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學位論文

文章檢視/開啟

書目匯出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引文資訊

TAIR相關學術產出

題名 美中臺三角關係發展的國際政治經濟學分析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and Development of Washington-Beijing-Taipei Relations
作者 賴榮偉
Lai, Jung Wei
貢獻者 康榮寶
Kang, Jung Pao
賴榮偉
Lai, Jung Wei
關鍵詞 美中臺三角關係
國際政治經濟學
霸權穩定論
新功能主義
亞太戰略
「一個中國」原則
Washington-Beijing-Taipei Relations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hegemonic stability theory
neofunctionalism,
Asia-Pacific Strategy
One China policy
日期 2012
上傳時間 1-十月-2013 13:34:24 (UTC+8)
摘要 美中臺三角關係的發展,對於全球與區域發展深具重大的政經意涵。本文的目的在以國際政治經濟學的途徑,檢視美中臺三角關係的變遷。透過理論分析,此等研究成果方具累積性,否則易淪為「新聞分析」或是「情報分析」。
霸權穩定論是國際政治經濟學中新現實主義者的重要論述,其不僅是一種學術理論,其蘊含的政策意義更指引著現今霸權美國的對外作為。霸權穩定論所描繪的大國行為規律以及預測,亦成為觀察國際關係現象的重要指標。
歐巴馬執政以來的美國亞太戰略的發展,反映在美國對於亞太區域的高調重視,其「全球戰略重心東移」的意涵更涉及美中臺三角關係及亞太區域的秩序,自是引發外界的高度重視。
本論文的研究結果顯示,當前美國的亞太戰略發展,相當符合霸權穩定論的若干觀點:首先,目標上遏制中國崛起以確認其亞太區域之霸權維持;再者,實踐上更體現如「境外平衡者」等「成本負擔轉移」的作為。最後,於大國互動的夾縫中求生存的臺灣,更應把握理論的意涵,其對外行為必須更為審慎。
新功能主義則是立足歐洲整合經驗的主流理論,其不僅是一種學理,所蘊含的實踐意義更一度被視為官方哲學。學派所描繪的國家行為規律及啟示,亦成為觀察相似經驗國家互動的重要指標。
1980年代以來的兩岸關係一直有「政冷經熱」的特色。馬英九的「九二共識」致使海峽雙方有進一步深化制度性協商的基礎。惟兩岸始終存在的主權分歧並不容忽視,其亦成為制約彼此持續穩定交流的最大變數。
本論文的研究結果顯示,當前兩岸關係的發展,相當符合新功能主義的若干觀點:首先,交流的「擴溢」並非絕對,「一個中國」的政治分歧相當有可能致使雙方關係「溢回」;再者,理論的政策啟示更指引雙方未來交流的實際作為。臺灣應切實把握學理意涵,其對外行為必須更為審慎與務實。

關鍵詞:美中臺三角關係、國際政治經濟學、霸權穩定論、亞太戰略、境外平衡者、新功能主義、整合、「一個中國」原則、九二共識
The change of the Washington-Beijing-Taipei Relations is a noteworthy worldwide issue. The research purpose of the doctoral dissertation is to analyz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riangular relationship via the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The hegemonic stability theory is a brilliant exposition about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of neorealism and its theoretical implications has guided U.S. foreign policy. The hegemonic stability theory presents the capability of much more explaining and analyzing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With the rising of the Asia Pacific region in the 21st century, America’s strategic center is turning to the East. The Obama Administration’s strategy of its eastward shift will inevitably have an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triangle relations among the United States, China and Taiwan as well as the order of this entire region.
This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Asia-Pacific Strategy of Obama Administration is quite consistent with the main viewpoints of the hegemonic stability theory. The goal of the Obama Administration is to constraint China in order to sustain and strengthen America’s leadership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Therefore, offshore balancing is an important strategy to maintain its preponderance. According to practical theoretical meanings, Taiwan must act more prudently in pursuit of survival and power between great powers.
Based on the experience of European integration, neofunctionalism is the mainstream integration theory. It can provide some important indicators to analyze the similar situations of different states.
Ever since President Ma Ying-jeou won the election in March of 2008, with his 1992 consensus, the institutionalization of Cross-Strait consultation has been restarted in order to strengthen mutual peaceful development. However, there has been a dispute over sovereignty in the Taiwan-China relations and it has also become the most destabilizing factor.
This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ross-Strait relations is quite consistent with the main viewpoints of neofunctionalism. The spillover effects will not occur automatically in the process of the growing economic integration. The acknowledgement of the One China policy is the main variable in the Taiwan-China relations. It could produce spill-back effects. The theoretical implications can guide mutual active engagement. According to practical theoretical meanings, Taiwan must act more prudently in pursuit of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Keywords: Washington-Beijing-Taipei Relations,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hegemonic stability theory, Asia-Pacific Strategy, offshore balancer , neofunctionalism, integration, One China policy, 1992 Consensus
參考文獻 一、 中文
(一)專書
1. 中國大陸研究學會,中國大陸暨兩岸關係優勝論文集(臺北:中國大陸研究學會,1993年)。
2. 包宗和,時政導論—內政、外交與兩岸關係(臺北:永然文化出版公司,1993年)。
3. 石之瑜,兩岸關係的深層結構—文化發展與政治認知(臺北:永然,1992年)。
4. 石之瑜、李念祖,規範兩岸關係(臺北:五南,1992年)。
5. 朱文莉,國際政治經濟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
6. 朱張碧珠,國際關係:理論與實踐(臺北:三民書局,1995年)。
7.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編著,跨越歷史的鴻溝-兩岸交流十年的回顧與前瞻(臺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1997年)。
8.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編著,臺海兩岸關係說明書(臺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1994年)。
9. 何適,國際公法(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0年)。
10. 吳新興,整合理論與兩岸關係之研究(臺北:五南,1995年)。
11. 李英明,中共研究方法論(臺北:揚智文化,1996年)。
12. 李英明,中國大陸學(臺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
