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學位論文

文章檢視/開啟

書目匯出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引文資訊

TAIR相關學術產出

題名 秘密證人保護制度
作者 柯孟君
貢獻者 楊雲驊
柯孟君
關鍵詞 秘密證人
日期 2012
上傳時間 2-九月-2013 16:58:50 (UTC+8)
摘要 「秘密證人」之稱謂在我國法制上最早係源於81年7月29日修正之檢肅流氓條例(原名稱:動員戡亂時期檢肅流氓條例)第十二條,然在司法院釋字第三八四號解釋以侵害被告對質詰問權為由將其宣告違憲後,秘密證人制度之存廢遂成為一大爭議。事實上,如從證人保護觀點將秘密證人制度理解為一種受危害證人之保護措施,在我國許多附屬刑事訴訟法例如組織犯罪防制條例、證人保護法等規定中,仍處處可見其影子;另一方面,在司法院釋字第三八四號、第五八二號、第六三六號解釋相繼問世,被告的對質詰問權已確定成為憲法基本權之保障範疇,而日益受到重視,然而,秘密證人制度與被告對質詰問權的衝突也愈趨明顯;本文認為,當被告的對質詰問權愈受到重視,證人權利的保護亦應相對地受到更多關注。基此,本文擬從秘密證人保護制度的法理基礎出發,從憲法的人性尊嚴、基本權利保障、國家保護義務及基本權衝突等觀點,尋找秘密證人保護制度之法理依據;另考察外國立法例,如德國法的三階段保護理論、歐洲人權法院的秘密證人相關案例等比較法上秘密證人的相關規範及實務見解,透過其與我國秘密證人保護制度的比較,檢討我國秘密證人保護制度待改進之處,並觀察歐洲人權法院判決在秘密證人相關案例上之見解,尋找秘密證人保護與被告對質詰問權的調和方向,進而對我國現行法有關秘密證人的規範如何解釋適用等問題嘗試提出解決之道,再評析我國實務見解,俾在現行法規範架構下謀求個案正義的實現,最後再針對我國秘密證人保護制度的問題提出立法論上的建議。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3
     第三節 研究方法 5
     第四節 論文架構 6
     第二章 秘密證人之概念 6
     第一節 證人之定義 6
     第二節 證人之義務 7
     第一項 到場義務 7
     第二項 具結義務 7
     第三項 真實陳述義務 8
     第三節 秘密證人的定義及類型 8
     第一項 秘密證人與一般證人 8
     第二項 秘密證人之定義 9
     第三項 秘密證人類型 11
     第三章 秘密證人保護制度之法理基礎 12
     第一節 秘密證人保護制度之目的 12
     第一項 保護證人免於來自被告的危害 12
     第二項 真實發現的目的 13
     第二節 秘密證人保護制度之憲法基礎 14
     第一項 人性尊嚴 14
     第二項 國家對證人之保護義務 23
     第三項 (證人與被告)基本權衝突之衡量 32
     第四項 小結 41
     第四章 比較法上對秘密證人的處理模式 43
     第一節 德國的秘密證人模式 43
     第一項 德國法之階段保護理論 43
     第二項 德國的秘密證人保護模式在憲法及訴訟法上之爭議 54
     第二節 歐洲人權法院對秘密證人案例審查態度 67
     第一項 歐洲人權公約與歐洲人權法院簡介 67
     第二項 刑事被告權利之證人相關規範 69
     第三項 歐洲人權法院有關秘密證人之裁判簡介 70
     第四項 小結 105
     第五章 秘密證人保護制度對被告對質詰問權的限制 107
     第一節 對質詰問權的概念 107
     第一項 歐洲人權法院案例法有關質問權之內涵 108
     第二項 我國法上對質詰問權之相關規範 110
     第三項 小結:刑事程序中至少一次的質問機會 114
     第二節 對質詰問權之法理基礎 115
     第一項 對質詰問權與正當法律程序 115
     第二項 對質詰問權與訴訟權 116
     第三項 對質詰問權與傳聞法則 121
     第三節 秘密證人保護制度與被告訴訟上防禦權之衡量 123
     第一項 德國證人保護規範及實務見解 123
     第二項 歐洲人權法院的審查基準 126
     第四項 小結 135
     第六章 我國法上秘密證人相關規範之檢視 136
     第一節 刑事訴訟法上相關規定 136
     第一項 秘密證人得出庭之情形 136
     第二項 秘密證人無法出庭情形 136
     第二節 附屬刑事訴訟法上相關規定 139
     第一項 組織犯罪防制條例 139
