詩歌與音樂關係研究》,北京:學苑出版社,2005年。
趙敏俐等著:《中國古代歌詩研究——從《詩經》到元曲的藝術生產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9月。
劉乃昌:〈論賦對宋詞的影響〉,《文史哲》,1990年第5期,頁84-86。
劉少雄:《會通與適變:東坡以詩為詞論題新詮》,臺北:里仁書局,2006年。
劉揚忠:《唐宋詞流派史》,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07年。
劉揚忠:〈論唐宋詞中的詠史詞〉,收入施蟄存主編:《詞學》第12輯,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頁1-19。
劉鐵男:《夢窗詞賦化之研究》,山東:曲阜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8年4月。
鄭騫:《景午叢編》,臺北:中華書局,1972年。
鄭毓瑜:《性別與家國:漢晉辭賦的楚騷論述》,上海:三聯書店,2006年。
錢穆:《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臺北:東大圖書有限公司,1977年。
謝雪清:〈北宋初中期「以詩為詞」創作傾向〉,《青海師專學報》第6期,2006年,頁57-60。
韓經太:〈詞體:兩大聲律系統的復合〉,《文學遺產》,1994年第5期,頁61-69。
鍾振振:《北宋詞人賀鑄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
龍瑜編:《唐宋名家詞選》,臺北:鼎文書局,2002年。
龍榆生:《龍榆生詞學論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繆鉞著,繆元朗編:《古典文學論叢》,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9年。
簡宗梧:《漢賦史論》,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
簡宗梧:《賦與駢文》,臺北:臺灣書店,1998年。
顏崑陽:〈漢代「賦學」在中國文學批評史上的意義〉,《第三屆國際辭賦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第三屆國際辭賦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1996年,頁107-135。
顏崑陽:〈論宋代「以詩為詞」現象及其在中國文學史論上的意義〉,《東華人文學報》第2期,2000年7月,頁33-67。
顏崑陽:《李商隱詩箋釋方法論──中國古典詮釋學例說》,臺北:里仁書局,2005年。
顏崑陽:〈論「文體」與「文類」的涵義及其關係〉,《清華中文學報》第1期,2007年9月,頁1-66。
羅章:〈語言與宋婉約詞的雅俗個性〉,《重慶社會科學》,1998年第2期,頁47-51。
豐家驊:〈略論柳永慢詞與賦體文學之關係〉,《江蘇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5年第2期,頁73-77。
蘇涵:〈從柳永詞四言句論詞體建構的語言美學問題〉,《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年10月,頁47-51。
龔鵬程:《詩史本色與妙悟》,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3年。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研究所
98151017
101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8151017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侯雅文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作者) 白依渟zh_TW
dc.creator (作者) 白依渟zh_TW
dc.date (日期) 2012en_US
dc.date.accessioned 2-九月-2013 16:19:32 (UTC+8)-
dc.date.available 2-九月-2013 16:19:32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2-九月-2013 16:19:32 (UTC+8)-
dc.identifier (其他 識別碼) G0098151017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9397-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中國文學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8151017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1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本文主要從「詩化」、「賦化」、「語言介乎雅俗」三方面,考察柳永詞與元祐詞壇的創作關係。在第一章緒論中,透過對古代詞評與今人研究的探討,推導出本文的論題,並闡述研究方法、研究範圍,以及史料的運用。在第二章中,主論「『詩化』、『賦化』、『雅、俗語』的意涵與區辨指標」,爬梳、考察與此四項概念相關的研究成果,辨析各家說法的異同,從中界定本文「詩化」、「賦化」、「雅語言」和「俗語言」的意涵,並在此基礎上,建構區辨指標。在「詩化」與「賦化」的部分,皆從「音調格律」、「題材情意」、「文體功能」、「表現手法」等層面,建立詞體「詩化」、「賦化」的指標。在「雅語言」、「俗語言」的部分,則從「遣詞用字」、「情感內容」兩方面,探究兩者的「相對差異」,以此建立兩者的區辨指標。在第三、四章中,乃由第二章所建立的各項指標進行研析,分別論述柳永詞與元祐詞作在「詩化」、「賦化」、「語言介乎雅俗」三方面的表現特色,其中,「詩化」與「賦化」的作用對於詞體本色有所改造,遂使語言趨向「介乎雅俗」的狀態,因此,三者實存在著相互因依的關係。