13. 李英明,鄧小平與後文革的中國大陸(臺北:時報文化出版,1995年)。
14. 李景治、羅天虹,國際戰略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年12月)。
15. 肖歡容,地區主義:理論的歷史演進(北京:北京廣播學院,2003年)。
16. 易君博,政治理論與研究方法(臺北:三民書局,1990年)。
17. 林碧炤,國際政治與外交政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3年)。
18. 張亞中,兩岸主權論(臺北:生智文化,1998年)。
19. 張亞中,兩岸統合論(臺北:生智,2002年)。
20. 彭澎,國際政治經濟學(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年)。
21. 舒煒光、邱仁宗主編,當代西方科學哲學述評(臺北:水牛圖書出版事業公司,1996年)。
22. 楊開煌、魏艾,中國大陸研究概論(臺北縣:國立空中大學,1995年)。
23. 趙建民,威權政治(臺北:幼獅文化,1994年)。
24. 樊勇明,西方國際政治經濟學(第二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25. 鴨武彥著,粘信士譯,國際統合理論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6年)。
26. 蘇嘉宏,派系模式與中共政治研究(臺北:永然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
(二)專書譯著
1. Barry B. Hughes,歐信宏、陳尚懋譯,最新國際政治新論-2002年革新重譯本(Continuity and Change in the World Politics)(臺北:韋伯文化,2002年),頁398-410。
2. Robert Ross著,國防部譯,中共崛起(臺北:國防部史政翻譯室,2002年)。
3. Ross Munro著,國防部譯,當前威脅:美國外交與國防政策的危機與契機(臺北:國防部史政翻譯室,2002年)。
4. 布魯諾‧弗雷,吳元湛譯,國際政治經濟學(重慶:重慶出版社,1987年)。
5. 李斯特(Friedrich List),政治經濟學的國民體系(北京:商務印書館, 2009年)。
6. 約瑟夫‧奈伊著,蔡東傑譯,美國霸權的矛盾與未來(臺北縣新店市:左岸文化,2002年),頁267-277。
7. 崔斯頓(Robert L. Sexton),萬哲鈺、楊秉訓譯,經濟學探索-理論與實例(臺北縣新店:桂冠,2003年),頁171-174。
8. 詹姆斯‧多爾蒂、小羅伯特‧普法爾茨格拉夫,閻學通、陳寒溪譯,爭論中的國際關係理論(第五版)(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2年),頁549。
9. 羅伯特‧吉爾平(Robert Gilpin),楊光宇等譯,國際關係的政治經濟分析(臺北:桂冠,1994年),頁82-90。
(三)專書論文
1. 吳玉山,「爭辯中的兩岸關係理論」,包宗和、吳玉山主編,爭辯中的兩岸關係理論(臺北:五南圖書,2011年),頁1。
2. 吳安家,「研究中共問題的方法」,吳安家,中共史學新探(臺北:幼獅出版社,1983年),頁397。
3. 林麗香,「政治互動」,趙建民主編,大陸研究與兩岸關係(臺北:晶典文化,2008年),頁241-268;
4. 馬祥佑,「經貿互動」,趙建民主編,大陸研究與兩岸關係(臺北:晶典文化,2008年),頁291-318。
(四)期刊論文
1. 王正毅,「爭論中的國際政治經濟學」,世界經濟與政治(北京市),第9期(2004年),頁76-77。
2. 王正毅,「國際政治經濟學:歷史、理論與方法」,歐洲(北京市),第1期(2002年),頁27-29。
3. 王啟明,「國際建制與霸權體系的維繫:以產品生命週期理論分析」,亞太研究通訊,第8期(2010年7月),頁143-145。
4. 王傳劍,「理性看待美國戰略重心東移」,外交評論(北京),第5期(2012年),頁42-55。
5. 王慧英,「從孤立主義到全球主義的演變看美國『重歐輕亞』外交戰略的形成」,湛江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廣東省湛江市),第17卷第3期(1996年9月),頁9-14。
6. 石之瑜,「兩岸關係中的國家觀與天下觀」,東亞季刊,第26卷第2期(1997年10月),頁37-48。
7. 朱鋒,「奧巴馬政府『轉身亞洲』戰略與中美關係」,現代國際關係(北京市),第4期(2012年),頁4-5。
8. 吳新興,「整合理論及其對中國問題解決的應用」,問題與研究,第34卷第2期(1995年2月),頁21。
9. 吳鵬翼,「兩岸整合的政經因素與ECFA效應分析」,龍華科技大學學報,第31期(2011年12月),頁168-170。
10. 宋學文,「從層次分析探討霸權穩定論:一個國際關係理論演化的研究方法」,問題與研究,第43卷第2期(2004年3、4月),頁171-196。
11. 李孔智,「試以新功能主義觀點評國統剛領之適用與調整」,立法院院聞,第24卷第九期(1996年9月),頁7-8。
12. 李永成,「美國現實主義者的『離岸制衡』戰略及其對中日關係的分析意義」,國際論壇(北京市),第9卷第4期(2007年7月),頁18-19。
13. 李英明,「馬總統連任後的兩岸關係分析」,展望與探索,第10卷第9期(2012年9月),頁90-91。
14. 於有慧,「近期兩岸關係中的美國因素」,中國大陸研究,第44卷第8期(2001年8月),頁50-51。
15. 於時語,「美對外戰略東移與大選年政治」,社會觀察(上海市),第5期(2012年),頁66-68。
16. 林宗達,「國際關係攻勢現實主義理論之評析」,朝陽人文社會學刊,第9卷第2期(2011年2月),頁65、79-80。
17. 初國華,「美國的中國觀點及其對臺政策:從柯林頓、小布希到歐巴馬」,育達科大學報,第33期(2012年12月),頁73-75。
18. 邵宗海,「兩岸領導人會晤可能性之探討」,理論與政策,10卷3期(1996年夏季號),頁34-42。
19. 邱坤玄,「霸權穩定論與冷戰後中(共)美權力關係」,東亞季刊,第31卷第3期(2000年夏季),頁3。
20. 邱淑美,「兩岸關係與歐盟經驗(下)」,新世紀智庫論壇,第13期(2001年3月),頁98-99。
21. 韋宗友,「美國戰略重心東移及其對東亞秩序的影響」,國際觀察(上海市),第6期(2012年),頁64-65。
22. 唐彥林,「美國對中國軟實力的評估及對中國軟實力建設的啟示」,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雙月刊)(北京市),第6期(2009年),頁15-19。
23. 馬振崗,「『中美戰略競爭論』剖析」,國際問題研究(北京市),第6期(2010年),頁29-33。
24. 張凱銘,「多重平衡觀點下的美國亞太戰略」,APEC通訊,第157期(2012年10月),頁8。
25. 張登及,「希拉蕊訪問大陸周邊國家戰略意涵:攻勢現實主義分析」,展望與探索,第10卷第8期(2012年8月),頁11-16。
26. 張登及,「展望歐巴馬連任後的臺美『中』三邊關係」,展望與探索,第10卷第12期(2012年10月),頁6。
27. 張榮恭,「堅定而不破壞氣氛緩和而不喪失原則─評辜振甫的融冰之旅」,共黨問題研究,第24卷第11期(1998年11月),頁2。
28. 梁亞濱,「從利益攸關方到戰略再保證:霸權衰落下的中美關係」,當代亞太(北京市),3期(2010年),頁28-29。
29. 盛斌,「美國視角下的亞太區域一體化新戰略與中國的對策選擇-透視『泛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議』的發展」,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天津市),第4期(2010年),頁69-75。
30. 郭榮光,「中共對兩岸關係的態度」,共黨問題研究,第24卷第2期(1998年2月),頁119-120。
31. 陳一新,「從歐巴馬就職演說看美國內外政策走向與臺美『中』關係」,展望與探索,第11卷第2期(2013年2月),頁13-16。
32. 陳一新,「歐巴馬勝選後的美國霸權領導與美中臺關係」,展望與探索,第6卷第11期(2008年11月),頁6-11。
33. 陳文生,「布希政府反恐安全戰略及其挑戰:伊拉克經驗的檢討」,政治科學論叢,第25期(2005年9月),頁8-9、14-18。
34. 陳欣之,「霸權治理的省思:權力消長與權威起伏」,問題與研究,第49卷第1期(2010年3月),頁59-63。
35. 陳德昇,「中共現階段對臺人事調整與政策取向」,展望與探索,第11卷第2期(2013年2月),頁2-3。
36. 游智偉、陳政一,「中共對臺政策之理性與組織過程分析:以2002-2010年的政策變化為例」,中國大陸研究,第54卷第4期(2011年12月),頁66-68。
37. 馮淑蘭,「評米爾斯海默的『離岸制衡』戰略-兼論進攻型現實主義與單邊主義的關係」,經濟與社會發展(廣西省南寧市),第3卷第5期(2005年5月),頁34-36。
38. 黃偉峰,「歐盟整合模式與兩岸主權爭議之解析」,歐美研究,第31卷第1期(2001年3月),頁129-172。
39. 楊雪冬,「國家與市場:國際政治經濟學的觀點」,世界經濟與政治(北京市),第9期(1997年),頁23-24。
40. 趙建民,「中西方『中共研究』的偏態─兼評『中共研究方法論上的幾個問題』」,中國大陸研究,第29卷第8期(1987年2月),頁64-68。
41. 趙建民,「美國的『中共研究』評價:過去、現況與未來」,美國月刊,第6卷第6期(1991年6月),頁113-121。
42. 趙建民,「海峽兩岸統一政策之比較」,問題與研究,第34卷第3期(1995年3月),頁10-11。
43. 劉大年,「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對臺灣的啟示」,展望與探索,第10卷第4期(2012年4月),頁18-23。
44. 劉濤、李永強,「美國全球戰略重心東移與東亞地區安全」,求索(湖南省長沙市),第9期(2012年),頁 227。
45. 樊勇明,「霸權穩定論的理論與政策」,現代國際關係(北京市),第9期(2000年),頁21-22。
46. 蔡榮祥,「小布希政府時期之美中臺三角關係的持續與變遷」,臺灣國際研究季刊,第3卷第1期(2007年春季號),頁72。
47. 鄭端耀,「國際關係「新自由制度主義」理論之評析」,問題與研究,第36卷第12期(1997年12月),頁9-14。
48. 盧倩儀,「整合理論與歐盟條約修改之研究—以歐盟憲法條約與里斯本條約為例」,政治科學論叢,第46期(2010年12月),頁119-130。
49. 蕭全政,「東亞『區域主義』的發展與臺灣的角色」,政治科學論叢,第14期(2001年6月),頁201-222。
50. 賴怡忠,「簡評歐巴馬2011年亞太之旅-美國亞太戰略回歸基本面?」,新世紀智庫論壇,第56期(2011年12月30日),頁97。
51. 賴榮偉,「中共政治研究之派系模式探討」,東亞季刊,第29卷第4期(1998年10月),頁130-131。