     第二項 證人保護法 141
     第三節 我國秘密證人保護制度相關條文之解釋適用 145
     第一項 比較法上秘密證人處理模式的觀察 145
     第二項 我國秘密證人保護制度相關條文之解釋 146
     第七章 結論與建議 161
     第一節 個案正義 161
     第一項 我國實務見解之疑義 161
     第二項 個案正義的實踐 164
     第二節 我國秘密證人保護制度展望 167
     第一項 我國秘密證人保護制度之檢討 167
     第二項 我國秘密證人保護制度之建議 169
     第三節 結論 171
     附表:秘密證人制度各種模式表列 173
     參考文獻 176
     "
參考文獻 壹、中文文獻
     一、教科書
     1. 王兆鵬,刑事訴訟講義,二版,元照出版社,2006年9月。
     2. 林鈺雄,刑事訴訟法(上),五版,2007年9月。
     3. 林俊益,刑事訴訟法概論(上),九版,2008年。
     4. 許育典,憲法,三版,2009年7月
     二、專書篇章
     1. 王兆鵬,對質詰問與強制取證,收錄於刑事被告的憲法權利,二版,2004年5月。
     2. 王兆鵬等合著,傳聞法則理論與實踐,二版,2004年9月。
     3. 吳巡龍,對質詰問權的保障與限制,收錄於刑事訴訟與證據法實務,初版,2006年11月。
     4. 吳巡龍,對質詰問權合憲限制與違憲限制的分際,收錄於氏著刑事訴訟與證據法實務,初版, 2006年11月。
     5. 吳從周,民法上之法律漏洞、類推適用與目的性限縮,收錄於民事法學與法學方法第一冊,初版,2007年2月。
     6. 林鈺雄,直接審理原則與證人審判外之陳述-最高法院相關裁判之綜合評釋,收錄於嚴格證明與刑事證據,初版再刷,2007年9月。
     7. 許玉秀,從共犯與身分論不法與罪責的區分,收錄於刑事法之基礎與界限-洪福增教授紀念專輯,春風煦日論壇刑事法叢書系列9-1,2003年4月。
     8. 陳運財,傳聞法則之理論與實踐,收錄於傳聞法則理論與實踐,二版,2004年9月。
     9. Karl Larenz著,陳愛娥譯,法學方法論,初版,1996年12月。
     三、期刊論文
     1. 王皇玉,德國刑事訴訟法上關於「證人保護」之立法動向,月旦法學雜誌第53期,1999年10月,頁192-197。
     2. 王兆鵬,對質詰問權與強制取證權,臺大法學論叢第28卷第3期,1999年2月,頁179-244。
     3. 王兆鵬,組織犯罪防制條例評析,臺大法學論叢第28卷第1期,1998年10月,頁167-215。
     4. 王鵬翔,基本權作為最佳化命令與框架秩序─從原則理論初探立法餘地(gesetzgeberische Spielräume)問題,東吳法律學報,第18卷第3期,頁1-41。
     5. 王鵬翔,論基本權的規範結構,臺大法學論叢第34卷第2期,2005年3月,頁1-61。
     6. 吳巡龍等,我國採傳聞法則必要性之探討-對刑事訴訟法有關傳聞法則修正草案的檢討研討會-議題討論,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43期,2003年2月,頁75-105。
     7. 李震山,基本權利之衝突,月旦法學雜誌第1 期,1995年5月。
     8. 林俊益,傳聞例外(一)–偵訊筆錄,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78期,2005年1月,頁169-176。
     9. 林鈺雄,對質詰問與上級審―歐洲法發展與我國法走向之評析,月旦法學雜誌,143 期,2007年4月,頁5-30。
     10. 林鈺雄,對質詰問之限制與較佳防禦手段優先性原則之運用:以證人保護目的與視訊訊問制度為中心,臺大法學論叢第40卷第4期,2011年12月,頁2323-2395。
     11. 林鈺雄,刑事法院傳訊證人之義務-簡評最高法院九三年度台上字第五七四九號判決,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68期,2005年3月,頁212-215。
     12. 林鈺雄,證人概念與對質詰問權—以歐洲人權法院相關裁判為中心,歐美法學研究第36卷第1期,2006年3月,頁121以下。
     13. 林鈺雄,嚴格證明法則之新紀元-最高法院近年裁判新趨勢之評釋,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96期,2007年10月,頁128-150。
