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學位論文
文章檢視/開啟
書目匯出
-
題名 高科技產業全球生產網絡下的國家角色困境
Role Conflicts of the State in the Global Production Network of High-Tech Industry作者 李翰林
Li, Han Lin貢獻者 杜文苓
Tu, Wen Ling
李翰林
Li, Han Lin關鍵詞 高科技產業
統管理性
反身性現代化
中科三期
霄裡溪
毒管法日期 2013 上傳時間 12-八月-2014 14:06:17 (UTC+8) 摘要 本研究從傅柯統管理性(governentality)理論及Beck的風險社會與反身性現代化理論的角度,來討論在全球生產網絡之下台灣高科技產業發展歷程裡的國家角色問題。做為國家培植重點策略工業的高科技產業,被社會認為是先進、低污染、高獲利的產業。由於發展型國家統管理性的成功運用,讓台灣在高科技產業全球生產網絡中佔有一席之地,成為東亞後進國家發展典範之一。高科技產業也成為1990年代後台灣成長最快,投資金額最高的產業類別。透過理論回顧與個案分析,本研究希望藉著分析國家機關、公民社會等重要行動者的相關文獻、報導、論述與行為來回答下列問題:在全球生產網絡下,國家機關扶植高科技產業的政策背後隱含著何種價值?在台灣發展歷程中,新自由主義以及發展型國家如何逐步成為國家理性和統管理性?當風險社會逐漸形成,國家機關又如何回應新興風險帶來的衝擊?針對高科技產業發展帶來的新興風險,公民社會透過何種方式途徑去制衡影響國家機關以改變舊有統管理性?本研究認為在台灣經濟發展過程中,由於退出聯合國與中美斷交等因素的衝擊,國民黨政府統治正當性逐漸減弱。為了持續統治台灣,重視經濟發展的新自由主義遂取代單純的維持政權存續而成為國家理性。國家機關透過引進技術、排除障礙和提供優惠等政策手段,在加上威權統治下對公民社會、環境與勞工權益的忽視和壓制,來引導和扶植高科技產業發展。本研究藉由檢視了霄裡溪污染、中科三期、中科四期與日月光污染等高科技發展過程的重大爭議案例。發現雖經過政黨輪替,但後續執政的民進黨政府仍接續運用過去的發展型國家統管理性,透過土地徵收設立科學園區、提供租稅優惠和維持低度環境管制方式來促使高科技產業繼續擴張。但在民主化後,高科技產業發展過程中所產生的風險及副作用也逐漸於公民社會浮現,產生統管危機。而促使倡議團體與居民緊密合作,透過行政、立法、司法、監察與國際供應鏈施壓等方式,利用國家機關內部的相互制衡關係。希望能改變過去政府只注重經濟發展的發展型國家統管理性模式,使其朝向重視多元價值與風險管理的反身性統管化方向改變。雖然其一時之間仍無法完全跳脫舊有模式,但由於預警原則、資訊透明公開和公民參與等帶來統管藝術與管制技術的創新與變革,使統管理性能漸往反身性統管化的方向前進。藉由面對和處理新興風險歷程中的多元價值激盪與衝突,新自由主義國家理性亦逐漸受反身性現代化影響而改變。國家機關應體認除了發展經濟外,其亦有保護環境、保障人民健康與社會安全的職責,故應成為促使社會各種價值平等對話的價值平衡者。在科技與產業生態快速變化的今日,其亦應了解已無法再預先規劃經濟發展路徑。而必須以建構並維持公平、安全的產業發展環境來替代過去方式。成為「價值平衡者」以及「公平安全產業環境的建構者」,才是國家角色的新定位。 參考文獻 英文部分:Baert, P. (2005). Philosophy of the Social Sciences: Towards Pragmatism. Cambridge: Polity Press.Berger, P. L., & Luckmann, T. (1967).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a treatise in the sociology of knowledge. New York: Doubleday.Bower, J. L., & Christensen, C. M. (1995). Disruptive Technologies: Catching the Wave.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73(1), 43-53. Buchstein, H., & Jörke, D. (2012). The Argumentative Turn Toward Deliberative Democracy: Habermas’s Contribution and Foucauldian Critique. In F. Fischer & H. Gottweis (Eds.), The Argumentative Turn Revisited. Durham and London: Duke University Press.Cashmore, M. (2004). The role of science in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process and procedure versus purpose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ory.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Review, 24(4), 403-426. Chiu, H.-M. (2010). Ecological Modernisation or Enduring Environmental Conflict? Environmental Change in the Development of Taiwan`s High-tech industry. (Ph. D De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ESSEX. Christoff, P. (1996). Ecological modernisation, ecological modernities. Environmental Politics, 5(3), 476-500. Coe, N. M., Dicken, P., & Hess, M. (2008). Global production networks: realizing the potential. 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 8, 271-295. Dean, M. (2010). Governmentality : power and rule in modern society (2nd ed.). Los Angles, Calif. ; London: SAGE.Douglas, M., & Wildavsky, A. B. (1982). Risk and culture : an essay on the selection of technical and environmental dangers.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Dryzek, J. S. (1997). The politics of the earth : environmental discourses. Oxford ;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Dryzek, J. S., Downes, D., Hunold, C., Schlosberg, D., & Hernes, H.-K. (2003). Green states and social movements : environmentalism in the United States, United Kingdom, Germany, and Norway. Oxford ;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Dunleavy, P., & O`Leary, B. (1987). Theories of the state : the politics of liberal democracy. Basingstoke, Hampshire: Macmillan Press.Ernst, D., & Kim, L. (2002). Global production networks, knowledge diffusion, and local capability formation. Research Policy, 31(8–9), 1417-1429. Evans, P. B. (1979). Dependent development : the alliance of multinational, state, and local capital in Brazil.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Evans, P. B. (1995). Embedded autonomy : states and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Evans, P. B., Rueschemeyer, D., & Skocpol, T. (1985). Bringing the state back in. Cambridge Cambridgeshire ;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Fischer, F. (2003). Reframing public policy : discursive politics and deliberative practices. Oxford ;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Fischer, F. (2009). Democracy and expertise : reorienting policy inquir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Fischer, F., & Gottweis, H. (2012). The argumentative turn revisited : public policy as communicative practice. Durham [N.C.]: Duke University Press.Foucault, M. (2007). Security, territory, population : lectures at the Collège de France, 1977-78 (M. Senellart, F. Ewald & A. Fontana Eds.). Basingstoke ;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 République Française.Foucault, M. (2008). The birth of biopolitics : lectures at the Collège de France, 1978-79 (M. Senellart Ed.). Basingstoke England ;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Fox, C. J., & Miller, H. T. (1995). Postmodern Public Administration: Toward Discourse. Thousands Oaks, California: Sage.Frank, A. G. (1966). The development of underdevelopment.Gereffi, G. (1994). The organization of buyer-driven global commodity chain: How U. S. retailers shape overseas production network. In G. Gereffi & M. Korzeniewicz (Eds.), Commodity chains and global capitalism: ABC-CLIO.Gereffi, G. (1999).