在第五章中,主論「元祐詞人群對柳詞『詩化』、『賦化』、『語言介乎雅俗』書寫的接受與承繼」,在三、四章的基礎上,將柳永詞與元祐詞作進行比較,從同的面向,探討兩者的繼承關係;從異的面向,闡析元祐詞人對於柳詞主觀接受之處。在「詩化」方面,可見元祐詞人對柳詞在題材、意象上的開展,較少情意上的承繼。在「賦化」方面,可見元祐人在繼承柳詞之餘,多摻雜了關乎仕隱的政教情志,降低「賦化」的程度。在「語言介乎雅俗」方面,元祐詞人的此類作品雖有與「賦化」相關者,但更多的是與「詩化」相關的表現。因此,蘇軾等元祐詞人接受、繼承柳詞的意義,在於重塑柳詞的主要表現,擴大、深化柳詞中較為偏弱的「詩化」現象。最末於第六章結論中,總結前面各章的論述,並重申柳詞在詞學發展史上的意義。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方法 8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史料說明 11

第二章 「詩化」、「賦化」、「雅、俗語」的意涵與區辨指標 19
第一節 「詩化」、「賦化」、「雅、俗語」的意涵 19
一、「詩化」的意涵 19
二、「賦化」的意涵 25
三、「雅、俗語」的意涵 29
第二節 「詩化」、「賦化」、「雅、俗語」的區辨指標 31
一、「詩化」的區辨指標 31
(一)「詩體」、「詞體」各具的文體特徵 31
(二)「詩化」的區辨指標 53
二、「賦化」的區辨指標 61
(一)賦的文體特徵 61
(二)「賦化」的區辨指標 69
三、「雅、俗語」的區辨指標 72
(一)從「遣詞用字」論雅、俗語的區辨指標 72
(二)從「情感內容」論雅、俗語的區辨指標 75

第三章 柳永詞「詩化」、「賦化」、「語言介乎雅俗」析論 79
第一節 柳詞「詩化」析論 79
一、從「題材情意」論柳詞的「詩化」 80
二、從「文體功能」論柳詞的「詩化」 87
三、從「表現手法」論柳詞的「詩化」 92
第二節 柳詞「賦化」析論 98
一、從「音調格律」論柳詞的「賦化」 98
二、從「題材情意」論柳詞的「賦化」 101
三、從「文體功能」論柳詞的「賦化」 107
四、從「表現手法」論柳詞的「賦化」 111
第三節 柳詞「語言介乎雅俗」析論 117
一、柳詞的「俗語言」 117
二、柳詞的「雅語言」 121
三、柳詞「介乎雅俗」的語言 125

第四章 元祐詞人群「詩化」、「賦化」、「語言介乎雅俗」析論 131
第一節 元祐詞人群「詩化」析論 131
一、從「音調格律」論元祐詞人群的「詩化」 131
二、從「題材情意」論元祐詞人群的「詩化」 133
三、從「文體功能」論元祐詞人群的「詩化」 141
四、從「表現手法」論元祐詞人群的「詩化」 149
第二節 元祐詞人群「賦化」析論 156
一、從「題材情意」論元祐詞人群的「賦化」 156
二、從「文體功能」論元祐詞人群的「賦化」 162
三、從「表現手法」論元祐詞人群的「賦化」 168
第三節 元祐詞人群「語言介乎雅俗」析論 174
一、元祐詞人群的「俗語言」 174
二、元祐詞人群的「雅語言」 178
三、元祐詞人群「介乎雅俗」的語言 183

第五章
元祐詞人群對柳詞「詩化」、「賦化」、「語言介乎雅俗」書寫的接受與繼承 189
第一節 元祐詞人對柳詞「詩化」書寫的接受與繼承 190
一、從「題材情意、文體功能」論元祐詞人對柳詞「詩化」書寫的接受與繼承 190
二、從「表現手法」論元祐詞人對柳詞「詩化」書寫的接受與繼承 201
第二節 元祐詞人對柳詞「賦化」書寫的接受與繼承 208
一、從「題材情意、文體功能」論元祐詞人對柳詞「賦化」書寫的接受與繼承 208
二、從「表現手法」論元祐詞人對柳詞「賦化」書寫的接受與繼承 218
第三節 元祐詞人對柳詞「語言介乎雅俗」書寫的接受與繼承 223
一、趨近「賦化」者 224
二、趨近「詩化」者 227

第六章 結論 233

參考書目 238
zh_TW
dc.format.extent 4019813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language.iso en_US-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8151017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柳永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元祐詞壇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詩化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賦化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雅、俗語zh_TW
dc.title (題名) 柳永詞與元祐詞壇之關係析論zh_TW
dc.title (題名) The analysis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u Jung`s Lyrics and Yuan You Ci Tan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古籍文獻(含今人編注本)
【春秋】左丘明:《國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春秋】晏嬰撰,吳則虞編著:《晏子春秋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
【漢】劉歆撰:《西京雜記》,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小說家類》,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冊1035。
【漢】劉安著,何寧釋:《淮南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疏:《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尚書》,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漢】司馬遷:《史記》,臺北:鼎文書局,1981年。
