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contributor | 政大公行系 | en_US |
dc.creator (作者) | 杜文苓 | zh_TW |
dc.date (日期) | 2012-09 | en_US |
dc.date.accessioned | 10-九月-2013 14:11:26 (UTC+8) | - |
dc.date.available | 10-九月-2013 14:11:26 (UTC+8) | - |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 10-九月-2013 14:11:26 (UTC+8) | - |
dc.identifier.uri (URI) |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60687 | - |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 面對複雜難解的環境與科技風險問題,政府部門常倚賴專家評估,做為決策參考依據,使專家在現代風險決策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但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憑恃專家的風險管理模式,也有許多的侷限。在台灣,環保署於2008年在環評專案審查過程中創設專家會議機制,希望以「公民參與、專家代理」方式,解決環評重大爭議,但實施至今,成效眾說紛紜。為瞭解專家會議於環評制度內的運作課題,本文檢視近年來幾件重大環評爭議中之專家會議,分析專家審議中的科學知識產製過程,討論專家在此機制中的角色定位,從而解析現行制度程序設計背後所隱含之風險詮釋與治理觀點。研究設計上,我們透過焦點座談與深度訪談汲取專家會議與會人士的經驗與觀點,進行第一手資料的研讀分析,並輔以相關會議記錄以及剪報等二手資料的蒐集整理,嘗試呈現政府環境風險的管理模式與制度特色。研究初步顯示,現行專家會議制度設計,並未能突破環評專案審查中的科學知識生產困境,而其功能與位階的定位不明,更將「專家會議」置放在一個與「公民參與」衝突的尷尬位置。本文進一步釐清現行制度安排的價值預設與運作困境,並在提升環評決策品質的前提上,指出制度調整與改善方向之建議。 | en_US |
dc.format.extent | 2380390 bytes | - |
dc.format.mimetype | application/pdf | - |
dc.language.iso | en_US | - |
dc.relation (關聯) | 臺灣民主季刊, 9(3), 119-155 | en_US |
dc.subject (關鍵詞) | 風險管理;專家;環境影響評估;科學知識;公民參與 | en_US |
dc.title (題名) | 環評制度中的專家會議--被框架的專家理性 | zh_TW |
dc.type (資料類型) | article | e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