52. 閻靜,「理解當代西方國際政治經濟學」,社會科學戰線(長春市),第4期(2005年),頁186-187。
53. 顏建發,「馬英九邁向以中國中心之戰略思維的困境與挑戰」,臺灣國際研究季刊,第6卷第2期(2010年夏季號),頁71-72。
54. 羅至美,「歐盟統合的多樣性路徑與對兩岸關係的政策意涵」,問題與研究,第49卷第3期(2010年9月),頁15-16。
55. 鐘龍彪,「『巧實力』戰略與奧巴馬新外交」,現代國際關係(北京市),第5期(2009年),頁7-9。
(五)學位論文
1. 薛美瑜,「國際關係中統合理論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外交研究所碩士論文(1987年),頁4-11。
(六)研討會論文
1. 吳玉山,「臺灣的大陸政策:結構與理性」,兩岸關係理論研討會(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主辦,1998年11月),頁11。
2. 高朗,「從整合理論分析兩岸間整合的條件與困境」,兩岸關係理論研討會(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主辦,1998年11月),頁1-2。
3. 郭正亮,「中共『一國兩制』原則的總省思」,香港主權移轉一週年的回顧與展望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大陸事務暨政策研究基金會主辦,1998年6月),頁1-2。
4. 趙建民,「『典範』建立與兩岸關係─兼論香港之角色」,第二屆「世界新格局與兩岸關係」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主辦,1998年),頁179。
(七)研究計畫
1. 陳榮驤,臺商對中國大陸經濟發展之貢獻計畫報告書(臺北:國立臺北大學亞洲研究中心自主研究計畫案,2010年12月),頁50-124。
(八)報紙
1. 楊明暐,「協同作戰謀定後動「歐巴馬主義」展現成效」,中國時報,2011年10月22日,版A3。
(九)網際網路
1. 〈兩岸統計〉,行政院大陸委員會,(2013年3月23日)。
2. 「2012年1-12月全國吸收外商直接投資情況」,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2013年1月23日,(2013年3月23日)。
3. 「九二共識 馬英九相關談話」,聯合新聞網,2008年5月15日,(2013年5月24日)。
4. 「中國經濟指標半數超越美國」,中時電子報,2012年12月5日,(2013年3月24日)。
5. 「中國增世界銀行投票權成第三大股東」,BBC中文網,2012年4月25日,(2013年3月24日)。
6. 「日本配合美國軍事戰略調整牽制中國」,新華網,2012年12月27日,(2013年3月24日)。
7. 「日飆國防預算達1.6兆」,蘋果日報,2013年1月9日,(2013年3月24日)。
8. 「主要國家國內生產毛額(GDP)」,經濟部統計處,(2013年3月24日)。
9. 「伊拉克戰爭正式結束 美國埋單要4萬億美元」,中國評論新聞網,2011年12月16日,(2013年5月24日)。
10. 「年度綜合分析報告」,行政院大陸委員會,(2013年5月24日)。
11. 「兩岸統計」,行政院大陸委員會,(2013年5月24日)。
12. 「兩岸貨幣清算機制啟動」,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13年2月21日,(2013年3月24日)。
13. 「金磚五國呼籲IMF及時實施改革」,BBC中文網,2012年6月18日,< http://www.bbc.co.uk/zhongwen/trad/world/2012/06/120618_brics_g20.shtml>(2013年3月24日)。
14. 「美國淪落高負債國家」,蘋果日報,2011年8月5日,(2013年5月24日)。
15. 「馬總統:兩岸政治對話 現在還不需要」,聯合新聞網,2013年4月9日,<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4/7817776.shtml#ixzz2QPyZdSZc>(2013年5月24日)。
16. 「國臺辦發言人回應馬英九政治對話立場:兩岸民間已在思考探討政治性議題」,新華網,2013年4月11日,(2013年4月23日)。
17. 「答客問」,行政院大陸委員會,(1999年3月23日)。
18. 李英明,「釣島爭端美日並非同一陣線」,中時電子報,2013年1月28日,(2013年3月24日)。
19. 施正鋒,「統合理論與臺灣」,施正鋒政治學博士,2001年4月28日,(2013年3月24日)。
20. 陳一新,「友好中國美重新詮釋亞洲戰略」,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2013年1月16日,(2013年3月24日)。
21. 楊永明,「美國亞太安全戰略之理論分析」,楊永明國際事務首頁,< http://club.ntu.edu.tw/~yang/paper-10.htm>(2013年3月23日)。
22. 蘇起,「『【一個中國,各自表述】共識的史實』序:「一個中國,各自表述」共識的意義與貢獻」,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2001年11月4日,(2013年3月24日)。

二、 英文
(一)專書
1. Arquilla, John and David Ronfeldt, The Emergence of Noopolitik: Toward an American Information Strategy (Santa Monica, CA: Rand, 1999).
2. Deutsh, Karl W., et al., Political Community and the North Atlantic Area: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in the Light of Historical Experience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57).
3. Gilpin, Robert, U.S. Power and the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New York: Basic Books, 1975), p. 40.
4. Gilpin, War and Change in World Politic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1).
5. Goldstein, Joshua S., Long Cycles: Prosperity and War in the Modern Age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88).
6. Haas, Ernst B., Beyond the Nation-State: Functionalism and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Stanford,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64).
7. Haas, Ernst B., The Uniting of Europe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58).
8. Keohane, Robert O. and Joseph S. Nye, Power and Interdependence (Boston: Longman, 2001).
9. Keohane, Robert O., After Hegemony: Cooperation and Discord in the World Political Economy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4).
10. Kindleberger, Charles. P., The World in Depression 1929-1939 (London: Allen Lane The Penguin Press, 1973).
11. Kuhn, Thomas S.,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62).
12. Lairson, Thomas D. and David Skidmore,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The Struggle for Power and Wealth (Fort Worth :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College Publishers, 1993).
13. Lampton, David M. ed., Policy Implementation in Post-Mao Chin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7).
14. Lieber, Robert, No Common Power: Understanding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New York: Harper Collins College Publishers, 1995).
15. Lieberthal, Kenneth & Michel Oksenberg, Policy Making in China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8).
16. Lindberg, Leon N. and Stuart A. Scheingold, Europe`s Would-be Policy: Patterns of Change in the European Community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1970).
17. Mearsheimer, John J., The Tragedy of Great Power Politics (New York: W. W. Norton Company, 2001).
18. Miller, Delbert C., Handbook of Research Design and Social Measurement (Newbury Park: Sage Publications, 1991).
19. Mitrany, David, A Working Peace System: An Argument for the Functional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Chicago: Quadrangle Books, 1966).
