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學位論文

文章檢視/開啟

書目匯出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引文資訊

TAIR相關學術產出

題名 臺灣閱聽眾對中國大陸選秀節目的收視行為調查― 以《中國好聲音》為例
The Investigation of Taiwanese Audiences’ Watching Behaviors towards Chinese Talent Show Programs - An Example of “The Voice of China”
作者 蕭玉品
Hsiao, Yu Pin
貢獻者 陳重成
Chen, Chung Cheng
蕭玉品
Hsiao, Yu Pin
關鍵詞 中國好聲音
臺灣閱聽眾
收視行為
臺灣元素
外溢效果
The Voice of China
Taiwanese Audiences
Watching Behaviors
Taiwanese Factors
Spillover Effect
日期 2013
上傳時間 1-十月-2014 13:41:49 (UTC+8)
摘要 近來,臺灣電視臺紛紛買下中國大陸選秀節目在臺灣播放,包括《中國好聲音2》、《我是歌手》、《全能星戰》等,其中《中國好聲音2》在臺灣獲得了平均1.1的高收視率。對於中國大陸選秀風吹到臺灣的情形,本論文欲以《中國好聲音》為例,檢視臺灣閱聽眾對中國大陸選秀節目的收視行為,探究閱聽眾收看《中國好聲音》的動機,以及閱聽眾在收看節目後,是否產生了娛樂價值之外的效果。本論文從敘事理論出發,訪談14名《中國好聲音》的忠實觀眾,發現《中國好聲音》善用敘事手法,用好音樂與好故事吸引閱聽眾,而節目中的臺灣評審與選手等元素對閱聽眾影響不大,但閱聽眾亦指出,若節目中有臺灣流行音樂,會讓觀看節目的熟悉感更強,樂趣也更多。外溢效果部分,臺灣閱聽眾均認為《中國好聲音》在軟、硬體上,皆超越臺灣同類型節目,並表達對臺灣綜藝節目發展的擔憂。娛樂之外的外溢效果則無。
In recent years, television networks in Taiwan started purchasing and broadcasting talent show programs produced by mainland China. Some of these purchases include “The Voice of China II”, “I Am a Singer” and “Celebrity Battle”. Amongst the various productions, the most popular program is “The Voice of China II”, scoring an average high TV rating of 1.1. Using “The Voice of China” as case study, this research aims to examine the response of Taiwanese viewership towards Chinese talent show programs, including their motives and feedback. It also explores the possibility of any spillover effect beyond just entertainment value. A narrative theory approach is used in this research and a total of 14 audiences interviewed. According to their feedback, elements such as strong narration, music and moving stories make the show appealing. The presence of Taiwanese judges and contestants, on the other hand, has less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se Taiwanese audiences than the use of popular Taiwanese songs. A greater sense of involvement is achieved when the audiences hear familiar songs, hence raising the entertainment value. Taiwanese audiences consider “The Voice of China” a better production than similar Taiwanese programs in terms of both software and hardware. Spillover effect beyond entertainment is not observed.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專書
中國廣播電視年鑑編委會編,1990。《中國廣播電視年鑑》。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
中國廣播電視年鑑編委會編,1992。《中國廣播電視年鑑》。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
周靖波,《電視虛構敘事導論》,2000。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
袁方,2002。《社會科學研究方法》。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翁秀琪,1998。《大眾傳播理論與實證》。臺北:三民書局。
陳衛星,2008。《傳播的觀念》。北京:人民出版社。
劉幼琍,1997。《多頻道電視與觀眾:九○年代的電視媒體與閱聽人收視行為研究》。臺北:時英出版社。
蔡美瑛,1998。《綜藝節目對塑造青少年次文化之影響》。臺北:文化總會電研會。
蘇蘅,1995。《開放天空下的文化衝擊:臺灣民眾收看外國節目的研究》。臺北:文化總會電研會。

專書譯著
邱誌勇、許夢芸譯,傑夫‧路易斯(Jeff Lewis)著,2003。《細讀文化研究基礎》(Cultural Studies: The Basics)。臺北:韋伯文化。
周鐵東譯,羅伯特‧麥基(Robert Mckee)著,2001。《故事―材質、結構、風格和銀幕劇作的原理》(Substance, Structure, Style, and the Principles of Screenwriting)。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
姚媛譯,阿瑟‧阿薩‧伯杰(Arthur Asa Berger)著,2000。《通俗文化、媒介和日常生活中的敘事》(Narratives in Popular Culture)。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張方譯,史蒂文‧柯恩(Steven Cohan)、琳達‧夏爾斯(Linda M. Shires)著,1997。《講故事:對敘事虛構作品的理論分析》(Telling Stories: A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Narrative Fiction)。臺北:駱駝出版社。
屠友祥譯,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著,2012。《S/Z》(S/Z 1970)。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陳芸芸譯,尼可拉斯‧阿伯克隆比(Nicholas Abercrombie)著,2000。《電視與社會》(Television and Society)。臺北:韋伯文化事業出版社。
黃光玉、劉念夏、陳清文譯,亞瑟‧艾沙‧柏格(Arthur Asa Berger)著,2004。《媒介與傳播研究方法:質化與量化研究途徑》(Media and Communication Research Methods: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pproaches)。臺北:風雲論壇。
黃愛華、馮綱譯,歐文‧戈夫曼(Erving Goffman)著,1989。《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現》(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Everyday Life)。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
劉森堯譯,克里斯坦‧梅茲(Christian Metz)著,1996。《電影語言:電影符號學導論》(Film Language : A Semiotics of the Cinema)。臺北:遠流。