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industrial upgrading in the apparel commodity chai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48(1), 37-70. Gereffi, G., & Korzeniewicz, M. (1994). Commodity chains and global capitalism: ABC-CLIO.Gold, T. B. (1986). State and society in the Taiwan miracle: ME Sharpe.Hajer, M. A., & Wagenaar, H. (2003). Deliberative policy analysis : understanding governance in the network society. Cambridge, U.K. ;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Henderson, J., Dicken, P., Hess, M., Coe, N., & Yeung, H. W.-C. (2002). Global production networks and the analysi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9, 436-464. Hess, D. J. (2007). Alternative pathways in science and industry : activism, innovation, and the environment in an era of globalization.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Hopkins, T. K., & Wallerstein, I. (1986). Commodity chains in the world-economy prior to 1800. Review (Fernand Braudel Center), 157-170. Hsu, J.-Y. (2006). The Dynamic Firm-Territory Nexus of Taiwanese Informatics Industry Investments in China. Growth and Change, 37(2), 230-254. Hsu, J.-Y. (2009). The Spatial Encounter between Neoliberalism and Populism: Regional Restructuring under the DPP Regime in the Millennium Taiwan. Political Geography, 28(5), 296-308. Hsu, J.-Y. (2011). State Transformation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Taiwan: From Developmentalist Strategy to Populist Subsid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 35(3), 600-619. Huang, H.-H. (2012). An Investigation of Taiwan`s Persistent Environmental Plight: A Political and Ecological Critique of Science-Base Industrial Park in Taiwan. (Ph. 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Delaware. Huntington, S. (1968). Political Order in Changing Societies. IMD. (2013). methodology and principles of analysis. IMD World competitiveness yearbook, 480-484. Jasanoff, S. (1990). The fifth branch : science advisers as policymakers.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Johnson, C. (1982). MITI and the Japanese miracle : the growth of industrial policy, 1925-1975.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Jun, J. S. (2006).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Interpretive and Critical Perspectives. New York: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Kohli, A. (2004). State-directed development: political power and industrialization in the global peripher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Krimsky, S. (2003). Science in the private interest : has the lure of profits corrupted biomedical research? Lanham: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Lűthje, B. (2006). The Changing Map of Global Electronics: Networks of Mass Production in the New Economy. In T. Smith, D. A. Sonnenfeld & D. N. Pellow (Eds.), Challenging the Chip: Labor Rights and Environmental Justice in the Global Electronics Industry (pp. 17-30). Philadephia, PA: Temple University Press.McAdam, D. (1999). Political Proces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Black Insurgency, 1930-1970: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Moe, T. M. (1989). The Politics of Bureaucratic Structure. In J. E. Chubb & P. E. Peterson (Eds.), Can the Government Govern? Washington, D.C.: 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Moon, C. i., & Prasad, R. (1994). Beyond the developmental state: networks, politics, and institutions. Governance, 7(4), 360-386. North, D. C. (1981). Structure and change in economic history. New York: Norton.O`Connor, J. (1973). The fiscal crisis of the state.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Pempal, T. J. (1999). The developmental regime in a changing world economy. In M. Woo-Cumings (Ed.), The developmental state.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Rainey, H. G. (2009). Understanding and managing public organizations: John Wiley & Sons.Santos, T. D. (1970). The Structure of Dependence.