【漢】鄭玄:《六藝論》,收入古風主編:《經學輯佚文獻彙編‧群經總義類》,北京:國家圖書館,2010年,冊22。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詩經》,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周禮》,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儀禮》,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禮記》,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晉】杜預注,【唐】孔穎達疏:《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左傳》,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晉】陳壽撰:《三國志》,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
【漢】班固等撰:《漢書》,臺北:鼎文書局,1986年。
【晉】陸機撰,張懷瑾:《文賦譯注》,北京:北京出版社,1984年。
【晉】葛洪撰:《抱朴子》,臺北 : 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編印基金會,1978年。
【北齊】魏收撰:《魏書》,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
【南朝宋】范瞱撰:《後漢書》,臺北:鼎文書局,1981年。
【南朝宋】劉義慶著,余嘉錫箋疏:《世說新語箋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南朝梁】蕭統編,【唐】呂延濟等注:《日本足利學校藏宋刊明州本六臣注文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8年。
【南朝梁】沈約撰:《宋書》,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
【南朝梁】劉勰著,范文瀾注:《文心雕龍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8年。
【南朝梁】鍾嶸著,周振甫譯注:《詩品譯注》,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年。
【唐】魏徵等撰:《隋書》,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
【唐】房玄齡等撰:《晉書》,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
【唐】白居易:《白氏長慶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冊1080,
【唐】元稹:《元氏長慶集》,收入《四庫叢刊初編‧集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冊41。
【唐】劉禹錫:《劉賓客文集》,外集卷4,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冊1077。
【唐】杜祐:《通典》,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
【後晉】劉煦撰:《舊唐書》,臺北:鼎文書局,1981年。
【五代】王定保著,秦漢椿注釋:《新譯唐摭言》,臺北:三民書局,2005年。
【宋】歐陽修、宋祁撰:《新唐書》,臺北:鼎文書局,1981年。
【宋】李昉:《太平御覽》,收入《四部叢刊三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5年。
【宋】蘇軾撰,李之亮箋注:《蘇軾文集編年箋注》,成都:巴蜀書社,2011年。
【宋】郭茂倩:《樂府詩集》,臺北:世界書局,2012年。
【宋】沈括:《夢溪筆談》,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
【宋】陳師道:《後山詩話》,收入【清】何文煥編:《歷代詩話》,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3年。
【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臺北:長安出版社,1978年。
【宋】陳振孫:《直齋書錄題解》,收入王雲五主編:《國學基本叢書四百種》,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
【宋】趙令畤:《侯鯖錄》,收入朱易安、傅璇琮等主編:《全宋筆記》,鄭州:大象出版社,2006年,第2編,冊6。
【宋】李清照著,王學初校註:《李清照集校註》,臺北:里仁書局,1982年。
【宋】黃昇:《唐宋諸賢絕妙詞選》,北京:國家圖書館,2011年。
【宋】蔡寬夫:《蔡寬夫詩話》,收入郭紹虞輯:《宋詩話輯佚》,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宋】朱熹:《朱子全書》,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年。
【宋】張孝祥著,徐鵬校點:《于湖居士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宋】陸游撰,李劍雄、劉德權點校:《老學菴筆記》,收入《歷代史料筆記叢刊》,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宋】葉夢得著,李欣校注:《石林燕語》,西安:三泰出版社,2004年。
【宋】葉夢得:《避暑錄話》,收入朱易安、傅璇琮等主編:《全宋筆記》,鄭州:大象出版社,2006年,第2編,冊10。