專書論文
蘇宇鈴譯,岩瀏功一著,2000。〈日本論文化在亞洲:全球本土化現代性的「芳香」?〉,李天鐸編著。《重繪媒體地平線:當代國際傳播全球與本土趨向的思辨》。臺北:亞太圖書。頁305-340。

專書論文譯著
李天鐸譯,莎拉‧孔茲洛夫(Sara Ruth Kozloff)著,1993。〈敘事理論與電視〉(Narrative Theory and Television),羅伯特‧艾倫(Robert C. Allen)編,李天鐸譯,《電視與當代批評理論》(Channels of Discourse: Television and Contemporary Criticism)。臺北:遠流。頁59-91。

期刊論文
尹鴻、陸虹、冉儒學,2005/9。〈電視真人秀的節目元素分析〉,《現代傳播》(北京),2005年第5期,頁47-52。
王湘濤,2013/10。〈電視真人秀節目的人物元素分析―以《中國好聲音》節目為例〉,《西部廣播電視》(四川),2013年第19期,頁77。
王麗娜,2013/1。〈中國好聲音的受眾心理分析〉,《青年記者》(山東),2013年第2期,頁59-60。
田昊,2009/1。〈再探電視真人秀的混雜敘事特徵〉,《安徽文學》(安徽),2009年第1期,頁326-327。
白雪,2013/5。〈音樂類選秀節目引爆銀屏的傳播學分析―以《中國好聲音》為例〉,《傳播與版權》(廣西),2013年第5期,頁52-53。
李丁讚、陳兆勇,1998/1。〈衛星電視與國族想像:以衛視中文台的日劇為觀察對象〉,《新聞學研究》,第57期,頁9-34。
沈丹萍,2013/11。〈媒體營銷助力中國好聲音崛起〉,《新聞實踐》(浙江),2013年第11期,頁20-22。
屈斯薇,2013/2。〈用好聲音講述一個好故事―探悉故事化手法在中國好聲音的應用〉,《當代電視》(北京),2013年第2期,頁79-81。
屈濟榮,2013/4。〈外購版權選秀節目的本土化改造原則―中國好聲音與美國好聲音的比較啟示〉,《傳播與版權》(廣西),2013年第4期,頁64-65、72。
孟麗娜,2012/11。〈《中國好聲音》火爆銀屏原因探析〉,《吉林藝術學院學報》(吉林),2012年第6期,頁59-60。
邱魏頌正、林孟玉,2000/7。〈從當代流行文化看消費者從眾行為―以日本流行商品為例〉,《廣告學研究》,第15期,頁115-137。
侯政男、蔡宗哲、陳欣欣,2011/6。〈軟實力下的新亞洲文化貼近性與現代性:韓國電視戲劇在東亞地區觀眾之接受因素探究〉,《人文與社會學報》,第2卷第8期,頁115-142。
俞敏武,2014/1。〈《中國好聲音》敘事策略分析〉,《傳播與版權》(廣西),2014年第1期,頁73。
徐帆,2012/9。〈娛樂專業主義:基於《中國好聲音》的解讀〉,《南方電視學刊》(廣東),2012年第5期,頁15-18。
高衛,2012/12。〈電視綜藝節目《中國好聲音》的衝突和懸念設置〉,《現代視聽》(山東),2012年第12期,頁62-65。
高震、李時,2005/10。〈電視節目敘事格局初探〉,《今傳媒》(陝西),2005年第10期,頁40-41。
陳思、趙驊,2013/10。〈敘述理論與電視選秀節目―以《中國好聲音》為例〉,《新聞前哨》(湖北),2013年第10期,頁19-21。
陳律薇,2007/1。〈對「超級女聲」所引發的文化現象的解讀〉,《視聽縱橫》(浙江),2007年第1期,頁108-109。
程耿金妍,2013/11。〈「煽情」是如何打動我們的―《中國好聲音》「煽情」的敘事分析〉,《當代電視》(北京),2013年第11期,頁74-75。
程錫麟,2002/5。〈敘事理論概述〉,《外語研究》(江蘇),2002年第3期,頁10-15。
董麗榮、孫雲寬、李艷英,2013/10。〈娛樂類節目中擬態環境對受眾的心理影響〉,《今傳媒》(陝西),2013年第10期,頁93-94。
劉幼琍、林美惠,1996/1。〈臺灣民眾收看大陸衛星電視節目行為之研究〉,《廣播與電視》,第2卷第3期,頁1-33。
劉璐,2013/10。〈淺析中國好聲音營銷模式〉,《商場現代化》(北京),2013年第29期,頁101-102。
蔡明達、盧懿岑,2012/12。〈電視消費關聯性對於來源國印象與品牌態度影響之研究―以韓國電視劇為例〉,《行銷評論》,第9卷第4期,頁418-441。
操瑞青,2013/9。〈文化視角下的節目模式本土化―基於中國好聲音的分析〉,《現代視聽》(山東),2013年第9期,頁18-21。
韓可,2012/12。〈探析真人秀節目編導的劇情架構意識―以《中國好聲音》為例〉,《中國傳媒科技》(北京),2012年第24期,頁220-221。
蘇蘅、陳雪雲,2000/7。〈全球化下青少年收看本國及外國電視節目之現況及相關影響研究〉,《新聞學研究》,第64期,頁103-138。

