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學位論文
文章檢視/開啟
書目匯出
-
題名 我國政論節目名嘴現象之研究—以2100全民開講為例
The research of a Commentator in Political Talk Show in Taiwan作者 陳昀隆 貢獻者 彭芸
陳昀隆關鍵詞 名嘴
知名度
民意
政論節目
公共領域日期 2009 上傳時間 5-九月-2013 14:30:32 (UTC+8) 摘要 本文以名嘴現象為題,旨在探討名嘴在政論節目中,發表言論呈現的過程,希望從中描繪勾勒出名嘴與政論節目相互呈現的結果。本研究採取質化的研究方法,透過個案分析以及深度訪談的方式蒐集資料,包括以2100全民開講內容文本分析,以及各名嘴受訪的訪談資料。研究發現:第一,政論節目產製過程,名嘴與政論節目的互動是密不可分相互連結。第二,名嘴透過蒐集資料、言論呈現模式來保持自己在社會上的知名度。名嘴為了保持在社會上言論的影響力,透過爆料、情緒性言詞、或是論理原則進行評論時事,透過這些表演模式吸引觀眾的注意,政論節目也因為名嘴各自的特性,考量收視率而邀約符合節目屬性的名嘴。第三,名嘴知名度高漲後,人際關係產生變化,政商關係變得複雜,政商透過飯局與名嘴打通關係,希望針對新聞事件對名嘴解釋澄清,甚至希望名嘴在電視上代為發言,名嘴也因此開始會訂出各自自我人際關係的界線規範。第四,名嘴能否影響民意?大部分名嘴皆認為只能代表某種程度民意,但名嘴更希望能夠透過自己的言論來引導民意。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王石番(1995):《民意理論與實務》。台北:黎明。王小惠(1980):《青少年收看電視新聞的動機、主體性及收視程度之關聯性研究》。輔仁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王仕圖、吳慧敏(2003):〈深度訪談與案例演練〉,收錄於齊力、林本炫主編(2003),《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嘉義:南華大學教社所,95-113。王瑞德(2008年9月8日):《台灣名嘴真面目─放屁當爆料》。王瑞德部落格http://tw.myblog.yahoo.com/bm2acp/article?mid=7646&prev=14420&next=7226&l=f&fid=24文崇一(1989):《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台北:東華。江子芽(2001年11月),〈台灣到底怎麼了?李濤會把台灣帶到哪裡去?〉《財訊》,236期。李天任、藍莘等譯(1995):《大眾媒體研究:導論》,台北:亞太圖書。李金銓(1980):大眾傳播理論。台北:三民。李君順(2002),《民眾政治參與與新聞性談話節目收視動機、行為關聯性研究--以2002年台北市長選舉為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杜麗芳(1984),《台灣地區民眾收看電視新聞與氣象報告的動機與行為之研究》。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林倖妃(2009年7月),《被綁架的電視台》。天下雜誌第425期。林志明譯(2002),《布赫迪厄論電視》。台北市:麥田。(原書Pierre Bourdeu.〔1988〕. Sur la television.) 林嘉誠(1989):《政治心理形成與政治參與行為》。台北:台灣商務書局。林巧婷(1998):《新聞性電視叩應談話節目之論述過程研究-以溝通理論為分析架構》。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范麗娟(1994)。深度訪談簡介。戶外遊憩研究,7(2):25-35。洪泉湖(1998):《從政治學論公民教育的理論與實施》。載於《公民教育的理論與實施》。台北師大書苑。姚人多(2000):《論傅柯的《主體與權力》:一個批判性的導讀(上)》姚人多 ( 2006年1月 )。〈2100全民開講李濤,請再三思〉,《財訊雜誌》,1月號。南方朔(2009年7月21日):《南方朔觀點--美國有克朗凱,我們有名嘴》,中國時報時論廣場。翁秀琪(1992):《大眾傳播理論與實證》。台北:三民。高瑞松(1996):《政治性叩應電視節目內容的結構分析─以「2100全民開講—大選大家談」為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馬道容(2003年4月7日),《新聞局網站 爛蘋果幾為談話節目》,聯合報第2 版。馮建三譯 (1994)。《媒介經濟學》。台北:遠流 (原著:Picard, Robert G. (1989). Media Economics: concepts and issues. Sage)馮建三(1995)。《電視.觀眾與文化研究》,臺北:遠流。張大春(2009年8月4日),《果然有話--追求民主 別看政論節目》,蘋果日報專欄。張家琪(1985):《選民政治態度與選舉消息尋求動機及行為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張玉佩(1999):《當認同遇到隱喻:談隱喻在認同塑造的運作》。中華傳播學會論文。張莉萍(1999):《台北市民眾對有線電視財經節目的使用滿足與回饋型態之相關分析》。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張文輝(2003年1月3日),《節目劣質?全民開講:謝謝》,聯合報,第28版。郭秋永(1993):《政治參與》。台北:幼獅文化。郭力昕(2000年11月4日),《媒體政治塑造了非理性社會》,中國時報民意論壇。郭瓊俐(2003年3月10日),《公職人員不能當媒體主持人?利益迴避 陳文茜:很好笑》,聯合報第12版。曾薏蘋(2009年6月23日),《名嘴,忘了我是誰》,中國時報A4版。曾薏蘋、朱真楷(2009年6月23日),《劉益宏批名嘴 不能愛吃又要陳聰明下台》,中國時報A4版。曹競元(2009年6月30日),《全民開講流失19.6萬觀眾 李濤收視暴跌》,蘋果日報娛樂版。陳彥伯(1989):《新聞性電視談話節目主持人職場生涯發展之研究》。國立師範大學圖文傳播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陳明道(2006年4月15日),《名嘴政客媒體 合演治國荒謬鬧劇》。新台灣新聞週刊。陳夢梅(1989):《「新新聞」雜誌讀者使用動機與滿足研究》。