【宋】吳曾:《能改齋漫錄》,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年。
【宋】嚴羽著,郭紹虞校釋:《滄浪詩話校釋》,臺北:里仁書局,1987年。
【宋】魏慶之:《詩人玉屑》,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宋】黃裳:《演山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0年。
【宋】謝維新:《古今合璧事類備要》,臺北:新興書局,1969年。
【宋】林景熙:《霽山集》,收入嚴一萍選輯:《百不叢書集成 知不齋叢書》,臺北:藝文印書館,1967年,第25函。
【宋】蔡戟:《定齋集》,收入王雲五主編:《四庫全書珍本別輯》,臺北:商務印書館,1975年,冊3。
【宋】陳鵠:《西塘集耆舊續聞》,收入嚴一萍選輯:《原刻景印百部叢書集成》,臺北:藝文印書館,1967年。
【宋】錢易:《南部新書》,收入朱易安、傅璇琮等主編:《全宋筆記》,鄭州:大象出版社,2003年,第1編,冊4。
【宋】洪興祖撰:《楚辭補注》,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宋】王辟之:《渑水燕談錄》,收入朱易安、傅璇琮等主編:《全宋筆記》,鄭州:大象出版社,2006年,第2編,冊4。
【宋】張舜民:《畫墁錄》,收入嚴一萍選輯:《原刻景印百部叢書集成》,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宋】孟元老著,鄧之誠注:《東京孟華錄注》,香港:商務印書館,1961年。
【宋】俞文豹:《吹劍錄》,收入《叢書集成初編》,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
【宋】蔡絛:《鐵圍山叢談》,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金】王若虛:《滹南遺老集》,收入嚴一萍選輯:《原刻景印百部叢書集成》,臺北:藝文印書館,1967年。
【元】脫脫等撰:《宋史》,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
【元】劉壎:《隱居通議》,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4年。
【明】楊慎評點:《明刊草堂詩餘》,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1年。
【明】顧從敬編,沈際飛評正:《草堂詩餘》,明末刊本。
【明】陶宗儀:《說郛》,臺北:新興書局,1963年。
【明】徐師曾:《文體明辨序說‧詩餘》,收入《文體序說三種》,臺北:大安出版社,1998年。
【明】卓人月、徐士俊輯:《古今詞統》,收入《續修四庫全書‧集部‧詞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冊1728。
【明】王驥德:《曲律‧雜論》,收入楊家駱主編:《國學名著珍本叢刊‧歷代詩史長編二集》,臺北:中國學典管復館籌備處,1971年,冊4。
【明】陳靖質:《陳靖質居士文集》,收入《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冊14。
【明】陳耀文輯:《花草粹編》,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06年。
【清】陳廷敬、王奕清等編:《康熙詞譜》,長沙:岳麓書社,2000年。
【清】彭定求等編:《全唐詩》,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清】永瑢等撰:《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收入王雲五主編:《國學基本叢書四百種》,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
【清】清高宗御製,蔣溥等奉敕編:《御製詩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冊1301。
【清】沈德潛著,潘務正、李言校點:《沈德潛詩文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1年。
【清】徐釚:《詞苑叢談》,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
【清】朱彝尊著,王利民校點:《曝書亭全集》,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9年。
【清】陳廷焯:《詞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清】李汝襄:《廣聲調譜》,收入杜松柏編:《清詩話訪佚初編》,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7年,冊10。
【清】萬樹:《詞律》,臺北:世界書局,2009年。
【清】張宗橚:《詞林紀事》,臺北:鼎文書局,1971年。
【清】汪森編:《粵西文載》,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總集類》,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冊1465。
【清】程廷祚:《青溪文集》,收入《鈔稿本乾嘉名人別集叢刊》,北京:國家圖書館,2010年,冊3。
【清】劉熙載撰,袁津琥校注:《藝概注稿》,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清】李調元撰,詹杭倫、沈時蓉校證:《雨村賦話校證》,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92年。
【清】譚獻:《譚評詞辨》,臺北:廣文書局,1962年。
【清】厲鶚,【清】董兆雄注,陳九思標校:《樊榭山房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清】嚴可均輯:《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