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60(2), 231-236.Skocpol, T. (1985). Bringing the state back in: strategies of analysis in current research. In P. B. Evans, D. Rueschemeyer & T. Skocpol (Eds.), Bringing the state back in (pp. 3-43). Cambridge Cambridgeshire ;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Sturgeon, T. J. (2002). Modular production networks: a new American model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Industrial and corporate change, 11(3), 451-496. Tarrow, S. (1994). Power in movement: Social movements, collective action and politics: Cambridge Univ Press.Wallerstein, I. M. (1974). capitalist agriculture and the origins of the European world-economy in the sixteenth century. New York,: Academic Press.Wallerstein, I. M. (1979). The capitalist world-economy : essays. Cambridge Eng. ;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Wallerstein, I. M. (1980). The modern world-system II : mercantilism and the consolidation of the European world-economy, 1600-1750. New York: Academic Press.Wallerstein, I. M. (1989). The second era of great expansion of the capitalist world-economy, 1730-1840s. San Diego: Academic Press.Winckler, E. A., & Greenhaigh, S. (1990). Contending approaches to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aiwan: ME Sharpe.Winner, L. (1980). Do artifacts have politics? Daedalus, 109(1), 121-136. 中文部分:Beck, U.(2004)。風險社會 : 通往另一個現代的路上(汪浩譯)。高雄市:巨流出版。Carson, R.(2009)。寂靜的春天(李文昭譯)。臺中市:晨星出版。Foucault, M.(1992)。規訓與懲罰:監獄的誕生(劉北成與楊遠嬰譯)。台北:桂冠出版。Foucault, M.(1993)。知識的考掘(王德威譯)。台北:麥田出版。Foucault, M.(2010)。安全、領土與人口(錢翰與陳曉徑譯)。上海:上海人民。Foucault, M.(2011)。生命政治的誕生(莫偉明與趙偉譯)。上海:上海人民。Gilpin, R.(1994)。國際關係的政治經濟分析(楊宇光譯)。台北市:桂冠。Harvey, D.(2008)。新自由主義化的空間 : 邁向不均地理發展理論(王志弘譯)。臺北市:群學。Hawken, P.、Lovins, A. B.、Lovins, L. H.(2002)。綠色資本主義 : 創造經濟雙贏的策略(吳信如譯)。台北市:天下文化出版。Krugman, P. R.(1999)。全球經濟預言 : 克魯曼觀點(周翠如譯)。臺北市:先覺。Lindblom, C. E.(1994)。政治與市場 : 世界的政治經濟制度(王逸舟譯)。臺北市:桂冠。McDonough, W.、Braungart, M.(2008)。從搖籃到搖籃 : 綠色經濟的設計提案(中國廿一世紀議程管理中心與中美可持續發展中心譯)。台北縣新店市:遠足文化發行。Reich, R. B.(2008)。超極資本主義 : 透視中產階級消失的真相(李芳齡譯)。台北市:天下出版。Stone, D.(2007)。政策弔詭(朱道凱譯)。台北市:群學出版。Studwell, J.(2014)。成與敗 : 亞洲國家的經濟運作之道(楊濤斌、蔣文豪與楊雋譯)。新北市:八旗文化。Wade, R.(1994)。管理市場 : 經濟理論與東亞國家由政府主導工業化(張宗漢譯)。臺北市:五南。Wallerstein, I. M.(1998)。 華勒斯坦訪談錄 (郭方、夏繼果與顧寧 譯)。載於柯志明(編),近代世界體系(第三卷):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大擴張的第二時期(1730~1840年代)。(403-435頁)。 臺北市: 桂冠。Wolf, M.(2006)。新世界藍圖 : 全球化為什麼有效?(李璞良譯)。台北市:早安財經。Yin, R. K.(2001)。個案研究法(尚榮安譯)。台北:弘智文化。于宗先、王金利(2003)。一隻看得見的手 : 政府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的角色 。台北市:聯經。于宗先、王金利(2012)。台灣產業發展何去何從。臺北市:聯經。尹啟銘(2004)。台灣經濟轉捩時刻。台北市:商周。尹啟銘(2006)。斷鏈 : 前瞻台灣經濟新未來。台北市:天下文化。尹啟銘(2011)。布局 : 迎接黃金年代。臺北市:天下雜誌。王作榮(1988)。王作榮看台灣經濟。台北市:時報文化。王志弘(2013)。戲水:人水關係的除魅與返魅。休閒與社會研究(7),21-49。 王明盛(2008)。訪中部科學工業園區管理局楊文科局長談中科開發經驗與展望。中華技術(78),12-19。 王相華、田玉娟(2009)。台灣六個原住民部落之山田燒墾農耕方式及其傳統生態知識。國家公園學報,19(4),10-20。 王振寰(1996)。誰統治臺灣? : 轉型中的國家機器與權力結構。臺北市:巨流。王振寰(2003)。全球化與後進國家:兼論東亞的發展路徑與轉型。臺灣社會學刊(31),1-45。 王振寰(2010)。追趕的極限 : 台灣的經濟轉型與創新。 臺北市:巨流。王毓正(2010)。從奧爾胡斯公約檢視我國環境影響評估法制中民眾參與之規範。公共行政學報(35),61-117。 王綺年(2008)。國家角色與產業發展之連結:比較台灣與韓國之薄膜液晶顯示器產業。東亞研究,39(1),95-123。 王鍵(2009)。日據時期臺灣總督府經濟政策研究(1895-1945)(第3冊)。臺北市:海峽學術出版社。矢內原忠雄(2004)。日本帝國主義下的臺灣(林明德譯)。台北縣中和市:吳氏圖書總經銷。石田浩(2007)。台灣經濟的結構與開展 : 台灣適用「開發獨裁」理論嗎?。台北縣板橋市:稻鄉。朱雲漢(1992)。 寡佔經濟與威權政治體制。載於台灣研究基金會(編), 解剖台灣經濟 : 威權體制下的壟斷與剝削。(139-160頁)。臺北市: 前衛。朱鎮明、朱景鵬(2006)。政府效能對國際競爭力影響評析。研考雙月刊,30(6),6-23。 江可捷(2012)。社會運動中的法意識:以中科三期的法律動員為中心。國立政治大學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研究所,未出版,台北市。行政院主計處(2010)。 為何受僱員工薪資成長率低於經濟成長率?。台北市: 行政院主計處。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2013)。 新設(含擴建)科學園區政策評估說明書初稿。台北市: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00)。 新世紀國家建設計劃:民國90至93年四年計畫暨民國100年展望。台北市: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02)。 挑戰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畫2002-2007 台北市: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13)。 2012 年世界經濟論壇(WEF)全球競爭力我國弱勢項目問題癥結、對策執行情形檢討表。取自 http://www.ndc.gov.tw/m1.aspx?sNo=0008823何明修(2005)。社會運動概論。臺北市:三民。何明修(2006)。綠色民主 : 台灣環境運動的研究。台北市:群學。吳建昌(2008)。人性的呼喚:治理理性與台灣性侵害防治政策。科技醫療與社會(6),69-110。 吳彥明(2011)。治理「文化治理」:傅柯、班奈特與王志弘。臺灣社會研究(82),171-204。 吳軍(2012)。浪潮之顛:剖析IT產業,掌握下一個黃金十年。新北市:博碩文化。李丁讚、吳介民(2005)。現代性、宗教、與巫術:一個地方公廟的治理技術。臺灣社會研究(59),143-184。 李文良(2006)。晚清臺灣清賦事業的再考察-「減四留六」的決策過程與意義。漢學研究,24(1),387-416。 李承嘉、廖本全、戴政新(2010)。地方發展的權力與行動分析:治理性與行動者網絡理論觀點的比較。臺灣土地研究,13(1),95-133。 李俊增(2009)。法律、規訓與治理-現代權力關係中之法律形式。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30),1-59。 李國鼎(1978)。台灣經濟快速成長的經驗。台北市:正中。杜文苓(2006a)。高科技產業的環境治理:全球規範與在地行動的啟發。公共行政學報(19),169-174。 杜文苓(2006b)。 高科技產業與環境政策的挑戰。載於余致力(編),世新五十學術專書--新世紀公共政策理論與實務。(157-176頁)。 台北市:世新大學。杜文苓(2008)。高科技發展之環境風險與公民參與。台北縣:韋伯文化。杜文苓(2010)。環評決策中公民參與的省思:以中科三期開發爭議爲例。公共行政學報(35),29-60。 杜文苓、李翰林(2011)。環境資訊公開的民主實踐課題-以霄裡溪光電廢水汙染爭議爲例。臺灣民主季刊,8(2),59-98。 杜文苓、邱花妹(2011)。 反高科技污染運動的發展與策略變遷。載於何明修與林秀幸(編),社會運動的年代:晚近二十年來的台灣行動主義。(35-82頁 )。台北市: 群學。杜文苓、彭渰雯(2008)。社運團體的體制內參與及影響-以環評會與婦權會爲例。臺灣民主季刊,5(1),119-148。 谷浦孝雄(1992)。台灣的工業化 : 國際加工基地的形成(雷慧英譯)。臺北市:人間出版。周桂田(1998)。現代性與風險社會。臺灣社會學刊(21),89-129。 周桂田(2004)。獨大的科學理性與隱沒(默)的社會理性之“對話”-在地公眾、科學專家與國家的風險文化探討。臺灣社會研究(56),1-63。 周桂田(2007)。新興風險治理典範之芻議。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22),179-233。 周桂田(2013)。