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學位論文
文章檢視/開啟
書目匯出
-
題名 台北都會區人口分布變遷
The population change of Taipei metropolis作者 白鎧璋
Pai, Kai Chang貢獻者 林季平
白鎧璋
Pai, Kai Chang關鍵詞 台北都徽區
人口密度模型
負指數模型
二次指數模型日期 2010 上傳時間 4-九月-2013 09:57:08 (UTC+8) 摘要 本研究以Clark(1951)所提出的人口分布之負指數模型以及Newling(1969)所提出的人口分布之二次指數模型,結合GIS技術,也就是結合傳統2D概念的都會統計分析以及3D的地理空間系統,使傳統的都會統計迴歸分析模型得以藉由GIS技術進一步瞭解人口空間的分布,準確的掌握空間狀態。並在研究中對臺北都會區採用兩個不同的都會區劃定規則,分別為參照社會經濟面向的都會區劃定規則的定義一臺北都會區;以及參照人口密度劃定的定義二臺北都會區,兩個不同臺北都會區定義,對民國84年至98年臺北都會區做一探討與比較分析,以及對人口分布之負指數模型二次指數模型的估計結果做一比較。 研究結果顯示,定義一臺北都會區負指數模型估計出的市中心人口密度逐年上升,而定義二臺北都會區則呈現延續研究指出的民國70年後臺北都會區市中心人口密度開始逐年下降的趨勢(陳寬政,1981;陳寬政、林忠正,1984;陳寬政,1991)。人口密度梯度兩定義皆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顯示臺北都會區人口密度大致呈現隨距離都市中心點的距離越遠而遞減的趨勢有逐年越亦。二次指數模型方面,定義二的C值,即二次指數模型用以衡量離市中心點密度斜率變化的指標,皆未達統計上的顯著水準,表示定義二的臺北都會區人口密度分布可能並非是Newling所假設的拋物線型態,而是較接近於Clark所假定的直線衰退型態。而兩定義的二次指數模型b值皆為負值時,顯示估計出的市中心點為人口密度最高點,臺北都會區尚無密度火山口之現象。但由b值這15年之成長趨勢推估,若未來b值成長趨勢沒有停頓或逐漸緩慢的現象發生,臺北都會區在未來可能會出現密度火山口之現象。何金銘(1991)驗證c值絕對值越小,則都市範圍越大,火山口越深陷。研究中兩定義臺北都會區c值絕對值皆非常小,且逐年下降,表示臺北都會區的範圍極廣,且逐年往外擴張,再次驗證人口郊區化現象。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Palen, J. John、章英華譯,1997,〈美國都市社會學家眼中的台灣都市──與美國的對照〉,頁517-522,收錄於蔡勇美、章英華編,《台灣的都市社會》。臺北:巨流。于明誠,1992,《都市計畫概要》。臺北:詹氏書局。中村良平、李倢,2006,〈城市空間人口密度模型研究綜述〉。《國外城市規劃》21(1):40-47。王宇、高向東,2006,〈基於GIS的大連城市人口空間分布變化及模擬研究〉。《世界地理研究》17:142-148。王湧泉,1985,《高雄都會區的人口分布及其變遷》,高雄: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行政院經建會,1979,《臺北都會區實質發展與課題之研究》。臺北:行政院。西村睦男、余萬居譯,1985,〈臺北市地理學研究:日據時期〉。《思與言》23(3):3-34。何金銘,1991,〈高雄都會區的人口密度分布模型-人口密度函數理論的再驗證〉。《人口學刊》,14:69-82。何金銘,1992,〈從人口分布的觀點評析高雄市的區里行政區劃政策〉。論文發表於「國家政策與區域發展學術研討會」,高雄:民主基金會,民國80年1月26至27日。吳文鈺,2006,〈多中心城市人口模型及模擬:以上海市為例〉。《吳文鈺,2007,〈1990年代上海人口密度模型及演變〉。《市場與人口分析》13:40-47。吳文鈺,2007,〈1990年代上海人口密度模型及演變〉。《市場與人口分析》13:40-47。李國鼎,1981,〈台灣地區人口分布與生活素質〉。《自由中國之工業》56(4、5):1-17。林季平、章英華,2000,〈臺北縣的人口成長與地區發展特性〉,論文發表於「新世紀臺北縣發展藍圖」,臺北:輔仁大學,民國89年9月22日至24日。林鈞祥,1963,〈臺北市人口分布之分析與研究〉。《台銀季刊》14:279-305。林鈞祥,1975,〈臺北市人口之分布〉。《地學彙刊》3:23-33。林瑞穗,1972,〈臺北、高雄二都會地區形成之比較研究〉,《台灣文獻》23(1):49-59。林澤田,1973,〈台灣都市與工業區位之研究〉。《台銀季刊》24(3):41-67。施添福,1982,《台灣的人口移動與原性服務部門》。臺北:師大地理叢書。孫清山,1997,〈戰後台灣都市之成長與體系,蔡勇美、章英華編〉,頁63-97,收錄於蔡勇美、章英華編,《台灣的都市社會》,臺北:巨流。張丕繼、王玲,1987,〈台灣地區未來的人口問題及其對策〉。《自由中國之工業》67(3):7-19。現代城市研究》12:39-44。章英華,1986,〈台灣都市區位結構的比較研究:以臺北、台中、高雄為例〉。《台大社會學刊》18:25-50。章英華,1986,〈清末以來台灣都市體系之變遷〉。頁233-273,收錄於瞿海源、章英華編,《台灣社會與文化變遷》。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章英華,1987,〈臺北市的內部結構一一區位的與歷史的探討〉。《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3:1-62。章英華,1993,〈臺北縣移入人口與都市發展〉,頁53-78,收錄於蕭新煌主編,《臺北縣移入人口之研究》,板橋:臺北縣立文化中心。