研究計畫
楊渡,2010。《從民眾觀點看兩岸關係的回顧與展望專案研究報告》。臺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報紙
葉君遠,2011/7/11。〈詹仁雄:台灣綜藝節目 走入死胡同〉,《聯合報》,版A5。

網際網路
〈雷、捏他〉,2012/8/5。《ptt鄉民百科》,
〈盤點:中國好聲音裏的台灣元素〉,2013/10/15。《華夏經緯網》,
〈台灣收視報告:《甄嬛傳》重播再進前十〉,2014/1/29。《新浪娛樂》,
〈jjy728簡介〉,2014/6/14。《Youtube》,
人民網,2014/4/16。〈英國引進《中國好歌曲》 賽制模式均為中國原創〉,《中國網》,
〈陶喆和孫楠私下是好朋友 台灣買下《最美和聲2》版權〉,2014/4/25。《中華娛樂網》,
〈中國好聲音第二季〉,2014/5/27。《百度百科》,
王一芝,2011/6。〈華語音樂 供應全球八成需求〉,《遠見雜誌》,第300期,
王國強,2013/11/4。〈出鏡一分鐘 大爺家成景點〉,《星島環球網》,
央視索福瑞媒介研究公司,2014/5/20。〈cms省級衛視晚間節目收視率〉,《微博》,
羊城晚報,2013/8/8。〈華少自曝「中國好舌頭」是被逼的 被要求有多快就多快〉,《網易娛樂》,
李志展,2013/10/8。〈林志炫歌喉戰帶財1.4億 彭佳慧對岸創第二春〉,《蘋果日報》,
李霞,2014/4/2。〈探究中國音樂選秀節目的發展路徑―以《中國好聲音》為例〉,《今傳媒》,2014年第4期,
宏將廣告股份有限公司,2014/5/24。〈節目收視率分析〉,《宏將廣告股份有限公司》,
林嘉琪、黃湞尹、嚴心妤、曾德蓉,2013/6/12。〈東森新聞直播「我是歌手」 NCC:不符新聞專業〉,《自由時報》,
京華時報,2013/10/21。〈「限娛令」出加強版 黃金斷限播一檔歌唱節目〉,《人民網》,
姜遠珍,2014/4/11。〈秦漢飾演中國版花漾爺爺〉,《Yahoo奇摩》,
浙江衛視,2014/5/24。〈中國好聲音(The Voice of China)2012-07-13第一季-第一期HD全場完整版〉,《YouTube》,
浙江衛視,2014/5/24。〈中國好聲音(The Voice of China)2012-07-20第一季-第二期HD全場完整版〉,《YouTube》,
浙江衛視,2014/5/24。〈中國好聲音(The Voice of China)2012-08-03第一季-第四期HD全場完整版〉,《YouTube》,
浙江衛視,2014/5/24。〈中國好聲音(The Voice of China)2013-07-12第二季-第一期HD全場完整版〉,《YouTube》,
浙江衛視,2014/5/24。〈中國好聲音(The Voice of China)2013-07-19第二季-第二期HD全場完整版〉,《YouTube》,
浙江衛視,2014/5/24。〈中國好聲音(The Voice of China)2013-08-30第二季-第八期全場完整版〉,《YouTube》,
浙江衛視,2014/5/26。〈中國好聲音(The Voice of China)2013-07-26第二季-第三期HD全場完整版〉,《YouTube》,
浙江衛視,2014/5/26。〈中國好聲音(The Voice of China)2013-08-23第二季-第七期HD全場完整版〉,《YouTube》,
徐卉,2012/12/29。〈中歌榜演唱會 終於如期攻蛋〉,《中央社》,
唐湘龍,2012/2/14。〈鳳飛飛不是一個時代 是一種力量〉,《奇摩新聞》,
荊楚網,2013/7/26。〈中國好聲音第三期「零轉身」學員增加 盲選縮至5集〉,《新華網》,
許思鑒,2013/12/31。〈《爸爸去哪兒》平均收視超越《中國好聲音2》〉,《鳳凰網》,
陳子鴻,2014/5/12。〈台灣還是華語流行音樂中心嗎?〉,《聯合新聞網》,
陳慧貞、杜沛學,2013/2/19。〈過年連環轟 甄嬛9天吸睛220萬人〉,《聯合新聞網》,
廈門日報,2012/8/4。〈好聲音學員金志文深情唱 楊坤再度淚灑現場〉,《人民網》,
趙暉,2014/2。〈2013年綜藝節目收視分析〉,《收視中國》,頁14-21。《CSM Media Research》,
趙繼成,2005/8/20。〈超級女聲:一場大眾文化對精英文化的反動〉,《人民網》,
蓋浙生,2000/12。〈外溢效果〉,《國家教育研究院》,
闕志儒,2014/1/14。〈「爸爸去哪兒」登台 陸綜轉播費漲3倍〉,《聯合新聞網》,
闕志儒,2014/3/26。〈和網路平台爭觀眾 陸綜登台收視低〉,《聯合新聞網》,