【清】嚴可均輯:《全漢文》,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年。
【清】嚴可均輯:《全後漢文》,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年。
【清】嚴可均輯:《全三國文》,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年。
【清】嚴可均輯:《全晉文》,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年。
【清】嚴可均輯:《全北齊文;全後周文》,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年。
【清】嚴可均輯:《全宋文》,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年。
【清】嚴可均輯:《全齊文》,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年。
石聲淮、唐玲玲箋註:《東坡樂府編年箋註》,臺北:華正書局,2000年。
王雙啟編:《晏幾道詞新釋輯評》,北京:中國書店,2007年。
朱崇才:《詞話學》,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
朱德才主編:《增訂注釋全宋詞》,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7年。
朱恒夫注譯,耿湘沅校閱:《新譯花間集》,臺北:三民書局,1998年。
朱靖華等人編著:《蘇軾詞新釋輯評》,北京:中國書局,2007年。
朱孝臧編年,龍榆生箋校:《東坡樂府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施蟄存主編:《詞籍序跋萃編》,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年。
唐圭璋編:《全宋詞》,臺北:洪氏出版社,1981年。
唐圭璋編:《詞話叢編》,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徐培均、羅立綱編著:《秦觀詞新釋輯評》,北京:中國書局,2005年。
徐培均箋注:《淮海居士長短句箋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馬興榮、祝振玉校注:《山谷詞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陳衍選評,曹旭校點:《宋詩精華錄》,江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
曹樹銘校編:《蘇東坡詞》,臺北:臺灣商務出版社,2002年。
曾昭岷、曹濟平等編撰:《全唐五代詞》,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12月。
鄒同慶、王宗堂校注:《蘇軾詞編年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趙萬里:《校輯宋金元人詞‧箕穎詞》,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31年。
賴橋本校注:《柳永詞校注》,臺北:黎明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5年。
薛瑞生箋證:《東坡樂府箋證》,西安:三泰出版社,1998年。
薛瑞生校注:《樂章集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
嚴壽澂校注:《山谷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顧之京等人編著:《柳永詞新釋輯評》,北京:中國書局,2005年。
饒宗儀編校:《淮海居士長短句》,香港:龍門書局,1966年。

二、今人論著
王易:《詞曲史》,北京:東方出版社,1996年。
王兆鵬:《唐宋詞史論》,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年。
王昊:〈蘇柳詞關係論〉,《中國文學研究》總第64期,2002年,頁40-43。
王力:《詩詞格律》,香港:中華書局,2002年。
王昊:〈論宋人詞體觀念的建構〉,收入莫礪鋒主編:《第二屆宋代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南京:江蘇校育出版社,2003年,頁486-498。
王佺:〈東坡「以詩為詞」辨〉,《上饒師範學院學報》第25卷,第5期,2005年10月,頁10-13。
王秀珊:《東坡「以詩為詞」之論述研究》,花蓮: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博士論文,2009年7月。
方智範、鄧喬彬等著:《中國古典詞學理論史》,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
木齋、彭文良、梁英岩:〈蘇軾「以詩為詞」涵義綜論〉,《長春師範學院學報》第27卷,第6期,2008年11月,頁79-84。
朱光潛:《詩論》,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年。
宇野直人著,張海鷗、羊昭紅譯:《柳永論稿——詞的源流與創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任半塘:《唐聲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仲冬梅:〈以詩為詞與以賦為詞——論東坡詞之「破體」〉,《文學前沿》,2004年第1期,頁223-234。
仲冬梅:〈論詞之雅俗〉,《山東教育學院學報》,2007年第6期,頁79-82。
呂正惠:《詩詞曲格律淺說》,臺北:大安出版社,1998年。