章英華,1995,《台灣都市的內部結構》。臺北:巨流圖書公司。章英華,1997,〈台灣的都市體系──從清到日治〉,頁34-61,收錄於蔡勇美、章英華編,《台灣的都市社會》。臺北:巨流。章英華、范維君,2010,〈臺北市的人口變遷:以臺北都會為範疇的觀察〉。章英華、蔡勇美,1997,〈台灣的都市經驗─過去、現在與未來初探〉,頁523-548,收錄於蔡勇美、章英華編,《台灣的都市社會》,臺北:巨流。許文昌,1983,〈臺北市郊區化現象之探討〉。《土地改革》33(1):20-24。陳東升,1993,〈北縣人口遷移之特徵與趨勢〉,頁18-51,收錄於蕭新煌主編,《臺北縣移入人口之研究》,板橋:臺北縣立文化中心。陳東升,1995,《金權城市》。臺北:巨流圖書公司。陳春志,2008,《影響台灣地區都市人口密度空間變化因素之探討》,台南:成功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陳紹馨,1963,〈最近十年間台灣之都市化趨勢與臺北都會區的形成〉。《台大社會學刊》1:5-79。陳紹馨,1979,《台灣的人口變遷與社會變遷》。臺北:聯經出版公司。陳寬政,1981 ,〈臺北都會區的人口分布與變遷〉。《人口學刊》5:51-69 。陳寬政、林忠正,1987,〈臺北都會區的人口分布與住宅區位特性〉。《中國社會學刊》11:81-93 。陳寬政,1997,〈台灣北部區域的都會發展與人口分布〉,頁105-123,收錄於蔡勇美、章英華編,《台灣的都市社會》,臺北:巨流。黃萬居,1981,《臺北市人口分布與變遷之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經建會都市規劃處,1977,《台灣地區綜合開發計畫》。臺北:行政院經建會。葉倩瑋、卞鳳奎譯,1991,〈清代台灣的都市化一一以臺北市為例〉。《臺北文獻》直字95:51-79。熊瑞梅,1990,〈臺灣都會人口遷移及有關區位擴張的假設檢定〉。《中國社會學刊》14:65-95。趙建雄,1991,〈都市空間結構的變遷〉,《中國地理學會會刊》14:65-95。蔡彩秀,1995,《板橋的都市發展(1895~1985)一一兼論其社會影響》,臺北: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論文。論文發表於「人口變遷與社會發展聯合研討會」,臺北:台灣人口學會,民國99年4月29日至30日。 鄭彩夷,1983,《台中都會區的人口分布及其變遷之研究》,台中: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龍冠海,1972,〈臺北市郊區四市鎮之人口結構與變遷之研究〉,頁53-78,收錄於龍冠海主編,《台灣城市人口調查研究》,臺北:東方文化書局。薛益忠,1986,〈台灣都市空間分布之形態與變遷〉,《地學彙刊》5:91-103。謝守紅、宁越敏,2006,〈廣州市人口密度分布及演化模型研究〉,《數理統計與管理》25:518-522。謝高橋,1980,〈台灣的都市化過程與趨勢〉,《國立政治大學學報》41:75-125。二、外文部分Barclay, George , 1954,Colonial Development and Population in Taiwan,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Berry, Brian, Simmons, and Tennant, 1963, “Urban Population Densities: Structure and Change”, Geographical Review53:389-405.Clapson, Mark,2003, Suburban Century: Social Change and Urban Growth in England and the USA, Oxford: Berg Press.Colin, Clark, 1951,“Urban Population Densities.” Journal of the Royal Statistical Society 114:490-496.Duncan, Beverly, George Sabagh, and Maurice D Van Arsdol,1962, “Pattern of City Grown.”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67(January):490-496.Everett, Lee, 1966,“A Theory of Migration”, Demography 3:47-57.Graff, Michael, 1976, Changing Urban Population Density Gradients in Taipei.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East Lansing.Guest, Avery, 1973,“Urban Grown and Population on Densities”, Demography 10(February):53-60.Hoyt, Homer,1939, The Structure and Growth of Residential Neighborhoods in American Cities. Washington D.C.: Federal Housing Administration.Hawley, Henry, 1986, Human Ecology: A Theoretical Essay.