訪談資料
蕭玉品,2014/4/4。當面訪談,F1(匿名),宜蘭。
蕭玉品,2014/4/5。當面訪談,M1(匿名),宜蘭。
蕭玉品,2014/4/7。當面訪談,M2(匿名),臺北。
蕭玉品,2014/4/8。當面訪談,M3(匿名),臺北。
蕭玉品,2014/4/8。當面訪談,M4(匿名),臺北。
蕭玉品,2014/4/12。當面訪談,F2(匿名),臺北。
蕭玉品,2014/4/12。當面訪談,F3(匿名),臺北。
蕭玉品,2014/4/16。當面訪談,M5(匿名),臺北。
蕭玉品,2014/4/16。當面訪談,M6(匿名),臺北。
蕭玉品,2014/4/19。當面訪談,F4(匿名),宜蘭。
蕭玉品,2014/4/20。當面訪談,F5(匿名),宜蘭。
蕭玉品,2014/4/21。當面訪談,F6(匿名),臺北。
蕭玉品,2014/4/22。當面訪談,F7(匿名),臺北。
蕭玉品,2014/4/27。當面訪談,F8(匿名),宜蘭。

英文部分
專書
Chatman, Seymour, 1978. Story and Discourse: Narrative Structure in Fiction and Film.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Rimmon-Kenan, Shlomith, 1983. Narrative Fiction: Contemporary Poetics. London: Methuen.

專書論文
Liu, Yu Li & Yi Hsiang Chen, 2004. “Cloning, adaption, import and originality – Taiwan in the global television format business,” in Moran Albert & Keane Michael, eds, Television across Asia: television industries, programme formats and globalizaiotn. New York: Routledge. pp. 54-73.