全球化風險挑戰下發展型國家之治理創新-以台灣公民知識監督決策為分析。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44),65-148。 周素卿(1998)。科學園區的另一種發展版本:台南科學園區。臺灣社會研究(32),125-163。 承立平(2011)。提升國家競爭力-國際競爭力評比架構之運用。研考雙月刊,35(2),10-27。 東嘉生(2000)。台灣經濟史槪說(周憲文譯)。台北市:海峽學術出版社。林子倫、陳亮宇(2009)。重返民主的政策科學—審議式政策分析概念意涵與途徑之探討。台灣民主季刊,6(4),1-47。 林宗弘、洪敬舒、李健鴻、王兆慶、張烽益(2011)。崩世代 : 財團化、貧窮化與少子女化的危機。臺北市:臺灣勞工陣線協會。林淑芬(2004)。傅柯論權力與主體。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16(1),117-150。 邱垂發(2012)。毒性化學物質管理相關法制問題之研析。立法院法制局專題研究報告,996。 姚人多(2001)。認識台灣:知識、權力與日本在台之殖民治理性。臺灣社會研究(42),119-182。 姚名鴻(2011)。我國地方財政赤字之理論與實證分析。公共行政學報(39),37-70。 柯志明(2006)。米糖相剋 : 日本殖民主義下臺灣的發展與從屬。臺北市:群學。段承璞(1992)。台灣戰後經濟。台北市:人間坊總經銷。韋艾德(1994)。 台灣民眾的政治參與,1500年-2000年 (張苾蕪 譯)。載於E. A. Winckler與S. Greenhalgh(編),台灣政治經濟學諸論辯析。(57-92頁)。 台北市: 人間。倪炎元(2000/6/26)。初探論述分析與傳播研究─兼論其在中文傳播研究上的前景。中華傳播學會年會,台北市。 孫震(2003)。臺灣經濟自由化的歷程。臺北市:三民。徐世榮、許紹峰(1991)。以民眾觀點探討環境影響評估制度。臺灣土地研究(2),101-130。 徐進鈺(2000)。廠商的時空策略與動態學習: 新竹科學園區積體電路工業為例。 徐進鈺、鄭陸霖(2001)。全球在地化的地理學:跨界組織場域的統理。都市與計劃,28(4),391-411。 高棣民(1994)。 殖民地時期台灣資本主義的根源 (張苾蕪 譯)。載於E. A. Winckler與S. Greenhalgh(編),台灣政治經濟學諸論辯析。(139-164頁)。台北市: 人間。國家發展委員會(2014)。 2013年IMD「世界競爭力」我國弱勢項目因應對策及執行檢討表。取自 http://www.ndc.gov.tw/m1.aspx?sNo=0008557張俊彥、游伯龍(2002)。活力 : 台灣如何創造半導體與個人電腦產業奇蹟。臺北市:時報文化。許立一(2008)。公共治理主流模式的反思: 以傅柯對治理意識的解構為途徑。空大行政學報(19),1-40。 陳東升(2008)。積體網路 : 臺灣高科技產業的社會學分析 。臺北市:群學。陳泳丞(2004)。台灣的驚嘆號 : 台日韓TFT世紀之爭。臺北市:時報文化。陳師孟等(1991)。解構黨國資本主義 : 論台灣官營事業之民營化。台北市:自立晚報社總經銷。陳清月(2005)。提升高雄縣財政自主性策略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高階公共政策碩士班,未出版,高雄。陳敦源(2009)。民主治理 : 公共行政與民主政治的制度性調和。臺北市:五南。陳嫈郁(2012)。治理理論與國家職能的辯證:英國觀點。政治科學論叢(53),1-52。彭渰雯(2006)。 後實證政策分析的理論與應用。載於余致力(編),世新五十學術專書--新世紀公共政策理論與實務。(51-72頁)。 台北市: 世新大學出版社。曾品滄(2007)。物競與人擇-荷治與明鄭時期臺灣的農業發展與環境改造。國史館學術集刊(14),1-37。 曾航(2012)。iPhone苦.悶.臺灣。新北市:人類智庫。湯京平、邱崇原(2010)。專業與民主:台灣環境影響評估制度的運作與調適。公共行政學報(35),1-28。 黃崇憲(2008)。 利維坦的生成與傾頹:台灣國家研究範例的批判性回顧,1945-2005。載於謝國雄(編), 群學爭鳴:台灣社會學發展史—1945-2005。(342-365頁)。 台北市: 群學出版。黃舒芃(2013)。行政專業的規範制衡:從中科三期環評案反省環境影響評估法的規範拘束功能。台灣民主季刊,10(1),121-154。 楊友仁(2007)。產業網絡之領域化與組織治理的對話:以PC產業台商跨界生產網絡為例。建築與城鄉研究學報(14),15-30。楊友仁、蘇一志(2010)。不僅僅是模組化台灣資訊電子業ODM製造商的研發地理學研究。臺灣社會研究(79),51-89。 葉萬安(2011)。從管制到開放 : 台灣經濟自由化的艱辛歷程。臺北市:天下遠見。臧振華(2003年10月)。華南、台灣與東南亞的史前文化關係:生態區位、文化互動與歷史過程。「新世紀的考古學-文化、區位、生態的多元互動」學術研討會,台北。 趙鼎新(2007)。社會運動與革命 : 理論更新和中國經驗。高雄市:巨流出版。劉進慶(2012)。台灣戰後經濟分析 : 修訂版(王宏仁、林繼文與李明峻譯)。臺北市:人間。劉進慶、凃照彥、隅谷三喜男(1993)。台灣之經濟 : 典型NIES之成就與問題(雷慧英、吳偉健與耿景華譯)。臺北市:人間。蔡旻翰、顏上詠(2013)。從政策觀點與產業觀點來解析歐盟環境指令。生物產業科技管理叢刊,4(2),51-96。 蔡偉銑(2009)。技術官僚與產業升級:台灣1970年代IC計畫的重新檢視。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21(1),25-99。 豬口孝(1992)。國家與社會(劉黎兒譯)。台北市:時報。鄭爲元(1999)。發展型“國家”或發展型國家“理論”的終結?。臺灣社會研究(34),1-68。 蕭全政(1994)。政治與經濟的整合 : 政治經濟學的基礎理論。臺北市:桂冠。蕭全政(2000)。 民主化對政府經濟和社會職能的挑戰與因應。載於朱雲漢與包宗和(編), 民主轉型與經濟衝突 : 90年代台灣經濟發展的困境與挑戰。(27-50頁)。 台北市: 桂冠。蕭高彥(2007)。《 聯邦論》 中的憲政主義與人民主權。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22),65-108。 蕭新煌(1992)。 台灣新興社會運動的剖析:自主性與資源分配。載於台灣研究基金會(編),解剖台灣經濟 : 威權體制下的壟斷與剝削。(9-32頁 )。臺北市: 前衛。謝宏仁(2013)。發展研究的終結 : 21世紀大國崛起後的世界圖像。臺北市:五南。瞿宛文(2003)。全球化下的台灣經濟。臺北市:唐山。瞿宛文(2007)。戰後台灣經濟成長原因之回顧:論殖民統治之影響與其他。臺灣社會研究(65),1-33。 瞿宛文(2008)。重看臺灣棉紡織業早期的發展。新史學,19(1),167-227。 瞿宛文(2009)。台灣經濟奇蹟的中國背景超克分斷體制經濟史的盲點。臺灣社會研究(74),49-93。 瞿宛文(2010)。臺灣戰後工業化是殖民時期的延續嗎?兼論戰後第一代企業家的起源。臺灣史研究,17(2),39-84。 瞿宛文(2011)。民主化與經濟發展-台灣發展型國家的不成功轉型。臺灣社會研究(84),243-288。 瞿宛文、安士敦(2003)。超越後進發展 : 台灣的產業升級策略(朱道凱譯)。台北市:聯經。龐建國(2010)。國家發展研究主導概念之變化及其政策意涵。社會科學論叢,4(2),104-154。 蘇碩斌(2005)。晚清帝國的臺北社會:論“社會與國家”關係下的秩序運作。臺灣社會研究(58),33-84。 描述 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
公共行政研究所
96256501
102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6256501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杜文苓 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 Tu, Wen Ling 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 (作者) 李翰林 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作者) Li, Han Lin en_US dc.creator (作者) 李翰林 zh_TW dc.creator (作者) Li, Han Lin en_US dc.date (日期) 2013 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2-八月-2014 14:06:17 (UTC+8) - dc.date.available 12-八月-2014 14:06:17 (UTC+8) -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2-八月-2014 14:06:17 (UTC+8) - dc.identifier (其他 識別碼) G0096256501 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68552 - dc.description (描述) 博士 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 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公共行政研究所 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6256501 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2 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本研究從傅柯統管理性(governentality)理論及Beck的風險社會與反身性現代化理論的角度,來討論在全球生產網絡之下台灣高科技產業發展歷程裡的國家角色問題。做為國家培植重點策略工業的高科技產業,被社會認為是先進、低污染、高獲利的產業。由於發展型國家統管理性的成功運用,讓台灣在高科技產業全球生產網絡中佔有一席之地,成為東亞後進國家發展典範之一。高科技產業也成為1990年代後台灣成長最快,投資金額最高的產業類別。透過理論回顧與個案分析,本研究希望藉著分析國家機關、公民社會等重要行動者的相關文獻、報導、論述與行為來回答下列問題:在全球生產網絡下,國家機關扶植高科技產業的政策背後隱含著何種價值?在台灣發展歷程中,新自由主義以及發展型國家如何逐步成為國家理性和統管理性?當風險社會逐漸形成,國家機關又如何回應新興風險帶來的衝擊?針對高科技產業發展帶來的新興風險,公民社會透過何種方式途徑去制衡影響國家機關以改變舊有統管理性?