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學位論文

文章檢視/開啟

書目匯出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引文資訊

TAIR相關學術產出

題名 風土條件的風格競爭力 —以掌生穀粒、在欉紅、七三茶堂為例
The magic power of Terroir — Green in Hand,Red on Tree,Seven Tea House
作者 莊晛英
Chuang, Sophia
貢獻者 李仁芳
莊晛英
Chuang, Sophia
關鍵詞 風土條件
掌生穀粒
在欉紅
七三茶堂
C型行銷
日期 2009
上傳時間 4-九月-2013 11:17:37 (UTC+8)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農業創新平台於原鄉時尚市場中促成供給與需求兩端所能創造的價值,以及經由研究個案去探討不同樣貌的農業創新平台,探究此平台如何將農業風土條件的獨特性、商業與設計等元素注入產品之中,提供並建構自有品牌操作之參考範例。
本論文以地方文化產業之代表進行探索性研究,先由文獻、次級資料與報章雜誌中歸納地方文化產業之特性,分析該研究個案平台於創新之實務作為。選擇之代表研究對象為近年新發展的農業創新平台團隊,已有實績以及尚處初步階段的案例,包括掌生穀粒、在欉紅與七三茶堂。
本研究將「農業創新平台」的角色定位為「擔任風土條件創作端與市場端的橋樑,以建構原鄉時尚市場的供給與需求」,探討擁有風土條件底醞的農業創新平台如何透過「A型團隊」建構「高階美感資產」,建構的過程則用「C型行銷」打造手法檢視。最後進一步研析「農業創新平台」分別在供給端與需求端所能創造的價值,並歸納出以下結論:

壹、農業創新平台有何不同的樣貌?
ㄧ、在「C型行銷」手法上的差異;二、在打造「高階美感資產」上的差異;三、共通點:強烈的土地認同情懷;四、開創小農市場的新通路。

貳、農業創新平台在供給端所創造的價值?
一、辨識農人潛力並提供良好耕作條件;二、原創產品的商品化、包裝與延伸;三、掌握趨勢決定目標市場;四、持續打造延伸品牌形象。

參、農業產業平台在需求端所擔創造的價值?
一、創造新市場;二、創造季節趨勢;三、營造在地氛圍與情境;四、集結並經營社群。
參考文獻 論文
蕭穗真(2008),《文化創意產業經紀人暨平台價值之探究—以墨色國際,希嘉文化及中子創新為例》,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廖哲強(2007),《鄉村發展地方文化產業化歷程—嘉義縣蒜頭糖廠蔗埕文化園區之個案》,國立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碩士論文
葉純婷(2007),《新式連鎖茶館之事業模式創新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怜均(2006),《 農村地方文化產業在地行銷之研究 : 以大里鹹菜,草屯麻竹筍,埔鹽花椰菜乾為例》, 國立中興大學農村規劃研究所碩士論文
朱濱祥(2006),《文化創意產業品牌行銷模式之研究—以法藍瓷為例》,國立中興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廖桂敏(2003),《地方文化產業發展之實踐—以美濃鎮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敏芝(2002),《地方文化產業與地域活化互動模式研究—以埔里酒文化為例》,國立台北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博士論文

書籍
青木貞茂(2010),C型行銷—下一波商品熱賣密碼
程昀儀(2009),掌生穀粒—來自土地的呼喚
李仁芳(2008),創意心靈—美學與創意經濟的起手式
嚴長壽(2008),我所看見的未來
劉維公(2007),風格競爭力
陳育平(2007),原鄉時尚
楊子葆(2007),葡萄酒文化密碼
劉維公(2006),風格社會
詹偉雄(2005),美學的經濟
許文富(2000),農產運銷學
Bernard Gournay(2010),Exception culturelle et mondialisation
Carlo Petrini(2009),Buono ,pulito e giusto
Bernard Pivot(2008),Dictionnaire amoureux du vin
Tom Kelley & Jonathan Littman(2008),The Ten Face of Innovation
James H. Gilmore & B. Joseph Pine Ⅱ(2008),Authenticity
Tim Cresswell(2006),Place : a short introduction
John Howkins(2003),The Creative Economy