專書譯著
Genette, Gérard, 1980. Narrative Discourse: An Essay in Method (Discours du récit), trans., J. E. Lewin.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Lévi-Strauss, Claude, 1963. Structural Anthropology (Anthropologie structurale), trans., Claire Jacobson & Brooke Schoepf. NY: Basic Books.
Propp, Vladimir, 1998. Morphology of the Folktale (Морфология сказки), trans., Lawrence Scott. Austin, TX: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Todorov, Tzvetan, 1977. The Poetics of Prose (La Poétique de la prose), trans., Richard Howard.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期刊論文
Gerbner, George, 1998/Summer-Fall. “Cultivation Analysis: An Overview,” Mass Communication and Society, Vol. 1, Issue 3/4, pp. 175-194.
O’Guinn, Thomas C. & L.J. Shrum, 1997/3. “The Role of Television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onsumer Reality,”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Vol. 23, Issue 4, pp 278-294.
Randy, David & Harold Sigall, 1974/3. “Beauty Is Talent: Task Evaluation as A Function of the Performer’s Physical Attractivenes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Vol. 29, No. 3, pp, 299-304.
Russell, Cristel Antonia, Andrew T. Norman, & Susan E. Heckler, 2004/6. “The Consumption of Television Programming: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the Connectedness Scale,”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Vol. 31, Issue 1, pp. 150-161.
Sepstrup, Preben, 1989/12. “Research into International Television Flows: A Methodological Contribution,” Europe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Vol. 4, No.4, pp. 393-407.
Straubhaar, Joseph D., 1991/1. “Beyond Media Imperialism: Assymetrical Interdependence and Cultural Proximity,” Critical Studies in Mass Communication, Vol. 8, Issue 1, pp. 39-59.
Webster, James G. & Jacob J. Wakshlag, 1983/10. “A Theory of Television Program Choice,” Communication Research, Vol. 10, No. 4, pp. 430-446.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東亞研究所
98260002
102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8260002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陳重成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 Chen, Chung Cheng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 (作者) 蕭玉品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作者) Hsiao, Yu Pinen_US
dc.creator (作者) 蕭玉品zh_TW
dc.creator (作者) Hsiao, Yu Pinen_US
dc.date (日期) 2013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十月-2014 13:41:49 (UTC+8)-
dc.date.available 1-十月-2014 13:41:49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十月-2014 13:41:49 (UTC+8)-
dc.identifier (其他 識別碼) G0098260002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70316-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東亞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8260002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2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近來,臺灣電視臺紛紛買下中國大陸選秀節目在臺灣播放,包括《中國好聲音2》、《我是歌手》、《全能星戰》等,其中《中國好聲音2》在臺灣獲得了平均1.1的高收視率。對於中國大陸選秀風吹到臺灣的情形,本論文欲以《中國好聲音》為例,檢視臺灣閱聽眾對中國大陸選秀節目的收視行為,探究閱聽眾收看《中國好聲音》的動機,以及閱聽眾在收看節目後,是否產生了娛樂價值之外的效果。本論文從敘事理論出發,訪談14名《中國好聲音》的忠實觀眾,發現《中國好聲音》善用敘事手法,用好音樂與好故事吸引閱聽眾,而節目中的臺灣評審與選手等元素對閱聽眾影響不大,但閱聽眾亦指出,若節目中有臺灣流行音樂,會讓觀看節目的熟悉感更強,樂趣也更多。外溢效果部分,臺灣閱聽眾均認為《中國好聲音》在軟、硬體上,皆超越臺灣同類型節目,並表達對臺灣綜藝節目發展的擔憂。娛樂之外的外溢效果則無。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In recent years, television networks in Taiwan started purchasing and broadcasting talent show programs produced by mainland China. Some of these purchases include “The Voice of China II”, “I Am a Singer” and “Celebrity Battle”. Amongst the various productions, the most popular program is “The Voice of China II”, scoring an average high TV rating of 1.1. Using “The Voice of China” as case study, this research aims to examine the response of Taiwanese viewership towards Chinese talent show programs, including their motives and feedback. It also explores the possibility of any spillover effect beyond just entertainment value. A narrative theory approach is used in this research and a total of 14 audiences interviewed. According to their feedback, elements such as strong narration, music and moving stories make the show appealing. The presence of Taiwanese judges and contestants, on the other hand, has less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se Taiwanese audiences than the use of popular Taiwanese songs. A greater sense of involvement is achieved when the audiences hear familiar songs, hence raising the entertainment value. Taiwanese audiences consider “The Voice of China” a better production than similar Taiwanese programs in terms of both software and hardware. Spillover effect beyond entertainment is not observed.en_US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緒論 1
一、 研究動機及問題 1
二、 文獻回顧 3
三、 研究方法與篇章結構 14
第二章、《中國好聲音》的敘事分析 21
一、 《中國好聲音》節目簡述 21
二、 《中國好聲音》裡的敘事 24
三、 小結 39
第三章、閱聽眾收看《中國好聲音》的動機探析 41
一、 《中國好聲音》對閱聽眾的獨特性 41
二、 臺灣元素對閱聽眾收看《中國好聲音》的影響 54
三、 小結 60
第四章、閱聽眾收看《中國好聲音》外溢效果評估 63
一、 娛樂層面的外溢效果 63
二、 娛樂層面外的外溢效果 77
三、 小結 80
第五章、結論與建議 83
附錄:訪談逐字稿 97
zh_TW
dc.language.iso en_US-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8260002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中國好聲音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臺灣閱聽眾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收視行為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臺灣元素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外溢效果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The Voice of China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Taiwanese Audiences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Watching Behaviors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Taiwanese Factors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Spillover Effecten_US
dc.title (題名) 臺灣閱聽眾對中國大陸選秀節目的收視行為調查― 以《中國好聲音》為例zh_TW
dc.title (題名) The Investigation of Taiwanese Audiences’ Watching Behaviors towards Chinese Talent Show Programs - An Example of “The Voice of China”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專書
中國廣播電視年鑑編委會編,1990。《中國廣播電視年鑑》。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
中國廣播電視年鑑編委會編,1992。《中國廣播電視年鑑》。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
周靖波,《電視虛構敘事導論》,2000。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
袁方,2002。《社會科學研究方法》。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翁秀琪,1998。《大眾傳播理論與實證》。臺北:三民書局。
陳衛星,2008。《傳播的觀念》。北京:人民出版社。
劉幼琍,1997。《多頻道電視與觀眾:九○年代的電視媒體與閱聽人收視行為研究》。臺北:時英出版社。
蔡美瑛,1998。《綜藝節目對塑造青少年次文化之影響》。臺北:文化總會電研會。
蘇蘅,1995。《開放天空下的文化衝擊:臺灣民眾收看外國節目的研究》。臺北:文化總會電研會。