     14. 林鈺雄,對質詰問例外與傳聞例外之衝突與出路─歐洲人權法院與我國最高法院裁判之比較評析,臺灣法學雜誌,第119期,2009年1月1日,頁91-115。
     15. 林輝煌,對質詰問權與傳聞法則-比較法之探索(上),法令月刊第58卷第4期,頁4-33。
     16. 林輝煌,對質詰問權與傳聞法則-比較法之探索(下),法令月刊58卷第5期,2007年5月,頁21-37。
     17. 林東茂,證人保護法鳥瞰,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9期,2000年4月,頁201-204。
     18. 林錦村,證人保護法之研究(上),軍法專刊,第46卷第5期,頁36。
     19. 周文勇,美國抗制組織犯罪兩大利器―證人保護及監聽,刑事科學第39期,頁95-106。
     20. 張嘉尹,違憲審查中之基本權客觀功能,月旦法學雜誌第185期,2010年10月,頁20-21。
     21. 張學昌,組織犯罪案件中秘密證人與對質詰問程序之探討,刑事法雜誌第49卷第1期,2005年2月,頁1-36。
     22. 陳鈺歆,從證人保護觀點論對質詰問權之保障與運用限制—以歐洲人權法院裁判及德國法為例,法學新論第25期,頁103-127。
     23. 陳瑞仁,我國傳聞法則逐條釋義,全國律師雜誌第8卷第9期,2004年9月,頁60-78。
     24. 陳運財,傳聞法則及其例外之實務運作問題研討,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94期,2007年5月,頁128-153。
     25. 陳文琪,證人保護法簡介,全國律師,全國律師第5期第3卷,2001年3月,頁50-63。
     26. 彭國能,對質詰問與證人保護,律師雜誌第255期,民國89年12月號,頁82-112。
     27. 彭國能,對質詰問權於我國實務之運作(上),司法周刊,第1059期,2001年11月,頁2。
     28. 楊雲驊,秘密證人與公正審判程序—我國大法官會議解釋與德國聯邦憲法法院裁判的比較分析,刑事法雜誌第44卷第3期,2000年6月,頁1-51。
     29. 楊雲驊,德國刑事訴訟法對傳聞證據的處理,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43期,2003年2月,頁106-110。
     30. 蔡維音,德國基本法第一條「人性尊嚴」規定之探討,憲政時代,18:1期,頁36-48。
     31. 劉怡均,檢肅流氓條例中關於秘密證人條款之修正,全國律師第1卷第3期,民國86年3月,頁59-61。
     32. 謝榮堂、周佳宥,論國家保護義務,軍法專刊,55卷3期,2009年6月,頁45-71
     33. 謝秉錡,試論秘密證人之保護制度─以拒絕證言權為中心,刑事法雜誌,第45卷第2期,頁58-95。
     34. 顧立雄、范曉玲合著,組織犯罪防制條例立法評論,律師雜誌第209期,1997年2月,頁50-63。
     四、碩士論文
     1. 吳文淵,對質詰問與秘密證人保護之研究,國立國防大學國防管理學院法律研究所97學年度碩士論文,2008年。
     2. 林宗志,交互詢問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88學年度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3. 倪子修,秘密證人與刑事程序,國立灣大學85學年度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
     4. 陳鈺歆,對質詰問權保障標準取代傳聞法則之研究-以歐洲法發展為例,國立台灣大學法律研究所97年度碩士論文,2009年。
     5. 陳品錚,論人性尊嚴之憲法意義—以德國基本法第一條第一項為基礎,國立中正大學98學年度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6. 許戎沂,臥底偵查之研究-以刑事程序為中心,中國文化學96學年度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7. 彭國能,辯護人之法庭活動-兼論偵查活動,民國89年臺大法研所博士論文,2000年。
     8. 董明惠,論憲法價值秩序衡平人格權與新聞自由之衝突,國立中正大學法律研究所100學年度碩士論文,2011年。