私立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陳昭如(1994):《Call-in!地下電台:台灣新傳播文化的震撼與迷思》。台北:日臻出社。陳昭郎(1991):《農民收看農業電視節目行為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農業推廣學研究所主持研究計畫。盛治仁 ( 2005 )。〈電視談話性節目研究--來賓、議題結構及閱聽人特質分析〉,《新聞學研究》,84:163-203。許文宜(1994):《我國廣播電台電話交談(calling-in)節目之研究—打電話者(caller)的使用動機與媒介使用行為之關聯性分析》。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許淑貞(1995):《日據時期台灣的地方選舉與政治參與──以兩次民選市會議員及州會 議員為例(1935-1940)》。中興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黃淑慧(1984):《我國高中、大學女生政治參與意願研究》。台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程之行譯(1993):《傳播理論》。台北:遠流。彭芸(1986),《政治傳播-理論與實務》,台北:巨流。彭 芸 (1999a )。《談話性節目:誰參加談話性節目?誰當選?---三合一選舉中談話性節目的議題與來賓》。(國科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彭 芸 ( 1999b )。〈談話性政治:立法委員如何評估談話性節目〉,「1999年中華傳播年會」。彭芸 (2001)。〈1998年三合一選舉談話節目之內容分析〉。《新媒介與政治-理論與實證》。台北︰五南。彭芸(2002),《新媒介與政治》,台北:黎明。彭懷恩(2002),《政治傳播與溝通》,台北:風雲論壇。彭后諦(2006),《記者的過度商品化──以台灣電視新聞性談話節目中的記者為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游進忠(1996):《台北市民眾收看有線電視新聞之動機與滿足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楊志弘、莫季雍譯(1988):《傳播模式》。台北:正中。楊國樞,文崇一,吳聰賢,李亦園 (1994): 《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臺北:東華。楊志賢(2000):《台北市國中生內外控信念、家庭溝通型態與政治參與態度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楊意菁(2002):《民意公共性與媒體再現:以民調報導與談話節目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博士論文。楊意菁 ( 2004 )。〈民意與公共性:批判解讀臺灣電視談話節目〉,《新聞學研究》,79:1-47。蔡淑芬(1989):《電視新聞性節目觀賞者生活形態之研究》。政大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蔡詩萍(2009年6月25日):《我何以不想被稱為名嘴》。蔡詩萍部落格潘家慶(1986):《台灣地區民眾傳播行為研究》。台北:行政院國科會專題報告。鄭瑞城、曠湘霞(1983):《台灣地區成人收看電視的動機行為之研究》。台北:新聞局專題研究。鄭瑞城、陳世敏(1992):《電視使用程度與使用動機之研究──以台北市十八歲以上成人為例》。台北:行政院新聞局專題研究報告。劉貞秀(1995):《有線電視新聞類型節目的使用與滿足研究》。輔大大眾傳播 研究所碩士論文。蘋果日報綜合報導(2010年2月26日):《打火弟兄最受信賴 名嘴敬陪末座》。蘋果日報A2版。韓培爾(1998):《社會科學方法論》。台北:風雲論壇。蕭銘鈞(1998):《台灣大學生網路使用行為、動機、滿足程度與網路成癮現象初探》。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羅文輝(1994):《精確新聞報導》。台北:正中書局。目擊者:〈call-in節目監看大調查〉,第26期:29-31。目擊者:〈為民喉舌?還是口水大戰?〉,第27期:27-33。大成報(2002/09/03∼2002/02/10):〈談話節目收視率排行〉。聯合報(1998/01/17):〈美國脫口秀:深度廣度都兼顧,傑出藝人頻出頭〉。聯合報(1998/10/03):〈2100證實 政黨叩應部隊火力旺〉。二、英文部分Al-Jibouri, O. M.(1985).Social status, personal control and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mong aspiring leaders : Male-Female comparisons. (doctor dissertation, Washington State University.) Digital dissertations, AAT8610348.Becker, L. B., S Donwoody and S. Rafaeli (1983)Viewing Motivations for Cable: An Uses of Gratifications Approach. Journal of Broadcasting, 27:127-140.Blumler, J. G. (1979)The Role Theory in Uses and Gratifications Studies. Communication Research 6:1:9-36.Foucault, M. (1982). ‘The subject and power’, in H. L. Dreyfus & P. Rabinow. Michel Foucault: Beyond structuralism and hermeneutic. Sussex, UK.: Harvester Press. Pp.208-226.Glennie, E. J.