李修生主編:《全元文》,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9年。
沈冬:《唐代樂舞新論》,臺北:里人書局,2000年。
李嘉瑜:〈論「以賦為詞」的形成——以柳永、周邦彥為例〉,《國立編譯館刊》第29卷,第1期,2000年6月,頁133-148。
吳熊和:〈柳永與孫沔的交游及柳永卒年新證〉,收入施蟄存主編:《詞學》第10輯,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2年,頁72-80。
吳熊和主編:《唐宋詞彙評》,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年。
吳慧娟:〈試論北宋詞發展的重要途徑——賦化〉,收入王水照等人編:《首屆宋代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年,頁556-569。
杜若鴻:《柳永及其詞之論衡》,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4年。
余意:〈論「以詩為詞」的詞學意義〉,《陽山學刊》第18卷,第5期,2005年10月,頁11-15。
宋先梅:〈蘇軾「以詩為詞」的文體價值與文本意義〉,《天府新論》總第123期,2005年,頁124-127。
佘筠珺:《清真「以賦為詞」探論》,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8年6月。
余恕誠、吳懷東:《唐詩與其他文體之關係》,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
何文匯:《詩詞曲格律淺說》,臺北:臺灣書店,1999年。
何春環:《唐宋俗詞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10年。
林玫儀:《詞學考銓》,臺北:聯經出版社,1993年。
卓清芬:〈「奪胎換骨」的新變──晏幾道《小山詞》「詩人句法」之借鑒詩句探析〉,《中央大學人文學報》第31期,2007年7月,頁65-119。
施議對:《詞與音樂關係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5年。
姚斯、霍拉勃著,周寧、金元浦譯:《接受美學與接受理論》,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87年。
胡建次:〈中國古典詞學雅俗呈現之論的承傳〉,《青海社會科學》,2011年第1期,頁137-141+157。
唐玲玲:《東坡樂府研究》,成都:巴蜀書社,1993年。
徐信義:〈詞的詩化——宋詞蓬勃發展的一項重要因素〉,《古典文學》第4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2年,頁221-240。
徐培均:〈試論秦觀的賦作賦論及其與詞的關係〉,《第三屆國際辭賦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1996年,頁1015-1027。
徐安琪:〈蘇軾「以詩為詞」新探〉,《詞學》第20輯,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12月,頁43-64。
馬積高:《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馬興榮:《詞學綜論》,山東:齊魯書社,1989年。
袁行霈:《中國詩歌藝術研究(第3版)》,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
孫康宜著,李奭學譯:《詞與文類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
孫虹:《北宋詞風嬗變與文學思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孫雪霄:〈以賦為詞:柳永的市井之「俗」〉,第31卷,第1期,2011年1月,頁255-257。
梅應運:《詞調與大曲》,香港:新亞研究所,1961年。
張夢機:《詞律探原》,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1年。
張建業、李勤印:《中國詞曲史》,臺北:文津出版社,1996年。
張進:〈論柳永詞的「賦法」〉,《陝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第6卷,第3期,2004年9月,頁57-59+71。
張連生:〈重新審視「史料」的定義問題〉,《河北學刊》,2007年第2期,頁91-93。
張相:《詩詞曲語辭匯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張美麗:〈論晁補之詞之「以詩為詞」〉,《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8卷第1期,2011年10月,頁108-110。
張屏:《兩宋詞雅化進程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11年8月。
曾大興:《柳永和他的詞》,廣東:中山大學出版社,1990年。
康金聲:《漢賦縱橫》,山西: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
曹明綱:《賦學概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曹辛華:〈論唐宋詞演進與律賦之關係〉,收入張高評主編:《宋代文學研究叢刊》第4期,高雄:麗文文化事業公司,1998年,頁185-200。
曹辛華:〈論唐宋詞體演進與小賦之關係〉,收入張高評主編:《宋代文學研究叢刊》,高雄:麗文文化事業公司,2001年,第7期,頁251-270。
陳慷玲:《宋詞「雅化」研究》,臺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3年6月。
陳登平:〈柳永詞的用典及其詩化傾向〉,《西南科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6卷,第6期,2009年12月,頁75-79+90。