雜誌與文章
王福裕(2009年7月20日),《尋找小農的春天》
李雪莉,天下雜誌(2009年02月11日),《巷弄創業家—在欉紅》
李至和,創業周報(2009年02月07日),《在欉紅—手工果醬 正港台灣味》
林裕森(2009年01月27日),《Terroir—食物裡的風土與人情之味》
張緁玲 ,Taiwna News 財經文化周刊(2008年6月21日),《程昀儀以創意為好米加值》
黃宇潔、林郁仁,(2008年02月10日),《賣米達人—網路行銷台灣米1個月賣200萬!》
何宛芳,數位時代(2007年04月15日),《 動人故事增添米飯好滋味》
黃麗如,中國時報(2007年01月27日),《掌生穀粒—為台灣米鼓勵鼓勵》
陳盈珊,中國時報(2006年08月23日),《發現優質好米—每一粒米都有一段動人的故事》
張毓軒,明道文藝,《讓尋常米化作禮讚》

網站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http://www.cca.gov.tw/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http://www.coa.gov.tw/
掌生穀粒官方網站,http://www.greeninhand.com/shop/
掌生穀粒樂多網誌,http://blog.roodo.com/greeninhand
掌生穀粒奇摩部落格,http://tw.myblog.yahoo.com/tudo_apple
掌生穀粒Facebook粉絲專頁,http://www.facebook.com/greeninhand
在欉紅官方網站,http://www.redontree.com/
在欉紅部落格,http://blog.redontree.com/
在欉紅Facebook粉絲專頁,http://www.facebook.com/taiwan.redontree
七三茶堂官方網站,http://7teahouse.com/
七三茶堂Facebook粉絲專頁,http://www.facebook.com/7teahouse

其他
公視,正港台灣製(第120集),《新消費時代—在欉紅》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科技管理研究所
97359019
98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7359019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李仁芳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作者) 莊晛英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作者) Chuang, Sophiaen_US
dc.creator (作者) 莊晛英zh_TW
dc.creator (作者) Chuang, Sophiaen_US
dc.date (日期) 2009en_US
dc.date.accessioned 4-九月-2013 11:17:37 (UTC+8)-
dc.date.available 4-九月-2013 11:17:37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4-九月-2013 11:17:37 (UTC+8)-
dc.identifier (其他 識別碼) G0097359019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9994-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科技管理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7359019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8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農業創新平台於原鄉時尚市場中促成供給與需求兩端所能創造的價值,以及經由研究個案去探討不同樣貌的農業創新平台,探究此平台如何將農業風土條件的獨特性、商業與設計等元素注入產品之中,提供並建構自有品牌操作之參考範例。
本論文以地方文化產業之代表進行探索性研究,先由文獻、次級資料與報章雜誌中歸納地方文化產業之特性,分析該研究個案平台於創新之實務作為。選擇之代表研究對象為近年新發展的農業創新平台團隊,已有實績以及尚處初步階段的案例,包括掌生穀粒、在欉紅與七三茶堂。
本研究將「農業創新平台」的角色定位為「擔任風土條件創作端與市場端的橋樑,以建構原鄉時尚市場的供給與需求」,探討擁有風土條件底醞的農業創新平台如何透過「A型團隊」建構「高階美感資產」,建構的過程則用「C型行銷」打造手法檢視。最後進一步研析「農業創新平台」分別在供給端與需求端所能創造的價值,並歸納出以下結論:

壹、農業創新平台有何不同的樣貌?
ㄧ、在「C型行銷」手法上的差異;二、在打造「高階美感資產」上的差異;三、共通點:強烈的土地認同情懷;四、開創小農市場的新通路。

貳、農業創新平台在供給端所創造的價值?
一、辨識農人潛力並提供良好耕作條件;二、原創產品的商品化、包裝與延伸;三、掌握趨勢決定目標市場;四、持續打造延伸品牌形象。