20. Neill, Michael O’, The Politics of European Integration: A Reader (London: Routledge, 1996).
21. Nye, Joseph S., J r., Soft Power: The Means to Success in World Politics (New York: Public Affairs, 2004).
22. Nye, Joseph S., J r., Peace in Parts: Integration and Conflict in Regional Organization (Boston: Little, Brown, 1971).
23. Pentland, Charles, International Theory and European Integration ( London: Faber and Faber, 1973).
24. Pye, Lucian W., The Dynamics of Chinese Politics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Oelgeschlager, Gunn & Hain, 1981).
25. Russett, Bruce M., Grasping the Democratic Peace: Principles for a Post-Cold War World (Princeton, N. 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5).
26. Schurmann, Franz, Ideology and Organization in Communist China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68).
27. Shue, Vivienne, The Reach of the State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28. Walder, Andrew G., Communist Neo-Traditionalism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6).
29. Waltz, Kenneth N., Man, the State, and War: A Theoretical Analysis (New York :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c2001).
(三)專書論文
1. Hollist, W. Ladd and James A. Caporaso,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Research: What Is It and Where Do We Turn For Concepts and Theory?” in W. Ladd Hollist and F. LaMond Tullis, eds., An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First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Yearbook (Boulder: Westview Press, 1985), p. 40.
2. Keohane, Robert O. and Joseph S. Nye, “International Interdependence and Integration,” in Fred I Greenstein and Nelson W. Polsby, eds., Handbook of Political Science Vol. 8: International Politics (Mass: Addison-Wesley Pub. Co., 1975).
3. Keohane, Robert O., “The Demand for International Regime,” in Stephen D. Krasner, ed., International Regime (Ithaca, New York: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83) , pp. 141-171.
4. Lieberthal, Kenneth and Wang Jisi, “Addressing U.S.-China Strategic Distrust,” John L. Thornton China Center Monograph Series, no. 4, March 2012 (Washington, DC: John L. Thornton China Center at Brookings, 2012), pp. 1-50.
5. Rapkin, David P., “World Leadership,” George Modelskin ed., Exploring Long Cycles (London: Francis Pinter, 1987), pp. 131-132.
6. Tsou, Tang, “Prolegomenon to the study of informal Groups in CCP Politics,” Tang Tsou,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 Post-Mao Reforms: A Historical Perspective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6).
(四)期刊論文
1. Brzezinski, Zbigniew and John J. Mearsheimer, “Clash of the Titans,” Foreign Policy, No. 146 (Jan/Feb2005), pp. 46-50.
2. Christensen, Thomas J., “Fostering Stability or Creating a Monster? The Rise of China and U.S. Policy toward East Asia,”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31, No. 1 (Summer 2006), pp.81-83.
3. Ikenberry, G. John, “The Rise of China and the Future of the West: Can the Liberal System Survive?” Foreign Affairs, Vol. 87, No. 1 (January/February 2008), pp. 23-37.
4. Kindleberger, Charles. P., “Dominance and Leadership in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y,” International Studies, Vol. 25, No. 2 (June 1981), pp. 242-259.
5. Layne, Christopher, “From Preponderance to Offshore Balancing: America’s Future Grand Strategy,”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22, No. 1 (Summer 1997), pp.87-124.
6. Linberg, Leon N., “Political Integration as a Multidimensional Phenomenon Requiring Multivariate Measurement,”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 24, No. 4 (Autumn, 1970), pp. 649-729.
7. Mearsheimer, John J., “The Future of the American Pacifier,” Foreign Affairs, Vol. 80, No. 5 (September/October 2001), pp. 46-61.
8. Nathan, Andrew J., “A Factionalism Model for CCP Politics, ” The China Quarterly (London), No. 53 (Mar, 1973).
9. Nossel, Suzanne, “Smart Power,” Foreign Affairs, Vol.83, No.2 (2004), pp.131-142.
10. Nye, Joseph S., Jr., “Soft Power,” Foreign Policy, No. 80 (1990), pp. 153-171.
11. Nye, Joseph S., Jr., “The Decline of America’s Soft power,” Foreign Affairs, Vol. 83, No. 3 (May/June 2004), pp. 13-21.
12. Sandholtz, Wayne and John Zysman, “1992: Recasting the European Bargain,” World Politics, Vol. 42, No. 1 (Oct., 1989), pp. 95-128.
13. Schmitter, Philippe C., “Three Neo-Functional Hypotheses about International Integration,”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 23, No. 4 (Winter, 1969), pp. 836-868.
14. Snidal, Duncan, “The Limits of Hegemonic Stability Theory,”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 39, No. 4 (Autumn 1985), pp. 579-614.
(五)網際網路
1. “Countries Ranked by Military Strength(2013),” GFP, 17 February, 2013, (24 March, 2013).
2. Clinton, Hillary, “America’s Pacific Century,” Foreign Policy, November 2011, (24 March, 2013).
3. Clinton, Hillary, “America`s Engagement in the Asia-Pacific,” U.S. Department of State, 28 October, 2010, (24 March, 2013).
4. Clinton, Hillary, “Remarks on Regional Architecture in Asia: Principles and Priorities,” U.S. Department of State, 12 January, 2010, (24 March, 2013).
5. 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 Library of Congress, China’s Foreign Policy and “Soft Power” In South America, Asia, And Africa, 110th Congress 2d Session, S. PRT. 110-46, April 2008, pp. 1-131, (24 March, 2013).
6. Garamone, Jim, “Panetta Describes U.S. Shift in Asia-Pacific,” U.S. Department of Defense, 1 June, 2012, (24 March, 2013).
7. Lum, Thomas, Wayne M. Morrison, and Bruce Vaughn, China’s “Soft Power” in Southeast Asia, 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s Report, RL34310, 4 January, 2008, pp. 1-21, (24 March, 2013).
8. Manyin, Mark E. et al., Pivot to the Pacific? The Obama Administration’s “Rebalancing” Toward Asia, 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s Report, R42448, 28 March, 2012, pp.1-9, (24 March, 2013).
9. Nye, Joseph S., Jr., “Think Again: Soft Power,” Foreign Policy, 1 March, 2006, (24 March, 2013).
10. Nye, Joseph S., Jr., “The Rise of China’s Soft Power,” 29 December, 2005, Belfer Center, (24 March, 2013).
11. Panetta, Leon, “The US Rebalance Towards the Asia-Pacific,” The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Strategic Studies, 2 June, 2012, (24 March, 2013).
12. Shambaugh, David, “China and the U.S.: A Marriage of Convenience,” Brookings, 6 January, 2009, (24 March, 2013).
13. Stockholm International Peace Research Institute, “SIPRI Yearbook 2012,” Stockholm International Peace Research Institute, (24 March, 2013).
14. The Associated Press, “U.S. ‘is back’ is in Asia,” Secretary of State Hillary Clinton Declares,” NYDailyNews.com, 21 June, 2009, (24 March, 2013).
15. The Chicago Council on Global Affairs in Partnership with EAI, “Soft Power in Asia: Results of a 2008 Multinational Survey of Public Opinion,” The Chicago Council on Global Affairs, pp. 1-18, (24 March, 2013).
16. The Commission on America’s National Interests, America’s National Interests, A Report from The Commission on America’s National Interests, July, 2000, pp. 1-53, (24 May, 2013).
17. U.S. Department of Defense, “Sustaining U.S. Global Leadership: Priorities for 21st Century Defense,” U.S. Department of Defense, January 2012, (24 March, 2013).