     9. 鄧湘全,組織犯罪之研究-理論與現實面的考察,國立台灣大學87學年度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
     10. 謝秉錡,探論審判中受危害證人保護措施之強化,國立台灣大學91學年度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五、工具書
     1. 林鈺雄,學林分科六法-刑事訴訟法,五版,2006年9月。
     貳、外文文獻
      一、專論
     1. Alastair Mowbray, Cases and materials on the European Convention on Human Rights, Oxford, 2nd, (2007).
      二、歐洲人權法院裁判
     1. ECHR, Doorson v. the Netherlands, Report 1996-II.
     2. ECHR, Van Menchelen and Others v. the Netherlands, Reports 1997-III.
     3. ECHR, Sapunarescu v. Germany, Judgment of 7 July 2003 (no. 22007/03).
     4. ECHR, Hulki Güneş v. Turkey, Judgment of 19 June 2003.
     5. ECHR, Tall v. Estonia, Judgment of 22 Nov 2005 (no.13249/02).
     6. ECHR, Hass v. Germany, Judgment of 17 Nov 2005 (no.73047/01).
     7. ECHR, Al-Khawaja and Tahery v. the United Kingdom, Judgment of 15 December 2011 (no. 26766/05 and 22228/06).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法律學研究所
96651043
101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6651043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楊雲驊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作者) 柯孟君zh_TW
dc.creator (作者) 柯孟君zh_TW
dc.date (日期) 2012en_US
dc.date.accessioned 2-九月-2013 16:58:50 (UTC+8)-
dc.date.available 2-九月-2013 16:58:50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2-九月-2013 16:58:50 (UTC+8)-
dc.identifier (其他 識別碼) G0096651043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9453-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法律學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6651043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1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秘密證人」之稱謂在我國法制上最早係源於81年7月29日修正之檢肅流氓條例(原名稱:動員戡亂時期檢肅流氓條例)第十二條,然在司法院釋字第三八四號解釋以侵害被告對質詰問權為由將其宣告違憲後,秘密證人制度之存廢遂成為一大爭議。事實上,如從證人保護觀點將秘密證人制度理解為一種受危害證人之保護措施,在我國許多附屬刑事訴訟法例如組織犯罪防制條例、證人保護法等規定中,仍處處可見其影子;另一方面,在司法院釋字第三八四號、第五八二號、第六三六號解釋相繼問世,被告的對質詰問權已確定成為憲法基本權之保障範疇,而日益受到重視,然而,秘密證人制度與被告對質詰問權的衝突也愈趨明顯;本文認為,當被告的對質詰問權愈受到重視,證人權利的保護亦應相對地受到更多關注。基此,本文擬從秘密證人保護制度的法理基礎出發,從憲法的人性尊嚴、基本權利保障、國家保護義務及基本權衝突等觀點,尋找秘密證人保護制度之法理依據;另考察外國立法例,如德國法的三階段保護理論、歐洲人權法院的秘密證人相關案例等比較法上秘密證人的相關規範及實務見解,透過其與我國秘密證人保護制度的比較,檢討我國秘密證人保護制度待改進之處,並觀察歐洲人權法院判決在秘密證人相關案例上之見解,尋找秘密證人保護與被告對質詰問權的調和方向,進而對我國現行法有關秘密證人的規範如何解釋適用等問題嘗試提出解決之道,再評析我國實務見解,俾在現行法規範架構下謀求個案正義的實現,最後再針對我國秘密證人保護制度的問題提出立法論上的建議。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3