參、農業產業平台在需求端所擔創造的價值?
一、創造新市場;二、創造季節趨勢;三、營造在地氛圍與情境;四、集結並經營社群。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背景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第二章 文獻探討3
第一節 地方文化產業
第二節 農業價值鏈
第三節 A型團隊
第四節 高階美感資產
第五節 整合平台
第六節 文化行銷
第三章 研究方法26
第一節 研究設計與研究流程
第二節 研究架構
第三節 研究限制
第四節 個案選取
第四章 個案探討33
第一節 掌生穀粒
第二節 在欉紅
第三節 七三茶堂
第五章 研究發現80
第一節 個案比較、分析
第二節 研究發現
第六章 研究結論與研究建議93
第一節 研究結論
第二節 研究建議
第七章 參考文獻95
zh_TW
dc.format.extent 7528768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language.iso en_US-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7359019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風土條件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掌生穀粒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在欉紅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七三茶堂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C型行銷zh_TW
dc.title (題名) 風土條件的風格競爭力 —以掌生穀粒、在欉紅、七三茶堂為例zh_TW
dc.title (題名) The magic power of Terroir — Green in Hand,Red on Tree,Seven Tea House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論文
蕭穗真(2008),《文化創意產業經紀人暨平台價值之探究—以墨色國際,希嘉文化及中子創新為例》,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廖哲強(2007),《鄉村發展地方文化產業化歷程—嘉義縣蒜頭糖廠蔗埕文化園區之個案》,國立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碩士論文
葉純婷(2007),《新式連鎖茶館之事業模式創新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怜均(2006),《 農村地方文化產業在地行銷之研究 : 以大里鹹菜,草屯麻竹筍,埔鹽花椰菜乾為例》, 國立中興大學農村規劃研究所碩士論文
朱濱祥(2006),《文化創意產業品牌行銷模式之研究—以法藍瓷為例》,國立中興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廖桂敏(2003),《地方文化產業發展之實踐—以美濃鎮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敏芝(2002),《地方文化產業與地域活化互動模式研究—以埔里酒文化為例》,國立台北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博士論文

書籍
青木貞茂(2010),C型行銷—下一波商品熱賣密碼
程昀儀(2009),掌生穀粒—來自土地的呼喚
李仁芳(2008),創意心靈—美學與創意經濟的起手式
嚴長壽(2008),我所看見的未來
劉維公(2007),風格競爭力
陳育平(2007),原鄉時尚
楊子葆(2007),葡萄酒文化密碼
劉維公(2006),風格社會
詹偉雄(2005),美學的經濟
許文富(2000),農產運銷學
Bernard Gournay(2010),Exception culturelle et mondialisation
Carlo Petrini(2009),Buono ,pulito e giusto
Bernard Pivot(2008),Dictionnaire amoureux du vin
Tom Kelley & Jonathan Littman(2008),The Ten Face of Innovation
James H. Gilmore & B. Joseph Pine Ⅱ(2008),Authenticity
Tim Cresswell(2006),Place : a short introduction
John Howkins(2003),The Creative Economy

雜誌與文章
王福裕(2009年7月20日),《尋找小農的春天》
李雪莉,天下雜誌(2009年02月11日),《巷弄創業家—在欉紅》
李至和,創業周報(2009年02月07日),《在欉紅—手工果醬 正港台灣味》
林裕森(2009年01月27日),《Terroir—食物裡的風土與人情之味》
張緁玲 ,Taiwna News 財經文化周刊(2008年6月21日),《程昀儀以創意為好米加值》
黃宇潔、林郁仁,(2008年02月10日),《賣米達人—網路行銷台灣米1個月賣200萬!》
何宛芳,數位時代(2007年04月15日),《 動人故事增添米飯好滋味》
黃麗如,中國時報(2007年01月27日),《掌生穀粒—為台灣米鼓勵鼓勵》
陳盈珊,中國時報(2006年08月23日),《發現優質好米—每一粒米都有一段動人的故事》
張毓軒,明道文藝,《讓尋常米化作禮讚》

網站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http://www.cca.gov.tw/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http://www.coa.gov.tw/
掌生穀粒官方網站,http://www.greeninhand.com/shop/
掌生穀粒樂多網誌,http://blog.roodo.com/greeninhand
掌生穀粒奇摩部落格,http://tw.myblog.yahoo.com/tudo_apple
掌生穀粒Facebook粉絲專頁,http://www.facebook.com/greeninhand
在欉紅官方網站,http://www.redontree.com/
在欉紅部落格,http://blog.redontree.com/
在欉紅Facebook粉絲專頁,http://www.facebook.com/taiwan.redontree
七三茶堂官方網站,http://7teahouse.com/
七三茶堂Facebook粉絲專頁,http://www.facebook.com/7teahouse

其他
公視,正港台灣製(第120集),《新消費時代—在欉紅》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