本研究認為在台灣經濟發展過程中,由於退出聯合國與中美斷交等因素的衝擊,國民黨政府統治正當性逐漸減弱。為了持續統治台灣,重視經濟發展的新自由主義遂取代單純的維持政權存續而成為國家理性。國家機關透過引進技術、排除障礙和提供優惠等政策手段,在加上威權統治下對公民社會、環境與勞工權益的忽視和壓制,來引導和扶植高科技產業發展。本研究藉由檢視了霄裡溪污染、中科三期、中科四期與日月光污染等高科技發展過程的重大爭議案例。發現雖經過政黨輪替,但後續執政的民進黨政府仍接續運用過去的發展型國家統管理性,透過土地徵收設立科學園區、提供租稅優惠和維持低度環境管制方式來促使高科技產業繼續擴張。但在民主化後,高科技產業發展過程中所產生的風險及副作用也逐漸於公民社會浮現,產生統管危機。而促使倡議團體與居民緊密合作,透過行政、立法、司法、監察與國際供應鏈施壓等方式,利用國家機關內部的相互制衡關係。希望能改變過去政府只注重經濟發展的發展型國家統管理性模式,使其朝向重視多元價值與風險管理的反身性統管化方向改變。雖然其一時之間仍無法完全跳脫舊有模式,但由於預警原則、資訊透明公開和公民參與等帶來統管藝術與管制技術的創新與變革,使統管理性能漸往反身性統管化的方向前進。藉由面對和處理新興風險歷程中的多元價值激盪與衝突,新自由主義國家理性亦逐漸受反身性現代化影響而改變。國家機關應體認除了發展經濟外,其亦有保護環境、保障人民健康與社會安全的職責,故應成為促使社會各種價值平等對話的價值平衡者。在科技與產業生態快速變化的今日,其亦應了解已無法再預先規劃經濟發展路徑。而必須以建構並維持公平、安全的產業發展環境來替代過去方式。成為「價值平衡者」以及「公平安全產業環境的建構者」,才是國家角色的新定位。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摘要 I誌謝 III目次 IV表目錄 VII圖目錄 VIII第一章 緒論 1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研究者定位 5第二節 高科技產業對台灣的重要性與發展背景 8第三節 統管理性理論與研究架構 15第四節 研究問題與研究方法 22第二章 國家角色與統管理性相關理論回顧 30第一節 國家機關在國內經濟活動中的角色 30一、 國家中心主義下的資本主義邏輯與發展型國家 33二、 對發展型國家的批評與挑戰 36第二節 資本主義全球體系下的國家發展 40一、 全球體系下的後進國家發展轉型 40二、 全球商品鏈與全球生產網絡下的產業與國家 43第三節 以統管理性作為分析國家的架構 46一、 統管理性理論的內涵 47二、 經濟成果與市場表現成為評判統管理性良窳的準繩 53三、 今日理論背後隱含的國家理性:新自由主義 56第四節 反身性現代化對新自由主義的反省 59一、 藉破除科學權威與專家宰制使風險呈現檯面化 63二、 政府以生態現代化建構管制科學面對新興風險 66三、 企業以綠色資本主義減輕環境風險衝擊 72第三章 台灣經濟發展文獻回顧與評述 75第一節 台灣經濟發展歷程與產業結構變遷 75一、 日治時期前後的台灣經濟樣貌 75二、 台灣戰後經濟與產業結構階段變遷 81第二節 以統管理性分析台灣發展歷程中的國家角色 86一、 從消極防衛到殖民體制:日治時期前後之統管理性發展 86二、 從殖民體制到發展型國家:戰後台灣的統管理性演變 89第三節 高科技產業全球生產網絡下的台灣 97一、 高科技產業特性與模組化全球生產網絡 97二、 國際上對應高科技環境風險的管制措施 100三、 國家機關做為高科技產業發展的引導者 103第四章 發展型國家統管理性運作與挑戰 108第一節 研究個案背景 108一、 無「法」規範的新興風險--霄裡溪污染事件 109二、 被破壞的權力分立--中科三期 113三、 無法回頭的開發案--中科四期 116四、 管制失靈?--日月光污染事件 119第二節 新自由主義下的治理過程 123一、 經濟優先!提昇全球競爭力優先! 123二、 增加高科技產業競爭效率,政府全力排除投資障礙 127第三節 公民社會的反思與行動 135一、 奇蹟背後:高科技產業發展的背後問題與公民覺知 135二、 倡議團體如何以體制內外途徑挑戰國家機關與企業 141第四節 被動回應式的國家統管技術 156一、 進退失據的科學園區開發困境 156二、 國家機關被動回應創生新管制方法 160第五章 變革中的統管理性 166第一節 變革中的統管理性與國家理性 166一、 以反身性現代化重新建構國家理性 166二、 以反身性統管化處理發展型國家的統管危機 169三、 以預警原則與資訊透明精神創造新統管技術與管制方法 173第二節 變革過程中的國家機關與公民社會 176一、 統管理性的實踐核心:行政院與內部各部會 176二、 以預算與法案做為影響槓桿:立法院 178三、 逐漸發揮效果的體制內制衡途徑:監察院與行政法院 181四、 為財政自主而戮力於土地開發:地方政府 183五、 統管理性變革的發動者:倡議團體 186第六章 尋找國家角色的新定位 190第一節 研究總結 191第二節 研究限制 194參考書目 196 zh_TW dc.format.extent 5492103 bytes -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 dc.language.iso en_US -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6256501 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高科技產業 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統管理性 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反身性現代化 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中科三期 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霄裡溪 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毒管法 zh_TW dc.title (題名) 高科技產業全球生產網絡下的國家角色困境 zh_TW dc.title (題名) Role Conflicts of the State in the Global Production Network of High-Tech Industry 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 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英文部分:Baert, P. (2005). Philosophy of the Social Sciences: Towards Pragmatism. Cambridge: Polity Press.Berger, P. L., & Luckmann, T. (1967).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a treatise in the sociology of knowledge. New York: Doubleday.Bower, J. L., & Christensen, C. M. (1995). Disruptive Technologies: Catching the Wave.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73(1), 43-53. Buchstein, H., & Jörke, D. (2012). The Argumentative Turn Toward Deliberative Democracy: Habermas’s Contribution and Foucauldian Critique. In F. Fischer & H. Gottweis (Eds.), The Argumentative Turn Revisited. Durham and London: Duke University Press.Cashmore, M. (2004). The role of science in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process and procedure versus purpose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ory.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Review, 24(4), 403-426. Chiu, H.-M. (2010). Ecological Modernisation or Enduring Environmental Conflict? Environmental Change in the Development of Taiwan`s High-tech industry. (Ph. D De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ESSEX. Christoff, P. (1996). Ecological modernisation, ecological modernities. Environmental Politics, 5(3), 476-500. Coe, N. M., Dicken, P., & Hess, M. (2008). Global production networks: realizing the potential. 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 8, 271-295. Dean, M. (2010). Governmentality : power and rule in modern society (2nd ed.). Los Angles, Calif. ; London: SAGE.Douglas, M., & Wildavsky, A. B. (1982). Risk and culture : an essay on the selection of technical and environmental dangers.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Dryzek, J. S. (1997). The politics of the earth : environmental discourses. Oxford ;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Dryzek, J. S., Downes, D., Hunold, C., Schlosberg, D., & Hernes, H.