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Jackson, Kenneth, 1985, Crabgrass Frontier: The Suburbaniza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Lin, J. P. and Liaw, K. L., 1999, “Return and Onward Migrations and their Determinants of the Young Labor Force in Taiwan: Evidence From the Data of the 1990 Census.” Taipei: The Journal of Population Studies 20: 63-92.Lin, J. P. and Liaw, K. L.,2000 ,“Labor Migrations in Taiwan: Characteriz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Based on the Data of the 1990 Census.”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 32 (9): 1689-1709.Mills, Edwin, Studies in the Structure of the Urban Economy. Baltimore: The Johns Hopkins Press.Muth, Richard, 1969, Cities and Housing.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Newling , Bruce, 1966,“Urban Growth and Spatial Structure: Mathematical Models and Empirical Evidence.” Geographical Review 56: 21-25.Newling , Bruce, 1969,“The spatial variation of urban population densities.” Geographical Review 59: 242-252.Palen, John ,1975, The Urban World. New York: McGraw-Hill.Palen, John, 1995, The Suburbs. New York: McGraw-Hill. Schnore, Leo, 1972, Class and Race in Cities and Suburbs. Chicago: Markham Publishing Company.Shryock, Henry, and Jacob , Siegel, 1973, The Methods and Materials of Demography. Washington: The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Winsborough,Hal, 1963, “An Ecological Approach to the Theory of Suburbanization.”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68: 56-70.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社會學研究所
97254009
99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7254009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林季平 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作者) 白鎧璋 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作者) Pai, Kai Chang en_US dc.creator (作者) 白鎧璋 zh_TW dc.creator (作者) Pai, Kai Chang en_US dc.date (日期) 2010 en_US dc.date.accessioned 4-九月-2013 09:57:08 (UTC+8) - dc.date.available 4-九月-2013 09:57:08 (UTC+8) -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4-九月-2013 09:57:08 (UTC+8) - dc.identifier (其他 識別碼) G0097254009 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9948 -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 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 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社會學研究所 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7254009 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9 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本研究以Clark(1951)所提出的人口分布之負指數模型以及Newling(1969)所提出的人口分布之二次指數模型,結合GIS技術,也就是結合傳統2D概念的都會統計分析以及3D的地理空間系統,使傳統的都會統計迴歸分析模型得以藉由GIS技術進一步瞭解人口空間的分布,準確的掌握空間狀態。