     第三節 研究方法 5
     第四節 論文架構 6
     第二章 秘密證人之概念 6
     第一節 證人之定義 6
     第二節 證人之義務 7
     第一項 到場義務 7
     第二項 具結義務 7
     第三項 真實陳述義務 8
     第三節 秘密證人的定義及類型 8
     第一項 秘密證人與一般證人 8
     第二項 秘密證人之定義 9
     第三項 秘密證人類型 11
     第三章 秘密證人保護制度之法理基礎 12
     第一節 秘密證人保護制度之目的 12
     第一項 保護證人免於來自被告的危害 12
     第二項 真實發現的目的 13
     第二節 秘密證人保護制度之憲法基礎 14
     第一項 人性尊嚴 14
     第二項 國家對證人之保護義務 23
     第三項 (證人與被告)基本權衝突之衡量 32
     第四項 小結 41
     第四章 比較法上對秘密證人的處理模式 43
     第一節 德國的秘密證人模式 43
     第一項 德國法之階段保護理論 43
     第二項 德國的秘密證人保護模式在憲法及訴訟法上之爭議 54
     第二節 歐洲人權法院對秘密證人案例審查態度 67
     第一項 歐洲人權公約與歐洲人權法院簡介 67
     第二項 刑事被告權利之證人相關規範 69
     第三項 歐洲人權法院有關秘密證人之裁判簡介 70
     第四項 小結 105
     第五章 秘密證人保護制度對被告對質詰問權的限制 107
     第一節 對質詰問權的概念 107
     第一項 歐洲人權法院案例法有關質問權之內涵 108
     第二項 我國法上對質詰問權之相關規範 110
     第三項 小結:刑事程序中至少一次的質問機會 114
     第二節 對質詰問權之法理基礎 115
     第一項 對質詰問權與正當法律程序 115
     第二項 對質詰問權與訴訟權 116
     第三項 對質詰問權與傳聞法則 121
     第三節 秘密證人保護制度與被告訴訟上防禦權之衡量 123
     第一項 德國證人保護規範及實務見解 123
     第二項 歐洲人權法院的審查基準 126
     第四項 小結 135
     第六章 我國法上秘密證人相關規範之檢視 136
     第一節 刑事訴訟法上相關規定 136
     第一項 秘密證人得出庭之情形 136
     第二項 秘密證人無法出庭情形 136
     第二節 附屬刑事訴訟法上相關規定 139
     第一項 組織犯罪防制條例 139
     第二項 證人保護法 141
     第三節 我國秘密證人保護制度相關條文之解釋適用 145
     第一項 比較法上秘密證人處理模式的觀察 145
     第二項 我國秘密證人保護制度相關條文之解釋 146
     第七章 結論與建議 161
     第一節 個案正義 161
     第一項 我國實務見解之疑義 161
     第二項 個案正義的實踐 164
     第二節 我國秘密證人保護制度展望 167
     第一項 我國秘密證人保護制度之檢討 167
     第二項 我國秘密證人保護制度之建議 169
     第三節 結論 171
     附表:秘密證人制度各種模式表列 173
     參考文獻 176
     "
-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3
     第三節 研究方法 5
     第四節 論文架構 6
     第二章 秘密證人之概念 6
     第一節 證人之定義 6
     第二節 證人之義務 7
     第一項 到場義務 7
     第二項 具結義務 7
     第三項 真實陳述義務 8
     第三節 秘密證人的定義及類型 8
     第一項 秘密證人與一般證人 8
     第二項 秘密證人之定義 9
     第三項 秘密證人類型 11
     第三章 秘密證人保護制度之法理基礎 12