-K. (2003). Green states and social movements : environmentalism in the United States, United Kingdom, Germany, and Norway. Oxford ;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Dunleavy, P., & O`Leary, B. (1987). Theories of the state : the politics of liberal democracy. Basingstoke, Hampshire: Macmillan Press.Ernst, D., & Kim, L. (2002). Global production networks, knowledge diffusion, and local capability formation. Research Policy, 31(8–9), 1417-1429. Evans, P. B. (1979). Dependent development : the alliance of multinational, state, and local capital in Brazil.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Evans, P. B. (1995). Embedded autonomy : states and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Evans, P. B., Rueschemeyer, D., & Skocpol, T. (1985). Bringing the state back in. Cambridge Cambridgeshire ;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Fischer, F. (2003). Reframing public policy : discursive politics and deliberative practices. Oxford ;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Fischer, F. (2009). Democracy and expertise : reorienting policy inquir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Fischer, F., & Gottweis, H. (2012). The argumentative turn revisited : public policy as communicative practice. Durham [N.C.]: Duke University Press.Foucault, M. (2007). Security, territory, population : lectures at the Collège de France, 1977-78 (M. Senellart, F. Ewald & A. Fontana Eds.). Basingstoke ;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 République Française.Foucault, M. (2008). The birth of biopolitics : lectures at the Collège de France, 1978-79 (M. Senellart Ed.). Basingstoke England ;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Fox, C. J., & Miller, H. T. (1995). Postmodern Public Administration: Toward Discourse. Thousands Oaks, California: Sage.Frank, A. G. (1966). The development of underdevelopment.Gereffi, G. (1994). The organization of buyer-driven global commodity chain: How U. S. retailers shape overseas production network. In G. Gereffi & M. Korzeniewicz (Eds.), Commodity chains and global capitalism: ABC-CLIO.Gereffi, G. (1999).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industrial upgrading in the apparel commodity chai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48(1), 37-70. Gereffi, G., & Korzeniewicz, M. (1994). Commodity chains and global capitalism: ABC-CLIO.Gold, T. B. (1986). State and society in the Taiwan miracle: ME Sharpe.Hajer, M. A., & Wagenaar, H. (2003). Deliberative policy analysis : understanding governance in the network society. Cambridge, U.K. ;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Henderson, J., Dicken, P., Hess, M., Coe, N., & Yeung, H. W.-C. (2002). Global production networks and the analysi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9, 436-464. Hess, D. J. (2007). Alternative pathways in science and industry : activism, innovation, and the environment in an era of globalization.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Hopkins, T. K., & Wallerstein, I. (1986). Commodity chains in the world-economy prior to 1800. Review (Fernand Braudel Center), 157-170. Hsu, J.-Y. (2006). The Dynamic Firm-Territory Nexus of Taiwanese Informatics Industry Investments in China. Growth and Change, 37(2), 230-254. Hsu, J.-Y. (2009). The Spatial Encounter between Neoliberalism and Populism: Regional Restructuring under the DPP Regime in the Millennium Taiwan. Political Geography, 28(5), 296-308. Hsu, J.-Y. (2011). State Transformation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Taiwan: From Developmentalist Strategy to Populist Subsid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 35(3), 600-619. Huang, H.-H. (2012). An Investigation of Taiwan`s Persistent Environmental Plight: A Political and Ecological Critique of Science-Base Industrial Park in Taiwan. (Ph. 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Delaware. Huntington, S. (1968). Political Order in Changing Societies. IMD. (2013). methodology and principles of analysis. IMD World competitiveness yearbook, 480-484. Jasanoff, S. (1990). The fifth branch : science advisers as policymakers.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Johnson, C. (1982). MITI and the Japanese miracle : the growth of industrial policy, 1925-1975.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Jun, J. S. (2006).