專書譯著
邱誌勇、許夢芸譯,傑夫‧路易斯(Jeff Lewis)著,2003。《細讀文化研究基礎》(Cultural Studies: The Basics)。臺北:韋伯文化。
周鐵東譯,羅伯特‧麥基(Robert Mckee)著,2001。《故事―材質、結構、風格和銀幕劇作的原理》(Substance, Structure, Style, and the Principles of Screenwriting)。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
姚媛譯,阿瑟‧阿薩‧伯杰(Arthur Asa Berger)著,2000。《通俗文化、媒介和日常生活中的敘事》(Narratives in Popular Culture)。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張方譯,史蒂文‧柯恩(Steven Cohan)、琳達‧夏爾斯(Linda M. Shires)著,1997。《講故事:對敘事虛構作品的理論分析》(Telling Stories: A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Narrative Fiction)。臺北:駱駝出版社。
屠友祥譯,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著,2012。《S/Z》(S/Z 1970)。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陳芸芸譯,尼可拉斯‧阿伯克隆比(Nicholas Abercrombie)著,2000。《電視與社會》(Television and Society)。臺北:韋伯文化事業出版社。
黃光玉、劉念夏、陳清文譯,亞瑟‧艾沙‧柏格(Arthur Asa Berger)著,2004。《媒介與傳播研究方法:質化與量化研究途徑》(Media and Communication Research Methods: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pproaches)。臺北:風雲論壇。
黃愛華、馮綱譯,歐文‧戈夫曼(Erving Goffman)著,1989。《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現》(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Everyday Life)。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
劉森堯譯,克里斯坦‧梅茲(Christian Metz)著,1996。《電影語言:電影符號學導論》(Film Language : A Semiotics of the Cinema)。臺北:遠流。

專書論文
蘇宇鈴譯,岩瀏功一著,2000。〈日本論文化在亞洲:全球本土化現代性的「芳香」?〉,李天鐸編著。《重繪媒體地平線:當代國際傳播全球與本土趨向的思辨》。臺北:亞太圖書。頁305-340。

專書論文譯著
李天鐸譯,莎拉‧孔茲洛夫(Sara Ruth Kozloff)著,1993。〈敘事理論與電視〉(Narrative Theory and Television),羅伯特‧艾倫(Robert C. Allen)編,李天鐸譯,《電視與當代批評理論》(Channels of Discourse: Television and Contemporary Criticism)。臺北:遠流。頁59-91。

期刊論文
尹鴻、陸虹、冉儒學,2005/9。〈電視真人秀的節目元素分析〉,《現代傳播》(北京),2005年第5期,頁47-52。
王湘濤,2013/10。〈電視真人秀節目的人物元素分析―以《中國好聲音》節目為例〉,《西部廣播電視》(四川),2013年第19期,頁77。
王麗娜,2013/1。〈中國好聲音的受眾心理分析〉,《青年記者》(山東),2013年第2期,頁59-60。
田昊,2009/1。〈再探電視真人秀的混雜敘事特徵〉,《安徽文學》(安徽),2009年第1期,頁326-327。
白雪,2013/5。〈音樂類選秀節目引爆銀屏的傳播學分析―以《中國好聲音》為例〉,《傳播與版權》(廣西),2013年第5期,頁52-53。
李丁讚、陳兆勇,1998/1。〈衛星電視與國族想像:以衛視中文台的日劇為觀察對象〉,《新聞學研究》,第57期,頁9-34。
沈丹萍,2013/11。〈媒體營銷助力中國好聲音崛起〉,《新聞實踐》(浙江),2013年第11期,頁20-22。
屈斯薇,2013/2。〈用好聲音講述一個好故事―探悉故事化手法在中國好聲音的應用〉,《當代電視》(北京),2013年第2期,頁79-81。
屈濟榮,2013/4。〈外購版權選秀節目的本土化改造原則―中國好聲音與美國好聲音的比較啟示〉,《傳播與版權》(廣西),2013年第4期,頁64-65、72。
孟麗娜,2012/11。〈《中國好聲音》火爆銀屏原因探析〉,《吉林藝術學院學報》(吉林),2012年第6期,頁59-60。
邱魏頌正、林孟玉,2000/7。〈從當代流行文化看消費者從眾行為―以日本流行商品為例〉,《廣告學研究》,第15期,頁115-137。
侯政男、蔡宗哲、陳欣欣,2011/6。〈軟實力下的新亞洲文化貼近性與現代性:韓國電視戲劇在東亞地區觀眾之接受因素探究〉,《人文與社會學報》,第2卷第8期,頁115-142。
俞敏武,2014/1。〈《中國好聲音》敘事策略分析〉,《傳播與版權》(廣西),2014年第1期,頁73。
徐帆,2012/9。〈娛樂專業主義:基於《中國好聲音》的解讀〉,《南方電視學刊》(廣東),2012年第5期,頁15-18。
高衛,2012/12。〈電視綜藝節目《中國好聲音》的衝突和懸念設置〉,《現代視聽》(山東),2012年第12期,頁62-65。
高震、李時,2005/10。〈電視節目敘事格局初探〉,《今傳媒》(陝西),2005年第10期,頁40-41。
陳思、趙驊,2013/10。〈敘述理論與電視選秀節目―以《中國好聲音》為例〉,《新聞前哨》(湖北),2013年第10期,頁19-21。
陳律薇,2007/1。〈對「超級女聲」所引發的文化現象的解讀〉,《視聽縱橫》(浙江),2007年第1期,頁108-109。
程耿金妍,2013/11。〈「煽情」是如何打動我們的―《中國好聲音》「煽情」的敘事分析〉,《當代電視》(北京),2013年第11期,頁74-75。
程錫麟,2002/5。〈敘事理論概述〉,《外語研究》(江蘇),2002年第3期,頁10-15。
董麗榮、孫雲寬、李艷英,2013/10。〈娛樂類節目中擬態環境對受眾的心理影響〉,《今傳媒》(陝西),2013年第10期,頁93-94。
劉幼琍、林美惠,1996/1。〈臺灣民眾收看大陸衛星電視節目行為之研究〉,《廣播與電視》,第2卷第3期,頁1-33。
劉璐,2013/10。〈淺析中國好聲音營銷模式〉,《商場現代化》(北京),2013年第29期,頁101-102。
蔡明達、盧懿岑,2012/12。〈電視消費關聯性對於來源國印象與品牌態度影響之研究―以韓國電視劇為例〉,《行銷評論》,第9卷第4期,頁418-441。
操瑞青,2013/9。〈文化視角下的節目模式本土化―基於中國好聲音的分析〉,《現代視聽》(山東),2013年第9期,頁18-21。
韓可,2012/12。〈探析真人秀節目編導的劇情架構意識―以《中國好聲音》為例〉,《中國傳媒科技》(北京),2012年第24期,頁220-221。
蘇蘅、陳雪雲,2000/7。〈全球化下青少年收看本國及外國電視節目之現況及相關影響研究〉,《新聞學研究》,第64期,頁103-138。