並在研究中對臺北都會區採用兩個不同的都會區劃定規則,分別為參照社會經濟面向的都會區劃定規則的定義一臺北都會區;以及參照人口密度劃定的定義二臺北都會區,兩個不同臺北都會區定義,對民國84年至98年臺北都會區做一探討與比較分析,以及對人口分布之負指數模型二次指數模型的估計結果做一比較。 研究結果顯示,定義一臺北都會區負指數模型估計出的市中心人口密度逐年上升,而定義二臺北都會區則呈現延續研究指出的民國70年後臺北都會區市中心人口密度開始逐年下降的趨勢(陳寬政,1981;陳寬政、林忠正,1984;陳寬政,1991)。人口密度梯度兩定義皆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顯示臺北都會區人口密度大致呈現隨距離都市中心點的距離越遠而遞減的趨勢有逐年越亦。二次指數模型方面,定義二的C值,即二次指數模型用以衡量離市中心點密度斜率變化的指標,皆未達統計上的顯著水準,表示定義二的臺北都會區人口密度分布可能並非是Newling所假設的拋物線型態,而是較接近於Clark所假定的直線衰退型態。而兩定義的二次指數模型b值皆為負值時,顯示估計出的市中心點為人口密度最高點,臺北都會區尚無密度火山口之現象。但由b值這15年之成長趨勢推估,若未來b值成長趨勢沒有停頓或逐漸緩慢的現象發生,臺北都會區在未來可能會出現密度火山口之現象。何金銘(1991)驗證c值絕對值越小,則都市範圍越大,火山口越深陷。研究中兩定義臺北都會區c值絕對值皆非常小,且逐年下降,表示臺北都會區的範圍極廣,且逐年往外擴張,再次驗證人口郊區化現象。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第二節 研究目的 2第二章 文獻回顧 6第一節 臺北地區的歷史概況 6一、臺北都會區區位變遷史 6二、臺北都會區人口變遷史 8第二節 都市文獻探討與台灣都市經驗討論 11一、都市類型理論之文獻討論 11第三節 人口密度模型介紹及其發展 16一、負指數模型 17二、常態指數模型 19三、二次指數模型 19四、都會理論與人口密度模型的結合: 24第三章 臺北都會區變遷與發展 26第一節、台灣都市人口發展變遷 26一、西方的都會發展模式 27二、台灣的遷徙變遷與臺北都會區的崛起 28第二節、都會區的郊區化現象探討 28一、郊區化 29二、光復後臺北都會區人口變遷 29三、臺北都會區郊區化現象探討 31四、以人口密度模型探討郊區化 33第四章 研究設計 36第一節臺北都會區定義 36一、都會區定義概論 36三、研究使用之都會區定義的決定與說明 39二、台灣都會區定義政策概要 47第二節、研究方法 49一、資料來源說明 49第三節、研究限制 52一、使用鄉鎮市區為基本的研究單位 52二、和過往研究使用不同的都會區劃定方法 52第五章 實證分析結果 54第一節 臺北都會區的人口分布狀況概視 54一、就年度人口密度與市中心點距離來看 54二、GIS地理資訊系統分析 59第二節 模型分析結果 60一、負指數模型 61二、二次指數模型 71第六章 結論與討論 79第一節 研究結論 80第二節 討論 81附錄1臺北都會區歷年人口密度 86附錄2臺北都會區歷年人口總數 87參考文獻 88一、中文部分 88二、外文部分 91 zh_TW dc.format.extent 2261454 bytes -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 dc.language.iso en_US -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7254009 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台北都徽區 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人口密度模型 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負指數模型 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二次指數模型 zh_TW dc.title (題名) 台北都會區人口分布變遷 zh_TW dc.title (題名) The population change of Taipei metropolis 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 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Palen, J. John、章英華譯,1997,〈美國都市社會學家眼中的台灣都市──與美國的對照〉,頁517-522,收錄於蔡勇美、章英華編,《台灣的都市社會》。臺北:巨流。于明誠,1992,《都市計畫概要》。臺北:詹氏書局。中村良平、李倢,2006,〈城市空間人口密度模型研究綜述〉。《國外城市規劃》21(1):40-47。王宇、高向東,2006,〈基於GIS的大連城市人口空間分布變化及模擬研究〉。《世界地理研究》17:142-148。王湧泉,1985,《高雄都會區的人口分布及其變遷》,高雄: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行政院經建會,1979,《臺北都會區實質發展與課題之研究》。臺北:行政院。西村睦男、余萬居譯,1985,〈臺北市地理學研究:日據時期〉。《思與言》23(3):3-34。何金銘,1991,〈高雄都會區的人口密度分布模型-人口密度函數理論的再驗證〉。