(1997). Social capital and individual resources : The effects of the transition to adulthood on socio-political participation of men and women. (doctor dissertation, Duke University.) Digital dissertations, AAT 9814514.Greenberg, B. S. (1974) Gratifications of Television Viewing and Their Correlation for British Children. In E. Katz and J. G. Blumler (eds.). The Uses of communication: Current Perspectives on Gratifications Research, Beverly Hills, CA : Sage.Hal Himmelstein. (1984). Television Myth and the American Mind. USA: Praeger.Katz, E., Blumler M. Gurevitch and Hass(1993) On the Uses of Mass Media for Important Thing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50:340-359.Kim, J.(1997).On the interactions of news media ,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opinion formation , and participation :Deliberative democracy and the public sphere.(doctor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Digital dissertations ,AAT 9800881.Kwak, J. S.(1997).Schematic information processing : Contextual variations and effects on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doctor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Chicago.) Digital dissertations ,AAT 9728528Larmer and Meyer (1990).Mock the Democracy? You must be nuts!News Week, Mar. 20, 2000, pp.16Levy, M. R.and S. Windahl(1984) “Audience Activity and Gratification : A Conceptual Clarification and Exploratio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11:51-78.Livingstone,Sonia & Lunt, Peter(1994).Talk on Television : Audience Participation and Public Debate.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Livingstone,Sonia. M(1990).Making Sense of Television: The Psychology of Audience Interpretation. England:Pergamon PressMcleod, J . M. , C. R. Bybee and Durall J.A.(1982).Evaluation Media Performance by Gratification Sought and Received. Journalism Quarterly, 59:3-12.McQuail, D. (1985) With the Benefit of Mindsight :Reflections on Uses and Gratifications Research. in Michale and M. R. Levy (eds.) Mass Communication. England : PenguinMary Shen, Chin-Hui (1999)Participatory Current-Affairs Talkshows: Public Communication Revitalized on Television.Palmgreen, P and J. D. Rayburn(1981) Gratifications Discrepancies and News Program Choice. Communication Research 8:4:451-478Regis Debray, Teachers, Writers, Celebrities: The Intellectuals of Modern France (London: New Left Books, 1981), p.32Rubin, A. M. (1981).An Examination of Television Viewing Motivatio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8 :141-165.Smith, E. S.(1999).The making of citizens : Social capital and the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of youth.(doctor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Minnesota).Digital dissertations ,AAT 9937893.Weaver, D.& Drew,D.(1991).Voter Learning in the 1988 Presidential election: Did the debates and the Media Matter. Journalism Quarterly, 68, 27-37.Wener, L.A. (1982) Gratifications Sought and Obtained in Program Dependence: A Study of Network Evening News Program and 60 Minutes. Communication Research 9:4:539-560Windahl, S.(1981) Uses and Gratifications at the Crossroads. in C. G. Wilhoit and H. D. Bock (eds.) Mass Communication Review Yearbook, vol2, Beverly Hills, CA: Sage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新聞研究所