描述 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
東亞研究所
92260501
101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22605012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康榮寶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 Kang, Jung Pao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 (作者) 賴榮偉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作者) Lai, Jung Weien_US
dc.creator (作者) 賴榮偉zh_TW
dc.creator (作者) Lai, Jung Weien_US
dc.date (日期) 2012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十月-2013 13:34:24 (UTC+8)-
dc.date.available 1-十月-2013 13:34:24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十月-2013 13:34:24 (UTC+8)-
dc.identifier (其他 識別碼) G0922605012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61191-
dc.description (描述) 博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東亞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2260501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1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美中臺三角關係的發展,對於全球與區域發展深具重大的政經意涵。本文的目的在以國際政治經濟學的途徑,檢視美中臺三角關係的變遷。透過理論分析,此等研究成果方具累積性,否則易淪為「新聞分析」或是「情報分析」。
霸權穩定論是國際政治經濟學中新現實主義者的重要論述,其不僅是一種學術理論,其蘊含的政策意義更指引著現今霸權美國的對外作為。霸權穩定論所描繪的大國行為規律以及預測,亦成為觀察國際關係現象的重要指標。
歐巴馬執政以來的美國亞太戰略的發展,反映在美國對於亞太區域的高調重視,其「全球戰略重心東移」的意涵更涉及美中臺三角關係及亞太區域的秩序,自是引發外界的高度重視。
本論文的研究結果顯示,當前美國的亞太戰略發展,相當符合霸權穩定論的若干觀點:首先,目標上遏制中國崛起以確認其亞太區域之霸權維持;再者,實踐上更體現如「境外平衡者」等「成本負擔轉移」的作為。最後,於大國互動的夾縫中求生存的臺灣,更應把握理論的意涵,其對外行為必須更為審慎。
新功能主義則是立足歐洲整合經驗的主流理論,其不僅是一種學理,所蘊含的實踐意義更一度被視為官方哲學。學派所描繪的國家行為規律及啟示,亦成為觀察相似經驗國家互動的重要指標。
1980年代以來的兩岸關係一直有「政冷經熱」的特色。馬英九的「九二共識」致使海峽雙方有進一步深化制度性協商的基礎。惟兩岸始終存在的主權分歧並不容忽視,其亦成為制約彼此持續穩定交流的最大變數。
本論文的研究結果顯示,當前兩岸關係的發展,相當符合新功能主義的若干觀點:首先,交流的「擴溢」並非絕對,「一個中國」的政治分歧相當有可能致使雙方關係「溢回」;再者,理論的政策啟示更指引雙方未來交流的實際作為。臺灣應切實把握學理意涵,其對外行為必須更為審慎與務實。

關鍵詞:美中臺三角關係、國際政治經濟學、霸權穩定論、亞太戰略、境外平衡者、新功能主義、整合、「一個中國」原則、九二共識
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The change of the Washington-Beijing-Taipei Relations is a noteworthy worldwide issue. The research purpose of the doctoral dissertation is to analyz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riangular relationship via the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The hegemonic stability theory is a brilliant exposition about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of neorealism and its theoretical implications has guided U.S. foreign policy. The hegemonic stability theory presents the capability of much more explaining and analyzing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With the rising of the Asia Pacific region in the 21st century, America’s strategic center is turning to the East. The Obama Administration’s strategy of its eastward shift will inevitably have an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triangle relations among the United States, China and Taiwan as well as the order of this entire region.
This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Asia-Pacific Strategy of Obama Administration is quite consistent with the main viewpoints of the hegemonic stability theory. The goal of the Obama Administration is to constraint China in order to sustain and strengthen America’s leadership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Therefore, offshore balancing is an important strategy to maintain its preponderance. According to practical theoretical meanings, Taiwan must act more prudently in pursuit of survival and power between great powers.
Based on the experience of European integration, neofunctionalism is the mainstream integration theory. It can provide some important indicators to analyze the similar situations of different states.
Ever since President Ma Ying-jeou won the election in March of 2008, with his 1992 consensus, the institutionalization of Cross-Strait consultation has been restarted in order to strengthen mutual peaceful development. However, there has been a dispute over sovereignty in the Taiwan-China relations and it has also become the most destabilizing factor.
This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ross-Strait relations is quite consistent with the main viewpoints of neofunctionalism. The spillover effects will not occur automatically in the process of the growing economic integration. The acknowledgement of the One China policy is the main variable in the Taiwan-China relations. It could produce spill-back effects. The theoretical implications can guide mutual active engagement. According to practical theoretical meanings, Taiwan must act more prudently in pursuit of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Keywords: Washington-Beijing-Taipei Relations,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hegemonic stability theory, Asia-Pacific Strategy, offshore balancer , neofunctionalism, integration, One China policy, 1992 Consensus
en_US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方法論 7
第三節 概念界定與研究範圍 12
第四節 研究架構 14
第二章 研究途徑:國際政治經濟學 16
第一節 國際政治經濟學的發展 17
第二節 兩大典範:現實主義與自由主義 23
第三節 本章小結 32
第三章 霸權穩定論與美國的亞太戰略發展 34
第一節 理論的觀點 37
第二節 理論與實踐 47
第三節 本章小結 68
第四章 新功能主義與兩岸關係的發展 69
第一節 理論的觀點 71
第二節 理論與實踐 81
第三節 本章小結 107
第五章 結論 109
第一節 研究發現 110
第二節 研究建議 116
參考文獻 119
zh_TW