《人口學刊》,14:69-82。何金銘,1992,〈從人口分布的觀點評析高雄市的區里行政區劃政策〉。論文發表於「國家政策與區域發展學術研討會」,高雄:民主基金會,民國80年1月26至27日。吳文鈺,2006,〈多中心城市人口模型及模擬:以上海市為例〉。《吳文鈺,2007,〈1990年代上海人口密度模型及演變〉。《市場與人口分析》13:40-47。吳文鈺,2007,〈1990年代上海人口密度模型及演變〉。《市場與人口分析》13:40-47。李國鼎,1981,〈台灣地區人口分布與生活素質〉。《自由中國之工業》56(4、5):1-17。林季平、章英華,2000,〈臺北縣的人口成長與地區發展特性〉,論文發表於「新世紀臺北縣發展藍圖」,臺北:輔仁大學,民國89年9月22日至24日。林鈞祥,1963,〈臺北市人口分布之分析與研究〉。《台銀季刊》14:279-305。林鈞祥,1975,〈臺北市人口之分布〉。《地學彙刊》3:23-33。林瑞穗,1972,〈臺北、高雄二都會地區形成之比較研究〉,《台灣文獻》23(1):49-59。林澤田,1973,〈台灣都市與工業區位之研究〉。《台銀季刊》24(3):41-67。施添福,1982,《台灣的人口移動與原性服務部門》。臺北:師大地理叢書。孫清山,1997,〈戰後台灣都市之成長與體系,蔡勇美、章英華編〉,頁63-97,收錄於蔡勇美、章英華編,《台灣的都市社會》,臺北:巨流。張丕繼、王玲,1987,〈台灣地區未來的人口問題及其對策〉。《自由中國之工業》67(3):7-19。現代城市研究》12:39-44。章英華,1986,〈台灣都市區位結構的比較研究:以臺北、台中、高雄為例〉。《台大社會學刊》18:25-50。章英華,1986,〈清末以來台灣都市體系之變遷〉。頁233-273,收錄於瞿海源、章英華編,《台灣社會與文化變遷》。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章英華,1987,〈臺北市的內部結構一一區位的與歷史的探討〉。《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3:1-62。章英華,1993,〈臺北縣移入人口與都市發展〉,頁53-78,收錄於蕭新煌主編,《臺北縣移入人口之研究》,板橋:臺北縣立文化中心。章英華,1995,《台灣都市的內部結構》。臺北:巨流圖書公司。章英華,1997,〈台灣的都市體系──從清到日治〉,頁34-61,收錄於蔡勇美、章英華編,《台灣的都市社會》。臺北:巨流。章英華、范維君,2010,〈臺北市的人口變遷:以臺北都會為範疇的觀察〉。章英華、蔡勇美,1997,〈台灣的都市經驗─過去、現在與未來初探〉,頁523-548,收錄於蔡勇美、章英華編,《台灣的都市社會》,臺北:巨流。許文昌,1983,〈臺北市郊區化現象之探討〉。《土地改革》33(1):20-24。陳東升,1993,〈北縣人口遷移之特徵與趨勢〉,頁18-51,收錄於蕭新煌主編,《臺北縣移入人口之研究》,板橋:臺北縣立文化中心。陳東升,1995,《金權城市》。臺北:巨流圖書公司。陳春志,2008,《影響台灣地區都市人口密度空間變化因素之探討》,台南:成功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陳紹馨,1963,〈最近十年間台灣之都市化趨勢與臺北都會區的形成〉。《台大社會學刊》1:5-79。陳紹馨,1979,《台灣的人口變遷與社會變遷》。臺北:聯經出版公司。陳寬政,1981 ,〈臺北都會區的人口分布與變遷〉。《人口學刊》5:51-69 。陳寬政、林忠正,1987,〈臺北都會區的人口分布與住宅區位特性〉。《中國社會學刊》11:81-93 。陳寬政,1997,〈台灣北部區域的都會發展與人口分布〉,頁105-123,收錄於蔡勇美、章英華編,《台灣的都市社會》,臺北:巨流。黃萬居,1981,《臺北市人口分布與變遷之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經建會都市規劃處,1977,《台灣地區綜合開發計畫》。臺北:行政院經建會。葉倩瑋、卞鳳奎譯,1991,〈清代台灣的都市化一一以臺北市為例〉。《臺北文獻》直字95:51-79。熊瑞梅,1990,〈臺灣都會人口遷移及有關區位擴張的假設檢定〉。《中國社會學刊》14:65-95。趙建雄,1991,〈都市空間結構的變遷〉,《中國地理學會會刊》14:65-95。蔡彩秀,1995,《板橋的都市發展(1895~1985)一一兼論其社會影響》,臺北: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論文。論文發表於「人口變遷與社會發展聯合研討會」,臺北:台灣人口學會,民國99年4月29日至30日。 鄭彩夷,1983,《台中都會區的人口分布及其變遷之研究》,台中: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龍冠海,1972,〈臺北市郊區四市鎮之人口結構與變遷之研究〉,頁53-78,收錄於龍冠海主編,《台灣城市人口調查研究》,臺北:東方文化書局。薛益忠,1986,〈台灣都市空間分布之形態與變遷〉,《地學彙刊》5:91-103。謝守紅、宁越敏,2006,〈廣州市人口密度分布及演化模型研究〉,《數理統計與管理》25:518-522。謝高橋,1980,〈台灣的都市化過程與趨勢〉,《國立政治大學學報》41:75-125。