93451026
98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3451026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彭芸 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作者) 陳昀隆 zh_TW dc.creator (作者) 陳昀隆 zh_TW dc.date (日期) 2009 en_US dc.date.accessioned 5-九月-2013 14:30:32 (UTC+8) - dc.date.available 5-九月-2013 14:30:32 (UTC+8) -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5-九月-2013 14:30:32 (UTC+8) - dc.identifier (其他 識別碼) G0093451026 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60364 -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 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 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新聞研究所 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3451026 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8 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本文以名嘴現象為題,旨在探討名嘴在政論節目中,發表言論呈現的過程,希望從中描繪勾勒出名嘴與政論節目相互呈現的結果。本研究採取質化的研究方法,透過個案分析以及深度訪談的方式蒐集資料,包括以2100全民開講內容文本分析,以及各名嘴受訪的訪談資料。研究發現:第一,政論節目產製過程,名嘴與政論節目的互動是密不可分相互連結。第二,名嘴透過蒐集資料、言論呈現模式來保持自己在社會上的知名度。名嘴為了保持在社會上言論的影響力,透過爆料、情緒性言詞、或是論理原則進行評論時事,透過這些表演模式吸引觀眾的注意,政論節目也因為名嘴各自的特性,考量收視率而邀約符合節目屬性的名嘴。第三,名嘴知名度高漲後,人際關係產生變化,政商關係變得複雜,政商透過飯局與名嘴打通關係,希望針對新聞事件對名嘴解釋澄清,甚至希望名嘴在電視上代為發言,名嘴也因此開始會訂出各自自我人際關係的界線規範。第四,名嘴能否影響民意?大部分名嘴皆認為只能代表某種程度民意,但名嘴更希望能夠透過自己的言論來引導民意。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摘要……………………………………………………………………1第一章 緒論…………………………………………………………2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2第二節 台灣的政論節目…………………………………………………3第三節 名嘴與政論節目的關係 ………………………………………..16第四節 問題意識…………………………………………………………19第二章 文獻討論…………………………………………………………...20第一節 名嘴的消息來源與權力關係 …………………………………...20第二節 名嘴觀點的實踐場域…………………………………………….24第三節 國內其他政論節目相關研究…………………………………….31第四節 研究問題………………………………………………………….33第三章 研究方法……………………………………………………………34第一節 研究取徑與深度訪談……………………………………………..35第二節 研究設計…………………………………………………………..43第四章 研究分析……………………………………………………………47第一節 政論節目的產製過程……………………………………………..47第二節 名嘴到底是誰?…………………………………………………..50第三節 名嘴蒐集資料途徑………………………………………………..53第四節 探究名嘴知名度…………………………………………………..61第五節 名嘴的人際關係…………………………………………………..69第五章 結論…………………………………………………………78第一節 研究發現與延伸討論……………………………………………78第二節 研究限制…………………………………………………………87第三節 研究建議…………………………………………………………89第四節 結語………………………………………………………………91參考文獻………………………………………………………………95附錄一:政論節目主持人李濤訪談內容……………………………93 表次表1-1:台灣無線與有線頻道至播之政論節目一覽表(民98/9)…………9表3-1:受訪者參加節目次數………………………………………………..40表3-2:受訪者簡介…………………………………………………………..41表3-3:受訪者訪談情形……………………………………………………..42表3-3:章節安排………………………………………………………..46圖次圖4-1:名嘴類型模式……………………………………..