dc.format.extent 9958951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language.iso en_US-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22605012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美中臺三角關係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國際政治經濟學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霸權穩定論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新功能主義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亞太戰略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一個中國」原則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Washington-Beijing-Taipei Relations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hegemonic stability theory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neofunctionalism,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Asia-Pacific Strategy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One China policyen_US
dc.title (題名) 美中臺三角關係發展的國際政治經濟學分析zh_TW
dc.title (題名)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and Development of Washington-Beijing-Taipei Relations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 中文
(一)專書
1. 中國大陸研究學會,中國大陸暨兩岸關係優勝論文集(臺北:中國大陸研究學會,1993年)。
2. 包宗和,時政導論—內政、外交與兩岸關係(臺北:永然文化出版公司,1993年)。
3. 石之瑜,兩岸關係的深層結構—文化發展與政治認知(臺北:永然,1992年)。
4. 石之瑜、李念祖,規範兩岸關係(臺北:五南,1992年)。
5. 朱文莉,國際政治經濟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
6. 朱張碧珠,國際關係:理論與實踐(臺北:三民書局,1995年)。
7.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編著,跨越歷史的鴻溝-兩岸交流十年的回顧與前瞻(臺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1997年)。
8.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編著,臺海兩岸關係說明書(臺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1994年)。
9. 何適,國際公法(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0年)。
10. 吳新興,整合理論與兩岸關係之研究(臺北:五南,1995年)。
11. 李英明,中共研究方法論(臺北:揚智文化,1996年)。
12. 李英明,中國大陸學(臺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
13. 李英明,鄧小平與後文革的中國大陸(臺北:時報文化出版,1995年)。
14. 李景治、羅天虹,國際戰略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年12月)。
15. 肖歡容,地區主義:理論的歷史演進(北京:北京廣播學院,2003年)。
16. 易君博,政治理論與研究方法(臺北:三民書局,1990年)。
17. 林碧炤,國際政治與外交政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3年)。
18. 張亞中,兩岸主權論(臺北:生智文化,1998年)。
19. 張亞中,兩岸統合論(臺北:生智,2002年)。
20. 彭澎,國際政治經濟學(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年)。
21. 舒煒光、邱仁宗主編,當代西方科學哲學述評(臺北:水牛圖書出版事業公司,1996年)。
22. 楊開煌、魏艾,中國大陸研究概論(臺北縣:國立空中大學,1995年)。
23. 趙建民,威權政治(臺北:幼獅文化,1994年)。
24. 樊勇明,西方國際政治經濟學(第二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25. 鴨武彥著,粘信士譯,國際統合理論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6年)。
26. 蘇嘉宏,派系模式與中共政治研究(臺北:永然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
(二)專書譯著
1. Barry B. Hughes,歐信宏、陳尚懋譯,最新國際政治新論-2002年革新重譯本(Continuity and Change in the World Politics)(臺北:韋伯文化,2002年),頁398-410。
2. Robert Ross著,國防部譯,中共崛起(臺北:國防部史政翻譯室,2002年)。
3. Ross Munro著,國防部譯,當前威脅:美國外交與國防政策的危機與契機(臺北:國防部史政翻譯室,2002年)。
4. 布魯諾‧弗雷,吳元湛譯,國際政治經濟學(重慶:重慶出版社,1987年)。
5. 李斯特(Friedrich List),政治經濟學的國民體系(北京:商務印書館, 2009年)。
6. 約瑟夫‧奈伊著,蔡東傑譯,美國霸權的矛盾與未來(臺北縣新店市:左岸文化,2002年),頁267-277。
7. 崔斯頓(Robert L. Sexton),萬哲鈺、楊秉訓譯,經濟學探索-理論與實例(臺北縣新店:桂冠,2003年),頁171-174。
8. 詹姆斯‧多爾蒂、小羅伯特‧普法爾茨格拉夫,閻學通、陳寒溪譯,爭論中的國際關係理論(第五版)(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2年),頁549。
9. 羅伯特‧吉爾平(Robert Gilpin),楊光宇等譯,國際關係的政治經濟分析(臺北:桂冠,1994年),頁82-90。
(三)專書論文
1. 吳玉山,「爭辯中的兩岸關係理論」,包宗和、吳玉山主編,爭辯中的兩岸關係理論(臺北:五南圖書,2011年),頁1。
2. 吳安家,「研究中共問題的方法」,吳安家,中共史學新探(臺北:幼獅出版社,1983年),頁397。
3. 林麗香,「政治互動」,趙建民主編,大陸研究與兩岸關係(臺北:晶典文化,2008年),頁241-268;
4. 馬祥佑,「經貿互動」,趙建民主編,大陸研究與兩岸關係(臺北:晶典文化,2008年),頁291-318。
(四)期刊論文
1. 王正毅,「爭論中的國際政治經濟學」,世界經濟與政治(北京市),第9期(2004年),頁76-77。
2. 王正毅,「國際政治經濟學:歷史、理論與方法」,歐洲(北京市),第1期(2002年),頁27-29。
3. 王啟明,「國際建制與霸權體系的維繫:以產品生命週期理論分析」,亞太研究通訊,第8期(2010年7月),頁143-145。
4. 王傳劍,「理性看待美國戰略重心東移」,外交評論(北京),第5期(2012年),頁42-55。
5. 王慧英,「從孤立主義到全球主義的演變看美國『重歐輕亞』外交戰略的形成」,湛江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廣東省湛江市),第17卷第3期(1996年9月),頁9-14。
6. 石之瑜,「兩岸關係中的國家觀與天下觀」,東亞季刊,第26卷第2期(1997年10月),頁37-48。
7. 朱鋒,「奧巴馬政府『轉身亞洲』戰略與中美關係」,現代國際關係(北京市),第4期(2012年),頁4-5。
8. 吳新興,「整合理論及其對中國問題解決的應用」,問題與研究,第34卷第2期(1995年2月),頁21。
9. 吳鵬翼,「兩岸整合的政經因素與ECFA效應分析」,龍華科技大學學報,第31期(2011年12月),頁168-170。
10. 宋學文,「從層次分析探討霸權穩定論:一個國際關係理論演化的研究方法」,問題與研究,第43卷第2期(2004年3、4月),頁171-196。
11. 李孔智,「試以新功能主義觀點評國統剛領之適用與調整」,立法院院聞,第24卷第九期(1996年9月),頁7-8。
12. 李永成,「美國現實主義者的『離岸制衡』戰略及其對中日關係的分析意義」,國際論壇(北京市),第9卷第4期(2007年7月),頁18-19。
13. 李英明,「馬總統連任後的兩岸關係分析」,展望與探索,第10卷第9期(2012年9月),頁90-91。
14. 於有慧,「近期兩岸關係中的美國因素」,中國大陸研究,第44卷第8期(2001年8月),頁50-51。
15. 於時語,「美對外戰略東移與大選年政治」,社會觀察(上海市),第5期(2012年),頁66-68。
16. 林宗達,「國際關係攻勢現實主義理論之評析」,朝陽人文社會學刊,第9卷第2期(2011年2月),頁65、79-80。
17. 初國華,「美國的中國觀點及其對臺政策:從柯林頓、小布希到歐巴馬」,育達科大學報,第33期(2012年12月),頁73-75。
18. 邵宗海,「兩岸領導人會晤可能性之探討」,理論與政策,10卷3期(1996年夏季號),頁34-42。
19. 邱坤玄,「霸權穩定論與冷戰後中(共)美權力關係」,東亞季刊,第31卷第3期(2000年夏季),頁3。
20. 邱淑美,「兩岸關係與歐盟經驗(下)」,新世紀智庫論壇,第13期(2001年3月),頁98-99。
21. 韋宗友,「美國戰略重心東移及其對東亞秩序的影響」,國際觀察(上海市),第6期(2012年),頁64-65。
22. 唐彥林,「美國對中國軟實力的評估及對中國軟實力建設的啟示」,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雙月刊)(北京市),第6期(2009年),頁15-19。
23. 馬振崗,「『中美戰略競爭論』剖析」,國際問題研究(北京市),第6期(2010年),頁29-33。
24. 張凱銘,「多重平衡觀點下的美國亞太戰略」,APEC通訊,第157期(2012年10月),頁8。
25. 張登及,「希拉蕊訪問大陸周邊國家戰略意涵:攻勢現實主義分析」,展望與探索,第10卷第8期(2012年8月),頁11-16。
26. 張登及,「展望歐巴馬連任後的臺美『中』三邊關係」,展望與探索,第10卷第12期(2012年10月),頁6。
27. 張榮恭,「堅定而不破壞氣氛緩和而不喪失原則─評辜振甫的融冰之旅」,共黨問題研究,第24卷第11期(1998年11月),頁2。
28. 梁亞濱,「從利益攸關方到戰略再保證:霸權衰落下的中美關係」,當代亞太(北京市),3期(2010年),頁28-29。
29. 盛斌,「美國視角下的亞太區域一體化新戰略與中國的對策選擇-透視『泛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議』的發展」,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天津市),第4期(2010年),頁69-75。
30. 郭榮光,「中共對兩岸關係的態度」,共黨問題研究,第24卷第2期(1998年2月),頁119-120。
31. 陳一新,「從歐巴馬就職演說看美國內外政策走向與臺美『中』關係」,展望與探索,第11卷第2期(2013年2月),頁13-16。
32. 陳一新,「歐巴馬勝選後的美國霸權領導與美中臺關係」,展望與探索,第6卷第11期(2008年11月),頁6-11。
33. 陳文生,「布希政府反恐安全戰略及其挑戰:伊拉克經驗的檢討」,政治科學論叢,第25期(2005年9月),頁8-9、14-18。
34. 陳欣之,「霸權治理的省思:權力消長與權威起伏」,問題與研究,第49卷第1期(2010年3月),頁59-63。
35. 陳德昇,「中共現階段對臺人事調整與政策取向」,展望與探索,第11卷第2期(2013年2月),頁2-3。
36. 游智偉、陳政一,「中共對臺政策之理性與組織過程分析:以2002-2010年的政策變化為例」,中國大陸研究,第54卷第4期(2011年12月),頁66-68。
37. 馮淑蘭,「評米爾斯海默的『離岸制衡』戰略-兼論進攻型現實主義與單邊主義的關係」,經濟與社會發展(廣西省南寧市),第3卷第5期(2005年5月),頁34-36。
38. 黃偉峰,「歐盟整合模式與兩岸主權爭議之解析」,歐美研究,第31卷第1期(2001年3月),頁129-172。