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Interpretive and Critical Perspectives. New York: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Kohli, A. (2004). State-directed development: political power and industrialization in the global peripher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Krimsky, S. (2003). Science in the private interest : has the lure of profits corrupted biomedical research? Lanham: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Lűthje, B. (2006). The Changing Map of Global Electronics: Networks of Mass Production in the New Economy. In T. Smith, D. A. Sonnenfeld & D. N. Pellow (Eds.), Challenging the Chip: Labor Rights and Environmental Justice in the Global Electronics Industry (pp. 17-30). Philadephia, PA: Temple University Press.McAdam, D. (1999). Political Proces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Black Insurgency, 1930-1970: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Moe, T. M. (1989). The Politics of Bureaucratic Structure. In J. E. Chubb & P. E. Peterson (Eds.), Can the Government Govern? Washington, D.C.: 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Moon, C. i., & Prasad, R. (1994). Beyond the developmental state: networks, politics, and institutions. Governance, 7(4), 360-386. North, D. C. (1981). Structure and change in economic history. New York: Norton.O`Connor, J. (1973). The fiscal crisis of the state.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Pempal, T. J. (1999). The developmental regime in a changing world economy. In M. Woo-Cumings (Ed.), The developmental state.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Rainey, H. G. (2009). Understanding and managing public organizations: John Wiley & Sons.Santos, T. D. (1970). The Structure of Dependence.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60(2), 231-236.Skocpol, T. (1985). Bringing the state back in: strategies of analysis in current research. In P. B. Evans, D. Rueschemeyer & T. Skocpol (Eds.), Bringing the state back in (pp. 3-43). Cambridge Cambridgeshire ;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Sturgeon, T. J. (2002). Modular production networks: a new American model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Industrial and corporate change, 11(3), 451-496. Tarrow, S. (1994). Power in movement: Social movements, collective action and politics: Cambridge Univ Press.Wallerstein, I. M. (1974). capitalist agriculture and the origins of the European world-economy in the sixteenth century. New York,: Academic Press.Wallerstein, I. M. (1979). The capitalist world-economy : essays. Cambridge Eng. ;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Wallerstein, I. M. (1980). The modern world-system II : mercantilism and the consolidation of the European world-economy, 1600-1750. New York: Academic Press.Wallerstein, I. M. (1989). The second era of great expansion of the capitalist world-economy, 1730-1840s. San Diego: Academic Press.Winckler, E. A., & Greenhaigh, S. (1990). Contending approaches to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aiwan: ME Sharpe.Winner, L. (1980). Do artifacts have politics? Daedalus, 109(1), 121-136. 中文部分:Beck, U.(2004)。風險社會 : 通往另一個現代的路上(汪浩譯)。高雄市:巨流出版。Carson, R.(2009)。寂靜的春天(李文昭譯)。臺中市:晨星出版。Foucault, M.(1992)。規訓與懲罰:監獄的誕生(劉北成與楊遠嬰譯)。台北:桂冠出版。Foucault, M.(1993)。知識的考掘(王德威譯)。台北:麥田出版。Foucault, M.(2010)。安全、領土與人口(錢翰與陳曉徑譯)。上海:上海人民。Foucault, M.(2011)。生命政治的誕生(莫偉明與趙偉譯)。上海:上海人民。Gilpin, R.(1994)。國際關係的政治經濟分析(楊宇光譯)。台北市:桂冠。Harvey, D.(2008)。新自由主義化的空間 : 邁向不均地理發展理論(王志弘譯)。臺北市:群學。Hawken, P.、Lovins, A. B.、Lovins, L. H.(2002)。綠色資本主義 : 創造經濟雙贏的策略(吳信如譯)。台北市:天下文化出版。Krugman, P. R.(1999)。全球經濟預言 : 克魯曼觀點(周翠如譯)。臺北市:先覺。Lindblom, C. E.(1994)。政治與市場 : 世界的政治經濟制度(王逸舟譯)。臺北市:桂冠。McDonough, W.、Braungart, M.(2008)。從搖籃到搖籃 : 綠色經濟的設計提案(中國廿一世紀議程管理中心與中美可持續發展中心譯)。台北縣新店市:遠足文化發行。Reich, R. B.(2008)。超極資本主義 : 透視中產階級消失的真相(李芳齡譯)。台北市:天下出版。Stone, D.(2007)。政策弔詭(朱道凱譯)。台北市:群學出版。Studwell, J.(2014)。成與敗 : 亞洲國家的經濟運作之道(楊濤斌、蔣文豪與楊雋譯)。新北市:八旗文化。Wade, R.(1994)。管理市場 : 經濟理論與東亞國家由政府主導工業化(張宗漢譯)。臺北市:五南。Wallerstein, I. M.(1998)。 華勒斯坦訪談錄 (郭方、夏繼果與顧寧 譯)。載於柯志明(編),近代世界體系(第三卷):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大擴張的第二時期(1730~1840年代)。(403-435頁)。 臺北市: 桂冠。Wolf, M.(2006)。新世界藍圖 : 全球化為什麼有效?(李璞良譯)。台北市:早安財經。Yin, R. K.(2001)。個案研究法(尚榮安譯)。台北:弘智文化。于宗先、王金利(2003)。一隻看得見的手 : 政府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的角色 。台北市:聯經。于宗先、王金利(2012)。台灣產業發展何去何從。臺北市:聯經。尹啟銘(2004)。台灣經濟轉捩時刻。台北市:商周。尹啟銘(2006)。斷鏈 : 前瞻台灣經濟新未來。台北市:天下文化。尹啟銘(2011)。布局 : 迎接黃金年代。臺北市:天下雜誌。王作榮(1988)。王作榮看台灣經濟。台北市:時報文化。王志弘(2013)。戲水:人水關係的除魅與返魅。休閒與社會研究(7),21-49。 王明盛(2008)。訪中部科學工業園區管理局楊文科局長談中科開發經驗與展望。中華技術(78),12-19。 王相華、田玉娟(2009)。台灣六個原住民部落之山田燒墾農耕方式及其傳統生態知識。國家公園學報,19(4),10-20。 王振寰(1996)。誰統治臺灣? : 轉型中的國家機器與權力結構。臺北市:巨流。王振寰(2003)。全球化與後進國家:兼論東亞的發展路徑與轉型。臺灣社會學刊(31),1-45。 王振寰(2010)。追趕的極限 : 台灣的經濟轉型與創新。 臺北市:巨流。王毓正(2010)。從奧爾胡斯公約檢視我國環境影響評估法制中民眾參與之規範。公共行政學報(35),61-117。 王綺年(2008)。國家角色與產業發展之連結:比較台灣與韓國之薄膜液晶顯示器產業。東亞研究,39(1),95-123。 王鍵(2009)。日據時期臺灣總督府經濟政策研究(1895-1945)(第3冊)。臺北市:海峽學術出版社。矢內原忠雄(2004)。日本帝國主義下的臺灣(林明德譯)。台北縣中和市:吳氏圖書總經銷。石田浩(2007)。台灣經濟的結構與開展 : 台灣適用「開發獨裁」理論嗎?。台北縣板橋市:稻鄉。朱雲漢(1992)。 寡佔經濟與威權政治體制。載於台灣研究基金會(編), 解剖台灣經濟 : 威權體制下的壟斷與剝削。(139-160頁)。臺北市: 前衛。朱鎮明、朱景鵬(2006)。政府效能對國際競爭力影響評析。研考雙月刊,30(6),6-23。 江可捷(2012)。社會運動中的法意識:以中科三期的法律動員為中心。國立政治大學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研究所,未出版,台北市。行政院主計處(2010)。 為何受僱員工薪資成長率低於經濟成長率?。台北市: 行政院主計處。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2013)。 新設(含擴建)科學園區政策評估說明書初稿。台北市: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00)。 