二、外文部分Barclay, George , 1954,Colonial Development and Population in Taiwan,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Berry, Brian, Simmons, and Tennant, 1963, “Urban Population Densities: Structure and Change”, Geographical Review53:389-405.Clapson, Mark,2003, Suburban Century: Social Change and Urban Growth in England and the USA, Oxford: Berg Press.Colin, Clark, 1951,“Urban Population Densities.” Journal of the Royal Statistical Society 114:490-496.Duncan, Beverly, George Sabagh, and Maurice D Van Arsdol,1962, “Pattern of City Grown.”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67(January):490-496.Everett, Lee, 1966,“A Theory of Migration”, Demography 3:47-57.Graff, Michael, 1976, Changing Urban Population Density Gradients in Taipei.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East Lansing.Guest, Avery, 1973,“Urban Grown and Population on Densities”, Demography 10(February):53-60.Hoyt, Homer,1939, The Structure and Growth of Residential Neighborhoods in American Cities. Washington D.C.: Federal Housing Administration.Hawley, Henry, 1986, Human Ecology: A Theoretical Essay.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Jackson, Kenneth, 1985, Crabgrass Frontier: The Suburbaniza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Lin, J. P. and Liaw, K. L., 1999, “Return and Onward Migrations and their Determinants of the Young Labor Force in Taiwan: Evidence From the Data of the 1990 Census.” Taipei: The Journal of Population Studies 20: 63-92.Lin, J. P. and Liaw, K. L.,2000 ,“Labor Migrations in Taiwan: Characteriz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Based on the Data of the 1990 Census.”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 32 (9): 1689-1709.Mills, Edwin, Studies in the Structure of the Urban Economy. Baltimore: The Johns Hopkins Press.Muth, Richard, 1969, Cities and Housing.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Newling , Bruce, 1966,“Urban Growth and Spatial Structure: Mathematical Models and Empirical Evidence.” Geographical Review 56: 21-25.Newling , Bruce, 1969,“The spatial variation of urban population densities.” Geographical Review 59: 242-252.Palen, John ,1975, The Urban World. New York: McGraw-Hill.Palen, John, 1995, The Suburbs. New York: McGraw-Hill. Schnore, Leo, 1972, Class and Race in Cities and Suburbs. Chicago: Markham Publishing Company.Shryock, Henry, and Jacob , Siegel, 1973, The Methods and Materials of Demography. Washington: The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Winsborough,Hal, 1963, “An Ecological Approach to the Theory of Suburbanization.”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68: 56-70.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