     第一節 秘密證人保護制度之目的 12
     第一項 保護證人免於來自被告的危害 12
     第二項 真實發現的目的 13
     第二節 秘密證人保護制度之憲法基礎 14
     第一項 人性尊嚴 14
     第二項 國家對證人之保護義務 23
     第三項 (證人與被告)基本權衝突之衡量 32
     第四項 小結 41
     第四章 比較法上對秘密證人的處理模式 43
     第一節 德國的秘密證人模式 43
     第一項 德國法之階段保護理論 43
     第二項 德國的秘密證人保護模式在憲法及訴訟法上之爭議 54
     第二節 歐洲人權法院對秘密證人案例審查態度 67
     第一項 歐洲人權公約與歐洲人權法院簡介 67
     第二項 刑事被告權利之證人相關規範 69
     第三項 歐洲人權法院有關秘密證人之裁判簡介 70
     第四項 小結 105
     第五章 秘密證人保護制度對被告對質詰問權的限制 107
     第一節 對質詰問權的概念 107
     第一項 歐洲人權法院案例法有關質問權之內涵 108
     第二項 我國法上對質詰問權之相關規範 110
     第三項 小結:刑事程序中至少一次的質問機會 114
     第二節 對質詰問權之法理基礎 115
     第一項 對質詰問權與正當法律程序 115
     第二項 對質詰問權與訴訟權 116
     第三項 對質詰問權與傳聞法則 121
     第三節 秘密證人保護制度與被告訴訟上防禦權之衡量 123
     第一項 德國證人保護規範及實務見解 123
     第二項 歐洲人權法院的審查基準 126
     第四項 小結 135
     第六章 我國法上秘密證人相關規範之檢視 136
     第一節 刑事訴訟法上相關規定 136
     第一項 秘密證人得出庭之情形 136
     第二項 秘密證人無法出庭情形 136
     第二節 附屬刑事訴訟法上相關規定 139
     第一項 組織犯罪防制條例 139
     第二項 證人保護法 141
     第三節 我國秘密證人保護制度相關條文之解釋適用 145
     第一項 比較法上秘密證人處理模式的觀察 145
     第二項 我國秘密證人保護制度相關條文之解釋 146
     第七章 結論與建議 161
     第一節 個案正義 161
     第一項 我國實務見解之疑義 161
     第二項 個案正義的實踐 164
     第二節 我國秘密證人保護制度展望 167
     第一項 我國秘密證人保護制度之檢討 167
     第二項 我國秘密證人保護制度之建議 169
     第三節 結論 171
     附表:秘密證人制度各種模式表列 173
     參考文獻 176
zh_TW
dc.language.iso en_US-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6651043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秘密證人zh_TW
dc.title (題名) 秘密證人保護制度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壹、中文文獻
     一、教科書
     1. 王兆鵬,刑事訴訟講義,二版,元照出版社,2006年9月。
     2. 林鈺雄,刑事訴訟法(上),五版,2007年9月。
     3. 林俊益,刑事訴訟法概論(上),九版,2008年。
     4. 許育典,憲法,三版,2009年7月
     二、專書篇章
     1. 王兆鵬,對質詰問與強制取證,收錄於刑事被告的憲法權利,二版,2004年5月。
     2. 王兆鵬等合著,傳聞法則理論與實踐,二版,2004年9月。
     3. 吳巡龍,對質詰問權的保障與限制,收錄於刑事訴訟與證據法實務,初版,2006年11月。
     4. 吳巡龍,對質詰問權合憲限制與違憲限制的分際,收錄於氏著刑事訴訟與證據法實務,初版, 2006年11月。
     5. 吳從周,民法上之法律漏洞、類推適用與目的性限縮,收錄於民事法學與法學方法第一冊,初版,2007年2月。
     6. 林鈺雄,直接審理原則與證人審判外之陳述-最高法院相關裁判之綜合評釋,收錄於嚴格證明與刑事證據,初版再刷,2007年9月。
     7. 許玉秀,從共犯與身分論不法與罪責的區分,收錄於刑事法之基礎與界限-洪福增教授紀念專輯,春風煦日論壇刑事法叢書系列9-1,2003年4月。