…………….58圖4-2:電視台政論節目過程…………………………………………….61 zh_TW dc.format.extent 200743 bytes - dc.format.extent 137918 bytes - dc.format.extent 1072542 bytes -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 dc.language.iso en_US -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3451026 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名嘴 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知名度 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民意 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政論節目 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公共領域 zh_TW dc.title (題名) 我國政論節目名嘴現象之研究—以2100全民開講為例 zh_TW dc.title (題名) The research of a Commentator in Political Talk Show in Taiwan 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 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王石番(1995):《民意理論與實務》。台北:黎明。王小惠(1980):《青少年收看電視新聞的動機、主體性及收視程度之關聯性研究》。輔仁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王仕圖、吳慧敏(2003):〈深度訪談與案例演練〉,收錄於齊力、林本炫主編(2003),《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嘉義:南華大學教社所,95-113。王瑞德(2008年9月8日):《台灣名嘴真面目─放屁當爆料》。王瑞德部落格http://tw.myblog.yahoo.com/bm2acp/article?mid=7646&prev=14420&next=7226&l=f&fid=24文崇一(1989):《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台北:東華。江子芽(2001年11月),〈台灣到底怎麼了?李濤會把台灣帶到哪裡去?〉《財訊》,236期。李天任、藍莘等譯(1995):《大眾媒體研究:導論》,台北:亞太圖書。李金銓(1980):大眾傳播理論。台北:三民。李君順(2002),《民眾政治參與與新聞性談話節目收視動機、行為關聯性研究--以2002年台北市長選舉為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杜麗芳(1984),《台灣地區民眾收看電視新聞與氣象報告的動機與行為之研究》。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林倖妃(2009年7月),《被綁架的電視台》。天下雜誌第425期。林志明譯(2002),《布赫迪厄論電視》。台北市:麥田。(原書Pierre Bourdeu.〔1988〕. Sur la television.) 林嘉誠(1989):《政治心理形成與政治參與行為》。台北:台灣商務書局。林巧婷(1998):《新聞性電視叩應談話節目之論述過程研究-以溝通理論為分析架構》。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范麗娟(1994)。深度訪談簡介。戶外遊憩研究,7(2):25-35。洪泉湖(1998):《從政治學論公民教育的理論與實施》。載於《公民教育的理論與實施》。台北師大書苑。姚人多(2000):《論傅柯的《主體與權力》:一個批判性的導讀(上)》姚人多 ( 2006年1月 )。〈2100全民開講李濤,請再三思〉,《財訊雜誌》,1月號。南方朔(2009年7月21日):《南方朔觀點--美國有克朗凱,我們有名嘴》,中國時報時論廣場。翁秀琪(1992):《大眾傳播理論與實證》。台北:三民。高瑞松(1996):《政治性叩應電視節目內容的結構分析─以「2100全民開講—大選大家談」為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馬道容(2003年4月7日),《新聞局網站 爛蘋果幾為談話節目》,聯合報第2 版。馮建三譯 (1994)。《媒介經濟學》。台北:遠流 (原著:Picard, Robert G. (1989). Media Economics: concepts and issues. Sage)馮建三(1995)。《電視.觀眾與文化研究》,臺北:遠流。張大春(2009年8月4日),《果然有話--追求民主 別看政論節目》,蘋果日報專欄。張家琪(1985):《選民政治態度與選舉消息尋求動機及行為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張玉佩(1999):《當認同遇到隱喻:談隱喻在認同塑造的運作》。中華傳播學會論文。張莉萍(1999):《台北市民眾對有線電視財經節目的使用滿足與回饋型態之相關分析》。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張文輝(2003年1月3日),《節目劣質?全民開講:謝謝》,聯合報,第28版。郭秋永(1993):《政治參與》。台北:幼獅文化。郭力昕(2000年11月4日),《媒體政治塑造了非理性社會》,中國時報民意論壇。郭瓊俐(2003年3月10日),《公職人員不能當媒體主持人?利益迴避 陳文茜:很好笑》,聯合報第12版。曾薏蘋(2009年6月23日),《名嘴,忘了我是誰》,中國時報A4版。曾薏蘋、朱真楷(2009年6月23日),《劉益宏批名嘴 不能愛吃又要陳聰明下台》,中國時報A4版。曹競元(2009年6月30日),《全民開講流失19.6萬觀眾 李濤收視暴跌》,蘋果日報娛樂版。陳彥伯(1989):《新聞性電視談話節目主持人職場生涯發展之研究》。國立師範大學圖文傳播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陳明道(2006年4月15日),《名嘴政客媒體 合演治國荒謬鬧劇》。新台灣新聞週刊。陳夢梅(1989):《「新新聞」雜誌讀者使用動機與滿足研究》。私立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陳昭如(1994):《Call-in!地下電台:台灣新傳播文化的震撼與迷思》。台北:日臻出社。陳昭郎(1991):《農民收看農業電視節目行為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農業推廣學研究所主持研究計畫。盛治仁 ( 2005 )。〈電視談話性節目研究--來賓、議題結構及閱聽人特質分析〉,《新聞學研究》,84:163-203。