39. 楊雪冬,「國家與市場:國際政治經濟學的觀點」,世界經濟與政治(北京市),第9期(1997年),頁23-24。
40. 趙建民,「中西方『中共研究』的偏態─兼評『中共研究方法論上的幾個問題』」,中國大陸研究,第29卷第8期(1987年2月),頁64-68。
41. 趙建民,「美國的『中共研究』評價:過去、現況與未來」,美國月刊,第6卷第6期(1991年6月),頁113-121。
42. 趙建民,「海峽兩岸統一政策之比較」,問題與研究,第34卷第3期(1995年3月),頁10-11。
43. 劉大年,「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對臺灣的啟示」,展望與探索,第10卷第4期(2012年4月),頁18-23。
44. 劉濤、李永強,「美國全球戰略重心東移與東亞地區安全」,求索(湖南省長沙市),第9期(2012年),頁 227。
45. 樊勇明,「霸權穩定論的理論與政策」,現代國際關係(北京市),第9期(2000年),頁21-22。
46. 蔡榮祥,「小布希政府時期之美中臺三角關係的持續與變遷」,臺灣國際研究季刊,第3卷第1期(2007年春季號),頁72。
47. 鄭端耀,「國際關係「新自由制度主義」理論之評析」,問題與研究,第36卷第12期(1997年12月),頁9-14。
48. 盧倩儀,「整合理論與歐盟條約修改之研究—以歐盟憲法條約與里斯本條約為例」,政治科學論叢,第46期(2010年12月),頁119-130。
49. 蕭全政,「東亞『區域主義』的發展與臺灣的角色」,政治科學論叢,第14期(2001年6月),頁201-222。
50. 賴怡忠,「簡評歐巴馬2011年亞太之旅-美國亞太戰略回歸基本面?」,新世紀智庫論壇,第56期(2011年12月30日),頁97。
51. 賴榮偉,「中共政治研究之派系模式探討」,東亞季刊,第29卷第4期(1998年10月),頁130-131。
52. 閻靜,「理解當代西方國際政治經濟學」,社會科學戰線(長春市),第4期(2005年),頁186-187。
53. 顏建發,「馬英九邁向以中國中心之戰略思維的困境與挑戰」,臺灣國際研究季刊,第6卷第2期(2010年夏季號),頁71-72。
54. 羅至美,「歐盟統合的多樣性路徑與對兩岸關係的政策意涵」,問題與研究,第49卷第3期(2010年9月),頁15-16。
55. 鐘龍彪,「『巧實力』戰略與奧巴馬新外交」,現代國際關係(北京市),第5期(2009年),頁7-9。
(五)學位論文
1. 薛美瑜,「國際關係中統合理論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外交研究所碩士論文(1987年),頁4-11。
(六)研討會論文
1. 吳玉山,「臺灣的大陸政策:結構與理性」,兩岸關係理論研討會(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主辦,1998年11月),頁11。
2. 高朗,「從整合理論分析兩岸間整合的條件與困境」,兩岸關係理論研討會(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主辦,1998年11月),頁1-2。
3. 郭正亮,「中共『一國兩制』原則的總省思」,香港主權移轉一週年的回顧與展望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大陸事務暨政策研究基金會主辦,1998年6月),頁1-2。
4. 趙建民,「『典範』建立與兩岸關係─兼論香港之角色」,第二屆「世界新格局與兩岸關係」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主辦,1998年),頁179。
(七)研究計畫
1. 陳榮驤,臺商對中國大陸經濟發展之貢獻計畫報告書(臺北:國立臺北大學亞洲研究中心自主研究計畫案,2010年12月),頁50-124。
(八)報紙
1. 楊明暐,「協同作戰謀定後動「歐巴馬主義」展現成效」,中國時報,2011年10月22日,版A3。
(九)網際網路
1. 〈兩岸統計〉,行政院大陸委員會,(2013年3月23日)。
2. 「2012年1-12月全國吸收外商直接投資情況」,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2013年1月23日,(2013年3月23日)。
3. 「九二共識 馬英九相關談話」,聯合新聞網,2008年5月15日,(2013年5月24日)。
4. 「中國經濟指標半數超越美國」,中時電子報,2012年12月5日,(2013年3月24日)。
5. 「中國增世界銀行投票權成第三大股東」,BBC中文網,2012年4月25日,(2013年3月24日)。
6. 「日本配合美國軍事戰略調整牽制中國」,新華網,2012年12月27日,(2013年3月24日)。
7. 「日飆國防預算達1.6兆」,蘋果日報,2013年1月9日,(2013年3月24日)。
8. 「主要國家國內生產毛額(GDP)」,經濟部統計處,(2013年3月24日)。
9. 「伊拉克戰爭正式結束 美國埋單要4萬億美元」,中國評論新聞網,2011年12月16日,(2013年5月24日)。
10. 「年度綜合分析報告」,行政院大陸委員會,(2013年5月24日)。
11. 「兩岸統計」,行政院大陸委員會,(2013年5月24日)。
12. 「兩岸貨幣清算機制啟動」,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13年2月21日,(2013年3月24日)。
13. 「金磚五國呼籲IMF及時實施改革」,BBC中文網,2012年6月18日,< http://www.bbc.co.uk/zhongwen/trad/world/2012/06/120618_brics_g20.shtml>(2013年3月24日)。
14. 「美國淪落高負債國家」,蘋果日報,2011年8月5日,(2013年5月24日)。
15. 「馬總統:兩岸政治對話 現在還不需要」,聯合新聞網,2013年4月9日,<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4/7817776.shtml#ixzz2QPyZdSZc>(2013年5月24日)。
16. 「國臺辦發言人回應馬英九政治對話立場:兩岸民間已在思考探討政治性議題」,新華網,2013年4月11日,(2013年4月23日)。
17. 「答客問」,行政院大陸委員會,(1999年3月23日)。
18. 李英明,「釣島爭端美日並非同一陣線」,中時電子報,2013年1月28日,(2013年3月24日)。
19. 施正鋒,「統合理論與臺灣」,施正鋒政治學博士,2001年4月28日,(2013年3月24日)。
20. 陳一新,「友好中國美重新詮釋亞洲戰略」,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2013年1月16日,(2013年3月24日)。
21. 楊永明,「美國亞太安全戰略之理論分析」,楊永明國際事務首頁,< http://club.ntu.edu.tw/~yang/paper-10.htm>(2013年3月23日)。
22. 蘇起,「『【一個中國,各自表述】共識的史實』序:「一個中國,各自表述」共識的意義與貢獻」,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2001年11月4日,(2013年3月24日)。

二、 英文
(一)專書
1. Arquilla, John and David Ronfeldt, The Emergence of Noopolitik: Toward an American Information Strategy (Santa Monica, CA: Rand, 1999).
2. Deutsh, Karl W., et al., Political Community and the North Atlantic Area: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in the Light of Historical Experience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57).
3. Gilpin, Robert, U.S. Power and the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New York: Basic Books, 1975), p. 40.
4. Gilpin, War and Change in World Politic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1).
5. Goldstein, Joshua S., Long Cycles: Prosperity and War in the Modern Age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88).
6. Haas, Ernst B., Beyond the Nation-State: Functionalism and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Stanford,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64).
7. Haas, Ernst B., The Uniting of Europe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58).
8. Keohane, Robert O. and Joseph S. Nye, Power and Interdependence (Boston: Longman, 2001).
9. Keohane, Robert O., After Hegemony: Cooperation and Discord in the World Political Economy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4).
10. Kindleberger, Charles. P., The World in Depression 1929-1939 (London: Allen Lane The Penguin Press, 1973).
11. Kuhn, Thomas S.,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62).
12. Lairson, Thomas D. and David Skidmore,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The Struggle for Power and Wealth (Fort Worth :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College Publishers, 1993).
13. Lampton, David M. ed., Policy Implementation in Post-Mao Chin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7).
14. Lieber, Robert, No Common Power: Understanding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New York: Harper Collins College Publishers, 1995).
15. Lieberthal, Kenneth & Michel Oksenberg, Policy Making in China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8).
16. Lindberg, Leon N. and Stuart A. Scheingold, Europe`s Would-be Policy: Patterns of Change in the European Community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1970).