     8. 陳運財,傳聞法則之理論與實踐,收錄於傳聞法則理論與實踐,二版,2004年9月。
     9. Karl Larenz著,陳愛娥譯,法學方法論,初版,1996年12月。
     三、期刊論文
     1. 王皇玉,德國刑事訴訟法上關於「證人保護」之立法動向,月旦法學雜誌第53期,1999年10月,頁192-197。
     2. 王兆鵬,對質詰問權與強制取證權,臺大法學論叢第28卷第3期,1999年2月,頁179-244。
     3. 王兆鵬,組織犯罪防制條例評析,臺大法學論叢第28卷第1期,1998年10月,頁167-215。
     4. 王鵬翔,基本權作為最佳化命令與框架秩序─從原則理論初探立法餘地(gesetzgeberische Spielräume)問題,東吳法律學報,第18卷第3期,頁1-41。
     5. 王鵬翔,論基本權的規範結構,臺大法學論叢第34卷第2期,2005年3月,頁1-61。
     6. 吳巡龍等,我國採傳聞法則必要性之探討-對刑事訴訟法有關傳聞法則修正草案的檢討研討會-議題討論,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43期,2003年2月,頁75-105。
     7. 李震山,基本權利之衝突,月旦法學雜誌第1 期,1995年5月。
     8. 林俊益,傳聞例外(一)–偵訊筆錄,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78期,2005年1月,頁169-176。
     9. 林鈺雄,對質詰問與上級審―歐洲法發展與我國法走向之評析,月旦法學雜誌,143 期,2007年4月,頁5-30。
     10. 林鈺雄,對質詰問之限制與較佳防禦手段優先性原則之運用:以證人保護目的與視訊訊問制度為中心,臺大法學論叢第40卷第4期,2011年12月,頁2323-2395。
     11. 林鈺雄,刑事法院傳訊證人之義務-簡評最高法院九三年度台上字第五七四九號判決,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68期,2005年3月,頁212-215。
     12. 林鈺雄,證人概念與對質詰問權—以歐洲人權法院相關裁判為中心,歐美法學研究第36卷第1期,2006年3月,頁121以下。
     13. 林鈺雄,嚴格證明法則之新紀元-最高法院近年裁判新趨勢之評釋,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96期,2007年10月,頁128-150。
     14. 林鈺雄,對質詰問例外與傳聞例外之衝突與出路─歐洲人權法院與我國最高法院裁判之比較評析,臺灣法學雜誌,第119期,2009年1月1日,頁91-115。
     15. 林輝煌,對質詰問權與傳聞法則-比較法之探索(上),法令月刊第58卷第4期,頁4-33。
     16. 林輝煌,對質詰問權與傳聞法則-比較法之探索(下),法令月刊58卷第5期,2007年5月,頁21-37。
     17. 林東茂,證人保護法鳥瞰,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9期,2000年4月,頁201-204。
     18. 林錦村,證人保護法之研究(上),軍法專刊,第46卷第5期,頁36。
     19. 周文勇,美國抗制組織犯罪兩大利器―證人保護及監聽,刑事科學第39期,頁95-106。
     20. 張嘉尹,違憲審查中之基本權客觀功能,月旦法學雜誌第185期,2010年10月,頁20-21。
     21. 張學昌,組織犯罪案件中秘密證人與對質詰問程序之探討,刑事法雜誌第49卷第1期,2005年2月,頁1-36。
     22. 陳鈺歆,從證人保護觀點論對質詰問權之保障與運用限制—以歐洲人權法院裁判及德國法為例,法學新論第25期,頁103-127。
     23. 陳瑞仁,我國傳聞法則逐條釋義,全國律師雜誌第8卷第9期,2004年9月,頁60-78。
     24. 陳運財,傳聞法則及其例外之實務運作問題研討,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94期,2007年5月,頁128-153。
     25. 陳文琪,證人保護法簡介,全國律師,全國律師第5期第3卷,2001年3月,頁50-63。
     26. 彭國能,對質詰問與證人保護,律師雜誌第255期,民國89年12月號,頁82-112。
     27. 彭國能,對質詰問權於我國實務之運作(上),司法周刊,第1059期,2001年11月,頁2。