許文宜(1994):《我國廣播電台電話交談(calling-in)節目之研究—打電話者(caller)的使用動機與媒介使用行為之關聯性分析》。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許淑貞(1995):《日據時期台灣的地方選舉與政治參與──以兩次民選市會議員及州會 議員為例(1935-1940)》。中興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黃淑慧(1984):《我國高中、大學女生政治參與意願研究》。台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程之行譯(1993):《傳播理論》。台北:遠流。彭芸(1986),《政治傳播-理論與實務》,台北:巨流。彭 芸 (1999a )。《談話性節目:誰參加談話性節目?誰當選?---三合一選舉中談話性節目的議題與來賓》。(國科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彭 芸 ( 1999b )。〈談話性政治:立法委員如何評估談話性節目〉,「1999年中華傳播年會」。彭芸 (2001)。〈1998年三合一選舉談話節目之內容分析〉。《新媒介與政治-理論與實證》。台北︰五南。彭芸(2002),《新媒介與政治》,台北:黎明。彭懷恩(2002),《政治傳播與溝通》,台北:風雲論壇。彭后諦(2006),《記者的過度商品化──以台灣電視新聞性談話節目中的記者為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游進忠(1996):《台北市民眾收看有線電視新聞之動機與滿足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楊志弘、莫季雍譯(1988):《傳播模式》。台北:正中。楊國樞,文崇一,吳聰賢,李亦園 (1994): 《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臺北:東華。楊志賢(2000):《台北市國中生內外控信念、家庭溝通型態與政治參與態度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楊意菁(2002):《民意公共性與媒體再現:以民調報導與談話節目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博士論文。楊意菁 ( 2004 )。〈民意與公共性:批判解讀臺灣電視談話節目〉,《新聞學研究》,79:1-47。蔡淑芬(1989):《電視新聞性節目觀賞者生活形態之研究》。政大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蔡詩萍(2009年6月25日):《我何以不想被稱為名嘴》。蔡詩萍部落格潘家慶(1986):《台灣地區民眾傳播行為研究》。台北:行政院國科會專題報告。鄭瑞城、曠湘霞(1983):《台灣地區成人收看電視的動機行為之研究》。台北:新聞局專題研究。鄭瑞城、陳世敏(1992):《電視使用程度與使用動機之研究──以台北市十八歲以上成人為例》。台北:行政院新聞局專題研究報告。劉貞秀(1995):《有線電視新聞類型節目的使用與滿足研究》。輔大大眾傳播 研究所碩士論文。蘋果日報綜合報導(2010年2月26日):《打火弟兄最受信賴 名嘴敬陪末座》。蘋果日報A2版。韓培爾(1998):《社會科學方法論》。台北:風雲論壇。蕭銘鈞(1998):《台灣大學生網路使用行為、動機、滿足程度與網路成癮現象初探》。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羅文輝(1994):《精確新聞報導》。台北:正中書局。目擊者:〈call-in節目監看大調查〉,第26期:29-31。目擊者:〈為民喉舌?還是口水大戰?〉,第27期:27-33。大成報(2002/09/03∼2002/02/10):〈談話節目收視率排行〉。聯合報(1998/01/17):〈美國脫口秀:深度廣度都兼顧,傑出藝人頻出頭〉。聯合報(1998/10/03):〈2100證實 政黨叩應部隊火力旺〉。二、英文部分Al-Jibouri, O. M.(1985).Social status, personal control and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mong aspiring leaders : Male-Female comparisons. (doctor dissertation, Washington State University.) Digital dissertations, AAT8610348.Becker, L. B., S Donwoody and S. Rafaeli (1983)Viewing Motivations for Cable: An Uses of Gratifications Approach. Journal of Broadcasting, 27:127-140.Blumler, J. G. (1979)The Role Theory in Uses and Gratifications Studies. Communication Research 6:1:9-36.Foucault, M. (1982). ‘The subject and power’, in H. L. Dreyfus & P. Rabinow. Michel Foucault: Beyond structuralism and hermeneutic. Sussex, UK.: Harvester Press. Pp.208-226.Glennie, E. J.(1997). Social capital and individual resources : The effects of the transition to adulthood on socio-political participation of men and women. (doctor dissertation, Duke University.) Digital dissertations, AAT 9814514.Greenberg, B. S. (1974) Gratifications of Television Viewing and Their Correlation for British Children. In E. Katz and J. G. Blumler (eds.). The Uses of communication: Current Perspectives on Gratifications Research, Beverly Hills, CA : Sage.Hal Himmelstein. (1984). Television Myth and the American Mind. USA: Praeger.Katz, E., Blumler M. Gurevitch and Hass(1993) On the Uses of Mass Media for Important Thing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50:340-359.Kim, J.