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contributor | 日文系 | en_US |
dc.creator (作者) | 黃錦容 | zh_TW |
dc.date (日期) | 2009.06 | en_US |
dc.date.accessioned | 12-六月-2014 10:00:41 (UTC+8) | - |
dc.date.available | 12-六月-2014 10:00:41 (UTC+8) | - |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 12-六月-2014 10:00:41 (UTC+8) | - |
dc.identifier.uri (URI) |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66658 | - |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 名著《「粹」的構造》(1930)是分析日本傳統「粹」(iki)的文化現象的經典佳作。哲學家九鬼周造(1888-1941)得自於海德格的詮釋學因素啟發,嘗試用柏格森與胡塞爾、海德格《存在與時間》的概念系統,以更鮮明規格化的解讀揭示「粹」的意涵。九鬼以江戶末期深川藝妓的特質為本,橫跨歌舞伎、清元、浮世繪、文様等各藝術層面,勾勒出「粹」的理想。本論文由九鬼的成長經歷,鋪陳他來自於「失父記憶與藝妓的心」的「粹」的哀愁,並由九鬼在「粹」的定義與演繹詮釋方法上所使用的「普遍化的語言精神」與具體事實性的「民族特殊個性的存在」,確認其實證性格的詮釋學方法。再以江戶藝妓的邊緣詩學所展現的「媚態」、「骨氣」、「死心」等特質,說明江戶「色道」遊樂哲學中「粹」的虛幻美學意識。檢視日本近代由「粹」的「色」轉化為「愛(love)」的過程中,「粹」的二元性緊張所顯現的「粹」的戀愛觀與他者性。再以1930年代日本思想家對現代主義抵抗的「近代的超克」觀點,解析九鬼東洋同一性「帝國主義」主張中呈現的慾望敘事特質,詮釋「粹」周邊的日本文化本質與近代性,論證九鬼《「粹」的構造》一書以海德格詮釋學進行東洋哲學實踐性的實證意義與歷史評價。 | en_US |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 http://readopac2.ncl.edu.tw/nclJournal/search/detail.jsp?dtdId=000040&search_type=detail&la=ch&checked=&unchecked=&sysId=0006576561 | en_US |
dc.format.extent | 176 bytes | - |
dc.format.mimetype | text/html | - |
dc.language.iso | en_US | - |
dc.relation (關聯) | 中外文學, 38(2), 11-61 | en_US |
dc.subject (關鍵詞) | 粹 ; 九鬼周造 ; 粹的構造 ; 粹的戀愛觀 ; 文化記憶 ; 近代的超克 ; Iki ; Kuki-syuzou ; The Structure of Iki ; Love concept of iki ; Cultural memory ; Overcoming modernity | en_US |
dc.title (題名) | 「粹」:九鬼周造召喚的文化記憶 | zh_TW |
dc.type (資料類型) | article | e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