新世紀國家建設計劃:民國90至93年四年計畫暨民國100年展望。台北市: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02)。 挑戰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畫2002-2007 台北市: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13)。 2012 年世界經濟論壇(WEF)全球競爭力我國弱勢項目問題癥結、對策執行情形檢討表。取自 http://www.ndc.gov.tw/m1.aspx?sNo=0008823何明修(2005)。社會運動概論。臺北市:三民。何明修(2006)。綠色民主 : 台灣環境運動的研究。台北市:群學。吳建昌(2008)。人性的呼喚:治理理性與台灣性侵害防治政策。科技醫療與社會(6),69-110。 吳彥明(2011)。治理「文化治理」:傅柯、班奈特與王志弘。臺灣社會研究(82),171-204。 吳軍(2012)。浪潮之顛:剖析IT產業,掌握下一個黃金十年。新北市:博碩文化。李丁讚、吳介民(2005)。現代性、宗教、與巫術:一個地方公廟的治理技術。臺灣社會研究(59),143-184。 李文良(2006)。晚清臺灣清賦事業的再考察-「減四留六」的決策過程與意義。漢學研究,24(1),387-416。 李承嘉、廖本全、戴政新(2010)。地方發展的權力與行動分析:治理性與行動者網絡理論觀點的比較。臺灣土地研究,13(1),95-133。 李俊增(2009)。法律、規訓與治理-現代權力關係中之法律形式。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30),1-59。 李國鼎(1978)。台灣經濟快速成長的經驗。台北市:正中。杜文苓(2006a)。高科技產業的環境治理:全球規範與在地行動的啟發。公共行政學報(19),169-174。 杜文苓(2006b)。 高科技產業與環境政策的挑戰。載於余致力(編),世新五十學術專書--新世紀公共政策理論與實務。(157-176頁)。 台北市:世新大學。杜文苓(2008)。高科技發展之環境風險與公民參與。台北縣:韋伯文化。杜文苓(2010)。環評決策中公民參與的省思:以中科三期開發爭議爲例。公共行政學報(35),29-60。 杜文苓、李翰林(2011)。環境資訊公開的民主實踐課題-以霄裡溪光電廢水汙染爭議爲例。臺灣民主季刊,8(2),59-98。 杜文苓、邱花妹(2011)。 反高科技污染運動的發展與策略變遷。載於何明修與林秀幸(編),社會運動的年代:晚近二十年來的台灣行動主義。(35-82頁 )。台北市: 群學。杜文苓、彭渰雯(2008)。社運團體的體制內參與及影響-以環評會與婦權會爲例。臺灣民主季刊,5(1),119-148。 谷浦孝雄(1992)。台灣的工業化 : 國際加工基地的形成(雷慧英譯)。臺北市:人間出版。周桂田(1998)。現代性與風險社會。臺灣社會學刊(21),89-129。 周桂田(2004)。獨大的科學理性與隱沒(默)的社會理性之“對話”-在地公眾、科學專家與國家的風險文化探討。臺灣社會研究(56),1-63。 周桂田(2007)。新興風險治理典範之芻議。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22),179-233。 周桂田(2013)。全球化風險挑戰下發展型國家之治理創新-以台灣公民知識監督決策為分析。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44),65-148。 周素卿(1998)。科學園區的另一種發展版本:台南科學園區。臺灣社會研究(32),125-163。 承立平(2011)。提升國家競爭力-國際競爭力評比架構之運用。研考雙月刊,35(2),10-27。 東嘉生(2000)。台灣經濟史槪說(周憲文譯)。台北市:海峽學術出版社。林子倫、陳亮宇(2009)。重返民主的政策科學—審議式政策分析概念意涵與途徑之探討。台灣民主季刊,6(4),1-47。 林宗弘、洪敬舒、李健鴻、王兆慶、張烽益(2011)。崩世代 : 財團化、貧窮化與少子女化的危機。臺北市:臺灣勞工陣線協會。林淑芬(2004)。傅柯論權力與主體。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16(1),117-150。 邱垂發(2012)。毒性化學物質管理相關法制問題之研析。立法院法制局專題研究報告,996。 姚人多(2001)。認識台灣:知識、權力與日本在台之殖民治理性。臺灣社會研究(42),119-182。 姚名鴻(2011)。我國地方財政赤字之理論與實證分析。公共行政學報(39),37-70。 柯志明(2006)。米糖相剋 : 日本殖民主義下臺灣的發展與從屬。臺北市:群學。段承璞(1992)。台灣戰後經濟。台北市:人間坊總經銷。韋艾德(1994)。 台灣民眾的政治參與,1500年-2000年 (張苾蕪 譯)。載於E. A. Winckler與S. Greenhalgh(編),台灣政治經濟學諸論辯析。(57-92頁)。 台北市: 人間。倪炎元(2000/6/26)。初探論述分析與傳播研究─兼論其在中文傳播研究上的前景。中華傳播學會年會,台北市。 孫震(2003)。臺灣經濟自由化的歷程。臺北市:三民。徐世榮、許紹峰(1991)。以民眾觀點探討環境影響評估制度。臺灣土地研究(2),101-130。 徐進鈺(2000)。廠商的時空策略與動態學習: 新竹科學園區積體電路工業為例。 徐進鈺、鄭陸霖(2001)。全球在地化的地理學:跨界組織場域的統理。都市與計劃,28(4),391-411。 高棣民(1994)。 殖民地時期台灣資本主義的根源 (張苾蕪 譯)。載於E. A. Winckler與S. Greenhalgh(編),台灣政治經濟學諸論辯析。(139-164頁)。台北市: 人間。國家發展委員會(2014)。 2013年IMD「世界競爭力」我國弱勢項目因應對策及執行檢討表。取自 http://www.ndc.gov.tw/m1.aspx?sNo=0008557張俊彥、游伯龍(2002)。活力 : 台灣如何創造半導體與個人電腦產業奇蹟。臺北市:時報文化。許立一(2008)。公共治理主流模式的反思: 以傅柯對治理意識的解構為途徑。空大行政學報(19),1-40。 陳東升(2008)。積體網路 : 臺灣高科技產業的社會學分析 。臺北市:群學。陳泳丞(2004)。台灣的驚嘆號 : 台日韓TFT世紀之爭。臺北市:時報文化。陳師孟等(1991)。解構黨國資本主義 : 論台灣官營事業之民營化。台北市:自立晚報社總經銷。陳清月(2005)。提升高雄縣財政自主性策略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高階公共政策碩士班,未出版,高雄。陳敦源(2009)。民主治理 : 公共行政與民主政治的制度性調和。臺北市:五南。陳嫈郁(2012)。治理理論與國家職能的辯證:英國觀點。政治科學論叢(53),1-52。彭渰雯(2006)。 後實證政策分析的理論與應用。載於余致力(編),世新五十學術專書--新世紀公共政策理論與實務。(51-72頁)。 台北市: 世新大學出版社。曾品滄(2007)。物競與人擇-荷治與明鄭時期臺灣的農業發展與環境改造。國史館學術集刊(14),1-37。 曾航(2012)。iPhone苦.悶.臺灣。新北市:人類智庫。湯京平、邱崇原(2010)。專業與民主:台灣環境影響評估制度的運作與調適。公共行政學報(35),1-28。 黃崇憲(2008)。 利維坦的生成與傾頹:台灣國家研究範例的批判性回顧,1945-2005。載於謝國雄(編), 群學爭鳴:台灣社會學發展史—1945-2005。(342-365頁)。 台北市: 群學出版。黃舒芃(2013)。行政專業的規範制衡:從中科三期環評案反省環境影響評估法的規範拘束功能。台灣民主季刊,10(1),121-154。 楊友仁(2007)。產業網絡之領域化與組織治理的對話:以PC產業台商跨界生產網絡為例。建築與城鄉研究學報(14),15-30。楊友仁、蘇一志(2010)。不僅僅是模組化台灣資訊電子業ODM製造商的研發地理學研究。臺灣社會研究(79),51-89。 葉萬安(2011)。從管制到開放 : 台灣經濟自由化的艱辛歷程。臺北市:天下遠見。臧振華(2003年10月)。華南、台灣與東南亞的史前文化關係:生態區位、文化互動與歷史過程。「新世紀的考古學-文化、區位、生態的多元互動」學術研討會,台北。 趙鼎新(2007)。社會運動與革命 : 理論更新和中國經驗。高雄市:巨流出版。劉進慶(2012)。台灣戰後經濟分析 : 修訂版(王宏仁、林繼文與李明峻譯)。臺北市:人間。劉進慶、凃照彥、隅谷三喜男(1993)。台灣之經濟 : 典型NIES之成就與問題(雷慧英、吳偉健與耿景華譯)。臺北市:人間。蔡旻翰、顏上詠(2013)。從政策觀點與產業觀點來解析歐盟環境指令。生物產業科技管理叢刊,4(2),51-96。 蔡偉銑(2009)。技術官僚與產業升級:台灣1970年代IC計畫的重新檢視。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21(1),25-99。 豬口孝(1992)。國家與社會(劉黎兒譯)。台北市:時報。鄭爲元(1999)。發展型“國家”或發展型國家“理論”的終結?。臺灣社會研究(34),1-68。 蕭全政(1994)。政治與經濟的整合 : 政治經濟學的基礎理論。臺北市:桂冠。蕭全政(2000)。 民主化對政府經濟和社會職能的挑戰與因應。載於朱雲漢與包宗和(編), 民主轉型與經濟衝突 : 90年代台灣經濟發展的困境與挑戰。(27-50頁)。 台北市: 桂冠。蕭高彥(2007)。《 聯邦論》 中的憲政主義與人民主權。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22),65-108。 蕭新煌(1992)。 台灣新興社會運動的剖析:自主性與資源分配。載於台灣研究基金會(編),解剖台灣經濟 : 威權體制下的壟斷與剝削。(9-32頁 )。臺北市: 前衛。謝宏仁(2013)。發展研究的終結 : 21世紀大國崛起後的世界圖像。臺北市:五南。瞿宛文(2003)。全球化下的台灣經濟。臺北市:唐山。瞿宛文(2007)。戰後台灣經濟成長原因之回顧:論殖民統治之影響與其他。臺灣社會研究(65),1-33。 瞿宛文(2008)。重看臺灣棉紡織業早期的發展。新史學,19(1),167-227。 瞿宛文(2009)。台灣經濟奇蹟的中國背景超克分斷體制經濟史的盲點。臺灣社會研究(74),49-93。 瞿宛文(2010)。臺灣戰後工業化是殖民時期的延續嗎?兼論戰後第一代企業家的起源。臺灣史研究,17(2),39-84。 瞿宛文(2011)。民主化與經濟發展-台灣發展型國家的不成功轉型。臺灣社會研究(84),243-288。 瞿宛文、安士敦(2003)。超越後進發展 : 台灣的產業升級策略(朱道凱譯)。台北市:聯經。龐建國(2010)。國家發展研究主導概念之變化及其政策意涵。社會科學論叢,4(2),104-154。 蘇碩斌(2005)。晚清帝國的臺北社會:論“社會與國家”關係下的秩序運作。臺灣社會研究(58),33-84。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