17. Mearsheimer, John J., The Tragedy of Great Power Politics (New York: W. W. Norton Company, 2001).
18. Miller, Delbert C., Handbook of Research Design and Social Measurement (Newbury Park: Sage Publications, 1991).
19. Mitrany, David, A Working Peace System: An Argument for the Functional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Chicago: Quadrangle Books, 1966).
20. Neill, Michael O’, The Politics of European Integration: A Reader (London: Routledge, 1996).
21. Nye, Joseph S., J r., Soft Power: The Means to Success in World Politics (New York: Public Affairs, 2004).
22. Nye, Joseph S., J r., Peace in Parts: Integration and Conflict in Regional Organization (Boston: Little, Brown, 1971).
23. Pentland, Charles, International Theory and European Integration ( London: Faber and Faber, 1973).
24. Pye, Lucian W., The Dynamics of Chinese Politics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Oelgeschlager, Gunn & Hain, 1981).
25. Russett, Bruce M., Grasping the Democratic Peace: Principles for a Post-Cold War World (Princeton, N. 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5).
26. Schurmann, Franz, Ideology and Organization in Communist China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68).
27. Shue, Vivienne, The Reach of the State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28. Walder, Andrew G., Communist Neo-Traditionalism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6).
29. Waltz, Kenneth N., Man, the State, and War: A Theoretical Analysis (New York :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c2001).
(三)專書論文
1. Hollist, W. Ladd and James A. Caporaso,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Research: What Is It and Where Do We Turn For Concepts and Theory?” in W. Ladd Hollist and F. LaMond Tullis, eds., An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First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Yearbook (Boulder: Westview Press, 1985), p. 40.
2. Keohane, Robert O. and Joseph S. Nye, “International Interdependence and Integration,” in Fred I Greenstein and Nelson W. Polsby, eds., Handbook of Political Science Vol. 8: International Politics (Mass: Addison-Wesley Pub. Co., 1975).
3. Keohane, Robert O., “The Demand for International Regime,” in Stephen D. Krasner, ed., International Regime (Ithaca, New York: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83) , pp. 141-171.
4. Lieberthal, Kenneth and Wang Jisi, “Addressing U.S.-China Strategic Distrust,” John L. Thornton China Center Monograph Series, no. 4, March 2012 (Washington, DC: John L. Thornton China Center at Brookings, 2012), pp. 1-50.
5. Rapkin, David P., “World Leadership,” George Modelskin ed., Exploring Long Cycles (London: Francis Pinter, 1987), pp. 131-132.
6. Tsou, Tang, “Prolegomenon to the study of informal Groups in CCP Politics,” Tang Tsou,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 Post-Mao Reforms: A Historical Perspective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6).
(四)期刊論文
1. Brzezinski, Zbigniew and John J. Mearsheimer, “Clash of the Titans,” Foreign Policy, No. 146 (Jan/Feb2005), pp. 46-50.
2. Christensen, Thomas J., “Fostering Stability or Creating a Monster? The Rise of China and U.S. Policy toward East Asia,”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31, No. 1 (Summer 2006), pp.81-83.
3. Ikenberry, G. John, “The Rise of China and the Future of the West: Can the Liberal System Survive?” Foreign Affairs, Vol. 87, No. 1 (January/February 2008), pp. 23-37.
4. Kindleberger, Charles. P., “Dominance and Leadership in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y,” International Studies, Vol. 25, No. 2 (June 1981), pp. 242-259.
5. Layne, Christopher, “From Preponderance to Offshore Balancing: America’s Future Grand Strategy,”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22, No. 1 (Summer 1997), pp.87-124.
6. Linberg, Leon N., “Political Integration as a Multidimensional Phenomenon Requiring Multivariate Measurement,”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 24, No. 4 (Autumn, 1970), pp. 649-729.
7. Mearsheimer, John J., “The Future of the American Pacifier,” Foreign Affairs, Vol. 80, No. 5 (September/October 2001), pp. 46-61.
8. Nathan, Andrew J., “A Factionalism Model for CCP Politics, ” The China Quarterly (London), No. 53 (Mar, 1973).
9. Nossel, Suzanne, “Smart Power,” Foreign Affairs, Vol.83, No.2 (2004), pp.131-142.
10. Nye, Joseph S., Jr., “Soft Power,” Foreign Policy, No. 80 (1990), pp. 153-171.
11. Nye, Joseph S., Jr., “The Decline of America’s Soft power,” Foreign Affairs, Vol. 83, No. 3 (May/June 2004), pp. 13-21.
12. Sandholtz, Wayne and John Zysman, “1992: Recasting the European Bargain,” World Politics, Vol. 42, No. 1 (Oct., 1989), pp. 95-128.
13. Schmitter, Philippe C., “Three Neo-Functional Hypotheses about International Integration,”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 23, No. 4 (Winter, 1969), pp. 836-868.
14. Snidal, Duncan, “The Limits of Hegemonic Stability Theory,”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 39, No. 4 (Autumn 1985), pp. 579-614.
(五)網際網路
1. “Countries Ranked by Military Strength(2013),” GFP, 17 February, 2013, (24 March, 2013).
2. Clinton, Hillary, “America’s Pacific Century,” Foreign Policy, November 2011, (24 March, 2013).
3. Clinton, Hillary, “America`s Engagement in the Asia-Pacific,” U.S. Department of State, 28 October, 2010, (24 March, 2013).
4. Clinton, Hillary, “Remarks on Regional Architecture in Asia: Principles and Priorities,” U.S. Department of State, 12 January, 2010, (24 March, 2013).
5. 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 Library of Congress, China’s Foreign Policy and “Soft Power” In South America, Asia, And Africa, 110th Congress 2d Session, S. PRT. 110-46, April 2008, pp. 1-131, (24 March, 2013).
6. Garamone, Jim, “Panetta Describes U.S. Shift in Asia-Pacific,” U.S. Department of Defense, 1 June, 2012, (24 March, 2013).
7. Lum, Thomas, Wayne M. Morrison, and Bruce Vaughn, China’s “Soft Power” in Southeast Asia, 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s Report, RL34310, 4 January, 2008, pp. 1-21, (24 March, 2013).
8. Manyin, Mark E. et al., Pivot to the Pacific? The Obama Administration’s “Rebalancing” Toward Asia, 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s Report, R42448, 28 March, 2012, pp.1-9, (24 March, 2013).
9. Nye, Joseph S., Jr., “Think Again: Soft Power,” Foreign Policy, 1 March, 2006, (24 March, 2013).
10. Nye, Joseph S., Jr., “The Rise of China’s Soft Power,” 29 December, 2005, Belfer Center, (24 March, 2013).
11. Panetta, Leon, “The US Rebalance Towards the Asia-Pacific,” The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Strategic Studies, 2 June, 2012, (24 March, 2013).
12. Shambaugh, David, “China and the U.S.: A Marriage of Convenience,” Brookings, 6 January, 2009, (24 March, 2013).
13. Stockholm International Peace Research Institute, “SIPRI Yearbook 2012,” Stockholm International Peace Research Institute, (24 March, 2013).
14. The Associated Press, “U.S. ‘is back’ is in Asia,” Secretary of State Hillary Clinton Declares,” NYDailyNews.com, 21 June, 2009, (24 March, 2013).
15. The Chicago Council on Global Affairs in Partnership with EAI, “Soft Power in Asia: Results of a 2008 Multinational Survey of Public Opinion,” The Chicago Council on Global Affairs, pp. 1-18, (24 March, 2013).
16. The Commission on America’s National Interests, America’s National Interests, A Report from The Commission on America’s National Interests, July, 2000, pp. 1-53, (24 May, 2013).
17. U.S. Department of Defense, “Sustaining U.S. Global Leadership: Priorities for 21st Century Defense,” U.S. Department of Defense, January 2012, (24 March, 2013).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