(1997).On the interactions of news media ,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opinion formation , and participation :Deliberative democracy and the public sphere.(doctor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Digital dissertations ,AAT 9800881.Kwak, J. S.(1997).Schematic information processing : Contextual variations and effects on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doctor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Chicago.) Digital dissertations ,AAT 9728528Larmer and Meyer (1990).Mock the Democracy? You must be nuts!News Week, Mar. 20, 2000, pp.16Levy, M. R.and S. Windahl(1984) “Audience Activity and Gratification : A Conceptual Clarification and Exploratio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11:51-78.Livingstone,Sonia & Lunt, Peter(1994).Talk on Television : Audience Participation and Public Debate.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Livingstone,Sonia. M(1990).Making Sense of Television: The Psychology of Audience Interpretation. England:Pergamon PressMcleod, J . M. , C. R. Bybee and Durall J.A.(1982).Evaluation Media Performance by Gratification Sought and Received. Journalism Quarterly, 59:3-12.McQuail, D. (1985) With the Benefit of Mindsight :Reflections on Uses and Gratifications Research. in Michale and M. R. Levy (eds.) Mass Communication. England : PenguinMary Shen, Chin-Hui (1999)Participatory Current-Affairs Talkshows: Public Communication Revitalized on Television.Palmgreen, P and J. D. Rayburn(1981) Gratifications Discrepancies and News Program Choice. Communication Research 8:4:451-478Regis Debray, Teachers, Writers, Celebrities: The Intellectuals of Modern France (London: New Left Books, 1981), p.32Rubin, A. M. (1981).An Examination of Television Viewing Motivatio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8 :141-165.Smith, E. S.(1999).The making of citizens : Social capital and the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of youth.(doctor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Minnesota).Digital dissertations ,AAT 9937893.Weaver, D.& Drew,D.(1991).Voter Learning in the 1988 Presidential election: Did the debates and the Media Matter. Journalism Quarterly, 68, 27-37.Wener, L.A. (1982) Gratifications Sought and Obtained in Program Dependence: A Study of Network Evening News Program and 60 Minutes. Communication Research 9:4:539-560Windahl, S.(1981) Uses and Gratifications at the Crossroads. in C. G. Wilhoit and H. D. Bock (eds.) Mass Communication Review Yearbook, vol2, Beverly Hills, CA: Sage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