     28. 楊雲驊,秘密證人與公正審判程序—我國大法官會議解釋與德國聯邦憲法法院裁判的比較分析,刑事法雜誌第44卷第3期,2000年6月,頁1-51。
     29. 楊雲驊,德國刑事訴訟法對傳聞證據的處理,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43期,2003年2月,頁106-110。
     30. 蔡維音,德國基本法第一條「人性尊嚴」規定之探討,憲政時代,18:1期,頁36-48。
     31. 劉怡均,檢肅流氓條例中關於秘密證人條款之修正,全國律師第1卷第3期,民國86年3月,頁59-61。
     32. 謝榮堂、周佳宥,論國家保護義務,軍法專刊,55卷3期,2009年6月,頁45-71
     33. 謝秉錡,試論秘密證人之保護制度─以拒絕證言權為中心,刑事法雜誌,第45卷第2期,頁58-95。
     34. 顧立雄、范曉玲合著,組織犯罪防制條例立法評論,律師雜誌第209期,1997年2月,頁50-63。
     四、碩士論文
     1. 吳文淵,對質詰問與秘密證人保護之研究,國立國防大學國防管理學院法律研究所97學年度碩士論文,2008年。
     2. 林宗志,交互詢問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88學年度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3. 倪子修,秘密證人與刑事程序,國立灣大學85學年度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
     4. 陳鈺歆,對質詰問權保障標準取代傳聞法則之研究-以歐洲法發展為例,國立台灣大學法律研究所97年度碩士論文,2009年。
     5. 陳品錚,論人性尊嚴之憲法意義—以德國基本法第一條第一項為基礎,國立中正大學98學年度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6. 許戎沂,臥底偵查之研究-以刑事程序為中心,中國文化學96學年度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7. 彭國能,辯護人之法庭活動-兼論偵查活動,民國89年臺大法研所博士論文,2000年。
     8. 董明惠,論憲法價值秩序衡平人格權與新聞自由之衝突,國立中正大學法律研究所100學年度碩士論文,2011年。
     9. 鄧湘全,組織犯罪之研究-理論與現實面的考察,國立台灣大學87學年度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
     10. 謝秉錡,探論審判中受危害證人保護措施之強化,國立台灣大學91學年度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五、工具書
     1. 林鈺雄,學林分科六法-刑事訴訟法,五版,2006年9月。
     貳、外文文獻
      一、專論
     1. Alastair Mowbray, Cases and materials on the European Convention on Human Rights, Oxford, 2nd, (2007).
      二、歐洲人權法院裁判
     1. ECHR, Doorson v. the Netherlands, Report 1996-II.
     2. ECHR, Van Menchelen and Others v. the Netherlands, Reports 1997-III.
     3. ECHR, Sapunarescu v. Germany, Judgment of 7 July 2003 (no. 22007/03).
     4. ECHR, Hulki Güneş v. Turkey, Judgment of 19 June 2003.
     5. ECHR, Tall v. Estonia, Judgment of 22 Nov 2005 (no.13249/02).
     6. ECHR, Hass v. Germany, Judgment of 17 Nov 2005 (no.73047/01).
     7. ECHR, Al-Khawaja and Tahery v. the United Kingdom, Judgment of 15 December 2011 (no. 26766/05 and 22228/06).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