陶文鵬:〈論東坡哲理詞〉,收入鄧喬彬等主編:《詞學》第13輯,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頁55-70。
莫礪鋒:《古典詩學的文化觀照》,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湯擎民整理:《詹安泰詞學論稿》,廣東:人民出版社,1984年。
黃雅莉:《宋詞雅化的發展與嬗變——以柳、周、姜、吳為探究中心》(臺北:文津出版社,2002年。
黃拔荊:《中國詞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
彭國忠:《元祐詞壇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年。
彭玉平:〈唐宋語境中的「以詩為詞」〉,《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5期,頁61-69。
塗育珍:《論「以詩為詞」的詩學內涵與指向》,上海:華東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1年9月。
葉嘉瑩:《唐宋詞十七講》,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
葉嘉瑩:《靈谿詞說》,臺北:正中書局,1993年。
葉嘉瑩:《中國詞學的現代觀》,臺北:大安出版社,1999年。
葉嘉瑩:《詞之美感特質的形成與演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
葉嘉瑩:《唐宋詞名家論稿》,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
楊海明:《楊海明詞學文集》,鎮江:江蘇大學出版社,2010年。
楊雨:〈「情志」、「情意」與「情趣」──詩詞曲辨體過程中的範疇轉型〉,收入馬興榮等主編:《詞學》第23輯,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年,頁391-407。
赫魯伯著,董之林譯:《接受美學理論》,臺北:駱駝出版社,1994年。
廖國棟:〈試論辛棄疾「以賦為詞」的藝術表現技巧——從賦體的精神內涵、語言特徵及其藝術表現技巧切入〉,收入張高評主編:《宋代文學研究叢刊》,高雄:麗文文化事業公司,1996年,第2期,頁475-513。
趙曉蘭:《宋人雅詞原論》,成都:巴蜀書社,1999年。
趙敏俐主編:《中國詩歌與音樂關係研究》,北京:學苑出版社,2005年。
趙敏俐等著:《中國古代歌詩研究——從《詩經》到元曲的藝術生產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9月。
劉乃昌:〈論賦對宋詞的影響〉,《文史哲》,1990年第5期,頁84-86。
劉少雄:《會通與適變:東坡以詩為詞論題新詮》,臺北:里仁書局,2006年。
劉揚忠:《唐宋詞流派史》,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07年。
劉揚忠:〈論唐宋詞中的詠史詞〉,收入施蟄存主編:《詞學》第12輯,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頁1-19。
劉鐵男:《夢窗詞賦化之研究》,山東:曲阜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8年4月。
鄭騫:《景午叢編》,臺北:中華書局,1972年。
鄭毓瑜:《性別與家國:漢晉辭賦的楚騷論述》,上海:三聯書店,2006年。
錢穆:《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臺北:東大圖書有限公司,1977年。
謝雪清:〈北宋初中期「以詩為詞」創作傾向〉,《青海師專學報》第6期,2006年,頁57-60。
韓經太:〈詞體:兩大聲律系統的復合〉,《文學遺產》,1994年第5期,頁61-69。
鍾振振:《北宋詞人賀鑄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
龍瑜編:《唐宋名家詞選》,臺北:鼎文書局,2002年。
龍榆生:《龍榆生詞學論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繆鉞著,繆元朗編:《古典文學論叢》,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9年。
簡宗梧:《漢賦史論》,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
簡宗梧:《賦與駢文》,臺北:臺灣書店,1998年。
顏崑陽:〈漢代「賦學」在中國文學批評史上的意義〉,《第三屆國際辭賦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第三屆國際辭賦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1996年,頁107-135。
顏崑陽:〈論宋代「以詩為詞」現象及其在中國文學史論上的意義〉,《東華人文學報》第2期,2000年7月,頁33-67。
顏崑陽:《李商隱詩箋釋方法論──中國古典詮釋學例說》,臺北:里仁書局,2005年。
顏崑陽:〈論「文體」與「文類」的涵義及其關係〉,《清華中文學報》第1期,2007年9月,頁1-66。
羅章:〈語言與宋婉約詞的雅俗個性〉,《重慶社會科學》,1998年第2期,頁47-51。
豐家驊:〈略論柳永慢詞與賦體文學之關係〉,《江蘇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5年第2期,頁73-77。
蘇涵:〈從柳永詞四言句論詞體建構的語言美學問題〉,《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年10月,頁47-51。
龔鵬程:《詩史本色與妙悟》,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3年。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