研究計畫
楊渡,2010。《從民眾觀點看兩岸關係的回顧與展望專案研究報告》。臺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報紙
葉君遠,2011/7/11。〈詹仁雄:台灣綜藝節目 走入死胡同〉,《聯合報》,版A5。

網際網路
〈雷、捏他〉,2012/8/5。《ptt鄉民百科》,
〈盤點:中國好聲音裏的台灣元素〉,2013/10/15。《華夏經緯網》,
〈台灣收視報告:《甄嬛傳》重播再進前十〉,2014/1/29。《新浪娛樂》,
〈jjy728簡介〉,2014/6/14。《Youtube》,
人民網,2014/4/16。〈英國引進《中國好歌曲》 賽制模式均為中國原創〉,《中國網》,
〈陶喆和孫楠私下是好朋友 台灣買下《最美和聲2》版權〉,2014/4/25。《中華娛樂網》,
〈中國好聲音第二季〉,2014/5/27。《百度百科》,
王一芝,2011/6。〈華語音樂 供應全球八成需求〉,《遠見雜誌》,第300期,
王國強,2013/11/4。〈出鏡一分鐘 大爺家成景點〉,《星島環球網》,
央視索福瑞媒介研究公司,2014/5/20。〈cms省級衛視晚間節目收視率〉,《微博》,
羊城晚報,2013/8/8。〈華少自曝「中國好舌頭」是被逼的 被要求有多快就多快〉,《網易娛樂》,
李志展,2013/10/8。〈林志炫歌喉戰帶財1.4億 彭佳慧對岸創第二春〉,《蘋果日報》,
李霞,2014/4/2。〈探究中國音樂選秀節目的發展路徑―以《中國好聲音》為例〉,《今傳媒》,2014年第4期,
宏將廣告股份有限公司,2014/5/24。〈節目收視率分析〉,《宏將廣告股份有限公司》,
林嘉琪、黃湞尹、嚴心妤、曾德蓉,2013/6/12。〈東森新聞直播「我是歌手」 NCC:不符新聞專業〉,《自由時報》,
京華時報,2013/10/21。〈「限娛令」出加強版 黃金斷限播一檔歌唱節目〉,《人民網》,
姜遠珍,2014/4/11。〈秦漢飾演中國版花漾爺爺〉,《Yahoo奇摩》,
浙江衛視,2014/5/24。〈中國好聲音(The Voice of China)2012-07-13第一季-第一期HD全場完整版〉,《YouTube》,
浙江衛視,2014/5/24。〈中國好聲音(The Voice of China)2012-07-20第一季-第二期HD全場完整版〉,《YouTube》,
浙江衛視,2014/5/24。〈中國好聲音(The Voice of China)2012-08-03第一季-第四期HD全場完整版〉,《YouTube》,
浙江衛視,2014/5/24。〈中國好聲音(The Voice of China)2013-07-12第二季-第一期HD全場完整版〉,《YouTube》,
浙江衛視,2014/5/24。〈中國好聲音(The Voice of China)2013-07-19第二季-第二期HD全場完整版〉,《YouTube》,
浙江衛視,2014/5/24。〈中國好聲音(The Voice of China)2013-08-30第二季-第八期全場完整版〉,《YouTube》,
浙江衛視,2014/5/26。〈中國好聲音(The Voice of China)2013-07-26第二季-第三期HD全場完整版〉,《YouTube》,
浙江衛視,2014/5/26。〈中國好聲音(The Voice of China)2013-08-23第二季-第七期HD全場完整版〉,《YouTube》,
徐卉,2012/12/29。〈中歌榜演唱會 終於如期攻蛋〉,《中央社》,
唐湘龍,2012/2/14。〈鳳飛飛不是一個時代 是一種力量〉,《奇摩新聞》,
荊楚網,2013/7/26。〈中國好聲音第三期「零轉身」學員增加 盲選縮至5集〉,《新華網》,
許思鑒,2013/12/31。〈《爸爸去哪兒》平均收視超越《中國好聲音2》〉,《鳳凰網》,
陳子鴻,2014/5/12。〈台灣還是華語流行音樂中心嗎?〉,《聯合新聞網》,
陳慧貞、杜沛學,2013/2/19。〈過年連環轟 甄嬛9天吸睛220萬人〉,《聯合新聞網》,
廈門日報,2012/8/4。〈好聲音學員金志文深情唱 楊坤再度淚灑現場〉,《人民網》,
趙暉,2014/2。〈2013年綜藝節目收視分析〉,《收視中國》,頁14-21。《CSM Media Research》,
趙繼成,2005/8/20。〈超級女聲:一場大眾文化對精英文化的反動〉,《人民網》,
蓋浙生,2000/12。〈外溢效果〉,《國家教育研究院》,
闕志儒,2014/1/14。〈「爸爸去哪兒」登台 陸綜轉播費漲3倍〉,《聯合新聞網》,
闕志儒,2014/3/26。〈和網路平台爭觀眾 陸綜登台收視低〉,《聯合新聞網》,

訪談資料
蕭玉品,2014/4/4。當面訪談,F1(匿名),宜蘭。
蕭玉品,2014/4/5。當面訪談,M1(匿名),宜蘭。
蕭玉品,2014/4/7。當面訪談,M2(匿名),臺北。
蕭玉品,2014/4/8。當面訪談,M3(匿名),臺北。
蕭玉品,2014/4/8。當面訪談,M4(匿名),臺北。
蕭玉品,2014/4/12。當面訪談,F2(匿名),臺北。
蕭玉品,2014/4/12。當面訪談,F3(匿名),臺北。
蕭玉品,2014/4/16。當面訪談,M5(匿名),臺北。
蕭玉品,2014/4/16。當面訪談,M6(匿名),臺北。
蕭玉品,2014/4/19。當面訪談,F4(匿名),宜蘭。
蕭玉品,2014/4/20。當面訪談,F5(匿名),宜蘭。
蕭玉品,2014/4/21。當面訪談,F6(匿名),臺北。
蕭玉品,2014/4/22。當面訪談,F7(匿名),臺北。
蕭玉品,2014/4/27。當面訪談,F8(匿名),宜蘭。

英文部分
專書
Chatman, Seymour, 1978. Story and Discourse: Narrative Structure in Fiction and Film.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Rimmon-Kenan, Shlomith, 1983. Narrative Fiction: Contemporary Poetics. London: Methuen.

專書論文
Liu, Yu Li & Yi Hsiang Chen, 2004. “Cloning, adaption, import and originality – Taiwan in the global television format business,” in Moran Albert & Keane Michael, eds, Television across Asia: television industries, programme formats and globalizaiotn. New York: Routledge. pp. 54-73.

專書譯著
Genette, Gérard, 1980. Narrative Discourse: An Essay in Method (Discours du récit), trans., J. E. Lewin.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Lévi-Strauss, Claude, 1963. Structural Anthropology (Anthropologie structurale), trans., Claire Jacobson & Brooke Schoepf. NY: Basic Books.
Propp, Vladimir, 1998. Morphology of the Folktale (Морфология сказки), trans., Lawrence Scott. Austin, TX: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Todorov, Tzvetan, 1977. The Poetics of Prose (La Poétique de la prose), trans., Richard Howard.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期刊論文
Gerbner, George, 1998/Summer-Fall. “Cultivation Analysis: An Overview,” Mass Communication and Society, Vol. 1, Issue 3/4, pp. 175-194.
O’Guinn, Thomas C. & L.J. Shrum, 1997/3. “The Role of Television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onsumer Reality,”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Vol. 23, Issue 4, pp 278-294.
Randy, David & Harold Sigall, 1974/3. “Beauty Is Talent: Task Evaluation as A Function of the Performer’s Physical Attractivenes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Vol. 29, No. 3, pp, 299-304.
Russell, Cristel Antonia, Andrew T. Norman, & Susan E. Heckler, 2004/6. “The Consumption of Television Programming: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the Connectedness Scale,”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Vol. 31, Issue 1, pp. 150-161.
Sepstrup, Preben, 1989/12. “Research into International Television Flows: A Methodological Contribution,” Europe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Vol. 4, No.4, pp. 393-407.
Straubhaar, Joseph D., 1991/1. “Beyond Media Imperialism: Assymetrical Interdependence and Cultural Proximity,” Critical Studies in Mass Communication, Vol. 8, Issue 1, pp. 39-59.
Webster, James G. & Jacob J. Wakshlag, 1983/10. “A Theory of Television Program Choice,” Communication Research, Vol. 10, No. 4, pp. 430-446.
zh_TW